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会计体系

2024-10-22

新型会计体系(共8篇)

新型会计体系 篇1

课程体系是实现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知识框架结构, 它反映了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科技以及文化等在大学教育中对于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会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德、智、体全面发展, 具备管理、经济、法律、会计和审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具备基本的职业素质, 能在工商企业、金融企业、中介机构、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审计等实务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所以, 高校应从培养应用型人才出发, 认真构建创新型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 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1 创新型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应树立的几个理念

1.1 通才与专才的结合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是高等教育中并存的两种人才培养模式。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是任何社会发展阶段都存在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 二者并不是对立, 非此即彼的关系, 而是并存且可以兼顾的。会计学专业课程设计应树立通专结合的理念。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培养出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 其中专才教育使学生具备工作中所需要的技能, 而通才教育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是会计学专业课程设置中不可或缺应把握的两个方面, 偏重一方或忽视一方都有失偏颇, 两者结合才是更好的人才培养模式。

1.2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会计学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会计学专业课程设置中, 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理念。会计学专业课程设置中要通过实验课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去发现、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 运用已学到的知识去进行解释、检验和总结, 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实验教学不仅从属于理论教学, 而且要用于验证理论知识或经验, 应该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欲望, 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3 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会计学专业课程设计中要设置素质教育课程, 比如文化、音乐、哲学、理财、美学、礼仪、旅游等个性发展与人文素质课程, 学生可以修读其中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获得相应的学分。通过素质教育, 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增强理解、表达、应变、组织和社会活动能力。而且可以促进毕业生就业, 凭借素质教育搭起的校企合作桥梁, 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信息, 及时构建和调整符合职业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 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提升学生进入社会的“软实力”。

1.4 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协调

在会计学专业课程设置中, 通识教育课程要占到全部会计学专业总学分数的1/3左右。通识课程一般包括“两课”、计算机相关课程、外语、体育、经济数学等, 这些课程是为专业课程打基础和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与身体素质的, 要保证课时与学分, 妥善处理好通识课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协调, 做到扎实基础, 互相促进, 同时基于会计学专业的专业特点, 在教学课程设计中增加会计法规与职业道德课程。

1.5 讲究知识的逻辑与融合

会计学专业课程设计中应尽可能地体现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中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注意学科的交叉与连续, 有效地提高课时利用率, 完成从基本知识与技能训练到跨学科综合性实验, 再到以问题为导向的探索设计实验, 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从多学科的知识系统性和完备性方面设计教学内容和技能训练, 在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融会贯通方面进行设计, 重视学科交叉, 有效地使学生将分散于各学科的知识转化为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6 关注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课程建设

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实施身心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身心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对于推动高校身心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身心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高校应构建科学的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体系、完善的课程内容体系、有效的课程实施体系和发展性的课程评价体系, 使学生身心健康教育课程建设走上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使得毕业生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 具备健全的心理、健康的体魄、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情趣。

2 构建创新型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对策研究

2.1 总体优化课程设置

会计学专业课程设计中要把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作为课程体系中的一部分进行整体优化。专业课程设计中设置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三大模块。要整合、更新教学内容, 恰当处理好基础与发展、共性和个性、理论与应用、重点内容与知识面等关系, 使基础系列课程内容体系更具有系统性、科学性、通融性, 使专业课程体系更具先进性、实用性和可选择性, 突出培养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的主干课程和实践环节, 增强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时代气息, 增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 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实现知识、能力与素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2.2 构建创新型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实验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 是学校创新体系建设、创新能力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培养创新型人才, 就要实施创新教育, 重视实验教学, 改变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模式, 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 使之成为引导学生从实践来获取和应用理论知识的主要渠道。很多高校会计学专业开设的各科实验内容, 大多是对理论教学的简单验证和基础实验的技能训练, 内容老化, 手段单一。所以, 要构建创新型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将实验技术相接近的学科的实验教学资源加以集中, 对密切相关学科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一些初步整合, 形成部分形式上的独立课程。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共享性、多功能性、灵活性等特点, 建立一个满足各种需求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条件下的会计模拟实验系统。采用网络技术/电子商务应用系统的主流开发和运行平台, 开发和运行会计信息系统。打破传统的课程和学科界限, 构建以企业经营为导向的立体式会计学实验教学大平台课程体系。在建立立体式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同时, 建立会计学实验技术大平台, 以问题为中心设计实验教学内容, 在实验教学环节, 进行教学内容的顶层设计、教学队伍的跨建制组织和实验教学资源、经费的调配。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管理、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全面推进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 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全面提高会计学教育质量。

2.3 实践环节要重视手工实验与计算机实验的结合

会计学科是理论性和实务性并重的经济管理学科, 实践教学对学生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当前, 高等院校的实验教学已成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理解力的重要方式, 对提高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会计模拟实验教学是教学环节中很重要的一环, 通过会计模拟实验教学可以促进会计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的结合, 同时, 通过会计模拟实验教学还可以引导学生注重培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计实验可分为专项会计实验和毕业前的综合会计实验。前者主要是针对会计教学中的某门理论课程的整体或局部所开设的实验。后者是在学生学完专业课程之后所开设的实验课。针对会计学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弱的特点, 实践环节要重视手工实验与计算机实验的结合, 不要刻意强调手工实验被淘汰的意识, 使得学生通过手工实验进一步理解理论课的基本知识与业务处理流程, 通过计算机实验再进一步强化。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市场对会计专业人才的要求, 锻炼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综合分析能力。

2.4 课程设计中的技术支持的完善与利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 利用网络实施教学已经成为现代实验教学改革的内在需求。进行基于Internet/Intrane的会计模拟实验系统的设计与管理成为目前会计实验教学所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教师可以建立课程网站、教师博客与微博, 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所有课程无论精品课程与否, 都统一按照精品课程的要求, 为学生提供网络教学资料。通过网站等先进技术, 可以为学生提供教师全部教学内容的相关资料、参考文献、网络实验内容, 为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实验、课后总结和作业评阅创造条件。学生还可以在网上进行虚拟实验解决实验室空间和时间有限的问题, 将课堂进行有效的延伸。

2.5 设置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课程

在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 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的比重, 进行实验技术的创新, 使高年级的学生能够利用专业课获得的实验技能和创新思维, 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 展现综合性的专业高素质高水平。对在学有余力、各科成绩平均学分绩点达到一定成绩且未受过记过及以上处分的优秀学生, 在主修会计学专业的同时, 可以按规定程序申请修读其他科类专业, 修满双学士学位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并达到相关授予双学士学位规定要求的, 授予双学士学位。

参考文献

[1]陈晓芳, 翟长洪, 崔伟.中外高校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8 (5) .

[2]戚少丽.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会计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国证券期货, 2011 (10) .

建立新型道德规范体系的探析 篇2

关键词:道德规范体系;探析

早在2001年,中共中央颁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这是新形势下道德规范体系建立方面的有益尝试和探索。如何建立健全符合新时期发展要求的新型道德规范体系是摆在全社会,尤其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传统道德模式发生转变

我国的封建社会存在时间长,封建伦理道德在人们的意识里根深蒂固,旧的社会意识仍以各种方式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过程中,这种旧道德模式受到了冲击,一系列新观念、新思想代替和动摇了传统落后思想。竞争意识否定绝对平均主义,大批敢于竞争、善于竞争的新型人才充分表现自己,发挥自己的才能;创新精神否定了循规蹈矩,人们在已有的知识和科技成果基础上进行创新,不断开拓进取,成为新时期发展主流;追求效益和利益代替了安贫乐道的价值观,社会成员理直气壮地追求着正当的个人利益,无一不希望飞快走上致富的道路。

这些道德观念的转变都是有益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的,也可以说,正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促使了这些先进道德观念、道德意识的产生。然而,在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特殊历史条件下,在道德领域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社会上还存在着一些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落后文化,甚至还存在着一些腐蚀人们精神世界、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腐朽文化。

1.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中华民族的一些传统美德走向沉沦。我国传统道德讲“仁义”,即人情味。这种“人情味”在当今社会中被广泛利用,成为某些人拉关系、徇私舞弊的借口;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經济单纯的强调利益,淡化了政治的原则和道德的原则,这导致了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思想在一定范围内扩张、蔓延,出现了利益驱使、物欲私欲横流、人情冷漠、尔虞我诈、权钱交易等不良社会现象。

2.某些腐朽没落的思想观念仍有存在于一些落后地区、偏僻农村一些人的意识里,存在着严重的封建迷信、男尊女卑的思想,有的领导仍然有着“官本位”“人治大于法制”的错误观念,收受贿赂、生活腐化堕落,甚至做出横行乡里、鱼肉百姓的行为,形成一股不良的社会风气。

3.在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过程中,人们追求经济利益的观念不断被强化,自我意识、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发生变化甚至被扭曲,以往提倡的“无私奉献”“大公无私”等道德观发生动摇,以追逐个人利益为自我价值实现的目标,不能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奉献与索取之间的关系。

二、构建新型道德规范体系的原则

目前,我国就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已经提出了较为具体的规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道德规范体系应遵循的原则主要有:

1.科学的“层次性”原则。新型道德规范体系要以合理化、秩序化、公平化为依据保证其具有科学的“层次性”原则。

一方面要首先规定道德底线、即最低层面上的基本要求,也就是可以直接指导实践的基础性道德约束,另外还要在更高的层面上提出道德自觉意识和道德理想追求。在全体公民中开展以普及基本道德规范为核心内容的基础文明工程,从而改造国民素质,使基本道德规范内化为公民的自觉意识,并在此基础上,以更高层次的、先进的、高尚的道德理想加以摄取,让“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相得益彰,才能使整个社会的伦理道德呈现为动态的上升趋势。另一方面,这种层次性还应体现在以不同层次的原则、规范、范畴运用于不同的调节范围,根据各个社会层面的人的特征,制定出适合不同觉悟水平的人的需要的道德规范,从实际出发,避免“一刀切”,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人的利益。

2.正确的价值导向和价值评价标准。新型道德规范体系的构建应克服以往道德规范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除了以政治为主、道德为次,空洞追求高层次目标,而忽视了一些最基本的道德素质构筑之外,更要注意克服笼统地强调“大公无私”等价值目标,而忽视了人们需要确立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奉献与索取相结合的双向价值原则。也就是说,新型道德规范体系既要使基本规范深入人心,又要使人自觉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现实,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和价值评价标准。首先必须坚持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价值导向的一元化,坚持以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集体主义为导向,以“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和价值取向,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判断一切思想、行动和事物的价值大小和有无价值的最高标准。同时,我们也要尊重和保护个人正当的合法利益,实现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相统一、相结合。对已形成的片面注重经济利益导致的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价值利益原则,有目的地加以调整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下应该持有的正确的操守、言行规范,以消除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消极负面影响,以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

3.“自律”与“纪律”相结合原则。新型道德规范体系不仅要从自律的角度使人们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规范自己的言行,而且要以纪律的形式制定具有普遍适应性和可操作性的行为规则和道德评价标准,使其具有较强的约束性和强制性,使人们在道德行为和道德评价上有章可循、有律可查,成为每个人生活、处世的基本原则和行为规范,要求人人遵守、时时践行,以公民的“义务”或“责任”的形式出现,使其在客观上增强约束力,以助于合乎道德规范的自觉行为习惯的养成。

新型会计体系 篇3

关键词:会计实践课程考试体系,构建,教学体系

一、目前高校会计实践课程考试体系的现状

当前, 高校的会计实践课程考试仍使用传统的考试制度, 对推行素质教育和重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存在有阻碍作用, 所以,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传统考试的种种弊端, 树立正确的学生评价观。其弊端有以下方面:

第一, 考试形式片面、僵化, 将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一切非智力因素的素质排除在考试之外, 所有的实验不管设计的如何, 最终结果长期以来都是固定的, 导致多年来学生按部就班的, 抹杀了新时代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性, 使得学生无法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个性。

第二, 考试目的的片段性, 无持续性和后延性。由于设计的实验结果的唯一性以及实验的依年级而设的片段性, 使得每一年的同级学生都在做着同样的工作, 甚至导致下一级的学生干脆直接把上一年级已经做好的实验结果拿过来一誊了事, 多年来的学生一直做着重复的工作, 年级的承接性并没有带来实验结果的承接性, 在目前强调低碳经济发展的社会无疑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第三, 考试管理过于集中, 造成教师考什么教什么的局面, 颠倒了考试为教学服务的关系。由于实验课程基本上都设在某门基础理论课程之中, 并没有独立出来, 这样就造成了理论课程的阶段性的同时实践实训项目的单一和独立, 必然导致教师讲授实践课程的阶段性和不连贯性, 教师无法发挥实践教学的长远连接性, 从而使得实践考试的阶段性和片面性。

第四, 考试方法单一、死板, 造成纸上做实验、纸上考实践的怪事。大多数实践课程也是老师像讲授理论课似的在课堂上演示一遍就完成了, 最后考试的时候只要求学生把演示过程描述一番或写一些实验总结或实验心得了事。

二、会计实践课程考试体系改革的途径

首先, 要求教学的各主体明确会计实践课程的教学目的。现在家庭和学校对考试分数还存在着一个认识上的误区, 就是把分数看成学生智力水平高低和学生用功强弱的尺度。为了全面实施素质和创新教育, 广大教育工作者在课程改革、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等方面进行了诸多的实践与探索, 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其次, 要确定层次化的会计实践教学目标。一是基本应用型目标, 这要求学生掌握基本会计实务的操作。二是综合应用型目标, 这要求学生不单掌握单个会计技能模块的应用, 而且要掌握所有技能模块的操作和应用。三是创新应用型目标, 这要求学生在出色完成前两个阶段的学习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设计性和创新型学习。四是应用理论型目标, 通过前几个阶段的学习和感悟, 为有兴趣进行继续会计理论深造的学生提供进一步理论研究学习的环境和平台。

最后, 要控制好具体的学习环节。一是在学生入学的职业生涯阶段完成:带领学生到虚拟的企业环境即市场环境实验室, 由教师引导达到使学生从宏观上对企业的整个流程的体验的目的, 让学生知道实际企业具体开设哪些岗位、每个岗位的职责以及岗位之间的联系, 从而使学生明确自己将来学习的目标。二是在一年级的基础课程中完成:利用会计的基础课程课堂实现基本技能、基本技术操作方法的认知, 实现理论知识、手工操作和电算化操作的一体化, 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专业技能, 达到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三是在二三年级的专业课程中完成:运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 进行预测、决策分析、财务监督控制、财务分析, 通过生产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培养学生的管理分析能力。四是在高年级的深造课程中完成:利用实验室的先进教学和实验资源, 由教师和相关研究人员引导优秀的高年级学生进行项目课题的实验, 从而为有机会进行继续深入学习的学生提供条件, 在目前严峻的就业环境下能够达到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创业的目的。

三、会计实践课程考试体系改革的措施

(一) 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

1、在入学阶段:根据整个专业的课程设置, 带领学生到虚拟的企业环境, 由教师引导, 使学生从宏观上体验企业的整个流程, 要求学生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书”, 在规划书中表达自己的愿望、提出好的建议, 并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引导学生掌握在今后的几年学习中对每一个阶段实践项目的了解。

2、在低年级阶段:通过理论题库和实际业务操作对学生的基本会计技能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 并能针对不同情况给予下一步实践项目选择的指导和引导, 使学生有的放矢。

3、在高年级阶段:通过组织各种竞赛, 考核学生对会计高级技能的掌握程度, 根据参与竞赛的具体情况给学生颁发相应的资格认证证书。

根据上述具体的实践项目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和评判标准题库, 对不同阶段的实训进行考核, 并且还应针对提前完成阶段任务的学生提供不受具体时间限制的提前跳级到下一阶段的机会。

(二) 对非会计专业的学生

新型会计体系 篇4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主要阵地在县域地区。然而, 受长期二元经济结构影响, 这些地区的金融发展明显滞后, 困境重重, 严重制约了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配套政策的缺乏导致金融机构动力不足。近年来, 政府决策部门对金融服务城镇化建设的意识有所增强, 监管部门也出台了信贷倾斜政策, 但由于配套的实施细则并不完善, 对小城镇建设缺乏有效的信贷指导和协调, 且财税部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也亟待出台,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金融机构的积极性, 导致战略规划滞后, 在执行中缺乏趋动力。

第二、金融供需矛盾突出。前些年, 多家银行陆续撤并县及县以下的营业网点, 县域特别是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不断缩小, 受文化教育、消费理念、支付模式、通讯基础设施不足等影响, 一些落后地区甚至连最基本的存取款业务都无处办理。据湖南银监局的调查, 截止2010年3月末, 湖南省有金融机构空白乡镇135个。而另一方面, 县域金融机构又存在资金运用不足和严重外流的情况, 在一些县, 很多金融机构的存贷比都不足50%, 资产业务空心化问题比较突出。与此同时, 农村的有效信贷需求却难以得到满足。

第三、金融资本不足、政策体制制约。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 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根据相关研究机构的测算, 未来10年我国城镇化将需要增加40万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如此巨大的资金需求仅靠财政自然是杯水车薪, 受当前我国的投融资体制约束, 直接融资渠道受限, 作为间接融资的金融资本必须要发挥作用, 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参与城镇建设是必不可少而且颇为关键的。然而, 在现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框架下, 受借款主体、担保物、地方政府融资能力有限等因素限制, 城镇化进程的融资需求难以获得充足有效的供给。同时, 金融机构自身在体制、机制上存在的局限性, 不能很好的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如农业产业化是城镇化的重要支撑, 但对农业基地的各种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不同、产生经济效益的时间长短不一这一因素, 几乎所有商业银行对此都未充分考虑, 更未对市场作进一步细分, 进而设计相应产品, 出台相应管理制度。另外, 县域金融机构考核制度不适应县域金融业的发展, 受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 多数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容忍度偏低, 普遍实行了较为严格的贷款责任追究制,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信贷资金的有效投入。

第四、金融服务创新能力不足。随着城乡一体化的不断加速, 城镇化建设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例如, 农业工业化背景下, 农村土地资本化、农业规模生产的风险防范以及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等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农民市民化过程中, 进城农民开始期待和关注涉及就业、创业、居住、消费、理财等方面的更深层次的金融服务。面对诸多新变化, 传统的金融服务模式无法满足城镇化发展带来的多元化需求。同时, 当前金融改革步伐和应对措施也相对滞后, 在服务模式和产品创新上, 金融机构并未随着需求结构的动态变化做出及时调整, 探索出适应城镇化发展的多样化服务, 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 其产品研究开发职能更多的集中在总行层面, 分支机构很难实现产品区域化、客户化。一方面, 各金融机构在经营理念、业务模式、产品服务等方面存在趋同问题, 传统的存贷服务比较普遍, 咨询类服务不足;单一工具运用较多, 组合工具使用较少。另一方面, 信贷之外的证券、保险、信托、期货等金融手段很少发挥作用, 多元化的融资体系尚未建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抑制城镇化进程的推进。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现阶段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金融业面临的困境, 当务之急是应找准定位, 有的放矢,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建立新型金融服务体系, 为金融市场的主体和客体牵线搭桥, 从而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撑作用。

一、建立多层次的城镇金融组织体系

面对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异质化金融服务需求, 应尽快建立起与之相匹配的金融服务供给体系。可考虑从五个方面着手;第一, 进一步发挥政策性金融的先导作用。适度调整农发行的业务范围, 在粮食流通领域贷款的基础上, 尝试开办粮食生产专项贷款、农业企业开发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和扶贫贷款等业务, 并加大对涉及城镇民生等具有较强公益性领域的金融支持;允许国开行设立小城镇建设专项基金, 专门满足城镇化中涉及公共设施、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贷款需求。第二, 引导商业金融积极拓展城镇市场, 找准支持城镇化的着力点, 逐步出台差异化的区域信贷政策, 在健全城镇功能和发展城镇社会服务中寻求商机。大型商业银行可发挥资金实力雄厚的优势, 以大型基础设施、城镇大企业为主要市场定位。邮政储蓄银行应更强化零售银行的市场定位, 通过积极发放小额贷款支持城镇居民就业创业, 通过完善中间业务优化城镇基础金融服务。第三, 建立和发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 充分发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服务县域小企业的生力军作用, 有序扩大村镇银行、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组织试

浅析云阳县基层文化建设

李林云

(重庆市云阳县南溪镇综合文化站)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基层、在农村;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经济发展是根本, 文化建设是关键;而我们的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 无论是进行文化建设还是开展文化活动, 无论是创作生产文化产品还是提供文化服务, 都要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 充分考虑基层特点、体现群众意愿。在农村这片富有“希望的田野”上, 农民不但迫切需要经济水平大大提高, 更需要“精神食粮”香满院。因此,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 实现农村“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方面。搞好农村基层文化建设, 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 对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1县情及基层文化建设现状

云阳县, 全县幅员面积3649平方公里, 辖43个乡镇, 人口130万。县情特点:人口大县——是重庆市8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区县 (市) 之一;移民大县——兴建三峡工程, 全县动迁16万人, 是国定贫困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尽管是贫困县, 但近几年来,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 基层文化尤其是群众文化建设, 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方式、阵

点。第四, 改变市场准入条件, 对民间资本加以疏导, 发挥民间金融在城镇化中的补充作用。第五, 引入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 逐步将单一金融产品转变为综合性金融产品。

二、培育多层次的金融支持主体

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的最有效手段, 面对城镇化进程中市场主体缺失引起的金融不匹配问题, 相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合作, 按市场规律办事, 整合城乡资源, 培育金融支持的有效主体。第一, 弱化城镇化建设的政府融资平台模式。这种以地方政府为信用基础的市场主体, 被广泛认为风险偏高, 已受到中央的高度关注, 监管部门已进行了严格控制;第二, 引导地方政府放开对市场准入的管制, 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卫生等经营性的基础设施领域;第三, 加大对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支持力度, 引导农业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工业化转变;第四, 加强征信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营造良好的县域金融环境。

三、整合多元化的城镇化融资渠道

我国现有“土地财政+融资平台贷款”的城镇化融资模式, 不仅因土地稀缺而难以持续、因过度负债而蕴含较大金融风险, 还会因过高地价推高房价, 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可多考虑结合城镇化建设的多元化金融需求特点, 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 实现以间接融资为主向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并重转变, 向体制外引入更多民间资本。如可以按照“谁投资, 谁受益”原则,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 对一些可以实现“使用者付费”的基础设施, 应更多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引入多元化的社会资金。如, 借鉴澳大利亚、新西兰, 由地、内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全县农村文化资源总量为乡镇及街道文化站43个, 文化专干150人, 乡镇级基础设施比较齐全, 但全县80%以上的村没有真正的文化室, 43个乡镇文化站大部分只有中宣部捐赠的“万村书库”图书及共享工程配置的电子阅览室等, 再无新增基层文化配套设施, 整个农村文化建设单调。其次, 基层文化工作质量不高, 各项文化活动正常开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2存在的问题

2.1基层文化建设发展严重滞后

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受政治、经济、地理及重视程度诸多因素的影响。尽管有一大批专兼职文化骨干队伍, 但受历史原因和地方政策的影响, 基层农村文化活动仍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 乡镇文化活动经费不足。村镇经济基础薄弱, 基层领导不够重视, 人口居住分散, 农民文化程度较低,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2.2基层文化建设的基础不够牢固

一是组织基础还不够牢。表现在职责不够清, 乡镇文化干部大多为兼职, 有的常年工作不姓文, 造成闲时有人问, 忙时无人管的局面。而且以兼职工作为主, 从事文化工作精力很

金融机构和地方财政共同出资建立城市公共投资基金, 并发行公共建设基金债券, 按市场规律运作, 包括城市中的自来水、电力、公共交通、垃圾回收等方面都可以用这些资金运行;可以探索发行市政债券, 探索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资产证券化;还可探索实施特许经营制度, 吸引社会资金包括民间资本和国外资本参与建设。对资信等级较高的城镇龙头企业, 推动其在主板、创业板上市融资。对符合一定条件的中小企业, 推动其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和区域集优票据融资。

四、创新多元化的金融产品体系

金融部门应以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为契机, 大力发展农地金融服务产品体系。借鉴发达国家开展农地金融的成功经验, 建立健全与城镇化相适应的土地金融制度, 引导金融机构开展以土地资产为主体的金融产品创新, 逐步盘活沉淀生产要素、破解融资难题。

五、建立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正向激励机制。

山东加快构建新型农业体系 篇5

临沭县农民陈江有6亩地, 半年前, 老陈跟村民一起, 把其中的2亩丘陵地流转给了丰源农资公司, 2亩水浇地入股村里花卉合作社。春节前, 由合作社统一销售的鲜花价格持续攀升。

临沭县临沭街道前官庄村村民陈江:“那2亩地流转费用有1600块钱, 关键是我能腾出时间来种植鲜切花, 这2亩棚一年六七万的收入。”

老陈说, 现在不但收入上去了, 自己以前种植不好的丘陵地, 流转到农资公司手里也成了宝。

临沭县供销联社丰源农资公司总经理董书通:“现在我们正在做的是对这个土地进行土壤肥力提升, 这一百亩我们做果木种植, 就是按照一些高标准的, 绿色无公害逐步达到有机的水平, 这个一亩地的收入应该能达到一万五到两万。”

2013年, 更多的农民像老陈一样, 选择把地交给会种的人来种, 全省超过1300万亩土地流转到农户、合作社、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手中, 流转面积占家庭土地承包经营面积的14%, 但这还远远达不到国家25%的平均水平。

山东省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秦庆武:“因为山东50%以上的劳动力是在县内转移的, 那就是说他们离自己家里种的地很近, 这就造成了山东农地的兼业化程度比较高, 所以流转意愿不是很高。”

数据显示, 土地流转、规模化种植后, 经济效益可提高25%以上。为此, 山东连续三年出台政策, 扶持培育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粮食种植、农机、化肥等一批专业化的合作社兴起, 带动山东农业社会化服务走在全国前列。

据统计, 目前山东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9.5万家, 家庭农场有4000家, 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9100家, 年销售收入近1.4万亿元。2013年, 山东提出, 要用三年时间完成农村土地确权颁证, 加速土地流转。

企业新型管理开发体系构建分析 篇6

一、企业管理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开发状况经过多年的发展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管理开发工作中仍面临着诸多问题。管理开发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 严重影响了管理人员的开发工作, 所造成的不仅仅是财力上的浪费, 同时还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本文将这些问题大致可归纳为以下方面:

第一, 企业对管理开发的认识不科学。企业对管理开发在认识上存在着重视不够、期望过高、急于求成的问题。大多数企业都将培训的重点放在普通员工的专业技能上, 而对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培训开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又由于管理开发的效果并非立竿见影, 而管理开发活动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却是巨大的, 为此, 高层管理者难免会对管理开发抱有过高的期望, 即通过管理开发能解决企业面临的许多现实问题。然而, 许多问题并不单通过管理开发就可以解决的, 企业管理队伍的许多问题是需要长期的开发与实践才可能解决的。

第二, 管理开发的培训需求分析不合理。有些企业意识到了管理开发的重要性, 为了增强综合竞争力不惜投入巨额资金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开发。尽管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去做管理开发工作, 但收效甚微, 究其原因在于这些企业仅重视管理知识的补充, 而缺乏对管理者职位素质特征的系统分析, 使得培训项目缺乏针对性, 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管理开发不再是考虑到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需要, 而是由上级指派任务, 培训工作者充当实施者, 没有明确的培训需求分析, 没有考虑到受训者的特质和能力结构的培训活动。这种管理开发培训既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 也不能满足员工的需求。

第三, 管理开发培训形式落后。企业的管理开发培训形式比较传统, 大多数企业仍单一地采用讲授、案例研究、小组讨论等形式。这几种培训开发方式是高度的单向信息传递, 反馈效果与灵活性较差, 而且也不符合成人经验式学习的特点, 用于一些概念性知识学习的培训还尚可, 但是用于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开发就难以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另外, 企业的管理开发培训工作没有打破企业内各个组织之间的界限, 这样也有碍于培训开发的信息流动, 不能实现与培训开发有关的资源共享。

第四, 培训开发效果反馈机制不够健全。企业对管理开发的效果缺乏系统、有效的评估, 培训开发部门对培训出来的效果不能进行有效的分析、整合与评价。评估反馈本应是企业培训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建立完善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从目前大多数企业的培训体系来看, 尚无法保证有限的培训投入产生出理想的培训效果。由于没有建立系统的培训体系, 企业在确定是否需要培训时, 往往仅着眼于解决现存的问题, 没有将培训与开发需求分析上升到从企业角度、任务角度、员工角度这三方面综合分析。因而培训的结果常常是培训内容与企业实际需要相脱节, 培训与开发的效果与员工个人预期和企业目标相距甚远。此外, 多数企业培训内容仅停留在简单的技能培训上, 多以应急式的业务培训为主, 培训方式单一。

二、企业管理开发问题对策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 可以发现企业管理开发问题存在的根源在主要在于对管理开发培训的认识不科学和没有建立系统的培训体系, 尤其缺乏科学的培训需求分析、开发培训形式与评估机制。针对出现的问题, 笔者提出了相应对策。

其一, 科学认识管理开发问题。首先, 要充分认识到管理开发的重要性。有技巧的管理, 尤其是那些在组织中有效管理员工的管理者, 是组织成功的关键决定因素。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 企业也在不断地改进管理的方式方法以求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如果管理者不能及时了解掌握最新管理技术, 不能对市场信息及时代潮流有新的把握, 企业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因与时代脱节而缺乏竞争力, 最后被残酷的市场竞争淘汰出局。因此, 企业必须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良好的生存和发展, 这需要企业领导对管理开发有正确的认识, 从各方面重视和开展好管理人员的培训开发工作。

另外, 在认识到管理开发的重要性的同时, 不要抱有过于急功近利的想法, 因为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开发需要一个漫长的、持续的过程。管理开发不仅是管理知识的学习和管理技能的培养, 还要在培训开发之后的日常管理工作中不断地实践和检验所学到的知识。同时, 管理开发还包括管理人员价值观的培养。一般来讲, 管理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应属于能力方面, 能力方面往往是可以通过培训来解决的;价值观的问题是比较复杂的人的认知问题, 在这一方面, 管理培训仅仅可以帮助管理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但是管理人员的价值观的形成却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其二, 建立系统的管理开发培训体系。一个完整的管理开发培训体系至少应包含三个环节, 即管理开发的培训需求分析、管理开发的具体实施过程, 以及管理开发效果的反馈。图1解释了一个完整的管理开发培训体系的培训开发流程。

一项管理开发培训工作始于对拟定的开发对象的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需求分析是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计划的前提, 也是进行培训评估的基础, 因而是做好培训工作的关键。在制订培训计划前, 由培训部门 (或者借助外部的专业咨询公司) 、主管人员、工作人员等采取各种方法和技术, 对各种组织的目标及其成员的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系统地鉴别与分析, 以确定是否需要培训及培训的内容。培训需求分析与企业的战略相结合, 不但要立足现在, 而且还要着眼未来。培训计划应充分考虑到员工的个人发展因素, 因而充分的培训需求分析能很好地与员工的本身需求紧密结合。

在明确了管理开发培训需求之后, 就要决定采取何种培训开发方式来展开管理开发培训。一般来讲, 开放、灵活、高效的培训组织形式往往能使培训开发工作事半功倍。在培训开发的过程中, 应把受训者看作整个培训开发活动的主体, 使受训者获得更多的主动权与自由度。而且能够针对企业的发展和产业的生命周期及时调整和更新培训内容, 打破部门间、岗位间的界限, 实现了资源流通与共享。

企业要对管理开发培训工作做及时准确的效果反馈。培训开发工作是否成功, 接受培训的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需要一个科学的、可以量化的检验来反馈给培训工作者和企业主管。培训效果的评价与反馈, 标志着一次培训工作的完整性。

最后需要补充的是, 管理开发的培训需求分析、管理开发的具体实施过程, 以及管理开发效果的反馈这三个环节是一种动态的关系。培训开发活动的评估并不是管理开发培训工作的结束, 评估的结果反馈会促使培训开发负责人对培训的需求分析和开发方式重新思考, 哪些培训需求得到了满足, 而哪些培训需求经过培训之后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从而会调整培训开发的方式方法, 最后又会回到评估反馈这一环节, 因此整个培训开发体系应是一个动态的循环, 企业的管理开发活动应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

三、企业系统管理开发体系构建

第一, 应用管理者胜任力模型科学分析管理者培训需求。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管理人员培训体系的需求分析, 重点是围绕现在和未来的需求, 通过了解管理人员管理技能与管理者胜任力特征之间的差距, 来确定是否有培训的需求, 能够使得管理者培训需求分析更科学化、规范化。

胜任力理论模型是一种解释企业组织中管理者所需素质、技能的有效方法, 并且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适应, 它将改变传统培训需求缺乏针对性、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确定的盲目性等不利状况, 为企业的管理培训需求分析提供很好的方法指导, 具有较科学的工具性意义。胜任理论模型的运用不仅使培训管理过程的主要环节建立在客观分析的基础之上, 而且能够增强管理者培训对象和内容确定的有效性, 为提高企业管理者培训效果创造必要的条件。基于管理者胜任力特征的企业管理者培训需求分析的流程与内容如图2所示。

首先, 在进行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企业战略目标分析的基础上, 运用工作分析的各种工具和方法明确管理者工作职位的具体要求, 提炼出鉴别优秀管理者与一般管理者的标准。采用科学方法确定分析所需数据收集范围和数据收集方法, 建立不同类型管理者胜任力特征的过渡模型。其次, 在管理人员分析、管理者胜任力特征分析的前提下, 描述管理者与胜任力特征模型的差距, 并通过企业管理培训资源分析最终确定培训对象和内容, 实现培训需求分析科学化的目标。

应该强调的是, 在实际操作中, 必须关注鉴别性胜任力特征的科学性, 通过客观的问卷调查方式, 较准确地把握相关测评要素的“度”和影响范围的大小。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讲由于职能分工比较清晰, 客观上要求跨部门、跨职能的沟通合作, 应重视“自评量表”的分析;对于规模较小、工作分工欠明晰的企业来说, 重点就在于“自评量表”的客观性, 确保差距分析和数据分析的有效性, 使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的选择能够适应组织分析的要求, 奠定企业管理开发过程科学化的基础。另外, 企业在汇总培训需求时, 需要考虑哪些是共性需求, 哪些是个性需求。共性需求是指企业整体上的培训需求, 个性需求是指某个别人的培训需求。最后, 还必须确定哪些是能通过培训来解决的, 而哪些则不是通过培训可以轻易解决的。明确培训的缺口有多大, 知道需要进行多少培训。

第二, 借鉴柔性化管理完成管理开发内容的制定。柔性培训是一种新的、符合组织环境变化、适应新员工需要的动态培训理念。尤其是在当今环境变化迅速、观念更新频繁的时代, 柔性培训对于新员工消除焦虑、尽快融入工作环境, 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离职率, 有着极为有效的作用。柔性培训的重要特点在于适应环境的动态化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培训, 而其难点就在于工作的繁杂性和及时性, 例如培训前的调研和培训内容的个性化制定都有极高的要求。因此, 基于柔性管理的培训内容是解决管理者培训的一个全新思路。柔性化的培训开发内容如图3所示。

传统的培训内容主要是指根据需求分析结果所确定的符合现时情况的, 并且与组织内外环境概况以及培训对象个体特征相关的内容。而柔性管理培训的主要内容则指的是培训的框架结构和内容范围, 而并非培训的具体内容, 和经过调研分析以后具体培训内容是有区别的, 即这里的内容是原则性的, 富有弹性和柔性的。

组织的外部环境是动态变化的, 所以这部分内容要经常进行动态性周期性的更新调研, 保持培训的柔性化。其内容主要是介绍组织所面临的政治经济社会等环境、行业动态以及这些因素对于组织的影响。

相对于外部情况, 内部环境较为稳定, 但也并非一成不变, 要保持培训的柔性化, 也必须对其及时的调研和更新。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指对员工进行组织发展历程、组织文化、管理理念、组织结构、前景规划、产品服务、业务流程、相关制度和政策展开介绍、讲解和培训, 使其可以全面了解、加深认识并激发员工的使命感。

第三, 运用虚拟培训组织形式推进柔性管理开发模式。当前的企业管理开发模式未能满足受训者个性化及相关潜能发展的需要, 在企业中的表现就是企业的管理开发计划缺少弹性或柔性 (Flexibility) , 管理者的创新能力难以得到充分提高和发挥, 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及组织创新能力都陷入了一种低水平均衡陷阱, 难以走出均衡状态。柔性的管理开发是为受训者量身定做的、适合管理者个性化及其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的, 同时也符合企业组织发展目标的开发计划, 这是由新型雇佣方式发展所推动的必然发展趋势。而新型培训组织, 如虚拟培训组织 (VTO) 的柔性培训就是在尊重个人尊严的基础上, 所实行的灵活的培训方式。

虚拟培训组织 (Virtual Training Organization, 简称VTO) 是企业组织虚拟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开放、灵活、高效的新型培训组织 (张立富, 2007) 。VTO打破了传统培训组织封闭的格局, 具有开放性和流动性等特点, 模糊的组织边界能够实现与培训有关的资源共享。企业将当前遇到的发展难题当成案例供培训者和学习者共同研究解决, 这种专门的研究有时候能帮助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重大难题。VTO不再将受训者视为知识和技能的被动接受者, 而是将其视为“顾客 (customer) ”, 使得受训者即“顾客”具有主动权和选择权, 受训者的权力得到尊重 (王兴化、张立富, 2008) 。

另外, 虚拟培训组织中, 培训主要在工作现场进行, 能够通过受训者的工作业绩变化或者企业经营管理状况的改变而得到检验, 对培训结果的考核较为真实和直接, 这与传统培训有很大不同。现场培训的优点还在于培训成本低, 少数培训专家到现场的成本总比大批员工停止工作到课堂接受培训的成本要低, 也比利用业余时间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成本要低。

第四, 开展多层次、多阶段的培训开发效果评估。当前对培训评估进行系统总结的模型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Kirkpatrick的四层次模型。该模型认为评估必须从四个层次分别进行评估, 即受训者的反应 (受训者满意程度) 、知识 (知识、技能、态度、行为方式方面的收获) 、行为 (工作中行为的改进) 、结果 (受训者获得的经营业绩) 对组织的影响。各个层面的评估内容、方式、时间以及实施条件如表1所示。

评估的方法分为过程评估和事后评估。前者重视培训活动的改善, 从而达到提升实质培训成效的作用;后者给企业提供有关培训的决策参考。管理人员培训既重视过程评估也重视事后评估。过程评估就是在培训过程中或刚刚结束后不久, 对培训进行效果的评估, 这个阶段主要可以评估反应层次和学习层次的培训效果。有些培训的影响不是在培训后立刻就能够显现出来或者测量出来的, 因此要在培训后的一段时间才进行培训效果的评估, 分为行为层的评估和绩效层的评估。

此外, 培训的后续随访也非常重要。培训的后续随访不仅可以调查受训者对于培训之后发生的变化有何评价, 还可以要求他们就如何将其所学应用到实践中进行汇报。这种做法除了有助于评估培训的效果, 而且还有很大的学习价值, 能进一步鼓励人们将所学的知识付诸应用。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企业管理开发现状的研究, 指出当前企业在管理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分析。研究发现企业高层管理者对管理开发的期望过高并且急于求成, 管理开发培训系统缺乏针对性、系统性, 培训开发效果反馈机制不够健全。在结合新型管理开发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从培训需求分析、培训内容与组织形式、以及培训的效果评估三个环节提出了新型的综合管理开发方法。管理者培训需求应基于管理者胜任力模型加以科学分析, 管理者培训内容的制定应采用柔性化策略, 并运用虚拟培训组织这种新型培训组织来推进柔性管理开发策略, 开展多阶段、多层次的管理开发培训活动的效果评估, 使得整个管理开发培训更加系统与完善。

参考文献

[1]何源:《昆山地区培训现状调查》,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1年第8期。

[2]张立富:《基于真实培训的虚拟培训组织》,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年第3期。

[3]关培兰:《论未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选择》, 《中国软科学》2001年第7期。

[4]Huselid.The Impact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Turnover, Productivity, and Corporation Financial Performan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8:636-672, 1995;

[5]Huselid, M.A.&Becker, B.E. (1997) .The impact of high performance work systems, implementation effectiveness, and alignment with strategy on shareholder wealth[M].Rutgers University, New Brunswick, NJ:18-19;

[6]Blimes, L., Wetzker, K., &Xhonneux, P..Value in human resources[J].Financial Times, February:10.1997;

[7]Welbourne, T.&Andrews, A.Predicting performance of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firms:Should HRM be in the equ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9, 891-919.1996

[8]S.S.McIntosh, "Envisioning Virtual Training Organization",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May1995) :46-49

创新评价体系营造新型师生关系 篇7

“让教育成为一段幸福的旅程”是我校一贯坚持的教育理念,为了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拓宽他们的视野,提高国际化素养,我校从2008年起与美国语言组织International Language Program合作,开办了ILP英语班,主要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让学生更加了解外国人的思维方式,拓宽国际视野,真正成为一个世界的公民。我们致力于创新评价体系,实施多元评价,让学生获得成长的乐趣。我们为学生设置和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师生关系在活动中得以融洽发展。

一、多元的评价体系

1. TOKEN及时激趣

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的核心。我校在实施ILP课程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对学生的评价,并将形成性评价落实到每一堂课上。我们为每一个ILP班的学生准备了一个token bag,教师根据学生课堂回答问题的表现发放token。教师注重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形成性评价,实施这些评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力,从而尽可能地让每一个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 成长档案记录成长

成长档案袋记录了每个ILP班学生每学期的学习情况,存放了学生的手工课作品、美术课的绘画作品、词汇课的拼写作业、绘本课的续编本等。这既是对学生学习的记录,也给学生及外教留下了美好回忆。

3. 汇报演出综合评价

汇报演出是ILP班学生每学期向家长展示所学的综合汇报形式。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演出,和外教一起准备演出道具、服装。外教选择的剧本和角色也尽量符合每个学生的个性,让他们有最自然、自信的表现,展现自我。

二、为学生搭建展示舞台

我校特有的艺术课程是体现个体差异性、多元相融性、动态性等特性的课程,我们把选择和开发艺术类校本课程的权利交给了学校师生,并且通过组织各种社团活动来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从而激发学生兴趣,拓宽视野,提高学生的国际化素养。在每个学期,我们都会根据学生需要,开设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棋类、车模、机器人、小小主持人等二十余门选修课程。教师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自主申报,既可以是所教学科的拓展和延伸,也可以是跨学科或和其他教师联合授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课程,进行走班式学习。通过这样一种自由而灵动的课程,我们培养了一大批艺术特长生,他们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展现风采,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崭露头角。

艺术课程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此外,我校成立许多学生社团,并且在原有社团的基础上于2012年又开设了话剧表演社团。本着让学生“人人走上舞台当演员”的原则,我们鼓励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社团活动中来。话剧表演社团也一改往日由教师担任辅导员的形式,由学生自主担任各个话剧表演中的总导演。从剧本的选择到角色的选定再到话剧的排演,学生是主角,教师参与话剧排练,师生关系在排练、表演、讨论中更加亲密了。话剧表演社团的活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首先,社团成员招募。每学期开学初期,我校按计划由各个班级的一些较有特长的学生考察同伴的特长,确定好话剧表演的角色。学生们在班级中即兴表演,锻炼自己的胆量,增强自信心。

其次,组织观看话剧。教师组织学生观看一些话剧录像,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话剧以及话剧与电影、电视表演的区别。同时,学生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各种途径阅读话剧剧本。

再次,学生自主排练。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学生就开始了实际的排练和表演。学生在排练的过程中,人人都是话剧的主角,充分融入到团队中,配合默契,展现了出色的表演才能和团队合作精神。教师不断地鼓励学生,给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尊重他们,让他们淋漓尽致地展现自己的风采。

最后,话剧社团展演。我校采用年级展演的形式进行话剧表演,每个年级依次走上学校音乐厅的舞台进行表演,同时还邀请了学生家长来校观看。展演所涉及的服装、道具、演员化装等工作,也由学生通过团队合作自主解决。在工作中,学生学会了选择和自己角色相匹配的服饰,或亲手制作,或请教师和家长提供建议。通过展演,学生不仅展现了艺术风采,还锻炼了自己通过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艺术课程和社团活动将趣味性、教育性和实践性有效地结合在了一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也培养了他们的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在主动参与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增强了与人交往的能力。教师通过艺术课程的授课、社团活动的参与等,改变了以往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活动中消除了学生对教师“敬而远之”的畏惧心理,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三、推进“玩全手册”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打造学生的快乐童年,我校从校本课程的高度出发,全力推进“玩全手册”,让学生爱玩、会玩,更能在玩中创造花样,玩出新意。学生每天都能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游戏带给他们的快乐,“秀”出了自己独特的阳光魅力。

1. 自主创编游戏,让师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玩全手册”构建之初,我校首先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向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征集他们喜欢的游戏项目,大量征集游戏种类,以此来打造我校独特的游戏活动集锦——“玩全手册”。我们在号召全校学生家长和学生一起开展传统游戏活动的基础上,鼓励大家观察生活、动脑思考、体验实践并进行游戏创编。活动得到了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和响应,他们提供了一百多个各式各样的游戏,不仅有记忆中的经典游戏,如丢沙包、滚铁环、跳房子等,还有紧跟时代潮流的轮滑等游戏,更有新颖有趣的创编游戏。在“玩全手册”上,我们列出了详尽的游戏方案,制作有趣的游戏插图,学生们各尽所能地用自己的方式,描绘出属于自己心中的游戏天堂。在课间活动时,教师们也被邀请进来参加游戏,师生一起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2. 寓教于乐,让师生关系更融洽

我们在初步了解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后,结合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制订体育课程教学计划,把学生喜欢的内容按一定比例进行压缩,分段和集中穿插在体育课中进行教学。我们还经常听取学生和非体育教师的意见,鼓励他们一起对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不断地进行创新,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融入到教学中来,师生共同参与体育活动,建立了更为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此外,我们经常利用课间时间,组织一些班级体育比赛。每隔两周,我校少先大队联合体育组教师组织一次班级友谊赛,如足球比赛或趣味接力赛等。比赛的时候,赛场上观众欢呼不断,气氛紧张热烈。比赛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加强了团结合作,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同时还增加了不同班级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

3. 丰富多彩的大课间,让学生享受运动的魅力

煤矿新型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篇8

我国矿山安全保障领域的研究步伐加快, 各类技术装备的研发、示范推广, 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的制修订等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井下安全保障技术和装备强制推行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 而井下安全保障法律法规的制订和实施必须基于成熟的技术装备、实践经验和推广应用的基础条件。

2 安全保障体系设计目标

煤矿新型安全保障体系的设计构建, 以提高矿井安全保障和应急救援水平, 保护矿工的生命安全为最终目标。通过分析煤矿自身的安全生产条件, 结合移动救生舱和避难硐室的技术特点, 合理协调和组织保障体系的各个要素, 构建起覆盖全矿井的安全保障网。

2.1 完成试点煤矿救援设施的布置。

在试点煤矿建立以固定式避难硐室及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为基本避难单元的区域救援设施, 保证区域内所有井下作业人员均能获得紧急情况下的避难空间。

2.2 编制与新型救援设施配套的救援预案。

形成与之配套的操作规程、应急救援预案, 完成新型安全保障体系软硬件的建立。

2.3 新型安全保障体系的推广。

在上述试点煤矿建立一个新型安全保障体系, 以此作为试点首先在该煤矿内部进行更大范围的推广, 进而以上述煤矿的新型安全保障体系为参照标准在其他矿井进行更大范围的推广, 实现矿井本质安全的宏伟目标。

3 新型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

3.1 新型安全保障体系救援设施布置原则

井下工作区域分为掘进、综采、安装回撤和零散作业区域。按照就近避难的原则, 工作面作业人员避难以附近的救生舱为主;零散作业人员的避难以避难硐室为主;根据各个工作区域的最大工作人员数量设置救生舱和避难硐室。

综合考虑人员分布;工作地点与避难所的距离;避难过程中潜在的危险源;避难所附近巷道的安全状况等因素, 确定井下移动救生舱和固定避难硐室的布局, 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和避难硐室两者长处互相补充, 构建完善的避灾网络。

3.2 紧急避险设备设施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安监总煤装[2011]15号) 的定义, 井下紧急避险设施是指在井下发生灾害事故时, 为无法及时撤离的遇险人员提供生命保障的密闭空间。该设施对外能够抵御高温烟气, 隔绝有毒有害气体, 对内提供氧气、食物、水, 去除有毒有害气体, 创造生存基本条件, 为应急救援创造条件、赢得时间。紧急避险设施主要包括永久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可移动式救生舱。

3.2.1 固定式避难硐室

根据国家现有规定, 将避难硐室按照使用时间分为永久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 本设计采用永久避难硐室, 详细介绍见表一。

3.2.2 可移动式救生舱

避险设施中的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具备抗爆、防水、防毒、防火、耐高温等多种功能, 除了能够满足煤矿行业的需求, 同时也能满足金属矿山、危化品生产、储存企业、公共场所应急避难等大多数救援场所的安全保障需求。同时需要具备氧气供应、有毒有害气体处理、舱内温湿度控制、动力供应、监测系统、通信系统等功能。

3.2.3 矿井自救器

目前常用的自救器为化学氧自救器, 自主要在矿井或其他环境空气发生有毒气体污染及缺氧窒息性灾害时, 现场人员及时佩戴, 保护人员正常呼吸并逃离灾区, 可在顺槽及大巷避灾路线上建成自救器中转站, 可在灾变发生时, 自救器接力使用。常见自救器有两种:ZH30型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ZH30D型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

4 安全保障体系的保障特性

4.1 保障体系的运行方式

移动式救生舱和固定式避难硐室即是煤矿井下至关重要的避难场所, 又是煤矿新型安全保障网络的重要节点, 作为紧急避险系统的重要组成单元, 与煤矿“六大系统”中的“监测监控、人员定位、通讯联络、压风自救、供水施救”等其他“五大系统”关系密切, 确切地说, 移动式救生舱和固定式避难硐室的重要功能都嵌入到其他“五大系统网络”中, 借此形成较强的系统救援能力, 最终构成新型矿山安全保障体系及应急救援体系, 运行原理如图一所示。

4.2 保障体系在应对灾害事故中的作用

新型安全保障体系建成后, 将进一步提高煤矿应对灾变的能力和应急救援水平, 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该保障体系对于矿山常见的灾害类型和危害形式有较好的抵御能力, 在矿井灾害事故发生时能够提供有效的避难空间, 保障煤矿工人生命安全。体系引进了信息化处理技术, 构建了覆盖全矿井的数据采集和信息传递网络, 可积极的引导矿工避难和指导井下的救援工作。

(1) 灾害预警

灾害预警功能可在事故危险迹象出现前对井下工作人员传达灾害信号, 灾害预警信号以声、光的形式传递, 矿工可根据灾害信息及时避难。近年来, 我国煤矿重特大事故的突出特点是人员伤亡数量大, 灾害波及范围广;瓦斯爆炸、火灾等事故不仅在灾变第一地点造成了大的伤亡;而且, 灾变发生地附近的工作面、甚至临近的采区都会受到灾害的波及而造成人员的伤亡。

在煤矿新型安全保障体系中, 在各个地点的避难所外布置了环境参数监测系统, 如果某一工作面发生了事故, 系统能及时将灾变信号 (有毒有害气体剧增或信号传输突然中断) 传输到信息指挥中心, 信息中心根据判断自动向临近采区发出预警信号, 引导灾变波及范围的作业人员及时避难。

(2) 避灾路线指导逃生

避灾路线是该安全保障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事故发生后井下遇险人员根据避灾路线指示引导下, 有序逃离危险场所, 迅速转移到附近的避难所。避灾路线指示牌采用荧光材料制成, 可在黑暗的环境中清晰地显示指示信息, 指示牌包含方向指示箭头、前方救生舱的距离等信息, 信息简洁明了。遇险人员按避灾路线逃生, 可避免由于灾变后矿井环境混乱和人员惊慌失措而导致的盲目逃生。

避灾路线设计的起点为各个工作区域, 路线的终点有井下避难所和矿井地面两类, 距离升井罐笼较近升井概率较大的区域, 可按避灾路线升井;距离井口较远的区域特别是采用立井开拓的矿井应优先选择向避难所逃生。

避灾路线的设计, 充分考虑了井下人员的分布情况和避难所的布置情况, 同时根据紧急情况下人员疏散规律合理的选择避灾线路, 避免了某一区域人员过于集中而造成的避难空间不足现象。

(3) 抵抗冲击破坏

在瓦斯爆炸和煤尘爆炸事故中, 爆炸冲击波会造成重大的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 正向冲击波、反向冲击波和超压等现象, 同时掀起的大量煤尘有产生二次爆炸的危险。避难所能在爆炸冲击中保证自身系统不受破坏, 遇险人员及时进入避难所内, 避免了二次爆炸冲击的伤害。

在矿井事故发生前, 一般会有一系列的征兆, 当出现了矿井事故征兆时而井下人员来不及升井的情况下, 井下人员可选择进入避难所, 关好防爆密闭门启动避难所内的各个系统, 当爆炸等事故发生时便可避免冲击伤害。

(4) 隔绝有毒有害气体

瓦斯事故和火灾事故都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 同时氧气的含量下降到一定的浓度时, 使巷道环境成为危及生命的空间。有毒气体随着冲击波、火风压等传播, 使灾害事故的危害范围扩大, 波及邻近的作业区域。

井下设置的避难所具有较好的气密性, 可在巷道内营造与外界危险环境相隔绝的安全空间。门体和其他接触部分的密封材料采用专门研发的耐高温材料, 不会因高温烟气而影响其整体的气密性。门口处设置了空气风幕可阻隔有毒有害气体, 避免在人员进入避难所的同时有毒有害气体扩散到里面, 同时设置了高压空气洗气装置, 可通过高压高速空气清洗避难人员所携带危害性气体入内, 从而达到避难所内气体环境与外界相隔绝的效果。

(5) 维持避难人员生命

井下遇险人员进入避难所后, 当外部动力和通风系统全部失效时, 运行内部的生命维持系统和监测系统, 可保证在96小时内整个避难所内环境处于适合人类生存的范围内。

避难所内设置有供氧系统、制冷除湿系统、有毒有害气体处理系统和电力供应系统, (下转第87页) 同时放置有维持生命所需的食物和水, 能够在救援队伍到达前保证避难人员的生命安全, 使得矿井救援人员可以合理有序的安排救援工作。

(6) 引导积极救援

新型保障体系和我国现行矿井保障体系相比较, 最突出特点是事故发生后能够清楚地掌握各个区域的实时情况, 从而合理的安排救援工作, 避免了以往救援工作中的盲目性。

每个避难所作为整个保障网络的节点, 都备有环境参数监测传感器监测避难所内外的环境情况, 并将监测到的信息输送到井上指挥中心, 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可以根据上述信息判断井下情况, 安排救援工作, 极大减小了由于施救的盲目性而导致救护队员受伤的危险。

避难所内设有受伤人员救护箱, 受伤人员可进行初步的自救互救。避难所设有定位系统, 井上指挥中心可随时掌握井下各个避难所内部及其附近的人员情况。若发现某个节点附近有昏迷或行走困难的人员, 可通过通信系统向进入避难所的人员发布信息, 指引其佩带自救器对其实施救援。

井下设有作为救援中转站的避难所, 救护队员进入灾变矿井后, 可在中转站更换自救器, 补给食物和水, 极大地提高了救援的效率。救护队员在发现了受伤人员时, 可先将其转移到附近的避难所内实施救助, 从而赢得救援时间。

5 结语

煤矿安全保障体系正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 而不断完善, 由于各矿自身的环境条件差异较大, 不可照搬其他矿井的经验, 必须因地制宜、循序探索自身发展道路。

摘要:煤矿新型安全保障体系是建立以移动救生舱和固定式避难硐室为核心的系统化安全保障网络, 构建覆盖全矿井的安全保障网络, 确保井下人员均有避难的空间。

关键词:新型安全保障体系,研究

参考文献

[1]李隆庭.基于井下避难硐室系统的煤矿应急救援体系探讨[J].安全与环境工程, 2012, (2) :110-116.

[2]胡姣丽.煤矿采区永久和临时固定式避难硐室建设[J].山西煤炭, 2010, (7) :71-72+82.

上一篇:国际会计人才论文下一篇:传统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