新型支撑体系

2024-10-24

新型支撑体系(共12篇)

新型支撑体系 篇1

党的十八大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是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战略性决策。为有力保障新型经营主体建设的健康发展, 一号文件还特别提出, 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加大新型经营主体金融支持力度。

当前, 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实践中, 各地采取切实行动加大了对新型经营主体的政策支持和金融扶持, 并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探索, 试验和经验都弥足珍贵。但是同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建设现代农业的本质要求相比, 同农村金融自身改革的内在需要相比, 同新型经营主体迅速增长的金融需求相比, 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迫切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大农村金融改革力度, 为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新型经营主体比传统农户更期待金融改革突破

新型经营主体主要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小微企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具有鲜明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特点。他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主体力量, 是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主力阵容, 是农村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建设的主角群体。对于新型经营主体而言, 农村金融不仅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力量, 也是其他经营要素注入农业的重要支撑, 更是城乡要素实现平等交换的重要媒介, 而且重要的是, 它是保持经济肌体生存活力的的“血液”, 是输送队和清道夫。加大农村金融的改革创新力度, 最大限度发挥金融支农作用, 切实解决新型经营主体金融困难, 这是金融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 也是新时期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新任务和新课题。

集约化经营催生规模化金融需求。与普通家庭经营的农户相比, 新型经营主体因为较大的经营规模、先进的物质装备, 需要承担较多的土地流转费、农机购置费等投入, 融资总量由过去的“散而小”逐渐向规模化金融需求转变。尤其随着新型经营主体生产集约化、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 对仓储设施、信息化设备、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设备的投入要求增多, 产生大量固定资产融资需求, 而且融资期限还由周期性生产贷款向中长期延长。

多元化主体要求特色化金融服务。传统农业生产中, 普通家庭经营者是主体, 金融需求以贷款为主。新型经营主体的类型则更为丰富, 包括家庭类、公司类、互助合作类, 经营规模大小、产业纵深程度、法人地位差异, 带来融资需求的多样化。以往单一的以放贷为主的金融服务难以满足其整体要求, 引入资本、发行债券、管理咨询、现金管理等非信贷类银行服务需求明显增多, 客观上要求金融机构在产品设计、服务内容、准入标准、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特色化的设计和安排。

产业化发展期待产业链金融支撑。新型经营主体的培养和发育, 带动了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也使得传统的生产环节的信贷需求, 逐渐向农产品加工、流通、销售多个环节乃至全产业链延伸, 对全方位、综合性的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 随着“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家庭农场”、订单农业等产业链合作模式常态化建立, 各个经营主体之间联系更加紧密, 为金融机构开展全流程产业链金融服务创造了有利条件。

市场化取向呼唤抗风险型金融保障。无论从自然属性或市场属性来看, 农业都属于高风险行业。传统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者, 因为规模较小, 如果遭遇自然灾害或是市场波动, 损失的总量并不是很大。但是, 对于新型经营主体而言, 他们几乎把全部身家都投入其中, 一旦出现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打击可能是毁灭性的。因此, 其在经营中对于农业保险、期货套期保值等抗风险型金融需求强烈, 也要求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健全农村金融风险转移和补偿机制建立。

综合来看, 新型经营主体比普通农户更依赖金融的支持, 更需要得到金融的浇灌, 更期待农村金融的改革与突破。

新型经营主体贷款难是农村金融改革的核心矛盾

近年来, 在党和国家支农力度不断加大的宏观环境中, 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深化,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逐步健全, 金融服务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涉农贷款持续较快增长, 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断推进, 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农业保险取得长足发展, 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了有效的资金支持和风险保障。

但是,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与农村经济主体的需求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尤其是对于新型经营主体而言, 问题更突出。近年来, 由于农民自身经济实力增强, 小额信用贷款覆盖面扩大, 加上有亲朋借贷作补充, 普通农户贷款难问题得到一定缓解。而对于新型经营主体, 他们所能享受到的依旧是针对传统农户的金融服务, 无论是从质还是量上, 都远不能满足需求。

信贷规模小、期限短, 新型经营主体贷款难是当前最突出的农村金融问题。建立在传统农业基础上的农村金融, 多以小型贷款为主, 传统的信用贷款、联户担保贷款方式, 可贷资金非常有限。当前, 作为新型经营主体, 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依旧被金融机构作为普通农户来放贷, 合作社作为法人取得贷款仍然非常少, 小微涉农企业申请贷款也很困难。不仅资金规模难以满足需要, 而且从期限上来看, 小额农贷的贷款期限多数为1年, 采取“春放秋收冬不贷”的操作模式, 这一期限虽与农业生产周期相适应, 但却不符合新型经营主体产业链逐渐延长下的经营周期、销售周期, 更难以满足其对于固定资产投入的中长期融资需求。可以说, 在目前的农村金融市场中, 这些新型经营主体是信贷需求满足程度最低的群体, 也是最迫切希望解决贷款难问题的群体。

融资渠道狭窄、种类单一, 不利于新型经营主体做大做强。总体来看, 作为新型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产业化龙头企业因为资金需求量大、经营状况好、放贷成本低、可抵押资产多、内部管理规范, 其信贷满足情况明显好于其他新型经营主体。但是,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其金融需求向更加多元化、多层次发展。而当前的农村金融服务主要以银行为主, 业务品种缺乏, 基本上只能提供“存、贷、汇”老三样服务, 服务方式单一, 结算手段落后, 债券等融资方式基本没有。据统计, 2011~2012年间, 我国共有8家农业企业上市, 融资额为8.17亿美元, 分别占全国的1.8%、1.4%, 这和农业产值占GDP的比例很不相称, 金融支农后劲明显不足。

农业保险不足、赔付率低, 新型经营主体面临规模化风险。当前, 农业保险覆盖率低, 政策性产品种类少, 农业保险业务占比低, 客观上也影响了金融机构支农的积极性。即使在农业保险已经覆盖的地区, 保险公司在核算生产成本时, 还是将新型经营主体视为普通农户, 未将土地流转费用计算入成本, 一旦发生灾害, 保险赔付数额常常还不够土地租金, 难以发挥对新型经营主体保驾护航作用。另外, 农业保险赔付手续繁琐、周期长, 常常导致“远水救不了近火”的急困局面, 影响到生产者恢复生产的速度和效益。导致越是生产经营规模大的主体, 越是风险大。

可以说, 新型经营主体日益多样和不断增长的金融需求和单一落后的农村金融产品供给之间的矛盾, 已经成为当前农村金融的核心问题。金融支持不足, 已经成为制约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的突出障碍, 如果不在改革瓶颈上寻求并取得突破, 则不仅延缓新型经营主体的发育成熟, 长远上对现代农业发展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多重因素造成新型经营主体金融困境

无论是从我国历史发展过程还是世界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 农村金融始终是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一环, 也是最难突破的一点, 这是由农业本身的弱质性和金融的逐利性所决定的。

对于新型经营主体而言, 他所面临的金融困境, 既有这一群体的特殊烙印, 同时亦与整个农村金融发展的大环境密切相关;他既要面对自身发展对农村金融产生的新的要求与挑战, 也要面对农村金融长期以来固有的矛盾制约。从根本上而言, 新型经营主体的金融供给不足, 主要原因在于农村金融制度的诸多方面都存在问题。

土地等财产抵押变现难是最大瓶颈。由于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刚刚起步, 普遍固定资产少, 而他们最重要的财产———承包、流转的土地, 宅基地及以上的房产等由于受到法律的约束难以抵押。即使在一些农村土地抵押制度取得突破的试点地区, 也由于土地资产变现难, 使得金融机构实际操作中并不愿意接受这些抵押物。而农机具抵押、猪羊等活物抵押也难以大面积铺开。

商业化取向与支农责任的矛盾是根本原因。金融机构的商业化取向和企业化经营, 决定了防控风险和获得利润是其基本要求, 而农村金融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的特点, 使他们倾向于限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数量和新增贷款规模。甚至, 在商业化驱动下, 一些原本定位于服务“三农”的金融机构, 也转型为市场化操作方式, 有的出现了离农进城态势, 网点和服务一起减少;有的吸储多, 放贷少, 存贷比严重失衡, 实际上成为农村资金的“抽血机”;剩下一些坚守的, 力量普遍弱小, 很难真正满足农村发展的金融需要。这客观上影响了新型经营主体可享受到的金融服务水平, 而我们现有的鼓励金融机构支农的财税、货币、监管等优惠政策力度, 还难以弥补其支农的机会成本, 不足以调动金融机构的积极性。

农业风险分担机制缺失是关键因素。由于农业面临的自然风险大, 操作成本高, 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商业保险公司不愿意进入农村市场;而政策性农业保险则由于保费分担机制不完善, 政府补贴保费的水平不高, 其发展受到了制约;另外,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农业再保险制度, 农业再保险服务极度缺乏, 农保公司实际上也面临高风险, 一旦发生巨灾, 农保公司难以独立承担赔偿责任, 因此对农民的保险力度有限。

一些新型经营主体规范水平不高是一大障碍。新型经营主体总体上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管理上还不够规范, 内部规章还不够健全, 财务信息的透明度也较差, 也缺少长远发展规划, 使得金融机构难以判断和评估其信贷风险, 客观上制约了他们服务的有效投向。

统筹创新金融支持新型经营主体的体制机制

大力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发展, 为新型经营主体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和服务, 已经不能满足于某一制度的单兵突进或者服务内容的简单加减, 必须坚持既要从宏观上加强制度创新, 解决阻碍农村金融发展的共性问题, 也要针对新型经营主体的特色化需求, 出台更多个性化政策;既要从金融体制改革内部实现突破, 也要着眼“三农”发展制度进一步完善寻求路径;既要保障金融发展的商业可持续性, 又要兼顾农民利益、农业发展、农村繁荣的原则。真正构建一个规模多层次、产权多元化、机构多类型、服务广覆盖、财务可持续的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加强顶层设计, 破解阻碍农村金融发展的制度性瓶颈。加强国家对农村金融改革的扶持和引导, 既要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作用, 也要运用有效的货币、财税政策加大商业性金融支农力度, 确保持续加大涉农信贷投放。既要大力推进农村金融机构改革, 进一步发挥好“三农”金融机构的作用, 也要积极鼓励其他金融机构根据自身定位向农村纵深发展。农业银行要姓农, 应鼓励和引导机构网点向县城及县城以下特别是重点乡镇延伸;农村信用社要始终坚守服务“三农”的职责, 充分发挥点多面广的优势, 逐步扩大对新型经营主体的服务内容;邮政储蓄银行连接城乡, 在农村有大量存户, 服务“三农”责无旁贷, 应积极开办大额农户贷款业务, 为新型经营主体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既要抓好大中型金融机构支农, 也要大力发展真正熟悉农村、立足农业、面向农民的小微型金融组织, 构建地方性、区域性、小型化、草根型为主要特征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以改革推动完善农村抵押担保机制, 既要加快农村产权确权和创新步伐, 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 进一步尝试在更大范围内开展土地抵押贷款, 同时也要推进农村低保、养老保险等农村社会保障广覆盖, 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抵押创造更好的外在条件。

创新金融服务, 强化针对新型经营主体的金融改革。扩大贷款的规模和期限, 适当提高新型经营主体信用贷款额度和担保贷款额度, 允许其根据生产经营周期和还贷来源合理确定贷款期限;拓展支农政策性金融的服务范围, 从支持政策性粮棉油收购向农业全产业链延伸;创新扩大新型经营主体可用于抵押担保的财产范围, 鼓励金融机构针对新型经营主体, 开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林地使用权、水域滩涂使用权、设施农业大棚、大型农机具、存栏畜禽等抵押贷款品种;引导产业基础好、经营规模大、带动能力强、信用记录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探索农业企业融资的新途径, 鼓励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融资工具扩大融资规模。

发展农业保险, 建立健全农业风险保障机制。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 开发适应市场需要、新型经营主体能够接受并有一定盈利空间的保险产品, 逐步由保成本向保产量、保收益推进;把规模化设施农业、大型农机具、土地租金等纳入中央财政保险补贴覆盖范围, 提高中央财政对农业大县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比例;探索建立政府支持的农业巨灾风险补偿基金, 健全完善相关权益机制, 建立健全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和再保险制度;大力发展“保险+信贷”金融产品, 经营主体可以以保单进行抵押获取信贷支持。

提升整体实力, 提高金融机构对经营主体的认可度。要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在科技服务、政策咨询、市场信息、产品营销等方面的指导, 帮助其提高应对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要引导新型经营主体规范经营管理, 完善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登记办法, 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划建设, 引导建立规范的组织结构和内部管理制度, 指导涉农小微企业完善管理制度;金融机构也需要转变观念, 充分认识到新型经营主体相较于普通农户在经营能力、规模生产中的巨大优势, 为其涉农业务的发展提供更宽阔的盈利渠道和增长空间, 从而以更积极主动的姿态去开拓农村市场, 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的金融综合服务。

回顾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历程, 可以看出, 农业农村经济的每一次大的飞跃, 农村改革每一项大的突破, 必然带来农村金融体制上的大的改变。当前, 在推动“四化同步”发展的大背景下, 在全社会高度关注和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历史机遇下, 农村金融改革只有始终坚持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坚持服务“三农”的根本宗旨, 坚持契合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 大胆创新, 勇于突破, 才能在服务新型经营主体过程中取得新的发展, 才能真正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新型支撑体系 篇2

成果转化

近年来,安徽各地围绕新农村建设,强化自主创新,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促进了一批先进实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创新了基层科技模式,涌现了一批典型和示范。

一是依托星火科技项目实施,探索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农业科技特派员、农村专业合作社等体系建设,创新各类服务体系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了适应农村特点、满足农民需要、市场化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在专家大院建设中,按照“市场指导、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原则,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专家为一体,项目为载体,通过完善管理协调机制,强化创新服务功能,搭建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全省2500名科技特派员已成为推动农村科技进步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科技特派员以入股、承包等形式,与农民群众、专业大户、龙头企业签订合同,组建利益共同体,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调动了双方的积极性;以专业大户为主体,以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为依托的农村专业合作社,实现了产学研合作,促进了主导产业和地方优势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是发挥信息化在农业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通过星火科技12396等科技服务模式,推进农村信息化服务。构建农村综合信息资源共享数据库,包括农业生产、农业标准、病虫草害、农产品市场、土壤、气象、水情、乡镇企业管理、农村经济、农村能源、人口与劳动力资源、党员远程教育等数据;建立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多层次、分布式的省级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开发现代农业技术、农产品市场、农业电子商务、基层电子政务、农村社会信息化等应用服务系统;在乡村综合信息服务站(点)、专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等设置“星火科技”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终端;开展农业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开展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农超对接科技示范行动,主办对接会,开通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开展农业物联网关键技术成果的试点示范,针对农产品(农资)生产到加工、运输,进入超市和餐饮企业,通过物联网技术支撑,最终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产业链的信息可追溯。

三是强化农村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服务。广大科技特派员以“实体创业,服务农民”的模式,深入农村,扎根基层,把科技、信息、资本、管理等生产要素直接导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与农业、农村、农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建了新型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实践证明,科技特派员制度已成为全省农村科技推广体系中最有生机和活力的部分,全省在册的2532名科技特派员分布在1300多个乡(镇),共开辟了1850个创业点,涵盖了全省大部分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辐射带动18.7万多农户,56万多农民受益,成为推动农村科技进步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四是建设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95个省级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按照“聘一位专家,建一处示范园,办一所培训学校,孵化一批科技产业,振兴一方经济”的总体思路,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以农业科技园区、星火技术密集区和科技扶贫示范基地为载体,推进科技基地与科教单位的紧密结合,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创新,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基地、人才和项目的整合,为成果转化搭建了平台,提供了支撑。专家大院覆盖我省16个市75个县360个乡镇,先后聘请了省内外20多个高校院所的180多位专家在产业基地开展科技研发活动,共投入研发经费近2000多万元,实施科技开发项目260多项,引进和转化科技成果220项,解决产业发展技术难题480多个,组织重点攻关课题175项,取得了160项重大科技成果,建设各类生产基地220个,培训农民15.4万人次,实现经济效益25.2亿元,促进了区域优势及特色产业发展,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五是强化保障,落实措施,创新方法,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提供条件支撑。在建设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中,建立管理制度,引导地方积极探索,建立服务新模式,同时确保经费投入,落实支撑措施。全省专家大院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形成省级专家大院引导、市级专家大院全面推进的良好局面;同时将专家大院的建设主体和依托主体拓展到农业企业,在首席专家、支持机制等方面都进行了探索改革,使专家大院工作从点到面,逐步扩大影响。农业专家大院创新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升了区域农业科技水平,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民增收,建设了一批优质绿色农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基地,已经发展成为科技培训的基地、技术示范的基地、成果扩散的源地。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不同于“科技下乡”、“科技进村”和单纯的农技推广服务,它是以科技人员为主导,以实施开发项目为纽带,带动农民一起进行创业的长期行为、经济行为和系统运作的市场化行为。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核心是创业,关键在机制创新。选派科技特派员,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调动科技人员自身的积极性,以“自觉自愿、双向选择”方式落实选派措施,认真组织好供需对接,实现科技人员与基层现实需要的最佳结合,不断发展和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

专家大院和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农村工作与科技工作的结合点,得到了科技部门和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管理办法和工作细则,并加大投入,成立了领导组,召开年度工作总结会、培训会、观摩会、专家座谈会,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推行,有效地调动了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推动了科技工作的重心下移,提高了科技服务的手段和质量,优化了农村科技发展格局。

创新体系四大支撑 篇3

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柳工)是从事工程机械生产销售的大型骨干企业,其核心企业——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年由原柳州工程机械厂改制而成,是广西乃至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第一家上市的股份制公司。目前公司总资产35.3亿元,净资产20.2亿元。柳工从2001年到2005年,产销量由4 100台提升到2万多台,销售(营业)收入从5年前的14.2亿元增至65.6亿元。产销量、利润、人均劳动生产率等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居国内同行业之首,竞争地位跻身于2005年世界工程机械50强第29位,装载机产销量跃居世界前列。柳工跨越式发展,主要是得益于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结果。柳工的创新系统由四大体系支撑。

思想意识体系

在2000年以前,柳工的产品年产销量一直徘徊在2 000余台,销售收入也只有七八亿元,面临着经营亏损的危险。针对这种状况,柳工领导班子成员思索和探讨后认为:柳工出现连续几年徘徊不前,主要原因是思想不够解放,改革创新的力度不大,管理水平不高,驾驭市场能力不强。柳工要保持行业“排头兵”的地位,就必须顺应潮流作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想准备,牢固树立自主创新的意识,在自主创新上做文章、求突破,不断提高柳工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实力。

通过强化政治理论学习,使柳工领导班子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提高了科学判断形势、准确把握大局的水平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加深了对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增强了国际竞争意识。领导班子逐渐形成了以技术创新为龙头、以制度创新为依托、以管理创新为手段、以产品创新为支撑、以提升企业竞争力为目的的工作思路,走出一条速度快、结构优、效益好、后劲足的企业发展新路子。

柳工在提前两年实现了“十五”计划后,领导班子审时度势,果断决策,迅速制定了柳工“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集团公司到“十一五”期末实现销售(营业)收入150亿元,其中股份公司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的目标,主导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处于前列,并在国际市场赢得一席之地,使柳工初步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第一个国际品牌。

智力支撑体系

柳工领导班子始终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人才战略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优先战略来考虑,努力建设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技能人才3支队伍,把人才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柳工领导班子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和优势,结合企业的发展目标,十分重视利用国内外科技人才资源,通过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开放式的工程机械人才小高地,走“产学研”发展道路。企业先后与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大学、西宁高原工程机械研究所等进行“产学研”合作,同时通过重大项目的建设,聚集企业急需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先后吸引了近300名专家、硕士、高中级工程师等专业人才,还从德国、法国、日本等引进了10多名专家,对柳工研制开发出一批在国内占领先地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G系列装载机、G系列挖掘机、压路机、小型工程机械、摊铺机等产品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柳工还在企业管理中,率先引进和实施生产管理系统——MRPU制造资源计划管理原件项目,开展培训、学习、建库和流程重组等一系列基础工作。2002年该系统在广西第一次成功实现闭环,一次性通过国家CIMS工程验收。整个项目培养了1 000多人,使柳工的管理水平和生产销售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年产销量从2001年的4 000台攀升到2005年的2万多台。

柳工还充分利用自己的培训中心、广西工程机械人才小高地的优势,不断加大培训力度,同时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鼓励职工参与各类培训,并将培训任务纳入内部各单位与个人的月度考核中,普通员工每年必须完成40个课时的培训任务。至今已有近600名职工通过脱产、半脱产以及业余等多种形式取得了中专以上学历,2 400多名生产工人中就有1 600多人取得了中级以上技术等级证书,有130多人被评为高级技师和技师,有40多人荣获公司一、二、三级生产技术能手,100多人次生产技术能手在自治区、柳州市、公司级技术大赛中获奖。

技术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产品,技术领先市场”是柳工领导班子倡导并始终坚持的技术创新发展理念。柳工领导班子果断决策,将原有的研究所、技术引进办和工艺处进行整合,建立起第一批享受优惠政策的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并投入25万元建设广西工程机械制造业人才小高地。同时,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CAD、CAM、CAE三维开发网络系统。

柳工在“九五”期间投入近3 000万元的基础上,“十五”期间又投入1 900多万元,实施以CIMS应用示范工程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化建设,打造从企业上游到企业内部、再到企业下游的全程数字化的集成制造企业,并将信息化模式从以股份公司本部为主的“单本企业”信息系统模式发展为覆盖东部各个子公司的基于远程网络的“企业集群”信息系统模式,实现了供方管理系统对JFS系统采购订单的分发管理和跟踪监控,形成柳工公司与主要100家供方之间信息的网络化动态共享交互,使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分别只占年度预算的81%、90%和65%,促使赢利能力保持行业领先水平。2003年以来,柳工的信息化建设连续3次进入“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行例,排名176位;并荣获“中国制造行业优秀信息化企业”称号,工程机械行业仅有两家,柳工是其中之一。

目前,柳工每月都有30多个产品投入生产,正因为采用了管理创新技术手段,使柳工的装载机产能得到了快速提升,月产量由原来的1 700台提升到2 100台,其反应速度只用8天左右,并且生产周期大大缩短,从2002年的25天,提升到8天;日均生产也从2003年的40台提升到2005年的70多台。

柳工的产品研发已涉及工程机械8大种类产品,特别是装载机产品已成为国内技术最先进、产品性能最优、销量最大的拳头产品,其中ZLG50G高原型轮式装载机是世界首创;“柳工牌”装载机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中国名牌产品。

在“十五”期内,柳工先后获得国家专利82项,先后完成了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技术创新项目32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4项、国家重点新产品15个、国家863计划应用项目两项。

长效保障体系

抓制度的建设与创新,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根本保证。2002年柳工先后制定和完善了销售、生产、质量、采购、财务等15类共140多项管理制度,并应用信息技术支撑产销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采购管理系统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在生产上,柳工制定和完善了《生产调度管理制度》、《生产技术管理制度》、《生产计划与进度控制程序》、《价值链考核制度》等,再结合ERP管理系统的实施和ISO14001、GB/T28001的贯标认证,进行生产业务流程的优化,实现“安全、优质、高效、低耗、整洁”的精益生产方式,使企业产能大大提高,生产周期由原来的十几天缩短到8天。年产量从2001年到2005年实现五级跳:4 100台→7 600台→1.2万台→1.6万台→2万多台,不断刷新国内同行业新纪录。

在质量管理上,柳工先后主持制定和完善了《出国机产品质量控制程序》、《质量通报管理制度》、《重大质量事故快速处理制度》、《质量赔偿制度》等质量管理制度,促进了产品质量的大幅度攀升,扩大了出口创汇,2005年出口创汇达3 900多万美元,同比增长157%。企业多年来均获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柳工牌”装载机连续16年被用户推荐为“全国满意产品”。

在营销管理上,柳工先后制定了《营销业务管理制度》、《市场信息管理制度》、《营销计划管理制度》、《进出口业务管理程序》等,逐步完成企业内部网与国际互联网集成的营销平台及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建设,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市场营销水平,使产品的月销量由原来的500台左右上升到2 000多台,跃居行业之首。

(撰稿:周邕生李冠伦王栋王重彬)

新型支撑体系 篇4

据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统计, 截止2015年底, 全国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流转面积达2980万hm2, 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33.3%, 比2010年底提高18.6%;全国经营面积在3.33hm2以上的专业大户达到356.6万户, 家庭农场87万家, 农民合作社153.1万家, 龙头企业12.9万家。“十二五”时期,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得到快速发展, 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不断加快。

“十三五”期间, 经管司将紧紧围绕“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和“四化同步”的总体要求,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 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为方向, 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 继续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发挥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引领作用,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推动我国农业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适度规模经营为引领、质量效益竞争力兼顾的现代农业转变, 为实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提供体制支撑和制度保障。

按照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的部署, 经管司将着力实施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展规划, 加快构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体系, 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分类推进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规范发展家庭农场:健全家庭农场管理服务制度, 建立家庭农场名录, 鼓励地方设立符合实际的家庭农场认定标准, 鼓励开展各级示范家庭农场创建, 完善家庭农场工商注册登记办法。创新发展农民合作社:鼓励发展多元化、多类型的农民合作社, 规范开展土地股份合作、内部信用合作, 支持合作社开展加工流通业务和发展联合社, 不断拓宽合作领域, 创新合作方式, 提升带动能力。促进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引导龙头企业通过订单收购、二次返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 与其他经营主体有效对接, 推动龙头企业集群集聚发展, 支持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深入推进一村一品。加快培育新型服务主体: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制机制, 采取政府购买、奖励补助等方式, 大力培育各类专业化经营性服务组织, 积极推广托管服务、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等多元服务模式, 让小规模农户搭上规模经营的“快车”。

新型支撑体系 篇5

基于 “华彩四层级战略”,我们进一步提出“华彩战略管理系统”——三个体系和五个支撑。一、三个体系

从母公司的角度来看,对子公司的控制有两个要求:

一是尽量降低子公司给自己带来的风险。这种风险有:因子公司产品或服务质量问题而给母公司带来的无形资产损失;因为子公司投资失败带来的资产损失;因为子公司与母公司资源整合不佳而带来的机会成本损失,等等。为此,母公司必须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对子公司实施严密的控制,以确保子公司按照母公司制定的战略,在母公司规定的边界范围内运行,以规避这些风险。

二是在确保子公司完成战略使命的基础上,使其尽可能的创造更多的价值,这也是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在子公司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日益迅速的今天,母公司必须授予子公司更大的自主权,以满足子公司快速响应市场、抓住稍纵即逝的市场机遇的需求。这些授权可能包括:招聘员工的权利、自主投资的权利、改进母公司产品的权利,等等。母公司的这两个要求以及实现要求的条件往往会发生冲突,如何把握对子公司控制的“度”,既能赋予子公司完成使命所必需的自主权,又不至于让其失控,这是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所在。从子公司的角度来看,它在母公司的战略规划中扮演着自己的战略角色,同时也必须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去实现本 身的最大价值,以确保全部股东和高层管理人员的利益。子公司在充分利用母公司的资源的同时,也会努力寻求自身自大限度的自主权,这符合实现最大自身价值的需要,也是适应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但是这可能会与母公司的战略规划相冲突。

因此,为了实现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有效控制,华彩在战略管理系统中提出了“三个体系”的概念。

1、战略规划体系――战略管理的基础平台

作为管理总部的母公司必须能够充分发挥主导功能,并通过集团组织章程、发展战略、管理政策、管理制度等的制定,为集团整体及其各成员企业的协调有序运行确立行为的规范与准则。而集团战略规划管理是实现上述功能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它与集团文化建设、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技术创新等其它重要职能一起构成集团管理控制的主要手段,是集团总部所控制的中心职能。

集团公司战略是对处于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之中,集团的过去运行情况及未来运行情况的一种总体表述。集团公司战略是集团总部对实施集团公司全局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对集团未来几年所做的科学预测与合理规划。一个集团公司的成败,最基础的因素在于能否确立起两条交互融合的生命线: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发展线与高效率的管理控制线。我们在制定集团的战略时,一般侧重于构建企业的产业发展线,属于集团的经营战略,经营战略是全局性决策战略,它侧重于从竞争对手的分析中来确定自己的经营定位。而要保证经营战略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各种支持性战略的配合实施,即构建集团的支持性战略,以从资源配臵和管理控制的角度充分保证经营战略的实施。经营性战略通常就是指集团战略规划中的“战略”部分,而支持性战略通常就是指集团战略规划中的“规划”部分。支持性战略一般包括企业文化、品牌建设、技术创新、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重要职能的战略规划。其基本作用表现为从各自的角度对经营战略起全面支持作用,与集团组织结构变革规划一起构成集团经营战略的支持系统,而经营战略对各支持战略的规划起指导作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进行集团战略规划设计时,通常都要考虑到组织结构和集团战略之间的关系,即组织结构必须与集团的战略相适应,只有对组织结构实行相应的变革,才能推动战略的战略实施,为了说明问题,我们把组织结构的变革同样看作经营战略的支持性战略。

战略规划的十大陷阱:

(1)高级管理层假设能将规划职能委托给某位规划者负责。(2)高级管理层过于关注当前事务,所以在长期规划上投入的时间远远不够,而且规划过程也遭到其他管理者和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怀疑。

(3)没有制定出适合为制定长期计划莫定基础的公司目标。(4)没有适度参与主要员工的规划过程。(5)没有将计划当成衡量管理业绩的标准。

(6)没有营造一种与规划相容(而不是相斥)的公司氛围。(7)假定公司总体规划与整个管理过程无关。

3(8)公司规划系统被注入了过多的正规元素,所以缺乏灵活性、宽松度和简单性,而且还抑制了人们创造性的发挥。

(9)高级管理层不能从部门和事业部的角度来审视自己制定的长期计划。

(10)高级管理层始终拒绝采用正规的规划机制,他们总是根据直觉制定决策,这与正规的做法相互抵触。

2、经营计划体系――战略管理的实施平台

集团公司战略经营计划的制订与管理完全不同于单体公司的经营计划:

第一,集团公司除了制订公司总体战略外,还必须考虑各职能领域、各事业部或子公司的战略。因此,对于集团公司来说,战略目标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

第二,对于集团公司而言,因涉及到地理和文化的差异、资源的分配与集中、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战略上的管理协调与控制等诸多因素,大大提高了集团公司战略经营计划管理的复杂性。

第三,由于集团公司经营范围和管理层次较多,围绕贯彻公司战略规划目标而采取的措施须抓住系统的关键环节或关键要素,因而须有强大的信息反馈和分析系统的支持。

第四,由于集团公司系统庞大,对职能领域和子公司的资源分配、对新领域的投资风险管理难度加大,须建立战略风险管理机制。因此,如何制订有效的公司战略,建立怎样的组织体系保证战略得到有效贯彻,如何增强战略经营计划管理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如何控制战略 风险因素,如何把战略规划转化为年度经营计划并通过有效的手段进行控制,均成为公司战略经营计划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经营计划体系的基本构成:

(1)战略规划和经营计划的管理控制是整个管理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集团公司作为一个组织,是具有一定目标和特定功能的,且组织内部各部分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其发展方向以及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需由内部组织的控制机制加以调节。集团战略的规划,是利用有限的资源推动系统达到预定目标,并使公司向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运作而做出的整体谋划。因而公司制订和实施其战略规划,需要把握环境的变化,在发展中不断地塑造和强化核心的竞争优势,将有利于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建立正式的战略规划管理体系。

集团公司战略谋划需围绕为形成持续竞争优势来确定战略对策,这些战略措施和战略重点的具体落实需要进一步转换到公司的年度经营计划中,通过具体计划来实施。从战略发展的谋划到战略规划与年度经营计划的转换,并有效地推动公司战略的实施,需要公司内部建立一个正式的战略规划的组织管理体系,以达到驾驭和控制公司这一庞大系统发展的目的。

3、预算控制体系――战略管理的控制平台

预算是计划工作的成果,既是经营决策的具体化,又是控制经营活动全过程的主要依据。预算控制体系是由一系列预算组成,按其经济内容和各预算前后衔接的关系,有序排列成一个完整的主要包括:经营预算、财务预算、专项预算等三个部分。二、五大支撑

1、绩效管理体系

绩效管理系统组成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由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和绩效反馈者四个不断循环的过程组成。

(1)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流程的第一个环节,发生在新考核周期的开始。在绩效计划阶段,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需要在对被管理者绩效的期望问题上达成共识。在共识的基础上,被管理者对自己的工作目标作出承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共同的投入和参与是进行绩效管理的基础。

(2)绩效实施制定了绩效计划后,员工开始按计划开展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主管要对员工进行指导和过程控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并对绩效计划进行调整。

(3)绩效考核在绩效期结束的时候,依据预先制定好的计划,主管对下属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的依据就是在绩效考核开始时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的关键绩效指标,同时,在绩效实施与管理的过程中,所收集到的能够说明被考核者绩效表现的数据和事实,可以作为判断被考核者是否达到关键绩效指标要求的证据。

6(3)绩效反馈面谈绩效考核结束后,主管要就考核结果与员工讨论,通过绩效反馈面谈,使员工了解主管对自己的期望、了解绩效、认识自己有待改进的方面,并且,员工也可以提出自己在完成绩效目标中遇到的困难,请示上司的指导。经过这四个环节,就形成了一个绩效管理循环,构成了绩效管理系统。

公司发展战略 • 竞争 • 营运 • 服务 设定绩效目标 • 短期目标 • 长期目标 确认绩效障碍 • 人员 • 技术 • 企业流程 克服绩效障碍 • 人员 • 技术 • 企业流程 评估与监控 •平衡记分卡 • KPI体系 • 行动计划 指导与激励 •员工评估 •激励制度

将企业经营方向转换为绩效标准 启动实现绩效标准的行动 根据绩效标准监控 什么是我们的障碍? 运用绩效管理影响员工行为 确定经营方向

2、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

在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中通过对环境相关因素的分析和变化趋势的预测,进一步辨识公司在未来经营中因环境或组织变化可能带来的风险因素,并对各种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及发生时产生的后果进行分析、预测,明确提出规避风险因素应采取的措施,对采取措施的投入和产出进行分析,作为制订公司战略重点和战略对策的依据,对公司资源进行分配,对可持续分配资源进行动态预测,制订出公司中长期战略规划。

3、业务管理体系

“业务管理体系”是一个以一年为一个循环、以每季度每月度为一个小单元的管理体系。它可以作为战略、计划、预算、绩效,乃至更多内容的管理平台。

这一体系有两大功能:

(1)它构造了一个严密而有效的实施系统,保证总部制定的任何战略举措都可以转化为实际行动;

(2)它是一个开放的制度化平台,来自总部和各个业务单元的高层领导、执行经理和员工,都会在这样一个制度化平台上针对业务实施情况,对比差距、交流和分享成功的经验和措施。

4、竞争情报体系

竞争情报体系(简称CTS)是以组织网络、信息网络、人际网络为基础.以信急收集、信急分析、信息服务为主要构成为企业提供环境监视、市场预警、技术跟踪、对手分析、策略制定以及信息安全等功能的人机结合系统。开展竞争情报研究成为企业参与竞争、争夺商机的重要对策,是赢得和发展竞争优势的根本保证。

竞争情报体系的三大职能:

第一,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建立自己的情报监测体系,建立定期的信息汇编上报制度。这个竞争情报体系可以包括很多的内容:竞争对手情报部分如有关竞争对手的一般统计数据、趋势图、主要竞争对手列表、竞争对手新闻、竞争对手简介,还有市场总体规模统计数据、合作伙伴的主要信息、私人讨论区、行业总览以及根据各职能部门信息需要设臵的栏目等等。第二,建立关键情报课题制度。高管层以及各职能部门定期地提出需要的研究课题。情报部门对课题进行筛选确定,然后根据确定的课题,收集情报,开展研究工作。

第三,让竞争情报更好地为战略管理服务。战略管理主要是加强了企业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要将收集到的情报切实应用到企业的战略管理。

分析和竞争情报服务三个子系统,其作用分别为:

(1)竞争情报收集子系统,根据CIO 确立的情报课题,搜集、挖掘、过滤和整理各种信息,并作初步筛选,同时做好文件、数据和网站目录等资料的保管及定期归档工作;

(2)竞争情报分析子系统,应用信息分析方法与技术,深入分析竞争情报收集子系统收集的信息,生产竞争情报产品;

(3)竞争情报服务子系统,以各种适当的方式提供竞争情报产品,及时将产品传送到情报用户手中去,并为企业决策层和其他用户提供快捷友好的浏览、查询服务和情报服务。

5、管理型企业文化体系

企业文化的梳理和重建,必须紧密结合未来发展的需求,配合业务上的策略,而非只解决眼前现实问题。

企业核心能力同企业核心价值观是分不开的,企业核心能力体系是以企业核心价值观为其灵魂构架的。另一方面,人的素质是分为两部分的,一部分为人力素质(包括知识、业务能力、技艺等等);一 10 部分为人格素质(包括价值追求、道德情操、事业心、积极性等等),而企业文化的重心是后者不是前者。

因此,企业核心能力赖以生成、强化及其作用发挥,整个企业运行、发展和管理的展开与实施,都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格素质的不断优化、不断升级换代为主导,由此而展开,全方位、多视角、多层面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便成为打造新型战略管理模式的又一重大任务。

以人格素质不断优化、不断升级换代为主导,认真、具体而科学地打造新型企业文化战略管理模式,应抓好如下几个方面:

在总体战略上,把塑造核心价值观同打造核心竞争力结合起来 核心竞争力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把技术变成钱”的能力;二是在大兵压境时凭什么取胜的能力;三是制度创新,塑造出卓越体制的能力;四是一整个卓越管理模块的能力。这包括较好的销售渠道、很强的市场推销能力、有能力的年轻队伍等等。

天使投资支撑要素体系研究 篇6

关键词:天使投资;支撑要素体系

天使投资是在创业投资之前,通过对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进行投资,提供增值服务,承担高风险,成功后适时择机退出,以实现资本增值的一种投资方式。20世纪80年代,美国、欧洲地区科技经济的兴起带动了天使投资的发展。2012年业内人士将其称为中国的天使投资元年,天使投资在中国开始展露头角。从国家建设意义上,天使投资与国家创业活动和科技创新战略密切相关,多地政府大力扶持天使投资以推进当地的经济的发展。

一、中国天使投资支撑要素分析

中国天使投资大体的支撑要素主要由经济金融环境、科技环境及政策环境组成,这些要素单独作用并相互影响,对中国天使投资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经济和金融环境是为天使投资的资金提供保证,是天使投资运作的必要渠道。天使投资经济环境包含经济水平和经济增长方式两方面:良好的经济水平能提供更多的闲散资金进行投资活动的开展,以科技创新带动的经济增长能为天使投资提供更多的投资项目。金融环境是经济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资金融通的集中地,天使投资属于金融行业,其各步骤的运作都离不开金融环境的影响,一个完善的金融体系有利于天使投资的运作。

由此,提出假设H1:经济金融环境对天使投资有支撑作用。

科技环境包含了科技的培育、应用、产权的保护、技术交易和科技人才等。天使投资的大部分投资项目多投资于高新技术产业,因此科技的发展、产权的转让与天使投资的潜在投资标的和收益紧密相连。重视科技的培育,会促进更过科技创业的项目及企业出现,为天使投资提供丰富的项目源。科技的应用转化及产权的交易使得科技可以顺利进行市场化运作,提高科技成活率,使得天使投资的成功率提高,收益增加,促进天使投资的积极性。

由此,提出假设H2:科技环境对天使投资有支撑作用。

政策环境规范天使投资行为,加速天使投资的发展。天使投资一方面具有高失败率,另外一方面对于国家的经济、科技创新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使得其在起步阶段,多有国家政策扶持,例如欧美多国为天使投资搭建天使投资网络,促进其发展。在中国,一方面是需要规范和监督天使投资的运营环境,保证其有序健康的发展起来,另一方面是对天使投资提供扶持,设立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给予天使投资者税收优惠,给予天使投资的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及财政补贴等,提高投资收益。

由此,提出假设H3:政策支持对天使投资有支撑作用。

二、中国天使投资支撑要素体系分析

支撑要素体系即为某种行为所需的各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

经济和金融发展推动着科技进步,能够为科技提供资本供给,而且不断向科技提供更为广阔的研究领域和日愈增多的科研项目及应用,也通过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科技成果的产出效率,更有利于为天使投资的运作提供远远不断的技术产品和服务项目,为天使投资创造市场需求。同时,经济和金融环境需要靠政策保障有序运行,其发展影响和推进着政策的制定。

科技的发展促进行业的创新发展和带动新产业,从而促进总体经济规模的增加,同时,科技在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国家经济增长方式得到转变。同时,科技发展对于资金的需求是巨大的,这带给金融市场巨大活力,促进资金供给,使得金融市场融投资活动活跃,促进金融市场的交易进行。

法律法规是一切活动的基础,经济金融活动需要法律进行监督管理,科技活动需要法律为其创新提供保护,另一方面,经济金融及科技的发展也促使法律不断更新,更好更完善的对其进行保护和监督。

由此,提出假设:H4:经济金融环境与科技环境相互支撑;H5: 经济金融环境与政策环境相互支撑。H6:科技环境与政策环境相互支撑。

三、天使投资要素体系的实证分析

本文根据上述分析选取一下指标进行天使投资支撑要素体系的构建。

实证数据来源于2008-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高科技产业年鉴》、《中国天使投资年度报告》、中国工商局发布的数据以及网上公布的相关数据。

运用AMOS进行结构方程的模型构建及数值估计,如下图所示。

从实证结果来看,经济金融环境对天使投资发展的影响最大,在各地政府扶持天使投资时应注重从经济金融环境入手,促进天使投资的供给环境。政策环境对天使投资发展起到一定影响,说明有效监管能对天使投资起到发展作用,对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的建设也对增加天使投资的供给有明显影响。科技环境对天使投资发展没有支撑作用,原因可能在于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存在问题,使得科技对于天使投资的作用受阻,因此各地政府应当注意科技的转化,使得各地的科技发展能落实到实际的商业运作中,为天使投资增加投资信心。经济金融环境、科技环境和政策环境三者之间存在高相关性,说明天使投资的各支撑要素相互作用,形成体系,共同作用于天使投资的发展,各地政府想要发展天使投资,需要注重各要素的作用,同时也要考虑要素间作用,将其视为整体,制定相应政策。(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1]卞文强.天使投资的特点及功能[J].Internet信息世界,2000,(12):79-82.

[2]江勇. 初创期科技型企业融资与天使投资[D]. 安徽. 安徽大学. 2011.

新型支撑体系 篇7

关键词:有线电视网,增值业务,社区养老,信息服务,支撑体系

我国有线电视现已进入数字化交互式高速多媒体信息网络时代, 由传统的单向广播方式网络, 逐步发展为双向互动的信息传输网, 进而着重开发有线数字电视增值业务, 实现了诸如按次付费数字电视、电视上网电视邮件等业务, 同时扩展到电视商务、在线游戏、远程教育、在线竞猜家庭银行、视频点播等业务领域。随着有线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进一步挖掘, 其功能逐渐渗透到社区服务行业形成一定的服务网络支撑体系。目前我国有线电视系统搭建的社区服务信息平台, 已在全国十多个省广泛开展试点工作, 为社区服务创造了典型案例, 其中社区养老试点工作尤为突出, 有线电视行业正在为中国新兴的养老服务做着贡献。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 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数量持续增长的背景下, 照料和护理老年人问题日益突出。由于社区养老新模式的出现, 养老服务对于支撑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2013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中明确了“地方政府要支持企业和机构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发展老年电子商务, 建设居家服务网络平台, 提供紧急呼叫、家政预约、健康咨询、物品代购、服务缴费等适合老年人的服务项目”。

由此可以看出, 信息网络平台的介入, 将是新兴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平台, 养老事业与信息网络的结合成为必然趋势。而我国有线电视网作为国家重要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 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以为居民和政府服务为其宗旨, 已经遍及全国城市和农村的千家万户。其传输速率快、图像和信号稳定、安全性高的特点突出, 并且支持互联网入户, 便于开发以社区为中心服务单位的信息支撑平台。

1 有线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发展

几年来, 出现了不少新技术与新业务, 如VOD、数据广播、付费频道、电视游戏、电视银行、股票行情、电视彩信、电视支付等业务, 试图把电视机变成多媒体信息终端, 让用户从“看电视”转向“用电视”。近年来, 随着有线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不断开发, 有线电视行业在全国十几个省市开展了“和谐社区”项目, 利用有线电视网搭建社区服务网络平台, 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 形成了尤为典型的新型社区养老服务支撑体系。

2 我国养老服务面临的形势

2.1 我国社会养老步入新阶段

我国自1999年进入人口老龄化后, 目前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2012年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 2020年将达到2.43亿, 2025年将突破3亿。老龄化已成为21世纪不可逆转的世界性趋势, 这将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产生深刻的影响, 养老问题已迫在眉睫。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是在“未富先老”、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历史欠账较多、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形势下发生的, 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传统家庭规模逐渐缩小化, 机构养老服务配置及设施的欠缺, 促使社会养老服务进入全新阶段, “社区养老”模式应运而生。“社区养老”这一概念的提出, 既汲取了机构养老、家庭养老两种模式的优点, 使老年人在继续得到家庭成员照顾的同时, 还享受社区专业服务人员提供日常照料、健康资讯、文化娱乐、上门服务等。

2.2 社区养老概念的提出

“社区养老”是在社会养老进入新阶段中, 以传统养老及机构养老为基础所提出的概念。它是以家庭养老为主, 社区机构养老为辅, 在为居家老人照料服务方面, 又以上门服务为主, 托老所服务为辅的整合社会各方力量的养老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 让老人住在自己家里, 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 由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和人士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

2.3 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支撑体系

近几年, 我国社区养老虽然发展迅速, 政府扶持力度也逐步加大, 各地纷纷试点探索创新模式。但就目前而言, 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仍只是刚刚起步, 服务层次比较低端, 没有形成完整的服务网络支撑体系。

总体来看, 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水平很低, 关键缺少一个可以上下通达, 可控可管的信息服务平台, 来充分发挥社区养老的优势。从目前许多地方的探索和实践中看, 利用现代化的信息网络, 搭建区域的共享平台, 形成社区服务网络支撑体系, 将各类社区服务延伸到家庭, 已经成为一个创新的亮点, 增强了社区养老的品质。

对新型社区养老服务支撑体系认识

3.1 新型社区养老服务支撑体系的重要性

2013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一节中指出:“地方政府要支持企业和机构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发展老年电子商务, 建设居家服务网络平台, 提供紧急呼叫、家政预约、健康咨询、物品代购、服务缴费等适合老年人的服务项目”。说明新形势下社会养老已超出居家与机构养老服务范畴, 以社区为依托, 动员社会力量 (如文化产业、医疗机构、食品企业等领域) , 仅靠人力资源难以对接。新形势下的社会养老模式要求创建更为强大的信息网络, 突出养老服务支撑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体现养老事业与信息网络相结合的必然趋势, 以激发社会活力, 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 将社会各界力量有机地组织起来, 从而健全养老服务体系。

3.2 建立遍及全国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支撑体系的必要性

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下,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各类养老服务项目层出不穷, 如一按灵、一键通、爱心铃声呼叫器等呼叫救援服务;电子保姆、外出陪护、小餐桌、健康预警、量血压等家政服务和医疗救助服务。有些地区已试点建设了社区信息网络平台, 实现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养老服务, 如借助社区服务信息网将社区老年人健康信息传输到医疗机构, 使医护人员及时了解居家老人的身体状况, 进而提供医疗救助服务;以社区附近的定点餐厅、食堂为依托, 凭借信息网络的支持, 为老年人提供居家点餐, 送餐等服务, 使老年人足不出户, 即可享受到日常生活照料。但这些不同类别的服务项目大多各自借助不同形式的信息化网络得以实现。没有统一的、稳定的、安全可靠的综合性信息总平台为依托进入社区, 很难能给老人们提供更便捷、实用和综合的服务项目和功能。因此一个全国性的养老服务网络支撑平台是十分必要的。该网络信息平台主要包括老年人口数据库管理系统、居家养老信息服务系统, 且该平台预留与各提供服务机构的平台对接, 带动一系列社会服务商业链, 并建立政务公开, 文化信息共享服务等新型社区养老模式的支撑体系。

在管理上各省、市、县 (市、区) 民政工作部门等将拥有各自的管理后台, 依据权限对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分析、上报、管理, 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依据, 促进养老服务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信息网络对于今后新兴养老体制和服务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基础设施, 共享平台, 乃至服务通道。

4 有线网作为社区养老服务支撑体系的优势

4.1 用户覆盖面广阔

我国有线电视网已具有300多万公里传输系统和覆盖全国的数据服务平台, 拥有2.4亿用户规模, 覆盖了全国大多数家庭, 是世界第一大有线电视网。

4.2 信息传输速率快速稳定

国家三网融合政策支持的背景下, 有线电视网在国家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其拥有高效廉价综合网络, 频带宽、容量大、多功能、成本低、抗干扰能力强、支持多种业务连接千家万户的优势, 传输速率快, 信息传输稳定等特点, 为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3 双向互动功能化

有线电视正朝双向互动功能化方向发展, 国内很多网络公司都在尝试各种不同的技术, 以实现有线电视网络进行双向化建设, 完成支持数字化家庭的各项交互业务的需求。以通过有线电视进行互动点播认证、互动点播请求等交互管理功能, 进而满足有线电视智能化操作, 完成用户各类复杂操作指令, 使用户与电视之间形成双向化互动的操纵感。

4.4 安全性

安全性是有线电视网的基本特征, 它是不同于互联网开放式网络的内网。以有线电视系统作为新兴养老体系的信息支撑平台, 能够排除一般互联网上出现的虚假信息、黄色信息、广告、恶意攻击等现象, 为以社区为单位建设的信息平台, 提供一个可控可管、安全便捷的服务网络。此外, 有线电视网属于国家法律规定禁止外商投资范畴。因此, 有线电视网更为适合向基层政府和居民提供信息服务, 建立社区养老安全稳定的信息平台, 方便社区老人日常照料。

4.5 全国性信息网

有线电视网作为全国性信息网, 具有上下通达, 高度紧密的连接特性, 能够很好地将各分散的养老服务项目吸纳到其构想的信息服务总平台中去, 以各地有线电视网为分平台, 逐步将各种服务项目加以分类统一标准, 投入社区信息子平台中, 建立系统化社区养老模式支撑体系, 并将社区化的子平台加以整合, 形成全国性的, 一个中心点为中央的制高点, 联系全国千家万户的社区养老动态, 建立老龄信息采集、分析数据平台, 健全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跟踪监测系统, 及时传达中央精神, 实时了解民生动态。从而促进国家老龄化事业的发展, 完善社会养老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我国养老新形势下, 以信息化网络为支撑平台的社区养老新模式所带来的便捷的养老服务。

5 利用有线电视系统搭建的社区服务信息平台典型案例

在社会养老形势下, 社区养老新模式的出现, 对于信息网络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养老事业与信息网的结合已成为必然趋势, 以社区为依托, 凭借信息网开展的新兴养老服务体系正逐步发展。目前我国已有浙江、江苏、重庆等十多个省市有线电视企业开发了不同形式的养老服务平台。

如江苏省苏州市在苏州市政府的推动下, 利用有线电视网络建立了以社区为中心面向城市居民推出的“智慧苏州”综合信息化平台, 该平台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已在试点阶段。

苏州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改革的国家试点, 苏州市政府提出打造“智慧苏州”, 推动由传统数字化城市向智慧城市转型, 以信息化提升城市 (镇) 化、带动工业化、加快国际化, 以智能化深化信息化。江苏有线苏州分公司自主研发了苏州家庭信息化/云媒体电视平台, 该平台包含宣传发布、智慧家庭、社会管理、民生管理、数字小区五个子平台。其中智慧家庭子平台开创的“智慧社区”到家庭的延伸, 居民打开电视, 用遥控器可在界面上选择缴费、安防、养老、医疗等多种服务。

智慧家庭子平台中设有“居家养老”分平台, 该平台的智能系统既链接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和提供各项服务的运营商, 也链接着居民家的电视。可向老年人提供各类养老信息咨询服务, 为老年人提供安全签到、呼叫社区、点菜系统等服务。安全签到为独居老人加上了一道遭遇突发事件的“安全阀”;呼叫社区功能为老人提供了“面对面”获取社区帮助的新途径;点菜系统优化了街道面向老人的配餐系统, 便民缴费功能方便了老人在家缴纳水电煤气费 (见图1) 。

智慧家庭子平台还设有健康苏州分平台。该项目和苏州卫生局合作, 实现电视预约挂号、支付挂号费用的功能, 推进医疗检验检测报告查询, 提供专家介绍、卫生资讯等功能, 解决居民“看病难”的问题, 并可以通过在高清互动机顶盒上外接血压仪、血糖仪等医疗设备, 建立个人电子健康档案, 实现社区和居民的长效互动, 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老人看病困难的问题, 这些都真正体现了政府、社区对老年人的关爱。

目前, 苏州市的“智慧社区”项目已全面覆盖到各个乡镇社区, 其中的居家养老服务功能也已在一些独居老人中进行试点, 智慧家庭子平台内的大部分操作系统已成功上线, 仅有点菜系统尚在建设中, 未正式推出, 平台内部建设也在逐步向系统化完善迈进, 待功能完善后将全面推广。

6 有线电视系统搭建的社区服务信息支撑体系的运行模式

6.1 信息网络支撑体系技术路线

全国有线电视行业推广社会养老新阶段的社区养老新模式, 搭建信息网络平台是站在全局的角度为我国养老事业提供服务, 以形成全国养老服务信息网。

6.2 信息网络支撑体系中的内容设定

有线电视搭建的全国养老服务信息网内容是由简到繁逐步发展。目前试点单位已开展社区医疗、网络购物、养老送餐、危重安保, 社区娱乐等内容为先导服务。有些地区已开展三公服务、政务上网服务等内容, 也将通过电视机的信息平台, 传递到千家万户, 供居民点播享用。今后我们还要提供电视商城、远程医疗、家庭安保等更深层次的服务, 为我国创造新形式的社会养老体系提供支持。

7 小结

通过有线电视网构建的此信息平台, 将是一个开放式网络, 提供给各类为养老社区提高服务的机构和个人。同时也是一个安全、可控可管的内网, 使广大养老居民和社区管理机构享受一个便捷而安全的信息工具。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

[2]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3]江苏有线智慧社区.

[4]有线数字电视传输技术.

新型支撑体系 篇8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水平结构模板支撑架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先后经历了扣件式支撑架、碗扣式支撑架、门式支撑架,现在涌现了新型插盘式脚手架、新型独立支撑标准化模板体系等新型模板支撑体系。传统的扣件式或碗扣式支撑架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等优势得到普遍应用,但这两种支撑架杆件多,施工空间狭小,现场难于管理,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隐患。而新型独立支撑标准化模板体系(又称顶板体系)由国外引进,一改施工现场“脏、乱、差”的现象,得到国内不少施工单位的青睐,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就新型独立支撑标准化模板体系的关键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指导其施工。

1 体系介绍

独立支撑标准化模板体系由独立支撑、主楞、次楞、连接头、三角架组成。独立支撑,又称钢支柱,由两节钢管组成,外套管管径为65 mm,壁厚3.5 mm;内插管管径为48 mm,壁厚3.5 mm。内插管按间距100 mm开直径5 mm的圆孔,用于垂直高度大调节;在内外管连接处有螺栓把手,用于垂直高度微调节,调节范围为100 mm。支撑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连接边长100 mm的钢板作为垫块。主次楞是由方钢管制成,截面尺寸为:长70 mm,宽50 mm,厚3.5 mm,主要有1.8 m,1.2 m两种长度。次楞配有长0.9 m~1.2 m的可伸缩式次楞,主要用于楼板边缘处的模板铺设。连接头主要有两种类型:1)连接主楞与支撑的接头;2)连接主楞与次楞的接头。支撑体系基本构件示意图见图1。

2 施工原理

根据GB 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当板、梁的跨度小于2 m时,在混凝土龄期强度达到50%时,可拆除底模;当板、梁的跨度小于8 m时,在混凝土龄期强度达到75%时,可拆除底模;当板、梁的跨度大于8 m时,在混凝土龄期强度达到100%时,可拆除底模。因此,新型独立支撑标准化模板体系“人为”地减小梁、板的支撑跨度,通过同条件试块的龄期强度或者回弹仪测定的龄期强度来判断拆模时间,分两个阶段拆除支撑体系:第一阶段,即当混凝土龄期强度达到50%时,拆除模板和次楞,加快模板材料的周转;第二阶段,即当混凝土龄期强度达到100%时,拆除独立支撑和主楞。

3 操作流程

安装独立支撑与主楞→安装次楞→铺设模板→拆除模板和次楞→拆除独立支撑和主楞→进入下一周转使用楼层。

4 关键施工技术

4.1 安装支撑体系

1)从一端向另一端进行安装主楞和独立支撑,形成一榀支撑架;再用连接头将次楞架设到主楞上,依次搭设,形成类排架支撑体系;2)使用微调螺母调节独立支撑的高度,检查独立支撑的垂直度;3)从一端向另一端铺设模板,主楞上铺设宽度为30 cm~60 cm的板带,次楞上搁置整块模板。在支撑高度大于3.6 m的情况下,为提高支撑体系的稳定性,可在独立支撑中间用扣件架设水平杆。为确保独立支撑垂直受力,上下层独立支撑应对齐。同时,施工人员可根据表1检查独立支撑标准化模板体系的施工质量。

4.2 拆除模板和次楞

当混凝土的龄期强度达到50%后,可从中间向两边对称拆除模板和次楞,先用榔头敲击可重复使用头,次楞脱离模板后,卸下次楞。根据模板布置情况,撬动拆模装置,卸下模板。然后,将模板、次楞和可重复使用头分类堆放,运至指定地点。

4.3 拆除独立支撑和主楞

当混凝土的龄期强度达到100%后,可从中间向两边拆除独立支撑和主楞,先调节微调螺母,降低独立支撑的高度。待独立支撑降低一定高度后,再取出主楞,卸下独立支撑。至此,一层支撑体系全部拆除。

5 安全措施

独立支撑标准化模板体系组装完毕后,在混凝土浇筑前必须进行检查。

1)检查独立支撑的位置、间距。同时,须采取防止根部滑动的措施,上部进行有效的固定,严禁使用有缺陷的独立支撑。

2)独立支撑高度超过3.6 m时,须加设水平拉结杆,高度方向每1.8 m以内设双向水平拉结,并采取措施防止水平拉结变位。水平拉结杆与独立支撑的紧固采用专用的紧固件。

3)每一阶段拆除均须经过工程技术负责人同意,并签发拆模令后方可拆除。拆除过程须安排安全人员进行监督。如发现异常情况,须立即停止拆除作业。

4)采用泵车浇筑混凝土时,严禁堆载。堆载易产生偏心,使水平力对模板支撑起作用。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若发现模板及模板支撑出现异常情况,须立即停止浇筑作业,尽快修补。

6结语

新型独立支撑标准化模板体系属于新型模板技术,有效地改变施工工艺,实现分阶段拆除支撑体系,加快模板材料的周转使用,改善施工环境,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施工工效,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作为新事物,新型独立支撑标准化模板体系有其不足之处,正如“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所说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宗放,郭正兴.现代模板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2]糜嘉平.大力推进我国模板脚手架行业的自主创新[J].施工技术,2007(5):2.

标准支撑新型城镇化 篇9

2014年初冬, 两个文件接连吸引人们关注的目光, 在中国城乡衍生出盈盈暖意。

一个重点关于“城”——2014年10月, 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 指出“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 我国城镇化取得了巨大成就, 城市数量和规模都有了明显增长, 原有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已难以适应城镇化发展等新形势要求”。通知明确, 当前, 我国城镇化正处于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 为更好地实施人口和城市分类管理, 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现对原有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进行调整, 各地区、各部门出台的与城市规模分类相关的政策、标准和规范等要按照新标准进行相应修订。

有分析称, 新标准将“引领新型城镇化”, “护航新型城镇化”, 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产生重要影响和积极作用。

另一个重点关于“乡”, 在乡村, 在农村——2014年11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 指出“伴随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 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农户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流转明显加快,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必然趋势”。意见在总体要求中强调, 要使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与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相适应, 与农业科技进步和生产手段改进程度相适应, 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提高相适应, 更暖心的一句话“让农民成为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积极参与者和真正受益者”, 也让广大农村人们的目光更热切起来。

其实, 在中国, 城市的问题和农村的问题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农村的问题也就是城市的问题”。

两个关于城市和乡村的文件, 发力中国城乡发展, 都离不开一个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近年来, 新型城镇化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方向, 是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 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 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中, 对其重大意义有如上的描述。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是2014年3月发布的。规划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 按照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新要求, 明确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 统筹相关领域制度和政策创新, 是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

随后, 2014年5月, 国家标准委、国家发改委启动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建设。这是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要求, 国家标准委、国家发改委为有力支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落实, 全面助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两委会同国务院各有关部门深入分析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标准化的需求, 系统谋划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 明确城镇建设标准化工作的重点领域及未来几年急需制修订的关键标准, 以便系统有效地支撑新型城镇化建设。

“只有高标准, 才有高质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标准化要深化改革, 支撑发展。在2014年9月15日召开的中国质量 (北京) 大会上, 李克强总理明确要求“加快完善国家技术标准体系, 加快强制性标准改革, 不断提升标准的先进性、有效性和适用性”。标准化作为科学化、民主化的制度形式, 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国家治理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为确保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 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标准化工作, 把标准化工作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加以推进, 国务院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实施技术标准战略。

为此, 立足国家宏观层面, 着眼各地发展实际, 标准化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一方面在城镇建设、管理、运营中需要标准化的支撑, 另一方面在城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加强标准化, 是实现城市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新格局的现实需求。

如果说新型城镇化是解决中国城乡发展的关键所在, 那么, 标准化应是支撑新城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关键所在。

2014年12月28日,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 国家标准委有关专家表示, 标准是经济社会活动的技术依据, 是经济社会有序发展的技术支撑, 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新型城镇化是有质量的城镇化, 强调以人为本、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提出, 新型城镇化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这些都需要标准的支撑和规范。

因此, 通过制定和实施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标准, 完善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 可以有效支撑城乡要素统筹和平等交换, 优化资源均衡配置, 实现城乡规范化、精细化管理, 解决当前新型城镇化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促进各项政策和改革措施的落实, 推动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

“标准化是新型城镇化2020发展目标实现的现实需求, 也是解决当前新型城镇化工作薄弱环节和具体问题的内在要求。”国家标准委表示。

搭建国家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框架

翻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文件, 规划在第二十九章强化政策统筹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为贯彻落实规划要求, 充分发挥标准化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支撑作用, 促进各项政策和改革措施落地, 确保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序和规范, 国家标准委组织编制了《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框架》。

2014年5月9日, 国家标准委、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 通知共发44家国务院部门和9家行业协会。按照通知要求, 共有45家单位确定了联络员, 表示积极参与此项工作。其中, 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人社部、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卫计委等29个部门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标准化工作需求。

2014年5月23日, 国家标准委成立新型城镇化标准化工作协调推进组, 负责标准体系总体协调工作, 并确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标准化理论与战略研究所具体负责支撑标准体系建设工作, 成立了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框架研究编制小组。

2014年6月, 国家标准委、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两次邀请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主要编制人员对规划进行了解读。在深入学习和研读规划, 对各部门提出的标准化需求和建议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 研究编制小组于2014年6月底研究形成了《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框架》草案稿。之后, 国家标准委与研究编制小组围绕《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框架》草案稿进行了多次讨论和修改。

2014年7月30日, 研究编制小组邀请了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成员刘慎斋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牛凤瑞研究员和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丁辉院长三位专家对草案稿进行了专家咨询, 并根据专家意见对草案稿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2014年8月, 国家标准委与研究编制小组对修改后的草案稿进行了进一步讨论和修改后, 在国家标准委各部门进行了征求意见。2014年8月19日召开协调推进组会议, 进一步听取了意见和建议, 并组织研究编制小组根据各部门的反馈意见对草案稿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完善。

2014年8月27日, 国家标准委农业食品部组织召开了标准体系框架专家论证会, 邀请工信部、公安部、民政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环保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部、卫生部等部门的专家代表对标准体系框架进行了论证, 并组织研究编制小组根据专家论证会的意见和建议对标准体系框架进行修改完善。

譬如有专家提出, “新型城镇化是现阶段背景下提出的城镇化, 其核心是人的城镇化, 人的生产生活的城镇化, 围绕城镇化的建设、管理、服务展开, 最终提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个层面。规划中的公共服务是广义的公共服务, 包括从决策到决策的执行、公共产品的设计、公共资源的配置等。在实际操作中, 这些可通过综合平台的建设以及在综合平台上追加服务项目的形式予以实现。”

有专家指出“标准体系框架的构建过程中, 存量标准很重要, 一定要跟现行标准衔接好”。

有专家强调“城乡一体化”的思维的重要性。

标准体系框架的制定可以解决标准层级混乱, 矛盾交叉, 发现缺项。通过梳理框架来明确哪些需要改变。由此, 历经几个月, 国家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框架搭建起来了。

内容设计

国家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框架下, 内容如何设定?

“标准体系框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国家标准委有关负责人对记者介绍。

第一部分阐明编制标准体系框架的指导思想。第二部分阐明编制标准体系框架的基本原则。第三部分是标准体系框架的组成架构。

经过对规划的认真深入解读以及对标准在规划实施中所发挥的作用分析, 研究编制小组认为: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框架应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 突出解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全局性、共性和基础通用问题, 以支撑新型城镇化发展2020发展目标这一有限目标的实现为方向。

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构建反映和表征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 注重绿色、智慧和人文发展等特色的, 涉及资源配置、规划要求、基础规范等方面的标准的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建设主要目标是科学引导支撑新型城镇化的标准化工作, 使支撑新型城镇化的标准化工作协调推进。

明确以上指导思想后, 他们在标准体系框架中提出标准体系建设主要遵循目标导向、系统性、协调性和开放性的四大基本原则。

“坚持目标导向, 即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框架的构建紧密围绕规划明确提出的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和任务进行设计和构建, 直接服务于规划提出的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2020目标这一有限目标的实现。”国家标准委表示。

目标导向原则的确定是基于新型城镇化涉及面广, 与之相关的标准化领域和内容多, 如不能聚焦主要问题和目标, 在有限时间和有限财力支撑下难以完成各项目标和任务。

“坚持系统性原则, 即将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一个系统, 围绕新型城镇化的整体最佳目标规划设计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 并统筹考虑系统各要素的功能、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要素与系统的关系, 从而确保标准体系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国家标准委表示。

“坚持协调性原则, 即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各要素之间要彼此协调, 要与现有的标准体系和标准协调。”国家标准委表示。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建设要与正在进行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十二五”行动纲要》、《标准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物流标准体系、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等相协调, 从而形成相互支持、互相配合的有机整体。

“坚持开放性原则即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框架将向各推进主体开放, 满足其能力发展和实施区域条件的客观需求, 并且根据新型城镇化发展、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等进行动态调整和完善, 及时修订。”国家标准委表示。

在组成架构上, 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框架由指标层 (大类) 、要素层 (中类) 和推进层 (小类) 三层架构组成。

何为指标层 (大类) ?指标层 (大类) 根据规划的新型城镇化主要指标和重点领域确定。由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从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资源环境三个方面明确确立了新型城镇化主要指标, 且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框架定位于支撑规划2020发展目标这一有限目标的实现, 因此, 确定指标层包括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资源环境。

据国家标准委农业食品部有关人士介绍, 在标准体系框架中, 指标层制定支撑规划主要指标和目标实现的基础通用类标准。例如, 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第十一章提出“统筹交通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布局、第十二章提出“加强产业和公共服务资源布局引导”、第十六章提出“统筹布局建设学校、医疗卫生机构、文化设施、体育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等, 在这些方面, 可以制定公共服务资源与基础设施布局标准。又如, 规划第十一章提出“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第十七章提出“完善规划程序”等, 在这些方面, 可以制定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结果和规划技术方法标准以及生态文明考核评价标准。又如, 第七章提出“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第二十五章提出“逐步完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补贴办法”等, 这些方面都涉及人口的信息化管理, 可以制定人口信息化管理标准等。

何为要素层 (中类) ?要素层由规划中与指标层相关的要素提取出来形成, 同时又考虑了与《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的衔接与协调。

国家标准委农业食品部称, 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包括基本公共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险、基本社会服务、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基本住房保障和公共文化体育7个要素, 分别对应规划第七章、第十八章第三节的相关要求。基础设施方面包括能源供应基础设施、供水排水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邮电通讯基础设施、环保环卫基础设施、防灾安全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基础设施7个要素, 分别对应规划第十三章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构建, 第十六章城市公共交通、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 第十九章第四节防灾减灾救灾的相关要求。资源环境方面包括生态保护、环境治理、水资源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和能源管理5个要素, 分别对应规划第十章、第十四章、第十七章第一节、第十八章第一节、第二十四章和第二十七章的相关要求。

“在标准体系框架中, 要素层制定指导和评价城镇化进程中特定领域的领域通用类标准。例如, 为支撑第七章在基本公共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险、基本住房保障等方面提出的要求而制定的指标标准, 支撑第十六章优化社区生活设施的社区生活设施布局标准, 支撑第十三章实施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标准, 支撑第六章提出的电力、通信、给排水、供热、燃气等地下管网建设的地下管网配置标准, 支撑第十六章加强公共文化、公共体育、就业服务、社保经办和便民利民服务设施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等。”他们指出。

何为推进层?推进层是对要素层的细分。

他们解释, 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 基本公共教育要素对应规划第七章第一节, 其推进层包括学校建设、教师资质和教学质量。就业服务对应规划第七章第二节, 其推进层包括职业技能培训服务、职业技能鉴定、就业介绍、就业信息提供服务、创业援助服务。社会保险对应规划第七章第三节, 其推进层包括社保网点建设、社保机构和人员资质、社保业务、社保信息网络平台、社保基金投融资。基本社会服务对应规划第七章第三节和第四节、第十六章第二节, 其推进层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和社区养老服务。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对应规划第七章第四节, 其推进层包括健康教育、妇幼保健、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控、计划生育、疾病监测、疫情处理。基本住房保障对应规划第七章第五节, 其推进层包括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农民工集体宿舍和租赁补贴。公共文化体育对应规划第十八章第三节, 其推进层包括公共文化场馆服务、群众文化、城市休闲场所服务、户外体育场所服务、城市体育场所服务等。

在基础设施方面, 能源供应基础设施对应规划第十六章第二节、第二十二章第二节, 其推进层包括供电设施、供热设施、供气设施和供油设施。供水排水基础设施对应规划第二十二章第二节、第十六章第二节, 其推进层包括供水设施和排水设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对应规划第十三章、第十六章第一节和第二节、第二十二章第二节, 其推进层包括铁路网络、国道与高速公路网络、水运网络、民航网络、道路设施、轨道交通网络与设施、地面公共交通网络与设施、综合客运货运枢纽设施。邮电通讯基础设施对应规划第十六章第二节、第二十二章第二节, 其推进层包括邮政设施、宽带网络设施。环保环卫基础设施对应规划第十六章第二节、第二十二章第二节, 其推进层包括垃圾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防灾安全基础设施对应规划第十六章第二节、第十九章第四节、第二十二章第二节, 其推进层包括消防设施、防洪设施、抗震设施和救援救助设施。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对应规划第十六章第三节、第二十二章第三节, 其推进层包括学校、医疗卫生机构、文化设施、体育设施、休闲设施、就业服务设施、社保经办和便民利民服务设施、养老服务设施。

在资源环境方面, 生态保护对应规划第十章、第十八章第一节和第三节, 其推进层包括生态修复、城市生态保护、文化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对应规划第十章、第二十七章, 其推进层包括污染物排放、垃圾、污水、土壤环境整治、温室气体排放。水资源管理对应规划第十章、第二十七章、第十八章第一节, 其推进层包括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水资源配置、水资源节约、水资源保护。土地资源管理对应规划第十七章第一节、第十八章第一节、第二十四章, 其推进层包括土地开发利用、土地配置、土地节约集约、耕地保护。能源管理对应规划第十八章第一节, 其推进层包括资源节约集约与综合利用、新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

记者了解到, 在标准体系框架中, 推进层制定特定领域的专用标准。例如, 为支撑土地节约集约制定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为支撑教师资质评定制定义务教育师资资质标准, 为支撑基本住房保障制定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申请条件标准等。

需予以重点说明的问题

“有几个需要重要说明的问题。”在采访中, 国家标准委有关负责人说。

一是关于标准体系框架构建的有限目标原则问题。“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框架基于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明确提出的任务并能运用标准化支撑的对象确立, 其目标是直接支撑规划主要指标和发展目标的实现, 而非涵盖城镇建设的方方面面。”

所涵盖的标准是侧重于支撑新型城镇化进程的资源配置指标类标准和基础通用类标准, 而非涉及城市建设的具体产品标准、方法标准等。对于各部门各自领域内与新型城镇化规划不相关的内容, 不纳入体系建设的内容。

确定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建设主要任务目标的时间阶段与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时间阶段一致, 即:2014-2020年。

二是关于社会治理领域标准化问题。社会治理是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新型城镇化规划第十九章专门对社会治理进行了阐述。2012年, 国家标准委会同国家发改委等27个部门联合发布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十二五”行动纲要》中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作为一个大的主题进行了表述, 为此, 考虑到随着新型城镇的不断发展, 社会治理理念在新型城镇化中的作用也不断得到体现和加强, 特别对于基本公共服务的影响日益密切, 将社会治理与基本公共服务合并作为一个指标层的内容在体系框架中体现, 表述为“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 (管理) ”。

三是关于城乡一体化涉及的农业农村标准化领域问题。

他们指出,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不是孤立的, 在规划中明确“四化同步”的指导思想。同时, 规划第六篇对城乡一体化的主要任务进行了阐述, 内容涉及了农村和农业等领域的标准化问题。其中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以及资源环境的要求, 为体现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和资源配置均等化的要求, 主要内容纳入了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资源环境之中。

“鉴于农业现代化涉及的农业种植、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流通等内容与新型城镇化间接相关, 与上述三个指标层的标准化对象不同, 为此, 对于规划中提出的农业现代化领域标准化问题, 在本标准体系框架中, 采取虚线关联的方式将农业现代化问题与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进行了关联, 以体现这种关系。”国家标准委农业食品部专家对记者介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 国家标准委农业食品部在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建设协调推进过程中担纲主要工作, 其实, 对农口有关部门在新型城镇化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从规划第一章对城镇化的总体描述中可见一斑。规划中明确指出:“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我国农村人口过多、农业水土资源紧缺, 在城乡二元体制下, 土地规模经营难以推行, 传统生产方式难以改变, 这是“三农”问题的根源。我国人均耕地仅0.1公顷, 农户户均土地经营规模约0.6公顷, 远远达不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门槛。城镇化总体上有利于集约节约利用土地, 为发展现代农业腾出宝贵空间。随着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 农民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应增加, 可以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和机械化, 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城镇经济实力提升, 会进一步增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能力, 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总体来看, 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建设将涵盖四方面内容:一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治理、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等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二是绿色建筑建材相关标准,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标准, 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标准;三是城市能源基础设施相关标准, 安全防范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标准, 智慧城市建设相关标准;四是新农村建设相关标准, 现代农业相关标准。

国家标准委在启动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编制时表示, 截至目前, 我国与城镇化相关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累计达39个。我国已经发布了2000多项城镇建设相关国家标准, 涵盖了工程建设、国土、钢筋、水泥、建筑玻璃、墙体用砖、防水材料、涂料、室内家居、城镇燃气、暖通空调、给排水, 以及城市管理与维护、公共服务、应急管理等领域。

新型工业的标准化支撑 篇10

节能减排标准化是经济转型升级重要途径

能源是工业的根基。在全球面临能源危机的大背景下, 新型工业化道路, 更多是要建立起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节能减排势在必行。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李爱仙指出, 节能减排标准化能够很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可以起到规范企业管理, 引领行业发展, 助推技术转化的作用。

我国在十二五期间的两大发展主题就是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而目前我国能源供需方面存在一定的矛盾, 节能减排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实现节能减排的标准化正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抓手和途径。“节能减排标准化首先可以在解释节能减排概念和节能量的计算方面起到基础性的支撑作用, 其次能够规范相关企业的管理, 引领相关产品、技术的升级和行业的进步, 同时也可以帮助把节能技术转化成生产力或产品, 助推节能技术实现产业化。”

就企业而言, 其生产的产品必须符合国家制定的相关能效标准, 而随着标准的不断提高, 产品也必将随之升级, 企业的生产技术也必须不断革新, 从而达到企业发展的目的。另外, 对于一些高耗能行业来讲, 如钢铁、石化等, 要根据能耗限额标准新建或改造项目, 国家制定了相应的准入值和先进值, 会依据这些标准实施固定资产项目的节能评估审查、淘汰落后工艺等, 这就为国家产业化升级带来了帮助。

李爱仙指出, 节能减排的标准化工作不仅对企业和行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对消费者而言也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以能效标识制度为例, 首先是能让消费者直观的了解到哪些产品是节能的, 哪些是耗能的, 而消费者选择了节能产品以后在经济上也会得到实惠。李爱仙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目前一级能效的空调与三级能效的相比, 连续使用三个小时就能节约一度电, 如果是在我国南方, 按每年使用200天, 每天6小时计算, 一年可能节省200块钱, 而空调一般的使用寿命是8-10年, 这样下来最多能节省2000元。

“2012年, 为了进一步进行节能减排工作, 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标准委联合启动了百项能效标准推进工程, 要在两年内发布100项国家标准, 全方位推动节能减排的工作。”

纺织品标准制定越发注重健康和安全性

纺织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过去人们对纺织品的要求是穿得合体、保暖即可, 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纺织品在舒适度、安全性和新功能方面的要求逐渐显现, 这就需要我们在标准化方面不断跟进。纺织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副所长王宝军表示, 随着我国纺织品标准化工作的开展, 在近十年来, 我国纺织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 我国化纤产品已经占在全世界的60%到70%, 一些纺织产品从制作工艺到原料纤维也都有了较大进步。

王宝军介绍称, 纺织品标准化的工作首先是规范了各种原料纤维的标准名称, “如服装吊牌上标注的原料名称, 有的是天丝、色拉姆、天竺等等新的名称, 消费者有时感觉很‘玄乎’, 作为纺织标准化工作来讲, 就是要把新产品、新纤维的名称规范化。”

王宝军指出, 纺织标准化在安全健康、环保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 制定了包括《国家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要求》在内的几十个标准, 对甲醛、PH值, 偶氮染料, 色牢度, 异味等项目都提了相关的要求。最近国家标准委又在组织制定婴幼儿和儿童安全产品的要求, 增加了对重金属、绳带、装饰物等项目的规定。

“随着一些纺织品的各种新功能的不断出现, 我们国家在制定这些功能性产品标准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比如一些厂家宣称自己的产品有抗菌、防晒、吸湿速干、远红外、蓄热等等功能。如果没有标准化的规范, 这些产品是否具有这些功能就很难界定, 即便是具有这些功能, 是否能达到其宣传的程度也很难说。所以现在近几年, 纺织品中出现一个功能性, 我们就会制定一个标准, 这样不断地去规范, 既对消费者负责, 也对我们的企业有所规范。”王宝军如是说。

我国射频识别标准已从技术跟从向自主研制蜕变

射频识别这个名称虽然很多人不太了解, 但它跟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像我们手中的门禁卡、公交卡、二代身份证都含有射频识别技术。它是通过在技术上分不同的频段, 从而实现跟后台系统的连接, 由此把收集来的数据进行交换、处理和分析。“像现在最常用的13.56兆频段, 就是与人们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密切相关。通过它, 人们可以在宾馆或机场等地, 在快速通关或者办理一些手续时, 能进行快速的身份识别, ”中国电子科技标准化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冯敬说, 射频识别的标准化在整个标准化领域里也是具有战略性地位。

冯敬指出, 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需求越来越广泛, 和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密切“空中接口协议标准在各行业的通讯过程中发挥着基础作用, 它让标签和读写器之间能够通讯。所以让空中接口的标准能够可控、安全。而且有自主知识产权, 是我们射频识别标准化方面的一个主要任务。在标准化方面, 2005年成立了标准工作组, 开展了标准体系的研究以及相关基础标准的研制, 涵盖了空中接口标准, 术语标准, 还有一些质量检测标准, 以及安全和应用的标准。”

在谈到我国射频识别标准化发展情况时, 冯敬表示, “我国已经从技术薄弱的跟从阶段向可以自主研制标准阶段蜕变, 在今年的标准日之际, 我国发布了800、900兆赫兹的空中接口协议标准和2.45G赫兹的空中接口协议标准。这两个标准对于现在物流管理、生产管理方面的应用, 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创新驱动标准制定标准助推家电业进步

在谈到标准化对家电行业的影响时, 海尔集团标准平台经理王滨后表示, 标准的驱动力是创新, 标准是创新成果的一个载体, 标准的发展可以拉动整个行业水平。

王滨后说, “一项标准的提升首先需要相关技术的支撑, 如果标准制定出来之后技术却跟不上, 那么标准就落不了地, 技术的进步可以直接推动标准的发展。而标准的发展又可以拉动整个行业水平, 因为新的标准出台之后, 所有的企业都要去满足它, 否则你的产品就会失去市场竞争力, 等到每个企业都去生产高标准的产品时, 整个行业也就得到了提升。”

王滨后举例说, 新的洗衣机能效水效标准已经于今年10月1日发布实施, 新标准的相关指标较2004年标准提升很大, 原来标准下的一级产品在新标准下只能达到四级或五级。新标准之所以能提高这么多就是因为新技术的开发应用, “新标准的制定正式基于我们采用的一个新型的循环水技术, 就是洗衣服用的谁经过一次使用之后通过一个净化系统把它净化, 达到新的自来水的要求, 再循环利用, 这样一方面保证了衣服洗干净, 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洗干净的前提下非常节水。”

在谈到标准提升给行业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时, 王滨后表示, 标准出台之后, 所有的企业都要去满足它, 必须进行技术创新, 整个行业也得到提升, 而这与我们国家经济结构转型也是密切相关的。另外, 王滨后还这样算了一笔账, “以滚筒洗衣机为例, 按照两个版本的标准比较, 一级产品洗一公斤衣服用水量差五升, 按整个中国一年新增两千万台洗衣机, 一台洗衣机洗5公斤, 一年洗200次, 新标准的产品会节约1亿吨水。”所以一项标准背后的经济社会效益也是显而易见的。

文理不分科需要制度体系支撑 篇11

事实上,简单就这个概念去争论是无法得到确定判断的。文理分科实行几十年来,确实带来一些文理不通,个人的人文与科学素养缺乏的问题。所以从原理上讲,文理分科确实是与遵从天性相违背的教育方式,把人更多的定位为社会分工后的工具,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人的发展具有多种可能性。“分科教育”能够快速培养出专业人才,却很难培养出身心健全的人。

当文理不分科作为一种高考招生制度来讨论的时候,就不再是一个抽象的原理上的对错问题,而需要考察是否真的建起了与文理不分科相符合的制度体系。

首先,文理不分科要求整个高考招生制度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素养和能力,而非学生的知识点,更遑论以标准答案为基本单元的应试体系。现有高考在短期内还很难从知识考试转变为能力测试,在这种情况下文理不分科确实会造成学生压力增大。

其次,大学是否建立文理并重的选择学生的平衡体系。中国现有大学依然没有消除过去复制苏联文理分家的痕迹,重理轻文的不平衡局面仍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表面上高中生似乎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程,最终依然会沦为大学看重哪门学科,考生就争着去学哪门学科的局面。于是学生的真实兴趣依然要让位于应试和升学的需要,由此只是一根指挥棒替代了另一根指挥棒,却未真正消除指挥棒,偏科现象也不可能真的就不见了。

再者,高校录取学生的时候依据什么是决定高考取消文理分科后利弊消长的决定性因素。如果沿用现在的总分模式,学生投机性的行为就有存在或滋长的空间,最终是学哪门课能得高分,学哪门课能上好大学就会选哪门课。而这一情况又会随着学生选择潮起潮落,变化不定,给考生和家长带来不尽的忧虑。

此外,中学阶段是否建立起与不分文理科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和多样化的课程服务体系。取消文理分科就不能让所有学生都学同样的课程,学校是否有充足的课程与师资,学校如何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多样化课程服务。

因此,只有放弃总分模式,高校建立专业团队,实行比较彻底的专业评价,才有可能让文理不分科的理念发挥出积极的个体成长和社会效益,拓展个体天性发挥空间和社会多元融合的包容性。

在上述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是否可在某一措施上先行一步,当然是可以的,社会的发展就不存在一步到位的时候。但是在跨出这一步时,还是要看清这一步前后左右的环境、利弊。

在跨出这一步之后,就应积极采取措施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尊重学生的选择,防止学生负担加重,尽可能各扬所长,而不要千方百计补其短。二是尽快实现考試与招生分离,改变总分模式的集中录取。三是尽快建立对学生专业的评价体系,除了独立第三方的专业测试,还应建立中学和高等学校专业的评价体系,让这些评价本身更全面地收集学生的信息,让学生的专长和性向基本特征不需要通过考试,就已经是比较清晰的。

简言之,取消文理分科只是解决众多教育问题的第一步。它并不能成为学生减负、教育改革的救命稻草。当务之急,乃是政府在考试招生方面简政放权,将选择权还给学校和孩子,逐步建立专业、客观的选拔机制。让孩子可以不顾及分数的高低,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申请自己适合的学校;让学校专业招生团队可以根据孩子的知识储备、个性特长、平时表现等决定是否录用。这种基于相互了解的双向选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考试招生的专业水平,避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并且在不损伤公平的前提下提高效率,整体提升中国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水平。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会长)

本栏目所刊发言论,均不代表本刊观点

新型网络收音机及支撑服务平台 篇12

近年来, IP技术对传统广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广播行业如何利用新媒体技术拓展自己的业务成为了当务之急。市面上的IP收音机平台从功能设计上看还停留在仅仅将传统的电台收听模式照搬到互联网上的问题, 并不能满足新媒体时代受众对信息传播方式的新需求, 用户体验也不符合互联网一代受众的习惯, 尤其是在IP技术平台上模拟出一种单向广播的IP Radio方式并没有充分利用IP技术的双向优势。

在此背景下, 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和英夫美迪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研发了一款新型IP收音机及后台服务平台, 加强了IP收音机的互动功能、反馈功能, 并内置了一些增值服务技术能力与接口, 并为此研发了一套后台支撑及服务平台。这款新型IP收音机内置了广西电台和英夫美迪公司共同研发的INSIP服务协议, 基于此协议的IP收音机平台及支撑技术的相关部分已经申请专利并被国家专利局受理。

1网络收音机业务

网络收音机通过IP技术彻底突破了FM/AM方式的地域限制, 频道资源也不再需要申请, 极大地方便了传统电台的内容以极小的成本覆盖尽可能大的区域。通过方便的智能编排系统以及节目重播管理系统, 可以在现有的人里资源条件下, 轻易地扩充到几十上百个频道, 而且内容可以摘取精华。由于频道数量非常大, 每个频道的专业化程度可以远远高于传统的频道, 真正实现广播和‘窄播’的结合。某些专业频道还可以采用条件接收, 实现内容收费服务。

网络收音机不仅是单纯的音频设备, 由于配备了液晶屏幕、本地存储器等部件, 还可以提供很多图文数据及其他业务, 比如:在播出歌曲时显示歌词、歌曲简介以及歌手的照片等, 还可以显示图文新闻等。

广播电台推出网络收音机平台服务不仅具有内容优势、版权优势、政策及牌照优势, 还具有和自己的FM/AM播出平台互补、交互的能力, 并可充分利用电台已有的短信/微博平台进行自动歌曲点播等业务。

网络收音机由于具有双向网络通讯功能, 还可以实现诸如付费下载歌曲的增值业务。

由于网络收音机平台不再需要FM/AM频道资源, 可以更方便、灵活地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广播, 比如商业广播形态。

商业广播就是利用网络等条件为商业机构、教育机构等提供定制化的播出平台, 诸如为宾馆、连锁购物中心、咖啡厅、校园等提供定制化的背景音乐服务, 并可根据用户需要穿插部分广告。商业广播平台将充分挖掘电台现有的节目制作资源、音乐资源、播出版权资源等, 由电台来运营具有极大的竞争力。而且, 只需要在现有内容生产管理系统中增加一些支持功能即可。

商业广播的内容主要是音乐、LINK、广告、节目, 这些都可以在现有的生产系统中完成, 音乐和LINK可以采用智能编排系统, 广告则采用统一的广告管理编排系统, 节目则从电台的24小时节目慢录系统中剪裁出来并自动编排到商业广播播出单的相应位置。在几乎不需要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就能完成很多频道的24小时播出, 还能充分挖掘优秀节目的价值, 对精品节目可以在不同的频道 (传统频道或网上频道) 进行重播。

2节目生产播出及信息采集统一平台

在支撑传统广播的同时, 电台要支撑新型的网络电台节目, 如果采用零散的生产发布系统来管理, 不仅要极大地增加人力、物力成本, 还不能充分利用传统电台的节目资源和播出资源。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在2010年建设完成全新架构的节目生产平台、播出发布平台及信息采集平台、播出节目记录系统等, 并实现了安全的网间数据传输, 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才较轻松地实现了新型网络电台的系统功能。

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已经实现了各个专业频道的格式化类型化设置, 节目、标头、广告等的编排采用智能编排模式, 我们利用这样的格式化类型化模式可轻松建立多套无需人工编排、有自己特色的网络电台, 并可自动从传统频道的播出记录音频中自动选择和剪切出需要的精品节目智能编排到网络电台播出, 在投入很少的情况下实现了多套有特色的网络电台上线。

包含对新型网络收音机系统的支持的统一节目生产、播出、采集与记录系统的总体部署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3新型网络收音机及INSIP协议简介

我们研发的第一款新型网络收音机的外观如图2所示, 我们研发的新型网络收音机的内部模块设置如图3所示。其中核心的CPU采用强大的MIPS芯片并配合周边接口扩展, 配置较大RAM以实现更复杂的功能。该型号支持Line out, 可通过单独的音响系统或功放来输出音频, 还带Aux In接口, 可以让外部的音频信号通过该收音机播放声音, 也就说收音机变成了其他设备的外置功放。包含了FM收音机功能, 并外接了FM天线。为下载业务和预载方式设计了SD读写模块, 可以使用SD卡。

该新型网络收音机具有普通网络收音机和FM收音机的所有功能, 也能接收任何全球任何网络电台的信号以及当地各个FM频道的信号, 网络收音机的实时流播放模块采用wifi或有线网络连接互联网, 模块可点播网络内流媒体服务器, 支持rstp, MMS, rtmp等主流流媒体协议。

除此之外, 还有其他特点:

1.电台目录服务器部署在广西电台内, 目录服务器支持多组电台目录列表, 可分别提供不同级别或不同分组的网络收音机用户;

2.由广西电台的目录服务器控制各个网络收音机所能接收到的网络电台列表, 可以细化控制到每台网络收音机的可访问电台目录, 可以对收音机用户进行分组和分级授权, 对已经销售出去的网络收音机还可以动态改变其分组或分级以控制其能访问的电台列表;

3.可实现条件接收, 为今后提供付费节目打下基础;

4.网络收音机不仅支持实时流模式, 还支持播出单模式, 可以在支撑平台的控制下获得播出单和播出音频文件, 并保存到网络收音机本地大容量Flash存储器上, 可以从本地进行播出, 极大地加强了抗网络带宽不足及网络码流抖动的能力, 通过这样的方式使网络收音机摆脱了只能用于低码流应用的限制, 尤其适合对音质有较高要求的商业或专业广播领域;

5.每台收音机的接收行为都实时地反馈会电台服务器上, 电台可以精确地掌握各个用户的收听状况并进行统计分析, 我们的支撑平台已经包括相关的统计与分析功能并可根据应用的深入不断扩展相关功能;

6.收音机内置了多种扩展功能, 可实现按需付费下载音频文件到SD卡上的功能, 可实现;

7.支持u Pn P协议, 利用无线网络让电脑、智能手机、MP3播放器的音频文件可以通过本网络收音机播放出来, 使本机器不仅是一个收音机还是一个通用的网络音频播放终端。

INSIP协议充分考虑到单台网络收音机终端不可能有公网IP地址, 并且几乎都会位于防火墙里的现实条件, 实现了终端和支持服务器的之间的实时通讯, 终端将可以将很多有用信息及时反馈回服务器, 便于服务器管理, 从而实现受众收听记录管理和统计功能等。INSIP采用最基础的Socket编程实现, 和服务器之间通讯效率较高。

目前推出的第一个型号的新型网络收音机的技术指标如表1所示。

4网络收音机部署

我们设计的网络收音机系统和普通的网络收音机系统有所不同, 增加了文件服务器以及自身的目录服务器的部署, 如图4。目录服务器可以兼INSIP协议支持服务器, 因为目录服务所需要的CPU内存资源很少。不同的服务器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的压力进行调整, 我们的系统支持多服务器负载均衡以及服务器备份。

5结束语

互联网的新技术发展层出不穷, 传统媒体如何适应互联网时代需要是个值得我们不断探索的领域, 在此抛砖引玉, 供专家及读者指正。

摘要:本文分析了在互联网时代扩展广播事业的一些技术路径, 介绍了一种网络收音机及其服务平台, 重点介绍了在普通网络收音机形态之外设计的一些新功能新特点, 探讨了一种广播电台如何利用新型媒体技术的思路与方法。

上一篇: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下一篇:教学设计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