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战略提高经济效益

2024-07-25

品牌战略提高经济效益(共8篇)

品牌战略提高经济效益 篇1

推行民主管理 实施优化战略 全力提高办学效益

二00五年四月,组织上任命我为淅川县第二初级中学校长。面对这一新的挑战,我以极大的热情和满腔的豪情,接下了这副千钧重担。两年多来,我四处取经,八方寻宝,虚心汲取兄弟学校先进的管理经验,并结合本校实际,探索出了“四、四、二、三”这一符合二中校情的管理模式,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成效显著。所谓“四、四、二、三”模式,即:民主治校四项原则,教学过程“四个突出”,德育管理“双向优化”,育人环境“三优标准”。

一、坚持四基原则,构建民主治校平台

1、领导选拔坚持“年轻化,知人善用”的原则。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的管理水平。组建一支团结奋进、精干高效的领导班子,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关键。而坚持“年轻化,知人善用”的选拔原则,可以更好地推动学校的向前发展。年轻人头脑敏锐,勇于创新,接受新思想的能力较强,他们往往能提出富有创意、切实可行的新建议、新思路,给学校的管理工作注入生机和活力。当然作为一校之长,在选拔年轻干部时,我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尽力做到真正知其人,量其才、看长处、抓主流、合理地安排工作职责,真正达到人尽其才的效果。两年多来,我严格按照这样的原则,选拔了一大批年轻有为、富有朝气的年轻人,走上了中层领导岗位。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大显身手,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推动了学校的发展。

2、重大决策坚持“四会制”原则

学校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是密不可分的。科学决策必须以广大教职工的参与为基础,要广开言路,尊重群众的创造和智慧。我校在制定重大决策的过程中,坚持“校务委员会”酝酿、“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行政会”落实和“党支部会”监督的“四会制”原则,避免管理上的“家长式”,决策中的“一言堂”现象。两年来,学校的发展规划、人事任免、教职工职称评定、重大改革措施、重大经费支出及重大项目建设都是依照四会制原则实施的。实践证明,“四人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并通力合作,有力地维护了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合法权益,促进了领导决策的制度化、民主化和科学化,推动了我校稳定健康发展。

3、校务管理坚持“四公开”原则校务公开是保障学校管理公正、公平施民主管理的必然要求。在两年的管理实践中,我校将公开内容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三招”公开,即学校招生、教职工招聘、基建工程招标全面公开。二是“三评”公开,即教职工评职晋级、师生员工一语道评先评模、评议学校班子及时公开。三是“三费”公开,即学校招待查帐、设备采购费、开学收费详细公开。四是“三帐”公开,即学校财务帐、食堂伙食帐、校办产业经营帐一律向教职工公开。两年来的实践证明,坚持“四公开”原则,不但激发了教职工的主人翁热情,增强了办学活力,争取到了社会的关心和支持,还极大地促进了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和作风建设。

4、学校工作坚持“四监督”原则监督是教职工和社会各界参与学校管理工作的权利,也是规范学校管理、保障学校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两年来,我校一直采用“四监督”原则,加强对学校各项工作进行制约和监督。一是校内监督。教职工在参与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有权提出质询,的有效途径,是学校实 有权进行民主评议,从而实施过得监督和结果监督。二是,主管部门监督。主要是学校主管部门对各自的工作实行自我监督。三是社会监督。以民主的方式,将学校的诸如基建招标,项目审计、财务审计等交由社会中介机构处理,增加决策行为的公开透明度。四是社会监督,每期将学校收费项目标准公示,接受社会群众及家长监督。严密的监督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健康发展,树立了学校的良好形象。坚持“四项”原则,规范了学校管理的科学化与民主化,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办学目的主要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则是实现办学质量飞跃的重中之重。两年来,我校坚持以“优化教学过程”为研究重点,形成“四个突出”的管理理念。

1、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积极地进行教研,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树立全面育人的教育观,明确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为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提供有力的保障。

2、在教学中,我校大力提倡教学方法的“百花齐放”根据不同的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而重点则放在学生们的“学法”研究上,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不同学科之中,我们坚持一法为主,多法结合的原则,尝试了诸如“观察实验学习法”活跃了学生们的思维,提高我教学效益。,要求教师

落实“四个突出”,优化教学过程 强化教学教研,突出实用性 方法,突出多样性

“情境教学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3、教学手段,突出先进性

先进的教学手段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提高教学水平,我校加快了现代化改革步伐,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相进课堂,学校先后投资近百十万元全新建设了理、化、生实验室、校园网更新了电脑设备,多媒体教室,并配备了大量的录像带、录间带、投影片等教学资料,使先进的设施成了课堂教学的得力助手。使课堂呈现出了先进科学的时代气息。有力地促进了我校教学的发展。

4、加强学科联系,突出协调性各自然学科之间是有机联系的,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优化学科间的横向联系,突出学科教学的协调作用;一是思想教育相互渗透;二是智能发展相互促进;三是教学方法相互借鉴,教学过程的优化,有力地促进了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飞速发展。

三、1、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在两年多的实践生活中,我们集中了各年级、各班集体的日常德育工作经验,总结出了“四结合”的做法,即常规性和针对性相结合,同一性和差异性相结合,说教性和养成性相结合,社会性和自我性相结合,并特别重视了德育过程中的“四化体系”即:德育活动的系列化,养成教育的的经常化,共青团活动自主化和兴趣活动多样化,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也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为学生展示自我才华,提供了舞台。

2、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坚持“双向优化”策略,常抓德育管理

首先,我校在加强师德教育方面,突出培养教师的两种意识,即:团结意识和服务意识。个人的能力和认识毕竟有限,如何集众人智慧为一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我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科的教学教研,让教师在教研中发现自身缺点,帮助自我提高,进而认识到团结的重要作用,从而提高教师间的团结意识。学校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传授知识的引导者、服务者,加强教师的服务意识,特别是领导班子的服务意识,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在我县举行的“双德建设活动”、“保先活动”和“一个党员一面旗帜”活动中,我校全体师生凭着过硬的素质,在各项活动中取得了辉煌成就,一大批先进师德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在近3000名师生中脱颖而出,为我校赢得了多项荣誉。

其次,在德育工作中,我们号召教师要坚持不懈地发扬一种精神,打造一项工程。所谓“一种精神”,即教师爱岗敬业的精神。为了提高教师的认识,我校采用多种方法,如以“我爱我的职业”“无悔的选择”“奉献无悔”等主题的演讲会,组织先进教师事例报告会等,让教师在听、说、见、闻之中认识到“教书育人”这一职业的光荣与伟大,进而坚定自己“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决心。打造一项工程,即爱心工程。做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要具有一颗博大无私的爱心,用爱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让学生在爱的滋润下茁壮健康地成长。在教学实践中,我校加强了对教师的爱心教育,从根本上杜绝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共处,推动了教与学的快速发展。

四、注重“三优标准”,优化育人环境

环境对育人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和谐向上的环境,可以陶 冶情操,启迪智慧,催人奋进。为此,我校特别注重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抓基础、重投入,在优化育人环境中注重了“三优标准”。

(一)优化办学条件,注重“新”

我校自88年由高中改办为初中以来,办学条件一直未曾得到彻底的改善。面对这种困难,我没有灰心,在熬过几个不眠之夜后,经过全体领导班子的讨论,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无论有钱没钱,无论前途是高山还是深渊,为了二初中的发展,就是勒紧腰带,节衣缩食,也要尽快彻底改善二初中的办学条件。于是,我开始了艰辛而又充实的奔波:向政府申请,到银行贷款,从社会上募集,节省学校的开支……终于,心中的蓝图在一番艰难困苦的血汗付出之后,完美地勾勒在了二初中这座历经百年沧桑的校园里;一座投资科研、实验、图书北斗星为一体的综合办公大楼拔支而起,先进的电教设备,试验器材也相继到位;校园的绿化、美化日渐改变,男、女生寝室焕然一新,整洁卫生的餐厅投入使用。在短短的两年时间中,学校投入校舍改造和教学设施更新的资金达元,彻底改变了二初中的办学条件,实现了从传统办学到现代办学的历史性跨越,创造了淅川教育史上的奇迹。办学条件的改善,极大推动和提高了全校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校风校貌乃至教育教学质量均发生了巨大变化。

1、综合办公大楼的落成,给教师提供了优越的办公条件。教师中消极落后的思想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变成了“我要干,要多干,要干好”习氛围,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00余万元,建筑面积,形成了一股浓厚的教研学6

6000平方米,容办公、500余万

从以前的“逼着干”

2、校园网络的配备,为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水平创造了条件。投资近50余万元的校园网略建成以后,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学习的兴趣,他们从中汲取先进的教育思想,掌握先进的电教手段,并积极运用到教育教学之中,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教学的快速发展。

3、理化生实验室的配置,已达到省级标准,在淅川是首屈一指的。有力地激发了学生动手的兴趣,变成今天的“我要学”

(二)优化校园文化注重“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在校园文化建设说过这样一段“无论是种植化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广播,(三)优化舆论环境,注重导由以前的“要我学”

”我校的校园文化,学习氛围空前高涨。话:我们都将从审美的角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的远大目标。建设,正体现了这一特点。我们针对学校场地狭小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科学布局,采取见缝扎针的办法,实施绿化、美化、人文化,力争直观、形象,努力使静态的事和物变成“活”的教育内容,从而形成良好的“文化育人”氛围。如今的二中校园,处处充满绿意;青葱的松柏、荆树、草坪,蓬勃而富有生机,缤纷的花朵芳香四溢,明媚的阳光洒满校园,如画的风景映入眼帘,校园内一尘不染,处处悬挂着激人奋进的名人名言和富有诗情画意的广告语。置身于校园之中,你仿佛在缤纷的花园中徜徉,在和谐静谧的山林间流连,在古今中外的历史里沉醉,感受到的不仅是视觉的愉悦,更是心灵的净化和陶冶。使学生不论在学校的任何空间,都会耳濡目染,受到教育。优化舆论环境,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引导,促进作用。我们在优化舆论环境的过程中,首先贯彻“团结、奋进、文明、活泼、开拓、创新”的校风,促进良好班风和优良学风的形成。其次,通过校园广播网、黑板报、电视台等形式,大力宣传校内先进人物的事迹和思想,大树学生身边的学习榜样,激励全体学生团结向上,积极创优争先。第三,注重学校和家长的交流与沟通,让家长为学生的成长营造宽松的,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从而养成文明的习惯,树立远大的理想,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两年来的实践证明,我校通过构建和实施“四、四、二、三”的教育模式,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教学的不断深化,不断发展,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的管理模式,激发了全体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出”的教学模式取得了“活、新、高”的课堂教学效果;化”的德育模式,使我校形成了教风正、学风浓的良好局面;育人环境的“三优”模式,四、二、三”的教育管理模式的推动下,淅川二中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攀升,取得中招三连冠的佳绩:生93人,2006年升入县一高升入县一高人数连续三年占全县升入县一高正取生总数的四分之一,各门学科中招成绩评估均遥遥领先全县各校,创造了二中建校史上新的辉煌。学校先后获得“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级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两年多来,我校教师在省、市、县各项竞赛中获奖50正以矫健的步伐,朝着全县名牌,全市一流的学校迈进。

2005年我校升入县一高正取人,2007180余人次,如今,二初中8

四、人,“市“四项原则”“四个突“双向优营造了一个和谐向上的育人氛围。在163年升入县一高176余人,学生获奖

品牌战略提高经济效益 篇2

今年是山东省工业企业“品牌建设年”, 省轻工联社积极响应省经信委的号召, 组织所属家用电器、家具、工艺美术、皮革、塑料制品、五金、衡器 (体育健身器材) 等行业以及行业内重点企业开展“品牌建设年”的各项活动, 取得了较好成效。截止2012年4月底, 全省规模以上轻工集体企业6131个, 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147.34亿元, 同比增长14.72%;实现利税总额296.17亿元, 同比增长16.19%。截止目前全省轻工联社系统共获得“中国名牌”68个, 山东名牌295个, 中国驰名商标50个, 山东著名商标329个, 国家级产业集群或基地32个, 省级产业集群或基地33个, 优质产品生产基地5个, 中华老字号1个。

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各级组织的共同努力, 作为行业主管部门, 联社和协会在品牌建设上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培育品牌展会, 搭建品牌传播平台。

经过近几年的优化培育, 目前我省国际家具展、工艺美术精品展等展会已形成规模, 成为我省的名牌展会。2012年山东省工艺美术品展销会、第九届青岛国际家具及木工机械展览会的成功举办, 为工艺美术品及家具产品提供了展示平台, 有力地推动了各类品牌的崛起和影响力的提升。

(2) 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和集群品牌。

集群品牌是同一区域内同类型生产经营企业共同使用的品牌, 这样不仅可以同时提高集群内企业形象, 又可以增强企业竞争力,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个较好出路。使用集群品牌离不开产业集群或基地的培育, 目前全省轻工联社系统共有国家级产业集群或基地32个, 省级产业集群或基地33个。

(3) 组织综合竞争力品牌和行业品牌十佳典范宣传活动。

本着自愿、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 组织各行业内具有代表性的重点企业参与综合竞争力品牌和行业品牌十佳典范宣传活动。活动中拟编辑出版山东省轻工集体企业品牌建设发展画册, 评选出综合竞争力品牌、行业十佳品牌以及山东省轻工集体行业品牌建设卓越贡献带头人, 并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开设“品牌建设年”品牌形象专栏, 对入选的典范企业进行宣传。

在激烈的竞争中, 企业在品牌建设上也有一套做法, 比如:

(1) 注重产品质量, 强化质量管理。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是企业发展的根基, 产品没有过硬的质量, 品牌是无法建立的。通过抓产品质量, 创新质量管理,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参与起草质量标准等方式为品牌建设和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2) 培育自主品牌, 注册商标保护。

成功的企业离不开自主品牌的壮大, 成功的品牌离不开注册商标的保护, 培育自主品牌并注册商标成为企业品牌建设的重要战略之一。

(3) 增加研发投入, 进行品牌创新。

企业要打响自己的品牌, 就必须先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通过自主创新建设品牌。在产品生产及工艺上进行技术创新, 以推陈出新不断研发新工艺新产品;在新产品开发时进行标准创新, 以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在品牌经营模式上进行管理创新, 以提升品牌附加值和影响力。

在充满风险和机遇的现代商业社会, 企业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品牌的竞争, 品牌建设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在当前, 品牌建设可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

(1) 庞大的市场容量。

虽然各行业企业品牌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有些行业品牌竞争的确很激烈, 但是我国庞大的市场容量仍可以承载巨大数量的品牌, 有着文化差异的各级地域仍可以养活无数个区域品牌。中国70%的农村市场也给予了诸多企业发展的空间和机会, 这块庞大的市场也同样可以承载无数品牌的生存与发展。因此, 对于企业来说, 不怕没市场, 就怕没品牌。

(2) 不规范的市场环境。

许多企业都认为当前不规范的市场环境是品牌建设的一个瓶颈。殊不知“乱世出英雄”, 不规范的市场处处有商机。如果一个行业已经非常规范了, 存在着进入壁垒, 具有严格的行业标准, 企业所有的行为都必须遵照标准进行, 那企业就不存在竞争的压力, 也就没有任何创新动力, 更不用说进行品牌建设了。企业应该充分认识这不规范的市场环境, 利用混乱和不规范赢得品牌发展的机会。

(3) 许多行业还未有真正的领导品牌。

虽然有些行业的品牌建设做的很成功, 比如说到家电行业, 马上就能想到“海尔”“海信”等知名品牌, 但仍有许多行业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领导品牌, 比如塑料行业、皮革行业、五金行业等。拿塑料行业来说, 行业中中小企业居多, 知名品牌却很少, 如果将这些中小企业进行有效的整合, 并进行OEM打造自己的品牌, 再辅以得当的品牌战略和营销策略, 挑战行业“领头羊”的机会非常多。

当前, 为做好轻工行业品牌建设工作, 提出以下建议或对策:

(1) 提高品牌意识, 重视品牌建设。

品牌建设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 它需要全面、系统的策划, 需要细心的经营, 这一切工作的基础是要树立品牌意识。然而我省轻工行业内仍有许多中小企业对品牌建设的意识不强, 对品牌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就需要各级部门进一步采取诸如加强品牌建设宣传、出台品牌建设优惠政策、搭建品牌建设服务平台、提供品牌建设咨询服务等有效措施加强企业对品牌建设的意识, 提高企业对品牌建设重视度。

(2) 办好展览展会, 搭建品牌宣传平台。

展览展会是提升品牌声誉、扩大品牌市场的重要平台。据有关资料统计, 全国每年举办以宣传打造品牌的各种展会有5000余场, 这是开拓品牌市场的一大途径。截止目前, 山东省轻工联社系统已成功主承办工艺美术展、家具展, 家具协会、家电协会也分别组织企业赴省外参加展览展会。下一步山东省轻工联社系统将继续组织好各行业展览展会, 组织更多的企业更多的品牌参加展会, 提升展会的品牌拉动作用, 使之成为山东优势行业和品牌产品的推广平台。

(3) 加强产业集群, 培育集群品牌。

集群品牌是同一区域内同种类型的中小企业建设品牌的一个可取途径。集群品牌不仅有助于防止企业间无序竞争, 造成资源浪费, 而且有助于规范生产, 提高产品质量, 形成区域规模优势, 最终形成品牌集群化, 达到某种产品的区域性垄断。目前全省轻工联社系统特色产业集群或基地的培育已取得不错的成绩。2012年省级各行业协会计划培育特色产业基地12个, 其中省皮革协会培育沂南制鞋产业基地;省工艺美术协会培育泰安肥城桃木雕刻之乡、德州平原中国人造花之乡两个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和临朐金属工艺、高密民间工艺、聊城工艺葫芦、肥城桃木雕刻、平原人造花、滨州草编工艺、鄄城鲁锦、临朐刻砚 (红丝石) 8个省级产业基地;省塑料协会培育淄博塑料管材基地。

集群品牌的塑造是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程, 除了靠企业自身的努力完善外, 还需要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平台以及行业协会协调和解决集群品牌建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4) 加强行业管理, 营造良好品牌建设环境。

任何一种品牌的成功塑造都离不开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品牌可以在“乱世”中产生, 却不可能在“乱世”成功。各行业协会要加强协会自身建设, 积极发展会员企业, 赢得会员企业的支持, 同时提高行业管理水平, 以服务为宗旨, 通过民主协商和协调等手段, 实行行业自律性管理。行业的管理也离不开政府的扶植和支持, 离不开法律制度的规范。只有规范有序的行业和市场环境, 才有利于企业品牌的建设。

(5) 加强品牌创新, 提升品牌核心价值和附加值。

品牌战略提高经济效益 篇3

一、战略管理会计与传统管理会计之间的差异分析

战略管理会计是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灵活运用多种技术和方法,搜集、加工、整理与企业战略相关的各种信息,协助企业管理当局制定战略目标,进行战略规划,评价战略业绩的一种新型的管理会计系统。战略管理会计是对传统管理会计的发展,它与传统管理会计有明显差异。

(一)研究对象不同

从管理会计研究对象的范围上看,传统管理会计是内向型的财务信息系统,服务于企业的内部管理,致力于企业内部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各种指标的纵向比较。它所提供的只是单个企业自身的绝对数据,而不是企业在市场中的相对优势。而战略管理会计是外向型的综合信息系统。它围绕本企业、顾客和竞争对手形成的“战略三角”,向管理者提供关于本企业与对手间竞争实力的信息,以保持和加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相对竞争优势。

(二)主体及目标不同

传统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只对促进企业进行近期经营决策、改善经营管理起到作用,注重的是单个企业价值最大和短期利益最优。

战略管理会计着眼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以最终利益目标作为企业战略成败的标准,而不在于某一个期间的利润达到最大,将传统管理会计带入了一个新境界。

(三)信息范围不同

传统管理会计研究的是财务信息,很少涉足其他种类的信息,因而它是不够完整、不够充分的。

战略管理会计将信息的范围扩展到各种与企业战略决策相关的信息,其中包括货币性质的、非货币性质的;数量的、质量的;物质层面的、非物质层面的,以至有关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的信息。信息来源除了企业内部的财务部门以外,还包括市场、技术、人事等部门,以及企业外部的政府机关、金融机构、中介顾问、大众媒体等。

(四)应用的方法不同

传统管理会计的方法是非常有限的,仅限于对财务指标的计算,如预测分析、决策分析、预算编制、控制、业绩评价及考核方法等。而战略管理会计则是在此基础上从多方位、多角度来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其应用方法是多元化的。从而可以综合研究、全面分析,做出正确的战略性决策。

正如管理会计是对成本会计的重大突破一样,战略管理会计不是管理会计的一个分支,而是对传统管理会计的一次重大变革。传统管理会计将管理会计方法引向工业界、商业界和学术界,而战略管理会计则是将工业界、商业界和学术界带入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时代。

二、企业实行战略管理会计的必然性分析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实施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不成熟,目前正处于产业重组、调整的关键时期。在这种形势下,如何顺应历史的潮流、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制定适当的经营战略,成为企业管理上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而传统的管理方法在这方面往往是无能为力的。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企业要想能够生存和发展,就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进行科学管理,制定适当的经营战略,取得卓越的竞争优势。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实行提供了可能性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企业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主决定其投资、生产、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问题,这就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实行提供了可能。也就是说,企业有权适时地制定自己的经营战略,并贯彻执行。这是战略管理会计实行的必要前提。

三、企业应用战略管理会计的可行性分析

(一)信息网络技术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使得信息的收集、整理、传递成本大大降低,从而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企业可以轻松自如地搜集和交流经济信息,准确及时地掌握外部市场情况。目前,我国有少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已实现了网络化管理,强大的信息网络技术不仅使得以往令人望而却步的许多管理会计模型和方法运用成为轻而易举之事,而且也使许多财务信息、管理会计信息和其他非会计信息构成了一个资源共享、多元实时的信息系统。

(二)具备战略管理会计应用的人文和管理条件

管理会计在我国虽未得到广泛应用,但经过20多年的研究、宣传、教育和零星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创造了条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大中专院校就将管理会计课程纳入到教学计划之中,数以百万计的既懂财务会计又懂管理会计的专业人才正活跃在会计岗位上,是战略管理会计推广应用的中坚力量。企业多年来面对国内外市场公平竞争,形成了丰富的市场参与经验,造就了较深厚的竞争性企业文化。如邯钢、金陵石化、杭州制氧机集团等大公司专门设置了管理会计机构。在这样的人文和管理基础上推行战略管理会计不会遇到太大的阻力,容易得到员工的理解和支持。

(三)部分国有企业已开始战略管理会计实践且效果明显

实际上,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部分企业已开始应用。杭州百大集团根据自身情况,在实施责任会计制度时采用了财务和非财务相结合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将总经营利润分解为销售收入、毛利率、费用率、经营利润、利润率、定员、百元利润工资提成率、差错率、经营品种等13个指标,下达到各利润责任单位,分别与企业各项总指标相衔接。二级责任单位对三级责任单位下达销售收入、毛利率、资金周转、差错率、经营品种、人员等6个指标。有效地调动了职工完成责任指标的积极性,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近年来,我国管理会计应用还呈现出一种新的趋势,即管理会计由企业管理层主导。河南油田采油八队的成本降低计划是由采油队队长主导提出的,这样做比会计人员视野更加开阔、考虑更全面、贯彻更有力;在业绩考评中,他们把岗位责任制按劳计酬等传统做法与战略业绩评价的平衡计分卡等新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控制了生产成本。

四、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有效实施的制约因素

目前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对企业的作用也不甚明显,这使战略管理会计成为一种迫切需要。然而,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仍然处于一种漂浮状态,总体应用水平较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战略管理会计理论本身还不太完善

众所周知,我国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才开始系统地学习、引进西方的管理会计,至今已有20多年。通过这一阶段对理论知识的引进、介绍、普及,大部分会计人员已掌握一定的管理会计知识。因此,在企业中传统的管理会计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但战略管理会计是伴随战略管理的出现而产生的。尽管英国管理学家西蒙斯(simmonds)于1981年就发表了题为《战略管理会计》的论文,但战略管理会计还处于摸索阶段,对其内涵的理解也还有分歧。我国对战略管理会计的理论是从1997年才开始陆续在专业期刊上介绍引进的,距现在不过10年左右,所以一直处于理论研究和探索之中,至今仍未形成统一、完整的理论体系,也未得到有效的普及。

(二)内部管理模式对战略管理会计的需求不大

企业环境影响着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状况、方法体系、运行机制、工作内容及范围等有关方面。在企业所有权形式基础上建立的企业生产经营机制是决定战略管理会计应用状况的根本因素。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正全面走向市场。但目前企业内部的管理模式还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尤其是在国有企业和国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由于所有者虚位,不能形成足够的产权归属明晰条件下的委托——监督——激励的机制。在这种情况下的委托代理关系实质上是一种行政利益关系。一方面有可能产生对所有者利益的侵蚀——委托人和代理人共谋的败德行为,委托人有意降低考核标准,或者当企业经营效率不理想时,想尽办法为代理人开脱责任;代理人则出于“报恩”的心态,利用控制资源的权利,最大限度地为双方谋取非金钱利益,其结果降低了资源的利用效率,损害了企业的利益。很显然,这种所有者虚位的代理关系造成的后果是,委托人和经营者根本不具备足够的动力来采用战略管理会计的方法,规划企业的经济资源,使有限的资源产生最大的使用效率。我国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在行政利益驱使下的非理性投资就源于此。另一方面又有可能造成委托方对代理人监督的弱化。委托方在不拥有实际的产权时,剩余收益和企业经营风险都与它的关联不大,因此,缺乏足够的动力去履行监督责任,造成经营者责任感的下降,使经营者宜懒则懒,战略管理会计有用,但是费劲。这些状况降低了我国企业对战略管理会计的需求。

(三)部分经营管理者缺乏正确的价值取向

战略管理会计作为一种新兴的方法、观念,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能否起作用,能起什么样的作用,归根结底取决于使用这种方法或手段的人,即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这不仅取决于管理者的学识、才干,更大程度上还取决于管理者在决策时的价值取向。纵观我国部分企业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投资或经营决策失误,究其原因,除了决策者管理知识低下和违反科学的决策程序外,最大的原因恐怕还在于决策者的价值取向与企业或社会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不相一致。某些经营管理者比较注重短期利益,不注重长期利益。而战略管理会计遵循长期性的原则,立足长远,从长远利益来分析、评价企业的各种管理策略,注重长久、持续的竞争优势。于是,一些经营管理者明知战略管理会计能帮助企业建立长期的竞争优势,但为了短期利益,却根本不重视。

(四)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会计师

新型管理会计人员就总体素质而言,不仅应熟悉本企业所在行业的特征,而且更要通晓经济领域其他各个方面,乃至了解心理学、行为学等相关的社会科学知识,具有战略的头脑、开阔的思路、高瞻远瞩的谋略和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准确的判断力,善于抓住机遇,从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处理问题,是一种具有高智能、高创造力的人才。然而,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中高级会计人才相对缺乏,而具备战略管理会计素质的管理会计人才更为紧缺。没有掌握战略管理会计理论知识,并具备一定实际经验的管理会计人才,开展战略管理会计就成了“无米之炊”。

品牌战略提高经济效益 篇4

举行新品开光大典与祈福法会 福泽天下车主

7月20日—21日作为国内汽车后汽车电子领军品牌——凌速电子在“南天圣地、百粤秘境”东莞樟木头召开“观音普渡、共铸未来”经销商大会、“„观音普渡、祈世行禅‟——《露安》、《露顺》、《露祥》新品开光大典及经销商祈福法会。凌速电子全国200余位经销商、代理商共同鉴证了此次盛会。

测速就用凌速,作为国内汽车后市场的佼佼者,凌速电子并不满足于规模经济带来的短暂利益,近年来新品不断,年初推出的两款汽车语音安全提示器——创变N8、善变N9颇受市场欢迎,这次东风凌速电子一鼓作气、再接再厉推出了三款经过东莞观音山大德高僧开光加持——《露安》、《露顺》、《露祥》汽车语音安全提示器以冲击业界,增强市场占有率。

对于《露安》、《露顺》、《露祥》三款机型的推出,凌速电子公司表示,观音菩萨的信仰千百年来早已广泛流传,她是大乘佛教慈悲救世精神的体现。“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观音菩萨在中国妇孺皆知,深入人心。观世音菩萨象征泛在的真理,无形而无所不在,有“人类仁慈保护者”之称。为弘扬佛法,护佑广大车主平安出行,凌速电子推出《露顺》、《露安》、《露祥》三款汽车语音安全提示器。并邀请观音山大师开光弘法,以彰显观音大士普渡天下车主的法旨与宗旨。

从品牌战略的角度出发,凌速电子在汽车后市场不断掀起的品牌差异化风暴,正在不断的为凌速品牌战略助力。该公司总经理廖钦平希望通过与观音寺开展的寺企合作,能够进一步的扩大市场份额,助推凌速品牌发展。

在与观音寺合作方面,廖钦平表示,通过凌速品牌在全国的销售网络,观音大慈悲情怀将更加在天下车心中留下永久烙印,这是符合佛教的传播理念的。在凌速三款开光汽车语音提示器销售过程中,凌速电子将代表车主奉送功德为观音寺的建设增添砖瓦,贡献自己的力量。

品牌战略提高经济效益 篇5

在今天的专栏中,我们主要讨论在消费者压缩开支和失去信心的情况下如何调整SEM战略。

及时更新关键词研究,使你的潜在客户引起关注,是十分重要的。在消费者开支减少的情况下,当前用户的情智尤为重要。

尼尔森连线博客发表帖子,预测今年假期消费者消费情况。今年,零售商已失去了信心。“最近,尼尔森对2.1万名美国家庭进行了调查,发现有35%的家庭计划压缩开支,开支少于去年。只有6%的用户会增加开支,另有50%的用户称会维持与去年的相同水平。”如果你想要继续在搜索结果网页上吸引用户,你就得扩大你的范围。比如,随着用户开支的减少,比较购物占了重要份额。关键词研究,诸如“比较”、“优惠券”甚至是“廉价”等也可以。

尼尔森博客建议,今年在线购物仍会看好。在下一部分中,我会谈到为何本地购物仍是在线购物的强劲对手。

几个因素使我对今年的本地购物格外关注,

自今年3月起,汽油价格就处于最低位,基于各类新闻,我们有许多重要的问题需要马上宣布。结果,延期付款增加,原定的外出旅行计划推迟。

由于今年假期的业临,与去年相比,感恩节和圣诞节之间的时间只有一周,其中包括四个周末,而去年有五个。如果你是本地商店的全国性品牌,则考虑提高一些额外的PPC资源,发动定向本地宣传活动。

在压缩开支的同时,用户对一件事是无法忍受的,即他们不愿意保留或购买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在他们搜索各自商店的返款政策后,你是否能为他们制定一个合适的退款替代方案?

最近,我谈到优化网站员工雇用业务是一项有声誉的管理策略。如果你有幸被雇用,要研究新的位置关键词,了解最近被替代的员工,因为他们可能不知道你被雇用。

专家们会告诉你,经过再三思考,经济衰退期间是购买的好机会。股票和房地产就是一例。这一理论不违背直觉,但它经常违背情感。

测试,测试,测试。有一些技术可能且助于你的业务,而有一些则不是。要使测试期更短一些,更节省一些。如此,才可能在今后的实践中取得成果。

(原文首发于10月15日;编译:靳生喜)

论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 篇6

摘要:随着民族品牌一个个被国外企业并购于旗下,引发了人们对民族品牌价值的思考。从经济人类学的角度,以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来分析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从人类学角度给予解释并阐述民族品牌发展对制度的依赖性。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民族品牌;经济人类学?

1 劳动价值理论的评述

1.1劳动价值理论观点描述?

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劳动价值理论由商品理论、货币理论和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三部分组成。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其中,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但不是商品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就是由其所凝结的抽象人类劳动量的大小来决定的。商品所包含的抽象人类劳动是劳动者的具体劳动耗费在商品经济关系中转化变成的结果。抽象人类劳动的凝结表现了主观具体活劳动耗费所产生的客观社会效果——满足社会需要的有效的劳动的含量。

商品的价值量同样由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来计量,取决于生产商品是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即等价交换。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起着支配作用,通过价格的运动来表现。而价格的运动又离不开竞争机制、供求机制。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市场的调节产生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弱点和缺陷,这需要政府采取措施,把市场经济下价值规律的调节机制的消极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

1.2从经济人类学的角度对价值理论的评述?

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是人类社会工业化、市场化的初期,其目的是为划清劳动与剥削的界限,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价值创造过程中,除资本、土地和劳动力外,先进技术、科学知识、经营管理和信息等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生产因素。尤其是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它的不断创新与推广对社会财富积累的贡献越来越大。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的“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已造福于民”。科学技术对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创造具有重大的作用,通过人这一劳动主体把科学技术融入到其他生产要素当中来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从而产生出多倍的劳动生产率的劳动者创造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也即科学技术的.运用使人类的劳动不断地起着自乘的作用。现代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中立足,更需要通过改进技术,改善经营和管理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制度作为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它的产生不过是把社会价值共意得到一种稳定性存在的保证,把道德秩序转化为一种权利秩序,它为社会的共同价值标准和交换行为规范、组织原则以及知识技能等等的人类发展的创造物,提供了一个基本的世代承续的社会机制,保存了人们交换行为和关系的模式,并且通过使价值共意合法化和固定化,而扩大了社会交换的范围。这种外部意志的强加力协调着人们的行为动机,并促进或阻碍价值的创造。例如,我国当前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制度,股份制逐渐成为公有制主要形式,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对劳动者创造价值有激励作用。

2 民族品牌的价值来源及构成

2.1从商品的二重性看民族品牌的价值来源?

(1)从商品的使用价值分析。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马克思在这里就强调了满足人们需要的是物的客观存在。物的这种“有用性”离开了商品实体就不存在了。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商品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层次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受人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既包括物质的,也有精神的,还有社会的。从另一角度看,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的“消费者剩余”概念从另一角度分析了商品对消费者的满足。“一个人”对一物所付的价格,绝不会超过,而且也很少达到他宁愿支付而不愿得不到此物的价格。因此,他从购买此物所得到的满足,通常超过他因付出此物的代价而放弃的满足;这样,他就从这购买中得到一种满足的剩余。他宁愿付出而不愿得不到此物的价格,超过他实际付出的价格的部分,是这种剩余满足的经济衡量。这个部分可成为消费者剩余”。这种消费者剩余既可能是商品本身所具备的,也可能是消费者的“发现”,还可能是消费者的心理感受。

民族品牌的“有用性”承载于其产品上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的同时,在买方市场的今天,消费者购买民族品牌更多的集中在精神和社会需求层面。人们在购买民族品牌享受其基本的“有用性”的同时,更能够感受到爱国主义,振兴民族产业,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品牌走上全球化品牌的趋势的欣慰。可以说,消费者在购买民族品牌所得到的精神和社会层面的上满足,远远高于他所为此支付的价格,也远远高于一般商品所提供的“消费剩余”。

(2)从商品的价值分析。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告诉我们,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人的筋肉、神经、脑等的一定生产消耗”。这种劳动耗费的量是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算的,即劳动时间的长短决定商品价值的大小。这里说的商品的价值高低对来说,既表现在商品的内在质量和基本功能上,也表现在商品的外在质量和辅助功能、美学功能上;既表现在商品带给人们物质需要满足程度的差异上,也表现在商品带给人们精神、社会需要满足程度的差异上,也表现在商品带给人们的精神、社会需要满足程度的差异上。民族品牌与非民族品牌以及其他非品牌商品的本质差别即在于劳动投入量与数量的差异。由于人们对民族品牌商品投入的劳动从质和量两个方面都高于非民族品牌商品的投入,因此品牌商品就包含更多的价值和交换价值,就能满足人们更多、更高从层次的需要。

2.2民族品牌的价值内涵与构成?

(1)民族品牌的价值内涵。

品牌价值的内涵可以界定为被消费者认可的品牌所赋予产品的物理功能上的情感和体验附加值。由于其能够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所以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总资产的著称部分之一。在既定的劳动投入条件下,民族品牌价值取决于生产者特殊劳动投入和市场认可的契合程度。本文主要谈及民族品牌的文化内涵。

品牌文化的积累使得产品不仅仅作为实用价值的载体而存在,更使得产品在内涵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品牌文化更是以一种价值符号来传到产品的理念、价值观念和特殊效用,并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同,进而转化为品牌的经济价值。

(2)民族品牌的价值构成。

从传统的角度看,民族品牌价值的构成要素不仅包括资源组成、技术工艺、文化特征、广告与形象等也包括安全性、实用性、特殊性所带来的效用(包括生理和心理)。民族品牌价值和其他品牌价值一样,生成过程本质上并无差别。所不同的是,民族品牌价值中更多的包括劳动者的复杂劳动。本文主要讨论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

王成荣在其著作《品牌价值论》中运用品牌经济价值曲线分析了品牌价值的构成,认为品牌价值大小取决于生产者者特殊劳动投入量与市场与社会认可程度的契合点。当两者值较高时,经济价值也就越大;反之亦然。但是当前者值较大,后者值较小时,民族品牌经济价值较小,甚至为负;当前者值较低,后者值较高时,民族品牌经济价值较大。所以,我借鉴王成荣的品牌经济价值构成理论来说明民族品牌经济价值构成,并认为民族品牌价值在其经济价值构成方面与传统品牌的经济价值并无差异性,只是民族品牌更能使消费者从产品的消费过程中得到更高层次的精神效用(民族自豪感、荣誉感等)。

3 民族品牌发展的制度性依赖

制度作为价值共意合法化或者说一种社会的游戏规则,必然会对经济过程产生影响。经济主体行为在不同的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制度等约束下将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制度要素在经济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核心地位。

3.1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对制度的依赖?

产品和服务是民族品牌的载体,也是民族品牌经济价值增值的核心。产品创新是民族品牌提升的第一组成部分,它主要集中在新产品的开发、新包装的设计与运用、新技术的创新和运用、新产品的市场推广等方面。服务价值也是构成民族品牌价值的有一个组成部分。良好的服务质量创造良好的品牌形象,也可以使产品因良好的服务而增值。

民族品牌在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过程中投入大量的生产资源、技术、资金和信誉保证等以使民族品牌经济价值得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制度因素无不为民族品牌提升给予支持和保障。制度是以对努力成果的承认和保护,来建立激发努力的激励机制,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来源的。在一个封闭性的制度模式中,最重要的发展基础,或许就取决于经济主体的努力程度;而在一个开放的制度模式中,其他因素的介入,或许在某些情况下,会比努力程度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如政府对先进技术引进的激励、对高级人才的优惠待遇、以及其他的政策性支持和财政倾斜。

这些年来,大家目睹了我国众多民族品牌如健力宝、活力28、乐百氏等等本土品牌一个个被外资收入囊中之后,汇源的举动确实触动了国人敏感的神经。这些民族品牌的消失殆尽无不反应了当前国内民族企业发展的艰难和政府对民族品牌重要性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政府应基于民族品牌发展更好的环境和关怀,以必要的合理的措施保护民族品牌的发展壮大。(1)政府应主导国家品牌计划,扶植优势产业区域、产业集群重点突破。(2)制定一系列完备的政策性保护和扶植措施。(3)政府从长远利益考虑有必要干涉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民族品牌与外国品牌的并购。

3.2民族品牌营销传播创新对制度的依赖?

除了民族企业产品本身的创新,对民族品牌进行有效的营销传播活动同样是提升民族品牌经济价值的重要途径。民族品牌营销也需要投入资源,而资源是价值转换的前提。制度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民族品牌传播过程中也担任重要的角色。制度对信息资源获得的可能性以及获得的效率直接影响了民族品牌传播的速率和传播广度。因此,政府应该建立和完善信息平台,为民族品牌发展提供必要的信息;借鉴很多发达国家在利用首脑外交渠道为自己的企业在海外拓展市场的做法,开放国家外交资源,扶植企业走出去,塑造国家形象。

3.3民族品牌文化创新对制度的依赖?

民族品牌文化是民族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的核心。民族品牌物质文化是民族品牌文化的实物体现,民族企业通过产品、品名、标示、包装等方面体现民族品牌文化的是想和品牌价值观。民族品牌文化战略是民族品牌精神贯彻、品牌价值提升和顾客品牌忠诚的实现过程。

那么,作为文化“三层次”中的制度的文化使价值共意合法化和固定化,既是物质文化的精神化,又是精神文化的物质化。制度文化的这种两面性质促使了价值观共意在民族品牌文化中的实现和创新。制度要素在强化或淡化因民族文化差异而致使的经济主体出发点差异上的影响也极为重要。从民族企业内来看,经济主体成员对民族品牌文化创新的努力程度及其效率大小的状况,依赖于制度要素的动力机制塑造,因此,一个落后的制度模式,在强化民族品牌个性和品牌文化创新出发点差异的同时,也就压抑了人们的经济努力,闲置了人们的选择范围和对随机因素的利用可能,使整个民族品牌的经济发展表现出呆滞的特征。因此,政府应给予民族品牌文化创新的环境和文化氛围使得民族品牌文化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品牌的国际化更具有时代特征。

参考文献

[1]郑怡然.有效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新解释[J].江汉论坛,,(2).

[2]陈庆德.经济人类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建设品牌经济,促进海西经济发展 篇7

品牌是现代城市的名片, 经济生活的基本元素。对消费者而言, 品牌意味着信用、品位和个性。品牌经济是以名牌为中心发展经济的一种手段和模式, 对企业来说, 就是把创建名牌、保护名牌、拓展名牌当成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对地区来说, 就是把区域内的名牌企业看作优化地区产业结构, 促进地区经济繁荣的推进器, 从而把本地的资金、政策等有效资源明显向其倾斜, 培育和支持一批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 以提高地区经济竞争能力和经济实力;对城市而言, 品牌还意味着成长。城市的成长离不开经济的发展, 尤其是与产业的发展壮大密不可分, 品牌依托于产业, 品牌形成的动力来自于品牌的发展, 品牌的壮大深刻反映着产业的进步。现在是充满竞争和挑战的时代, 一个有实力才有生存权的时代, 要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立足和发展,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必须构建起以强大产业为核心的硬实力, 品牌正是硬实力的体现。不仅如此, 对于国家和地区而言, 品牌还是软实力, 品牌承载价值理念, 品牌所承担的价值就是理念渗透的过程, 也是国际影响能力的渗透过程。

一个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高低, 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这个国家拥有多少世界名牌为表现的。如美国的可口可乐、德国的奔驰、日本的索尼等, 通过这些国际知名品牌, 国家树立自己的形象, 牢牢控制着国际市场, 从而获取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样, 一个地区或者区域, 如青岛、广东珠三角、温州等地区的品牌企业、产品的崛起, 也带动和推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区域经济实力都进入全国前列。因此, 建设品牌经济与海西经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通过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和产品, 来显示海西强劲的经济综合实力, 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 品牌

1.1 品牌定义

菲利普·科特勒认为, 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者设计, 或者它们的组合运用, 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者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 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对于顾客来说, 它是价值“指示器”, 显示了公司的属性、利益、价值、文化、个性和使用者。[1]

美国著名品牌策略大师大卫·奥格威对品牌的诠释“就象人的个性, 品牌个性既是特殊的也是永续的。其中包括五大个性要素:纯真、刺激、称职、教养、强壮”。他认为, 个性化造就了品牌, 品牌就是持续的与众不同的能力, 而且这种能力应该与时惧进, 而不是一层不变的, 这种个性化应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孙曰瑶教授在《品牌经济学》一书中, 从经济学角度给出的品牌定义:“品牌是一种专有信用符号, 它通过将锁定的目标顾客的买点转变为自己的卖点, 来降低他们的选择成本且与他们产生情感共鸣, 与此同时, 给品牌所有者产生持续的市场收益。通俗的定义, 品牌就是给目标消费者不假思索且愉快选择的理由。”[2]

现代企划鼻祖史蒂芬·金明确地定义了产品和品牌的分界。“产品是工厂所生产的东西, 品牌是消费者购买的东西。产品可以被竞争者模仿, 品牌却是独一无二的。产品极易过时落伍, 但成功的品牌却能经久不衰。”可见, 从产品到品牌不是一个自然、简单的过程。

1.2 品牌分类

根据品牌的延伸性, 结合海西经济发展的情况, 对品牌进行以下分类:

1.2.1 区域品牌

区域品牌, 是指以一个行政、地理区域的地名、标记、符号或设计 (或是它们的组合) 作为品牌的特定名称, 借以辨认本区域的产业、企业、产品或服务, 并使之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 是区域内产业、企业、产品或服务及其品牌集体行为的综合表现。人们对区域品牌并不陌生, 比如新疆哈密瓜, 瑞士手表, 西湖龙井茶等。

区域品牌不同于一般的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不是指品牌知名度、影响力仅限于某地理、行政地区范围的地方性品牌、当地品牌, 虽然少部分人也称其为区域品牌。区域品牌是从区域营销的角度, 把产业集群所在的区域 (地理或行政地区) 作为产品来经营, 提高该区域在特定产品和产业的知名度, 使该区域比其他区域有更强竞争力, 借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1.2.2 政府品牌

政府品牌是指政府在公共行政或公共服务过程中基于其理念、内容、程序和方式等方面的创新而形成的一整套独特且较为成熟、有效的公共管理或公共服务模式, 且这种模式为社会公众和其他地方政府所认可, 最终形成深厚的行政文化积淀[3]。例如:福州市政府所大力塑造的政府服务品牌—“12345, 有事找政府”、“漳州110”。

1.2.3 企业品牌

企业品牌是指以企业名称为品牌名称的品牌。企业品牌传达的是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念及对消费者的态度等, 能有效突破地域之间的壁垒, 进行跨地区的经营活动。并且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形象, 统一的承诺, 使不同的产品之间形成关联, 统合了产品品牌的资源。

企业品牌的内涵至少应包含商品品牌和服务品牌, 并在两者基础上衍生出企业品牌。只有与企业的商品品牌相匹配的超值服务, 也就是企业建立有别于竞争对手的富有企业文化内涵的独特的服务品牌, 才能不断提升商品品牌的价值含量和提高企业的美誉度, 否则企业品牌的内涵就要大打折扣。正是有形的商品品牌和无形的服务品牌相互结合, 才成就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企业品牌, 一个优秀的品牌就可以成就一个优势的企业。

1.2.4 产品品牌

产品品牌是一种识别标志、一种精神象征、一种价值理念, 是品质优异的核心体现。培育和创造品牌的过程也是不断创新的过程, 自身有了创新的力量,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继而巩固原有品牌资产, 多层次、多角度、多领域地参与竞争。

产品品牌是对产品而言, 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指产品的名称、术语、标记、符号、设计等方面的组合体;二是代表有关产品的一系列附加值, 包含功能和心理两方面的利益点, 如:产品所能代表的效用、功能、品味、形式、价格、便利、服务等。

1.3 品牌的国际化过程

品牌的国际化需要比较长的过程, 首先要在国内以本土化为基础, 通过出口销售, 占领国际市场, 实现国际化, 成为国内输出的国际品牌;最后通过国际投资、生产、销售, 实现真正的品牌国际化而成为国际品牌[4]。 (见图1)

2 品牌经济与区域品牌建设的关系

2.1 品牌经济

品牌经济是围绕品牌为中心发展经济的手段, 以名牌产品为核心, 以名牌企业为载体, 利用品牌效应打造更多的品牌, 使产品在国内外的市场占有率上具有一定优势, 企业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根据品牌理论研究定律, 任何一个行业前四名的产值, 将占行业总产值的75%以上。事实上, 发达国家行业前四名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远远超过75%。在西方, 品牌被称为经济“原子弹”, 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甚至是暴利的投资。例如, 一件消耗了同样物质成本的服装, 如果是品牌产品, 其价格往往要高于非品牌产品的10 倍以上, 这已经是中国市场上普遍的现象。品牌建设的重要时刻已经到来, 一个国家、地区和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不再是有形的, 而是拥有巨大价值的无形资产——品牌。我们要认识到发展品牌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要对品牌和经济的关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靠品牌发展地区经济, 用品牌经济取代粗放经济, 品牌经济是我们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一个地区经济的希望和后劲不能只看经济总量, 还要看有竞争力的著名品牌的数量和质量。我们要对经济工作注入品牌思维, 强调品牌制胜, 走出不重视发展品牌经济的误区, 加快发展地区品牌经济的速度。

2.2 区域品牌建设

品牌是区域核心竞争力源泉, 是实现国际化的关键, 是发展经济的最重要的方法。近年来, 利用品牌来发展经济, 其意义和作用己被国外和国内经济发展的事实所证实, 发展品牌经济也逐渐成为企业和政府乃至国家的指导思想, 并因地制宜地开始实施。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品牌经济的发展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也呈现出各具特色的现象和模式。概括起来, 影响较大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见表1)

3 品牌经济与海西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品牌经济是一个地区经济、科技、文化等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实力和经济实力的重要因素。

3.1 建设品牌经济, 有利于增强海西经济实力

具有品牌优势企业的不断涌现, 将促进海西经济整体素质的稳步提高, 以及海西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以泉州晋江为例, 聚集了“安踏”、“利郎”、“九牧王”、“361°”、“特步”、“柒牌”等全国驰名商标、名牌产品。这些名牌产品的销售额、所创造的利税都在逐年增长, 这也就增加了地方财政的收入, 从而有力的拉动了晋江经济, 同时也成为晋江经济发展的支柱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因此, 建设品牌经济不仅增强了经济实力, 也是支撑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动力。

3.2 建设品牌经济, 有利于海西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扶持一大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竞争力的品牌产品, 是推进海西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之一, 而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因此, 建设品牌经济, 是海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 这也将促进海西经济的增长。当一个企业走上创品牌之路, 企业将更注重资源优化配置, 把质量、信誉、技术、效益放在生产经营的重要位置, 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这不仅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走可持续发展经济道路, 也将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关产业协调发展, 从而满足社会的需求。

3.3 建设品牌经济, 有利于提高海西经济的竞争力

一个知名品牌一旦建立, 就具有广泛的、深厚的、持久的社会基础, 这也给地方经济奠定了发展的基础和潜力。品牌越多, 地方经济的发展活力和潜力也就越大, 竞争力越强, “家电之都”顺德、“品牌之都”晋江就是最好的验证。因此, 在海西经济建设中, 需要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品牌产品来支撑, 这都将彰显海西区域的特色优势, 提升海西产业层次, 从而提高整个海西区域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并直接影响海西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力。

4 建设品牌经济, 发展海西经济的建议和措施

4.1 政府:实施名牌战略, 营造良好环境

单纯通过市场自发的选择和培育, 形成一个国际品牌, 需要50-100年。在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 政府如果能够结合当地的实际, “有所为有所不为”, 为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1.1 制定名牌发展战略

政府在地区的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应该引导和制定适合区域的发展战略。

4.1.2 加强对企业创名牌工作的引导、扶持和培育

引导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品牌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 协助重点企业制定名牌创建方案;对于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 政府要通过政策、资金、土地、基础设施、政务服务等途径加大扶持力度, 促进它们做大做强, 实现“名牌产品- 名牌企业- 名牌产业”的不断升级[5]。

4.1.3 把产业结构调整与创名牌紧密结合, 做大做强名牌企业

发展品牌经济, 政府对企业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要“好钢用在刀刃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 市场竞争尤为激烈, 政府不主动扶持一些名牌企业, 使其尽快做大做强, 这些企业就不光有被市场淘汰的可能, 更有被大的跨国公司“吃掉”的危险。

4.1.4 保持名牌战略建设的连续性

政府部门在制定名牌战略的规划、政策时既要注重实际, 又要着眼长远, 既要有指导性, 又要有可操作性。政府在换届时, 还要注意相关政策的连贯性。

4.1.5 为企业家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品牌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 只有名牌产品、名牌企业是不够的, 还要培育知名企业家。搞市场经济, 企业家是最宝贵的财富。一个好的企业家可以将濒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一个不好的企业领导人可以一夜之间把好端端的企业搞垮。所以政府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给企业和企业家营造最宽松的环境上, 使企业经营者和企业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决定经营策略, 求得发展。

1) 注重对企业家的宣传。

在发展品牌经济过程中, 要始终把培植名牌产品、名牌企业和知名企业家紧密结合, 在组织宣传名牌产品和企业时, 把宣传企业家放到突出位置, 并鼓励他们在国际论坛、新闻媒体上勇于表现自己, 充当企业的形象代言人和叱咤市场风云的公众人物。

2) 保持企业家队伍的稳定和“长寿”。

一是尊重企业的意见, 配备了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领导班子, 健全了法人治理结构;二是不干预企业的发展决策和内部事务, 使企业管理者能够按照企业自身特点和内部规律去发展;三是对企业家与党政领导干部建立了不同的考核标准, 不轻易调整名牌企业的主要领导;四是率先在名牌企业试行“企业家年薪制”。企业主要领导和管理队伍的稳定和“长寿”, 确保了企业家能从长计议和稳步发展。

4.2 企业:打造品牌, 练好内功

4.2.1 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产权明晰, 责权明确, 政企分开, 管理科学”是我们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和方向, 而品牌经济得以形成的根本在于企业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的确定, 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4.2.2 创建优质名牌产品

发展品牌经济, 创建名牌企业, 最终要靠名牌产品来体现。一般说来, 凡是成功的企业, 必定有它的名牌产品或主打产品。尽管企业打造名牌产品的作法多种多样, 比如有的靠企业文化, 有的靠质量管理, 有的靠市场营销, 但千变万化, 始终离不开优质名牌产品这一核心。

4.2.3 精心策划品牌宣传, 塑造鲜明的品牌形象

在品牌宣传的战术组合上, 要把新闻炒作、广告宣传、公关活动贯穿于品牌宣传的全过程。同时, 要着眼长远, 要结合企业文化建设, 提出明确的品牌发展规划。

4.2.4 建立人才培养、流动和使用机制

创建名牌, 人才是关键因素。一方面要广揽和培养高层次人才, 使企业发展由资本驱动转为知识驱动。另一方面要提出“人人都是人才”的新理念, 激发人的潜能, 鼓励员工不论职位高低, 何种岗位, 都要在本职岗位有创新的发挥。形成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爱岗敬业的氛围。

4.2.5 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的升级换代

在品牌竞争力诸多因素的复合中, 创新是第一位的, 创新是品牌最重要的驱动力。品牌不是保险牌, 企业的发展要靠连续不断的创新来支撑。任何一种创新产品, 都会促使新产品、新技术在社会中迅速普及和新一轮同质化的竞争。因此, 创新贵在持续不断, 贵在提高创新能力, 贵在加快创新速度, 做到你无我有, 你有我优, 你有我新[5]。

4.3 社会:营造品牌氛围

名牌的创立发展还需要公共部门的积极参与, 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是品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品牌经济不仅体现在经济上, 还要体现在品牌社会和品牌文化上, 强化全社会的品牌意识。要有良好的法律环境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为名牌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要建立品牌经济的研究机构, 充分整合社会资源, 充分发挥品牌经济学家的作用, 用品牌经济的理论指导我们创建品牌的实践, 避免走弯路给企业和经济带来的损失。通过建立人才激励约束机制, 激发名牌企业经营者的活力。注意发挥名牌经济专家咨询委员会等组织的作用, 帮助企业制定品牌发展规划, 为品牌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5 结束语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臻完善与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 不仅企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品牌, 一个区域的经济能否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区域拥有多少以及拥有什么样的知名品牌企业和产品。品牌正由一个企业的追逐目标质变为国家的经济象征, 正由微观走向宏观, 正由实践性的营销行为擅变为理论化的经济学行为, 正在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行为, 影响着消费者的生活行为, 以致影响着社会的生活, 品牌背后的文化, 也在推动着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推进经济的发展。因此, 建设品牌经济, 进而优化产业结构升级, 从而提高海西经济综合实力, 提升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建峰.品牌经济发展轨迹的比较研究——以张裕、北极星为例[D].济南:山东大学, 2005.

[2]孙曰瑶.品牌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2.

[3]郭泽保.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政府品牌战略研究[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 2008 (8) :58-63.

[4]燕珍.中国品牌的国际化之路[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04 (4) :40-43.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企业品牌战略 篇8

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品牌

“品牌”这个词汇,历史上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提及。事实上品牌和一切企业都有关,中小企业同样要关注品牌。品牌不是大企业的专利,而是中小企业迅速发展的催化剂。中小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要做品牌,只有重视品牌,才能迅速壮大。

“品牌”一词据介绍起源于19世纪早期盛威士忌酒的木桶上的区别标志。对品牌的定义有很多,而不同的定义反映了对品牌理解和重视的倾向性。国际商业管理类的词典中,对品牌的注释为:“一个名称、标志或象征,可以用来界定销售主体的产品或服务,以使之区分于竞争对象的产品或服务”。也就是说,品牌是企业为使自己的商品区别于其它企业商品所作的特殊标志,是企业形象特征最明显的外在表现。著名的品牌不仅是企业无形的资产,表现为企业本身和企业经营活动的价值,而且是社会的宝贵精神文化财富,对社会大众的思想意识和生活观念产生着重要影响。

品牌是连通消费者和企业及产品的无形纽带,一个强势品牌是让消费者选择自己的理由,也是让消费者愿意支付较高价格的理由。就实质来说,品牌代表着卖主对交付给买主的产品特征、利益和服务的一贯性承诺,久负盛名的品牌是高质量的保证。不仅如此,品牌还是一个更复杂的象征,蕴含着丰富的市场信息。

竞争利器的品牌战略

所谓品牌战略就是公司将品牌作为核心竞争力,以获取差别利润与价值的企业经营战略(罗建幸2005)。品牌策略是企业达成营销目标的一种方法与手段,是企业获得成功的基本策略之一,但不是获得成功的根本要素。正如各行各业对营销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一样,许多企业越来越需要品牌策略。品牌策略只有上升到品牌战略的高度,真正将品牌塑造成消费者脑海中深刻的美好的认知,打造出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品牌核心竞争力,并最终带来差别利润,这才是品牌战略。

从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角度看, 中国特别需要加强实施名牌战略。在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的今天,品牌已经是跨国垄断巨头们攻破国际市场的一大利器。国内市场竞争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企业家们不仅要面对一个产品过剩的时代,而且,市场上产品同质化趋势非常严重。在技术、质量甚至价格日益接近的市场环境中,品牌将成为决定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关键因素。

多数企业对于品牌战略缺乏认识,尚未意识到品牌战略是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在市场竞争条件下竞争力的核心因素,未能正视品牌战略的关键意义与实际作用。而对于品牌战略的全局性、系统性、长期性更是缺乏认识。常常将品牌与名牌、商标、广告、商号、口碑等同起来,甚至视为可有可无的虚幻之物,走入经营误区,支付惨重的成本代价。

对于国内企业来说,现在正处于一个动荡的商业环境中——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市场游戏规则不断与世界接轨。不过,企业家们应该明白,发生快速变化的只是产品的外在形式,而品牌的价值观和内涵不会轻易改变。如此,即使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也可以从容应对。

企业的持续发展依赖于品牌战略

品牌战略是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评价国际化的今天,品牌,已成为国家和城市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一双耐克鞋,生产厂商只能获得几美元的加工收益,而耐克公司凭借其品牌却能获得几十甚至上百美元的利润。这是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制鞋生产企业的写照。品牌是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国公司用品牌打败我们而不是用产品。市场竞争的支点经历了“产品→商标→名牌→品牌→复合型品牌→品类品牌→个性化品牌”这样一个越来越向消费者转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品牌也逐渐由产品符号演变成了心智符号,最终成为消费者自我标榜的工具。

从数量上看,品牌的多少,与国际竞争力的强弱成正比。比如美国经济增长的总量占到全球四分之一还多,拥有的品牌也是全球最多。在美国商业周刊杂志公布的2004年全球100个最有价值品牌中,美国占了58个。从效益上看,品牌,尤其是名牌,是赢得市场,赢得消费,取得高额利润的重要保证。据联合国发展署统计,名牌在全球的品牌中所占比例不到3%,但在全球市场占有率高达40%,销售额超过50%,个别行业,比如汽车、软件销售额,要占到90%以上。从价值上看,品牌本身就具有巨大的价值。在2004年全球品牌价值排行榜中,排名首位的可口可乐品牌价值被评估为673.9亿美元;第二位微软613.7亿美元;第三位IBM537.9亿美元;第四位通用电气441.1亿美元;第五位英特尔335亿美元。抽象的高品牌价值.带来了几十甚至几百倍于产品制造价值的品牌高附加值。

品牌战略是企业总体战略的一个重要环节

企业的愿景、价值观、战略规划、组织、业务流程、生产销售、管理和运营、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等,所有构成企业竞争能力和消费价值的一切,无不通过品牌战略来实现。因此,品牌战略必须服从总体战略的指导方针与基本原则,并通过诸如产品、价格、渠道与广告媒介等战术性操作实现总体战略。可以说,品牌战略就是高屋建瓴地将品牌建设提升到企业经营战略的高度,是以建立强势品牌、创造品牌价值为目标的企业经营战略。

作为业内的后起之秀,选择适宜的品牌战略关乎企业的总体战略的推行和企业的生死存亡。爱仕达、艾维斯、苏州乐园、方太、蒙牛、百事可乐等品牌都在跟随性战略下,通过品牌定位上的“比附”和品牌传播上的“傍依”,一步步提升了品牌形象,增强了企业综合实力。而后,又根据企业的实力变化,不断调整策略,蒙牛、百事可乐等企业最终又塑造出与“比附”对象平分秋色、甚至超过“比附”对象的强势品牌,非常值得实施跟随性战略的企业借鉴和学习。

1996年以来,方太厨具从国内200多家吸油烟机行业最后一名跃至第二名,连续4年保持市场增长率第一、经济增长率第一,但是方太却坚持不争第一,甘当老二。事实上,不争第一,甘当老二,不去打击第一,甚至有时还要同情第一,保护第一,会使老大放松警惕,甚至不去防备,那么方太就不会遭受攻击。这样,方太就可以保存精力,好好练内功,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据相关机构调查统计,2003年爱仕达集团不粘锅和压力锅市场销售量均居中国之首,出口总量也超过了竞争对手苏泊尔。

实施品牌战略的误区

品牌租赁的前车之鉴

当产品过剩且同质化情况越来越严重时,企业必须选择品牌差异化的竞争战略。如果不能采取正确的品牌战略就有可能一败涂地。

风光一时的万家乐为了能在短时间内获利,改善其赢利状况,万家乐公司采用的是简单的品牌授权,且对品牌出租的回报承诺缺少客观的市场评估和有效的品牌风险管理,尤其是对被授权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估计过高。同时,只注重结果而缺乏过程监控使得万家乐对授权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失去控制,从而埋下风险隐患。万家乐公司进行品牌租赁的最初目的,也许是寻求产业领域的快速扩张和业绩回报,寻求新的品牌延伸价值。

2004年3月初,生产万家乐空调的珠海飞翔达实业有限公司由于生产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身陷困境,其债权银行随即采取了法律措施,以保护自身的权益。据悉,万家乐空调欠交通银行、深发展、工行的贷款可能已经逾1亿元。另外,万家乐空调还拖欠供应商8000万元左右的货款,光是应支付给肇庆一家供应商的欠款就达4000余万元。

实施多品牌战略要量力而行

对于企业推行多品牌策略,那些规模较大的企业有很多宝贵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要知道这是很多大企业在推行多品牌策略道路上努力或艰辛的结晶,他们成功过也失败过,更困惑过。就拿555香烟来说,创始人同时推出999、888、777等九个香烟品牌,最终只有555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多品牌策略包括同类产品多品牌策略和不同类产品的多品牌策略,采用这两种情况的企业成功者有之,失败者有之。对于不同产品类别并且行业关联度不是很高的行业适宜采取多品牌策略,要充分考虑各品牌与行业的关联性和品牌之间的差异性,否则品牌就会失去个性而导致识别性不强。而对于同类产品,虽然可以采用多品牌策略,但是执行起来也要慎之又慎。

多品牌策略可以成就企业,也可以成为企业的“杀手”。多品牌策略能给企业带来的负面的影响主要有:(1)采取多品牌策略,增加品牌营销成本费用。(2)采取多品牌策略,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3)相互分流客户,造成内部多品牌的“相克”。(4)增加了品牌管理的复杂度。

作者单位:鲁东大学(烟台师范学院)马列部

上一篇:二年级班会活动方案下一篇:工程建设程序资料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