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科学研究方法(通用14篇)
高中生物科学研究方法 篇1
高中生物科学研究方法
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研究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需要将这些细胞器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将细胞膜破坏后,形成由各种细胞器和细胞中其他物质组成的匀浆;将匀浆放入离心管中,用高速离心机在不同的转速下进行离心,利用不同的离心速度所产生的不同离心力,就能将各种细胞器分离开。
模型方法: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具体的实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数学模型等。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物理模型,它形象而概括地反映了所有DNA分子结构的共同特征。
提出假说:膜的成分和结构的初步阐明,最初都是先根据实验现象和有关知识,提出假说,而不是通过实验观察直接证实的。假说的提出要有实验和观察的依据,同时还需要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相像。假说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控制变量: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称做自变量,上述实验中氯化铁溶液和肝脏研磨液,都属于自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做因变量,上述实验中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就是因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
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实验中只有反应条件是改变的,对照实验一般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对照实验中,除了要观察的变量外,其他变量都应当始终保持相同。
对比实验: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叫对比实验。
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用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会改变。科学家通过追踪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这种方法叫做同位素标记法。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假说——演绎法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这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叫做假说——演绎法。想一想,这种方法与传统的归纳法有什么不同?
萨顿假说类比推理:这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19世纪物理学家研究光的性质时,曾经将光与声进行类比。声有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等现象,其原因在于它有波动性。后来发现光也有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等现象,因此推测光也可能有波动性。上面介绍的萨顿的推理,也是类比推理。他将看不见的基因与看得见的染色体的行为进行类比,根据其惊人的一致性,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应当注意的是,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其正确与否,还需要观察和实验的检验。
荧光标记法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能够用特定的分子,与染色体上的某
一个基因结合,这个分子又能被带有荧光标记的物质识别,通过荧光显示,就可以知道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样方法: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标志重捕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是种群密度的常用调查方法之一。
高中生物科学研究方法 篇2
一、同位素标志法
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用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 化学性质不会改变。科学家通过追踪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 可以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 这种方法叫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标记法在教材中涉及到的内容有:
1.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
20世纪70年代, 科学家詹姆森等在豚鼠的胰腺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 验证了分泌蛋白的合成途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囊泡→细胞膜。这个知识点在试题中会考查分泌蛋白的合成途径、所涉及到的细胞结构, 这个知识点还说明了各细胞器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相互协调配合的, 也说明了生物膜系统的联系性。
2.光合作用中氧气的来源和卡尔文循环
1939年, 鲁宾和卡门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 巧妙设计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中产生的氧气全部来源于水的光解。该实验是教材中的经典实验, 其实验的方法和思路, 是考查的重点, 常会考查实验的结论、所用的同位素、水的分子质量计算, 进行类似的实验设计。
20世纪40年代美国生物学家卡尔文等把单细胞的小球藻短暂暴露在含14C的CO2里, 发现了CO2中C的转移途径即“三碳途径”———卡尔文循环。这个知识点在教材中没有重点说明, 只要清楚CO2中C的转移途径是从CO2开始, 先到三碳化合物中, 再转移到糖类有机物中, 不会转移到五碳化合物中。
3.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952年, 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 用35S、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 再让被35S、32P分别标记的两种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 经离心处理后, 分析放射性物质的存在场所。此实验有力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本实验是整个生物学发展中非常经典的实验, 所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 特别是在高考日益加重对实验考查力度的情况下, 非常值得研究和重视。常会考查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中所用的原料、对噬菌体的同位素标记、同位素的选用、试管中放射性强弱的分析、本实验的结论等知识点, 可以说知识点众多, 难度不小, 学生不易掌握, 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二、模型法
生物学中有些概念和原理比较抽象, 学生不容易理解, 故而引入了模型法, 教材中用到模型法的主要有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物理模型中的教学内容有DNA分子模型的制作, 让学生在制作中探索DNA的结构特点, 从而化抽象为形象, 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知识;用简易材料制作细胞模型, 让学生在做中学搞清楚细胞的结构。数学模型主要有种群数量增长公式模型。
三、假说———演绎法
假说———演绎法是孟德尔研究探索两大遗传定律的最重要的方法, 教材中学生学习两大遗传定律, 实质就是在分析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 孟德尔在研究过程中先是从现象中提出假说, 再通过实验 (测交实验) 验证了自己的假说, 从而演绎归纳出了两大遗传定律, 为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摩尔根在萨顿假说的基础上, 通过果蝇的杂交实验, 发现果蝇中的白眼性状只出现在雄果蝇上, 大胆提出自己的假说, 认为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再通过自己的实验验证, 最终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为遗传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类比推理法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 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简称类推类比。它是以关于两个事物某些属性相同的判断为前提, 推出两个事物的其他属性相同的结论的推理。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 从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中, 大胆提出假说, 认为基因在染色体上, 但最终是摩尔根通过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五、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是生物学中用来对生物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的一种重要方法、对于分布于一定区域的生物数量, 可应用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对其数量进行大体估算, 从而用来分析该种生物数量的变化, 进而为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重要依据。
1.样方法
样方法主要用来对植物的数量进行调查统计, 其方法是在要调查的植物分布区域, 据需要划出若干样方, 随机取样, 其方法有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两种常用方法。
2.标志重捕法
标志重捕法是种群密度常用调查方法之一。适用于活动能力强, 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种群。其操作程序是:
(1) 随机选择一定区域的动物进行捕捉, 并且对被捕捉对象进行标记。标记个体记为M。
(2) 在估计被标记个体完全与自然个体全混合发生的时间之后, 回到步骤1捕捉的区域, 用同样的方法捕捉。捕捉数量记为n。
(3) 被捕捉个体中有被标记的个体记为m。
(4) 按照理论公式N=M×n/m进行计算。
(5) 多次试验求平均值。
高中生物应考方法研究 篇3
【关键词】高中生物 学习态度 联系生活 分析图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088
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能够通过高考取得良好的成绩,继而进入更高的学府进行学习,但是高考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阶段总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变化,从小的知识点到大的题型,从高考试卷的题来说,学生平时练习的题目数不胜数,正确把握题型减少无用功的浪费就显得尤为重要,不管是哪一种题型都应该少做不必要的练习,要抓住重点、深入重点。根据往年高考题型制定相应的练习方案,从高一开始打下基础,高二进行过渡,高三做最后的冲刺,成功离不开这三者的共同努力,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做好各个阶段的任务,最后取得高考的成功。笔者认为,要想顺利通过高中生物考试,学生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端正学习态度
高中生经过中考的洗礼,对人生有了基本的认识,大部分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高一是打基础的一年,在这一学期所学知识大部分比较简单,是最基础的部分,这就需要学生平时认真整理笔记,这也要求老师上课的板书整洁认真,整齐的排列方式能够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就像需要作图的数学题一样,规范的作图手法是成功的一大要点,有的题目只要能把图认真准确的画出来,解答也就变得没有之前困难了,所以就要求教师在平时上课时要注意自己的书写,只有自己做到才有要求学生的资格。
正确面对自己的学习生活,高中生压力普遍大,在高一高二还不会有明显的现象,大部分都是期中期末算是一次重大考试,而高三的學生就应该把每一次考试当成高考一样对待,在一次一次的考试中弥补自己的不足。生物这门学科在高一时期主要是把减数分裂这部分知识认真掌握,各个阶段的图像要熟记,星射线、纺垂线的形成分别是在哪个阶段。生物大部分题目是选择题、填空题,选择题要着重分析每一个选项,在阅读完四个选项之后再作出自己的判断,对于不能下结论的题目用符号标出来,完成其他题目之后再对不确定的题目进行做答。填空题需要学生注意文字的书写,出现错别字会对本题答案产生影响,通常一个空是1分或者0.5分,在错别字的影响下整个空都会出现问题,因此学生在日常的背诵过程中应注意一边背一边写,这样的记忆方法同时动手动脑,不仅有利于精力的高度集中,也会加深记忆,进而达到学习的目的。高一高二的知识相对零散,相比高三的系统复习,高一高二零散的知识点需要认真记忆,只有在平时注意积累并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在高三的复习阶段真正掌握具体的做题方法,从而体会学习的真谛。
监督学生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首先不能对学习有抵触心理,上课注意认真听讲,课前做好预习工作,课后练习独立完成。对于某些学生存在抄袭答案的问题,教师应当提醒学生引以为戒,对自己负责,欺骗父母欺骗老师的行为是可耻的,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教师的耐心开导会有一定的疗效。
二、联系生活实际
生物学是与人类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一门课程,首先生物学对人类的形成给出了一定的解释,人类的成长历程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各部分发展在生物学中都有详细的说明。从我们出生开始,我们呼吸着空气,空气中的成分也是生物学研究的内容,我们身体的各种组织器官以及血液循环方式等都是重点知识。高中生物主要研究人类文明史,蛋白质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代名词,可是它的组成成分是什么?具体出现在什么地方?这一系列的问题只有认真学习了高中生物才能得到准确的答案,像我们的毛发都是由蛋白质所组成的,蛋白质在人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正是因为这些角色的存在使我们的身体得以有效运转。在高中生物学科中还会学习DNA与RNA的区别与联系,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说鉴别DNA来判断是否是亲生孩子,首先我们可以明白DNA的组成以及排列方式,每个人的长相和性格各不相同,这也与DNA有关,世界上几十亿人中每个人DNA及RNA的组成不尽相同,这就构成了我们奇妙的世界,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与长相。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得以让各种生物呼吸利用,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人类以及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氧气转化成二氧化碳,在这种循环作用下,人类与大自然得以和谐相处。
从生活中亲身感悟生物,好多事物只有亲身经历才会记忆深刻,也只有体会过才能做透彻的理解,一味追求课本知识未免有些乏味,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知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故事,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在当今紧张的学习氛围下,老师和学生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教师的任务不仅要处理好自身的压力,也要学会把学生的压力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三、分析图像
这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光合作用,通常是时间及有机物积累的图像,首先学生应清楚坐标分别代表的是什么,各种物质之间的转化要清楚,在不同的时间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积累、二氧化碳的排放等问题不能混淆。人体产生热量及消耗热量的方式应准确记住,食物链应该是所有图像中最简单的部分,初中就对这部分内容有所涉及,容易出问题的地方是对第一第二分解者的认识,这就需要老师认真备课,把生活中常见的分解者罗列出来并在课堂上仔细研究,确保考试过程中的错误率减少,进而取得满意的成绩。
高中生物不管是选择题还是填空题都是对图像的分析,遗传类的题目还会以一道大题的形式出现,减数分裂的图像也是以大题的形式出现,因此学生必须清楚减数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出现的具体变化。生物不同于语文数学的地方就是生物更贴近生活,不管高考制度怎样变革,生物最终还是需要通过考试来评定。
高中生物复习方法 篇4
制定生物复习计划并非一拍脑门就想出来的,也不是盲目的参考别人的计划,而是科学、具体的去制定计划,并且要严格按照复习计划走,这样才能达到复习的目的。
1、要根据《考试说明》来制定
《考试说明》(也就是“考试大纲”)是高中生物学教学和高考命题的依据,在高考生物学科总复习过程中,首先要明确“考试大纲”与课本之间的关系,把握好复习内容和方向。根据理科综合《考试说明》的学习与分析,把握生物的高考命题思路—— “遵纲不循本”,即知识点的考查遵循规定和不超出课本知识的范围,而能力水平的考查就不一定了。由此可知,《考试说明》生物部分是高中生物高考复习计划与方法策略制定最主要的依据。
2、近年来的生物学高考真题
通过整理近几年生物高考真题,能够发现:高考的测试目标,考试的内容、题型、题量和整体难度,考试热点的重现率,命题的素材等。因此,认真分析近年的生物学高考试卷既有助于把握复习备考的方向,又有利于收集高考训练的基本素材,揭示生物高考命题的新走势,有助于我们发现复习过程存在的薄弱环节,及时地调整复习计划和方法策略。
3、各类正规渠道获得的高考信息
要重视从各类正规渠道获得准确可信的高考信息,广泛搜集高考研究的信息或复习资料,这样能够就让复习目标更加明确,从而提高高考复习的质量。
生物复习阶段如何打好基础?
“突出基础,强调主干,知识网络化”是全国卷最基本的特征,也是考试大纲中“生物考试内容与要求”的基本体现。高三一轮复习的目的是全面复习考纲中覆盖的考点,夯实基础,复习的原则应该“以课本为纲,以基础知识为本,以重要概念为核心,以提高理解能力为目的”。扎实的基础是以理解透彻、记忆深刻为标准。
记忆有“瞬间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和永久记忆”,因此,知道了不等于会了,会了不等于会用了,会用了不等于深刻了。记忆=90%的理解+10%的背诵,花在理解上的时间一定要比背诵的时间多,只有真正理解的东西才能记得牢,不理解就无记忆。记忆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把握知识之间的规律可以让记忆事半功倍、记忆牢固持久。
1、重视对教材的再学习
以探究的思想研读教材,不放过任何一个文字和图表曲线信息,重视黑体字、相关信息、插图、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旁栏思考题、习题等的学习。
高考作为面向全国的考试,为了保证公平,引用的资料信息要保证各地考生的熟悉程度相同。因此,为了避免区域差异,改编教材中的信息是最稳妥的出题方式。
2、抓重点复习,构建知识网络,系统化地理解核心概念,切忌死记硬背。
分析近5年高考的高频考点、重点考查的核心知识基本不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光合作用、细胞呼吸、遗传的基本规律、中心法则、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微生物的培养和利用、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等。这些核心知识的考查通常不是孤立地考一个知识点,而是以一个知识点为核心,综合地考查多个相近的知识点,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因此,抓重点复习,透彻理解、融会贯通核心概念,既要理解概念的本质和内涵,又要研究概念的外延以及支撑该概念的鲜活实例,还要在这个概念的基础上与更多相关联的概念建立联系,从而构建系统化网络化的知识结构,丰富深刻自己对复杂的生命现象的理解。
3、学会高效读书和高效做题
“三遍读书法”——第一遍:整体浏览(要求明白全文全书概要);第二遍:重点理解(要求细致理清重点、难点);第三遍:综合记忆(要求重新梳理、记忆背诵知识点)
“三遍做题法”:第一遍:巩固训练(检测落实复习的效果);第二遍:更正纠错(剖析考点、分析错因、查漏补缺、查弱补弱);第三遍:归类整理(梳理同类试题、总结规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遍读书法和三遍做题法的精髓在于吃透教材、理解透每一道题,它应该贯彻在高三复习的每一次考试中,与其走马观花翻十遍书不如一次透彻地理解,与其大量刷题不如高质量地完成每一道题。
怎样让生物题变简单?
大家在听老师讲解历年生物题的时候会发现,其实,生物并不难,看起来比较难的生物题只需稍加转换就变得很简单,那么,怎样让生物题变简单呢?下面这几种方法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用。
1、复杂问题简单化。
生物知识中,有许多难点存在于生命运动的复杂过程中,难以全面准确地掌握,而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能使知识一目了然。例如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纺锤体、核仁、核膜的变化,我们若将其总结为“前期两现两消,后期两消两现”,则其他过程就容易记住了。动物体内三大物质代谢过程复杂,可总结为“ 一分(分解)二合(合成)三转化“。对一些复杂的问题,如遗传学解题,可将其化解为几个较简单的小题,依次解决。
2、抽象问题形象化。
高中生物实验方法总结 篇5
1、实验原理
①叶绿体呈绿色的椭球形或球形,不需染色,制片后直接观察。 ②线粒体呈无色棒状、圆球状等,用健那绿染成蓝绿色后制片观察。
2、实验步骤
①观察叶绿体:制作藓类叶片的临时装片→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观察叶绿体 ②观察线粒体: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健那绿染液染色)→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观察观察线粒体
3、注意问题
①实验过程中的临时装片要始终保持有水状态。
②要漱净口腔,防止杂质对观察物像的干扰。
③用菠菜叶带叶肉的下表皮的原因:靠近下表皮的叶为海绵组织,叶绿体大而排列疏松,便于观察;带叶肉是因为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
④叶绿体在弱光下以椭球形的正面朝向光源,便于接受较多的光照;在强光下则以侧面朝向光源以避免被灼伤。
实验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
2、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3、各物质作用:
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色素;层析液:分离色素;二氧化硅:使研磨得充分;碳酸钙: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4、结果: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
5、注意事项:
(1)画滤液细线:均匀,直,细,重复若干次 (2)分离色素: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实验三: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原理: 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C6H12O6 + 6O2 + 6H2O6 →CO2 + 12H2O + 能量 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二氧化碳: C6H12O6 → 2C2H5OH + 2CO2 + 少量能量
2、检测:
(1)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高中生物科学研究方法 篇6
到了高中,你道德要明确一点的就是,在高中,学习的科目是没有大科、小科之分,只有高考和非高考科目之分。比如对于理倾学生来说,语数外、理化生是高考科目,其他为非高考科目;对于文倾学生来说,语数外、政史地是高考科目,其他为非高考科目。因此,如果大家把生物当成初中的小科,当成文科来看待,指望考前背一背,可以这样说,这种情况你的高中生物是根本学不好的。如果你指望生物考前背背就可以考高分,那是天方夜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高中尤其是在二中的考试中,你把生物书带上查阅,你也难取得高分的,更何况你考前背背呢。
高中生物科学研究方法 篇7
一、掌握方法, 促进创新
创新教学是先进教学模式的表现, 对生物学科进行创新教学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 可让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培养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但思维能力的培养并非短时间内就可养成, 尤其是面对各种形式的考试政策, 教师往往要求学生记住固定的作答形式。而“标准答案”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大胆想象和创新思维的发挥, 这些都是生物教师需要注意的问题。生物课堂教学工作应结合现有的教学题材, 不断培养学生探究活动的浓厚兴趣。根据实践活动中获得的内容, 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生物知识。例如, 分析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条件时, 我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 实验过程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种设计包含了什么样的科学思想?通过这些问题的研究, 可以开拓学生的大脑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
二、探究学习, 敢于质疑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很多知识都是在质疑声中被发现的。”高中生物教学中也要对学生的质疑精神给予重视。科学的怀疑精神是合理的怀疑, 对于学生突破传统学习是有帮助的。需要注意的是科学的怀疑精神中, 学生必须做到“不轻信, 不盲从、不迷信”, 能在严密方法下对经过反复证明的、严格科学推理深入分析。教育专家调查显示, 我们的教育对学生探究学习模式的创建还存在不足, 主要表现为:自由思考、探索精神、理性精神等, 对于学生批判精神和怀疑精神的培养存在不足。生物教师应不断鼓励学生敢于质疑追问, 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完全表达出来, 在遇到不同的观点争论时要坚定自己的立场, 这才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例如, “生长素的发现”“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等都证明D N A是遗传物质。谈到“生长素发现”问题时, 教师需把变抽象为直观, 让学生结合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怀疑和推理, 体验科学家在批判基础上时所运用的思维方式, 鼓励学生对可疑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
三、积极实验, 寻求真理
可重复性实验是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标准, 生物教学过程中经过观测、实验等实践环节, 能够引导学生对理论知识深层次的理解, 让学生明白生物学原理的根源。教师为学生创造实验机会, 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和观察、记录各种现象, 能使其体验到科学知识探究的乐趣, 不断积累丰富的生物知识。利用实验解决问题对于学生思维精神的锻炼很有帮助, 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里需要采取多方面的实地观测、生物实验和野外考察。
例如, 上到新的生物知识时, 我则安排学生广泛阅读课外读物“D N 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使得学生明白科学家们发现D N A双螺旋结构的历程, 之后再安排学生做“制作D N 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实验, 对沃森和克里克的实验过程进行模拟, 最后安排不同的小组成员合作完成D N A双螺旋结构模型实验, 让其感受到主动发现的乐趣。只要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后, 他们对于生物知识的学习将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为教师的教学计划安排带来方便。
四、通过实践, 培养团队精神
科学是社会有组织的群体活动。因此, 团队精神、民主作风、合作意识、百家争鸣等都是科学精神的组成部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 教师可有意识的加强学生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的引导。通过这些活动的直接体验, 可以培养学生精确、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指导学生共同设计和实施野外考察、观测、调查等实践活动, 或指导他们共同收集资料, 就某一个问题进行集体讨论、辩论、共同解决该问题, 有意识的训练学生们团结协作的能力。
综上所言, 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锻炼学生的科学素养, 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 让学生掌握生物理论知识后懂得实践, 这些都是新课标准则中对生物教学的要求。教师则要扮演好引导者角色, 鼓励学生质疑生物相关的学说知识, 使学生认识到人类认识的局限性、认识过程的无限性, 帮助学生生物学习实现突破创新。
摘要:科学精神的培养对于高中生教育意义重大, 其往往成为决定学生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针对这一点, 本文重点探究了高中生物教学中, 充分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科精神的加强, 培养学生求实精神、创新精神、怀疑和批判精神、团队精神, 为生物教学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高中生物,科学精神,培养途径
参考文献
[1]梁树森, 《论科学精神的培养》[J], 《教育研究》, 2006.6
[2]王晶、关尔群, 《运用合作学习理论提高学生实验技能》[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6.3
优选高中生物教学方法的策略研究 篇8
[关键词]高中生物 教学方法 优选
教学方法是联结教师、学生、教材(文本)的“立交桥”,缺少了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生物教学任务将难以实现。作为一线教师,笔者近年来着重进行了如何优选生物教学方法的策略研究。
一、优选生物教学方法的意义
优选教学方法的出发点在于将教师、学生、教材(文本)三者密切联系在一起,使教与学的基本要素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实现其价值。教与学效率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取决于教师能否恰当地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生物科学知识的明晰性、具体性离不开合适的教学方法呈现,而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力”也要通过精心优选教学方法来实现。在生物教学中,对于涉及生命的特征和过程的知识内容,教师如果能采用直观的、联系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让学生实现陶行知所说的“六大解放”的教学方法,一定会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科学合理地选择与有效地优化组合教学方法的宗旨在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生物科学的不断推陈出新,生物教育教学目标的不断发展变化,生物教育教学条件的日益完善,都会让生物教学方法也随着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为此,教师应努力实现生物新课程强调的培养目标,从实际出发,力求用经过优选的教学方法,提升生物教育教学效能,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富有个性地发展,这是优选教学方法的核心因素所在。
二、优选生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
1.依据生物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学任务优选教学方法。教师应积极领悟《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以及“课程性质”的有关描述,领会其实质,研究关于“课程目标”的有关表述,明确课程的具体目标包含“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对三个层面的详细描述教师应深入研究,吃透其精神实质。比如,教学目标是“了解”“理解”层级,则宜使用讲授法、练习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而教学目标是要求达到“应用”层级,则可考虑演绎法、问题解决法等教学方法。教师应依据生物新课标的要求灵活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切忌机械呆板、生搬硬套,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
2.依据生物教材(文本)内容的独特性优选教学方法。普通高中教材(文本)内容的独特性,决定着教师应“以本为本”从具体教学内容出发优选合适于该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侧重于理论性的生物知识,教师可以运用启发讲授类的教学方法,侧重于事实性的生物知识,可以借助于实物模型展示、实验演示等直观教学方法,同时通过图表,用归纳、比较、联系等形式强化记忆;侧重于生物概念、生物术语的相关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运用复述、再现、记忆、演示、实验等教学方法。对应用生物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相关内容,则宜采用问题解决法、发现法等。例如,“减数分裂”的教学,教师就可以优选各种教学方法去进行。凭借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要能充分彰显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基本思想以及生物科学的逻辑结构,从而引领学生探寻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策略。
3.依据学生实际发展水平优选教学方法。高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有其独特性,学生的知识经验、认知基础直接制约着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师应在高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选择生物教学方法。例如,高中生的思维发展有其独特的阶段性,思维形式是以抽象逻辑思维形式为主要层面,在推理能力、概括能力等方面会发生质的飞跃,能比较自觉地用理论作引领去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用批判的眼光審视周围的事物。此时,教师可以运用理论讲授的教学方法,亦可以同时运用彰显学生独立探究与创新精神的教学方法,如问题解决法、发现法、探究法等。当然,要强调的是多种教学方法的交叉使用,才能使生物教学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迷人境界。
三、优选生物教学方法的注意事项
教师在选择生物教学方法时,除了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本身因素外,还应依据教师的自身素质,加以扬长避短,精心选择最佳教学方法。教师更应从任教学校的校本实际出发,考虑学校的教学硬件设施如何为教学服务,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时间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运用和发挥教学环境条件的功能和作用以优选教学方法。显而易见,选择教学方法要综合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从中找到一个最佳的“切入点”,以便优选教学方法,教师优选教学方法时,还应与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水平相适应,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参与性。
综上可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以生物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从生物教材、学生实际、学校实际出发,优选生物教学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高中生物的学习技巧方法 篇9
高中生物的学习技巧
1、做作业时一定要提高效率,因为你不能把时间都用在一科作业上,考前一定要有良好的心态并且要把基础掌握好。最重要的意义是帮助你读透高中生物课本。这种基本知识归纳只不过是把书上的要点和例子抄在一起,但这个过程你要翻书,几本书一起翻,就可以对同一个知识点不同的表述做比较,这可以帮助你更透彻的了解这个知识点;
2、想做一个比较完整、美观的高中生物知识归纳,就必须知道什么知识点放什么位置,这就要弄清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个过程又帮助你更好的掌握这些知识点,理清思路。最后再抄写一次,印象就很深刻了。
3、与老师尽快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如果一个学生了解喜欢这个老师,那么这个老师所教的这门功课成绩他肯定不会差。他可以成为你们学习上的引路人,生活上的知心人。能使你的高中生物学习事半功倍。
4、要避免上高中后弦松口气的做法:我们要从高一抓起。高一是起点,是基础。打好基础,循序渐进,学习就不困难,就象登一座山,看上去很高,有些怕,等到沿着阶梯一步步上来,其实并不困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认为学习的最重要的习惯就是坚持。
如何让生物成绩更快提高
1.简化记忆法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联想记忆法
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在背诵知识点时,可以发散思维,利用自己熟悉的事物和想象来促进记忆。
3.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对比法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列出来,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鲜明,容易记忆。例如: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等。
提高生物成绩的秘诀
掌握生物学习的规律
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生物有自身的规律,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协调,以及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过程。掌握这些规律将有助于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高中怎么学习生物的方法 篇10
高三是持久战,唯一比较轻松有趣的就是生物这个科目了。如果你学的深你会发现它很简单而且与我们息息相关。所以在学习时要注意培养兴趣,这样你就会想去学得深,并且这有益于带动其他科。
2.深入理解
生物整张试卷考的其实就是两点:课本知识和实验思维。
深入理解课本每一个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考试选择题的选项常常就是考概念,如果不理解的话,每个选项看上去就都是对的。
深入理解课本每一个实验,实验思维是什么?比如考试叫你自己设计遗传实验,那么这个实验就是类比课本的孟德尔实验。如果不理解的话根本写不出来,而这种题都是压轴题。
3.确保选择题全对
全国卷如果想要考70+的成绩,就要求选择题不出错。选择题除了遗传题需要思考或计算,其他基本都是考基础知识点的理解,所以务必熟悉课本,例如必修一的细胞的组成、形态、结构、功能,每个要点都不能放过。
还有一个常用的方法就是排除法,因为生物选择都是单项的。
4.注意答题思路
保证选择题全对后,拉分的题目就是简答题,每一道大题都有1-2个简答题。
做简答题首先要理解题目和搜集题目的隐藏条件或提示,然后答中要点,不要根据自己的思考而盲目写下去,这样往往出现写一大串而没有分数的情况。
例如涉及量的变化的问题,思路就是考虑量的来源和去向,而如果你自己思考它的原理或者其他,那这就是不会考试的例子。
做简答题的用处就是学会思考的方法,不用刻意去记住每个题目的答案,因为每一次大考是不可能考到你写过的题目的,类似也很少,高考是考你的思考能力而不是记忆能力。
高中生物教学新课导入的方法研究 篇11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 新课导入 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新课导入,在教学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吸收和掌握,至关重要的步骤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如果教师在新课教授的过程中能够采用巧妙的方式和方法将新知识讲授给学生,开启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吸引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专注力,那么就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极大地促进课堂教学的质量。对于高中生物教学而言,新课导入也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于理科方面,生物教学的新课导入同样需要配合恰当、高效的教学方法。
一、结合并导入已学过的知识,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
毫无疑问,相对于新知识,学生肯定是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具有更深刻的印象和理解。在一堂新课教授的过程中,如果全程都是教授新知识,学生可能就会感到迷茫或者难以理解,但是如果在新课导入教学课程中,加入了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然后将两者融会贯通,相互结合引用,并且循序渐进,那么就能够提高学生对新知识地接受能力。例如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生物老师在讲解细胞膜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引入细胞壁的相关知识,将两者的不同点或者相关联系互相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去复习旧知识,回顾新知识,重温新知识,同时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尽快进入新知识的教学过程,那么就能够对学生进一步地加强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将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导入生物新课教学中,加强生物教学实用性
生物作为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应要将课堂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要让學生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物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提高学生利用生物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新课标也指出,必须要增进学生在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对生物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还能够运用生物学的知识和原理去判断和解决常见问题。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高中生物教学老师可以在高中新课导入的课堂上,引用众多常见的与生物学科相关的生活实例,例如地沟油、食物安全等相关的时事分析,从生物的角度去解释地沟油、不安全食品对人体的伤害,对人体的具体伤害有哪些,将实事案例导入到新课教学中,提出各种讨论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生物学科思维去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新知识的探讨,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新课导入的趣味性,抓住学生的学习专注力,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被吸引加入到新课导入课堂中去,从而提高新课教学的教学质量。
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和热点关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一个非常重要且有效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在高中生物教学新课导入教学过程中,导入学生常见的生活实际问题,一方面能够提高课堂趣味性,另一方面也适应了高中生物教学新课标中知识来源于生活,也是服务于生活的原则。
三、善于提出问题并将问题导入新课教学中,提高学生思考能力
在新课教学中,课堂上的知识都是全新的,如果一味地讲授新知识而没有创建良好的问题情景,就难以让学生进入到思考的状态中。高中生物教师应要掌握利用设置问题、提出热点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新课教学过程中带着问题去听课、去学习、去思考、去解决问题,通过采取有目的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对生物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教授隐形基因和显性基因知识的过程中,生物教师可以先提出显性基因和隐形基因的特点分别是什么,显性基因有哪几种,肤色、身高等基因是显性还是隐形等等各方面的问题,然后通过提出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走入生物新知识的新海洋,接着带领学生一步一步地找到解开问题的所有钥匙,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将生物新知识吸纳在脑海中。
四、在新课教学中导入生物学科的发展历史,提高学科趣味性
生物学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学科,拥有非常丰富的学科发展史,在高中的生物新课教学中,在讲授新课的同时引进各种相关生物趣味事例或者相关生物科学家的趣闻轶事,能够深深地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科的趣味性,使生物教学摆脱枯燥的教学方式,还会让生物新课教学获得出乎意料的良好效果。就好比在讲授人类发展历史的生物课堂中,导入伟大的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先生的传记史,了解一代伟人的生物求学过程,还有达尔文先生在研究生物进化论的过程中所作的大量研究过程,以及他在提出生物进化论时所遭遇的质疑和他自身对生物学科研究的坚定信念。通过导入这些生物学科的发展历史,生物老师可以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科史学和生物新知识结合在一起,使学生体悟到生物学科的趣味性,也是一个提高新课导入效率的良好办法。
五、善于利用课堂教学工具模拟导入新课,将抽象知识具体化
高中生物教师实际教学中,面对课堂教学中的多媒体教学、各种教学工具和模式、图片等教学的相关资料,如果善于利用这些相关资料,通过多媒体展示出相关图片、模型演练,就能够有效地将各种抽象知识具体化,生动地展现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使学生较快地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也能够加深学生对新知识地理解和掌握,此外,在往后的知识回顾和复习的过程中也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结:总而言之,高中生物教学新课导入的方法有许许多多,不管使用哪一种方法,其根本目的都是在于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以及增进学生对生物学科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应当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加强对新课导入方法的探索和研究,找到各种有效地新课导入方法,从而提高生物新课导入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萍. 生物课堂有效导入的几种方法[J]. 现代教育科学 2009年06期
[2] 张晓玲. 中学生物课堂教学导入技巧初探[J]. 中国校外教育 2009年S5期
[3] 李宗政. 浅谈初中生物新课导入艺术[J]. 新课程(教研版) 2009年12期
[4] 高春兰. 高中生物新课程中如何提高课堂导入技能[J]. 生命世界 2010年03期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新方法 篇12
一、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我国的教学中。多媒体的利用极大地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中的声音、图片、视频等来展示课堂所要讲述的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形式, 也能够使学生被多媒体内容所吸引, 从而更加愿意投入于生物教学过程中。例如, 在讲解生物课文前, 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来进行课堂内容的导入, 播放和本课内容有关的视频短片, 通过这种形式能够在课堂的开始就将学生吸引到课堂活动当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教学内容多方位、多层次地展现出来, 多媒体能够通过模拟真实场景的方式让学生更加贴近真实的文章场景, 这样学生就能通过多媒体来直观地了解生物课文所要表达的具体含义, 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改变了原有书本教学的抽象化教学方式, 也能够降低学生学习生物的难度。多媒体教学能够营造出真实的语言环境, 教师在讲解生物课文时, 可以精心地设计出和课文场景相吻合的视频短片, 并通过多媒体来展示,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也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当学生观看多媒体短片之后, 教师可以挑选几位同学来进行模仿表演, 学生在这种环境下会主动地模仿视频短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等, 并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来创造性地展示课文内容。
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 不仅使教学手段更加丰富, 也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这种教学方式是现代教学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让学生掌握文化知识的背景
掌握文化知识的背景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生物知识的由来, 激发学习兴趣。所以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注重对世界各地的生物环境以及背景进行讲解, 这样才能让学生熟悉所学的生物知识。教师在开展生物教学的过程中, 应该注意学生对生物学习背景的适应程度。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的背景, 教师必须做好生物知识的使者角色。例如, 教师在对生物教材中的背景进行讲解时, 应该明确地指出课文中的生物文化意义。在开展生物课堂活动时, 可以相应地设置和营造出特定的文化氛围, 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下进行“角色扮演”, 通过模拟课文中所要表达的内容来开展生物教学活动。通过开展文化知识背景教学, 学生就能够结合本课的文化背景来正确地进行生物知识学习。在课堂教学时间充裕的情况下, 学校可以定期开展生物方面的知识讲座和知识竞赛等活动。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既能互相交流生物知识的背景, 也能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 从而达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目的。在生物教师的组织和带动下, 学生们可以开展一些生物知识的专题讨论会, 通过这种途径, 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生物知识学习的内涵, 也能够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求知欲, 学生在这种氛围中, 不仅能够将生物知识学以致用, 还能拓展自己的视野, 从而使自身的文化素质不断地得到提高。
三、开展师生互动教学
在高中生物课堂上进行教学互动, 能够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也能营造出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 教师应该讲求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充分利用互动教学的方式。例如, 在讲解所学课程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将事先设计好的学习思路展示给学生, 让学生先了解一下所要学习的知识, 再设置一些有关的研究性问题让学生抢答, 之后深入地讲解课文。一旦学生感觉到一定的难度和压力, 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 在学生进行讨论的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思路, 并帮助学生共同解决比较困难的问题。生物课堂教学中记忆知识是比较困难的环节, 很多学生都不能很好地记住所背诵的知识, 这就导致了教师不能更好地开展新的生物知识教学。这时教师就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 让学生大胆地去背诵, 有些学生因为基础不太好, 只能记住简单的, 这时教师不能严厉地呵斥, 而要鼓励学生踊跃去背诵, 积极地鼓励他们, 给予他们希望, 给予他们自信, 这样才能使“师有所教, 学有所学”, 达到我国育人育才的目的。
高中生物的基本学习方法 篇13
高中生物的基本学习方法
1.掌握基本知识要点,“先记忆,后理解”
与学习其它理科一样,生物学的知识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但是,高中阶段的生物学还有着与其它理科不一样的特点。
对于大家学习了许多年的数学、物理、化学来说,这些学科的一些基本思维要素同学们已经一清二楚,比如:数学中的未知数X、化学中的原子、电子以及物理中的力、光等等。而对于生物学来说,同学们要思考的对象即思维元素却是陌生的细胞、组织、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以及他们之间奇特的逻辑关系。因此同学们只有在记住了这些名词、术语之后才有可能掌握生物学的逻辑规律,既所谓“先记忆,后理解”。
2.弄清知识内在联系,“瞻前顾后”、“左顾右盼”
在记住了基本的名词、术语和概念之后,同学们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生物学规律上来了。这时大家要着重理解生物体各种结构、群体之间的联系,也就是注意知识体系中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线索。
如:关于DNA,我们会分别在“绪论”、“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这三个地方学到,但教材中在三个地方的论述各有侧重,同学们要前后联系起来思考,既所谓“瞻前顾后”。又如:在学习细胞的结构时,我们会学习许多细胞器,那么这些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有何异同呢?这需要大家做了比较才能知道,既所谓“左顾右盼”。
3.深刻理解重点知识,读书做到“六个W”
对于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大家要深刻理解。如何才能深刻理解呢?大家读书时要时时思考“六个W”。这六个W分别是:
Who—→谁或什么结构
What—→发生了什么变化或有什么
How—→怎样发生的When—→什么时间或什么顺序
Where—→在什么场所或结构中发生的Why—→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大家在思考中经常将这六个W连起来思考肯定会有不小的收获。除了上述三点以外,同学们还要坚持在学习中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用辛勤的汗水和科学的方法一定可以换回优异的生物学习成绩!
高中生物的三个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与自然、生产、生活都有较密切的关系。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联系这些实际。联系实际的学习,既有利于扎实掌握生物学知识,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1.联系自然实际
居住地附近的农田、草地、树林、花园、动物园、庭院都会有许多动植物在那里生活生长,学习有关知识时,到这些地方去参观考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大有益处。当学到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时,更要想到保护当地的动植物资源和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
2.联系生产实际
生物学中的许多原理都和工农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学习这些原理时,就要考虑它能否帮助解决生产上的什么问题,这样做有利于原理的掌握。
3.联系生活实际
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关系更直接、更普遍,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就更为重要。生活实际包括已有的生活常识和未来的生活行为两类。生活常识可帮助我们理解生物学知识,生物学知识也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行为。
高中生物常用的记忆方法
1.简化记忆法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
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联想记忆法
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
3.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对比法
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列出来,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鲜明,容易记忆。例如: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等。
4.纲要记忆法
生物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复杂的内容不容易记忆,可将这些知识的核心内容或关键词语
提炼出来,作为知识的纲要。抓住了纲要则有利于知识的记忆。例如高等动物的物质代谢就很复杂,但它也有一定规律可循,无论是哪一类有机物的代谢,一般都要经过“消化”、“吸收”、“运输”、“利用”、“排泄”五个过程,这十个字则可成为记忆知识的纲要。
5.衍射记忆法
高中生物细胞分裂学习方法 篇14
无丝分裂是最早发现的一种细胞分裂方式,早在1841年德马克(R.Remak)于鸡胚血球细胞中见到。在无丝分裂中,核仁、核膜都不消失,没有染色体的出现,在细胞质中也不形成纺锤体,当然也就看不到染色体复制和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的过程。但进行无丝分裂的细胞,染色体也要进行复制,并且细胞要增大。当细胞核体积增大一倍时,细胞就发生分裂。至于核中的遗传物质DNA时如何分配到子细胞中的,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无丝分裂是最简单的分裂方式。过去认为无丝分裂主要见于低等生物和高等生物体内的衰老或病态细胞中,但后来发现在动物和植物的正常组织中也比较普遍地存在。无丝分裂在高等生物中主要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在动物的上皮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肝组织中,在植物各器官的薄壁组织、表皮、生长点和胚乳等细胞中,都曾见到过无丝分裂现象。
〖无性分裂生殖时核的分裂方式〗
分裂生殖又叫裂殖,是无性生殖中常见的一种方式,即是母体分裂成2个(二分裂)或多个(复分裂)大小形状相同的新个体的生殖方式。这种生殖方式在单细胞生物中比较普遍,但对不同的单细胞生物来说,在生殖过程中核的分裂方式是有所不同的,可归纳为以下几种方式:
1 以无丝分裂方式营无性分裂生殖
无丝分裂又称直接分裂,是一种最简单的细胞分裂方式。整个分裂过程中不经历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比,这种方式的分裂在细菌、蓝藻等原核生物的分裂生殖中最常见。
原核细胞的分裂包括两个方面:(1)细胞DNA的分配,使分裂后的子细胞能得到亲代细胞的一整套遗传物质;(2)胞质分裂把细胞基本上分成两等分。
复制好的两个DNA分子与质膜相连,随着细胞的生长,把两个DNA分子拉开,细胞分裂时,细胞壁与质膜发生内褶,最终把母细胞分成了大致相等的两个子细胞。
2 以核的有丝分裂方式营无性分裂生殖
有丝分裂的过程要比无丝分裂复杂得多,是多细胞生物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但一些单细胞如:甲藻、眼虫、变形虫等,在分裂生殖时,也以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
(1)甲藻细胞染色体的结构和独特的有丝分裂,兼有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特点,细胞开始分裂时核膜不消失,核内染色体搭在核膜上,分裂时核膜在中部向内收缩形成凹陷的槽,槽内细胞质出现由微管按同一方向排列的类似于纺锤丝的构造,调节核膜和染色体,分离为子细胞核,最终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甲藻)。
(2)眼虫营分裂生殖时,核进行有丝分裂,分裂过程中核膜并不消失,随着细胞核中部收缩分离成两个子核,然后细胞由前向后纵裂为二(纵二分裂),其中一个带有原来的一根鞭毛,另一个又长出一根新鞭毛,从而形成两个眼虫。
(3)变形虫长到一定大小时,进行分裂繁殖,是典型的有丝分裂,核膜消失,随着细胞核中部收缩,染色体分配到子核中,接着胞质一分为二,将细胞分裂成两个子代个体。
3 以核的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方式营无性分裂生殖
这种方式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草履虫,草履虫属原生动物纤毛虫纲,细胞内有大小两种类型的核,即大核和小核,小核是生殖核,大核是营养核,在草履虫进行无性繁殖时,小核进行核内有丝分裂,大核则行无丝分裂,接着虫体从中部横缢分成2个新个体。
【高中生物科学研究方法】推荐阅读:
高中生物记忆方法09-03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方法07-04
高中生物科学素养09-09
高中生物理论教学研究11-03
高中生物科学史总结07-27
高中生物四种学习方法总结09-21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06-03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探索05-31
高中生物课程05-29
高中生物实验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