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仲勋记录片观后感

2024-05-28

习仲勋记录片观后感(通用10篇)

习仲勋记录片观后感 篇1

习仲勋纪录片观后感

2013年10月15日是习仲勋同志诞辰100周年,在党课上看了由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央视纪录频道承制的文献纪录片《习仲勋》之后,感触颇深。跟随着影片,追溯习仲勋同志曾经走过的革命道路,和他光辉的一生。

在课上,我满怀深情地观看了文献纪录片《习仲勋》的第一集和第二集,即《烽火陕甘》和《纵横西北》,课下,我有忍不住在网上看了之后的四集。习仲勋同志的一生,让我更加坚定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与愿望。

习仲勋同志的一生。习仲勋从小就有眼界与胆魄,13岁入团,15岁入党,19岁发动“两当兵变”、21岁担任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主席、33岁当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习仲勋同志的斗争经验和工作磨砺是相当的炉火纯青,他虽身居高位,但一直自觉做一个任劳任怨的干部,协助周总理做好国务院的工作。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习仲勋同志因所谓“《刘志丹》小说问题”,受到康生污蔑陷害,在“文化大革命”中又受到残酷迫害,被审查、关押、监护前后长达16年之久。他始终保持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始终保持对党的坚定信任和忠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到彻底平反。1978年3月被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主政广东。同时习仲勋同志大刀阔斧的给彭湃等受迫害的革命同志平反,并且上书中央对沿香港澳门的珠海和深圳进行合作,为以后的中国的全面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党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是毛泽东主席于1943年1月为习仲勋同志亲笔书写的题词,也是对他一生最客观准确的评价。他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闹革命打江山;他热爱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把屁股端端正正地坐在老百姓这一边”,是习仲勋同志一生的忠实坚守。习仲勋同志始终以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为党尽忠,心系群众。

今天,我们纪念习仲勋同志,就是要学习他身体力行地贯彻群众路线的精神,像他那样旗帜鲜明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我们会永远记住像习仲勋同志一样带领人民群众前进的一代又一代群众领袖!

观习仲勋纪录片有感 篇2

——观习仲勋纪录片有感

今天,在入党积极分子参加的党课课堂上,老师为我们播放了习仲勋纪录片中的第一集《烽火陕甘》和第二集《纵横西北》。该纪录片是为了纪念习仲勋同志诞辰100周年而播出的,详细地向我们展示了习仲勋作为一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波澜壮阔、功勋卓著的革命生涯。13岁入团,15岁入党,19岁发动“两当兵变”、21岁担任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主席。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国务院原副总理,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第五、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习仲勋是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特殊贡献的关键人物,特别是在创建陕北苏区这一时期,直接在党危难时期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想想那时习仲勋才21岁,在这么年青的时候就有这样的远见卓识,不得不令人敬佩,学习。

“党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是毛泽东主席于1943年1月为习仲勋同志亲笔书写的题词,也是对他一生最客观准确的评价。在以后的岁月里,无论经历何种革命斗争和各种复杂环境考验,面对逆境坎坷,习仲勋同志始终保持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心里最重要的位置。他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闹革命打江山;他热爱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他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毛泽东主席如此评价。“把屁股端端正正地坐在老百姓这一边”,是习仲勋同志一生的忠实坚守。

习仲勋同志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坚持群众路线,深入群众,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应该是他成功的“秘诀”。1943年初,习仲勋调任中共绥德地委书记兼警备司令部政治委员。他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培养典型,总结经验,领导大生产运动,大大增强了当地的经济实力,为巩固和发展陕甘宁边区做出了很大贡献。在延安整风运动中,习仲勋同志的思想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1945年6月,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同年8月,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其间,他担任爷台山自卫反击战临时指挥部政治委员,领导了著名的爷台山自卫反击战,取得了反顽斗争的重大胜利。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在遴选新的西北局书记时,毛泽东说,我们要选择一个年轻的担任西北局书记,他就是习仲勋同志。他是群众领袖,是一个“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

从孤军奋战在建立革命根据地的第一线,到在组织中担当大任,毛主席把重任交给他,他从来不曾令毛主席和拥戴他的人民失望过。他走到哪,就将改革和信念带到哪,老百姓尊敬他,爱戴他,信任他,他是真正为人民谋利益的人民的公仆。

革命过程中的习仲勋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有不良风气,别人不敢说,他敢说。有需要改革的地方,别人不敢改,他敢,他总是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汇报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敢于揭露和改革的勇气和敢作敢为的魄力深深震撼着我们,这时候的他,才不过和我们一般大的年纪,但是身上却肩负这这个国家的重任,肩负着中国革命的未来,然而,他并没有退缩和逃避,相反,他以百折不挠的毅力和超于常人的智慧给党和人民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他十分出色,而且年轻,从最年轻的革命领袖,到最年轻的陕甘宁苏维埃政府主席,再到最年轻的西北局书记。他的一生总像是在谱写传奇,但这传奇的背后却是和着鲜血和汗水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他从群众中走来,到群众中去,为我们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一生学习。

《习仲勋传》读后感(最终版) 篇3

在通读完全书后,我觉得,伟人之所以是伟人,也许我已经找到了答案。在我看来,习先生身上至少闪耀着三种常人所难以全备的成功品质。(打断下,我先申明,我以下所援引的事例都源自传记原文,皆为习先生所亲身经历)

一曰理智冷静。我们作为普通人,生活中会被许多事情左右自己的情绪,比如走在路上,突然踩着香蕉皮摔了个跟头,我们都会一惊一乍;要是在“头皮上贴子弹,裤裆里钻手榴弹”的战场,估计早要魂飞魄散了。更进一步,如果你和对手玩捉迷藏的游戏,是以自己性命为赌注呢? 你又会有何反应? 17岁的习先生被党组织派往西北军警备骑兵第三旅开展兵运工作(你没看错,是17岁),几次陷入险境,被营长怀疑,被军法处枪子顶着脑门,习先生都凭借惊人的毅力化险为夷,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你在和营长开着会商量事情,长官突然脸色一变,桌子一拍,厉声责问你是不是共产党派来的,换作是你,你能遏制住心中的惶恐,先判断形势再去回答吗?当你发现军法处将遍体鳞伤的地下组织接头人拖到你面前,让他指认你是不是同伙,你能及时冷静下来,发现敌人只是在虚张声势吗?是的,这太难了,我们都是凡人,都有感情,容易激动,容易恐惧,更容易面对险境而手足无措,但17岁的习先生却凭借着超越自身年龄的冷静、理智乃至成熟,在险恶的环境中生存了下来,而同期几位同志比如于赞之,李春荣都因为不幸暴露身份而牺牲了。

二曰,坚忍不拔。我们常说,共产党员就要守得住心神,耐得住寂寞。但实际情况是,真正能做到这两点毕竟只是少数人。1962年,康生在中国共产党八届十中全会上借小说《刘志丹》之事陷害习仲勋,把习仲勋等人定为“反党集团”,要把习仲勋置于死地。关键时刻,周恩来出面保护了习仲勋。把习仲勋安排到中央党校附近,找个安静的房子,让他住在那里学习。直到1978年习先生才被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复出工作。整整16年的光阴,黑发熬成华发,年华早已逝去,换做常人,早就成了一个心如死灰知天命的半老头了。习先生却袖子一卷,复出后即刻投身到轰轰烈烈的广东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曾经听一个大厨不无得意地描述自己的职业生涯:“当年我们学徒的时候,至少熬上五年,莫说是灶台,就连菜墩子师傅都不会让你碰,每天就是沏茶倒水,清洗拖地板。我知道那是在磨练心性,搓掉毛躁和火气,叫我们懂得什么是一个厨师必须具备的担当和耐心。”言下之意是:人家我可是熬过来的。很显然,16年漫长的岁月搓掉只是浮华,留给习先生更多的是一种岁月的积淀和睿智。

三曰,果毅决断。孙子兵法把 “谋断”定为将官第一素质,诚哉斯言,在我看来,这是领导者的首要特征,不需要理由,不需要依据,作为一个指挥官,在战场能依靠的就是你自己的判断。1950年,刚刚解放的西藏发生昂拉叛乱。时任中国共产党西北局书记的习仲勋先17次指派各级干部和各界爱国人士去昂拉地区苦口婆心地劝说匪首项谦,但这些政治争取都失败了。在政治争取无效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西北局批准了军事清剿的报告,1952年,在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不到两天时间就摧毁了武装叛乱,匪首项谦被俘。很多指战员都请愿处决匪首,为牺牲的战友报仇。习先生经过几夜的思考后,果毅决断:“不能杀,杀了是解气,但项谦在昂拉地区有着很强的根基,只要他能改邪归正,必然能起到巨大的示范作用。”事后,政府项谦对予以宽大处理。项谦以后历任尖扎县县长,黄南自治州副州长,为人民群众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1952年9月8日,《人民日报》载文介绍了争取项谦、平息叛乱的情况。毛主席在见到习仲勋时说:“仲勋,你真厉害!诸葛亮七擒孟获,你的谋断比诸葛亮还厉害……”

类似的故事在传纪中还有很多,限于篇幅,就不能在一一引述了。

学习习仲勋心得体会 篇4

沈联平

通过学习习仲勋各个阶段精彩的人生片段,展示了他为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建设事业奋斗一生的伟大精神,同时我了解到了他传奇的一生,这是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的一生。习仲勋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作为一个基层的党员干部应该如何学习习仲勋精神的坚守呢?我想,我们应该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学习他时刻保持勤政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也是新形式下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中华民族历年来勤奋勇敢。不畏艰苦著称我们党史靠艰苦奋斗成长壮大,成就伟业的,也是靠勤俭节约发展事业,建设国家的。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个重要法宝。

多年来,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在我们队伍中有所滋长讲排场,比阔气,挥霍浪费的现象还大量存在。有的甚至对这一美德不以为然,认为不合时宜。殊不知,现如今,虽然我国的经济总量扩大了,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建设需要办的事还很多。我们必须坚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方针,必须有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作为一党员干部,我有义务将这一美德这一优良传统发扬下去 带领党员纷纷写下勤俭节约倡议书等多种形势的倡议活动。

勤俭节约在职工们乃至有些领导的意志力尚不存在。剩菜剩饭随处可见,不关水龙头现象大量存在。尤其是过分浪费电资源现象,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我不禁心生感叹,记得小时候我们学的第一首唐诗便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节约要从小处着手,从一粒米一滴水做起,然而现在的社会中存在的现象真令我陌生,没想到老祖宗留下的千年传统和良好美德,竟然被那些所谓的虚荣心理和消费观念所代替。

作为干部职工的我们,应该大力发扬勤俭节约的精神,严格执行各种节约制度。努力培养自己的节约意识,大到压缩到各种经济开支,小到一粒粮食,都要树立勤俭节约关荣铺张浪费为耻的观念。

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今天,我提倡: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牢固树立节约意识。让节约成为习惯,坚持从我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粒粮食,以勤俭节约为荣以铺张浪费为耻。

习仲勋记录片观后感 篇5

习仲勋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1948年初,时任西北局书记的习仲勋,曾三次致信党中央、毛主席,主张尽快纠正土改中的‚左‛倾错误,受到毛主席、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在党史上被传为佳话。

习仲勋‚土改纠偏‛当时的历史背景是这样的,在土改运动初期.由于政策的不完善等诸多原因,在纠正土改过程中的右倾偏向后,又出现了‚左‛的错误,一部分中农利益受到侵犯,中小工商业者也受到冲击,在一些地区还发生了乱打滥杀现象。

1947年12月下旬,贺龙和习仲勋去米脂县杨家沟出席中共中央扩大会议,听取毛泽东作《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报告。会议期间,习仲勋应约到毛泽东在扶风寨的住处,向毛泽东汇报陕甘宁晋绥边区的战争、生产和群众生活情况,还有自己对边区土改和形势发展的看法,引起了毛泽东的关注。会议结束时,新的一年已到来,贺龙回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主持工作,习仲勋率领工作组直接到绥德、米脂县传达中央12月会议精神,检查和指导土地改革,开始从绥德

地委着手纠偏。

1948年1月4日,在杨家沟中央会议结束后的第7天,即致信西北局并转党中央,汇报绥德各县在土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土地改革应沿着什么方向前进,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毛泽东看到这封信,立刻给贺龙和习仲勋及西北局发来电报,表示‚完全同意仲勋同志所提各项意见。望照这些意见密切指导各分区及各县的土改工作,务使边区土改工作循正轨进行,少犯错误‛。

1月5日,习仲勋从绥德地委启程前往子洲县检查工作,连续3天,没白没夜地找各级干部和群众谈话,了解土改进展和遇到的问题。他交代这些同志必须实事求是,不要有思想包袱,实际工作中是什么情况就说什么情况,不得隐瞒,也不能夸大。接下来的两天,出席了子洲县召开的土改检讨会,听取每个人在会上的发言。

习仲勋在子洲整整待了9天,这是扎扎实实搞调查研究的9天,勤勤恳恳走群众路线的9天。9天下来,他看到极‚左‛倾向造成的祸害,血泪斑斑,触目惊心。例如有些地方把对地主富农的斗争演变为浑水摸鱼,少数人乘机打秋风,吃大户;有些地方把斗争矛头对准干部,连作战部队指战员的家属也在其列;有些地方把贫下中农的东西也一律没收。某些机关、学校没有地主富农可揪,便揪自己的同志,如边保的马夫把同为马夫的班长当恶霸揪出来斗了,名曰让贫雇农翻身;绥德干部子弟小学把十几名八九岁的孩子打成狗腿子。1月19日,习仲勋第二次致电党中央和毛泽东,指出土改纠偏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电报列举了9个方面的问题,希望引起中央重视。他特别强调:‚我看一有‘左’的偏向,不到半月,就可把一切破坏得精光。‛毛泽东在接到电报的次日,复电习仲勋,再次表示完全同意他的意见,望坚决纠正‚左‛的偏向,而且继续将习仲勋的电报内容转发各解放区,指示务须密切注意改正‚左‛的错误。

习仲勋半个月内从土改一线发来的两个调查报告,引发了毛泽东对全国不同地区土地改革的思考。他想到了各地群众在土改中将迸发前所未有的热情,但没想到若不加引导,也会走入歧途。不过,让他高兴的是,从习仲勋的思想水平和严谨工作态度上,他看到了一颗政治新星正在冉冉升起。2月6日,毛泽东致电习仲勋等人,就在老解放区半老解放区及新解放区实行土地法的内容、步骤和农会的组织形式等问题,征求他们的意见。习仲勋第3天就回电了,对三类不同解放区的概念作了清晰界定,并建议土地分配不能搞平均主义,不能搞贫农团领导一切。他的意见和建议有理有据,显然经过深思熟虑。毛泽东对习仲勋的电报稿亲笔作了修改和校订,再一次转发各解放区。

在这次有关土改纠偏的调查研究中,习仲勋走群众路线,时间长,专注度高,巡视面广,领风气之先,既不回避问题,也不掩饰矛盾。最难得的,是他每到一地,都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及时向党中央、毛泽东报告。收到回电后,又把毛泽东对土地问题的研究、思考和疑问,放到实践中去验证,并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实际上充当了毛泽东土地改革的特使和拨乱反正先行者的角色,因而引起全党的关注。这使我们又想起习仲勋同志在解放后土改中讲的一段话:‚不要以为左比右好,要是乱斗乱打,我看右就比左好,右,无非是地富成份订少了,或订慢了,我们可以纠正。左了,把好人划成了敌人,甚至逼死人,损失就大了。当然不左不右最好。这就要实事求是。现在政权在我们手里,只要搞好调查研究,能听取不同意见,就能制定出正确政策。‛ 古人云:‚过者与不及者,皆非正也‛。列宁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邓小平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显而易见,习仲勋有关‚土改纠偏‛的思想,既体现了党的思想路线,也体现了党的工作路线,充满唯物辩证法。毛泽东曾赞誉他 ‚是一个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实事求是,是一个活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确名至实归。

习仲勋记录片观后感 篇6

在中华民族缅怀先辈,追思祭祖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来临之际,3月30日,我党支部组织党员和积极份子一行二十余人前往富平县习仲勋陵园,深切缅怀中国我党员的优秀党员、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同道,接受了一次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习仲勋同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之一,中国我党和军队出色的政治工作领导人,陕甘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其陵园为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支部书记XX带领党员前后拜见陵园、参观习仲勋生平展馆。在庄重肃穆的气氛中,党员们向习仲勋同道雕像三鞠躬,以表达对这位革命先辈的敬佩、缅怀之情。并通过凝听讲授员对习仲勋同道革命历程的介绍,回顾了他为新中国的建立、建设和改革开放处心积虑的出色功劳。党员们看着一幅幅感人的照片,被习仲勋这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奋斗的光辉事迹深深感动。随后,党员们联系当前工作实际进行了交换,纷纭表示要继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奋斗精神,立足本职,以实际行动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两会精神,在工作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最后大家顺道参观了富平县陶艺村的陶艺博物馆,在对中国陶文化的熟悉和了解中接触了大自然,加强了联络,促进了友谊。

记录片《老师》观后感 篇7

我感动于他们对教育事业有着无比的敬业和执着。这些乡村教师的物质生活极其匮乏,生活条件都非常艰苦,他们将自己的一切无私的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其中有一位普通的乡村女教师,由于学校简陋,她把学生安排在自己家中学习,长达数年。在面对生活的种种诱惑,她毅然选择了坚守自己的岗位,在这样的环境下教书育人,坚持一两年不困难,难得的是她把自己的青春全部奉献给了农村的教育事业。

我感动于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热爱孩子们的心。影片中有一位农村女教师在一间教室教着两个年级的学生,虽然学生人数不多,但她教的极其认真,并且她还拿着自己家的粮食到学校亲自给学生做饭,吃饭时,她看学生吃饭的目光好像是一位母亲看着自己的孩子吃饭一样,慈祥,和蔼,幸福。她有一颗热爱孩子的心,以校为家。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对学生的热爱,她将自己的一切无私地献给了教育事业。

长征记录片观后感 篇8

作为长征题材纪录片创作的一次全新尝试,《隐秘征程》正如片名所言,意在透过大众所熟悉的故事表象,走进历史的深处探微索隐,挖掘最“隐秘”的叙事元素,换一个角度解读历史,实现伟大长征的另类表达与当代诉求。

该纪录片定位于“弘扬红军精神,铭记红军信念,传承长征品格,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核心宗旨,从独特的视角重组历史线索,以体验的影像再现民族记忆,淋漓尽致地彰显了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伟大长征精神,鲜活有力地展示了四川在红军长征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对中国革命胜利的重大贡献。

长征纪录片个人感悟

记录片《永远的雷锋》观后感 篇9

影片《永远的雷锋》最近播出,在社会引起了不小的反响,雷锋作为我们中国几代人广为传颂的时代偶像,再次引起了我们学习的热情。我第一次知道雷锋好像是在小学的课本里,好像还有一幅插图,那一张图片在我以后生活得很多个场合里出现过,我至今还是历历在目,不能忘记。后来我从别人的口中知道了一个更真是的雷锋,许多人说他是一个乐于奉献的人,甘心做干革命的螺丝钉,有一份光,发一份热。他不断地被人传诵,被赞扬,以至于我常常幻想有天自己也能像雷锋那样。再后来我才真正知道奉献的真正含义,便开始高山仰止了,把奉献当作一种习惯真的是很难的。其实我更多的时候是接受别人的奉献当作一种习惯。我习惯了父母的爱,因为自己是弱小者,在我发脾气的背后总是依靠父母的包容,我任性,因为自己太相信父母对我无限纵容,后来我就变得这样的独来独往,我行我素了,雷锋把我甩开了一大截。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是雷锋同志的价值观,在他短短的22年生命岁月里,他一直践行着这个价值观,尽管他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是丝毫无法掩饰他的伟大,他所做的每一件平凡的小事构成了他的伟大,他将自己那些平凡的脚印,一个个清晰地刻在人们的心中,深深感动了几代中国人,甚至影响了无数的外国人。

如果雷锋活着,他今年已经72岁了;50年前当他离去的时候,22岁还是青春阳光的年纪。

雷锋的经历很普通,他在农场当过拖拉机手,后来被钢铁厂招收为工人,后来成了部队的一名列兵,和今天许多见多识广的青年人相比,更不用说那些所谓的“高富帅”,这是一个普通农家小伙子的平凡经历。但是,直到今天仍然有作家为他立传。和今天的许多年轻人相比,他又极其成功,甚至可以说他是新中国最成功的男儿典范。他以一米五七的小个头,被师傅宠爱,受领导重用,是朋友们的好哥们,更受女孩子欢迎,最后还被国家领袖题词,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在他的日记当中,幸福和快乐充满了他的每一天。他叫雷锋,是个有着娃娃脸的阳光男孩。

雷锋原名叫雷正兴,还在小学时他就很有想法,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他放弃了继续升学初中的机会,回乡当农民。他先是帮助乡里征收公粮,后来到乡里做了通讯员。雷正兴在望城县委大院工作时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充满青春气息的雷正兴,他总是县委大院抢眼的小男生,不仅是因为他干活勤快,眼里有活而且还因为他虽然一个人生活,衣着总是干净利落,还有些洋气。虽然没有衣服穿,但是每次都穿着一件白衬衣,因为白色的衣服非常漂亮。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爱美、爱干净的年轻人,为了保住厂里面的水泥不被大雨淋湿,毫不犹豫地就将自己的被子拿出去盖水泥。

雷锋平时生活极度节省,但是他却把节省下来的积蓄以战友的名义寄给战友的家人。当县里面要买拖拉机,县委因为没有钱号召大家捐款,一个月只挣23块钱的雷正兴,捐了20块钱。直到县委决定派他去开拖拉机时,雷正兴才知道他是县里面捐钱最多的年轻人。所以就是这样一个年轻人,自己节省,但是对于别人、对于集体却毫不节省,也正是这样一个原因,才让他能够比同年人获得大家更多的认可,他也因此获得了比同年人更多的机会。

后来因为国家号召大炼钢铁,雷锋再次响应国家号召,离开了工作多年的望城,来到了鞍山钢铁厂。因为有开拖拉机的经验,到了鞍钢,他被分配了开推土机,此时的雷锋正承受着工作以来最大的一次挑战,雷锋驾驶的C80推土机是苏式重型机械,驾驶座前长短不一的操作杆有七八个,驾驶起来震动力大,劳动强度也大,师傅问雷锋你这南方小鬼受得了吗。于是,雷锋开始玩命了,由于自己个字矮,坐着开车看不到前面的大铲子,他就站着开,但场地不平,脑袋随着颠簸在车棚盖上撞得发晕,他就猫着腰干,这种姿势坚持不大会儿,就累得腰酸背痛。但他拒绝了车间主任给他换小车子的建议,硬是通过了推土机手的考核。

然而,我们今天的许多年轻人有谁能有雷锋那样的干劲。我敢说,如果雷锋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而不是生活在他那个时代,有他那样的拼命精神,雷锋也一定会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佼佼者,成为一代楷模。

记录片《同心战疫》观后感 篇10

春天的风,依旧凛冽,县城街头,人影稀疏,黯淡冷清。文庙旁,苍劲挺拔的大榕树上,那一根根枝干蜿蜒盘旋着,那挨挨挤挤的叶子呼啦啦地响着,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了华夏大地,起初,人们觉得新型冠状病毒与自己无关,直到它开始肆虐横行,掠夺走一个又一个生命。祖国大地再无一块净土……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疫,全国上下卯足气力以攻之。一座不垮之厦必有坚定栋梁,处于危难之时,国必有扶国脊梁。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是新型肺炎最初的“小汤山”,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仍身先士卒,坚持奋战。被问及病情时,他不多言,仍迈着蹒跚的步子继续坚守病房。耄耋之年,钟南山、李兰娟院士临危受命,奔赴抗击病毒的最前线,为打胜抗疫战服下定心丸。“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三十医疗队,四千余赤诚战士,四海而聚,剑指湖北。一袭白衣尽显人性光辉,他们何尝不知疫情危险?何尝不知生死攸关?一封封请战书摁满红手印,“不计报酬,不论生死”,一个个逆行背影秉着赤诚之心。“山川异域,日月同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世界各地物资捐赠、募捐善款,涌现出千千万万守望相助者的大爱。这世上可能真的没有超级英雄,不过是无数人都在发一份光,然后,荧光汇成星河。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一别经年,从小汤山到雷火二神医院,“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再度令世界震撼。上千人的建设团队,二十四小时轮班,十日十夜,两座医院拔地而起,而在美国装个有线电视都不止十天,基建狂魔的背后,无数专家、上千朴实爱国的工人艰苦奋斗,正如冰心所言:“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波涛,却是它底下那细小的泥沙。”他们的分秒必争,见证中国人众志成城、齐心协力的力量,挺立起灾难面前不屈的脊梁!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我们全体师生,正自觉“宅”在家里坚守战斗。学校开展了“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的活动,可敬的老师们开启了网上直播,他们面对这新兴科技,反复研究调试,最后终于成了我们眼中的“网红主播”。这背后浸透了多少师长的心血,老师们每天准时开播,耐心地给我们讲授新知、整理归纳、巩固练习、批改作业、课后延伸……他们正与为了守护我们的安全而临危逆行的医护人员一样,为这场战“疫”做贡献。

一场疫情之下,一场学习方式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宅”在家里的我们着力培养自己的自律意识与自主学习的习惯,勤于钻研,规律作息,劳逸结合。我深知: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一张安静的书桌来之不易”,青少年应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努力充电,奋发向上,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上一篇:缪家堡小学生态文明创建工作总结下一篇:如何提高好的胆固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