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区区域

2024-08-28

幼儿园科学区区域(精选9篇)

幼儿园科学区区域 篇1

津南六幼教师理论学习内容

中一班 张庆娜

幼儿园区域环境布置(科学区)

1、材料应有目的性。

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是有的放矢,是与所要达成的教育目标紧密相关的,也就是说,是将目标隐性地体现于材料中的。教师在选择材料时要把握年龄段幼儿的基本特点,以班级幼儿的阶段培养目标为主要依据,并对本班幼儿当前的培养目标有清晰的理解和把握,并以此为依据,有针对性的投放对幼儿有促进作用的材料。如,在认识“各种各样的锁”活动中,我们就在科学区里投放了各种各样的锁或图片,让幼儿自己在玩玩,看看中认识各种锁,了解其用途等。

2、材料应有趣味性。

实践中我们觉得有趣的材料能激发幼儿主动学习,主要是因为幼儿觉得材料好玩,他们能在操作中感受材料的动感变化,觉得有趣。所以投放材料要适合幼儿“玩中学”的特点,减少幼儿的压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如果材料不注意趣味性,即使再有科学因素的材料也没有实际意义。

3、材料的丰富性。

丰富性首先可以理解为可供幼儿选择的材料具有多样性,如认知类和探索类;再则体现在材料的数量要比较充足,能够满足幼儿自由选择的需要,能够让幼儿在操作中按自己的意愿添加和改变等。

4、材料的暗示性。

人对周围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和疑惑,在缺乏对已有知识经验掌握的情况下,常常借助于知识的暗示性来进行认知,如认识某一产品,先阅读说明书等。因此也可以将暗示性蕴涵于材料中,这样无需教师手把手地教,而是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找出规律,按规律再进行模仿或创造。如,让幼儿观察蛋在不同浓度的盐水中浮起来的过程,教师可以设计一个鸡妈妈救蛋宝宝的步骤图,让幼儿按步骤去试一试,感知蛋宝宝在盐水中浮起来的过程。

此外,投放材料时,教师还要学会从幼儿谈论的话题,选择玩具时的“抢手货”等细节中,发现幼儿正在关注的事物,发动幼儿收集相关的信息、材料充实到区域中。

幼儿园科学区区域 篇2

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 好奇心的外部表现就是好问和探索。面对这个千变万化、奇妙的世界, 幼儿想要看、想要听、想要去探索, 以便弄清楚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为什么。周淑惠主编的《幼稚园幼儿科学课程资源手册》中说:“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幼儿的行为, 就会发现幼儿的‘主动探索’‘爱提疑问’‘想象丰富’‘重复操作’‘乐于表现’的特质, 正如同科学家运用‘观察’‘推论’‘实验’‘沟通’等探究方法, 而且也显现科学家好奇、锲而不舍、努力追求答案等开放积极的态度与执著的精神, 足以堪称小小科学家。”美国科学家、教育家迈克尔·谢尔曼说,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科学家。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帮助他们认识和了解世界, 好奇心是推动幼儿健康成长的力量。

二、幼儿园科学教育发展中的一些不足

幼儿园科学教育要把激发幼儿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情感和探究科学的欲望放在首位, 引导幼儿学习简单的科学方法, 让幼儿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得对周围事物及现象的科学认识, 从而使幼儿具有“科学精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 体验探究过程, 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而当前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 重教师轻幼儿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 在活动过程中过多地干预和评价, 幼儿始终处于被控制的状态, 他们只需要按照教师设计好的统一的实验操作步骤, 模仿操作、记录, 得出教师预先设计好的科学结论。然后, 教师就认为达成了教学目标, 完成了教学计划, 忽视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难以培养幼儿求真求实、质疑探究的科学精神。

(二) 重结果轻操作

为了鼓励幼儿能积极参与到科学活动中去, 教师准备了教具, 但往往教具数量有限、品种单一, 实验目的也是验证和掌握教师教授的结果, 没有给予幼儿更多探索、感受、体验、发现的空间与机会。

皮亚杰指出:“童年期是一个人最精彩、最具创造力的时期。”幼儿虽然年龄小, 但是幼儿不仅是一个有能力的学习者, 而且是一个有能力的思考者、知识的建构者与发现者。他们有自己分析事物的逻辑, 有自己独特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有成人无可比拟的大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要创设合理的科学的环境让幼儿发展创造力。

三、合理创设幼儿园科学区

幼儿园内具有自由发现的、富有游戏性质的科学区, 就是幼儿科学探究的主要场所, 包括班级科学区和幼儿园科学发现室。在这个区域可以从事的活动有观察、对比、对物体分类和实验操作, 所涉及的概念有形状、大小、容量和数量等。科学区要为幼儿提供一个宽松、自由、自主的活动空间, 每个幼儿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和发展水平, 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进程, 自主选择材料和内容, 自主选择合作伙伴, 主动进行探索和学习。科学区的设置相较于集体科学活动, 满足了幼儿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让他们体验到更多的快乐、成功和自信, 幼儿园要重视科学区的创设。

(一) 班级科学区

班级科学区是指在班级活动室内为幼儿创设的、可以进行探索操作的区域。班级科学区要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操作材料和充裕的活动空间, 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引导幼儿为疑问寻找答案, 在寻找中发现疑问。

1.空间的设置

科学区的活动内容丰富, 会用到水、电、光等资源, 所以区域设置时要临近水源、电源、光源。科学区的探索活动需要儿童专注、耐心、动脑筋思考, 所以不要将科学区与表演区等相对喧闹的区域设置在一起。科学区的操作材料比较多, 教师要把材料分类放置于筐子或盒子里, 贴上标签后摆放于低矮的开放性的橱柜上, 便于儿童自己取放材料。

科学区的墙壁, 可以张贴实验操作步骤、操作方法的示意图, 指导幼儿实践探究;还可以张贴实验记录表, 以及科学区的区域规则。规则的建立在科学区是很有必要的, 这样有利于培养儿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秩序感。

2.材料的提供

材料是科学区创设的关键, 材料的丰富、质量的高低、材料之间的结构关系, 直接关系到科学区活动的开展和幼儿探索的兴趣。材料首先要保证安全性, 例如瓶子、纸盒等废旧材料, 要清洁干净。教师不要过于强调材料的美观, 而要提供操作性强、富有变化的材料。在投放操作材料时, 要考虑幼儿可能进行的探索活动, 按照操作主题循序渐进、分层次地呈现, 并且不断补充和更新。例如, 把尺子和纸放在一起, 可能引发幼儿的测量活动。

3.教师的指导

科学区的指导前提是教师对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及时关注、选择, 然后投放合适的材料。教师要有耐心, 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反复尝试, 允许他们失败。要重视每一位幼儿对事物的解释, 倾听他们对问题的看法。教师引导性的提问能有效促进幼儿探索活动的进行, 例如“你是怎么想的”“你能做什么”, 尽可能少地直接告诉幼儿是什么、为什么和该怎么做。从小培养幼儿对事物的独立看法, 让他们进行有根据、有条理的思考, 是科学教育追求的目标之一。

让幼儿记录探索获得的信息, 把抽象的信息变成具体的图表, 使幼儿更加关注探究过程和事物的变化。虽然幼儿的记录结果极为幼稚, 他们只会用一些简单的图像或符号, 但是幼儿体验了获取知识的过程, 这有助于幼儿将原有认识与当前操作结果相比较, 调整原有认识, 建构新经验。

(二) 科学发现室

幼儿园科学发现室属于幼儿园的功能室, 是幼儿园专门为幼儿创设的、让幼儿自主地进行科学探究的环境。它相对于班级科学区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充足的空间和材料, 让他们自主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1.空间的设置

科学发现室的房间面积以能容纳一个班级幼儿共同活动为好。室内空间要合理设置, 按照活动主题和动静需求的不同进行空间分割, 并利用橱柜、屏风进行有效间隔, 避免相互干扰。操作材料要定期更换、更新, 材料摆放要安全、有序、合理, 留给幼儿足够的操作空间, 例如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磁铁的磁力探索等活动要有桌椅, 物体的滑动、水的循环等探索活动则需要较大的空间。科学发现室的墙壁上可以张贴科学家的画像和科学探索的成果图片, 还可以将一些能立体呈现的材料, 例如动植物的标本、测量等探索活动巧妙地设置在墙上, 最大化地利用科学发现室的空间。

2.材料的呈现

科学发现室的材料提供与班级科学区一样, 要求丰富多样、可操作性强、能体现层次性。此外, 还可以购置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成品, 例如探究电磁现象的磁悬浮地球仪等。供幼儿探索,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科学发现室的材料种类繁多, 按照主题可以提供以下的材料:供幼儿探索的材料, 如光学材料、声学材料等;供幼儿感知的材料, 如触摸材料、训练知觉的材料等;供幼儿观察的材料, 如各种标本、活的生物等;供幼儿操作的材料, 如各种零件、螺丝刀等拆装工具。除了以上的物品外, 还可以融合一些别的主题, 如水、植物等。

科技发现室还可以作为幼儿展示与交流的中心, 尽管他们制作的东西不够成熟、完善, 但展示出来会使幼儿感到兴奋、自豪, 促进他们自信心的增强。同时, 也能起到互相交流、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作用。

3.科学发现室的管理

幼儿园不要将科学发现室作为摆设, 要对幼儿全日开放, 发挥其价值。要安排具有丰富科学知识和幼儿教育知识的教师负责科学发现室的日常管理和活动指导工作。在组织活动方面, 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幼儿自主性的维护———既要激发个人的自主探究愿望和自主探究过程, 又要维护科学发现室的良好秩序, 以保证每个幼儿的最大程度的自由。

摘要:探索是幼儿发展的需要, 班级科学区和科学发现室是幼儿科学探究的主要场所, 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宽松、自由、自主的活动空间, 每个幼儿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和发展水平, 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进程, 自主选择材料和内容, 自主选择合作伙伴, 主动进行探索和学习。科学区满足了幼儿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让他们体验到更多的快乐、成功和自信, 幼儿园要重视科学区的创设。

浅谈区域活动中幼儿的偏区现象 篇3

[关键词]区域活动 偏区现象 幼儿

一、问题的提出

21世纪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需要从娃娃抓起,因此幼儿园就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而自主的活动,是幼儿早期特有的一种学习方式和主要内容,也是对幼儿实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

活动区的开展,满足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巩固和丰富了幼儿知识,提供了更多学习的机会。通过活动区的开展,我们发现一些幼儿在选择活动时存在偏区现象:在建构区、益智区几乎是清一色的男孩在活动;美工区、表演区几乎是女孩的天下;平日不善言谈的幼儿只喜欢在美工区这种动手区域中活动,活泼开朗的幼儿却爱在角色区;手工区幼儿能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而智力区、科学区幼儿保持的时间却较短。这种明显的偏区现象显然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产生的原因

那么,幼儿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偏区现象呢?分析下来我觉得有三点原因。

1.性别差异。人类社会是由男性和女性构成的,性别的差异既是生物事实,又是社会事实,生物是人无法改变的,而社会事实却存在于人的观念当中。心理学家认为:家庭、学习、社会传媒是影响幼儿性别差异的主要原因。

性别差异固然有生理基础,但心理学家认为社会导向是更为重要的主要因素。父母对不同性别的后代有不同的抚养方式:要求男孩勇敢、独立,要求女孩温柔、乖巧,这种态度强化了儿童关于性别角色的初步印象。学校是儿童扩展性别角色知识的场所,在幼儿园里,教师以各种方式将性别角色的信息传递给儿童,促进了性别角色的发展。电影、书刊、电视和广播等大众传播,使孩子们从中看到的是男性的刚强、稳健和女性的多情、温柔,这必然也会影响儿童对性别角色的学习。

2.个性差异。内向的人好静不好动,不善交往,不善表露,做事细心,有恒心;而外向的人恰恰相反,活泼好动的幼儿喜欢在角色区里担任角色,与其他幼儿交往;性格内向的幼儿则喜欢在美工区,因为美工区更需要耐心、细心。

3.教师对于活动区创造及材料提供方面存在问题。一方面,对于区域的空间位置考虑不周:如将角色区和智力区相邻而至,动静不能分开,角色区的喧闹影响了数学区幼儿的静心操作。另一方面,材料提供方面缺乏层次性、适宜性。如在科学区“探索磁铁的奥秘”中,为幼儿供了磁铁、铁片、木块、石头、玻璃、海绵等,但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无从下手,不知所措,有的甚至乱敲乱打,情绪浮躁,影响了科学区的操作与探索。

三、教师的合理指导

在活动区的游戏中,教师的指导是十分必要的,但指导不是领导,更不是包办代替,教师只是参与者,是在尊重幼儿独立性、自在性的原则下进行的。

首先,教师要有对幼儿实施双性化教育的理念。双性化并不是将男孩培养成女孩,或把女孩培养成男孩,它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即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存在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尤其是心理气质方面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长处和优点。对活动区的游戏,教师的指导十分必要。儿童在游戏过程中能增进两性间的相互了解,从而减少性别差异,使两性的气质与性格得到互补,充实各自的内心内容。

其次,要鼓励不同性别幼儿的合作意识。我看见一名男孩在智力区拼图,而另一位女孩不会,眼神满是羡慕。于是,我走上前去对男孩说:“她不会,你可以教她嘛,两人一起拼图,讲故事,多有意思呀!”于是,女孩和男孩一起拼起来。活动评价时,我对他们的合作行为作了充分的肯定,并鼓励其他区的男女生合作,渐渐消除了幼儿认为有的区只有男生会玩、有的区只有女生爱玩的错误思想。

再次,教师要寻找教育契机,把学习的内容转换为幼儿的需要。我班有两个男生喜欢在建构区搭积木,从不主动参与美工区的活动。一次,他们两人建了一艘大轮船,我引导说:“这轮船真漂亮,要是在船上再贴上标记就更好了,你们想画吗?”后来,这两位男孩有时也会自觉地去美工区画画了。幼儿兴趣的转移,自然消除了偏区现象。

最后,材料投放的改进。产生男女幼儿在活动时的偏区,有一部分是教师投放材料的局限性造成的。如我班表演区的音乐都是些节奏缓慢,抒情性的音乐,虽然女孩喜欢,却激发不起男孩的表演欲望。为了面向全体,我加入了一些节奏明快、有力的音乐,如“小海军”、“一休哥”等适合男孩表演的音乐。音乐一放,有些小男孩很快进入表演区自由自在地表演起来。对于幼儿在智力区、科学区注意力时间有长短的现象,我们对材料进行了合理的添置。如在智力区中,我们投放了七巧板,让孩子们用各种几何图形拼拼、说说,不仅锻炼了思维能力,也发展了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得一部分幼儿喜欢到科学区、智力区探索,保持长时间的注意。

幼儿园科学区区域 篇4

磁铁可以吸什么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操作了解区分磁铁可以吸的物质,感知磁铁特性。

2、了解磁化现象。

活动过程:

1、课前让幼儿了解磁铁可以吸什么,再让幼儿相互自己已知的哪些物体可被磁铁吸住,哪些不行。引导幼儿进行分类。

2、组织幼儿讨论:这些不能被磁铁吸的是什么材料的?能被磁铁吸的是什么材料的?

3、让幼儿在活动室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能被磁铁吸住,哪些不能?

4、磁铁不能放在什么地方?了解磁化现象。

磁力可以穿过什么

活动目标:

让幼儿操作、探索、发现磁力具有穿透性的现象。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猜想磁力可以穿过什么,并在活动室里寻找磁力可以穿过的物品。

2、幼儿分类验证材料:纸、木头、玻璃、布、瓷、植物叶子、橡胶等。

3、教师小结:磁力具有穿透性。

磁力的大小

活动目标:

通过操作,让幼儿感知磁力的大小。

活动过程:

1、准备布、被子带领幼儿观察实验:磁铁能穿过布,但不能穿过被子。

2、引发幼儿讨论:为什么磁力可以穿过布穿那不过被子?

3、师生再次实验:用磁铁透过木盒盖使别针动起来,引导幼儿认识到,随木盒盖的加厚,磁力最终动不了别针。

4、幼儿自己做实验并记录:

为幼儿提供大小不同的磁铁和别针,让幼儿记录大小磁铁一次分别可吸多少别针。

好玩的电动玩具

活动目标:

1、通过玩电动玩具,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2、让幼儿了解电池的正负极会影响玩具的启动或静止。

活动过程:

1、准备一些电动玩具先让幼儿玩,并让幼儿思考:电动玩具为什么会动起来?

2、师幼共同探索。装反电池的正负极,启发:“老师这里的玩具也有电池,谁来试试电动玩具能动起来吗?”

3、教师总结:电池的正负极的不同,会影响玩具的动或静。

4、引导幼儿了解不同的玩具里面装的节数也不一样。

好玩的摩擦起电

活动目标:

1、探索什么东西能摩擦起电。

2、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活动过程:

1、指导幼儿用尺在丝绸、皮毛、头发上做摩擦起电的实验。

2、提出问题:尺在别的地方能摩擦起电吗?

3、幼儿自由实验。

4、小结。

分散和聚集

活动目标:

1、知道颜色聚在一起深,扩散开来淡。

2、培养幼儿爱做实验的兴趣。

活动过程;

1、出示滴管,介绍滴管的用法。

2、提出问题:如果用滴管吸一滴红墨水滴到餐巾纸上,会发生什么情况、3、幼儿做实验。

4、小结:当红墨水聚在一起时颜色很深,当红墨水慢慢扩大,它的颜色就淡了。

探索各种声音

活动目标:

1、知道物体振动会产生声音。

2、通过操作各种材料,体验声音的产生。

活动过程:

1、课前做实验“会跳舞的娃娃”,交代任务。

2、幼儿自由操作,体验物体振动而产生声音的现象。

3、用多种材料尝试,体验它们发出的不同声音。

4、师小结。

玩镜子

活动目标:

1、通过自己观察、探索,知道各类镜子的特点及作用。

2、发展幼儿观察力,提高求知欲。

活动过程:

1、交代任务:玩有趣的镜子,提醒大家要爱护这些镜子。

2、操作一:每个幼儿自选一种镜子,探索怎样玩的有趣。讨论:各自玩时,发现了什么?

操作二:幼儿另选几种镜子,观察照出的物体发生的变化。讨论:各自玩了哪些镜子?照出来的物体是怎样的?

操作三:根据不同的镜子照出物体的不同变化,让幼儿寻求答案。讨论:为什么镜子不同,照出的物体和原来的不同?

3、老师总结。

玩磁针

活动目标:

1、了解磁针转动的原理--指南针。

2、培养幼儿对科学产生兴趣。

活动过程:

1、交代任务:玩磁针,并提出要求。

2、幼儿自由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3、老师小结。

使球停在斜坡上

活动目标:

1、探索使物体停在斜坡上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合作性,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

活动过程:

1、提供多种材料,让小朋友自由探索。

2、小朋友相互讨论探索结果。

3、再次操作。

4、师生共同讨论探索方法、结果。

好玩的多面镜

活动目标:

在了解两面镜夹角变化与物体数量变化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三角镜夹角变化与数量变化的关系。

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室玩两面镜,并引出如何制作三面镜。

2、幼儿对三面镜进行探索,了解三面镜的夹角变化与物体成像的规律。

3、玩万花筒,进一步了解物体与两面镜、三面镜成像的规律。

搭纸桥

活动目标:

1、了解纸的形状与纸的承受力的关系。

2、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搭桥,并试一试桥的承受力,引出如何让桥变结实。

2、幼儿尝试改变纸的形状和结构,增加纸的承受力。

3、幼儿相互讨论,并介绍自己成功的经验。

玩斜坡(一)

活动目标:

幼儿通过尝试,了解同一种形状、大小、材料的球在斜坡上滚动的速度与斜坡的高度、曲直有关。

活动过程:

1、幼儿比较高度不同的斜坡、曲直不同的斜坡。

2、先猜测物体滚动的速度,再动手实验,观察并讨论物体滚动时的速度与什么有关。

3、教师小结:同一种物体在高的斜坡、直的斜坡上滚动的速度快。

玩斜坡(二)

活动目标:

比较同一高度、同一曲直的斜坡上,不同大小、不同重轻的物体在斜坡上滚动时速度的快慢。

活动过程:

1、分别出示两组斜坡:一组是同一高度的直斜坡;另一组是同一高度的弯斜坡。将幼儿分成两组,分别在两组斜坡上尝试。

2、提出问题:在同样的斜坡上,什么东西滚下来最快?什么东西滚下来最慢?为什么?幼儿相互讨论。

3、教师小结:在同样的斜坡上,轻的、体积大的物体滚下来速度快,反之依然。

瓶中吸物

活动目标:

1、体验磁铁隔瓶吸物的乐趣。

2、探索瓶中物体运动与大气压力的关系。

活动过程:

1、出示瓶子,放入一些铁制小东西,问:不把瓶口朝下,怎样取出这些小东西?引导幼儿运用磁铁的吸铁功能,把瓶中物体吸出。

2、幼儿操作,并讨论:瓶口用盖子盖好时与没有瓶盖着两种情况有什么不同?得出结论:有盖子时容易吸,反之难吸,为什么?幼儿讨论。

3、教师小结。

神奇的吸管

活动目标:

通过吸乒乓球的尝试,引发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

活动过程:

1、幼儿用吸管吸乒乓球。

2、吸管除了可以吸动乒乓球,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让乒乓球滚到你所想的位置?幼儿讨论(用吸管吹乒乓球)3、幼儿尝试吸动或吹动其他物体,并交流各自的感受,交换各自的经验。

跳舞的纸屑

活动目标:

1、通过自己的操作,发现摩擦起电的现象。

2、激发幼儿探索物体更多的有趣现象。

活动过程:

一、启发性谈话,激起幼儿探索兴趣。

1、谁来想个办法,使纸屑吸起来?

2、幼儿相互结伴探索。

3、请幼儿说一说探索结果。

二、比较纸摩擦和毛皮摩擦后吸纸屑的不同现象。

幼儿探索,相互交流。

三、整理好操作材料。

四、鼓励幼儿探索更多的物体,找一找什么东西也会吸起来?

探索飞机模型

活动目标:

1、了解制造飞机的简单材料和过程。

2、激发幼儿对科技产品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谈话:“除了鸟儿,还有谁能在天上飞?”“屈,老师.教案,网出,处!”飞机是什么样的?"

二、看飞机模型,了解飞机的好处。

1、你们知道飞机有哪些用途吗?

2、向幼儿介绍各种飞机的外形特征和功用。

3、飞机是谁制造的?他们是怎样制造的?

三、了解造飞机的简单材料和过程。激发幼儿对科技产品的兴趣。

四、回班级选择材料制造飞机。

教学反思:

1、材料的准备可更加科学性与严谨性。比如每个杯子里的盐的量,存在一定的差误;再是提供给孩子们操作的水杯,可贴上标记,这样孩子们更加容易发现水的多少与加入盐的多少的关系。

2、在交流与讨论环节可更加深入,以便让孩子们更加充分的表达自己的发现。

幼儿园科学区区域 篇5

摘要:提供丰富可操作的材料,可以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因此,教师要帮助幼儿置身于能产生探索行为的环境中,及时提供丰富的、操作性强的、符合幼儿探索需要的材料。

关键词:大班:科学区;材料投放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6-0265-02

幼儿园的科学区域活动是对科学集体活动的一种延伸。在科学区域活动中教师准备了大量的丰富的可操作性的材料,供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探索。幼儿在操作游戏时主动去操作,不但积极性提高了很多,而且在发现的过程中感到快乐,更能学到丰富的科学知识。在幼儿园每日一次的区域活动中,孩子们都会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活动。科学角里的孩子也很多,他们的探索和求知欲望很强,对任何新鲜事物都很好奇。所以材料的投放在大班科学区域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科学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可引导幼儿积极探索、发现、思考

学龄前儿童在好奇心和科学兴趣的指引下,通过感知、操作、思考和交流,探索、发现和理解周围世界中的事物和现象。在科学活动中他们不是在“听科学”,不是被动地接受科学,而是主动地探索科学。所以操作的材料起到了关键的引导作用,我们不能忽视材料的引导性。如果教师提供的材料五花八门,对操作没有任何意义,对幼儿的探究就不能起到好的引导作用。所以在我们班的科学区域里投放的材料都是根据我班幼儿实际能力准备的,这样才能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其实材料的引导性,不在教师的语言和帮助,而是材料给孩子一个指引方向,所以活动中准备与结果相关的材料可以让孩子在活动中更好地探索、发现、思考。科学活动中,幼儿可以在教师投放的提示卡中探索、发现、思考。这个提示卡就是教师准备的引导性材料。在整个操作的活动中幼儿自主操作,基本不需要教师提示,如果幼儿遇到困难教师可适当提醒。但这些起着重要引导性作用的材料教师要因人而异,掌握本班幼儿已有的水平,有针对性地投放,并考虑怎样让幼儿将这些半成品变成成品。所以说活动中教师准备的提示卡或示意图等操作材料是起着重要的`引导性作用的。在区域投放材料时一定要投放和实验或活动相关的提示卡。如《会变得水》中我班提供的提示卡片上,有几组不同的图案。幼儿根据提示卡片上的图,知道自己做到了哪一步,用了哪些材料。教师也可以从提示卡片中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指导操作。有些能力较弱的孩子做不完,可以下次接着做实验,从提示卡上就可以清楚地知道做到哪一步。这样可以培养幼儿的耐性,做事要有头有尾。

二、科学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可激发幼儿的主动探索

在活动中我们发现有趣的,有可操作性的材料很受孩子们的喜爱,只有提供有趣的,并反映该科学知识的直观的教玩具和可操作性的材料才能激发幼儿的主动探索欲。我发现《斜坡上的发现》科学小实验,孩子们很感兴趣。所以在区域活动中我为他们提供了不同材料,不同形状的物体,让他们自由地玩。大家开始动手了,他们把所有的材料一一放在斜坡上,结果是圆柱形和球状的物体可以从坡上滚下。我增加了难度,如果让相同的物体从两个高度不同的斜坡上滚下,谁快?大家讨论了半天,开始动手。虽然有的幼儿完成得不是很好,但是孩子的探索欲很强,对活动很感兴趣。

三、科学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特点

首先科学区域活动具有层次性。在操作活动中,投放材料的层次性是指教师在选择和投放材料前先思考后投入的材料。幼儿通过操作该材料,按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让活动更具有层次性。如活动《斜坡上的发现》个别能力强的孩子游戏成功后,教师可层层递进提出另一个问题:如果两个不同高度的斜坡,用两个一样的物体同时下滑,哪个球先从斜坡上滑下来?这对孩子又是一次提高,又是一次挑战。其次,科学区域活动具有针对性,可以让复杂的原理简单化。在活动进行的同时他可以弥补集体活动中的不足,使幼儿更大程度地发挥自主探索的潜能。所以要针对特点投放材料。在活动小实验《发光的电灯》一课上大家都在认真地安装电池,让电池和线连接灯泡就亮了。大家在一起讨论还有什么要安装电池,汽车、钟、手电筒,大家议论着。好我们来说说钟,钟分为机械钟、电子钟。我第二天带来了手表,大家观察了几天。一天孩子们问我为什么有手表不动了,是没有电了吗?是的,那是电子钟,它没有电池了。你能帮它安装电池吗?几个孩子开始忙碌起来,有的表开始动了,有的还是没有动。我解释了正负极后他们又一次的试验,终于手表又开始走了。孩子们开心极了,在游戏的同时学会了区分正负极,不仅激发了幼儿继续探索的欲望,把一个高难度的活动通过操作简单明了地表现出来。从这个活动来看幼儿更大程度的发挥自主探索,教师在选择材料时要把握年龄段幼儿的基本特点,以班级幼儿的阶段培养目标为主要依据,并对本班幼儿当前的培养目标有清晰的理解和把握,并以此为依据,有针对性地投放对幼儿有促进作用的材料。再次,科学区域活动具有生活性。班上科学角里的小磁铁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玩具,我为他们提供了很多的物品:有木制的,有铁的,有塑料的。游戏时大家还会到教室的各个角落里去寻找哪些东西是铁做的。幼儿可以自由探索,快乐尝试。在为孩子提供的材料上我们也使用了日常的物品。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制作操作的用品,如:钓鱼的杆子,是筷子做的。大家搜集来的不同材料的纸张:报纸、卫生纸、油面纸、皱纹纸等。这些都来源于生活,让我们的科学区域活动更生活化。但在制作一些材料的同时要考虑材料的安全性。如:易拉罐,钩子,铁丝等坚硬的物品。制作时,不但要清洁彻底,而且要用彩色的绳子或材料将其包裹起来进行装饰,又安全又美观。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区域活动中进区卡的使用 篇6

一、减少幼儿等待现象

《纲要》明确指出,组织与实施教育活动“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的稳定性与灵活性,既有利于形成秩序感,又能满足活动的需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等浪费时间的现象,提高活动效率”。我们班每天早餐后会开放一些区域活动,餐后幼儿陆续持卡入区,无需等待。先吃完早餐的小朋友就可以先为自己安排活动,这一做法很受幼儿的欢迎。因为他们想进自己喜欢的区,必须得快点吃完,否则,卡给别人先拿完了,就无法进入该区,只好等下次才能争取那个区的“卡票”了。因此,这也能督促小朋友专心进餐,养成吃饭不拖拉的好习惯,培养幼儿学会等待与控制,提高自我约束能力。现在孩子们已经形成凭卡进区的良好习惯,不会不讲道理乱撞区了。有时很想到某一区域却没拿到卡时,他们还会与同伴商量,请求同伴的支持,学会了交往与谦让。活动起来井然有序,有利于教师的管理与指导。

二、引导幼儿对号入区

开展区域活动,区卡是一个引导,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相应区卡入区操作学习。由于小班幼儿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因此,区卡的设计不仅要求美观鲜艳,而且要实用好操作,指示性要强。一方面,我们让孩子们动手设计进区卡,搜集废旧图书的图案让他们装饰粘贴在各色长方形底板上,上方穿孔串上长彩绳,集中挂在墙面的小钩上,幼儿活动时直接取卡挂在脖子上,非常利于区卡的取放和管理;另一方面,我们运用物体对应配对方法,将区卡的小图案与区角墙面大图案统一起来,这样,进区的指向性就非常强了。例如: 娃娃角区的墙饰是娃娃做饭的直观图案,小朋友想进娃娃家活动就必须选出与此图案相同的区卡。由此可见,指向性明确的区卡可以保证区域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限制幼儿区域人数

每次投放的区卡数,可以起到合理分配各区人数避免互相干扰的作用。根据区域的空间大小,性质与内容的不同,安排活动的人数往往也不同。如科学区投放的材料比较丰富时,可以考虑增加人数。建构区进行大型主题构建时,也可以考虑多人参加,但为幼儿创设的“私人区间”或“心情小屋”,则要控制在2~3人即可。如果区域变化了,临时需要增加或减少某区人数时,就直接增减区卡的数量。在取卡处老师要及时调整,每次活动前出示相应数量的区卡。这样,避免了由教师来分配入区人数的“高控行为”,减少了不必要的管理,锻炼了幼儿自主安排活动的能力,逐步从“他律”内化为“自律”。

在幼儿全部进区后,我们会加强观察,做幼儿区域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调动幼儿活动的兴趣,帮助解决遇到的困惑,化解幼儿间出现的矛盾,培养幼儿愉快合作与友好相处等,为每一个幼儿创造发挥潜能,并在已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和条件。

四、帮助幼儿学习记录

在区卡的背面,我们设计了便于更换、记录与统计的表格。每张区卡重叠贴三张表格,展示全班幼儿名单,即在表格里分别印上全班幼儿的标记图,小班是实物图形标记,进入中班则可以使用名字标记。幼儿每进一区,就用笔在自己相应的标记栏添画一个圆点,活动结束时,觉得自己表现不错的,可以在自己的标记栏添画小红花。这样便于教师进行统计、分析与表扬、指导。

五、利于教师统计反思

《纲要》指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 “关注并敏感地察觉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当按计划进行的活动或提供的材料不能引起所期望的反应时,教师应主动反思,寻找原因,及时调整活动计划或教育行为,使之适合于幼儿的学习”。以此为行动指南,我们每周及时统计一次幼儿的进区情况,包括入区次数与选择区域的情况。及时统计,便于更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偏区选择导致发展的片面性,尤其避免只重知识技能的掌握,忽略情感、社会性发展和实际能力提高的倾向。发现有偏区倾向和进区活动次数少的幼儿,及时进行个别谈话,了解掌握具体原因。如是材料原因导致该幼儿不感兴趣的,则要想方设法改进学具材料,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如是幼儿自身原因,则耐心启发诱导,督促孩子参加区域活动从而喜欢区域学习,或帮助幼儿转移至其他区域,让幼儿明白进行全面学习的道理,鼓励幼儿选择不同的区域。这一过程,也提高了教师的观察与分析、反思与改进的能力。

六、区卡教育的拓展

幼儿园科学区区域 篇7

(一) 探究的目的性不强, 探究兴趣易转移

小班幼儿很多时候没有把材料视为工具, 也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进行什么样的活动, 只是出于好奇心和好动的本能进行模仿性质的游戏活动, 或者只被操作材料本身所吸引, 导致幼儿的兴趣点只集中在对工具和材料的摆弄上, 并且极易受其他刺激的干扰, 在遇到困难时容易放弃或模仿同伴的操作, 而无意于深入探究。因此, 他们的探究兴趣通常是不稳定的, 容易转移的。

(二) 探究的视角较窄, 自我中心倾向较强

小班幼儿具有单视角叠加累积的认知特点。与中大班幼儿相比, 小班幼儿的探究视角窄, 探究内容较局限, 一般来说, 小班幼儿对自己日常喜欢、熟悉、可反复操作的事物更容易表现出关注与探究的兴趣, 如问小班幼儿会选择探究什么样的车, 会喂养哪种小动物时, 他们一般都集中倾向于选择玩具车, 选择故事、儿歌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小白兔, 可见小班幼儿对探究内容的选择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倾向, 有着浓厚的主观情感色彩。

(三) 探究的过程直接, 多种感官共同参与

小班幼儿认识事物大多依赖直接经验, 通过摸、看、闻、尝、听、抓、举等感知活动来进行探究。幼儿要依靠观察实物来发现问题, 根据已有经验、运用转导推理或初步逻辑推理, 假设可能的情况, 可能的结果和将要发生的事情, 探索过程依赖于直接经验, 看到事实结果就是得出结论的过程。大多数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 这时动作被内化为具体形象思维, 使幼儿直接作用于环境而获得的经验是思维发展的关键。

二、小班幼儿科学区活动环境的创设

根据美国著名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的创始人布朗芬·布伦纳和克劳特 (Bronfenbrenner.U.&Croutou.A.C.) 对环境的定义, 环境可以分为物理环境与社会心理环境。具体而言, 影响科学区中小班幼儿探究兴趣的物理环境是指活动材料的投放和活动区的布置等方面。社会心理环境主要是活动区的心理氛围等, 这些环境全方位地影响着小班幼儿的探究兴趣。

(一) 物质环境的创设

1.材料的选择

科学区材料选择要考虑科学性和操作性。小班幼儿往往只关注事物的表面特征和非常明显的现象。因此, 为小班幼儿提供的材料应简单、直观、有趣, 以引发幼儿饶有兴趣地探索事物间的简单关系, 尽可能地给幼儿提供动手操作、反复尝试的机会。另外, 科学区材料可以将暗示性蕴涵于材料中, 这样无需教师手把手地教, 而是通过幼儿自己的观察分析, 找出规律, 按规律再进行模仿或创造, 包括可以自我纠错的材料。如, 在“闻一闻”的游戏中, 教师提供了四个透明的瓶子, 分别注入酱油、醋、麻油、黄酒, 并提供这些物品的图片, 在四个瓶底也贴有这些物品的图片, 让幼儿通过闻味道找到相应的物品图片。

2.材料的呈现

(1) 材料提供要具有丰富性。在科学区活动中提供数量充足、种类充足的材料。一方面可以给幼儿提供较多的选择机会, 有效减少幼儿“无所事事”及相互间争执等现象。另一方面可以及时满足想模仿他人活动或想与别人共同活动的幼儿的愿望, 使自身的探索活动不断深入并能较持久地维持对该活动的兴趣。

(2) 材料提供要体现层次性。如, 在“有趣的泡泡”活动中, 教师投放了三个层次的材料:第一层次的材料有现成的泡泡水、清水、洗涤剂, 可以满足第一层次幼儿的发展水平, 通过搅拌让幼儿感受到不同密度的液体的阻力是不同的, 区分清水和洗涤;第二层次的材料有各种粗细长短质地不同的工具, 可以满足达到第二层次幼儿的发展水平, 用不同的工具吹泡泡, 比较泡泡的不同。可见, 教师在投放材料时要考虑到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水平, 一种材料多种玩法, 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的需求。如果只是投放了同一层次的材料, 只考虑大多数幼儿的发展水平, 就会阻碍一部分能力较强或较弱幼儿的发展。

(3) 材料呈现要体现情境性。根据小班幼儿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 材料的呈现要直观且具有趣味性。如“玩天平”游戏中, 我们在活动区张贴了动物玩跷跷板的图片, 以幼儿熟悉的跷跷板引申至天平, 帮助幼儿体会、感知轻重。又如, 在“奶牛吃嫩草”游戏中, 教师提供了滴管、食用色素和奶牛餐巾纸, 让幼儿进行滴管滴色, 观察颜色相互碰撞后的变化, 其实就是颜色对对碰的游戏, 但是提供了滴管、奶牛纸巾这些与小班幼儿生活经验相关的材料后, 他们会非常感兴趣。

(二) 心理环境的营造

和谐平等的师幼关系、互助式的同伴关系是幼儿快乐探究的基础, 幼儿只有在和谐、互动的探究氛围中, 才会觉得有安全感, 感受到被尊重、被关心, 因而也才可能真正大胆尝试、探索、发现和创造。因此, 营造和谐、互动的科学探究氛围相当重要。要做到这点, 教师需注意:

1.呵护好奇心

在日常生活的每个环节里, 教师应注意给小班幼儿充分的自由活动与探索空间, 不过分干预和限制他们的探究行为, 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 始终把幼儿放在探究活动的主体地位, 做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同时, 应注意自己的语气是否亲切、语速是否适中。尤其是小班幼儿, 他们的向师性强, 教师一个不经意的眼神、手势也会影响到他们的探究情绪。因此, 小班幼儿更需要宽松和谐的环境, 他们觉得有安全感, 感受到被尊重、被关心, 才可能真正大胆尝试、探索、发现和创造。

2.增强自信心

探究活动不仅是师幼之间知识信息的传递, 更有师幼之间的情感交流。在科学探索活动中, 教师要注意捕捉幼儿的点滴成功, 及时给予鼓励, 使其获得成功的愉快体验与满足感。这样, 不仅能调动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一位幼儿得到个性化的发展, 而且还能帮助幼儿树立自信, 激起他们积极尝试、大胆探究的欲望。

3.鼓励持久性

小班幼儿受生活经验及年龄特点的局限, 探究中的兴趣点往往只集中在对工具和材料的摆弄上, 并且极易受其他刺激的干扰, 在遇到困难时容易放弃或模仿同伴的操作, 而无意于深入探究。因此, 他们的探究兴趣通常是不稳定的, 容易转移。所以, 提供的材料需要引起幼儿兴趣, 并且需要给予幼儿一定的任务意识。如, 幼儿在探索物体的沉浮时对沉浮的现象非常感兴趣, 教师提供了多种操作材料, 如瓶子、弹珠、木头、泡沫、回形针、海绵、棉花球、磁铁、纸片、毛巾等, 教师还设计了记录表, 将所有提供的物品拍照呈现在表格上, 提供给幼儿进行尝试性记录。记录表在整个活动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它有目的地引导小班幼儿围绕着目标去探索, 不仅使操作更具目的性, 避免了幼儿受到较多活动材料的干扰, 出现随意性, 同时也起到提示幼儿的作用, 让他们的操作更具有条理性。

三、小班幼儿科学区活动的介入与指导

适时介入是指教师对干预时机的一种把握。过早地干预会影响幼儿自主性的发挥, 太迟的干预会抑制幼儿的探究兴趣。因此, 教师适时地介入至关重要。

(一) 介入的时机

1.当幼儿认知出现瓶颈时

认知“瓶颈”是指幼儿在探索和思考的过程中遇到会使其行为受到阻碍并产生停顿的某个问题, 即所谓的认知失衡时刻。这些“瓶颈”的解决可能意味着创造性智慧的产生, 教师要注意到这些“瓶颈”, 并适时介入幼儿的活动, 使这些“瓶颈”成为幼儿注意的焦点, 从而使幼儿对问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如, 幼儿园在走廊拐角处装有一面反光镜, 为的是让来来往往的人在走路的时候看到对面的情况。小班幼儿对这面镜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会问:“为什么这面镜子看上去和平时的镜子不一样?”“为什么镜子能够照到自己?”当幼儿在产生问题后需要深层次去了解问题、探索问题时发生了困难。于是, 我们尝试在科学区中提供了相关的镜子, 有的是凸透镜、有的是凹面镜等。幼儿在教师提供的材料支持下受到启发, 他们在以后的游戏活动中寻找到相应的办法来解决遇到的问题, 培养了幼儿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意识。

2.当积极尝试仍无结果时

小班幼儿的探索兴趣常常会因为身边事物而发生转变, 从而引发他们的好奇心。但当他们遇到困难或是无法解决问题时, 教师这时要“学会等待”。只有当幼儿的探索兴趣即将消失时, 教师的干预才是积极的。教师如果不耐心等待, 过早介入幼儿的活动, 就可能导致幼儿原本富有创造性的想象活动因一个标准答案的出现而告终。如, 在科学区中我们投放了玩色板, 试图通过幼儿的自主性探索, 了解不同色板镶嵌后变幻出的颜色是不同的。一段时间后, 我们发现他们没办法找到适合的方式进行游戏, 于是我们尝试提供了图符来提示幼儿, 但还是没法解决。之后, 教师进行了适时的介入, 通过讲评和材料层次性的丰富来拓宽幼儿的探索途径, 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 指导的策略

1.以游戏语言将真实世界同化到小班幼儿认知结构中

在生活中, 我们常用拟人的语言提问, 激发幼儿的兴趣, 例如, 春天树光秃秃的, 我们要想让孩子们看到植物明显的变化, 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让小班孩子对光秃秃的树枝感兴趣, 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如何激发幼儿的探索热情和愿望, 我们进行了深深的思考, 孩子们喜欢亲切的称呼, 于是我说:“这是柳树妈妈”“这是石榴哥哥”“这是冬青姐姐”“看一看, 摸一摸, 他们的衣服有什么不一样的”孩子们的热情一下子被激发了, 尤其当柳树妈妈、冬青姐姐都长出了绿叶子, 石榴哥哥还沉睡不起, 孩子们每天都去喊“快醒醒八大懒虫”当时石榴树钻出小红芽时, 他们高兴得喊“大懒虫醒了醒了”。

2.以游戏语言提出任务性问题激发小班幼儿的探究欲望

小班幼儿关注的范围比较有限, 眼前好玩的东西容易引起他们的关注, 但不能深入。在玩沙活动开始时, 总是这个邀请老师去吃“馒头”, 那个邀请老师去吃“小豆粥”, 小班幼儿把生活经验同化进了探究活动之中, 更有幼儿会将幻想性的情节同化到探究行为中。有幼儿向老师提出问题:“老师, 我堆的大恐龙的身子总往下跑!”我说:“它是怎么跑的?”龙龙说:“我倒上去就下来, 倒上去就下来。”我对大家说:“怎么才能让沙子呆住呢?”浩浩说:“是沙子太干了。”泽泽说:“我看见电视上做沙雕, 用水枪泚水。”龙龙立刻被点醒了, 说:“咱们加点水进去吧。”小班幼儿在提水的过程中, 感到小桶的水倒进沙子里, 嗖一下子就没了, 大桶倒到沙子里扑哧扑哧发出沙子吃水的声音, 他们纷纷换成大桶来给沙注水, 当他们用湿湿的沙堆砌成了恐龙、乌龟时, 都流露出难以抑制的喜悦。问题的提升使他们感受了不同容积的工具不同的作用, 学会了用行动来说话, 对沙的特性有了初步的认识。

科学教育的核心是幼儿亲历、尝试、探究、发现、感受的过程。发展小班幼儿探究现象、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不仅要求老师关注知识本身的价值, 更重要的是让小班幼儿知道实践出真知, 只有自己动手尝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才会获取对科学知识、科学现象的初步了解, 小班幼儿的好奇心、探究欲才会得到很好的保护。

通过“科学区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的探究兴趣”的实践研究, 使我们教师观念上、工作方法上有了很大的改进, 从中我们懂得了不仅要给幼儿科学知识, 更应该给幼儿追求真理的勇气, 注重探索过程, 形成尊重科学的态度。在小班幼儿与科学初步接触的过程中, 他们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 并获得了有关科学的经验, 对周围环境的热爱也从此开始了, 此项研究让教师与幼儿一起获得了成长。

摘要:科学区活动是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一种, 是指教师依据简单的科学原理投放各种可以感知和操作的材料, 幼儿通过观察、探索、操作等各种方式与材料进行相互作用, 从中萌发科学探索兴趣, 获得粗浅的科学经验, 从而提升科学素养的一种低结构、开放性的教育活动。针对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探讨科学区创设和活动指导的研究尚不多见, 可见小班幼儿科学区的创设与研究难度比较大, 但是小班的科学区活动对于幼儿科学素养的启蒙又非常重要。因此, 以“科学区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的探究兴趣”为主题, 试图在结合研究者自身教学实践的行动研究中梳理出相关具体策略。

关键词:科学区,小班,探究兴趣

参考文献

[1]董旭花.幼儿园科学区科学探索活动指导117例[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1-02.

幼儿园科学区区域 篇8

一、保护好奇心,点燃主动探索的火花

幼儿的天性是好奇、多问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是学习的原动力和内驱力,它不仅能提高认知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使认知活动成为一件快乐的事。因而,它是科学区活动内容的重要来源。

案例:在一次谈话活动中,贝贝小朋友向大家讲述了他随爸爸去上海“海洋世界”游玩看到许多各种各样美丽的鱼的事情,得到了很多孩子的响应,他们异常的兴奋,争先恐后的向大家讲述自己喜欢的鱼、自己看见过的鱼,对鱼有着浓浓的喜爱之情。对鱼的兴趣和关注“引爆”了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激发了孩子们浓厚的兴趣和探索求知的欲望,看着孩子们兴奋而热烈的争论,我突然想到海洋世界中鱼类繁多,我们何不依据孩子们的兴趣,在科学区提供一些关于海洋生物的书籍、模型等,展开一个“海洋里的动物”的探究活动,让孩子们多了解一些鱼类的知识,懂得鱼的生存与我们人类的关系、鱼能在水中游泳的秘密等,培养他们关爱生命和呵护海洋生物的情感。

《纲要》科学领域提出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兴趣是幼儿自觉学习和发展的动力,是幼儿探索、创造的源泉,没有兴趣,幼儿产生不了好奇心,更谈不上主动探索学习了。在这个案例中,我顺应幼儿的好奇心,尊重他们的兴趣和需求,激发了幼儿活动积极性和探究的热情。

二、“等待”与“点拨”,推动幼儿探索的深入

“等待”与“点拨”,从表面上看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方法,但实际上它们都是教师介入幼儿活动的方式。教师适时适度地采用“等待”、“点拨”等介入方法,是推动幼儿深入探索的必要手段。

案例一:在称一称石头重量的活动中,我要求幼儿利用自制的天平,找一找什么样的石头一样重,并为活动做好记录。活动近尾声,大家都在收拾整理,我发现瑶瑶还在寻找相同重量的石头,这块不行,又换一块还不行……我没有着急催促她收拾,只在默默观察她的举动,同桌的彬彬要帮她,她没有拒绝,可彬彬试了三次也没有成功。一直目不转睛注视彬彬操作过程的她突然眼睛一亮,她抢过彬彬手里的石头,屏住呼吸轻轻把石头放在天平上。一边是大石头,另一边是三块小石头,天平平衡了,瑶瑶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等待”是一种特殊的介入,在“等待”中,既有教师对幼儿的了解又更显示出教师对幼儿能力的信任。从上面的案例记录可以看到,当瑶瑶沉浸在思索的过程中时,她可能会暂时没有明显的行为表现,这时作为老师“等待”比“帮助”更可贵。

案例二:在科学区,有几个小朋友准备把小火车放在铁路上行驶,无论他们怎样拨弄小火车的开关,小火车就是不动。于是,吴梦翔走来对我说:“老师,小火车不动了,可能是电池没电了。”于是,我便提供了几节5号电池和7号电池给他。吴梦翔经过几番尝试,终于把电池装上了,可是打开开关发现小火车还是一动不动,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当然,他是没有弄清楚电池是有正极与负极之分的。我没有直接地将原因告诉给他听,而是鼓励他继续探索,通过多次的摆弄、尝试,他们似乎明白了其中的秘密,原来在安装电池时,必须看清“+”和“—”,电池上有“+”、“—”的标记,而小火车的电池盖上也有“+”、“—”的标记,只要按电池盖上的标记相应地放好电池,小火车就会动了。

幼儿在探索过程中遇到技能上或是超出了他们能力范围的难题,这都需要教师适时的“点拨”。案例中吴梦翔小朋友在尝试了许多方法都以失败告终,于是放弃了继续探索的勇气,我没有直接告诉她方法,而是鼓励她继续探索,最终她依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那种成就感是无可取代的。

教师只有适时适度地采用“等待”、“点拨”等介入方法,才能让幼儿在自主探索活动中感到成功的滋味,也只有感受了成功才能唤起他们继续探索的热情。

三、及时评价,强化幼儿的持续探究欲望

评价是科学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当幼儿听到“你真棒”、“你真聪明”的话时,都无一例外地笑逐颜开,但教师的评价仅仅是为了增添幼儿所谓的成功的喜悦吗?其实,评价的目的远不止于此。合理正确地进行评价不仅能帮助幼儿提升知识和总结经验,而且通过适宜的评价能捕捉到每个孩子的个性和闪光点,促进其富有个性地发展。就如下面片断中,我们是这样做的:

案例:在一次探究不同材质的物品遮光效果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三种材料:纸、布、塑料袋子,让幼儿自由结组分为三组让幼儿自由操作制作一个漂亮的窗帘,帮娃娃遮阳光。活动结束后,我把孩子们集中起来对活动进行了总结,总结的内容也极其简单。我请三组中的几名幼儿交流自己的操作过程和操作结果,分别让每组幼儿说说用了多少张纸、几个塑料袋或几块布做成的窗帘才遮挡住光。通过在集体面前交流使幼儿初步了解到哪种材料遮光效果好。最后,通过总结性的评价把个体的零散的经验扩大为群体的系统的经验,把感性的体验提升到较理性的认识,从而帮助幼儿提炼和内化了关键经验。

幼儿的操作往往是感性的、表面的、个性的、零散的,教师如能在合适的时机对幼儿的这些感性认识通过评价进行总结和提炼,使教学活动承载的意义和价值很好地为幼儿所理解,帮助幼儿提升关键经验,就能很好地实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获得一定的关键知识。

总之,科学区的核心是让幼儿充分亲历探究发现的过程,发展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要求老师关注知识本身的价值,更重要的是让幼儿知道实践出真知。只有自己动手,探究解决问题,才会获取有益的知识和经验。

中班科学区教案 篇9

中班科学区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认识各种塑料制品,了解其特性,知道塑料制品用途广泛。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进一步培养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3、教育幼儿不要乱丢塑料制品,防止环境污染。

教学时间:2教时第一教时活动准备:

塑料制品及其他物品若干;操作用的三组材料(桌子、水、袋子、蜡烛、塑料管、玻璃片、塑料片、金属调羹、塑料调羹等)。

活动过程:

一、认识塑料制品,了解其用途。

1、师:老师在桌子上放了许多塑料做的东西,你们来看看是什么,有什么用?

2、请幼儿观察后回答。

3、小结:这些东西都是塑料做的,我们叫它塑料制品,塑料制品有玩具、有锻炼身体用的体育器械„„塑料制品的用途可真多。

二、探索了解塑料制品的特性。

1、玩塑料制品,初步探索其特性。

提问:老师请你们玩一玩、摸一摸、看一看塑料制品,你能发现什么?

小结:塑料制品颜色鲜艳,不容易摔破。

2、操作,进一步探索其他特性。

(1)提出操作要求,要求幼儿参加每一组的活动。

提问:你又发现了塑料制品的哪些秘密?

(2)教师逐步引导幼儿发现不同的秘密。

第一组:比较玻璃片与塑料片,金属调羹与塑料调羹,玻璃杯与塑料杯的不同。

第二组:燃烧小实验。

第三组:用不同材料的袋子装水。

(3)幼儿探索后回答。

三、游戏“看谁找得对”

1、提出要求:在仓库里找到塑料制品放在桌上,看谁找得对。

2、幼儿游戏。

3、幼儿一起检验。

四、教育幼儿不乱丢塑料制品,爱护环境。

1、提问:(1)塑料制品也有不好的地方,你们知道吗?

(2)塑料制品坏了、旧了怎么办?能不能乱扔?为什么?

2、小结。

活动延伸:寻找处理废旧塑料制品的方法。

第二教时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自带塑料制品

一、两件。

2、带领幼儿在园中搞“塑料垃圾”清理活动。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提问:“小朋友们,请把你们带来的各种东西拿出来吧,告诉大家,你带来了什么?有什么用?是由什么制成的?”

二、引导出现

1、在教室里寻找塑料制品。

2、寻找后启发引导幼儿说出塑料制品的特征。

教师出示实物,引导幼儿说出形状不同、颜色不同、薄厚不同、软硬不同、高矮不同、长短不同。(经过幼儿的观察比较和教师的启发引导,塑料制品的外部特征得到解决。然后同样用示范引导的方法,让幼儿说出它不怕摔、不怕水、比较方便、比较安全等内部特征。)

3、教师总结:塑料制品不但颜色鲜艳,看上去很美,而且轻巧,使用方便,不容易摔坏,它不渗水,遇到火会燃烧、变形。

三、培养幼儿的初步的环保意识而设计的。

如今,塑料制品垃圾已成了环境的重要杀手,引导幼儿说出塑料制品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教育幼儿不随意乱扔塑料制品,尽量少使用塑料制品,鼓励幼儿研究一些处理塑料制品的科学方法,让幼儿从小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的信念。

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清理幼儿园里的白色污染,引导幼儿做一名环保小卫士。

中班科学区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常识活动中,了解水是透明的,会流动的,有的东西在水中会被溶解。

2、培养中班幼儿热爱科学,乐于尝试的精神。

3、幼儿可以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二、活动准备

1、两个金鱼缸(一缸水内有苹果,一缸米内有桔子)。每组一份白糖、盐、沙、黄豆、石子、果珍。

2、人手一条毛巾,人手半杯水。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入课题:

1、请幼儿猜一猜:水里、米里有什么东西?

师:小朋友看看老师前面有两个金鱼缸,一个缸里装着水,2、一个缸里装着米。你们知道水里、米里都有些什么东西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幼儿讲出水是透明的,能看见;米不透明,看不见)

(二)、让幼儿动手操作

1、请小朋友用米箩及有洞的塑料袋盛水。

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米箩和有洞的塑料袋,请你们用它们来盛水,看看能不能把水盛起来?为什么?

(请幼儿讲出结果,使幼儿明白水是会流动的)

2、请幼儿把桌上的白糖、盐等物品放在自己的水杯中。

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从桌上选几样东西放在杯子里,然后告诉大家你放了哪些东西?(请部分幼儿回答)

3、请幼儿用小棍搅拌,看看结果怎样。

师:请小朋友用小棍在杯子里搅一搅,看看会怎样?

4、请幼儿讲述实验结果。

师:现在老师请几个小朋友到前面来告诉大家你的杯子里还能看到几样东西,还有几样东西到哪里去了?

(引导幼儿讲出几样东西被水溶解了。)

5、扩散性思维: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东西会被水溶解。

6、请幼儿把杯中的水全倒入前面的金鱼缸里。

师:请小朋友想一想,过几天,水里的东西会怎样?水又会怎样?

(引导幼儿讲出豆子会腐烂,会发芽,水会变黑变臭)

(三)、教师总结

师:刚才我们小朋友把自己杯里的水全倒进了金鱼缸里,水立刻变浑了,过几天,水还会变臭,我们就说水被污染了。以后我们小朋友出去玩的时候就记住了,千万不要把东西扔进河里,不要污染我们的小河,我们要学会保护环境,好吗?

四、活动结束:

让幼儿将杯中的水倒入鱼缸,结果水变浑,幼儿理解到水是如何被污

染的,激发了幼儿保护环境的情感。

五、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探索实验的同时,感受到科学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六、活动反思:

中班常识活动“有趣的水”充分体现了尝试教学的精髓“先练后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活动开始请幼儿猜谜,充分地调动了幼儿的情绪,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由此引导幼儿认识到水是透明的这一特征。

尝试1,提供给幼儿米箩,有洞的塑料袋,幼儿通过尝试,发现水会流出来,米箩和有洞的塑料袋盛不起水来,由此得出结论:水是会流动的。

尝试2,提供给幼儿半杯水、小棍及各种物品,幼儿通过放物品搅拌、观察,发现石子、沙还在,而糖、盐不见了。引起幼儿探索、尝试的兴趣,理解什么叫溶解,并让幼儿利用生活经验来进行讲述还有哪些东西能被水溶解。中班科学区教案3 价值取向:

1、初步观察小水珠在高温下不会蒸发的原因;

2、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兴趣,养成乐于发现新事物、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材料设计:

1、一块电灶灶板;

2、水。

玩法提示:

1、插上电灶的插头,给电灶的灶板加强热;

2、过了一会儿,滴少许水在灶板的内槽中,让他们在内槽上形成水珠状态;

3、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虽然灶板温度很高,但是水珠并没有蒸发,而是在灶板上不停地颤动,像是在快乐地跳舞。

指导要点:

上一篇:餐饮店的推广广告词下一篇:给父母的公开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