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过敏性疾病防治

2024-10-09

儿童过敏性疾病防治(精选12篇)

儿童过敏性疾病防治 篇1

目前患过敏性疾病的儿童越来越常见。在儿童非感染性疾病中,占比例最大的是过敏性疾病[1]。其中4~6个月添加辅食阶段是过敏高发年龄[2]。过敏成为影响儿童正常生长发育的常见疾病。

1过敏发生的机制

目前研究认为,对过敏反应起着最为直接作用的是过敏介质,接触过敏原是发生过敏的外因,内因是体内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氧化破坏。当“过敏原”第一次进入机体时,这两种细胞结合,产生白三烯、前列腺素等致敏因子,但其不会立即发生过敏反应,这种特性维持2~3 d,甚至数月。当过敏体质的人再次接触这种“过敏原”时,肥大细胞变形,产生致敏因子,就会发生一系列的过敏现象。

2过敏体质的特征

2.1免疫球蛋白E(Ig E)含量高正常儿童血清当中的Ig E含量极少。但在“过敏体质”的儿童血清当中可检测高出正常数倍的Ig E含量。

2.2辅助T细胞(Th2)占优势辅助T细胞(Th1)和Th2相比,Th2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诱导Ig E的合成,使血清当中Ig E含量升高。正常情况下两种细胞比例正常。而“过敏体质”患儿体内Th2细胞占主导优势。

2.3缺乏消化酶正常儿童消化道内含有多种消化酶,这些消化酶起到帮助体内蛋白质消化分解后再吸收入血。而“过敏体质”患儿缺乏这类消化酶,使蛋白质类物质不能经过充分分解及吸收入血,这种异种蛋白进入体内,通常就会引起过敏反应。

2.4缺乏组织胺酶正常儿童体内含有一定量组织胺酶,它可以破坏过敏反应当中的组织胺。有些儿童即使对某些物质有过敏反应,因为体内有一定的组织胺酶,症状也不会明显。但“过敏体质”的患儿缺乏这种酶,就会出现明显的过敏症状。

3儿童常见过敏原种类

常见食入类致敏物质有:乳类、蛋类、麦麸、西红柿等。常见吸入类致敏物质有:霉菌、花粉、灰尘、香水、杀虫剂等。常见接触类过敏原:冷、热空气,紫外线,洗发水,化妆品,肥皂,塑料,化纤用品。药物类致敏物质:青霉素、异种血清、链霉素等。与细菌、霉菌、病毒、寄生虫等综合因素接触也容易引起过敏。而肠道微生物紊乱可导致癌症、肥胖、糖尿病、过敏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3]。

4不同年龄儿童过敏原

哮喘危险因素因年龄而异,<3岁组哮喘主要影响因素为过敏、感染、气味刺激和早产[4]。1~3岁组以牛肉、羊肉、奶、鱼等食物过敏原为主,7~14岁组不以食物过敏原为主,而是以户尘螨、屋尘、狗毛皮屑、榆、梧桐、柳等吸入性过敏原为主[5]。儿童荨麻疹过敏原以食物为主,其中以蛋白类为最高达32.0%[6]。婴幼儿期主要食物过敏原为鸡蛋,而青春期主要食物过敏原为海虾[7]。婴幼儿以食物过敏为主,大龄儿以吸入物过敏为主[8]。常见呼吸系统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原中阳性率最高的是尘螨,是呼吸系统变态反应的重要诱发因素,特别是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与成人相比,儿童过敏原阳性率更高[9]。咳喘婴儿以食物过敏为主,其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至幼儿期后,又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吸入物过敏则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多,幼儿期吸入物过敏的发生率与食物过敏相近,至儿童期则以吸入物过敏为主[10]。

5儿童过敏表现

过敏反应以黏膜损害为主:损害鼻黏膜则表现为过敏性鼻炎;损害球结膜则表现为过敏性结膜炎;损害气管黏膜则表现为哮喘。

5.1一般症状小儿多表现为腹泻,便秘,腹胀,腹痛,反复感染,哮喘,慢性咳嗽,耳道分泌物,鼻塞,打喷嚏,揉鼻,揉眼,黑眼圈,眼睑肿胀,臂、腿或关节处湿疹,皮肤干燥或多汗,关节发紧等。纯母乳喂养婴儿发生食物过敏其临床表现较为多样,以消化道症状最为突出,内镜下胃黏膜有改变,食物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检测阳性率偏低[11]。食物过敏反应包括孤立的胃肠道反应以及伴有其他系统症状的反应(包括呼吸、皮肤或心血管);可呈急性、亚急性发作或呈慢性、持续性症状[12]。过敏性胃肠病是儿童慢性腹泻合并肠道蛋白丢失的主要病因[13]。

5.2行为改变不同年龄的小儿行为改变表现不同。婴儿组表现为:不能进食或需要不停地进食,持续哭喊、尖叫,入睡困难或嗜睡等。幼儿组表现:发脾气、过分活跃、乱蹦乱跳、疲劳、拒绝接触等。儿童组表现为:情绪和行为的突然改变,违拗,攻击行为,多动、不能安静、烦躁、疲劳、沮丧,写字、画画不能在水平线上进行,或字越写越小并往下降(抑郁型),或字越写越大往上抬(兴奋型),有5岁后还尿床现象,间歇性讲话困难等。

6过敏性疾病的处理原则

过敏性疾病目前国内外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仍以对症处理为主,同时明确、回避过敏原,配合饮食习惯,关注生活环境等。目前有研究发现,口服诱导免疫耐受是治疗食物过敏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14]。

6.1明确和回避过敏原明确和回避过敏原能显著改善疾病。食物过敏一旦被确诊,回避进食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6.1.1食入性过敏原特别是中、重度过敏性湿疹与食物过敏相关的患儿。过敏原可通过母体吸收后出现在母乳当中,当患儿接触母乳或食物中的过敏原则可加重湿疹。食物过敏原通常不会引发呼吸道症状。个别病例会出现鼻部症状或急性喘息症状。导致儿童食物过敏常见的有蛋类、乳类、小麦、坚果和海鲜。这些食物是保证儿童生长发育最重要的成分,故此不能轻易地避免这些食物。只有在明确是由该种食物引发的过敏,才能采取避免进食该种食物的方法。

6.1.2吸入性过敏原不同地区暴露的吸入性过敏原不同,室内及室外过敏原也有差别。室外过敏原主要是孢子以及花粉。室内过敏原主要以动物皮毛,尘螨和蟑螂为主。研究显示减少室内尘螨暴露的方法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和湿疹患者有效。通过对家庭综合环境干预,可降低儿童过敏性症状的发生。

6.2对症处理药物治疗包括:抗炎剂和(或)炎症介质阻断剂,以及免疫抑制剂。以局部吸入激素或者口服激素类药物为主要治疗手段。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轻度哮喘有效,很少有不良反应。免疫治疗主要用于严重过敏性患儿,即使经抗炎治疗仍然存在严重过敏反应的儿童可考虑口服免疫抑制剂。

6.3特异性免疫治疗对过敏性疾病治疗效果确切[15]通过逐渐增加过敏原注射量的方法来治疗过敏性疾病,产生阻断抗体,特别对Ig E介导的吸入性过敏疾病治疗有效,对哮喘和鼻炎的治疗效果良好。该方法仅用在学龄期儿童,学龄前儿童目前不推荐使用。

6.4推迟添加固体食物单纯母乳喂养,坚持至少4~6个月可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避免固体食物的过早添加,添加时间应在出生6个月后。对于易致敏的食物如蛋类、乳类、坚果和鱼类可推迟至2~3年,这些都可减少食物过敏的发生。有研究表明推迟添加固体食物的好处主要体现在学龄期前。而最新研究表明服用鱼油能够保护儿童呼吸道,降低过敏性咳嗽的发生。

综上所述,家庭护理方面,家长均应戒烟。在常规使用抗组胺药物,避免过敏原,食物干预和免疫治疗的同时辅以家庭护理干预治疗能有效的控制和改善患儿的各项症状[16]。依据儿童个体相关因素,制订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发生[17]。

儿童过敏性疾病防治 篇2

【大量清水样鼻涕】打喷嚏的同时,大量的鼻涕会流出来,多为清水涕,感染时为脓涕。

【鼻塞】出现交替性鼻塞,同时因为鼻塞需经口呼吸造成咽干、咽痛。鼻塞的程度轻重不一,单侧或双侧,间歇性或持续性,亦可为交替性。

【嗅觉障碍】如果是由于黏膜水肿、鼻塞而引起者,多为暂时性。因黏膜持久水肿导致嗅神经萎缩而引起者,多为持久性。

【头昏头痛】如果打喷嚏现象严重的话,很有可能引起头昏头痛,家长们应及时发现孩子不适。

【眼睛发红发痒甚至流泪】如果经过了一段时间打喷嚏,因为眼睛发痒经常揉眼睛的话,就会引起眼睛发红,甚至流泪。

【咳嗽】因为鼻塞需要经常用口呼吸,导致咽喉干涩,甚至引起咽痛,还会出现咳嗽现象。

过敏性疾病的防治 篇3

过敏性疾病是指一些人对所接触的物质(称变应原和过敏原)过度敏感,引起人体有关的器官或组织出现异常过度反应的疾病,这种过度反应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甚至出现极其严重的伤害。譬如一般人在清理房间不会感到有什么明显的不适感觉,但有呼吸道过敏疾病者却会鼻痒、打喷嚏、流鼻涕,有些人甚至感到胸闷、呼吸不畅,有些人还可能出现高音调笛声般的声音(哮鸣音),少数严重者出现明显呼吸困难,如不及时抢救甚至可危及生命。

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荨麻疹、过敏性皮炎、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胃肠炎、食物过敏、药物过敏等,部分患者可同时患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过敏性疾病[1]。过敏性疾病是既古老但又年青的学科。说古老是因为早在几千前就有关于类似疾病的记载,说其年青是因为直至上世纪初才由欧洲学者正式提出并逐渐得到公认,至今也就刚过百年,而在我国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有学者专门从可过敏性疾病的临床及科研工作,至今刚过半个世纪。

过敏性疾病常见吗?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及农业、畜牧养殖业方式发生的变化,人类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旧的传染性疾病基本控制后,新的病原体、新的过敏原不断出现,导致不断出现新的传染性疾病及过敏性疾病的大幅度增加,据世界过敏组织(WAO)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全球主要国家过敏性疾病的平均发病率高达22%,而我国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城市化生活的普及,过敏性疾病患者的数量也大幅度增加。国内的研究数据显示华东、华南地区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已接近国家水平。以上海为例,哮喘的发病率为2.5%,鼻炎的发病率接近20%,均明显超出全国平均水平,且不断发生因严重过敏反应而死亡的事件。因此可以说,过敏性疾病已是严重影响上海人民生活质量,乃至威胁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

什么是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是指接受机体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主要是I型变态反应:变应原→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致敏细胞→Ige产生→组胺、激肽释放酶、嗜酸性粒细胞超化因子→ 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

组胺:促进粘膜腺体分泌增多。使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高;刺激支气管和膀胱等处于平没肌收缩,

过敏原是指能使一些人产生过敏性疾病的物质。人体的免疫系统对进入人体的物质会进行识别,如果识别后判定它们为“异己”物质,应会启动一系列的免疫反应,但一般是适度的。如免疫调控出现异常(过敏者),发动了过度反应,就会导致过敏性疾病。过敏原可以是人体自身的某种组织成分,但绝大多数是来源于环境中的某些物质,因此有较强的地域差别。过敏原通过吸入途径进入鼻和呼吸道者,称之为吸入性过敏原,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有螨虫、花粉、猫狗等动物毛屑、蟑螂、霉菌、芳香类或刺激性气体等;过敏原通过口腔食入人体者,称之为摄入性过敏原,常见的摄入性过敏原主要是一些食物如牛奶、鸡蛋、花生等,也有一些药物;人体还有其它一些途径也可能接触到过敏原,如皮肤接触。

怎样诊断过敏性疾病?

过敏性疾病的诊断包括详细的病史询问以及实验室检查。一份完整详细的病史不但能提供诊断的依据,还能提供过敏源的线索为实验室检查缩小检查范围。实验室的检查包括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两种。体内试验是指在人体上所进行的試验以明确过敏原,临床上常用的有皮肤点刺试验、激发试验等,其结果能直接反映患者过敏的状况,参考价值较大,主要缺点是可引起受试者一定的不适或发生不良反应,如局部疼痛或发痒等。此外,此试验的结果往往受治疗药物的影响,因此在进行体内试验时常需受试者暂时中断某些治疗。而当患者病情较重时,就不易做到,也不能停药。体外试验是将受试者的血液、分泌物等在体外作检查。这种检查方法最大的优点是安全、不受药物治疗的影响,特点是这类检查往往需特殊昂贵的设备、耗时,检测费用较高。

过敏性疾病如何治疗?

目前全球公认的过敏性疾病最佳治疗方案是“四位一体”方案,包括(1)正确诊断及避免接触过敏原;(2)医患教育;(3)标准化脱敏治疗;(4)对症药物治疗。标准化脱敏治疗是特异性治疗,以中断发病环节、抑制发病过程为目的,是目前唯一可影响过敏性疾病自然进程的病因治疗方法,并可防止新过敏症的发生,因此它又是预防措施,比非特异性治疗更有积极意义。对症药物治疗是非特异性治疗,主要以缓解症状为目的,作用没有特异性,对症治疗的药物主要有糖皮质激素(包括口服、吸入、外用等)、抗组织胺药、抗白三烯药等。

生活中如何避免过敏原?

要避免接触过敏原,首先要正确诊断过敏原。有些物质对甲患者是过敏原,对乙患者则可能并不是过敏原。因此过敏性疾病患者应首先弄清对什么过敏,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工作环境,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制定自己的个体化的防治方案。以下是一些常见过敏原的避免方法。

尘螨:尘螨体型极小,成虫的大小只有头发直径的1/20,在我国引发过敏的主要种类是屋尘螨和粉尘螨。尘螨以人类、动物皮屑为食,在灰尘颗粒密集的环境中最易生存,床、沙发、衣物柜中是螨虫浓度最高的地方,而尘螨的分泌物、排泄物以及卵和尸体中的过敏蛋白是引起症状的真正原因。尘螨过敏的患者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家中的被褥、枕头应当每周洗晒一次以上;使用42℃以上的热水洗涤能够杀死尘螨;不要使用羊毛被、棉被和羽绒服等纯天然织物;家中不适用地毯和厚窗帘;儿童床上不要放毛绒玩具;家中不要有长期积灰的死角;空调的滤网需要常洗;室内保持通风换气。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方法只是尽可能将尘螨数量减少,由于尘螨繁殖迅速,我们是无法完全清除尘螨的,所以针对尘螨的脱敏治疗是非常必要。

宠物毛屑:猫狗等宠物会持续脱落皮屑和毛发,过敏患者家中不宜饲养猫狗宠物,同时也应该避免进入有猫狗宠物存在的场所,据研究即使把家中的宠物送走后,其生存空间中遗留的过敏源仍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才会彻底被清除的分解掉。

花粉:花粉过敏的患者具有明显地域性,北方草花粉过敏居多,南门则树花粉过敏较多。花粉过敏患者通常具有季节性变化。因此,在春秋季节建议患者使用口罩或是保护剂,预防性用药也非常重要,同时在花粉季节尽量避免外出。

霉菌和蟑螂:潮湿环境中最适合霉菌和蟑螂生长,霉菌的孢子或蟑螂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在潮湿环境中的浓度很高,其中的过敏蛋白被患者吸入后就会引发过敏症状。所以,患者的居家及工作环境需要尽量保持干燥通风、室内不留食物残渣。

食物过敏:食物对过敏疾病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一般引起过敏的食物可以分为乳肉类、水产类、水果类、坚果类和谷物类。过敏原检测的结果对患者日常饮食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但因食物种类过于繁多,不可能全部检测是否过敏,因此患者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同样十分重要,一但确定过敏,要严格避免摄入。

注意事项:

1.保持生活规律,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适应寒热变化。

2.避免强烈抓搔患部,不用热水烫洗,不滥用刺激强烈的外用药物。

3.积极寻找和去除病因,治疗慢性病灶,调整胃肠功能,驱除肠道寄生虫。

4.忌食动物蛋白性食物和鱼鲜发物,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饮酒,保持清淡饮食,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

5.四种食物可以预防过敏:蜂蜜、大枣、金针菇、胡萝卜。

参考文献

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护理 篇4

1 一般资料

本组21例患儿, 其中男13例, 女8例, 平均年龄6.5岁, 病程4周~6周。其中单纯皮肤型11例, 胃肠型4例, 肾型1 例, 关节型2例, 混合型3例。平均住院32 d。

2 治疗方法

主要采取支持和对症治疗。有荨麻疹或血管神经性水肿时用抗组织胺药和钙剂;腹痛时用解痉剂;消化道出血时禁食, 静脉滴注西米替丁, 必要时输血。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改善血管通透性;并用阿司匹林等抗凝;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缓解腹痛和关节疼痛, 重症可加用免疫抑制剂。

3 结果

经过住院治疗, 其中16例治愈出院, 5例好转出院;有3 例反复发作。

4 护理

4.1 心理护理

患儿因病程较长, 住院时间长, 容易产生孤独感, 加之每天的治疗与各种检查, 易导致患儿烦躁、惧怕, 产生厌烦情绪。因此, 护理人员要多与患儿家长沟通, 根据具体情况尽量予以解释, 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 使其了解本病的预后, 使患儿及家属消除恐惧心理, 减轻心理负担, 保持乐观情绪, 赢得患儿及家属的信任, 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2 皮肤护理

观察皮疹形态、颜色、数量、部位和有无反复出现, 详细记录皮疹逐日变化情况。皮疹有痒感, 应保持皮肤清洁, 防擦伤, 防小儿抓伤, 如有破溃及时处理, 防止出血和感染, 进行注射时, 应避开紫癜部位, 防止出血感染。穿柔软、透气性良好、宽松的棉质内衣, 并经常换洗, 保持床铺清洁、干燥, 无碎屑, 避免使用碱性肥皂等致敏原。

4.3 饮食护理

过敏性紫癜勿食致敏性食物, 如果是食物过敏引起的紫癜, 则需要终生严格禁用这种食物。常见的过敏物质, 动物性食物有鱼、虾、蟹、蛋、牛奶等, 植物性食物有蚕豆、菠萝、植物花蕾等。要注意不可使用与过敏物质接触的炊具和餐具。多食富含维生素C、K的食物, 维生素C是保护血管和降低血管通透性的必需物质, 维生素K可增加凝血因子的水平, 有利于凝血和止血, 故应给予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K的食物。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新鲜蔬菜、水果, 特别是西红柿、桔子、苹果、鲜枣等;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有:菠菜、猪肝等。维生素C、维生素K均不耐高温, 故烹调时不宜高温和时间过长。忌食辛辣食品, 要注意避免进食粗糙、坚硬和对胃肠道有机械性刺激的食物, 如带刺的鱼、带壳的蟹、带骨头的鸡、肉等, 以免刺伤口腔黏膜和牙龈, 引起或加重出血。肾型紫癜患儿, 应给低盐饮食。

4.4 关节肿痛的护理

对关节型病例应观察疼痛及肿胀情况, 保持患肢功能位置, 协助患儿选用舒适体位, 教会患儿学会利用放松、娱乐等方法减轻疼痛。同时做好日常生活护理, 并根据病情选择合理的理疗方法, 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对缓解关节痛效果好。

4.5 腹痛的护理

患儿腹痛时应卧床休息, 尽量守护在床边。观察有无腹绞痛、呕吐、血便。注意大便性状, 有时外观正常但隐血阳性。有血便者应详细记录大便次数及性状, 留取大便标本。腹痛者禁止腹部热敷以防肠出血。腹型紫癜患儿应给予无动物蛋白、无渣的流质饮食。同时要注意面色、脉搏、血压的变化, 如出血量较大应暂禁饮食, 绝对卧床休息。发现有面色苍白、出冷汗、烦躁不安、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时, 及时通知医师及家属, 做好输血及其他抢救准备。

患儿若腹部有固定性痛、包块应考虑并发外科急腹症, 肠套叠是主要并发症之一。

4.6 紫癜性肾炎的护理

患儿住院后应定期做晨尿检查, 有水肿的患者要记录尿量, 出院时要叮嘱家属追踪尿检3个月~6个月。

4.7 健康教育

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教会家长和患儿观察病情, 合理调配饮食, 告诉其饮食选择的重要性, 指导其尽量避免接触各种可能的过敏原, 使其做到心中有数, 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对皮肤破溃者, 告诉其创面护理要点和预防感染的有效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保持鼻黏膜湿润, 注意保暖, 防止感冒;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皮肤清洁, 衣服应宽松柔软, 避免化纤类衣服;如有创伤应认真处理伤口, 加强营养, 锻炼身体, 增强体质, 从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4.8 出院指导

患儿恢复期仍需注意休息, 饮食上可适当地逐渐增加蔬菜品种。对较大患儿及家长可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解释疾病的病变过程及转归。预防呼吸道、消化道等疾病, 慎用能诱发本病的食物、药物等。嘱患儿家长按医嘱用药, 尤其是激素应按要求逐渐减量, 并定期复诊。

5 讨论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 以广泛的小血管炎症为病理基础, 以皮肤紫癜、消化道黏膜出血、关节肿痛和肾炎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易复发, 感染、药物、食物、花粉等通常都是致病因素, 护理人员要详细地向家长介绍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 减少复发的机会。过敏性紫癜病情较为复杂, 通过护理人员认真的观察、细心的护理, 既可及时向医生提供病情发展情况, 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控制, 也可减轻患儿的痛苦,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促使过敏性紫癜患儿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儿童过敏性疾病防治 篇5

患过敏性紫癜的孩子要停止食用易导致过敏的食物。过敏是引起此病的一个主要原因,除了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外,在日常饮食上也要十分注意。家长应做到以下几点:

1、过敏紫癜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1.饮食要清淡,主食以大米,面食玉米面为主;

2.多吃瓜果蔬菜。

3.气虚者应补气养气止血。血瘀者可用活血化瘀之品。

4.应多吃高C,C有减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作用,患者多吃这些有助于康复。富含C的有柚子,橙子,柑橘,苹果,柠檬,草莓,猕猴桃,西红柿以及各种绿叶蔬菜等。

2、过敏紫癜不要吃哪些食物

1.忌食肥甘喉味,辛辣之品,以防胃肠积热;

2.对曾产生过敏而发病的食物如鱼、虾、海味等绝对禁忌。

五种常见过敏性疾病的防治 篇6

春季过敏疾病中皮肤过敏居多。常见的有日光性皮炎、花粉症、虫咬皮炎、荨(qian)麻疹等,分别由紫外线、花粉、昆虫叮咬、废气等因素刺激引起。

日光性皮炎:人体的皮肤经过了一冬的养护后,角质层变薄了,对紫外线的防护能力减弱,春日的阳光虽然柔和,其中的紫外线刺激皮肤还是容易引发皮炎。主要表现为红斑、丘疹、脱屑、瘙痒、干疼等症状。

花粉性皮炎:春季里空气中散布的花粉等致过敏物质增多,人体接触后而引起皮炎。主要表现为面部和手部等暴露部位,表现为红肿、丘疹、瘙痒。

荨麻疹:表现为皮肤突然发痒,继而出现大小不等的扁平的疹块,有的苍白,有的红润,可以遍及全身。

过敏性结膜炎

主要症状是眼睛奇痒、流泪、有异物感,检查时发现睑结膜和球结膜有程度不同的充血,这就是春季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结膜炎是由于结膜与空气中的花粉、尘螨、小动物的羽毛和其他微生物接触增多所引起。

过敏性鼻炎

鼻炎分为季节性鼻炎和常年性鼻炎。季节性鼻炎也被叫做花粉症,是接触了花粉、柳絮等所引起。轻者鼻塞、反复打喷嚏、流清水鼻涕、流泪,严重的还可诱发哮喘、喉头水肿、血管性水肿等。

过敏性鼻炎容易与感冒混淆,需要仔细鉴别。过敏性鼻炎鼻腔粘膜表面呈粉红色,无脓性分泌物。

过敏性哮喘

引起过敏性哮喘的过敏原主要有花粉、尘螨、各种病菌等。春天是各种鲜花产生花粉的季节,温暖的日子又适合螨虫生长,各种病菌、支原体等病原更加活跃,容易被吸入体内诱发哮喘。春天的气温不稳定,乍暖还寒,空气的冷热刺激也时引发哮喘发作的诱因。

过敏性胃肠病

除了上述花粉、紫外线等引起皮肤和呼吸道等过敏性疾病外,有一些患者会对某种食物过敏,当摄入某些特异性食物(如:鸡蛋、鱼、虾、泥螺、油菜等)后,引发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还会伴有程度不同的鼻炎、荨麻疹甚至哮喘等,这就是胃肠道的过敏反应。

生活中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有:对鸡蛋、鱼、虾、泥螺、油菜中的异体蛋白质过敏;对虾、黄鳝等含有组胺的食物过敏;对红花菜等含有卟啉类日光敏感物质的食物过敏;对荔枝和菠萝中的蛋白酶过敏。

过敏原的查找

过敏性疾病的发生,需要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体内一些特异蛋白(如免疫球蛋白E缩写LgE )比正常人高,医学上称为过敏体质,据统计约占人群的40%;二是过敏原。过敏原有上千种之多,目前医学通过血液化验只能发现花粉、海鲜等过敏原30-40种。

属于过敏体质的患者,只要离开过敏原也就可以避免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查找过敏原,可先采取回顾性调查。在几次过敏之后,回想一下之前都吃过什么,接触过什么,一般是能够查到自己的过敏原。如果过敏原不明确,或可能存在多种过敏原,再到医院找专科医生帮忙寻找过敏原。

患者往往根据过敏的部位或症状的不同,到不同科室求医,如皮肤科、呼吸科等,如果是查找过敏原,在专业的科室即变态反应科就医更合适。

有患者咨询,同一种过敏原引起的过敏性疾病为什么不同,这是体内特异蛋白不同决定的。所以有的人对某些药物过敏,有的人对花粉过敏,有的则对一些食物过敏;有的人患湿疹,有的人患鼻炎,有的人则表现为过敏性哮喘。

过敏性疾病的防治

1. 口服药物治疗。

常用口服药物是抗组胺类药物(如扑尔敏、开瑞坦等)、激素类药物(如强的松、地塞米松),钙类和维生素类,这些药物一般都能迅速缓解过敏症状。但是,它无法彻底解决过敏原问题,当你遇到过敏原刺激,过敏疾病会再次发作。

过敏性皮肤病患者,根据病情口服扑尔敏或开瑞坦、短时间的地塞米松、葡萄糖酸钙和维生素C。自己不要随意涂擦激素类药膏,尤其是面部忌用强效激素类药膏。因为长期使用激素类药膏,容易留下皮疹、色素沉着、毛孔粗大、毛细血管扩张、皮肤变黑等后遗症,会严重影响面部美容。

过敏性鼻炎:口服抗过敏药物(如酮替芬、开瑞坦),或用伯克纳喷剂喷鼻腔。患者请勿随意选购鼻腔滴鼻药,以免影响鼻腔生理功能。

哮喘发作:口服一些抗过敏药物外,主要使用经口吸入止喘药物,例如必可酮、万托林、爱全乐,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注射脱敏疗法。

是将过敏原制成药物注射入体内,使机体逐渐对抗原产生适应性。这种疗法需要时间比较长,一般是两年以上。

3.饮食方面。

发病期间应戒酒。因为酒精可能引发人体血液内的蛋白处于高敏状态,使之前吃的一些食物而产生过敏。

少吃海鲜类食物。海鲜类是异性蛋白类食物,容易引发过敏。另外一些蔬菜容易引起过敏,如扁豆、毛豆、黄豆,蘑菇、木耳、竹笋,香菜、韭菜、芹菜等。

不宜沾花惹草。过敏性体质的人,尽量少去花草、树木茂盛的地方,外出郊游时最好戴上帽子、口罩和穿长袖的衣物,尽量避免与花粉直接接触。

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分析 篇7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儿科2006至2008年间收治的60名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其中男32例 (53.3%) , 女28例 (46.7%) 。年龄3~12岁, 其中3~6岁17例, 7~12岁43例, 发病季节在1~4月31例 (51.6%) , 5~9月8例 (13.3%) , 10~12月21例 (35%) , 由此可见本病以冬、春季发病为多见。其中合并上呼吸道感染8例, 支气管肺炎2例, 发病前有外伤的1例, 药物过敏4例, 食物过敏5例, 病因不明40例。

1.2 临床表现

1.2.1 紫癜

皮肤紫癜为患儿特征性表现, 疾病前后60例患儿均出现皮肤紫癜, 有些则表现为出血性斑丘疹, 紫癜或出血性斑丘疹大小不一, 形状各异, 压之不褪色, 有部分斑丘疹融合成片, 少数表现呈皮下瘀斑, 紫癜反复出现, 持续时间一般少于1个月。

1.2.2 消化道症状

60例患儿中有17例出现腹痛、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占总数的28.3%, 其中9例患儿主诉为腹痛症状, 病后1~3d内出现皮肤紫癜。患儿腹痛多为脐周痛, 疼痛部位较为模糊, 有1例表现为右下腹痛, 初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 后经密切观察除外;17例患儿中, 4例有便血, 2例有呕血。

1.2.3 关节受累

有20例患儿表现为紫癜伴关节肿痛。肿痛多发于大关节, 最常见为膝关节、肘关节和踝关节。其中, 累及踝关节7例 (35%) , 累及膝关节8例 (40%) , 同时累及踝关节及膝关节4例 (20%) , 同时累及踝关节+膝关节+肘关节1例 (5%) 。

1.2.4 肾脏症状

过敏性紫癜也可引起肾脏症状, 甚至出现过敏性肾炎, 本组60患儿中有10例表现为血尿和 (或) 蛋白尿, 部分患儿表现为下肢非凹陷性水肿, 以双下肢最常见, 本组36例, 其次累及臀部6例、上肢3例、累及面部1例, 肾脏损害时间在发病后3d~4周出现, 平均2.4周, 经诊断4例表现为肾病综合征, 6例表现为肾炎综合征。

1.3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WBC>10×109/L者31例 (51.7%) , WBC (4~10) ×109/L者25例 (41.7%) , WBC<4×109/L者3例 (5%) 。Hb80~100g/L者4例 (6.7%) 。血小板在正常范围内。尿常规检查, RBC>5/HP尿蛋白 (+~++) 者13例 (21.7%) 。大便隐血试验阳性18例 (30%) , 尿蛋白> (+++) 2例 (3.3%) 。

1.4 治疗

60例患儿使用激素治疗。其中单纯性皮肤紫癜口服醋酸泼尼松1.5~2mg/ (kg d) , 分3次口服。消化道型、关节型及有肾脏受累的混合型紫癜, 给地塞米松静脉滴注0.3~0.5 (mg kg) , 连用3d后改用醋酸泼尼松口服, 1.0~2.0 (mg kg) , 至皮疹减退后逐渐减量。腹痛者静脉滴注西米替丁、钙剂、维生素C等治疗。对反复紫癜患儿适当延长激素疗程。

2 结果

本组60例患儿经治疗后均治愈及好转出院。其中4例因反复紫癜第2次入院治疗, 治愈出院。10例合并肾脏损害患儿病程较长, 易反复发作。

3 讨论

儿童过敏性紫癜又称许-亨综合征 (HSP) , 是一种主要以侵犯毛细血管为特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是血管炎性综合征中最常见的类型。临床主要是皮肤紫癜为特点, 还常有过敏性皮疹、关节肿痛等临床表现, 也可发生腹痛、便血和血尿等症状。本病好发于冬春季节, 2~8岁儿童易发病。现代医学一般认为过敏性紫癜的病理是过敏性血管炎[2], 其主要病理改变是全身各系统的小血管壁沉着IgA免疫复合物, IgA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血管壁免疫损伤, 从而导致其血管通透性增高, 血液及淋巴渗出, 上述病理变化引起皮肤、黏膜等多部位的损伤。

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复杂, 发病最常见的诱因和前驱症状是呼吸道感染, 也有患儿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如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紫癜是本病最常见的症状, 故诊断不难。本组患儿中, 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紫癜;其次受累部位为关节, 本组临床资料中有20例患儿不同程度的累及关节, 占总数的33.3%, 且主要累及膝关节、肘关节等大关节, 其他关节受累较少, 这与其他文献报道基本一致[3]。有消化道症状者17人, 占总数的28.3%, 其中9例患儿主诉为腹痛症状, 病后1~3d内出现皮肤紫癜。患儿腹痛多为脐周痛, 疼痛部位较为模糊, 有1例表现为右下腹痛, 初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 后经密切观察患儿3d后出现皮肤紫癜, 转入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儿科治疗, 后确诊该患为儿童过敏性紫癜。

肾脏损害是儿童过敏性紫癜最严重的并发症, 一般认为与本病的预后相关。有文献记载儿童过敏性紫癜有20%~40%可出现肾脏损害[4], 如对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肾活检, 则90%以上出现不同程度肾脏损害[4], 肾脏损害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血尿, 为短暂或持续的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本组60患儿中有10例表现为血尿和 (或) 蛋白尿, 部分患儿表现为下肢非凹陷性水肿, 以双下肢最常见, 本组36例, 其次累及臀部6例、上肢3例、累及面部1例, 肾脏损害时间在发病后3d~4周出现, 平均2.4周, 经诊断4例表现为肾病综合征, 6例表现为肾炎综合征。本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 主要给予对症的治疗。H2受体阻滞剂可竞争性拮抗组胺、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 从而减少皮肤黏膜及内脏器官水肿出血, 对控制皮肤皮疹和减轻肾脏损伤有效;钙剂和维生素C也可用于紫癜后肾炎, 可能由于钙剂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血管壁致密度;双嘧达莫可增加血小板内的环磷酸腺苷 (c AMP) , 抑制血小板聚集。本组有肾脏症状的患儿采用西咪替丁、钙剂、维生素C及双嘧达莫治疗。4例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患儿出现持续蛋白尿, 给予泼尼松及雷公藤多苷治疗, 所有患儿出院时尿蛋白消失, 仍有3例遗留镜下血尿, 但程度较入院时减轻。

综上所述, 儿童过敏性紫癜好发于冬、春季, 临床以皮肤紫癜为主要表现, 也可出现腹痛等消化道症状或关节肿痛易导致误诊, 值得临床重视。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征, 了解该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6至2008年间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收治的60名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对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患儿年龄在3~12岁, 多为冬、春季发病较多, 60名患儿中临床症状为皮肤紫癜60人 (100%) , 消化道症状17人 (28.3%) , 关节肿痛20人 (33.3%) , 肾脏受损10人 (16.7%) 。结论 儿童过敏性紫癜好发于冬、春季, 临床以皮肤紫癜为主要表现, 也可出现腹痛等消化道症状或关节肿痛易导致误诊, 值得临床重视。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儿童,临床表现,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Fernando C, Fervenza FC.Henoch Schonein purpura nephritis[J].Int J Dermatol, 2003, 42 (3) :170-177.

[2]Brendel-Muller K, Hahn A, Schneppenhein R, et al.Laboratory signs ofactivated coagulation are common in Henoch Schonlein purpura[J].PediatrNephrol, 2001, 16 (12) :1084-1088.

[3]徐秀英, 赵晓东.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及胃镜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 2008, 14 (3) :471.

儿童过敏性紫癜58例临床分析 篇8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8例中男37例, 女21例, 男女之比为1.7 6∶1。住院总次数6 9次, 初次住院年龄在2 1个月至1 4.5岁, 其中<5岁8例 (1 3.8%) , 5~1 0岁4 0例 (6 9.0%) , >1 0岁1 0例 (17.2%) 。发病时间:4~9月份发病25例 (43.1%) , 其余时间发病33例 (56.9%) 。入院时有呼吸道感染症状12例 (20.7%) , 自诉发病1周前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前驱感染史31例 (53.4%) 。

1.2 临床表现

1.2.1 皮疹

58例患儿均先后出现皮疹, 累及双下肢58例 (100.0%) , 臀部31例 (53.4%) , 上肢14例 (24.1%) 。伴血管神经性水肿7例 (12.1%) , 其中足背6例, 背部1例。1.2.2关节损害有关节损害表现2 7例 (4 6.6%) , 表现为关节肿痛, 其中踝关节受累20例 (74.1%, 20/27) , 膝关节11例 (40.7%, 11/27) , 腕关节2例 (7.4%, 2/27) , 腰骶关节1例 (3.7%, 1/27) 。3例 (11.1%, 3/27) 以踝关节肿痛为首发表现。

1.2.3 消化道损害

有消化道损害表现2 9例 (5 0.0%) , 均表现有腹痛, 位置不固定。剧烈腹绞痛23例 (79.3%, 2 3/2 9) , 呕吐7例 (2 4.1%, 7/2 9) , 便血及黑粪9例 (3 1.0%, 9/2 9) 。2例 (6.9%, 2/2 9) 以腹痛为首发表现, 1例 (3.4%, 1/2 9) 住院期间发生了肠套叠。

1.2.4 肾损害

有肾损害表现3 2例 (5 5.2%) , 从出现紫癜至发现肾损害的时间为1周至7个月, 中位数为2周。其中有血尿1 7例 (5 3.1%, 1 7/3 2) , 蛋白尿1 2例 (3 7.5%, 12/32) , 血尿伴蛋白尿3例 (9.4%, 3/32) 。全部患儿均无水肿、少尿或肾功能不全。

1.3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升高1 6例 (2 7.6%) , 血沉增快2 5例 (4 3.1%) , 血清Ig A增高1 9例 (3 2.8%) , 抗链球菌溶血素O (ASO) 增高3例 (5.2%) , 支原体Ig M、Ig G阳性各4例 (各6.9%) , EB病毒Ig M阳性1例 (1.7%) 。29例行腹部B超检查, 2例 (6.9%) 显示腹腔少量积水。11例

2 讨论

本组资料显示, 患儿发病以9月份至次年3月份较多, 发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 与春冬季为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相一致, 而且血清学检查显示部分患儿支原体、ASO和EB病毒抗体阳性。这些均提示, 呼吸道感染在HSP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HSP属血管炎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病理基础为广泛的小血管炎症, 因此往往累及多系统和脏器。本组资料中以皮肤紫癜最常见, 同时有关节、消化道和肾脏损害的表现。值得注意的是, 本组2例以腹痛为首发症状, 该类患儿在皮肤紫癜出现前易误诊为外科急腹症。因此, 对于急性腹痛儿童需注意HSP的可能, 应做全面的皮肤、肾脏和关节的检查, 必要时转诊有条件的医院行内镜检查。本组资料中, 有1例HSP患儿发生了肠套叠。笔者分析, 这可能与肠道出血、水肿, 以及功能紊乱有关。因此, 对HSP患儿出现急性腹痛, 不能仅仅是内科治疗, 需要时还应该行腹部超声等检查, 排除并发肠套叠可能。

紫癜肾炎的发生和严重程度是影响HSP预后的关键。据报道, HSP患儿的肾活检90%以上出现不同程度肾脏损害[1]。文献报道[2], HSP肾损害多发生于皮肤紫癜后1个月内, 绝大多数发生于3个月内。然而本组患儿发现尿改变平均时间约为发病后2周, 相对比较早, 这可能与部分家长认为皮疹不出现就不用复查, 导致就诊较迟有关。我们容易发现一些较早发病的肾损害, 而发生较迟且症状不明显的肾损害往往不容易被发现。因此, 笔者建议对于HSP患儿, 无论早期有无肾损害都有必要跟家长强调随访3~6个月, 以便于及早发现肾损害。对于并发肾损害患儿, 也要长期随访观察。

参考文献

[1]Brendel-Muller K, Hahn A, Schneppenheim R.Laboratory signs of activated coagulation are common in Henoch-Schonlein purpura[J].Pediatr Nephrol, 2001, 16 (12) :1084-1088.

儿童过敏性紫癜相关感染因素分析 篇9

资料与方法

2011年11月-2013年5月收治HSP患儿45例, 男29例, 女16例, 男:女=1.81:1;年龄3~14岁, 中位年龄7岁。其中<6岁10例, 6~10岁30例, >10岁5例。45例患儿诊断标准符合第七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的HSP诊断标准[1]。

数据收集:数据资料包括确诊年龄、性别、家族史、既往史、发病时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诊断、治疗及随访情况。

临床分型:45例患儿单纯型8例 (17.78%) , 关节型18例 (40.00%) , 腹型7例 (15.55%) , 肾型3例 (6.67%) , 混合型9例 (20.00%) 。

主要临床表现:本组病例中均无过敏性紫癜家族史;明确食物过敏5例 (11.11%) ;药物过敏1例 (2.22%) ;近1月内有上呼吸道或下呼吸道感染16例 (35.56) , 其中1例同时伴有中耳炎;腹泻1例 (2.22%) ;溃疡性口炎1例 (2.22%) 。入院时有典型紫癜样皮疹42例 (93.3%) , 腹痛16例 (35.56%) , 关节肿痛27例 (60.00%) , 肾脏损害14例 (31.10%) , 发热7例 (15.55%) , 睾丸肿痛3例 (6.67%) , 神经性水肿5例 (11.11%) , 咳嗽16例 (35.56%) 。

实验室检查:所有患儿入院后于48小时内完善相关检查, 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CRP、凝血四项、咽拭子培养、咽拭子EB-DNA、ASO、呼吸道病原学9项及腹部B超。45例患儿中白细胞计数升高19例 (42.20%) , 无1例降低;血小板计数升高19例 (42.20%) , 无一例降低;尿常规异常14例 (31.10%) , 其中尿沉渣镜检红细胞>5个/HP有3例, 尿蛋白阳性3例, 潜血 (±) 11例;粪便常规潜血阳性者10例 (22.22%) ;凝血四项异常5例 (11.11%) ;腹部B超异常9例 (20.00%) 。

结果

通过对45例HSP患儿的病原学结果统计发现, 过敏性紫癜患儿总感染率73.33% (32/45) , 其中肾型紫癜感染率最高达100%, 但病例数少, 结果可能存在偏差;其次为混合型紫癜感染率达88.89%;总的感染中以混合感染为主56.25% (18/32) , 其中以EB病毒与支原体的复合感染为最多38.89% (7/18) , 其次为链球菌与支原体复合感染22.22% (4/18) , 及链球菌与EB病毒复合感染16.67 (3/18) , 其余检出病原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嗜沫/副嗜沫嗜血杆菌、乙型流感病毒等。在各型过敏性紫癜的感染病原体中, 最常见的病原体感染率排序依次为肺炎支原体、EB病毒、溶血性链球菌。

转归:45例患儿均予常规抗过敏、改善血管通透性及对症治疗, 5例重症加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 (800~1 000mg/kg) 治疗, 29例在治疗过程中病情反复, 予相应抗感染治疗后未再复发, 42例治愈出院, 随访6个月无复发, 3例紫癜型肾炎好转出院, 门诊随访治疗。

讨论

既往HSP治疗中多强调抗组胺、抗过敏、改善血管通透性等药物, 强调寻找致敏源, 如食物、药物、吸入物等, 而临床实践中多数患儿往往无明确过敏史。多单位、多样本回顾性分析均提示儿童过敏性紫癜与感染密切相关。吴波等[2]研究145例患儿中上呼吸道感染病例65例 (55.1%) ;盛炎艳[3]观察48例HSP患儿链球菌感染率31.25%;殷佟、陈国金、赵蕾蕾[4]发现HSP患儿中MP感染者41.4%;楼方、肖强[5]报道89例HSP患儿感染率75.3%;刘义红[6]研究显示736例HSP患儿感染率67.67%, 分别检出CMV、MP、埃可病毒、EB病毒、柯萨奇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张碧丽、王文红、范树颖[7]研究显示HSP发病与EB病毒、支原体及链球菌感染有关。本组45例HSP患儿总感染率73.33%, 肾型及混合型紫癜感染率高, 其中混合感染为主, 而MP、EB病毒及链球菌感染在感染病原中尤为显著, 治疗过程亦提示针对性抗感染的重要性, 尤其复发病例。

因HSP发病与Ig A介导的免疫反应密切相关, 感染诱发HSP可能与病原体作为致敏源, 使机体产生变态反应和抗原-抗体复合物反应, 而使免疫功能紊乱有关。通过本组病例研究提示对于HSP患儿应重视各种感染因素在发病中的地位, 积极查找感染病原, 行针对性抗感染治疗, 尤其对混合型、重型及复发型病例。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689-690.

[2] 吴波, 龙莉, 程孝顶, 等.145例儿童过敏性紫癜回顾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2, 11 (2) :100-101.

[3] 盛炎艳.链球菌感染与过敏性紫癜关系探究[J].中国实用医药, 2008, 3 (16) :145-146.

[4] 殷佟, 陈国金, 赵蕾蕾.小儿过敏性紫癜合并支原体感染36例临床分析[J].中国厂矿医学, 2009, 22 (3) :309-310.

[5] 楼方, 肖强.小儿过敏性紫癜89例临床分析[J].四川医学, 2013, 34 (2) :199-200.

[6] 刘义红.儿童过敏性紫癜736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 2010, 30 (10) :107-108.

儿童过敏性紫癜30例临床分析 篇10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30例, 其中男19例, 女11 例, 年龄4~14岁, 平均7.82岁。四季均有发病, 春季10例, 夏季5 例, 秋季3 例, 冬季12例, 以冬、春季为发病高峰季节。既往有药物过敏史者4例, 有食物过敏史者2例, 有棉花、花粉过敏史者2例。可能诱因:上呼吸道感染6例, 食物过敏4例, 蚊虫叮咬2例。全部病例均符合HSP 诊断标准[3]。

1.2 临床表现

11例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 表现为腹痛, 以脐周和下腹部为主, 阵发性绞痛, 其次为恶心、呕吐、血便等。其中3例以阵发性腹痛为首发症状。6例出现关节症状, 表现为紫癜伴发不同部位关节肿胀和疼痛, 其中膝关节3例, 踝关节1例, 腕关节1例, 肘关节1例。仅大便OB阳性16例, 便血5例;伴肾脏损害8例, 以镜下血尿为主。

1.3 实验室检查

所有患儿全部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计数、CRP, 其中白细胞增高11例, 血小板升高10例, CRP升高14例, 所有患者查凝血组合均正常, 24例患儿检测了补体C3, 降低2例, 18例检测了免疫球蛋白, 血清IgA增高5例。

1.4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均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去除病因, 抗炎、抗过敏、解痉止痛、激素、对症治疗。急性期予卧床休息, 发病前3个月尽量忌食鱼、蛋、虾等动物蛋白饮食。对于腹痛仍难以缓解者加用氢化可的松5~10 mg/ (kg·d) 静脉滴注, 症状消失后可改用口服强的松, 总疗程为2~3周。

2结果

经综合治疗, 治愈21例 (皮肤紫癜消失, 腹痛、便血、关节肿痛等消失, 化验检查正常) , 好转7例 (紫癜减轻, 或反复出现, 但程度减轻, 腹痛、便血、关节肿痛明显减轻, 大小便潜血转阴或弱阳性) , 总有效率93.33%。2例在治疗过程中皮疹和关节症状反复出现, 进一步治疗后好转出院, 无1例死亡。

3讨论

过敏性紫癜是小儿常见病, 发病年龄多在3岁以上, 学龄儿童较为常见。男性发病约2倍于女性, 多数小儿在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皮疹是主要表现, 小儿可在臀部及四肢出现对称的红色皮疹, 初期可以是斑丘疹, 有时有痒感, 以后颜色加深成为各种形态的红斑, 可融合成片, 有的可有水疱产生。患儿还可兼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 如反复发作的腹绞痛、呕吐、大便带血。部分小儿可见到关节疼痛不能活动, 甚则关节腔积液。肾脏损害是本病的主要并发症, 可见到血尿、蛋白尿, 重症病例可有肾功能减退。

过敏性紫癜的病理变化为广泛的, 白细胞碎裂性小血管炎, 以毛细血管炎为主。病变累及皮肤、肾脏、关节及胃肠道, 少数涉及心、肺等脏器。过敏性紫癜若以胃肠道为首发症状而紫癜延迟出现或不典型, 则诊断困难, 且容易误诊。故对于腹痛待查患儿, 应反复细致地检查臀部及下肢有无皮疹, 并找寻关节、肾脏等其他系统受累的证据, 有助于该病诊断[5]。

过敏性紫癜的病因目前公认是多因素作为过敏源引起患儿自身免疫反应。可能致敏的因素有感染 (如细菌、病毒等) , 食物 (鸡蛋、牛奶、海鲜等) , 其他如药物过敏、花粉、虫咬等, 所以病初时, 主张先以素食为主, 再进行食物组及吸入组的过敏源测定, 根据检验结果选择食谱及治疗方案。HSP的治疗应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首先是积极寻找和祛除病因及诱因, 控制感染, 对由过敏引起者避免再次接触。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HSP 患儿存在免疫调节功能紊乱[6]。在缓解和控制腹部疼痛及控制消化道出血方面, 肾上腺皮质激素有较好疗效。建议对腹型紫癜最好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减轻痛苦, 控制消化道出血, 并建议静脉应用氢化可的松较口服效果好, 但必须同时控制饮食, 甚至禁食, 减少胃肠道负担和刺激反应。用激素而不控制饮食, 病情不易控制。本组资料中患儿经综合治疗, 总有效率达93.33%, 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此外, 糖皮质激素有免疫抑制作用, 激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越长, 增加医院感染的机会越大, 发病率越高。故要做好患者的隔离措施, 常规口腔、皮肤护理, 搞好个人卫生, 尽可能依据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选择抗生素治疗, 注意防治菌群失调[7]。

参考文献

[1]吴瑞萍, 胡亚美, 江载芳, 等.实用儿科学.6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677-679.

[2]罗会萍.儿童过敏性紫癜58例临床分析.浙江医学, 2010, 32 (5) :731-732.

[3]胡哑美, 汪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50.

[4]杨霁云, 白克敏.小儿肾脏基础与临床.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236-240.

[5]胡伟, 王小艳, 王茜丽.儿童过敏性紫癜120例临床分析.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0, 24 (5) :490.

[6]Lin SC, Tsai MJ, Huang MT, etal.Immunological studies of children with anaphylactoid purpura.Acta Pead sin, 1998, 39 (4) :247-252.

儿童过敏性紫癜108例临床探讨 篇11

关键词 紫癜 儿童 临床特征

资料与方法

2002年1月~2006年12月我科住院资料较完整的过敏性紫癜患儿108例,均符合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准。其中男64例,女44例;年龄<7岁26例,7~12岁82例;发病前诱因不明68例,呼吸道感染史28例,进食海产品史12例。

临床表现:①前驱症状:发病前1~3周往往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并有全身不适、疲倦乏力、发热和食欲不振等,继之出现皮肤紫癜,先有关节痛、腹痛、血尿或黑便等,这些病例往往易误诊。②皮肤表现:均有典型的紫癜样皮疹,首症以皮肤紫癜最常见,紫癜特点为压之不褪色。部分伴血管神经性水肿。单纯双下肢皮疹(以踝部周密)94例次,同时伴双上肢皮疹7例,伴臀部皮疹8例,伴躯干皮疹4例,伴外阴、肛门皮疹2例,皮疹消退时间2~10天。血管神经性水肿发生于手足背部23例,发生于踝部、小腿腹侧8例,发生于胸腰背部2例,发生于额前、眼周3例,消退时间2~7天。③消化道表现:有75例出现消化道表现,不同程度的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其中以腹痛为主要症状的有33例,腹痛出现在紫癜前2~5天。其余病例是继紫癜或关节肿痛后出现腹痛。④关节表现:46例出现不同程度及部位的关节肿痛。其中膝关节34例,踝关节48例,腕、肘关节12例,均于皮疹前2~7天发生。⑤肾脏受累表现:一过性蛋白尿(尿蛋白<7天)或一过性血尿21例。持续蛋白尿9例(尿蛋白>7天),其中尿蛋白(+~+++)16例,>(+++)3例。单纯血尿24例,尿红细胞>3个/HP;蛋白尿加血尿7例,经治疗数周至数月尿蛋白均消失,血尿持续1年或以上者2例。不同肾外症状患儿的肾脏受累表现不同。

治疗方法:全部病例予抗感染和预防感染、抗过敏、避免可疑食物及药物治疗,部分加用强的松,个别给予雷公藤治疗。

预后:本组98例痊愈或好转出院,占94%。10例自动出院。其中6例因单纯皮肤紫癜1~3天好转自动出院,有5例在出院后分别于15天、25天、1个月、50天再次入院。1例14岁男孩,治疗3天后因皮疹消退,自动出院。1年后再发皮肤紫癜,伴腹痛、呕吐、便血再次住院治疗。其他4例不知详情。

预防:①注意避免与致病原接触。②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对各种感染的免疫力。③注意气候变化,预防感冒。④在病情未痊愈之前,不要接种各种预防疫苗,必须痊愈3~6个月后,才能进行预防接种,否则可能导致此病的复发。

讨 论

过敏性紫癜除临床表现突出的皮疹、胃肠道、关节和肾脏等常见症状外,亦有报道其他少见的临床症状。大多患儿查不到所接触的抗原。本组资料表明,过敏性紫癜好发于7~14岁儿童,发病季节以第1、4季度患儿数较多,与病毒感染所致的呼吸道病发病季节相吻合。近年来发病率较高,推测与病毒感染、特殊食物及环境中某些致敏因素有关。

通过对本组患儿临床观察,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①单纯皮肤紫癜患儿不难诊断,往往合并有局限性血管神经性水肿、疼痛。如不按疗程治疗,复发的机会较多,复发间歇时间较短。②以腹痛为主要或首要症状的患儿应注意与急腹症鉴别。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腹痛多为脐周痛,易变性,也有呈剧烈腹痛、大汗、辗转不安,甚至消化道出血,腹部可有压痛,但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或发热、衰竭等表现。③影响过敏性紫癜预后的关键是紫癜性肾炎。肾受累与肾外症状有关,仅有紫癜的患儿出现肾受累表现的几率较小,而皮肤紫癜同时有消化道表现或关节症状者比肾受累表现发生几率大。因此,对早期出现较多肾外症状的过敏性紫癜患儿,特别是消化道表现者应反复多次观察尿液变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参考文献

1 林俊华.综合报告过敏性紫癜少见临床表现.中华儿科杂志,1987,3:169.

2 殷琪.32例紫癜性肾炎预后相关因素的探讨.临床儿科杂志,1995,13(3):192-194.

74例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分析 篇12

关键词:紫癜,过敏性,临床特征,误诊

过敏性紫癜 (HSP) 是儿科常见病, 是以毛细血管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病因复杂, 表现多样。现将我院2006年8月至2010年8月共收74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旨在探讨其临床诊治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4例均为我院2006年8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 男41例, 女33例, 年龄3~15岁, 平均7.42岁。所有患儿均符合《实用内科学》HSP诊断标准[1]。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均停止与可疑物质接触, 给予抗组织胺药物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必要时应用免疫抑制剂。

1.3 治愈标准

皮疹消退, 临床症状消失, 实验室检查正常。

1.4 研究方法

统计患儿致敏物、首发症状、诊断及治愈时间。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致敏物

食物22例占29.73%, 药物14例, 占18.92%, 花粉8例, 占10.81%, 微生物12例, 占16.22%, 不明18例, 占24.32%。

2.2 首发症状

皮疹48例, 占64.86%, 腹痛21例, 占28.38%, 血尿17例, 占22.97%, 蛋白尿11例, 占14.86%, 关节肿痛9例, 占12.16%。

2.3 诊断

首诊确诊59例, 占79.73%, 误诊15例, 占20.27%。

2.4 住院时间

本组74例均临床治愈出院, 无一例死亡。住院时间12~47d, 平均27.46d。

3 讨论

过敏性紫癜 (HSP) 是由于机体对某种物质过敏导致全身小血管受损而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可累及皮肤、消化道、肾脏、关节等多个器官。HSP发病机制尚不完全阐明, 多数观点认为与机体免疫反应有关, (1) 致敏原通过Ig E抗体作用于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及慢反应物质 (SRS-A) , 引起小动脉及毛细血管扩张, 血管通透性增加; (2) 过敏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并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并沉着于血管壁基底膜上, 通过激活补体, 引起血管壁损伤。马莲美等研究表明, HSP患儿NK细胞水平明显下降, CIM细胞百分率降低, CD8细胞百分率升高, CD4/CD8比值降低, 使抑制B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作用减弱, B淋巴细胞活性增高, 机体体液免疫亢进[2]。

本组患儿首发症状皮疹48例, 占64.86%, 腹痛21例, 占28.38%, 血尿17例, 占22.97%, 蛋白尿11例, 占14.86%, 关节肿痛9例, 占12.16%。首诊确诊59例, 占79.73%, 误诊15例, 占20.27%, 提示HSP误诊率较高, 临床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本组误诊15例病例中, 误诊为消化道疾病8例, 占53.33%, 关节炎4例, 占26.67%, 肾小球肾炎2例, 占13.33%, 以胃肠道或关节症状首发的病例误诊率较高, 与国内报道一致[3]。大多数的紫癜性损伤发生时间较晚, 多在皮肤损害之后, 加之血尿、蛋白尿为重要的肾脏病变指征, 临床上重视程度较高, 因此误诊率较低。

本组74例儿童HSP患者全部临床治愈出院, 无一例死亡, 住院时间12~47d, 平均27.46d。提示HSP预后较好。近年来, 国内多数学者认为, 早期、足量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抑制免疫应答, 减轻血管壁损伤, 降低肾损害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4]。另外, 祖国医学对儿童HSP采用清热解毒、化瘀消斑、活血通络、凉血止血的方法, 应用益气养阴、滋阴解毒、活血化瘀等中药辨证施治, 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尤其对紫癜性肾炎的治疗效果较西药更具优势和潜力[5]。

参考文献

[1]戴自英.实用内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3:1763~1764.

[2]马莲美, 谢庆芝, 李晓梅, 等.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T细胞亚群与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研究[J].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0, 33 (5) :348~350.

[3]朱亿颖.小儿过敏性紫癜误诊原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 (32) :286~287.

[4]王亚萍, 沈辉君, 刘爱民.儿童过敏性紫癜288例临床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5, 38 (7) :453~454.

上一篇:高中生物的学习下一篇:理财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