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商业(通用12篇)
农村商业 篇1
七年前, 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在农村金融改革大潮中应运而生, 实现了由农村信用社向农商行的改制新生。七年间, 合肥科农行在锐意改革、开拓创新的奋进中一路走来, 以五十多年农信社的发展积淀为底蕴, 以创新转型为动力, 以稳健经营为保障, 谱写出一曲科学发展、跨越腾飞的华彩乐章。
1 完成首个规划, 促经营质态全面改善
合肥科农行改制成立七年来, 特别是2007年以来, 在总行领导班子带领下, 科学制定并圆满完成首个三年发展战略规划, 经营管理和业务开拓实现了上台阶、提层次和创新高, 实现了战略转型, 其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经营规模成倍增长。截至2013年9月末, 资产规模、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分别达到431.45亿元、288.85亿元和215.39亿元, 分别是改制前的5.14、7.05和7.18倍。
——经营效益大幅提高。截至2013年9月末实现净利润额累计18.46亿元, 特别是2012年总收入达13.39亿元, 税前利润3.54亿元, 税前利润接近2007年前的7倍。
——经营质量全面改善。截至2013年9月末, 全行不良贷款率为1.02%, 较2007年之前的12.33%, 下降了12.09倍, 资产结构持续改善向好, 强化了前、中、后台监控与风险管理体系, 努力实现流程银行改造。
——银行品牌形象显著提升。
品牌:在安徽省农村金融系统83家行社内各项指标排位第一, 被誉为“百姓身边的银行, 中小企业主办行”“合肥人自己的银行”;
理念:“和谐致胜、创新致远”“严格、规范、谨慎、诚信、创新”等。
荣誉:累计纳税7.68亿元, 投放信贷资金达1500多亿元。相继荣获全国、省、市授予的“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一等奖”“合肥市五一劳动奖状”及合肥市委、市政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连续多年被省联社授予资产质量和效益“双十佳”单位等300多个奖项。
2 体制机制改革, 推经营管理持续升级
2.1 持续强化内部改革, 科学管理机制不断完善
按照“一级法人”要求, 建立健全党委统筹下“董事会战略决策、监事会依法监督、高管层授权经营”的公司治理运行机制, 全面推进深化分支机构改革, 实现了管理架构的转变, 缩短决策、执行、监督链条, 提高管理效能, 为“管辖支行做大做强, 经营网点做优做精”奠定基础, 流程银行改造优化不断深入, 实现资金清算架构体系历史性变革, 完成账务核算架构的调整, 后督集中、授权集中、核算集中、放款集中、参数集中的“五集中”工程成效渐显, 票据集中提入平台运行平稳, 金库资源整合和财务集中管理稳步推进, 高效规范的集约化运营机制初步构建。
2.2 坚守严控风险底线, 稳健经营根基不断夯实
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金融形势, 强化“从严治行、从严治纪、从严治财、从严治贷”的管理理念, 持续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搭建起以总行、管辖支行两级全面风险管理委员会与风险控制小组为载体, 涵盖六大风险体系的全面风险管理架构以及全口径、多维度、定性与定量并举的全面风险管理考评体系。统筹推进巴塞尔协议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办法实施工作, 突出加强信贷准入、运行和退出的全过程管理。坚持查防并举, 强化内控评估和专项审计, 构建前台经营、中台风控、后台审计稽核监督相配合的“三道防线”, 内控和案防水平显著提升。
2.3 着力推进经营转型, 结构优化效果不断显现
坚持“不惟大小, 只惟优劣, 实施大、中、小客户匹配”的信贷发展战略。截至2013年9月末, BBB、A、AA级 (含) 以上信用等级客户贷款余额占比80%, 客户结构不断优化。扎实推进“200户战略大客户”工程, 逐步实现50家分理处网点转型、升级、布局和渠道优化工程建设, 分层次、差异化、专业化的客户服务模式初步构建, 网点营销服务能力积极提升。同时, 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的业务覆盖率、产品覆盖率和客户覆盖率不断提高, 渠道结构持续改进。特约商户、代理销售、直销银行、贸易商户、代理销售、电子银行、贸易结算和贸易融资、机构业务等中间业务收入实现了开启与增长, 收入结构不断改善。
合肥科农行还始终坚持科技、人才兴行, 提高发展软实力。大力实施“人才兴行”战略, 目前全行员工为816人, 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57%, 中级职称以上占20%, 有公司类客户经理71人, 零售客户经理55人, 柜员355人, 员工队伍素质大幅提高。
从昨天走来, 向明天进发。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和暗流涌动的同业竞争, 站在新历史起点, 合肥科农行将在党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精神指引下, 以改革转型和风险防控为帆, 以产品创新和服务提升作桨, 向着建设一流现代商业银行的目标, 扬帆远航, 不断前行!
3 经营管理分析结论及推动发展的重要措施
经过改制后的七年发展, 已取得令人欣慰的成绩。但是, 新的经营形势面临严峻的挑战。惟有创新才有机遇, 才能抢占发展战略制高点, 才能拓展更广阔的发展领域和空间。全行上下要自觉秉承创新发展理念, 主动打开创新思维空间, 牢固树立存款立行思想, 紧紧围绕业务发展主线, 大力增强创新发展意识, 努力探索创新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着力构建创新的服务平台, 全力打造创新银行品牌, 力争实现“小银行、大平台、大发展”的发展格局, 有力推动全行又好又快的发展。
要在全行树立“两心两性”, 即事业心和责任心, 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风范;树立“业绩论英雄, 无功便是过, 业绩才是硬道理”观念, 确立科学的推进目标。组织力量, 严谨制定创新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未来五年内:首先, 通过成立创新管理领导小组、组建创新发展研究团队, 建立创新业务试验基地, 开展创新主题文化活动, 制定创新成果奖励办法;其次, 以搭建人才、产品、渠道、营销、服务、技术等六大平台为抓手, 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优化服务理念、再造盈利模式等三大转变为目的;再次, 积极鼓励、引导全行员工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发展路径、营销模式、产品研发、渠道建设、品牌推广、内控管理、队伍建设、信息技术等“十个方面”实现新突破;最后, 创造取得“涌现一批德才兼备的骨干人才, 找到一条快速增长的发展模式, 探索一套高效运转的运行机制, 研发一批极具竞争力的金融产品, 开发一套先进实用的科技系统”等新突破。
3.1 战略发展与总体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精神, 以“十二五”规划为指导,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以创新发展为动力, 以搭建平台为手段,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以培育基础客户群为重点, 着力加强内部控制建设, 全面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 积极探索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径, 努力实现各项业务迈上一个新台阶。
1) 扎实培养基础客户群体。即年新增公司客户1000户、小企业客户1000户、零售有效客户10万户。逐年适时出台各条线营销指引, 做好营销工作。特别强调:一是公司业务在继续加大省 (市) 、地区、县级政府及国有大中型企业营销的同时, 还应重点营销工业及信息化产业, 大型及大宗商品经营企业, 教、科、文、卫等事业单位;二是城市、农村中小微企业要以拓展优质客户群体为目标, 重点营销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市场竞争优势、成长性良好、抗周期能力较强的优质小企业客户, 重点支持电子制造、环保、文化产业、信息设备、交通运输、农业加工、商贸流通等行业;三是零售业务要重点营销中、高端个人优质客户、返乡农民的存款业务;四是组织策划向人行、监管部门申报审批成功国际业务经营资格、理财资格、信用卡业务资格。
2) 大力做好三农小微企业工作。支持三农小微企业发展, 不仅符合国家战略和产业政策, 更是“中小企业银行”的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今后要重点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符合产业政策的中小微企业, 着力在品牌、区域市场份额、盈利能力等方面倾力打造“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商”的良好外部形象, 小企业金融中心要立足培养基础客户群, 确立客户发展目标, 明确计划发展任务并进行跟踪、考评;同时, 要着力进行组织架构、营销体系、考核模式的优化, 持续激发全行各经营机构拓展小企业业务的积极性, 实现年平均增长不低于30%, 适时设立总行现代农业金融事业部, 将小企业中心升级为总行一级部门, 实现管理与经营一体化。完善为三农、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 全面推广“信贷工厂”服务模式;设立小企业营销团队、公司业务营销团队、零售业务营销团队、社区银行、小企业支行和特色支行;加大小企业客户经理队伍建设;优化审批流程, 全面提高服务效率。
3) 加强金融产品创新, 提升理财业务营销能力。整合内外部资源能力, 拓宽同业合作渠道。要主动走出去, 发展一批异地银行和本地城商行、农商行等潜在机构理财客户, 与更多的信托公司、租赁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私募基金、保险公司等同业机构建立业务通道关系, 大力发展定向资产管理业务, 借鉴同业先进经验, 拓宽业务合作渠道, 有效整合外部资源。加大理财产品创新力度, 提升理财产品销售占比。大力发展自主研发、主导的理财产品, 开发同业机构间理财产品、实物投资理财产品、票据理财产品、小企业打包理财产品、农民财产性增值理财产品, 积极探索信贷资产证券化理财, 尝试银行与P2P, “支付宝”的上线、下线等合作业务发展新模式。实现理财深度营销, 培育客户理财需求, 改变本行资产结构。
4) 开源截流, 大力发展票据业务。票据业务发展的关键是解决票据进口与出口的问题, 从而分解票据贴现占贷款规模而无法有效释放到渠道;尽快组织推动全行票据营销, 要从源头上截流客户票据入口, 把握客户票据来源, 大力发展票据业务, 进一步推动总行票据中心的市场化经营, 发挥职能作用, 如银票的50种产品研究、创新、应用和推广, 力争每年银行承兑汇票以新增100亿元的速度发展票据业务。
3.2 落实专门力量, 加快推进品牌和渠道建设
为全面提升品牌形象, 通过落实专门力量加大宣传力度, 打造拳头产品, 提供优质服务, 扩大客户群体, 提高客户、社会对科农行的认知度、美誉度, 提升社会影响力。总行要设立专门机构落实网点建设按计划有序推进, 同时启动省辖地级市、县级 (市) 分支行的筹建规划工作。完善和优化电子渠道建设, 加快手机银行和互联网金融运行模式的优化应用, 新设机构:2013年2~3家支行, 2014年新设3~5家支行, 2015年新设5~7家支行, 在市内商场、酒店、企事业单位等建筑物内新设离行式自助银行每年2家, 扩大范围安装POS商务布点1000户, 提升交易额。
3.3 采取有效办法建设人才队伍, 完善激励机制
围绕全行战略发展目标, 创新干部工作, 充实人才队伍。要打破传统思维和方法, 多渠道引进人才, 用事业聚集人才、感情留住人才。使干部队伍从数量和质量上适应银行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健全培训机制, 完善员工培训体系, 尽快实施薪酬体系改革, 实现人力资源的保值增值。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 将员工培训学习与考核、职务晋升挂钩, 鼓励员工主动学习, 打造学习型组织, 尽快论证全行薪酬制度方案。
3.4 夯实基础管理和提升服务能力
1) 继续深化首问责任制和限时服务承诺制, 大力改进机关工作作风, 倡导二线为一线服务、总行为支行服务、领导为员工服务、银行为客户服务, 从而促进全行业务发展。
2) 着力构建风险管理、合规管理、内部控制体系。风险管理方面, 以强化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管理为突破口, 将管理关口前移, 完善管理系统、管理制度, 明确管理要求和标准, 为逐步建立全面风险监测、分析和风险控制体系奠定基础, 增强为各业务条线提供信息服务的能力。
3) 加强案件防控和安全保卫工作。积极布置落实年度案防工作重点, 加强案防培训, 实施案件风险滚动式排查, 严防案件风险, 确保各年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和案件发生。
4) 提高内审工作能力, 为全行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内审工作要坚持服务于全行业务发展, 主动适应全行战略发展需要, 适应异地经营要求, 以构建有效的内审监督体系为目标。
5) 围绕全行中心工作, 巩固企业文化建设成绩, 继续开展各种主题活动, 做深做细、上档升级、扩大影响, 打造科农行特色企业文化品牌, 培育企业核心价值观, 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员工对银行的认同感。
3.5 坚持科技兴行, 提升IT对业务的支撑力度
加快IT基础、产品、系统、管理平台的建设, 支持全行业务发展。建立现代化数据中心、备灾中心, 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提升IT风险防范能力, 支持全行业务发展。
做到无限贴近客户, 以客户为中心, 全天候、不间断提供金融服务, 真正成为“您身边不下班的银行”。
3.6 适时推出金融产品创新与开发设计
金融理财产品的创新也是务必确定的战略方向, 随着人民币资本项目自由结汇、跨境贸易结算、国际资本流动、利率市场化及10月25日央行正式宣布“LPR”——“运行基准利率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 这有利于进一步加大市场化改革, 息差空间收窄;存款保险制度评估方案年底前出台、民营银行的成立、金融脱媒, 银行中介功能开放化, 民间资本解禁, 民生投资增值, 三中全会后金融体制的深化改革, 通货膨胀的多因素, 亟需金融产品创新与设计。
同时, 还要从服务创新、科技创新、机制创新、流程创新、国内外保理业务、在离岸金融业务等方面进行认真研究思考。
3.7 进一步规范管理, 强化营运功能
1) 进一步夯实管理基础。一是深化内控制度建设, 新建、修订内控制度成文, 同时前瞻性地开展辖地分支行内控体系设计与制度框架建设工作。二是强化资产负债管理, 建立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周会制度, 提高全行资产负债配置效率, 开展流动性风险应急演练预案。三是加强营销推动和指导, 成立营销委员会, 研究决策全行的营销政策和营销策略, 统筹新业务、新产品研发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政策。四是对绩效管理机制的优化进行探索, 建立经营机构三年滚动发展考核目标, 调整考核利润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
2) 进一步强化授信管理。授信评审和放款效率要提高, 做到有力地支持业务增长。严格遵照“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贷款新规, 加强放款审核, 发挥授信职责、功能在银行创新业务产品组合, 盈利模式, 风险权重, 风险计量, 风险资本, 定价管理, 条线授权, 独立审批官派驻制等方面的有效匹配作用。
3) 进一步加强信贷资产管理。重新明确部门人员对不良贷款2.2亿元的清理重组工作, 对历史遗留问题要尽快组织力量、采取多种措施尽快处置完毕。不良贷款率降至0%, 收息率达到100%, 为增加全行利润作出应有的贡献。
4) 进一步加强规范服务形象。全面推行营业网点标准化服务规范, 对全行营业网点环境布置、服务礼仪、柜台业务办理等细节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服务质量务必提升。同时, 在总行内各级推行首问负责制和服务承诺制, 不断强化服务意识。
5) 进一步完善服务渠道。一是上线企业网银和个人网银, 并加快电子商务领域的渗透, 要寻求国内有实力的第三方支付牌照建成“支付宝”互联网金融业务, 推广手机银行, 电视银行。二是完善卡服务功能, 并针对优质个人客户推出贵宾金卡, 打造较为完备的三农、小微企业广大农民、城镇居民业务产品体系。
科农行将在巩固过去发展成绩、深刻吸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科学确立未来5年经营发展基本线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科学发展、富民兴皖”为任务, 以服务社会经济建设、推进自身经营发展为目标, 坚持战略定位“八个不动摇”, 即坚持“稳中求进”、“又好又快”的发展基调不动摇;坚持市场法则, 商业运行的主导思想不动摇;坚持不断改革创新、可持续发展的信心力量不动摇;坚持调整结构, 守住底线, 支持服务实体的方向不动摇;坚持加快转型, 特色化经营、差异化发展、品牌化建设、个性化突出、专业化服务的经营策略不动摇;坚持人才立行强行、加强队伍建设的发展基础不动摇;坚持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价值创造力、风险控制力的经营取向不动摇;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行的管理方针不动摇为原则。号召全行干部员工坚守过去的发展基础, 正确面对今天激烈竞争的市场局面, 大干、快干、真干、实干和巧干, 团结一致, 共同托起这片蓝天!为美好的未来而不懈奋斗!
农村商业 篇2
蚌埠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蚌埠农商行)经安徽银监局批准,于2012年9月26日隆重开业。蚌埠农商行是在原蚌埠市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基础上,吸收企业、自然人作为发起人,依法成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注册资本6亿元。蚌埠农商行是蚌埠市区唯一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行长负责制,实行“一级法人、统一核算,分级管理,授权经营”的管理体制。全行现有员工397人,下辖一个营业部、11个支行、37个分理处,网点遍布蚌埠市城区和乡镇。总部设有12个职能部门。截至2014年3月底,各项存款100.82亿元,各项贷款58.84亿元。蚌埠农商行业务范围包括:办理存款、贷款、票据贴现、国内结算业务;办理个人储蓄业务;代理其他银行的金融业务;代理收付款项及受托代办保险业务;买卖政府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提供保险箱服务;办理资金融通调剂业务;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办理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蚌埠农商行在艰苦创业中起步,在开拓创新中走来,在跨越发展中提升,在继往开来中奋进。蚌埠农商行奉行“为股东创价值、为员工创未来、为社会做贡献”的办行宗旨,实施“存款立行、制度治行、人才兴行、网点强行、文化育行”的发展战略,坚持实行“质量、效益、规模”均衡发展的经营理念,积极秉承“公平诚信、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务实高效”的企业精神,坚持“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社区、服务本市经济”的市场定位,努力将蚌埠农商行打造成治理完善、资本充足、内控严密、服务一流的精品银行。安徽人事考试网
合肥人事考试网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及防范 篇3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越来越重视商业银行信贷问题。农村商业银行主要是按照农村金融机构的需要而成立的,同时也是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农村商业银行信贷的风险主要分为客户信用风险、贷款保证风险、市场经营风险等风险类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贷风险防控成了商业银行发展中的永恒主题,因此,农村商业银行应该充分认识到信贷风险防范的重要性,不断强化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意识,并完善信贷管理控制制度,从而保证农村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类型
客户信用风险。针对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来说,客户信用风险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风险。客户信用风险主要指的就是由于借贷人的故意违约而造成的。在具体的借贷中,如果真的发生了违约情况,借贷人没有及时还款,那么就会给银行造成经济损失。在社会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信用风险的发生概率就会增加,如果借贷人都缺乏借贷信用的话,那么长期以往就会严重影响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1]。
贷款保证风险。贷款保证风险主要指的就是在具体的贷款业务中,由于保证人没有对贷款进行正确的判断,从而使得对方难以还款。在担保的过程中,担保人的判断能力是比较主观的,所以使得贷款保证存在很大的风险。要想成为贷款保证人就需要具备以下要素:代偿能力、担保资格、相互担保、担保手续和诉讼时效。
市场经营风险。众所周知,我国的市场经济是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而银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也会受到市场经济规律的影响。特别是目前我国的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也受到了很严重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
外界因素风险。除了上述所说的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类型外,还有一个比较常见的信贷风险,那就是外界因素风险。外界因素风险主要指的就是由于自然界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借贷人不能够按时还款。外界因素主要包括台风、地震、泥石流等。比如,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地震,造成了上万人的死亡,其中就包括借贷人,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那么商业银行就只能自行承担经济损失了。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原因
缺乏完善的内部风险管理机制。从目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信贷发展现状来看,农村商业银行缺乏完善的内部风险管理机制,没有做到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管理等完善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埋下了信用风险。与此同时,由于农村商业银行缺乏完善的内部风险管理体制,从而使得信贷人员没有足够的工作激情,缺乏工作责任心,过着得过且过的日子。
贷款流程操作不规范。贷款流程操作对于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从目前农村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来看,贷款流程操作非常不规范,虽然有的农村商业银行已经开始重视贷款业务,但是没有按照贷款的严格流程进行操作,从而使得信贷存在一定的风险。除此之外,在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中,相关部门对后续跟踪服务执行力不足,同时,很多银行也不能及时掌握借贷人的动态,这些原因都导致了信贷风险的存在。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目前,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也属于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农村商业银行缺乏完善的控制制度,从而使得贷款业务的审核工作缺乏充足的依据,没有充分体现出审核结果的权威性。与此同时,在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中,一定要积累大量的抵押资产,如果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防范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虽然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但是,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为了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商业银行就应该重视信贷风险管理问题,找到信贷风险的形成原因,不断提高信贷业务的风险防范意识,并完善与规范信贷操作流程,从保证农村商业银行的健康稳定发展。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说下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防范都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强化信贷业务风险防范意识。农村商业银行要想保证信贷业务的正常进行,就应该不断强化信贷业务风险防范意识。农村商业银行在具体的信贷业务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对市场经济形势做一个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坚持“安全第一”原则,从而保证信贷资产的营利性和流行性。与此同时,农村商业银行还应该加强对信贷业务风险的宣传力度,让所有的信贷工作人员都能够及时掌握市场风险信息和动态,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风险控制意识。除此之外,农村商业银行还应该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重视先进的技术管理手段,改变以往传统的风险管理方法,不断创新风险管理方式,从而降低信贷风险的发生几率。
完善信贷管理控制制度。完善信贷管理控制制度也属于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防范措施。农村商业银行要想不断完善信贷管理控制制度,就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农村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完善的信贷业务风险预警机制,保证能够及时发现信贷业务风险,从而降低信贷风险,并定期对信贷业务借款人的财务状况进行审核,如果有审核问题就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农村商业银行还应该建立完善的信贷管理机构,不断提高信贷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保证风险管理体系的独立性;还应该定期对当地农村市场做一个整体的调查,并结合现有的法律法规来不断完善信贷业务的流程,从而保证银行信贷业务的顺利完成。
完善与规范信贷操作流程。对于农村商业银行信贷来说,不断完善与规范信贷操作流程显得非常重要,农村商业银行要想从根本上完善与规范信贷操作流程就应该重视以下几点内容:农村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完善的贷款责任制度,重视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跟踪检查等环节,把信贷责任落实到每位员工身上,一旦遇到了信贷风险问题,就要及时追求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农村商业银行信贷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贷放分控”和“实贷实付”的业务流程进行操作,避免一些工作人员因为职务的便利出现挪用公款的行为,同时,在进行贷放分控时,农村商业银行应该要按照信贷操作流程进行,在接到借款人的贷款申请后,一定要严格审查相关文件,不能一次性发完;在进行实贷实付时,还应该根据借贷人的实际贷款需求来发放相应的贷款金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保证双方的共同利益,降低信贷风险。
加强信贷人员综合素质培养。目前,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很多工作人员都缺乏专业的信贷业务管理专业知识,因此,要想保证农村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就需要不断加强信贷人员综合素质培养。农村商业银行应该定期对相关的信贷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应该包括岗位技能、职业道德、社会道德等,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信贷管理知识水平和政治素养;商业银行还应该根据自身发展情况来制定完善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激发信贷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信贷人员的综合素质,为农村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商业银行的规模发展越来越壮大。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借贷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内部风险管理机制也尚不完善,因此,农村商业银行应该不断强化信贷业务风险防范意识,并加强信贷人员综合素质培养,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经济保障。
农村商业 篇4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改制,农村商业银行
一、前言
我国的农村信用社作为目前农村的重要金融机构,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三农”问题的广泛关注,以及农村金融体制的深化改革,我国的农村信用社将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我国的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农村中的金融合作机构,是在合作者共担风险、自愿合作以及共享利益的条件下形成,并在法律范围内为指定的地区提供金融服务。我国的农村信用社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很大成效,但基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合作组织的属性逐渐失效,无法适应农村金融的需要,农村合作金融流于形式。
二、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的原因
1、少数农村信用社的入股管理不当
在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过程中,其自身的发展与国家资金密切联系,其改革目标与政府的资金扶持相结合,政府激励农村信用社通过各种途径,以减少其贷款,增加资本。但由于我国农村信用社的不足,如资产质量不高、亏损挂账多及资本的补充率低等,这些均使我国的农村信用社难以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需求,难以实现资本充足的目的。基于这种因素的影响,少数农村信用社通过人为的方式,在短期内加大资本的充足,提高其资产的质量。也就是将准备到期或期限已到但无法实时收回的账款,采用展期或借新还旧的方法,将这些贷款转变为正常贷款,以减少不良的贷款。再者,有些农村信用社在实施入股管理时,操作过于简单,并且在发放贷款时通常将入股作为基本条件,甚至某些信用社为获取政府的政策支持,收集很多名为股金,但实为存款的假股金。
2、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归属不明确
农村信用社顺利发展的基本条件在于制定归属清晰的产权制度,目的是为了在合作金融中的所有成员间构建一项密切联系的产权制度。然而,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产权制度至今尚未得到正确落实,造成我国的农村信用社还存在很多问题。自1996年起,我国的农信社脱离于农业银行,恢复合作金融组织的地位,农民可通过入股的形式成为社员,拥有其产权,信用社的产权关系本应明确。然而我国多数的农信社并非新建,而是由多次变化的原有信用社发展而成,其所有者的权益归属不清晰。加上多数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在实际操作时,规定社员入股的金额一致,享有保息分红并可随时退股等,这些与原本的存款差距不大,造成社员未能形成单独的产权,难以和农村信用社建立固定的利益约束制度。
3、农村商业银行的优势
首先,农商行的资金来源广于农信社。基于我国农商行的制度为股份制,因此,随着股份制的改革,其为我国的金融产业提供良好机遇,我国农商行的资金来源将更加广泛,不再仅限于农信社的成员资金。若农信社的发展迅速,符合上市的要求,我国的农商行将申请上市,以收集更多的资金,扩大资金来源,利于资本结构的优化,降低风险,从而满足“三农”的需要。其次,我国农商行的服务质量高于农信社。由于我国的农村商业银行实施当代企业的管理方式,要求提高员工的素质,改善服务质量。重视客户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创新产品,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如,北京农商行为满足客户购买国债的需要,销售一定数量的国债,为农民提供良好的投资渠道。因此,基于上述因素,我国的农信社改制为农商行是必然趋势。
三、农村信用社改制农村商业银行的过程
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优化信用社的管理阶层,信用社的内部管理阶层应尽量减少,以确保管理层的高效管理。努力适应于行政体制及行政区域,加快发展,以提前反映行政体制的变化趋势。其次,我国的农村信用社在改革过程中,应不断加快生产经营,以扩大信用社的发展规模,从而提高防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最后,按照农村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发展规律,促进农村信用社的体制改革进程。依照农村信用社的基本原则,将我国的农信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建立省县两级的法人结构。
1、农村信用社改制的结构
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的组织结构多为县级的法人结构,消除乡级的法人结构,有助于机构的精简,扩大个体结构的规模,提高其生产效率。基于业务考虑,城市市区内未设有经营网点,因此,部分地级市未存有法人机构。此外,现有的行政体制为省管县的体制,将有利于效率的最大化。目前,县级行政体制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对农村区域实施最完整的宏观调控。建立县级法人机构,有助于我国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而建立省级法人机构将我国的省级信用社改制为省级农商行,利于扩大发展规模。我国农商行的组织结构为总行、省级分行、县支行。
2、解决好农信社的人员短缺问题
基于各种原因,我国农村信用社的用人及分配制度已难以适应农村商业银行的建设要求。因此,应加以完善我国农信社的用人制度,以促进农商行的改制过程。首先,提高农信社的人员素质,按照工作要求,积极培训现有人员。考核农村信用社的人员技能,使其凭自身实力,找准自身的位置,进行精确的定位。其次,建立健全的人员管理制度,采用当代的人员管理方法,在各管理阶层中实施经理制度,设立更多等级的人才机构。最后,积极建设金融企业的文化,认真建设学习型的企业,使任何一位职员在工作中学有所成。树立员工爱岗敬业、勇于拼搏、大胆创新、吃苦耐劳的精神,为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作为应有贡献。
3、完善农村商业银行的法律边缘化问题
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的相关规定,我国农村的商业银行应依法开办发放贷款、公众存款及办理结算等业务,明确农商行中各机构的设立条件,以及明确农商行的法律主体地位。但在我国人民银行的相关文件中,农村商业银行的这些法律义务并未得到体现,因此,如何解决我国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法律边缘化问题?首先,明确农村商业银行的法律主体地位,保障其法律权益。重新修改我国现行的《公司法》及《商业银行法》,明确我国农商行建设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法律地位,结合农商行的实际情况,有效规定农商行中组织结构的设立。其次,依照我国《公司法》与《商业银行法》的相关规定,制定有效可行的《农村商业银行法》,防止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具体政策的随意调整,保证其的可靠性。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农村信用社已无法适应其发展要求,因此,农村信用社改制农村商业银行的过程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虽当前我国的农村信用社在改制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信用社的产权尚未明确,以及资产充足率不高,但只有对我国农村信用社改制进程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对此提出相应的措施,包括改善农村信用社的人员问题、解决农村商业银行的法律边缘化问题等,以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建设过程。
参考文献
[1]、毛定荣,安文.农村商业银行的困境及对策[J].现代商业,2008,(08).
[2]、向杰昭,王麟.完善农村商业银行改革的几点思考[J].时代人物,2008,(08).
[3]、张丽青,姜成彪.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成效、挑战及对策[J].国际金融,2011,(07).
[4]、毛莹.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10).
安徽青阳农村商业银行 篇5
安徽青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在青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基础上改制的安徽青阳农村合作银行,2012年8月26日正式挂牌开业,注册资本10728万元。下辖14家支行、10个分理处、6个储蓄所,总部内设综合管理部、人力资源部、营业部(清算中心、调运中心、押运中心)、营销一部、营销二部(96669贷款受理中心)、财务会计部(事后监督中心)、电子银行部、业务管理部、合规与风险管理部、审计稽核部、监察保卫部(远程监控中心)共11个部门。
截至2013年7月末,安徽青阳农村商业银行八项主要金融服务指标位居全县同业第一:存款余额41.4亿元,占全县存款市场总量的41%,存款市场份额位居全县银行业第一位;贷款余额26.67亿元,占全县贷款市场总量的49%,贷款市场份额居全县银行业第一位;涉农贷款余额已达21.9亿元,占全县涉农贷款总额的80%以上,涉农贷款总量居全县银行业第一位;;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3.74亿元,共支持了全县236户中小微企业,占全县中小微企业的70%以上,中小微企业贷款总量居全县银行业第一位;拥有营业网点31个、109个助农取款便民服务点,遍及青阳城乡及各个行政村,营业网点、助农取款便民服务点数量居全县银行业第一位;拥有300名在岗职工,职工人数居全县银行业第一位;2012年共缴纳各项税收2486万元,税收贡献度居全县银行业第一位。安徽人事考试网
农村商业 篇6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绩效管理;农村金融市场
中图分类号: F8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4-43-2
0 引言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毕节农村商业银行不仅仅要面对其他大型商业银行的压力,还要面对邮政储蓄银行和村镇银行等新兴金融机构的巨大挑战。在面对多重压力和挑战下,农商银行要发展就必须提高核心竞争力。提高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是人才,也就是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员工的潜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忠诚度,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所以要不断完善自己绩效管理体系,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
1 毕节农村商业银行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绩效管理流程不完善导致绩效管理难以实现预期目的
绩效管理是一个循环的管理过程,注重对员工能力的培养,并激发员工的潜力。绩效管理强调管理者和员工多沟通,彼此了解,拉近彼此的距离,其目的是提高员工业绩。绩效管理是一个由绩效计划、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绩效反馈和绩效结果应用的循环过程。在毕节农村商业银行的绩效管理中,绩效管理者年初会制定本年度的绩效计划和绩效考核方案,根据绩效考核方案中的绩效标准计算员工每个月的薪酬,在整个过程将绩效管理过程中只有简单的绩效计划和绩效考核,忽略了绩效监控、绩效反馈和绩效结果的运用,导致员工无法及时获取资源,甚至无法及时得到管理者的指导,因而难以按时完成预期绩效目标。
1.2 员工和管理者对绩效管理的认识不清楚导致管理效率低
大多数员工和部分管理者对绩效管理的认识不清楚。在制定绩效计划和绩效考核方案时,由于对绩效管理的认识不清楚,管理者和员工都认为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部的事,绩效指标的确定是高层管理者的工作,在制定过程中没有让员工参与,也没有就制定的绩效考核指标和方案对员工进行解释,导致员工对绩效考核指标的认识不充分而对绩效考核结果产生不满,从而缺乏工作热情。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激发员工的潜力,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业绩水平。在绩效管理过程中,需要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参与,才能使绩效管理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提高绩效管理的效率。
1.3 在绩效管理中缺乏绩效反馈和沟通
在绩效考核工作结束后,管理者只是对绩效考核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没有针对结果和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反馈,导致绩效考核结果的价值不能充分应用。在每个月月末,虽然管理者会公布一些本月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向所有员工征求意见,但由部分员工对绩效管理的认识不够,所以有些员工即使有想法也不会发表自己的想法;当然也会有一些员工会提出自己的观点,但只要和管理者的想法不一样,不仅员工的观点不被管理者采用,还会影响员工和管理者的关系。管理者的独断独裁导致了反馈和沟通的渠道形同虚设,银行的员工也会对绩效考核的认识产生偏差,消极应对,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导致员工存在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员工绩效无法提升,从而影响企业的业绩。
1.4 没考虑到不同地方的经济等因素对员工绩效的影响
毕节农村商业银行的分行设立在七星关区的各个乡镇,这些乡镇的经济都存在差异,但在毕节农村商业银行的绩效考核标准中,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些地方的经济差异对员工绩效的影响,使用统一的考核标准,在相同的付出情况下,经济条件好的地方和经济条件差的地方员工绩效差距很大,导致员工的工作态度消极;在对公存款的考核中,存款的增加和减少都跟当地的经济有很大的关系,当地政府的作为直接决定对公存款的数量,所以在不同地方员工的努力程度相当而绩效差距却很大,导致员工对考核标准的不满而消极对待工作。
1.5 对不良贷款的考核方案不够完善
毕节农村商业银行对不良贷款的考核实行的是以网点为单位,但员工流动性强,员工在一个网点待的时间短。在人员流动比较快的情况下,一方面:有些员工将要离开网点时,为了提高自己的短时绩效而发放一些可能性比较大的不良贷款,直接导致不良贷款存量增加,对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另一方面:由于被新分配到网点的员工的绩效会受到以前员工发放的不良贷款影响,导致员工对不良贷款考核方案产生不满而影响工作激情。
2 毕节农村商业银行绩效管理改进建议
2.1 优化绩效管理流程
毕节农村商业银行的绩效管理,可以从绩效计划、绩效实施和监控、绩效考核、绩效反馈和面谈、绩效结果应用等方面来优化绩效管理流程。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的开始,是将毕节农村商业银行的战略目标进行细分,落实在每个员工的身上,首先由管理者提出对员工的期望,然后由管理者和员工共同讨论,决定绩效结果并制定绩效计划方案。绩效实施和监控是根据绩效计划,在绩效管理过程中,管理者指导和监督员工工作,并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绩效考核是按照绩效计划中的考核标准,对员工完成绩效情况进行考核。绩效反馈和面谈在员工绩效考核结束时,管理者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和员工进行面谈,使员工了解到自己的工作上的不足及管理者对员工的期望,管理者了解员工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结合实际对员工进行指导。绩效结果应用是指对绩效管理的结果在薪酬、员工职位调整、培训计划、下年度绩效计划、人力资源规划与开发等方面的应用。
2.2 加强员工对绩效管理的认识和学习
由于员工和管理者对绩效管理的认识不清楚,员工认为绩效管理只是管理者的事,管理者忽视员工的参与。绩效管理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和管理者的事,绩效管理中需要管理者和员工进行互动,管理者在制定绩效考核指标时,要与员工进行沟通,最后与员工达成共识,管理者在整个过程中起到监督和指导作用。鉴于毕节农村商业银行的员工和部分管理者对绩效管理的认识不清楚,为了使绩效管理发挥其最大作用,应组织员工学习绩效管理的相关知识,让员工和管理者正确的认识到绩效管理需要员工和管理者共同参与。使绩效管理活动能有效的进行。
2.3 加强沟通并做好绩效反馈面谈
在绩效管理过程中,要注重管理者和员工的沟通,管理者要与员工达成共识,让员工明白在每一个绩效周期内自己该完成的任务及标准。绩效考核结束时,管理者应及时就考核结果反馈给员工,并及时与员工进行沟通,让员工对自己的考核结果有充分的认识,对绩效好的员工鼓励其再接再厉,对绩效较差的员工,管理者应与员工共同分析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制定改进计划。
2.4 强化绩效考核指标的合理性
毕节农村商业银行的各个网点所在地由于经济差异比较大,所以在制定绩效考核指标时,应根据不同网点的实际情况,对于经济比较落后的地方,在统一的绩效考核指标外,应对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和积极性进行考核,设置合适的考核指标,以便将员工的绩效工资差距缩小到员工可以接受的范围,减少员工对绩效考核的不满,增加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管理者在制定绩效考核指标前,先要对各个网所在地的发展状况、经济等因素进行充分调查,以便在制定考核指标时能根据不同情况制定出合理的考核方案。
2.5 优化不良贷款的考核方案
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在发放贷款时对贷款者的情况调查不够深入和贷款者所遭遇突发事件而产生,后者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因素,但前者是我们所能够控制的。在毕节农村商业银行现有的对不良贷款的考核方案中,主要是以各网点为主体,对各个网点的不良贷款进行考核,这样的考核方式会引起员工的不满,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不良贷款考核应该实行对每一笔贷款从发放到还款以员工为主,让员工对自己发放的贷款实行终生责任制。
总之,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而绩效管理又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加强绩效管理,建立健全的绩效管理体制,让员工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激励其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业绩水平,才能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优势。
参 考 文 献
[1] 方振邦.战略性绩效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2.
[2] 刘健,李柏秋.对推进基层商业银行绩效考核机制建设的思考[J].吉林金融研究,2012.
[3] 王敏.对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考核机制的思考与探讨[J].时代金融,2013.
农村商业银行效率评估分析 篇7
农村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中扮演着中介的角色, 将资金由供给者移转到农村需求者, 使农村资金需求者得以获得充裕的资金来从事各种经济活动, 进而使整个社会投资支出增加, 人民物质水平提升, 故农村商业银行对于整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实关系重大。而农村商业银行决策者若能通过适当的经济计量模型分析的协助, 使自身能够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之下, 制定出正确且有效的决策, 将有利于增进农村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率, 这也是本文的研究动机所在。
面对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环境之下, 农村商业银行业者如何有效应对, 以突破当前困境, 将是农村商业银行是否能够可持续经营的关键, 一般文献指出, 提高经营绩效以缓解竞争压力是农村商业银行业者刻不容缓的首要课题。本文将以成本边界函数为出发点, 探讨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无效率的原因。经由两阶段的分析方式, 先通过估计Generalized Leontief与Translog两种不同的成本函数型态, 各自分析出无效率因子, 并相互比较何种函数型态较适合分析我国农村金融业的现况, 最后再经由“环境变量”的设定, 试图找出影响无效率因子的真正原因。
二、研究变量的选定
农村商业银行业属于服务性产业, 其产出乃为服务性质的无形产出, 不具实体性, 与一般产业的投入产出定义并非完全相同。故本节将先参考相关文献以及本国农村商业银行的特性针对投入产出加以定义, 以方便实证模型的建构。
Berger and Humphrey利用资产负债的角色区分, 将金融机构产出界定方法分为资产法 (asset approach) 、附加价值法 (value-added approach) 以及使用者成本法 (user cos approach) 。其主要内涵如下所述:
1、资产法 (asset approach) :将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与负债分开, 资产项目视为产出, 负债项目则视为投入, 故存款被视为投入。
2、附加价值法 (value-added approach) :假设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与负债均能对产出有所贡献, 因此将附加价值较大的项目定义为产出, 而存款在此法中被视为产出, 与资产法的分类结果截然不同。
3、使用者成本法 (user cost approach) :该法则是在企业可持续经营的概念之下, 利用跨期分析计算各种资产与负债的财务报酬与机会成本的差距, 以此为使用成本, 当使用成本为正时, 则该项目视为投入。
除了投入与产出之界定之外, 产出的衡量也为另一项重要课题。文献上, 衡量产出的方法主要可区分为生产法 (production approach) 以及中介法 (intermediate approach) 。根据Humphrey的作法, 说明两者衡量方法如下:
1、生产法 (production approach) :以放款帐户数来衡量产出, 将生产过程中的人事成本、原料投入成本与资本投入成本视为总成本, 也即将农村商业银行视为生产存放款帐户的厂商。
2、中介法 (intermediate approach) :该法利用放款金额来衡产出, 将所有存款利息及生产过程中的人事成本、原料投入成本及资本投入成本视为总成本, 也即将农村商业银行视为把可贷资金转换成放款与其他资产的金融中介机构。
三、实证研究
(一) 数据基本分析
一是产出结构分析。本研究在进行产出结构分析时, 利用产出项目 (净投资、放款与贴现净额以及金融卡交易次数) 进行分析。研究发现,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净投资呈现相互增减的情形;放款则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而金融卡交易次数也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显示该两项业务对农村商业银行的重要性逐年增加。
二是投入要素价格分析。本研究之总成本包含劳动价格、资金价格以及资本价格。研究发现, 劳动价格与资本价格受到劳动成本与资本成本上升的影响, 呈现上升的趋势;而资金价格则受到资金成本影响, 逐年下降。
三是环境变量分析。本研究的环境变量包含负债/净值 (倍数) (E1) 、税前纯收益/平均净值 (%) (E2) 、税前纯收益/平均资产 (%) (E3) 、税前纯收益/营业收入 (%) (E4) 、存放比率 (%) (E5) 与放款成长率 (E6) 。研究发现, 负债/净值 (倍数) 于2009年以前变化不大, 但2009年后, 伴随着总体大环境不佳与农村商业银行经营不善, 而呈现大幅增加的情形;税前纯收益/平均净值则明显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 甚至于2009年年后出现负值的情形;税前纯收益/平均资产也呈现出逐年减少的情况;税前纯收益/营业收入也是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由E2、E3、E4三指标显示:农村商业银行的获利能力已大不如前。而存放比率逐年降低, 显示农村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提高;而放款成长率逐年减少, 表示农村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更加困难。
(二) 模型分析
本文利用Generalized Leontief cost function与Translog cost function作为模型架构, 以Battese and Coelli的随机边界模型为实证模型的理论基础。
1、Translog成本函数效率值估计结果。
实证结果发现:“负债/净值 (倍数) ”与成本无效率值呈现显著的负相关, 表示负债占净值的倍数越高, 对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越不利;“税前纯收益/平均净值 (%) ”与成本无效率值呈现显著的正相关, 表示税前纯收益占平均净值的比例越高, 对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越有利;“税前纯收益/平均资产 (%) ”与成本无效率值呈现显著的正相关, 表示税前纯收益占平均资产的比例越高, 对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越有利;“税前纯收益/营业收入 (%) ”与成本无效率值呈现显著的正相关, 表示税前纯收益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越高, 对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越有利;“存放比率 (%) ” (E5) 与成本无效率值呈现显著的正相关, 表示农村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越好, 对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越有利;“放款成长率”与成本无效率值呈现显著的正相关, 表示农村商业银行积极开发新业务, 将有助于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改善;时间趋势变量 (Tr) 与成本无效率值呈现显著的正相关, 显示农村商业银行业会随着时间经过而改善效率值;分行数 (Br) 与成本无效率值呈现显著的负相关, 显示分行数增设太多, 将影响农村商业银行的效率值。而整体模型F值为11.83, P值为0.00001, 均达到1%显著水平, 表示整体模型具有解释能力。
2、Generalized Leontief成本函数效率值估计结果。
实证结果发现:“负债/净值 (倍数) ”与成本无效率值呈现负相关, 但不显著;“税前纯收益/平均净值 (%) ”与成本无效率值呈现正相关, 但不显著;“税前纯收益/平均资产 (%) ”与成本无效率值呈现正相关, 但不显著;“税前纯收益/营业收入 (%) ”与成本无效率值呈现正相关, 但不显著;“存放比率 (%) ” (E5) 与成本无效率值呈现显著的正相关, 表示农村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越好, 对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越有利;“放款成长率”与成本无效率值呈现正相关, 但不显著;时间趋势变量 (Tr) 与成本无效率值呈现正相关, 但不显著;显示农村商业银行业并未随着时间经过而改善效率值;分行数 (Br) 与成本无效率值呈现显著的负相关, 显示分行数增设太多, 将影响农村商业银行的效率值。而整体模型F值为1.86, P值为0.00094, 均达到1%显著水平, 表示整体模型具有解释能力。
由此结果发现, Translog无效率回归式参数估计结果均与效率值具有显著的影响, 且都符合理论预期;但Generalized Leontief无效率回归式参数估计结果仅有“存放比率 (%) ” (E5) 与分行数 (Br) 对于效率值具有显著的影响, 故就此回归方程式的估计而言, Translog成本函数较适合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业的实证估计。
四、小结
十多年来, 我国金融业的经营环境发生重大变动, 本国农村商业银行面临许多问题与困难, 使得农村商业银行业的经营面临极为严峻的挑战。本文利用随机边界分析 (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SFA) 为理论模型基础, 采取两阶段模式, 通过不同成本函数型态的比较, 找出比较适合分析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业的函数型态, 并通过“环境变量”的设定, 解释“无效率”产生之因。先将主要结论叙述如下:
1、就成本函数的估计而言, Translog成本函数在27项待估计参数当中, 有16项参数值显著, 表示这16项参数的变动对总成本而言具有显著的影响;而整体模型概似函数为324.896。Generalized Leontief成本函数中在36项待估计参数当中, 有13项参数值显著, 表示这13项参数的变动对总成本而言具有显著的影响;而整体模型概似函数为250.325。而由整体模型的概似函数比较, Translog成本函数较适合用于估计。
2、就全体农村商业银行的平均效率值而言, Translog成本函数与Generalized Leontief成本函数的估计结果大致相同, 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3、就样本分群而言, Translog成本函数与Generalized Leontief成本函数的估计结果均为群组一中的农村商业银行, 其经营绩效明显优于全体农村商业银行, 群组二和群组三与全体农村商业银行的差异不大, 群组四的经营绩效则明显滞后全体农村商业银行。但各群组内的样本农村商业银行则不尽相同。
4、就效率回归式分析结果而言, 在所分析的“负债/净值 (倍数) ” (E1) 、“税前纯收益/平均净值 (%) ” (E2) 、“税前纯收益/平均资产 (%) ” (E3) 、“税前纯收益/营业收入 (%) ” (E4) 、“存放比率 (%) ” (E5) 、“放款成长率” (E6) 、时间趋势变量 (Tr) 与分行数 (Br) 等八个变量当中, Translog效率回归式于八个变量中均呈现对于效率有显著的影响, 而Generalized Leontief效率回归式只有“存放比率 (%) ” (E5) 与分行数 (Br) 两变量呈现对于效率有显著的影响。
摘要:近年来政府积极推动金融国际化, 陆续解除各项金融管制, 采用一系列的金融改革措施。使得我国的金融市场进入另一个蓬勃发展且竞争更加激烈的时代。而面对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环境之下, 农村商业银行如何有效应对, 以突破当前困境, 将是自身是否能够可持续经营的关键。本文以我国41家农村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 通过Translog与Generalized Leontief两种不同成本函数型态, 利用随机边界分析法 (SFA) 与PanelData模型, 研究其效率, 并分析影响效率值的因素。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效率,评估分析
参考文献
[1]杨青楠, 解晟实.基于DEA方法的农村商业银行运营效率评价[J].科技与管理, 2011年第11期.
重庆农村商业网络建设研究 篇8
商业网络又称商品流通网络, 是指多条商品流通渠道交织而成的网状流通渠道体系。经过30多年改革发展, 重庆基本形成了由各种经济组织构成的多类型、多层次、互相促进、互相依存的“三大层级” (县-乡-村三级) 、“六大体系” (日用品销售、农资产品销售、农产品收购、再生资源回收、农民生活服务、农村商务信息服务) 的农村商业网络体系。
一、重庆农村商业网络建设的意义
2004年至今, 中央连续在一号文件和国内贸易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要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商业网络体系, 缩小城乡区域在商业经济上的发展差距, 已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庆是典型的大城市大农村, 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影响和消费水平低下的制约, 以及存在的“重城市、轻农村”、“重生产、轻流通”现象, 使得城乡商贸流通发展不平衡, 广大农村地区商业网络建设滞后、双向流通不畅、农民买难卖难、消费乏力等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 严重制约了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影响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商贸作为联系生产和消费的纽带, 不仅在引导市场、决定生产、促进消费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且在促进就业、增加农村居民经济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以及调整国民经济分配格局等方面也都具有独特的作用。商贸流通主要包括农产品分别在城市和农村的销售、工业品分别在城市和农村的销售以及农业与工业结合生产的产品 (农产加工品) 在城市与农村的销售六个方面。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大背景下, 作为城乡商贸统筹的关键环节, 商贸流通的重点毫无疑问应放到农产品在城市的销售、工业品在农村的销售和农工结合品 (农产加工品) 在农村的销售三个方面, 重心应该向二元经济结构中滞后的一元农村偏移, 即农村商贸流通业。
但是, 重庆城乡商业网络发展不平衡现象客观存在。农村商业网络功能不完善, 农村商品市场档次较低, 农村商业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农村商业网络组织化程度不高, 传统业态在农村市场占重要地位, 农村商业网络基础设施薄弱。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 势必影响重庆建成长江上游商贸中心、实现城乡商贸统筹发展试点区的目标。
因此, 建设农村商业网络, 其重要性与紧迫性彰显。构建新型农村商业网络, 不仅是重庆建成长江上游商贸中心、实现城乡商贸统筹发展试点区目标 (先行先试, 实现重点突破, 从而示范带动全国商贸流通改革) 的需要, 也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改善农民生活环境, 带动重庆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渠道。
二、构建重庆农村商业网络两大体系
(一) 通过三个层次商业网络设施建设, 形成统筹城乡商业网络空间布局结构体系
构建农村商业网络, 需建立起以都市区为后盾、以县城 (城市) 为中心、以乡镇为基础、以村社为切入点的统筹城乡的农村商业网络空间布局结构体系, 做到各种商业主体并存、多种流通方式并举。
1.以县城 (城市) 为中心, 分层次实施区县商业网络建设工程, 充分发挥县城在农村商品流通及农村商业网络建设中的轴心作用。县城 (城市) 在建立健全农村商业网络、在农村商品流通中, 发挥着联结、辐射、带动作用。从重庆实际出发, 建立健全农村商业网络, 首先必须以县城 (城市) 为中心, 充分发挥县城 (城市) 在商品流通中的轴心作用。通过分层次实施区县商业网络建设工程, 打造农村商业网络建设县级平台, 作为农村商业网络设施建设的第一层次。在以县城 (城市) 为中心的商业网络建设中, 应根据小城市、中等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特点, 对商业设施建设提出不同标准, 分层次规划建设。
(1) 小城市商业网络建设。重点实施“十个一”建设工程, 即建成一个中心商圈、一条商业特色街、一个综合批发市场 (专业、特色市场) 、一条餐饮娱乐夜市街、一个商业示范社区、一个物流配送中心 (园区、基地) 、一家龙头连锁商贸企业、一家三星级以上宾馆、一家餐饮名店、一个品牌展会。完善商业设施建设, 规范商业业态和建设标准。重点发展连锁综合超市、连锁折扣百货店、品牌专卖店等新型业态, 推广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经营方式, 发展家政、洗染、保健、废旧物资回收、房地产中介、典当等新型服务业。
规模以上零售商店、商品交易市场、农贸市场和餐饮店等商业网点的建设个数和单体规模建设要求:零售商店3 000平方米以上3-5个, 1 000-3 000平方米8-10个, 500-1 000平方米10-15个;商品交易市场3 000平方米以上2个, 1 000-3 000平米3-5个;农贸市场3 000平方米以上2个, 1 000-3 000平方米2-3个;餐饮店500平方米以上3-5个, 100-500平方米5-10个。
(2) 中等城市商业网络建设。对于南川、开县、綦江、奉节等中等城市, 商业网络建设“十个一”建设工程只是个基础, 提高规模档次是目标。提高商业规模, 人均商业设施面积达到1平方米以上;提升商业档次, 使主体商业设施面积达到商业中心总面积的50%, 重点规划大型零售商店、超市、专业店、专卖店、餐饮、旅游休闲服务业等商业网点及配套设施, 合理设置业态结构和经营结构。
中心商圈建设应培育商业特色街, 集中布局品牌连锁店、专卖店、专业店, 集购物、商务、旅游、餐饮、休闲和文化娱乐于一体。百货店、大中型超市、专业店、专卖店, 餐饮店及休闲娱乐、通讯服务、金融保险等业态业种齐全。重点发展连锁综合超市、连锁折扣百货店、品牌专卖店、便利店、餐饮店等商业设施, 积极发展宾馆酒店、休闲健身、娱乐等配套设施。商圈各种业种配置比例合理, 即零售业占65%, 餐饮业占20%, 大众娱乐业占10%, 通讯服务业占5%。引进连锁品牌企业, 建设大中型超市, 至少建设3个3 000平方米以上的超市;提高宾馆酒店档次, 建设星级酒店和餐饮大店, 至少建设2家四星级酒店, 5家以上500平方米以上的餐饮店。
(3) 中心城市商业网络建设。万州、涪陵、江津、永川、合川、黔江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 应依照城市CBD标准, 建设集商务、购物、办公、会展、旅游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商业中心区, 按照布局好、功能全、高标准、业态新、现代化程度高的标准进行建设, 人均商业设施面积在1.2平方米以上, 提升区县商贸服务水平。
2.以乡镇为基础, 分层次推进乡镇商业网络建设工程, 作为农村商业网络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在乡镇商业网络体系建设中, 应根据一般乡镇、县级中心镇、市级中心镇特点, 对商业网络设施建设提出不同标准, 分层次规划建设。
(1) 一般乡镇商业网络建设。实施“五个一”建设工程, 即打造一个商业中心 (商业集聚区) 、引进一家品牌连锁超市、新建或改造一个农贸市场 (专业市场、特色市场、边贸市场) 、培育一家知名餐馆、一家星级农家乐。以此推进乡镇商业设施不断完善。
(2) 县级中心镇商业网络建设。以“五个一”建设工程为基础, 提高建设标准。重点引进连锁企业, 开办综合超市, 兴建规范室内集贸市场, 发展专卖店、便利店、餐饮、修理、旧货调剂、休闲娱乐等业态业种。
加强规模以上零售商店、交易市场、农贸市场和餐饮店等商业网点建设, 提高建设个数和单体规模。建设要求:零售商店3 000平方米以上1-2个, 1 000-3 000平方米1-5个, 500-1 000平方米5-8个;商品交易市场1 000-3 000平方米2-3个;农贸市场设1 000-3 000平方米1-2个;餐饮店500平方米以上1-2个, 100-500平方米3-5个。
(3) 市级中心镇商业网络建设。商业发展基础较好的市级中心镇, 应按照小城市商业网络建设“十个一”标准进行。规模以上零售商店、商品交易市场、农贸市场和餐饮店等商业网点的建设个数和单体规模建设, 要基本符合小城市商业网络建设要求。
3.以村社为切入点, 村级商业综合服务网实现“一网多用”。村级商业综合服务网点应根据实际条件, 可以把村级日用品便民放心商店和村级农资便民放心商店选址在一起, 也可整合在组织部门牵头建设的村级社会公共服务中心内。村级商贸综合服务网点, 以 “一网多用”为目标, 拓宽经营项目, 体现多功能作用。
(二) 完善和构建农村商业网络体系
1.构建日用品销售网络。
以大中型日用连锁流通企业为依托, 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为手段, 按照标准改造或新建农村商业网点, 形成以区县配送中心为龙头、乡镇连锁经营超市为骨干、村级便民放心商店为基础, 两级配送、三级销售、双向流通的连点成线、结线成网、连网成片的农村日用消费品网络体系。村级便民店应推行“一店多柜”的经营方式。
2.完善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网络。
发展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 形成市级龙头企业、县 (区) 级骨干企业、乡 (镇) 及村级连锁门店的农资流通网络体系;培育跨区域、集多功能服务于一体的大型农资龙头企业, 发挥大型农资龙头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 发挥县级农资配送中心的骨干作用和村级农资店 (或村级综合服务社) 的终端作用;农资龙头企业应将农资销售与服务紧密结合, 各级农资企业之间应联合合作, 发挥农资流通主渠道作用。各类投资主体进入农业生产资料流通领域, 展开有效竞争。
3.构建农产品购销网络。
构建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集散平台的“批发商+农户”销售模式, 带动农业生产;通过专业合作社连接企业和农户, 形成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 以连锁超市和农贸市场为终端的 “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销售模式;通过“农超对接”模式建立农产品直销网络, 把农产品直接配送到超市、社区菜市场、便利店, 将农产品营销网络延伸到城市社区;组织引导超市、餐饮、食品加工、农产品批发市场、规模化屠宰厂等企业到农产品产地实行产地直采, 建设无公害、标准化、规模化农产品生产基地, 通过基地连接企业和农户, 形成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销售模式;通过召开农产品产销对接洽谈会、农商对接区域协作会, 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优势, 探索网上销售等电子商务模式, 搭建多种形式农产品购销平台。
4.构建再生资源回收网络。
整合再生资源网络, 建设绿色回收网络, 培育龙头企业, 建立村社标准回收站, 建设片区分拣中心以及废旧物资交易市场和集散中心 (或集散交易市场) , 形成以骨干企业为龙头, 以社区回收站点为基础, 以集散市场为核心的新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
5.构建农民生活服务网络。
发展农村家电维修、餐饮、摄影、美容美发等生活服务;扶持一批有实力、有信誉的家电维修、摄影、餐饮等企业、经营大户;鼓励连锁企业将服务网点延伸到乡镇。
6.构建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网络。
构建以市级信息服务平台、区县信息服务总站、乡镇信息服务分站、村和农产品流通主体信息服务点为空间布局, 以镇 (乡) 、村信息员为保障, 纵向覆盖全市所有乡镇和行政村, 横向连接全市重要农产品流通市场和流通企业的农村商务信息公共服务网络体系, 实现“信息发布、交易对接、咨询互动”。
7.构建农村综合文化服务网络。
构建以乡镇综合文化站为龙头, 以村民文化活动中心为阵地, 以农村文化社团为骨干, 以农民文化示范户为延伸, 以惠农文化服务窗口为平台的农村综合文化服务网络;加大农村文化娱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建设电化教育播放厅 (电影放映厅) 、农家书屋、棋牌室等文化娱乐基础设施, 实现文化娱乐基础设施在各村社全覆盖;开展城乡文化交流与文化竞技活动。
8.构建“建材下乡”销售服务网络。
加强“建材下乡”县乡基层销售网点建设, 形成市—区县—乡镇三级销售网络, 扩大乡镇覆盖面;完善“建材下乡”销售服务网络体系;加大“建材下乡”配送中心项目建设, 实行两级配送体制, 建立市级配送中心和县 (区) 级配送中心, 形成面向农村市场的完善的分级物流配送体系。
9.构建农村药品连锁经营网络。
依托药品连锁经营龙头企业, 规范和打造市中心药店—区县连锁药店—乡镇连锁药房—村社连锁专柜四级药品连锁经营网络;加强药品配送中心建设和管理, 实行市县两级配送体制。
10.构建烟花爆竹连锁经营网络。
加快龙头企业培育和配送中心建设, 建设标准化配送中心仓库和符合国家标准的批发企业专用仓库;以连锁企业为龙头, 以直营连锁、统一配送、特许加盟为主要形式, 对原有经营机构、网点进行改造、重组、联合, 在县城、乡镇设立连锁直营店、加盟店或连锁专柜, 并利用网络优势向农村市场延伸, 构建统一管理、安全高效的新型烟花爆竹连锁经营网络体系。
三、重庆农村商业网络建设的六大保障
(一) 打造农村商业网络主体
1.创新发展模式, 提升农户组织化程度。
创造条件让农村经纪人、贩运大户、乡土能人建立以产品为纽带的基于共同购买、共同销售、共享技术服务的“农户联合”专业流通合作社模式;采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模式、“公司+基地+农户”、“超市+供应商+农户”、“批发商+农户”或“研究机构+支部+专合组织”模式, 通过工商联手、农商对接, 提升农户组织化程度。
2.培育龙头企业, 增强龙头企业规模化程度。
培育农村商贸龙头企业,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农村商业网络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对现有优质龙头企业, 以资本品牌为纽带, 通过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 采用参股、控股、承包、兼并和特许经营等方式, 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联合重组, 并以连锁化形式, 实现规模扩张;对发展前景好的中小型企业, 加大扶持力度, 使其成长为龙头企业;在没有龙头企业的区县和经营领域, 通过招商引资、联合合作等方式组建龙头企业。
(二) 打造农村商业网络建设结构
从资源优势角度,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农户三个主体作用, 特别是龙头企业的核心作用, 建立农产品渠道联盟, 实现渠道关系创新;从“经营连锁化”、“销售超市化”和“配送集中化”三方面实现流通业态创新;可在农产品领域逐渐采用拍卖、仓单、远程合约、期货交易等方式, 实现流通方式创新。
(三) 构建农村商业网络建设发展政策
1.建立协调机构, 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运作高效、服务到位的行政管理体制, 发挥政府在农村商业网络体系建设中的组织领导作用, 以解决部门自成体系、各自为政的问题。
2.建立促进农村商业网络建设发展的政策支持机制。如:市级商贸等部门通过相关扶持资金, 通过补助、贴息、奖励等方式, 扶持 “家电下乡”、“建材下乡”、重点市场、大型超市等项目, 实现财政扶持;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提下, 优先保证农村日用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等大宗商品物流配送中心、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的用地及乡镇商业设施建设用地, 实现政策优惠;个体工商户加盟农村商贸网点建设, 三年内不改变交税方式和数额, 实现税收减免。
3.探索“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运行长效机制。政府应重视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后期扶持问题研究, 尤其是加强后期扶持政策研究, 建设龙头企业配送体系, 提高商品配送率, 强化区县实施责任, 确保“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可持续发展。
(四) 建立农村商业网络与商品流通基础设施
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具有部分公益性质, 应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范畴。“要想富, 先修路”, “搞流通, 上交通”。因此, 各区县政府应落实“要把农村流通设施纳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范围”文件精神, 把农村流通设施纳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范围, 加大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财政专项投入力度, 为农村商业网络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五) 大力培养人才队伍
制订农村商贸人才培训计划, 开展农村商贸流通人才技能培训。如, 对龙头企业管理人员、超市店长、农家店负责人开展免费实用技能培训, 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农业经纪人以及从事商贸流通行业的农民个体户的免费实用技能培训。
(六) 构建农村商业网络监测指标体系
通过建立重庆市农村商业网络建设监测指标体系, 实施农村商业网络绩效考核评价。该指标体系, 可由规模、现代化、潜力、环境、财务、贡献等系统构成, 以客观反映重庆农村商业网络建设发展对农村商贸流通发展规模、水平、结构、速度、环境、效率、现代化以及社会贡献的作用, 为优化农村商业网络提供客观依据。
参考文献
[1]曾庆均.重庆商贸发展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1.
农村商业 篇9
1 农村建设新气象
一直以来, “三农”问题总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我国农村发展的总目标。2000年, 为减轻农民负担, 在农村推行税费改革。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十六届五中全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被正式提出。这些思想的提出, 是我国农村战略思想深化和升华结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产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物质基础, 既要加快生产速度, 更要重视和加强生产的质量。
面对新时期的转型, 政府的扶持是必不可少的, 但国家对农村的投资规模和扶持能力毕竟有限, 若将大量资金投入农村经济的建设而压缩城市的经济建设, 必将得不偿失。这样, 就需要市场经济和政府的有效干预双管齐下, 最终优化新农村的经济建设。
农村商业银行承担着服务建设新农村的使命, 支持着三农经济的发展, 因具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和经营规模, 已是农村金融的坚实基石。近年来, 农村合作经营机构通过对信贷结构和投向的合理调节, 已使信贷结构得到优化, 信贷资产质量得到提高, 贷款操作更加规范, 使经营效益逐步增长。
2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发展现状
2001年11月28日, 我国首家农村商业银行———张家港市农村商业银行正式成立, 之后, 全国各地的信用社陆续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 并对支农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虽然农村商业银行为三农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在信贷管理上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2.1 贷款统计失真
由于一些农村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未能真实反映各类贷款的占用情况, 直接导致正常贷款中还存在不良贷款, 最终使得汇总数据失真。另外, 在贷款统计上, 科目的归属也有失规范, 将不同种类的贷款相互混杂, 造成收贷困难。
2.2 担保手续不严
在发放贷款过程中, 因很难寻得有效的抵押物, 而且加上抵押手续的繁琐, 农村商业银行为方便有效, 对很多贷款行为都采用保证担保的方式。但是, 从目前的保证担保贷款来看, 依然存在问题, 如对保证人的资信和担保能力未作充分详尽的调查, 甚至还存在一人多保、家庭成员间的交叉互保等现象。
2.3 贷款投向不准
很多农村商业银行在贷款的投向上并不十分准确和分明, 有的甚至无视相关的国家产业政策, 如:对房地产、小钢铁等行业发放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对跨区域地方发放贷款;以“流动资金周转”的名义隐藏贷款的实际用途。
2.4 到期转贷较多
货款到期后, 为收清利息, 大部分农村商业银行会办理转贷或延期, 其中, 转贷尤多。特别是大额贷款到期后, 若多次采取转贷的方式, 会影响信贷资金的流动性。
2.5 贷后监管不善
很多农村商业银行经常放松贷后管理, 尤其是在发放大额贷款后, 常常不能进行及时的跟踪检查, 另外, 还存在贷款档案有失、保管不善、客户档案不明、信贷人员岗位设置不妥等问题, 甚至有的信贷员不能详细掌握借款户的基本情况、贷款用途等信息, 造成贷款管理上的漏洞。
2.6 放贷责任不清
有的农村商业银行是因为未对放贷责任的规定进行细化和落实监督, 有的是因为信贷人员的频繁调动, 有的是因为接任者未对旧账进行认真核对和整理分析, 这些都造成了责任不清的情况, 也使责任的追究陷入尴尬的局面。
2.7 外勤人员不足
当前的农村商业银行, 外勤人员数量少、任务多, 特别是在基层服务的信贷员严重不足。有的信贷员所负责的信贷业务范围涉及十几个村落, 这样, 信贷员不能全面、详细地掌握各村、各户的情况, 很有可能会忽视潜在的信贷风险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 创新信贷扶贫的措施
在建设新农村的背景下, 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只有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 强化信贷体制, 防范信贷风险, 才能真正为新农村的经济建设做贡献。
3.1 树立稳健的信贷经营理念
农村商业银行必须将对信贷管理的重视程度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把贷款质量放到数量前面, 不能为追求发展速度而忽视发展质量。近几年, 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数量从未有所下降, 面对这样境况, 若增加大量不良贷款, 农村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必将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自实行产权制度改革后, 农村商业银行不仅拥有了更大的权力, 也肩负了更多的责任, 所以, 必须要将信贷操作风险的防范作为信贷活动的核心, 不断提高管控能力。同时, 还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制度, 严格监督相关人员的信贷活动, 宣传和贯彻稳健的经营理念。
3.2 建立贷款客户档案
农村商业银行要为贷款客户建立独立的客户档案, 全面、详尽、真实地记录客户的家庭成员情况、主要收入来源、从事产业的发展前景、家庭财产、村委会与村民的评议意见、以往借贷还款的信用记录等信息, 并且还要每年定期进行数据管理和内容更新。这样, 不仅能为农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管理工作的依据, 也可以对信贷员进行监督和约束。
3.3 落实贷款问责制度
农村商业银行应将贷款责任落到实处, 实行有效的包客户、包发放、包回收的贷款责任制, 在贷前、贷中、贷后都进行严格的防范和监督, 开展预警式管理。同时, 要明确放贷责任, 将各贷款环节中的责任进行精准归纳和管理, 贷款调查人身负调查失真的责任;贷款审查人承担审查不严的责任, 若大额贷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条例, 要承担审批责任, 发放贷款后, 若发现真实用途不符等, 要及时、准确上报, 否则, 追究贷后管理不善的责任。
3.4 实行私企的评级授信
随着私营企业的不断发展, 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 私企的信贷需求正在逐步扩大, 针对这类贷款客户, 农村商业银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制定符合不同客户的贷款制度, 并及时进行有效创新。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内部制度合理、信用记录良好、资金充足、具有贷款还款能力的企业评级授信并进行适当的政策倾斜。同时, 也要确保征信工作的公开、透明, 接受社会各方的监督。
3.5 开展农村银行金融服务
农村商业银行要依据经营个体、个人客户的需求开展农村个体经营户的信贷服务, 个人生活消费信贷服务等。从体制创新的方面发展新农村经济, 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 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最终实现新农村的建设。另一方面, 开发多种服务产品, 针对不同群体的需要打造零售银行, 简化信贷客户的办理手续。
3.6 完善信用担保体系
一是建立以政府为首的担保公司, 由政府、国有资产管理局、银行、企业、保险机构等部门提供担保资金。二是成立由中小企业、农民组织参与的区域性联保机构, 由区域内成员注入资金。三是建立多类型的资信评级、咨询机构, 如县级非商业性自信评审机构、乡镇服务性信用评审组织。四是提高群众的信用观念。
4 结束语
新时期, 在进行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 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扶贫仍然面临着各种问题、困难, 但是, 只要加强信贷操作风险的防范, 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创新控制制度, 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营管理和提高效益上, 便能为新农村的建设保驾护航。
摘要:新时期, 建设新农村已成为我国加快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加速器, 而新农村的经济建设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 农村商业银行应该积极发挥自身优势, 将自身的发展同新农村的建设结合起来, 找准支农着力点, 对信贷扶贫进行有效创新。
关键词:新农村,农村商业银行,信贷扶贫
参考文献
[1]潘盛洲, 《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三农”工作》, 《红旗文稿》, 2005 (12) .
[2]彭捷, 《农村信用环境是构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基础》, 《西南金融》, 2006 (08) .
[3]《央行、银监会发布意见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创新》, 《经济管理文摘》, 2008.22.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SWOT分析 篇10
一、为何要对农村商业银行进行SWOT分析
虽然国家一再推出扶持“三农”的优惠政策, 但对于农村金融市场, 显然并没有构建垄断的意图, 邮储银行的建立和国有股份制银行在农村地区分支机构的恢复可表明农村金融市场的多元化趋势。愈演愈烈的金融市场竞争, 已使得各家金融机构不得不制定一个相对稳固的发展战略以应对愈来愈狭小的市场优势。对于先天不足的农村商业银行而言, 本身已在国内金融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面临的竞争压力不容乐观:一是国家的宏观调控对其发展的影响要大于其他商业银行。由于农村商业银行是区域性一级法人, 其规模和影响力均小于其他商业银行, 随着存款准备金率的不断提高, 对农村商业银行发展规模和效率影响较大。二是银行业同业竞争将日趋激烈。由于农村商业银行基本上成立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 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也在陆续进驻, 使其所在城市的金融企业无论从量上还是从质上都有一个飞跃, 同时各家金融企业都在调整目标市场定位, 转变经营思路和营销策略, 将会对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空间和方式产生影响。三是农村商业银行都是从过去的农村信用社改制过来的, 改制后的农村商业银行作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将不再享受免征所得税政策, 将一定程度上减少农村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
从经典的营销学理论而言, SWOT分析是一个普遍运用且科学性较强的分析工具。这种分析工具通过对公司企业的内部情况:优势 (Strengths) 、劣势 (Weaknesses) ;企业的外部环境:机会 (Opportunities) 、风险 (Threats) 以矩阵的形式进行分析, 可以较为全面地对企业进行分析与定位, 并制定相应战略。因此, 从金融市场形势与营销学定位分析理论, 对农村商业银行进行SWOT分析既有科学性, 也有必要性。综合二者, 进行SWOT分析, 可以说实际操作意义较强, 也具有相当的价值。
二、对农村信用社的SWOT分析
(一) 外部威胁。
一是已经存在众多竞争对手, 国有商业银行依旧占据着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占有相当的市场与客户群体, 邮政储蓄银行又占据了农村商业银行大量的存款市场, 农村银行的市场空间相对狭小;二是新竞争者的加入。如国家对境外开放金融市场, 外资银行陆续进驻, 各股份制商业银行新分支机构的建立, 更增大了竞争的压力;三是客户的需求偏好转变:城市客户群体对于金融工具的需求已逐步偏离传统业务, 而向证券、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聚集, 且投资理财正成为城市客户炙手可热的需求, 而目前农村商业银行由于其资本金、影响力和硬件的制约, 还不具备开展金融衍生产品业务的能力。
(二) 外部机会。
一是农村银行原来的主营项目运作比较成熟。如, 中小型企业、个体工商户的信贷市场等;二是能争取到新的用户群。通过巩固原有市场和对现有客户群体实行科学的客户关系管理, 可以逐步渗透到其他关联市场领域中和有可能争取到新的客户群体;三是利率政策。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规定, 农村商业银行贷款最高上浮可在2.3倍以内, 使农村商业银行有了较为充分的风险溢价,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规避信贷风险;四是有利的政府政策。农村商业银行的直接管理权交由省级人民政府, 可通过政府的政策扶持, 在一定的市场领域有所突破。
(三) 内部劣势。
一是资本金规模。由于农村商业银行的资本金规模不大, 按照商业银行单户贷款比例不超过资本金10%和集团客户贷款总量不超过资本金50%的规定, 农村商业银行无法满足大型企业的资金需求, 只能介入贷款量较小的中小企业, 增加贷款风险;二是市场份额小。在城区市场农村商业银行无论是存款还是贷款份额均较小, 从而使其在竞争中在产品、技术、服务手段上都无法同商业银行抗衡;三是技术落后。尤其是科技力量较之大型商业银行, 差距明显;四是产品单一、滞后。农村商业银行产品依旧侧重传统的存贷业务, 中间业务匮乏, 在服务上缺少服务终端, 在结算手段上, 缺乏信用卡、外币结算等;五是网点布局不合理。主要网点分布在城乡结合部, 城区缺少网点, 造成城区居民对其缺乏认可, 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六是管理能力和人员素质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有一定差距。
(四) 内部优势。
一是效率较高。由于农村商业银行是一级法人, 对市场的反应能力快, 中间环节少, 使其业务开展的效率较高;二是特殊能力。主要针对其他商业银行的市场空白, 开展和完善一些特殊的业务, 如与担保公司合作, 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信贷产品;三是产品创新的便利。针对现有市场与潜在市场, 能够及时地引用相对成熟的经验和产品, 以满足与引导现有市场与潜在市场, 减少研发和试点的成本和中间环节。
(五) 分析结果和发展战略。
通过对农村商业银行的SWOT分析, 可以看出, 农村商业银行外部威胁与内在劣势十分突出, 竞争压力较大, 而自身需要克服的困难也很多。为了规避劣势, 农村商业银行可以选择减少内部劣势, 回避外部威胁的发展战略, 从自身寻求出路, 农村商业银行要充分借鉴其他先进银行的经验, 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的管理团队和优秀的人才队伍, 引进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 及时更新技术设备, 消化历史包袱, 提高盈利能力和水平, 进一步发展壮大。从外部威胁而言, 要避开商业银行的优势市场, 而选择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等, 走服务地区经济的中小型银行路线, 提高产品研发力度和效率, 应该是农村商业银行在城市金融市场竞争的方向。
三、基于SWOT分析对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建议
(一) 积极构建现代金融企业公司治理架构, 强化内部控制。
由于农村商业银行是从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来, 因此要严格按照现代金融企业的要求来构建公司治理结构, 更多地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不仅仅考虑公司价值的最大化, 更注重银行本身的安全和稳健运行。要强化内部治理机制的完善, 通过内部管理控制机制优化银行的治理行为。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真正形成以董事会为核心, 由监事会、经理人等共同构成, 各司其职, 相互制约的银行公司治理架构。同时, 建立健全各项内部控制制度, 明确每一项业务的规定程序和手续, 使业务有章可循, 有据可依, 通过制度的有效运作提高业务开展的透明度, 切实防范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
(二) 打造流程银行, 再造竞争优势。
农村商业银行是区域性银行, 决策链相对较短, 更容易打造现代流程银行, 形成竞争优势。农村商业银行要本着“机构扁平化、业务垂直化、管理合规划、以顾客需要为中心”的原则, 着重从会计业务、个人金融业务、信贷业务流程再造、定价体系进行流程再造, 合并多余及重叠的部门, 形成一个流程由一系列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完成, 体现为顾客创造有益的服务的决策思路, 提高效率, 消除浪费, 缩短时间, 提高顾客满意度和竞争力。
(三) 加强管理和营销, 提高经营能力。
农村商业银行基本上成立在各省的经济活跃和发达地区, 银行业竞争相对激烈, 因此要确定有效的目标市场, 建立切实有效的客户筛选机制, 综合运用行业、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准确把握客户的经营走势和资金需求情况, 以动态的观点制定优质客户评价标准, 采取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 对客户进行科学地培育和取舍。以长期、动态的观点, 按照培育期、成长期、成熟期、淘汰期划分四个阶段, 制定不同的标准培育和取舍。
(四) 加强金融创新, 推进科技建设。
一是要根据银行的市场定位, 先后建立培育机制和风险预警机制等, 为各类不同类型的目标客户量身定制具有自身经营特点、适合客户发展的业务品种。要借鉴其他先进银行经验, 开发适合银行发展的产品, 要形成业务系列产品。二是加强科技建设规划。要按照有利于发展, 有利于客户关系维护的要求, 认真分析论证, 制定科技建设规划, 提高科技能力, 更好地满足未来经营管理工作的需要。
(五) 加强网点管理, 促进集约经营。
一是科学做好网点规划工作, 增强网点规划的前瞻性。制定机构网点发展规划, 高起点推进机构网点管理和建设, 规范管理流程, 完善服务功能, 改善服务形象, 稳步提升网点集约化经营水平。二是做好网点整合工作。要按照合理布局、迅速发展、突出效益的原则, 充分利用有限的网点资源, 重点整合低产支行, 促进网点的合理布局, 增强发展后劲。
(六) 加强人事管理, 完善激励机制。
农村商业 篇11
摘 要:新常态下农商银行面临各种压力和挑战,探索建立支行兼职稽核员制度有助于农商银行内控管理和防范风险。本文总结了农商银行稽核部工作的一些难点问题,探讨和分析了各支行实施兼职稽核员的工作机制,提出了推进各支行兼职稽核员工作的思路和方向,以促进农商银行稳健发展。
关键词:农商银行;兼职稽核员;合规;内控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6)04-0077-03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6.04.14
新常态下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农商银行)发展面临各种新的压力和挑战。利率市场化向纵深推进,息差持续收窄使传统盈利模式遭遇发展瓶颈;存款保险制度颁布实施,银行发展失去了“隐性背书”的政府信用支撑;“互联网+”战略下各家银行创新举措频出,农商银行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升级压力;宏观经济下行趋势无法及时缓和,银行信贷违约频频凸现等。因此,农商银行抓内控防风险的任务愈发显得紧迫和重要。国际内部审计协会(IIA)提出“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1] 因此,探索建立健全兼职稽核员制度,不失为新常态下农商银行抓内控防风险的一剂良方。
一、探寻农商银行稽核工作的难点
近年来,农商银行的稳健快速发展离不开稽核队伍的重要作用,特别是“神秘人”、“一窝端”、“两替换”等稽核形式的威慑和警示作用至关重要。但新常态下农商银行营业网点广、员工数量多、经营任务重的客观情况对稽核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商银行稽核部开展稽核工作略显捉襟见肘,难免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农商银行稽核部难以对各家支行实施全面的、实时的、连续的全覆盖排查。相对于各家支行而言,农商银行稽核部通常是“空降”到某一支行进行风险排查,其实这种情况在各家股份制银行均不同程度存在。稽核深度和广度有待提高,稽核检查主要局限于专项检查或突击检查,全面检查相对较少[2]。囿于“外来人员”的身份限制和排查时间有限等原因,农商银行稽核部无法真正有效的对一家支行做到全面的、实时的、连续的全覆盖排查。
二是稽核部难以根据每个员工的特质做好有针对性、重点性排查。虽然近年来农商银行非常重视对以“九种人”为代表的内部员工异常行为排查,但稽核部工作人员并非每天直接在各家支行工作,受日常工作地域限制而无法对每家支行每个员工八小时内外全方位的了解,故在开展风险排查时无法有选择性的针对违规概率相对较高的员工进行,排查工作易陷入事倍功半的窘境。
三是稽核部的事后检查处罚难以起到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的作用。稽核部工作人员进入某家支行进行风险排查时,通常都是针对已经完成的工作,发现风险隐患即出具稽核检查通知书并进行相应处罚。这样事后检查处罚的特点常被诟病为以罚代管,缺乏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的功能,难以真正让被处罚员工心悦诚服。
二、农商银行各支行兼职稽核员工作机制分析
相对于被检查支行而言,主要源于稽核部工作人员是“外来人员”的特质,造成以上困难和问题,那么从农商银行各家支行“内部人员”中产生兼职稽核员就有可能将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一)应当由支行副行长作为支行的兼职稽核员人选
各支行均应建立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相制约的内控制度,形成人人接受监督、人人抓内控防风险机制,因此,必须明确要求各支行副行长作为该支行的兼职稽核员。兼职稽核员要对所在支行的柜员、授权员、会计、行长等各角色所有业务和行为监督检查。选择副行长作为兼职稽核员主要出于以下三个方面考量:
首先,副行长作为支行“内部人员”非常熟悉该支行各位员工。兼职稽核员本身就是该支行的副行长,每天都与柜员、授权员、会计、行长等员工在一起工作生活,十分了解每位员工的业务能力、敬业程度、性格品性甚至情绪波动等异常情况。因此,兼职稽核员可以实施全面的、实时的、连续的全覆盖排查,亦可以有针对性、有选择性的对某一位或几位员工(包括支行行长)的日常业务进行复核检查,还可以对某一天、某几天甚至某一时点的业务进行重点抽查。若稽核部工作人员不是支行的员工,显然无法熟悉支行每位员工,开展工作难以像副行长那样有针对性和选择性,亦难以像副行长那样实施全面的、实时的、连续的全覆盖排查,兼职稽核员最大的优势即在于此。
其次,副行长仅次于行长的职位属性可以使副行长对作为一把手的行长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选择副行长作为兼职稽核员的一个重要考量是,要对行长进行监督和制约,杜绝支行行长日常不受监督的情况。副行长除了履行兼職稽核工作外,日常从事营销、柜面或其他工作职责时,其工作应当接受检查制约。对兼职稽核员的检查制约可以由支行行长另行指定,亦可以由支行行长进行检查。这样,就在一家支行内部形成了一个环形的、封闭的监督检查机制。
再次,副行长与支行其他员工共同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其作为兼职稽核员可以起到事前性和即时性的特点。如在柜员办理柜面业务的同时,如果身边的副行长即时发现差错,可以在第一时间纠正。这样既能避免风险的实际发生,又使柜员得以避免以后受稽核部工作人员处罚,凸显了人性化的关怀,改变了稽核部工作人员常被诟病为以罚代管的问题,拉近了稽核人员与业务人员的感情距离。
(二)关于兼职稽核员的工作职责和内容问题
必须明确兼职稽核员对支行所有业务和异常行为进行检查,以确保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的有效执行,守住不发生风险和案件的底线。要依托稽核审计系统对各项业务数据进行监测分析,要在支行现场对包括高危交易在内的各项业务进行风险排查,通过监控对各项工作进行核查,要对以“九种人”为代表的内部员工八小时内外异常行为持续摸查和监测。总之,内控检查主要依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稽核对象,通过一系列测试手段从内控设计适当性和执行有效性的角度验证第一、二道防线(分别指业务职能部门和合规控制部门)的控制措施,寻找控制缺陷和不足[3]。
兼职稽核员对这些工作内容的检查频率、每次抽查多少个工作日的工作量、抽查量占该项工作总量的占比、多长时间的抽查内容要覆盖全部工作内容,等等,须针对每项不同的工作内容以规章制度的形式明文规定。兼职稽核员在此检查频率和工作量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侧重。
(三)关于兼职稽核员的考核激励问题
在当前银行业市场竞争日趋加剧的背景下,处于一线的各家支行可以说是直接面对来自市场的各种压力。如何确保支行既开拓市场,又防范风险都是兼职稽核员要思考的问题。兼职稽核员的第一身份是副行长,自然要履行好副行长的日常工作,在履行好副行长职责的同时,进行合规性的监督检查以确保不出风险,这相当于在副行长本职工作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了一份不少的工作量。
既然增加了工作量,那就必须要有奖罚分明的考核激励机制。考核内容须涵盖其工作内容的全部,包括及时性、真实性、合规性等,考核方式可以包括现场考核、依据其报送工作底稿的非现场考核等多种方式的综合运用,考核手段可以是物质奖罚、精神奖惩甚至行政手段的介入,但应注重正面引导,杜绝出现以罚代管现象。
(四)关于支行兼职稽核员与农商银行稽核部工作的区分与侧重问题
农商银行抓内控防风险任务繁重,之所以推进兼职稽核员制度,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兼职稽核员全面的、实时的、连续的全覆盖排查牢牢守住各家支行不发生风险和案件的底线,同时亦将农商银行稽核部有限的时间精力从支行业务特别是柜面业务的繁忙排查工作中释放出来——这并不意味着农商银行稽核部可以对各支行柜面业务彻底放手,农商银行稽核部要根据工作需要时时对各支行的兼职稽核员工作进行抽查并提出整改要求,更要承担起对兼职稽核员工作成效的考核,以奖优罚劣。
农商银行稽核部在抓好对兼职稽核员管理和考核工作的同时,可以将更多时间精力用于农商银行当前的重点难点问题,如信贷资产质量的监督检查、招投标的规范化、网点装修改造的进程等。这样可集中农商银行稽核部相对有限的人力物力,提质增效,真正为农商银行稳健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三、推进各支行兼职稽核员工作的思路和方向
近期来,全国银行业发生多起储户存款“不翼而飞”的事件,还有各种形式的非法集资事件都夹杂着银行工作人员的影子。这些事件严重影响和破坏了银行的声誉和信用,更损害了安全稳定的金融秩序。在这种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各家支行的兼职稽核员工作应不断加强完善,全面推进,以充分有效应对。
(一)兼职稽核员要将“要我合规”扭转为“我要合规”,促进合规文化由被动合规向主动合规转变
文化虽是无形的,却是一家银行的灵魂,更是渗透于员工每天实实在在的工作之中,对员工和客户的影响是深刻和长远的,这不仅需要兼职稽核员主动树立和引导,更需要时间的沉淀和塑造。兼职稽核员要通过教育培训、宣传、业务指导等各种方式倡导和弘扬正能量的农商银行内控合规文化,树立人人学习制度、掌握制度和执行制度的良好氛围。将“要我合规”的被动合规文化转变为“我要合规”的主动合规文化。
(二)着力构建“三位一体”的兼职稽核员内控体系
认真贯彻落实银监会《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有关要求,清晰界定支行兼职稽核员的内控职责,研究多样化内控措施并将其细化为兼职稽核员每天(月、季)的规定动作。农商银行稽核部要定期对各家支行兼职稽核员开展工作的有效性进行专项评估,发现风险隐患及时将其处理。农商银行各业务条线要经常到支行进行业务督导,堵塞制度体制漏洞。总之,要搭建起以各家支行兼职稽核员为中心,以农商银行稽核部垂直监督管理为保障,以农商银行各业务条线现场业务督导为辅助“三位一体”的支行兼职稽核员内控体系。
(三)兼职稽核员要加强支行柜面业务流程控制
柜面业务是各支行业务的重心所在,亦是兼职稽核员要防范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的重点。兼职稽核员要全面加强柜面业务流程控制,对账户开立、款项汇转、现金收付、印鉴变更、挂失止付、网银开通等各项业务要严格执行有关授权、控制和监督制度。严格落实前后台分离、岗位相互制约原则,充分借助远程监控的制约作用。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系统的预警监测作用,做好业务真实性和合规性核实工作。对反洗钱报送系统自动筛选的大额和可疑交易要加强人工识别和分析,严格做好客户风险等级分类工作,依据客户风险等级的高低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
(四)兼职稽核员要加强对柜面业务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的管控
从客户开立账户之时起,要本着“了解你的客户”的原则,认真核实各种资料和印鉴的真实性,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对客户办理业务的真实性进行核对。严格落实印章和重要凭证的保管、审批和使用分离制约程序,全面推行电子验印,提高电子验印的效率。全面普及客户手机“短信通”,对公客户须开通法定代表人、财务负责人、对账人员三方手机“短信通”。加强对客户信息的管理和保密,严防客户信息外漏。制订和执行完善的大额交易和异常交易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核查可能的风险点,并进行处理和报告。不断完善审计监督系统的预警监测功能,全面提升对高风险等级客户的风险监测水平和能力。从稽核的业务范围来看,主要以存贷款、结算等传统业务为主,未来需要更多地关注新业务、新产品和新系统的风险情况[4]。
(五)加強对各种风险事件的识别、控制、处置和问责
要充分借助录音录像监控等科技信息手段,对柜台现金区业务和员工行为进行实时监测,及时识别各种违规风险事件,特别是要严防不法分子在支行营业场所内开展包括非法集资活动在内的各种非法活动。妥善化解和处置客户投诉,维护其作为消费者的正当权益。主动举报内部员工涉嫌“九种人”的违纪违法行为,对于性质和影响严重的风险事件严肃问责,绝不姑息。
(六)加强宣传引导,严密防范声誉风险
通过滚动显示屏、公告海报、手机短信等各种方式,持续提示客户警惕各种形式的诈骗活动。建立负面舆情应对的快速反应机制,对不实负面舆情及时披露和澄清,果断采取有效解决措施,切实将影响和损失控制在最小程度和范围。积极沟通和配合银监局、人民银行和政府各部门,做好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处置工作,确保农商银行不发生声誉风险。
(责任编辑:张恩娟)
参考文献:
[1]欧晖.后危机时代商业银行内部稽核的全新价值[J].中国金融,2010(15).
[2]王飞,侯贝贝.商业银行内部稽核的有效性研究[J].新金融,2006(10).
[3]欧晖.后危机时代商业银行内部稽核的全新价值[J].中国金融,2010(15).
商业银行如何进入农村金融市场 篇12
关键词:农村金融,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
一、农村市场金融需求不断扩大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广阔,近年来成为各大金融机构开展业务的重点领域。截至2015年底,我国乡村人口数量达到6亿,人均年纯收入达1万元左右,农户存款超过10万亿元,农户贷款约为6.2万亿元,且呈现逐年增长态势。此外,互联网浪潮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覆盖乡村,2015年底,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已超过30%。农村金融需求的扩大,以及互联网的普及为金融机构进入农村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农民特殊的金融需求
笔者对河北省临漳县的几个乡村进行了走访,该县位于华北平原,农业发展成熟,外出打工务工者较多。通过与村民的聊天和对当地金融机构的走访,笔者对农民的金融需求及其特征进行了分析。农民的金融需求主要来源于生活和生产两方面。农民在生活上的需求包括盖房子、交学费、看病等;在生产上的需求包括农产品交易、农资企业与经销商等。而当前农民金融需求的多样化与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的同质化和单一化存在矛盾。此外,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与城市居民相比有较大差异,对于主要服务于城市的金融机构来说开辟农村市场具有较大挑战。调查发现,农民对金融产品和服务主要存在以下偏好:
1. 服务时间灵活。
以耕种为主的农民通常早出晚归,其空闲时间与金融机构营业时间矛盾,因此农民大多期望金融机构能够提供晚上时间的服务。
2. 满足交易知情。
农民对个人账户余额与交易情况关注度高,期望通过短信或其他渠道获取每笔交易完成后账户信息,确保账户资金安全。当前的风险提示等还难以满足农民的安全知情权,因此商业银行应在这方面做足功课。
3. 偏好简单产品。
由于缺乏金融知识,农民无法对金融产品和服务进行辨别,因此期望金融产品简单易理解,过多的选择反而会使农民难以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产品,因此金融机构不需要提供过多可供选择产品,只需设计农民最需要的产品。
4. 风险厌恶偏好。
农民金融知识的匮乏也使得他们对浮动收益类产品和风险不确定产品存在厌恶心理,农民偏好定期存款等低风险固定收益产品,不信任浮动收益类产品,金融机构应提供风险性较低、收益较稳定的产品。
三、商业银行在农村市场的竞争对手分析
商业银行在农村市场的竞争对手主要分为三大类,他们分别采用了不同的市场进入策略和盈利方法。
第一类是农行、农商行、邮储、农信社等在农村市场有牢固影响力的传统金融机构,它们以自营网点形式开展业务。这类金融机构的主要策略是农村包围城市,然而它们的业务门槛高、处理流程复杂。第二类是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通过城市包围农村的传统金融机构,这类金融机构的主要策略是立足城市,进军农村市场。它们以合作拓展形式开展业务,这种方式可以整合合作方资源,但是平衡各方利益与责任的难度大、成本高。第三类是蚂蚁金服、京东等以构建自有生态圈形式开展业务的互联网金融机构。例如,蚂蚁金服与2300多家县域级及以下的金融机构开展农村金融业务。但是互联网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实体网点少,获得农民信任较难,同时也面临着更为严格的监管。
四、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业发展的趋势分析
通过研究农民特殊的金融需求以及竞争对手在农村展开业务的策略,可以发现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业存在以下几大趋势:
首先,各大金融机构纷纷采用多种策略来推动农村金融的发展,抓住农民的金融需求痛点,通过安全、简单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其次,各金融服务机构均重视交易服务环节中数据的获取和积累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用于交叉销售与风险控制。最后,由于农村市场地域差异大、人口密度、经济指数等均存在显著差异,需要因地制宜设计不同进入策略。考虑到成本收益问题,与外部不同领域企业进行合作,叠加电商、物流等多项功能,通过合作与分工来满足农民需求也是一大趋势。
五、商业银行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建议
1. 设计简单、便捷、安全的产品。
金融产品和服务应注重农民的体验,站在农民需求角度设计简单、便捷、安全性高的产品。农民的安全观不同于城镇居民,他们重视数额较小的资金变化,因此对业务费用也应区别于城市。
2. 收集客户数据用于交叉销售和风险控制。
金融机构通过获取数据来完善客户征信和风险控制,而庞大的市场数据凭借单一力量难以全面获得,金融机构可通过合作方互联网公司掌握的数据来获取细分市场客户需求从而提供针对性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应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提高征信水平从而向不同信用程度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并严把风控端。
3. 设计不同市场差异化进入策略。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口数量差异大、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差异大、农民收支水平差异大等都为金融机构进入农村市场造成障碍,因此应针对不同区域的农村市场状况开展差异化的进入策略。
参考文献
[1]谢平,刘海二.手机银行助推农村普惠金融的实现路径[J].西南金融,2016,(08):3~7.
[2]丁志国,张洋,高启然.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因素识别[J].中国农村经济,2014,(03):4~13+26.
[3]董晓林,徐虹.我国农村金融排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分布的视角[J].金融研究,2012,(09):115~126.
【农村商业】推荐阅读:
农村商业银行05-21
农村商业性金融05-10
成立农村商业银行06-15
农村商业养老保险09-24
赣榆农村商业银行服务05-26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简介07-20
农村商业银行调查问卷09-15
农村商业银行实习报告10-22
农村商业银行小额信贷07-01
江苏省农村商业银行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