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安全诗歌

2024-09-21

选择安全诗歌(精选10篇)

选择安全诗歌 篇1

一瞬间

一个鲜活的生命

伴着未图写完的色彩

猛然消逝

一切

是那样突然

让人来不及

来不及挽留

来不及劝诫

来不及看最后一眼

那些围绕在周围的人们

徒剩了

悲伤

一瞬间

能毁掉多少人生!

车轮无情

从他的身上碾压

如此决绝

他从此

在世上再不能留恋

想起年迈的母亲

早已昏死过去

“我的`儿子啊!”

怎奈他

却已无法听见

仔细想想

谁不曾面见滚滚的车流

在走与停之间来回游荡

选择

其实就是生与死的问题

没有人不想

颐养天年

享受人生的乐趣

人啊

总是忽略了

潜在身边的危危险险

我们

总在需要时精神麻痹

不由自主的

放弃活着的权利

不,不能!

一个声音总在提醒

只要

只要你

选择安全诗歌 篇2

一、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反思

自古以来, 古代诗歌因其词义虚幻、结构跳跃、意境深邃, 增大了教学的难度。为此, 无数的教育者在努力寻找有效的教学模式, 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 文化和理念的变化, 这些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显现出各自不同的局限性。

1.“私塾”型教学模式。

所谓“私塾”型教学模式是指以“吟诵”为主要教学手段的模式。这是一种原始的教学模式。它是一种适应古代启蒙教育的重要手段, 其理论基础便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那一名言:“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做诗也会吟”。毋庸置疑, 从现代教育科学的角度观察,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 “多读”只能形成感性的认识, 而不会形成理性的认知。学生的认知缺乏支点,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 学生不可能有效地形成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因此它不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模式。

2.“感悟”型教学模式。

“感悟”型教学是我国传统诗歌教学的主要模式。我国传统的鉴赏方式是一种“中医”式的“定性”的鉴赏。它要求读者自己感悟, 然而, 感悟的方法是什么呢?却少有人知道。古代的“诗学”大多是评论家和教育家把自己感受的结果告诉给读者, 而不讲感受的方法。例如古人评“红杏枝头春意闹”时只是讲“一个闹字, 境界全出”。“闹”字会使诗歌的意境变得生动的原理何在, 却没有“定量”的分析。这也正是中、西美学的区别所在。现在, 我们在讲授古代诗歌时, 要求学生自己去感悟诗歌的自然美是不现实的:一是高中生还不具备这种能力;二是学生“悟”不出来, 必然会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3.“肢解”型教学模式。

为了解决古代诗歌教学难的问题, 高中古代诗歌教学实践中又出现了以语句解释、结构分析为主的“西医”肢解式鉴赏。许多教师依照教参, 分条分块地剖析, 把本来完整、优美的诗歌给肢解得支离破碎。这种鉴赏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即学生缺乏参与, 他们得到的知识都是教师总结的成果, 因此导致了学生没有参与“再创作”, 失去成就感的驱动, 也就缺少了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没有通过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 也就感受不到“美”;学生感受不到诗人的喜怒哀乐, 也就感受不到“真”;学生不能理解诗人的情怀, 也就感受不到“善”。失去了对“真、善、美”的挖掘, 古代诗歌教学就失去了实际意义。

二、选择式体验教学模式的内涵与外延

选择式体验是笔者正在尝试的古代诗歌教学新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基础是“体验”, 即利用知识迁移, 来帮助学生调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或知识去体验古代诗歌的美。对于高中学生而言, 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知识积累和美学体验, 同时他们表达美感的方式也各有所长, 有的学生善于语言描述, 有的学生善于绘画。让学生选择各自熟悉的体验美的方式去体验古代诗歌所蕴含的情感的美和意境的美。在这种创造性的愉悦中,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例如《天净沙·秋思》, 教师在帮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和诗人的情况后, 不要急于把自己的理解灌输给学生, 而是应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去创作性地体验诗歌的美, 爱画画的学生用画面来表达自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善写作的学生用记叙文的形式来描述诗歌的内涵。

三、高中古代诗歌教学采用选择式体验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1. 选择式体验教学模式的美学依据。

在高中古代诗歌教学中, 采用选择式体验教学模式不仅是教学手段创新的需要, 也是由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美学特征———“散点透视”决定的。从文艺美学的角度观察, 中国画的透视法都是采用“散点透视”法。画家观察点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 也不受视域的限制, 而是根据需要, 移动着立足点进行观察, 凡各个不同立足点上所看到的东西都可组织进自己的画面上来。“诗中有画”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特色, “意境”是中国古代诗歌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2. 选择式体验教学模式的教育学依据。

在现代语文教学中, 我们开展古代诗歌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对于这一问题《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新课标》) 给予了明确的回答:“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 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 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提高文学修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 并给予恰当的评价。……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 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 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 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新课标》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理念, 明确提出了古代诗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否符合这样的理念, 能否满足这种要求呢?我们现在的教学实践所给出的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3. 选择式体验教学模式的心理学依据。

教学活动必须要符合教育对象的认知规律。高中阶段是人的记忆力发展的最佳时期, 此时学生的记忆力已达到新的阶段。他们能够按照一定的学习目的支配自己的记忆活动, 采用意义识记的方法来识记材料, 力求理解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 而不是单纯地进行机械识记。选择式体验教学模式帮助学生理解作品, 而不是对“条条”的强记。在注意方面, 高中学生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正在形成。通常情况下, 他们根据任务要求转移自己的注意。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 他们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就会相对较差。在选择式体验教学模式中, 学生在“再创作”成就感的驱使下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会明显增强。

4. 选择式体验教学模式和语文能力的提高。

选择式体验教学模式不仅仅是具体教学的方法, 而且还是一种教育目标的实现路径。在选择式体验教学过程中, 学生得到的不只是诗歌知识, 还有感受、整合、构思、想象、表达等各种能力的提高, 最主要的是形象思维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的提高。在体验过程中, 学生要通过想象, 把抽象的文字还原成一个个生动的“物象”, 再把独立的“物象”还原为充满情感的“意境”。在这“再创作”的过程中, 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必然会得到提高。在选择式体验教学活动中, 学生是需要表达的, 无论是用画笔还是用语言描述, 这对学生综合表达能力的提高都是非常有益的。

危机时刻的诗歌选择 篇3

我很晚才了解他这一浩繁工程。大约是论战硝烟将散的时候,他告诉我他正在编一套“经典”读本。我本有些担心他在那样的舆情中能否挺住,这样的“转向”又几乎使我怀疑他在准备退却。我匆匆草出《对现代的防御》一文,提醒他在对“现代”多年的批判和自我批判之后,对“传统”的歉疚心理正衍化为一种无批判的膜拜意识,随后出国远游。不曾想他却早已入室操戈,把我辈对新诗深拒固闭的防御战(所谓“新诗有自己的传统”)推展为在旧诗国里酌裂土封疆!“诗经”以降的传统诗,已几乎尽人他勾画的新诗版图。

然而他却不是在成全一部“中国诗史”。其中,被胡适称为“白话文逐渐长成”标志的元曲不见踪影,明清诗只有很少的存留,甚至,为人称道的宋词也倍遭他的掊击。很明显,他在使用一种新的标准。在这一标准中,是诗而不是史占据着核心的位置。所谓词、曲作为宋、元文学代表一类的观念,于他并无意义。并且,他也由此把新诗从“诗歌史”的线性时间绳索的捆绑中解放出来,使之在“诗歌史之前”的广阔领域寻找自己的同志和敌手。

在收录于丛书“新诗”卷中的《新诗到底是什么?》中,西渡对废名有关新诗与传统诗的论述深表赞许:

在“胡适之先生认为反动派的‘温李’(温庭筠、李商隐)的诗”中,废名却看出了“我们今日新诗的趋势”。虽然温李也用“诗的文字”写作,但他们真有“诗的内容”,因此“这一派的诗词存在的根据正有我们今日白话新诗发展的根据了”。他认为,“在六朝文章里已有这一派的根苗,这一派的根苗又将在新诗里自由生长。”……废名将此称为新文学的“文艺复兴”,“即是由个性的发展而自觉到传统的自由”,把古今新的文学一条路沟通了,远至周秦,近迄现代,本来可有一条自由的路。

事实上,西渡的自信与雄心也正建立在废名有关新、旧诗歌性质区别的一个著名论断上:新诗是“散文的文字,诗的内容”,而旧诗是“诗的文字,散文的内容”。西渡说,这不仅是汉语诗学中第一次有关诗歌和散文内容的区分,也是第一次对诗歌性质的根本规定。为此,他以惊人的耐心,对许多专业诗歌研究者也束手无策的《谈新诗》一书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在他看来,废名以“完全”、“实感”这些看似不无随意的概念所标举的“诗的内容”,不仅呈现了诗歌作为一个内在自足的特殊世界的独立性、完整性以及“当下即成”的具体性、独创性,尤其是诗人对自我意识的发现与自觉;而且也由此形成了与以“修辞化”、“意象化”为主要特征的“诗文字”装点的“散文的内容”的基本区别:即它常常只是外在的、依附的和抽象的。在讨论作为传统诗歌核心的意象化时,西渡说:“意象可以说是一种‘形象化的概念’。从方法上来说,它既不是写实的,也不是表现的;从效果上来说,它既不是具体的,也不是抽象的。它以形象的面貌出现,但这个形象却不表现实际的或想象的经验,而有特定的内涵……是一种整体的、笼统的、公共的经验。可见,废名一再批评旧诗的‘抽象的调子’,正有其方法的根源。”

更进一步说,正是上述意识决定了西渡在这套丛书中对中国传统诗歌的选择。其中,他对唐诗尤其是古诗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在谈到秦至汉魏六朝一段的诗歌时,他说,那时“后世种种关于诗歌的‘规范’还没有形成,还没有人为的障碍分割诗歌和生活的血肉联系。诗仍是从人心自然流露出的……于是,有情人留下了他们的深情,有力者留下他们的气概,哲人留下了他的智慧,侠士留下了他的壮烈……最完美地体现了一种原始而活跃的生命力,具有后世诗歌很难企及的直击人心的力量。”因而,他说他愿意用后世所有的诗篇来换取其中的几十篇杰作,实在不成,“只要《离骚》《九歌》《短歌行》《观沧海》《停云》《桃花源诗并记》,也尽够。”可以说,这一意识正是贯穿整套读本的核心理念,成就了西渡对“经典”尤其是“诗歌经典”的重新界定,而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构成了一部个人的“诗史”。

不难想到,这“诗的内容”也正是他为新诗辩护的主要理由:如此,新诗则不仅可以与千古名篇并立而无愧,其在“体式”“语言”(“诗的文字”)上的弱点,也不足为病了。然而不然。在西渡看来,斤斤于字、句的赏玩和“意象化”写法的不断借尸还魂,恰是中国新诗迄今未能治愈的顽疾。因而,我们无法不看到其中所包含的对中国新诗传统的自我批判。在他看来,废名的贡献也正在于,他对新、旧诗歌的性质所作的正确辨析,以及在此基础上对旧诗传统的重新审视,为解决新、旧诗歌的关系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案:“这是从新诗创造的需要出发对旧诗传统的重新解读,同时也就为新诗确立了自身的传统。这个被重新确立的传统是从现在出发而指向未来的,因而也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成长的可能性的传统。它与那些骸骨迷恋者的所谓传统,有着根本的区别。”是的,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对“传统’’从而也是对“现代”的解读。在这里,没有那种“体用一致”却常常弃“体”就“用”的“辩证法”的存身之所。

然而,是什么促成了西渡的这一选择?

废名《谈新诗》撰成于民族存亡的危急之秋(1935~1937),他对“我们今日的新诗反而无立足点”——既无以附于旧诗之末,又无以自立的状况——也充满了危惧。在西渡论诗的文字中,更无不弥散着这样的意识。只是这危机的感觉,却愈益加深,以致于他说,如果我们对这一状况没有充分的警觉,并把它转化成自觉的知识,“则我们的新诗仍然要在黑暗中摸索”。我说这套读本是他个人的“诗史”,但谁说它没有某种更普遍的根由呢?任何对当代文化真实状况有所了解的人,都不得不承认,由五四形成的现代传统也无不处在相同的危机之中。对此,我们又该做出怎样的选择?

选择艰难诗歌 篇4

平淡无华的日子

编织的是平静的思绪

也许会捕捉到一丝清凉的诗意

那诗风也一定会少了许多锐气

也许你会轻易得到生活中的美丽

因不会去珍惜得来不易

再好的美也会如流水一样逝去

不会留下那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更多的时候总会有几缕忧愁

攀爬在你心头变成挥之不去

不敢聆听窗外狂放的歌曲

不敢正视困难去战胜自已

由此产生畏难情绪

最终选择的是逃避

选择的是放弃

生命的海洋总是有了波澜

才会有了生命的.气息

人生的故事总是有了挫折

才会有了人生的意义

魂牵梦萦的结局

总少不了惊心动魄的情节

才会激发人们的思想得到启迪

人生解不开的题

变成猜不透的迷

磨练意志才是揭开题的迷底

听从命运安排的人

缺少的是生机、朝气和勇气

不会在困难中如何改变自己

思想在禁锢

不敢去面对

不敢去超越

不敢在困难中寻觅

欢乐少了

苦闷多了

体会不到人世间爰的真谛

人生的崇高境界

在于在艰难中寻找美丽

敢于直面人生共追寻真理

应该感谢上帝的公平

付出多少艰辛

就会收获多少喜悦

做一个不平凡的人

就别怕生活中的不平静

当命运献给你鲜花时

维护我国经济安全的路径选择 篇5

国家经济安全, 涵盖了资源安全、贸易安全、信息安全、产业安全和金融安全等诸多领域。目前我国的经济安全问题不可等闲视之:金融业内忧外患、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产业发展信息外泄严重……, 因此, 如何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成为较长时期内全国人们都需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试图从资源安全 (包括矿产、能源等) 、资金安全 (包括贸易和金融安全等) 、产业安全等角度提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相应对策。

一、保障资源安全的路径:开源节流

所谓资源安全,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持续、稳定、及时、足量和经济地获得所需自然资源的状态或能力。当资源供给不能满足资源需求或资源需求出现不稳定状态时将会导致资源不安全。从经济学角度理解, 在当今资源稀缺状态下, 资源安全就是要实现资源利用的最优配置和代际公平。资源安全可以分为能源资源安全 (特别是石油安全) 、矿产资源安全 (特别是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 、水源安全、土地资源安全、生物资源安全 (特别是基因资源安全) 、海洋资源安全、环境资源安全等。

当前, 我国资源安全出现了供需缺口大、资源利用率低、进口渠道单一、环境污染严重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 为了尽快解决这些问题, 有必要提出构建资源安全的对策。

资源问题的实质就是开发与利用的问题, 因此维护资源安全的有效方法就是开源节流。具体的实施路径是:

第一, 储备适当数量的重要资源。无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国家的进步都离不开自然资源的供给。然而, 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其使用的有限性。为了人民的生存、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储备一定的资源是很有必要的。

第二, 开发新的替代资源。核能、水能、氢能、太阳能、风能、潮汐能、高温地热资源等较洁净能源, 在世界已得到不同的应用。我国新能源开发也有着非常好的前景, 水、太阳、风能等资源都十分丰富, 因此, 我们要发展高新技术, 开发新能源。

第三,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据专家测算, 能源效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 可节省能源费用113亿余元。若我国单位能耗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即使能源消费不增加, 经济亦可再翻一番。为此进行能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综合规划时, “政府应采取法律、行政和经济等各种手段支持节能目标的实现”, 并“加强节能立法, 尽快出台节能法, 加强执法监督”, 争取尽快实现综合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目标, 建立节能激励机制, 使能源经济走上高效发展道路。

第四, 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利用我国贸易大国优势, 积极参与世界资源特别是原料的贸易, 这不仅可以加强我国与世界的贸易关系, 而且有利于扩大我国资源的来源。

第五, 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我国资源安全威胁在很大程度上是资源浪费。因此, 降低资源无效消费是保证资源安全的重要措施。为此必须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 倡导以建立节地、节水为中心的集约化农业生产体系, 节能、节材为中心的节约型工业生产体系, 节省运力为中心的节约型综合运输体系, 以及建立适度消费、勤俭节约为特征的生活服务体系。

二、维护资金安全的路径:降低外贸依存度, 规避金融风险

资金的多寡反映了一国的经济实力, 也反映了该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所以, 资金安全无论对于哪国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本文的资金安全主要指与资金流动有关的经济活动, 主要包括贸易和金融两个方面。

(一) 降低外贸依存度, 维护国家贸易安全

改革开放30年以来, 我国的对外贸易额节节攀升, 但是外贸的快速增长, 也带来了经济安全的隐患, 主要表现为外贸依存度的不断增加, 目前,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大国中外贸依存度较高的国家。不仅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而且远高于美国、日本。外贸依存度的不断提高, 外部需求的波动越来越成为影响我国经济运行中不得不面对的风险。世界经济发生的剧烈变动, 对于对国外需求依赖程度不断增强的我国经济将有难以预测的冲击。因此, 要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让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受制于人, 就得降低对外贸易的依存度, 其主要措施是:

第一,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现阶段, 我国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较低, 导致我国外贸依存度高位攀升。我国应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降低由于加工贸易造成的高依存度, 从而降低我国的外贸依存度, 同时也可以提升服务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 增加分子的比重, 达到降低我国的外贸依存度的目的。

第二, 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我国加工贸易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大进大出, 即原料从国际上进来, 产品从国内出去。由于这种模式的加工贸易迅速扩张, 使得我国的外贸依存度随之迅速上升。因此, 要想降低外贸依存度, 政府在制定发展加工贸易政策时, 应当促进加工贸易由简单的加工装配逐步转向采购、加工制造、分销服务、售后服务、研发、信息咨询等升级。通过加工贸易促进、拉动内需的扩大, 使得加工贸易成为连接国内产业链和国际产业链的纽带。

第三, 推进多元化战略。我国出口产品主要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产品为主, 且出口市场相对集中在欧、美等地, 而很多矿产资源也是从几个矿产资源国进口的, 对外界资源依赖程度高。因此, 我们应推进市场和贸易结构的多元化战略, 从而降低对特定市场和特定进出口商品的依赖程度, 保证国家经济稳定。

第四, 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我国进口产品以高新技术产品为主, 高新科技产品的价格很高, 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而加快科技投入, 发展高新科技产业, 一方面减少了对国外高科技的进口依赖, 另一方面可以创建自己的世界品牌, 在对外贸易中占据主动优势。对于我国依赖进口的原料、原材料, 如石油等, 更应该加大科技投入, 早日研究出其替代品, 减少进口, 避免受制于人现象产生。

(二) 规避金融风险, 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金融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金融也走向了全球化的道路。必须肯定的是, 金融全球化带来了无限的机遇, 但同时, 也给我国带来了挑战。如何趋利避害是当前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因此, 本文给出了经济全球化下维护我国金融安全的对策。

第一, 逐步放开金融市场。按照适时适度、积极稳妥的原则推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 借鉴国际经验, 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和约束机制, 不断增强我国金融市场的竞争实力和抗风险能力。

第二, 加强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旨在为交易者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 从而实现提高金融效率和维护金融安全的双重目标。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高质量的金融监管对于维护金融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为此, 必须加强金融监管, 建立化解金融风险的长效机制。

第三, 防范金融道德风险。金融道德风险是指由于制度性或其他的变化所引发的金融部门行为变化, 及由此产生的有害作用。在金融风险的诱因中, 道德风险往往不被重视, 但它却往往是金融风险的主要根源。为防范金融道德风险, 必须整治金融道德秩序, 理顺政府、企业、银行的关系。

第四, 建立风险控制与预警机制。首先要从维护金融安全出发, 建立灵敏、高效的金融风险控制机制和救援措施, 构建防范金融风险、遏制过度投机的坚固防线。通过监测主要宏观经济指标, 及时采取防范金融风险的应对措施, 防止金融风险的累积, 保持对外经济金融的基本稳定。其次要完善金融风险预警机制, 紧密监测国际、国内金融市场的运行状态。编制金融市场风险的监测指标体系, 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专业知识搜集和分析有关信息, 判断金融业务的最新发展趋势和主要风险领域, 及时向金融机构发出预警信号。

三、维护产业安全的路径: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产业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产业安全是指国内产业在公平的经济贸易环境下平稳、全面、协调、健康、有序地发展, 使我国产业能够依靠自身的努力, 在公平的市场环境中获得发展的空间, 从而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目前, 我国产业安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部分进口产品的冲击和威胁不断加大;出口遭受贸易救济调查及技术性壁垒日益增多;部分产业中外资对内资的控制进一步加强;对外投资屡次遭到不公正待遇。那么, 怎样维护我国的产业安全?总体上来讲, 应在增强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健全产业损害预警体系和应对能力上下功夫。

第一, 大力支持高新技术领域自主创新, 突破核心技术瓶颈。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了获得这第一生产力的优势, 有必要引导企业增加技术开发的投入, 开发推广适用技术, 形成自主创新的技术基础。

第二, 加大薄弱产业的公共财政投入, 分担公共探索成本。产业安全作为一种公共产品, 需要政府提供。借鉴美国、欧盟等扶持农业的做法, 通过加大对行业组织的投入, 间接支持农业、农资等弱势产业的市场开拓和应对贸易壁垒工作, 并适当分担这些行业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探索性成本。

第三, 积极开展外交与国际合作, 转变产业增长方式。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外交活动, 利用外部能源与资源, 另一方面, 实施新的评价体系, 鼓励和引导企业发展循环经济, 转变产业高投入、高能耗的粗放型增长方式。

第四, 培育一批“走出去”的知名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跨国集团,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知名品牌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集团具有很强的前后产业相关性。他们的发展无疑将拉动其前后产业的发展, 推演下去, 就会导致整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五, 统一产业安全管理和健全损害预警体系, 完善保障体系。这里的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同一产业安全管理机制, 完善产业损害预警体系建设和完善贸易救济援助机制。

参考文献

[1]、毛敏芳.中国资源安全态势及其战略[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7 (4) .

[2]、郭丹翔.论高外贸依存度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现代商贸工业, 2009 (16) .

[3]、聂向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金融安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2009 (2) .

选择安全诗歌 篇6

关键词:现实主义;均势安全;集体安全

中图分类号:D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1-0056-03

当今世界,各国的关系一方面表现为,高度的呈上升趋势的经济依存,不断加长的国际机构名单,不断扩展的合作关系,不断增长的相互信任和不断深入与持久的和平,另一方面,国与国之间又相互猜忌,频繁更换外交伙伴,军备竞赛日益加剧,危机和间歇性的战争时有发生,如何建立一个稳定的安全框架是中外所有政治学家关心的问题。在现实主义那里,安全意味着一段相对稳定的和平时间,在自由主义那里,人们应该追求一种永久的和平与安全。随着当代安全领域问题的层出不穷和复杂多变,越来越多的人站在更深刻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他们试图融合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合理观点进行折中,针对新的国际形势和大国关系的发展对安全理念进行了另一个角度的诠释,丰富了这一领域的理论内容。

一、现实主义

1948年,《国家间的政治》一书的出版,使现实主义安全观再次成为国际政治理论中占据统治地位的思想。书中核心的观点是,权力争夺是无所不至的,从家庭到国际政治生活中的权力斗争,都是如此。整个国际社会是松散的,不稳定的。在这种不稳定的无政府状态下,国际法是软弱无力的,所以确保国家间安全的方法是建立一个有中央政府的世界国家,在世界各国家中,各国应该达成一定的谅解。他的世界安全模式实际上是拥有一个强大霸权统治下的国际社会,是一种霸权安全。

在其基础上出现的新现实主义的观点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新现实主义眼里,如果一个国家以不合理性的方式挑战现有安全模式,将会受到惩罚。它看中的是均势。虽然均势可以被打破,从而带来新的不安全状态,但这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经这种理论所诠释的均势安全是国家追求安全的一种传统模式。古今中外,从“战国七雄”的争霸到“三分天下”的并立,从近代欧洲列强的争锋到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现实主义是这些论述得到了广泛的论证。以军事安全为核心的安全成为传统安全观的基本内容。它向人们展示的“是一幅比较严峻和冷酷的,带有悲观主义色彩的国际画卷”[1]。对此,基辛格有一句精辟恰当的评价,“没有平衡就没有和平,没有节制就没有公平”[2],然而,均势安全或均势论在历经历史检验后,也显现出它的另一面。因为均势往往孕育着超级强国的优势和霸权欲望。国家对其安全的关注与担忧总不会以均势为满足,各国对自己的安全总有一种危机感,这种危机感促使各方不断谋求对于对手的优势,有时不能不通过战争来实现。在这种安全模式下,小国往往会成为均势下的牺牲品,如朝鲜半岛的分裂,波兰的三次被瓜分,就是大国玩弄均势外交的例证。同时,历史上对大国追求霸权的反应也并非总是伴随着制横的出现。霸权及其追求国往往会提供便利,来使别国宁愿“搭车”而不去制横。此霸权及其追求的具体形式除了军事强制武力征服,也可以依靠文化和经济影响来包容和束缚他国。同时,一国应该具有的制衡能力和意愿在国内众多问题的侵扰下会增添制衡困难,甚至促使一国专注于国内事务而根本不做任何制衡的努力。

二、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者不像传统的理想主义那样,他们不认为国际组织能够发挥世界政府的作用,也不像现实主义认为的,国际组织只是体现大国利益的场所,他们确信国际组织对协调一国内外政策及建立各层次国际组织联系方面将产生重大的作用[3]。但同时,这样一个经过国际组织协调、利益复杂交合的国际社会并非一定会变得更加安全,恰恰相反,复杂性的增加和等级结构的日益衰弱,可能还会导致在组织集体行动的过程中失去有效的领导,他们看到,在这样一相互依存的世界中,旧的霸权必然会衰落,在不同领域会出现多重领导的状况,并形成一个相互依赖的局面,因而,建立多元安全制度与国家间的政策协调就显得尤为重要[4]。

如果说均势理论是与现实主义相联系的话,那么集体安全模式就可以认为基本是和自由主义相联系的。在由一定国家构成的诸如同盟、条约组织、国际组织等的一定的安全共同体中,各成员国为了保护或者获得所想要的经济利益,承诺共同行动,援助受到侵犯的成员国,必要时敌人施以军事打击制裁或打击。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定主权原则,到维也纳会议确定欧洲协调,其中都体现了某种程度的集体安全原则。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国际联盟到今天仍在起作用的联合国,国际组织构成了集体安全的主要形式,诸如此类的国际组织,特别是联合国,几乎包含了所有国家,不管它的功效如何,至少在普遍性上已达到了最大的限度。“集体安全作为一种理想是毫无瑕疵的,它确实为在一个主权国家的共同体中执行法律提供了理想的解决方法”[5]。

然而,这种理论也有问题。在民族国家依然在世界占据主导地位的当今世界,经济因素还远未强大到让民族国家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而完全放下手中的武器,因种族、宗教、领土等问题引起的矛盾并未因各国日益紧密的经济联系而销声匿迹。当各国彼此之间怀有极大的恐惧时,让他们保持行为中立、协商签约并建立互信合作将会变得非常困难,这种局面即使在发展合作关系的制度渠道已经存在的情况下仍然会是如此,很难想象在彼此恐惧怀疑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制度是否一定会成功[5]。很显然,这种安全模式掺进了太多的道德伦理因素,这明显违背了当前国际政治的现实。

三、建构主义

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者都很强调利益在指导国家行为中的作用,利益被认为是客观而不可避免的,各国掌权者会以各种方式采取行动来追求自己的国家利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很少有理论或者事实将之证伪。然而,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国际关系学者认为,与其把国际争端说成与客观不变的利益有关,不如说与各国在相互交往互动中形成的一致认同有关。换言之,国家和社会团体如何界定自己的利益,以及他们是否认为自己的利益与别国的利益发生冲突,这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他们如何自我定位以及如何定位他人。

可是,如何定位是充满主观判断的。当前的美国政府在多种场合传达了对叙利亚动武的信息,因他认为叙利亚政权的存在本身对美国的安全构成了威胁。明眼人都可以看出,与正面临着因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引起的社会动荡相比,前者显然不像其对外宣称的那样迫切,原因在于,在美国与叙利亚的长期交往中,美国认为叙利亚伊斯兰政权的存在对自己构成了威胁,美国的行为是誓将敌人除去而后快的观念使然。“如果把使权力和利益具有意义和内容的观念剥离出去,单纯的权力和利益很难解释国家之间的关系的”,“观念的根本作用是建构具有结实能力的权力和利益”[6]。

按照这种理论的阐释,当今国际社会所进行的各种对话,地区组织之间的互动就不是仅仅为了解决利益冲突和争夺权力,而是要通过这种不断地接触和沟通,创建新的更加积极的身份认同。20世纪90年代至今,南北朝鲜开始积极接触以消除半个世纪以来所形成的相互敌意,并取得了很好的进展,现实主义或许会将之看成是双方利益调整的结果。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如果南北双方继续敌视而不反思对方,继续将对方视为民族的罪人而不加以重新定位,对抗将重新取代何谈成为双方关系的常态。当前半岛形势说明了这一点。

身份确认有助于理清各自的利益,反过来,理清后的利益也会形成认同,但新的认同的形成是否会导致一个稳定的世界,则需要我们进一步的体察。一种新的定位和认同的产生是以以往的定位或认同的趋弱为前提的。事实证明这在当代世界是困难的。没有一个国家或民族会将来自他国或民族的伤害和威胁,在短时期彻底忘却,更何况,不是每一个给他国带来痛苦经历的国家都能像勃兰特和科尔那样,对过去加诸他人的伤害以跪谢罪。因此说,国家民族之间的重新定位是艰巨的,其中需要没完没了的对话和行动,需要双方对过去的事实甚至是伤害有真诚的彻底的认识。认同一经形成将会有很大的稳定性,短期内很难改变。危机和对抗会导致相互敌对的认同,这种认同一经形成将很难化解,于各国而言有百害而无一利。中日两国的现状就是明证。

四、我国的战略选择

持续三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国力提升加速,影响力也日益增强,与之伴随的是,中国与各国间关系尤其是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个明显的特征是,中国国力的强势提升引出了多重的反应,周边关系向强势大国的结构转变,这与过去的弱势中国下的关系特点不同。强势中国下这样的关系,以中国为主线的矛盾凸显,很多问题和中国联系起来了,逐渐形成了两种趋势,一个就是强势中国带来双向反应,即中国对本身的利益诉求增加了,捍卫自己利益的能力也增强了,所有这些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发生。弱势情况下能保住自己就不错了,强势情况下就要争取更多的利益,这个很自然。再一个趋势是应对强势中国成为许多周边国家的一种共识,就是如何适应一个强大中国的崛起,尤其是区域内大国,心态更加复杂,这就会催生现实主义所说的复杂的“准结盟”应对力量。虽然这种结盟是行动力较弱的松散的联盟。过去是我们应对别人,现在是别人应对我们。当前的南海和钓鱼岛领土争端正是这种趋势的直接体现。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希望看到中国成为另外一个西方式的帝国,都希望中国会成为另一类型的崛起大国。而避免成为众人心中的西式帝国也是中国的必要选择。尽管各种内部制度因素继续制约着中国的外交影响力,但外在世界已经感受到了中国日益提升的外交影响力。很显然,这种影响力的获得主要是由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中国与世界经济的纵深依赖,而不是中国的军事力量及影响力。综合来看,目前我国的现实的选择应该有以下几点:

第一,继续专注于经济发展。历史上,中国成为亚洲大国靠的是经济力量及和经济力量相关的文化影响力。同样,中国当今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靠的也是经济实力,而非军事恫吓。中国复兴最根本的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发展。这是中国最重大、最核心、最根本的利益。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加,本身可以促使各个相关国家走向同一“跑道”,国家之间经济上的竞争总要好于军事竞争。同时,处理好担当责任与量力而为的关系。中国自己的事情理顺了,本身就是对国际社会履行了最大的责任,中国有限战略资源的落脚点应立足在解决好自身的问题上。对中国现时的国力所能支撑的国际作为,必须有实事求是的估量。解决国际事务时,谨慎决策,不受诱惑,避免替美国担当,过度将自己卷入。

第二,最大限度利用现有的国际规范和国际组织,积极参与,避免被国际社会边缘化,降低我国融入国际社会的成本。同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嫌弃外在世界太麻烦,选择孤立,自我封闭起来。孤立主义显然行不通。近代历史给中国最惨痛的教训是,封闭就要挨打,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国力和影响力的显著提升也证明了开放的必要性。二是另组一个国际舞台,如同苏联一样。在当今世界,也的确有些国家希望中国能够站出来和西方美国对立。如果一时头脑发热选择另组体系,挑战现有国际秩序,势必将会使得那些对中国崛起心存疑虑的所有国家站在一起,而不单纯是小国的合众连横。届时,中国必然面临一场根本打不赢的战争,一个规模和能量无比巨大的国际社会联合体很可能会让立志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遭受致命打击。

第三,走和平发展国家道路。当前的局势和未来国家利益的维护需要进行军事现代化,需要将坚决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和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作为我国安全战略的根本基点,但要将之最大限度地限制在防御性质之内。单纯的军事现代化不足以让中国成为一个大国,并且一旦走上军事道路,经济就会受其影响而变得不可持续。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是否可以持续,最终还是要取决于经济实力。而且,和前一种情形一样,一旦中国选择军事国家道路,就必然会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即另外一个视中国为威胁的军事国家或者集团。

第四,与国际社会各主要行为体积极对话。积极发展同世界不同类型国家的友好关系,特别是改善和发展和各大国的关系,通过相互之间的不断的接触和沟通,让对方对我们的政策和原则等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消除各行为体观念中因误解而产生的不满,创造机会让他们从多层次了解中国,积极承担应该承担的国际责任。要看到建立均衡稳定的世界战略平衡的一个重要和突出的方面是加强在国际舞台的交往和合作,更积极参与制定各种国际规则,更加广泛地开展首脑外交、民间外交和各种非政府外交等,大力扩展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王逸舟.论综合安全[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14).

[2]基辛格.白宫岁月——基辛格回忆录[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36.

[3]梁艳菊.关于国际安全的思考[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0,(4).

[4]谢青.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安全理念[J].世界经济与论坛,2000,(4).

[5][美]汉斯·摩根索.国际纵横策论——争强权、求和平[M].卢明华,时殷弘,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371-375,533.

你的选择爱情诗歌 篇7

在我和他之间你犹豫不决,

眼神中透着焦虑与憔悴,

脑海中罗列出我俩的优缺点,

一遍又一遍的进行对比着,

因为这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

我平凡也没有什么本事,

而他则是一名优秀的精英老板,

相比之下他能给你更好的生活,

还有他也许比我更加的会爱你,

所以跟他在一起比我更合适!

可是我内心却还是舍不得你,

真想问问你到底爱谁更多一点?

我深思熟虑后决定退出竞争,

结束你到底选择谁的犹豫与焦虑,

这是比悲伤更悲伤的不得已!

我让他向天发誓对你好一辈子,

要你永远快乐幸福的生活下去,

看到他郑重的对我作出承诺,

我痛苦至极的心稍稍感到安慰,

为了你幸福我愿做任何事情!

你分别约见了我和他说了你选择,

你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女孩,

见他之后你把我约到萧瑟的枫林,

霜红的枫叶随风飘飘洒洒,

你生气的`质问我有什么权利这样做!

你发怒与维护他的样子那么严肃,

我能感觉到你爱他比我多一点,

我不想因为自己耽误你一生的幸福,

所以我认为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

这一生注定了你我是有缘无分!

你流着眼泪紧紧抱住我说对不起,

我也搂紧你祝你和他幸福一生,

你说从没见过像我这么傻的人,

我说遇见你后我的智商一直都是零,

看你在我怀里破涕为笑我流下眼泪!

分别后我孤独的在枫林中躺着,

深秋的寒雨随枫叶一起落下,

再也抑制不住的我大声的哭泣着,

喊着你名字不停的说不要离开我,

最初的选择,最后的我们诗歌 篇8

当初,我们拥有同一片天空

拥有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境

执笔写下的每一份流年心事

都带着思想的璀璨,爱的炙热

当初,我们以为拥有整片天空

拥有整个世界,完整的.梦境

时过境迁终发现自己是那么渺小

所有的激情退却了高潮,冷默无声

你说,原来我还在一直坚持着

而你早已经没了曾经的执著

无论以后的自己过哪一种生活

都是当初的选择,不管愿不愿意

你说,谁也不会再是当初的自己

走过的每一段风景都在改变着我们

从青春到苍老,岁月压下的苦痛

足以让回忆承受着太多刻骨的蹂躏

生命有着怎样的模样,我们都清楚

即便与往事重逢,如果也变不成曾经

唯有那颗饱经沧桑的心,守着寂寞

选择“安全食材”的3个误区 篇9

据说,有机蔬菜在种植过程中完全不使用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因此这种蔬菜被称为“纯天然食品”。很多人认为,有机蔬菜无论是营养价值还是安全性都比普通蔬菜要高。

专家点评:

关于有机食品是否“更有营养”的问题一直争论激烈,许多关于有机农业的研究也致力于比较有机食品和常规食品的差异,不过一直也没有令人信服的数据。据英国学者研究发现,从营养学角度比较,有机食品和常规食品并没有什么不同。法国食品安全局对有机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及一些植物营养素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发现,无法判定有机食品更有营养。

土鸡蛋、土鸡更有营养?

土鸡蛋每千克要20多元,比普通鸡蛋贵很多,但不少消费者宁愿买土鸡蛋,他们认为土鸡蛋的营养价值更高也更安全。其实,这还是源于对“纯天然食品”的迷信。

专家点评:

事实上,从营养价值来说,土鸡蛋的脂肪含量比普通鸡蛋高约1%左右,胆固醇含量也较高。相反,由养鸡场饲养鸡所产的鸡蛋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含量略高于土鸡蛋,这可能是由于饲养鸡的饲料中所提供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更为充足。而且,饲养鸡所吃的饲料中添加了一定量的膳食纤维,使得蛋黄中的胆固醇和脂肪含量比土鸡蛋低,从而也更适合老年人食用。同样,对土鸡和饲养鸡进行的研究发现,这两种鸡肉的营养价值也没有差异。

牛羊肉比鸡鸭肉更好?

很多人认为牛羊肉比鸡鸭肉更好,认为前者蛋白质含量更高而脂肪含量更低,否则为什么会价格相差悬殊。

专家点评:

选择安全诗歌 篇10

关键词:粮食安全,现实挑战,路径选择

“民以食为天, 食以粮为先”, 粮食安全事关国家全局, 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发生了以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全面过剩现象, 1996-1999年人均粮食占有量保持在400公斤以上, 中央据此做出了我国农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 并提出了对农业实施战略性调整的重大决策[1]。

进入新世纪后, 伴随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 我国在粮食安全方面放松了警惕, 粮食播种面积持续下降, 以至于2000-2003年连续4年的粮食减产、产不足销, 粮食库存下降引起了全社会对粮食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基于粮食安全的战略需要, 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再度聚集“三农”, 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一系列支农、惠农、强农政策密集出台, 调动了地方政府抓粮、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创造了我国粮食生产“九连增”的奇迹, 2012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58 957万吨, 创历史新高。

2006年以来全球农产品价格的两次大幅度波动, 尤其是2010年国际粮价的大幅度上升, 我国粮食价格居高不下, 粮食安全再度引起各方面的关注。由于油料和食用油的大量进口, 我国狭义的粮食安全自给率2010年已经下降到90.6%, 尤其是在我国城镇化、工业化不断发展和人口递增趋势未减的宏观背景下, 保障粮食安全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粮食安全战略路径需要不断思考。

一、关于我国粮食安全的再认识

粮食安全的概念首次由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于1974年提出, 即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的食品。198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又对粮食安全的概念进行了修正, 即“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应该是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的基本食品”[2]。FAO于1996年《世界粮食首脑会议行动计划》又作了第三次表述, 即“让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享有充足的粮食, 过上健康、富有朝气的生活”。2001年世界粮食大会修正了粮食安全的概念, 增加了“无污染、无公害”的要求, 从概念表述的演变体现了“粮食安全”概念的内涵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

在美国学者莱茵·布朗1994年提出了“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问题后,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国外一些专家把世界粮食价格上涨归咎于中国进口的增加, 甚至有些西方人把中国粮食问题同“中国威胁论”、“中国危机论”联系起来。国内许多学者在对西方学者夸大事实进行有力驳斥的基础上, 对我国粮食安全的状况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 提出了一些观点。黄季焜 (2004) 认为“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所有发展中国家中食物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中国目前也不存在对国家食物和粮食安全构成巨大威胁的因素”;王征等 (2005) 认为“从长远看, 中国粮食安全出现重大问题的可能性不大”[3]。有些学者对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有些忧虑, 如鲁靖等 (2004) 认为“单纯从总量上来评价中国的粮食形势, 中国的粮食基本上是安全的;但将中国的粮食问题按经济效率和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考察, 中国的粮食安全程度就值得商榷了”。田野 (2004) 认为“从中长期来看, 粮食生产和供给的形势依然比较严峻”[4];王雅鹏 (2008) 认为“尽管近年中国粮食产量恢复较快, 但存在有潜在性危机”[5];林毅夫 (2008) 认为“中国粮食安全绝不是高枕无忧”[6]。

近年来, 随着我国粮食的连年增收和人均口粮消费比重逐步下降, 粮食安全的内涵不断丰富。黄季焜 (2011) 提出要从“粮食安全”观念向“食物安全”观念转变, 从“粮食安全”向“口粮安全”转变, 从“进口畜禽产品”向“进口饲料粮”转变。朱信凯 (2012) 认为“粮食安全的重点转变为食品的营养和卫生保障, 以及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而产生的食物偏好”[7]。谷亚光 (2011) 提出了“大粮食安全战略”, 旨在适当利用其他有利资源转换成为粮食, 降低居民对粮食消费的压力。吕新业等 (2012) 提出“应积极倡导以‘适度、素食、绿色与多样’为基本内容的粮食消费观念”, 甚至对官方认定的“粮食自给率达到95%”的约束性指标也认为可以讨论。如陆文聪等 (2011) 根据情景模拟研究, 得出到2020年我国粮食产量将能实现粮食安全规划目标, 但自给率却低于95%。

本文的基本观点是:我国粮食生产“九连增”, 并不意味着粮食安全可以高枕无忧;虽然以谷物为代表的传统粮食不能代表食物的全部, 但仍然是食物的基础;通过进口饲料粮解决人畜争粮的矛盾, 并且节约土地和水资源, 可以一定程度减缓粮食安全的压力, 粮食自给率95%的约束性指标有讨论的空间, 但保障食物安全的基础还是粮食生产能力和生产潜力。因此, 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和市场机制环境下, 粮食的比较效益低, 粮食弱生产要素投入特征无法改变, 中国粮食安全仍需要政府更多地关注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和职业农民的形成。中国的粮食安全或者食物安全不是短期的粮食生产和流通问题, 而是中长期的粮食生产潜力问题。

二、粮食安全的现实挑战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期, 粮食安全的现实挑战主要是:

(一) 人增地减趋势不可逆转, 保持18亿亩耕地任重道远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保持年均近10%的高速增长, 城镇化率由1979年的17.92%, 上升到2011年的51.27%, 提高了33.35个百分点;全国总人口由1978年达到9.87亿, 到2011年末达到13.47亿, 增长了36.47%。人口总量的不断增长带来粮食总需求刚性增长, 有专家预测2020年我国粮食需求总量为6.1亿吨。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表明城镇化、工业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 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耕地数量的持续递减[8]。1979年我国耕地面积为1.3476亿公顷, 到2008年末减少到1.2172亿公顷, 年均减少43.47万公顷。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新世纪之初耕地面积减少呈加速之势, 1997-2008年间, 中国耕地净减少量为874.72万公顷, 年均减少72.89万公顷, 耕地数量的变化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必然引起粮食产量的波动。有研究表明耕地面积的年变化率与粮食产量的年变化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关系数达到0.7075[9]。近些年来虽然由于土地管理制度加强, 耕地减少的趋势得到了遏制, 但建设用地仍在增长。据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显示2010年全国批准建设用地48.45万公顷, 国有建设用地同比增长18.4%, 连续两年保持增长[10]。

(二) 水资源与环境约束日益增加, 农业基础薄弱未能好转

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全球第四, 但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4, 约相当于日本的1/2, 美国1/4, 俄罗斯的1/12。全国水资源80%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干旱区和半干旱区占国土面积的50%以上。过去南方的“鱼米之乡”现今已多数名不符实, “南粮北运”变成现在的“北粮南运”, 出现了资源配置倒置的状况[11]。2010年全国总用水量6 022.0亿m3, 其中生活用水占12.7%, 工业用水占24.0%, 农业用水占61.3%, 生态与环境补水占2.0%[12]。由此可见农业用水所占比重大, 农业生产缺水成为农业发展的瓶颈因素。每年农业生产缺水300亿立方米, 因干旱缺水每年粮食每产量损失约200亿公斤, 相当于江西省一年的粮食总产量。

目前,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092公顷, 约为世界水平的40%[13]。耕地质量总体偏差, 中、低产田约8 466.67万公顷,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6 000万公顷, 约占耕地总面积的49%。宜耕耕地后备资源匮乏, 可开垦成耕地的不足466.67万公顷。此外, 与粮食生产关系密切的生态环境也日趋恶化, 土地沙化、盐碱化、土壤侵蚀、气候变暖以及工业“三废”的污染扩散, 均给粮食生产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尤其是全球气候变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加大。近10多年来, 极端气候灾害明显增多、增强, 干旱、暴雨、低温等极端天气已严重影响我国粮食生产。

(三) 农业经营规模偏小, 种粮比较效益偏低

目前我国粮食生产规模化水平低, 存在着粮食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粮食主产区经济发展并未带来农民收入的同步增长, 粮食生产的优势未能变为经济优势和农民增收的优势, 严重影响了地方政府抓粮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1. 粮食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 粮食生产要素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

根据粮食生产能力、商品率、商品量、自给率水平以及粮食安全战略的考虑, 本文对中国大陆31个省 (市、区) 划分粮食主产区13个, 即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江苏、安徽、江西;产销平衡区11个, 即山西、广西、重庆、贵州、云南、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陕西;粮食主销区7个, 即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海南、浙江、福建。近些年来粮食主产区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2011年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 (区) 粮食总产量达到4.34亿吨, 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上升到76%, 粮食增量占全国总增产量比重达到90.5%。

由于粮食是基础性产品、战略性物质, 粮食生产具有明显的外部性和弱质性。外部性是指粮食生产的收益外溢, 它的收益不仅以“价格剪刀差”的形式流入其它产业, 而且是其它产业发展的基础。弱质性主要表现在粮食产业对土地的高度依赖性, 且易受自然灾害的侵袭, 机会成本高, 比较效益低, 具有弱生产要素流入的特征。尽管国家在惠农扶粮政策上给予粮食主产区一定的倾斜, 但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仍然存在着利益不平衡的问题。由表1可以看出:

(1) 粮食主产区产粮比重大, 且呈上升的趋势。2000年粮食主产区生产的粮食占全国总产量的70.54%, 2009年增加到74.81%, 而粮食主销区生产的粮食由2000年的9.68%下降到6.53%, 产销平衡区粮食产量所占比重也有所下降。

(2) 粮食主产区与粮食主销区的利益不平衡的状况仍然存在。以2009年为例, 粮食主产区GDP占全国的比重和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地方财政总收入的比重, 分别低于粮食总产占全国比重的19.03和27.35个百分点;而粮食主销区GDP和地方财政收入所占比重, 分别高于粮食总产占全国比重的23.88和31.18个百分点。所以, 缩小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任重道远。

2. 粮食主产区粮食快速增长, 未缩小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农民收入差距。

由表2可知2000年到2009年我国粮食减产幅度前5位均来自东部地区的粮食主销区, 它们是浙江、上海、广东、福建和北京, 分别减少了35.19%、30.06%、25.32%、21.97%、13.45%;粮食增产幅度前5位均来自主产区, 它们是黑龙江、内蒙古、吉林、辽宁和河南, 分别增长了71.01%、59.57%、50.18%、39.56%和31.39%, 我国出现了粮食生产的中心向北方转移情况。东部地区迅速城镇化进程中的耕地“非农化流失”和耕地利用的“非粮化”, 导致浙江、上海、广东、福建和北京等地粮食产量急剧下降, 而农民纯收入增加值仍高于除辽宁省外的其它粮食增幅前5位的4个省区, 这一结果说明东南沿海地区农民分享到了工业化、城镇化所带来的红利。粮食安全事关全局, 要调动主产区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农户种粮的积极性, 必须处理好粮食主产区和粮食主销区利益不平衡的关系。

注:2009年与2000年相比,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0, 经整理而成。

(四) 依赖国际市场保证不了我国的粮食安全

我国是一个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 粮食的国际贸易 (大豆贸易除外) 途径解决不了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一是世界粮食消费增长快于粮食产量的增长。有研究报道近10年来全球谷物消费需求增加2.2亿吨, 年均增长1.1%;产量增加1.0亿吨, 年均增长0.5%。目前, 世界谷物库存消费比已接近30年来最低水平, 世界主要粮食库存-消费比连创新低, 粮食供给紧张状况难以缓解[14]。二是粮食贸易的“大国效应”, 致使世界粮食贸易无法满足我国城乡居民的粮食消费需求。除西北、华北和东北部分地区以外, 稻米是我国60%人口的主粮, 约占城乡居民口粮消费的65%[15], 每年消费量为1.850-1.875亿吨, 而国际市场大米贸易总量只有0.25-0.30亿吨, 仅占我国稻米消费量的15%左右, 国际粮食贸易无法满足我国稻米消费需求。

随着土地和水资源日益稀缺、地球上的气温升高和世界粮食安全状况的持续恶化, 围绕着粮食稀缺而展开的地缘政治斗争日趋激烈。在世界粮食供应紧缩、粮价居高不下的时代, 粮食生产能力正在成为一种新形式的地缘政治影响力。2008年国际粮食紧缺、粮价上涨, 俄罗斯和阿根廷限制小麦出口, 越南也完全禁止稻米出口几个月。另外, 粮食政治化、粮食能源化、粮食金融化的国际因素, 以及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总量大的大国因素, 决定了粮食的国际贸易途径解决不了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三、粮食安全的路径选择

粮食是战略物资, 粮食产业是基础性产业, 粮价是百价之基, 粮食的稳定增长是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石。因此, 粮食安全不仅是民生之需要, 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前提。基于粮食困境的分析, 我国粮食安全的可行路径如下。

1.严格保护水土资源, 改善生产环境、节约资源。粮食属于土地密集型、生态制约型产品, 耕地资源和水资源是发展粮食最基础的保障, 是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性因素。要保障粮食安全必须严格保护生产资源, 这就要求:一是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对于划定的基本农田要建立保护补偿机制, 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通过调整经济结构, 改变过度依赖城市化、工业化发展, 外延性扩张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对各类开发区进行综合治理, 遏制乱占耕地现象。通过进一步的土地产权改革, 加大产权的保护力度, 加强耕地质量管理,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二是按照粮食生产与水资源承载力相适应的原则, 抓好农田水利和生态环境建设。严格落实2012年1月12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 节约用水和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即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 000亿立方米以内, 用水效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 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当前, 中国水资源利用方式比较粗放,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50, 与世界先进水平0.7-0.8差距较大。因此, 通过节水灌溉等工程技术措施, 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潜力很大。三是重视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改善粮食生产条件。加强政策支持和财政资金投入,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巩固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成果, 有效制止土地沙化、盐碱化、土壤侵蚀和农业面源污染的漫延态势, 改善粮食生产基础条件。

2.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提高粮食单产的技术支撑。现今的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已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土地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 农业科技对于粮食增产、粮农增收意义重大。在农业经营制度相对稳定状况下, 国内外经验亦已证明科技进步对粮食增长的贡献率最大。例如2011年全国因单产提高增产粮食2 127万吨, 对增产的贡献率达到85.8%。在促进单产提高的各种因素中, 农业科技应用发挥了重大作用。由于我国耕地总量和后备资源极其有限, 难以扩大播种面积来提高粮食总产量。提高粮食单产是提高粮食产量的可行路径, 粮食单产的提高有赖于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持续增加和农业科技进步的持续贡献。但是, 农药、化肥、除草剂等物质投入会引致农地污染、边际投入收益递减、农业劳动力投入下降的情况下, 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将成为粮食增产的最重要途径。粮食安全战略必须以科技为根本手段[16], 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 加快培育优质高产粮食新品种, 促成耕作栽培技术、农业机械技术、农业经营管理技术的革新, 健全粮食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 促成农科教相结合, 以有效解决粮食科技“最后一公里”问题, 从而强化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 增强粮食有效供给能力。

3.加强政策支持, 改善种粮的经济效益。虽然近几年政府不断强化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 对农民补贴也逐年加强, 但由于粮食生产规模小, 以及农资 (种子、化肥、农药) 和劳动力工资、土地机会成本的上涨, 种粮的效益仍然偏低。近些年来,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 出现了种粮“副业化”、“老年化”, 粮食产业后继乏人的窘境。因此, 要构建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机制, 关键是要不断强化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政策支持力度, 调动地方政府抓粮和农民种粮两个积极性, 协调好中央与地方、产区与销区、政府和农民三大利益关系, 以共同分担和承担粮食安全责任。

一是继续加大对粮食主产区财政支持, 构建对产粮大县的补偿机制, 切实减轻产粮大县粮食生产的财政负担。通过加大财政、税收和信贷等政策力度, 支持主产区发展粮食加工业, 延长粮食产业链, 促进粮食产业化经营和粮食主产区地方经济发展。

二是加强粮食主产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小农水建设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等继续向粮食主产区建设, 并减少项目资金的配套比例, 切实改善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条件。

三是构建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利益协调机制, 通过政府搭台、企业运作、签订产销区长期订货合同, 主销区对主产区农户进行补贴, 通过减免税费、财政补贴等优惠措施, 鼓励主销区大中型加工企业直接对主产区建立粮食生产基地或粮食收购企业对主销区建立仓储设施, 构建主产区和主销区共同分担粮食生产成本的机制。

四是构建粮食生产全方位、全过程的补贴机制。近年来, 虽然以计税面积为依据的“普惠制”的补贴力度不断加强, 但由于粮食补贴与粮食销售量不挂钩, 农业部门的监督成本高, 补贴增粮效益递减, 而农户家庭收入主要来自打工收入, 补贴增收效应也不明显。因此, 在因地制宜引导农户适度规模的基础上[17], 加大粮食生产大户的补贴, 增加粮食生产环节的专业合作社, 例如育秧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植保专业合作社的补贴, 使粮食补贴真正落实到粮食生产的“核心农户”和“生产环节”, 提高补贴的增粮效益, 防止“谷贱伤农”蔓延[18]。

4.粮食生产立足国内, 粮食贸易多元自主发展。粮食安全关系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 始终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中国是粮食消费大国, 如何保障13亿人口的粮食安全、立足国内解决好吃饭问题, 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 对世界粮食安全保障也具有重大意义。粮食是基础产品, 也是战略性物资, 粮食的国际贸易不仅是经济博弈, 也是大国间的政治博弈。所以, 鉴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和粮食贸易格局的全方位考量, 我国的粮食安全应始终立足于国内, 按照《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的要求, 保持粮食自给率稳定在95%以上, 通过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满足人口增长所带来的粮食刚性增长需求。由于农业的对外开放、对外贸易平衡的需要和基于比较优势的考虑, 可以继续实施“弃油保粮”战略, 维持大豆高的进口依存度。至于我国城乡居民的口粮需求, 也可以有效利用国际市场, 适当利用进出口调剂余缺。但是, 由于世界粮食贸易数量有限和“粮食武器”风险的存在, 我国在进行粮食国际贸易时可以借鉴日本粮食贸易多元化的经验。2003年日本进口农产品来源地多达208个国家和地区, 其中包括一些太平洋、大西洋上的小岛。正是依靠多边粮食贸易战略, 日本在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 保证了本国粮食安全[14]。虽然世界粮食出口主要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等少数国家, 其中美国占了35%左右。我国进口粮食应不仅仅考虑欧美传统的农产品出口大国, 也应与拉美地区、东盟地区的粮食出口国家建立长期稳定的粮油贸易合作关系。

上一篇:三华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清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