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基本流程

2024-05-28

2018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基本流程(共7篇)

2018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基本流程 篇1

1、客户申请

公司金融部、个人金融部、小贷事业部(以下简称“信贷经营部室”)或有信贷业务支行客户经理应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地区重点产业政策和本行信贷政策,认真了解客户需求,准确介绍本行授信业务产品和授信业务有关规定。客户经理收集、整理和审查客户提供的材料是否齐全,认定客户是否具备信贷业务的基本准入条件,在 5 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客户申请。

2、受理与调查、风险评价

客户受理应满足《信贷操作手册》“授信基本条件和要素”中规定的条件,且不得为其中“限制授信的对象”、“必须严格控制的授信对象”和“禁止和限制办理的授信事项”。其中,授信基本条件约定了在本行申请办理授信业务的客户包括: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个体工商户、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事)业法人、兼具经营和管理职能且拥有贷款卡的政府机构和其他组织。申请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授信、自然人客户申请授信、集团客户申请授信还需符合相应细化的基本要求。信贷经营部室或支行的客户经理应审查客户的主体资格是否符合上述规定,通过查验客户的营业执照、贷款卡和近期财务报表,初步了解客户的背景、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借款用途、还款来源、担保方式等;如客户曾与本行发生过授信业务关系,客户经理应了解以往客户与本行合作的情况,并重点了解客户目前经营管理情况,有无影响

客户资信的重大事项等。客户提交的资料经客户经理初审合格后,客户经理应向信贷经营部室部门负责人或支行负责人报告,若信贷经营部室负责人或支行负责人同意客户经理意见的,则安排授信调查。授信调查包括实地调查和间接调查,且必须由具有签字权的两名以上客户经理共同进行,分为A、B 角,A 为主角,B 为配角。对单笔500 万元以上(含)的信贷业务、集团性客户信贷业务以及疑难或不良信贷资产,信贷经营部室负责人或支行负责人或上级负责人必须参与调查。授信调查的内容包括:核实验证客户的信息、受理时发现的疑问以及授信分析和审查中所需信息等;调查和验证客户提供的身份证明、授信主体资格等基本情况、产品市场、财务状况以及产供销库存等情况,掌握授信业务的真实用途,调查验证经营状况和偿债能力等;调查核实抵押物、质物的权属、价值及实现抵押权、质权的可行性、合法性等;调查核实保证人的担保资格、代偿能力和资信情况等。授信调查完毕,客户经理撰写调查报告和风险评价报告,连同客户资料一同提交信贷经营部室负责人或支行负责人审核。

3、审查和审批

信贷经营部室或支行经过贷前调查并同意为客户授信申请的、已批准的授信方案需调整的、或已实施的授信业务需展期的,均应按流程规定向授信审批部申报。申报材料包括:1)基础资料:授信业务申请书、授信对象风险评价报告、授信业务调查报告、授信业务审查审批表、授信业务送审表、到期收回保证书、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信

用记录、股东会(董事会)保证担保意向书、抵/质押物清单、抵/质押物权属证明、抵/质押物价值评估书;2)公司类客户(担保人)其他十九项基础资料;3)自然人客户其他八项基础资料;4)根据具体贷款业务,需提供的其他基础资料。

《信贷操作手册》“授信业务审查审批”中规定了审查审批基本要点及具体贷款业务审查审批要点。信贷经营部室客户经理拥有对客户在批准的授信额度内提出的放款申请是否符合本行业务管理办法和授信、支付条件的审查权。信贷经营部门负责人(支行行长)拥有对客户经理同意的客户放款申请的审核权。授信审批部授信专职审查员拥有对授信业务(包括风险评级)可行性、合规合法以及贷款资料完整性、合规合法性的审查权、授信方案的建议权、授信业务的否决建议权。授信审批部门负责人拥有对授信审查员提出的审查意见的审核权。总行信贷审批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拥有对授信方案(包括风险评级)的审查审批权、授信业务的一票否决权。

4、合同签订

经审批同意发放的贷款,在签订合同前客户经理与客户积极协商,落实审批文件确定的贷前条件;并根据信贷业务审查审批部门出具的《贷款审查意见书》补充相关资料。客户经理自信贷系统发起信贷业务流程,并及时与借款人、担保人签订有关合同和相关承诺文件。包括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及相关承诺文件,与担保人签订担保合同及相关承诺文件。若采用抵押、质押等方式担保的贷款,则需携带相关

证件及资料到有关部门办理抵押、质押登记,并取得他项权利证书或登记证明文件。

5、贷款发放

主办客户经理从信贷系统中打印放款通知书和抵质押品登记通知书(若需),有权审核人签字、盖章后,会同他想权利证书或登记证明文件(若有)、抵押物清单(若有)、评估报告(若有)等资料,移交营业部柜台柜员岗位进行贷款账务处理。营业部贷款账务处理岗接到客户经理提供的放款通知书、担保品登记通知书(若有)、他想权利证书或登记证明文件(若有)、抵押物清单(若有)、评估报告(若有)等资料,进行审核后,先办理抵质押物品入库手续,后进行贷款发放的账务处理。

6、资金支付

柜员账务处理岗将信贷资金支付给指定的借款人交易对象账户中。采用借款人自主支付的,主办客户经理对借款人自主支付的信贷资金进行监控;对于明确要求采用受托支付的柜员岗接到客户的“借款人支付委托书”、相关合同及“信贷业务受托支付审批表”后,资料审核无误后,将资金划入指定账户。

7、贷后管理

贷款发放后,客户经理必须按照《贷后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贷后检查,及时发现和揭露风险,并采取预防措施,确保信贷资产的

安全。客户经理按照《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实施细则》的规定,贷款发放后,按月分类、按季分析,及时认定,动态调整贷款的风险分类。客户经理在贷后检查中发现风险预警信号后应及时向风险预警合规部上报风险预警信号处理表,风险预警合规部组织召开贷款风险预警会议,并根据风险程度、化解难度和处理进度形成处理意见,分别由总行、支行采取化解风险措施。

8、到期收回

对正常到期的信贷业务,客户经理填制《到期贷款催收通知书》,或采取其他有效方式,及时通知客户,进行催收。客户将资金存入扣款账户时,客户经理应及时通知前台柜员扣划贷款本息,确保资金按期收回。对逾期信贷业务,客户经理及时报告部门负责人或总行主管行长,并于逾期7 日内填制《逾期贷款催收通知书》、《履行保证责任通知书》,分别通知借款人和担保人,向抵、质押贷款的抵押人或出质人发出《处分抵押物通知书》或《处置质押物通知书》,分别发送至客户和担保人进行催收。对于形成的不良贷款和需要通过诉讼收回的贷款,应及时移交到风险资产管理部,进行资产保全。

2018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基本流程 篇2

一、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夯实发展基础

2007年开办农业综合开发贷款业务以来, 农发行辽宁省分行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支持新农村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政策措施, 重点支持了纳入中央、省级发展规划的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大宗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大中型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型江河湖水系治理、中低产田改造等项目。根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特点, 在贷款管理上强化系统指导、严把贷款准入关, 严格落实贷款条件、积极推进部门合作。如铁岭市分行营业部贷款支持的凡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 贷款金额3.5亿元, 通过对榛子岭水库大坝、溢洪道和输水洞的加固、新筑堤防、开挖疏浚等措施, 可以有效控制水土流失, 使流域内水环境系统、生态系统合理循环, 改善9.8万亩水田的灌溉条件, 为下游新城区的如意湖、莲花湖湿地提供优质水源, 为新城区20万居民和沿河数万农民提供清洁、优质的饮用水源和生活用水。截至2011年6月末, 农发行辽宁省分行累计投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27.95亿元, 支持16个项目, 夯实了农业发展基础。

二、助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挥重要支撑

农发行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与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同年开办。“十一五”期间, 围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农发行积极投放农村基础设施贷款, 重点支持农村路网、饮水安全、电网改造、清洁能源开发及信息化建设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遵循“政策导向、商业运作、科学管理、持续发展”原则, 紧紧跟随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引方向, 重点投向政府倡导的、投资规模较大的、社会效益明显的公益性项目、支持了一大批项目, 为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如抚顺市分行营业部向抚顺经济技术发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4.5亿元。该项目改善了抚顺经济开发区内大南、李石镇、大小瓦、四方台、刘尔、河夹心等14个村屯的道路设施, 方便居民出行的需要, 也是统筹城乡发展, 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 项目建设将明显改善该地区的交通水平, 有利于进一步促进该地区特色农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 从而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为进一步改善农村内外环境打下良好基础。截至2011年6月末, 农发行辽宁省分行累计投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72.3亿元, 支持建设项目31个。

三、推进县域城镇建设凸现新亮点

自2009年获批开办县域城镇建设贷款业务以来, 农发行辽宁省分行围绕推进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 重点支持了县域 (包括县级市、城市郊区郊县) 水热电气、垃圾污水处理、文教卫生设施、土地整治、环境综合整治、农民集中住房改造、棚户区改造等建设项目, 支持了一批列入当地发展规划、政府主导、社会关注、具有显著民生效应的项目建设。截至2011年6月末, 农发行辽宁省分行累计投放县域城镇建设贷款16.23亿元, 支持了9个项目建设。

四、支持新农村建设写新篇

随着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城镇化建设不断深入, 各级政府加快了以土地整理、农民集中住房以及棚户区改造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推进步伐。在这一历史进程中, 核心是解决好土地问题, 破解工业化城镇化“缺地”、新农村建设“缺钱”、耕地保护“缺动力”、城乡统筹“缺抓手”这“四缺”的难题。对此, 农发行及时推出新农村建设贷款产品, 优先支持了一批政府主导、以农村土地开发整理储备为依托、项目自身有稳定经营性收益、借款人综合收益还款能力强、借款人现金流足以覆盖贷款本息、具有充足担保资源的项目。如阜新市分行支持的35亿元玉龙新城土地整理项目, 从省分行介入评估到项目审批通过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确保了该项目按计划如期实施。通过土地整理的实施, 土地将得到合理利用, 道路等设施都将重新规划, 生态环境将会得到大幅度提升, 项目的实施将会令区内生态环境焕然一新, 同时将拓宽当地人民的就业途径, 可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向区域内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转移, 逐步实现土地集约、产业集聚和人口集中, 形成集聚效益和区域竞争优势, 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互动互促, 带动区域生产要素的集中,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项目具有显著的支农作用。截至到2011年6月末, 农发行辽宁省分行累计投放新农村建设贷款81.77亿元, 支持建设项目12个。□

摘要: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拓展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 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信贷支持”。从2007年起步的20亿元到2011年6月末的193亿元, 短短四年间, 农发行辽宁省分行农业农村中长期贷款业务从零起步, 阔步前行, 信贷投放突飞猛进, 成为信贷支农的一个突出的新亮点。

2018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基本流程 篇3

【关键词】小额信贷;邮政储蓄银行;农村

2007年3月20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北京正式揭牌成立。新组建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定位于城市和乡村社区,将在保留利用邮政网络吸储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网络优势,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以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为主,面向普通大众,特别是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供基础性金融服务,与其他商业银行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邮政储蓄银行在全国拥有3.6万个网点,并且2/3处于县及县以下地区,因此邮政储蓄银行对于解决中下层民众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缺口问题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其能找到合适的市场定位和业务发展模式,根据邮政储蓄银行的巨大资金和网点优势,将会在小额信贷业务上取得巨大的成就。

一、农村对小额信贷业务的需求

农民对突发支付性需求的低应对能力、农业的低风险抵抗能力、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增加非传统农业收入和其他收入需要的资金投入都决定了农民对贷款的迫切需求,而农民的收入低和抵押品缺乏导致农民的贷款需求不能很好地得到满足,这就决定了农村对小额信贷业务的巨大需求。目前,我国有2.4亿农户,2.4亿农户里有贷款需求的农户大约是1.2亿。全国在农村信用社有小额信贷的农户约有8000万户,覆盖面占2.4亿农户的33%左右,占有贷款需求农户的60%左右。所以农村对小额信贷业务的需求空间是巨大的。因此邮政储蓄银行在农村的小额信贷业务上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农村对小额信贷业务的需求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个体工商户对小额信贷业务的需求。目前,许多农户从农村种植业中解脱出来,成为新的工商个体户,他们从事商品批零、农村运输、农机经营等,对资金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从而增加了对小额信贷业务的需求。(2)农民因购买现代化农机具而产生的对小额信贷业务的需求。近年来,随着农村专业化生产方式的推广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传统耕作方式已逐步被现代化耕作机具代替,用于购置现代化农机具的资金需求在逐年增长。(3)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经营对小额信贷业务的需求。随着农业向产业化方向的发展,农业生产经营已逐步从粗放型、松散型向集约化、专业化经营转变,农村维持简单再生产所需资金减少,集约化、专业化经营资金需求逐步增加,从而加大了对小额信贷业务的需求。

二、邮政储蓄银行从事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优势

(1)地域优势。一方面农村邮政部门网点多、覆盖面广:邮政储蓄自1986年恢复开办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已建成全国覆盖城乡网点面最广、交易额最多的个人金融服务网络,拥有储蓄营业网点3.6万个,汇兑营业网点4.5万个,国际汇款营业网点2万个,ATM机近1万台;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为提高经营效益,纷纷撤离或撤并县、乡镇级营业机构,这为邮政储蓄银行发展农村业务拓展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为邮政储蓄银行小额信贷业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地域条件。(2)资金优势。邮政储蓄银行的资金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邮政储蓄银行在资金来源的数量上具有优势。根据银监会发布的报告,邮政储蓄银行资产总额居全国第六位。而邮政储蓄银行存款余额市场占有率更是达到10%左右。第二,邮政储蓄银行在资金运用的质量上具有优势。由于邮政储蓄长期以来“只存不贷”,所以邮政储蓄银行没有任何历史坏账之忧。(3)市场优势。邮政储蓄银行被称为“绿色银行”,是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导者之一。邮政储蓄银行网点超过36000个,是中国营业网点最多的金融机构;其中邮政储蓄银行有60%的网点、邮政汇兑有70%的网点分布在县以下农村地区,是中国连接城乡的最大金融网络。

三、小额信贷业务的风险防范

(1)依法监管。邮政储蓄银行开办小额信贷业务必须遵循贷款管理的有关法规,必须对其依法实施监管,防范风险,促进邮政储蓄银行小额信贷业务规范、有序发展;监管部门采取分类监管与统筹兼顾并举的监管措施,积极为城乡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搭建合作平台。(2)严格制度规定和制度管理。首先在发放对象和额度上,要建立公示性透明制度。在内部可供内外岗相互查阅和监督审查岗查阅。其次是利率执行上应有一套有效监控制度和平台。因为邮政储蓄银行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浮动幅度有一个较大灵活空间,所以要通过有效监控的审查和制度的规定、执行,才能防范人情利率、侵吞利息或随意坑农等弊端发生;再次要有严令来禁止随意借新还旧、无限转期、一户多头开户的具体规定和制度约束;最后要有定期稽核检查和违规惩处制度的规定和有效执行。(3)培养和造就高素质队伍。一是要大力抓宣传培训,较快提升信贷队伍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法律知识;二是要建立和完善系统的考评、考核激励机制,最大限度激发信贷人员服务农民的热忱和积极性;三是要努力引进竞争机制,将不适合在信贷岗位工作的人员调整下去,将勤奋敬业、思想品质好、职业水准高的人员充实到信贷队伍,使整体队伍素质不断巩固和提高。

参 考 文 献

[1]刘玲玲,杨思群.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018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基本流程 篇4

精细化管理初探

在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方式改革的过程中,银行自身的信贷精细化管理水平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当前,我国的银行信贷行业也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其结构也要有一定的转变,而提高信贷精细化管理水平也是整个信贷结构得以调整和改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

地方性农村商业银行先后经历了两次转型:一次是农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的分家,由此信用社变成独立的大法人机构;另一次是近些年进行得热火朝天的农村信用社转型为农村商业银行,再一次大法人机构变成小法人机构。虽然前两次转型对农村商业银行的业务或管理都有一定的推进,但更多的是由于我国社会制度的不断更新所推动。近年来,银行业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经济环境不断下行,银行业不良贷款相继爆出,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农村商业银行也未能幸免,促使农村商业银行经历两次制度上转型后,继续开展“三次转型”——市场业务转型。在经济全球化和“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环境下,对于农村商业银行来说,提升信贷业务的精细化管理是关键。本文将在本文在分析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提升商业银行信贷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农村商业银行一直秉承“服务三农、服务地方经济”的宗旨,过去存在这粗放式经营管理的弱势,尤其体现在信贷业务方面,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方面相对于其他商业银行都有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硬件方面的不足

(一)信息技术水平落后

过去,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思维较为落后,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认识不足,一直以求稳的心态发展。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各大商业银行在快速跟住时代脚步,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管理水平和市场营销水平的同时,而农村商业银行则仍然固步自封,沿着自己的原有方向走。其他商业银行已经进入信息技术4.0的管理水平,而农村商业银行则刚刚起步,无法给信贷业务的精细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二)制度管理混乱

信贷管理是一项制度性及事务性极强的工作,需要多部门共同努力配合,协同合作,其中每个环节都不能有所疏漏和放松,否则,信贷管理就无从谈起。可以说农村商业银行并不缺少制度,只是各项制度的制定较为混乱,没有任何的整体联系,甚至有些制度的条款相互矛盾,导致在执行过程中容易出现偏差,或有章不循,普遍存在制度执行不规范及相关奖惩不到位的现象,这也是不良以及风险事件时有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软件方面的缺陷

(一)思想认识不足

目前,农村商业银行的考核办法中对信贷方面的考核偏重贷款的增量和不良贷款的增减,而对信贷管理工作优劣要么没有设定具体的考核指标,要么考核权重占比极小,无法对业务办理出现疏漏的客户经理及支行起到应有的警示作用,“重贷轻管”现象严重。思想上的不重视,导致偶有检查,就狠抓信贷管理一段时间,但是“风头”一过,依旧屡查屡犯和我行我素。

(二)人员管理粗放

目前农村商业银行对人的管理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支行业务员营销任务重、压力大,不愿意耗费精力继续学习,更倾向于拓展更多的业务,而不注重业务办理质量的改进。二是以往客户经理队伍的培养壮大,都是通过支行间“老带新和优帮劣”一代一代带出来的,如今由于部分业务熟练的客户经理退休或者转岗等,支行“传帮带”出现断档,新上岗的业务员大多完全不懂信贷知识,办业务是摸着石头过河,久而久之养成这种“业务错了就整改,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态度。三是业务员分散于各个支行,即使同一个支行的业务员平时也忙于业务拓展,平时交流沟通甚少,好的经验和错误的典型都无法做到有效传播,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业务员队伍整体素质的快速提升。

(三)岗位设置欠科学

目前,大多数农村商业银行实行了审贷分离,风险经理与业务员平行作业的信贷制度,这种制度设计从表面看很科学。然而,由于风险经理设臵缺乏独立性,“四只眼”看风险,有时重叠为“两只眼”看风险,互相制衡作用为零。二是基层行信贷人员普遍吃紧,有岗无人或人员力不从心,很多业务通过电子系统操作,系统中岗位设臵数量很多。由于基层人手少,只能忽略不做或一人多岗、一人多户。三是一级支行以上机构没有专设贷后管理岗位,上级行存在督办不力的问题,风险经理贷后管理监督职能不全面,仅是一般的风险提示。

二、提升农村商业银行信贷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一)引进信息技术人才,提升信息技术水平

过去,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滞后,信息技术人才储备不足,信息技术管理水平较弱,时至今日,已严重阻碍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更是无法有效践行信贷业务的精细化管理。快速有效解决该缺陷的方式是:一方面外部引进相关技术人才,开发属于自己的、利于业务开展的信息管理系统;另一方面,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培养属于自己的技术人才,真正做到本行的人才可持续发展。

(二)推动信贷管理制度精细化

严格落实信贷管理责任,定期梳理农村商业银行各项制度,制定符合本行的信贷管理制度,包括信贷管理的内容+原则+制度+部门岗位职责+行为规范,全面规范管理行为,确保工作落实到位,真正起到风险防范作用,促进资产质量明显提高。一是做到职责明确,部门落实,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明确各支行的主要职责,主要包括:客户监管,监管客户资金账户往来+信贷资金使用用途等,客户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贷后跟踪检查,落实审批内容和前提条件,收集客户公开信息并定期联系客户;担保人及担保物的监管;维护信贷管理台账,整理+收集信贷客户档案有关资料,信贷管理系统数据录入,贷款本金和利息收回;做到发现风险信号及时提出处理建议并报告;定期向支行行长和上级行信贷管理部门汇报辖内客户贷后管理情况。二是明确农村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部门及相关业务职能部门的职责。主要包括:组织全辖贷后管理工作,制定重点管理客户的贷后管理方案并督促落实;组织各支行建立定期联系协调机制,定期联系客户,收集客户公开信息,并通报重点管理客户信息;通过信贷管理台账实时监测重点管理客户情况,并按照规定参加贷后检查;定期向领导汇报重点管理客户情况和风险状况。

(三)推动信贷流程精细化

进一步完善全行标准化信贷流程,贷前调查+授信审批+放款+贷后监控+抵质押管理以及资产保全等相关规定逐步固化到信贷业务流程系统中,努力将贷款新政的要求都通过流程系统来实现。每一笔信贷业务的各个环节都通过流程清晰地展现出来,既规范了管理,也便于发现违规问题,更利于简化流程。通过改变信贷管理模式与深化业务转型相结合+实施贷款全流程管理与推进流程优化相结合+落实“实贷实付”与完善基础建设相结合+评估客户资金合理需求与提升风险管理技术相结合!不断提高支行信贷管理水平。

(四)推动员工管理精细化

建立一支持续有力的执行队伍,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合理的操作流程,需要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来执行。一是尊重员工个性,发挥员工专长,并以此安排员工的岗位和工作,合理组合工作团队,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个人才干,实现团队和个体互补的最优化。二是加强信贷人员培训,要针对从业人员的不同层次,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从思想教育和引导入手,转变信贷人员的思想,树立管理创造价值的观念和风险意识等理念。三是加强对各级信贷从业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切实转变作风,深入扎实工作。

三、结语

办理信贷业务操作流程注意事项 篇5

办理信贷业务的基本操作要求简介为了加强贷款管理,顺利完成五级分类工作,根据我县信贷管理的实际和现状。在今后工作中,搞好五级分类,其重点就是各种资料的分析,健全各种资料是五级分类的依据和前提。为此要求各社对原信贷资料进行完整和补充,对确定无法补充的要进行说明,现就结合五级分类的规定提出以下要求:

一、重要文件方面:

(一)信用社为客户办理贷款时应准备的相关资料,主要包括:、客户的基本情况,具体包括:(1)借款人的名称、地址、个体工商户及民营企业的类型和所处行业、业务经营范围和主营业务;(2)组织结构、业主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情况,以及附属机构的情况;(3)借款人的经营历史、信誉评级,以及保证人的基本情况。2、借款人和保证人的财务信息方面包括:(1)借款人最近一期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外部审计师的报告、借款人的其他财务信息。例如在其他金融机构的融资情况(主要是在其他金融机构有无存贷款情况的证明等)。(2)保证人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外部审计师的报告和其他财务信息。、重要文件方面包括:(1)借款人贷款申请书;(2)信用社信贷人员贷前调查报告和审批表。大额贷款小社 3 万元以上(不含 3 万元),大社 5 万元以上(不含 5 万元)联社审贷小组和审贷委员会审批意见;(3)贷款合同、授信额度或授信书(信用等级评估时授信额度);(4)贷款担保的法律性文件,包括抵押合同、保证书、抵押品评估报告、财产所有权证。例如:土地使用证、房产证、企业动产或不动产抵押物登记证等;(5)借款人还款计划或还款承诺(信用社一般在申请中写到)。、借款人还款记录和信用社催款通知单(催收通知单必须按时发,贷款逾期后催收通知单相隔不能超过 2 年,原则上每半年至少得发一次)。、贷后检查报告,包括定期、不定期的信贷分析报告、内审报告。

为每个借款人建立完整的档案。信贷员有责任保证客户信贷档案的完整和真实,如有漏缺,应以书面形式说明。重要法律文件(例如贷款合同、担保合同等)缺失或有误导致法律责任不清的贷款应至少归为关注类(包括关注)。

二、相关资料的审查方面

(一)个人相关资料的审查、借款人有合法的身份证件,指的是身份证、户口本或其他有效留居证件。对证件持有人必须当面进行确认,防止假冒。现役军人可以使用军官证作为身份证。、有借款人认可的经济收入证明。这里是指借款人认可的单位或工作单位出据的证明,但出据的证明必须要真实有效,不得虚伪欺骗(必要时附单位工资发放清单)。、一般农户贷款时,必须填写借款人信用等级评定表和诚信状况调查表,一并纳入借款资料管理,作为贷款五级分类依据。、有配偶的借款人需提供夫妻关系证明。现在这个问题越来越重要了,因为有时借款人

夫妻之间不知道另一方的借贷行为,在借款期间一旦离婚,住房财产分割时,债务的偿还承担就出了问题。必须要借款人夫妻双方带着婚姻证明来,不能由借款人说这是我的配偶就给办理了借款手续,因为借款人找一个人就能顶替的。、有共同借款人的,需提供借款人各方签订的明确共同还款责任的书面承诺。这一般容易出现在父子或兄弟之间。、必须提供《购房合同意向书》或《商品房销售合同》及首期付款的发票复印件。最怕的是通过虚假手段借款,借款的目的是用于经商或偿还其他债务,这样的借款因为经商利润的不确定性,给正常到期还款带来极大的风险,所以必须有真实购房合同或协议。7、如果是购买二手房的,必须提供所购住房的房屋产权证及与售房人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年龄必须在 18 岁(不含)以上,65 岁以下(不含)。实际上 65 岁指的是贷款年龄的上限,在具体贷款办理中,应该是借款期限加上年龄不得超过贷款年龄上限,事实上我们也不会给一个 65 岁的老年人贷款。年龄最大是退休前,即借款期限加上实际年龄不得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男 60 岁女 55 岁。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也不能贷款,比如极个别的间歇性的精神病人。、抵押物或质物清单、所有权或他项使用权证书及所有权人同意抵押或质押的证明。10、企业单位借款必须具有法人资格、营业执照及组织机构代码证、人民银行核发的贷款证,贷款时出具近三年来的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贷款未还清前每年出具当年的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在城区或异地经营企业和经商的借款人,都要在城区机构或原籍信用社索要负债证明材料。

(二)、对抵押物的审查,这是最关健的。

按照《担保法》规定,个人住房贷款的担保方式:是指借款人或者第三人以所购住房或其他具有所有权的财产(如金银、有价证券等)作为抵押物或质物或由第三人为其借款提供保证的贷款。担保贷款是个大概念,担保贷款方式包括抵押、质押和保证三种担保方式,而最为常用的是住房抵押担保方式。、质押贷款

贷款人按法定质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动产或权利作为质物发放的贷款。国库券、国家重点建设债券、金融债券、AAA 级企业债券(人总行特发,一般无。)、个人定期储蓄存单等有价证券可以作为个人贷款的质押物。

对质押贷款,必须要到存款行社核保。如果是他人提供的存单,他人要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并出据同意质押的书面证明,上面要写明“在借款到期不能还时,同意用其质押的存款归还贷款。”特别强调出质人要亲笔签字。、保证贷款

贷款人以第三人承诺在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本息时承担连带责任作为担保而发放的贷款。保证人是自然人的,应当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和可靠的代偿能力,并且在贷款社处存有

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如:活期存款账户担保,必须在该账户下存款余额经常要保持高于所贷款金额)。、抵(质)押贷款,抵(质)押率规定:以房地产作抵押的,抵押率不得超过抵押物评估价值的 70% ;以土地使用权作抵押的,抵押率不得超过 60% ;以交通工具及其他财产作抵押的,抵押率不得超过 50% ;以存单及有价证券质押的,质押率不得超过 80%,且贷款到期收回本息与质押物品变现必须足值。、哪些东西可以用于抵押?

按照《担保法》规定,可用于贷款抵押的抵押物很多,我县农村信用社只是认可土地所有权证、门面及住宅房产所有权、个体及民营企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及设备三种抵押物。下面简单介绍其他抵押物的规定,有利于在工作时对一些具体情况进行更加准确的把握。但在具体经办时,要以联社的有关具体的规定为准,不得以国家有关规定就随便办贷款。⑴依法获得的出让土地使用权;

⑵依法获得的房屋所有权及其土地使用权;

(3)依法可抵押的其他固定资产及设备。

以出让土地使用权抵押的,抵押前原有的地上房屋及其他附属物应当同时抵押;以出让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全部房屋抵押的,该房屋占有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也随之抵押;以出让土地使用权地上的部分房屋抵押的,该房屋相应比率的土地使用权随之抵押;期房所有权抵押时,必须符合房屋预售和建筑承包管理的有关规定;个体、民营企业的固定资产及设备作抵押,必须到工商及相关部门办理动产或不动产抵押登记手续后方可办理抵押贷款。5、哪些东西不能用于抵押?

⑴权属有争议的房地产;

⑵用于教育、医疗、市政等公共福利事业的房地产;

⑶列入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和有重要纪念意义的其他建筑物;

⑷已依法公告列入拆迁范围的房地产;

⑸被依法查封、扣押、监管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的房地产;

⑹未依法登记领取权属证书的房地产;

⑺未经中国注册会计师确认已缴足出资额的外商投资企业的房地产;

⑻行政机构所有的房地产、政府所有、代管的房地产;

⑼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但法律允许抵押的除外。(10)未经相关部门进行评估登记的其他动产、不动产、固定资产及设备等资产。6、出租房能否抵押?

已出租的房子可以用来作抵押。借款人用已出租的房子作抵押时,必须将该房地产的租赁情况告知贷款人,同时要将房地产抵押的情况书面告知承租人,原租赁合同继续有效。如果租赁期届满,而抵押贷款尚未到期,承租人若需继续租用,除了需抵押人(即借款人)同意外,还必须经抵押权人(即贷款人)同意;如果贷款期限届满,而租赁尚未到期,借款人又未按时偿还贷款而使抵押的住房被银行作价、拍卖,这并不影响承租人的承租权,但房地产的新所有人要与承租人重新签订租赁合同。已出租的公有住房和未定租赁期限的出租住宅房屋不能设定抵押。这是因为这两类抵押住房的处置,原则至必须保护承租人的居住权,这就使抵押权的实现受到了很大限制,实际上丧失了抵押担保的意义。7、共有产权房如何抵押?

共有房地产的每个共有人,在取得其他共有人书面同意的前提下,都有权抵押该房地产。以按份共有的房地产设定抵押时,以抵押人(即借款人)所有的份额为限;以共同共有的房地产设定抵押时,该房地产为抵押物,当该抵押物变现时,其他共有人负连带责任。8、房屋抵押期间,抵押人对设定的抵押物承担什么责任?

根据有关法规,抵押人对设定抵押的财产在抵押期内,必须妥善保管,抵押人不仅享有维修、保养、保证完好无损的责任,而且还要随时接受抵押权人的监督检查。

(三)、介绍一些相关的规定、如何办理住房抵押登记?

借款人以自有或第三人所有的房地产向银行抵押,获得购房贷款的,在抵押合同签订后一定时日内,必须向当地房地产产权登记机关申请抵押登记。

⑴登记时限:抵押当事人必须在住房抵押合同自签订之日起 30 日内,向产权登记机关申请抵押登记;抵押合同生效时日为合同登记之日。

⑵房屋抵押权的设立与变更;以依法取得的房屋所有权证抵押的,在向产权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时,产权登记机关应在《房屋所有权证》上作他项权利记载,并由抵押人收存,同时,向抵押权人颁发《房屋他项权证》;以预售商品房或在建工程抵押的,登记机关应在抵押合同上作记载。

抵押合同发生变更或者抵押关系终止时,抵押当事人应当在变更或者终止之日起十五日内,到原登记机关办理变更或者继续抵押登记手续。因依法处分抵押房地产而取得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的,抵押当事人应当自处分行为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到当地产权登记机关申请产权变更登记。、土地使用权如何抵押贷款?

我国银行消费信贷业务 篇6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浅析我国银行消费信贷业务

【摘要】:我国消费信贷业务随着国家的发展开始越来越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但是随着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及其业务范围的扩大,越来越多的问题开始反应出来,像体制不健全,银行自身管理薄弱,市场风险较大等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关键字】:消费信贷消费者信用体制风险

一、我国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现状

我国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始于上世纪80年代,1997年底,全国个人消费信贷规模仅有172亿元。近几年,随着政府以扩大内需为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迅猛发展,业务范围也得到了较快的扩大,主要包括个人住房消费贷款、个人住房装修贷款、汽车消费贷款、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个人助学贷款、个人留学贷款、个人旅游贷款、个人小额信用贷款等,其中住房贷款和汽车消费贷款占了相当比重。有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末,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达到2.2万亿元,比1997年增长128倍,其中住房贷款余额为1.84万亿元,占整个消费贷款余额的83.64%。

回顾我国国内银行信贷业务发展的长期演进过程,形成了一种以国家权威来维持的纵向信用联系,即国有银行依托国家信誉大规模地吸引储蓄,并让这些储蓄中的绝大部分转换为对国有企业的金融支持,保证了体制内产出的持续增长和渐进性改革条件下的社会稳定,但是也严重抑制了个人消费信贷等金融业务的开展。从金融角度看,纵向信用联系的存在是有条件的;一方面居民储蓄必须保持一个较高且相对稳定的增长率。另一方面要存在一个垄断的金融体制;通过它把居民储蓄配置给国有企业,这是充分条件。然而,纵向信用联系的维系本身也有一个限度,就是国家对由这种信用联系所内生的国有银行不良债权和金融风险的最大承受能力。纵向信用联系在改革中的确立主要依靠的是高储蓄与高投资,而当这种高投资达到一定程度,边际效益变成零或负数时,风险就变大了。若国家试图继续维持这种信用联系,其结果必然是金融风险的累积和国家信誉的侵损。至2007年12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40.11万亿元,同比增长15.22%。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7.77万亿元,同比增长16.42%,也就是说,银行从储户那里吸收的存款有12.34万亿没有贷出去,还有12.34万亿元没有很好的发挥作用。

二、我国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个人信用体制不健全

由于我国居民收入尚未完全货币化,收入来源多样化,透明度低,使得实际收入与名义收入差距很大。而且借款人提供的资料只能表明当期情况,社会化保障程度不高的现实又使得未来预期支出变得不可测,很难用科学的评估方法来确认未来的状况,因而贷款期越长,发生变故的几率越大。再加上现在社会部门间信息沟通共享渠道不畅,没有个人信用优、劣迹的记录,则无从判断借款人的资信程度,也没有个人破产的制度,这给许多信用意识薄弱的借款人留下了可乘之机,因而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无法彻底解决。借款人的多头贷款、故意不还款或是恶意透支,在目前个人信用体制不健全的状况下,使得银行信息不对称,防范风险的能力大大降低。

(二)商业银行自身管理薄弱

现在,国内商业银行管理水平不高,缺乏消费信贷方面的业务经验和管理经验,缺乏完善的消费信贷业务的规章制度,对同一个借款人的信用信息资料分散在各个业务部门,而且相当一部分资料尚未上机管理,难以实现资源共享。通常,仅仅凭借款人身份证明、个人收入证明等比较原始的征询材料进行判断和决策,对个人的信用调查基本上依赖于借款人的自报及其就职单位的说明,对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状况、社会活动及表现,有无违法纪录,有无失信情况等缺乏正常程序和渠道进行了解征询,导致银行和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加上从事消费信贷业务的人员紧、网点少,往往不能做到每笔贷款的审查都与借款人当面调查核对,加上一些业务人员素质不高,审查不严,难免有疏漏。同时贷后的监督检查往往又跟不上,一旦发现风险不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致使消费信贷的潜在风险增大。

(三)银行授信品种不能满足各收入阶层人群的需要

目前,商业银行消费信贷品种单一,适用范围较小。尽管近年来我国消费信贷品种有所增加,但主要品种依然只有个人住房和汽车贷款,市场细分不够,不能满足不同收入层次、不同消费需求的消费者的需要。加之信用体系不健全等原因,借款人不仅要提交大量个人资料,还要接受银行严格的调查审查,导致借款人借款成本增加,从而使银行减少了一部分潜在客户。

在一些比较发达的城市商业银行消费信贷品种还比较丰富, 主要包括个人住房消费贷款、个人住房装修贷款、汽车消费贷款、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个人助学贷款、个人旅游贷款、个人小额信用贷款等,但是有些消费信贷品种在一些中小城市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展。比如信用卡在一些大城市在一些大中型的商场、各类的超市基本达到了可以刷卡消费的水平,所以人们出行购物只需那一张卡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避免了随身携带现金可能发生的风险。但是在中小城市中刷卡消费还只能在特约商场才可以使用。这就使得个人信贷消费业务受到了局

限,丧失了一部分中低层收入的消费群体。

(四)消费者消费信贷意识淡薄

银行发展个人消费业务的基础是需要有大量的有效消费需求群体,因此,消费者的消费意识、消费心理及消费动机对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的发展将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但是由于我国目前仍处于市场经济的初期阶段,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不高,且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从而使得人们“今天攒钱明天用”的积累性消费观念难以转变,导致个人消费信贷观念淡薄。加之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下,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根深蒂固,用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的新型消费意识还不占上风,消费倾向相对集中于改善住房条件的现象较为普遍,从而使银行拓展新的消费领域还比较困难,响应者寥寥无几。

从消费动机看,借款人的消费观念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信用意识淡薄,违约现象还比较普遍,从而加大了银行工作难度和工作量;个别客户,还采取欺骗等非法手段,恶意套取银行消费贷款,或是编造虚假用途,把消费贷款移用于生产经营领域等,严重扰乱了银行消费信贷市场秩序,加重银行消费信贷业务风险。

(五)二级市场发展滞后,市场风险较大

由于我国抵押品二级市场发展的滞后而导致商业银行贷款的流动性不足从而产生了极大的流动性风险。一旦个人消费贷款发生不良风险, 银行通常会把贷款的抵押物作为第二还款来源,但是由于我国消费品二级市场尚处于起步初创阶段,交易秩序尚不规范,交易法规也不完善,各种手续十分繁琐,交易费用偏高,导致银行难以将抵押物变现,影响了银行消费贷款的健康发展。随着消费贷款规模的扩大和抵押贷款的增加,这类问题将会变得更加突出。现阶段,我国住房一、二级市场很不完善,政策上要求对大量非商品房产进行商业信贷支持,而一旦购房人无力还贷,这些非商品房产抵押又无法进行过户转让,银行很难得到充分的处置权,贷款抵押形同虚设。

三、总结

我国消费信贷发展尚属初级阶段,无论是消费规模,还是信贷品种,都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蓬勃发展的趋势不容质疑。然而对于大多数中国老百姓来说,对提倡借钱消费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观念。即使能够接受,也会在商业银行诸多的限制条件和烦琐的手续面前却步。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当前,商业银行在服务水准、贷款品种结构、规模信贷风险等方面,还需要完善,特别是社会信用的滞后,信用制度的不完善,直接制约了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

在信贷消费的潜在需求方面,我国居民将更多地通过信用卡的形式进行信贷消费,而信贷消费的规模将表现出小额、多次的特点,其内容则更趋于广泛,涉

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信贷消费的人群比例稳定上升。本论文通过增加居民收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商业银行转变自身观念,把消费信贷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拓展和创新消费信贷方式;完善消费信贷相应的配套政策等方式来推动中国信贷消费的发展。同时,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有助于我国商业银行改善资产的单一化和传统化,提高金融资本的运作效率。有利于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在消费信贷领域与国际银行业的接轨。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可以为税收、金融和消费服务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敏,李杰.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发展分析2005.03.[2][3]李敏新,武剑.商业银行防范消费信贷风险的对策建议2001.04

[4]杜平.影响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对策探讨2006.04

2018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基本流程 篇7

【关键词】信贷审批 制度缺陷 改进策略

一、引言

信贷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中心环节。如何进一步通过改进和完善国内银行的信贷审批制度,降低信贷业务风险,提高信贷业务效率,是当前和今后很长时期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信贷制度包括从贷款发放到贷款收回全过程的制度设计和风险控制,从信贷业务流程的视角可以分为“贷前制度”、“贷时制度”和“贷后制度”。从国内商业银行实务角度来看,勿庸置疑,信贷审批是风险控制中最重要的一环,信贷审批机制是信贷经营管理机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信贷审批运行机制由信贷审批机构的组建、审批形式、审批程序、审批权限、审批责任等有关信贷审批运作的管理制度构成。本文所指的“信贷审批制度”涵盖了客户申请、受理与调查、审查、审议、审批等各项贷前工作,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因素。

二、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审批业务存在的制度缺陷

1、优秀信贷文化的短缺

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信贷文化深刻地影响着制度的形成和执行。信贷文化是指银行管理层倡导的并在长期的信贷业务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被广大信贷人员接受和认可的信贷质量意识、风险意识、行为规范意识、市场营销意识等价值理念,以及信贷流程、信贷政策、程序和原则等主流习惯和做法的总和。商业银行信贷文化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信贷文化的物质基础来说,国内商业银行存在信贷产品短缺,市场定位不明朗,信息一体化、数据集中还不完善,国内银行员工责任重、考核繁杂、缺乏自主权的状况。从精神层面的信贷意识来说,存在对借款人设置重重关卡、可以随时掌握企业生杀大权的“高姿态”的状况,以“应付考核”、“完成任务”为工作中心的局面,甚至存在常见的“拍脑袋”做决策的方式。

2、背离权责对等原则的信贷审批体系

信贷资产是商业银行赖以盈利的基础,是银行经营的对象,它以货币资金为表现形态,具有不同于其他实体资产的运动特点和要求,但其管理和控制过程具有主观性,这一矛盾决定了信贷管理过程必须遵循其独有的运动规律。商业银行制定的各种信贷制度和操作规程,必须建立在对各个相关机构、部门及相应人员有明确的权责界定的基础上。真正落实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在我国银行信贷实践中,长期以来有章不循、违章操作而给银行带来了损失,却无人负责、无人受罚或者没有受到实质性处罚的现象比较普遍。强调落实信贷责任制,有利于形成令行禁止、严守规章的工作作风。同时,要调动起信贷风险管理部门、审计部门、稽核部门、会计主管等监控业务风险的主动性,定期对他们的工作进行评价,必要时就要追究其监控不力的责任,促使其发挥应有的职能。

3、科学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缺失

新制度经济学指出,激励绩效是评价制度优劣的主要指标之一。成功的制度其一个特征是应以人为本,以“人”为“经济人”作为制度制定的出发点,满足其私利性,激发其追逐利益的积极性。目前信贷管理体制最为突出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在于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缺失,它直接关系到信贷资产质量、赢利水平、相关利益者积极性的调动、关系如何界定、有效处罚违规等问题。而在现实中由于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尚不到位,传统用工制度的制约以及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不健全,都给信贷业务的发展带来大量负面影响。尽管信贷责任认定制度在部分银行已经实施,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落实和贯彻好,这种局面如果长期下去,必将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同样,激励机制问题解决不好,会挫伤相关利益者的积极性,也将会对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带来影响。

4、过长的流程链造成的效率损失

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流程呈现的特点是层次多、环节多,而运行效率不足。由于环节多,导致一笔贷款经手人员多,产生职责不清。以县级支行报送一笔省行权限内的贷款为例,从支行受理项目起到省行行长签批同意,至少涉及30个人签字,涉及部门环节达8个:支行业务科——支行领导——二级行尽职调查小组——二级行风险评审委员会——二级行领导——一级行尽职调查小组——一级行风险评审委员会——一级行领导。在该流程中,贷前调查、项目评估、尽职调查、风险评审、贷款审批等环节都要写出相应的报告,经过两次尽职调查,两次风险评审,不仅重复劳动,效率低下,而且不易明确责任。

一笔贷款经过的环节和过程如此复杂,不仅不利于提高效率服务客户,而且由于环节多不利于分清责任,难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也极容易因效率低下,而失去客户和市场。

三、基于制度分析的改进策略

当前,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风险控制为重点的信贷管理体制改革已成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的一个重点。贷款审批制度则是信贷管理体制的核心,国有商业银行应高度重视贷款审批制度建设,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行之有效的贷款审批制度。

1、塑造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信贷文化

建设信贷文化最重要就在于树立反映信贷管理本质特征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目标要求的信贷理念,通过良好的精神文化指导,推动银行经营水平的提高。

应确定适合自身发展的目标市场,特别重视对目标市场的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以集中力量,提高在目标市场中的竞争力,实现股东效益最大化。应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一方面确立以客户为导向的经营思想,另一方面,建立发展与客户的长期合作关系的经营理念。建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把人才作为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资本。培育信贷质量意识,在价值取向上,要把保本生息作为信贷的根本目标,宁愿牺牲短期利益,也不能放松贷款的标准,降低贷款的质量。强调规范意识,银行信贷的每一步运作都涉及到各种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对制度的任何细微的忽视都可能带来风险,因此信贷人员必须牢固树立按章办事的理念。

2、建立责权对等的管理组织架构

通过组织架构的合理安排来有效地管理经营中的风险,确保股东和其他相关者的利益,这是完善的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的要义。应当稳步推进组织架构改革,实行机构扁平化和业务垂直化管理,为上层治理的向下传导奠定制度基础。积极借鉴国际商业银行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考虑各行自身规模、战略、技术、人员等方面的差异,按照集约、高效的经营原则,“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实行内部组织架构再造。首先要以业务垂直管理为方向进行流程改造,逐步建立纵横结合的矩阵式组织架构;其次要合理设置管理链长和管理半径,逐步实现机构扁平化;再次是合理划分业务流程的前中后台,实施专业化的管理和运作。通过组织架构的再造,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运作效率,强化风险控制,使“上层治理机制”能够在全行范围内有效传导。

设立独立的业务经营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做到审贷分离,保证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以加强风险控制。在管理体制方面,重要的是保证有关部门特别是风险管理部门管理的垂直化特性,以增强其独立性、专业性和集中化。

3、完善以利益为核心的内部约束激励机制

如果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建立起明晰的企业产权结构,那么建立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同样也在于明确界定金融产权。为实现上述目的,所有者必须建立各种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和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未能建立起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从激励机制看,银行经营管理人员的收入往往是与行政级别、行员等级紧密挂钩,与其岗位贡献和经营业绩的相关性较小,与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的相关性较小。从约束机制看,有时是强调“零风险”,导致约束过度;有时则是让违纪人员“易地为官”,导致约束不足和约束不可信。可以通过试行“内部账户”等新型收入分配机制,建立和完善共容型激励机制,改进治理绩效。即通过企业成员的“内部账户”来实现其“剩余索取权”,员工不仅可以得到工资和其他成本补偿,还可以通过“内部账户”的支付方式获取与企业经营相关的剩余利益,形成企业“内部人”自身收入与企业经营效益相联系的共容激励制度。首先,建立明确的业绩考核与评价体系,形成现代商业银行以工资、奖金、社会保险、公积金以及股权等多种方式在内的、科学的收入分配新机制;其次,强化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建立良好的内部审计以及监督、处罚制度,实现激励和约束的对等。

4、变革信贷审批作业流程

改善服务、寻求差别化竞争优势已经成为众多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现代银行能否根据信贷管理的要求,建立完整的调查、评估、决策流程,并尽可能使流程得到简化,是关系银行在信贷市场上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为此,全面流程管理的展开势在必行。全面流程管理,是指以各种流程为基本控制单元,根据经营战略的要求,对流程的规划、设计、构造、协调和持续改善等所有环节实行系统管理,全面协调各种流程之间的相互匹配关系,以解决流程与环境的适应问题。其主旨是要将流程观念纳入银行管理的核心内容,使银行所有的资源配置都要根据流程而定,而流程的运行方式要根据客户的需要而定,从而形成以流程为中心的组织模式。

为了使全面流程管理模式取得成功,银行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努力。

上一篇:办公室预备党员思想汇报下一篇:土沟村2011年度工作落实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