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与改革

2024-10-24

教学设计与改革(精选12篇)

教学设计与改革 篇1

一、引言

随着世界设计学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 为培养现代设计师的基础课素描教学观念不断更新, 适应设计艺术学科需要的“设计素描”新教学观念随之而生, 为设计学科的造型基础训练带来新的教学理念。“设计素描”的提出的直接目的是适应现代工业发展的需要, 建立素描基本功教学的新秩序。以现代设计为窗口, 用科学和实用的观点, 吸收现代美术流派中有用的美学规律, 逐渐改变我国美术领域中各门类的面貌……经过二十几年各类院校的教学实践, 现代素描教学体系已初现轮廓, 并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态势, 许多院校已总结出相对成功的教学经验。在这些经验基础上, 我们进一步梳理, 实现新的素描教学体系目标明确化、操作规范化、评价科学化, 进一步确立设计素描课程的长期发展方向和在本学科的定位, 在课程设置与教纲、教材建设和教学双边的实践环节的创新、改革等方面均有所突破。

二、设计素描课程的特征与内涵

(一) 注重深入研究抽象本质, 创作具有独创性。

结合设计艺术学科特点, 构建设计素描教学的训练模式, 培养基础扎实、创造能力强的设计人才, 使培养对象具备全面发展的素质。因此, 在素描课程中, 训练想象力比基本功更重要。

(二) 强调实用性功能。

借鉴融合传统绘画素描艺术精华, 结合现代设计艺术学科的特点。作为设计类专业开设素描课, 设计素描是为设计服务的, 是设计师表达设计创意、交流设计方案的手段和语言。

(三) 由“信息传授型”的传统模式转变为“能力培育型”模式。

目前设计素描的教学内容和表现形式多表现为多元化技法, 努力提升学生的水平。要从教学观念上了解现代设计素描教学的内涵, 运用多种形式的应变措施, 改变教学现状。

三、设计素描教学改革的方法与途径

(一) 设计素描教学改革的方法。

1. 高职院校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我们的方向, 最看重的是学生创意方面的能力。

在创意能力的培养上, 让学生在设计素描的学习中就开始体会创意的快乐, 满足人类生活需要, 完善人类的生存环境。

2. 产品的物质性、适用性往往是第一位的, 审美价值则是从属的、第二位的。

造型设计最终是以设计适用、美观的纯实用产品的本质特征发挥造型功能, 一件产品或一个展示环境方案的造型设计是作为整体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存在的。

3. 转变观念, 变“信息传授型”为“能力培育型”。

多元性和开放性的“能力培育型”教学是设计素描教学的基本思路与方向。在设计素描的造型表现中, 特别强调思维的推理性、逻辑性和有序性。

4. 借鉴国内同类课题的研究状况。

设计素描是培养创意设计的基础课程, 教学过程应强调构思与想象能力的训练,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通过设计素描各阶段的教学, 培养造型与空间思维等基本能力;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转变观念, 建构一套为培养创造型设计人才服务的开放性素描教学体系。

(二) 设计素描教学改革的专业课程安排。

1. 课程定位。

设计以专业设计素描为切入点的综合性艺术设计课, 借助实物、线条、音乐欣赏、美术作品欣赏、即兴绘画表演等手段, 将艺术设计领域里的绘画和设计素描等进行自然的融合,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2. 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目标为: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 获得知识与技能, 了解设计素描的功能和设计的创作特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创造能力。

(1) 过程与方法:在练习中,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和自然中的物体, 感受造型, 激发记忆与发现的兴趣;在比较中体验设计素描的美感;在创作中提高结构素描的表现力。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生活中和自然中的美感,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能用审美的眼光观察生活中和自然中的美, 提高审美能力、思维能力。

3. 教学互动。

设计素描的教学实现互动教学更有实效, 使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落实到位。使学生在组织画面的构成的同时融入自己的思维和观念, 使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教学, 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

4. 开发创意素描。

设计的理念和创意是本专业的精髓。创意素描要转变学生对事物固定的思维模式, 进行创新思维模式的开发。培养创新思维模式就要让学生对感知的原形进行分析, 通过素描过程的表现, 创造出具有深层意义的形象。

5. 课程设计。

使学生沿着形象简洁、手法概括、表达以象征为主的思路, 发展创造性思维。在课堂中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增强直观性。无论是教法还是学法, 都全方位地渗透, 在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同时还结合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全体教师都要做到认真批改作业, 给学生写出详细的改进意见和评语。

四、设计素描教学的改革的实践意义

(一) 设计基础教学采用绘画素描的教学方式。

首先, 学生明确了设计素描训练的专业特征, 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了;其次, 更新了观念, 造型能力得到了提高, 创意思想变得活跃, 为以后的专业设计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 设计基础教学采用多角度、多方位的创意和表现方式。

不仅使设计素描造型严谨、规范, 而且因这种思维与思路包含时间与空间、宏观与微观等因素, 大大拓宽其造型的表现力, 获得新颖的视觉刺激, 达到体现想象表达创意的目的。

(三) 重新设定教学目标, 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基础技能。

依据设计艺术学科人才的培养目标, 针对艺术设计学科的特点, 我们在多年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设计素描”教学课程的改革, 构建符合设计学科需要的综合性系统教学训练模式, 发展、深化、增强学生的专业意识、设计意识与创造意识, 丰富素描教学的内涵和作用, 具有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的重要意义。

(四) 构建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的新模式, 以学生提高能力为导向。

通过教学改革, 提出设计素描要从教学目标的重新设定、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教学内容重点的确定入手, 达到增强设计素描课程时效性的目的。

五、结语

综上所述, 设计素描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视觉的感受能力、造型的表现能力和设计的创造能力。通过对枣庄科技职业学院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中设计素描教学的理论、创作与教学等发展成果进行综合研究, 在课堂上开展教学互动和开设创意素描等一系列活动, 我们对当下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设计素描教学的理论体系进行创新性的设计和凝练, 探讨当下艺术设计素描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方向。通过设计素描系统教学训练课题的实践, 学生的思维能力、造型能力、创造意识普遍得到增强, 达到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林家阳.设计素描.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5.

[2]高丰.设计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1998.

教学设计与改革 篇2

——以《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为例

【课标要求】

1、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

2、认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3、体会改革的艰难曲折,培养勇于革新和自强不息、自我完善的精神和意志。(1)需要帮助学生纵向地把握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苏联改革的发展历程,可以让学生用表格或箭头图示的方式来呈现历程、勾勒其曲折性。

(2)大体可以从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和改革的结果等方面去列表归纳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有关内容。

(3)灵活运用一些与改革成效有关的包括数据材料在内的史料来鲜活地说明改革的复杂性和必要性。

(4)联系专题三“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与必修Ⅰ专题九“苏联解体”来认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戈尔巴乔夫改革,体会改革的艰难与渐进,总结教训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5)通篇贯彻“一定要改,很难改,怎样去改”的思想。(6)分析苏联解体原因。

(7)讨论苏联沉浮给我国的借鉴和启示。(8)补充中苏关系发展史。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通过列表等方法归纳和比较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结合苏联和中国改革的情况,开展讨论,谈谈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阅读恩格斯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等历史材料,理解历史材料,并运用它来说明论证自己的观点。通过这种学习过程,能够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到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能够简述苏联解体的经过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苏联改革经验教训的学习和总结,坚定社会主义改革的信心,树立求真、务实和改革创新的意识。通过对苏联从一个超级大国到走向解体原因的探讨,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苏联解体的经过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难点: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苏联解体的经过,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通过探究性学习和社会调查,能够清晰认识苏联的解体并不代表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并总结我们中国应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教学过程】 〖复习并导入〗

“二战”结束后,随着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和缺陷日益显露,已经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引起一系列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改革,但是都失败了。“„„国家情况不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得多,越来越落在它们的后面”。这是苏联最后一位改革者戈尔巴乔夫说的一段话。此后不久,苏联就正式解体了。为什么改革没有使苏联走上强大,反而使苏联走上解体呢?由此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赫鲁晓夫改革

(一)阅读第一目,思考:

1、下列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工业发展很快,1913年~1950年增加12倍。农业却徘徊不前,只提高了40%,1953年全苏人均的粮食低于1913年,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

2、分析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

3、赫鲁晓夫采取了哪些措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成效如何?

思路提示:措施从农业、工业、政治的角度来归纳。成效主要从成绩和不足的角度来思考。

探究思路:⑴赫鲁晓夫在经济上改变过分集中的管理体制:①选择农业为突破口,进行农业改革(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开垦荒地)。成果: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和粮食产量。不足:冒进思想和瞎指挥以及恶劣气候使农业出现新的危机。②工业:扩大地方权力,但没有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

⑵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

⑶综述:赫鲁晓夫改革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但未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改革后期矛盾突出,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4、评价赫鲁晓夫改革。(二)讲解

1、由材料引导学生理解:斯大林模式下片面发展重工业的经济结构的弊端。

2、背景:①斯大林模式弊端越来越严重,必须要改革。②斯大林继续推行个人崇拜。③1953年,斯大林逝世,为苏联改革提供契机,赫鲁晓夫上台。

3、改革内容:

⑴经济改革:①农业方面:(设问):为什么会选择农业为改革的突破口?生:看书后回答,指出因为农业发展迟缓,粮食供应严重不足。

A、措施:试图改变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B、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

B、结果:农业有所好转,但后来由于赫鲁晓夫冒进思想,瞎指挥,以及60年代的恶劣天气,1963年再次出现农业危机。

②工业方面:扩大地方权力,但并没有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⑵政治改革

①导火线——秘密报告: ②政治改革:

为了改变斯大林时期,个人崇拜之风盛行,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等等现象,赫鲁晓夫开始了对斯大林的批判,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政治改革。苏共二十大以后,报刊上出现了批判个人崇拜的高潮。1956年6月30日,苏共中央发表了《关于克服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决议。随之,在全苏各个领域展开了批判斯大林的大规模运动。同时,大张旗鼓地对冤假错案进行平反工作,解散了大批集中营。据粗略统计,1956年—1957年间,大约有700~800万人被释放,500~600万人死后得到昭雪。苏联政府还为在卫国战争期间受迫害的车臣、印古什、卡拉恰耶夫、巴尔卡尔、卡尔梅克等少数民族恢复名誉,允许他们从被流放的东部地区返回故乡居住,重建他们的自治共和国或自治州。

③结果:由于并未找到个人崇拜产生的真正根源,仅归咎于斯大林个人,最后重新陷入个人崇拜的泥潭。

4、评价: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客观地评价。肯定赫鲁晓夫正确的,起积极作用的一面,赫鲁晓夫是第一个敢于向社会主义旧的政治、经济模式挑战的改革家。同时指出他失误的,错误的方面,赫鲁晓夫的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而且主观主义,急躁冒进,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与目标,许多改革措施未经论证和试验就急速推出,结果造成混乱,导致改革失败。

5、意义及失败原因

①意义: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开创性。

②失败原因:A、赫鲁晓夫当政期间的改革,只是在原有体制的框架内进行的小修小补,而这种旧体制在苏联又是根深蒂固的,这就决定了这场改革必然是不彻底的。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破除这一模式。斯大林的批判缺乏科学的认识,把斯大林的一些错误,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没有认识到错误的产生固然有个人因素,但根源在于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这种对斯大林的一味否定,又引起思想的混乱。

B、赫鲁晓夫的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而且主观主义,急躁冒进,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与目标,许多改革措施未经论证和试验就急速推出,结果造成混乱,导致改革失败。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一)阅读第二目,思考:

1、勃列日涅夫前期改革的内容是什么?

2、勃列日涅夫后期的改革内容及结果如何?

3、勃列日涅夫改革前期取得一些成果,但最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二)讲解

1、执政前期的改革 ①“新经济体制”:内容:将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上,对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产生一定冲击,但是没有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本政策。

②作用:国民经济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军事实力增强。

2、勃列日涅夫后期改革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勃列日涅夫过分追求稳定,经济发展呈停滞和下降。影响:各种矛盾滋生,苏联陷入困境。

3、失败的最主要因素是仍然没有突破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一)阅读第三目,思考:

1、简述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内容。产生什么结果?

2、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是什么?

3、简述苏联解体过程。

4、分析苏联解体原因。

5、比较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

6、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失败和苏联解体的最深刻的教训是什么? 改革首先要维护社会稳定,要维护党的领导和有切合于自己本国实际的指导思想;在改革中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抵制西方的“和平演变”。

7、从苏联解体看,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社会主义制度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因此要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满足人民的社会生活需求。社会主义的改革是必要的。实践和探索可能既有成功,也可能会有失误。社会主义由科学理论转变为现实之后,探索一条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易,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必将经历的曲折道路。要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二)讲解

1、⑴经济改革

先通过幻灯片打出改革前背景:苏联虽曾作为两大超级大国之一,拥有着与美国相匹敌的庞大军事力量,但其经济实力却一直远不如美国.进入70年代之后,面临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所谓新技术革命时代的到来,苏联的经济却日益衰退和恶化。苏联不仅在科技水平方面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迅速拉大,其经济实力也再难以支撑庞大的军费开支以同美国继续争霸了。1985年苏联人均GNP为3.396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亚洲、拉美一些国家。苏联人均生活水平从革命前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居世界第八十八位。虽拥有发达的宇航兵器和生物技术等,但整个现代技术领域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15~20年。民用工业品技术非常落后,质量低劣。工业生产中浪费惊人,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不断下降,农业生产长期落后等等。总之,苏联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从70年代起已丧失了潜力。政治方面,在长期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干部任命制、职务终身制使苏联形成了一个官僚精英集团,他们中很多人思想僵化,贪污受贿,骄奢淫逸。人民群众对共产党不满的情绪日增。为了扭转经济发展的颓势,为了维持苏联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进行较为彻底的改革。进入80年代,苏联的改革已是势在必行。

①原因:为了改变国民经济发展衰退的趋势,维持苏联的超级大国地位。

②内容:重点集中在经济领域的改革,制定了发展苏联社会主义的“加速战略”。③结果:难以奏效。⑵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

①背景:经济改革面临困境 ②内容及影响 A、内容:“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 影响: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改革道路,代替“科学社会主义”,背离了社会主义改革道路,造成党内和社会上的思想混乱。

B、内容:推出“民主化”和“公开化”;

影响:纵容自由化思想,使党内外各种反对势力乘机崛起,成为难以控制的政治力量。C、内容:1990年,戈尔巴乔夫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 影响:从根本上动摇了苏共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领导地位。由此可见,此时戈尔巴乔夫改革实质是: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模式改革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放弃党在政治和思想上的垄断地位。至此,苏联结束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由共产党领导的历史。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后果:造成苏联的解体

2、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陷入危机,国家政局不稳,经济连年滑坡,思想领域极度混乱,民族问题越来越严重。

3、苏联的演变

⑴演变过程。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经过三年多的战斗,巩固了政权。实行新经济政策,向社会主义过渡。30年代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二战中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二战后帮助东欧等国建立社会主义,形成社会主义阵营,与美国相抗衡,形成美苏争霸局面。五十年代以来实行改革,但由于没有从根本上改革高度集中的体制,因此成效不大。八十年代以来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失败。1991年苏联解体,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⑵苏联在发展中面临难以解决的四大矛盾:理论上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和实践中与资本主义竞争共处中的劣势的矛盾;理论上的无产阶级先锋队和实践上的领导层特权腐化的矛盾;理论上民族团结与自治和实践上的大俄罗斯主义及严重的民族问题的矛盾;理论上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与实践上霸权扩张主义的推行的矛盾。

⑶苏联的大起大落留下的思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国家应不断改革创新,保持可持续发展。不能放松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法制必须不断完善。多民族国家应实行民族平等、团结,加强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向心力。时刻提防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防微杜渐。各国应实行独立自主和和平外交政策,争霸害人害已。

3、解体原因:⑴政治经济体制僵化,缺乏民主和活力,失去民心;虽然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一度缓解体制僵化造成的危机,但由于仅局限于体制内改革,所以不能从根本上缓和该体制的矛盾。⑵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使政局严重失控,经济严重下滑,加盟共和国独立性增强。⑶两极格局割裂了世界,阻碍了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在各种合力的作用下苏联解体。〖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介绍了苏联三位领导人的改革:赫鲁晓夫的改革;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二战”结束后,随着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和缺陷日益显露,已经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引起一系列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改革,但是都失败了。而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

设计色彩教学改革感悟与思考 篇3

在现代美术教学中,设计色彩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越来越受到师生们的重视。因为设计色彩相对于传统的绘画性色彩而言,在教学目的、施教方法、艺术处理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上都有明显的特殊规律,因此,对这些规律理解的透彻与否将影响到教学效果的成败。在设计活动中,色彩作为形态以外的另一个设计要素,是无可替代的信息传达方式和最具有吸引力的设计因素之一。如何训练学生的色彩表现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广泛的色彩造型意识及色彩审美趣味,以适应设计学科时代发展的需要,已成为从事高等教育艺术设计专业的同仁们共同探讨的问题。

一、以写生色彩的基础进行主观意识的色彩整理和发展,培养学生主观运用色彩的意识

用写生的方式进行设计色彩教学,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性。在设计色彩的写生中,学生有意识地在某些效果和感觉上做出强调。从构图开始,更是应与传统静物画在本质上区别开来,并要求学生主动地去实践。在以往传统的具象写生构图中,画面最醒目的位置上放一个体积较大的物象作为主体物,习惯于画一些陶罐、花瓶、水果等日常熟悉的静物。但在设计色彩写生构图中,学生将把这一切视为元素,可以自由的发挥想象的四维空间,将观者的视线引向整个画面的形式特征。为了使学生摆脱以前的一些画法,大胆创新,探索自己的绘画语言,注重强化写生感受和画面构成。尝试着选择那些能体现出弧线、直线、圆形与方形的物体,如破旧的自行车、变形的水泥桶、帽子、旧衣服等。为了更好地经营画面位置,构图可以任意剪裁。可以看出,随着构图的改变,画面上的物体已具有了全新的内容,更富寓意和情趣。由此,在设计色彩写生中,设计色彩更多地运用的是主观色彩,培养学生的主观色彩意识和驾驭主观色彩的应用能力是设计色彩教学的最终目标。

在表现力的训练上,我们也可以通过光与色的有关理论,视觉心理理论并结合色彩功能的理性分析与运用等知识的教学,配合有针对性的写生实践活动,逐步引导学生完成从自然色彩的一般认识和训练过渡引申到色彩解析与重组训练,直至设计专业的色彩意向表达训练,以期达到自由驾驭色彩的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设计色彩是自然写生色彩的发展和变化,是对自然色彩理性与创造的概括。实践教学中,以自然色彩的一般认识和表现为依据,结合专业方向特征和人的主体色彩意识传达等形式,更典型地对自然色彩进行艺术的概括处理,引导学生站在生活的高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研究设计色彩的特点、表现形式以及应用。着力于帮助学生逐步构建起一套较为完整的主观色彩表达和运用的设计色彩体系。

二、设计色彩训练的形式

设计色彩写生的过程,也是一个创新思维培养的过程。在现代设计中,艺术渗入技术、审美渗入科学、精神渗入实用,这些无不要求设计师用鲜明而强力度的手段来拓宽思维,勇于尝试表达其创意。所以,教学中课题的设置和作业的要求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根据专业方向的特点,有目的的进行色彩变调,色彩概括,色彩的象征等方面的训练和要求,为学生提前进入专业领域打下基础,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法。

首先是色彩对比的训练,色彩对比是色彩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进行色相、纯度、明度和冷暖等色彩对比的教学过程中,注重色彩对比补色调合与运用的教学和训练,因为补色的调合与运用很大程度上是人的主体意识,因此,我们在设置课题时,有针对性的提出利用补色原理调合色彩的作业要求,让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上总结视觉物质色彩同化和异化的关系。

其次是色调的变调训练,变调的训练是以改变物象的色彩要素与色光关系为前提,是设计色彩基础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一课题的训练,将改变学生对物象色彩的依赖,变被动为主动,更加主动地调动学生潜在的色彩感悟力和创造力。为此,可根据不同的色调表达意图改变自然色彩,在这里物象色彩只是参考的依据。检验的标准是看画面的色调关系是否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主观意图。具备了运用自如的变调能力后,反过来再进行色彩写生,学生会感觉到完全可以根据设计意图,任意地将色调进行不同的转换,直至满意为止。从而对设计艺术对色彩的要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再者是限色训练,在以上课题训练顺利完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下一阶段的训练,即根据物象色块层次的组合关系,要求学生通过经过严密的思考和推理,在意念上求得总体的色彩主调意向,再用“减法”的方式,将色彩归纳为4---5个色相来表现物象色彩的限色训练。这种表现形式在于训练学生的感觉方式和思维方式,是对高度概括与归纳物象色彩能力的强化,是训练学生主观色彩表现的常用方式也是检验主观色彩想象能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设计色彩写生的教学,我们领悟到基础教学内容和形式对于设计专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它必须与设计教育的整体结构同步改革,以培养设计师的实际需要来设置和充实教学内容,探索教学形式,使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紧密联系,使“设计”与“色彩”有机的结合。

电子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篇4

电子设计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测控等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对电路、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等课程的理论深入学习和强化,培养出学生电路设计中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对诸如单片机、微机原理等其它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实践基础;另外,也是相关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门承上启下的课程,是学生由理论过渡到实践,再到创新的课程,可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也为相关专业的学生从事电子系统设计和开发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1,2,3,4,5]。

2 当前电子设计课程教学存在问题

目前,电子设计课程中存在着诸如课程衔接不够,或者重复教学,或者滞后于实际需要等诸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下面这些方面。

第一,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学院在电路、电子线路、数字电路的实践教学中安排有大量的实验器材、也投入了很多人力和物力,也曾在数字电路中做过相关改革,如在数字电路实验课程中加入电子作品制作等,但因诸如经费问题、课时问题、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等问题而未坚持下来;电路与模拟电路的相关实验,因其特殊性,只能在实验室环境中进行相关实验,无法很好地加以拓展。

第二,电子设计课程在培养方案中是安排在大二第二学期和大三第一学期,此时学生已经将电路、电子线路、数字电路等相关课程修完,初步具备了电路设计的基本知识,但是学生在学习这些课程的时候,由于受课时限制等原因,这些课程基本上都属于理论教学,学生设计与仿真电路的环节很少,或者几乎没有。因此,在电子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还要花费较多的学时做一些基本电路的仿真,但由于这些课程开设有前有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已经对自己所学的电路、电子线路、数字电路等课程的内容有所遗忘,再次讲解又会耽搁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效果不好。

第三,学校在大二已经开展大学生创新项目申报工作,由于学生在申报之前接触的电子基础知识的欠缺及电子作品制作流程的不了解,学生比较困惑于创新项目的申报与完成,最终导致学生所申报的创新项目题目要么比较简单,要么比较难于实现,要么不切实际,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导致创新项目质量不高,创新力度不够,学校陷入投入经费虽然大,产出却很小的困境。

3 电子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设置电子设计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在学习电路、电子线路、数字电路的基础上,掌握电子电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的方法和流程,熟悉现代电路系统设计过程中常用的辅助工具及其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电子电路系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大学生电子类创新项目的申报、制作和完成,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要根据电子设计课程的目标,在其课时安排、授课内容、考核机制、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

3.1 课时安排

目前,电子设计课程教学课时为32个课时,涉及的内容有两大块,第一为电子电路的仿真,包括电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单片机电路及综合电路的设计与仿真;第二为电路板的制作。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在做电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时,由于电子设计课程安排在电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之后,学生在设计与仿真电路时,已对原理不甚清楚,特别是综合电路设计时,电路设计原理掌握不到位,电子设计课程的任课老师还得安排一些课时来使学生继续学习电路方面的基础知识,严重影响电子设计课程的教学任务,达不到学生在电路设计方面技能的提高,实际教学效果不是很好。另外,电子设计课程最终要锻炼学生的电路设计能力,因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加入一些综合电路的设计,由于课时及经费问题,都流于电子设计软件中电路的仿真与PCB制作,并有形成实物,也与大学生创新项目关系不大。

由此可见,电子设计课程一方面要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要与大学生电子创新项目的完成相辅相成。因此,可将电子设计课程的内容分解为多个部分,将每一部分都嵌入到相关课程中,如表1所示。

这些课时安排也不要绝对,可根据实际需要来适当调整,但实际教学中,最终的电子设计课时不能少于14学时,否则达不到教学目的。

3.2 教学内容

由于电子设计课程更加侧重于电路的设计与仿真,注重实践,因而实际电路设计与理论有些出入,可由于电子设计的基础内容为电路、电子线路、数字电路,这些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理论授课课时紧张,而实验又以最基本的实验为主,不会或者很少加入电路设计与仿真,致使学生基本处于电路的理论分析阶段,对电路的设计与仿真理解与掌握不够,因此在电子课程教学过程中又要花费大量的课时来对电路、电子线路、数字电路中的一些基础电路再次进行仿真,最终影响电子设计课程的其它内容教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针对这种情况,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对其内容进行下面的修改。

第一,结合表1中的课时安排,我们对电子设计课程的相关内容做了相应调整,将基础电路的设计与仿真嵌入到相关课程的理论教学中,使得学生在理论学习的教程中,注重实际电路的设计与仿真,从而将电子设计课程的基础电路设计与仿真溶入到其它课程的理论教学中,使得学生理论与实践学习同时进行,并使电路仿真来促进各门课程的理论学习是,从而达到实践与理论相互促进,学生的电路设计与仿真不在囿于课时限制,变成一种自主学习行为。

第二,根据第3学期的大学生创新项目申报工作,在实际教学内容中加入创新项目申报讲座内容,重点讲解如何进行创新项目的选题,申报,注意事项及电子作品制作流程。通过这样的讲座形式,使得学生知道在后续课程中会有相关课程来引导创新项目的完成工作,不在困惑于创新项目的申报,从而选题更合理,申报更有目的性,创新质量更高。

第三,电子设计课程中,增加综合电路的设计与仿真制作。该项内容重点围绕学生的创新项目,包括电路的设计、仿真、PCB制作、电子作品实物等。

通过教学内容的改革,使得电子设计课程教学不再是因教学而教学,更注重于实际、并将所学课程前后连贯起来。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得学生学以致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3 考核机制

原有电子设计课程的考核以课堂考勤及期末课堂考试为主,不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考核机制改革后,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过程分值参见表1所示,其各分值又根据情况细化,如表2所示。

通过考核机制改革,学生的学习成绩取决于整个课程的学习态度及学习过程,考核方式由最终的考试为主,转向学习过程考核,杜绝了一部分学生临阵磨刀的作法,在一定程度了更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使得考核更为客观,公平。

4 课程改革效果及不足

通过上述教学改革,选取两个行政班进行电子教学改革实验,一个班为普通教学班,一个班为改革班,教学效果如表3所示。

通过上表,可以看到,普通教学班在电路、电子线路、数字电路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成绩平均分要低于改革班,究其原因是,在这些课程的学习教程中,由于加入了仿真实验课时,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部分学生会额外增加学习时间,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更为关键的一点是,在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申报工作中,学生的创新项目题目难度适中,并且都能完成最基本的功能,几乎没有撤项的情况出现,而在普通班的创新项目完成度不是太好,有部分项目完成不了,需要撤项。

5 结论

电子设计课程在电子信息及其相关专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更在大学生电子类创新项目的完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面对电子设计课程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及考核机制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使得电子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与电路、电子线路、数字电路、单片机等课程的理论教学相结合,并且与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申报与完成的联系更为紧密,有助于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电子设计课程在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工程,自动等专业,以及大学生电子类创新项目的设计与完成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面对电子设计课程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及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使得电子设计课程的教学与电路、电子线路、数字电路、单片机等课程的理论教学相结合,与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申报与完成联系更紧密。从教学效果来看,改期后的电子设计课程不但促进了相关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也有助于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电子设计,教学改革,大学生创新,考核机制,微课程

参考文献

[1]刘颖,侯建军,黄亮.“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精品课程建设与改革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30(2):3-4.

[2]杨志忠.电子技术课程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王波,张岩,王美玲,等.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0):380-382.

[4]朱建红,吴晓.工程设计能力培养目标下教学资源改进研究——以电工电子实习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2):63-65.

电子设计竞赛与实践教学改革 篇5

程智宾 谢斌生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003)

摘要:从指导学生参加电子设计竞赛中暴露的问题,分析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缺陷,论述了大学生参加电子设计竞赛的意义,以及对实训中心建设及实践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电子设计竞赛 实践教学 改革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深受大学生欢迎的综合设计竞赛项目,它给参赛学生提供了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发挥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机会和思维空间。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实施,间有学生自主择业和就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对自身实际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视,报名参赛的学校和参赛的学生人数逐届增加。2005年,我们学院以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福建赛区组委会成员的身份首次组队参加比赛,参赛队12队,共有36名学生参加比赛,有2队获得省级三等奖,10队获得成功参赛奖。2006年,第二次组队参加福建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有11队共有33名学生参加比赛,其中1队获得省级一等奖,1队获得省级二等奖,3队获得省级三等奖,6队获得成功参赛奖。电子设计竞赛的意义

电子技术是信息社会化的基础,也是实现信息社会化的手段,因为各行各业的发展与完善都需要电子信息技术的支持。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创办以来,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是培养高素质大学生和开发人才智力资源的课外科技活动,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创造力、应变能力和拼搏精神。

(1)电子设计竞赛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在于推动全国高等学校信息与电子类学科面向21世纪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促进教育实现两个转变,引导高校在教学中强化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训练大学生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与课外科技活动,把他们的主要精力吸引到学习和能力培养上来,从而促进高校形成良好的学风,同时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2)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响应,不少用人单位也对参加此项活动的大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荣获全国奖的不少同学被免试保送读研究生。参加此项活动的许多学生都有“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育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人的实践活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日渐成熟和完善,社会对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成为促进高校教育改革的一股动力。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竞赛中学生暴露的问题充分暴露了传统实践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通过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全国电子设计竞赛和福建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我们发现参赛学生大都存在如下共同缺陷:(1)知识面不够宽,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不强

学生选定一个制作项目后,能提出的设计方案不多,对方案比较、论证也不够充分,往往对参考电路生搬硬套,不会采用先进的简便电路。另外,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掌握不牢固,平时阅读的参考资料和课外书籍太少,基本技能训练不够。

(2)资料查阅能力不强

参赛队员选定题目后,不能尽快找到所需要的相关资料,多数学生是找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这反映了我们实践教学脱离了工程实际。

(3)实验技能不强

在竞赛过程中,一些同学不会正确设计实验数据表格,不会通过实验数据正确分析、总结、归纳、解决问题。在安装焊接过程中,操作不熟练,电路布局不规范,电路调试与故障查找、排除等方面的能力不强,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学习期间实验课内容验证性多而设计性、综合性实践少,所以学生的设计能力和综合能力未能得到应有的开发和提高。

(4)应用计算机知识的能力有限

竞赛中不少题目必须使用单片机才能完成设计要求,一些参赛队因单片机编程与应用能力不足,最终未能取得较好成绩。

(5)设计报告质量不高

许多参赛学生设计报告格式存在许多不足,设计方案论述不够严谨,电路设计缺少理论分析。说明我们的实验教学忽略了实验报告这一重要环节。

(6)新器件、新技术应用能力较差

有一些竞赛题若能采用新技术、新器件,如CPLD/FPGA实现某些电子系统设计,不仅电路简单、省工、省时,性能指标也优于传统电路。参赛学生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与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原因是目前我们没有开设这方面的课程。

通过对参赛选手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说明我们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验证性实验内容多,而自主设计的实验内容少,忽视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的提高。

二是封闭式验证性的实验内容多,开放性、设计性、创新型的实验内容少,不利干学生个性的发展。且实验内容的更新速度慢,使得这些实验与当今迅速发展的电子技术脱轨。

三是单科性实验内容多而综合性实验内容少,在所开设的实验课程中,缺少与工程实际问题相结合的综合性、研究性的实验内容,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针对以上存在的这些问题,电子系实训中心在这两年已开始对实训和实验内容进行改革,比如低频电子线路实验――单管放大电路,由以前的简单验证性实验转变为由学生自行设计、焊接、调试完成;增设单片机课程设计,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行完成数字电压表的设计、制作和调试工作;平时让学生参与教师课题的研究,或者申报学生课题,比如:大型数字电子钟的设计与制作、数字计数绕线机、烘干箱恒温控制系统等等。这些举措都大大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的能力。电子设计竞赛对实践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

在电子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需要大量的具有综合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这就需要我们从实验的内容、方法和形式上对实践教学进行改革,从而培养出有个性的、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电子设计竞赛加快了实训中心建设和实践教学改革的步伐。(1)促进师资队伍的建设

大学生电子设计竟赛,是对高校电子类专业师资水平、实验室硬件设施建设和学生综合适应用能力的一个系统检验,同时,对师资水平和实验室建没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在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教师只有在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新的理论、新的技术和开展科研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更好地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才能更好地指导电子设计竞赛工作。因此,我们加强了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是聘请了两位博士,作为学术方面的指导,并引领年轻教师参加课题研究;二是引进数名优秀的硕士研究生;三是选派部分教师参加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与学习,这样使得我们在电子设计竞赛中,指导教师的力量大大加强。(2)促进实验室建设

电子设计竞赛的场地是由我们实训中心自己提供的,能否适应电子设计竞赛各种题目的要求,体现了我们电子系实训中心各实验室的应变能力和综合适应能力。长期以来,由于电子信息类专业各门课程的实验仪器,基本上使用的是老三样(万用表、信号源、示波器),学生在实验中接触不到先进的仪器设备,更淡不上使用先进的实验手段来完成实验。这个问题在平时的实验中表现并不明显,但在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就显得非常突出。谁使用了先进的仪器和设备,谁采用了先进的实验手段,谁就会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赢得更多的时间,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因此在实验室建设中要坚持高起点,要把计算机引入到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各门课程的实验中来。如:为了适应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我们与凌阳公司共建了凌阳单片机实验室、购置了51单片机的开发工具等等,今后还会逐步建设EDA综合实验室。(3)更新教学内容,重构课程体系

尽管电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器件层出不穷,但电子技术课的甚础地位不能动摇。因此,模拟和数字逻辑电路中的放大、振荡、反馈、频率特性、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等基础内容不能削弱。在此基础上更新教学内容,着重分析由功能单元构成的通用集成电路(如集成运放、集成功放、集成A/D, D/A转换器等)和计算机应用集成电路(RAM, EPROM等),同时还要逐步引入ASIC教 3 学内容(如:CPLD, FPGA等)。电子技术基础是工程设计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改革中必须用系统的观念重构课程体系,建议在“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逻辑电路”课程学完后,新开一门“现代电子系统设计”课程。

(4)加强EDA教学,提高电子设计自动化水平

国际电子技术的发展动态显示出,ASIC与EDA是电子器件与电子设计发展的技术潮流。ASIC的开发必须借助于EDA工具,因此,掌握EDA技术是对当今电子工程师的最基本要求。在美国及其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中,全部都开设了EDA课程,其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能用EDA技术开发出先进的电子产品,而我国在EDA教学方面还比较滞后,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开展EDA教学,高起点建设EDA实验室,以达到快速提高学生电子设计自动化水平的目的。(5)加大实践课教学的改革力度

首先,在实验内容的开设上应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基础验证性实验;第二、设计性实验;第三、综合设计研究性实验。其中基础验证性实验是基本电子器件的应用性实验,电路由学生自行安装与测试,其内容要尽量覆盖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突出电子电路调试技能和测量方法的训练,培养正确记录与处理数据、合理表达与报告实验结果的能力。学生在完成基础实验之后,基本上具备设计、调试和测量简单电路的能力。

设计性实验的教学内容为低频、高频、数字电路中各单元电路的设计及小系统设计。采用积木式、模块化结构,将设计的单元电路组合成小系统电路,完成应用电路系统的设计。以中大规模集成器件为主,引入EDA方法,使学生通过设计性实验初步了解新产品的设计和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利用现代化分析、测试手段的能力。

综合设计研究性实验,其教学内容包括信号的检测、控制、传输与处理以及单片机等应用性较强的综合设计研究性实验。可以选择与电子技术相关的科研课题或学生自拟的课题,从选题、设计,购买元器件、构建实验平台,完成实验调试等过程,尽量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只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实验室提供必需的实验设备和场地。

其次,在实践环节上,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1)课内实验:一般占课程总学时的1/4左右;(2)课外实验:由老师布置任务,让学生在课外完成;(3)开设仿真实验:有些不能实现的复杂实验,可以利用Multism2001等软件进行仿真实验;(4)开设综合性课程设计;(5)选拔优秀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活动。(6)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大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可以采取多种有激励作用的、激发学生兴趣的新形式。竞赛活动是一种非常好的形式,除参加全国、全省的比赛外,我们系每学期举办一次“挑战杯”电子设计竞赛,在五四文化艺术节中组织学生参加无线电通讯比赛、电路设计比赛、科技论文比赛和电路搭接比赛等等。利用电子协会这个平台,大力组织开展一些跟电子设计竞赛有关的选修课、讲座、技能训练以及义务维修电器等活动。

4(7)改革考试方法

考试除对学生的基础理论进行必要的检查外,对于高职院校的电子专业学生来说,应把重点放在对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的检查上,考试的方法可选择理论考试(闭卷)、实验考试(开卷)、综合能力考试(电路综合设计考试),特别要注意“电路综合设计考试”这一环节。可以由教师提出一个电子小系统电路,并在规定的课余时间里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可根据学生所设计的电子小系统电路,看小系统电路设计是否合理;看电路的性能指标是否达到试题规定的要求;看是否有创新内容;看完成该电子小系统电路设计,所用时间的长短等来综合评定学生的考试成绩。结束语

《能源审计》教学创新与改革 篇6

关键词:能源审计;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0;F239.6-4

1 能源审计的概念和作用

能源审计是指依据国家节能法规政策 、技术标准、消耗定额等,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的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进行的监督、检查和分析评价,作出真实、客观、公正的结论;是评价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及确定节能潜力的全过程。目前我国的能源审计可分为企业能源审计和公共机构能源审计两种。

企业能源审计的主要作用是弄清企业能源利用现状,分析企业能源消耗指标体系,查找企业能源利用存在问题和节能潜力;公共机构能源审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提高公共机构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财政支出。

2 能源审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能源审计课程授课教师队伍严重不足

我国从80年代由国外引进能源审计,1997年国家才发布了《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对能源审计的内容、依据、方法、程序及能源审计报告的編写等做了规定。而公共机构能源审计管理暂行办法于2016年1月26日才正式发布。因此,在我国开展能源审计工作起步晚、基础差,虽然对从事能源审计的机构有一定的资质要求,但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却比较低,整个行业的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且数量少。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对能源审计工作的重视和能源审计工作的全面展开,市场对能源审计工作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对审计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高校就必须承担起培养高水平能源审计人

才的责任。但就目前各学校的师资配备情况看,明显存在能源审计课程授课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

2.2 授课老师缺少从事能源审计的实际经验

由于大多数授课老师没有从事过能源审计工作,缺少实际工作经验和体会,对能源审计工作的范围、程序、内容、方法、作用、重点、难点等不明确,大多是照本宣科,所以容易出现老师讲不透、学生听不懂、课堂气氛枯燥、单调,学生提不起兴趣等情况,教学效果差,难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3 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气氛沉闷,缺少师生互动

能源审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中既需要对基本知识和方法的讲授,也需要结合审计案例分析,更需要学生的直接参与和讨论。但是大部分教师习惯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由于教学方法单一,老师讲课没有激情,且缺少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极易产生疲劳感,使得课堂气氛沉闷,很难与学生产生共鸣,教学效果差。

2.4 教学效果评价方式单一且不合理,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与大多数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不同,能源审计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为了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整个教与学的过程都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不能仅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习效果的标准。为此,本文作者采取了大胆的创新和改革。取消了期末闭卷考试环节,将综合考虑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与老师之间的互动、课外实践活动与期末结课论文水平等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这样学生没有考试的压力,就可以轻装上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并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 能源审计课程教学创新与改革的建议

3.1 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训练

针对能源审计课程授课教师缺口大、业务水平低的现状,建议高校加快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在教学团队建设方面,建议对任课教师进行在职业务培训或进修,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积极鼓励和有计划地让中青年教师到能源审计单位参加能源审计现场诊断、数据收集、能效测试、审计报告的编写等工作,在实践中加深对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理解,真切体会能源审计的过程,增加感性认识,发现难点和重点,总结和提高能源审计的技巧;通过亲自编制审计报告,将书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经过归纳和整理,为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提供案例,为教好能源审计课程积累的经验。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建议聘请专业审计单位的专家到学校兼职讲课,以他们的实践经历和体会,对学生更具有感染力和号召力,他们在事业上的成功与失败都会对学生产生较深刻的影响和激励作用。

3.2 应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实用性和吸引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能源审计课程内容较多而课时较少,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应坚持“必需、够用”的原则,不仅要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更应突出重点和难点。这就需要授课教师能够结合从事能源审计工作的经历,归纳和总结出审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从教材中选取比较适用的部分作为教学内容,避免学与用的脱节。同时,对于关键知识点,还可做适当的拓展和延伸。在教学中应避免从理论到理论的说教模式,应以能源审计案例等来系统地展现能源审计的内容、依据、方法、程序及能源审计报告的编写全过程,使能源审计理论更贴近实践,具有生动性、启发性、趣味性、可操作性,更好地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中领悟到能源审计的真谛,同时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容易消化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

本文作者根据多年来从事能源审计工作的经验和体会,要做好能源审计工作,其重点是要准确统计被审计单位的能耗数据、弄清楚用能单位的生产工艺及能源流向、正确计算能耗指标体系、分析诊断用能过程存在的问题和查找节能潜力;难点包括:能耗数据的收集与统计报表及凭证的核实、核对、主要工艺或工序能耗指标计算、用能单位计量器具配备网络图及配备率统计表、能耗实物量平衡表、节能整改建议的提出和节能潜力分析、主要能耗指标的对标分析等。把握好重点和难点是上好能源审计这门课程的关键和灵魂。

3.3 创新教学方法的生动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本课程教学坚持以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为本,因此,教、学的方法更多地体现了直观性、启发性和实践性。首先设计了各章节的学习目标、案例分析等项目;其次,设计了新颖的能源审计知识与技能的练习环节,取代传统的习题模式;此外,对于比较重要且枯燥的内容,为了加深学生印象和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改变以往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采取师生互换角色,提前布置课程内容,由学生先分组讨论,选出代表来讲,明显活跃了课堂氛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快乐中体会能源审计知识的真谛和乐趣,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3.4 建立完善的课外实践体系

能源审计课程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因此专门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课外实践环节,与多个能源审计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邀请了多个从事能源审计的校外人员进入课堂,开展讲座和座谈活动,不仅能够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交谈中了解能源审计工作的发展现状。其次,还引导学生在短假和长假期间到这些专业审计单位直接参与能源审计过程,通过参加现场节能诊断、主要耗能设备的能效测试、能耗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审计报告的撰写、现场专家评审会的讲解等环节,将理论与实践灵活的结合起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5考试形式的多样性和考试内容的灵活性

目前高校大多数课程的考核办法仍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很低,考试内容以教材和课堂教学为主。这种传统的教学评价方法易误导学生为考试而学习,偏离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失去了主动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这种考核方法的直接后果是,大部分学生考完后也就基本上忘记了所学内容,达不到教学目的。

本人作者根据多年来从事能源审计工作的经验,对该课程的a考试方式采取了大胆创新和改革,彻底抛弃了学生唯考试而学的做法,把所学知识的应用作为学习的根本目的。不再把期末考试作为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手段,而是根据平时上课期间的师生互动情况、学生讲课准备情况及效果、课外阅读情况、自觉参加实践活动情况,以及期末的结课论文水平等,给出每个学生的综合成绩。这样学生就没有了期末闭卷考试的压力,学习起来比较轻松,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工作后的实际需要主动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 结论

能源审计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目前的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试形式等不适用该课程的学校要求,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针对该课程的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创新和改革的思路,从青年教师队伍培养,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实用性和吸引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方法的生动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建立完善的课外实践体系及考试方式的多样性和考试内容的灵活性等入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 尹洪超.企业能源審计与节能技术[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 孟昭利.企业能源审计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 谷学良.建筑工程造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 马洪亭,等.能源审计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作用[J].节能,2013,1:4-6.

[5] 于淼,等.浅析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途径[J].广西财经学报,2006,19:135-137.

[6] 杜德权,等.工程管理专业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10,2(27):80-83.

[7] 袁敬,等.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科教文汇,2011,5(上旬刊):40,64.

[8] 孙海燕,等.《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之我见[J].科技信息,2010,5:167-168.

“自我”觉醒与教学改革 篇7

一、教师怯于改革的表现

教师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最终实践者, 一切教学改革如果没有教师的参与和实施, 就是没有效果的。可环顾教师群体, 不难发现这样一些现象。

崇拜名师, 菲薄自我。名师是教师心目中的英雄。许多教师对名师赞叹不已, 述说名师如数家珍, 写文章、做演讲、教育学生, 动辄引用名师之言作为自己思想的依据。但是, 如谈及名师成功之道, 他们又会把名师的成功或归于客观因素, 或归于个人才华, 或归于机遇。言外之意, 自己缺少那样的客观因素或者先天才华, 时不时地还会埋怨自己命蹇时乖。结果, “名师工程”建设多年, 仍是名人名师月朗星稀, 而非群星璀璨。

迷信传统, 缺失自我。中国几千年来的教育传统和前人留下的深邃教育思想无疑是教育的宝贵财富和今人的教育利器。但是, 许多教师学习教育经典, 不是研究怎样推陈出新和创造升华, 进而形成自己的教育认识, 而是简单的“复古”或“师古”, 甚至是简单复述或引用前人以为资本。

屈服环境, 埋藏自我。每个人都不可能不受时代和环境的影响, 但像如今这样千校一面、万人一腔的状况, 也实在少见。向时间要质量、向练习要成绩, 几乎成为基础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法宝”。至今已严重到如此地步:似乎不抢时间、不给学生多留作业, 就是对学生不负责任。并非缺少有真知灼见的教师, 也并不是没有多少教师懂得素质教育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更为有益, 而是因为很多教师缺少创新实践的勇气, 不敢为天下先, 看看别人, 看看周围, 终于屈服于环境, 加入了争抢学生时间、加重学生负担的行列。

甘守落后, 游戏人生。还有一些教师, 既不是传统教育的坚定“卫道士”, 也不是素质教育的清醒实践者, 而是教师队伍中的“逍遥派”。有的似乎是“世人皆醉我独醒”, 又不愿“以身之察察, 受物之汶汶”, 对教育的弊端看得清清楚楚, 又自觉无力回天, 从而选择游戏人生。有的崇尚“不骑马, 不骑牛, 骑着毛驴占中游”的做人方式。有的本来就是一个追求舒适安逸、缺少责任意识的人。这些教师追求“逍遥”的原因不一, 但行为大体相似:把自己淹没于芸芸众生之中,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不求有功, 但求无过。

二、教师自卑的内外因素

教师崇拜别人而不崇拜自己, 崇拜过去而不崇拜现在, 屈服环境而不是让环境屈服, 甘于落后而不勇于奋斗, 说到底, 都不过是自卑的另类表现形式。换言之, “自我”不是没有被别人而是没有被自己正确认识和对待, 至少是“自我”还没有充分觉醒。

教师形成这种局面的外在因素, 一是单一培养目标和单一评价方式。人的特质决定了人的各种能力有长有短, 扬长避短才能有所作为, 弃长用短则很难有所作为。但是, 现在的教育说起来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实际上培养能够考高分的学生是唯一目标, 德育、体育、美育已被边缘化。社会评价学校、学校评价教师的标准也以此为主。这样的宏观走向, 无情地拆掉了许多教师扬长避短的舞台, 而设定了他们无所作为的结果。

二是畸形竞争环境。现在中小学的升学竞争还是非常激烈。升学竞争的胜利者可以披红戴花, 受到各方赞扬, 得到种种荣誉;而升学竞争的失败者, 不论他的行为是否更有益于学生, 得到的只有领导的冷漠、学生家长的贬斥和同行的小视。面对如此分明的“奖罚”, 谁敢去“创”没有把握的“新”?没有创新, 何来成功?失却成功, 又何来自信?

三是传承教育方式和行政化学校氛围。悠久的传承教育历史造就了学校特有的传承教育模式, 学校传承教育模式又在教师头脑中留下了传承教育的刻板印象。与启发式、诱导式、自学辅导等教育方式相比, 传承教育方式是最单调、最简化、最少创造性的教育方式。加之学校以行政化管理方式, 强力推行所谓标准化教学, 各种学术思想难以充分展示, 教师的创造空间进一步收窄, “离经叛道”的危险性进一步加大, 教师希冀有所作为也就更加困难。

“同在一片蓝天下”, 魏书生、李吉林、孙维刚等人为什么可以脱颖而出?重要原因就是外因固然重要、强大, 关键还在内因, 内因起着决定作用。

教师内心深处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卑, 至少是缺少自信, 很多时候, 大多数教师缺乏自信并不是自己真的无能, 而是“自以为卑”, 往往是因为工作或生活上遭受了一些挫折和失败, 就背负着失败的阴影越走越远, 由自责而自罪, 由自罪而自弃, 自我熄灭了自信的火花。

具体说来, 有的源于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冲突。初踏教坛, 每个教师都会立志有所作为。但现实中的自我总是落后于理想中的自我, 长此以往, 自责和自卑之心渐长, 自信和自强之意渐消, 最终走向了心灰意冷。殊不知, 理想就是与现实的差距, 同时又是生命的本能, 生命不息, 新理想就会接踵而至。理想和现实总是存在着差距。有的人过高估计自己, 这些人不乏伟大理想与抱负, 但由于不能容忍和接受自己哪一方面落后于人, 而自身又不可能样样优于他人, 其结果自然是一次又一次的自感失败。不断经受“失败”的打击, 自尊心经常受到伤害, 最终会使自己不敢直面现实, 变成一个自卑者。有的缘于过低估计自己, 对于这些教师, 工作生活中的一点不如意都可能成为他们自我贬低的起因:经受了一两次失败会自惭形秽, 本来是某种教法本身效率不高却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 看见别的教师讲了一两节好课, 甚至听见有人赞扬别的教师几句, 也会拿自己作对比, 自责自罪。总是对自己持悲观态度, 夸大自身的缺点与不足, 低估自己的力量与能力, 甚至否定自我存在的价值, 最终只能落入自卑的泥潭。

历史终究是人创造的, 每个人都应该也能够为环境和历史留下或深或浅的印记。但是, 无论因为何种原因, 也无论才干大小, 一个人一旦陷入自卑, 就会迷失“自我”, 成为一个懦弱的人、一事无成的人。在这种人面前, 小小的困难也会成为不可逾越的高山, 无限的光明也会化为浓浓的阴影。如果心理自卑、“自我”缺失的教师达到一定数量, 他们又处于作为教学改革最终实践者的地位, 教学改革必然要受到制约。

三、超越自卑, 信心百倍地投入改革

在人类的历史上, 外部环境或自身条件严酷却成大业者, 数不胜数。作为教师, 怎么由自卑变为自信、由“无自我”变为“有自我”呢?

第一, 要树立“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认识客观、认识自我和提升自我的基础, 也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原动力。人只有正确意识到自己是谁、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 才能自觉自律地去行动, 达到成功的彼岸。培养正确的自我意识, 一要悦纳自我。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都有无数的亮点。自己要学会欣赏自己, 善于发现自己哪怕微小的亮点, 并使之放大、增多, 慢慢就连成了亮丽的人生风景线。二要正确与人比较。自我意识是在与外界交往中, 综合各方面的信息逐步形成的自我体验和自我感觉。在这个过程中, 接受过多负面信息会自我矮化, 接受过多正面信息会自我膨胀, 所以, 要善于和成功人士做全面比较, 不要只以己之短比人之长, 也不要只以己之长比人之短。比如, 以魏书生为样本, 从学历、学生、学校、奋斗精神、创新意识、思想方法以及创造贡献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比较, 就不难发现, 自己在本职岗位上有自己的优势, 差距主要在思想、意识、精神方面。这样, 自己就有了前进的方向和勇气。三要积极提升自我。明确了前进的方向, 就要努力付诸实施。其中要特别注意提高自我效能感和进行积极的自我尝试。自我效能感即我能做成某件事情的期望与预期, 与成功一般是正相关的, 成功期望和预期愈强烈, 愈能迎接更加艰巨的挑战, 表现出更强的坚持力, 从而增加成功的可能性。只有不断进行积极的自我尝试, 才能不断发现成功的新支点, 把人生推向成功的顶峰。

第二, 要树立批判意识。每个教师都知道, 只有拿起批判的武器, 敢于并善于肯定和否定, 才能有所创造。但有些人往往止步于经典或权威。一具体到人和事, 就忘记了这个道理。以教育经典“传道、授业、解惑”为例, 其正确的一面不言而喻。但是, 如果把它绝对化, 就会走向谬误, 湮没自我。试想, 如果教师的任务仅仅是“传、授、解”, 那么, 学生的任务无疑只是“承、受、接”。如果那样, 教师只能做个知识阐释者, 学生只能做个活的知识容器, 学生的主体作用何在?教师的能动作用何在?师生之间的感情互动何在?教师的任务应该是既要传道, 更要引道, 引导学生识道、辨道、正道;既要授业, 更要助业, 支持学生探业、研业、用业;既要解惑, 更要设惑, 鼓励学生敢惑、善惑、探惑。这样, 才能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 体现教师的真正价值和教育的真正意义。

第三, 要树立创新意识。一方面, 教师需要以创新做自己攀登的阶梯。因为创新是事物发展和事业成功的唯一通途。在创新问题上切忌把创新神秘化。创新可以是有所创造, 也可以是更新自我, 每个教师都具有创新的能力和条件。另一方面, 创新是教育的时代主题并具有广阔的空间。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素质教育的推进, 给教学创新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德智体美各育的教材、教法、教育模式, 师德、师风、师表、教育技术、教学条件等等, 都是教师创新的极好舞台。每个有志教师, 都应投身改革的大潮, 亮丽自己的人生。

课堂规范与教学改革 篇8

1.我们是否需要规范

要不要规范,与各人所承担的社会角色有关。作为管理者一般都会强调规范的重要性。因为没有规范就没有秩序,没有秩序就没有效率,在一种无序无效的环境中想要创新,那也很难。但是作为一个规范的执行者,就会反感和批评规范对他手脚的束缚。所以,是否需要规范,有时候是一个矛盾,那么这个矛盾怎样才能够统一?又如何来解决?

比如,有些住宅大楼的楼道上停放着很多自行车、助动车,物业管理部门也没有办法处理。但一场大火以后,居民们就从中吸取了教训,自觉地就把楼道清理干净了。因此,一种规范或要求,当它与执行者或被管理者自身的成长建立一种联系的时候,才能得到有效执行。要不要规范,规范多一点还是少一点,这并不是主要的。关键是能不能让每一个规范的执行者从内心里感觉到这种规范的必要性。如果是这样,我想这个规范就是一个好规范。

2.我们能为教学改革做些什么

专家们总是希望我们的课程教学改革能够高瞻远瞩、视野开阔,有系统的理论建构和相应的实验研究。而基层学校的老师们,则往往提出一些“知识与技能的目标怎么写”……看来很简单的技术问题。作为教研室,我们做什么?我们就是要把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与学校教改的实际及可能相联系,去寻找一个合适的连接点,从而建立一座沟通理论与实践、专家与教师的桥梁。

具有一定高度的理念或理论要为更多的教师理解和接受,需要考虑不同的接受背景。教师、学校、区域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用同样的统一的规范去要求是不符合实际的。因此需要把教改和研究扎根于学校,即要有一定的基本方向,又要针对学校实际去思考问题、研究方法。

3.我们心目中的规范是什么

今天我们讲规范,有三个指向或视角很重要。第一是学生的视角,第二是教材的视角,第三是方法技术的视角。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规范和要求,规范本身也是与时俱进的。今天我们所有课堂规范的建立,都要把学生放在第一位,都要去考量这些规范是否促进了学生有意义的学习,都要从学生个性发展的角度去衡量和评判。在这个前提下,教师还需要认真钻研教材,在真正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化学课堂教学与改革 篇9

我在课堂上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并将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一、自主学习、合作交流阶段

众所周知, 在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重视认知目标的达成。在课堂上, 教师对化学知识总是不折不扣地讲明白、讲准确、讲完整, 做到毫不遗漏地将化学知识“复制”给学生。学生也只好按照教师讲述的关键字眼逐一对照完成, 这样的教学, 教师确实花费了不少的精力去备课、授课, 但却往往忽略了学生的认知发展和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培养, 这种极端的教法造成了所谓的“满堂灌”的状况。为此, 在新课堂改革中强调要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力求改变在教学中学生的被动、他主状态,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我在课堂上做到的是: (1) 为学生提供预习提纲, 一般以本节课内容的基础知识为依据, 以问题为线索, 引导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分析, 探究新知识掌握新方法。 (2)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让学生搜索包括目标、知识点、应用方法、疑难问题在内的各种学习信息, 做好预习笔记。 (3) 引导学生根据预习内容开展小组合作交流, 教师通过观察、了解, 掌握学生预习情况, 达到初步的预习效果。

比如, 以高中化学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钠》为例:教师可以先列出预习提纲: (1) 钠具有哪些物理性质? (2) 钠的基本性质是什么?举例说明钠可以和哪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3) 钠在水中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4) 自然界是否存在游离态的钠?为什么? (5) 钠单质应如何保存?为什么? (6) 钠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哪些用途?然后, 让学生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探究实验, 学生搜索包括目标、知识点、应用方法、疑难问题在内的各种学习信息, 开展小组合作交流, 发现疑难问题, 做好预习笔记。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团结协作精神, 体验钠的性质的研究过程。

二、课程资源生成, 师生探究阶段

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 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教学过程就是师生合理运用课程资源、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过程。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思考课内与课外的联系, 关注学科间的联系与渗透。教师是资源, 学生也是资源, 还有网络资源, 资源的开发是师生互动合作的过程.。我在课堂上做到的是:把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学生未解决的疑难问题如钠在生活中应用的问题和钠在其他领域应用的问题及教师的设疑归纳出来, 生成新的课程资源, 师生共同探究。鼓励学生进行解疑, 教师随机点拨, 对大多数学生已经理解、掌握的知识不再重复讲, 对重点知识教师可适时进行强化。

比如, 在《钠》课堂中, 教师设疑: (1) 在钠的化学性质中钠和水反应产生的是什么气体?为什么?可以设计实验探究检验。 (2) 钠为什么具有还原性?请从理论上来分析。 (3) 钠为什么保存在煤油中?从性质上来考虑。 (4) 如果把钠投入煤油和水的混合物中, 请推测会出现什么现象? (5) 钠在其他领域有什么应用?让学生合作交流, 共同设计实验来检验是什么气体, 可能有不同的实验方案,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设计能力, 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钠的还原性, 学生可以从原子结构来分析, 进一步理解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根据钠保存在煤油中, 让学生掌握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在实际中的应用。学生推测把钠投入煤油和水的混合物中的现象, 可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通过钠的应用, 训练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动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展示和升华阶段

从学习层面上讲, 要有内容展示和展示的精彩, 预习必然做得充分, 学生在通过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初步达成预设的目标, 并对自己找出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 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生成新的学习目标, 为展示做好准备。展示能满足中学生强烈的表现欲, 特别是在得到同伴和教师的认可时会产生自我陶醉感和成就感, 这是一种精神上的需求, 这种精神愉悦可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只是一种引导和指导, 而不是将教材的内容从头到尾地讲解一遍。应该放手让学生进行学习, 将问题分派到各个学习小组, 由各个学习小组来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起一种监督和课前的引领作用。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因为有了展示, 于是有了挑战;因为有了挑战, 于是激活了课堂。在这里, 个性得到了张扬, 思维得到了开放。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所以学生愿学, 乐学, 教学效果自然就很好。我在课堂上做到的是: (1) 结合前两个阶段的进展情况对课程内容的深度挖掘, 确定展示内容。 (2) 结合展示内容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3) 根据各个小组的实际情况, 合理分配展示任务, 各学习小组合作完成并规定时间。 (4) 分组展示, 师生互动, 教师随机进行追问, 拓展。

比如, 在《钠》课堂中, 各组可以展示: (1) 钠和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并解释 (2) 各组检验氢气的实验方法。 (3) 钠的化学性质中为什么具有还原性的理论。 (4) 把钠投入到煤油和水混合物中的实验现象并解释等。

四、达标验收阶段:

课堂教学必须在规定时间内, 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 因此, 课堂教学达标验收为检测课堂教学, 为教者改进教学方法、调整课堂节奏提供了切实可靠的依据, 课堂教学达标验收是教与学的双向对流。回答、操作、练习以及面部表情等, 都是很好的信息反馈源, 教师获得反馈信息后, 可以对教学进行有效的控制, 课堂信息反馈能使及时调整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情绪、学习心态等, 师生双方良性信息反馈循环, 自然会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我在课堂上做到的是: (1) 学习信息反馈, 根据前三个阶段的学习情况总结有代表性、有难度的问题进行质疑和解疑, 并在组长的带领下做好归纳的总结。 (2) 达标测试, 根据内容的多少和难易程度安排测试内容和测试时间及方式。

总之, 化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必须从两个方面来实践。一是整个教学系统中, 学生处于主体地位, 其他要素服务于学生的这个主体。二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 启发学生主动学习, 让学生主动进取, 自觉自愿地动手动脑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没有学生的主动学习, 发展只能是机械的、僵化的。我们的教学越是能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越具有生命力。因此, 化学课堂教学应该朝着这个方向改革。

参考文献

[1]张大钧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7) .

[2]崔允漷, 施良方.教学理论.华东师大出版社, 1999 (8) .

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 篇10

一、走出“传统式”和“应试式”教学误区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学习主体的学生的自主的、个性的发挥,应是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是教学的目的所在。而创造力培养能否在教学中得以体现,首先取决于教师是否有相应的教学观,因为教学观左右着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评估的标准,等等。受传统的影响和应试教育的干扰,课堂结构刻板程式化,教学方法填鸭灌输化,作文内容瞎编抄袭化,作文形式陈腐八股化,造成学生语文能力低下,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其身上荡然无存。从整体看,当前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很不适应创造力的培养的要求。占主流的教学观有两种:一种是认为教学的本质是传授知识的教学观;一种是以帮助学生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才是教师最主要的任务的应试式教学观。这两种教学观使大量语文老师无法把学生当作教学主体,没有把学生会学当作教学追求的目标,而是把考试作为终极目标。在这样的教学观念指

(三)评价方式的改革[4]

传统的试题内容主要是名词解释、选择、判断、填空、简答题等主观题和客观题。这些呆板、机械的问题,将一个具有丰富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学生导向成一部部背书的机器,最终导致学生厌恶学习,丧失个性,缺乏能力与创新,这种应试教育在职业教育考试环节上必须加以改革。

鉴于目前职业教育学生社会经历浅,有关法律知识基本空白,加之教学时数较少,使得所能讲授和练习的内容有限,针对专业及课程培养目标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测试的内容设想为:

改革后的考试只通过背是无法过关的。从学生提出的问导下的语文教学,当然会封闭、僵化、呆滞,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什么才是创造力培养所需要的教学观呢?就是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三个“面向”为方针,以激励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教学的主要方面,以帮助学生具备语言理解和应用能力为教学的本质内涵,以使学生懂得如何做人为根本目的的教学观。有了这样的教学观,教师才能处理好自己、学生、教材之间的关系,才能充分发挥创造力。

二、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增强自主探索的精神

长期以来,人们把教师比作“园丁”。“园丁”虽然是令人尊敬的,但又是令人遗憾的,因为“园丁”把“花木”视作“另类生命”,不仅要给花木“浇水、施肥”,而且要给它们“修枝”、“造型”,即按照“园丁”自己的审美标准把“花木”塑造出来供人们欣赏。在“园丁”看来不合自己情趣的“歪枝”、“残枝”是可以“判死刑”的,可以随意“修剪”,可以培育出以曲为美的“病梅”。新课程注重人文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给学生的成长引路,给学生的人生导向,而不是限制学生的发展空间,更不能给不服自己管教的学生或有某种缺陷的学生“判死刑”。

教师要大胆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与学生变换位置,让学生唱主角,这是让课堂充满生机的方式之一。传统语文教学是教师一支粉笔一本书再加上一张嘴,这单一的方法,陈旧的形式已经使学生腻烦透了。随着教学手段的更新,电脑显示出它特有的魅力。过去我们传授给学生的是单一的语言文字,而现在,借助电脑就可以把知识信息变成图像、动画、影视录象,并附以音乐等,直观、新奇、生动。例如《苏州园林》一课,让学生在幽雅的古筝音乐中欣赏苏州园林的图片,感受苏州园林景色之美、成就之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借此导入。随着课文的阅读,又用一幅幅精美的图片印证苏州园林“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等方面的特征,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使学生获得了美的享受。又如学完《愚公移山》一文,在讨论愚公是挖山好还是搬家好这一问题时,有人说挖山题看,过去学生往往主要问考哪一章、哪一段、哪一题,而现在,学生主要问如何去理解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从考试的结果看,绝大多数同学达到了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如阅读理解,题目给出的是课上没有讲过的“货物买卖销售合同”的三段规定,要求同学通过阅读回答三个问题,结果该题目60%同学得了满分,30%的同学正确回答了三分之二左右的答题要点,基本达到了考核目的。

总之,《经济法》教学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传统的“学科本位”的课程培养目标和内容体系,构建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瞄准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以职业能力训练为基础,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既有较强针对性,又有较强适应性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的真正有用人才,毕业生才会有更为广阔的就业前景。

参考文献:

[1]刘文化.经济法概论[M].法制出版社,2001.5.

[2]黄和新.中国经济法新论[M].科学出版社,2003,(6).

[3]马晓燕.合同法概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8).

[4]周德藩.现代教育技术[M].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6).

对初中作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探究与尝试

王秀清

(宝应县柳堡镇中心初中,江苏宝应

摘要:在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中,作文教学无疑是一个难点,长期以来,作文教学难、学习难都是困扰初中语文教师的重要话题。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潜心研究新课程理念,并落实到作文教学改革之中,全面提升教学成效。作者多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在作文教学改革中开展了一些积极的探究与尝试,在激发学生作文写作兴趣、优化作文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成效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此作简要论述。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改革尝试

初中作文教学改革,关键是要突破陈旧教学模式与教学空间的制约,采取更加素质化的教学手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强化技巧指导,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更加自主、开放的教学环境,促进作文教学改革不断深入。

一、变“空洞说”为“先示范”,让学生在模仿中成长进步

部分教师习惯于在作文教学中先是讲上一大通技巧要领,在讲解结束以后就放手让学生进行写作,采取这样的方式进行作文教学,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往往并没有达到教师所期望的水平。缺少了可参照的示范,教师空洞的说教对于学生的指导作用非常有限。针对这种情况,我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发挥下水作文的作用。在开展作文教学之前,我首先写出一篇下水作文。如在教学描写人物的作文教学时,我选取了学生非常熟悉的门卫师傅作为描写对象,在教学中将这篇文章投影到幕布上,首先引导学生对这篇作文进行分析,从文章题目的新意、立意的定位、素材的选取到遣词用句的艺术,同时还给予点拨引导,使学生对于人物描写文章的立意、选材、结构等增强直观感知,再结合教师的下水作文,开展模仿写作的难度就会明显降低,对于学生作文写作水平的提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变“作文课”为“立体课”,让学生在读写中提升水平

大多数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都遵循每周2节课的固定教学好,体现了愚公不怕困难的意志;有人说搬家好,可以巧妙地避过障碍,节省人力、物力;更有人提出既不挖山又不搬家,而是因地制宜地把它建成旅游景点,发挥经济效益。众说不一,而教师也根本没有必要给一个结论。对学生提出的很有个性的意见,即便不完善或与权威意见不同,只要言之有理,就不应否定,而应从特殊角度给予鼓励,留给学生发展个性的空间,让他们发现自我,表现自我,逐渐成为大胆探索与个性丰富的人。这样的课堂,无疑充满生机与活力。

三、挖掘课内的人文教育资源,培养审美能力

语文教材中平凡朴实但撼人心魄的形象比比皆是。如《一件小事》中的车夫,只是旧中国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千万劳动者之一。透过车夫停下车,扶起老女人,搀着走向巡警驻所愈来愈远的身影,我们可以借此引导学生看到他勇于负责的质朴的人性光辉,这正是语文课程基本特点赋予语文教学的历史使命:“起于生命,达于精神。”又如魏巍小学时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鲁迅留学日本时的藤野先生,《最后一课》中的韩麦尔先生,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爱生如子、毫无民族偏见、热爱祖国等优秀品质都是那样的感人至深。“父亲”为二十来岁的朱自清蹒跚买橘子的深情背影,身背年幼的邹韬奋元宵看花灯的慈母情怀……均感染了学生。这些平凡琐碎中所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内涵,都会让学生一次次地读出珍爱生活的情愫。语

时间,相对于作文教学的要求与难度,都觉得教学时间不足,我在教学中也遇到过这样的困惑。在教学中,我经过几年的探究总结,探索出了一条“作文课+读写活动”的写作教学新路子,取得了明显成效。除了每周2节作文课之外,还设置了1节阅读指导课和2次作文小练笔活动,将每周二的早读课调整为阅读课,注重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及组织课外阅读活动。阅读指导方面侧重于教给学生不同的阅读方法,重在结合阅读书目的类型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提高阅读效率,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按照每学期50—80万字的阅读量拟定课外阅读计划,并细化到每一周。每位学生都准备一本阅读笔记,将阅读书目和其中的精彩语段摘记下来,日积月累,为作文教学奠定坚实的文学基础。每周开展的两次小练笔活动放在课后进行,按照教师事先拟定的主题,每周进行评选活动,将优秀习作及进步较大的习作评选出来,并在班级习作园地进行展览,从而通过加大读写量与强化读写指导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变“教师讲”为“学生说”,让学生在交流中汲取精华

初中作文教学都以教师讲为主,这样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学生参与程度与投入程度都不是很高。我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将学习自主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取得明显成效。我的具体做法是在一些环节,教师少说,甚至不说,取而代之让学生多说。还以写人的作文教学为例,我在引导学生分析下水作文之后,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作文构思,列出作文提纲,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每一个小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汇报交流,重点介绍本小组讨论的文章间架结构、布局谋篇等方面,每一个小组汇报结束后,都安排其他小组学生踊跃发言,对其中自己认为值得借鉴的成功之处进行点评,对自己认为不足之处也点出来,以供大家参考。一节课下来,通常要点评到4—6篇提纲,不仅点出成功之处,而且点出不足之处。在学生汇报交流与点评过程中,全体学生都成文教育除了以正面的形象感召学生外,还应该用反面的形象去反思,把握人生的航向。如《皇帝的新装》中狡猾的骗子,愚蠢至极的皇帝,自私虚伪的大臣们,人云亦云的市民,都是揭露人性中灰暗及至阴暗的典型。在与天真无邪的敢说真话的孩子的对比中,要引导学生看清那个被功利主义思想所毒化了的虚荣世界,明白人生不能被虚名浮利所累,而应脚踏实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又如《变色龙》中警官奥楚蔑洛夫的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厚颜无耻的本领可谓炉火纯青,但教师要引导学生感悟的是:做人应不畏权势,堂堂正正做人,而决不能做奴颜婢膝的走狗。

新课标为语文教学现状提供了很好的理念与操作方法,也为教育评价提出了新的思路,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导,又有具体可行的实践操作方法,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为语文教学搭建了一个极好的平台。“自主、合作、探究”是基本的理念和方法,关注更多的是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正是当前语文教学所缺乏的,也正是当前语文教师所应关注的内容。所以,语文教师应理解新课标,用积极的态度践行新课标。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有不少的挑战,但更多的是发挥能力的机遇;语文教师在具体教学中有许多的彷徨,但更多的是积极应对。语文老师,请在新时期新课标指导下,走好,到那时,你就不会痛苦:谁动了我的奶酪?

摘要:新课改的顺利进行需要相应的教育变革作为前提。语文教育的本质要求和终极目标是“以人为本”。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学关注生命教育,教改的主阵地在课堂。中学语文教学需要师生用理性的思维与平静的心态去面对教与学,与时俱进,贴近现实生活,为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教学设计与改革 篇11

摘要:本文针对独立学院自动化专业MATLAB与系统仿真课程设计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MATLAB与系统仿真;教学探索;独立学院;自动化专业

1 教学改革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仿真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在社会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仿真的巨大作用。MATLAB作为目前国内外最流行的仿真软件,已经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科学计算、信号分析、航空航天等领域,是工程技术人员和学者进行科学研究的强有力工具。

MATLAB及系统仿真课程设计是自动化专业的必修课,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MATLAB的计算、编程、绘图等基本功能和部分专业工具箱的使用,利用Simulink进行动态系统的仿真,为研究与解决本专业相关的问题打好基础。

目前的课程教学中,大多偏重于MATLAB软件的基础应用,如数值运算、符号运算、绘图功能、Simulink的基本应用等,普遍和本专业知识结合的不够紧密。这样,虽然学生也掌握了MATLAB的理论知识,但是不能将其熟练应用到其他专业课中解决实际问题,对自己专业的学习没有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这种情况如何改善,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因此,MATLAB及系统仿真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很有必要的,其主要方向应是加强和专业课程的联系,利用仿真解决一些专业课重点难点问题,提高学生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2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大多偏重于MATLAB软件的基础应用,如数值运算、符号运算、绘图功能、Simulink的基本应用等,普遍和本专业知识结合的不够紧密。这样,虽然学生也掌握了MATLAB的理论知识,但是不能将其熟练应用到其他专业课中解决实际问题,对自己专业的学习没有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2)要熟练掌握MATLAB软件,并且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学习难度略大。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而言,难度更大,2周时间不足以学生熟练掌握这一工具。

(3)在进行设计时,学生是2-3个人一组,不能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

(4)学生成绩两级分化严重,特别是高年级的专业,任务布置上使用一刀切,不利于程度不同的学生有效的掌握,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5)实验报告抄袭现象严重。

3教学改革

(1)改革教学内容

改革《MATLAB与系统仿真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熟练掌握MATLAB的计算、编程、绘图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学会利用Simulink进行动态系统的仿真,利用MATLAB软件进行控制系统数学建模,掌握时域、频域以及根轨迹的分析方法,从而对控制系统进行校正及PID参数整定,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建立任务题库

改进任务书的布置方式,实行分级多任务的布置。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分为简单任务题库和复杂任务题库。复杂任务题库的任务分基础部分和提高部分,分等级分步骤台阶式的递进增长。

(3)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针对本系学生特点,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课堂上可以通过演示使用MATLAB软件生成美图、动画、音乐等,让学生意识到MATLAB软件的强大功能,从而增强学习主动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改革考核方式

特别强调的是考核方式是加入平时成绩的登记和最后答辩成绩登记,并且增大平时成绩和答辩成绩占的总成绩的比例。平时成绩的登记,是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实验的重要手段。最后答辩成绩登记,是区别实验是否优秀的重要方法,杜绝实验报告抄袭的现象。

4结语

通过《MATLAB与系统仿真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利用MATLAB软件分析和解决控制系统的建模、仿真、分析、校正,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教学设计与改革 篇12

笔者拟结合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对《水泵与加压泵房设计与安装》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课程与教学分析

《水泵与加压泵房设计与安装》是建筑水暖安装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 具有实践性强、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等特点, 是学习《建筑给排水》、《空调工程》、《供热工程》等专业课程的基础。为了适应素质教育, 提高教学质量要求, 从2007年起, 我院暖通教研组就开始着手在此课程的优化与实践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有计划、有步骤地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逐步将该课程建设成一门结构合理、内容充实、特色鲜明的专业主干课程。

传统教学的问题分析 (1) 本课程知识点多且抽象, 各知识点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比较困难, 造成理论与实际无法较好地结合。 (2) 本课程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 缺乏对学生的启发、引导, 致使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教学无专门实训基地, 缺乏对实践环节有效的组织, 使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无法很好地结合, 不能达到培养实践技能的目的。

现行教学改革的要点分析为满足能力培养的要求, 我们改革传统教学的弊病, 从以下几方面设计《水泵与加压泵房设计与安装》的教学任务。 (1) 基本知识:包括水泵的基本构造、分类、工作原理、工作特性等; (2) 实训现场:讲授水泵的选择、水泵的布置与安装要求; (3) 拓展延伸:水泵站施工规范, 站房运行调节与故障处理程序; (4) 计算机实训室:完成水泵站的工艺设计。现行教学内容根据应职岗位所需的技能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 强调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 体现了适用、实用、够用的原则。建立实训基地, 注重现场教学, 融“教、学、做”于一体, 帮助学生将书本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 完成从书本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教学中以学生能够应用理论知识并掌握实际技能为目标, 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原则, 针对上述不同教学内容设计了相应的教学模式。

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分析

《水泵与加压泵房设计与安装》教学方案的设计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以形成一套科学的教学体系。教学方案由理论授课、实践教学、课后作业三部分构成。其中, 理论授课部分主要讲授水泵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工作特性、选型等基本知识;实践教学强调多动、多练, 其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也就是所谓“真题”化教学, 实践教学以理论教学为基础, 借助实践教学手段, 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以自学为主, 教师采取有针对性的指导, 布置一些模仿性的题目, 同时, 可加入难度不大但能增加知识面的选做题, 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 实践教学

实训内容课程的实践教学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 根据课程的特点和专业技能标准, 确定可以获得较好教学效果的校内实训项目。我们确定了《水泵与加压泵房设计与安装》课程实践教学安装施工、调试及设计三大实训子项, 并确定了每个实训子项的具体内容 (见图1) 。前两个实训子项必须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 水泵设计实训可在公用计算机实训室完成。

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办学基础建设的核心, 是实施职业技能训练的保证, 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硬件设施。它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在校内设计与企业相类似的工作环境, 按照工作过程组织实训教学。由于实训过程与企业的生产过程非常贴近, 校内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获取工作经验, 将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场所。通过模拟性生产和自主性学习, 学生获得了各类机具、设备、测试仪表的操作经验, 获得了设备安装、系统调试、运行控制的实践经验, 获得了团队合作、人际交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职业综合能力等经验。这些经验都是在普通课堂中无法获得的, 为学生“零距离”上岗奠定了基础。图2为我院建立的水泵及水泵房实训室平面图。这是我院自行研制的水泵全套教学、实训设备, 含实训工位各12套, 每年能满足100名建筑设备专业学生进行水泵系统安装、检测、操作实训的要求。学生可以现场通过对仪器仪表及工具的使用, 完成水泵安装和水管的流量、流速测定。

(二) 理论教学

职业教育的理论教学内容应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 以“必需、够用”为原则, 突出实用性, 强调对理论结果的运用, 淡化理论推导过程, 降低内容的深度。

围绕图1水泵实训的内容确定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 (见图1右侧) , 这些内容支撑水泵实训。

通过学生理论学习和现场观摩、操作, 促进学生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学生初步学会安装水泵、布置泵房的知识和技能。

(三) 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应注重知识的延伸性、连贯性, 目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课后作业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适当加入一些诸如查找并研读各类生产中涉及水泵设备的样本、泵房设计有关规范等作业, 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又可以丰富学生的实践知识。

教学过程的实施效果

《水泵与加压泵房设计与安装》新教学方案实施之后,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了教学质量, 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 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应用能力; (3) 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学能力; (4)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职业技术课程教育应突出对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 赋予学生履行职业职责所必需的技能、理论知识及道德品质, 体现工学结合的精髓。《水泵与加压泵房设计与安装》课程既是专业课程, 又是专业基础课程, 既有较强的理论性, 同时又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在教学过程中,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使学生的专业素质不断提高, 为今后学生“零距离”上岗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水泵与加压泵房设计与安装》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注重应用能力培养的高职课程。本文根据本课程的特点, 结合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对《水泵与加压泵房设计与安装》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案和教学实践以及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并描述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水泵与加压泵房设计与安装,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2]刘沂蒙.基于能力本位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 2008, (7) :73-74.

上一篇:新型支撑体系下一篇:精心设计数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