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改革》教学设计

2024-10-18

《土地改革》教学设计(共8篇)

《土地改革》教学设计 篇1

卢龙镇中学 八 年级 历史 学科教学设计

姓名: 2014 年2 月24 日

教学反思是个人授课后的深度思考,一要深刻,二要具体,三要手写,四是不得雷同。篇二:第3课 土地改革教学设计

课题:第3课 土地改革

编写人:建湖县裴刘学校 周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土改的必要性、土改的开展及基本完成情况;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及土改的历史意义。注意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概括、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收集整理课本图片、网站资料等课程资源中有关土改的信息,并在教师引导下展开讨论,帮助学生对教材主干知识体系进行梳理,整合。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加深学生对解放后土改必要性及其历史意义的理解和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中国农民在两千多年来所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终于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是值得我们热爱的;认识土地改革的胜利作用与抗美援朝的胜利一样,都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还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

重点、难点:

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的背景及土改开展的情况和意义

难点:关于土地改革的原因及必要性的分析;关于土地改革与新生政权的巩固和新中国国家工业化建设的关系。

课前预习题

(1)解放前,我国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占有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而占农村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和,却只占有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

(2)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规定废除 的土地所有制,实行 的土地所有制。

(3)土地改革到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近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得了土地,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4)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5)土地改革的完成,使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业生产获得了迅速恢复和发展,为 准备了条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

1、随着开国大典的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你认为此后新政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巩固政权)

2、新中国成立之初,为战胜内外反动势力的进攻,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中央人民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有上节课学到的什么事件?(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个事件起到了什么作用?(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也为国内建设创设了良好的和平环境。)

3、承上启下:几乎在抗美援朝进行的同时,党和政府领导了土地改革运动。

二、讲授新课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1、土地改革的必要性(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一段,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提出探究问题

①这是一种什么土地制度? ②这种土地制度有什么危害,会产生什么影响?

(封建土地制度;地主富农人少地多,农民人多地少,这就束缚了农村生产力,严重阻碍着农业生产的发展。)

(2)指导学生阅读毛泽东的一段话:“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这段话反映了广大新解放区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3)指导学生综合归纳土地改革进行的必要性: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为了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必须进行土地改革;②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还有3亿多人口尚未进行土地改革,为了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争取其对新政权的拥护以巩固人民政权,必须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2、土地改革的开展

(1)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1950年-——1952年底。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与抗美援朝的起止时间有什么异同?(都开始于1950年;但是,全国土改基本完成于1952年底,抗美援朝胜利于1953年7月。)

(2)土地改革的指导文件: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组织学生集体朗读课本第13页“文献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条款”,讨论回答:结合文献内容,说明此次改革主要是改什么?改的目的是什么?(改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目的是为了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补充:封建土地所有制与农民土地所有制有何异同?(提示:从土地占有者、地主阶级与农民的关系、产品分配等方面考虑)

(3)土地改革的具体办法是什么呢?(分批进行;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

(4)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这次土地改革有什么特点?(分批进行,区别对待;既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又注意保存富农经济,保护中农和小土地出租者,同时也给地主分上应得的一份土地,让他们自食其力,富有人性色彩,减少了改革的阻力。)

教师总结:正是这种区别性的措施,使土地改革实现了四个心:贫雇农得地开心, 中农有利放心,富农不动定心,地主劳动回心。

(5)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此次土地改革的效果如何?取得了什么成果?(到 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已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全国 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得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生产及生活资料,每年免交地租350亿公斤粮食。)

二、土地改革的意义

同学们,在学习了土地改革的内容后,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土地改革的意义。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相关内容,看其是从哪些方面来总结土地改革的意义的?为了更好总结,现在把同学们搜集到的一些资料呈现给大家。

资料1:这是1952年1月1日,为了宣传农村土地改革的胜利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的一套《土地改革》特种邮票,全套4枚,由孙传哲设计,上海大业印刷公司雕刻,上海大业印刷公司印制,1955年1月10日再版。生动地展示了土地改革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按照规定,农村划分出了地主、富农、中农、贫农、雇农等几个阶级和阶层。没收来的土地和财产,被重新分配。无论是地主,还是雇农,每个人都得到一份土地。当然,最高兴的要数那些从前一无所有的贫雇农,他们中有的人甚至把土地证当作了宝贝,一直珍藏到今天。资料2: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了彻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

资料3:毛泽东也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

资料4: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这就是劳动农民翻身做主人的感觉。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同学们从三个方面总结了土地改革的意义:即

第一:彻底废除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摧毁了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势力。第二:广大农民在经济上、政治上彻底翻了身。

第三: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财政经济好转创造了条件。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工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原料和广阔的市场。

课堂小结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农民开展了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土地改革运动。通过土地改革,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这是近代历史开始以来中国人民反封建斗争的伟大胜利。土地改革进一步巩固了我国的人民民主政权,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下节课我们就将一起去了解我国工业化起步的情况。

板书设计

第3课 土地改革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1、土地改革的必要性(①、②)

2、土地改革的开展(时间、指导文件、具体方法、特点、效果)

二、土地改革的意义(①、②、③)

随堂训练

一、选择题

1、建国后,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的法律文件是()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宪法》

2、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二、材料解析题

歌剧白毛女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恶霸地主黄世仁逼死佃户杨白劳,又企图将其女儿卖掉。喜儿逃居深山多年,头发全白,被农民传说为“白毛仙姑”。八路军解放该地后,斗倒恶霸,喜儿获得翻身。

请回答:

(1)是什么土地制度,迫使喜儿逃居深山的?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设想一下喜儿在1952年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篇三:土地改革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3课 土地改革

教学目标与要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土地改革的必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开展基本完成;土地改革的意义。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在我国消灭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政权,为恢复国民经济创造了条件。

通过教师讲述土地改革的结果,引导学生从中分析土地改革的意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土地改革的必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

土地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三大运动之一,土地改革的进行也是当时势在必得的,土地改革的完成对巩固新政权有极端重要的作用。这是本课的重点,可运用刘文彩这个典型案例来分析旧社会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情况,从而突出进行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对于土地改革的内容与性质,可结合教材图片让学生进行总结。

对于土地改革的意义,应当先进行补充,讲述土地改革所带的结果及其在农村土地制度上的变化、农民社会地位的变化、农村经济的变化等方面进行列表对比,然后再从结果中引导学生归纳其意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白毛女》的故事或电影资料吗?(吸引学生,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及对土地改革的感性认识)

生:(思考并讨论)

师:《白毛女》描写的是在封建土地制度下,恶霸地主黄世仁对杨白劳其女儿喜儿肆意的压榨,而杨白劳等穷苦农民却毫无办法,黄世仁甚至还逼杨白劳用女儿抵债(杨白劳在除夕夜被逼无奈逃租),后杨白劳喝卤水自杀,女儿喜儿逃进深山老林,由于在山里的生活非常艰辛、困难,在吃的方面营养跟不上,她的头发都变白了。直到八路军解放了她的家乡,喜儿才在深山中被找回。

(注:“白毛女”在现实中,是有此人存在的。罗昌秀——1923年出生在四川宜宾县凤仪乡,当地的恶霸地主罗锡联及其妻陶天珍等人逼死她爸爸,打死

她哥哥。1939年,年仅16岁的她,被迫躲进深山老林,过了17年的野人生活,直到年届33岁时才重返人间,此时的她已是满头白发。2003年去世,死时80岁)

师:同学们在听完“白毛女”的故事后,有何感想呢?在旧社会,地主是如何剥

削广大农民的?

生(思考并回答):收取高额地租;强迫农民为他们干活?? 师:四川大地主刘文彩,占有大量土地,阡陌相连,他依靠对农民的残酷剥削,过着奢华的生活。最为典型的就是利用“大斗进,小斗进”的伎俩巧敢豪夺,住的是被装饰得富丽堂皇的庄园,专门用水牢迫害穷苦百姓;当时在他家干活的雇农却难以住上完整的茅屋。一句话,站在地主这边来说,就是坐享其成;站在农民那边来说,就是劳而无获。

有个农民叫唐礼福。他家有件棉衣,已祖孙多代穿了162年。传到他这代的时候,已补丁摞补丁,看不出它的模样了。农民的生活非常艰辛,连温饱都解决不了,更不要说买新衣服穿了。

师:其实,众观整个中国历史,对于中国人来说,尤其是农民,他们最渴望得到的是什么?

生(思考并回答):土地。

师:对,土地是他们的命根子。历朝历代,人们不堪忍受的时候,就起来造反,其最根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得到自己的土地。总之,农民从始到终都在为土地而奋斗。到了毛泽东这里,以他对历史的熟谙和研究,深知中国农民——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一部分人——最渴望得到的东西是什么。因此,他毫不犹豫地去为农民争取他们梦寐以求的东西——土地,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展开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

(讲授新课)

第3课 土地改革(板书)

一、土地改革的必要性(板书)

(引导生阅读p11的第一段,了解旧中国封建土地制度的状况,真正理解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于情于理都要进行土改。)

师:正是由于旧封建土地制度的严重盘剥,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热情,阻碍了农村(注: 1950、6、30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时的阶级成份划分 地主——占有土地和生产工具而不劳动,或者只做轻微的附带劳动,靠剥削农民

为生的人,划为地主。经济和社会发展。(简介地主、富农、贫农、中农、雇农的阶级成份划分)

富农——凡自耕农土地有余,而兼顾人耕种或以余田出租者及佃农民,自己无土

地,资本租得大批土地,所收获超过需要,并雇人耕种者为富农。

中农——虽然占有土地,又拥有一定的生产工具,但既不剥削别人,也不出卖劳

动力,靠自己的劳动或主要依靠自己的劳动为生者,划为中农成份。雇农——完全没有土地,而靠被人雇佣耕种者为雇农。

贫农——占有不完全的生产工具,没有土地或土地不足,靠出卖一部分劳动力为

生者,划为贫农。这种农民一般都租种他人土地。)

(副板书)

1、旧中国: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板书)

师:在旧中国的状况是这样的,那么,新中国成立后,又是怎样的呢?

2、新中国:新解放区未进行土改(板书)

师: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的地位有什么变化?(大家回顾第1课的内容,是否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生(思考并回答):中国人站起来,人民当家作主。

师:对,大家回答得很正确,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翻身作了国家的主人,也掌握

了国家政权,地位得到提高的他们,于情于理都想去争取他们一直以来最渴望得到的东西——土地,最典型的就是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改,获得土地。那么,在前面我们提到毛泽东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已意识到这一点,现在新中国成立了,他具体又是怎样去实践的呢?(引导生阅读p12的相关内容)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1950)(板书)

师:新的土地改革法里规定,在农民土地所有制下,土地归谁所有? 生(思考并回答):农民。

师:对,这是和旧的地主阶级所有制的最大区别所在:大家一起来观看p11—p12 的四幅图片,在颁布新的土地改革法后,1950年冬起,全国又分批进行土改,土地当时都掌握在地主手中,应该如何做?——没收地主土地。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耕种(引导生看p12的图片),那么,为什么把地主家的土地分给农民?(动脑筋p12)

生(思考并回答)

师(归纳总结):首先,封建土地制度是农民遭受剥削、压迫的总根子,要把它给废除,这样才能促进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其次,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就当拥有土地的所有权。

师:地主赖以生存的土地被没收了,他们会有什么反应呢?

生:反抗、阻止土改的开展?? 师:那么,在土改过程中,也分给地主一份土地,这是为什么呢?

生(思考并回答):使地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减少土改的阻力??

三、土地改革的成果(板书)

1952年底,近三亿农民获得七亿亩土地(板书)

(引导生阅读p12,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土改情况)

(引导生阅读p12的第二段小字部分,找出这次土改与过去的土改有什么不同?)

生(思考并回答):保有富农经济,在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

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生(思考并回答):使中农放心,稳定??孤立??减少??发展?? 师:土地改革后,带来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有什么意义?

(展示相关历史资料并加以适当的讲解来达到这一目的,让学生明白建国初期的土改的意义是十分重要而又深远的)

注:

四、土地改革的意义(板书)

废除了??消灭了??巩固了??解放了??(板书)

师:人民政府的威望在广大农民中迅速树立起来,即使在3年经济困难时期,农民们也坚持下来与共产党和国家共赴难关。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中央人民政府于195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没收了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建立了农民的土地所

有制。到1952年,全国大部分地区改革都已完成,农民成为了土地的主人,真正获得了解放。土地改革的完成有着重大的意义。

《土地改革》教学设计 篇2

体育教学从广泛意义上讲就是指通过课堂的教学, 使学生们能够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 学生们通过这种方法锻炼身体来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当今的体育教学方法一直沿用着旧式的教条式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只能机械的灌输体育知识, 不能掌握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掌握程度, 这样就造成了对体育知识的了解不全面, 从而导致了在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造成了不必要的身体损伤, 减小的体育运动所造成的良好的影响, 旧式的体育教学采用死板的方式, 不考虑学生能否接受, 是否愿意接受, 接受的程度是否达到了自我进行锻炼的标准, 这些后果很严重, 只有接受了正确的指导, 才能体现出体育运动的价值和良好的影响。在本人对“大连财经学院”的运动前准备活动一项调查过程中发现, 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如篮球、排球、足球等的同学中, 直接进行活动不做准备活动的同学达到了96%, 简单活动下 (这里指准备活动时间不超过2分钟) 的同学达到了3.7%, 而完全做好准备活动的同学紧紧有0.3%, 这数据表明, 大部分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进行准备活动, 也就是说在课堂上, 教师教条式的授课内容, 让学生们根本不懂每一个步骤的意义, 如果换个角度来讲,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说明准备活动的主要原因, 列举出具体的事例, 这样学生就能够理解准备活动的意义, 也就能积极的去做好准备活动, 从而减少伤病的发生。

二、体育教学改革的建议和解决方法

1) 体育教学改革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问题, 也就是说体育教学改革要从根本上改革才能在将来使体育改革的方向不会重新走回过去的旧路, 体育教学的根本在什么位置呢, 教师, 教师是体育教学的主体力量只有通过教师的教学才能使体育知识传播到学生当中去, 加强教师的专业素质, 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 以适应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研究集体练习和自我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近些年, 一些年轻的没有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加入到教师的行列中, 给教师队伍带来的新的理念和生机, 但是, 不可避免的弊端也逐步体现出来, 年轻教师没有工作经验, 对因材施教做的不够准确, 对学生的不够了解导致了体育教学容易走入误区, 但是新的理念有带来的老教师所不具备的良好影响, 所以我们应该把老教师的工作经验和年轻教师的新的理念结合到一起, 从而创造出新的教学方式来适应现如今体育活动的发展。定期的组织新老教师的交流会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定期的进行各大学校之间的交流会让教师能更清楚的认识到当今社会大学生的基本状况, 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水平, 锁定一个正确的体育教学改革方向。深化教学及课程结构和内容, 利用各种因素、手段, 为体育教学改革服务,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 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这就是说要打破传统的单一教学, 结合教学改革精神,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从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出发, 制定出符合教学改革, 学生成长的有特色的教学体系。新大纲也对此有了要求。

2) 进一步确立体育教学的目的, 体育教学的目的不光是灌输体育知识, 是指导学生能够掌握并实际应用体育知识, 现如今的体育教学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应该加入自己的创新模式, 特别是高校的体育教师, 应该有一套自己的实践理论, 怎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能把所要教学的知识融于活动中, 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就掌握了知识, 这样才能印象深刻, 在将来自己独立锻炼活动的时候能够好好的应用所学的知识。宽松的教学环境, 良好的教学设备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体育教学不光是内在的一些原因, 外在同样重要, 环境、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所以各大高校可以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大力提高体育教学的环境, 只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齐备才能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过程中, 靠体育教师是远远不够的, 体育教师要发挥最大能量, 注意人力、设施资源的开发。我们可以动员班主任、有体育特长的教师、学生、校医、及当地校外的体育名人为教学改革服务, 起到督促、帮助、榜样的作用。设施资源是加强素质教育, 提高教学质量, 增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体育教师要与领导多沟通, 结合实际, 有计划, 有步骤配齐体育器材, 发挥作用。

3) 理论知识的教学, 理论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比外在的一些因素要重要, 只有理论知识达到一定程度了, 学生才能对所要参加的体育活动有足够的了解, 只有深层次上的理解才能正确的发挥此项体育运动的作用, 例如:一个学校的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可以进行篮球对抗比赛, 但是对深层次理解不够透彻, 这样只能是学生们能够完成一场比赛, 但是如果此校同学能够理解篮球的内涵, 也就是集体活动同学之间的配合, 那么这个学校的篮球比赛就会上升到一个高度, 和其他学校进行友谊比赛的结果肯定也大不相同。所以一项体育运动不光是能让同学进行运动, 还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理论知识教学, 进而使学生们学会相互的配合, 相互的鼓励帮助, 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而这个素质不单单指的是身体素质, 还包括心理素质的提高。

4) 一专多能的教学方式, 现在各大高校进行了选课的教学方法, 这是教学改革上的一大突破, 但是这种上课的方式也有其弊端, 比如:一个同学喜欢足球, 这样就早就了他一直选足球课, 而当他结束了体育课后可能还不知道羽毛球、网球是怎么回事, 这个弊端的存在是一直以来体育教学的一个特点, 要解决这个弊端的方法有很多, 例如, 第二课堂, 普及班等等, 各大高校针对这个弊端的解决方法不同, 但是效果都是一样的良好, 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制定好解决的方法利用哪一个, 然后培养教师对其他项目的知识掌握程度, 从基本上对学生进行教学, 使学生对其他的领域也有了解,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多能”, 而学生本身喜欢的项目可以根据学生的本身水平和自身素质逐步增加教学内容, 达到“一专”。

三、总结

当今社会是知识急剧膨胀的社会, 不改革就会被时代的车轮丢弃, 不改革就跟不上时代的形式, 所以只有不断的改革提高自身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才能使全民的身体素质有所提高, 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重在体育教育改革, 体育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不能改变。

参考文献

[1]林志超.面向21世纪高校体育研究.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周登蒿.学校体育探索.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土地改革》教学设计 篇3

摘 要: 二十世纪前期土地分配的实际状况是占农村人口大多数的自耕农占有大多数的土地,大地主在农村人口中只占极少数,其占有的土地在总土地中所占比例不高。“土地改革”一课教学史料的选取应该依据社会调查,让学生通过地权分配情况得出“地权分散”这一实事求是的结论,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关键词: 二十世纪前期 土地分配 土地改革 史料选取

一、引言

对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中的“了解土地改革运动”,《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初中历史》的建议是:“教师可以选取比较典型的材料(如新中国成立前农村土地的实际占有情况和农民生产、生活情况),采取课堂讨论的方式,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农民获得土地的迫切愿望。”[1]72二十世纪前期许多科学的社会调查具有比较精确的统计,我们就能对地权分配情况进行抽样分析,并据此对中国农村居民的生存状态做出实事求是的结论。

二、民国社会调查所见地权状况分析

二十世纪前期中国农村的地权分配状况通常被说成是: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而占农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雇农、贫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占有约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2]32。人教版、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都引用此说法。这个分析是否符合事实呢?

1926年李景汉带领学生对北平郊外的几个村庄进行了社会调查,其中39家农户占地百亩以上的只有一户。这些农户种的地约有三分之二是自己的,约有三分之一是租种别人的[3]509。

二十世纪30年代初,李景汉对河北定县的农村进行了全面的社会调查,写出了有名的《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他对515户农村家庭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关于地权问题,他的结论是:无地、少地(10亩以下)户与靠租地为生的租户数量都很少,大土地所有者(100亩以上)极少,大多数土地是为自耕农所有的[4]141-151。

1926年张履鸾对江宁县481户进行调查,其中238户从事农业,占55.1%,结论是自耕农与半自耕农在农户中占九成以上,而佃农和雇农不足一成[5]78。

1932年万树庸对宛平县黄土北店村进行了社会调查,该村有农户224家,耕地共7033亩,平均每家26.5亩,结论是无地、少地(10亩以下)户和大土地所有者(150亩以上)都是少数[3]82。

1934年蒋旨昂对昌平县的卢家村37户农家进行了社会调查,发表了调查报告《卢家村》,该村地权分配较平均,占地80亩以上的只有1户[3]206-207。

1934年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系在李景汉的指导下对北平西郊的64个村庄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由杨汝南主持写成《北平西郊64村社会概况调查》,书中以北平西郊64个村庄与定县第一区71个村庄农户的地权分配情况进行了比较,得出的结论大体是一致的:自耕农与半自耕农是农户的主体,而佃农与雇农只占14%上下,而纯粹的地主只占1%左右[3]288。

1935年蒋杰对江宁县一镇三乡的113户农家进行了调查,结论是无地、少地(10亩以下)户和大土地所有者(50亩以上)都是少数[3]380。

1935年言心哲对江宁县土山镇的286户农家进行了调查,结论与蒋杰的调查相同[3]565。

1936年刘容亭对山西省霍县安乐村的51户农家、定襄县史家岗村的133户农家和阳曲县西村的240户农家占有土地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其中霍县安乐村大土地所有者(100亩以上)较多而没有无地少地户(10亩以下),代表了比较富裕的村庄[5]126-127;阳曲县西村无地少地的农户较多而没有大土地所有者,代表了比较贫穷的村庄[5]183;而定襄县史家岗村的地权分配状况介于两者之间,大体代表了一般的情况[5]152-153。但是不管贫富,三个村庄占地10~99亩的农户均在75%~49%。

中外学者对近代中国农村地权分配状况已做了大量研究,结论基本是一致的:“拥有少量土地的农户占农村中的大多数,缺地少的问题不容忽视,拥有较大规模土地的农户数量很少,土地集中程度有限,自耕农占优势的状况相当明显。”[6]秦晖认为这种地权分散状况只存在于北方,他称之为“关中模式”,而南方的地权分配相对集中,他把这种状况称为“太湖模式”[7]。但是赵冈对所谓的“太湖模式”进行了再研究后指出:“‘太湖模式的提法是不正确的,该地区土地集中程度高是受制度性因素扭曲所致。事实上,苏州地区是清代全国各地地权分配比较平均的地区之一。主要因为有永佃权的佃户普遍存在,真正无产无业的农户极少。”[8]

三、对教学史料选取的建议

历史教学不应让学生留下错误印象,必须尊重史实,不能拘泥于教材怎么写就怎么教。前文所述人教版和北师大版引用的不符合事实的说法,川教版和岳麓版就没有采用。

本课教学史料选取不能只让学生看到不合史实的一面之词,而应该依据二十世纪前期的社会调查,用比较精确的统计进行抽样分析,让学生通过地权分配情况得出“地权分散”这一实事求是的结论。再适当介绍学术新成果,使学生在地权分散的背景下“了解农民获得土地的迫切愿望”。

通过列举可靠的史料、介绍新的学术成果,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并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参考文献:

[1]朱汉国,闫璟,何成刚,主编.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初中历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3]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乡村社会卷[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4]李景汉.定县社会概况调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人口卷[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6]黄道炫.一九二〇—一九四〇年代中国东南地区的土地占有[J].历史研究,2005(1).

[7]秦晖.封建社会的“关中模式”——土改前关中农村经济研析之一[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1).

《土地改革》教学设计 篇4

以往的教育想法,大都把知识的传授作为主要目的,授课还是将课堂、老师、书本作为中心,侧重于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养成。目前伴随教育改变逐步加强,考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终身体育思想在学校体育中慢慢有了一定位置。试从不同的视野对学校体育课程的体系,授课方式,授课点评方法等多角度进行讨论和选择,讨论中专体育教学的改变和创新工作。

一、我国中专体育教学发展的背景

我国中专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一直没有非常明确的目标,即使发现了在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而没有恰当的理论作为引导。刚开始重点是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教学模式作为模板进行改革,但是因为我国人体素质相比于西方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因此这个改革计划最终失败。在不停的摸索中,我国渐渐找到适合我国国情发展需要的教学方式,我国中专院校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体育教学模式。但是因为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与具体的措施出现了失误,最终结果是改变后的教学过于对理论讲解,忽视了实践性。中专院校的体育教学中缺少将人作为根本的教学理念,教学模板与评价太过于单一化。这些问题的结果最终使得体育教学改革的速度更加缓慢,因此中专院校的体育教学总是在强调改变,由于在具体的操作中却缺少有效的办法,最终使改革走向样式。

二、中专体育教学的状况

(一)体育授课目的模糊

现如今,一些中专院校的体育教学依然把学生的体育成绩来衡量老师教学质量的指标,而忽视了学生对于体育锻炼有关知识、方法和技巧的理解掌握,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强身键体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对体育教学的目的模糊,使得每个学校的授课侧重点都不一样,因而导致了教学成果难以实现最终目标。

(二)体育授课缺少创新

许多中专学校在体育教学中依然坚持将老师作为中心,而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要地位,导致体育教学呆板化、硬性化程度加重,再加上体育教学手段简单、教学内容与时代脱节,使得体育学习气氛缺乏浓厚感,从而抑制了学生的开创性思考与学习爱好的培养,这样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抑制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与自觉性。

(三)体育授课方式不先进

最近几年来,致力于中专体育授课的高等学历老师人数不断增加,老师的整体综合素质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他们仍然坚持将陈旧的教学理念作为指导,其教学大纲与方法都比较落后。在教学过程中,大体上使用了“传授式”落后教学方法,主要培养学生学习技术,对学生心理健康不做研究、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习爱好培养。

(四)体育成绩方式衡量标准单一

现在,许多中专学校在学生成绩的考核上,主要通过学生的竞技技巧与运动成绩作为考核内容,而这单一的考核策略忽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并不能完全表现出学生的体质发展情况,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学生参加体育积极性与自觉性。

三、中专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思考

(一)改变课程体系,努力适应社会

学校与社会是密切相关的,学校培养的人是社会的人,要达到社会的标准,要能与社会相适应。假如不管社会现实,那么培养出来的人的合格率一定很低。以后的社会将会是一个高速发展,效率高,节奏快,优胜劣汰的社会。在这样社会下,每个社会成员都面对着非常严峻的考验。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高低将决定其能否生存与发展。学校体育必须在提高学生自我完善身心的能力和意识方面做出一定的贡献。要想做到这点,必须改革现在的课程制度体系,设立涵盖竞技体育、健身体育、娱乐休闲体育等具有涉及面比较广的体育课程制度体系。采用适当的竞技体育来养成学生的竞争思维,使用科学的体育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健康观,提高健身技巧,用丰富欢快的娱乐与休闲体育消除精神紧张,丰富课外文化生活。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体育乐趣的同时,对理论教学进行加强,采用学术报告、图书展览、电子传媒等手段,充分提高体育信息输出的数量和质量,更有效地传播体育文化,在学校打造良好的体育环境。这些都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体育的解读,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体育的热爱,有助于学生体育习惯的培养,这样会使我们的课程服务与社会需要相适应。

(二)明确体育改革的观念

终身体育是最近几年来流行于国内外教育界的一种新的理念,在体育界已达成一个共识。这种理念的提出对学校体育的授课内容、授课方式、授课组织等都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但是还没有达到一个特殊的教学方式,有待于我们研究。就目前的形式来看,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应以体育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学校体育课的意义,在于对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以及为社会培养体质健康的人才的需要。所以,体育授课要打破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主的传统体系,树立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为重点目的,对体育文化知识进行关注、卫生知识的讲解,和身体锻炼有效结合,形成体育、卫生保健教育相结合的新的体系。在完成目的的讲解过程中,还应当关注情感一些问题,让学生充分享受到体育带来的乐趣,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增加体育思想和提升体育能力。

四、中专体育授课考察方式的改变和革新

体育授课首先要知道考试主要目的是为了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训练,这样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以及养成学生创新意识能力。所以,体育教学必须关注考核方法的改变和创新,而正确的考核办法应该重视考核过程的科学性、公平性,除了要学生熟知体育知识、还要对运动技能等内容进行考察,还要添加一些学生可以自选的项目、动作等形式的考察内容,来激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对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培养体育学习的兴趣,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建立终身体育的思想。

五、结束语

体育授课改变和革新是时代的需要,现在的课程模式和教学方法存在缺点,在素质教育的大方针下,树立体育改革的意识,要大胆创新,让学校体育向着有趣、轻松、活泼、娱乐身心的方面去发展,促进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体育知识。健身体系要发展,各种体育模式必须要建立,新的授课模式要经过实践反复验证。体育老师自身素质和思想观念必须与时俱进。只有这样,学校体育才会有新的发展空间,才能与素质教育的发展相适应,这样才会符合当代社会的需要。

作者:吴广宇 单位:唐山市职业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

[1]董顺波.中专体育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素质教育[J].当代体育科技,,(35):173-175.

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篇5

1、什么是自然资源?

2、图片展示引入课题:土地资源。

二、新授。

1、阅读课本P47―48,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土地?

(2)我国土地资源有什么特点?

(3)读课本图3.4和图3.5,完成:A、我国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有:

。B、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 部,林地主要分布在 部,草地主要分布在 部、

部, 部的未利用土地最多。

2、阅读课本P49第一自然段及知识之窗“中国耕地现状” ,提问:我国土地资源面临怎样的形势?

3、阅读课本P49―50的案例“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问题”,思考下列问题:

(1)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2)应该如何改变目前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呢?

4、我国实施的一项土地资源基本国策是什么?

三、课堂小结。

1、这堂课学习了什么?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四、堂上练习。

多媒体展示练习题。

五、课外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条理还是比较清晰,重点主要是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掌握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分布,特别是掌握耕地、林地、牧草地的分布。

结合实际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并能让学生结合实际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篇6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当时作者的创作背景,体会作者内心独白式的创作手法,领会作者大量运用铺排的描述。

2、方法过程目标:品味文中的关键意象和关键语句,通过品味,唤起学生的共鸣。

3、情感目标:通过课文的朗读,培养学生对土地的热爱,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的共鸣。

〖教学难点及重点〗

1、通过课文的朗读,培养学生对土地的热爱,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的共鸣。

2、作者运用呼告的手法,直接对着土地倾诉自己的热爱、怀想、眷念。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课文导入

几个世纪以来,那些当年被逼得走投无路的破产的中国农民,漂流到海外去谋生的当儿,身上就常常揣着一撮家乡的泥土。当时离乡别井的人们,都习惯在远行之前,从井里取出一撮泥土,珍重地包藏在身边。他们把这撮泥土叫做“乡井土”。直到现在,海外华侨的床头箱里,还有人藏着这样的乡井土!,在一撮撮看似平凡的泥土里,寄托了人们多少丰富深厚的感情!

今天,我们也要学习的一段被迫离开自己深爱的土地后的誓言,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作者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曹京平,辽宁省昌图县人。著有长篇小说《曹雪芹》和《科尔沁旗草原》,成为东北作家群产生重要影响的作家之一。

二、出示目标(教师明确)

三、学习字词

自学指导:

1、自己把生字词读一遍,并在随堂作业上写一遍并注音。

2、借助文中的注释,理解并记忆生字词的意思。

3、把课后“读一读写一写”注音记住字形:炽痛 嗥鸣 斑斓 谰语 怪诞 亘古 默契 田垄 蚱蜢 污秽

四、整体感知

自学指导:这遍文章所讲述的故事很感人,现在我就请同学以最快的速度将课文提示及文章朗读一遍,听清楚这样几个小问题:

(教师提问的同时要强调问题,并让学生在书中作勾画并即使思考)

1、通过读课文提示你了解了什么?(重在提取重要的知识点)

(时间,背景,事件,学习本课要完成的目标和任务等)

2、本文你认为想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故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五、研读赏析

自学指导:

1、你是怎样理解课文标题“土地的誓言”?

明确:(这一标题是比较独特的,其要点在于“誓言”。从文章来看,这誓言是作者对着土地发出的。作者在文章末尾壮怀激越地发誓:“我要回到她的身边……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这种掷地有声的誓言读者自可强烈地感受到。因此,这一标题应该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2、面对土地,作者发出了哪些誓言?(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作者誓言的句子?)

明确:我必须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板书)

3、到底是什么东西催促着作者一定要回到那个日思夜想的地方──故乡?

明确:从作者心底里有一种声音在呼唤着,(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并有感情的朗读。)从作者的成长经历来讲,那片土地对于他来讲是那样的熟悉,(请同学们来讲讲看作者眼中的那片土地是怎样的一片土地。)

4、作者在这段话中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色、物产?作者用了大量的词语形容东北地区的种种事物,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能够引起你丰富的联想?

明确教师小结:选择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组成叠印的一个又一个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比如“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一段,白桦林、蒙古狗、奔马群、红高粱、黑土地等东北特有的景物密集地排列在一起,加大了信息容量和对读者的冲击力。品味形容词和短语的修饰作用。这段话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短语修饰事物,使事物带上丰富的、耐人寻味的意味。

5、你觉得写了很多事物,你觉得有没有烦琐之嫌?

六、问题探究

自学指导:

1、文中哪些句子或词语最能表达作者的情感?深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

明确: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它召唤我回去。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

2、作者是运用了哪些手段把自己对故乡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的?请举例说明。

明确:

⑴ 运用大量富于鲜明感情色彩的词语,直接抒发感情。

⑵ 运用排比、比喻修辞表达加强情感的冲击力。(如:“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怪诞的狂风”;“当我想起故乡的时候,……喷涌着血液一样”;在春天,……多么丰饶”

等句子。)

⑶ 人称的恰当运用。(先用第三人称“她”而不用“它”,隐含将土地比作“母亲”的意思;随着情感的越趋激荡,作者又将她改成第二人称“你”,直接倾诉对故土的感情,显得直接而迫切,产生了强烈的抒情效果。)

七、拓展延伸

写一首同名诗歌《土地的誓言》。抒发自己对土地的感情。你的家乡留给你这样的印象?写一篇短文,描绘一下你印象中的故乡,表达你对它的情感。字数不限。

八、作业布置

你觉得这篇文章中哪些语句写得最富有感情,最能打动你?找出来,读一读,背一背,并摘抄到日记本上。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整体把握、理解“土地的誓言”。(2)理解作者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1)朗读体会作者的感情。(2)揣摩重点词语,了解作者的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国耻,珍惜现在,振兴中华。

二、教学难点

揣摩字词,理解作者对土地的感情。

三、教学过程

1、导入:由“土地”二字导入。(1)普通人对土地的感情。(2)小学时学过的肖邦对土地的感情。(3)诗人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这些都可以看到人们对土地都是魂牵梦绕,充满深情。而一个被外敌入侵被迫失去土地,离开故土的人对土地又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2、整体感知

板书:土地的誓言。

(1)问:这是在什么背景下发出的誓言?

(2)播放“九一八”事变的影片。并简介作者。

(3)他面对土地发出了怎样的誓言?教师配乐范读全文,学生勾画生字词和相关内容。

(4)解决生字词。读出“土地的誓言”。

3、精读课文

(1)学生朗读“土地的誓言”后思考:

作者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誓言?在我的记忆中,这是一片怎样的土地?

学生朗读第一段相关内容,简要概括出来。

问:作者在这一段的描写中充满了什么感情?

问:可是,这样美丽、富饶的土地此时却在日本强盗的魔爪下呻吟,掺遭蹂躏。教师放影片。

问:读了文章,看了影片,你此时此刻有什么感想?你能理解作者的感情吗?哪些词语表现出了这样的感情?

学生找出相关的词语,品味朗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2)再读“土地的誓言”,揣摩、品味、朗读。

(3)由“坟前”引到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加深理解作者“誓死夺回土地”的感情。

4、朗读艾青的诗小结。(可以投影)

四、拓展延伸

学了本文,你有哪些感想?学生自由交流。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1、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2、体会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对土地、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教学仪器与媒体:投影仪、计算机、录音机等。

教学方法:整体感悟与体验

教学过程 :

1、情境导入

2、导语 :教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让学生感受歌中的情感,说说自己的感受,创设情境。九一八事变之后,当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祖国东北大地的时候,无数的东北同胞被迫背井离乡,远离故土家园。试想,他们是怀着怎样的家仇国恨与思念之情思?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东北同胞当时的心情。

3、学生上网检索有关背景和作者的资料

4、整体感知

5、范读

6、学生自读

7、品读精彩语句

8、学生朗读并互相评价:学生交流各自的听读感受,整体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怀念、赞美、忧伤、愤怒等)

9、教师抛出两个问题,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与热情:

问题一:文中哪些句子或词语最能表达作者的情感?深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

问题二:作者是运用了哪些手段把自己对故乡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的?请举例说明。

10、学生精读课文,进行语言品味,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明确:

问题一: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它召唤我回去。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

问题二:运用大量富于鲜明感情色彩的词语,直接抒发感情。

运用排比、比喻修辞表达加强情感的冲击力。(如: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怪诞的狂风;当我想起故乡的时候,喷涌着血液一样;在春天,多么丰饶等句子。)

人称的恰当运用。(先用第三人称她而不用它,隐含将土地比作母亲的意思;随着情感的越趋激荡,作者又将她改成第二人称你,直接倾诉对故土的感情,显得直接而迫切,产生了强烈的抒情效果。)

11、揣摩特殊词语的用法

(1)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2)请再看这样一个句子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

作者为什么不用飘荡着我的欢笑,回响着我的欢笑之类的词语呢?

(3)学生讨论后学法总结指导:这两个词语的运用都逾越了常规。对于这些特殊的用法,应从以下两方面求解:

12、明确该词的本意;

13、分析该词所处的语境。

最后在本意和语境间可以发现词语的具体确切含义。

四、扩展思考

同学们你们在现实生活中是怎样表达对祖国的热爱的呢?

五、布置作业 (播放《松花江上》)

1、九一八真的成为历史了吗?以此为题写一篇小作文。(可以网上检索有关资料)

15、写一首同名诗歌--------《土地的誓言》。抒发自己对土地的感情。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4

导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感悟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树立学好本领将来报答故乡养育之恩的决心

二、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课文丰富深沉的语义

2.了解作者运用的写作手法

三、过程与态度目标

1. 按感悟、联想、思考的步骤学习课文

2. 重视品味、学习和借鉴作者的语言技巧。

导学思路

由于学生均没有课文中所写的那种故土沦丧,四处流浪的经历和体验,所以在导学过程当中首先要想方设法创设情境,引起联想,唤起共鸣,为理解课文创造必要的条件。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播映东北沦陷时期百姓逃难时的电影片断及歌曲《松花江上》,创设情境。

2.导师解说:194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全面开始了侵华战争。由于当时的蒋介石奉行对日不抵抗政策,致使日军未遇一枪抵抗就占领了东三省。无数百姓为免遭日军的蹂躏而逃离家园,东北辽阔美丽的江山沃土尽陷日军铁蹄之下。本文作者正是怀着痛失家园,渴念故土的强烈感情写下了这篇激情澎湃、感人肺腑的文章。

二、整体感悟

1.在导师指导下,给课文第一部分中的一些重要词语注上拼音,并给课文标出节奏和重音,以方便朗诵。

2.导师配乐范读课文第一部分。

3.学生按所提示的方法对课文第二部分词语的读音、词义、节奏、重音等进行标注,并练习朗读。

4.全体同学配乐朗读课文,感悟和体会作者对故乡的一片赤子之情。

5.请几位同学说说离别故乡和亲人的情景与感受。师生一起朗诵江淹《别赋》片断和毛泽东《到韶山》、《挥手从兹去》等描写离别的诗词,进一步丰富和加深对离别之情的感悟,找到感悟理解课文的最佳结合点。

三、学习探究

1、课文第一部分写了什么内容,是怎样写的?

(1)学生深入研读课文,自主阅读思考,并在课堂笔记上记下自己的感悟。

(2)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后,师生共同总结明确:

课文第一部分主要抒发了作者对故土的无限怀念之情。作者运用了呼告、排比、比喻等手法,讴歌了故乡的美丽和丰饶,抒发了深沉热烈的赤子之情。

2、指导学生按上述方法探讨课文第二部分的内容与写法,明确:

课文第二部分表达作者要报效故土,为她的解放战斗到底的坚强决心。在写法上与第一部分相同,都是在直接抒情中穿插进对故乡的美好回忆,从而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同时运用呼告、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培养、强化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分钟)

1.导入新课。

有一部电影叫《未来水世界》,主要情节是陆地被海水淹没后人们为寻找陆地而展开的斗争。影片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人对陆地的向往。是啊,面对生我们养我们的故土,我们怎么不为之动容。然而,“九一八”事变后,当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祖国东北大地的时候,无数的东北同胞被迫背井离乡,远离故土家园。试想,他们是怀着怎样的家仇国恨与思念之情呢?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东北同胞当时的心情。

2.教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让学生感受歌中的情感。

二、课前抽测(8分钟)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2.进行生字词抽测,学生交换批改。

3.学生朗读课文。

三、合作探究(20分钟)

1.教师出示问题:

问题一:文章两段的结构都是一样的,都是先思念故乡,然后回忆故乡,最后直接抒情。请根据提示划分出两段的层次。

问题二:文章的两段各写了哪些东北特有事物?

问题三:文章两段各抒发了什么情感?

2.不同组6位学生黑板展示问题,教师归纳总结,出示板书。

3.在研读赏析的基础上,学生分男女朗读课文,运用朗读的技巧来表达自己对课文情感的把握。

四、当堂检测(8分钟)

1.教师出示问题。

○仿照下列例句,写出你的家乡独有景物风貌。

原句: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带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2.不同组的6位学生黑板展示,教师简要点评。

五、课堂小结(2分钟)

本课我们从欣赏景物、体会情感入手,了解作者通过描写东北大地丰富的物产、美丽的景色,回忆自己在那土地上发生的美好往事,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怀念、眷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在我们这片洒满热血的土地上,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更应该好好学习,将来建设更美好的家园。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情感。

2、揣摩、品味本文精彩段落和语句。

3、培养并提升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新课

1、播放音乐《松花江上》,多媒体展示“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惨状。

2、导语

同学们,“九一八”事变已过去了整整十年,而关东的东北人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作家端木蕻良再也遏制不住强烈的心情,写下了《土地的誓言》。

二、初读,感知誓言

1、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扫除阅读障碍。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作者对家乡的土地发出了怎样的誓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教师归纳:作者发出了“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的誓言,表达了作者誓死保卫家乡的决心。

3、指导学生朗读“誓言”部分。可采取指名读,小组读、齐读等形式,初步感受作者誓死保卫家乡的决心。

三、细读,品味情感

1、品读一

1)作者面对家乡的土地为什么会发出誓言?请阅读课文第一段,边读边思考,补充下面的句子。

(屏幕出示问题:作者之所以面对家乡的土地发出铿锵誓言,是因为。)

2)师生交流。

教师归纳:家乡的土地是如此的美丽、丰饶、神秘,作者的内心对她充满了赞美和依恋之情。

3)教师请一名朗读能力强的学生朗读第一段中的精彩片段(或者播放朗读录音),讨论:这位同学为什么读得如此动人?

教师归纳:抓住“我想起……我看见……我听见……我想起……”“我总是……不管……即使……都会……”这些句子,读出自豪、喜悦、激昂的语气,描写神秘的地方要用深沉、舒缓的语气来读。)

4)学生再次品读第一段中的精彩片段。

2、品读二

1)再读课文,寻摘最能体现作者强烈情感的语句。

引导学生重点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②“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

③“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④“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师生交流。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这些句子,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热爱家乡,赞美家乡,对家乡惨遭蹂躏的悲痛,对侵略者的罪恶行经的憎恨的复杂情感。)

2)思考:“泛滥热情”和“埋葬欢笑”两个词语之间有什么关系?

教师归纳:表现了作者决然不同的情感。

追问:课文一、二两段在写作内容和表达情感上有什么异同?

引导品析、归纳:第一段写作者常常想起关东远原野上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我的内心为此热血沸腾!第二段写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梦萦魂牵,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而牺牲。

3)深情朗读课文。可采取教师范读,学生赛读,评读等形式进行,让学生读出激情,读出高潮。

4)朗读小结:

教师归纳:朗读这两段文字要读出不同的语气,或舒缓或急促,或低沉或激昂、或赞美或悲愤。

四、感悟、延伸情感

1、多媒体展示中国十大未收回的宝贵领土。

2、教师:同学们,这些领土属于中国无可争议!可是到现在,有的可能永远收不回来了。外蒙古,1949年被划出;唐努乌梁海,已被划入俄罗斯;帕米尔地区,20xx年被划入塔吉克斯坦。还有的领土没有实际所有权,藏南地区9.3万平方公里,至今被印度占领;南沙群岛,共56个岛礁,中国现在只控制8个,钓鱼岛6.3平方公里,至今被日本控制……同学们,我们的教科书说我们的祖国有960万平方公里领土,300多万平方公里水域面积;而实际拥有的只有9,326,41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70,550平方公里,这就是事实!

此刻,我们的心情能平静下来吗?生活在和平年代的爱国学生心中就没有铮铮誓言吗?

学生写誓言。

3、学生读誓言。

4、老师评价。

5、多媒体配乐、师生齐声朗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作结。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7

一、深情导入,营造气氛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七课《土地的誓言》,这是端木蕻良写的一篇文章。我们先来看一下题目,题目是《土地的誓言》。对故乡土地的热爱,是人们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之一,当日寇的铁蹄践踏祖国的东北大地的时候,作家端木蕻良满怀悲愤和思念之情写下了激情飞扬的文章,这就是《土地的誓言》(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检查预习

1、学生小组交流课下搜集到的作者及作品资料,小组代表介绍。

2、背景介绍:多媒体展示。

3、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三、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1、师: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描写故乡景物的语句并思考:令作者魂牵梦萦的故乡到底是怎样的一方土地呢?建议用“这是一方 的土地,表现在 ”的句式,把握作者故乡的特征。(生齐读描写故乡的部分)

学生评说,教师整理:

①这是一方美丽的土地,表现在“碧绿的白桦林”“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描绘出作者多姿多彩的故乡,令人喜爱

②这是一方富饶的土地,表现在“黑色的土地”“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金块”“粮车拉粮回来,麻雀吃厌了”,可见作者的故乡土地肥沃、资源丰富

③这是一方广袤的土地,表现在“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可见作者故乡广阔无垠,一望千里

④这是一方神奇的土地,表现在“孤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故乡充满了神秘色彩

⑤这是一方和谐的土地,表现在山雕、鹿群、马儿在奔跑,而“秋天,银线丝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和谐社会

2、师:故乡真是一幅人与自然的和谐图呀!读着这两段文字,我们眼前会浮现美丽、富饶、神秘而和谐的故乡!

四、细读课文,体味情感

师:作者对家乡是无比的思念,正如文中所说,感情如同江河湖水决堤一样不可遏止,四处“泛滥”,作者“泛滥”的情感主要包含哪些?

学生评说,教师整理:

①思念家乡;

②热爱、赞美家乡

③渴望尽快回归故乡的迫切心情

④对故乡惨遭蹂躏的悲痛,对侵略者的罪恶行径的憎恨

五、再读誓言,深化主旨

师:面对这多灾多难的家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誓言?

(生找出并齐读誓言部分)

学生评说,教师整理:

①作者想急切回归故乡誓言说:“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

②作者要为故乡的解放而战斗到底的决心誓言中说:“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③作者要为故乡解放,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宝贵的生命誓言中说:“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面前或者我的坟前”

六、走出课文,延伸情感

师:请同学们说一句与爱国主义有关的诗文,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简要说说理由

学生评说,教师整理:

①我用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②我选的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师:同学们黑暗已经过去,端木蕻良的誓言已经实现!中华民族正在走上伟大复兴,任重道远!祖国的腾飞需要在座每一位同学的努力和拼搏。

作业布置:

写一篇短文,描绘一下你印象中的故乡,表达你对它的情感,字数不限。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感受文中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

2、揣摩、品味文中富有激情的语言

3、培养、强化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品味本文富有激情的语言;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歌曲播放,激情引读

1、歌曲播放:

教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歌中的悲壮情感。

2、激情引读:

“九·一八”事件,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富饶的关东平原,无数的东北同胞被迫背井离乡,四处流浪。他们不知何时才能回到自己可爱的故乡,才能与家人欢聚一堂。事隔十年,作为东北作家群中的一员,作者怀着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面对故乡的土地发出了壮怀激越的誓言。

二、有情朗诵,整体感知

1、有情朗诵:

①教师配乐范读课文。要求:

a注意把握教师的语气语调重音;

b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能够说明喜欢的理由;

c感受文中的情感。

②学生朗读课文,进一步把握文中的思想感情。要求:

a流畅、准确,并尽量读出自己所体悟到的情感。

b读后能够谈出自己的感受。

2、整体感知:

面对故土,作者发出了怎样的誓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合作探究,品读赏析

1、合作探究:

①作者运用哪些手段把自己对国土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试举例说明。

讨论明确:a运用了大量富于鲜明感情色彩的词语,直接抒发感情。

b运用排比、比喻修辞表达加强情感的冲击力。

c人称的恰当运用。

②课文分为两段,两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异同?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明确:

结构相同:先抒情后回忆最后再直接抒情。

内容相同:都有对故土的回忆和描绘。

内容上的不同点:回忆中所选取的景物不同。

③所选景物有什么特点?为何选取不同的景物?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明确:

前者选取东北所特有的物产,采用景物的叠加,展现,表达作者的赞美和怀念之情,运用排比,则加强了情感的冲击力。

后者选取了春、秋两季的景物,同样表现了东北的丰饶美丽,但没有排比,情感没有前者来得炽烈,但也表达了对老乡的怀念之情,在怀念中又暗含着忧伤与愤怒,最后喷发,面对土地发出自己坚强的誓言。

2、品读赏析:

文中那些句子和词语最能表达作者的感情?深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谈谈你理解和体会。(可从思想内容、修辞表达以及词语内涵等多角度去发现、品味)

例:

①“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突出“泛滥”)

②“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作者为什么不用“飘荡着我的欢笑,回响着我的欢笑”之类的词语呢?(突出“埋葬”)

③为什么说“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为什么说“我是土地的族系”?

3、学法指导:

a明确该词的本意;

b联系上下文,分析该词所处的语境。

四、回味赛读, 互动释疑

1、回味赛读:回味文章情感、语言特色等,进行朗读比赛。再度感受课文洋溢的情感,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2、互动释疑: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五、总结存储,拓展延伸

1、总结存储:同学们,“九·一八”已成过去,它是中国历史上的耻辱,我们年轻一代是祖国的未来,我们绝不允许历史重演,“少年伟大则国伟大”请大家起立,一起诵读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的一段: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2、拓展延伸:

①课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两遍。

②同学们你们在现实生活中是怎样表达对祖国的热爱的呢?

③描绘一下你的家乡,表达出你情感,写一篇小短文。

④“九一八真的成为历史了吗?”以此为题写一篇小作文。(可以网上检索有关资料)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9

一、课文导入

几个世纪以来,那些当年被逼得走投无路的破产的中国农民,漂流到海外去谋生的当儿,身上就常常揣着一撮家乡的泥土。当时离乡别井的人们,都习惯在远行之前,从井里取出一撮泥土,珍重地包藏在身边。他们把这撮泥土叫做“乡井土”。直到现在,海外华侨的床头箱里,还有人藏着这样的乡井土 !

在一撮撮看似平凡的泥土里,寄托了人们多少丰富深厚的感情! 今天,我们也要学习的一段被迫离开自己深爱的土地后的誓言,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作者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曹京平,辽宁省昌图县人。著有长篇小说《曹雪芹》和《科尔沁旗草原》,成为东北作家群产生重要影响的作家之一。

二、出示目标

(教师明确)

三、学习字词

自学指导:

1、自己把生字词读一遍,并在随堂作业上写一遍并注音。

2、借助文中的注释,理解并记忆生字词的意思。

3、把课后“读一读 写一写”注音记住字形。

四、整体感知

自学指导:这遍文章所讲述的故事很感人,现在我就请同学以最快的速度将课文及文章朗读一遍,听清楚这样几个小问题:

(教师提问的同时要强调问题,并让学生在书中作勾画并即使思考)

1、通过读课文提示你了解了什么?(重在提取重要的知识点)

(时间,背景,事件,学习本课要完成的目标和任务等)

2、本文你认为想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故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五、研读赏析

自学指导:

1、你是怎样理解课文标题“土地的誓言”?

明确:(这一标题是比较独特的,其要点在于“誓言”。从文章来看,这誓言是作者对着土地发出的。作者在文章末尾壮怀激越地发誓:“我要回到她的身边……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这种掷地有声的誓言读者自可强烈地感受到。因此,这一标题应该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2、面对土地,作者发出了哪些誓言?(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作者誓言的句子?)

明确:我必须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板书)

3、到底是什么东西催促着作者一定要回到那个日思夜想的地方──故乡?

明确:从作者心底里有一种声音在呼唤着,(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并有感情的朗读。)从作者的成长经历来讲,那片土地对于他来讲是那样的熟悉,(请同学们来讲讲看作者眼中的那片土地是怎样的一片土地。)

4、作者在这段话中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色、物产? 作者用了大量的词语形容东北地区的种种事物,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能够引起你丰富的联想?

明确:教师小结:选择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组成叠印的一个又一个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比如“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一段,白桦林、蒙古狗、奔马群、红高粱、黑土地等东北特有的景物密集地排列在一起,加大了信息容量和对读者的冲击力。品味形容词和短语的修饰作用。这段话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短语修饰事物,使事物带上丰富的、耐人寻味的意味。

5、你觉得写了很多事物,你觉得有没有烦琐之嫌?

六、问题探究

自学指导:

1、文中哪些句子或词语最能表达作者的情感?深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

明确: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它召唤我回去。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

2、作者是运用了哪些手段把自己对故乡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的?请举例说明。

明确:

⑴ 运用大量富于鲜明感情色彩的词语,直接抒发感情。

⑵ 运用排比、比喻修辞表达加强情感的冲击力。(如:“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怪诞的狂风”;“当我想起故乡的时候,……喷涌着血液一样”;在春天,……多么丰饶”等句子。)

⑶ 人称的恰当运用。(先用第三人称“她”而不用“它”,隐含将土地比作“母亲”的意思;随着情感的越趋激荡,作者又将她改成第二人称“你”,直接倾诉对故土的感情,显得直接而迫切,产生了强烈的抒情效果。)

七、拓展延伸

写一首同名诗歌《土地的誓言》。抒发自己对土地的感情。你的家乡留给你这样的印象?写一篇短文,描绘一下你印象中的故乡,表达你对它的情感。字数不限。

八、作业布置

你觉得这篇文章中哪些语句写得最富有感情,最能打动你?找出来,读一读,背一背,并摘抄到日记本上。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感受文中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

2、了解作者采用选择有意味的景物组成的一个个画面,展现东北大地特有的丰饶、美丽的景象;3、培养学生眷恋故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本文富有激情的语言;

2、难点: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及背景介绍

1.直接导入

2.背景介绍:

作者在什么情况下写作的此文呢?——播放音频

二、知识检测

下面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请看大屏幕:

(两生上黑板注音,纠正后齐读。)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价。

三、合作探究,品读赏析

1、看课题,提问题。

现在请同学们齐读两遍课题,读后讨论根据课题,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呢?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①这是的土地?②为什么要发出誓言?③谁发出誓言,发出了怎样的誓言?(板书)

2、整体感知、品味情感

快速默读课文,品味文章字里行间包含作者怎样一种情感?

学生交流、回答后,教师归纳。

“爱”(板书)

3、品读赏析

解决问题1

现代文写作中抒发情感的方式很多,其中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就是一种。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找出语段中描写作者家乡景色的语句。

稍停,指名朗读,学生评断。

(2)从第一段描写中,你看到了作者家乡的哪些特有物产?用怎样的词语概括呢?

学生用笔勾画,提名朗读、回答。

(3)指一生读第二段中描写作者家乡的语句。

指名朗读,学生评断。

(4)第一段从东北的特有的物产进行描写,第二段呢?说出理由。

学生交流、回答。

(5)通过对这两段的学习,你认为这是怎样的一块土地?“美丽、丰饶”(板书)

如此的土地,我们应用怎样的语气才能读出其中所蕴含的感情呢?

小组讨论回答。

生自由读,指名读,教师范读。

解决问题2

4、展示“九·一八”前后图片

(1)请用简短的语句写出自己的感受。

学生完成后,学生朗读。

教师评议,给以表扬鼓励。

(2)你明白作者为什么要发出誓言了吗?

学生讨论回答。

(3)你能用一个词语概括“九·一八”之后的情景吗?

学生讨论、交流。“凄凉、悲惨”(板书)

解决问题3

5、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快速找出誓言的内容。

(1)指名学生朗读。

(2)作者怀着一颗怎样的决心发出了誓言?“誓死保卫家乡”(板书)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讨论、回答。

(3)用什么语气才能把这种情感读出来呢?

小组讨论。

学生齐读。

6、小结:(教师结合板书)

四、以歌曲总结

下边咱们听一首歌曲《松花江上》,来进一步体会文中所要表达的情感。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11

教材分析:

《土地的誓言》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是一篇抒情美文,在仅有的两段文字中,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选用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组成叠印的画面,前段描绘了沦丧故乡昔日的美丽、丰饶,后段叙述作者自己在故乡的成长足迹以及要回到故乡的决心,大量排比造成了逐渐增强的气势;直接抒发对土地的热爱、怀念和眷恋,并发出了为解放故乡而战斗,且不惜献出生命的时代强音。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揣摩品味本文具有激情的语言。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让学生感受“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惨痛,使之产生强烈的震撼调动学生的情感。

2、通过朗读、品析语言,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体会作者的爱国思乡之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对沦丧的故园的眷念以及誓死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激发振兴中华的责任。

教学重点:

品析语言,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感染。

教学难点:

品味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深厚情感。

重难点突破:调动学生情感,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品析语言。

资源与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朗读法 、质疑探究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导入新课,渲染气氛

师:同学们,老师先请大家欣赏一首歌曲,听后请同学们谈谈你听后的感受。播放《松花江上》歌曲。

师:著名诗人艾青曾这样深情地吟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可以说,对故乡土地的热爱,是人们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之一,当日寇的铁蹄践踏祖国的东北大地,无数东北同胞流亡关内有家不能回的时候,作家端木蕻良满怀悲愤和思念之情写下了激情飞扬的文字《土地的誓言》。

2、听读课文,初步感知

教师与四名同学配乐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划出自己深受触动的句子或词语,然后用一句话说说听后的感受。

三、速读课文,领悟情感

1、从文中找出描写故乡景物的语句并思考:令作者魂牵梦萦的故乡到底是怎样的一方土地,请用“这是一方( )的土地,表现在——”的句式,把握作者故乡的特征。

2、多媒体展示东北印象图片和“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惨绝人寰的罪行,形成鲜明的对比。

4、走进文本,品味语言

1、思考:如何理解“土地的誓言”这个标题?作者向家乡的土地发出了什么誓言?用原文回答。

2、文章读来美不胜收,从情感、意象、语言、修辞等方面给我们美的享受,让我们一起品味这些美。请同学们寻找文章的美点,你认为本文美在——

五、课堂小结,激发情感

1、师:《土地的誓言》这篇抒情散文充满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把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流亡青年压抑的情感用火 一样炽热 的语言表达出来,仿佛使人听得到心脏的跳动,感受得到热血的沸腾。眷恋乡土,这是一种具有共通性的感情,而作者所眷恋的关东原野当时已被日本侵略者强占了十年之久,对作者来说,他失去的是美好家园,对国人来说,她是祖国完整版图上沦丧的土地,文章对关东原野的怀念,正体现中华民族驱逐侵略者,收复东北失地的激情。

2、学习了本文你有何收获或者情感上有什么触动?在我们所接触的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像《土地的誓言》这样充满深情的篇章,或是表现对祖国家乡的热爱,或是表现对亲人友人的依恋,或是表现对丑陋现实的愤慨……

请摘录这样的文字两段,有感情地朗读它、记

住它。

六、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同学们,端木蕻良的誓言已经实现,伟大的中国正在走向富强,但振兴中华任重道远,祖国的腾飞还需你们来接力。出示《少年中国说》(节选—梁启超)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7、布置作业(二选一)

1、透过重重的历史帷幕,先烈们的目光默默地注视着我们,目光中充满了忧伤、关切和期望,那我们该对先烈们说些什么呢?请写下来。

2、回顾历史,面对现实,你想对同学们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学生活动

欣赏歌曲《松花江上》后谈感受

了解时代背景

边听课文边勾画触动自己的语句,然后谈感受。

学生从文中找出语句来概括。

观看图片,进一步感受曾经美丽富饶的东北与如今被侵略被蹂躏后的惨状。

研读课文,品析语言,寻找美点。

学生畅所欲言。

全体学生起立,大声诵读《少年中国说》。

附板书设计 挚痛的热爱

思念故乡

泛滥着热情

土地的誓言

站立

发出誓言

解放

3、反思总结:本节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不足吗?今后将怎样改进?

反思:本节课我是按照三步导学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设计及授课的,特别围绕《组织学生互动交流与展示分享研究》课题研究做了不少尝试。我个人认为在以下几方面把握的比较好。

1.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认知、感知小数。

在本课教学中,有意识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获得直接的感观,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 系。以米作单位的小数对学生来说是较抽象的知识,在教学用米作单位表示几分米的小数,我设计有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用1米长的白纸条测量两条彩带,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更深入感知分数与小数的联系。让生用小数表示自己的身高,多方面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整节课我努力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设计试读小数、量彩带、找身边的小数、猜谜语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

其次,整个教学中我感到在以下不足:

这节课的第一个知识点是小数的读法,。我原先想通过学生试读把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读法区别开来,使这两部分的读法有了不同,但教学时有两个学生有错误的读法,因没有及时的利用生成资源来纠正读法,所以干扰一部分没有深刻了解小数读法的学生,在后面的课堂中经常出现错误的读法。如果巧妙的运用课堂中有效的生成资源,教师的指导主体作用发挥恰当,再通过师生的互动方式加以有效利用,就会再次强化学生对小数读法的正确认知,实现知识经验的迁移。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应该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把任务更加明确具体可操作,为小组上台展示交流有章可循。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富有激情的语言。

2、体会作品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3、培养、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1、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课时安排:

1课时

过程设计:

导入(出示课件:名句)

1、以有关土地的名句导入

2、给学生讲个关于土地的小故事,让学生意识到土地于人类的重大意义。

二、介绍写作背景

1、(出示课件:“九、一八”事变相关图片)

9、18——记住这个写满屈辱与悲愤的日子。

让学生结合历史知识说说“九、一八”事变。

2、、播放《松花江上》,加强情感共鸣。

三、整体感知内容,体会情感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评价

2、学生自由朗读

要求:

带着问题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朗读、体会:

(1) 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 哪些地方让你深受触动?

3、出示课件

根据大屏幕的提示,让学生深情地说、读

“告诉你,我最喜欢读————

读到这儿,我的心情是 的,

我仿佛看到——

听到——

嗅到——”

四、品读赏析,深入探究

出示课件1:这是一块( )的土地?

每一个言语背后都有一颗诚挚的心,端木蕻良为之付出如此浓烈而炽热的情感的土地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1)快速阅读全文,找出具体描写土地的语句。[速读]

学生快速找出,明确:“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树,……原野上怪诞的狂风”和“在故乡的土地上,…………多么美丽,多么丰饶”

(学生可能会得出这样的一些结论:丰富的、富饶的、神奇的、奇妙的、美丽的、美好的、生机勃勃的、充满活力的……)

(2)师追问:如此()()()的土地,我们应用怎样的语气才能读出其中所蕴含的感情呢?

师根据回答总结明确:赞美、热爱、自豪、思念……的语气

女同学深情地朗读

出示课件2:这是一块让“我”( )的土地?

学生分小组交流,并推荐代表展示交流结果。

出示课件3:面对土地“我”发出了这样的誓言——

昔是的土地是那样的美丽、富饶、神奇;昔日的生活是那样的幸福、美好,可是现在,这块土地到处是战火纷飞,到处是日寇的暴行,多少人背井离乡,多少人妻离子散,又有多少人流离失所,富饶、神奇成为过去,幸福、美好也只能留在回忆中。(擦去板书)三千万东北同胞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之下成了亡国奴,哀号声不绝于耳。谁无父母,谁无妻儿,面对同胞惨遭杀戮,作为一名中国人,作为一名满腔热血的青年作家,端木蕻良面对家乡的土地,究竟发出了什么样的誓言?

男同学深情朗读,女同学深情朗读。

五、拓展升华:

出示课件: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学生深情地朗读作结(配乐)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继续注重朗读训练,读准字音,读出感情。通过朗读领会文意。联系时代背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了解呼告的写作手法。增强学生热爱祖国家乡,发奋图强的美好情操,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精彩的段落和语句。

教学难点:

了解呼告的写作手法,揣摩精彩段落和语句。

教具:

小黑板或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方法:

朗读法、情境法、讨论点拨法、美点寻踪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乡愁”的音响一直在中国诗传统的城堡上空缭绕,离别家乡的游子念念不忘自己的一片精神故土。今天我们学习东北作家,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感受游子对故土热烈深沉的爱。(板书文题)

设计(二):

以余光中《乡愁四韵》导入

多媒体显示:

给我一瓢长江水呵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呵长江水给我一片雪花白呵雪花白/信一样的雪花白/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给我一片雪花白呵雪花白给我一朵腊梅香呵腊梅香/母亲的腊梅香/腊梅的芬芳/是母亲的芬芳/给我一朵腊梅香呵腊梅香——《乡愁四韵》节选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对故乡、对母亲的思念,意象缤纷,情感炽烈。但今天我们学习的《土地的誓言》,除了浓烈而深切的思乡之情外,似乎还有别样的东西在,你有兴趣阅读吗?请跟我来。

设计(三):

教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或《游子吟》或《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学生倾听音乐,感受歌词。

歌词内容如下:

游子吟

都说那海水又苦又咸,谁知道流浪的悲痛辛酸。遍体的伤痕,满腔的仇冤,啊游子的脚印啊血泪斑斑。

历尽了人间的风暴雨寒,踏遍了世上的沟沟坎坎。人情的冷暖,世道的艰难,啊,游子的心中啊盼望春天。

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

(电视系列片《共和国之恋》主题歌)

在爱里,在情里,痛苦、幸福我呼唤着你;在歌里,在梦里,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纵然是凄风苦雨,我也不会离你而去。当世界向你微笑,我就在你的泪光里。

你恋着我,我恋着你,是山是海我拥抱你;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是血是肉我凝聚着你。纵然我仆倒在地,一颗心依然举着你,晨曦中你拔地而起,我就在你的形象里。

设计(四):

教师播放反映“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惨状的录像或CD盘,学生观看,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

(教师画外音)“九一八事变”,东北沦亡,日本帝国猖狂入侵,广袤肥沃的东北大地沦落于帝国主义的铁蹄之下,一时,民生凋敝,四野荒芜,流亡是他们的唯一选择。内心撕裂般的疼痛成了他们对那段时日唯一的记忆。让我们走进《土地的誓言》,再回首那段痛楚的记忆。

设计(五):

有一部电影叫《未来水世界》,主要情节是陆地被海水淹没后人们为寻找陆地而展开的斗争。影片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人对陆地的向往。是啊,面对生我们养我们的故土,我们怎能不为之动容。然而,九一八事变之后,当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祖国东北大地的时候,无数的东北同胞被迫背井离乡,远离故土家园。试想,他们是怀着怎样的家仇国恨与思念之情思?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东北同胞当时的心情。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

1.背景介绍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们东三省,“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这篇文章是作者在“九一八事变”过去整整十周年时写的,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作者怀着深沉的爱国热情,写下了这篇文章。

2.三十年代的东北作家群与端木蕻良

从东北流亡到上海及关内各地的一些青年作者,如萧红、萧军、端木蕻良、舒群、骆宾基、罗烽、白朗、李辉英等人,习惯上被称为“东北作家群”,形成于30年代中期。他们有的加入了“左联”,有的未正式加入“左联”,但其创作实际上构成“左联”文学的一部分。正是他们,开了抗日文学的先声,第一次把作家的心血,与东北广袤的黑土,铁蹄下的不屈人民、茂草、高粱,搅成一团,展现出一种浓郁的眷恋乡土的爱国主义情绪和粗犷的地方风格,令人感奋。

东北作家群里,《憎恨集》的作者端木蕻良(生于19),原名曹汉文、曹京平,辽宁省昌图县人。1928年入天津南开中学读书。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同年加入“左联”,发表小说处女作《母亲》。1933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1935年完成,成为三十年代东北作家群产生重要影响的力作之一。从1936年至1938年,他在上海和武汉等地从事抗战文学活动,创作亦走向成熟与多产,计有长篇小说《大地的海》,以及《 鹭湖的忧郁》《遥远的风沙》等一系列风格独异的短篇小说。其中,《 鹭湖的忧郁》一向为人称道,作者用诗情的笔法写出难以想象的贫困,悲愤郁怒之情回荡在平静的叙述中,传达出遭受压抑的凄厉感。他还善于用抗日的题材表现东北特殊的风情,《遥远的风沙》《浑河的急流》都有磅礴的气势,民族意识通过地方的粗犷性格表露得淋漓尽致。他注重方言的运用,又自觉地吸收电影剪接手法来结构小说,叙述带跳跃性,用笔举重若轻,讲究力度,在小说体式上有新的创造。抗战时期他先后出版了《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长江》等长篇小说,传记小说《曹雪芹》,散文集《憎恨》等

学生阅读文字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增强对课文的了解。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把握作者的抒情脉络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听读,掌握正确的读音。

教师抽查预习情况,多媒体显示:

蚱蜢zhà měng 田垄lǒng

炽痛chì:热烈而深切。 嗥鸣háo:号叫。 斑斓lán:灿烂多彩。

谰语lán:诬赖的话;没有根据的话。怪诞dàn:荒诞离奇;古怪。 丰饶:富饶。

亘古gèn:整个古代,从古至今。 泛滥:江河湖泊的水溢出,比喻坏的事物不受限制地流行。

默契qì: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秘密的条约或口头协定。

污秽huì:肮脏的东西。

(2)本文是一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的抒情散文,作者把“九一八” 事变以后的东北流亡青年倍受压抑的情感,用火一般的语言表达了出来,仿佛使人谛听到心脏的跳动,感受到热血的沸腾。眷恋土地,这是一种具有共通性的感情,而作者所眷恋的关东原野,当时已被日本侵略者强占了十年之久。这对作者来说,她是失去的美好的家园;对国人来说,她是祖国完整版图上沦丧的土地,所以,眷念乡土就有了让人产生共鸣的强烈的爱国主义色彩。

教师领读文章第一段,提醒学生注意语气、语调、语速、重音等。学生听读,并在课本上注明一些朗读标记。

(3)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并思考: 课文的标题是“土地的誓言”,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吗?如果不是,该如何解释?

学生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这一标题比较独特,从文章来看,这誓言是作者对着土地发出的。作者在文章末尾壮怀激越地发誓:“我要回到她的身边……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这种掷地有声的誓言读者自可强烈地感受到。因此,这一标题应该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本身发出的誓言”。作者为了着重描写土地,把土地放在了突出醒目的位置上,使读者对文章的中心思想一目了然。

(4)学生交流读课文的感受,整体把握作者的情感。

学生明确:①有对故乡优美景物的热情赞美。

②有对故土的深切怀念。

③有离别故土无尽的凄苦与无奈。

④有想念故土而难归的满腹的愁怨与悲愤。

⑤有收复家园,重建故土的激情与信念。

(5)学生齐读课文,充分领会本文的诗意和情感。

2.学生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抒情脉络。

教师提示:(1)请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请画出你感受最深的文句。

(3)理清全文思路,把握作者的抒情脉络。

思考:两段文字在内容结构上有何异同?所选景物各有什么特点?为何选不同的景物?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学生就第(3)问题展开讨论,全班进行交流。

学生明确:课文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我常常想起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我的心为此热血沸腾!第二段的主要内容是: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梦萦魂牵,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而牺牲。两段文字一气呵成,任由情感的激流倾泻。

两段文字都先直接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然后回忆,最后直抒胸臆。两段回忆所取景物不同。前者选取东北特有的物产,并采用景物的叠加,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激情赞美和深情怀念。排比的运用,加强了感情的冲击力。后者选取春秋两季景物,抒情较舒缓,在深情怀念中暗含忧伤、愤怒。

3. 朗读课文,划出文中最精彩的段落品读揣摩

此处学生答案可能不一,说得有道理即可,重点揣摩“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一段。

小组间反复品读讨论分析本段的精彩之处,可结合练习一,讨论后派代表回答,对答得好的同学要予以表扬。

教师对此作以补充总结(参考答案)

(1)本段在列举东北景物时选择了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组成叠印的一个又一个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

本段中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物、物产?你认为有必要列举那么多吗?删去一半如何?

碧绿的白桦林、奔流似的马群、蒙古狗、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煤块、赤色的足金、悠远的车铃等等;有必要,删去不好,因为这些都是关东大地的代表事物,代表着关东大地的特征,它可以使读者充分了解关东大地,感受关东大地的美丽富饶,也可以唤起读者的想象。

(2)本段在形容景物、物产时用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形容词。

(3)本段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感情表达更充沛,使景物描绘更形象、生动。

(4)文章从听觉、视觉、嗅觉等多角度来描绘东北景物、物产,给人以耐人寻味的感觉。

4.作者在第二自然段里,为了表达“我不能离开她”的感情,描述了哪些故乡特有的景物?

“土壤的香气在田野里飘扬。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秋天,银线似的······

5. 作者是运用了哪些手段或技巧把自己对故土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的?请举例说明。

运用大量富于鲜明感情色彩的词语,直接抒发感情;运用排比,比喻修辞手法,加强感情的冲击力;人称的恰当变换运用。(先用第三人称“她”而不用“它”,隐含将土地比作“母亲”的意思;随着情感的越趋激荡,作者又将她改成第二人称“你”,直接倾诉对故土的感情,显得直接而迫切,产生了强烈的抒情效果。)

6.

7. 文章主旨

作者通过抒发对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十年之久的关东原野的眷念之情,表达 “九一八” 事变以后东北流亡青年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情,充满深沉的爱国热情。

四、品读课文,揣摩语言,体味文章的语言美

1. 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抒发思乡之情,感情舒缓,境界优美,找出文中最富有感情和最精彩的语句,联系文章的背景,理解、揣摩这些句子。

让学生将划出的语句反复品读加以揣摩,以加深对作者感情的理解。

参考例子如下:

(1)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泛滥”江河湖泊的水溢出,也比喻某种思想感情扩散传播用在这里就有了几分野性,给人一种难以驾驭的感觉,贬义褒用,更充分地表达作者激愤狂放的思乡之情。

(2)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使我不得不回去。

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切的爱,渴望回到故乡去的迫切心情。

(3)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这声音便是从那里来的。

表达了作者与故乡密不可分的亲密之情,须臾不可分割。

(4)这时我起来……乃是我的家乡。

表达了作者对解放故乡的坚定信念与决心。

(5)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洗去她的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作者原意为了土地不惜奋斗,为了美丽的东北故乡而奋斗,甚至不惜牺牲自己。表达了强烈而深沉的.爱国之情。

(6)在故乡的土地上……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

作者在句中没有用“飘荡着我的欢笑”“回响着我的欢笑”之类的语句,因为埋藏只用于已经死去的事物,作者昔日在田垄间留下的欢笑曾经是晶莹如露珠般点缀在垄上,散发着迷人的光泽。而今,这一切早已不复存在。昔日的欢笑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只是凄苦、哀愁和悲愤!作者的欢笑确实“死了”,它被埋葬在故乡的田垄间。作者的欢乐只属于失去的故园。所以用“埋藏”更多了一层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心绪。谁埋藏了我们的欢笑,谁夺去了我们的“田垄”,我们就要埋藏他们!让埋藏我们欢笑的田垄成为埋藏侵略者的墓地!这正是作者发出铮铮誓言的原因之一。

(7)“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在那亘古的地层里,存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里喷涌着血液一样。”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红熟的浆液” 表层是指“大地深处沸腾的岩浆”。深层是指作者内心正如地下沸腾的岩浆一般。

作者思乡的心情就像地下沸腾的岩浆一样在燃烧,在沸腾, 就要喷涌而出。

文中还有很多,学生的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2.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总结,为鉴赏定向。

教师明确:文章的语言优美而富于感情,从大家刚才的朗读中,我们被深深地感染了。综合分析同学们的阅读体验,我们发现,文章的语言美在意象,美在情感,美在手法,美在生动。下面让我们尽情地涵泳品味。

(1)美在意象。

教师提示:本文众多的意象纷至沓来,让人目不暇接。这些意象构成了一个立体的充满了细节的活生生的“关东原野”。请大家找出来,想象体味这些意象,在头脑中再造一个美丽富饶的东北大地,请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14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词语。

2.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

3.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5.熟悉歌曲《松花江上》

教学重点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初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及手段引导法、自主学习法、朗读法

教学准备(资源、仪器等)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歌曲《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这首歌曲《松花江上》唱出了辽阔的东北沃野的富饶美丽。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东北大地,无数东北同胞被迫背井离乡,饱受颠沛流离之苦,有哪一个东北同胞不盼望解放家乡,有哪一个东北人不思念那片黑土地?下面,我们一起学习《土地的誓言》,去听一听东北辽宁作家端木蕻良的挚痛的心声。

一、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一)作者简介:

端木蕻良(1912—),原名曹京平,辽宁昌图人,作家。20世纪30年代“东北作家群”中的代表作家之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在山西、重庆等处任教,在重庆、香港、上海等地编辑《文摘》副刊、《时代文学》杂志、《大刚报》副刊。主要作品有《科尔沁旗草原》,短篇小说集《憎恨》《风陵渡》,童话《星星记》,京剧《戚继光斩子》《除三害》,评剧《罗汉钱》《梁山伯与祝英台》及长篇历史小说集《曹雪芹》等。

(二)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散文》卷一(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有改动。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作为东北人中的一员,作者的胸膛燃烧着的挚痛的思念越来越热烈,于是他怀着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写下了这篇文章,表明了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保卫祖国,誓死让祖国得到解放的感情。

二、积累字词

(一)读准字音:

挚痛(zhì)泛滥(fànlàn)呻吟(yín)嗥鸣(háo)

谰语(lán)怪诞(dàn)亘古(ɡèn)蚱蜢(měnɡ)

镐头(ɡǎo)碾(niǎn)辘辘(lù)污秽(huì)

亘(ɡèn)亘古诞(dàn)诞生

恒(hénɡ)永恒涎(xián)垂涎

(二)辨清字形:

挚痛:诚恳而深切。

泛滥:江河水溢出,淹没土地,比喻坏的事物不受限制地流行。

嗥鸣:(野兽)大声嚎叫。

斑斓:灿烂多彩。

谰语:没有根据的话。

怪诞:荒诞离奇;古怪。

亘古:远古。

默契: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秘密的条约或口头协定。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1.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段落内容。

第一段:“我”常常想起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我”的内心为之沸腾。

第二段: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梦萦魂牵,“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而牺牲。

2.作者面对土地发出了哪些誓言?

“我”必须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

(二)听朗读录音,多种形式朗读。

听歌曲,进入情境

交流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教师补充

学生自己归纳总结,交流展示,强化认读书写

用自己的话概括段落内容

听朗读,自读,小组读

板书设计土地的誓言

端木蕻良

第一段:“我”常常想起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我”的内心为之沸腾。

第二段: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梦萦魂牵,“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而牺牲。

课后作业背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土地的誓言》(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味本文优美而富有激情的语言。

4、培养、强化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品味本文优美而富有激情的语言。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运用拟人、排比等来抒发感情的写作技巧

一、品味语言:

默读课文,品味语言,用作批注的方法给你认为写用得好的词语或句子写出理解感悟,同时不理解的作标记。

示例:

1.怎样理解文中“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泛滥”的确切含义?

“泛滥”一词原意是“江河溢出,淹没土地”,引申为“思想情感到处扩散”。在这里是贬词褒用,是指无法操纵与控制的意思,表达了作者无法控制的思乡之情。

2、“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着我。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分明是作者思念家乡,为什么作者却说故乡在召唤自己,呼唤自己的名字?

这是移情于物的写法。实际上作者想表达自己思念家乡,故乡令自己魂牵梦萦的感情。这样写,可以使自己的情感显得更加浓烈、真挚。因为只写自己爱恋故乡,只能表现单方面的情感。写故乡对自己的召唤,就极为深刻地揭示出土地和自己的那种“默契”关系。

3、“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红熟的浆液”喻指什么?

作者思乡的心情就像地下沸腾的岩浆一样在燃烧、在沸腾、在奔突,就要喷涌而出。“红熟的浆液”表层是指“大地深处沸腾的浆液”,深层是指作者内心正如地下沸腾的岩浆一般。

3.为什么文章开始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在后文“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一句中改用第二人称“你”?

人称的变化实际上是情感变化的结果。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感情起初比较平稳,但随着作者情绪越来越激动,在后文改用第二人称来呼告,直接与自己所叙述的对象进行对话交流,对土地以“你”相称,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

4.文章结尾写道:“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作者愿意为了土地奋斗,为了美丽的东北故乡而奋斗,甚至不惜牺牲自己,表达了作者强烈而深沉的爱国之情。

二、分析写作技巧

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或技巧来表达对故土的深情?请举例说明。

(1)运用拟人的手法,以“她”相称,隐含将故土比作“母亲”,直接对着故土倾诉自己的感情。如:“我必须回去,我从来没想过离开她。”“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这几句表达了作者眷恋故土,坚决为故土战斗到底的决心。

(2)大量运用排比造成连贯的、逐渐增强的气势。例如“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或者当我……我想起……我想起……我想起……”一段,运用排比,强烈地突出了作者时刻怀念故乡、迷恋故乡的深情。

(3)选择有特征、有代表性的景物组成叠印的一个又一个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比如“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一段,白桦林、蒙古狗、奔马群、红高粱、黑土地等东北特有的景物密集地排列在一起,加大了信息量和对读者的冲击力。

(4)移情于物。如:“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明写故乡呼唤“我”,实则是“我”思念故乡。

(5)巧用第二人称“你”,表达强烈的感情。如:“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三、把握文章主旨

1.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

《土地的誓言》,从文章来看,标题的要点应在于“誓言”。这“誓言”是作者对着土地发出的。作者在文章末尾壮怀激烈地发誓:“我要回到她的身边……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这种掷地有声的誓言读者可强烈地感受到。因此,这一标题应该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没有了土地也就无所谓国家,所以作者把它放在题目上,突出了它在一个爱国者心目中的地位。

2.这些誓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热爱故乡、思念故乡的情感,抒发了作者因失去故乡的忧伤、愤怒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愿意为故乡而牺牲的坚定信念。

默读课文,品味语言,用作批注的方法给你认为写用得好的词语或句子写出理解感悟,同时不理解的作标记。

交流展示,不理解的提出来,大家讨论发言

思考问题,各抒己见,教师补充讲解

师生共同理解学生概括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发放练习题

教学反思及建议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情感。

2、揣摩、品味本文精彩段落和语句。

3、培养并提升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揣摩、品味本文精彩段落和语句。

解答学生预习中的疑惑

教学过程:

1.出示系列风景图片:请看,这里有……(白桦林、红高梁、人参、貂皮、鹿茸),更有广袤的黑色的土地。

知道这是哪里吗?明确:东北。

2.导入课题

有一位作家叫端木蕻良(板书),他的家乡就在东北。他怀着对家乡土地的一腔深情,写下了一篇抒情散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土地的誓言”。(板书,领读文题)

3.解读文题

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起哪些问题呢?(谁的誓言?什么誓言?)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课文。

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读到你喜欢的地方画出来,并放声朗读。

4.交流品读,初获感知

刚才大家读得都很投入,相信你对这片土地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印象,现在请你来说:这是一片的土地!

学生各抒己见。(暂不展开)(3人左右)

(二)认识土地的美丽、丰饶

4.首先我们来领略一下她的美丽、丰饶。(板书)文中哪些地方描绘了这块土地的美丽、丰饶呢?

描绘到的语句是不是比较多?那你就告诉大家在第几段,从哪一句开始到哪一句结束吧?(请同学找)(有没有补充?)

5.这么美丽、丰饶的土地,这么丰富的景色描写,我们以第一段中的文字为例,读一读: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美感呢?(自己朗读,体会一下)

请你选择自己读起来感觉最好的一两句,给大家读一读。

6.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带着热爱、怀念的感情,想象着这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读一读这些绘声绘色的文字。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齐读

(三)认识土地的欢乐、耻辱

7.同学们,作者热爱、怀念着这片土地,难道仅仅因为她是个美丽、丰饶的地方吗?(提示:作者还描写到了这块土地上的什么情景?)

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有必要的话(家乡生养了他,家乡的土地上印下了他无数的脚印)

文中哪些语言再现了他在这片土地上的生活场景呢?

8.作者是带着什么心情来回忆这些生活场景的呢?(学生思考时)(快乐)

9.这部分描写中好像有一个词与“快乐”的氛围格格不入,发现了吗?(“埋葬”)一般用于什么?用在这里恰当吗?为什么会用“埋葬”?(“九一八”)过渡

10.知道“九一八”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吗?(学生说,老师补充:1931年9月18日,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这一天,对我国早已虎视眈眈的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对东北的侵略,东北沦陷了,东北人民从此成了亡国奴。)

11.那么在回忆家乡的美好情景时,除了对家乡土地热爱和怀念之外,作者还会带着什么心情呢?小组合作学习体谅你。

(小结:这么说来,作者在回忆家乡的土地时的心情,也许是完全沉浸在美好中的热爱、欢乐,也许还带着忧伤和沉重。)

12.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情感体会,分小组朗读第二段中回忆的文字,一组读曾经的生活,一组读春天的生机,一组读秋天的收获。比一比,看哪一组读得最好。

齐读“多么美丽,多么丰饶”。

13.大家读得都很好,注意到后面的省略号了吗?你还会发出怎样的赞叹呢?

续说“多么”。(加上几个词语)

但是,“九一八”之后,这块土地就被无情地打上了哪些印迹呢?(提示:文中有没有这样的语言?)指名答。(污秽、耻辱)(板书)

三、触摸情感脉搏

(一)体悟情感

1.接下来让我们跟随一曲《松花江上》来感受那惨痛的历史吧!

2.(语调低沉)作者不得不离开了家乡,在关内流浪,但他何曾忘记自己的家乡?请看他的笔名“端木蕻良”,“蕻良”,它能让我们想起东北黑土地上的--红高粱。红高粱,代表了他的家乡。家乡就嵌在他的名字中,家乡更深深地嵌在了他的心头上!

在文中,作者情难自抑,他纵情地倾诉着对家乡土地的一片深情。请再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能打动你的抒情的语句,一边画一边动情地朗读。

3.请读出你画出的抒情句,说说:这是一片令“我”的土地!

小组交流合作学习:学生以组为单位读、说。

随机指导朗读:他读得怎么样?

随机引导学生理解关键词句:

a.“炽痛”:热烈而深切。什么意思?为什么?(十年了,有家不能归,有乡不能回)

b.“泛滥”:一般用于何处?(洪水)这里是来表现什么?

4.看来同学们已经被作者对土地深厚的感情所感染了。老师也选择了其中一些,让我们一起再来用心地朗读吧。

(二)倾听誓言

5找出文中的誓言?。

是啊,作者内心郁积了十年、火一般炽热的情感更加无法遏制。现在我们应该知道,课文的题目“土地的誓言”,原来是“作者怀念着家乡的土地所发出的誓言”呀。

6.这些情感句中哪些是作者震撼人心的铮铮誓言呢?

指名读。应该怎么读?(读出坚定语气)

哪些词语能体现出坚定?

7.这坚定的誓言仅仅应该由端木蕻良一人发出吗?(不!包括全体东北同胞,包括每一个炎黄子孙。)

说得对!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为土地去战斗,甚至牺牲,我们看到了一颗颗爱国心(画心)在勃勃地跳动!

接下来让我们想象自己穿越了历史的时空,来到那血雨腥风的年代,一起宣读这掷地有声的铿锵誓言吧!请同学们全体起立,将右手放在胸膛上,庄严宣誓,齐!

结束语:

课文中的誓言老师同学们感动。同学们,端木蕻良的家乡东北美丽、丰饶,我们的家乡宁波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我们的祖国呀,更是江山如画!希望同学们写下自己对家乡的誓言,铭记誓言,练好本领,让我们的家乡更美丽,让我们的祖国更强大!

诗人艾青有一首诗,叫“我爱这土地”,老师就用这首诗中的最后两句,来结束本节课的学习,一起读:“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四、链接土地深情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注:《我爱这土地》一诗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

课后请同学们吟诵《我爱这土地》这首诗,完成老师留给大家的探究题:

1.“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

《土地改革》教学设计 篇7

软件工程专业作为吉首大学综合改革试点学院和校企深度合作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实验区,力求通过软件工程专业的改革试点,来带动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主体的一个专业群(JAVA方向、嵌入式方向、商务智能)。

根据现有学生学习与就业现状分析,伴随着我国高校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由国家统包分配向毕业生自主择业转变,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1]。并且随着高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日趋下降,而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更是让就业形势变的更加不容乐观。因此结合吉首大学教育特点与我院专业的实际情况,开始慢慢意识到提高学生能力的提高与培养,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引入案例教学方式方法,以职业资格等证书作为学习的效果,引导学生以提高自学能力与创新知识为目标,加强实际项目的训练,实现专业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实际案例的训练,并积极参与到企业的实际的项目之中与顶岗的实习之中。

一、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教学手段

吉首大学综合改革试点学院和校企深度合作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实验区,积极与全球顶尖软件外包企业联合开展应用型高级软件人才培养,推行校企深度合作“2(校)1(园)1(企)”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践行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优势互补、合作共赢。通过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手段,以“育人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观,“科学与人文精神并举、实践与创新能力相长、个性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贯通”的人才观,“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质量观,“夯实基础、提升质量、塑造品牌”的发展观,在CDIO工程化教育理念、开放式办学理念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竭力开展了一系列具有示范意义的专业综合改革,通过教育体系教学模式的微创新和校企优质教育资源的跨界融合,将现代化的教育方法与手段相结合,改变传统以黑板加教科书的手段,实现以各种电化教育器材与设备,将投影仪、电视机、计算机等现代设备搬到课堂,以现代教育设备应用于软件工程的教学当中,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不断加强专业综合改革成效,以快速推进专业的统合改革与发展,最终有效地增强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与综合实力[2]。

二、教学手段改革思路

1. 探索全新有效的教学手段

吉首大学软件工程教研室从本学期开始就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与教育手段,创立了创新创业工作室,在创新创业工作室的带动下,组织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开展第二课堂与相关活动,将课外与课内结合起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隐性课程与显式课程相结合,以高年级学生带动低年级学生,同时结合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内容,提高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教研活动。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习到课本上的内容,还可以在课外培养自学能力与团队协作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创新意识与工程实践能力。形成学生自我学习的学习状态。

2. 改革已有现有的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手段以黑板与课堂讲授为主,为了改善原有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积极性,可以在传统黑板教学的基础上增加图文字貌的形式,增加教学的可视性与直观性[3]。注意发挥课堂的教学的多样性,发挥多媒体教学形式,以现代化的教育方法与技术,将原有的教学内容转变成图形的形式,制作出精美的课件,将传统的内容与现代教育手段结合在一起,并结合教师的课堂讲解,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突出展示,可以增加多媒体课件使用的次数,用图形化演示教学内容,将比例增加到一半以上甚至更多,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3. 改革原来的教学方法

吉首大学软件工程教研室主要承担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课。可以把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拿出来进行研究,根据对现状的研究,对原来的教学内容进与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改进原有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极力推进新的教学方法,研究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积极性,并对原有的内容进行大胆的创新与尝试[4]。如我们教研式的颜一鸣老师在课堂中采取了全新的研讨式教学方法,对每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分组,在课堂上根据知识以小组的单位进行研讨,并根据研讨的内容第个小组的成员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成为了学习主体,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主动的学习与交流,从而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破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

4. 进行第二课堂尝试

在软件创新创业实验室的带动下,积极进行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并且提供较好的活动设备与条件,在活动期间,由本专业的教师进行辅导。这一活动开展以后,参加的学生越来越多,软件设计和制作的水平也越来越高。同时我们还开放了实训室,鼓励协会的会员们利用课余时间搞一些小制作,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并经常性的派出教师进行相关指导。

5. 改革考核方式

本学期的《web开发基础》课程采取了学生提交作品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学生制作一个简单实用的网站来实现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的目标;总的来说,就是做到考试方法多样化,给学生以发挥的空间,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和运用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改革效果

教学改革实践得到了学生的肯定。他们说:“真正体会到自主学习的快乐,也让我深刻地明白教师的真正作用在于点拨,而非全盘灌输”;“我非常喜欢老师那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很符合我们的思维方式,讲课内容好象不是从书本上来的,而是自己和老师一起想出来的”;“小论文是一种好方式,逼迫自己去掌握弄清楚一些模糊的概念”;“写作过程,不仅仅学到如何去写,更重要的是归纳了知识,总结了概念,我觉得这学期我向老师学到了很多思维方法,收获很大。”

具体效果表现在教学质量有所提高,发掘了一批优秀的、富有创造力的学生。有的在低年级就推荐进入课题组参与科研活动,显出了其创新能力。有的撰写了有一定质量的课程论文,如刘周清清同学的“基于Web的数据挖掘在校园网教学资源共享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一文已在《电脑知识与技术》上发表。这些在过去低年级学生中是极少见的。

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灵活的教学形式强化了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思考与掌握,在实践中体会到理论知识的指导性,并自觉运用于指导实践。在学生多次组织的软件设计大赛中,多数学生能做出比较好的作品,增强了学生就业竞争力。

总结

本文讨论了吉首大学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革,充分分析与研究当前学生学习现状,提出了针对软件工程专业的新教学手段与方法,不断对革传统教学方法与手段,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探索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分析当前课程教学的特点,提出了对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手段改革思路,以提高软件工程课程教学的效率与本科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教学手段,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姚文振.中西方课堂教学方法比较与思考[J].科技信息,2008(01).

[2]李茂森.课堂教学中教师课程意识的迷失及其原因分析[J].现代教育论丛,2008(02).

[3]莫凯林,祝世娜,张亚文.高校课堂教学应实现五个转变[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7(10).

《土地改革》教学设计 篇8

[关键词]平面设计;教学;改革;措施

一、平面设计专业

在平面上根据一定的规则将不同的图形,组合形成图案即平面设计。将图和地两者间的界限用轮廓线来划分,描绘其二维的形象。平面设计展现出来的立体空间感,并不是真正的三维存在,而是通过图形引导人的视觉最终形成的一种空间幻觉。平面设计对其设计师的要求包括具有敏锐的美感,且有一定的文字素养。这一方面,可以通过广泛的阅读,从而增加自身的知识领域以及增强对视觉语言的敏感度[1]。

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通常包括有专业基础课,如绘画基础、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广告摄影等方面,其专业一般需要pagemaker、illustrator、photoshop、coreldraw等软件培训;专业课主要有字体设计、标志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VI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版式设计、网页设计、印刷输出专业知识等。

二、平面设计专业的发展前景

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平面设计产生的前提。平面设计主要作用于商业的宣传、产品的销售以及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等方面。目前,平面设计类行业在日常生活的不同领域都是非常活跃并且生命力十分旺盛的 [2]。

平面设计专业具有以下一些特点:内容广泛;涉及学科种类多;兼具有理解性以及操作性;易上手且有无止境的提高空间等。从这些特点也可以看出:平面设计专业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其教学方式是一个体系式的,具有可持续的发展这一特征,适合终生的学习以及多形式的开展教学。对平面教育专业的教学实施改革,使其专业符合社会的发展与需求,加强教学的质量,提高专业的竞争力,占有一定的市场,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平面设计专业的改革措施

平面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当立足于满足社会的需求,符合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最终培养出设计与策划综合能力、实施能力强的人才,具有优秀的应用能力 [3]。因而,构建一个平面设计和数字技术、职业素养和技能,课程的教育与课题的实践并重,这样一种模式很有必要。平面设计专业教学的改革必须以艺术设计的实际为前提,注重实践的教学环节,从而使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所提高。其中,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岗位的技术教育是两个很重要的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其工作岗位上,上手速度快且动手能力很强,加上自身有一套系统而扎实的专业素质,经过一段时间后,必定能够成为设计方面的不可或缺的人才。

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平面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应符合行业对知识、能力以及态度的需求,通过对行业与职业进行分析这一前提下进行。课程设置方面,应当依据于课程教学的目标,其理论知识必须适用,专业知识必须先进。确定教学分析的结果,旨在通过学习课程,使学生能够掌握有用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能力。要从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按照“实际、实用、实践、必需、够用”的原则,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教学模块的设计,要强调理论的教学,注重培养动手能力,加强计算机实施辅助设计的教学,使学生拥有通过计算机来进行辅助设计这一能力,最终符合以及适应人才市场的要求。

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4],在教学时,可以先展示案例,提出问题,使学生为解决疑问而主动的学习专业的基础知识。老师在这里主要是起到引导、答疑以及对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解惑的作用,最终引导以及帮助学生吸收知识。问题驱动加案例教学法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好方法,这个方法能够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的去学习,加强学习的目的性,锻炼了学生专业自学的能力,因而也大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老师应当做到注重培养,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创意思维加强训练,从而使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得以激发,能够创作出好作品,最终达到教学目的。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使校外的专业实训基地能够有效利用。学校与企业合作这一模式对学生适应能力起到了探索开发与提高的作用,资源实现了共享,解决了培训基地与实习实践基地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好的办学模式。

综上所述,社会在发展,只有满足其需求,才能具有竞争力。对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进行改革,顺应时代的脚步,实施针对性的教学,才能培养出为社会所用的人才。因而,平面设计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况燧媛.浅谈平面设计教学[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2]姜晓明.试论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现状[J].现代交际,2010,(12).

[3]刘建峰.平面设计教学要面向市场—师范类平面设计教学方向浅谈[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

上一篇:小学别样的夜晚作文下一篇:给员工的中秋节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