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胸襟

2024-07-04

教师的胸襟(精选9篇)

教师的胸襟 篇1

英国诗人雪莱的夫人玛丽·雪莱曾经写过一部小说,叫做《弗兰肯斯坦》,此书被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小说中的弗兰肯斯坦是位医科研究生,他将一具僵尸制造成了一个有生命的怪物,可他最终却无法驾驭这一怪物,反而遭其所害。渐渐地,“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一语在英文中便成了“创造者反被创造物所害”的代名词,与我们汉语中“作茧自缚”或是“作法自毙”这类成语的意义、用法庶几相似。

不知怎的,在读这本书时,我总是时不时地将“弗兰肯斯坦”这一形象与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联系到一起。自然,拿“弗兰肯斯坦”这一形象来形容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似乎有些不太妥帖,但是如果撇开“创造者反被创造物所害”这层意义,而将其理解为“创造者反让被创造者所超越”,则教师倒实在是很有一点“弗兰肯斯坦精神”的。我的老家流传着一句形容教师的俗谚———“教出徒弟,打杀师父”,这则更是对弗兰肯斯坦这一形象的最通俗而又传神的“中国版”的阐释。

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荀况就有过“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高论。然而真正领教它并且在默默实践着它的,恐怕当首推我们的“灵魂工程师”了。君不见古今中外多少人看到自己的部下、后学、晚辈超越自己,心中每每会泛起那种“英雄迟暮”的酸涩,甚而至于会酿成妒贤忌能的毒素,轻的给这些后生们设置些路障,制造些麻烦;重的则会从背后给那些后来居上者踹上一脚,射支暗箭。事实上,只有一代胜过一代,晚辈高过先辈,才能有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而要想超越前人,则绝对离不开教育,离不开教师。“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弥足珍视的经验总结。而教育工作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教师要能够培养、造就出胜过自己的学生。无神论者曾经设计出这样一则让有宗教信仰者回答起来两难的问题:上帝能不能创造出自己举不动的石头?而这让上帝难以做到的事情却要求教师能够做到。我们托举起的就应当是在各方面胜过我们自己的学生。教师要以自己的思想、学识和奉献精神为下一代架设起一座通向知识殿堂、迈向成功之路的云梯。这也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有崇高的品格、博大的胸襟、无私的情怀和自我牺牲的精神,让学生踩着自己的肩膀去摘取我们一时都可能无法摘取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明珠,让我们的学生成为高出于其师的巨擘。

诚如韩愈所言:“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正是这“不必贤于弟子”的老师缔造出了一代代“贤于师”的出类拔萃的弟子,创造出了人类璀璨的文明。倘没有前者的辛勤付出,后者要想取得成功恐怕还要多“在黑暗中摸索”一些时日。相反,如果师必贤于弟子,弟子必不如师,那岂不中了鲁迅笔下的那位九斤老太念叨的“一代不如一代”的咒语?人类社会也就只能每况愈下,甚至重回蛮荒时代了。

孔子云:“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坦荡者,以其无私;戚戚者,因其多虑。广大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表现出来的乐于奉献、甘为人梯的自我牺牲精神和坦荡无私、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宽广胸襟,堪称君子风范,更为世人楷模!

明知我们的学生最终会打败我们自己,但我们还是会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为他们创造出战胜我们的条件,因为在这场失败中我们所尝到的只有甜蜜。而这种甜蜜也只有教师才能够品尝得出、品尝得到———这不是一个典型的无怨无悔的“弗兰肯斯坦”的形象吗?■

教师的胸襟 篇2

胸怀宽广,楚庄王能容宴会上醉后轻薄妃子的臣子,终赢得沙场上危急关头壮士“提携玉龙为君死”;胸怀宽广,齐恒公不计前嫌,重用拥有安邦定国之才、经天纬地之略的管仲,终成为春秋五霸之首胸怀宽广;秦穆公虽失良马仍赠以美酒,交得三百良友,大难临头方得救;胸怀宽广,落难皇族刘备求贤若渴,善纳雅言,借得子龙之勇武,顾得卧龙之智谋,终成为蜀中霸主,鼎足一国。胸怀宽广者,待人以善,施人以恩,能化干戈为玉帛,化劲敌为益友,化险为夷,转危为安,成就人生之辉煌。

曾经读过这样一则故事:在一个小山村里,有一对残疾夫妇,女人双腿瘫痪,男人双目失明。春夏秋冬:播种、管理、收获……一年四季,女人用眼睛观察世界,男人用双腿丈量生活。时光如水,却始终未冲刷掉洋溢在他们脸上的幸福。

当有人问他们为什么幸福时,他们异口同声地反问:“我们为什么不幸福呢?”男人说:“我虽然双目失明,但她的眼睛看得见啊!”女人说:“我虽然双腿瘫痪,但他的双腿能走路啊!”

这就是幸福,一种乐观豁达的胸怀,一种左右逢源的人生佳境!

拥有了这种胸怀,心灵犹如有了源头活水,时时滋润灵动的眼睛,去发现幸福,发现美,欣赏美:姹紫嫣红、草长莺飞是美;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是美。荷败菊谢就大煞风景了吗?为什么不用心去品味“留得残荷听雨声”,“菊残犹有傲霜枝”的优美意境呢?在城市,有霓裳倩影车水马龙高楼大厦的繁华热闹;在乡村,有小桥流水麦浪滚滚蛙声一片的淳朴宁静。这就是乐观,这就是幸福。

拥有了这种胸怀,心灵则空明澄澈,超然于名利纷争之外,感到宁静与满足。身居高位,钟鸣鼎食掌印管符,可谓荣华富贵。人在陋室,“可以调素琴,阅金经”,逗虫鱼养花鸟,自怡心性淡泊明志。拥有一份平常的工作,能感受到生活的平和安逸。“芙蓉如面柳如眉”,是先天的骄傲:“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浸润,更能使你出类拔萃卓而不群;即便是遇到挫折“行到水穷处”,也要坦然地迎难而上,潇洒地“坐看云起云涌”。这就是乐观,这就是幸福。

乐观坦荡的胸襟 篇3

华老是四川广汉向阳镇的“荣誉村民”。华老不负责全国美协的日常工作后,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工厂农村部队,他的漫画获得了数不清的赞誉和掌声,并获得了很多诸如荣誉顾问、荣誉工人、荣誉村民等普通而光荣的称号。1991年5月,华老应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分会之邀,来四川广汉向阳镇举办漫画展。1997年10月,华老携夫人宋琦老师又来成都举办漫画展。许多观众请求他签名留念,他亲切随和,来者不拒,说“可惜我不能签支票,要不大家都发啦”。华老性情幽默,言谈妙趣横生。

2003年4月,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华君武等画家参与了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北京画院联合倡议举行的“众志成城,战胜非典”著名美术家捐赠作品活动,用艺术展示人类追求美好的精神和力量;用艺术驱赶恐惧,增进人们战胜“非典”的信心。华老在捐画的同时,还从自身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对时代的关注告诫所有的人要从医护人员的无私奉献中,重视职业道德的建设,重新提倡敬业精神。

他的作品,寥寥数笔,充满独特的笔墨情趣和洞察世态人情的智慧,显示出他杰出的漫画艺术修养。

华君武先生患过心肌梗塞,前两年又因青光眼做了手术,医生嘱咐说不要吃得太多,不要太累,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去。他都一一照做。谈到身体保健时,华老说:“依照我个人的经验,人到60岁就应该特别注意身体和日常锻炼,不能平日不烧香、急来抱佛脚。身体不能搞‘透支’,入不敷出就会形成‘亏损’,‘亏损’多了,你身体就该‘倒闭’啦!”文革前,他每天都去游泳,连大年初一都去。过去上班,从不要小车接送,自己骑自行车去。直到八、九年前,家里的人都反对他骑自行车,才不骑了。每天早上打太极拳,做静养功。写信与读者交流思想,成了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他很有好处。听评弹、听京戏、做静养功,逛农贸市场、喜欢看《人与自然》《东芝动物乐园》之类的节目。还有就是每星期六下午,家庭的四圈麻将是雷打不动的。

谈到起居时,华老形象之极。他说进入高龄,岁数不饶人,每天一到晚上9点就“鸡打蔫”了,早晨当然闹人,“不白即鸣”,四五点钟起床。每天上午画到10时,老伴邀去活动身体,回来午饭、午休,下午三时再画两小时。过去构思快,画得也快,最多两稿即成,现在构思时间长,画的时间更长,有的竟一稿数易,毕竟是人到晚晌了。挣扎。“挣扎”二字,自谑的淋漓,极富漫画味。华老早戒了烟,即使夫人不在身边也不敢喝白酒。华老吃呀什么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心里豁达,从不跟人计较。生命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是的,一个人如果总是看到黑暗,总想着整人,拨弄是非,决不可能长寿。

华老还是个足球迷,而且还是个爱国的球迷,他说如果是国内比赛,他就希望弱队赢,如果是国际比赛他就只为中国队加油。由于年事已高,虽然身板硬朗,精神矍铄,不方便到球场看球,但他依然通过报纸和电视关注中国足球,几年前,中韩之战前夕,华老还特意画了幅名叫《东海看日出》的漫画,《东海看日出》的漫画中的“踢进一个球,就是大功劳”显示出一个老球迷对中国足球的热爱。

华老的长寿得益于他特别健康的人格、修养和豁达、幽默。他的漫画风格是简单明快,往往寥寥数笔,就充满独特的笔墨情趣和洞察世态人情的智慧,显示出他杰出的漫画艺术修养,因而获得了数不清的赞誉和掌声,并获得了许多诸如荣誉顾问、荣誉工人、荣誉村民等普通而光荣的称号。华老却十分自谦,曾专门请人刻了一方“大智若愚”的章,用在某些漫画上。“也是对自己几十年工作的总结。警示自己永远别忘曾画错了的漫画,别再犯同类的错误”。一个能像华老这样清醒、准确的对待自身的长处、弱点和成就的人,还会有什么想不开的呢?漫画和相声一样,是通过使人类发笑发挥作用的。简单地说,对敌人是尖刻的嘲笑;对自己人则是善意的讽刺。如果笑不起来,便不是成功的作品。为了提高漫画和相声的艺术水平,华君武和侯宝林曾用漫画和相声提出和回答过为什么笑的艺术不令人发笑的问题。解放战争中,华君武在东北画了大量漫画,令人喷饭,敌人恨之入骨,把他列入黑名单准备暗杀;他的内部讽刺画,虽不能指名道姓,也有些人总爱“对号入座”,有的还反唇相讥,暴跳如雷,但无论是何种情况,华老都能处之泰然,而且还从漫画创作中自得其乐,华老一生创作了多少漫画,无法统计!1985年以后的10年,平均每年一百三四十幅。他的漫画,涉及各行各业、各阶层人士,至今已出版漫画、插图、文集近30册。2001年,他还出版了《漫画漫话》一书。而“想得开”加上“自得其乐”,不是胜过一切的“长寿秘方”吗?

教师的胸襟 篇4

一、加强学习, 提升骨干教师的三大素养

骨干教师是指在一定范围的教师群体中, 具有更为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相对扎实的专业素养, 并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引领和辐射等作用的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我们着力提升骨干教师的文化底蕴、教育追求和教育智慧等三大素养。为此, 我们这样要求骨干教师:

(1) 让教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底蕴就是一个人的文化涵养、文化含量。它决定着我们对人类精神成就的分享程度, 决定着我们对世界物质成果的理解广度及深度, 决定着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交往的层次和品位。

(2) 让教师充满执着的教育追求。教育追求是教师在一定的教育理想和信念的基础上, 对关于教育根本问题的个人价值取向。一名优秀的骨干教师只有具备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价值观, 才能真正把教育当成一项崇高的事业, 而不是一种聊以谋生的手段。

(3) 让教师孕育高超的教育智慧。教育智慧是我们处理日常教育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智慧、技巧和艺术。教育智慧根植于教师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土壤中, 根植于教师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规律的实践中。一个知识渊博、充满教育智慧的教师, 必定能营造出一个生动的、让学生终身难忘的课堂。

二、开展研修, 培养骨干教师的三种能力

校本研修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推进剂。顾泠沅教授说过:“校本研修既是教师教学方式、研究方式的一场变革, 同时也是教师学习方式、专业发展方式的一场变革。”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校本研修在继承传统优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融入了新的内涵:从技术熟练取向转向文化生态取向, 从研究教材教法转向全面研究学生、教师的行为, 从依赖经验转向关注理念更新和文化再造。校本研修能够真正让教师成为教学、研究和学习的主人。

(1) 通过校本教研, 提高骨干教师的教学能力。校本教研, 是以新课程目标为导向, 以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为对象, 以教师作为研究主体, 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为目的的一种教研制度。校本教研主要强调在理论的指导下、在专业引领下的实践研究。

(2) 通过校本科研, 提高骨干教师的研究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 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单调乏味的义务, 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育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规律的科学研究过程, 教育有许多不确定因素, 还有许多未知领域, 为了给教育研究留下广阔的空间, 适应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对教师专业的需求, 教师角色正在从教书匠式的“知识传授者”向专家型的“学习促进者”转换。

(3) 通过校本培训, 提高骨干教师的学习能力。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认为, 教师要成为“一桶水”。现代的教育教学思想认为, 教师不仅仅是“一桶水”, 而应该是一汪源源不竭的“活水”。教师要成为“活水”, 必须不断地从书籍中汲取营养, 不断地在教育教学理论中受到浸润, 不断地在校本培训中丰富积累。

三、挖掘潜能, 促进骨干教师的“三自”发展

骨干教师应该具有比一般教师更强烈的发展愿望, 具有发展再提高的潜力, 还应该更关注自身专业成长中可持续的发展品质, 成长为发展型教师。

(1) 让骨干教师在教学反思中自我发展。骨干教师大多是怀着服务社会的理想选择教师职业的。骨干教师的自我发展与学生、学校和社会的发展是紧密相连、融为一体的。

所谓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 批判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及其所依据的教学观念、教学结果, 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 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 从而不断增强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过程;同时, 也是教师借助行动研究, 不断探索解决自身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的问题, 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 努力增强教学实践合理性, 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2) 让骨干教师在引领示范中自主发展。从教师专业素质结构角度来看, 当个体主动发展到一定时期后, 骨干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素质完全能够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第一, 建好师徒对子, 帮扶年轻教师。我们组织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对子, 签订师徒合同, 开展“出师”考核, 扎实开展“传、帮、带”活动。

第二, 当好领头鸿雁, 引导教研团队。我们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领头雁作用, 让骨干教师担任年级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等负责人。

第三, 抓好自主研究, 塑造教学风格。骨干教师成长到一定阶段, 大多会经历一个平缓发展的过程。因此, 为了促进骨干教师进一步发展, 我们积极创设条件, 派遣骨干教师参加省级、国家级培训学习。

(3) 让骨干教师在竞争合作中自觉发展。竞争与合作是发展的主旋律, 没有合作, 就无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我校正在积极建立群众性合作研究的实践共同体, 力求通过骨干教师举行的公开课, 引领更多教师参与到集体备课、听课和评课过程中来, 以改变教师之间“问题意识差、交流对话少”的现状, 形成公开自我、倾听回应、探讨问题、共同提高的校本教研氛围。

亲情的作文:胸襟如海度余生 篇5

母亲今年已经85岁,共育有9个儿女。其中5个儿女伴随着母亲一路走来,或在他们孩提之时,或在他们成人之际,却又像风摧树木一样,安然地倒在了黄土之中。对母亲打击最大的莫过于哥哥之死。哥哥是我们村上优秀的木工。1993年6月15日早晨,哥哥找来医生,给病中的母亲打上吊针,然后笑着说:妈你小心点,一会徐大夫就换药。说完就出去坐上拖拉机给黄三拉木料。约下午5点邻居王晓月急慌慌来学校寻我,说:你哥哥遇车祸了,在红城医院,你赶快去看。

坐了一个小时班车到医院,见早先到来的嫂子已经哭得昏死过去,大夫们在急救。哥哥躺在病床上,口里没有呼吸,双脚已经冰凉,并开始慢慢上移,瞬间身体就变成了一根硬棍。夜很黑,大雨如注。当我决定将尸体运回家中发丧,我心里突然一紧:母亲知道了会不会出事?我家与哥哥家相隔还不到300米,想瞒过她是不可能的。但我终于还是将尸体运回了家。片刻,邻居王国龙跑来告诉我,康奶奶听到哭声在大雨里赶过来了,泥身成了泥蛋,过渠时又栽倒在水里,是我把她背回家了,还派了王芳守着。这时我已经作了最坏的准备。

次日晨,我抽出一点时间回家看母亲。母亲见我进门,就微微欠起身子,红肿着双目说:我啥都知道了,你快去忙丧事。你外爷早年说过一句话:不养骆驼,不死骆驼。有气的是假的,活人就是这么个理儿。三天后母亲被人扶持着在哥哥的灵前大哭一场,然后就下炕做活了。虽然垮塌的精神需要长时间去修复,但这堵墙依然屹立着。

也许上帝为了检验母亲的胸襟,的秋季将又一个灾难送到了她面前。那天,小妹夫匆匆来叫我,说是妹妹突然发病,住在乡医院里,她已经没有了血压。我和小妹夫赶到医院,只见妹妹已经半睁着眼睛,气管里像一团乱麻塞住了,正在作临死前的痛苦挣扎。我当即决定将她送往县医院。这年我已调入了县城工作,县医院就在我家的隔壁。母亲颤微微地来到医院,端详着妹妹一张黄纸般的脸,听着她嗓中的呼噜声,说:不中了,不中了!她要走了,你们快去准备寿衣吧!母亲出门坐在走廊的长椅上,老泪横流。我让大妹守着母亲,她长叹一声:为啥用我的命换不下她的命呢?半夜小妹咽了气。

这一次,母亲昏睡了整整一周,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活。毕竟是70多岁的`老人,抗难抵灾的能力有所减弱,但仍然是一棵不倒的树。

弟媳妇是个个性吝啬而又暴戾的女人。一辈子不但将母亲没有叫过一声“妈”,也没亲手端过一碗饭,而且还时不时地找茬寻错。如果母亲看电视,她就老早去睡觉,这样母亲也不敢看电视了,把电视留给了弟媳妇。一家人本来在一张桌上吃饭,但当母亲坐在沙发上,弟媳妇就端了碗到阳台去吃,母亲从此也就不敢坐沙发了,吃饭时就坐在自己的小床上。家里做了馍,弟媳妇三下五除二给孩子们都拿去了,母亲也不生气,就用我和弟弟给的零花钱到街上买馍。我见母亲床上床单旧了,就买了一条铺上去,可又被弟媳妇捞去了。家里如果只有弟媳妇和母亲,弟媳妇就不做饭了,母亲也只好啃几口干馍……可母亲却从来都没有跟她红过脸。我对母亲说:这样过日子费不费事,如觉费事,咱们另想办法。母亲却说:这日子过得很好啊!你弟媳妇毕竟不是我生的,本来就没有感情,她看我不顺眼,做出一些出格的事儿也很正常。有的亲生儿女都有不养爹妈的,你弟媳妇比起他们又好到天上了。万万没想到,母亲对这种生活居然非常知足。

母亲在70岁的时候,对于不期而至的“死”,她几乎是做好了全面的精神准备。她催我做好了棺材,做好了寿衣。她又将寿衣从里到外套理得整整齐齐:最里层是一件黑绸子内衣,外罩一件绣花银灰色缎子棉褂,最外层就是一件大红绸子的长袍了。下身呢,一件天蓝色棉布内裤,外罩一条青绿色缎子的夹裤。她又把一枚戒指放进绣花鞋里。“这是你姥姥给我的陪嫁品,我一辈子都没舍得戴,我咽气后你就把它放进我的嘴里,亡人口里金银,后人不受穷。我一断气,你就把我套好的寿衣一次性穿在我身上,用不着一件一件地穿,那样麻烦。”吩咐完这一切她咯咯笑了,“老姐妹们大多回‘家’了,我也成了熟透的瓜,得打点好行李,随时准备‘上路’呀。”坦荡自若,笑语盈盈;镇定从容,豪气万丈。好像不是要永久地离开这个世界,而是去姥姥家做一回娘家。

闻一多的“教授胸襟” 篇6

随后,他把一幅题为《万马驰骋》的国画展开,让同学们传阅欣赏。只见画面上特别清晰地画了两匹奔马,在两匹马后面又大小不一、错落有致地画了五匹奔马,之后便是许多影影绰绰的黑点点了。

同学们看过后,闻一多把画取回挂在黑板上,用教鞭指着画,颇有深意地说:“从整个画面的画象看,只有前后七匹马。然而,凡是看过这幅画的人,都会感到确有万马驰骋之势,这难道不是2+ 5=10000吗?”大部分学生认为,原来老师想借此画说明,文学艺术作品的容量是不能像数学公式那样来计算的,它贵在含蓄,要给人有广阔想象空间之余地。坐在后面的一位旁听学生举起了手。闻一多见状,问:“你有意见吗?”

学生站起答道说:“老师,我有不同见解,允许我在此谈谈吗?”闻一多朗声说:“当然可以,请到讲台上说。”随即他让出讲坛的位置,站在一旁。学生淡定地站到闻先生让出的位置,说了如下一番话:老师常说的“文学艺术作品贵在含蓄,要给人有广阔想象空间之余地”是对的;但这次所列的算术题对国画的说明是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先看国画画面,清楚见到的是两匹大奔马和大小不一、错落有致的五匹奔马,后面的无数大小黑点也象征是马,这大家都清楚。其画题《万马驰骋》的“万”只是约数,并非实数。

再来看算术题,2+5=7是绝对正确的;但2+5=10000则绝对无可能。要这数学题的和等于10000,其算式应为2 + 5 + n= 10000,算式中的n则相当于国画里面的无数黑点,这样才有说服力呀!同样道理,如果国画只清楚地画两匹大奔马和错落有致地画五匹大小不一的奔马,不画无数大小黑点,画题只能是“七马图”或“七骏图”之类;若题做“万马驰骋”,则必成笑话无疑。

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数学算式里的“n”必须是9993;而国画里的大小黑点,则无须这个精确数,整幅画只须布局恰到好处,看起来顺眼、有艺术感染力就可以了,这才是留给人们的广阔想象余地。

闻一多听完学生的陈述,即时称赞这位来自物理系的旁听生“思维敏捷、不盲从、有创见、有胆识,不唯老师的话是听,善于独立思考”,并鼓励同学们向他学习。

(据《羊城晚报》)

抒一己胸襟创万象之美 篇7

中国文化中的和谐之美渗透在纸墨之间, 体现在线条之中, 不仅形美感目, 而且意美感心。通过汉字点画的搭配与组合, 来构建书法的体势和章法, 从而表现书法作品中所蕴涵的意态、风神以及人们的性情和才识。用笔得法、才识高远者, 其书法往往能够风神超迈, 奕奕射人。

天人合一是书法的哲学基础。书法创作中讲究的道法自然、有无相生、虚实互用、动静结合、刚柔并济、浓淡适宜、曲直有度等, 都集中地体现了书法的哲学思维。

博采众美是书法的审美心理追求。书法创造的意象艺术背后, 都直接或间接地有着自然界的某种物象, 因创作主体的投入而取得审美的共鸣, 寄予了人们对万物之美的审美情结和审美追求。

伍子胥:功名成败看胸襟 篇8

此后, 伍子胥与大军事家孙武共同辅佐吴王西破强楚, 南服越人, 北镇晋国, 使吴国称霸一时, 伍子胥也由此博得著名军事家、谋略家的美名。

当初, 伍子胥携楚国公子建逃亡至郑。公子建联络晋国谋反一事泄露被杀后, 伍子胥又投吴逃奔至韶关, 因苦于无船渡河而一夜白头。正在又愁苦又害怕的时候, 一船飘然而至。待安全过河, 伍子胥却放心不下, 再三叮嘱艄公事勿外泄。艄公一声长叹:“我敬公是国家忠臣良将, 才冒死相救, 公却不信于我。”言毕, 将船划至河心自沉, 以表忠心。伍子胥的多疑猜忌, 枉害了救命恩人。

到了吴国后, 伍子胥辅佐阖闾修理法制、任贤能, 奖励农商, 充实仓廪, 治理城郭, 加强守备, 又举荐深通兵法的齐人孙武为将, 选练兵士, 整军经武, 使吴成为东南一带强国。

然而, 伍子胥所做的一切努力, 都是为了报杀父兄之仇。他提出采取“疲楚误楚”的战略方针, 经过数年努力, 终使吴国在柏举一战中以少胜多, 打败强楚并攻入郢都。

为解心头之恨, 伍子胥请求吴王允许自己掘楚平王之墓并鞭尸。“手持九节铜鞭, 肉烂骨折”, 犹不解恨, 此后更是“左足践其腹, 右手抉其目”, 并骂道“汝生时枉有目珠, 听信谗言, 不辨忠良, 杀吾父兄, 岂不冤哉!”又割下平王的头, 把衣物棺木全部销毁, 连同尸骨弃于荒野。

吴军进入郢都后为非作歹, 给楚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令楚人大惧, 也把楚人逼上绝境。举国上下同仇敌忾, 自发组织起来, 鱼死网破与吴军拼死相搏, 竟一夜而三败吴人, 将吴军赶出国境, 楚国成功复兴。

阖闾死, 夫差继位。破越并称霸中原之后,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厉兵秣马, 随时准备报亡国之仇。

伍子胥预感吴国终将为越国所灭, 于是谏言夫差灭掉越国这个心腹之患。夫差出于战略考虑, 觉得越已经臣服, 再赶尽杀绝显得没有道义, 无法在诸侯国中服众, 所以没有听从伍子胥的个人意见。

此时, 伍子胥的私心再度抬头, 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今后不受伤害, 他不惜甘冒叛国的风险, 竟乘吴王派他使齐下挑战书之机, 将儿子托付给齐国鲍氏, 改姓王孙氏。身为吴国大臣, 却把自己子女托付给敌国照看, 这无疑给了有心人以“里通外国, 心怀二心”的口实。再有道的君王, 也受不了臣子这种公然背叛, 何况本来就有些昏庸的夫差!于是, 夫差赐剑令其自杀。

伍子胥最终选择了服从。临死前, 他交代下人, 一定要把他的眼珠挖下来挂在吴国都城的东门, 他要亲眼看着有朝一日, 越国从这里进来灭吴。夫差气愤之极, 派人将伍子胥的尸体装进一个皮口袋, 扔进了江中。

净宇若胸襟:陈云的养身之道 篇9

陈云同志的体质本来就比较弱。早在延安的时候,他就把自己的身体比作“木炭汽车”,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感冒发烧是常事。1959年,他患了冠心病,后来经过治疗,有所恢复,但冠心病的帽子没有摘掉。1979年,他又患直肠癌,成功地做了手术切除。1984年,又发现他患有帕金森氏病。陈云同志工作十分繁忙,新中国成立后,他担子重,工作忙,经常是上午、下午开会,或者看文件、处理问题,晚上8点钟到周总理那里,12点钟到毛主席那里。但陈云同志都能有条不紊,从容应对,而且工作出色,陈云以并不强壮甚至是羸弱的身体,顽强而又出色地工作,支撑着共和国的经济大厦,直到晚年依然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较大贡献,而且能够享年90岁,真是不容易,究其原因,除了由于先进的医学科学和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外,同时也和他良好的个人修养和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在这当中,陈云同志的人生哲学和养身之道确实很值得我们借鉴。陈云何以享年90岁?下面还是让我们一起探索研究一下陈云同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吧。

遇事沉稳,处变不惊

陈云同志的长寿之道首推遇事沉稳,处变不惊。国有难事念陈云!陈云是党内出了名的处理棘手问题的专家,陈云同志伟大光辉的业绩,特别是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他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同他一起战斗过的同志和党内许多同志是十分清楚的,而且是深有体会的。每逢党和国家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都想念陈云同志,都希望知道他有什么意见。而陈云在关键时刻总是能高瞻远瞩,把握大局,善于转危为安,表现出其卓越的领导才能。

陈云受家境所限,只读完了小学,靠辛勤自学成才。他通过工作实践,了解了中国最近代化的城市;在长期农运斗争中,他又懂得了中国的乡村;后来又与国外的学习考察相结合,终于使他在思想认识上出现一次又一次飞跃,成为解决难题的能手。

专家点评:陈云同志遇事沉稳,处变不惊,多谋善断,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使自己的身心总是处于良好的状态,泰山压顶脸不变色,为他的长寿之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胸怀坦荡,情为民系

陈云分管的工作主要是关乎国计民生的经济工作。大家都知道,理财是一个十分伤脑筋的工作,尤其要当好中国这么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经济千疮百孔的管家,真是不容易,稍有不慎,可以说得上是“一子错,满盘皆落索”。

由于所从事的工作事关重大,所以陈云同志十分强调求真务实的作风,主张一切工作都要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陈云同志历来坚持由实践来验证真理,反对盲从。“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这段广为人知的话,即出自陈云之口,也是他光辉一生的写照。

陈云同志提出要周密地搞好调查研究,把90%以上的时间用在调查研究上,然后以不到10%的时间用于决策。 为此,每到一个地方,他总是先问粮、油、煤等物资供应的实际问题,很少讲空洞的教条。在国家经济建设的问题上,陈云有时跟中央的主要领导意见相左,却能率真直言。

陈云同志还十分重视农业问题,坚持“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的观点。建国初期,他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明确指出:“发展农业是头等大事。”“现在提高农业产量的关键,就是在新解放区完成土地改革。”第二是防止水旱灾害。“水利建设是治本的工作,是百年大计。”水利工作“从长远看,要以蓄为主,蓄泄兼顾。以后我们要重视蓄水,许多地方要修水库,筑塘堰,山区更要注意种树种草,保持水土,对水一定要好好利用。”第三“为了发展农业生产,调整农业布局,要在西南和西北修铁路。”

在人民生活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方面,陈云同志历来主张应先对全国人民生活作适当安排,再考虑对经济建设应如何部署。当然这两方面必须兼顾,不可偏废,因此陈云同志提出“一要吃饭,二要建设。”在这里吃饭是必须首先考虑的,是第一位的,但为了人民生活能够逐步改善,国防力量能够不断壮大,也就是说为了人民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就必须努力从事经济建设。

专家点评:正是陈云同志在经济工作的一系列真知灼见和富有成效的工作,才使共和国的巨轮在风雨飘摇中得以艰难地前进。俗语说得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陈云同志心中装着人民,敢于坚持真理,敢于为民说话,因而深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同时也使他胸怀坦荡,心胸开阔,目标远大,激励他始终保持乐观健康,昂扬向上的精神境界。

淡泊名利,坚持原则

陈云同志一生淡泊名利。他曾经书写过这样一个条幅:“个人名利淡如水,党的事业重如山。”

陈云同志非常谦虚,历来不愿意宣传自己,但对党的事业则看得重似千钧,即使自己有身败名裂的风险也坚持原则。陈云同志主持全国经济工作多年,成就巨大,功勋卓著。解决初期,陈云认为:无产阶级领导全国政权以后,必须稳定、协调、持续地发展国民经济,逐步改善人民生活,同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这两方面的目标,要使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从全局观点和长远观点出发,实行统筹安排,综合平衡;分清主次,循序渐进;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区分轻重缓急;既要反对保守主义又要反对急躁冒进;要把发展农业放在首要位置上,同时重视工业的主导作用;建设规模必须与国力相适应,积累与消费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要坚持经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两个文明一起抓;要培养造就各种人才,合理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和各种资源;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

陈云经济思想是经过历史考验的。在实行计划经济的年代里,实践经验证明,当陈云经济思想能够成为党和政府安排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时,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得就比较迅速、顺利、效益较好,例如50年代大部分时间和60年代前期的经济调整时期。这些事实都是有目共睹的。

陈云同志居功不自傲,不愿多谈及自己的功绩,但在原则问题上却是挺身而出,即使是“禁区”也是敢闯敢冲。

专家点评:陈云同志不看重个人名利,因而可以一身轻松地兢兢业业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由于一事当前,不会受到名利的过多困挠,因而也就能作风果敢,善出奇谋,专治经济顽疾,促进国家发展。同时这种淡泊名利的心态对他个人的健康也很有裨益。

生活简朴,注意睡眠

陈云和其他中国革命领袖一样,他们的饮食习惯与他们的凌云壮志之间有着一种朴素而深刻的关系,那就是,革命的目的,就是为了“给人吃好饭”,而自己,则吃得简单。陈云在这方面就可谓是一个有鲜明特点的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经济比较困难时,陈云的一日三餐的伙食标准是:早饭稀饭,面包、牛奶、奶油、果酱、咸菜;午饭一个蔬菜、一个荤菜、二两米饭;晚饭为一个豆制品(即豆腐、豆腐干等)和一个蔬菜、一两半米饭。陈云同志始终严于律己。有一年的11月10日左右,北京的气温骤降。周恩来去陈云那里,发现陈云正拥着棉被坐着办公,仍抵御不住寒气。周总理看着于心不忍,马上表示特许这里提前几天烧暖气。陈云却坚持道:11月15日供暖的时间是我定的,我不能破这个例。

到八、九十年代了,国家的经济开始好起来了,陈云的伙食有所改善,但依然很简单,他一日三餐是:早饭豆浆、面包、果酱和稀饭;午饭,一荤一素;晚饭,一个炒素,炒素主要就是烧豆腐,主食则为大米饭。陈云吃饭总是细嚼慢咽,不急不忙,他对主食是“讲究”的,因为是上海青浦人,他只爱吃大米饭,为了定量准确,每次做饭都要称重,中饭100克、晚饭75克大米。每餐的米饭都吃完,一粒米也不剩。他每餐配有水果,经常是香蕉。他的这些食谱,是常年不变的,即使逢年过节和过生日也不改变。他从来不请人吃饭,也从来不接受别人的宴请,总是自己吃自己的饭。他吃饭,不慌不忙,不与人谈话,细嚼慢咽。

陈云饮食简朴,荤素兼顾,以素为主,除了他一向的节约朴素作风外,还有一层意思是他比较注意饮食结构平衡的内容,从不大吃大喝,更不用说暴饮暴食了,在中共领导人中,他是少数几位90多岁高寿去世的健康老人。而他在青壮年时期出生入死,身患多种疾病,晚年时期得过癌症,如果没有均衡的健康的饮食调理,他能高寿是不可想像的。

陈云的生活哲学是“睡眠第一,吃饭第二”。他非常重视要有一个高质量的、充足的睡眠,这是长期战争中形成的生活方式。他说,“在长征途中,在遇到后有追兵,前有敌人堵截时,往往需要急行军,必须绕道走很多路,才能躲避开敌人的精锐部队,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因此,吃不饱肚子是常有的事,但当部队找到了宿营地后,许多人的第一件事不是吃饭,而是设法找地方睡觉。因为,只有恢复体力,才有胃口吃饭,即使吃不上饭,也会有体力走路。”但事实上,他睡眠并不充足,建国初,他每天工作都在18个小时左右,陈云当时对苏联朋友说:“身体还可以,就是睡觉太少,一天4小时都保证不了。”

专家点评:淡泊可以养生,宁静能够致远。良好的生活习惯是身体健康的前提,身体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要合理使用,及时修理,方能用得持久。我们应该从陈云同志简朴的生活中学到点什么。

兴趣广泛,善于休息

陈云同志在工作之余,或者同疾病斗争之时,能够静下心来得到休息,就是得益于听评弹。评弹是流行于江南民间的一种说唱艺术。陈云同志从少年时代起就喜欢听评弹,先是跟他舅舅在当地镇上的茶馆里听书,后来听上瘾了,有时大人不去就自己去,靠在墙边站着听。他风趣地说,这叫听“壁书”。后来由于从事革命活动,听评弹就中断了。

1959年,他患心脏病休养期间,开始重新听评弹。在这之后的30多年中,他听的评弹书目之多,在全国恐怕是独一无二的,评弹界尊称他为“老听客”。陈云同志还广泛接触过各种流派的评弹艺人,同他们一道研究发展评弹艺术的问题。他鼓励评弹界要“出人、出书、走正路”。

陈云还多才多艺,除了评弹之外,他还会吹箫、吹笛,也会拉二胡,在繁忙工作之余以此自娱。据身边的工作人员讲,晚年的陈云用牛皮纸包书、用绳子捆扎仍很利索,连年轻人都赶不上他。他的毛笔字很好,也得益于年轻时当店员的经历,因为往外寄书,包要包得结实,地址也要用毛笔写得端端正正。

专家点评:陈云同志很注意休息,每到外地,从来不准当地领导干部到机场迎接或者送别。拿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做到“不接不送”。“不请不到”是陈云同志会客的一条规定,即使春节老朋友来拜年也不例外。他说,电话拜年最好,既省时又省力。如果都来登门拜年,大家都受不了。这样,减少了不必要的送往迎来等繁文缛节以及交际应酬,使自己能够集中更多的精力去考虑国家大事,同时也为自己争取了宝贵的休息时间。

家有贤妻,悉心照料

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位贤慧的女人。陈云同志能够以多病之躯寿至90岁,并能卓有成效地管理国家大事,这与其夫人于若木女士的悉心照料密不可分。

于若木女士是中国著名的营养专家,曾担任中国营养学会会长。她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的书香门第家庭,父辈是教授、学者,于若木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兄长进步思想的影响下,开始接受革命思想。1935年,年仅16岁的于若木就在北京参加了著名的“一二·九”学生运动,第二年她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1938年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在这革命的大熔炉里,于若木先后在陕北公学、中共中央党校、延安马列主义学院学习深造。

于若木女士来到陈云同志身边工作之后,开始为陈云的起居饮食操劳。为了陈云的健康,她首先要求陈云戒烟,陈云也深知吸烟对健康的危害,1952年,他戒掉了在革命战争年代抽香烟的习惯,而且说戒就戒,一点也不含糊。

于若木作为营养专家,对食疗很有研究,我国是“食疗古国”,又是“食疗大国”,中国食疗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早在西周就有食医、疾医、疡医、兽医的记载,并把食医列为四医之首,唐代孙思邈主张有病“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用药”,《神农本草》所载365种药中,一半以上既是药物,又是食物;《本草纲目》中收载的食疗药物达数百种,仅药粥一项有62方;古人云:“三分治病,七分调养”,调养就是食疗,“医膳同源,药食两用”,“医疗不如食补”,是祖国医学的光辉成就,食疗是中国的国宝,而于若木女士把这些理论结合陈云同志的身体情况,摸索出行之有效的食疗方法,并获得很大的成功。

陈云同志身体不好,但他给人的感觉总是身材适中,步履轻盈,目光有神,气定神闲,即使是七、八十岁高龄依然还思维敏捷,精神健朗,在这当中,于若木女士确实花费了不少心血,于若木女士根据陈云身体的情况制定了的十分普通但又有效的食谱,早餐:面包,果酱,黄油,豆浆;午餐:一荤一素;晚餐:豆制品,蔬菜,主食是大米。正如前面所提到,陈云之所以有称米定量吃饭这种与常人不同的饮食方式,其实就是夫人于若木的功劳,也是中国食疗实践的具体表现。

此外,于若木女士还一贯主张 “水果为助”的原则,让陈云同志坚持饭后坚持吃两条香蕉或一个苹果、雪梨等水果,于女士认为香蕉富含钾,有平衡体内钠的作用,缺乏钾会导致虚弱失眠,严重的会使人心律失常,陈云同志工作忙,睡眠少,常吃香蕉有助于保证睡眠质量,这也与陈云同志的“睡眠第一,吃饭第二”的保健理念不谋而合。所以陈云同志很乐于接受,积极配合。

专家点评:陈云同志还听从夫人的建议,坚持饮茶,但要饮淡茶,所以,陈云同志终身坚持饮淡茶,每次只放3片茶叶。长期饮用淡茶,既可以提神醒脑,促进新陈代谢,有效排出体内有害物质,又不致于过分刺激兴奋神经,有效避免浓茶对体内器官的伤害,确实是保健长寿的一个好窍门。

上一篇:IP路由下一篇:农村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