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的美育作用论文(精选8篇)
高中生物的美育作用论文 篇1
高中生物课程知识点多、内容丰富,学生积极性不高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如何调动学生兴趣、积极参与生物教学之中,是改变学生生物学习中被动局面的关键,利用生物科学史对学生进行教育是有效的途径之一,可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能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一、用好生物科学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物科学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可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种愉悦的课堂气氛,使生物学知识生动、形象的展现出来,并使学生在兴趣引导下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例如,“生命科学和我们”教学中,利用生物的多样性、奇趣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对生物世界充满好奇,引导其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又如,利用故事启发学生对生物科学进行思考、认知和理解。如1744年,普鲁士国王因麻雀啄食樱桃而下令扑杀麻雀,并给予扑杀麻雀者一定的奖赏,导致麻雀绝迹,害虫猖獗,樱桃也不再结果,后来不得不从国外引进麻雀,当地生态才得以恢复。这个故事会使学生对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共存产生兴趣,在兴趣引导下对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增加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主动性,拓展了学生思维能力,提高了生物教学的教学效果。 再如,利用生物科学史中的名人故事,增强生物教学的趣味性和神秘性,使学生体会生物科学家打开一个个生物谜团的经历和喜悦,使其对生物学科产生更浓厚的兴趣,从而更加投入,勤奋学习生物知识,更多的探求知识及知识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对高中生物知识有较好的掌握和应用,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水平。此外,还可以应用生物科学中的一些小实验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参与生物教学的主动意识。例如“,光合作用”教学中,可通过赫尔蒙特的实验让学生自信探索发现光合作用,使学生对水、土壤与植物体构造的关系有更深刻的认识;引导学生通过蜡烛熄灭实验、小白鼠实验来认识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密封的玻璃罩中,有绿色植物的蜡烛会晚一些熄灭,小白鼠的生存时间也好延长,足以证明绿色植物可对浑浊的空气进行更新。总之,生物科学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提高了生物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对生物教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高了高中生物教学的质量。同时,教育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在兴趣的引导下更加认真的钻研知识,拓展求知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用好生物科学史,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
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是素质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在教学中,利用生物科学史可以培养学生研究精神,使其主动研究知识,探索求知。例如“,生命科学和我们”教学中,生物科学史可引导学生对野生动物保护区、人工繁殖技术等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教育学生热爱生物科技、热爱研究,积极关注现代社会的生物科学技术,认知现实中生物知识的具体应用, 从而增强学生对生物学习欲望,使其更加主动的参与教学, 充分发挥自身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此外,生物科学史能够教育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动手,将自己思想中的疑惑通过“动手”加以实践,获得答案。例如“基因的自由组合”教学中,对于基因学的抽象概念学生很难理解,且难以产生兴趣,课堂教学表现出极大的消极性、被动性。结合豌豆实验,让学生认知豌豆粒色、形状的组合和变化,对显性基因、隐性基因产生兴趣,再结合人类的血型遗传,如“A型血”与“B型血”的两个人结合为什么会生一个“O型血”的宝宝,宝宝的血型还有什么可能情况。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实际调查产生求知的欲望,使其主动的参与教学。另一方面,利用生物科技史教育学生“真知出自实践”,启发其积极思考,在思考的基础上勇于实践,揭开生物科学真相。由此可见,生物科学可调动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树立正确的生物学习方法,提高了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确保了生物教学质量。
三、用好生物科学史,增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高中生物知识点多而杂,且较为抽象,学生通过“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等手段,学到的只是皮毛,而且会将生物知识学习过程变的非常痛苦。生物科学史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拓展学生思维,使其对生物知识产生较深的理解和记忆,从而使生物学习变得主动而充满趣味,有利于学生对较难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例如,“细胞呼吸”教学中,呼吸时ATP的主要来源,如何拓展学生思维,认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可通过拉瓦锡等人对呼吸作用的实验研究,激发学生求职欲望,使复杂的知识变得有趣、神秘,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使其更有效的投入生物学习。
综上所述,生物科学史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优化学生学习状态,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对于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意义重大。同时生物科学史的利用能教育学生结合实践,勇于探索,才能发现生物界的奥秘,解开生命的一个个谜团,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摘要:生物科学史是生物知识探索、求知的客观记录,其内容丰富、多彩,将其应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教育学生在生物学习中要积极思考、勇于探索、不断实践才能获得真知,提高了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促进了高中生物教学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生物科学史,高中生物教学,兴趣,主体地位,理解和记忆
高中生物的美育作用论文 篇2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主体作用,“三主体”
近几十年,我国中学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我赞同维果茨基的观点,他认为:“教学过程乃是三方面的积极过程,即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的积极性,以及处于它们两者之间的环境的积极性。”维果茨基的主体教育思想实质是“三主体”,即学生、教师、环境相互为主体。我常运用维果茨基的“三主体”课堂教学理论指导开展高中生物教学工作,增强教学效果。我特别注重发挥“三主体”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注重提高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的一切活动,归根到底是学生群体对世界认识的一个团体化成长过程(摘自罗杰斯的团体动力学理论),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探究过程。换句话说,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地把教师的要求内化为自己对知识掌握的需要。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 生物教学“生活化”,提高学习兴趣。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生物教学“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的要求。因此,教师以教材为依据,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给学生以不断的刺激,为学生提供熟悉的话题,开辟多种渠道,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并积极思考、讨论、融入课堂教学。我的具体做法是:
(1)利用显浅或与自身密切相关的问题引出话题。如在导入新课“细胞生活的环境”时,通过“你现在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你知道你身体内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吗”等问题,由简到难,降低难度,引导学生大胆发言,再结合自身的体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2)在教学过程中,多利用熟悉、贴近生活的问题、事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很多学生反映,虽然基础知识已全部记忆,但做生物题时总是力不从心,主要是很多命题者强调学习生物的目的在于用生物和生物知识来解决问题。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考虑生物学科的特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熟悉、贴近生活的问题、事例开展教学。如教学蓝藻以细胞群体的形式存在,淡水水域污染、富营养化时会长出讨厌的水华时,可以课前在水沟中收集一杯有明显水华现象的污水,拿到课堂上给学生观察。
(3)课后作业应生活化,刺激学生主动完成作业。利用学过的知识,结合生活中的生物,安排相关作业,开发学生的创造智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教学“细胞的基本结构”时,要求学生画一个自身的细胞图;在教学“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时,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结构特点,画出这两个过程的示意图。这样的作业让学生感到通过认真学习,能运用学到的生物知识,能解释、解决很多生活的问题,体现了生物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 注重分层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在讲授新课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循序渐进,在习题的选择上既要反映“双基”知识,又要尽可能地新颖、独特、有代表性,为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状态,应主要从“量”和“质”两个方面去关注。在教学设计方面,既要注重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又要考虑男女学生不同的需求。如对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既要有形象直观的理解记忆,又要有一定推理和概括。
二、不断学习、交流,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
教学,是指教学主体之间(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精神客体为中介所构成的交往活动(摘自加涅等著,陈正昌等译:《教学设计原理》)。教师是教学交往系统中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起的作用是指导和组织,成功的教师就是一个积极互动的成功团体中的辅导者或领导者。所以一个教学活动的成败,与教师的业务能力有很大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学习多方面的教育观念,查找自身的不足,追求实现价值观的优化与自我的成长。
当今世界,现代科技突飞猛进,现代教师作为素质教育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一桶水”远远不能满足学生,而应拥有一条奔涌不息的河流。我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首先要正视自我观念在教学中的主体引领作用,也就是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所以,我在平时经常做一些高考的模拟试题和真题;通过多听课,多参加各种的教研活动,不断检查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与优秀教师的差距,提高课堂驾驭能力,并督促自己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和提高自身能力。在课余时间,主动接触学生,了解学生的需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的素质。
三、关注学生,发挥教学环境的主体作用
维果茨基说:“教育环境乃是教学过程中的真正杠杆,教师的全部作用在于控制这一杠杆。”良好的教育环境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发挥教学环境的主体作用,增强教学效果。
1. 关注学生心理,改变不利环境。
教学环境是一个人际关系系统,在一个学生群体中,每一个人在班集体中都有一定的地位,扮演一定的角色,虽然每个人都标榜自己有个性,但是很多时候,却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个性,这样才能获得群体认可,所以学生都有“从众”心理。在现实教育中,由于初中学生和家长对生物课不重视,即使高中学生,在社会和家长的影响下对生物学科的特点、地位和重要性也认识不够,不重视高中生物的学习。在学生存在轻视心理的条件下,要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困难的。所以在刚入高一时,要想办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明确学好生物的重要性,明确学习生物的目的、意义,消除对生物课的轻视心理。如教师向学生展示资料:“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科学世纪”、“世界上很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对生物科学极为重视”;又如教师向学生明确指出,在期末考试、高考中生物科所占的比重与物理科、化学科是相同的等。通过这些真实有说服力的资料、实例,学生明确学好生物的重要性,形成“爱学乐学”、“勤学苦练”、“精学创新”的良好学风。
2. 关注个体教育,带动全班同学。
“蝴蝶效应”告诉我们,教育无小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在适当时机,经常肯定、鼓励、夸奖学生,调动其积极因素,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时时刻刻关注着他,从而感受到自己的重要,积极参与学习,并带动周围的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创造机会,营造自主、快乐的学习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表演、游戏活动等形式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交流。如在讲完新课“人类遗传病”时,请两位学生分别角色扮演遗传咨询师和咨询者进行“遗传病咨询活动”。这些表演、游戏活动,创造了宽松愉快的环境,使学生精神饱满、相互感染,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教师、环境之间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设法发挥这三者的作用,让这三者有机统一,有助于高效开展高中生物教学,有助于增强学习效果,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国平, 魏为焱.如何在新课程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中国校长, 2007.
[2]罗树华, 李洪珍, 严寅贤, 等.教师能力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0:30-33.
[3]徐仁静.中学生物创新教法.北京:学苑出版社, 1999.8:173-185.
[4]王重阳.农村中学生物教学之我见.黔东南日报, 2009.
[5]魏金兴.巧用心理效应, 提高课堂效益.新课程 (中学) , 2010 (08) .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教案 篇3
1、设计主线
以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实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植物激素调节的作用机理为主线展开教学活动。在此过程中及时渗透科学史、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设计实验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
2、课时计划:
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用三课时完成。以教师提供讨论素材,组织引导学生讨论、活动,最后由师生共同总结的形式进行。
第一课时:第一阶段,由教师提问或呈现植物感性运动、向性运动的材料,启发学生思考、讨论;练习,提出假说、设计实验求证假说;第二阶段,由教师介绍达尔文的实验以及达尔文根据实验观察提出的假说。
第二课时:第一阶段,由教师提供有关验证达尔文假说的实验素材,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实验素材,引导学生得出对达尔文假说的验证实验结果,并总结对激素进行研究的具体实验方法;第二阶段,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设计的练习。
第三课时:提供素材使学生了解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各种植物激素间的相互关系,懂得植物激素调节的作用机理,以及在生产实践中如何应用有关生长素的知识。
3、重难点分析
重点:
(1)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三个实验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在科学研究与发现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发生着观察(包括实验观察)、根据观察过程中所发现问题进行的分析、根据分析提出的假说和对假说的求证活动。课文中所介绍的生长素发现历史中的三个实验,完整地再现了一个假说的提出和求证过程,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的极好素材。如果能很好地利用这一素材,也可以使它成为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训练的一个极好机会。
(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科学研究的成果只有通过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才能造福于人类。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既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研究要为社会生产服务,也有助于学生理解激素调节的作用机理。
(3)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其他植物激素以及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这部分内容,也是在教学中应着重处理的一个重点。只有让学生对植物体内的其他激素有所了解,才能使学生理解植物的生命活动是由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
难点: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及其运用两重性分析问题。
“引起不同器官(茎尖、根尖)细胞生长的生长素浓度不同”。如果学生没有很好地掌握这一特点,就会在运用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分析实际问题时出现混乱,因此此部分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一个难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设法突出地明确两点:第一:生长素对各种器官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第二:生长素对不同器官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不同。
4、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语言陈述、由课本的彩图呈现或由教师呈现事先准备好的植物的向性运动实验装置,首先应与绪论课的内容联系,明确所发生的现象是植物应激性的表现。提出问题: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
主要教学过程:通过动画媒体介绍发现生长素的一系列实验,介绍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训练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问题,提出假说、求证假说、得出结论的能力。
第一课时
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植物为什么会表现出向性运动呢?早在1880年达尔文就针对这一现象进行过实验。”(可利用动画课件,分为两部分对达尔文实验的进行介绍,从而实现引导学生学会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根据实验的第一部分结果,你认为产生向光运动的部位在植物体的什么位置?” “――在胚芽鞘的尖端。”学生会很自然地得出这个结论。
“根据实验的第二部分结果,你是否能够知道胚芽鞘的尖端是受了环境中的什么因素的刺激才产生影响的?它的影响方向大概是朝向哪个方向?” “――胚芽鞘的尖端是受到单侧光的刺激才发生影响的。”但要得出“它的影响作用方向是从胚芽鞘的尖端朝向下方。”这个结论,还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胚芽鞘尖端之所以产生向光运动是因为在胚芽尖端的下方发生了弯曲。至此,就可以介绍达尔文根据实验结果提出的假说――尖端产生了某种向下的影响。
科学方法训练:
要落实对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和训练,既要把对科学研究一般过程的介绍贯穿在生物学的知识教学过程之中,还要注意及时为学生总结前人进行工作的具体的实验(操作)方法。
“回顾生长素的发现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在1880年到1934年的几十年时间里,有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在为揭开植物生命活动的奥秘进行了不懈地努力。我们还可以尝试着分析一下科学家们所使用的一些具体的实验方法。”“在达尔文实验的第一部分中,他对胚芽鞘进行了什么样的处理?”“――切除了一部分胚芽鞘的尖端。”“这就是达尔文使用的实验方法――切除的方法。”“在切除了这部分胚芽鞘尖端的同时,是否只观察被切除胚芽鞘尖端的幼苗呢?”“――是将切除了胚芽鞘尖端的幼苗和没有切除胚芽鞘尖端的幼苗对比观察。” “这就是开展实验必须设置的对比实验的方法。”
第二课时
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利用胚芽鞘进行了进一步的实验。他在达尔文实验的基础上,对实验的操作进行了技术上的改进。”(利用动画课件介绍温特的实验)“从温特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证实了达尔文关于植物向光性运动原因的假说――确实存在一种物质致使胚芽尖端产生了向光运动”。
“1934年,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从植物中分离出了这种能使植物产生向光性的物质,并确定它就是吲哚乙酸。”这就真正从化学物质的角度证实了达尔文的假设。
科学方法训练:
“温特的实验不仅证实了达尔文关于植物产生向光运动原因的假说――确实存在某种物质致使胚芽鞘的尖端弯向光源生长,而且在实验方法上又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在切除之后又设法把假设存在的物质添加回植物体,然后进行对比观察。这成为后来的植物学家对激素进行研究常用的‘切除-添加’的实验方法。”
第三课时
科学方法训练:
学生了解了研究植物体激素的具体操作方法,才能展开思维的翅膀,使教师对学生进行拓展思维的训练成为可能。
(1)“根据温特的实验,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只能向下运输,而不能向上运输?”通过这样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考。
(2)“要想知道在植物体内,除了胚芽鞘尖端能产生生长素之外,还有哪些部位的细胞能产生生长素?你认为应该选择哪种细胞进行检测?”经此一问,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也可转入对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和分布的教学活动。
(3)“在能够从植物体中分离提取出生长素之后,要想知道:‘除了能使植物产生向光运动之外,生长素对于植物的器官还有什么作用?’你可以采用哪种方法来进行试验?”通过这一提问,既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也可以顺利地转入关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教学活动。
对难点的: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陈述:当科学家们能够分离、提取生长素后,利用生长素做进一步的实验就成为可能。
引导分析:从对实验结果的描述中我们能发现什么?三种生长素难点变化曲线图
师生讨论: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添加的生长素浓度加大,植物器官的生长速度并不总是随之加大。而是当浓度超过一定值以后,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加植物器官的生长速度反而呈下降趋势。这就使科学家们得出了这样一条结论:“生长素促进生长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进一步的分析:“那么,促进或抑制生长的生长素浓度是否对植物体的所有器官都是相同的呢?”从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根、芽、茎所需要的促进生长的生长素浓度各不相同,对它们起抑制作用的生长素浓度也是各不相同的。如: 这个浓度值对根和芽都是起抑制生长作用的,而对茎来说则是起促进作用的。
创设问题情景:把一粒正在萌发的蚕豆种子水平放置,持续提供生长所需要的条件,蚕豆的胚芽会向上生长、胚根会向下生长。分析在胚芽、胚根转弯的那一部分,生长素浓度的分布情况是怎样的呢?动画片段
进一步的讨论分析:茎的背地性是较高浓度的生长素促进了近地一侧细胞的生长。而根的向地性是较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了近地一侧细胞的生长。根和茎在生长素的作用下都表现出了应激性的现象,但生长素对它们的作用机理并不相同。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性不同。
高中生物的美育作用论文 篇4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生物教学,作用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实验) 》 (以下简称《标准》) 中提出了四个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一是要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三是要倡导探究性学习;四是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如何实现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 提高课堂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是我们生物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高中生物新教材的特点和这几年笔者在高中生物教育教学中的工作经验, 就信息技术整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做法。
一、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长期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生物课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整合在解决这个难题上发挥了很大的优势, 传统的生物教学是运用讲授法、启发式等来完成的, 没有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特别是教学中具有微观动态过程的内容, 学生不能有身临其境的体会, 这就降低了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兴趣。信息技术运用于生物课堂教学将可以解决这些困难, 通过动画模拟形象地展示给学生, 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增强了学生的好奇心, 培养了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进而加快实施新课程改革。
二、构建良好的认知环境,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任何一种新的教学手段都会因其形成的新颖性而在短期内提高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也不例外, 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和信息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来看, 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能否有一个良好的认知环境, 在有效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知识, 也是当前以及今后课堂教学中探讨的热门话题。例如:在探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时, 可通过动画依次展示并讲解: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细胞外, 接着边讲解边启发学生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 然后提出探究问题进行讨论, 这一特定的生命活动的动态过程, 使无法看见而又抽象难懂的生理过程, 变得既生动形象又直观易懂。课件的这种身临其境的作用, 使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这一复杂而抽象的过程, 节省了学习时间, 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新课改大力倡导的一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整个新课程所要实现的最终目标就是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 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现代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也能促进学生不断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前景, 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 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在运用信息技术为生物教育教学服务的同时, 还应克服走入以下误区:
(1) 过分依赖电教手段。教学是一门艺术, 教师既是导演, 又是演员。教学中, 尽管电教媒体的作用很大, 也不能过分依赖电教手段。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 通过师生间的情绪相互感染,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是获得良好教学效果及对学生心理产生正面效应的重要举措, 是任何电教媒体所不能替代的。
(2) 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电教媒体的作用是通过教师来完成的, 它仅是辅助教师的教, 千万不能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都必须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只能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所以在教育教学中,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必须伴随着教学观念上的更新, 只有立足于素质教育上的辅助教学才是正确的。总之, 信息技术整合在生物教学中将是我们一个长期的科研课题, 我们还需不懈的努力, 继续探索, 使之不断完善, 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黄甫全.当代课程与教学论:新内容体系与教材结构[J].课程·教材·教学, 2006 (1) .
高中生物教学中“史”之作用初探 篇5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生物史
一直以来,高中生物的教育教学工作对生物史的重视程度不足,这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自觉实践乃至全面的发展,都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为此,从新审视生物史的作用,并将其纳入常规教学,以期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对新课程改革产生新的意义。
一、生物教学中的生物史
在学生诸多的学科,堆积如山的知识点中,生物若只以知识点的形式授课就显得太普通了。面对这么多的知识,枯燥乏味,很难提及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但如果将生物史纳入教学中,就不仅将知识点之间联系起来,而且还可以将知识与生物中的人联系起来,从而将原本单一、机械的知识点变成一个个活生生的画面展现于学生面前,极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加入“史”这味调料,不仅能将知识点让学生很好地掌握,还能充分地展示教师的个人魅力。因为教师的魅力不仅在于将知识讲得透彻,逻辑连贯,还在于对不同阶段、不同历史人物的把握以及知识的探源。历史虽然永远是胜利者的产物,但它时刻记着它所战胜的人,却不只是空洞地夸耀。另外,将知识点转化为知识面,甚至知识树,从而将知识系统化,都需要有“史”的支撑。基于此,教师的生物学科的教学任务,不但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给予明确,而且留给学生更大的参悟空间,进而明确学科的基本方向以及该学科学习的基本规律与方法,从客观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
二、认识中的生物史
只是相对于生物学科来讲,记忆的更多一些罢了。因此,从记忆层面来说,只不过记忆的方式和方法不同,而探源式记忆则就是一种有利于理解的方式和方法。但这需要对“史”的深入了解:老师深入讲解,不是纯粹地讲知识点的内涵及外延,而是深入地将知识点背后的事情说清楚,让学生更多地去了解课本上所了解不到的事情,可以让学生以此为据产生更多的探索路径。这不但极有利于学生们了解生物学中的伟人及其不足,而且会让他们知道,知识并不是某个人一时兴起所发明的,更不是某个神仙或者上帝在高兴或者失意的时候创立的,而是随着人的实践逐步生成的过程。因此,认识生物学科中的“史”学,对于教学中学生追溯本真的学习取向不可忽略。
三、语言中的生物史
我们提到历史,就不得不提起记载历史所用的语言。生物学也不例外。虽然有人说语言是语文学科中的任务,生物学科去参与属于多此一举。可我们不忽略生物学记载所专用的语言。作为一门学科,它有其专用术语,这是一门学科存在的合理呈现。我们要将所研究的东西说清楚就离不开语言。随着解剖学的发展,我们要将复杂的事物用语言描述出来,从而将其简单化,亦需要使用语言。而且,我们将生物事实传达给同代人,这是交流需要运用语言;我们将其传承给后代,这就是“史”的传承,更离不开语言。基于此,我们不能与语文参合,却又不得不与基础学科———语文产生联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将生物学中所看到事情描述清楚,从而将现实生活中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四、文化中的生物史
如果说利用好语言对于生物史、生物学科的掌握很重要的话,那么属于承载语言的文化亦显得不可或缺。一般来讲,不同的文化会有不同的语言,而不同的语言又会反作用于科学刺激,进而影响着科学。历史中亦有很多伟人因此痴迷于宗教而死的科学家,这是文化在起作用了。生物学科也不例外,其中也有一部分为了守卫宗教文化而生的科学,从而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在生物史上留下光辉的一环,推动了人类在生物学方面的进步,进而推动了医学和农业等的发展。他们在推动宗教合理性的同时,造福了人类。从这一层面上来讲,我们的学科教学,特别是理工科,并不局限于生物学科,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学科是自然科学,而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是水火不容的,于是就能动地忽略了社会科学在自然科学中所起的作用。它们其实是一体两翼,不可分离,相互促进的。不过,从另外一方面讲,生物属于科学,是人类生产实践的产物,而科学也是文化,所以生物直接就是文化的一种。
五、伦理中的生物史
在有机论的生物学中,几乎将所有学科都归入哲学。那个时候的生物学,包含着诸多神秘色彩,无人敢肆意超越。而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学科逐渐独立。生物学慢慢进入人们的视野,特别是以显微镜的发明为基础的细胞学说的提出。在物理学,警惕形而上学的影响下,生物学也将形而上学驱逐出学科,以彰显自身的客观性,从而将事实与价值分离开来。而随着达尔文进化论的证实,人在自然面前越来越抬不起头。因为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类,与其他动物相对没有什么优势,甚至还有一些部件在随着人类进化的时候退化了。在失去伦理支撑的生物学中,人类大肆利用各种生物做各种实验,甚至用人工手段制造人类,从而产生诸多伦理问题。因此,亟需回归。而回归就需要将生物史回归,顺应生物史的发展规律。因此,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生物事实,更应该把生物课程本身所具有的善表达出来,让学生感受出来。特别是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要让学生感受到环境伦理的重要性。
六、结语
生物学科也是一个有血有肉,在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下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一门科学,目前的一切发展都站在巨人的肩上。所以生物学科的发展应当承载历史,而要承载历史就不能脱离语言,再加上语言又是文化的元素,所以生物学科的发展脱离不了滋润它的社会环境为基础的文化。基于此,生物学科的教学应当将生物史纳入进来。将生物史纳入生物教学,不但彰显生物的基本事实,而且还能赋予生物学科以价值。这样,它不但符合生物学的教学规律,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加速了生物学科的发展,值得我们重视。
参考文献
[1]余谋昌.生态文明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2][法]大卫·勒布雷东.人类身体史和现代性[M].王圆圆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美育 篇6
一、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美育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姹紫嫣红、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千奇百怪、纷繁复杂的的动物世界;生物与环境之间, 生物与人类之间无不体现着生物的生态美、生理美、形态美、结构美。教师应该在教好知识的同时, 努力发掘教材中美学的因素, 激发唤醒学生潜在的审美意识, 引导学生去寻找生物界的自然美。
1. 生物的生态美。
生物与生物之间, 生物与人类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都有一种相互之间的和谐, 这种和谐被称之为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时就会表现出生态美。例如水绵藻的叶为丝状;仙人掌的叶全部变成刺状;蝗虫的绿色外形, 变色龙能够随着环境改变自己的颜色;北极狐和白熊猫的体表为纯白色等都起保护作用, 这些都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的生态美。
2. 生物的生理美。
如仅仅有2.5厘米大的小鸟——蜂鸟, 就能完成一切鸟类所应具有的一切生理活动;如蝙蝠的特征与无声飞行有关, 而兔子的足下生有肉垫, 指趾末端有钩爪, 能缩进和伸出使得兔子能轻而易举的逃脱猎狗的嗅觉。这些都是生物的生理美, 无不让学生感到自然造物的神奇。从而使学生对美好的大自然油然而生产生的美感。
3. 生物的形态美。
茫茫生物圈, 在教学中可通过实践活动、实地观察, 发现生物的多种形态美。青青的小山, 绿绿的溪水, 纷繁的花海, 悠闲的牧羊人, 让学生感受到自然和谐的形态美;猛虎长啸森林, 骏马驰骋草原, 雁群列队南飞, 松鼠跳跃林间等等无不体现了生物的形态美。当这些大自然中美的景象像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呈现在学生面前时, 他们会情不自禁发出“如在画中”的感慨。美感有心而生。
4. 生物的结构美。
如果大自然都是一副模样, 世界将是单调的堆砌, 可世界是多彩的, 世界是美丽的。比如鱼有鳍可以在水中游泳, 马有四肢在陆地上奔跑, 鸟有翅膀可以在天空中飞翔, 它们广泛分布在水中、陆地和空中, 点缀着大自然。让人赏心悦目, 叹为观止。再加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它的碱基互补配对的形态, 也能给人对称的美感。动物中, 各种精巧的蛋壳、贝壳、龟壳, 以及人的头盖骨, 都是曲度均匀、质地轻巧的“薄壳结构”, 同样给人以良好的美感。再联系我们人类的生活环境, 受生物结构美的启示, 人类模拟玉莲的叶脉结构而设计了许多宽敞明亮的大型建筑, 受车前子花瓣排列次序的启示而建造了新颖别致的螺旋状楼房, 直接造福于人类。结构美不仅是美, 更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丽。
二、重视教学艺术, 让学生自主发现美、欣赏美、从而为了美好的事物而不懈努力
教学不单单是一门艺术, 更是一种启发。因此, 在教学中不但要把生物知识生活化, 而且要充分利用各种艺术手段, 美化生物教学过程, 让学生在欣赏生物世界的自然美的同时, 时刻感受到生物教学的艺术美, 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
1. 展示内容美。
针对生物教学内容的特性及其蕴涵着美的因素, 展示其美的各种形态。例如, 在“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一节教学时, 我准备各种颜色鲜艳的、适应不同生活的种子, 放在一个大玻璃缸中养殖, 让学生隔着玻璃看清它们的特征;在对“草履虫”、“衣藻”等水生动物的教学时, 采用录像特写镜头进行展示, 从美学角度归纳出生物的自然属性。又如讲“光合作用”时, 课前在实验台上放置妖艳欲滴、靓丽芬芳的海棠花, 使学生一进入课堂就被吸引, 从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接着播放朱自清的散文《春》的片段, 配以抒情音乐以及优美的画面, 营造出一个百花争艳、蜂蝶飞舞、欣欣向荣的春景, 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和想像力, 引导学生发现不同花的结构中都存在着对称美、均衡美, 都遵循着美学原理, 蕴涵着美学规律。由此再引申, 不同环境中的花不同, 同一环镜中的花也千差万别, 说明生物各自以自己不同的方式适应环境, 实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使学生体会这其中的生态之美。从而层层深入、由表及里探求美的真谛, 得到美的享受。
2. 运用语言的美。
语言美是生物课堂必备的条件, 是师生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教师的语言要自然流畅, 生动风趣, 富于感染力;语气要柔和, 声音要优美, 有丰富的感情色彩;语调要抑扬顿挫, 并与体态语言配合得自然恰当。比如在生物教学中适时恰当地运用成语, 能够生动风趣地解释一些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又使学生欣赏语言美。画饼充饥——人的条件反射;津津有味——唾液中淀粉酶的作用, 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而使味蕾感觉到甜味;牵一发而动全身——食物链中每种生物都有其重要地位, 一种生物的数量发生变化, 整个食物链都会受到影响,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3. 设计电化教学实验美。
电教化教学实验是全新的教学多媒体, 使用或设计色彩鲜艳、形象逼真、具有动态感的教具, 不仅学生感兴趣, 更能起到突出重点、化难为易的作用, 也是教师对美的追求的具体体现。比如果实的形成过程, 植物的生殖等等都是微观的肉眼无法观察的生物变化。我们在教学中采用电脑, 设计优美的画面, 动态的过程在屏幕上显示出来。教师在使用标本、模型和挂图时, 也应提醒学生注意它们所蕴含的和谐、对称、色彩艳丽和富有节奏感的美。
总之,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美育应立足于生物学科, 挖掘生物教材, 讲究课堂艺术, 重视课外活动, 引导学生感受美, 培养学生欣赏美, 最终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摘要:美育始终渗透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生物教学中的美育能否恰到好处取决于:教师是否有较高品位的审美修养, 以便挖掘教材中的美学因素, 从而引导学生发现美, 感受美, 形成对美的事物的追求;是否能把教材中蕴涵着美学观点的知识进行解构, 并通过直观教学法, 将其展示给学生。
要重视语文的美育作用 篇7
关键词:语文教学,美育,途径,美育设计
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然而长久以来, 语文教学过分强调了工具性, 过度注重了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忽视了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现在新课标出台了, 语文教学目标突出了“人文素养”的提高。因此为了实现此目标, 在语文教学中就有必要提出“重视语文美育作用”的观念。
一
美育是灌输学生审美意识,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重要手段。在学生发展过程中, 美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德国诗人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指出, 人必须通过审美状态才能由单纯的感性状态达至理性和道德的状态, 审美是人达到精神解放和完善人性的先决条件。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 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 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想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丰富学生的心灵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 铸就我们民族的高尚的灵魂, 现在必须注重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作用”。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说:“生活里并不缺少美, 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生活里处处有美, 只要你善于发现。美存在于自然界中, 美寄身于人类社会中;美凸显在千百年来人类创作的艺术品中。语文教材是编者从千百年来优美文章中撷取的精华, 其中蕴含了各种形式的美。曹操《观沧海》“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的壮丽美, 李白《蜀道难》中“枯松倒挂倚绝壁”的奇险美,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的豪壮美, 朱自清《春》中春花赶趟的艳丽美, 郁达夫《故都的秋》中晨扫落蕊的凄清美, 毛泽东《沁园春·雪》“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的雄阔美, 等等, 构成了让学生在有限的学时中无法欣赏完全的自然美。屈原“哀民生之多艰”的博大,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烈, 孔乙己分豆的善良, 六一公公“请客应该”的宽厚, 闻一多先生“前脚踏出大门, 后脚就不准备踏入大门”的勇敢, 等等, 构成了足以净化学生心灵的人情美。李白的浪漫, 杜甫的沉郁, 苏轼、辛弃疾的豪放, 李煜、李清照的婉约, 赵树理的“土”, 孙犁的“丽”, 莫泊桑的奇巧, 都德的细腻、精准, 这等等的艺术美足以使徜徉其中的学生提高审美能力, 审美素养。
二
语文教材中不缺乏审美的材料, 那么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利用这些材料对学生进行美育了。我们必须弄清美育的途径与方法, 明了如何设计教学来对学生进行美育。
美育的途径包括以下三条。
1. 审美意识的灌输。
审美意识包括审美思想、审美趣味、审美感觉等。其中包括了人们对美的认识、评判、选择等等。美是在人类社会生产实践过程中产生的。随着时代的变迁, 人类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审美思想、审美趣味, 也发生着改变。战国时楚国人以瘦为美, 所以才有了“楚王好细腰, 国人多饿死”。东汉时期也以瘦为美, 所以才有了美女皇后赵飞燕。然而唐代以“肥”为美, 不仅书画作品中的人物体型健硕、肥大, 而且“杨贵妃”也是一位胖美人。因此才有了历史上的“环肥燕瘦”。社会美、艺术美也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封建社会妇女以娴静无才、贞洁刚烈为美。而现代社会早已打破了封建礼教的思想束缚。妇女投身于社会, 追求与男子的平等、追求人生的自由与尊严, 才华横溢, 显示其特有的魅力, 这在社会中才被认为是美的。不同的时代“美”具有不同的内涵, 人们的审美思想审美趣味具有巨大的时代差异。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向学生灌输正确的符合现代社会进步趋势的审美思想、审美情趣。对教材中特别对古代文章、外国文章中的社会美的内容, 我们要指导学生有选择的吸收, 要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选择其符合现代社会需要, 符合社会主义原则的审美思想;批判其不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东西。像屈原的《离骚》我们在崇尚其忧国忧民的责任感, 刚正不阿的人格美的同时, 也要正确认识其轻视生命、自投汩罗的无奈之举。
2. 审美感觉的累积。
审美感受的累积是提高审美能力, 提升审美素养, 激发审美兴趣, 构建完美人格, 培养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重要途径。
审美感受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并发展的, 只有在客观上通过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创造出美的对象, 才可能在这主观上相应地形成反映这一对象的特殊的能力和特殊的感受。既然人类的审美感受能力是在生产劳动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那么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只有在审美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所以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只能在审美实践的反复进行中产生。不仅如此, 学生们的审美兴趣的激发也依靠审美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的审美愉悦。因此审美感受的累积必须成为语文教学中美育的重要途径。
3. 审美方法的指导。审美方法的指导也是语文教学中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审美活动是人类一种复杂的心理和心理过程。一般来说, 感觉、知觉、想象、情感、思维是审美感受中不可缺少的几种基本心理因素。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对他们的感觉、感觉、想象、情感、思维给以方法和技巧上指导是必须的。这也是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方法之一。
三
对于语文教学活动来说, 理论的思考是重要的一步, 但更重要的对于实现语文教学目标更为关键的一步是教学设计如何操作。
重视美育的地位, 充分发挥语文教学活动中的美育作用, 达到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教育目的, 就要在语文教学设计中注意以下几点。
1. 要有美育意识。
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 尽力展示这些。要引导学生体验这些美。只有这样才能完成语文教学的美育功用。例如:我们讲授朱自清的春花图时就不应只注意到其中的修辞, 语言特点, 应该想到如何让学生体验到这生机勃勃的美丽的春景给人带来的那种难以述说的美感, 那种难以述说的愉悦。
2. 要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想象。要让学生充分感知课文中
WENJIAOZILIAO
美的材料, 体验作者的情感并与自身情感形成共鸣, 从而产生美的愉悦, 积累审美感受的经验。例如:讲授柳永的《雨霖铃》一课, 其中有充满着美丽的意境魅力, 凄冷的自然景物描写。“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要想体验这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美丽, 仅仅靠对词句的理解是远远不够的。要想体验诗句中的美丽、凄冷的自然景色, 就必须激发学生的想象, 调动他们头脑中的经验。采取什么方法呢?我要求学生写一段二百字以上的扩写, 让感兴趣、有能力的同学绘一幅“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图。方法虽不高明, 但笔者认为能够达到让学生接受审美训练的目的。
3. 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的功用。
语言文字相对来说是抽象的, 描述出来的形象也是模糊的。但我们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补充。讲授戴望舒的《雨巷》一课时, 产生了一个疑难问题。学生们是北方人, 没有见过丁香花, 所以不明白丁香花一样的姑娘是一个什么形象, 笔者就使用了多媒体技术向同学们展示了南方的丁香花, 使学生体验到丁香花的瘦美, 也就同时很完美地理解了丁香花姑娘凄婉美丽的形象。
4. 用语言表达审美的感受与学生共享。
教师作为一位年长者, 生活经历必然比学生复杂, 生活经验必然比学生丰富。教师作为一位接受了专业培养的教育工作者, 对美的感受能力, 欣赏能力必然高于学生。教师用语言把美的感受表达出来, 让学生共享, 这无疑会有利于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高。这种审美感受是构建学生审美能力的敲门砖, 必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人文素养的提高起到特殊的作用。
重视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不仅有助于我们实践新的课程标准, 而且有利于我们完美地实现我们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高中生物的美育作用论文 篇8
一、将课标要求转化为教学目标
课标中对光合作用的具体内容标准为“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其中的行为动词是“说明”,表明课标对光合作用过程的要求更多地偏向知识目标,且属于知识目标中的“理解水平”。为此,可将其转化为光合作用过程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说出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2.阐明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和实质;3.说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具体过程及其区别与联系;4.说出同位素标记法。
能力目标:1.训练实验设计能力;2.提升分析、概括能力等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把教学目标体现在教学过程中
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一般分为导入、新课和结课三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根据课标确定的教学目标有机地融入三个教学环节中,且不同的教学环节力求侧重达成不同教学目标。
(一)导入
师:播放视频—绿叶海蜗牛:请看视频:这是一种生活中的软体动物,成年个体1~3cm,生命周期一般只有9~10个月,它看起来像一片叶子,身体呈绿色。
师:猜测一下:海蜗牛为什么呈绿色?
生:含有某种色素?
师:恭喜这位同学,你答对了。请问:它一生只需进食一次绿藻,即只吃一次绿藻大餐足矣。为什么呢?
生:可能能进行光合作用。
师:你的推测是正确的。研究发现:海蜗牛进食一次绿藻后,绿藻中的叶绿体便随之进入体内,并在海蜗牛体内贮存起来进行光合作用!那么在叶绿体中是如何完成光合作用的呢?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
板书: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光合作用的过程)
师:课件呈现:回想一下我们初中学过的光合作用反应式,反应物和生成物各有哪些?实际上,19世纪末人们已经知道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同学们,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什么?产物是什么?
生:原料是CO2和H2O,产物是有机物和O2。
师:那么,这个反应是如何进行的?下面我来检查一下上节课布置你们预习的情况:A.光合作用过程包括哪两个阶段?B.预习中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还发现了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探究“光合作用过程及其关键概念色素—叶绿体—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促使学生察觉到这堂课的重要性和相关性。另外,提供内容概要和教学方法的概要,可以使学生产生对教学顺序和教学作用的预期,唤起学习期待。
(二)新课
1.回忆相关知识。
师:请看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产物中的O2是来自CO2还是H2O?
设计意图:回忆原有知识,习得构成光合作用过程的基础。
2.加工信息和样例。
呈现同位素标记法:看书P102,你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生:同位素—可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规律;标记化合物—化学性质不变;通过标记的化合物的反应—追踪标记的化合物—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
师:对!请以小组的形式,用同位素标记法来设计实验方案,证实O2是来自CO2还是H2O?
课件呈现:
A.任务:以小组自选的方式,全班共8个小组,探究产物O2的来源。用同位素标记法,利用提供的材料用具来设计、写出实验方案,并确定好汇报人。
B.时间:5分钟
C.材料用具:两种叶绿体悬浮液(其中的叶绿体相同,但用水不同:一种悬浮液中为普通水,另一种悬浮液中加入的是用同位素O18标记过的水)、两种CO2(一种为普通CO2,另一种为用同位素O18标记过的CO2)、试管三支、量筒、小烧杯。
探究光合作用过程的实验方案:
提出问题:探究光合作用产物中的O2是来自H2O还是CO2?
提出假设:光合作用产物中的O2是来自H2O()
光合作用产物中的O2是来自CO2()
材料用具:两种叶绿体悬浮液(其中的叶绿体相同,但加的水不同:一种悬浮液中为普通水,另一种悬浮液中加入的是用同位素O18标记过的水)、两种CO2(一种为普通CO2,另一种为用同位素O18标记过的CO2)、试管两支、量筒、小烧杯。
实验步骤:
1.……;2.……;3.……;4.……;……
生:小组汇报实验方案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同位素标记法和训练实验设计能力。
3.集中注意力、运用学习策略。
师:事实上,1939年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法进行了实验。水在产生O2的同时,还生成还原态氢,这需在光下进行,故称为光反应阶段。
板书:光反应阶段
师:其发生在叶绿体的什么地方?为什么?
生:类囊体的薄膜上,因为叶绿体中色素分布在上面。
师:对。请看:呈现叶绿体结构简图(只画出双层膜),请一位同学把其中的类囊体表示出来。类囊体的薄膜上色素吸收光能,光能转化成化学能,还能将ADP转化成ATP,因此完整的光反应的阶段包含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板书:光反应阶段:条件:需光
场所:类囊体的薄膜上
变化: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设计意图:落实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体验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深化对同位素标记法的认识、概述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具体过程等教学目标。
过渡:光反应过程只解决了光合作用原料中水的去向,那原料中CO2又是如何形成有机物的?
师:1961年诺贝尔奖化学奖授予了科学家卡尔文,这是因为卡尔文用同位素标记法把CO2中的C用14C标记,通过观察,发现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中CO2中C的转移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因反应过程不需要光,又称暗反应阶段。
板书:暗反应阶段
任务:阅读教材P104的有关暗反应的三个自然段,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完成填表1中的暗反应的相关内容,并确定好本小组的一个汇报人和一个板书人。
时间:3分钟
生:小组汇报,并板书。
条件:不需光
场所:叶绿体基质中
变化: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课件呈现:14CO2→14C3→(14CH2O),14CO2是如何形成14C3?
卡尔文发现:植物体本身存在C2和C5。
生:其他小组点评。
师:请另一小组在简图上完成暗反应的概念图。
师:请看暗反应视频,并思考问题:光反应与暗反应在物质和能量上有何联系?
小结:光反应阶段与暗反应阶段反映了光合作用的过程,它们与我们初中学过的总反应式有什么关系?
角色扮演:光合作用的过程(含准备过程、表演过程)。
设计意图:体现阐明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和实质、暗反应的具体过程、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等知识目标的落实;促进提升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等思维能力的达成,促进情感目标、体验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的生成。
4.练习。
设计意图: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三)结课
师生总结出P103上的概念图。
设计意图:学生对课堂所学的重要内容进行回忆和综合,使其成为一个可回忆的、可应用的整体,进一步激励和结束教学活动。
三、反思教学设计落实课标的意义
本课基于课标,先将课标要求转化为教学目标,然后通过教学设计来落实教学目标,使教学能按课标来实施,有利于学生达成国家对高中生物学业标准的要求。同时,以课标要求设计出的教学设计,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另外,本课将根据课标确定的教学目标落实在教学过程中,把对光合作用过程的概括和辨别融入教学过程中的三个环节,有效地提升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摘要:本文以“光合作用的过程”一节课为例,通过将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的要求转化为教学目标、把教学目标体现在教学过程和反思教学设计落实课标的意义,阐述了如何将高中生物课标的要求转变为教学设计的策略。
关键词:课标,教学设计,光合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高中生物的美育作用论文】推荐阅读:
高中生物模型的作用06-26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07-06
高中生物教育教学论文10-20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论文08-25
高中生物实验安全教育论文08-25
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论文10-06
高中生物课堂中创新型教学方式论文06-15
高中生物的学习10-09
高中生物的创新教学06-06
高中生物的有效教学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