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的学习

2024-10-09

高中生物的学习(共12篇)

高中生物的学习 篇1

新课程改革主要追求"以人为本"的现代化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基本理念的第一点就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它被认为是生物教学的核心任务。以下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新课改使有些教师的教学理念有所转变,当前生物课堂仍摆脱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达不到课改的效果,表现如下。

1、在讲多讲少问题上总是放不开,对教材、相关素材取舍上患得患失;对课堂时间安排上,总想多占多讲,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放心。

2、虽然尝试改革,教学设计形式多种多样,但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仍然是在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以教师灌输为主,学生参与为辅。通常是教师先灌输,学生后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先用大部分时间讲课,再用剩下的较少的时间让学生展开讨论。

3、过分强调课堂气氛,课堂设计混乱。教师一会儿讲解,一会儿提问,一会儿让小组讨论,一会儿与学生交谈。整个教学过程课堂上显得很热闹,但大多数学生只是迎合教师的意愿被动地凑热闹,自己并没有什么学习的自主性,实质上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学生收获不大。

这三种情形的教学方式并没有真正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特别是第三种教学方式,看似符合新课标的精神,但是教师在潜意识里希望学生沿着自己预设的思路回答问题,在自己事先安排好的空间开展“自主”活动。但学生往往喜欢看热闹,对于教师创设的情境、演示或分组实验等都很感兴趣,当要求思考、探究、做练习时,一些学生由于学习内驱力不强,提不起精神,总希望教师像以前那样给出结论,照抄照背。

二、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在生物教学操作过程,教师在掌握自主的尺度、内容等方面尤为关键。教师要把握好尺度,哪些内容可以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中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又如何给予及时的恰当的指导都要把握好,我认为可以从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鼓励学生,树立自信

表扬和鼓励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是推动学生进步的又一动力,也是学生不断提高学习兴趣、热情的重要因素。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的知心朋友的关系,学生学习质量的优劣取决于师生间的双向努力。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学生体验。给学生一个自由自在的空间,在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的评价不能简单地以对或错来判断,评价要恰当、得体、准确、实在。在学生答错时,教师要善意引导,帮助他们分析,鼓励并引导他们找出正确的答案,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获得学习的乐趣。

2、运用活动,激发兴趣

教学过程不仅需要教师的活动,而且需要学生的活动,只有把教师的最优化与学生的最优化融合在一起,才能保证教学最优化有一个完整的过程。这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学。"第斯多惠也指出,不好的教师是转述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比如:人类的起源一节中,就可以通过一个请学生表演猩猩间的动作交流的小游戏,说明语言的先进性。

3、联系实际,运用知识

实际,是学生最了解也是最感兴趣的,如果提出一个生活方面的问题可以用生物只是解答的话,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哦调动起来。如在讲解"消化和吸收"时,让学生分析:肝炎病人为什么厌吃油腻食物?在讲"酶的活性"时,让学生回答:我们发热时为什么没有胃口?等等。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听课的效率。同时,我还经常指导学生应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讲解学习水分代谢时,联系移栽幼苗时要带土的道理;讲解光合作用时,让学生分析森林对环境的影响和城市绿肺的作用;讲解食物的成分和作用时,联系膳食营养科学,分析自己一天所摄取的营养素;讲解病毒时,联系当前社会动态,分析各种因病毒引发的传染病,如天花、爱滋病、流感、非典型性肺炎……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运用知识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成功中体验到动脑思考的乐趣,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更加增长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求知识的欲望。

三、对生物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的思考

目前课程改革的教学资源还不充足,教师需要比较多的时间查找资料、备课、制作挂图、模型、CAI课件和自编练习、试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备课时间的减少和备课质量的降低,也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益。对一些抽象的教学内容如科学原理、概念,一些实验基本技能的传授,自主学习不见得都是最佳的选择。对一些进行科学探究费时较多而收效甚少的章节,采用比较传统的“讲解—传授”模式,即“温习旧知识—提出问题—讲解新知识—模拟练习—归纳小结—分层练习—总结”,费时少,见效快,还是有效的。

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并不否定教师的指导作用,但教师的指导作用必须以服从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为依据,其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激趣、点拨、组织讨论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摘要: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并不否定教师的指导作用,但教师的指导作用必须以服从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为依据,其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激趣、点拨、组织讨论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生物,自主学习

高中生物的学习 篇2

1、熟悉教材

教材的内容就是生物这么学科的基础,只有将正本教材都烂熟于心就能掌握住高中生物的基础了,那么你考试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所以你复习生物的时候首先就要将教材全部从头看一遍,将里面的基础知识点整理一遍,对于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要背诵一遍。

2、做题与总结

明白知识点不等于会用,所以还是需要通过做题来锻炼你的运用能力和解题能力,而且面对一些比较经典的题型,可以将其摘抄出来,这样今后复习看一看能重新加深印象。不仅如此总结也是必不可少的,很多题型都是大致相同的,所以答题的方法技巧都要总结出来,下次考试还是遇到同样的题型,那么你就能直接套用进去了。

3、做观察笔记

浅谈学习高中生物的方法 篇3

一、理解记忆

生物学有文科的特点,因此有很多知识需要记忆,但这并不是靠死记硬背,需要的是理解记忆。理解记忆可采用如下方法:简化记忆法(即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联想记忆法(根据教材内容,巧妙的利用联想,帮助记忆)、对比记忆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独列出,然后从范围、条件、内涵、本原、外延等方面进行比较,求同存异,找出不同点)等等。

二、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学是一门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学课,要学会知识和理论如何与实际相结合、与生活相联系,从而使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理论更加丰富、更加扎实、更加全面,反过来又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三、善于观察思考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它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科学实验和实际的调查及各种生物现象的观察,因此,学习生物知识也不能脱离实际,既要在观察的基础上开动脑筋多思考、多讨论,还应该通过学习前人设计的实验掌握生物学理论,并运用理论设计实验,动手操作来验证和探究生物学知识。

四、即时归纳总结

高中生物知识较零散、繁多,因此需要即时进行归纳、整理、总结。归纳总结时要做到“三抓”:一抓顺序(即将各知识点按照本身的逻辑关系将其串联,如动、植物类群可按进化顺序串联),二抓联系(即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前后知识的纵横关系,形成知识网络。如染色体、DNA、基因、遗传信息间的关系的联系),三抓特点(抓重点、抓主流,进行归纳总结,不能大杂烩,胡子眉毛一把抓。如神经系统知识网络可将神经节不列入眼、耳以外的感觉器官,可一笔带过)。

五、学会灵活运用

高中生物课堂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 篇4

关键词:自主,预习,复习,检测

一、让学生树立“学习是自己的事”的观念

新课程理念提倡“不是逼迫学生学习”, 而是强调运用一切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人翁”的角色, 自主、自觉地学习。因此, 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在上第一节课时, 我就跟学生约法三章:1.上课时大家可以做自己的事情, 比如, 学习其他科目或者看课外书等。2.上课时大家可以自由地争论和争吵, 当然是为了讨论某个问题。3.如果实在感到课堂是无聊的, 可以从课堂上走出去, 但是前提是不要打扰和影响了其他同学。可以猜想得到, 当我宣布这些要求时, 学生都会一片嘘声, 表示不敢相信, 到了高中后还能遇到这样的有个性的生物老师。事实上, 我之所以敢这样和大家做出这样的要求, 就是我要让学生知道“学习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如果学生不能主动地认可到这一点, 教师再费力效果也是很差的。那么, 有的教师要问, 既然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 那么, 教师要做些什么呢?答案很简单, 首先要让学生认可这样的观念, 其次, 引导学生爱上这个学科, 最后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实际上, 我的约法三章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的, 事实上, 生物课上并没有发生我所说的这些事情:大家做自己的事情, 或者感觉无聊然后自主地溜出教室, 却经常为了一个问题大家进行争论的场景还是经常遇到的。

二、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 包括预习、课堂学习、复习和自我检测等几个环节, 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要从这些环节入手。

1. 让学生学会预习。

我的生物课是十分重视预习这样一个环节的, 并且预习的任务都要在前一天完成, 学生要及时把预习环节发现的问题反馈到我这里。为了大家顺利完成预习任务, 我提前给大家准备好预习提纲, 提纲基本上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大家在预习的过程中, 实际上就是自我解决一些问题的过程。如果大家对某个问题产生了疑问, 就及时地反馈给我。第二天的课堂学习我基本上就是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的。在这些问题中, 自然会有很多种类和层次, 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 不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通过其他同学自主预习所获得的知识或许就会解决, 这就是生生之间的互动, 通过学生自主预习, 解决了大部分的问题。那么, 剩下了一些比较具有难度的问题, 需要教师进行点拨, 那么, 教师就针对这些问题给学生点拨即可。这些问题多数是普遍性的问题, 对于一个具有求知欲的学生来讲, 在这样的过程中, 大可以充分争论、辩论甚至争吵, 但很少有人做些无关的事情或者是走出教室。那就意味着他失去参与了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 从而会与他人拉开距离。

2. 让学生学会自我复习和检测。

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 基本上是两种方式解决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一种是生生之间的互助, 另一种是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大家自主地探究然后发现答案。这些都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

课堂学习完成后, 要告诉学生自主复习和检测的重要性。因为遗忘是避免不了的, 因此, 要注意及时复习, 在复习的过程中, 尤其要注意自己通过他人和教师的帮助才解决的问题, 加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 并试图用回放的方式把解决问题的思路重新过一遍。复习结束后一定要做适量的练习题进行检测。有时候, 觉得自己掌握得差不多了, 实际上一旦到了做题时, 才发行并不是这么回事, 学习是一回事, 真正应付考试又是另外一回事, 因此, 我教育学生重视平时的自我检测。自我检测后, 我都是让学生自己订正答案, 在自我订正答案的过程中完成第二次教育。

我的生物自主学习课堂的基本模式是这样的:课前, 学生通过自主预习, 了解课堂教学的内容和重点难点;上课时, 学生认真听讲, 大胆提问, 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课下, 及时复习当天学习的内容, 自主练习、自主作业, 自主测验、自主订正、自主提高。这样的教学模式下, 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学习时热情高涨, 兴趣浓厚, 自觉主动。

最后, 需要澄清一个错误的观点并不是学生自主就是不再需要教师的帮助了。这种观点之所以错误, 是因为错误地理解了自主的内涵。实际上, 在新的教学模式下, 教师由幕前走到幕后, 不过仍然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主导, 发挥着组织者的作用。因此, 自主的课堂学习也是离不开教师发挥其作用的。

参考文献

[1]刘中标.如何构建高中生物课堂自主学习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11) .

高中的生物学习方法 篇5

1.构建知识网络。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学生首先要把握生活基本特征的主线,明确每一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内容,把所学到的知识有机地与人类的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我们还必须密切注意生物技术的最新发展。

(1)把握知识的纵向联系,使知识联系起来。生物知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例如,在第二章中,对生命的物质基础的理解为掌握生命的结构基础铺平了道路,而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生命的结构基础为理解细胞分裂铺平了道路;我们不知道分离的规则。法律的本质不能继续学习自由组合的规律。

(2)注重知识的横向联系,使知识更加系统化、立体。生物学各章之间既有递进关系,也有平行关系,其内容是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因此,学生要牢牢把握生活基本特征的主线,丰富知识的内涵,拓展知识的外延。一个完整的生物知识网络。

2.完善理论体系。生物学理论众多,贯穿于细胞理论、自然选择理论、基因理论、生态平衡理论等多个章节。因此,在生物学研究中,除了术语的概念外,一些基本理论也是学生必须牢牢掌握的内容。

(1)用科学的理论来解释周围的事物和现象。为什么人们有“白化病”和“白痴病”?你为什么禁止近亲结婚?为什么人类不是上帝或上帝创造的,而是从古老的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为什么人类要保护鸟类?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应运用正确的理论进行合理的解释,使人们有意识地破除迷信,反对邪教。

高中学习方法

1、你要找到学习的榜样,尤其在自己懒惰的时候,看看班级里的人,尤其爱学习的人是怎么做的,不要管那些耍得好又成绩好的人。

2、要善于发问,不要掩饰自己的无知。高中的学习本来就需要一定的智商。如果你真的不明白,请大胆发问,这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3、准备几个本子,尤其是改错的本子,搜集你的错点,随时回顾提醒,这关系着你的成绩。

4、每次考试后,无论好坏,请学会总结。你会发现,其实你的错误就那么几个,比如粗心、爱、钻牛角尖、书写不规范什么的。

5、早读时要放开声音读,不管是英语还是语文,要争取完成比别人更多的内容,这样你会占据优势。

6、体育课请适当锻炼,玩好了同样有助于学习,除非你确实觉得自己掉队太多。

7、可以和成绩好的同学或者你的科任老师多多交流, 他们是不会嘲笑你的。只有那些自以为是的人才会嘲笑你,而他们会尝到恶果。

(2)注意理论与生物学基本概念的关系。对理论的掌握必须建立在正确理解许多概念的基础上。例如,了解内部环境的稳态理论的前提是了解pH值、体温、血压、血糖、渗透压、氧分压、电解质浓度等。同样,生态平衡理论的应用离不开人口、社区、生态系统、食物链、营养水平等概念。

高中生物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篇6

关键词:自主学习;自信心;学习氛围

教育应该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纷纷把培养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发展人的个性特长作为各国教育改革的主题。我国教育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束缚,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和拼搏精神,缺乏主体意识和个性特征。“自主学习”是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从学生能力培养方面提出来的一种新观念。近年来,已逐渐引起广大教学工作者的关注和研究。

一、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和内涵

自从1980以来,以“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观点的确立,使得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广大教学工作者的关注和研究对象,使培养和激发学习者学习自主性成为教育的目标。自主学习模式的兴起是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密不可分的。自主性学习就是指学习者能够很好地约束自己的学习行为,根据实际情况树立学习目标,制订一套完整的学习计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跟踪自己学习计划的进展,最后实现自我检查评估。自主学习是探究、合作学习或一切有意义学习的前提,是新课程实施中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

二、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

学习动机、教学模式、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都是影响学生学习自主性的重要因素。学习动机是指学习者学习的愿望和推动力。学习的动机是学好知识的决定性因素。通过接受良好知识的教育,使得学习者在社会上获得地位越高,那么大家对学好文化知识的动力也就越强。动机水平往往与学习自主性成正相关,如果学习没有动力,学习就谈不上自主性。教学模式是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经验或教学理论下形成的一套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和活动程序。新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当好指路人和解惑员。教学模式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氛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学校良好的学风、校风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反过来,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提高也有利于学校良好学风、校风的形成,两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影响、互相促进。

三、培养自主性学习的措施

1.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教师要让每一位学生明确自己的教学要求,让学生知道学习所应达到的总目标,在有奋斗目标的前提下,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尊重学生的异同性,尽可能地掌握每一位学生的一言一行,从他们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学习策略、学习动机,甚至性格出发,因人而异地帮助他们制订适合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教师还要从原本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成学生的指路人和解惑员,教会学生学会从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从学习资源、学习环境适时地创造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学习氛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围绕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一套“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实施方案。

2.培养学生学习的动机,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好文化知识的内在动力,是学习诸多因素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之一。如果学习没有动机,也就意味着丧失了学习的动力,学习的自主性更无从谈起。教师应该不失时机地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学生有了自信心,就有了自主学习的动力,自信心变强,学生就能够充分发挥学习潜能。

3.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校有良好的教学条件是创造自主学习环境的前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就应该鼓励学生走进图书馆、多媒体语音教室等重要的自主学习场所,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还应努力培养互惠互助的自主学习氛围,鼓励每一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最后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同时在班级范围内还应建立积极健康的竞争机制,有竞争,才有比较、才有进步。

20世纪末我国政府倡导的以德育为灵魂,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是“充分体现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潜能的教育。”创新是一种学习思维,这和传统的知识传授存在巨大的反差,创新教育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并且持续坚持和努力下去。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及信息社会的特点,重新审视教育行为,在常识教学中如何减少教学过程的盲目性、随意性,减轻学生负担,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自主性学习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崔相录.以学生为主:当代教育改革新思潮[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高中生物学探究性学习的思考 篇7

一、重视探究型实验的选题

实验一般可分为技能型、验证型和探究型, 其中探究型实验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探究型实验使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体现了科学方法之间的联系, 使学生“脑”“手”并用, 学生不但可以掌握生物学实验的基本实验技能, 而且初步学会设计实验, 探求新知识的方法。探究的一般模式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与验证———结论。中学生物探究型实验的选题, 应紧扣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来设计。作为探究型实验, 必须考虑它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鼓励学生探索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学习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可让学生设计一个观察生长素 (或生长素类似物) 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实验;学习了植物的向光性, 可让学生设计培育一株“S”形茎的牵牛花;学习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可让学生利用花盆或小块菜地设计提高大棚蔬菜产量的实验。通过这些小实验, 培养学生探究实验习惯。考虑当前高中学生学习任务十分繁重, 专业知识有限, 所选题目应宜小不宜大, 一般使学生用所学知识或收集资料后, 既能探索未知的学习内容, 又便于实验验证的知识为宜。

二、在探究型实验中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高中生做探究型实验, 是一种基于学习的研究和探索, 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科学研究。因此, 让学生思考的问题应以学为本, 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水平和能力, 以便让他们经过适度思考便可回答, 最终获得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如:在“生物的新陈代谢”中, 有学生问:“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是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同时储存能量;而呼吸作用主要是分解有机物生成无机物, 同时释放能量。它们是两个正好相反的过程, 这不是在做无用功吗?”对这个问题, 我没有直接做出回答, 而是启发引导学生从两者发生的条件、场所、能量的转变、储存或释放的途径等方面展开讨论。最后他们归纳出:光合作用发生的前提是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子吸收可见的太阳光, 需要叶绿体中有关的酶进行催化, 只能发生在绿色植物中。而呼吸作用发生的前提是需要细胞质基质或线粒体中有关的酶进行催化, 可以发生在所有生物体中;光合作用是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储存在有机物中, 有机物中的能量不能被生命活动直接利用, 只有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 将能量释放出来后转移到ATP中, 才能被生物体生命活动直接利用。所以,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并不是两个完全相反的过程, 不能把两者看成简单的逆转。

三、探究性实验教学中, 重视优化探究方式

在优化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策略中, 要重视优化探究方式。对于教材专设的探究实验课我们一般采用自主探究模式: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设计———方案交流———实验操作———讨论总结———延伸拓展———交流评价。教材中也有不少的实验内容不能在实验室完成, 如: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酶的发现历程, 细胞学说的建立, 核酸的发现历程, 细胞全能性试验, 孟德尔遗传规律,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历程等等, 这类“实验”由于时间空间等条件的限制, 无法通过实验室完成, 所以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实验教学中, 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 信息技术等教学手段, 开展信息化辅助实验教学, 应用多媒体进行“思想探究实验”是现在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在优化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策略中, 最后是要优化时间安排。探究需要较多的时间, 在时间安排上我们也有多种方式以满足需要: (1) 完全由课内完成; (2) 课内完成设计, 论证———课外观察, 记录———课内汇报进行交流; (3) 课前完成设计, 论证———课内完成核心部分 (实验操作) ; (4) 少数学生 (可轮换) 课外完成———课内听取汇报, 交流评价。

四、重视开发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教学资源, 拓宽探究实验教学空间

课堂中实施科学探究的时间是有限的, 而中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是无止境的。因此, 我们要十分重视引导学生灵活地应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 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 去进行一些新的或较深层次的探索, 从而把课堂的探究延伸到课外, 拓宽实验教学的空间。 (1) 拓展课外探究的形式:实验探究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 科技创新活动是我们开展课外探究的三种主要形式。在具体的实施中, 我们有机地将这三种形式的探究活动整合起来, 由易到难, 由科普到科技;由单学科到跨学科;由局部试验到大面积推广。通过摸索, 我们形成了活动的特色和规律:高一以探究入门, 然后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研究性学习活动;高二以科技创新活动为主;高三则以思维探究为主。让学生得到较全面的学习与锻炼, 形成初步的科学探究素养。 (2) 拓展课外探究的内容:课题组结合教学内容选择一些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扩展性的课题, 形成系列探究活动, 拓展实验教学内容, 拓宽教学空间和学生思维能力。

五、创建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是教师了解教学过程, 调控教学行为, 激励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教学评价对高中生物新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课题组通过研究建立了多元实验考核办法, 统筹考核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 实验课中将考核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一方面创建生物教师实验教学量化评价方案, 另一方面运用多种评价方法, 评价手段和评价工具综合评价学生知识, 技能,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 创建了实验教学的多元评价体系。

高中生物实验的有效学习方法探讨 篇8

一、努力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生物课在高中的学习过程中所占的课时不如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多, 从而导致有些学生对生物实验的了解不深, 不知道在实验课上应该做些什么, 所以在这种对即将要进行的课程不太了解的情况下就必须做好实验课程前的预习和准备工作。如果同学们在预习时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向教师提问, 在教师解答过程中一边思考一边做好笔记。对实验的原理和知识进行熟悉也非常重要, 最好能够记住并且自己理解, 这样在进行前就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在实验进行的时候就会更加胸有成竹, 就算发生突发状况也能够自己从容应对, 不会出现不知所措甚至是火上浇油的情况。比如:在进行“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时, 同学们只有在实验开始前充分理解其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才能够积极主动去创造这样的环境, 即使结果不尽如人意也可以自己找到原因, 加以改进和完善。教师在开展这一实验活动之前, 通常在课前已经设计了明确的教学思路, 学生们可以通过老师的知识讲解来学习细胞失水和吸水的基本原理, 然后通过已了解的知识原理将其代入到实验过程之中, 通过实验让学生更加充分地去运用已学知识。由此可见, 开展实验活动之前的准备工作尤为重要, 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加强和巩固知识点。

二、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

一直以来, 同学们仅仅按照课本上的步骤“照方抓药”、“按部就班”, 然后依据实验指导上的内容依葫芦画瓢的填写自己的实验报告, 然后就草草的完成实验。这种完全没有经过自己思考和探索的不良学习方式, 使很多同学的思维都受到极大的限制并且造成心理的惰性, 压抑了自己的学习兴趣, 无法调动起自己的积极性。很多同学都不注重留心观察实验的现象, 并且根据现象记录相关数据, 更不用说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了。这种实验学习不但不利于同学们提升自己的实验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而大幅度助长了同学们对课本的依赖性。因此同学们应该合理利用教材中的学生实验以及演示实验, 沿着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观察→问题→假设→推论→实验→分析与结论, 进入严谨的科学思维世界。生物实验过程更要注重到步骤的严谨性, 不能够随意让学生去进行实验, 需要给予学生适当的实验指导, 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一步步地去进行实验, 这样一来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 逐渐掌握到学习生物的有效方法, 再面对类似的生物问题时, 学生才能够真正做到举一反三。

三、拥有一定的化工知识

生物主要是研究生物性质本质的科学, 想要很好对其进行研究就需要大量的物力和化学知识及手段, 其中尤以化学知识和手段最为重要, 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并在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涉及很多化学变化, 这些化学变化都是生物研究的重点内容。与此同时, 生物的研究同样会为化学研究提供一些方向和目标。

举例来说, 因为对生物进行详细的研究, 从而发现了胰岛素这种重要物质, 而物质又是由化学成分构成的, 所以生物家和化学家就会思考是否能够用化学的方式来对胰岛素进行人工合成, 并且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实验, 我们国家才能够人工合成胰岛素, 这不仅是生物界的大事件, 同样也是化学界和医学界的大事件。

由此可见, 生物和化工两个学科是相辅相成。新课程改革后, 学生学习更加强调主动性, 生物课程本来就是涉及到诸多领域的相对综合性较强的学科, 学生不仅仅要学习好校本课程内的知识, 在课外也应该积累更多的化工知识, 能够将其运用到生物课程的学习过程之中。现阶段而言, 学习好生物实验进而学习好生物这门课程, 就一定要具备基础的化工知识, 在进行生物实验的过程中, 同学们会用到各种各样的化学试剂, 只有了解了每种试剂的不同特点和作用, 才能够顺利并且成功的完成实验, 通过实验得到结论, 从实验中去细细体会生物世界的缤纷多彩。学生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内的知识, 还要充分打开学习视野, 所以说拥有扎实的化工知识基础对生物实验的学习必不可少。

四、结语

高中生物课程中的生物实验部分尤为重要, 它是同学们理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并将其付诸实践的桥梁, 因此同学们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学习和思考, 只有拥有良好的生物实验的基础知识, 才能够对高中生物这门课程有更好的了解以及更深入的探究。所以学好生物实验是学好生物的重要环节, 决不能随意的敷衍了事。

摘要:生物学是一门主要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对生物实验进行认真学习不仅使同学们的理论知识得到良好的巩固, 更是让同学们的科学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 而如何有效提高高中生物实验学习的能力, 已经成为值得大家共同讨论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就此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希望可以对其他同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崔艳玲.高中生物实验课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J].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 , 2016, 04:17.

[2]赵英.重视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J].科学教育, 2011, 04:68-70.

[3]吴娟, 胡一鸿, 贺爱兰.地方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中国市场, 2012年14期.

浅谈高中生物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篇9

实验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当学生通过动手获得知识时,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进而生发继续实验的原动力。实验进行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学生实验过程中的一个个闪光点,给予鼓励性的评价。这样就能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多进行野外实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既促进了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基因控制生物性状》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穿插介绍“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过程、中国作为参与国中的唯一发展中国家所起的重要作用及“人类基因组计划”对人类未来生活的深远影响,引导学生讨论该研究成果可能引发的社会学问题。通过讨论,学生就会对基因产生一些不一样的想法,在这样曼妙的遐想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的培养。

二、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主要形式,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的培养。因此,我们一定要注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在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应以学生为主体,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和学生的现有状态,精心设计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在组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课堂教学的预设阶段

在这个阶段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学对教学内容有大概的了解,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听课时有所侧重。在这个阶段,教师可设计预习方案让学生进行预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预习方案为主线,并结合学生自学的内容,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出发对教学内容做大概的讲解。这个阶段难度不大,内容都是学生阅读过的,因此学生都会集中精力去听老师讲解,甚至还会时不时地提出一些问题或者抢答一些问题,达到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2. 课堂教学的分层阶段

教师帮助学生完成教学方案后,为了拓宽教学内容会做更为细致深入的讲解,使学生更全面地掌握所学知识。在这个阶段,会设置一些梯度不同的问题,让全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试着自己去解决。这样,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解决一些学习问题。这样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还保护了学困生的自尊心,让他们能够有一定的成就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树立了他们的自信心。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选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当然,这些教学形式应该灵活多样,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 课堂教学的提升阶段

当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全面的了解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提升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教师还要挖掘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增强教学内容对学生大脑的刺激。这样,不仅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了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我们要在课堂教学提升上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切符合学生的认知程度和认知规律,既要使学生学到知识,又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课堂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关键在于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1. 循循善诱,启发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促进学习兴趣的形成

发散思维是指沿着多个方向探索和发展的思维,是从一个信息源导出不同的结果。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诱导,让学生在疑问中产生探究的心理。如在讲“顶端优势”原理时,教师应启发学生从对“顶端优势”的已有认识去进行发散思维。教师可提出两个问题:①什么是“顶端优势”?如何加强“顶端优势”?②生产实践中怎样利用植物的“顶端优势”?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讨论这些问题,使学生对“顶端优势”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促进学习兴趣的形成。

2. 运用由果索因法,训练学生逆向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的形成

由果索因法是生物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有助于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时,教师并不先讲病因,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治疗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措施是什么?”这时,学生不能仅仅看事情的表象,而要由现象到本质,由蛋白质到RNA再到DNA逆向推导。学生自然会明白:“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突变引起的,治疗的根本措施是改变患者的遗传物质。”这样能训练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和逆向思维的能力,促进学习兴趣的形成。

四、感悟

高中生物的学习 篇10

关键词:高中生物,合作学习,实证探究

随着时代的发展, 以往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满足教学发展的需要, 传统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工作和学习中都表现出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情况, 这对我国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是非常不利的。所以, 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的时候, 有必要将合作学习更好地融入教学当中, 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 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合作学习是一种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而组织学生合理分工、互助学习的模式。随着新课改的推进, 这种教学模式已经广泛运用于各科的教学中, 但是就当前高中生物的实际情况而言, 合作学习仍存在如下问题:首先, 在进行高中生物合作学习的时候, 这种模式流于形式, 并没有得以深入地开展, 由于受到以往教学模式的影响, 老师的思维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很难及时更新, 老师在教学的时候, 缺乏技巧, 导致合作学习不够深入。其次, 在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 老师自身的定位不够明确, 很多老师往往是教学的主宰者, 没有转变自己的角色, 还有的老师在合作学习的时候, 完全让学生自己进行, 这也会导致学生合作学习的效率低下。这两种极端化的表现, 都将老师定位不够准确的问题很好地暴露了出来。比如, 在讲到细胞生活的环境时, 老师在教案上已经写明了需要讨论的方面, 需要讨论的时间, 但是有些学生讨论进度快, 若是老师仍要求学生按自己的预先设定进行讨论, 便会导致教学效率低下。有时内容较多, 在老师设定的时间内, 学生无法完成讨论, 若老师一味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 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很难保证, 所以老师在进行高中生物合作学习的时候, 应该对学生自主学习和老师合作指导进行协调;对课内及课外的学习任务进行合理安排, 保证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效果。

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 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体现

合作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生物知识, 对学生生物成绩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在实践的时候, 其有效性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 合作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生物学习的效果和成绩;其次,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其教学任务的完成是由小组所有成员共同完成的, 这对学生合作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最后, 合作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方面的能力。由此, 我们会发现, 在高中生物课程学习中, 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

三、在高中生物教学中, 合作学习的实际运用

(一) 进行情境创设, 重视目标的导入

为了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老师在进行生物教学的时候, 应该重视情境创设及教学导入。高中生物课程的综合性比较强,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将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发挥出来, 比如在讲到激素的时候, 激素本身是人无法看到的, 所以在讲解的时候, 老师可以收集学生的照片, 在收集的时候应着重收集学生小时候的照片, 然后让学生对比长大后的样子, 并思考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 这样, 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容易被激发出来, 然后老师再进行主题的点明以及课程的导入。这种方式更为活泼、生动, 不但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激发出来, 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散思维。

(二) 重视合作探究以及自主学习

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的时候, 合作学习的内容是特别重要的, 老师在进行学习内容设定的时候必须做好备课工作, 有些教师会将学习任务设定得比较繁重, 学生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所以在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 必须选定合适的内容。比如, 在讲到生态系统结构的时候, 老师可以布置一些任务, 让学生利用各种手段收集信息, 在上课的时候进行成果的对比展示。再比如, 讲到叶绿体中的色素提取以及分离的时候, 实验过程中, 每一步都需要学生的相互配合与合作, 并进行自主探究, 独自一人很难完成实验。

(三) 重视交流和竞争, 做好提高和总结

在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 对于将要完结的课程, 必须组织学生进行及时的交流和总结。在以往的教学中, 这一阶段往往是由老师代学生完成的, 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 都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 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非常不利的。所以, 老师应该重视学生间的交流和竞争, 并让学生进行及时总结, 这样, 学生的知识掌握才会更加深刻, 进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

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的时候, 合作学习是比较可行的, 它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 所以, 老师必须真正意识到其重要性, 将其作用发挥出来, 从而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龙俊.高中生物学科合作学习过程中表达交流情况的调查[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4 (03) :87-89.

[2]徐志伟.提高高中生物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J].生物技术世界, 2014 (02) :149.

[3]李伟平.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 2012 (16) :144.

如何提高高中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篇1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最终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能力和成绩,是生物教师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笔者现结合多年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提出了几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希望能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一、联系日常生活,提高学习兴趣

“教师的活力在于课堂”,而“学生学习的活力在于生活”,如果教师善于关注生活经验,为学生提供生活情境,利用生物学本身的魅力,就能把生物课堂生活化。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特别是网络了解到许多生物学名词以及接触到许多的生物学现象。例如转基因食品、绿色食品、非典、禽流感、克隆人、试管婴儿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热点潮流以及疑问困惑引入课题,激发兴趣,增强学习动力。同时,在生物实验教学中,也可联系日常生活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完善教学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生物学与其它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人们在生物学领域取得的每一个进步几乎都得益于其他学科的帮助。现代生物学的发展更加离不开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地理、哲学等学科的知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若能有机地引入相关学科的知识,进行辅助教学,对活化课堂教学,培养复合型的人才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充分运用学语文的方法,进行“咬文嚼字”读准认清每一个汉字,明晰有关概念、原理的深刻内涵,消灭以讹传讹现象;用古代诗词导入新课,保证生物学中的原理;运用语法规则巧妙解决生物学中的某些疑难问题,用谐音等方法对书中的难点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过程,判断遗传类型的方法等部分编成口诀,以帮助消化难点,便于学生记忆。任何一门学科,只有纳入数字化以后,才能显示其科学性。例如:可以通过一系列典型习题的计算,比较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通过有关环境污染及生物资源灭绝的数据来说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三、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兴趣

1.突破难点。高中生物学知识有许多涉及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其概念、原理、规律有着严密的逻辑体系。这些知识比较抽象、高度概括。如果教师仅凭讲述或挂图分析,学生学得枯燥、乏味、难以理解,不易接受。若运用多媒体技术,设计与教材内容相应的动态画面,配以简要文字解说,动静协调、音像同步,便可化难为易,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如“水分代谢”这一小节,学生对“渗透原理”难以理解,通过运用动态模拟画面展示半透膜两侧水分子的运动,至渗透平衡,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画面的水分子运动状态和量的变化。学生通过形象的画面,很容易地理解了“渗透作用”的概念和原理。

2.拓展思维。学生思维是否充分调动起来,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把握教材、大胆构思、发挥机智,巧妙设计一些新颖独到的组合课件,进行集中,发散逆向等多种思维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例如,在教“自由组合规律”时,可以首先用动画说明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再展示其理论解释和测交验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总结规律。接着再映出“豌豆杂交”的相关图片,让学生分析后代基因型、表现型及各自比例。学生讨论后,教师再显示结果检验。学生通过多层次多侧面的图象分析,既牢固地掌握了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又训练了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3.缩补时空距离。多媒体技术营造的课堂氛围,使人身临其境,可以满足学生心理的不同要求。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多种形式的感性材料,展示在学生面前,不仅可以再现古代的生物图象,还可以展示未来生物学的前景;不仅可以模拟宏观生物现象,还可以放大微观生物现象,缩补时空距离,加大信息容量。如:在学习“遗传与变异”时,可以将克隆技术、太空生物、杂交育种、转基因植物等画面,让学生了解到生物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有利于拓展学生视野,培养热爱生物学,献身生物科学研究的情感。

4.增加参与意识。多媒体所展示的图象、音像等,生动活泼、感染力强,对学生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兴趣,活跃思维,使学生人人参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生态平衡概念与原理”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动态模拟显示:森林生态系统中森林、昆虫的变化动态模拟;草原生态系统中草、虫、鸟变化动态模拟。引导学生分析生物种群在一定时空的动态平衡。学生在一幅幅鲜明生动的图像、悦耳清脆的音乐的刺激下,情绪高涨,精力始终很旺盛,分析、答问非常活跃,避免了以往沉闷的课堂气氛。

浅谈高中生物课堂的探究式学习 篇12

生物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实验课程, 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规定, 生物科学的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 了解并且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以及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生物科学和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树立创新意识, 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认识科学的本质, 理解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目标是全面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同时也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式学习的理念, 本文就以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为例分析探究式学习的具体应用。

二、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是学生主动感知、发现、理解、应用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 作为一种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全新的教学理念, 得到了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多的认可和重视。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析高中生物课堂的探究式学习:

(一) 创设探究式学习的情境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 创设探究式学习的情境是整个教学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在备课前首先需要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进行认真分析, 在创设情境时需要融合实际生活、最新的生产技术以及社会热点等因素。例如, 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的特点探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时代的进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但却导致我们的生活环境日益恶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挂图以及录像等形式, 用生动具体的实例将发生在我们周围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展现出来, 通过这种最直观的感受提高和培养学生

浅谈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策略

樊超

(河北省抚宁县第二中学, 河北抚宁066300)

摘要: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与指导者的按合作共享的原则调节与监控学生学习问题的解决, 教学过程互帮互助。

关键词:目标;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 塑造学生健康体魄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提出了一个明确而全面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补虚弱, 而且是在身体、心

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 让其深刻认识到生物科学的重要性。通过创设探究式学习的情境, 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生物学习的多样性以及前瞻性, 通过不断探索激发出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以及好奇心, 从自然现象以及社会生活中探索生物教学研究的主题, 并且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 发散思维、探究问题、了解生物知识。

(二) 引导学生掌握探究的方法

探究式学习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这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要参与者, 教师需要引导他们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在高中生物课程当中理论学习固然重要, 但是一味强调书本知识, 进行灌输式教学, 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而且枯燥的概念和单调的教学方式甚至会让一些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所以需要重视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培养。生物是研究自然的学科, 它与试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通过探究式学习增加实验的比重, 让学生亲自动手学会使用显微镜、制作临时装片、组装简单的实验仪器等基本技能, 在实验中学会观察、发现以及思考, 而这些基本技能都是帮助学生学习生物、了解生物的重要基础。

(三) 注重探究式学习的实效性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注重探究式学习的实效性, 是指教师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探究中不仅能够发现知识, 还可以寻找到学习的快乐之感, 使他们真正地乐在其中。丰富教学手段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课堂教学成为照本宣科的形式, 教师在课前准备时应该按照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的顺序进行教授, 使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得更加透彻, 使生物课堂教学适合各个层面学生的发展目标, 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切合点, 因材施教, 使学生每堂课都能切实掌握知识, 从而增加课堂学习效率, 并且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相互统一。当然, 探究式学习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长久以来形成的应试教育模式, 因此需要强调探究式学习的实效性, 要坚持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育理念, 避免将改革流于形式。

(四)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 通过探究式学习培

文章编号:1674-9324 (2012) 08-0235-02

理和社会各个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即健康是三维的, 包括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近几年来, 由于受到《国家体育锻炼达标标准》的影响, 中小学体育----------------------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探究式学习的目的就是以讨论和交流的方式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发散思维等能力的培养。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授课前应该将课堂教学的知识点总结归纳设计一个教学目标, 通过组织引导学生共同围绕这个目标进行讨论学习, 鼓励学生勇于探究, 将学习的主动性完全交给学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其能够尽可能多地提出意见和想法。教师则适当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讨论、验证, 探索出解决方案, 最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客观评价。教师在组织探究学习小组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保护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学习的自信心, 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有效提升生物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生物课程是自然科学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 它主要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在高中阶段, 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认知都处于一个特殊时期, 在进行生物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以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来增强学生学习自觉性。目前, 我国的素质教育正在进行全面改革, 在新形势下要求生物的教学模式必须要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在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 要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核心, 使他们真正认识到生物知识对自己日后发展的重要作用,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这才是时代赋予生物教育的使命。

摘要: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它打破了传统理论重于实践的教学观念, 加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 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 本文对高中生物课堂的探究式学习进行探析。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

参考文献

[1]陈美玲.初中生物实验探究教学模式与创造力培养[D].福建师范大学, 2007.

[2]王俊霞.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学的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7.

[3]董素静.中学理科实验探究教学新模型研究[D].西南大学, 2010.

上一篇:联合课程下一篇:儿童过敏性疾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