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商业银行外勤人员业务素质

2024-10-08

浅谈农村商业银行外勤人员业务素质(精选3篇)

浅谈农村商业银行外勤人员业务素质 篇1

浅谈农村商业银行外勤人员业务素质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人员的业务素质相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客户经理相比来说相对偏低,他们只能论贷款而贷款,给客户提供一些信息服务,与客户有着深厚的感情,提供一些信贷支持,中间业务捆绑营销相对单调,而且利率定价也做的较死板,满足不了客户的需求,这些新业务往往被其它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人员提供了平台,因为这些专职的客户经理对黄金客户能够贴心的服务,能够提供一些吸引客户眼球的金融理财产品,加之一流的网点建设,更让大客户有一种回家的感觉。那么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人员对这块肥肉为什么不去吃呢?主要原因是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人员的思想观念和业务素质问题。

一、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人员业务素质偏低的成因

1.思想观念陈旧,只会做传统业务。工作中缺少创新意识,对待黄金客户也只是当面的服务,缺少后续的跟进和维护。信贷业务品种也相对较单一,在贷款投放上缺乏营销意识,存在官僚作风。

2.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与管辖的信贷客户需求不对称。从现有的信贷业务员中可分三个层面,一种是信贷员会调查、有沟通能力、交际能力,在一在有一定影响力的,信息也灵,但要这些信贷业务人员写调查报告、贷后检查报告、五级分类填写、算算就麻烦了,只有一二张纸好写,有的会写而不愿意写怕麻烦,有的确实不会写,这种表现主要是在农商行的老一批信贷员中。第二种是信贷员会写的,但写的调查报告等资料都是按照企业提供的报表、与企业老板或财务人员交谈而写的,写的调查报告与我们去实际调查起来有出入。提供的报表有虚假的也写进去,资产不实的也写进去,这种表现主要是新的近2年当上信贷员的业务人员,信息不够灵,实地调查资格又嫩,有一种怕业务做不好的思想。第三种信贷员是极个别的,可以说要被淘汰的,不懂企业的行情、也不深入调查、也不与其他信贷员沟通的,也无新增客户、连周转贷款也调查不清楚,虽有经验,但还是靠老经验,得过且过,这种表现主要是存在于老一批信贷业务人员之中。但农商行极大多数的信贷人员综合业务素质是比较好的。

二、提高信贷人员业务素质的对策

1.要引导信贷业务人员转变观念,增强责任意识。信贷业务人员是农商行业务发展的主力军,培养好一名合格的信贷业务员非3至5年不可,人力资源成本将不可估量,让他们如何转变观念,增强责任意识,首先要从农商行的支行一把手抓起,引导和培养信贷业务人员,引导一批在地方上有一定影响力,有一定威信的老信贷人员,让他们转变观念,在做好传统业务的同时,为管辖的客户做好相应的配套业务服务,增强他们的营销能力;培养一批年青的信贷业务人员,从目前合行的现状看,信贷业务人员偏少,一名信贷业务员既要做信用等级评定,又要做五级分类,还要办理日常业务,更要去拓展新的客户,如何去管理好老客户呢?有的信贷业务人员连一年走一边老客户的时间都没有,全凭客户上门办理业务了解情况了事,急需培养一批具有一定知识学历、有营销潜力的年青员工充足到信贷业务员队伍,培训他们与客户和农民兄弟建立深厚的感情的农合行的传统优势,树立起责任意识,那么农商行的业务阵地不会丢,农商行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2、要加强对信贷业务人员的培训。对信贷业务人员一年至少全面培训1次以上,并且平时要不断地开展一些以会代训活动,一是对信贷业务所有下发的文件都要给他们认真地学习,使他们了解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在各个时期的变化,才能使他们在微观上或在具体操作明确那些是支持的对象、那些是控制压缩的范围,心中有数才能有的放矢做好业务,另外可分不同层次进行培训,一批要培训他们操作性的东西,写调查报告的格式、五级分类的操作程序等内容,那么他调查了解掌握的情况好写进去,比较规范。另一批要培训他们如何会算账,如何去实地调查,如何去与企业老总、财务人员沟通。实实在在写好调查报告等做好信贷工作。考试要考实实在在的东面,如现金流量的测算、五级分类四大因素的分析、如何去实地调查,调查些怎么?如何去与客户沟通,培训一些沟通技巧,更重要的还是要培训一些新业务知识,如承兑业务,农商行信贷业务人员从目前情况分析,基层网点做承兑业务的信贷人员寥寥无几,迫切需要培训与培养。对考不及格,请他们离开信贷业务岗位,现在农商行的信贷业务员好象是终身制,一到了这个岗位,只要不犯原则性的错误,不管能力强的弱的一干就是到到岗年龄,要实行推出与升迁制,对做的好的信贷业务人员,要给予一定的权限实行授权,对得过且过的信贷业务人员,实行推出机制,让有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和营销潜力的年青员工来锻炼培训,把信贷业务人员这只队伍培训好,我们农商行才有希望,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马厂支行

林广浩

2012年4月9日

浅谈农村商业银行外勤人员业务素质 篇2

第一,业务素质片面

一是近几年国有商业银行在收缩阵地的同时,一些小型商业银行为占争份额,实行外延式急速扩张政策,如网点增设和新业务的开办,使大量骨干分流,从而使会计人员整体素质跟不上业务发展的要求。

二是业务的对会计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目前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会计人员的配备不尽合理,一些会计专业学生大多留在了分行管理部门,真正的会计一线大部分是招聘的临时员工,专业素质方面不能适应业务发展的要求。

三是会计一线人员绝大多数为工龄不到10年的年轻人,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制度意识和法律意薄,难以防范随时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

四是会计人员频繁更换,业务培作薄弱,使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缺乏规范性、连续性和一贯性。

五是会计人员责任心不强,其学识、专业和职业道德的总体素质不高,形成服度不佳,工作质量不高,操作行为不规范,甚至给国家和银行造成难以弥损失。

商业银行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各项业务处理的质量,高业务素质的员工不仅是会计内部控制的基础,而且可以有效弥补内控制度的不足。然而,近年来, 国有商业银行在快速商业化的变革中, 为抢占市场份额,实行外延式急速扩张的策略, 真正精通银行会计业务的专门人才严重不足,一些银行业务人员知识更新慢,风险意识弱,自我保护能力低,致使会计核算的随意性较大。

第二,文化素质相对偏低

基层银行会计人员普遍存在文化程度偏低的现象。近年来, 国有独资银行在快速商业化的变革中, 为抢占市场份额, 实行外延式急速扩张的策略, 真正精通银行会计业务的专门人才严重不足,一些新手未经岗位培训,对于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没有很好的掌握,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致使会计核算的随意性较大;另外,由于前几年会计队伍扩张迅猛,所进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学历结构中也是高中生、中专生偏多,会计人员的培训多为“师傅带徒弟”传统形式,在传授业务技能的同时,“师傅”也可能把违章习惯传授给“徒弟”。会计人员遵章守纪观念淡薄,按章操作的意识不强;不仅制约了业务的发展,同时也容易为犯罪分子所利用。

第三,受到腐朽思想侵蚀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开放、竞争的激烈、生活压力的增大,人们的思想也越来越复杂,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诱惑也越来越多。部分会计人员由于平时不注重学习,自身放松了对世界观、价值观的改造,致使思想觉悟不高、道德水准不高、法纪观念淡薄,由于受市场经济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严重,私欲严重,贪图享受,追求享乐,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知法犯法,为谋取钱财、追逐利益,不惜以身试法,利用会计这一特殊岗位进行违法违纪活动。个别员工参与赌博、经商等活动,负债累累,因此铤而走险。他们多利用工作上的漏洞,使用各种手段甚至和外部不法分子内外勾结,窃取和挪用银行资金,进行犯罪活动,这样直接威胁着银行经营管理的安全。如:窃取银行库存现金、伪造假存单质押贷款、伪造变造或偷盖银行印章、假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套取资金、利用公款私存和违规经营作案等。

第四,风险防范意识淡薄

在银行内部,各个层面上的会计人员均不同程度地存在风险防范意识淡薄的现象:一是基层行领导对某些会计骨干盲目信任,长期放在某一重要岗位不予交流,也不进行考察监督。致使某些不法分子利用这种信任伺机作案。二是对某些环节己露出作案端倪的人员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调离会计岗位,而让其最终得手。三是会计人员之间、会计人员对会计主管、行领导不设防甚至盲从,如:领导让怎么做账,就不假思索地做账,由他人代替盖章、补章等等。四是工作上麻痹大意、粗心,不懂得利用会计制度和规范操作来保护自我。如人走章未收,密押器、压数机不是随用随锁,密码不定期更换,正、副印鉴卡不经常核对等,为犯罪分子制造了可乘之机。五是工作上不主动、怕麻烦。如有些帐务该做过渡科目处理得不做过渡科目处理,有的该登记的不登记,有的对账只对余额不逐笔勾对,从而使内部作案有机可乘。六是会计凭证及帐簿保严、随意借阅造成偷梁换柱,致使某些问题难以发现。

二、提高重庆农村商业银业会计人员的素质

在新一轮金融创新业务的全球竞争中,必须加强对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会计人员的知识及技能培训,从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方面不断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熟练把握会计处理方法及业务风险的识别和规避能力。

会计是一门应用科学,金融会计人员肩负着双重任务,既肩负着国家金融法规管理职能,又肩负着经营和办理金融业务的职责。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有赖于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素质硬、管理水平高的会计队伍。

最近,许多商业银行纷纷与国外金融机构合作,引进资金,组建中外联盟。但引资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最终目的是要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管理水平也好,核心竞争力也好,关键是人才。因此,在与境外投资者合资、合作的过程中,各商业银行一定要把人才培养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致力于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出一批本土化的又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通过这些人才,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提高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实现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从人员素质角度堵塞银行会计风险的漏洞。

摘要:我国商业银行业在全面对外开放之后面临着重重危机, 于是关于基层银行如何加强会计管理, 防范和化解会计风险的话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笔者分析发现, 重庆农村商业银业会计人员素质普遍较低,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将大大促进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防范能力。

关键词: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会计,素质

参考文献

[1]、王春峰《.金融市场风险管理》,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2]、刘润明《.张茂燕.论人力资源会计的定位》, 《经济问题》, 2004年第8期

[3]、黄志权.商业银行会计与企业会计的异同, 《会计之友》2006年第3期下半月

浅谈报纸采编人员业务素质 篇3

一个称职的采编人员,首先要专业知识扎实,搞好本职工作,做到“业内有功夫”。经济日报社副总编辑李洪波用“准确、简约、传神”三个关键词精辟地概括新闻标题制作的“法则”。如何才能做到在“准确”的基础上“简约”和“传神”呢?这就需要编辑厚实的文字功底、分析问题的明晰思路、高度的归纳总结事物的能力,等等。由此看来,没有渊博的知识作后盾,是难以做到的。“功夫在诗外”——要求采编人员尤其是年轻的采编人员在搞好工作的同时,还应腾出时间来充电,加强新闻知识学习的同时,注重提高理论水平和运用水平。高级编辑郑庆东认为,“编辑记者要加强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加强新闻报道业务水平的提高。”“还要做好案头工作。编辑记者一定要注重资料的收集,并消化、吃透,不要认为什么问题都可以上网查询,那种临时性查询的东西,很生硬,根本就没有吃透,怎么去向自己的受众解释清楚?对一些文件精神更要吃透,做到吃透上头,吃透下头,这样才能当好喉舌,才能更好地为受众服务。”其实,采编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就是一桶水和一碗水的关系,采编人员肚子里有货,那么一桶水就可以倒满一碗水,乃至几碗水,如果采编人员的知识不够扎实,只有一碗水的话,怎么也装不满一桶水。

有人说,新闻是理性的,是易碎品,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只要把事实真实地告诉给读者就行了,一个高中毕业水平的人就可以做到,根本不需要多么高的学问。新闻确实是理性的,也是易碎品,但是,新闻是有价值的,要知道,新闻天天在发生,关键看你以什么方式告诉别人。当今,人们可选择的媒体越来越多,他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新闻,如果你的报道不精彩,选取的角度不准确,激发不了读者解读你信息的兴趣,自己再怎么孤芳自赏,也等于“瞎子点灯——白费蜡”,只是耗费人力财力。所以说,只有知识渊博的采编人员才会采写出有价值的报道,才能生产出质量高的新闻产品。

当然,一个合格的新闻采编人员,光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不够,还要提高综合素质且能灵活应用到新闻工作中去,做到“业外有功夫”。经济日报社导刊部主任姜波在一次主题为“怎样做好一个财经记者”的讲座中就提出:“要做好一个合格的财经记者,必须要有开阔的国际视野,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有良好的建设意识。”他认为新闻是“想”出来的,一个好的新闻作品6分想+3分采+1分写。他所说的“想”不是空想,更不是助长记者“闭门造车”,而是要有思想,要动脑筋,勤于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采访前要想,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譬如说,这条新闻的价值在哪里?受众感兴趣吗?一旦选题定下来,就应该想想究竟从哪几个方面入手进行采访,拟写采访计划和提纲;采访的时候,脑筋又要不停的转动,视其现场不同的情况挖掘新闻事实;采访完了又要想,怎么组织材料、怎么写得好看,要告诉读者什么、诉求点究竟在哪里等等,都需要记者去“想”。所以,“一个好的记者一定是有思想的”。

陈道明的一句广告词说得好——世界纷繁,多则惑,少则明。我们不妨用来映射新闻采编人员要有辨别事物真伪的能力。那么,如何筛选有价值的新闻,恐怕需要“慧眼识金”。高级编辑詹国枢巧妙地用“好看、有用、健康”六个字概括采编人员选稿的标准。如何才能做到,单靠新闻知识是不够的,要求采编人员具备全面的素质。

同样,新闻的写作是新闻记者综合能力的具体展示。往往一个好的记者能够用通俗的语句把高深的、哲理性的东西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把采访到的故事讲给受众。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的詹国枢总结,新闻写作其实就是五句话:“带着问题写新闻,水平高低在选择,述评写作三段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言论成功三要素(有故事、有见识、有文采),至高境界是通俗。”这些道理看起来简单,容易理解,可是,要做到灵活运用,功夫却在“诗外”,要求我们年轻的编辑记者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总结、不断地积累。这样,我们才能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才会感受到学习指导工作的乐趣。

做好新闻采编,还要有不怕吃苦的精神,要敬业爱岗,富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功夫要深”。20年前,经济日报社前副总编辑罗开富耗时368天重走长征路,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采写出了一组中外知名的连续报道。他总结,“要在奋斗中享受生活”,“只要你努力下去,就会成功”。他认为,“历练方成大器”,要做一个合格的新闻采编人员,就要不怕吃苦,就要“五练”,即:练意志、练人品、练思考、练文笔、练深入。现在一些年轻的新闻采编人员与罗开富对照起来,存在差距,尤其是缺乏他那种吃苦的精神,“宁可不要命也要新闻”的斗志。不少新闻记者整天跑会议,拿材料,把采写新闻颠倒成了编写新闻;有的不出去采访,道听途说,捕风捉影,上网“扒窃”,编造虚假新闻;写作上也没有创新、没有突破,还是老“八股”;内容上也是陈谷子烂芝麻,采取了几条措施,落实了几项规划等等;还有的预计什么什么,估计至少也什么什么,把还没有形成事实的东西,进行主观臆测,造成事实上的假新闻;经验性的东西多、总结式的东西多,用新闻事例说话的少,等等。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求新闻工作者遵循职业道德,最根本的精髓在于“为人民服务”。像以上一些浮夸、虚假等现象,怎么做到“为人民服务”?怎么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怎么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呢?恐怕是一句空话。

上一篇:诗朗诵沁园春长沙串词下一篇: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稽查支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