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定位坐标放线(共5篇)
建筑定位坐标放线 篇1
建筑物的定位放线要求的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就是确定建筑物的具体位置的`测量工作。
建筑物的定位应以其平面布置形式和占地面积大小不同而异:当以城市控制点或场区控制网定位时,应选择精度较高的点位和方向为依据;当以建筑红线桩定位时,应选择与主要街道中心线平行的建筑红线为依据,并应以较长的已知边测设较短的边;当以原有建(构)筑物或道路中心线定位时,应选择外廓(或中心线)较完整的永久性建(构)筑物为依据。
进场后首先对甲方提供施工定位图进行图上利用坐标反算法复核,以确保设计图纸的正确。此项工作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
坐标反算法:根据直线的起点和终点的坐标,计算直线的水平距离和坐标方位角的过程。
项目技术负责人带队与甲方一道对现场的座标点和水准点进行交接验收,发现误差过大时应与甲方或设计院共同商议处理方法,经确认后方可正式定位。
工程定位后要经建设单位和规划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始施工。
建筑定位坐标放线 篇2
关键词:建筑物,定位放线,基础放线
1 建筑物的定位放线
主要是按照设计定位条件根据场地平面控制网或主轴线测定,一般在测定建筑物四廓和各细部轴线位置时,首先测定建筑物各大角的轴线控制桩,即在建筑物基坑外1~10m处,测定与建筑物四廓平行的建筑物控制桩(俗称保险桩),作为建筑物定位和基坑开挖后建筑物撂底的依据。如挖土前不可能做这步工作时,则应在基坑开挖后,有条件时尽早做好这项工作,这是决定建筑物具体定位的基本依据。因此,要采取可靠措施保护好这些控制桩位,尤其是直接控制高层竖直方向的轴线控制桩,应精确地延长到建筑物总高度之外。建筑物控制网的精度应与场地平面控制网的精度一致。
建筑物四廓和各细部轴线测定后,即可根据基础图撤好灰线,在经自检合格后,提请有关技术部门和甲方验线,这是保证建筑物定位正确性的有效措施。沿红线兴建的建筑物放线后,还要由城建规划部门验线,以防新建建筑物压线或超红线。
2 测定点位的基本方法
由于定位条件不同,应根据现场情况灵活选用测法。
2.1 直角坐标法
如图1所示,ⅠⅡⅢⅣ为矩形控制网。如测定建筑物ABCD,应选择距建筑物最近的控制点I和最近的控制边ⅠⅡ开始。先在ⅠⅡ边上量yA、yB定出A′、B′;然后在A′、B′上安置经纬仪后视Ⅰ点转90°(用正倒镜各测设一次后,取其分中),在视线上量xA和建筑物宽度(AC=BD)定出A、C与B、D,为了校测A、B两点位置,应实测ⅠA与ⅡB间距,为了校测建筑物本身的尺寸和形状,应实量AB与CD要等于建筑长度,和实测对角线AD与BC要相等(或实测∠C、∠D应为90°)。
实测时,不应先在ⅠⅢ边上定A"、C",再由A"、C"定出A、B与C、D,因经纬仪在A"、C"点上后视Ⅰ点时,后视边短于前视边,因之,测设出的A、C点位误差较大,而测设B、D点位时的误差就更大。由此得出:在测设角度或延长直线中,一般均不应以短边为准,测设长边,即后视边(已知边)要长,前视边(欲求边)要短,至多二者相等。
直角坐标法测定点位,方便简明,计算工作少,适用于一般矩形布置的场地,是目前最常用的测法。但此法安置一次经纬仪只能测定90°方向上的点位,故效率较低,且不适于非矩形建筑。
2.2 极坐标法
如图2所示,OA为主轴线。为测定多边形建筑物的各角点1、2…11,将经纬仪安置在O点上,以OA为轴后视方向(0°00′00"),由O点量长度D0,定出A0点,随后顺时针转角度Φ11、量长度D11,定出11点,并实量A0~11间距,进行核测。其余各点依此类推,最后定出2点,实量3~2与2~A0间距,进行校测,并检查OA方向是否仍为0°00′00"。
如果建筑物为任意曲线形平面,只要能计算出曲线上各点的极坐标值,就可用此法放线。而且各点定位误差独立、互不影响,每定一点位可用间距校测,故此法效率高,精度均匀。只要场地平坦,通视条件好,就可将此法用于各种形状的建筑物放线,虽然计算工作量较多,但这在有计算器的条件下已不是什么重要因素。因此,极坐标测定点位的方法正被广泛应用和推广。
2.3 方向线交会法
如图4所示,根据矩形控制网ⅠⅡⅢⅣ测定P点。先在控制网上定出1、1′点与2、2′点,然后用两架经纬仪分别在1、2点上后视1′、2′点,在两视线交点处定出P点,此法对户点在基坑内定位,最为适用。
2.4 正倒镜挑直线与测方交会法
如图3所示,此法在基坑内仅用一架经纬仪,根据1、1',点与2、2',点测定户P位置。先估计P点点位安置经纬仪,用正倒镜法逐步将经纬仪安置到22′直线上的P′点;然后实测∠1′P′2与90°的差值和P′1′的距离,计算P′P,再将经纬仪移到P点;最后校测四个90°,当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即可确定P点点位。如果熟练掌握此法,无论在速度上或精度上,均比上法效果好。此法最适合大型基坑内的定位工作,尤其是在1、1′、2、2′各点处均设置有准确而显明的标志时,效果更好。
2.5 角度交会法
如图4所示,为了测定P点,如距离较长,地面不平,不便量距时,可用此法,先根据P与I、Ⅱ、Ⅲ各点坐标,按坐标反算公式反算出角度θ1、θ2及θ3,然后用经纬仪在实地分别测定,并用铅笔在木桩顶标出方向线。当三条方向线所交出的“示误三角形”的各边长均小于10mm时,取其重心作为P点点位。
2.6 距离交会法
如图4所示,为了测定P点,如各距离短于钢尺尺长,且地面平坦时,可用此法。先根据各点坐标反算出各点至P点距离D1、D2及D3,然后在现场用钢尺画弧交会,当三条弧线所交“示误三角形”的各边长均小于10mm时,取其重心作为P点点位。
坐标定位、校际交流活动主持词 篇3
主持词
尊敬的张校长、罗校长、谢校长及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早上好!
欢迎来到坡渡中心学校,坡渡镇中心学校欢迎您们
东方(羊磴在东方)风来满眼春,虽然外面的天气有些寒冷,但你们的到来却给我们带来了春天般的温暖。我们带着激动、兴奋的心情迎来了“羊磴中心学校与我校的校际交流活动”。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校全体师生对前来参加此次交流活动的各位领导及同仁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热烈的欢迎!(相互介绍参加活动的教师)
此次交流活动又一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也是一个加深了解、增进友谊的平台,同时更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这个机会将更加促进我校的成长与进步。参加这次活动的领导和老师都具有渊博的知识,高深的造诣和丰富的经验,您的到来是我们的荣幸,您的指导是我们的渴望。希望各位领导对我校的教学工作多提宝贵意见,真诚地希望大家积极参与、畅所欲言、真诚交流,使我们学校教研活动越办越好。我们相信:通过这次活动,必将进一步增进同各位领导、老师的友谊,同兄弟学校的友谊,必将进一步提高我校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质量的提升。你们的指点为我校各项工作推波助澜,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迈上新的台阶,并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与兄弟学校携手并肩,与时俱进,为坡渡镇的教育事业再创新的辉煌!
下面有请坡渡镇中心学校常务副校长陈林同志致欢迎词
2、公布今天的活动议程(见进程表)
3、评课议课活动
今天大家欢聚在一起,我们的目的一是为两校搭建友谊的平台,二是充分利用这次“校际交流”活动的机会,向羊磴镇中心学校的领导、老师们取经,为提高我们坡渡镇中心学校的教学质量而努力。在此,希望我镇的各位老师能借此机会,把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困惑说出来,与各位共同探讨。
下面我们进行教研活动的第一项:请两位授课教师谈谈自己这节课课前预设、课上生成和课后效果,重难点的把握及其突破等方面,谈一下自己见解,A、有请王莹老师对今天上的《比尾巴》谈设想和感受。B、有请杨松老师对今天执教的《用乘法解决问题》所做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
刚才两位老师谈了自己的构想和实践,并做了自评,相信我们大家肯定也有不少的启发。为了这次活动更精彩,并指导今后的课堂教学,我希望各位老师都能畅所欲言。下面我们进行,评课议课活动的 第二项:听课教师评课(建议发言时间为5分钟内)
(刚才几位听课老师对2位送课老师的精彩课堂分别从理念的渗透、教学方法的更新、教学手段的运用、高效课堂的生成和对课堂教学的掌控等方面都作了评价,对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疑点、难点和困惑也作了思考,激起了我们对高效课堂教学方法目标生成应该如何去做,可谓是从内心深处发起了呐喊。一直以来,我们总是想办法让我们的课堂更有效,可是效果总不是那么理想,我们常说一节课的成功与否离不开老师的精心准备和辛勤付出,谢谢您们!
今天我们有机会和羊磴镇的兄弟姊妹们亲密接触,就是为了互相探讨,共同提高。两位执教老师的课堂艺术和闪光点,各位老师们的独到见解,必将是我们今后课堂教学努力的方向,我们要取别人长处,补自己短板,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更好的服务。
4、各位领导、老师们、我们今天能在这里开展活动,是来自羊磴镇中心学校的谢宗万校长精心安排,下面有请谢校长讲话。
5、本次活动,能顺利的举行,是得到了羊磴镇中心学校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面有请张新平校长作指导
6、两校校际交流,触碰出友谊之花,愿两校情谊长存。下面有请罗校长作活动总结
7、这次“校际交流”活动,如冬日暖阳,为我们送来了希望,增进两校的友谊,也为我们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我相信:我校的各项工作会在你们的支持下,在学校正确领导下,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中,会一步一个脚印蒸蒸日上。最后,让我们再一次感谢羊磴镇中心学校全体老师们!谢谢大家!今天的活动到此结束。
建筑定位坐标放线 篇4
【2017中公遴选·公文写作】 写好总结应在历史坐标中审视定位
【导语】2018各省遴选考试在陆续进行,由于遴选考试信息非常繁多,中公公务员遴选考试网会及时公布最新的遴选考试信息,便于考生查阅。
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执笔纸上行。写完大大小小的材料,到了年底,还有一道必上的菜——总结。大到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小到一个处室、科室,年年总结,概莫能外。
总结算不上大菜,更像是家常菜,而家常之中亦有境界。写总结,大致有这么三种:其一,写“完”一篇总结。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年年岁岁话相似,套用往年的模板修改几个数字、换上几个案例后,即告完事。其二,写“好”一篇总结。这个“好”,是脱离实际工作的“好”。工作不足,总结来补,小里出大,“蚂蚁自能变骆驼”;坏事变好,过错也可成功劳。其三,写一篇好的总结。谋篇布局不落俗套,内容表述准确深刻,不仅是对过去的总结,也是对今后的指导,真正体现出发扬成绩、纠正错误、以利再战的目的。
总结总结,易总难结。工作的汇总、事例的罗列,并不复杂,难就难在要在“总”的基础上“结”出思想的高度、感悟的深度。也许有人会问,这是不是人为拔高的“好”?其实不然,好的总结,归纳起来就是八个字“思想——行动——效果——体会”,即当时是怎么思考的,工作是如何开展的,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有什么样的经验教训。说到底,就是要通过总结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来认识所做的工作。所以,这道家常菜并不好做。
从事文字工作以来,大大小小的总结也写过一大摞了。总结不少,体会不多,倘若要讲一条的话,就是写总结不妨有一点历史的眼光。不管以季度、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为单位,从历史的纵深来看,总结都可以说是一个“小周期”的东西。这个“小周期”里发生的事情、所做的工作,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前后联系、变化的。即使是每年都重复的工作,因为形势的变化,也会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强调大历史观,我们写总结不妨也有一点“大历史”的眼光,把所要总结的工作放到一个大一点的历史坐标中审视定位、概括提炼,写出一个不一样的总结。
历史是生动的,工作是鲜活的,二者的叠加可以让总结立体起来。举个例子,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对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深刻影响。2009 年这一年我们的工作也非常不容易,年底照例要对全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个总结。一般来说就是导语里面讲一下形势复杂困难,然后分项进行总结。我们跳出了这一定式,直接从形势入手提炼了四条:“在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下,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形势下,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在外部投资意愿减弱的形势下,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在财政并不宽裕的形势下,民生得到持续改善。”看似寻常最奇崛。数据固然是最客观的,但单纯的数据不足以反映出工作的艰辛,放到特殊的形势背景下再来看这些数字,就能体会到成绩的来之不易。
历史是具体的,适当的事例可以让总结不显枯燥。我们都有这种体会,有时别人讲了半天道理,听者不知所云,而只要举一个例子,大家就会豁然开朗。写总结也是一样,总结材料多使用程式化的语言,看起来、听起来不那么引人入胜,如果材料中适当加入些事例,情况就会大为改观。笔者所处的是综合文字处室,每年总结工作无非就是写了多少篇稿子、怎么抓处室队伍建设,等等。这几年我们更多地着眼于如何为省委决策提供研究式服务,对重要的工作案例进行列举。
比如2015 年的总结,我们首先讲“突出做好„两件大事‟的文稿服务”:一个是服务省委展开贯彻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的工作布局,一个是服务省委谋划“十三五”发展。这当中,包括起草省委主要领导的调研报告、省委《意见》《建议》以及一系列调研座谈和专题会议的准备,对如何思考把握、如何谋划方案、如何锤炼文稿,我们都进行了脉络的梳理和必要的阐释。
http://lxks.offcn.com
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能让人记住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有限,总结同样如此,这就需要用尽可能短的篇幅把问题说清、说深、说透。邓小平同志在《开国一年在西南》中的总结片段让人印象深刻,开头如下:“紧接着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开国典礼之后,我们人民解放军第一、第二、第四野战军的部队奉命进军西南,直捣美蒋匪帮在大陆上的最后巢穴,解放西南七千万人民。从十一月初发起战斗到十二月二十七日止,前后不过五十七天,就基本上结束了这个战役。在此期间,人民解放军前进了两千里到三千里,消灭了敌军九十万。”这个开头不到两百字,其中有不少数字,但是通过简洁有力的文字,尺幅之间波澜壮阔,让人为之一振、过目难忘。一篇文稿再怎么打磨,甚至字斟句酌,都会随着时间的沉淀慢慢淡化,能让人提起的一定是其中的亮点。
所以说,总结不等于“总汇”,尽管方方面面的工作都要照顾到,但绝不能平均用力,不能“撒胡椒面”似的给每项工作都分配一个“亮相”的机会。这当中有两个体会:一个是最重要、最精彩的内容,尽量在靠前的位置出现,笔墨要干净,语言要生动,切忌淹没在套话中;另一个是要求基础材料提供者自我筛选。写全面工作总结时,我们对有关单位报送材料都会有严格的篇幅要求,一下子就达到了减头绪、去枝蔓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再对汇总材料进行“纵、横、大、新”四遍梳理,“纵”是从时间上梳理,“横”是从空间上梳理,“大”是从大事上梳理,“新”是从创新亮点上梳理。实践证明,这样的总结就有看头,而不是记“流水账”、开“杂货铺”。
用历史的眼光看总结,每一篇总结就如同一个连接点,连接的是过去和未来,正是这样一篇篇的总结,承载着一段深刻变化着的历史。
建筑定位坐标放线 篇5
1 放线的基本原理及步骤
A、B两点为导线点, 其大地坐标已知。C点为路中线上的待放点, 其平面大地坐标可由计算得出, 这里我们视为已知。由A、B、C三点的平面大地坐标可计算出AB与AC间的夹角γ、AC的水平距离T。置仪于测站A、后视B, 椐γ和T即可放出C。
由于建筑物等障碍, A、C两点间有时不通视。这时需设置转点D, 将仪器转至D点以放出C。为此应算出新测站D的平面大地坐标。求算转点的大地坐标是放线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
2 放线的计算问题分析
如前述, 放线要解决的计算问题包括两个:
(1) 已知A、B、C三点的平面大地坐标, 求AC与AB间夹角γ, AC的水平距离T。
设A、B、C三点的坐标为 (XA, YA) 、 (XB, YB) 、 (XC, YC) , 若求得AB边、AC边的方位角AB、AC, 则不难求得夹角γ。
令DX=XB-XA DY=YB-YA
则AB边长
AB为象限角
则方位角
由坐标北方向或南方向至已知直线的夹角为象限角。当直线位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象限时其象限角分别为 R01、 R01、 R03、R04, 其四个象限角均为
与求AB方位角的方法相同, 可求得AC边的方位角AC。
夹角 γ=AC-AB (当|AC-AB|>180.0时, γ=360-|AC-AB|)
(2) 已知A、B两点的坐标 (XA, YA) 、 (XB, YB) , AB边的方位角AB, AD边与AB边的夹角β, AD边的水平距离T, 求D点的坐标 (XD, YD) 。
首先求出AD边的方位角:AD=AB+β (β在放线前进方向右为右角反之为左角, 右角为负值, 左角为正值。)
则转点D的大地坐标:XD=XA+T×COS (AD) , YD=YA+T×SIN (AD)
3 程序设计及实例
(1) 问题如图1, 已知后视点B的坐标 (X (N) =5670, Y (E) =4382) , 测站点A的坐标为 (X (N) =5500, Y (E) =4500) , 待求点C的坐标为 (X (N) =5631, Y (E) =4725) , 计算导线AB的方位角。
实地放线过程描述如下:因AC不通视, 首先设置转点D1, 从测站A点立仪器准备转点数据, D1与A点的斜距108, 夹角在放线前进方向右, 即度盘读数155°, 测站点与立镜的竖角读数为25°, 根据数据计算出D1点坐标及与A点平距、AD1的方位角等, 然后将仪器移到D1点作为测站, 将A作为后视点, 计算导线D1A的方位角。
因D1C不通视, 继续设置转点D2, 从现测站D1点立仪器准备转点数据, D2与D1点的斜距108, 夹角在放线前进方向右, 即度盘读数110°, 测站点与立镜的竖角读数为25°, 根据数据计算出D2点坐标及与D1点平距、D1D2的方位角等, 然后将仪器移到D2点作为测站, 将D1作为后视点, 计算导线D2D1的方位角, D2与C通视, 不再设置转点, 计算导线D2C方位角, 计算D2C的平距, 以最后转点D2为测站, 后视D1, 待放点C, 即D2D1~D2C的夹角。
然后在测站点D2根据算得的平距和夹角拨盘, 立反射镜, 并输入反射镜放置点与仪器之间的测量斜距及竖角, 算出反射镜与仪器之间的平距, 如果实际立镜点与测站点平距与程序计算所得平距相等即可定桩放线, 否则移动立镜点, 继续输入反射镜放置点与仪器之间的测量斜距及竖角, 算出反射镜与仪器之间的平距, 直到实际平距与计算平距相同位置。
(2) VB源程序
定义下列变量为全局变量
其中, FANGWEI (e, s, X1, Y1, X2, Y2) 为求方位角子程序, DEG (X) 为将度分秒形式的角度化成为以度形式表示的子函数, DMS (X) 为将度形式表示的角度化为以度分秒形式表示的函数。
(3) 程序说明
在程序中, 如果测站点与待放点不通视, 程序第20行弹出对话框, 问是否设置转点, 回答”y”表示设置转点如图2, 并继续弹出对话框要求输入新转点与前一转点的测距、夹角、竖角读数, 如图3, 计算转点坐标、方位角, 并将计算出的转点作为新的测点, 将原测点作为后视坐标, 计算新的方位角。直到输入“n”, 程序转到41行执行输入待放点坐标, 作为后视坐标, 将最后一个转点作为测点计算方位角、与前一导线的夹角B、水平距离T。程序第57~58行显示结果, 59行要求输入测站点与立镜点斜距、竖角, 计算立镜点与待放点之间的实际平距是否与计算平距相同, 如果误差不超过3cm则可以结束程序, 进行放线。
(5) 流程图如图5。
4 结论
随意置仪法是一种方便灵活的曲线测设方法, 通过VB程序编制的友好界面, 可以很方便的完成随意置仪的极坐标实地放线工作。
摘要:根据测距仪或全站仪随意置仪放线的原理, 编制VB程序, 可在实地放线中利用简单、友好的界面完成随意置仪并放线的工作。
关键词:全站仪,极坐标法,VB
参考文献
【建筑定位坐标放线】推荐阅读:
施工定位放线现场方案10-01
产品定位报告- X X保健品产品定位05-10
放疗定位07-14
定位方向07-20
手机定位07-22
学校定位10-15
出版定位10-16
定位法05-13
定位性能05-14
空间定位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