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带给我们的暗示作文

2024-12-30

自然界带给我们的暗示作文(共14篇)

自然界带给我们的暗示作文 篇1

崇尚自然的德国幼儿教育带给我们的启示

德国的学前教育渊远流长。文艺复兴之前,德国学前幼儿的主要教育形式是家庭教育。被人称为“幼儿教育之父”的德国著名学前教育家福禄贝尔于1837年在家乡附近的勃兰根堡开办了一所学龄前幼儿教育机构,1840年将它正式命名为幼儿园,这成为世界上第一所真正的幼儿教育机构,德国成为幼儿园的发源地。福禄贝尔在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一套有自己特色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促进了德国学前教育事业质的飞跃,同时也对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标志着世界幼儿教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自福禄贝尔之后,学前教育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发展起来,德国对学前儿童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也逐渐走上正轨,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综观德国的幼儿教育,笔者认为其中有一个最鲜明的特色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那就是崇尚自然。德国的幼儿教育非常朴实,处处体现着效法自然,尊重幼儿自然成长的内涵。对照我国的学前教育,两百多年前“发现儿童”的教育家卢梭发出的要在“自然中培养自然人”的呼声早已被那些花样翻新的早期教育模式所淹没了。

一、朴实温馨的环境

德国幼儿园一般都很小,从外看很难发现这是一所幼儿园,但推门进去,你会觉得豁然开朗,一个丰富多彩的儿童世界呈现在你面前。德国的幼儿园是温馨、舒适的,没有我们想像中的现代化设施,更没有我们想像中价值不菲的奥尔夫或蒙台梭利的全套教具和特色教室,它的优雅和朴实超出了我们的想像。教室的屋顶上悬挂的是粗麻绳和轻纱做成的帷幔,充满了梦幻色彩。匍匐在地毯上的幼儿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中,在书中描述的想像世界中漫游着;墙面上是幼儿随意的涂鸦,还有在户外捡来的树枝、干花和枯叶挂在墙面上,记录着幼儿户外生活的快乐和惊喜。也许因为我们看的几所幼儿园都是极具传统的幼儿园吧,教室中的桌椅和教具都是古旧的,可以看到岁月的痕迹,也可以看出这里的教育者正在用自己的双手经营着一段可以留下来的历史。

在我国,一些收费较高的私立幼儿园的环境设施十分豪华,昂贵的木地板,塑胶的活动场地,琳琅满目的玩具,很多幼儿园把这些外在的环境设施视为争创示范先进园的硬指标,这些也是许多家长选择幼儿园的一个衡量标准。诚然,完善的配套设施是必须的,可是我们很少有人去思考:这样豪华的设施对教育幼儿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幼儿长大成人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社会环境,而不是永远呆在宫殿式的房子里。过于现代化的设施也阻碍了幼儿探索大自然的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二、林间幼儿园

在上世纪90年代,德国出现了一种叫做“林间幼儿园”的托幼方式,这里没有房屋、围墙,教师在树林里对幼儿进行没有教室的幼儿教育。他们组织幼儿在草地上散步、观察动植物,在这些直接投入大自然怀抱的野外活动中拓展幼儿的独创性和运动能力。“英国庭园”是慕尼黑的一所自然公园,后来被开辟成了慕尼黑林间幼儿园,园内有成片的白桦林和灌木丛,草地上有清澈的溪流,在这里入托的15个l岁半以上的幼儿每天上午9时来这里集合。他们或分成几个小组做游戏,或个人自由活动,做手工、捡树枝、玩石子、堆泥沙。有喜欢爬树、赛跑的幼儿,也有乐于观察蚂蚁、蜗牛的昆虫迷。教师除了在规定的时间教唱歌以及随时解答幼儿游戏中的各种“为什么”之外,更多的精力则放在了安全保护工作上。午饭如同郊游时的野餐,大家席地而坐,摆上自带或教师帮助准备的食品,饭后下午2时左右,结束一天的活动。

首创这个林间幼儿园的赫本黛拉女士对幼儿园的未来充满信心:幼儿在林子里跑来跑去非常开心,既提高了他们的运动能力,又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没有过多的管束也就不存在压抑心理,所以他们当中从未发生过吵架、打斗的事,也很少生病。赫本黛拉给幼儿定了三条必须遵守的纪律:不准吃木耳等野生果菜;不准拿着棍棒跑跳;听到哨声要马上向哨音方向集合。

我国的幼儿园,大多数都是铁将军把门。在我国日益城镇化的今天,幼儿已经很少有机会能够接触到泥土、昆虫这些来自大自然的事物,甚至他们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都被压缩的少得可怜。在幼儿园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种景象:能不让幼儿出去就尽量不出去,就算是出去了,教师的组织、管理也要占据大部分时间,很少能看到让幼儿自由自在地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一些幼儿为了想获得片刻的自由而寻找各种借口逃避呆在牢笼似的教室里,比如经常在上课时间要求上厕所等。对于铁将军把门、限制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管理者和教师们有充分的理由:基于安全的考虑。诚然,让幼儿在户外自由地活动肯定要比让他们呆在教室里排排座要难管理得多,也产生了一些安全隐患,但是如果仅仅因为怕出事故就剥夺幼儿的活动权,限制幼儿的发展空间,这样做是不是有些本末倒置,得不偿失呢?

三、混龄编班

德国幼儿园一般都是混龄编班,每个班有16个左右幼儿,幼儿在类似有兄弟姐妹的家庭环境中相互交往。幼儿园通常由O.6岁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混合组成一个个小组(类似于一个个班级),幼儿园充满着家庭般的温馨。德国幼教工作者主张把幼儿看作一个人,一个有着自己独特背景又要面向未来的人,一个需要与同伴、成人、社区交往的人,一个生活在真实而自然的社会环境中的人。幼儿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在幼儿园里需要面对各种年龄的同伴,面对各种成人,做他感兴趣的事情。

我国的幼儿园都是小、中、大班泾渭分明,当然这样编班有利于管理是无可置疑的,但是如果从幼儿的角度来考虑,德国幼儿园的这种混龄编班的方式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混龄教育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尤其是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由于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大多数幼儿在家里没有兄弟姐妹,他们缺乏和不同年龄段幼儿交往的体验,致使家庭缺乏的不同年龄段同伴交往在幼儿园并不能得到必要的补偿,这可以说是一种教育的缺失。当然混龄教育对师资的要求较高,这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我国的幼儿园不一定非要混龄编班,可以考虑多设计一些混龄活动,以帮助幼儿获得异龄同伴交往的经验。

四、随心所欲的幼儿

德国的幼儿园像家庭一般温馨,幼儿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他们可以看书,可以参与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可以独立玩玩具,当然也可以选择独处。事实上每间教室都有一个独立的小空间提供给幼儿,幼儿叫它“安静角”。安静角里一般有一个柔软的垫子,上边有很多布质的柔软的娃娃和公仔,有趣的靠垫,有的还有个小沙发,不想参加团体活动的幼儿可以到这个角落,静静地坐着,淘气的幼儿也可以在这里翻跟头发泄多余的精力。安静角的设计说明德国幼儿教育正视了幼儿的正常心理需求,幼儿也有独处的需要。同时这种设计也为教师了解幼儿提供了可观察的表征。当一个幼儿频频走进安静角时,其实他已经用行为发出了呼声,他需要心理帮助了。

德国幼教工作者认为对幼儿来讲最重要的是玩,通过玩来教他们。教师只是一个观察者、帮助者,要充分发挥幼儿的天性。这一点在德国幼儿园的实践中表现得尤为彻底。德国幼儿园是以小组和个别活动为主的,至于进行什么活动,幼儿自己决定,可以画画、听故事、去娃娃家、到户外玩。对于午餐和午睡,教师也很尊重幼儿的意愿。比如,桃园幼儿园提供三个午餐时间:中午12:00、下午l:00、下午2:00,由幼儿自己决定何时用餐。另外,幼儿园提供专门的地方供幼儿睡觉,每人一块海绵睡垫,若幼儿躺下去20~30分钟仍未睡着,他就可以起来出去玩。这是德国的幼儿教育给我震撼最大的一个特点,由此可以看出他们是真正把幼儿当成是独立、完整的人。回首看看我国的幼儿园又是怎样的一幅场景:“小嘴巴,闭起来,小眼睛,向前看。”类似这样的规则不停地在提醒幼儿要中规中矩,不能乱吵乱动。幼儿想要上厕所必须向教师报告,得到允许后才能去,有的被教师认为是调皮捣蛋的幼儿即使再三要求去上厕所也得不到允许。总之在幼儿园里,幼儿只能做教师允许的事情。教师有一种权威,幼儿被告诉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如果有谁违反了教师的要求,就要被批评,就得不到小红花。试想想,如果一个正常的成人被要求这样做,那他会怎样?因为在我们教育者的头脑里还存在着那根深蒂固的观念:他们只是幼儿,是未成年的小大人。我们不懂得像尊重我们身边的成年人一样去尊重他们。

总之,德国的幼儿教育给我们一个强烈的感觉就是:温馨,祥和,动静有度,没有虚荣,顺从自然。无疑,这种感觉给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思考„„

自然界带给我们的暗示作文 篇2

我们还是先看看2013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共同特点, 然后再看看应该获得的启示。

各省作文命题大多注重考查考生对于现实生活的关注与思考。例如, 广东省的作文命题从三家人对待捐助的态度来引发考生思考, 慈善是最近两年我国热议的话题, 要写好这篇作文, 不仅要思考如何对待别人的捐助, 还要思考自己如何发展, 更深层的还要思考今天的慈善应该怎么帮助别人, 慈善真正的意义和价值到底是什么以及如何体现其价值;北京的作文题, 就手机这个现象来命题, 又是现实社会的日常生活事物, 人人熟悉, 人人避不开, 命题者把它和发明家爱迪生联系在一起, 把科学和人文两个角度联系到一起, 手机的利弊自然引发人们对科学、人文及人类幸福的思考, 看似浅易, 实则很能考查考生对现实生活的关注程度与思考程度;江西的高考作文命题直接就中学生怕奥数、英文、周树人命题, 这是针对现实教育问题的命题, 如果考生平时对教育学习的深层次问题关注思考不够, 考场上写作必会捉襟见肘。

所以, 这对未来的所有考生们的启迪是, 要在作文练习中坚持联系现实的眼光, 要将你的目光和思维的触角投向现实社会, 要关注、思考现实生活, 要有正确的是非观和责任感, 并且用作文褒善惩恶, 弘扬良好的社会风气。各省作文命题特别注重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和思维认识水平。例如, 全国新课标1卷作文题是“经验与勇气”, 全国新课标2卷作文题是“同学关系”, 辽宁卷为“沙子与珍珠”, 四川省“过一个平衡的生活”等等, 无不体现这一特点。就像全国2卷的同学间关系的材料, 表面看大家都熟悉, 都有话可写, 但是, 如没有点思辨能力和思维认识水平, 面对这个有些尖锐的作文内容——同学杀同学, 同学之间投毒, 如何写出有高度的见解, 如何写出新型的同学关系, 如何写出当代人际关系应该追求和谐与温暖的理由?再如, 写“过一个平衡的生活”这个话题, 面对当今这个追求“高富帅”和“财富成功英雄”的时代, 如何认识与处理生活与成功的关系, 如何直面太多的陷阱和机会, 如何面对激烈的竞争与生活的和谐, 如何才能过一个平衡的生活, 等等, 没有辩证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 怎能写好这样的作文呢?事实上, 从各省市作文材料的选择看, 大多也以“时事和哲思类的寓言、名言”为主, 这些显然更适宜写议论文章的命题, 对考生的思辨和思维认识能力较高, 要写出高分作文必须在此下功夫。如果考生写议论文, 那么文章的逻辑和说理深度就很重要。例如, 2013年北京高考一篇作文写了科技和文化的作用, 并列举了瓦特、爱迪生、乔布斯等人的例子, 证明科技与文化并肩而行的观点, 并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而另一篇作文则分别论述手机对情感、勇气和信任的影响, 得出手机让人们的心灵越来越远的结论。两篇作文均讲理清晰、逻辑顺畅, 虽然都得到了一类文的高分, 但阅卷小组认为后者的思维认识水平更高, 后一篇作文就得到了更高的分数。这给我们的启迪是, 多思考、多积累、拓眼界, 要读点哲学文章, 要培养思辨能力和思维认识水平, 这不仅是高考作文备考的基本路径, 更是人生发展不容忽视的路径。

各省高考作文命题大都注意“正能量”的输出, 其作文材料注重表现道德内涵。例如, 全国新课标卷的同学关系的材料;山东卷以“读者给铁凝、莫言的文字纠错, 二人坦诚相对, 勇于承认错误”的材料;广西卷的“捡到手机之后, 无条件归还, 原因是年轻人看见手机里面很多内容是关于地震尚先生捐助的内容”的材料。广东省的关于富翁捐助的材料, 无不表现了命题人对道德内容的重视。其实, 这几年来, 我国的一些省市的高考作文命题一直坚持弘扬正气、批评假恶丑的价值观导向, 一直坚持在健康情感方面加以引导, 一直在作文材料中以正确的价值观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例如, 2012年北京作文命题的材料是, 火车巡逻, 老计每天在深山里走几十里路守护铁路, 清理碎石, 防止巨石滑落, 每有火车经过都会敬礼, 火车都会鸣笛回应。事实上, 只要仔细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高考作文除考查考生审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分析能力以及感悟生活与人生的能力外, 重点还是注意考查学生心智发展的水平, 特别是对道德素养的考查。因此, 这就启发今后的考生要关注社会风气, 对社会现实的道德问题, 绝不能视而不见, 自身也要保持高度的正义感和道德感, 要将作文与做正直、有胸襟、有境界的人结合起来, 在平时要用作文弘扬良好的社会道德, 批评社会中的假恶丑现象, 揭露其丑恶本质。

各省高考作文命题在形式上, 形成一个总的发展趋势, 这就是新材料作文命题。2013年只有四川用话题作文, 天津用半命题作文。这样的命题形式, 因其所提供命题材料内涵与思维空间不同而致审题难度各异。因此, 未来考生尚需在审题立意方面和增强材料的准确解读能力方面多下功夫。

请看2013年的安徽省作文命题, 其作文题材料是:

因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而获得1925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的一句名言:“一般人只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而说为什么如此呢?我却梦想从未有过的事物, 并问自己为什么不能呢?”

考生在考场写这道材料作文, 要抓住材料中“一般人”和“我”的对比, “已经发生”和“梦想”的对比, “为什么如此”和“为什么不能”的对比来立意, 从命题意图看, 命题人和剧作家萧伯纳对“一般人”所说的话是否定的, 而对“梦想”和“为什么不能”, 是持肯定和褒奖态度的, 这是这道作文题的关键, “为什么不能”体现的是一种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 “梦想”表现了一种理想主义精神, 对于年轻人来说, 梦想和创新都是青年人的发展基础与方向。

这道作文命题审题立意难度比较大, 考生写作立意时不能不仔细推敲材料内涵。考场作文写作能力发挥的起点, 是命题所提供的材料内涵, 因此, 审读分析材料是必须重视的。

从2013年各省材料作文命题提供的材料类型看, 大致有这样几种类型:事实性材料 (包括一般事实材料和数据性材料) 、虚构性材料、名言性材料等。

山东的作文命题, 是一段事实材料:近年来, 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开设专栏, 为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 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对此, 这些作家纷纷表示理解, 并积极回应。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诚恳地感谢读者对她的作品“咬文嚼字”;莫言在被“咬”之后, 也表达了自己的谢意, 他表示, 请别人挑错, 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

全国大纲卷 (适用省:贵州、甘肃、青海、西藏、云南、河北、黑龙江、海南) 作文材料是事实数据性材料: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 60%的人表示满意, 36%的人认为一般, 4%的人觉得不满意。如果同学关系紧张, 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我自我意识过强, 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 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 等等。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 营造和谐氛围, 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 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 遇事多为他人着想, 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北京卷的作文材料, 是虚构性材料:科学家说:爱迪生来到21世纪很新奇, 他会觉得什么很新奇呢?文学家说:手机一定让他觉得不可思议。科学家:我同意, 手机是信息时代的标志, 就像一部掌上电脑, 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他感到新奇。文学家:手机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 带给我们很多意想不到的改变。

浙江卷的作文材料, 是名言性材料: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 不会转弯。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的年龄在延长, 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美国作家菲尔丁 (应为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 :世界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 一旦失去这一王国, 那就是真正的沉沦。

材料作文已成为这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流, 研究高考作文命题的材料类型有益于考生审题立意的准确和应试心理的稳定, 更重要的还是, 作为今后的高考者应从这里得到应有的启迪, 这个启迪还是要学会读书和读书时的仔细品味, 注意品味字词语句和段落的含义以及妙处, 不能只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只要阅读理解能力达到应有的高度, 不管何种类型的作文命题材料, 审题立意项均可获得好的分数。更何况, 这些年各省作文命题都在注意减小命题的审题难度, 不再设置过多的审题障碍。

清明带给我们的启示作文 篇3

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以清明为题,留下了无数寄托哀思的诗句。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堪称唐代清明墓祭的经典:“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通过这首诗,不难体会扫墓时那种凄切悲凉的情景。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还是陆游的“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都道出了那份淡淡的哀婉和惆怅。明。”郑板桥的一个“湿”字,将清明前后多雨阴湿的天气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说

到清明的雨,最脍炙人口的莫过于杜牧的那首《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语言直白却寓意深远的诗,不仅写出了清明时节的气候特点,也写出了清明时节易使人缅怀逝去亲友的心情。

清明期间,除了祭祀先人以外,从唐代起便形成了郊外踏青的习俗。清明踏青的盛况,在杜甫的“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中便可见一斑。诗人张先“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的诗句,写出了郊游踏青的游人络绎不绝,妇女乘牛春游采集花草,到了夜色降临仍不思归的情景。

唐代温庭筠的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说的则是常年禁闭在后宫的宫女们,在清明节也得到了放松。与此相映成趣的是,有的诗人全然不顾外界的热闹,而独守自己的一方宁静,沉迷于读书之乐中。宋代的王禹备便是这样,有诗为证:“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画家张择端通过一幅《清明上河图》,极其生动地描绘了清明时节以汴河为中心的热闹情景。

除了扫墓达情、吟咏踏青以外,不少清明诗还另有寄寓。“耕夫招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唐代张继《阊门即事》)诗人通过描写眼前田园荒芜、人烟寥落的景象,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大量招募、穷兵黩武是造成农村凋敝的重要原因。而宋代黄

庭坚的“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蜇,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则由景物想到漫漫人生,由眼前想到悠悠千载,表达了诗人深刻的哲理思考。

网络带给我们的好处作文 篇4

有一次,老师让我们查找资料。我一回到家,马上打开电脑,打了几个字,便进入到百度里,在空行里面输几个关于资料的简要的文字,再按一下一个键,屏幕就马上跳到另一个画面,而且速度很快,然后点出一行字,又转到了一个画面。接着,就可以轻轻松松地抄资料了。这样,不仅可以节省了许多查书的时间,而且可以既快又方便的查找到你所需要的`资料。网络带给我们好处——快捷又方便,还节省了许许多多的查书的时间。

我要给在外国的哥哥打电话,可是,长途电话费太贵,我决定用电子邮件的方式来和哥哥联系。先打开163免费邮箱,再按写信,输入哥哥的邮箱地址,就可以大大节省许多的通讯费用。如果用寄信的方式来传递,恐怕要好几十天才能送到目的地,还要浪费很多的纸,要节省大量的纸,要是纸不多了,大树也渐渐地会被砍光,慢慢减少。有了网络,我们就可以节省很多很多的纸和大树。网络带给我们的好处是:省大量的纸、树,很快地传到别人的邮箱里。

奥运冠军带给我们的启示作文 篇5

的确,个人素质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美国心理学家Gardner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存在七种智能,即语言、数理、空间、音乐、运动、社交和自知,而每个人的擅长是不同的。如你在运动方面的能力倾向不具备优势,走上奥运冠军领奖台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因此,在冠军之路上,“苗子”的发现是非常关键的一环,这就需要科学选材。菲尔普斯天生一双巨大的手掌和脚掌,就像鸭蹼那样便于划水;他的肩膀宽阔,上身修长,腿却很短。这种在游泳运动中很占优势的身材,在陆地上却显得有点笨拙了,他甚至会在走路时摔倒。而且菲尔普斯小时候曾遭受多动症的烦恼,他在水中的时候才感到惬意。

让我们从游泳冠军回到现实工作来。有很多人在社交智能方面有着明显的不足,但受社会赞许性的影响或者物质利益的考虑,硬是向行政管理岗位发展。也有很多人明明在社交方面有天赋,而在数理方面很差,却非要从事研究性质的工作。发现自己的潜能,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即便我们成不了世界冠军,也会使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更有成就、更加轻松自如一些。

对一个组织来说,在配置人才时,也要尽量科学地考察候选人的潜能和岗位匹配度。尽管培训的力量很大,但有些素质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选拔出来的,如积极心态、悟性、合作性、系统思维能力等。有人对丽兹卡尔顿酒店员工的微笑十分感兴趣,就问总裁:你们是如何训练员工微笑的啊?总裁说:微笑的员工不是训练出来的,是选出来的。

在奥运会上,那些比赛成绩明显高出对手一大截的`运动员,绝大多数是因为天赋方面的明显优势。如博尔特就是天才的大腿型运动员,美国的《体育画报》曾经这样评价说:“历史上最擅长利用大腿的两名短跑运动员就是100米的博尔特和200米的约翰逊,前者有恐怖的步幅,后者有神奇的步频。”刻苦努力和科学训练能够提高运动成绩,但会存在“天花板”效应,运动员所能够达到的成绩是有局限性的。

没有一个取得奥运冠军的运动员不是经过长期的刻苦训练从而逐渐提高成绩的,即便是天赋异禀者。作为业余体育爱好者,在运动中锻炼身体、放松心情,是一件惬意的事情。但是,如果每天都在训练,而且是高强度的训练,又要克服种种伤病和压力,运动就不一定是一件令人愉快的放松活动了。如菲尔普斯,他能够忍受“比世界上其他任何游泳运动员所经受的都要更‘魔鬼’的训练”。他每天的训练量都接近16000米至18000米,每周训练7天(其中6天每天至少6小时),圣诞节时也不间断,这样的日子从他14岁时就已经开始。

在成为冠军的路上,他们之所以能够坚持不懈,一定是有一个梦想在支撑着。这个梦想就是成为奥运冠军。正是这样一个梦想的支撑,运动员们放弃眼前可能的享受,而在刻苦训练中体验成长。菲尔普斯的感受是:最大的奇迹就是一切都有可能,只要你敢去梦想。

即便是像博尔特这样的天赋异禀的运动员,身体条件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他的身高有1.96米,不利于起跑时的反应速度,他的爆发力也不是最好。但经过精心、刻苦的训练,博尔特弥补了自己的短板,并把后程加速能力发挥到了极致。

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最重要的是拥有梦想,拥有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激情和热爱。和奥运冠军不同,我们大多数人不需要成为世界顶尖高手,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成就自己的梦想。这就更需要努力,而不是天赋。著有《基业长青》和《从优秀到卓越》经典管理名著的大师柯林斯发现,实现从平庸到伟大跨越的公司,都有“刺猬理念”—或者简单地说,就是专业化。它们问自己三个问题:你对什么最有热情?你做什么可能做到世界最佳?什么驱动你的经济引擎?他谈到:“成就伟业是困难的,一路上会有很多艰辛,如果不是从热爱开始,如果动力不是来自内心深处,一旦遇到艰难险阻,或者取得小小成功,你就容易停步不前。对我来说,热爱就像是内在的小小的永动机,永不停止。我为什么要停止?我太热爱它了,尽管确实很难。”

作为组织,应设法让成员对工作充满热情,并为之不懈奋斗,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员工和组织只签订经济性质的绩效契约,是不能达到上述状态的。只有建立在互信基础上的心理契约,才能使员工持久地、自觉地坚守岗位,追逐自己的职业梦想。

生殖进化带给我们的启示 篇6

鱼类和青蛙,雌雄个体同时将卵细胞和精子产在水里,在水中进行体外受精。受精率低,孵化率也低,孵化过程中全靠自然水体的温度,受环境影响很大,孵化出的幼体即在水中游泳,自行觅食,死亡率也很高。这些动物的父母是典型的“只管生,不管养”。大量的后代中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幸运儿能够存活下来。它们必须靠大量产卵,以量取胜,才能保证物种繁衍。

爬行动物的受精方式,进化为体内受精,提高了受精的成功率,而且在受精卵被排出母体之前,外面被层层包裹了许多营养物质,和一层厚厚的保护层———卵壳,卵壳里面还能形成羊膜,羊膜里的羊水为胚胎发育提供了水环境,因此称为羊膜卵。羊膜卵的产生使爬行动物的生殖过程完全脱离了自然界水体的限制,也使爬行动物真正进化为陆生动物。但是,大家学过《海龟下蛋》这篇课文吧?海龟妈妈为小海龟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找一处向阳温暖的沙滩,产下卵并用沙子埋起来,然后就游回了大海。也就是说,爬行动物仍然是不能照顾后代的物种。小海龟靠着阳光的温暖孵化,出壳后的生活也需要完全自理。

鸟类的生殖行为第一步就是筑巢,为即将出世的宝宝营造一个安全而温暖的家。而且进化出了孵化这一行为,鸟妈妈或鸟爸爸亲自用体温为卵的孵化过程提供恒定的温度,在枯燥乏味中要坚持长达几十天,小鸟终于破壳而出了!可是小鸟还不能生活自理,亲鸟还要照顾它一段日子,觅食、喂养,直至小鸟能独立生活为止。这样的生殖方式,使得后代的孵化率,和孵化后的成活率都大大提高了,同时也使亲代更耗费精力。因此,鸟类的生殖不再以量取胜,变成了少而精。

哺乳动物进化出了最先进的生殖方式———胎生。胚胎发育的过程主要是在母体的子宫内进行,并且通过胎盘,母体源源不断地为胎儿输送营养物质。这是胎生与卵生最本质的区别,因为卵生动物的胚胎发育期间,营养只能来自当初卵细胞中储存的有限的营养物质,而不能再得到母亲的补给。母亲的子宫提供的不仅仅是营养物质,还有减震、抗压的安全环境和恒定的温度。再没有比生长在母亲的身体中更加安全的地方了!不但如此,出生后的宝宝还能得到来自母亲分泌的乳汁继续喂养,这是最完美的营养,这又是一个进化。

人类也属于哺乳动物。作为万物之首,生殖方式上有什么进化表现呢?动物界里胎儿与成年个体的比例,人类是最大的,头部也是全身最大的部位。胎儿大,表明身体发育更充分,头大,说明大脑发育更充分,这就是进化的表现。人类没有强大的尖牙厉爪,大脑就是人的最强的武器。但是高度的进化也带来高度的风险,人类的分娩过程在动物界里是最危险也是最痛的。自古以来,女人人生中最危险的一关就是生孩子,许多母亲死于难产,即使在现代医学发达的今天,母子的生命安全基本得到保证,但是痛苦和艰辛是谁也替代不了的。分娩的痛苦,一是来自胎盘和子宫内膜的剥离;二是来自骨骼结构的改变(俗称“开骨缝”),以适应直径达10厘米的胎儿头部。也就是说,人类的生殖方式并没有太高明的进化,与其它哺乳动物相比并没有太大的优势,只是把这种方式的好处发挥到了极致,把这种方式的风险利用到了极致。如果说进化表现,则更多体现在了出生后对孩子的漫长的照顾和教育上。母亲成功娩出胎儿后,身体会十分虚弱,稍不注意,会落下各种“月子病”,即便如此,母体还是会分泌乳汁为孩子的继续发育提供最完美的营养,因此需要全家人的悉心照料。直到大约满一周岁时,孩子才蹒跚学步;直到3岁左右,孩子才能基本做到自己吃喝拉撒;直到十岁左右,孩子才能基本做到表达内心感受,学会做些家务劳动;直到20岁左右,孩子才可以独立面对社会;其实,现代社会,大部分孩子上大学,读研,读博,将近30岁才参加工作真正实现独立,在此之前,一直是靠父母养活。这段时间在整个人生命中的比例更是长得惊人!除人类之外,没有一种动物是这样做的。

低碳生活带给我们的好处作文 篇7

来到我家,你会发现,我家衣柜的最底层都铺上了废旧报纸。在衣柜最底层铺上废旧报纸,不仅可以防潮,还可以吸收衣柜中的异味。我家的枕头里装着喝过的,晒干了的茶叶渣。“茶叶枕头”既舒适,又能改善睡眠。这些都是妈妈从网上查来的,真是又实用又不浪费,还能把生活垃圾变废为宝,物尽其用,真低碳呐!

出门购物时,妈妈总是带上环保袋。我说:“超市里不时有卖塑料袋吗?何必自带呢,多麻烦呀!”妈妈耐心的说:“环保袋随身带,就不用买塑料袋啦,再说了塑料袋一点也不环保,现在不是提倡低碳吗……”听妈妈说完,我心里一亮,说:“哦,我明白了,所以您常常叮嘱我,出门要带水杯,也是这个道理吧!”妈妈笑着点了点头。我以后出门也要随身带水杯、环保袋,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这可真是个低碳酷生活啊!

除了我家的这些低碳妙招,其实还有很多呢!比如:做到人离灯熄,避免浪费用电;用节能灯替换60瓦的灯泡;使用电脑时,调低亮度,开启程序少一些,这样都可以省电;少开私家车,多骑自行车或多坐公交车,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等等

榜样带给我们力量作文 篇8

袁老在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市,是江西人,是中国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曾先后研出三系发杂交水稻、两系发杂交水稻和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

袁老在年幼时期经历过战乱,经历过痛苦,更是亲眼目睹了饥饿和死亡,同时,一个梦想的种子在袁老幼小的心灵中萌芽了。

袁隆平爷爷用几十年来的风风雨雨换来了人们桌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米饭,直到现在,他还在研究水稻,他还在为国家的土地担心同学们,他已经九十岁高龄了啊!试问有几位到了这把年纪留着清福不享却还在搞研究,为数亿人民做贡献的老人?袁老已经九十岁高龄,但一谈到水稻研究,她的眼睛就发亮,声音更有力,精神头儿就更足,甚至还定下了一个新目标,记者就发问了:您可是已经九十岁了!袁隆平爷爷笑着问记者:哈,难道我不搞研究水稻的工作了就可以把年龄停在九十岁了吗?

袁隆平爷爷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若不是有了那伟大的梦想,若不是有了远大的志向,袁隆平何以从田间完成伟大的创造?何以用枯瘦的肩膀挑起全球饱食之忧的大梁,他因胸怀天下苍生而热爱他的事业,又因心装天下饱食之忧而奋斗一生。

袁隆平爷爷给了我力量,这种力量叫做坚持。

他的一番话让我知道,年轻、一腔热血,并不是为了让你来一场所谓的青春不狂枉少年,而是让我们把它化为力量,化为前进的动力,化为祖国前进的步伐。袁隆平爷爷老当益壮可、宝刀未老,在90岁之际为自己定下的又一个目标,也是又一个梦想。一位高龄老人定下新梦想都不嫌晚,那些三四十岁的人那句一切都晚了,我们老了,不行了。还能在袁老的面前说出口吗?是的,袁老给了我力量,这份力量叫做一切都还来得及,一切都还不算晚。

袁隆平爷爷给了我力量,这份力量叫做幸福与满足。

袁隆平爷爷说:对我来说,幸福就是常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有个好身体。幸福,在我眼前,不必德高望重,不必财大气粗,它应该很简单吧:追随你的梦想,做你爱做的事。很多人会对袁老的行为表示不解:如此伟大之人,为何不在国家提供的豪华研究院搞实验,却要亲自下田当一个老农民?然而,袁老说这正是她的幸福所在:因为亲自下田劳作,他可以有一个健康的审题,还可以亲自发现每一个潜在的问题。然而我转眼一望,有些人们的幸福,有房啊,没带呀,有车啦,中彩了,记得有句话,一个人即使再有钱有权,睡觉只能睡一张床,吃饭只能吃一碗饭。也许他们在追求自己所谓的幸福时,早已不知不觉失去了什么。蜗居虽小,但很温暖,这世上有人喝红酒发愁,也有人因喝矿泉水而乐。幸福不仅是单单物质上的,你可以回头看看那和睦的爱你的亲人,我们要学会满足,满足于现在自己不大的作家中,一家人说说笑笑健健康康的生活。

“5·12”地震带给我们的启示 篇9

2008年5月12日北京时间下午2时28分, 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震中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境内、四川省省会成都市西北偏西方向90 km处, 地震烈度可能达到11度, 地震的影响波及大半个中国, 甚至影响到东南亚国家。中国除吉林、黑龙江、新疆三省外皆有震感, 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昆明、香港等多个大城市的办公楼群在震动中发生了摇晃。巴基斯坦、泰国、越南、中国台湾省等地均有震感。这是中国自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以来, 伤亡最为惨重的一次。“5·12”地震已经过去一年了, 但留给我们的印象及记忆依然犹新, 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我们的心依然挂念灾区的父老乡亲, 作为从事土木工程的工作者, 引发了我们对地震带来的相关问题的很多思考……

2 地震的特点与灾害现象

(1) 本次地震的特点。

本次地震能量巨大、烈度超强, 震源深度浅 (映秀附近地表下19 km) 、破裂长度大、震害范围广, 发震方式特殊、震动持续时间长 (持续时间长达100秒左右) 。这次地震引发了大量的山体滑坡、堰塞湖、泥石流、山体崩塌、地基液化等地质灾害, 地震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上, 千年不遇, 震中烈度达11度。地质构造及场地条件差异对房屋震害影响明显, 地震波在不同地质结构中传播速度及方式的差异, 使得处于不同地质区域内的房屋结构的震害情况明显不同, 处于断裂构造或褶皱构造区域内的房屋结构比处于水平岩层构造区域内的破坏更严重。

(2) 房屋震害的描述。

总体上, 这次地震震害现象普遍非常严重。震害情况又与地震的类型密切相关, 有的地震对高层的影响大, 有的则对低层影响大, 一旦地震的类型与某类建筑的特征吻合, 就会放大震害效应。持续的强烈振动对各种房屋结构造成持续叠加型破坏, 处于高烈度区的建筑房屋瞬间造成严重破坏或倒塌, 破坏程度历史上罕见。另外, 当房屋的抗震薄弱朝向 (一般为横向) 与地震波的振动方向一致时, 就更加剧房屋的震害、破坏及倒塌。具体表现为:砖混结构, 以大开间、大开窗、外走廊等建筑形式的震害最为严重;底层框架-砌体混合结构, 在重灾区震害最为严重;框架结构房屋, 出现了框架柱先于框架梁破坏的现象;排架结构的厂房灾害严重;农村自建房中大量使用简易的砖石、砖木及土木等结构形式, 由于没有必要的构造措施, 缺乏必要的抗震设计, 在重灾区震害十分严重、倒塌普遍;木结构房屋和轻钢结构房屋在此次地震中震害较轻。

3 相关问题的提出与思考

从房屋行政管理、结构设计理论及结构方案、结构材料、工程施工到人们对房屋的正常使用等方面阐述了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1) 加强工程建设行政管理与监督, 切实抓实抓紧。工程质量问题是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在这方面早已作出重大决策和布署。为确保工程质量, 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 已全面推出了实行建设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项目合同管理制。近十多年来, 随着国家立法体制的不断完善, 各行各业法规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和完善, 提升了法律的调整职能。在建设领域, 也颁布了一系列法律, 从作为建筑业“宪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以下简称《建筑法》) 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国务院及各部委颁布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等以至于各地方的相应法规, 为确保工程质量及人民生命安全奠定了基础。关键在于“落实”, 而非“落虚”, 真正落实到位。贵在抓紧, “抓而不紧等于不抓”。应该把工程质量第一铭记在心中。

(2) 结构设计理论及建设材料方面。就设计规范来说, 我国经历了1974, 1982, 2002规范, 结构设计理论及理念, 也从经验系数、到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思路。我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共经历了四个“版本”:1974年版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1976年唐山地震发生后, 《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在1978年进行了修改, 1989年版增加了对6度区的抗震设防要求, 2001年则提出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原则。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及国家综合实力提高, 在开发新型建筑材料及加强结构设计理论创新的同时, 加强从结构安全储备及结构抗破坏性能方面, 做多方面的综合研究与深入思考, 应用概念设计思想和理念, 从总体上把握工程结构的安全。

(3) 结构方案的选择及确定。在建筑结构方案阶段, 考虑今后可能的使用功能的改变, 为今后的改造留有余地及改造的空间。通过留设在墙体里的梁柱, 为今后的房屋改造提供空间和前提, 这样改造时不伤害房屋的结构主体, 不会给改造后的房屋带来隐患。确保绿色建筑、绿色设计, 使人们真正拥有并享有“绿色家园”。

(4) 工程施工方面。严格工程施工, 加强过程控制, 使监理工作真正到位。加强抗震构造, 不得简化施工程序。

(5) 建立房屋的健康档案, 实时跟踪管理。可以以小区、单位及公司等为单元, 对房屋建立健康档案, 强化管理。对新建的房屋, 加强房屋本身的观测及房屋下面工程地质的监测, 特别是房屋的沉降和变形监测。对已有房屋, 主要应加强房屋使用和改造等方面的监管。

(6) 引导业主正确使用, 严禁不合理的改造。不得随意对房屋进行改造, 若由于使用功能的改变必须改造, 则应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和施工。

(7) 敬重自然, 尊重生命。不合理的改造, 不但带来众多的建筑垃圾、环境的污染 (空气、噪音等) , 而且带来了重大的安全隐患, 威胁着人们宝贵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8) 提升结构标准、规划避震场地。对新建的小区, 合理设计建筑密度, 给大家一个逃生、避震的场地;对已有的小区, 进行普查, 现在有的居住区, 开发商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建筑密度非常大, 一旦有意外, 使人们没有避震、避灾的场地, 对这样的小区要加强改造、并切实改造到位, 确保绿色家园。相关职能部门加强管理, 在国外我们都知道, 不同的地方都有好多的避难点, 一旦灾难来临的时候, 能够是人们有躲避停留的地方, 灾民都可以及时的得以疏散, 我们的灾害意识应该加强。

4 结束语

让好奇带给我们惊喜作文 篇10

俗话说好奇害死猫,就算是猫也有好奇心,更不用说人了。人在出生时便被赋予了好奇心,眼睛一睁开,便会开始打量四处的事物,眼珠一转一转的,富有灵性。好奇心带给人学习新鲜事物的原始动力,它给予人们了解钻研世界的惊喜。也许我们有这样的经历:小时候即使在一座广袤无垠的大草坪上,没有玩具和复杂的地形,我们也乐于穿梭其中,其乐无穷;甚至是坐在火车内,看一看交通标志,大声数红绿灯的秒数,也能让我们开怀大笑。这些看似无聊的行为却带给曾经的我们无穷的快乐,是因为小时候的好奇心在最顶峰的缘故,好奇的魔力使人们认识事物时感受到惊喜。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渐渐失去了这样的魔力。也许是突然发现,原先玩的津津有味的`玩具失去了吸引力,也许是在等待红绿灯时感到烦燥,也许不再满足于小区院子里的玩乐。我们意识到原先带给我们惊喜的事物,变得索然无味,沦为鸡肋。好奇心在日常生活不断重复的现实下遭到磨蚀,我们获取惊喜的成本也随之愈来愈高。不只是下雨,失去了好奇心的人们习惯了生活中的一切,不愿去感受,去体验,如沙漠中枯萎的杨树枝干,失去了原有的郁郁青青,失去了原有的对生命的活力。

可我们真的只能接受现实吗?当然不是,纵使与童年时的好奇心相比,有所缺失,我们依旧可以燃起对身边事物的活力。英国作家奥涅斯特曾说过:“在黑白中憧景彩色,在彩色中告慰黑白。”生命的颜色不是由他人、他物染上的,是由我们的行动绘制出来的,我们需要对身边的事物怀抱一颗好奇心,细细品味日常生活细微的小插曲,小变动,我们就会有带给我们惊喜的新发现。瓦特观察到蒸汽推动壶盖的现象,有了发明蒸汽机的灵感;薛定谔发现在电磁炉一旁的猫,也能联想到有趣的量子实验,世界带给人的惊喜没有边界。

“雾霾”带给我们的思考 篇11

不知你是否和我有同样的感受:在刚刚过去的一周里,无论大家是平日的闲聊,还是微信的分享上提到最多的共同话题就是“雾霾”。2013年,“雾霾”成为关键词,这一年的1月,4次雾霾过程笼罩30个省(区、市)。2014年,国家减灾办、民政部首次将危害健康的雾霾天气纳入2013年自然灾情进行通报。

清晨起床,拉开窗帘,多么希望眼前的世界是明朗而清澈的。人们从来没有如此怀念晴朗的天空和明媚的阳光。而当连续三四天被雾霾笼罩时,这变成了一种奢侈,我们是那么怀念蓝天和阳光。几天后,雾霾散去,人们拿起手中的相机留下久违的蓝天白云,并将照片分享给更多的人„„是啊,蓝天、白云这么简单的要求竟然成了奢望。“雾霾”应该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果规律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农作物生长的普遍规律,也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普遍规律。对于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人为因素毋庸置疑。

追溯历史,现代化虽然带给人们政治经济的繁荣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却带来了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我们暂且不去质疑发展的正确性,但我们更需要的是可持续的发展,这种发展,绝对不是以环境和未来的生存空间为筹码的发展。任何一种“果”,都可以找到当初的“因”。大气污染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它是长期的“各种不正确”行为造成的,这种因果规律现如今“雾霾”展现的淋淋尽致。

由“雾霾”想到人生也是同样的道理,也存在着一样的规律。记得还是上学时,到毕业那会大家都会羡慕那些拿到了国外大学offer的同学或是找到理想工作的同学,可是有多少人看到他们平日的付出,在许多人看电视剧或睡觉的时候,有心人却一直在图书馆学习。工作亦是如此,当我们每次看到那些受到表彰的先进个人时,应该也注意到那些光鲜的荣誉离不开当初种下的“带着汗水种子”。自己在工作和学习上付出多少努力,就会收获多少成果。最近,央视新闻联播《走基层百姓心声》栏目推出“时间都去哪儿了”专题,让大家说说自己最有价值的时光,很多人都回忆起自己最奋斗、最努力的那段光阴。“时间都去哪了?”当这个问题在问自己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回答?我想,平日的努力工作和辛苦付出,必定会给我们的回忆里增添许多精彩和感动。有位智者曾说过,在自己的回忆里,如果没有一段经历连自己想起来都会被感动的话,就算不上真正的努力过。要知道,今日的所作所为必将在未来合理公平的结果,这是自然规律,亦是人生规律!

“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珍惜当下所拥有的当持续“雾霾”上演,突然“阳光”客串一下时,人们为什么会表现异常的高兴并认真享受呢?我不相信是那天的阳光与往日有什么不同,我更愿意相信是人们近似“失而复得”的珍惜感油然而生。

人总是这样,拥有的时候不懂得珍惜,唯有失去了才后悔莫及。有多少人说起自己的经历时,常常会听到“如果当年…”、“若再给一次机会的话…”类似这样的假设,可是人生又有多少假设变成现实。何不趁早放弃“如果”的念头,珍惜当下所拥有的一切,在有限的生命里永葆一颗知足的心,享受生命的精彩和充实!

在工作上,我们要懂得珍惜,认真做好岗位上的每一项工作,每一次经历都蕴含着成长和历练,都是日后成为优秀的必经之路。尤其还是年轻人的我们,正是长本事、练技能的时候,也是职业性格形成的时期,更应该扎实于当下工作,利用工作中不断提高的业务技能,祛除浮躁贪婪和急功近利,努力工作,保持一颗平常而简单的内心。在生活中,我们要珍惜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很多人都在为生活忙碌着,站在忙碌中,时常忘了回头歇歇,去与父母亲人聚聚,人生短暂,生命没有第二次,我们也许能努力去做的就是,珍惜在一起的每一次每一分每一秒。珍惜工作得到好运眷顾,珍惜生活得到惬意宁静,珍惜家人得到幸福无数,珍惜朋友得到快乐无限。

我们坚信,随着国家治理环境问题的决心和力度,以及每个人保护环境意识的提高,“雾霾”终将散去,与蓝天白云每天来一个拥抱也不再是一个梦,但“雾霾”带给我们的思考却不会终止!它将鞭策着我们去编织一个更有意义的人生。仰望天空时,我们会更加珍惜那一刻的阳光与雨露;脚踏实地时,我们会更加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德国学前教育带给我们的启示 篇12

综观德国的幼儿教育, 笔者认为其中有一个最鲜明的特色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那就是崇尚自然。德国的幼儿教育非常朴实, 处处体现着效法自然, 尊重幼儿自然成长的内涵。而在我国的学前教育中, 两百多年前“发现儿童”的教育家卢梭发出的要“在自然中培养自然人”的呼声早已被那些花样翻新的早期教育模式所淹没了。

一、朴实温馨的环境

德国幼儿园一般都很小, 从外看很难发现这是一所幼儿园, 但推门进去, 你会觉得豁然开朗, 一个丰富多彩的儿童世界马上呈现在你面前。德国的幼儿园是温馨、舒适的, 没有我们想象中的现代化设施, 更没有我们想象中价值不菲的奥尔夫或蒙台梭利的全套教具和特色教室, 它的优雅和朴实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教室的屋顶上悬挂的是粗麻绳和轻纱做成的帷幔, 充满了梦幻色彩。匍匐在地毯上的幼儿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 在书中描述的想象世界中漫游;墙面上是幼儿随意的涂鸦, 在户外捡来的树枝、干花和枯叶挂在墙面上, 记录着幼儿户外生活的快乐和惊喜。也许因为我们看的几所幼儿园都是极具传统的幼儿园吧, 教室中的桌椅和教具都是古旧的, 可以看到岁月的痕迹, 也可以看出这里的教育者正在用自己的双手经营着一段可以留下来的历史。

在我国, 一些收费较高的私立幼儿园的环境设施十分豪华, 昂贵的木地板, 塑胶的活动场地, 琳琅满目的玩具, 很多幼儿园把这些外在的环境设施视为争创示范先进园的硬指标, 这些也是许多家长选择幼儿园的一个衡量标准。诚然, 完善的配套设施是必须的, 可是我们很少有人去思考:这样豪华的设施对幼儿教育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幼儿长大成人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社会环境, 而不是永远呆在宫殿式的房子里。过于现代化的设施也阻碍了幼儿探索大自然的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二、林间幼儿园

在上世纪90年代, 德国出现了一种叫做“林间幼儿园”的托幼方式, 这里没有房屋、围墙, 教师在树林里对幼儿进行没有教室的幼儿教育。他们组织幼儿在草地上散步、观察动植物, 在这些直接投入大自然怀抱的野外活动中拓展幼儿的独创性和运动能力。“英国庭园”是慕尼黑的一所自然公园, 后来被开辟成了慕尼黑林间幼儿园, 园内有成片的白桦林和灌木丛, 草地上有清澈的溪流, 在这里入托的15个一岁半以上的幼儿每天上午9时来这里集合。他们或分成几个小组做游戏, 或个人自由活动, 做手工、捡树枝、玩石子、堆泥沙。有喜欢爬树、赛跑的幼儿, 也有乐于观察蚂蚁、蜗牛的昆虫迷。教师除了在规定的时间教唱歌以及随时解答幼儿游戏中的各种“为什么”之外, 更多的精力则放在了安全保护工作上。午饭如同郊游时的野餐, 大家席地而坐, 摆上自带或教师帮助准备的食品, 饭后下午2时左右, 结束一天的活动。

首创这个林间幼儿园的赫本黛拉女士对幼儿园的未来充满信心:幼儿在林子里跑来跑去非常开心, 既提高了他们的运动能力, 又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没有过多的管束也就不存在压抑心理, 所以他们当中从未发生过吵架、打斗的事, 也很少生病。赫本黛拉给幼儿定了三条必须遵守的纪律:不准吃木耳等野生果菜;不准拿着棍棒跑跳;听到哨声要马上向哨音方向集合。

我国的幼儿园, 大多数都是铁将军把门。在我国日益城镇化的今天, 幼儿已经很少有机会接触到泥土、昆虫这些来自大自然的事物, 甚至他们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都被压缩得少得可怜。在幼儿园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种景象:能不让幼儿出去就尽量不出去, 就算是出去了, 教师的组织、管理也要占据大部分时间, 很少能看到让幼儿自由自在地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一些幼儿为了获得片刻的自由而寻找各种借口逃避呆在牢笼似的教室里, 比如经常在上课时间要求上厕所等。对于铁将军把门、限制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 管理者和教师们有充分的理由:基于安全的考虑。诚然, 让幼儿在户外自由地活动肯定要比让他们呆在教室里排排座要难管理得多, 也产生了一些安全隐患, 但是如果仅仅因为怕出事故就剥夺幼儿的活动权, 限制幼儿的发展空间, 这样做是不是有些本末倒置, 得不偿失呢?

三、混龄编班

德国幼儿园一般都是混龄编班, 每个班有幼儿16个左右, 幼儿在类似有兄弟姐妹的家庭环境中相互交往。幼儿园通常由0至6岁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混合组成一个个小组 (类似于一个个班级) , 幼儿园充满着家庭般的温馨。德国幼教工作者主张把幼儿看作一个人, 一个有着自己独特背景又要面向未来的人, 一个需要与同伴、成人、社区交往的人, 一个生活在真实而自然的社会环境中的人。幼儿作为一个完整的人, 在幼儿园里需要面对各种年龄的同伴, 面对各种成人, 做他们感兴趣的事情。

我国的幼儿园都是小、中、大班泾渭分明, 这样编班有利于管理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如果从幼儿的角度来考虑, 德国幼儿园的这种混龄编班的方式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混龄教育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尤其是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由于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 大多数幼儿在家里没有兄弟姐妹, 他们缺乏和不同年龄段幼儿交往的体验, 分班管理致使孩子缺乏与不同年龄段同伴交往的问题在幼儿园不能得到解决, 这可以说是一种教育的缺失。当然混龄教育对师资的要求较高, 这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 笔者认为我国的幼儿园不一定非要混龄编班, 可以考虑多设计一些混龄活动, 以帮助幼儿获得与异龄同伴交往的经验。

四、随心所欲的幼儿

德国的幼儿园像家庭一般温馨, 幼儿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 他们可以看书, 可以参与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 可以独立玩玩具, 当然也可以选择独处。事实上每间教室都有一个独立的小空间提供给幼儿, 幼儿叫它“安静角”。安静角里一般有一个柔软的垫子, 上边有很多布质的柔软的娃娃和公仔、有趣的靠垫, 有的还有个小沙发, 不想参加团体活动的幼儿可以到这个角落, 静静地坐着, 淘气的幼儿也可以在这里翻跟头, 发泄多余的精力。安静角的设计说明德国幼儿教育正视了幼儿的正常心理需求, 幼儿也有独处的需要。同时这种设计也为教师了解幼儿提供了可观察的表征。当一个幼儿频频走进安静角时, 其实他已经用行为发出了呼声——他需要心理帮助了。

德国幼教工作者认为对幼儿来讲最重要的是玩, 要通过玩来教他们, 教师只是一个观察者、帮助者, 要充分发挥幼儿的天性。这一点在德国幼儿园的实践中表现得尤为彻底。德国幼儿园是以小组和个别活动为主的, 至于进行什么活动, 幼儿自己决定, 可以画画、听故事、去娃娃家、到户外玩。对于午餐和午睡, 教师也很尊重幼儿的意愿。比如, 桃园幼儿园提供三个午餐时间:中午12:00、下午l:00、下午2:00, 由幼儿自己决定何时用餐。另外, 幼儿园提供专门的地方供幼儿睡觉, 每人一块海绵睡垫, 若幼儿躺下去20至30分钟仍未睡着, 他就可以起来出去玩。

这是德国的幼儿教育给我震撼最大的一个特点, 由此可以看出他们是真正把幼儿当成是独立、完整的人。回首看看我国的幼儿园的场景:“小嘴巴, 闭起来, 小眼睛, 向前看。”类似这样的规则不停地在提醒幼儿要中规中矩, 不能乱吵乱动。幼儿想要上厕所必须向教师报告, 得到允许后才能去, 有的被教师认为是调皮捣蛋的幼儿即使再三要求去厕所也得不到允许。总之, 在幼儿园里, 幼儿只能做教师允许的事情。教师有一种权威, 幼儿被告诉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如果有谁违反了教师的要求, 就要被批评, 就得不到小红花。试想想, 如果一个正常的成人被要求这样做, 那他会怎样?在我们教育者的头脑里还存在着那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他们只是幼儿, 是未成年的小大人。我们不懂得像尊重我们身边的成年人一样去尊重他们。

《亮剑》带给我们的营销启示 篇13

笔者认为,经济愈不景气,企业就愈要振奋精神。

经济危机条件下,企业不妨读一读或者看一看《亮剑》,因为《亮剑》会给企业人带来诸多精神鼓舞,会让人催发诸多感慨。

《亮剑》是一部以军旅题材为纲的作品,其表达的“亮剑精神”,也就是“明知是个死,也要宝剑出鞘”精神,表现了中国军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彰显了作为一个职业军人必备的气质——军魂。其实,商战如战场。在市场越来越难做的今天,《亮剑》作品,同样能给企业以及“商场战士”的营销人员,带来诸多启发与借鉴。

1、进攻是最好的防御。在第一集防御战中,李云龙主动出击,通过摸清对手情况,找到了鬼子指挥部,并集中炮火予以重创,打赢了这场战役。对于操作市场来说,“擒贼先擒王”,通过敢于挑战领先者、比自己强大者,巧打策略战,就象李云龙,不按常理出牌,没有遵从命令从上级要求的俞家岭突围,而是仔细分析后,逆向从正面突围,结果获得成功。在当前经济危机形势下,其实营销人员也要学会逆向思维,要通过主动出击、而不是坐以待币,通过推广新产品、挖掘新卖点、渠道下沉、促销创新,采取灵活机动的分销模式等,寻找市场增长点,要善于打破经验主义,从而振奋精神,摈弃等靠要,更多、更好地分得市场一杯羹。

2、打胜仗领导当身先士卒。李云龙的部队为何能够成为一支“嗷嗷叫”的“狼性”团队,为什么李云龙的独立团凝聚力强、战斗力强,归根结底,是这个团队里有一个率先垂范而“跟我冲”的“带头人”李云龙,他不论是作为独立团团长,还是后来升任师长,面对每一次战役,都能够放下架子,带领部下冲锋陷阵。在当前经济衰退的情况下,运作市场何不是如此呢?要想在逆境条件下打造一支高绩效的营销团队,作为团队负责人,就一定摆脱“办公室决策与管理”的桎梏,摈弃闭门造车,而应该主动实施走动式管理、现场管理,同甘苦,共患难,与一线员工一起,洞察市场、洞察客户、洞察竞争对手,从而感动他们,赢得市场运作的主动。

3、学会向市场要资源。李云龙所部八路军独立团,装备差,缺衣少穿,给养不足,也没有“迫击炮”等先进武器,但他并没有气馁,也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等靠要,而是主动出击,自己想方设法,从敌人手里抢资源、装备等,最后壮大了部队,改善了条件,不断获得有利的发展条件。当前,很多企业都面临资金、资源不足等困局,面临这些困难,作为企业应该积极寻找良方,通过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机会的把握,通过整合供应商等上游资源,通过向下游渠道及终端要资源,通过完善产品结构、开发新市场、新客户、通过创新性的市场操作等,都可以“以战养战”,“以市场养市场”,从而弥补资金、资源不足的现状,于危机中寻商机。

4、打造一支过硬的团队。李云龙是一个团队打造高手,他所创建的团队,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这就是第十五集里,李云龙所说的,作为一个团队要有气质、性格和灵魂,这就是打不垮的精神,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勇于亮剑的精神,以及团队不离不弃的精神。在每次战场上,李云龙爱惜属下,成员负伤,折身去救,而不丢下任何一个战士。同时,对待下属,亲如兄弟,甚至同战士“同抽一袋烟”。在团队激励方面,国民党依靠的“现大洋”激励,而李云龙就靠亲临一线,就靠那轻轻地拍拍战士的肩膀那微不足道的举动,但这些足以激发战士们的战斗热情了。经济下滑,企业业绩下降,业务团队也变得不稳定起来,因此,就象前香港特首董建华说的那样,经济形势好的时候,不见得要加薪,但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一定不能减薪,董建华通过经济萧条时,照发奖金的做法,笼络了员工的心,从而能够上下一心,其利断金,度过了企业的艰难时刻。作为广大的中小企业也是如此,我们要尽量谨慎对待员工的薪酬待遇,不能为了一时的降低成本之利,而让企业的一些“种

子”人才流失,从而丧失来年爆发的根本。要通过相对稳定的薪酬,甚至高层自动降低待遇,而员工保持不变,艰难时刻,要多给予员工以关心,以支持,要多主动与员工进行谈心和沟通,保持员工的忠诚度与向心力。

5、打造战略联盟体。“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朋友向敌人转换只在一刹那”。这是国民党将领楚云飞引用并说的一句话。用在商场上,同样适用。在当前经济凋敝的情况下,作为厂家如何对待与渠道商的关系?作为厂家,能否与竞争对手形成一种“竞合”的关系?但我们发现,凡是过河拆桥,卸磨杀驴者,必将做不大,走不远的。只有与上下游客户,与竞争对手,形成一种合作与互补的关系,一个企业才能有进一步做强做大的基础与底蕴。娃哈哈为何在当前不利的情况下,市场仍然能够保持稳定增长,企业没有出现资金链断裂等情形,归根结底,是因为娃哈哈构建了以双赢为基础的利益联盟体——渠道联销体。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一个企业家的胸怀与境界,决定了这个企业能做多大,能做多久。娃哈哈之所以能够保持不败,是因为大家始终有利可图,大家成了一条绳上的蚂蚱,形成了战略联盟体,在此体系下,大家都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取向,以及各自应该获得的利益,这种利益的充分保障,让娃哈哈与上下游渠道构成了牢不可破的壁垒,以致可口可乐都无法对其下手。

华为企业文化带给我们的思考 篇14

通过上述资料的观看,我们了解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华为于1987年在中国深圳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本2.1万元。现任总裁为任正非。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体会。

一、华为企业文化以及可借鉴的地方

《华为基本法》体现了华为公司的核心价值观:“追求:电子信息领域的世界级领先企业,可持续发展。员工:高素质员工群体是最重要财富,集体奋斗;技术:在独立自主发展核心技术基础上,开放、合作;精神:敬业、创新、团结、企业家精神;文化: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是生生不息;责任:为产业报国、科教兴国,做不懈的努力。”这个基本法是企业文化的基石和主导。

任正非在他的一次讲话中提到,“企业要想前进,就是要发展一批狼,狼有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

从华为的实践来看,华为特殊的狼性精神实质就在于追求卓越的进攻精神,这是华为“狼性”的核心。而任正非强烈的危机意识则强化了这种“狼性精神”,他认为企业越是高速成长、越是发展顺利,就越容易忽视隐含在背后的管理问题。任正非在平时总是大力强调这种忧患意识,着意培养下属的危机感。这或许也可以解释为何20世纪90年代珠三角那么多的电子企业,中国那么多的民营企业,只有华为等极少数企业成为其中的佼佼者。

“床垫文化”反映了化为企业文化的另一个侧面。创业初期,华为的每个员工的桌子底下都放有一张垫子,就像部队的行军床。垫子除了供午休之外,更多是作为员工晚上加班加点时睡觉用。这就是华为人的“床垫文化”。

“人文管理”的方式或许是华为企业文化的又一亮点,因为它可以达到消除员工与总裁等高层管理者的隔阂。在华为,任正非的理念贯穿于《华为基本法》、《活下去是企业的硬道理》、《华为的红旗能大多久》、《华为的冬天》、《北国之春》、以及《迎接挑战、苦练内功,迎接春天的到来》,成了华为文化的主线,他思想和行为打造成了华为独特的企业文化。

二、华为给我们的思考

无数的实践表明,一个优秀的文化体系是促使企业不断创新的灵魂,是引导企业最终走向成功的旗帜。

综观华为的文化,权力独裁、封闭管理、文化统一,这种在创业初期十分有效的文化措施,到了企业稳定发展的时期,似乎并不合乎时宜,这种关于文化的困惑似乎在华为的冬天显得更为明显。这与华为的“文化洗脑”、“不穿红舞鞋”、“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所表达的的企业文化与各界的质疑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好的公司不可能通过企业家能力获得持续发展,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在于制度和文化。或许任正非对华为企业文化引发的思考使自己意识到需要变革,从而以危机教育为契机,希望能够继续带领团队,渡过冬天,寻找新的春天。在反省企业文化,树立了危机感,华为的做法应该是激励动力。管理学中的“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桶上那块最短的桶板。找到这块最短的板,就找到了突破口。“均衡发展,就是抓短的一块板”。任正非要求干部要往远处看,不要短视,不要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任正非要求企业领导层要放弃官本位,真正为员工考虑。把员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我们才能更好地引人、用人、育人、留人。“财散才能才聚”,只有从旧的利益分配中走出来,真正让员工的腰包鼓起来,企业才能越来越富。

任正非在“冬天论”里强调:不能靠没完没了的加班,所以一定要改进我们的管理。在管理改进中,一定要强调改进我们木板最短的那一块„„全公司一定要建立起统一的价值评价体系,统一的考评体系,才能使人员在内部流动和平衡成为可能„„干部要有敬业精神、献身精神、责任心、使命感„„因此我们对不同级别的干部有不同的要求,凡是不能使用自我批判这个武器的干部都不能提拔。

其实冬天并不可怕,四季轮回是大自然永恒不变的规律,只不过是要有足够的准备;其实在春天想到冬天并不可怕,冬天正好使我们冷静下来,进行反思。未雨绸缪,正视危机,寻求突破,这应该是华为给我们的启示。

我们可以调整策略,丢掉包袱,轻装前进,争取更加辉煌灿烂的春天。

上一篇:该不该六年级作文下一篇: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