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过敏性紫癜复发

2024-08-06

小儿过敏性紫癜复发(精选10篇)

小儿过敏性紫癜复发 篇1

小儿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血管性紫癜, 诱发原因是小儿体内机制对致敏性物质发生反应, 使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增加, 进而形成的紫癜、黏膜或某些器官出血现象的发生[1]。此类疾病, 病情长短不一, 预后效果有好有坏。为了探讨小儿复发及慢性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对我院收治的100例患儿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 经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100例复发及过敏性紫癜患儿, 对他们的的临床资料及症状进行分析、研究。100例病患均符合儿科相关诊断标准。抽取的100例患儿中男60例, 女40例;年龄在5个月~12周岁, 患儿的病程在均12~27个月。100例患儿中均没有肿瘤及其他慢性疾病, 入院时没有血功能异常现象, 也没有长期服用激素、免疫抑制药等。根据患儿的病情状况及相关入选标准 (紫癜复发是指过敏性紫癜治疗之后3个月内再次出现紫癜症状;慢性紫癜是指临床症状表现持续1年以上[2], 而在1年内病情完全治愈的为普通患儿) 。随机分常规对照组65例, 复发及慢性过敏性紫癜组35例。其中复发及慢性皮疹复发组25例, 在一定的时间内, 患者病程中复发频率为基本都是1~3次;20例患者为肾炎复发及慢性组, 这类患者在病程中复发频率一般为2~9次。对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情历史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处理, 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紫癜性肾炎临床分型及预后分级

1.2.1 紫癜性肾炎类别:

在我国的临床医学上把小儿紫癜性肾炎分为单纯血尿型肾炎、肾炎综合征型肾炎、蛋白尿型肾炎、肾病综合征型肾炎、肾炎肾病综合征型肾炎5中类型;英文代称分别为:HU、GNS、PU、NS、GNNS。

1.2.2 预后分级:

小儿复发及慢性过敏性紫癜的预后分级标准可以参照Counahan等提出的小儿紫癜性肾炎预后分级标准类目, 分A、B、C、D 4个等级。

1.2.3 方法:

通过认真观察并记录所有预选患儿的临床资料, 结合患儿的性别、临床特点、诱发原因、临床症状、地区分布和好发季节等, 来判断治疗患儿紫癜病。

1.2.4 统计学分析:

本次调查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5.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两组患儿的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 其他指标均采用秩和检验, 当P<0.05时, 代表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可以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皮疹复发及慢性组一般资料为:男9例, 女8例;肾炎复发及慢性组的一般资料为:男12例, 女9例;普通对照组患儿的一般资料为:男46例, 女54例;据统计, 两组患儿男女比例间没有明显的差距 (P>0.05) , 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皮疹复发及慢性组患儿的年龄≥9岁的有14例, <9岁的有3例;肾炎复发及慢性组:有15例患儿的年龄≥9岁, 4例患儿的年龄<9岁;普通对照组患儿的年龄≥9岁的有60例, 有40例患儿的年龄<9岁;两组患儿年龄构成差没有明显的差距, 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 。

对两组患儿进行临床症状、身体体征、关节肿痛、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等进行比较, 发现他们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 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 。对两组患儿的肾炎临床分型及预后进行比较, 差异也没有明显的差距, 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儿紫癜性肾炎预后分级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过敏性紫癜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皮肤性疾病, 多发生在6个月~12周岁的儿童身上, 特别是在冬春季节比较常见。它的典型病理特征为持续性皮珍、关节炎、腹痛、肾脏病变等问题, 治疗之后容易复发[3]。据有关报道称大约有67.1%的过敏性紫癜患儿在1年内有复发的情况。以目前的临床症状来看, 患儿的过敏性皮疹反复发作主要以两种形式出现:皮疹复发、肾炎复发, 如果过敏性紫癜患者在治疗后出现皮疹、关节痛、腹痛等症状, 可能为皮疹复;如果患者在治疗后肝功能再次出现异常现象, 则为肾炎性复发。皮疹、肾炎复发及过敏性紫癜均易使病程迁延成慢性, 而且对患儿的肾功能有一定的损害[4]。小儿过敏性紫癜复发对患者的肾脏功能有直接而明显的影响, 曾经有专家对复发及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中性粒细胞、白细胞及其他指标, 做科学的检测, 经检查发现患儿的白细胞等各项相关指标与正常人均有明显不同, 这就很好的说明了紫癜复发对患儿肾功能的影响。另外, 复发及过敏性紫癜比普通过敏性紫癜患者对肾脏功能不利影响更大, 复发次数越多, 对肾功能的损害越大, 随着复发及过敏性紫癜的复发的反复情况越来越严重。患者的复发次数越多, 预后处理越复杂。因此, 减少患儿过敏性紫癜复发次数对患儿的预后处理更有利。

据有关文献报道, 药物、食物、劳累、感染等都是诱发小儿过敏性紫癜的原因。其中, 呼吸系统感染是主要原因, 它在在儿童及青少年中占得比例几乎是总诱因的一半以上。由于儿童各项功能还不完善, 思想意识也没有完全形成, 所以在小儿反复及过敏性紫癜病中的诱发原因多为病菌感染、食物不干净等引起的持续性皮疹或者腹痛, 另外, 据有关数据显示明显蛋白尿也是肾炎复发及过敏性紫癜患者的诱发原因之一[5]。

经过对小儿复发及过敏性紫癜病的分析与研究显示, 皮疹复发及慢性过敏、肾炎复发及慢性过敏性紫癜病与患儿的严重腹痛、持续性皮疹、肾炎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临床中慢性及过敏性紫癜出现肾炎的概率很高, 所以, 在临床治疗中对于慢性及过敏性紫癜患者肾功能状况做详细的检查与处理。尿蛋白对肾小管的毒性影响, 已经受到临床界的广泛关注。持续显著性蛋白尿与肾脏持续受累有关, 但对于持续显著性蛋白尿在复发及慢性过敏性紫癜肾功能持续受损中的影响程度, 并没有明确地态度, 需要进一步研究。

摘要:目的 分析儿童复发及慢性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 探讨影响预后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 对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00例复发及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复发及慢性过敏性紫癜组和常规对照组, 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儿在肾炎、持续性皮炎、严重腹痛等方面的发生率有明显的差异性 (P<0.05) , 但是在消化道出血, 关节疼痛等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 (P>0.05) , 无统计学意义;同时两组患儿肾炎分析类型和预后比较也没有明显的差异 (P>0.05) 。结论 小儿过敏性紫癜初期有持续性皮疹症状, 然后会有关节痛、腹痛现象出现, 而且很有可能转化为慢性过敏性紫癜。在治疗时, 建议进行肾活检、腹腔镜检查, 以便确认病变部位的严重等级, 进而指导治疗。

关键词:小儿,复发,慢性,过敏性紫癜

参考文献

[1]胡国宏.儿童过敏性紫癜近五年临床特点变化及影响预后因素[D].安徽医科大学第1附属医院, 2012:1-46.

[2]曾聪灵.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探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 (32) :190-191.

[3]郑芳.小儿复发及慢性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8) :164-165.

[4]吴秀萍.小儿36例复发及慢性过敏性紫癜临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 (9) :999-1000.

[5]史龙泉.高丽萍过敏性紫癜70例临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 2010, 39 (11) :567-569.

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护理体会 篇2

【关键词】小儿;过敏性紫癜;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183-01

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小儿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主要以小血管炎作为主要的病变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紫癜通常在2岁到8岁学龄儿童中发生,此病的发病具有很明显的季节性,通常情况下,春季和冬季的发病率比较高,一般情况下预后比较好,但是此病比较容易复发。毛细血管为小儿过敏性紫癜主要病变部位,血尿、便血、关节肿痛以及皮肤紫癜等等为其主要的临床特征。笔者就将对6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观察的结果以及护理的体会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09年3月到2010年12月收治的6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年龄在2岁到8岁之间,男孩42例,女孩27例;混合型24例,肾型12例,关节型17例,腹型8例,单纯型8例,临床表现为皮肤紫癜,伴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和尿血等。均无上呼吸道感染史,药物过敏史,进食过易引起过敏的食物34例,近期有感冒史10例,服用扑尔敏等抗过敏药物史28例,按照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各2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性,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不进行任何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具体措施为:

1.2.1 护理常规

(1)执行出血性与肾小球疾病(有肾损害)一般护理常规。

(2)给优质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无渣饮食,如有胃肠道大出血、腹痛明显应禁食、输血及给止血药。禁食生、辛辣、冷硬食物及海鲜类食物。

(3)急性期卧床休息,至症状消失(皮疹消退、无关节肿痛、无腹痛)后下床活动。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紫癜形态、分布及消退情况,如有瘙痒时,剪短指甲,勿搔抓,遵医嘱使用止痒剂外涂(炉甘石擦剂)。

(5)对腹型患者更应该警惕肠穿孔和肠套叠的发生,注意腹痛性质、排便次数及有无血便,腹痛者遵医嘱给镇痛、解痉剂、肾上腺皮肤激素并观察疗效。禁食应静脉补充营养液。关节肿痛者抬高患肢,并保持关节的功能位。对肾损害患者按肾炎护理常规进行。

(6)筛出食物性过敏原。半年内避免食用易致敏食物。

(7)遵医嘱应用抗感染、激素及抗组胺药物,并观察疗效及副作用。

(8) 消化道症状及皮疹明显,可遵医嘱予以血液灌流,执行血液透析后护理常规。

(9)出院指导本病易复发或并发肾损害,应针对具体情况予以解释。教会家长和患儿观察病情,合理调配饮食,1~3个月禁食鸡蛋、牛奶、辛辣食物,遵医嘱专科门诊随访半年或更长时间尿常规。

1.2.2 针对性护理

(1)经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应该和呼吸道感染患者相互隔离,条件比较好的患者应该入住单人间病室,并且要减少探视,以便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注意保暖,在根本上避免受凉。在患儿发病期间必须要卧床休息,等病症得到好转以后才能够下床进行适量的活动。

(2)加强对皮肤的护理

对患儿皮肤的完整性进行观察,并且要时刻保持患儿皮肤的清洁,并且避免患儿皮肤产生抓伤、擦伤,如果发现抓伤、擦伤等破溃必须要进行及时的处理,这样能够很好的避免压迫和刺激受损皮肤的部位,病室内的床单要整洁,没有碎屑,患儿的衣服应该宽松,并且采用棉织品,这样能够使患儿在舒适的环境中进行治疗。

(3)加强病情观察

在护理过程中,必须要对患儿皮肤紫癜所出现的部位进行详细的观察,并且对其数量、部位的变化进行认真的记录。患儿紫癜的部位增多、皮肤出现了水肿或者出血性的大疱,我们应该做好预防感染处理工作。在进行注射时,我们必须要避免在紫癜的部位进行,这样能够很好的防止出血感染的产生。注意紫癜形态、分布及消退情况,如有瘙痒时,剪短指甲,勿搔抓,遵医嘱使用止痒剂外涂(炉甘石擦剂)。对腹型患者更应该警惕肠穿孔和肠套叠的发生,注意腹痛性质、排便次数及有无血便,腹痛者遵医嘱给镇痛、解痉剂、肾上腺皮肤激素并观察疗效。禁食应静脉补充营养液。关节肿痛者抬高患肢,并保持关节的功能位。对肾损害患者按肾炎护理常规进行。腹型的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应该对其有无血便、呕吐以及绞痛等进行观察,并且注意其大便的形状,及时的将其大便进行留收,将大便的性状以及次数进行详细的记录,腹痛患儿要禁止其腹部进行热敷,这样能够避免引起患儿肠出血,对于那些腹痛严重而且便血量多的患儿,要做好输血、止血等抢救工作,将脉搏、血压记录好,对于腹痛严重到难以缓解、血便不止的患儿,要提升自身的警惕性,一旦发现有穿孔、坏死等现象,必须要及时的报告给医生,及时进行手术,从根本上杜绝因为漏诊、误诊而延缓或耽误了抢救时机现象的出现。关节型的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应该对其水肿以及疼痛情况进行观察,时刻保持患者患肢功能的位置,并且协助患儿选取舒适的体位,最大程度上避免在患儿的患肢进行静脉输液。

(4)对有无并发肾脏损害情况进行严密观察

患病情况较轻的患儿仅仅有短暂的蛋白尿以及血尿,患病情况严重的患儿可能会出现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大量蛋白尿以及不同程度上的水肿,还可能出现高血压,这类患儿应该卧床进行休息。有水肿的过敏性紫癜患儿局部皮肤必须要防止長期的受压,观察其体重变化以及水肿消退的情况。那些患有高血压病的患儿应该对其进行定期的血压测量,并且对其血压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同时应注意观察其瞳孔、神志以及是否有惊厥、意识改变、复视、呕吐、头痛等高血压的脑病表现,一旦发生上述症状,就必须要立刻报告给医生进行积极、及时的抢救。

1.3统计学处理

本组资料均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建对比采用X平方检验,P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了对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临床护理,治疗组患儿显著有效5例,进步17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治愈率为94.7%。对照组患儿显著有效0例,有效8例,无效4例,进步11例,总治愈率率为86.3%,两组总治愈率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表1两组3、7、10天康复情况对比(%)

3、讨论

小儿过敏性紫癜需要我们细心的呵护和照料,这就需要我们注意其药物治疗护理以及饮食护理,药物治疗护理和饮食护理都是和过敏性紫癜康复密切相关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饮食应该为易消化、清淡的食物,避免进行胡椒、干姜、生葱等刺激性食物以及海鲜、奶、蛋等热性食物,在患儿病初阶段中,应该将动物蛋白类食物进行停用,要求护理人员详细的向患儿的家长交代所需要禁食的种类,并且随时的进行检查和监督。那些出血者以及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应该立刻禁止饮食,等到便血、呕吐消失以后再进用面条、稀粥等食物。合并肾脏损害、高血压、水肿者应该进食低盐类的食物,在患儿出现大量蛋白尿期间,必须要进食低蛋白的食物。对于混合型或者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患儿,必须要禁食调料、水果、蔬菜、奶、蛋、肉、虾、鱼等食物,一日三餐都以米汤加盐或者加糖适量的食用。等到关节痛、腹痛完全消失以后,并且没有新的皮肤紫癜(转下页)(接上页)出现,可以食用有渣食物。小儿过敏性紫癜的康复需要护理人员对其进行细心、认真的呵护,因此,身为一名护理人员,我们必须要明确自身的责任,对护理方法和知识进行深刻的记忆和不断的丰富,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患儿尽快康复。

参考文献

[1]任永梅,杨琳,周艳.43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护理[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6,(02).

[2]房永红,谷巧月.护理干预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康复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6,(01).

[3]陈燕丹,蔡若吟,谢泽曼.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6,(14).

[4]靳书兰,靳晚玲,崔燕362例过敏性紫癜的观察与护理[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9,23(4):307~308.

[5]张素霞.20例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护理体会[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2(2):181~182

小儿过敏性紫癜复发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为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患者, 其中男26例, 女20例, 年龄5岁~12周岁, 首次发病, 病程在7 d以内, 均符合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准。

1.2 方法

将4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23例, 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无显著差异。2组均予以一般治疗及对症治疗, 如卧床休息, 抗感染, 应用钙剂和抗组胺药等。在此基础上, 治疗组予以斯奇康0.5 m L, 隔日1次肌肉注射, 共15次。

1.3 疗效观察

记录过敏性紫癜复发情况, 停药后对全部病例进行为期6个月的观察, 每2周门诊随访1次, 紫癜消失1周后再次出现者为复发。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见表1.

3 讨论

过敏性紫癜是血管炎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早期研究发现其发病与Ig A、Ig E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有关,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除此之外还与其他多种因素有关, 如免疫功能失调、T细胞功能改变、细胞间黏附分子-1参与、血浆内皮素升高、基因易感性等等, 为多种病因联合致病。治疗原则为积极寻找和去除致敏因素, 如控制感染、素食, 补充维生素C, 应用钙剂和抗组胺药等, 有肾脏改变者用糖皮质激素等。多数患者于1周~2周左右可痊愈, 但易复发, 目前尚无理想的控制过敏性紫癜复发的药物。斯奇康为新一代的双向免疫调节剂, 它的主要成分是卡介菌提取物———卡介菌多糖核酸, 有文献报道对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皮肤过敏性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本组结果显示:斯奇康可有效预防过敏性紫癜的复发,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为: (1) 斯奇康通过卡介菌多糖核酸对T细胞致敏, 产生细胞介导的传染免疫, 致敏T淋巴细胞在抗原的特异性刺激下分化增殖并合成, 释放出一系列淋巴因子, 刺激网状内皮系统, 激活单核巨噬细胞功能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通过这一作用, 可有效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从而减少紫癜的复发。 (2) 斯奇康可稳定肥大细胞膜, 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 持续刺激机体产生过量Ig G抗体, IgG抗体又可与结合于致敏肥大细胞膜上的Ig E抗体竞争抗原, 产生抗体封闭, 从而增强机体抗感染和抗过敏能力, 调节患者免疫水平, 有效预防过敏性紫癜的复发。

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的辩证施护 篇4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辩证施护;中医护理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以免疫复合物在血管内沉积为主要表现,是儿童中发病率最高的血管炎, 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紫癜、黏膜出血,也可伴有皮疹、关节痛、腹痛及肾脏损害。本文通过对我院50例过敏性紫癜住院患儿,从中医辨证施护的理论出发,在一般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皮肤护理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外治法辨证护理,其临床疗效肯定,病情反复情况得到较好控制。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自2010年7月~2011年7月,对我院病房符合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准[7],的50例患儿进行辩证施护,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17岁, 病程最短1天,最长13个月。通过中医辨证将其分为风热伤络12例,血热妄行33例,阴虚火旺1例,气不摄血4例。

2 中医辨证分型

2.1 血热妄行证 起病较急,皮肤出现瘀点瘀斑,色泽鲜红或紫红,或伴鼻衄、齿衄、便血、尿血,同时见心烦、口渴、便秘,或有发热,或伴腹痛,或伴关节疼痛,舌红,脉数有力。

2.2 陰虚火旺证 皮肤有青紫点或斑块,时发时止。手足烦热,颧红咽干,或午后潮红,盗汗,伴有鼻衄、齿衄。舌红、少苔,脉细数

2.3 气不摄血证 病程较长,皮肤紫斑反复发作,色淡。面色晄白,神倦乏力,头晕目眩,心悸少寐。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3 辩证施护

3.1一般护理 将患儿安置在非感染病房,急性期尽量卧床休息。病室内温湿度适宜,空气新鲜, 注意保暖, 床铺要平整、清洁,衣被柔软舒松。注意口腔清洁。发热时密切监测体温。

3.2 情志护理 注意和患者的交流和沟通,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再正确使用中医心理疗法配合医生的治疗以取的更好的临床疗效。

3.3 饮食护理

3.3.1 血热妄行型 宜食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品,如: 银耳、黑芝麻、大白菜、梨等。食疗选方:①银耳、冰糖各10g,大枣10枚,加水常法炖食;②连翘30g,水煎代茶饮。

3.3.2 阴虚火旺型 宜养阴清热之品,如: 绿豆、黑芝麻、苹果、西瓜等。食疗选方:①绿豆50g、粳米100g、大枣10枚,冰糖少许,煮至汤稠粥熟食用;②白茅根、生地各30g,水煎代茶饮。

3.4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 及时修剪过长的指甲,防止抓挠致使皮肤受损而继发感染。患处如有痒感,禁用手抓痒,防止抓破皮肤感染。

3.5 中医外治法的护理

3.5.1 熏洗疗法的护理 中药熏洗疗法为我科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中医特色疗法之一,根据辨证对于血热妄行及阴虚火旺的患儿给予紫癜1号洗剂(生地、丹皮、赤芍、紫草、当归、地肤子、苦参、红花);风热伤络的患儿给予紫癜2号洗剂(苦参、百部、赤芍、当归、荆芥、防风、地肤子、红花)。护理方法:根据不同的证型将相应的紫癜洗剂倒入木盆中,加入4000-5000ml的开水,将患儿双腿置于蒸汽上方,让其双腿被蒸汽熏蒸,待药温降至38℃-43℃之间,将患儿两腿置于木桶中进行洗浴,剩余药液持续加热,少量间隔倒入木桶,维持水温,以利于药物作用的发挥。

3.5.2 穴位敷贴疗法的护理 穴位敷贴疗法是针对腹型及关节型的患儿,是将我科研制的腹痛贴或关节痛贴敷贴到相应的疼痛部位,根据贴穴的部位选择合理的体位,再根据敷贴的部位选择大小合适的穴位贴。贴敷时间为30分钟-2小时。随时观察贴穴部位皮肤,如有不适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4 结果

通过辩证施护50例患儿中32例痊愈(紫癜及色素沉着消失,腹痛、便血、关节肿痛等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半年内无复发。),11例显效(紫癜减轻,无新的紫癜点出现,腹痛、便血、关节肿痛明显减轻,大小便潜血转阴或弱阳性),2例好转(皮肤紫癜时起时消,程度减轻,腹痛、便血、关节肿痛减轻。),5例无效(临床症状未减轻,实验室检查与治疗前改善甚小,或无改变),总有效率90%。

5 讨论分析

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很多,如外邪侵袭、血热妄行、饮食所伤、气虚失摄、瘀血阻滞等,但最终都是导致脉络受损、阴阳失调或气血不和,使血液不循常道,溢出脉外,留滞于肌肤而成。我们遵循中医理论,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制定护理计划,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因此辩证施护对于过敏性紫癜的治疗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5.1 饮食护理疗法是为避免过敏性紫癜的复发的重要措施 严格的饮食控制有利于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病情控制,促进患儿康复。在治疗基础上,进行严格的饮食控制,避免了接触食物过敏原,限制了异种蛋白进入机体,切断了抗原与抗体的结合,避免了高敏状态下变态反应的发生。

5.2 外治法的护理缩短了过敏性紫癜患儿相应症状的病程 小儿过敏性紫癜外治法主要为穴位贴敷及中药熏洗治疗。不仅可以通过皮肤的渗透作用使药物的有效成分直接吸收,直入血络经脉输布全身,以发挥其药理作用;又可以激发经络系统的功能,起到纠正脏腑阴阳气血,扶正祛邪等作用。小儿肌肤嫩薄, 更使局部贴药物药力直达病所,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参考文献

[1]张碧丽,王文红,范树颖.儿童过敏性紫癜575例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 2001, 39(11): 646-649

[2]王春梅,王焕春.过敏性紫癜的护理体会[ J].辽宁中医杂志,2003, 30(7): 590

[3]刘鸿雁,李淑芹,丁雅杰. 54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吉林医学,2009,30(4):321.

小儿过敏性紫癜复发 篇5

转上级医院行植皮手术, 见表1。

2.2 2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比较。实验组4天内总有效率为40.6% (13/32) , 8天内总有效87.5% (28/32) , 12天内总有效率为96.9% (31/32) ;对照组4天内总有效率为10.0% (3/30) , 8天内总有效46.7% (14/30) , 12天内总有效率为93.3% (28/30) 。其中实验组在4天内和8天内总有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7.58, P<0.01;χ2=11.81,

3讨论

放射性皮肤损伤开始主要表现毛细血管充血、内皮肿胀、通透性增加, 继之肢原纤维肿胀、弹力纤维断裂、毛囊腺体破坏、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坏死、血栓形成, 基底细胞死亡, 真皮乳头层纤维样坏死, 边缘表皮明显增厚, 空泡复性[2]。放射性皮炎轻者通过指导患者避免日晒, 不用热水, 不涂用酒精、碘酒和肥皂刺激物, 保持局部清洁卫生, 且不穿有领的上衣, 穿用柔软棉制衣服, 避免衣领与放疗面反复磨擦, 可以好转。但出现Ⅱ度以上放射性皮炎后, 病人都会产生恐惧症, 医务人员除了给予积极心理护理外, 还应予以积极的治疗。

传统方法多采用局部清洁, 外用抗生素, 再用凡士林油纱布包扎隔离, 效果不甚理想。在二次换药更换敷料时发现凡士林油纱布易与伤口粘合。因此, 护士更换纱布时尽管小心翼翼, 病人还是感到痛苦, 经常引起伤口渗血, 损伤新生组织, 增加创口感染机会, 延长伤口愈合时间, 给患者造成生理及心理上的痛苦和不便。优拓敷料作为一种水胶体与凡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8例患儿均为本院门诊或住院儿童, 全部病例都符合儿童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准[2], 均为2次以上发病, 其中51例本次发病即来本院治疗, 17例由外院转入。在68例患儿中:男39例, 女29例;年龄3~14岁;病程3个月~4年;第2次发病者29例, 第3次发病者24例, 3次以上者15

士林相结合共同覆盖在有孔聚脂网上的一种新一代伤口换药敷料。水胶体的主要成分为羧甲基纤维素钠, 以线性方式膨胀12倍, 具有较大的吸收液体能力。优拓敷料接触伤口表面渗出物后, 水胶层吸收渗出物形成水凝胶, 不粘伤口, 避免换药时损伤新生的肉芽组织, 对创面起保护作用, 加速伤口愈合[3];且优拓敷料的水胶颗粒与凡士林相互作用形成脂质水胶体作用于伤口表面, 为创口愈合创造最佳湿性环境[4], 利于调节氧张力, 促进血管生长, 减轻疼痛;此外, 漏孔网面有利于创面坏死组织及分泌物引流, 水胶敷料中p H值为5.6的酸性环境能抑制绿浓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两种常见皮肤感染细菌的生长, 降低感染率[5,6,7]。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的皮炎平均愈后时间、增加的住院天数和疼痛改善时间皆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由此可见, 优拓敷料相比普通凡士林油纱布能够更明显减轻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局部疼痛和不适, 加快创面愈合, 减少换药次数, 降低感染率,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谷铣之.肿瘤放射治疗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 中国协和医

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3:112.

[2]付小兵.创伤修复基础[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7:

[3]许伟石, 乐嘉芬.烧伤创面修复[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

[5]陈灵, 李鸣凤.优托用于外科清创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

[6]周萍.水胶体敷料应用于放射性皮炎30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

杂志, 2008, 14 (10) :64-65.

[7]焦迎春, 常晓畅, 黄仙芝, 等.新型软聚硅酮泡沫敷料治疗放射

性皮炎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 (中旬版) , 2010 (5) :1282-1283.例;伴关节疼痛者17例, 伴有腹痛者13例;尿常规检查为RBC>10/HP的7例, Pr (+) 5例;特异性Ig E阳性者35例, 血清总Ig E>100 IU/L者21例;其他实验室检查, 如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血块收缩时间、肝肾功能等均未见明显异常。

1.2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以中药过敏煎加味治疗, 基本方为银柴胡10 g, 防风10 g, 五味子5 g, 乌梅10 g, 生甘草5 g, 紫苏10 g;辨证属气不摄血者合归脾汤, 肝肾阴虚者合六味地黄汤, 阴虚火旺者合茜根散, 如兼风热合银翘散, 血热合犀角地黄汤。加减:若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者加赤芍、络石藤, 腹痛加元胡、白芍, 血尿加小蓟草、白茅根, 皮肤瘙痒明显者加白鲜皮、地肤子和蝉蜕。上方一剂两煎, 共取药汁200 m L, 分早晚2次服用, 根据病情一般用药1~3个月。

除11例患儿在转入本科时已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至逐渐减量停药外, 其他病例均不使用激素, 但根据情况配合一般治疗及对症处理, 如卧床休息, 控制感染, 应用抗组胺药和钙剂、维生素C等, 忌食鱼虾、海腥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并参考过敏原检测结果, 避免接触或食用致敏物质。

1.3 判定标准

反复发作的过敏性紫癜目前无统一的疗效标准, 作者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制定如下判断标准。治愈:治疗3个月内症状完全消失, 紫癜消退, 实验室检查正常, 随访2年无复发;显效:治疗3个月内症状完全消失, 紫癜消退, 实验室检查正常, 随访1年无复发;无效:治疗3个月内紫癜不消退, 或实验室检查指标无改善, 或1年内再次复发者。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治愈37例, 显效25例, 无效6例, 总有效率为91%。无效的6例中1例治疗后3个月内紫癜未消失, 1例尿检RBC无改善, 3例1年内复发, 1例肾损害加重。

2.2 病案举例

张××, 男, 7岁半, 入院日期为2006年9月28日, 患儿因“反复皮肤紫癜2年再发伴膝关节肿痛10天”入院。患儿既往“体虚易感”, 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瘀点瘀斑, 当地医院诊断为“过敏性紫癜”, 随后曾2次复发, 先后多次在外院门诊或住院治疗, 给予糖皮质激素、抗过敏等药物, 病情均能暂时缓解。10天前患儿皮肤再次出现瘀点瘀斑并伴关节肿痛, 在外院用“糖皮质激素”治疗1周效果不好而转入本院。入院时皮肤可见稀疏状瘀点瘀斑, 色暗红, 以四肢、臀部为甚, 双侧膝关节肿胀明显, 活动受限, 体倦乏力, 纳呆便溏, 舌淡红, 脉细弱。查血常规示:WBC为11.0×109/L, N为63%, Hb为11.2 g/L, PL为132.2×109/L, ESR为20 mm/h, 血清总Ig E>100 IU/L。尿常规示:Pr (+) , RBC 15~20/HP。此系脾肺二虚, 气不摄血, 治以拮抗过敏、健脾益气、和营摄血, 投过敏煎加味合归脾汤加减治疗。方药:银柴胡10 g, 防风10 g, 五味子5 g, 乌梅10 g, 紫苏10 g, 赤芍10 g, 络石藤10 g, 小蓟10 g, 白茅根10 g, 生黄芪15 g, 白术10 g, 当归10 g, 生甘草5g。水煎服, 日1剂, 1周内减停强的松。连续服中药1周后关节肿痛基本消失, 去赤芍、络石藤, 再服2周后皮肤斑疹基本消失, 查尿常规示:Pr (±) , RBC5~10/HP。出院后以上方随证加减结合健脾益气, 共巩固治疗2个月后尿检阴性, 随访2年紫癜未再复发。

3 讨论

过敏性紫癜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所致的广泛性毛细血管炎症, 病因尚未完全清楚, 但具有遗传倾向, 各种致病因素, 如感染、食物、药物、花粉、虫咬及预防接种等都可以作为致敏因素, 使具有敏感素质的机体发生变态反应而造成一系列损伤, 但大多数病例又查不到所接触的抗原[1],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约有1/2以上的过敏性紫癜与自身免疫关系密切[3]。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 常常反复发作, 因此, 控制和预防复发是治愈和改善预后的关键。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常因外感风邪或接触异物, 在机体正气不足或禀赋有异的情况下, 邪着肌肤, 与气血相搏, 灼伤脉络, 血溢脉外, 而禀赋有异 (“特禀质”) 是本病发生的内因和过敏反应发生的关键因素,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4]。作者根据复发性过敏性紫癜患者通常存在的“特禀质”特点、免疫功能异常和过敏情况, 应用具有抗过敏作用的中药治疗, 以加快机体对过敏原的适应, 降低机体对过敏原的敏感性, 控制复发, 提高疗效, 故选择过敏煎加味为主结合辨证用药, 取得了良好疗效。

过敏煎为名老中医祝谌予之验方, 由防风、银柴胡、乌梅、五味子和甘草组成。方中银柴胡甘寒益阴, 清热凉血;防风辛甘微温, 疏风化湿止痒;乌梅酸平, 五味子酸温, 能敛肺、涩肠和固肾。组方寒热共济, 有收有散。现代药理研究证明, 过敏煎对低分子右旋糖酐所致的小鼠全身瘙痒反应和对组胺增加导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反应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对皮肤过敏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5]。方中紫苏善“解鱼蟹毒”, 可治疗对鱼蟹类过敏所引起的病症, 对过敏体质具有缓解作用, 实验表明紫苏叶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6], 能增强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非特异免疫功能[7]。诸药合用, 共奏祛风解毒、拮抗过敏、消除紫癜之效, 并达到了缓解和改善患儿“特禀质”的目的, 因此能预防紫癜复发, 远期效果好, 值得推广应用和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688-689.

[2]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589-592.

[3]高微, 李景华.176例儿童过敏性紫癜过敏原特异性IgE和总IgE水平检测[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7 (9) :1199-1200.

[4]张君.儿童体质特点与过敏性疾病关系浅述[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09, 1 (2) :160-162.

[5]郭玉成, 赵玉堂, 李秀芬.过敏煎抗过敏作用的药效学研究[J].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8, 4 (25) :387-389.

[6]韦保耀, 黄丽, 滕建文, 等.紫苏叶抗过敏作用的评价[J].食品科技, 2006 (8) :284-286.

小儿过敏性紫癜复发 篇6

关键词:匹多莫德,过敏性紫癜,复发,免疫功能,儿童

过敏性紫癜又称亨-舒综合征(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一种累及皮肤、胃肠道、关节及肾脏的全身性小血管炎综合征。该病多见于2~8岁儿童,临床上应用激素治疗,皮疹可以消退,尿蛋白可以减少,但容易反复,其复发率为30%~40%[1]。而反复发作的HSP容易发生肾损害,是儿科慢性肾衰竭最常见的原因之一[2]。近年来该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3],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随着临床免疫学研究的迅速发展,本病的免疫功能改变受到广泛的关注。大量研究表明[4,5,6],HSP患儿存在明显的免疫功能紊乱,可能是发病机制之一。而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紊乱是过敏性紫癜病情复发的关键因素[7]。因此,通过调节HSP患儿的免疫功能,可能对治疗和预防HSP复发有积极作用。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证实[8,9],匹多莫德具有刺激和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因此,本研究通过应用匹多莫德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探讨其对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和预防复发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过敏性紫癜患儿76例为研究对象,诊断符合1990年美国风湿病协会的HSP诊断标准[10],且未接受过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治疗,均为初发。其中,男45例,女31例;年龄3~13岁,平均6.5岁。所有病例均有出血性紫癜疹,有关节肿痛54例,腹痛40例,关节肿痛和腹痛30例,单纯性皮疹12例,镜下血尿和(或)蛋白阳性13例。将其随机分为匹多莫德组(n=40)和一般治疗组(n=36),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选15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三组儿童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如控制感染,应用抗组胺药、钙剂和抗凝剂,有腹痛和关节痛者应用激素。匹多莫德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液(江苏吴中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400 mg/支),开始每日2次,每次1支,连服2周,随后每日1次,每次1支,疗程为12周。两组患儿出院后每个月随访1次,共12次,详细记录其病情变化,观察治疗后6个月及1年内的复发情况。

1.3 实验室检查

1.3.1 标本采集

所有HSP患儿分别在治疗前及3个月后抽静脉血3 m L,健康儿童亦抽静脉血3 m L,其中1 m L用于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2 m L用于测定免疫球蛋白Ig G、Ig A、Ig M水平。

1.3.2 血清免疫球蛋白Ig G、Ig A及Ig M水平测定

采用免疫散射速率比浊法,应用美国Beckman-Coulter公司的Arra360型散射免疫比浊仪检测,试剂为该公司原装进口。

1.3.3 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

CD3、CD4、CD8用BD-Facs Cal ibur流式细胞仪测定,CD3-Per CP、CD4-FITC、CD8-PE单克隆抗体购自Becton Dickinson公司,操作步骤按试剂盒说明。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HSP患儿复发率比较

匹多莫德组患儿在6个月及1年内复发病例分别为4例和6例,复发率为10.0%和15.0%,而一般治疗组复发病例为10例和13例,复发率为27.8%和36.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前三组血清免疫功能检测结果比较

治疗前,匹多莫德组及一般治疗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 G、Ig A、Ig M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Ig A、CD3、CD4及CD4/CD8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Ig G、Ig M及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治疗后两组HSP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

治疗后,匹多莫德组患儿的CD3、CD4、CD4/CD8较一般治疗组显著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Ig A较一般治疗组降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过敏性紫癜是儿科最常见的系统性血管炎之一,该病特点为血小板不减少性紫癜,常伴关节肿痛、腹痛、便血、血尿和蛋白尿。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抗组胺药或皮质激素等治疗有效,但部分患儿容易复发。研究表明,过敏性紫癜患儿存在多种免疫功能紊乱,表现为外周血T细胞亚群紊乱,体液免疫功能上调,B细胞呈多克隆活化,Ig A抗体分泌增多[11],并以复发的HSP更为显著[12]。正常情况下CD4和CD8相互诱导和制约,调节和维持正常免疫功能的稳定。而CD4细胞又可分为两个亚群Th1、Th2,均来自于共同的早期T细胞。Th1主要活化巨噬细胞及诱导细胞免疫反应,而Th2细胞能辅助T淋巴细胞分化增殖、产生抗体,两者通过各自分泌的细胞因子互相调节,互相制约,当其平衡失调后,容易诱发免疫介导性疾病。赵刚等[13]发现在HSP存在Th1细胞功能降低,很有可能由此导致Thl/Th2失衡。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急性期HSP患儿外周血CD3、CD4、CD4/CD8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HSP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和紊乱。而HSP患儿急性期Ig A显著升高,是由于同步B细胞数量增多及多克隆B细胞活化增强,产生大量免疫球蛋白所致[14]。这些免疫功能异常,致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壁和肾小球基底膜上,激活补体,引起免疫调节异常,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渗出性出血和水肿,从而导致皮肤紫癜、关节肿痛、消化道症状和肾损害。本研究一般治疗组在3个月后,其免疫功能仍偏低,提示治疗后虽然临床症状缓解,但免疫功能恢复需要较长的时间,这可能是HSP患儿容易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提高患儿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在治疗HSP中有重要意义[15]。通过调节患儿的免疫功能可能降低其复发。

匹多莫德是人工合成的二肽,由焦谷氨酸和硫代脯氨酸组成,是一种新型的免疫调节剂。其可刺激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促进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的吞噬活性及趋化功能,并激活NK增强其细胞毒作用,同时调节特异性免疫功能,诱导白介素-2和γ-干扰素的产生,促进淋巴细胞增值,使免疫功能低下时降低的CD4和CD4/CD8比值恢复正常,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文献报道[16],匹多莫德可明显改善患儿CD3和CD4的功能及CD4/CD8的活性。同时朱生东等[17]报道,应用匹多莫德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后,其血清CD4和CD4/CD8较用药前明显升高。而魏金芬[18]研究证实,匹多莫德可以增强Th1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抑制Th2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从而调节Th1/Th2细胞因子的平衡,达到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应用匹多莫德治疗HSP后,能显著降低发病后6个月及1年内的复发率,并提高CD3及CD4水平及降低Ig A水平,表明匹多莫德能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的功能及免疫球蛋白分泌,改善HSP患儿的免疫状态,促进其免疫异常的恢复,从而发挥预防HSP复发的作用。

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观察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6年1月至2009年8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2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观察对象, 其中男70例, 女50例, 年龄1~12岁, 平均 (10.3±5.6) 岁, 所有患儿临床诊断标准依据《临床皮肤病学》[3] (1) 分批出现对称性皮肤、黏膜紫癜; (2) 紫癜出现前后可伴有腹痛、关节痛、血尿; (3) 血小板计数及骨髓检查均正常; (4) 除外其他因素。临床分型:单纯性40例, 关节型30例, 腹型15例, 肾型20例, 混合型15例, 病程5 d~16 d, 平均病程 (8.0±2.5) d。在患儿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 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 随机将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 (90例) 和对照组 (30例) , 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平均年龄、紫癜分型、病程长短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 主要有防治感染、西咪替丁、抗组胺类药物、维生素C、钙剂等药物进行综合性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5~10 mg/ (kg·d) +5%葡萄糖溶液, 静脉点滴1 h, 3d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3.1

观察两组患者紫癜消退、关节症状消失、腹痛消失、便潜血消失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情况;

1.3.2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显效:治疗2周后无新紫癜出现, 原有皮肤紫癜完全消失, 无关节肿痛、腹痛, 尿常规检查正常;有效:治疗2周皮肤紫癜基本消失, 关节肿痛、腹痛好转, 尿血细胞3-10/HP;无效:治疗2周后症状无改善。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2.0建立数据库, 通过t检验和卡方检验分析,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的比较见表1。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的比较见表2。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过敏性紫癜是儿科常见疾病, 其发病因素较复杂, 由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 免疫复合物沉积于毛细血管引起Ⅲ型变态反应, 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导致皮肤黏膜及内脏充血、水肿、出血, 因而发生皮肤或黏膜紫癜、腹痛、关节肿痛、肾脏损害等临床表现[3]。甲基强的松龙是哺乳动物的糖皮质激素, 具有很强的抑制免疫反应和抗炎症反应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2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治疗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常规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紫癜消退、关节症状消失、腹痛消失、便潜血消失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通过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 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常规治疗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明显, 效果良好, 特别是对关节型紫癜和腹型紫癜效果更佳,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俊成, 王亚丽, 赵艳梅, 等.小儿过敏性紫癜84例临床分析.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 30 (19) :2371-2372.

[2]刘艳宇.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9, 11 (10) :81.

[3]韩秋丽.小儿过敏性紫癜42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 (7) :104-105.

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护理体会 篇8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25例, 女15例;发病年龄4岁~13岁, 平均7.6岁;春秋季节发病者26例, 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者24例, 因感冒服解热镇痛药或抗生素者5例, 寄生虫感染史, 进食鱼虾等食物异性蛋白3例, 无明显诱因者8例。均有特异性皮肤紫斑, 单纯型5例, 腹型21例, 肾型5例, 混合型9例;住院天数6 d~26 d, 平均11.2 d;住院痊愈率约58.3%, 好转率37.17%, 总有效率95.45%。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经常通风。一般室温保持在18 ℃~22 ℃, 湿度保持在50%~60%。注意保护性隔离, 预防交叉感染, 急性期嘱患儿尽量卧床休息, 待病情稳定后可适当活动。本组患儿多数于病前1周~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因此鼓励患儿多饮水, 监测血压, 特别是有血尿和血便的患儿, 随时测血压, 避免因失血过多而引起血压下降, 导致休克。

2.2 饮食护理

应给予维生素丰富、清淡、少渣或无渣, 易消化的流质饮食或软食, 少食多餐, 禁食动物蛋白, 如鱼、虾、鸡蛋、牛奶等。忌食辛辣、油腻、硬质食物。肾型紫癜患儿还应给予低盐饮食;腹型紫癜患儿如出现剧烈腹痛时应禁食。

2.3 症状观察与护理

2.3.1 皮肤护理

皮疹及皮肤紫癜是本病的主要特征之一, 多发生在四肢, 下肢及臂部尤多。密切观察皮疹形态、颜色、数量、部位、是否有新出血点, 每日详细记录皮疹变化。保持床铺清洁、平整、干燥、无碎屑;保持皮肤清洁, 勤洗澡, 勤更换柔软干净的内衣, 不可用肥皂擦洗皮肤, 及时修剪过长的指甲, 防擦伤、抓伤, 如有破溃应及时处理, 防止出血和感染;如无破溃瘙痒明显, 可用炉甘石洗剂外涂, 每3 h 1次, 注射时要避开皮肤紫癜处。

2.3.2 关节疼痛护理

是由于炎性递质刺激关节引起, 应观察疼痛部位, 性质, 程度及肿胀情况, 保持患肢功能位置, 协助患儿取舒适体位, 避免在患肢进行静脉输注。为减轻肿痛, 可膝下垫一枕头使关节处于放松位, 夜间睡觉时可将下肢垫高5°;适当的肌肉按摩也可使患儿的疼痛感减轻。如疼痛严重, 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或抗炎药物。

2.3.3 腹痛护理

患儿多为阵发性剧烈性疼痛, 以脐周或下腹部明显。应卧床休息, 并观察有无呕吐, 便血等。以及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及持续时间, 当患儿呕吐时, 即取侧卧位, 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止窒息发生, 并详细记录呕吐物的颜色, 性质和量。有消化道出血时, 限制饮食, 给予无渣流食, 严重者应禁食。正确应用止血药, 西咪替丁是腹型过敏性紫癜的首选止血止痛药物, 应分2次在激素治疗前后分别输入, 以保证最佳疗效。做好心理护理, 切勿滥用止痛剂、腹部热敷以及强行按摩, 防止意外发生。

2.3.4 紫癜肾炎护理

紫癜性肾炎以血尿、蛋白尿为主要表现, 是最严重的并发症, 多数短期较难治愈, 少数可致肾病综合征, 需较长时间的糖皮质激素等治疗, 应定期做晨尿检查, 观察患儿尿色, 尿量, 有无眼睛水肿, 头晕等症状, 有水肿的病人, 给予低盐饮食, 记录尿量, 正确留取24 h尿蛋白测定。准确记录血压、脉搏、体温、体质量, 24小时尿量, 向家长宣教“激素”副反应的时间依赖性、可逆性, 常见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 切不可停药或减量。

2.4 心理护理

热情接待患儿及家属, 对询问的问题耐心解答, 消除陌生感, 在护理患儿时动作轻柔、准确, 赢得患儿及家属的信任, 加强对患儿及家长过敏性紫癜知识的宣教, 解除他们心理压力和恐惧心理, 消除陌生感保持乐观情绪, 拉近护患之间的情感交流, 安慰和鼓励他们配合治疗,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 出院指导

需注意劳逸结合, 加强锻炼, 增强体质, 避免受凉, 适当的增加蔬菜与水果的品种,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避免接触过敏性紫癜的诱发因素。指导家长按医嘱坚持给患儿服药, 讲解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使用激素要逐渐减量并做好副反应观察, 不可以突然减药、停药。定期复查。以便医生指导用药, 不慎接触过敏源时, 应仔细观察反应, 注意有无皮肤紫癜及腹痛的发生, 发现症状及时就诊。在病情未痊愈之前, 不要接种各种预防疫苗, 痊愈3~6月后, 才能进行预防接种, 否则可能导致此病的复发。

摘要:[目的]总结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护理体会。[方法]对4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病人进行细心治疗及精心护理。[结果]4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病人住院痊愈率约58.3%, 好转率37.17%, 总有效率95.45%。[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精心的治疗, 减轻了患儿的痛苦, 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毛细血管炎,护理

参考文献

[1]杨锡强.儿童免疫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581.

[2]杨国亮, 王侠生.现代皮肤病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6:674.

[3]田立东, 赵坚毅.12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护理体会[J].中医儿科杂志, 2009, 5 (1) :

[4]郭丽娟, 武静英过敏性紫癜的护理与出院指导[J].全科护理, 2009, 7 (7B) :

[5]韦慧琴.小儿过敏性紫癜42例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18 (26) :

[6]金秀萍, 赵燕, 张翠云, 等.60例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护理体会[J].中国护理杂志, 2008 (1) :

小儿过敏性紫癜复发 篇9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725.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2-0042-02

过敏性紫癜是以坏死性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全身性疾病,会累及全身多器官,多发于儿童时期,表现为皮肤紫癜、关节疼痛、关节炎、消化道出血等。通常过敏性紫癜会累及肾脏,发展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是小儿常见继发性肾脏疾病[1],病情迁延不愈,易反复,严重者发展为慢性肾衰竭,对患儿的生长发育、健康成长及生命安全均带来严重影响。现笔者以收治的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73例为观察对象,分析中西医结合及单纯西医治疗,其治疗效果分析如下。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3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患儿在对照组35例患者纯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槐杞黄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化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725.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2-0042-02

过敏性紫癜是以坏死性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全身性疾病,会累及全身多器官,多发于儿童时期,表现为皮肤紫癜、关节疼痛、关节炎、消化道出血等。通常过敏性紫癜会累及肾脏,发展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是小儿常见继发性肾脏疾病[1],病情迁延不愈,易反复,严重者发展为慢性肾衰竭,对患儿的生长发育、健康成长及生命安全均带来严重影响。现笔者以收治的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73例为观察对象,分析中西医结合及单纯西医治疗,其治疗效果分析如下。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3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患儿在对照组35例患者纯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槐杞黄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化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725.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2-0042-02

小儿过敏性紫癜98例临床分析 篇10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98例患儿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中HSP的诊断标准。其中男61例, 女37例, 男女比例1.65∶1;年龄2~4岁16例 (16.3%) , 5~14岁82例 (83.7%) ;1、4季度发病76例 (77.6%) 。

1.2 发病诱因

有明确发病诱因64例 (65.3%) , 其中上呼吸道感染51例 (79.7%) , 食物过敏11例 (17.2%) , 花粉吸入、疫苗接种各1例 (各1.6%) ;不明原因34例 (34.7%) 。

1.3 临床表现

1.3.1 皮肤症状

98例患儿均先后出现典型皮肤紫癜, 分布部位以双下肢最多, 其次为臀部、双上肢, 极少数出现在面部和躯干。部分患儿同时伴有血管神经性水肿, 分别发生于头面部、腰背部及足背。

1.3.2 消化道症状

59例 (60.2%) 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 多为脐周阵发性绞痛, 可伴呕吐, 少数有呕血及便血

表现。以腹痛为首发症状16例 (27.1%, 16/59) , 最长者

于发病第17天才出现皮肤紫癜。

1.3.3 关节症状

21例 (21.4%) 出现关节疼痛或肿胀, 累及关节依次为膝、踝、腕、肘, 本组中无以关节肿痛为首发症状者。

1.3.4 肾脏损害

26例 (26.5%) 出现不同程度肾脏损害, 临床表现为单纯性血尿15例 (57.7%) , 单纯性蛋白尿、血尿伴持续蛋白尿型各4例 (各15.4%) , 肾病综合征2例 (7.7%) , 急性肾炎综合征1例 (3.8%) 。

1.3.5 其他症状4例 (4.1%) , 其中2例有头痛、头晕, 1例有意识改变伴抽搐, 1例有心前区不适。

1.4 辅助检查

所有病例均进行了血、尿、粪常规检查。除1例消化道出血患儿呈中度失血性贫血外, 余病例血象无明显变化。粪隐血阳性12例 (12.2%) 。26例肾脏损害者进行了肾功能检查, 结果异常1例 (3.8%) 。脑电图检查5例, 其中轻度异常1例, 中度异常2例, 主要为慢波改变。1例心前区不适患儿, 心电图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及T波低平, 心肌酶谱正常。

1.5 治疗与转归

停止接触和服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食物等, 给予抗组胺药等治疗, 部分病例加用糖皮质激素。肾脏受损者据临床表现分级治疗。结果大部分患儿痊愈出院, 随访1~1.5年, 少数患儿皮疹反复出现或伴腹痛、关节痛。26例肾脏受累患儿中的24例 (92.3%) 1年内血尿及蛋白尿消失, 1例 (4.2%) 呈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患儿病情好转, 1例 (4.2%) 呈肾病综合征表现患儿病情进行性加重, 伴有肾功能减退。

2 讨论

HSP的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 但众多资料提示, 本病是一种由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系统性血管炎。循证医学发现, 其与感染、药物及食物过敏、冷刺激、植物花粉、疫苗接种等因素有关。本组资料显示, H S P中以学龄期儿童多见, 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主。笔者分析, 后者可能与冬春季呼吸道感染病人增多有关。

本组资料显示, H S P常累及的部位为皮肤、消化道、关节和肾脏。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症状时诊断困难, 易误诊。虽然近几年用内镜检查协助诊断多有报道, 但笔者认为该病胃、十二指肠及结肠黏膜改变缺乏特异性, 且操作时小儿多不配合, 故难以广泛开展。腹型HSP腹痛有以下特点:阵发性绞痛, 多位于脐周, 可伴有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腹部压痛广泛, 局部压痛较轻微, 一般无腹肌紧张或反跳痛;症状较体征明显, 呈症状与体征分离现象。对于腹痛病人, 我们应密切观察症状及体征变化, 疑似腹型HSP时, 需仔细观察皮肤紫癜的有无, 对于长时间不能确诊的患儿, 内镜检查结合黏膜活检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

上一篇:四川农技推广建议下一篇:工业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