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残疾康复工作计划

2024-09-23

2023年残疾康复工作计划(共11篇)

2023年残疾康复工作计划 篇1

2007年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计划

2007年是我办的“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二年,也是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战略目标的关键之年。今年我办的残疾人康复工作将以提高对残疾人的康复服务面和服务质量为重点,进一步抓好残疾人康复工作,使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能够得到就近服务。为了做好今年的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基层,着眼于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努力提高残疾人康复资源的利用水平,不断完善康复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康复服务能力,促进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的发展,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

二、工作目标

从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出发,以满足残疾人康复需求为目的,以建立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各类别残疾人康复工作模式和长效机制,科学推进残疾人康复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积极构建三级康复组织网络和康复医疗服务网络。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帮助贫困残疾人,使贫困残疾人得到应有的康复服务,保障贫困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具体目标为:

1、白内障致盲患者手术率达到95%;

2、低视力者助视器验配率达到40%;

3、聋儿康复训练率达到90%;

4、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率达到90%;

5、肢体障碍者康复训练率达到90%;

6、缺肢者假肢装配率达到90%;

7、精神病患者监护率达到90%;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社区居委会进一步建立健全康复工作组织体系,提高康复工作者的自身素质,增强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

社区康复协调员要不定期到残疾人家中为残疾人服务,及时掌握社区残疾人的基本状况及康复需求状况,建立残疾人康复服务档案,建档率达到90%。根据各类残疾人特点,制定康复工作计划,开展康复训练。向社区残疾人及其亲友推广残疾人科普读物,开展康复咨询活动,传授康复训练知识和方法。

(二)加强部门间合作,落实“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

加强职能部门的合作,切实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加强培训,提高康复工作者的整体素质。

在办事处残联的指导下加强对社区康复协调员的业务指导,建立培训制度,不断提高社区康复协调员的素质。社区康复协调员上岗前应接受不少于30学时的集中培训,培训合格率达到95%,经考试合格后方能持证上岗。康复管理人员每年应接受不少于30学时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专业技术培训人员每年应接受不少于30学时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

(四)大力开展残疾人康复救助活动,扶助贫困残疾人。具体内容有:

1、开展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活动,使贫困白内障患者能够早日重建光明。

2、开展“爱心助行”活动,为有安装假肢需求的贫困残疾人免费提供服务,安装假肢。

3、“六一”节期间,走访慰问贫困残疾人家庭,资助贫困残疾人家庭的学生。

4、免费为残疾人发放用品用具。

5、开放社区康复训练免费活动场所,使残疾人能够就近得到康复训练和服务。

(五)大力开展康复知识的宣传活动。

街道办事处和各社区要不断加大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的宣传力度,并充分利用全国助残日、爱耳日、爱眼日等重大节日,采取上街宣传、发放材料、板报、组织讲座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义,普及康复知识和残疾人预防知识,提高全民的康复意识。

2023年残疾康复工作计划 篇2

【关键词】 残疾人康复工作;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6-00-01

黄石市地处鄂东南,总人口160万余人。全市共有各类残疾人84925人,占总人口数的5.31%。其中,肢体类残疾人有22505人,占26.5%;听力类残疾人有28025人,占33%;智力类残疾人有4101人,占4.83%;视力类残疾人有15176人,占17.87%;精神类残疾人有3694人,占4.35%;言语类残疾人有407人,占0.48%;多重残疾人10666人,占12.56%。许多残疾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康复需求,经过初步筛选需求轮椅的6798人、假肢装配的3068人,需配助听器的5481人(不包括特校)、白内障患者6678人,可以说康复难度大、任务重,是一项大工程。

一、康复工作的现状

全国康复工作会议提出在2015年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后,市残联认真贯彻会议精神,积极向领导汇报,争取领导支持,下发文件,召开会议,认真研究部署,根据康复的原则、方针和内容,制定了相应措施,使全市的康复工作初见成效。

(一)与卫生部门联合,建立了康复点。在市医院设立了白内障康复中心,建立了精神病防治中心,新设立了37个残疾人社区康复站,为每个康复站配备了价值5000余元的康复医疗器材,积极开展了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

(二)建立了黄石市残疾人用品用具服务中心。成立多年来,积极为残疾人康复服务与咨询,已累计为残疾人提供用品用具150余万件。

(三)开展了以“助听、助视、助行”为重点的康复服务。“十五”期间,全市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5629例,为1028名低视力患者配备了助视器,为3564名聋儿免费赠送了助听器,对2735名聋儿进行了听力语言训练,培训聋儿家长2786名,对126名脑瘫儿童和152名智残儿童进行了生活自理能力和认识能力训练,对670名肢体残疾者进行了系统功能训练,为358名肢残患者安装了普及型假肢。

二、康复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总的看来,全市的康复工作从无到有,效果初步显现。但是,由于康复工作在我市属于初步发展阶段,特别在农村尚属摸索探索阶段,还有许多问题与不足,亟待完善与加强。

(一)康复机构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康复机构建设还没有纳入社会规划建设大盘子,还没有形成市、县、乡、村、户康复网络,特别是乡、村康复机构不健全,有的没有发挥作用。

(二)康复工作人员、残疾人工作者缺乏实际经验和应用技术,康复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的不够,制约了康复工作的开展。

(三)总体工作不规范,大部分没有建档立卡,而建档立卡的,大多填写也不准确、不翔实。

(四)城区社区康复资源还没有充分利用。

(五)康复经费短缺,制约了康复工作的开展。

(六)残疾预防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三、康复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根据我市康复工作的实际和日益扩大的残疾人康复需求状况,把残疾人康复工作当作重中之重来抓,通过不断创新,逐步形成康复工作规范化、日常化、网络化,力争达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康复工作的长效机制。

(一)进一步加强康复机构建设,把康复工作纳入社会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险大盘子。康复工作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一是加大力度,协调工作,建立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成为全市康复工作的龙头。二是建立市、县、乡、村、户五级联动机制,依托市、县、乡、村卫生院(所)建站布点,形成康复服务网络,即市培训、县培训、乡指导、村服务、家庭训练。做到立足全市、县、乡、镇,服务到户,训练到人。

(二)整合社会资源,构建立体医疗网络。要针对康复工作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的特点,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注意整合社会资源,逐步建立“康复不出村,常规治疗不出乡镇,康复手术不出市”的立体康复网络。把各种康复诊室、针灸、推拿、按摩等纳入社会康复资源,把康复融入传统医学之中,同时开展教育、职业康复等方面的服务,以满足各类残疾人的多元化康复需求。

(三)进一步探索把残疾人康复纳入城乡基层卫生服务的新路子。把残疾人康复融入城乡卫生服务计划,纳入全科医疗卫生服务内容,使其与预防、医疗、保健教育、计划生育等融为一体,与城乡服务站同建一个结构适宜、功能完善、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经济有效的工作体系。

(四)加强康复队伍建设,加大康复知识普及力度。一方面要立足长远,选定康复员。由卫生部门认定并发给乡村医疗执业执照的医生担任康复员,并加大培训力度,尽快提高业务素质,同时,还要加强对基层残联专兼职人员的培训,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另一方面,采取举办培训班,散发康复资料,电视讲话等各种形式,大力普及康复知识,将残疾人康复知识纳入健康教育之中,发放康复知识和康复训练科普读物,使康复对象能掌握简单的康复方法,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五)进一步加大资金争取力度。残疾人康复的每一項工作都需要经费支持,我们要加大力度,多方筹集资金。一是在机构建设上,采取投资主体多元化,以财政投入为主,以社会投入为补充,以社会福利型康复机构为骨干,以社区康复为基础,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各类康复机构,形成康复服务载体公有和非公有共存,政府行为、社会运作并举的康复网络。二是在具体康复工作中,要多作细致工作,争取财政支持,按照国家规定,保证康复资金足额到位。三是发挥残联社会化工作优势,多方筹集资金。

(六)积极协调卫生、计划生育、公安、交警等部门,加大宣传力度,以减少和预防残疾的发生,一是开展妇幼保健服务和新生儿筛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以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的发生。二是协调卫生部门加强执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建设,合理用药,使药物致残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三是加强与交通公安部门的联系,加大交通法规宣传的力度,逐步形成人人遵守法律法规的守法意识,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的发生,以减少事故致残的可能。

2023年残疾康复工作计划 篇3

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加康复经费投入,增强康复服务能力,提高康复服务水平,全面完成2011年的各项康复任务,促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实现。

二、工作重点及工作思路

2011年康复工作将继续以辅助器具供应与服务、假肢装配、白内障复明、精神病防治工作为重点,切实抓好聋儿语训和脑瘫儿康复训练,抓好社区康复服务工作,力争让农村残疾人享受到更多的康复服务。积极完成上级残联下达的彩票公益金康复任务指标。积极开展残疾预防,减少残疾发生,完善康复工作体系和服务网络,传播康复信息,普及康复知识,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加强业务工作培训和统计工作,突出重点,抓出特色,积累经验,努力推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三、工作任务及措施

1、残疾康复工作v是一项特殊而坚巨的工作,它包罗的内容极广。要想把这一项工作做到位,必须建立一支思想进步,工作过更幷具有一定的爱心和专业素质的服务队伍。本着这个基本要求,在选择残疾工作者时,必须严把关,做到人尽其才。

2.应与社区领导做到及时沟通。俗语说的好“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方向运转的快慢,完成的好坏等

9、严格做好康复工作统计报表以及业务培训工作。统一使

用中国残联规定的统计报表。工作报表应严格按照上级残联的要求,准确填写和按时上报。将年度康复工作任务完成情

况及时准确地录入数据库。计划组织一次社区康复指导员的业务培训,以提高社区康复工作服务水平。

2011年残疾人康复总结 篇4

根据市残联2011年残疾人康复工作要点和区残联确定的工作计划,康复科紧紧围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工作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全面抓好各项康复工作任务的落实,完成了各项康复工作任务,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视力残疾康复

(一)白内障复明工程。大力推动白内障无障碍工作,积极与卫生、民政部门联系配合,实施“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做好贫困白内障患者的筛查工作,全年完成白内障患者筛查240例,实施复明手术166例。同时注重完善白内障无障碍长效机制,保证贫困白内障患者“发现一人,复明一人”工作目标的落实和巩固。

(二)低视力助视器验配工作。积极推动助视器验配工作从普发向适配推进,省残联辅助器具服务车为2名0-6岁低视力儿童适配助视器,148医院为10名低视力儿童验配助视器。

(三)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工作。1人参加了省残联举办的盲人定向行走培训,组织部分盲人开展了定向行走训练。

二、听力语言康复

(一)聋儿康复和创建儿童听力无障碍区工作。按照创建儿童听力无障碍区工作要求,4月份完成听力残疾儿童筛查工作,6月1日承办淄博市创建儿童听力无障碍市启动仪式,为我区10名聋儿免费配发了助听器。1名聋儿接受国家项目救助,免费配发每 1 台价值1万元的全数字助听器2台,补助1年语训费1万元。电子耳蜗国家救助项目上报中残联公示1人。

(二)万名聋儿启聪工程。7月省残联“万名聋儿启聪工程”项目组在桓台县为我区10名聋儿免费捐赠助听器。

(三)爱耳日活动。3月3日是第十二次全国“爱耳日”。区残联按照“康复从发现开始——大力推广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悬挂宣传条幅6条;在周村电视台播出宣传字幕、拍摄了宣传片;同时组织一次听力残疾儿童筛查活动,筛查出听力残疾儿童和青少年36名,为开展听力语言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智力残疾康复

区特教中心1人参加了省残联举办的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技术培训,省贫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程确定8名智残儿童在周村特教中心接受康复训练,每人每年补助训练经费1200元;国家贫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确定2名智残儿童在张店特教中心接受康复训练,每人每年补助康复训练经费10000元。为促进机构康复与家庭康复结合,保证康复训练的连续性,在周村特教中心举办了残疾儿童家庭康复训练指导培训,10名残疾儿童家长参加培训,通过培训组织残疾儿童家长开展了运动、感知、认知、语言交往、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家庭训练。

四、肢体残疾康复

重点抓好肢体残疾儿童矫治手术和康复训练对象的筛查,上报3名脑瘫儿童接受国家贫困残疾康复救助项目救助,每人每年 2 救助训练经费10000元;区残联救助3名脑瘫儿童康复训练经费每人3000元。组织偏瘫、截瘫残疾人开展社区和家庭康复训练,通过训练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有25名偏瘫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

五、精神病防治康复

积极开展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建立健全精神病防治网络,残疾人事业专项彩票公益金精神病患者医疗救助项目继续安排100名贫困残疾人免费服药,6名精神病人免费住院,对人员进行了调整,在区精神病医院继续开工疗、娱疗、和农疗康复服务,提高精神病人康复效果。

六、社区康复工作

为推动到2015年初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的实现,积极开展了社区康复站(室)以及康复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深入开展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活动。根据卫生部门“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发展方向,积极争取将社区康复工作纳入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和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对社区康复的辐射能力,加强社区康复协调员、康复员的培养培训,深化医疗康复、功能训练、知识普及、辅具配发、心理疏导、咨询转介等规范化的社区康复服务。

七、辅助器具服务

积极组织开展辅助器具供应服务工作,完成辅具供应1210件,为残疾人装配假肢2例,为14名(含2名低视力)0-6岁残疾儿 3 童适配了26件辅助器具。为残疾人免费配发轮椅 辆。

八、资助农村残疾人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残疾人,区残联按给予资助。今年经过调查、汇总共资助1624名残疾人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九、康复需求调查

按照上级残联要求,认真开展康复需求调查工作,全区完成各类康复需求调查6600人,各类康复需求8892项。

十、其他工作

(一)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经调查统计,认真审核,2011年符合条件的燃油补贴110人,已上报市残联数据库。

(二)区残联网站管理。做好区残联网站的日常维护,及时更新工作动态,网站运行良好,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宣传作用。

十一、明年年工作打算

2012年,要更加关注民生,积极实施重点康复工程,加大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力度,推动2015年初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与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实现。

(一)大力抓好各类残疾康复工作。视力残疾康复抓好白内障复明工作、白内障无障碍工作长效机制、低视力适配助视器、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工作;听力语言康复抓好聋儿康复和创建儿童听力无障碍区工作和爱耳日活动。智力残疾康复抓好省贫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程和国家贫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肢体残疾康复抓好重点抓好肢体残疾儿童矫治手术和国家贫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实施以及0-6岁残疾儿童适配辅助器具工作;精神病 4 防治康复抓好对重度精神病人的康复救助。

(二)推动社区康复工作深入开展。社区康复工作是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基础,明年将根据卫生部门“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发展方向,将社区康复工作纳入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和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继续推动社区康复站(室)以及康复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康复康复服务网络,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对基层社区康复的辐射能力,深化社区康复工作人员培养培训工作,推动社区康复服务的普遍开展,为2015年初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抓好残疾预防工作。探索建立早预防、早筛查、早转介、早治疗、早康复的工作机制,积极开展儿童残疾预防和早期康复宣传教育活动。

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总结 篇5

残疾人康复旨在通过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的身心,社会功能障碍,以达到和保持生理、感官、精神和社会功能上的最佳水平.使病、伤、残者能重返社会,提高生存质量,达到最佳生存状态.康复工作应尽早进行.使病、伤、残者丧失或削弱的身心,社会功能尽快尽大可能地恢复.因此康复工作非常重要.针对这些情况制定了2008年康复工作计划:

1、对我中心辖区内居民进行调查走访,对辖区内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进行建档.2、定时组织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讲座,使社区居民及家属对康复有一个基本认识,避免错过康复的最佳时机.3、发放有关中西医结合的康复知识,普及健康知识.4、对建档的残疾人定期随访,建立康复治疗方案,有计划、有步骤的指导康复.5、对社区康复员定期培训,以提高康复训练水平.启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08年1月

2009年残疾人康复工作总结

2009年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计划逐一落实.通过社区调查,对我中心辖区内的残疾人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对社区内因中风致残、脑卒中所致偏瘫等残疾患者有计划、有系统的制定康复方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逐步进行肌力训练、针灸、推拿按摩、理疗等治疗方法。通过我们系统的康复训练极大程度的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减轻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现对200年残疾人康复工作总结如下:

1、组织了康复工作教育讲座2次,请中医专家讲解康复的早期性、重要性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

2、发放了2000余份的中西医结合慢性病防治、康复知识的相关健康教育处方,普及百姓的健康知识知晓率。

3、针对社区康复人群的需求和特点,建立了康复室、中医理疗室.4、有关康复知识在电子宣传屏上滚动播出。

5、在社区内建立了社区康复点,社区康复员定期进行康复指导。社区宣传栏放置了有关中西医结合康复知识的宣传板,供居民学习。

6、对脑卒中、中风引起的偏瘫以及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建立了家庭康复点,小件康复器具、康复书籍免费借阅。

通过康复设施、康复治疗手段、中医传统康复治疗方法,使残疾人能得到及时、合理和充分的康复服务,改善和提高其躯体和心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

启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残疾人康复工作总结 篇6

2015年是“十二五”收尾之年,康复部以构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残疾人服务体系为重点,以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为着力点,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下面就康复部2015工作总结如下:

一、启动少年儿童康复救助补助工作,减轻残疾儿童家庭负

依据《XX市残疾少年儿童康复救助服务办法》,XX区下发《关于开展XX区残疾少年儿童康复救助服务的通知》,标志着XX区残疾少年儿童康复救助服务实现全市统一补助标准、统一服务流程。

1、残疾少年儿童康复训练服务。服务对象新增加视力类,服务涵盖各类残疾少年儿童。补助金额由5000元/人提高到1.2万—2万/人。转介机构多达60余家,真正实现个性化、专业化服务。今年共完成61名肢体残疾儿童、124名自闭症儿童、40名听力言语儿童和89名智力残疾儿童,共计314名残疾儿童的申请、转介和康复服务。

2、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补贴服务。听力残疾少年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实行产品政府采购、定点医院植入手术与自行选购、责任自负相结合,自行选购补贴8.5万/人,极大的减轻患儿家庭负担,共6名儿童申请该项目,已完结4名儿童的申报流程。

3、人工耳蜗配件补贴服务。为保证植入手术后耳蜗的正常使用,按照5000元/人标准,补贴耳蜗配件的升级、调试及电池等配件更换等所需费用。共21人申请该项目,并完成审批报销流程。

4、保教费补贴服务。加强残疾儿童入读普通幼儿园的保教支持,为在幼儿园接受全日制康复教育的残疾儿童补贴5000元/人。共55名残疾儿童符合条件,已完成审批报销程序。

二、利用残疾人家长培训学校资源,提高家庭辅助教育的专业性。根据《XX市残疾人家长培训学校工作方案》的要求,XX区按照计划有序推进区、街道两级家长培训工作。

1、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家长培训学校工作。分别在雅博儿童康复服务中心和XX区慧安特殊儿童康复中心成功举办4期家长培训班,邀请深港两地多名专家学者为家长们讲授了自闭症康复适宜技术相关知识。培训有助于提升家长的康复意识,重建他们的康复信心。

2、提倡咨询服务与培训工作相结合的方式。为丰富培训工作的内容,吸引更多家长参加培训活动。XX区推进咨询服务与培训同时开展的模式。2015年5月15日,在区残疾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举办第二期残疾人家长培训学校讲座,培训班邀请XX市康复医学会会长王玉龙教授讲解《残疾人社区康复知识》和市辅助器具资源中心评测部的负责人黄河主任讲解《残疾人辅助器具知识》。现场还有广东深田律师事务所律师孙小龙为残疾人及家属提供法律咨询服务。通过家长学校培训,让更多的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属掌握了专业的康复知识,为残疾人开展家庭康复奠定了基础。

3、借助精神卫生日活动平台开展家长培训工作。世界精神卫生日区残联邀请区慢病院心理咨询师为残疾亲友讲解心理康复相关知识。

4、注重街道家长培训室工作。第三季度分别在四个街道家长培训室开展残疾人辅助器具知识讲座,提高家长对辅助器具的认识,增加辅具使用率。内容包括辅具需求识别、申请流程了解、辅具使用训练等。

三、继续开展低视力康复工作,为低视力残疾人提供全面的康复服务 依据《XX市低视力康复工作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XX区巩固低视力康复服务网络试点区的工作成果。为低视力残疾人提供有效全面的康复服务,康复部认真落实工作职责,做了以下工作:

1、组织人员参加XX市视障康复人员培训班。共组织8名人员参加市残联举办的视障康复专业知识培训班。通过培训,掌握低视力康复工作实施方案流程、低视力及社区筛查方法介绍、低视力康复评估和视障辅具等知识。

2、组织街道和社区完成新办证人员筛查、初评工作。由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入户,对辖区内持证视障残疾人进行初筛,对光感以上视力、有意愿的残疾人进行相关量表的评估。通过一个月的入户走访,共完成7名视障人员的筛查、初评。

3、举办视障定向行走训练培训班。康复部特邀市辅具中心视障中心专业老师为辖区视障朋友讲解定向行走训练理论知识。20名视障人士参加培训,并接受训练指导员一对一实操指导服务。

四、实施“呼援通”项目,助重度残疾人解决困难

依据《关于做好“呼援通”救助服务项目的通知》,XX区积极调查,发现需求,并为本区肢体残疾重度一、二级及视障残疾人、多重残疾人(除智力、精神、言语残疾)提供“呼援通”呼叫器救助服务,2015共上门入户安装55户。

“呼援通”是紧急救助、社区服务系统12349公益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老年人服务、助残服务、慈善救济等多项特色服务,适合空巢、独居及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和残疾人,及时并全天候提供服务。

五、开展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提升残疾人的生活质量。

根据《福彩公益金资助“社区康复中肢体残疾人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服务”项目2015年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为了进一步夯实并推广全区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全面促进街道职康中心大力提升残疾人日常生活能力,使残疾人回归家庭后能最大独立地自理个人生活,最大程度地减轻家人照顾的压力,提升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康复部于3月组织街道完成申请、上报工作,共收到50份申请表;4月完成区残联与市康复中心项目协议;5月分配名额到各服务机构并启动服务。

六、做好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增强残疾人社会参与度

继续推进《XX市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管理办法》的贯彻实施,有序有效开展各类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提升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与水平,促进辅助器具工作良性发展。

1、今年1-10月共收到辅具器具申请表449份,按照市残联要求完成评估转介适配工作,符合申请条件的有438人,完成辅具配送346件(部分b目录产品因招标问题延缓适配)。其中区配送a目录辅具232人次,308件辅具。通过有效的辅具配送,实现残疾人功能代偿,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

2、落实市残联辅助器具服务办法的新目录宣传工作。辅具新目录的出炉使残疾人辅具适配范围再度扩大。新目录也是今后辅助器具适配工作的导向,康复部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对新目录的认识。

3、为加强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开展辅具体验活动,由各个社区专委带领有兴趣的残疾人代表亲自到辅具中心观看并体验辅具,达到更好的普及宣传工作。

4、加强残疾人工作者的辅助器具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培训,建立残疾人社会保障与服务信息平台,整合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工作信息资源,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精神。根据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的工作流程,市残联组织开发了“XX市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信息系统”。康复部经过半年的摸索,现在能熟练应运该系统,实现辅具服务全流程电子化管理。

七、落实精神残疾人服药管理和补贴工作,加强精神残疾人康复服务 继续认真贯彻?XX市精神残疾人服药管理和补贴实施方案?,康复部为将方案落到实处,采取了以下措施。

1、开展专职委员培训工作。为加强社区工作人员对实施方案的认识,康复部召集全体专职委员学习文件,解答疑问,理清规定。为尽快落实方案打下了基础。

2、理顺申请、服务流程。流程是整个方案的重点,也是精神残疾人服药管理和补贴顺利实施的关键。本着尽量减少精神残疾人负担的原则,康复部多次与慢病院协商并达成共识,结合方案中的规定,理顺了申请-评估-服药-体检-疗效评估流程。

3、加大宣传力度,发现新需求。XX区登记服药管理和补贴的人数共371人,占成年精神残疾人的83%,排全市前列。但仍有部分精神残疾人未享受该服务,为此康复部动员街道、社区力量做到三个“尽量”,一是尽量保证新办证精神残疾人尽快得到服药补贴;二是尽量减少已享受服务的残疾人中断服药的现象;三是尽量动员有需求的残疾人申请该项服务。

4、开展上门筛查服务。与区慢病院合作,由慢病院的医生进社区、上门了解精神残疾人病情。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康复建议,今年共随访10个街道,共计171名残疾人。

八、加强服务意识,满足残疾人社区康复需求

康复部将工作重心沉到社区、家庭,在工作中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完成评估、督导和满意度调查各项工作。

1、在卫生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社区健康卫生中心的医生每月为残疾人提供上门巡诊服务。1-10月,共计巡诊2000余人次。

2、区残联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为重度残疾人提供居家助残服务。1-10月份,家庭康复服务达2768人次,家庭护理服务达3200人次。

3、加强残疾人体疗康复锻炼。组织智障人士参加国际特奥会东亚区特奥足球赛。这是智障人士首次组队踢球,在融合队员的带动下取得季军的好成绩。

九、加大宣传力度,起到预防、防止二次损伤的作用。

1、分发各类康复宣传手册到街道、社区,使更多残疾人了解康复知识。

2、在“助残日”、“爱眼日”等重大宣传日,组织残疾人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社会公众对残疾人的认识,消除歧视。

残疾人康复工作安排 篇7

一、全面组织实施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

㈠严格按照省下发《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作配套实施办法》,认真组织实施好每个康复项目。

㈡指导和督促我市智力残疾儿童,聋儿康复定点机构,做好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工作。

㈢实行精细化管理。依托“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管理系统”这个软件,对“工程”实施实时、高效精细化、销账式管理。

㈣抓质量控制。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抢救性”,可抢救性的内在要求具有三个特征,一是残疾的可逆性,二是康复的最佳时期,三是康复效果好。这就要求在康复对象上,要选择低龄的,最具康复潜力的,家庭配合的;在医疗康复机构上要选择优质价廉的、积极高负责的;在康复质量上,康复有效率和家长满意率都要达到优良以上;在康复过程中,要定期组织康复效果评估;在康复完成后,要追踪问效、定期回访,真正把事办好,办成政府满意、社会满意,残疾人及亲友满意的“民心工程”。

二、加快残疾康复服务体系建设

㈠加强康复人才培养力度。结合我市实际,投入专项工作经费,加大康复人才培养力度。一是选拔基层有实际经验康复技术人员参加省级举办的各类专业知识培训班。二是积极组织举办多层次、多形式、多类别的专业技术培训班,着重培养0—6岁实用性康复技术人才。三是各县(市)区要按照省残联下达的社区康复协调员培训任务,制定培训计划,保质保量完成培训任务。

㈡加强残疾儿童康复机构的建设。对已被省残联确定的智力残疾儿童、聋儿康复机构,要在人才培养、康复设备、训练场地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

三、迎接全国社区康复示范县(市、区)检查验收

2011年是创建国家社区示范区验收年,阳新县作为创建全国社区示范县,要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验收标准,做好迎检工作。

四、确保全面完成“十一五”康复工作任务,各县(市)区残联要加大工作力度,重点攻克任务完成有困难的康复项目,确保全面完成省和市级下达的各项康复工作任务。

㈠做好终期检查、自查工作。按照国家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规划和国家彩票公益金项目,对贫困精神病患者救助、聋人康复训练、残疾人辅助器具发放、假肢安装等项目的要求,完善受益对象的数据库和档案资料清理归档,在各地做好自查工作的基础上,由市康复办择期进行抽查。

㈡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实施好“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做好贫困白内障患者筛查工作。

㈢在各康复项目实施过程中,注意收集典型事迹和康复成果资料,为将要进行的“十一五”残疾人康复工作总结表彰做准备。

五、谋划好“十二五”残疾人康复工作

残疾人康复工作个人总结 篇8

一、及早谋划部署,夯实工作基础

年初,及时与省级对口科室对接,全面了解掌握新年度各项工作最新政策动态;明确人员工作分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切实提高对各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财政、卫健委、医保等残工委单位支持下,扩大救助范围;根据省级《贫困残疾人康复实施办法》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情况,与市级六部门联合出台《六安市贫困残疾人康复实施办法》细化任务分解,明确资金标准和分担比例;下发《六安市20xx年残疾人康复工作要点》,召开全市残疾人康复工作会议,确立全年工作目标,为顺利实施全年各项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拓展宣传渠道,展现项目成果

利用市监察委员会主办的《政风行风热线》、与市广播电台联合开办的《爱在皋城》节目,做好线上宣传;通过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进一步解读惠残民生工程和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政策;在六安市《皖西日报》开辟“残疾人之声”,宣传民生工程实施情况,扩大影响面;以市民生办4月份和10月份集中宣传月活动为契机,开展项目政策走上街头宣传活动;与公交公司签订协议,在城区公交站台广告牌印制六安市贫困残疾人康复民生工程申请流程;深入开展“爱耳日”、“助残日”、“残疾预防日”、“国际盲人节”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开展贫困残疾人康复民生工程政策宣讲进定点康复机构;充分挖掘各项救助政策给群众带来实惠的典型案例,通过具体鲜活事例和受益者现身说法,全面展示了我市各项残疾人康复救助实施成效,进一步提高政策知晓度及满意度。

三、多措并举推进,紧跟序时进度

(一)顺利实施贫困残疾人康复民生工程

一是规范开展项目审核。对上年度救助人员信息进行年审,符合救助条件的人员,及时纳入项目范围,对需要完善相关手续,做到及时告知当事人,规范审批新增人员资料档案;同时,根据乡镇上报的各类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数据,开展集中筛查评估,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本年度项目救助范围。二是做好上年度工作整改落实。根据省、市第三方绩效评价反馈意见,我单位高度重视,认真分析症结所在,梳理问题清单。下发《关于对20xx年度贫困残疾人康复民生工程和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考核情况反馈及整改的通知》,限定整改落实时间,开展20xx年贫困残疾人康复民生工程及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自纠和整改工作。各县区残联对照问题清单,逐条整改,逐一销号,并将整改落实情况及时上报,杜绝本年度再次发生类似问题。三是扩大救助范围。在省级下达指标基础上,扩面增加3089名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指标,针对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1元补助标准,统一提高为每人每年15000元,训练时间不少于10个月。四是强化康复技术培训力度。积极组织各县区残联工作人员及残疾人定点康复机构技术人员,多次赴省及省外参加各类培训;利用省对我市康复技术帮扶,组织定点康复机构技术人员参加培训和实操观摩;参与市卫健委举办的六安市20xx年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人员培训班授课,宣讲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相关政策,联合市卫健委举办六安市第四期惠残民工程暨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培训班;全年培训约1000余人次。五是项目督查常态化。为确保全年项目工作真实有效,杜绝弄虚作假,全面掌握受益人真实情况,市残联于7月至11月,针对项目工作开展电话抽查、实地走访等形式,开展民生工程“回头看”;通过组织检视整改民生工程突出问题检查、验收,了解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资金到账情况、病情缓解变化,督促各类康复机构规范开展儿童康复训练,保障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质量。

(二)扎实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

一是明确工作目标。根据省残联《关于做好20xx年全省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等有关工作的通知》(皖康复办〔20xx〕2号)文件要求,今年为全市38400名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同时,根据全省残疾人康复工作会议要求,今年我市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率及辅助器具适配服务率均需达到75%。二是强化部门协调。积极协调卫健部门共同推进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主动针对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上门开展评估、训练、指导等服务,规范建立个人服务档案;联合市卫健委针对乡镇、村一级卫生服务站技术人员,举办六安市第四期惠残民工程暨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培训班,市残联副理事长高扬,以“实施精准康复服务 提升残疾人健康水平”作主题宣讲,进一步强化基层服务意识。三是拓展服务内容。为贯彻市委市政府“特困群体关爱行动”,加强对贫困精神残疾人的救治救助,市残联与财政局、卫健委、医保局联合出台《关于印发<六安市贫困精神残疾人住院医疗救助实施方案>的通知》,市级财政安排80万元专项资金,全年为200名贫困精神残疾人提供每人每年4000元住院费用补贴,切实解决困难精神残疾人住院费用的问题。四是加强辅具服务工作。积极配合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在我市召开的20xx年长江假肢项目工作专题研讨会相关工作;开展辅助器具需求调查,及时上报20xx年度辅助器具种类和数量,根据省《关于进一步做好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工作的通知》(皖康复办〔20xx〕11号)文件要求,市残联针对辅具采购、资金使用、物资管理、适配服务等内容,对各县区残联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根据市委第十轮巡察第四巡察组《关于巡察市残联党组的反馈意见》,为进一步加强残疾人辅助器具管理,制定《六安市残联辅助器具管理制度》。

四、超额完成任务,增进民生福祉

2023年残疾康复工作计划 篇9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题的决定》精神,根据**市关于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要求,近日,**市残联组织开展了以“加快建立我市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体制及运行机制”为课题的调研活动。比较全面地摸清了市区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加快建立有利于加强我市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体制及运行机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一、市区农村残疾人基本情况

市区11个乡中、农村残疾人17387,占市区残疾人总数的52.64%,其中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1200名。大部分残疾因车锅造成在农村尤为突出。鉴于此, 如何开展农村残疾人预访和康复工作最大限度地恢复其功能水平, 提高其自理能力和参与社会, 适应社会的能力, 是我市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中残联“十五” 和“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到XX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为了尽早实现这一目标,近年来, 我市把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形成了政府主导、残联协调、部门配合, 社会参与的新格局。

二、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现状

村级卫生室是开展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的最佳 载体和有效途径。根据调查显示,我市农村残疾人大部分因家庭经济困难,信息闭塞,出行不便利,加之,自身行动受限制,使得他们到城市乃至到乡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的难度很大。如果充分利用村级卫生所,组织开展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训练,就会得到康复的效果。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我市村级卫生所大都建在本村的中心,服务范围涉及到每个自然村,大大方便了残疾人。加之,卫生所的村医对本村残疾人的情况比较熟悉,便于开展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服务。在调查中我们看到,高闸镇在离乡村卫生所不远处建立了残疾人康复指导站由自治区残联配发的一套康复训练器材,有残疾人和老年人在接受训练。居住在附近的残疾人和老年人每天坚持在这里进行康复训练,功能恢复效果比较明显。

开展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根据走访调查,市区各乡镇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卫生厅等部门的通知》精神,加快村级卫生所建设步伐,基本形成了有场地、有人员的村级卫生服务体系。目前,全市各行政村均已建起了村级卫生所,面积在40-60平方米,并且配齐了村医,配备了简单的医疗卫生器械。在调研中,我们看到大部分村卫生室职责已经上墙,但是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仍处于空白。

开展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的体制机制有了 雏形。根据调查显示,我市当地村卫生所的管理工作尚不完善,乡镇每年按照一定的指标要求,对村医进行考核。在此基础上,按照所在行政村总人数每人每年2元卫生服务费的标准发给村医,所需资金大部分列入财政预算,个别从本村全体村民公积金中提取。村级卫生室所售药品均由市级卫生部门统一配送,零利率销售给病人,村医出诊时可收取一定的出诊费用。如果就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对村级卫生所实行专项考核,并配备必要的设备,落实激励政策,那么村级卫生所所承担的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就会开展起来。

三、制约我市农村开展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缺乏必要的康复训练器材。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市区现有的农村卫生所,除个别由自治区残联配备了残疾人康复训练器材外,其它均未配备。

二是村医专业康复知识缺乏。残疾人康复指导与服务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要求参与康复指导和服务人员必须掌握康复训练与服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残疾的识别,残疾人康复需求的确定,康复服务的内容、如何提供服务、记录和评估的方法,简单实用训练技能,家庭康复护理等知识。在实地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绝大部分村医对康复知识了解得不多,工作开展难度较大。

三是缺乏对村医开展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有效监管和激励机制。由于村级卫生所村医报酬主要靠政府医疗性补贴和自己创收,收入相对偏低,而开展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因此,难以调动其积极性。

四是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宣传不到位。由于宣传工作跟不上,我区农村大部分残疾人由于缺乏康复知识,对康复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残疾人自我康复保护意识淡薄,自愿康复、配合康复的主动性不强。根据调查显示,农村有相当一部分残疾人因不清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需要接受康复训练,以致错失了最佳时机,落下终身残疾。

四、关于建立我市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体制及运行机制的建议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从根本上抓起,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建立加强我市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长效运行机制,确保XX年“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实现,我以为以下措施以借鉴和采用;

进一步强化以政府为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运行机制。

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十一五”残疾人康复计划,把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责任目标考核,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加大投入,发挥 主导作用。

卫生部门要加强医院康复科的建设,特别要发挥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网的作用,增加康复内容,拓展服务项目,提高康复质量,确保农村残疾人普遍得到康复服务。

民政部门要在推进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时将残疾人康复纳入其中,给予扶持,帮助贫困残疾人解决康复困难。

财政部门要将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提供经费保障。

教育部门要将残疾人康复专业纳入自治区教育发展计划,培养一批各类康复专业人才,并做好学龄前残疾儿童的康复教育。

计生部门要抓好生殖健康工程,研究和解决好新形势下的婚前检查工作,下大力气做好优生优育及生殖健康知识普及和计生药物宣传教育工作。

交通部门要加强交通法规的宣传,最大限度地减少交通事故造成新的残疾。

公安部门要积极参与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做好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管控工作。

各级妇联要认真贯彻落实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切实做好残疾妇女、儿童的康复工作。

各级共青团组织要将残疾人康复纳入“红领巾助残”、“青年志愿者行动”等社会救助活动中,配合有关部门开展 残疾人康复宣传工作。

各级残联负责康复工作的组织管理、规划制定、经费筹措以及协调实施。要深入调查研究,掌握农村残疾人康复需求,协助政府制定和实施农村残疾人康复工作规划和对贫困残疾人康复治疗和医疗救助的相关政策,指导和协调残疾人康复机构开展业务,宣传普及康复和残疾预防知识,协调解决残疾人康复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做好检查督促工作。

加强村级卫生室阵地建设,建立科学可行的监管机制,确保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落到实处。

村级卫生所无论是从其地理条件,还是人员配置上,都具备了为农村残疾人提供最方便、最直接、最快捷的残疾预防宣传和康复服务的条件,是开展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的最佳载体和有效途径。

一要加大康复器具投入力度。康复器具是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全市除个别乡镇由自治区残联配备了康复训练器具外,其他均尚空缺。为此,建议政府为每个乡村级卫生所配备1.5万元的残疾人康复训练器具。

二要有计划地组织对乡村医分期分批进行残疾预防和康复训练与服务专业知识的培训。要结合市区实际,借鉴外省经验,组织对现有的乡村级卫生所村医,进行中短期专业康复资格培训,经考试合格的,发给证书,实行持证上岗。

三要建立乡镇医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专项 补贴。由于残疾人工作的特殊性,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大部分是属于无偿的。为充分调动乡村医的积极性,建议实行浮动津贴制度并将其列入**市财政预算,由市残联在参与卫生部门考核验收后,根据考核验收情况兑现发放。

四要加强对乡镇一级卫生所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指导。充分发挥市、区乡镇三级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的作用,把指导乡镇级卫生室开展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列为主要工作内容,并把聋儿语训、智残、脑瘫儿童训练、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康复训练指导等项目纳入其中,推动乡村级卫生所康复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康复工作的整体水平。

加大贫困救助力度,确保农村贫困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各级政府要把农村残疾人康复与扶贫结合起来,逐年拿出部分扶贫资金用于农村贫困残疾人康复补助;同时制定并完善贫困残疾人康复治疗和医疗救助政策,采取分级负担、减免费用等措施,解决贫困残疾人康复治疗问题。各级残联要利用好政府扶贫资金、社会捐助款、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建立各类贫困残疾人专项救助基金,逐年对特殊困难残疾人实行有计划救助。

大力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宣传,积极做好残疾预防。

要通过发放宣传读本、宣传画、宣传光盘和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传媒,开展与残疾人康复工作有关的公 益宣传,普及康复知识,提高残疾预防意识。充分利用“全国助残日”、“爱耳日”、“爱眼日”、“国际残疾人日”等活动,向社会广泛宣传康复工作的重要意义,唤起全社会对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的积极参与和支持。要建立健全免费婚前检查等出生缺陷干预工作机制,对先天残疾人实现强制免费婚检,避免常见、重大出生缺陷和先天残疾的发生;预防缺碘、氟中毒等环境因素致残;降低药物致残发生率;减少疾病致残;加强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和交通安全工作,减少事故致残的发生。倡导早期干预和早期康复训练,控制残疾程度的加重。

加强领导,密切配合

残疾儿童康复行动计划医疗协议书 篇10

甲方:残疾儿童及监护人 乙方:色达县人民政府 丙方:各乡镇党委政府

甲方儿童因身体残疾,需由乙方组织到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治疗。经三方协商,达成如下协议,以便共同遵守:

一、甲方的责任和义务

1.甲方自愿到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接受治疗。

2.甲方必须承担路途和医疗上可能存在的风险,如发生交通意外事故、残疾儿童在术中、术后有任何意外,或甲方对残疾儿童康复效果不满意,乙方、丙方均不承担相应责任,甲方也不得以任何借口向乙方、丙方和治疗机构打官司、索求赔偿或上访等。

3.甲方在院期间必须遵守院方规章制度,讲究卫生,爱护公物。如不遵守医院管理制度而发生安全事故,由甲方自行负责;如损坏公物,照价赔偿。

4.甲方承担残疾儿童治疗期间的伙食费用和需要个人支出的费用,护理费自理。

5.甲方在入院后需向康复中心交纳1000元押金。6.甲方必须积极配合乙方、丙方的各项工作安排。

二、乙方的责任和义务

1.乙方包乘客车将残疾儿童及陪护人员送至成都市温江区八一康复中心医院。

2.乙方垫支甲方患儿治疗期间需要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出院后由乙方与医疗单位和色达县医保办结算。

3.乙方必须为残疾儿童入住院提供便利。

三、丙方的责任和义务

1.向残疾儿童监护人宣传讲解康复治疗活动的目的意义和治疗期间的责任义务。

2.将残疾儿童及陪护人员准时集中组织到县城。3.抽调的乡镇双语干部必须无条件服从安排。

四、本协议经甲乙丙三方签字盖章后生效。在甲方结束此次康复治疗并返县后,本协议失效。

五、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丙三方各执一份。

甲方:

(签字)

乙方:

(签章)丙方:

(签章)

日期:

2023年残疾康复工作计划 篇11

[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根据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财政部和中国残联《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提出了到2015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宏伟目标。×××市第××次残疾人代表大会提出了到2005年有需求的残疾人普遍得到康复服务,到2012年达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为实现上述目标,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工作目标。

到2005年,我区有需求的残疾人普遍得到康复服务。

到2010年,我区残疾人普遍得到康复服务。

到2012年,我区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二、工作原则。

1、以残疾人的基本需求为重点。

2、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社会化工作方式。

3、实施重点工程与提供普遍服务相结合。

4、因地制宜,开拓创新。

三、服务内容。

1、康复医疗服务。为残疾人提供诊断、功能评定、康复治疗、康复护理、家庭康复病床和转诊服务等。

2、训练指导服务。为需要进行康复训练的残疾人制定训练计划、传授训练方法、指导使用矫形器和制作简易训练器具、评估训练效果。

3、心理支持服务。通过了解、分析、劝说、鼓励和指导等方法,帮助残疾人树立康复信心,正确面对自身残疾,鼓励残疾人亲友理解、关心残疾人,支持、配合康复训练。

4、知识普及服务。为残疾人及其亲友举办知识讲座,开展康复咨询活动,发放普及读物,传授残疾预防知识和康复训练方法。

5、用品用具服务。根据残疾人的需要,提供用品用具的信息、选购、租赁、使用指导和维修等服务。

6、转介服务。掌握当地资源,根据残疾人在康复医疗、康复训练、心理支持及用品用具等方面不同的康复需求,联系有关机构和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转介,做好登记,进行跟踪服务。

四、工作步骤。

经研究,我区将选择××镇、××镇进行“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试点,在××年××月底前完成试点工作,××月份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在全区推广。

㈠、准备阶段。(9月25日------10月31日)

1、成立工作小组。

残疾人康复工作是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作,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各有关单位的密切配合、广泛参与。因此,为确保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经研究决定,成立“××区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试点工作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区残联理事长

副组长:×××区残联副理事长

组员:×××区卫生局预防科副科长

×××区财政局社会保障科科长

×××区残联康复科科长

×××区××镇残联理事长

×××区××镇残联理事长

×××区××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院长)

××× 区××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院长)

2、调查摸底,了解康复需求。

“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要从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出发,紧紧围绕覆盖面广、时效性强、残疾人迫切需求的康复项目来开展工作。一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二个镇名残疾人进行次康复需求调查摸底,了解残疾人的康复需求,有针对性开展康复服务。二要召开座谈会,听取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开展“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的想法,探讨工作的内容、标准、形式和方法。

3、调查分析,制定实施方案。

根据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实际,遵循量力而行、由简而繁、循序渐进的方法,兼顾不同残疾类别,首先从解决残疾人迫切需求的,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又有能力提供的服务内容着手,制定“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工作方案,明确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制定工作目标、措施和方法。

㈡、实施阶段。(11月1日------1月15日)

1、组织培训,明确工作任务。

组建一支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好的社区医生和志愿者队伍,对他们进行上岗培训,使他们明确康复服务的对象、服务的内容及服务的要求,真正让康复对象满意,取得康复服务的实效。

2、签订协议,提供康复服务。

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残疾人签定康复服务协议,明确服务内容、时间、形式等,医生和志愿者要按照协议要求进行服务,做好服务记录。

3、制订标准,加强督促检查。

上一篇:人之初本无性生活随笔下一篇:中队辅导员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