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甲午战争的评价

2024-06-27

对甲午战争的评价(精选8篇)

对甲午战争的评价 篇1

对甲午战争的评价

甲午战争前的清政府,看到经过数十年的洋务运动,在一系列的军事对抗中,已经不像鸦片战争时那样,洋人几艘炮舰就应付不了,所以不免有些飘飘然。又在与西方各国打交道的过程中,意识到西方人并无意吞并国土,只是想在贸易上占些便宜而已,于是就更加放松了军备意识。甲午战争的惨败,虽然清政府认识到加强军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经太晚了,但给全体中国人民敲响了警钟,无论是以后的北洋政府、国民政府都以此为前车之鉴,对中国海军的成长有催生作用。

对鸦片战争的评价

中国的大门被强制打开,外贸被强制进行,虽然有很多是被迫的,但是也开启的中国近代的新纪元。

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经济结构、思想文化等方面发生全方位的剧变。

(1)政治上,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战后,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大量主权丧失,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革命性质都发生了变化,中国历史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在社会矛盾方面,由于巨额的赔款,劳动人民负担加重,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聚合而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并由此把旧式的农民战争发展到最高峰,同时赋予新的时代内容。

(2)经济上,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西方列强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向中国输出商品和掠夺原料,进行早期资本输出,沿海和长江流域直接受到列强经济入侵,中国被动地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开始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3)在思想观念方面,封建传统观念受到冲击,对“夷夏”关系有了新的认识。鸦片战争首先使一些爱国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开始关注世界,学习西方,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显示了“向西方学习”思想观念的变化和“西学东渐”的趋势,开启了学习西方的脚步。

战争影视作品及文学作品

就文学作品而言,有经典之作如《苦菜花》、《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林海雪原》、《吕梁英雄传》、《风云儿女》、《敌后武工队》、《野火春风斗古城》、《小兵张嘎》等等。这些作品都要一个共同特点,人物个性突出,情感丰富。有英勇善谋的勇士,有鲁莽豪爽的仗义之士,也有私欲熏心,狡猾贪荣,贪生怕死的小人、汉奸败类;更有凶残、野心勃勃的侵略者形象。作者在人物刻画下笔相当有份量,从语言上看,作品文字朴实无华,富有情感,既能平铺直叙,按情节递进,又曲折变化,引人入胜,吸引读者心理,给读者回肠荡气感觉。就风格而言,作品酷似寻根文学,着重乡土、山村、平民百姓、自然风光描写,贴近农村现实,向读者展现的不仅是对勇士的敬爱,对侵略者的憎恨,更展现了祖国大好河山风景,巍峨凶险的山脉,一马平川的平原,莽莽的山林,茂密的青纱帐、芦苇,还有苍凉的陕北黄土高坡,湿润的江南水乡,炮火中求生的苍苍民生。很明显,作者在表达个人对战争的思考的同时也在有意识地唤起读者爱家卫国情怀。跟经典作品相比较,无论在选材、情节构造还是人物塑造,现代作品很明显地向前迈进了一步。如近年来发表的作品《狼毒》、《龙门山武工队》、《喋血长江口》、《一彪人马》、《梅花上将》、《八月桂花遍地开》等等。尽管还是抗战题材,但无论在语言上,还是情节都已经非常现代化,基本上这些作品已经不再局限于乡土文风,略过环境描写,重点手笔放在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描述方面。在立足于历史前提下,增加动作虚构语言特技。之所以有这样的风格变化,其影响因素及结果是必然存在的。一是读者的阅读需求不再拘束于旧文风,二是商业利益的推动,要求作家在文笔上必须有所突破,迎合读者、出版商口味,更加现代化。经典作品与现代作品共同特点是:历史事件、决策、人物、情节忠于史实,个别次要事件、情节不拘泥于历史,这一点在创作上完全忠于原则。由此看来,抗战题材作品有两方面的过渡,即是从质朴的语言风格向现代文风转变的过渡,二是从原始的事件情节向历史事件及虚构事件多元化相结合过渡。相对文学作品而言,影视作品更加直观、形象化。尽管我们不得不承认商业利益是推动影视发展的主要原因,但是优秀的影视作品中所展示的审美视野、教育涵义远远比文学作品更加有力度和时效性。毫无疑问,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发展道路大致相同。提起抗战电影电视剧,我们很自然的想起七八十年代那些经典之作,比如电影《小兵张嘎》、《风云儿女》、《地道战》、《地雷战》、《烈火金刚》,电视剧《吕梁英雄传》、《野火春风斗古城》。这些影视作品局限于当时电影制作成本和拍摄技术,场景较为逼真,没有多少道具辅助,更不讲究特技效果,相对而言比较老土。从情节上看,这些作品非常贴近原作及史实,没有明显的“插曲”;就电影艺术方面审视,六、七十年代的抗日影视影片顶其多只能充当观众低级精神消费品,但也恰恰符合当时社会文明状况。很明显,影视作品质量的提升需要更好的发展环境。第五代导演在审美上很自然,也很必须地向前迈进了一步,不再按部就班式地套用前导演的制作方式,摆脱大场面,多人物场式,更加注重视觉和细节,进行新的尝试,突破传统。

八、九十年代优秀的抗日影视大多来自第五代导演的创作,这些作品像其语言及内容的创新成为中国抗日影视史上的里程碑。其中知名度较高的有陈凯歌的《黄土地》;吴子牛导演,获得柏林电影节银熊奖的《晚钟》;张艺谋导演,连获十二个国际大奖的《红高粱》。像《红高粱》这样的作品,没有炮火纷飞、杀气腾腾的战斗场面,只有一小群被日本侵略者压迫、凌辱,最终忍无可忍站起来反抗的民间壮汉。更为巧妙的是,张艺谋在这种题材作品中插入一段鸳鸯戏,以婚嫁开幕,在悲壮的搏斗中结局,非常强烈的对比。原本应该美满收场的红花轿、唢呐声、高粱酒、野合慢慢演绎为鲜血、刺刀搏斗的进程。我们不敢忘记,小鬼子用枪逼着徒弟紧握牛刀剥师傅的皮时的惨景,相信每一个中国人此时都会热血沸腾。张艺谋很巧妙地捕捉视觉效果,结合中国人心理,以小见大,促成《红高粱》这么一部史上大作。利润的驱动,明星大腕的加盟大大提升抗日影视制作成本和影片质量、可看度。《苦菜花》、《平原游击队》、《敌后武工队》、《小兵张嘎》、《太行山上》、《茶马古道》、《狼毒花》等红色经典先后在个卫星频道、央视热播,反响强烈,收视率居高不下。由王新民总导演的《新平原游击队》一面沿袭刘知侠的原著,另一方面加入许多新元素,增加动作特技,无疑是抗日电视剧创作的一个新亮点。影片围绕刘洪、李正两人在枣庄、临城一带开展游击活动,破坏沿线铁路,分散敌军对山里八路扫荡势力。导演结合观众喜爱武术动作影片心理,增加打斗场面,是一大看点。电视剧《小兵张嘎》大大地拓宽了早期电影《小兵张嘎》情节套路。以三个年少无畏的小孩为主人公,帮助地下武装与敌军周旋斗争,充分展示小八路机智、胆大个性,同时也似乎过于贬低敌军血腥、凶残、狡猾一面,剧情近于戏剧化,不够符合史实。类似的作品还有潘长江的《举起手来》,表面是抗日题材电影,实质完完全全是喜剧搞笑片子,仅仅只是,也只能满足观众无厘头心理需求,与艺术审美偏差甚远。相反,明星加盟的《狼毒花》、《太行山上》、《茶马古道》一度火热卖好,促成其热播的原因不乏影帝梁家辉的演技魅力和动作明星于荣光实打身手。美中不足的是,近年投影的影片几乎不怎么反映当时国民党与日军正面交战,除了《血战台儿庄》(1986)、《七七事变》(1995)、《亮剑》(2007)之外,很少片子涉及到这一题材。我们不否认这其中有一定的政治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导演没有把审美视野高度、全面化,毕竟电影无疆界,现实的,虚构的,都可以制作。正视现实,注重大众化口味的片子才能赢得高票房。中国电影能立足本土,走向世界是因为背后有灿烂的地域文化和武术文化,中国电影不管发展到何种程度,只能够不断挖掘新元素,而不可能脱离本土文化而另立门户。这同样要求作为导演,审

美必须注重现实而不拘泥于传统。

对甲午战争的评价 篇2

首先, 这次战争极大地推动了日本天皇政权的对外扩张意识。不仅“三国干涉还辽”事件使日本政府意识到依靠武力瓜分殖民地已成为世界潮流, 而且从战争中获得的丰厚战利品也使之更热衷于扩军备战及对外侵略。其次, 甲午战争为日本形成发动全面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体制奠定了基础。战争爆发后, 议员们纷纷向天皇和专制政府宣誓效忠, 从而使政府得以自由地决定临时军费通过了特别会计法, 并为支付巨额的军费募集公债。战后, 政府提出的扩军计划顺利得到议会的赞成, 而且议会与政府的部分权力也因战争的胜利逐渐为独立于政权之外的军部政治所夺。例如1895年实施台湾总督武官制, 1900年进一步发展为军部大臣现役武官制, 即规定内阁成员的陆海军大臣必须是现役大将或中将。

另外, 甲午战争使帝国主义思潮成为支配日本社会舆论的主旋律, 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德富苏峰的“大日本扩张论”和高山樗牛的“日本主义”。这两种观点均主张日本应对外侵略, 扩张殖民地。

这场战争也将日本人历来对中国人的意识扭转了180度。在此之前, 中国是日本的老师, 日本人学汉字, 写汉文, 模仿中国各种文化传统, 凡外国过来的新鲜玩意儿都加个“唐”字, 以示先进文明。忽然一夜之间, 他们发现心目中神圣的尊师竟然不堪一击, 惊讶之余狮子大开口, 从此拉开了对中国侵略的序幕。

尽管在明治维新后的数十年间, 日本已逐渐摆脱了往日对中国的敬畏, 但还没有露骨地表现出来。当甲午战争结束后, 日本国内迅速弥漫起一种自大而又鄙视中国的风气。当时日本的各大报刊纷纷主张通过这次战争进一步征服中国, 由天皇来统治中国。《时事新报》刊登社论说“日本开战是为了文明开化的进步”, 内村鉴三甚至以英语发表论文说“中国是进步的大敌”, 这样一来, 在日本的一般国民中就产生了“战争有理, 蔑视中国”的心理, 为日本全面侵略打下了民意基础。就连日本小孩都唱起“支那佬, 拖辫子, 打败仗, 逃跑了, 躲进山里不敢出来”这样轻侮清朝人的歌谣。另据记载, 当时许多日本人甚至公然以“豕尾奴”之类的字眼直接辱骂首批清朝留学生, 使后者因无法忍受此种侮辱而愤然归国。

1874年5月, 日本政府借口三年前琉球船民因风漂至台湾而被当地居民杀害的事件, 派军队在台湾登陆, 结果遭到抗击, 中国清政府也准备派军队前往参战。进退两难的日本被迫求和, 大久保利通亲自来华谈判, 并利用清政府急于求和的心态, 以“抚恤”的名义得到50万两白银的赔偿, 结果进一步刺激了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1879年, 明治政府派军队到琉球, 强制性地将1872年设置的琉球藩改为冲绳县, 此举遭到清朝的抗议。1894年春, 朝鲜南部发生大规模农民起义, 其口号为“消灭权贵”“逐倭灭洋”。朝鲜政府无力镇压农民起义, 决定请求清政府出兵“代为征讨”。得知清朝出兵后, 日本援引《天津条约》, 也派出了大批军队到朝鲜首都京城, 名为“警卫使馆”。但此时朝鲜局势已经基本稳定, 于是, 清政府驻朝鲜代表袁世凯与日本驻朝公使达成口头协议, 停止增兵, 并逐步撤出各自的军队。日本政府却蓄意挑起战端, 不断增加在朝鲜的兵力, 同时指示其公使“促成日中冲突卜为今日只急务。为断行此事, 可采取任何手段”。同年6月, 日本政府向清政府提出改革朝鲜内政方案, 遭到拒绝后又向清政府连续提出两次“绝交书”。7月23日, 日本军队占领朝鲜王宫, 扶持傀儡政权, 迫令其“请求”日本军队驱逐在朝鲜的清朝军队。

甲午战争对日本近代历史的影响 篇3

首先,这次战争极大地推动了日本天皇政权的对外扩张意识。不仅“三国干涉还辽”事件使日本政府意识到依靠武力瓜分殖民地已成为世界潮流,而且从战争中获得的丰厚战利品也使之更热衷于扩军备战及对外侵略。其次,甲午战争为日本形成发动全面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体制奠定了基础。战争爆发后,议员们纷纷向天皇和专制政府宣誓效忠,从而使政府得以自由地决定临时军费通过了特别会计法,并为支付巨额的军费募集公债。战后,政府提出的扩军计划顺利得到议会的赞成,而且议会与政府的部分权力也因战争的胜利逐渐为独立于政权之外的军部政治所夺。例如1895年实施台湾总督武官制,1900年进一步发展为军部大臣现役武官制,即规定内阁成员的陆海军大臣必须是现役大将或中将。

另外,甲午战争使帝国主义思潮成为支配日本社会舆论的主旋律,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德富苏峰的“大日本扩张论”和高山樗牛的“日本主义”。这两种观点均主张日本应对外侵略,扩张殖民地。

这场战争也将日本人历来对中国人的意识扭转了180度。在此之前,中国是日本的老师,日本人学汉字,写汉文,模仿中国各种文化传统,凡外国过来的新鲜玩意儿都加个“唐”字,以示先进文明。忽然一夜之间,他们发现心目中神圣的尊师竟然不堪一击,惊讶之余狮子大开口,从此拉开了对中国侵略的序幕。

尽管在明治维新后的数十年间,日本已逐渐摆脱了往日对中国的敬畏,但还没有露骨地表现出来。当甲午战争结束后,日本国内迅速弥漫起一种自大而又鄙视中国的风气。当时日本的各大报刊纷纷主张通过这次战争进一步征服中国,由天皇来统治中国。《时事新报》刊登社论说“日本开战是为了文明开化的进步”,内村鉴三甚至以英语发表论文说“中国是进步的大敌”,这样一来,在日本的一般国民中就产生了“战争有理,蔑视中国”的心理,为日本全面侵略打下了民意基础。就连日本小孩都唱起“支那佬,拖辫子,打败仗,逃跑了,躲进山里不敢出来”这样轻侮清朝人的歌谣。另据记载,当时许多日本人甚至公然以“豕尾奴”之类的字眼直接辱骂首批清朝留学生,使后者因无法忍受此种侮辱而愤然归国。

1874年5月,日本政府借口三年前琉球船民因风漂至台湾而被当地居民杀害的事件,派军队在台湾登陆,结果遭到抗击,中国清政府也准备派军队前往参战。进退两难的日本被迫求和,大久保利通亲自来华谈判,并利用清政府急于求和的心态,以“抚恤”的名义得到50万两白银的赔偿,结果进一步刺激了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1879年,明治政府派军队到琉球,强制性地将1872年设置的琉球藩改为冲绳县,此举遭到清朝的抗议。1894年春,朝鲜南部发生大规模农民起义,其口号为“消灭权贵”“逐倭灭洋”。朝鲜政府无力镇压农民起义,决定请求清政府出兵“代为征讨”。得知清朝出兵后,日本援引《天津条约》,也派出了大批军队到朝鲜首都京城,名为“警卫使馆”。但此时朝鲜局势已经基本稳定,于是,清政府驻朝鲜代表袁世凯与日本驻朝公使达成口头协议,停止增兵,并逐步撤出各自的军队。日本政府却蓄意挑起战端,不断增加在朝鲜的兵力,同时指示其公使“促成日中冲突卜为今日只急务。为断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同年6月,日本政府向清政府提出改革朝鲜内政方案,遭到拒绝后又向清政府连续提出两次“绝交书”。7月23日,日本军队占领朝鲜王宫,扶持傀儡政权,迫令其“请求”日本军队驱逐在朝鲜的清朝军队。

7月25日,日本军舰在靠近朝鲜的丰岛海面袭击清朝军舰,并击沉清政府运兵船高升号,800余名将士牺牲。8月1日,中日同时宣战。日本侵朝军队已达5万,并很快占领平壤,清军退至中国境内。9月17日,双方舰队在黄海激战,清朝的北洋舰队被击溃。10月25日,日本军队兵分两路进攻中国大陆,迅速占领辽东半岛及大连、旅顺,并在旅顺进行大屠杀,导致全城人员所剩无几。1895年1月,日军进攻山东半岛的威海卫,将北洋舰队全歼在海港内。3月,日军在辽东不断加强攻势,清朝军队连连败北,日军逼近山海关,清朝政府决意求和。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派李鸿章前往日本山口县马关(原下关)与日本政府代表伊藤博文谈判,在日方的高压威胁下,被迫在4月17日签订了极为屈辱的《马关条约》。其主要内容为清朝承认朝鲜独立,清朝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增加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个城市以及长江、吴淞江航运线,日本人可在中国各通商口岸设厂制造产品,运销内地只交纳进口税,免征一切内地税。早就对中国东北地区抱有野心的俄国极力反对将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因而伙同德国、法国进行干预,结果日本不得不接受三国的“劝告”,将辽东半岛归还给中国,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另付3000万两白银的“赎辽费”。《马关条约》令日本野心膨胀。通过甲午战争,日本不仅强占了台湾、澎湖列岛,而且获得了2.3亿两白银的巨额战争赔款,另外还有从清朝缴获的舰艇等战利品价值近1亿日元。要知道,当时日本每年国库总收入仅为8000万元,单是来自清朝的赔款即相当于日本4年多的财政总收入。面对这样一大笔“意外之财”,日本当年几乎是举国惊喜。时任外务大臣的陆奥宗光曾高兴地说:“一想到现在有三亿五千万元滚滚而来,无论政府还是私人都顿觉无比的富裕。”后来的历史证明,正是利用清政府支付的巨额赔款,日本一跃而成为强国,更将其中一亿多元直接用于陆海军备扩张,极大地增强了军事实力。尤为重要的是,日本通过强占台湾,极大地刺激了其对外侵略扩张的欲望。自此,日本迅速走上了全面侵略中国的军国主义道路。

对甲午战争的评价 篇4

2015年09月02日 08:09:20 来源: 光明日报

曲青山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开展纪念活动时,有两大历史问题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对第一个问题本来历史早有定论,但是,近年来一些人打着“重新认识历史”的旗号,提出了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和观点,亟待加以澄清。而第二个问题则长期以来被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国家所忽视和贬低,也需要给予发声,呼吁国际社会予以关注并深入研究,从而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和作出新的历史结论。

1、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处在什么样的历史地位,起了什么样的历史作用呢?2014年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这是对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历史地位和作用的高度概括和评价。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以为有如下理由:

第一,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最早宣传者、动员者和抗击者。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从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的。尽管这个时候中国的抗日战争还是局部的,但中国共产党立即发起抗战号召和组织开展了抗日游击战争。事变发生的第二天中共满洲省委就发表《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20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工农革命委员会发表《满洲事变宣言》。1932年4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布《对日战争宣言》。1933年1月26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共中央名义发出“一二六指示信”,首次提出在东北组织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至1933年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各地游击队已经成为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主要力量。至1937年秋,东北抗日联军发展到11个军、3万余人,同日伪军进行大小数千次的战斗,粉碎敌人上百次“讨伐”,歼敌1万余人。

第二,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团结凝聚全民族抗战力量的杰出组织者、鼓舞者和坚强政治核心。在民族危机加深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以国家和民族大义为重,顺应时代要求,适时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1935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八一宣言》中呼吁全国人民集中一切国力去为抗日而奋斗。12月9日党领导北平学联组织发动了大规模的“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12月在瓦窑堡会议上党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调整了各项具体政策,得到全国各界的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首先与东北军和第十七路军等实现西北地区抗日力量的联合,同时努力争取国民党当局和地方实力派联合抗日。到1936年12月前,中国共产党与10多个省的地方实力派之间初步建立联系,为形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到来创造了条件。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促成了中共中央逼蒋抗日方针的实现,为国共第二次合作起到了重要作用。1937年七七事变后,翌日中国共产党立即向全国发出通电,指出只有实行全民族抗战,才是中国的出路,号召全国人民、军队和政府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侵略。经过中国共产党坚持不懈的努力,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和国民党主要领导人发表谈话为标志,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在中国共产党积极努力和推动下,以国共合作为中心,中国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各爱国军队、各阶层爱国人士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组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终于形成并发展起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不容易,坚持和维护同样不容易。中国共产党始终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始终不渝地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打退国民党顽固派三次反共高潮,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引领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旗帜和坚强的政治核心。

第三,中国共产党制定实施了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战略总方针,成为抗日战争正确战略的提出者、指导者和引领者。从全民族抗战一开始,中国共产党就号召全国人民总动员,主张开放民主,改善民生,广 泛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实行全体人民参加战争、支援战争的全面抗战路线。历史事实证明,只有实行全面的抗战路线,才能引导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并使这个胜利成为人民的胜利。同时,中国共产党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为党领导下的广大抗日军民提供了战胜敌人的科学思想和正确方法。早在1935年12月毛泽东就指出,“要打倒敌人必须准备作持久战”。1936年7月他在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谈话时,提出了通过持久战取得胜利的方针。1938年5月他撰写《论持久战》,有力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明确指出持久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总的战略方针,中国持久的抗战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最后的胜利是中国的。持久战战略从思想上武装了中国共产党和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也在国民党及其政府和军队中产生积极影响,极大地鼓舞和坚定了中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和决心。在抗战中中国共产党还提出了游击战的战略理论及一系列战略战术。1937年8月1日张闻天、毛泽东致电周恩来等,指出红军的作战原则,是在整个战略方针下执行独立自主的分散作战的游击战争。党在洛川会议上通过了在敌人后方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配合正面战场,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的行动方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敌后战场逐渐成为主战场。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曾指出:“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游击战,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将在人类战争史上演出空前伟大的一幕。”抗日战争的历史进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具体说,在战略防御阶段,抗日游击战争迅猛发展,不仅有力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而且创建了敌后抗日根据地,通过在日军背后发起战略性的攻势作战,尤其是对日军的交通线发起频繁的致命性的持续攻击,迫使日军不得不长期而不是暂时分散兵力两面作战,从而为推动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到战略相持阶段,实现持久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战争普遍展开,抗日民主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从陕甘宁边区发展到华北、华中、华南的广大地区。在战略上造成对日军重点占领的城市和交通线的反包围态势,形成犬牙交错的战争形态。敌后战场的发展壮大,抗击着约60%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逐渐成为主战场,减轻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压力,成为促使国民党抗战到底的重要因素,为赢得全国抗日战争的胜 利作出重要贡献。在极为艰苦的反“扫荡”、反“清乡”斗争中,敌后军民创造了很多极为有效、灵活多样的歼敌方法,如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围困战、水上游击战、铁道游击战等等,以少胜多,积小胜为大胜,使日伪军犹如困兽,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不可自拔。1943年以后,抗日战争进入局部反攻阶段,敌后战场逐步实现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收复了大量失地,成为全面反攻的战略基地。1944年八路军、新四军作战2万余次,歼灭日伪军近20万人,解放人口1700多万。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展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于1945年8月开始全面反攻。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各解放区立即组织反攻大军,陆续发起猛烈的全面反攻。到1945年底,共歼灭日伪军近40万人,收复县以上城市250余座。整个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华中建立了辽阔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在东北、华南,一直到海南岛,建立了广阔的抗日游击根据地。敌后游击战争的广泛开展和不断扩大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是战略上以弱胜强,充分发挥人民战争威力的最有效的作战形式。敌后战场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起到了改变整个战局发展的战略作用。

第四,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有必要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在敌后开展的游击战争,是世界历史上罕见的艰苦战争。他们兵力弱小,装备落后,却要面对强大的日军的反复“扫荡”。他们在敌人包围中创建的抗日根据地,大多是穷乡僻壤,物质条件极为恶劣。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不畏强暴,英勇杀敌,在消灭大量敌人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牺牲。从白山黑水到长城内外,从大江南北到珠江两岸,中国共产党人冲锋在前,与人民同甘共苦,同人民一起流血牺牲,谱写了一曲曲英雄的壮歌。党领导的军队在抗战中付出极大牺牲,指战员伤亡60余万人。敌后抗日根据地人民群众更是牺牲巨大,伤亡600余万人。其中,晋察冀根据地伤亡的群众约71万人,晋冀鲁豫根据地伤亡的群众约120余万人。抗日战争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是全民族利益的最坚定的维护者,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这是客观的历史 事实。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年的时候,我们应该缅怀先烈,珍爱和平,铭记这段难忘的历史。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为战胜日本法西斯、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伟大的历史性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但是,长期以来,西方一些历史学家基于“西方中心论”的思维,在研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时,往往片面强调欧洲战场的地位,强调美国、英国、苏联等国的斗争,轻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所起的作用,忽视和淡化了中国军民在抗战中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和历史性贡献。我们应该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实事求是地给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应有的地位。值得关注和欣慰的是,西方一些正直的学者已经在努力改变这种现象,客观公正地重新认识和评价这段历史。2013年,英国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拉纳·米特教授推出新作《中日战争(1937—1945):为生存而战》(2014年中译本书名改为《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他分析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国人和西方人是从完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中国所扮演的角色的。对于西方盟国来说,中国是恳求者,是一个被打垮了的国家,等待着美国和英国把它从日本人手中拯救出来。但在蒋介石和很多中国人眼里,中国是第一个奋起反抗,也是最坚决地反抗轴心国侵略的国家。”因此,正本清源,在正确把握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上,深刻认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给予科学的评价,仍然是中国学术界乃至国际学术界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具有重要历史地位和作用,这个地位和作用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按照世界现代史的论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间是1939年至1945年。然而,中国人民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时间早在1931年就已经开始。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37年卢沟桥事变是中国全民 族抗战的开端,中国战场成为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战场,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的时间最早,持续的时间最长,这是历史的事实。正是有了中国这个主战场,才有东方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按照日军师团编制计算,在抗战中中国牵制和抗击的日军兵力最多。从七七事变到抗日战争结束,日本历年投入到中国战场上的陆军,最多年份超过其编制总额的90%,最少的一年也约占其编制总额的35%,在全民族抗战的8年中日本在中国战场投入的兵力平均每年超过其编制总额的70%。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陆军约70%的兵力、约35个师团被牵制在中国战场。中国为战胜日本法西斯作出了巨大牺牲,在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多达3500万人以上。国际形势的大框架、总格局,使对日战争的胜利来自于同盟国共同作战,美、英盟军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对日本的进攻,苏联军队在中国东北地区参加对日作战,东南亚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斗争,都对打败日本法西斯起到了作用、作出了贡献。但这丝毫不能改变也没有改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为东方主战场的地位。

第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正义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个贡献不仅表现在抗击的时间上、牵制的力量上、消灭的人数上、损失的财产和人员上,还表现在中国的全面持久抗战,粉碎和打破了德、日、意轴心国的全球进攻计划,遏制了日本侵犯西伯利亚的北进计划,使苏联得以避免两线作战;牵制和推迟了日军的南下步伐,减轻了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对英、美等国的军事压力。同时,在战略和战役上对美、英盟军的作战行动给予了支援和配合,为保证同盟国实施“先欧后亚”大战略起了重要作用。中国远征军出师缅甸,对于远东盟军对日作战起了直接的配合作用。作为亚太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战略基地,中国为同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在自己非常困难的条件下,从人力、物力、财力上支援了同盟国的反法西斯战争,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因此,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配合和支持,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要取得完全的胜利也是不可想象的。

第三,中国积极倡导和推动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并为创建联合国和建设战后国际新秩序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中国是建立国际反 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为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当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到全球范围时,中国主动加强同美、英、苏等盟国的联系。1942年1月1日,以中、美、英、苏四国为首的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宣言提出在战后建立一个普遍性国际组织的建议。1945年4月25日至6月26日,中国政府参加了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联合国制宪会议,会议讨论并签署了《联合国宪章》,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不仅与同盟国并肩作战,而且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支持邻国的独立运动,维护弱小民族的利益,为彻底打败法西斯和建立战后国际新秩序,发挥了重大作用。

总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树立了一个以弱胜强的光辉范例,为最终战胜世界法西斯反动势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正如拉纳·米特教授所言,西方国家应该“还历史公正与完整”,“对中国的角色给出恰如其分的说法”,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有更多、更新、更深入的认识。当然,毫无疑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与世界所有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分不开的。这些国际援助是中国能够坚持抗战并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条件。但是,必须看到,这并非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主要是中国人民自力更生、不畏强暴、浴血奋战的结果。按照1937年的比价折算,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直接经济损失是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是5000多亿美元。中国全面的持久抗战牵制和消耗了日本的大量军力,也对欧洲和亚洲其他地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大的战略支持作用。可以说,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旗帜上,凝结着各国友人的血迹;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丰碑上,也熔铸着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和卓著功勋。

对朝鲜战争的认识 篇5

同时,我和我们的小组有着良好的合作,我们一起讨论老师的上课内容,一起探讨各种我们感兴趣的话题,尤其对于朝鲜战争这个主题,我们讨论了很多,我们小组一起看了《太极旗飘扬》。看了《太极旗飘扬》之后,深深被韩国人民的爱国奋斗牺牲净胜所感动,透过电影,我看到了韩国人民对战争的反思是深刻的,是值得学习的。看完整部电影,我既被片中哥哥对弟弟的那份爱而感动又为战争给普通百姓带来的创伤而悲伤。片中哥哥从头到尾都想着能让弟弟安全回家,从一开始立功心切变得残暴到后来为了掩护弟弟又能够机枪向自己的部队开火,自始至终他的心中一直在为自己的弟弟考虑。同时我们也要反思战争给我们带来的反省,影片中弟弟曾经面对抓他哥哥未婚妻的人问到:“难道意识形态就真的那么重要吗?”回顾历史上的大大小小的战争大多都是因意识形态的对立引起,为了意识形态一个名族的同胞可以互相屠杀,这是多么的可悲啊!整部电影就是反应了我们人性最美的爱与意识形态带来的战争之间的一场“斗争”。

现在,我觉得我对朝鲜战争的认识已经不再停留于之前的那种表面状态,我看到了战争的实质,看到了战争给朝鲜半岛人民带来的灾难,看到了战争中的兄弟情谊,看到了战争很多时候是大国之间的博弈表现。我觉得我应该在回国之后像我的本科同学们讲诉我在韩国的有关朝鲜战争所见所闻,加深大家对朝鲜战争的认识高度。同时我们要意识到,一定要爱护和平,反对一切形式的战争,因为,只有和平才能使社会发展进步,而战争,只会带来痛苦和灾难,只会带来社会的倒退。

郎咸平对《货币战争》的看法 篇6

郎咸平:中国正面临国际金融和产业的掠夺之二

【郎咸平教授】:刚刚在休息期间,有几位朋友来找我,他们说,我前一阵子看了一本书《货币战争》,能不能点评一下。我说,千万别看,如果国际炒家就这么一个水平的话,我们可以偷笑了,国际炒家的水平是这本书里面讲的百倍千倍。我你给讲一个最可笑的话,这些国际金融炒家还要谋杀总统来获利,你不觉得这么很蠢吗?他们做的最高境界对中国人做的事就是我们心甘情愿把金钱他,花钱请他来演讲。比如说银行改革就是国际金融炒家策划的。大家知不知道,美国的中央银行是私人的,不是国家的,今天替我们做银行改革顾问中的几位,同时就是美国中央银行的股东,这是引狼入室,所以去年年底,美国商业银行对媒体做了一个宣布,他们在美国的次债危机当中损失了不少钱,可是从建行的上市他们赚回了1300亿,也就是说在座各位来宾你们家人和保姆每个人都捐了一百块,一百乘以13亿刚好是美国银行赚的钱。我们搞了股权基金由楼继伟来经营,买了一个黑石,还差不多倒闭。今年的帝国主义是以国际化为前导,金融为后盾,达到的目的就是我们的白银大量的流出。我们跟150年前不一样,150年我们是很努力地打了败仗把白银送给别人,而今天我们是高高兴兴把白银送给别人。你认为150年以后的人如何评价我们现在的老祖宗,大家想想?

如果你看了货币战争这本书让你感觉震撼的话,你胆子太小了,今天我们所接触的这一切,将是百倍千倍的震撼,包括我刚才讲大米的定价权的问题,那真的是最高境界的艺术指导!在休息期间很多人很激动跑来找我聊天,郎教授我们应该这么做,我们应该那么做,我说你们讲得都对,但是要做成功需要什么,还是两件事第一你要最充足国际资金,第二要有最卓越的国际金融人才。你有没有?

。。。

进口通货膨胀太有意思了,我给你一个数据,最近石油价格涨到135美元一桶,大米价格飞涨,按照经济学理论都是错的!不过很多经济学家是只认死道理,不知道怎么一回事!我给你一个数据你就懂了,石油的需求每天是8600万桶,石油的供应是每天是8700万桶,很明白的是供过于求!

供过于求价格应该下跌,可是不跌反而上涨。四大农产品目前国际仓储量是1.46亿吨,消费量是1.32亿吨,储存量明显大于消费量,也是供大于求,但农产品价格还是在上涨,这就是国际炒家造成了,这是第一次,从来都没有发生过。很多国内的人邀请外国的人来演讲,很多都是他的马前卒,来做说客的。你想想什么是他们最高战略指导方针,我在这里不知道为什么心情比较愉快,我就告诉你他们的操作手法好不好?

那是真正的郎氏秘笈,因为我是彻头彻尾的资本主义经济学家,我太懂他们那一套了。你想想,全世界的股票市场都不太好,全世界楼价都是飘忽不定,黄金价格炒得太高,所以这些国际炒家他准备怎么做,我请大家站在他们的角度来看问题,不要站在你自己的角度,股票不好炒,楼房也不好炒,黄金也不好炒你能炒什么呢?就剩下石油和大众物资、铁矿、铜矿都可以炒,但你要炒只能炒期货,国际金融炒家只能是炒期货,我劝各位来宾你千万不要炒期货,因为你缺乏下面的这个水平。期货要炒的成败,有一个必备的原则,那就是经济基本面一定要配合你的炒作方向,比如我今天赌今天这个汽油会涨你就要肯定一定有人会买这个东西,比如说你认为大米会涨,你就一定要确认一定有一个傻瓜国家去大买这个大米。你一定要掌控基本面才能来炒期货,否则基本会失败。

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想问题的。一下子就看到了中国,你知道中国的影响有多大吗?我们石油价格才涨了13% 左右,全世界期货市场的石油价格当天一下子大跌,因为中国人买什么东西,什么东西价格上涨,因为中国人太多了,就以国际金融炒家的立场来看问题,中国人买什么东西,什么东西就大涨,这不就是基本面呢?因此在中国政府买什么东西之前先买,比如从一百块炒到三百块,再卖给政府,他就赚两百块,生产者不赚钱,我们大亏,这就是国际金融炒家的阴谋。选品种,因为你要确定你的定价权,首先他挑到了大米。为什么是大米?我给你讲这个学问大得不得了,我这个人比较笨呀,我研究了三个月才知道。为什么选大米,太重要了。想不想学一招呀?!为什么不选小麦,为什么选大米,而不选小麦,这就是水平呀?!

【听众】: 中国人喜欢吃大米。

【郎 咸平教授】: 喜欢吃大米的国家都是贫穷落后的问题,这些国家比吃小麦的国家相比一般而言都是比较贫穷的。这些贫穷的国家,老百姓吃大米,如果买不到大米怎么办?很简单就饿死了,你这个不用怀疑。饿死怎么办呢?饿死就饿死了!所以,把大米价格一炒高以后,这些吃大米国家的政府立刻面临倒台的危机,大米价格一上升,各国政府就配合国际炒家,像越南一样,不让大米出口,为什么呢?首先保证本国人民不被饿死,因为一饿死政府就倒台,亚洲这些产稻米的国家不让稻米出口了,如果你不让稻米出口是什么结果呀?价格更涨。那些穷国,比如说菲律宾他买不到大米了,国际炒家就这么厉害,大米价格一炒高,各国政府为了保全政权的稳定就不出口大米,越不出口,价格越高,更穷的国家买不到大米,又没有钱,必然的结果使这些不太生产大米的国家一定会有人饿死,一旦走到这么一天,这些穷国一定会尽自己的最大力量,砸锅卖铁,到处借钱也好,他什么都顾不上,他只能是做什么,只能去国际市场上用这么高的价格买大米,以防止自己本国的老百姓饿死。如果所有的国家都是这个逻辑,怕老百姓饿死,政府倒台,在所有国家都不出口稻米的情况下,不得不接受国际炒家最高定价,只要有一个政府去买,这个价格就是市场价格。懂了吗?就像你炒股一样,今天的收盘价是什么价,比如说两点多价格是13块,为什么?因为有人在13块交易,12块交易就是12块,这就是市场价。因此,这些穷国家的政府在求爷爷告奶奶,砸锅卖铁的情况下,筹出这么一点点钱在国际市场上只要一买稻米,这个最高的天价就是稻米的市场价。在这个时刻你知道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那就是稻米的定价权由过去的供需双方决定,改成了国际金融炒家的定价,就形成了国际金融炒家最终定价权。

你们说手段高不高?!由于是国际进炒家最终定价权,所以供需不重要,世界大米供过于求,石油供过于求,但价格是由国际金融炒家决定的,他说几块金钱就是几块钱。他们就找人来放话,石油价格应该涨到140块了,他说涨就涨了,因为国际金融炒家已经掌控了国际大宗产品的定价权。

中国东北大豆原来是最好的,现在美国的大豆进来了,他比中国的大豆好,因为他出有量比我们高23%,而且价格比我们便宜,因为大豆油价格就便宜了,因此大豆油便宜了,所以其他食用油也便宜了。那这个价格谁来定呢?是由国际炒家定的,所以逼得我们价格不得不上涨?!

我给你讲,我讲出来你们觉得哦,很简单,都听懂了。如果我不讲,你怎么也想不到,这就是国际炒家的厉害,我把他的逻辑分析给你讲的清清楚楚。比如说罗杰斯在半年前承诺大家要买农产品,为什么?完全因这个阴谋铺路,他讲什么,什么就要涨。这就是国际金融炒家的厉害。大家听我演讲到哪里一定觉得很悲哀。你肯定说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我们要联合什么什么其他国家,我们要彻底打败国际金融炒家。你们是不是要问这个问题,还是你根本不在乎。要不要打败国际金融炒家,要不要?!

【听众】: 要!

【郎咸平教授】:你有没有想到一个问题,我们意气风发,我们联合几个国家一起来围剿国际金融炒家好不好?

【听众】: 好!

【郎咸平教授】:你知道会有什么结果,我们一起被他打败。因为国际金融炒家从来没有失败的,因为今天的战争是我们从未经历过的金融战。而在要这一场战斗中取胜,只有两个重要原则,第一你必须有最崇充沛的国际资本;第二你必须有世界顶级金融操作高手。我把这两个前提丢给在座的,你觉得你具备吗?

我们只具备第一项充沛的国际资本,第二项具备呢?!

【听众】: 不是有你呢?!

【郎咸平教授】:中国13亿人口,包括我本人在内,都不具备。因为我只知道理论,我没有亲自操刀过。

【听众】: 试试吗? 【郎咸平教授】:不能试的,一试就失败!日本90年日本崩溃谁造成,国际炒家。越南经济危机谁造成的,国际炒家。都听懂了吧。国际炒家可以动用几千亿资金轻轻松松打败了国际中央银行。(中国不是赢过么?)【郎咸平教授】:怎么办?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很多人就骂我,你光讲一个问题,你不解决问题。同志们,我只是一个个体户,我能解决什么问题呀!我听到网友骂我,我就生气,我只是一个小教授我毫无权利,我解决什么问题呀?!我也很悲观,混到现在一事无成,什么都解决不了。我今天中午跟媒体也讲了,我人生目标也改了,不想当教授,也不研究金融炒家,完成中学时的遗愿,改作明星了,我现在最大的人生目标是参加明年的央视春晚,由我来取代赵本山演一段小品好不好?

大家想想,今天的通货膨胀就是一个二元经济环境和国际进口通货膨胀两个力量扭曲体勾结在一起,我请问一下,这是流动性过剩吗?!你只要听懂了我今天的演讲,你完全理解了为什么食用油、大米价格上涨,猪肉价格上涨,那就是二元经济配合上进口通货膨胀造成的。

如果你们不介意的话,我想给你讲一个小故事。韩国总统要禁止进口美国牛肉,大家知道不知道韩国为什么这么激动要冲击美国政府呢?!你以为韩国人只是好斗吗?我告诉你,韩国人聪明的多得多,他从亚洲金融危机学来太多经验那就是韩国一旦成功了进口美国牛肉以后,美国牛肉特别的便宜,他将席卷全韩国牛肉户,把全韩国养牛户淘汰,到最后,韩国牛肉价格将被国际金融炒家掌控!所以我个人认为,韩国老百姓反对政府进口牛肉是有原因,因为只有自己生产,才不会被别人所控制,就这么简单!

对甲午战争的评价 篇7

美国的“正义原则”的思想基础是中世纪的正义战争理论, 对该理论贡献最大的是公元4世纪的希波主教、哲学家奥古斯丁, “他在《上帝之城》一书中首次提到‘正义战争’概念。广泛讨论了人性、法、正义、道德责任和罪恶, 提出正义就是‘善’, 就是和平与秩序, 真正的正义就是爱心善行, 体现平等与公正。” (1) “‘是对方的过错使明智之人不得不发动正义之战’, 而且, ‘有望带来持久的和平’胜过‘无意于拯救的囚禁’。” (2) 由此可见, 奥古斯丁认为和平是秩序的安宁, 正义是对秩序的维护, 在此基础上, 为了维护秩序的安宁, 发动战争、惩罚罪恶是正义的表现。但是如果被无赖的政治投机者利用, 肆意扩大对权利范围的定义, 其反而会成为野心家发动战争的口实。奥古斯丁写作此书的本意也是为基督徒参加保卫罗马的战争辩护, 其后基督教现实主义的发展深刻影响着西方国家的战争伦理观。

天主教哲学家阿奎那丰富、拓展并发展了奥古斯丁的正义战争理论。按照阿奎那的理论, 正义的宗旨在于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促成人们致力于人类社会的幸福;正义是最高的善, 是维护和保障基督教国家的统一、和平、安全与福利。阿奎那从道德的角度有条件的承认战争存在的合理性, 但更加强调战争与暴力下道德标准的必要制约, 即战争发动者必须为战争以及战争行为的后果负责。

到16世纪, 近代国际法学的奠基人胡果·格劳秀斯提出了“战争的正义性”和“战争中的正义性”两个概念。战争的正义性是指战争是否应该进行, 它是选择要战争还是要和平的准则;而战争中的正义性则涉及战争该如何进行, 这是关于如何进行一场特定战争的准则。到了20世纪, 西方世界逐步形成并大致确认了关于正义战争的规范标准, 在此简要概括如下:

一般认可的战争正义性标准:1.正当的理由与正当的意图;2.合法的权威;3.必要的获胜机会;4.用尽最后手段。

一般认可的战争中的正义性标准:1、区分原则、保护原则、人道主义原则;2、战争的双重效果利弊关系。

二、伊拉克战争的非正义性

有人将伊拉克战争比作第二次海湾战争, 实则不然, 伊拉克的战争的开始是由美国单方面宣布的, 根本没有联合国的授权, 无论是开战理由还是战争过程都是不合法的。下面我们以“正义原则”下的正义战争标准来全面评判伊拉克战争的正义性。

(一) 正当的理由

“正义战争的理由必须能够提供明晰而准确的是非判断, 必须从根本上基于受到侵害这个前提条件”。美国发动战争的借口却是疑似伊拉克隐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 理由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 而直到2005年1月, 对伊拉克掘地三尺的美国始终没有发现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最后白宫不得不宣布伊违禁武器搜寻小组的工作无果而终, 令参战盟国大跌眼镜。

(二) 正当的意图

正当的意图要求国家不能将战争简单的视为政策的工具, 应该为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利益而不是仅仅满足一己私利。伊拉克战争目的是为了获取世界石油供应的主动权, 重新确认自己在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上的优势。美国并非一贯反对独裁, 其只打击反美的独裁政府, 却支持亲美的独裁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 美国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世界190多个国家绝大多数反对美国发动这场战争。“阿拉伯国家联盟、不结盟运动均发表声明鲜明地反对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 要求美、英立即停止战争。欧盟、北约没有支持美、英对伊拉克宣战。” (3)

(三) 用尽最后手段

为了维持和平的秩序, 人类不应放弃通过和平解决问题的途径与可能, “开战之前必须确认所有非暴力手段已无可能” (4) , 正义战争始终是最后考虑的不得已而为之的执行手段。从1060号决议到1441号决议, 国际社会始终没有放弃寻找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的途径的最后努力。而布什政府在伊拉克问题上表现得更愿意诉诸武力, 对外交方式缺乏耐心, 美国在联合国迟迟不通过开战决议的情况下, 绕开联合国直接发动战争, 甚至无视武检团尚未完成的必要的检查。美国的意图就是动武, 不会为争取和平用尽最后的手段。

(四) 区分原则、保护原则、人道主义原则

“区分原则就是区分军事人员和平民, 区分军事设施和民用设施, 不对民众生活基础以及生存环境造成不必要的破坏;保护原则是保护战俘、平民和非敌对第三国利益, 保护历史文物及文化宗教信仰;人道主义原则是最大限度地提供人道主义保护和救助, 最大限度地限制对人道主义原则的违反和破坏。” (5) 美伊战争爆发后, 每天都会发生美军士兵射杀平民、奸杀少女、损毁民宅的暴行, 美军虐囚的丑恶行径让全世界目瞪口呆。

三、战争伦理的历史使命

“苏联垮台后, 美国处于一种独一无二的地位, 它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真正的全球性的大国” (6) , 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 美国在军事、科技和经济等诸多领域的超群优势, 使其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国家实力的差距成为衡量国际政治话语权大小的标准。“美国现在外交的核心是通过打击“恐怖主义”和实现民主来实现以美国价值观为中心的世界秩序。” (7) 维持国际和平秩序的策略是:1、处罚和优势威胁;2、均势;3、国际体系转型。均势对策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注重实效的解决办法, 但是它忽视了正义价值观, “如果没有一种相互妥协的正义观, 和平也很难实现。” (8) 战争的伦理不应是事后的正义与被强权利用的对象, 按照斯坦利?霍夫曼的话, “服务于国家野心的卡律布迪斯漩涡和对于克己过分夸耀的锡拉岩礁”, 使战争的伦理处在一个进退维谷的危险境地。我们应该使战争伦理真正承担起预防战争、维护和平的历史责任, 发挥其维护世界秩序与文明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唐宝才.伊拉克战争后动荡的中东[N].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7 (1) .

植物对动物的“战争” 篇8

无独有偶,在阿拉斯加也曾发生过类似的趣事。1970年,阿拉斯加原始森林中的野兔繁殖非常迅速,它们啃食植物嫩叶,破坏树木根系,严重威胁森林的生存。为了保护森林,人们想方设法围捕野兔,可是收效甚微。眼看大量森林就要遭到毁灭,就在这时,野兔突然集体生起病来,猛拉肚子,大量病死,几个月内,野兔的数量急剧减少,最后在森林中消失了。野兔怎么会突然消失了呢?科学家发现,森林中所有被野兔咬过的树木,在其新长出的芽叶中都会产生一种叫萜烯的化学物质。正是这种化学物质使得野兔生病,最终离开了森林。

为什么咖啡树的果实里含有咖啡因,茶树叶子里含有茶碱,烟草叶里含有尼古丁呢?它们是为了让人悠闲地享用的吗?恐怕不是这样。这些对我们有提神镇定作用的物质其实都是毒素,是真正的“杀虫剂”,是这些植物用来杀死那些要吃它们的果实或叶子的昆虫及其它动物的。生物学家给蝴蝶幼虫和蚊子施了小剂量的咖啡因,它们就不再吃东西了,像触了电似的到处乱爬,生长也停止了。如果实施的剂量大,它们会在24小时内死掉。喷过咖啡因的番茄,也再没有什么啃叶子的昆虫会碰了。

含羞草稍被触摸,就会自然收缩起来。科学家观察发现,含羞草的这种特性,其实也是一种特殊的自我保护方法。含羞草的害羞特性,不仅能避开狂风暴雨的袭击,据说还能防止动物的伤害呢!因为动物稍稍碰它一下,它马上就会合拢叶片,这习惯性的动作准会让垂涎它的动物大吃一惊,继而逃之夭夭。

有的植物为了使自己免受灭顶之灾,就分泌出某些化学物质来对付动物。比如昆虫在吃了植物的茎叶以后,就会消化分解植物体内的多糖。昆虫的胃里有糖苷酶,它能促使多糖水解而变成单糖,在昆虫体内产生能维持生命的能量。有些植物根据这一情况,制造出一类带羟基的吡咯烷化合物,其化学结构跟果糖非常相似,并成功地欺骗糖苷酶,使它把这种化合物当做糖果结合。但一结合就再也掉不下来了,这样就破坏了糖苷酶的催化水解反应。昆虫吃下去后,纤维素不能消化,也就不能变为单糖。结果昆虫在吃了植物后就感觉不到甜味,因而胃口大伤,不再贪吃。植物就这样想尽办法来使昆虫厌食。

南美洲的一种野生马铃薯对付昆虫更有绝招。它的叶子上长着两种纤毛,如果蚜虫碰弯了其中一种,它就会分泌出一种胶来把蚜虫粘住;如果另外一种纤毛折了,则会有一种气体散发出来。奇妙的是,这种气体竟和蚜虫在遭到瓢虫、草蛉幼虫进攻时发出的警告气味一样,蚜虫就会以为是别的同类在发出警报:“注意!有敌人在靠近!”于是,其它的蚜虫赶紧逃跑,叶子因此得救了。

在美国,如果玉米地遭到螟蛾的侵害,玉米会发出求救信号,这是一种气味,它会引来姬蜂,而姬蜂会杀死螟蛾。显而易见,这种植物竟会招引自己的“侍卫”。

植物的自卫手段,有时还有很大的杀伤力。中美洲有一种博尔塞拉树,不仅动物怕它,连人都怕它。若是羊、牛或人捋它的叶子,周围15厘米范围内的叶子就会向它们劈头盖脸地浇下一种具有腐蚀性的液体,简直是一种“液体大炮”,令动物心惊胆战。

非洲有一种叫马尔台尼亚的草,它果实的两端像山羊角般尖锐,生满针刺,形状相当可怕,有人因此称它为“魔鬼角”。“魔鬼角”不仅形象狰狞,而且威力无比,竟能杀死企图吞食它们的大型野兽鹿和狮子。这种果实成熟后落入草中,当鹿来吃草时,果实就会插入鹿的鼻孔,于是鹿疼痛难受,竟至发狂而死。“魔鬼角”有时长在狮子出没的地方,狮子活动时会被它蛰痛。当狮子发怒一口把它吞下时,“魔鬼角”上的尖刺就会向铁锚一样牢牢定格在狮子的食道里。威风凛凛的狮子此时什么东西也不能吃了,只等着活活饿死。

人们困惑不解的是,植物既无感觉神经,又无意识,它们是怎么感知昆虫的侵袭,又是如何调整体内化学反应去合成一些使害虫望而生畏的化学物质?它们又是怎样散发和接受化学“警报”,协调集体抵抗动物的行为的?现在看来,只有弄清楚这些植物的生理学机理,才能最终解开植物和动物之间的“战争”之谜。

(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长鼻子的植物》 编著:百轲)

上一篇:地理和贸易读书笔记下一篇:去过去过还去过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