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模式

2024-09-21

清华模式(通用8篇)

清华模式 篇1

清华首次在线呈现博士研究生学术评价与考核全过程

论文答辩 开启直播模式

《 人民日报 》 2014 年 6 月 18 日 12 版

6月初,一场“特殊”的博士论文答辩在清华大学逸夫技术科学楼的多媒体教室里进行。

除现场答辩师生和前来观摩的学生外,还有数位忙碌的工作人员。他们有的在教室前后架起摄像机,有的坐在操作台前调试设备。在这里,清华大学首次在线直播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全过程。1个多小时的直播中,清华校内有数百人次在线观看了答辩视频,并小范围尝试了线上与线下的互动。

别看互动规模不大,意义可不小。这不仅打破了以往慕课(大型开放式在线课程)只对教学过程进行线上呈现的传统,实现了评价与考核环节线上呈现零的突破,也对博士论文答辩的质量提出了不小的挑战。当论文答辩在线直播成为常态后,师生将面对镜头,接受同行业、同领域专家与学者的检验。

有专家表示,这对于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方式的进步,会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将学术考核暴露在公众视线,给学生和导师更大的压力和动力

想想看,如果你是一名即将参加论文答辩的博士研究生或者硕士研究生,不仅要接受答辩现场老师与同学的问询和“刁难”,还要通过网络接受国内其他高校甚至国外高校同行的注目,你会不会紧张?你会不会以更饱满的精力、更充分的准备、更踏实的研究来面对这次挑战?

如果你是一位导师,自己的学生即将参加直播答辩,你会不会在培养期间给予学生更多关注,提出更高要求,以保证他在答辩时不“丢人”、不“灌水”?在答辩现场,记者发现,观众不算特别多。不同的答辩点中,多的有50人,少的也就五六个。但增设的摄像机,无疑将学术研究和学术考核公开在更多人视线中,压力毋庸置疑。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教授罗勇表示:“论文答辩直播确实给了我们一定的压力,答辩直播让学生更严谨地对待自己的研究。”罗勇的学生楼鹏康在答辩结束后,终于松了一口气:“准备答辩的过程中,我一直都很紧张,一再核实每个数据,一遍遍修改幻灯片。”参加答辩的化学系博士研究生吴宇恩则表示,因为镜头比较远,架在教室的最后,所以紧张感倒没那么强烈,自己最关注答辩问题本身,就害怕问题答不好。

答辩直播对于评委也是个挑战。“是有些紧张,”担任评委的罗勇坦言,“对于这几名要答辩学生的论文,我是看了又看,想了又想,就怕在答辩时给出的建议不客观。”

清华大学学位办副主任崔凯介绍,因为直播需要架设机器,答辩场地需要大一些。但今年视频直播答辩的现场,基本还按各个院系原来的答辩点布置。学校不去打扰、改变他们原来的答辩方式,减少因换场地给师生带来的心理上的不安和压力。

记者在现场观察发现,直播全过程中,没有喊停,没有重拍,没有“补”镜头,直播其实就是一场如实的记录。采访中,老师与学生们认为,直播带来的是对提升教学质量的倒逼,将会进一步提升我国高校研究生的培养水平。创造新知与传播新知相结合,答辩直播使慕课内涵更丰富

提及慕课,我们常常想到的是“翻转课堂”,想到的是教与学方式的改变。但能否将慕课引入评价与考核环节,目前还很少提及。清华大学的直播答辩,迈

出了尝试的第一步。

答辩直播视频上线一周后,已经引起了几十位网友的讨论。网友“dabing2011”留言说:“老师的提问比较给力,各种影响因素都考虑到了,对答辩者是很高的要求了。”也有网友对这种答辩视频上慕课的形式给予了肯定,“挺好的,希望把不同学科的论文答辩过程摘取精粹进行展示。”网友“xiuxianzhe”留言说。也有网友对这种形式拍手称赞,“敢于公开答辩过程实属不易,这位博士个人能力也很突出,建议其他院系、高校也能尽早做到透明化答辩。”还有网友就论文题目、论文内容和观点发表了见解,提出了专业建议,从现场到线上的学术问题讨论已初见端倪。

“论文答辩直播、互动的过程,就是知识传递、分享的过程。有时候,分享的过程或许比结果更重要。”清华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杨斌认为,慕课有3个关键因素,即不管何人、不管何时、不管何地,都能进行学习。“直播答辩就是通过普通在线视频工具,实现线上、线下自由的学术交流,进行知识的创造、传递与分享。”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主任聂风华也指出,慕课作为一种基于网络的教学方式,具有趣味性、互动性、广泛性等特点,对于知识的学习和传播、优质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具有重要意义。博士论文答辩在线直播,是将“创造新知”与“传播新知”进行结合,特别是现场内外的“答”与“辩”,还可以成为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创造过程。

聂风华认为,随着全社会网络基础设施的升级换代和我国高校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各类学术资源基本具备了共享的条件,这次博士论文直播正是朝着这个方向进行的有益探索。

今年,清华大学只是在校内开展了直播答辩的尝试,未来答辩直播或将面向校外广大受众。据了解,答辩直播将会在更多地区、更多学校进行,当研究生参与直播答辩形成一定规模后,积累的数据库将对学术研究起到重要参考作用,“可能10年、20年以后,我们会有成千上万份答辩直播的数据,这将是一笔很重要的财富。”罗勇说。

更强的互动性也是答辩直播需要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据介绍,随着和慕课平台的合作,在线实时评论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网友们做出的不同类型的评价,可以被最大化地整合,从而推动科学研究迈向新的层次。随着直播技术的进步,答辩的方式也将会进一步优化。“希望未来的答辩能够实现远程互动,而不只是单纯的网络直播。未来的答辩,老师们或许在不同的现场,一个在中国,一个在美国,一个在印度……”杨斌说。

清华模式 篇2

一、从游美学务处到清华学堂

1900年6月, 八国联军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1901年9月, 中国被迫与侵略者签订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规定, 清政府赔款白银4亿5千万两, 美国应得到其中的3200多万两, 合2400多万美元。美国将所得“庚子赔款”的半数退还给中国, 作为资助留美学生之用, 并逐渐将资金用于在中国设立学校和留学活动, 通常将这种助学方式称为“庚子兴学”。虽然20世纪初美国国内掀起了“排华”运动, 但对于美国庚子助学这一行为在中国并没有什么影响, 在庚子兴学中, 最为直接的产物就是清华学堂的建立。清华学堂的建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是中外双方共同推动的结果。

就国内而言, 在1861年至1872年, 清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1905年又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这就给清华学堂的建立提供了一个良好而宽松的政治背景。在此之前, 中国留学生多到日本。随着留学生阅历的增加, 中国留学生已逐渐认识到:“日本在科教实力上落后于欧美, 日本是在明治维新后模仿学习欧美等国发展起来的, 毕竟不是近代‘西学’的发源地, 其‘西学’是经过选择过滤的, 与真正的欧美‘西学’有较大差异。”[1]215因此, 很多留美归国的学生, 都想让中国留学生学到真正的西学。在这些学生中, 有一个比较著名的人物———梁诚, 他是1875年随容闳赴美留学的第四批幼童之一。1903年, 梁诚接替伍廷芳任驻美公使, 开始接触庚子赔款事项。他认为设立学堂, 不仅符合美国意愿, 而且也能为中国培养人才, 于是他向外务部建议设立学堂, 这是他多年留学的经验和目睹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结果。他认为:“在当时的条件下, 在双方势力极大悬殊之下, 既要顺应美国的意图, 也要考虑中国的利益。”[1]220外务部于1905年6月1日致梁诚:“同意设学堂, 派游学生之用。”

对美国来讲, 在中国办学能得到很大的利益。1906年, 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 (Edmund J.James) 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一份备忘录中说:“中国正临近一次革命。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青年中国人, 哪一个国家就能够由于这个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的影响上取回最大的收获。”[2]283这里所谓收获是培养亲美的人才, 从而达到在精神上控制中国的目的。1908年5月25日, 美国国会正式通过有关议案, 向中国“退款办学”, 并于1909年1月开始实行。这样, 在国内外的作用与需求下, 清政府外务部和学部于1909年共同颁布《会奏派遣学生赴美谨拟办法折》。其内容如下:“窃查光绪三十四年六月二十二日外务部奏称美国减收赔款, 经与驻京美使商定, 自拨还赔款之年起, 初四年每年派遣学生约一百名赴美游学, 自第五年起, 每年至少续派五十名。其挑选学生及到美国安插送学等事, 俟商定章程另行知照美政府赞襄一切, 彼此互换照会, 声明以为议定之据等语。”[3]1095并要求设立留美学务和肄业馆, 用以考试选举和负责学生留学事务。

1909年6月, 游美学务处在北京成立, 由外务部和学部共同管辖, 周自齐为总办, 唐国安、范源濂为会办。游美学务处成立后一面选派学生赴美, 一面筹建留美预备校。同年8月, 内务部将清室皇家“赐园”———清华园拨给游美学务处, 作为设立学堂的馆址。1911年2月, 游美学务处和肄业馆迁入清华园, 正式将肄业馆改名为清华学堂, 4月29日, 清华学堂正式开学。

二、清华学堂外语教育的特色

清华学堂的办学宗旨是为留美做准备, 其办学方针同美国的教育方针是一致的。“学制、课程、教材、教学法、体育等, 几乎全部搬用美国学校模式, 并且在学校中除了国文和中国历史与地理外, 一切课程全部用英语讲授。”[4]31清华学堂不仅进行外语教学, 同时也教授西学实用课程, 这就形成了以外语教育为主, 兼顾西学的教育模式。同时, 在学生口语训练、考试和计分制度上也有着独特的教育方法。

首先, 清华学堂采用了以外语教育为主, 兼顾西学的教学模式。清华学堂“学程”中规定:“本学堂设高等、中等两科。高等科三年毕业, 中等科五年毕业。”高等科科目教授“修身、国文、英文、世界历史、美国史、高等代数、几何、三角、解析几何、物理、化学、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生理学、法文或德文、拉丁文、手工、图画、体操”;中等科科目教授“修身、国文、英文、算术代数、几何、三角、中国历史、中国地理、外国历史、外国地理、博物、物理、化学、地文地质、手工、图画、乐歌、体操。”[5]可见, 在教学科目中不仅包括中外历史地理、体育手工这些单一的人文学科的教育, 同时也包括很多自然科学的教育。值得一提的是, 清华学堂的教学除国文和中国史地以外, 都以英文进行讲解。这种以外语教育为主导, 兼顾西学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多方面接触各个学科的专业外语词汇和专业知识, 同时也是外语教学领域的一种扩充, 促进了当时社会从单一的翻译人才的培养到复合型人才教育的发展。

其次, 高强度的外语训练是清华学堂外语教学中的另一特色。清华学堂的课程分为“西学部与国学部课程, 在西学部课程中, 主要是英语训练。英语训练, 全部集中在上午。每周的时数很多, 辅课是文法、作文、默写、拼音, 每周各占两个小时。每晚还有两小时集体自修。”[6]30像当今很多大学一样, 清华学堂高等科科目中也设立了第二外国语。第二外语是为了学生深造而准备的, 学生必须在法文和德文中选择一种, 学习两年。这样一来, 学生就有机会在美国学校中取得硕士和博士的学位。清华学堂不仅在教学中采用全英语教学, 就连学校的行政会议、学生活动也大多采用英语。学生每天练习英语的时间很长, 这样就使学生在课程中学习的内容又一次得到了实践, 起到了巩固知识的作用。这种强化英语训练的方法, 显然是为了赴美留学的需要。不过, 直到国立清华大学成立后仍然沿用了此种教学方法。“多数教师在课堂讲授时或者全部用英语, 或者杂以较多的英文语句;教师所用教本或指定的参考书, 绝大多数也是采用英文本;留给学生的习题、要求学生写的实验和实习报告、考试试题 (中文、哲学、历史等系除外) 等也是用英文。”[6]154不仅如此, 除个别专业外, 均要求学生不分年级, 必须选择第二外语。这样, 学生不仅在写作和口语上较其他学校有着明显的优势, 同时第二外语的选择也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最后, 严格的考试与评分制度体现了良好的教风。当时外语考试的科目很多, 主要考试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口试, 几乎是每天都要举行, 课堂上老师还经常以提问的方式来督促学生学习。还有一种是笔试, 这种考试是不定期举行的。老师发下纸张, 随堂出考试题目, 要求学生在10分钟内完成。《清华学堂章程》中关于学生修业毕业有这样的规定:“学生每学期各项功课修业成绩, 由教员于学期终汇合平时、小考、大考三种成绩评定。中等科学生每学期成绩总平均分数不及十分之六, 或某科分数不及十分之四者, 均应降班, 两次降班者出堂。高等科学生每学期某科分数不及十分之五者为不及格, 应于假期内自行补习, 候下学期开学时复考一次, 若仍不及格, 即行降班。至有两科以上不及格者, 应即降班, 不得复考。两次降班者出堂。”[5]考试的计分, 1916年前60分及格, 1917年改为70分及格, 总平均不及格的要留级。1919年, 学校采取一位美国老师的建议, 采用美国大学计分制, 即分为“超、上、中、下、末、不列”。清华学堂采取这种严格的考试办法和计分制度, 一方面促使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 同时也造成了很高的淘汰率。

虽然赴美留学学生接受的都是西方教育思想, 但是心甘情愿地跟随帝国主义, 为他们卖命的人只是少数。很多留美学生回国后, 把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运用到中国的教育中, 培养了众多的有用人才, 尤其对中国的外语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三、清华学堂外语教育模式的评价

清华学堂只是一所由中学向大学过渡的学校, 而且是一个留美预备校, 美国建立清华学堂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亲美人才, 进而在中国获得巨大的利益。因此, 我们必须看到其教育模式存在的弊端。清华学堂的教育模式, 导致学生重视以外文为主的西学, 从而忽视了国学。清华学堂的课程分为西学部课程与国学部课程。西学部课程主要是英语训练, 全部集中在上午, 受重视的程度很高。同西学部课程设置正好相反, 国学部课程科目不多, 只有国文、中国地理、博物等, 一般安排在下午。国学课上, 学生大多不认真听讲, 有的甚至在课堂睡觉、聊天。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加深, 民族文化在中国知识界, 乃至整个中国社会, 遭到了鄙薄。”[6]32庚款留美学生许先甲在《遣派赔款留美学生办法管见》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学生国文宜稍深。往者考试学生, 泛言学习实业, 故国文一科资格至宽……若国文不足自达其意, 虽学问高尚, 亦等于怀宝迷邦, 于群众无所裨补。然达意亦自难言:实科文理平易近人, 文从字顺, 即能索解, 故国文通顺已足;若文、法诸科, 则非稍读古书、明字义、赡词华者, 不能曲达其意。同学中尝见有习外邦文史掌故, 而于国文国故反茫然不知者。”[3]1098—1099因此, 虽留美归来, 却不能将所学知识同中国优秀文化相结合, 更未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小丁.中美教育关系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9.

[2]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

[3]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61.

[4]付克.中国外语教育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4.

[5]方裕谨.清政府开办清华学堂史料选[J].历史档案, 1987 (10) .

去也清华 归也清华 篇3

在日本,我的优势来自母校

1978年我进入清华大学热能系学习,4年的本科,9年的团干,清华的一草一木,清华“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精神不知不觉也成了我的思维方式。1992年因为我妻子先到日本留学,我不想分开时间过长,就自费去日本读书了。当时出国的确没有其它目的,但去了以后,觉得不容易,一是没钱,二是东京大学理工皆重,有很多东西值得学习。我原来研究流体力学偏理,而东京大学流体动力学偏应用,所以我想一是学好日语,二是想学点新东西将来再回到清华教书。

当然钱是不可少的。第一年我是 “research student”,翻译成中文就是研究生,但那是拿不到学位的,主要是过语言关。也就免不了辛苦的打工、外语考试、还跟导师做课题。但正因为无论是打工赚钱还是帮导师做课题都要用日语,在那样高强度的使用环境中,当时已经三十出头的我,用一年的时间就彻底过了语言关。第二年再去考“大学院”,拿真正的研究生学位。我也就变了专业,学流体工学,搞减少流动物体阻力的研究。日本这个研究主要是让流体的工业传输变得更容易,效率更高。我立刻想到国家重大工程中的天然气和煤的运输问题,比如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还有晋煤的外运,所以学习的积极性很高。

1995年,从清华大学到东京学习工作的学子已有300多人,大家都希望相互有个交流,成立了一个同学会。我当时正是最忙的时候,但我想到我刚到日本时,第一年我的学费我妻子帮我付的,第二年的50万是当时在东京的清华同学借给我的。当时同学间根本没有什么担保,50万在日本也不是小数,我那个同学也知道我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但一听说我要借钱,二话没说,就给我准备好了钱,而且是约了时间地点,见了面给我钱马上就走,连什么时候还,怎么还提都没有提。想起这些,我体会到这些莘莘学子从内心来说并不是人情淡薄,而是乐于助人,而且学子们每个人都是很孤独的,都有需要帮助的地方。但客观上大家都很忙,有个组织真的能帮点忙。所以我就和其他十来个人共同发起,于1995年4月23日在驻日大使馆教育处成立了清华大学东京校友会。那天是我妻子在医院生孩子的次日,她不能参加成立大会,我也只能让她一个人在医院,自己跑去参加成立大会。更让我惭愧的是,大家觉得我有学校工作的经验,和很多在日本的学子都熟,就推举我做会长。

在后来的两届任期里,我深深地感觉到,在日本,我的优势来自清华。第一届校友会来参会的有200多人,登记的有300多人。会员不光是清华的留日学生,还有很多在清华学习工作过的日本人,也有在日本企业就职的留学生,还有台湾清华大学在日本留学和工作的,大家在清华的大旗下,承担着各种各样的联络和沟通工作。

当时的中国驻日大使馆的教育参赞曲德林先生也是清华的老学长,我们成立了自己的校友会后,在学校与学校之间,在日本企业与清华大学之间,在留学生个人与日本企业之间,建立起广泛的联系。首先是清华有个校友总会,清华大学的老师去日本我们负责接待,学校和日本企业的沟通我们负责联系。因为清华校友会中有很多学子是在日本东京大学的,我们就很自然地就会把清华和东京大学放在一起比较,从办学体制、管理方法到思想观念。每次清华领导到日本来,作为学生代表,我们就会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与清华的领导沟通。举个例子,当时国内大学很头疼的一个问题是教授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较少,影响了中国大学在国际上的整体排名。而日本东京大学不仅在亚洲,在全世界大学的整体排名也是很靠前的。但我们这些身在东京大学人却不觉得它在教学上有什么特别,只是他们的硕士毕业必须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2篇论文,博士至少3篇,而不是只看重你的毕业论文和教授答辩。这样的简单规定直接影响了日本学校的国际排名,也保证了学位质量。而当时我回国参加清华举办的一个学术会议,发现很多清华的硕士在做服务工作,我问他们你们有没有可能在会议上发表论文,他们回答说是不可能的。这样“论文问题”在我个人感觉就特别强烈,我就对清华大学的来访领导认真地提出来,不久清华大学在听取各方意见后采纳了我们的建议,我们觉得特别高兴,也算是校友会为自己母校的建设出了点力。

当时我还教了东京一个区的企业家中文补习班,学生是当地中小企业的老板。他们很想来中国发展,不光学习汉语,也参加我们校友会的活动。后来他们组团来中国参观、投资,到石景山区做了友好访问,还为中国水灾多次捐款。这些活动加强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

现在清华大学东京校友会已经发展成了清华大学日本校友会,十·一、春节,校庆庆祝活动及赈灾捐款等等公益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同时校友会无论从人数上还是经济实力上与成立初期均不可同日而语,而日本企业也想通过我们的组织在国内建立长期的投资渠道。从我个人而言,校友会也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在外企,了解中国国情是留学生的优势

我在快毕业的时候,有一个日本企业想到中国投资,在这家企业工作的一位校友立刻推荐了我。当时这个企业开出的条件也很有意思,年龄在30-35岁之间的,兼备在国内工作经验和日本留学经验的,学理工的,最好是清华毕业的。当时我爱人正在念博士,我的硕士已经毕业了,正好有个时间差。在这家日本企业工作,我可以和爱人呆在一起,还能更深入地了解日本的企业。当时对我来说,日本企业还是满神秘的。同时我想这家企业是要到中国投资,选择留学生是为了节省了解中国国情的成本,从我个人而言,更是在学习日本企业的管理经验同时,避免了与日本经理人的直接竞争,节省了我适应日本国情的成本。无疑是个双赢的选择。因为纯粹在日本就职,留学生实际上不如当地人有语言和文化优势。

抱着这样的想法,在1995年9月,离毕业还有半年时,我就已经开始为这家NOK公司(汽车油封公司)帮忙了。1996年3月,我毕业后就正式被派到无锡,每个月有10多天飞到中国。到1996年8月,日本公司对我有些了解,希望我能负责中国事务,开始对我进行全面培养。最早是市场销售,然后是产品设计,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等等全套课程。我在日本工厂里住了整整一年,是这家公司真正花精力培训了第一个海外员工。从后来的发展看,NOK公司对在海外发展的判断是正确的,当时它的股价是400日元,现在已经涨到4000日元,最高时达到7000日元,在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黄金时期用较小的资本介入了中国市场。

具体来说,1997年年底NOK收购了长春的一家中法合资成的汽车油封公司,这家公司原来在5年内亏损了3000万,NOK的老板力主对它进行收购。1997年7月让我先后带了3个团对它作全面考察,当时我认为这家公司不值得收购,但日本老板力排众议,坚持自己的意见,还问我希望不希望回国工作,然后就直接把我派到了长春。说心里话我当时不是很愿意,但是又觉得是个挑战,最终还是一个人来到了长春。同时每个月我会从长春飞一次无锡。到长春后,企业原来的管理班子都给换掉了,留了一个非常年轻的副总经理,负责生产。而整个厂子里就没有日本人。我仔细考察了这家工厂的生产基础与市场环境,力争使所学到的日本企业的管理方式、国际企业的管理经验与原有的生产能力结合起来。在此期间,我还经历了NOK对长春企业法方投资公司的收购。应用了法国的新材料发动机油封,使长春工厂的产品在性能上比橡胶更耐磨,耐高温,有了质的飞跃,也成了国内的独一家。

这样从1997年底到1998年底,一年时间厂子就开始赢利了,我1999年12月又回到了无锡,在走之前,长春的工厂每年增长在50%以上,各方面的关系搞得非常好,成为一汽大众,上海大众及其它欧美汽车公司的供货商,2001消化了累计的亏损,每个月的销售额在2000万以上。其后我又回到无锡帮助NOK成立了5家新公司,现在这6家公司均纷纷开始赢利,反映了国内汽车市场良性发展及日本企业管理思路的优势。我也常在总结与反思,企业的成功是实实在在的,我在86年曾随中国青年代表团到日本考察,现在想来是走马观花,日本企业真正的精髓无法体会;而且很多东西是在课本上、MBA教程中学不到的,只有自己去交流,去实践才能体会,留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是有自己独特优势的。同时NOK公司老板很年轻,很小的时候就到美国留学,他认为“以人为本”的精神要细化到企业管理的每个细节,并强调用本土化的方式来拓展国际市场,在他身上较好地实现了日本管理经验与国际化发展眼光的结合。可以说留学文化在NOK的发展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在这个意义上,NOK的工作经历实际上是我在日本留学生活的延续。

在国内,精通国际规则给自己带来了更大的空间

到清华同方工作缘于我与同方老总陆致成的一次偶遇。此前我一直想回清华,但有很多顾虑,再回学校教书已经不是我的长项,而我对校办企业没有明确的概念,想当然地认为她与国外企业的观念作法肯定很难吻合,在人际关系上肯定比在外资企业复杂得多。但去年春节期间,我和清华同方老总陆致成偶遇之后简单谈了一下,使我对校办企业的看法有了根本的改变。因为我在日本企业虽然工作上比较得心应手,个人生活上比较滋润,但说白了是一种平稳的生活,说不上发展了。虽然我已经40岁了,但与陆总的谈话,使我认识到清华同方正处在青春期,在国际化进程中还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而这正是对我在NOK学到的东西的最好的应用,也可以说是我的夙愿。

同方本部的业务有两大块,一是IT,二是能源与环境。IT我们与国外没有太大差距,基本上可以跟得上国外的最新进程。但能源环境产业与国外的差距很大,差距大发展空间就大,我原来就是学热能的,我觉得这又是一种挑战了。同方有品牌的优势,有资金上的优势,有清华大学的背景,没有理由发展不好。一个星期后,我就决定回国了。当我离开NOK时,日本的总裁在各种场合都说,张宇宙到清华同方,对NOK公司是个非常惋惜的损失,但对他个人和他的家庭(我爱人当时已经回到清华任教了)发展是件喜事。这样2003年4月份就办好了所有手续,我就回国了。

我回来做什么?陆致成先生对这个问题有非常明确的认识。同方总的目标是做世界一流的高科技公司,从1997年上市,6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资产从2、3个亿发展到60至70个亿,今年销售要突破100个亿的门槛。这也是国内一系列企业的发展模式:2至3年上市,有一个非常顺利的成长期。很多国内企业家由此觉得办企业是很容易的事,但同方高层包括陆总感觉这种高速的发展是基于国内市场空白而产生的,到一定程度就会受到市场总量的限制,再想发展必须有变化,有突破。所以同方今后5年的目标是发展与合作并进,在发展的过程中寻求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用合作来促进公司全球化发展的进程。策略上一方面和国际大公司合作,另一方面引进一些有技术有管理经验的留学人才,我算是从日本回来的,还有一个从美国回来的数字电视专家做我们的副总裁,现在这个引进过程还在持续。同方以前的管理人员都是同方上市以来自己培养起来的,引进了有留学和国外企业管理经验的人才无疑是加速发展与合作进程的捷径。

我的具体工作是主抓同方能源与环境,2003年10月我与陆总去日本考察,访问了三洋、东芝等国际大企业,发现所有这些著名的大公司基本上有两个支柱产业,一是IT,二是能源环境,与同方基本一致,这体现了一种趋势。另外我负责企业管理部,因为向外拓展首先要做到自身产品质量,品牌的统一管理,这也是同方真正成为百年老店的基石。从个人讲,国内企业有自己独特的东西,我又一次给自己找了一个从头学习的机会。到同方的近一年时间,通过实践来学习同方自身的长处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因为日本,美国一些基业长青的公司已经淘汰了流水线作业,而变为以高级技术人员为核心的“个人操作平台”。从这个细节的变化说开去,世界上先进的管理模式都是通用的,是个相互学习的过程。

同方原来就有自己的基础,有各个分公司、各个本部的管理模式,现在强调统一管理不是由一个人管,同方的领域也很宽,需要自己有自己的管理特色,所以现在的工作就是把一种国际化眼光的管理思路渗透到原有的管理模式中去。对我来说,首先我要了解同方的文化和已有的经验,不能说我有留学的背景,我有国外企业的管理经验,我就要按自己的方式改变你,这样的想法只能使你与原来的团队无法融合。同方这样多年持续发展的企业肯定有自己优秀的文化,但一旦发现同方有什么地方不适应国际化发展,我会明确的提出来集体讨论,或者在管理会议中举例说同样的问题日本是如何处理,美国是如何处理,为大家集体决策做参考。同方的管理团队本身有很强的能力与凝聚力,大家都有共同的完善企业的愿望,而且我和美国回来的副总年龄在整个团队中算是大的,与原来的团队相处更加容易。

清华大学游记 感受清华 篇4

初夏北京,阳光明媚,水木清华,生机盎然。6月,我有幸来到首都参加培训,短短一周让我终生难忘。

十八岁时,我最大梦想成为这座久负盛名的中国高等学府的学子,但命运没有给我安排机会。四十八岁时,我却走进了梦寐以求的清华校园,成为一名前来求知的学生。从我跨入清华大学校门的那一刻起,我便有一种枯木逢春之感,心灵深处便有一种强烈震撼。

清华大学美称为“清华园”,是一座集学术成就与美丽景致为一体的国内顶尖大学。我从江南小城迈进清华殿堂是非常幸运和幸福的,在清华园洗礼心灵,感受人生,拓展视野,开阔思维,更新观念,提高素质,让我激动万分,感受多多。

感受清华的历史厚重。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成立于1911年,当初是清政府办的一所留美预备学校。1912 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 年设立大学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南迁昆明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办学,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北京复校。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改革开放以来,清华大学经过“211工程”建设和“985计划”的实施,已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清华园”那座欧式牌坊标志,见证着百年清华的艰辛发展历程,见证着清华人背负民族的希望、追求真理、科技兴国的奋斗历程。

感受清华的精神文化。清华的校园文化个性鲜明,独树一帜。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到“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以及“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使我感悟到“清华精神”的魅力。我深深地感到,清华是一个不尚空谈、注重实干的地方,是一个人才济济、名家荟萃的地方,更是一个追求卓越、永不懈怠的地方。“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的铿锵校训,不断激励着一代一代的清华学子立志报国,创造辉煌。

感受清华的群贤荟萃。清华园里大师云集,贤才辈出。百年清华以其卓越的人才培养和学术贡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等一代国学大师为世人展示着独特的精神魅力;竺可桢、邓稼先、钱三强等杰出英才,其功绩与新中国崛起共存;华罗庚的迎难而上、闻一多的正气凛然、朱自清的宁折不屈,彰现清华精神。在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勋章获得者中,有14位是清华校友。在清华百年历史中,59位清华学子当选为解放前的中央研究院院士,300多位当选为中国两院院士,18名当选美国国家院士。清华还培养了习近平、胡锦涛、朱鎔基、吴邦国、吴官正等等一大批治国栋梁之才。在这一片群星闪烁的星空,没有人居功自伟,这些杰出才俊却始终心贴清华,默默奉献,为国争光,为民服务。

感受清华的学识高端。这次清华大学为我们这个专题培训班精心安排了《三中全会与中国未来改革和发展》、《企业文化与企业成长》、《经济大势与企业对策》等九门课程,内容涉及到经济走向、领导艺术、企业文化、营销创新等多个领域,对县域经济发展和企业转型创新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尤其是这些授课教授都是国内顶尖的知名学者,他们的授课有高度、有深度、有力度,观点鲜明,分析深刻,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让人豁然开朗、受益匪浅。大师们高屋建瓴,出口成章,收放自如,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内心世界,同时也深感自己知识的匮乏。

感受清华的雅致幽静。当我走进清华这座百年名校,首先看到的是一幅现代建筑与古代园林交织的美景,校园内垂柳青青,荷塘飘香,古木葱葱,芳草依依,清华正门巍峨壮丽,学堂匾额古色古香,欧式礼美轮美奂堂,图书馆绿荫满窗……,园林美与建筑美浑然一体,古典与现代交相辉映,清华风物,尽显其中,形成了优美安静宜人的育人环境。培训期间,我们吃在清华,住在清华,学习在清华,生活在清华,我非常珍惜在清华园里度过的分分秒秒,每天清晨早早起床独步校园,走遍了清华园的每一个角落,陶醉于每一处风景,体验着一名清华人的快乐与自豪!

清华模式 篇5

清华校长送给毕业生的五句话

“未来的世界:方向比努力重要,能力比知识重要,健康比成绩重要,生活比文凭重要,情商比智商重要!”

——清华大学校长留给毕业生的一段话

方向比努力重要。

现在是讲究绩效的时代,公司、企业、go-vern-ment,需要的是有能力且能与企业方向共同发展的人,而不是一味努力但却南辕北辙的人。自己适合哪些行业,哪些职业,有很多东西是先天决定的,只有充分地发掘自己的潜力,而不是总与自己的弱点对抗,一个人才能出人头地,就像现在很多企业的时候,他们相信通过培训和教育可以让火鸡学会爬树,但是还是觉得选个松树方便一些。方向不对,再努力、再辛苦,你也很难成为你想成为的那种人。

能力比知识重要。

知识在一个人的构架里只是表象的东西,就相当于有些人可以在答卷上回答如何管理企业、如何解决棘手的问题、如何当好市长等等,但是在现实面前,他们却显得毫无头绪、不知所措,他们总是在问为什么会是这种情况,应该是哪种情况等等。他们的知识只是知识,而不能演化为能力,更不能通过能力来发掘他们的潜力。现在很多企业都在研究能力模型,从能力的角度来观察应聘者能否胜任岗位。当然,高能力不能和高绩效直接挂钩,能力的发挥也是在一定的机制、环境、工作内容与职责之内的,没有这些平台和环境,再高的能力也只能被尘封。

健康比成绩重要。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这是很多人已经认同的一句话。对于毕业后走入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学生阶段的成绩将成为永久的奖状贴在墙上,进入一个工作单位,就预示着新的竞赛,新的起跑线。没有健康的身心,如何应对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和人生变革,如何应对工作压力和个人成就欲的矛盾?而且在现代社会,拥有强健的身体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健康的心理越来越被提上日程,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承受挫折与痛苦、缓解压力与抑郁,这些都将成为工薪族乃至学生们常常面对的问题。为了防止英年早逝、过劳死,还是多注意一下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投资吧。

生活比文凭重要。

曾经有一个故事,说有个记者问放羊的小孩,为什么放羊?答:为了挣钱,挣钱干啥?答:盖房子,盖房子干啥?答:娶媳妇,娶媳妇干啥?答:生孩子,生孩子干啥?答:放羊!

记得去年在人大听一个教授讲管理学基础课,他说你们虽然都是研究生,但很多人本质上还是农民!大家惊愕,窃窃私语。他说你们为什么读研究生,很多人是不是想找个好工作,找好工作为了什么,为了找个好老婆,吃喝住行都不错,然后生孩子,为了孩子的前途更光明,这些不就是农民的朴素想法吗?那个农民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比自己更好?说说你们很多人是不是农民思想,什么时候,你能突破这种思维模式,你就超脱了。当这个社会看重文凭的时候,假文凭就成为一种产业,即使是很有能力的人,也不得不弄个文凭,给自己脸上贴点金。比起生活,文凭还重要吗?很多人找女朋友或者男朋友,把学历当作指标之一,既希望对方能够给他/她伴侣的温暖与浪漫,又希望他/她知识丰富、学历相当或更高,在事业上能蒸蒸日上;我想说,你找的是伴侣,不是合作伙伴,更不是同事,生活就是生活,这个人适合你,即使你是博士他/她斗大字不识一个,那也无所谓,适合就会和谐融洽,人比文凭更重要。很多成功的人在回头的时候都说自己太关注工作和事业了,最遗憾的是没有好好陪陪父母、爱人、孩子,往往还伤心落泪,何必呢,早意识到这些,多给生活一些空间和时间就可以了。我们没有必要活得那么累。

情商比智商重要。

这个就很有意思了,大家忽然一下子对情商重视了起来,因为在新的世纪,情商将成为成功领导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比如在许多员工和自己的亲人因KB袭击丧生的时刻,某公司CEO Mark Loehr让自己镇定下来,把遭受痛苦的员工们召集到一起,说:我们今天不用上班,就在这里一起缅怀我们的亲人,并一一慰问他们和亲属。在那一个充满阴云的星期,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了自己和他的员工,让他们承受了悲痛,并把悲痛转化为努力工作的热情,在许多企业经营亏损的情况下,他们公司的营业额却成倍上涨,这就是情商领导的力量,是融合了自我情绪控制、高度忍耐、高度人际责任感的艺术。曾经有个记者刁难一位企业家:听说您大学时某门课重考了很多次还没有通过。这位企业家平静地回答:我羡慕聪明的人,那些聪明的人可以成为科学家、工程师、律师等等,而我们这些愚笨的可怜虫只能管理他们。要成为的成功者,不一定智商高才可以获得成功的机会,如果你情商高,懂得如何去发掘自己身边的资源,甚至利用有限的资源拓展新的天地,滚雪球似得积累自己的资源,那你也将走向成功。

清华模式 篇6

http:// 2011-04-20 03:32:58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字体:大 中 小]自1911年建校以来,清华大学在百年历程中始终与国家共命运、与民族齐奋进、与时代同步伐,秉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光荣传统,恪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弘扬“行胜于言”校风,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作出了突出贡献。改革开放新时期,学校主动适应时代要求,确立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不断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步伐,办学综合实力和国际声誉显著提升。在办学实践中,清华大学围绕“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怎样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锐意改革,不断创新,初步探索出一条“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的发展道路。

一、确立世界一流大学奋斗目标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不懈提高办学水平,创建让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大学,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出较大贡献,是清华人矢志不渝的追求。

庚子赔款的屈辱,使清华师生从建校伊始就知耻后勇、奋发向上,学校迅速发展为国内最好的大学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清华大学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成功开辟了一条社会主义高水平大学发展道路,造就了大批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骨干人才,为国家教育科技发展和工业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学校迈向更高水平打下了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清华大学着眼于世界教育科技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逐步明确了新时期的办学目标。1985年,学校在第七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从现在起的十年,是把清华大学逐步建设成为世界第一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发展阶段。”这是我校首次把世界一流大学作为长远奋斗目标,激发了全校师生投身学校改革发展的热情。

1993年,学校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提出到2011年,即建校100周年时,争取把清华大学建成世界一流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进一步强调了“世界一流,中国特色”的发展方向,明确提出了建设一流大学的阶段性目标。尽管当时与国外一流大学仍有较大差距,但学校坚信,随着国家现代化进程,办学的社会条件必将越来越好,通过自身不懈奋斗,一定会取得显著成果。此后,学校逐步明确了建设一流大学的总体思路,增强了广大师生加快学校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

1998年,党中央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国家决定实施“985工程”,清华大学首批得到重点支持。这标志着建设一流大学从清华人的美好夙愿和学校的自身努力,上升为国家意志,成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国家以及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清华大学进入了历史上又一个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党的十六大召开后,清华大学紧紧结合国家的战略部署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形成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三个九年,分三步走”的总体发展战略:第一个九年(1994~2002年),调整结构,奠定基础,初步实现向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过渡;第二个九年(2003~2011年),重点突破,跨越发展,力争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第三个九年(2012~2020年),整体推进,全面提高,努力在总体上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而后还要继续努力,争取早日向世界顶尖大学看齐。随着建设一流大学各阶段目标的明确,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探索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规律

围绕世界一流大学的长远奋斗目标,清华大学从中国国情和学校实际出发,开始了前所未有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对办学方向、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及特色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了鲜明回答。

确立了“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的办学方向。国内外对于世界一流大学并没有公认的严格定义和量化评价标准。清华大学在实践中深刻认识到,世界一流大学是实力、贡献与声誉的统一,既有学术、贡献、声誉得到国际认可的共性特征,又具有个性特征,要为国家、民族服务并作出突出贡献,也要有自身的办学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具有一定特征的高水平大学群体,从实际出发合理选择国外一流大学作参照系,有利于比较和借鉴,确定正确的发展目标与战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永无止境,是一个从追赶到超越并且不断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过程。在中国建设一流大学,首先要力争为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重大贡献,同时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并抓住机遇跨越发展,以不懈努力最终实现长远目标。由此,学校逐步明确了“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的目标方向,并逐步明确了“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就是要做到: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主要办学指标达到国际较高层次;有若干优势学科率先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有中国特色和学校风格的办学理念和大学文化。

确立了“一个根本、两个中心、三项职能”的办学理念。清华大学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提出“一个根本、两个中心、三方面结合”的指导原则,在新世纪新阶段进一步明确为“一个根本、两个中心、三项职能”的办学理念。“一个根本”即学校始终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两个中心”就是按照邓小平同志听取清华大学工作汇报时明确提出的要求,努力使学校成为“既是办教育的中心,又是办科研的中心”;“三项职能”包括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其中教学是第一位的,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科研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职能,要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争取多出世界先进水平、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的自主创新成果,社会服务体现大学的社会责任,要努力为区域和企业发展作贡献。应该说,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根本追求是要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的人才。

确立了“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办学定位。“综合性”是大学类型定位,清华大学发展综合性学科、建设综合性大学,既是从学校历史和实际出发的必然选择,更是履行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研究型”是学术水平定位,构建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与科技创新体系,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要求;“开放式”是办学模式定位,既要对世界开放,在国际交流合作中提升水平、迈向一流,又要对国内社会开放,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是清华大学创建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

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经过百年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和新世纪10余年来的努力,清华大学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迈出重大步伐,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形成研究型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清华大学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建立了研究型教学、探究式学习、国际化交流为支撑的创新人

才培养体系,形成“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鲜明育人特色,努力促使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目前,全校3万多名学生中研究生占60%;在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中累计入选91篇。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服务祖国、服务人民”,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自觉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二是学科建设成效显著,科技创新能力和学术研究水平大幅提升。学校以学科建设为突破口,完善综合学科布局,不断优化学科结构,培育新兴学科,促进学科交叉;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强重点建设,学科水平明显提高。目前,清华大学设有16个学院56个系,覆盖理、工、文、史、哲、法、经、管、教、医、艺等11个学科门类,一大批学科保持国内领先,若干学科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坚持“顶天、立地、树人”的科研宗旨,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牵头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一批攻关项目,取得高温气冷堆、《清华简》研究等一批先进的科技创新成果和思想文化成果,累计获得国家科技奖励、取得国际专利授权、发表高水平论文等数量均保持高校前茅,今年有两项成果同时获国家科技奖励的一等奖。

三是大力拓展服务社会的渠道,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清华大学始终面向经济建设,充分发挥人才和知识等优势,努力为国家改革开放、科学发展服务。推动校地合作,促进区域发展和创新体系建设,与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深化产学研合作,完善技术转移体系,学校与企业合作委员会成员单位达190多家,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80多个。作为唯一的A类国家大学科技园,清华科技园孵化和汇聚了10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清华师生努力为汶川、玉树抗震救灾和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献计出力,积极参与松花江、滇池、太湖等污染治理,大力开展气候和低碳技术研究,为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有力支持。大力发展继续教育,远程教育扶贫已覆盖全国90%的贫困县。

四是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初步形成了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教师队伍。清华大学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培养和引进并重,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弘扬高尚师德、促进教书育人,一支德才兼备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日益形成并不断发展。目前,全校教师中有诺贝尔奖、图灵奖获得者和69位两院院士、13位国家级教学名师、38位“千人计划”人才、近300位“长江学者”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许多优秀学者,涌现出一批科技创新团队、优秀教学团队和在国际上崭露头角的中青年学术领军人才。

五是不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国际知名度和学术声誉显著提升。多年来,清华大学扩大开放,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成为多个国际、洲际大学组织成员,与100多所世界名校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开展了互认学分、互派交换生、互相授予学位、联合科研等实质性合作。全校超过40%的博士生和30%本科生在学期间有海外学习交流经历,同时有120多个国家的2000多名留学生在清华攻读各级学位。在国际科技合作方面,海外研究项目与经费持续快速增长,发起建立了清华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低碳能源大学联盟”等国际名校间的合作研究机构,积极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清华大学国际知名度不断提高,学术声誉进入全球大学的前列。

四、努力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根据学校发展战略,清华大学到2020年要争取全面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努力做到:若干优势学科跨入或保持在世界先进行列,主要办学指标与世界顶尖大学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大幅提升,为国家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现代大学制度与现代大学文化不断发展;进一步提升社会声誉和国际影响力。

我们要以提高质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建设的水平,更好地服务民族复兴、造福人类社会。要实施“一流”战略,始终以建设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为目标,培养一流人才,创造一流成果,作出一流贡献;实施“人才”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把各种办学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大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实施“创新”战略,大力提倡人文日新,创新体制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学校的先进“生产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出思想、理论和知识贡献;实施“开放”战略,面向现代化建设提高社会服务能力,面向世界加强国际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参与全球竞争的优秀人才,促进人类和谐文明进步。

展望未来,清华大学将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创新发展模式,加快建设步伐,力争在本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时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驻足清华园 篇7

进大门往前没走几步,一片荷花映入我们的眼帘。几株含苞待放的荷花在无数碧绿的荷叶中若隐若现,好似羞答答的小姑娘。清清的水,配上绿绿的叶、红红的花,好似仙境一般。荷花池旁边有一座小桥,站在小桥上,微风吹拂,让人神清气爽。老师告诉我:这里就是作家朱自清爷爷写《荷塘月色》的地方。站在这里,我仿佛也能沾染一些文墨灵气,感到无比荣幸与自豪!

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了水木清华门前。这里有许多叫不上名的树木,老师说,这些树都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尽管树的外表枯老干裂,可我却特喜欢它们,因为它们见证了清华悠久的历史。

接下来,我们参观了清华大学百年前初建时的礼堂、办公楼、教学楼、校长楼。虽然现在看来这些建筑有些破旧,可在这里却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1人,图灵奖获得者1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8人,长江学者152人……因此,清华被公认为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也是在亚洲乃至世界都享有盛名的大学之一。

“要是我们以后也能来这里学习该多好啊!”参观中,我们不时发出这样的感慨。离开前,我们还在“清华园”大门前照了几张相作为留念呢!

据说,我们这两小时的行程只参观了校园的六分之一。哇,清华大学真大!我一定要发奋学习,争取将来成为一名清华学子!

(指导教师晨鸣、王晓翠)

教师点评

清华模式 篇8

清华美院、清华深研院硕士毕业生作品开启'毕业

季'大幕!

2017年5月10日14:00,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2017届夏季毕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大厅举行了盛大的开幕式。也开启了“清华美院毕业季“的大幕。

本次作品展将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和清华美院A区多功能厅、B区美术馆同时展出美术学院和深圳研究生院毕业研究生的800余件创作、设计作品,这是清华大学美术学与设计学学科各专业方向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与特色的呈现与汇报,也体现出清华大学在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借助多学科优势资源、跨学科研究与设计的探索与实践。展览将持续到5月29日。由于编辑工作的疏忽,在昨天的推送中没有加入艺术硕士、科普硕士、艺术管理硕士的作品,为此给同学们带来的困扰深表歉意!今天,请大家欣赏完整版。

作品欣赏

(以教学单位排序为顺序)▼ 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 高雅洁

《沧海一粟》

指导教师:张宝华安达

《缝与缝》

指导教师:李薇毕然

《入戏》

指导教师:李薇褚洪静

《渊源》

指导教师:鲁闽凌敬淇

《窗》

指导教师:肖文陵肖敬

《进化论》

指导教师:李薇臧杰

《蜀江新春》 指导教师:张宝华张凯迪

《远山长》

指导教师:张宝华杨凯越

《竹影》

指导教师:陈燕琳▼ 视觉传达设计系郭枳彤

《冠山书院》

指导教师:马泉黄小康

《星占桃花》

指导教师:陈磊邹星宇

《汉字涂鸦》 指导教师:陈磊刘滢 《多媒体橱窗视觉设计》 指导教师:陈磊贾煜洲

《梦幻苗语》 指导教师:王红卫任帅

《第九人“读”诗》

指导教师:张歌明边延

《城市与市民》

指导教师:张歌明祖玮

《苔藓叶序视觉图案设计》

指导教师:韩美林吴霞

《此君》

指导教师:黄维翟劲松 《手机端网页设计:变暖的星球》 指导教师:赵健▼ 陶瓷艺术设计系付一郎

《痕》 指导教师:邱耿钰洪美连

《石境》

指导教师:李正安李梦婷

《瞿如》 指导教师:章星戚梦兰

《裂》

指导教师:邱耿钰杨玉婷

《遥远的相似性》

指导教师:郑宁崔久霄

《山水园林》

指导教师:白明▼ 环境艺术设计系韩露 《民族博物馆公共空间设计的主题性探索》

指导教师:杨冬江黄子舰 《重新被定义的柳荫街:人、历史、环境的融合》

指导教师:方晓风郎宇杰 《都市公共开放空间更新研究。北京陶然亭公园文化片区改造》

指导教师:苏丹钱寒轩 《上海人民广场文化馆设计》 指导教师:苏丹曲摩笛

《国子监商业化街区景观改造》 指导教师:方晓风许洋 《海上平台度假酒店设计》 指导教师:杜异杨潇辉 《当代媒体传播语境下的展览空间探究-上海帆船文化推广空间为例》 指导教师:杨冬江张宇春

《农村集体养老模式下的空间设计》 指导教师:聂影霍燃

《三里屯滑板文化空间改造设计》 指导教师:张月纪薇 《从城市旧遗迹到胡同新客厅-宝钞南社区旧工厂改造设计》

指导教师:杨冬江欧阳书琳

《基于环境行为心理与人体工程学的邮轮客舱空间设计研究》

指导教师:杜异纪岩

《中信银行研发基地项目》 指导教师:杜异姚首君 《建成环境更新中的意义表达—意大利博洛尼亚马尔扎博托造纸厂改造》

指导教师:周浩明▼

工业设计系

陈浏伊 《基于商业模式的街舞文化产品设计》

指导教师:蔡军傅恋群 《基于档案中心服务现场空间规划的咨询岛设计》

指导教师:王国胜蒋婧雯

《国医汇品牌VI&香薰呼吸调理灯》

指导教师:杨霖梁天慧 《基于中医治疗技术的社区艾灸床设计》 指导教师:赵超穆道衢 《城市通勤工具的生态设计趋势与用户需求研究》

指导教师:张雷吴雅婷 《基于P2P平台的共享汽车概念内饰设计》

指导教师:张雷尹贺 《室内智能导航硬件产品研究与设计》

指导教师:王国胜呼建国

《公共沐浴空间中的干身系统与应用产品设计》

指导教师:蒋红斌莫韬

《公路自卸车城市安全性改良设计》

指导教师:张旭晨钟浥晨

《路伴--城市女性智能防身产品设计研究》

指导教师:蔡军▼工艺美术系揣学磊

《躲猫猫》 指导教师:关东海林晓燕

《景器.满》 指导教师:关东海田野

《秋冬乌木溪》

指导教师:关东海 陶陶

《夜行系列》 指导教师:程向君王婧

《玻璃花盆景》

指导教师:王建中王萌

《宀》

指导教师:周剑石贾亦显

《民以食为天》

指导教师:周剑石朱砚

《蒹葭》 指导教师:洪兴宇▼ 信息艺术设计系唐少

《酒神》之婴儿宴

指导教师:张弓王颖琪

《迷失》

指导教师:徐迎庆吴长华

《基于电动车分时租赁APP的交互设计研究》 指导教师:徐迎庆张韵叠

《篆刻科普与体验App》 指导教师:鲁晓波朱玲

《高等院校信息可视化设计》 指导教师:鲁晓波阿丽玛

《NAIJIMI》 指导教师:徐迎庆、史元春黎敏斐

《血缘·家庭的肖像》

指导教师:冯建国王雅坤

Unity游戏《城市·鸟》

指导教师:鲁晓波蔡嘉琦

《交互式附件检索表达工具魔拼》

指导教师:鲁晓波、史元春韩奕

《敦煌壁画虚拟复原体验》 指导教师:徐迎庆、史元春陈彦婷 《公共空间里的语音互动广告设计-小町助手》

指导教师:徐迎庆、崔保国蒋墨岚

《中草药气味疗法展项交互设计研究》

指导教师:张烈、杨士强刘晓宇 《鱼儿飞》

指导教师: 吴琼、张松海卢秋宇

《鉎命》

指导教师:米海鹏、史元春路奇

《虚拟考古体验平台》

指导教师:徐迎庆、胡事民毛成鹏

《CityCyber》 指导教师:吴琼、雷建军谭斯瑞

《中国传统吉祥物交互应用设计研究》

指导教师:鲁晓波、胡事民王莉媛

《心湖》 指导教师:米海鹏、史元春吴桐

《基于sEMG的交响乐指挥体验装置》

指导教师:米海鹏、贾珈杨也 《航购:飞机上的购物服务应用》

指导教师:鲁晓波、崔保国钟秋何琪

《西西弗斯的42种宿命》

指导教师:米海鹏、史元春巴图

《悬崖》

指导教师:王之纲冯爽妮

《Blow it up》

指导教师:王之纲穆爱华 《老外的胡同生活》

指导教师:付志勇杨菲 《面向城市宜行性的表情符号应用设计WALKMAN》

指导教师 :付志勇▼ 绘画系陈冰蕊

《八苦之一 》

指导教师:刘临连培伟 《爱自由》 指导教师:文中言梁校桢

《工厂系列》

指导教师:宋克刘文沫

《除夕》

指导教师:郑艺孙天龙

《隐者的视线01》 指导教师:文中言王仕禄

《碧水青天》指导教师:郑艺曹润青

《风中的日子》 指导教师:韩敬伟杨勇 《全武行》 指导教师:刘临周骏雅

《白昼》 指导教师:文中言周楷

《繁华落尽》

指导教师:郑艺左立燕

《罔》

指导教师:石冲李秀珍

《时间的隐喻——红色之二十六》

指导教师:曲欣余汝峰

《龙门晓色图》

指导教师:韩敬伟梁佳卿

《俯瞰大地2》

指导教师:王君瑞秦鲭

《朵洛荷》

指导教师:郑艺王美琛

《unsure17》

指导教师:李睦▼雕塑系李利

《当下的景象1》

指导教师:曾成钢史雪亮

《驯梦之三》

指导教师:魏小明孙洪枫

《裂变》

指导教师:李鹤杨艺伟

《棱系列·麒麟》

指导教师:李鹤

杨洋

《白衣少年与黑猫》

指导教师: 魏小明陈勇

《渡 一》

指导教师:陈辉王丹旸

《YES YES YES 》No.1

指导教师:李象群

张超

《不赶时间的午餐》

指导教师:许正龙▼ 艺术史论系詹栩秋

《酒店会所闲置空间再利用》

指导教师:陈岸瑛张萌

《如是艺术电商》

指导教师:章锐(注:该系其他学生作品以毕业论文形式呈现)▼ 基础教研室贺毅香

《茶几设计:树 · 花》

指导教师:金剑平李宁

《消费时代2》

指导教师:叶健林运豹

《泰国佛像供台》

指导教师:金剑平夏爽

《雨林春韵(之一)》

指导教师:金纳张慧 《基于煤矸石空心球多孔陶瓷材料的多功能建筑表皮设计研究》

指导教师:邱松▼ 清华深圳研究生院赵雪园 《从木风生》 指导教师:贾京生王瑞学

《吉祥如意》

指导教师:张树新王心陶 《空视错》 指导教师:李薇王苒

《重生》

指导教师:肖文陵王一帆

《参数沙盒》

指导教师:肖文陵刘益初

《迷人的混蛋》

指导教师:肖文陵袁迪

《溯衍》

指导教师:吴波曹宇培

《解码》

指导教师:臧迎春徐天琦

《不器》

指导教师:臧迎春张世世

茶服设计《精·简》

指导教师:臧迎春刘海涛

《造·音CHAOS》

指导教师:臧迎春徐明明

《回甘》

指导教师:陈燕琳杨攀

《对视》

指导教师:王悦董佳音

《“猫眼电影”表情符号开发设计》

指导教师:马泉李筱甜

《杜子春插图》

指导教师:张歌明李亚博

《失控系列-碎片》

指导教师:马泉梁露文

《死亡的诗意-海棠》

指导教师:张歌明刘一璇

《绳结之美——礼品包装装饰设计》

指导教师:何洁邵竞尧

《酸甜故里》品牌视觉形象设计

指导教师:黄维唐诗

《清华风物建筑人文地图》

指导教师:赵健 刘珂石

《蒙德里安艺术衍生品设计》

指导教师:马泉王宇昕 《老腔音乐视觉化书籍设计》 指导教师:王红卫尹建帅

《生肖集》

指导教师:陈磊江晨

《日记·日迹》

指导教师:陈磊张竞如

《二维码包装系统的视觉设计》 指导教师:千哲赵墨染

《中国高铁科普绘本设计》

指导教师:王红卫郑甜

《跟着达尔文去旅行》

指导教师:华健心蒋佳鸿

《个性化简历定制系统的开发与视觉设计》

指导教师:陈磊靳宜霏

《汉字的表情》 指导教师:王红卫田雪棠

《助读符号在电子阅读器中的优化设计》 指导教师:赵健▼科普硕士艾梦雅

《基于纬度的数学探索科普展览》

指导教师:马赛白晓双

《闻闻科学》

指导教师:陈磊杜京玉

《萤火虫的科普展示设计研究-寻找萤火虫》

指导教师:史习近平高越

《原子能知识主题科普装置》

指导教师:唐林涛郝明竹

《华夏生灵》

指导教师:王之纲胡立琴

《科普植物园》 指导教师:张月黄琼

《鲸的海洋之旅》 指导教师:张歌明李卓君

《二十四节日顺时养生科普教育展示研究》

指导教师:史习近平刘磊

《云南朱苦拉村咖啡文化科普展示设计研究》

指导教师:马赛刘梅丽

《恒星的一生》数字多媒体展示设计

指导教师:马赛罗启菡

《Etymolearny—基于增强现实的英语词汇构成规律图形化科普展示设计》

指导教师:鲁晓波牛思月

《来自新能源时代的问候》

指导教师:付志勇邱璧璇

《飞行梦想家(国产大飞机C919VR模拟驾驶)》

指导教师:付志勇沈其忆

《其义自见——面向日常的科普产品设计》

指导教师:唐林涛唐牧原

《空气与人体科普研究与空气产品设计》

指导教师:刘振生涂程

《非遗-宣纸制作技艺》

指导教师:吴琼王希

《自然灾害预防科普展》

指导教师:吴诗中王益久

《关于生命化石的互动探索与研究》

指导教师:张烈吴玥

《有关自闭症儿童心理的增强现实科普读物设计》

指导教师:张烈徐扬

《魔镜:基于镜子演变的插图设计》 指导教师:华健心杨滋

《襄阳科技馆公共安全科普展厅空间规划》

指导教师:吴诗中姚亚男

《傩戏面具的科普设计》

指导教师:吴琼叶星

《城市取景器》

指导教师:张月昝凯玺 《泰坦尼克事件中的秘密》 指导教师:张歌明赵轶男 《TAIRFLOW空气动力学科普产品》

指导教师:张雷庄兴舞 《基于体验下的科普展示设计研究-以控烟科普展示设计为例》

指导教师:李朝阳宋瑞丽 《科技馆主题展览空间设计研究》

上一篇:选择安全诗歌下一篇:奔跑高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