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甲医院建设标准

2024-06-13

老三甲医院建设标准(共6篇)

老三甲医院建设标准 篇1

三级甲等医院简称三甲医院,是中国内地对医院实行“三级九等”的划分等级

中最高的一级。考核的主要项目包括医疗服务与管理、医疗质量与安全、技术水平与效率,民营医院也可以参与等级评定。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依照《医院分级管理办法》中的条例进行判定。编辑本段条件

三级医院:(病床数在501张以上)是向几个地区提供高水平专科性医疗卫生服务和执行高等教育、科研任务的区域性以上的医院。甲等:按分等评分标准获得超过900分为甲等。

《医院分级管理办法》

(1989年11月29日)

一、医院分级管理的依据、原则

对医院分级管理的依据是医院的功能、任务、设施条件、技术建设、医疗服务质量和科学管理的综合水平。医院分级管理的实质是按照现代医院管理的原理,遵照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科学规律与特点所实行的医院标准化管理和目标管理。医院的设置与分级,应在保证城乡医疗卫生网的合理结构和整体功能的原则下,由卫生行政部门按地方政府的区域卫生规划来统一规划确定。

二、医院分级与分等

医院按其功能、任务不同划分为一、二、三级。

一级医院:(病床数在100张以内,包括100张。[作者注]下同)是直接向一定人口的社区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服务的基层医院、卫生院。

二级医院:(病床数在101张--500张之间)是向多个社区提供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和承担一定教学、科研任务的地区性医院。

三级医院:(病床数在501`张以上)是向几个地区提供高水平专科性医疗卫生服务和执行高等教育、科研任务的区域性以上的医院。企事业单 位及集体、个体举办的医院的级别,可比照划定。各级医院经过评审,按照《医院分级管理标准》确定为甲,乙、丙三等,其中三级医院增设特等,因此医院共分三级十等。(注:实际执行中,一级医院不分甲、乙、丙三等。等的划分是按医院的技术力量、管理水平、设备条件、科研能力等按1000分计分而划分出来的。)。

各级医院之间应建立与完善双向转诊制度和逐级技术指导关系。

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建设成绩显著,科室设置、人员配备、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工作质量和技术设施等,按分等标准综合考核检查达900分及以上。

三级乙等医院

医院建设成绩尚好,其科室设置、人员配备、技术水平、工作质量、技术设施等,按分等标准综合考核检查达750-899分。

三级丙等医院

医院建设有一定成绩,基本标准考核合格,但与本标准要求尚有较大差距。按分等标准综合考核检查在749分及以下。三级丙等医院应有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三级特等医院和三级甲等医院是等级医院中最具权威的医院。编辑本段《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

一、医院功能与任务(50分)

(一)医疗服务(20分)

能提供全面连续的医疗护理、预防保健和康复医疗服务。

1、在高质量综合性医疗服务的基础上,提供高水平的专科服务。承担危急重症和疑难病诊治任务,开展双向转诊。

2、有足够的医疗服务辐射能力,年出院病人中应有一定比例来自医院所在地以外的地区或省。

3、按国家有关规定,参加当地急诊医疗网,在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能配合急救中心迅速做出应急反应,承担灾害事故的紧急救援任务,并能接受成批伤病员进行院内急救。

4、开展心理卫生、遗传找寻门诊服务和支持、指导社区医疗、护理、康复医疗服务。

(二)教学科研(15分)

1、承担高等医学院的临床教学和实习,能培养高级临床医学人才。并承担二级医院技术骨干的临床专业进修任务。

2、承担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科研课题。

(三)业务技术指导(10分)2

履行对下级医疗机构技术指导是医院的职责和义务,建立经常性技术指导与合作关系,帮助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解决疑难问题,培养卫生技术和管理人才。完成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或支农工作。

(四)预防保健(5分)

1、开展健康教育

2、承担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预防保健,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治工作。

3、参与城市初级卫生保健工作。

二、科室设置(30分)

医院科室设置应与其功能、任务和规模相适应。职能科室的设置应符合精简、高效的原则,适应管理工作的需要。业务科室应在《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指导下和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加强专科建设,部分一级科室实行二级分科,突出专科优势。

(一)临床科室(20分)

1、一级专业科室

应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及当地<医疗设置规划>的规定。

2、二级专业科室

内科:应至少设7个科室,下列科室中地个为必设科室 :心血管、消化、呼吸、血液、神经内科、肾内、内分泌等专业科室。

外科:应设普外、心胸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骨科等专业科室。

妇产科:应妇科、产科、计划生育等专业科室。

儿科:应设儿内、新生儿等专业科室。

3、重点专科

重点专科应依据《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设立。

全院应有3个以上的重点专科。

每重点专科有20张病床。应设综合重症加强监护病房(ICU或称综合加强医疗病房)或专科重症加强监护病房(或称专科加强医疗病房)

(二)医技科室及其他业务科室(10分)

除符合<医疗机构标准>外,还应设信息统计室 图书馆(室)

三、人员配备(30 分)

医院应配备与其功能、任务和规模相适应的卫生技术人员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除引应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外,还应满足下列条件:

(一)、实际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在编护理人数不少于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50%,病床床位与病房护士之比不少于1:0.4,具有大专以上护理专 业毕业文凭者不少于护士总数的20%,护理部正、副主任,内、外、妇、儿、急诊科、手术室及重点科室护士长应具有副主任护师以上技术职务,主管护师、护士结构合理(10分)

(二)、主任、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机构合理。(6分)

(三)、各一级科室和重点二级科室主任应具有主任医师技术职务,一般二级科室主任应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技术职务。(7分)

(四)、营养人员(具有营养士以上技术职务的人员)与床位比为1:200(4分)

(五)、输血科专业人员根据医院床位数、手术例数、用血量及工作实际情况确定。(3分)

医学院校附属医院以及教学医院,适当增加人员比例

四、医院管理(140分)

(一)、组织管理(25分)

1、医院应有健全的科学管理体系,各项管理工作均有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

2、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发布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卫生部发布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全国医院工作条例》、《医院工作制度》与《医院工作人员职责》,并结合医院实际,认真制定和不断

完善医院工作制度,各级务类人员岗位职责和岗前教育制度,并组织实施,加强标准化管理。

3、医院实行目标管理,应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计划。作好执行进度发协调,检查、考核与评价。

4、建立健全院内、外的监督制度,定期对医院工作和医疗服务质量进行评价。

5、院长应全面掌握医院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了解国内医院管理动态,强化科学管理意识;医院领导必须接受国家、省(自治区 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的管理专业岗位培训并获得培训证书。只能科室的领导也要接受岗位培训

6、有在职人员培训计划和经费

7、医院职工对院领导班子结构、合作和工作满意度≥80%。

(二)、信息管理(22分)

1、有健全的信息管理组织和有关工作制度

2、图书馆的中、外文医学图书和期刊能满足医教研需要

3、档案管理按《科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升级办法》(国家二级)标准执行。

4、对医疗、病案统计、财务、人事、药库、和图书情报等信息实行电子计算机管理。

5、各种统计、分析、编码及信息都必须擦却国家和部颁标准。

6、医院的各项信息必须真实、完整、准确并及时分析、反馈与利用。

(三)财务管理(15分)

1、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财会制度,加强财经律。

2、严格执行收费标准,实行主要服务项目明码标价。

3、贯彻“勤俭办院”的方针,加强经营管理 逐步开展成本核算。

(四)设备管理(19分)

1、有健全的设备管理和维修组织,配备一定的工程技术人员。

2、医院设备实行计划管理,建立健全医疗设备定期采购、保养、维修与更新制度。保证医疗工作需要。保证设备处于完好状态,提高使用效率,避免重复购置。

3、医院应重点保证《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规定达到的设备和其他基本要装备、急救设备、监护设备的配备,购置贵重仪器设备要经过论证。有关大型设备按卫生部有关规定执行。

4、贵重设备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

(五)总务管理(19分)

1、健全的总务管理制度 岗位职责和工作制度

2、般物质实行定额管理 有健全的采购 验收 入库 发放 报废等制度

3、主动、及时为医教研和职工生活服务。做倒三下(下收、下送、下修),保证三通(水通、电通、气通),及时处理三漏(漏水、漏电、漏气),做倒两满意(职工、病人)。

4、有意外情况下的供电措施 确保应急需要

(六)、建筑管理(8分)

1、医院建设要有总体规划,新建、改建、扩建要进行可行性论证、资料保存完整,符合卫生部《综合医院建筑标准》等建筑规范。

2、医院的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手术室、消毒供应室、急诊科等部门的建筑布局及人、物流向合理。室内采光、色彩设计符合卫生学要求。

3、医院旧建筑有定期维修计划,不得在危房中从事医疗活动。

(七)、安全管理(15分)

1、有健全的医院安全保卫管理组织。

2、有健全的医院安全保卫管理制度、措施及实施记录并定期对安全管理进行评价。、对易发生危险的设备及部门有特殊的管理措施,如高压力系统、高压氧舱 氧气供应室 危险品仓库 同位素室 配电室 手术室 细菌室等

消防设备齐全,标志醒目,定期检查更换,使用方便。

严格执行医疗用毒性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制度。

(八)环境管理(17分)、保持医院清洁卫生]、门诊、病房等医疗去禁止吸烟;保持整洁、安静。

3、搞好院内绿化、美化和道路硬化。、污水 污物 放射性物质等处理,有毒气体排放及消烟均应符合有关规定

五、医疗管理与技术水平(480分)

(一)医疗管理(105分)

1、建立健全医疗管理组织,人员配备合理,有相应的工作制度。有一位副院长分管业务工作。

2、制定切实可行的全院医疗业务建设规划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3、建立健全医疗工作制度诊疗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医疗质量标准,并组织实施

4、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制定质量管理方案,完善质量管理内部约束机制,进行全员质量教育,提高质量意识,定期对医疗护理、医技、药品病案质量管理进行监督、检查、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必备的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有: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可以与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合并)、药事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

5、坚持三级医师查房及各种病例讨论制度。建立健全病历质量检查考核制度 加强院、科、主治医师三级的检查考核。病历书写要求清晰、规范、完整、正确、及时、有要点、有分析、注重内涵质量,完整地记录各级医师查房、抢救 会诊、讨论意见不得弄虚作假。

6、高度重视医疗安全,增强全院人员医疗安全意识。加强医疗缺陷管理,制定措施加以防范,及时发生和纠正差错事故苗头。对已发现的差错、事故要及时上报,正确处理,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管人员的技术培训、考核,建立医务人员技术档案。

门诊管理,改善服务态度,简化手续、方便群众,努力消除“三长一短”(挂号、收费、取药时间长、就诊时间短)现象,并有相应措施,内外妇儿科每天应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出门诊,其中内科和外科门诊应每天保证二名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在岗,承担指导低年资医师帮助解决疑难问题的任务。本院医师出门诊人数应占在岗门诊医师总人数的65%以上。

加强急诊科建设,执行急诊首诊负责制,按卫生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在组织领导、布局和人员、床位、设备、药品、器械、通讯设备以及车辆配备等方面进行落实,保证医疗、抢救和转送病人的需要。

10、坚持危重抢救病人床旁交班制度,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坚守岗位

11、医技科室树立和坚持为临床第一线服务的思想,加强管理,保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缩短预约和发报告的时间。检验科必须建立室内质量控制系统,并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或本地区临床检验中心的室间质评活动(甲等医院必须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的室间质评活动).床学研究和临床用药的监督与指导.(二)、护理管理(75分)、贯彻卫生部关于加强护理工作管理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护理管理体制。、医院护理工作实行院长领导下的护理部主任负责制。药积极创造条件设护理副院长,实行三级或二级管理。

3、切实落实卫生部《医院工作人员职责》的有关规定,充分发挥中级以上技术职务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各级人员按技术职务上岗。

4、开展整体护理,有整体护理实施方案,通过模式病房逐步向全院推广。

5、建立整体护理病历,并不断完善。、完善各科疾病护理常规和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认真执行。

7、指定并完善护理质量管理方案,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护理部应有专门负责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副主任,各病房应有负责教学的护理人员。、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考核,建立业务技术档案,年培训率不低于15%;有分级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并组织实施;对护理专业大专以上毕业生的培养,使用计划药落实到个人。、加强护理管理人员的培训。护士长以上的管理人员必须接受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管理专业岗位培训并获得结业证书。

(三)“三基”、“三严”培训与管理(45分)、医院要坚持对卫生技术人员进行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简称“三基”)训练,培养严格要求、严格组织、严谨态度(简称“三严”)。

2、“三基”培训必须全员参与,“三基”考核必须人人达标。、要把“三严”作风贯彻到各项医疗业务活动和管理工作的始终。

4、医护人员人人掌握手心复苏急救术。

(四)医院感染管理(40分)

1、贯彻执行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感染的有关规定,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严格控制医院感染。

2、有医院感染控制方案及管理制度,关有监测记录、效果、评价及改进设施。

3、建立严格的消毒、隔离和法定报告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

4、有医院感染的教育培训制度,医护人员必须树立无菌观念,严格进行正确的无菌技术操作。

5、有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管理办法。、特殊区域的管理应达到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要求。

7、消毒供应室应达到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试行)的要求》。、消毒物品、物体表面、手、空气现场采样检验要达到规定的要求。

(五)输血管理(15分)

1、严格执行卫生部《采供血机构和血液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输血工作纳入本地区血液三统一管理。不得自找血源、自采自供血源。

2、建立健全输血工作制度、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建立质量考核指标和质量管理信息反馈系统。、临床输血要严格执行用血登记制度和用血报批手续,输血前必须执行输血前的检验和核对制度。

4、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有合理用血和成分输血的管理办法。

5、有严格控制输血感染的方案及管理制度,建立输血反应及输血感染疾病的登记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6、输血科应达到卫生部有关规定的要求。

(六)技术水平(200分)

医院要具有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医疗技术水平,能接受二级和部分三级医院的转诊。能正确处理复杂疑难病症。

1、临床科室(见附件一)(60分)

2、医技科室(见附件二)(60分)

3、重点专科(60分)

(1)、能开展“附件一”所列之重点专科诊疗技术,每个重点专科要达到国内或省级先进行列。

(2)、科主任或学科带头人应具有副主任医师技术职务,在国内本专业学术领域有一定的知名度。

(3)、专业人才形成梯队。

(4)、能开展与重点相应的实验研究。

(5)、部(委)省级以上科研成果。

(6)、国际间的学术交流。

(7)、每年在国家级(本专业领域核心期刊)或省级学术刊物发表的论文≥2篇。、护理(20分)

(1)、重点专科护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2)、开展整体护理,并能对下级医院提供技术指导。

(3)、能承担中、高等卫生学校互利专业的临床教学。

(4)、开展护理科研 每年护理科研或革新项目≥2项。

(5)、每年在省以上刊物发表的论文≥3篇。

六、教学、科研管理与水平(105分)

(一)教学 科研管理(45分)

1、有与功能和任务想适应的、健全的教学和科研管理组织,医院领导要有人分工负责教学、科研管理工作。

2、有切实可行的教学科研规划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与评价。

3、有健全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规章制度,做到有监督、有检查、有评价。

4、有比较稳定的教师队伍 并建立备课 评教 评学和检查性听课制度。

5、教学资料(电化教学材料、自编统编等)、教学设备(仪器设备、图表标

本模型、实验动物等)以及所提供的教室、示教室、病种、病人数量均能满足临床教学的需要。、执行卫生部有关“教学医院”的管理规定。

(二)、教学、科研水平(60分)

医院要具有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1、完成高等医学院校的临床实习任务

2、独立培养硕士或博士研究生。

3、毕业后教育 继续教育和进修教育正规严格效果好。

4、每年承担部委 省级以上科研课题≥2项。

5、在统计内,在国家级学术刊物(本专业领域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篇;参加国际学术交流≥1次。

6、按评审前三年统计,有省科技进步(成果)奖≥1项;部委、省科技进步(成果)奖≥2项。

七、思想政治工作与医德医风建设(65分)

(一)、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的办院方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10分)

(二)、有相应的管理体系和教育体制度。(5分)

(三)、坚持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5分)

(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贯《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建立健全廉洁行医措施,坚决抵制不正之风,奖惩分明。(13分)

(五)、以病人为中心,优质服务。(13分)

(六)、提倡敬业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对工作认真负责。(6分)

(七)、建立健全群众和社会监督制度,患者、合同单位对医院的满意度≥85%。(13分)

八、统计指标(100分)

1、入院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5%。

2、手术前后符合率≥90%。

3、临床主要诊断与病理符合率≥50%。

4、X线电子计算机体层成像装置(CT)检查阳性率≥60%(无CT者,此项不占分)。

5、磁共振成像装置(MRI)检查阳性率≥70%(无MRI者,此项不占分)。

6、大型X光机检查阳性率≥50%。

7、X光摄甲片率≥40%。

8、临床化学室间质评全年平均及格(VIS≤120)。

9、血液室间质评全年平均及格(改良偏离指数DI≤2)。

10、免疫室间质评全年平均成绩在全国平均成绩之上。

11、细菌室间质评全国鉴定正确率≥80%。

12、尸检率≥10%(新生儿尸检除外)。

13、急诊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

14、病房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4%。

15、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

16、同一病例一周内再住院率(检查时确定病种,同级医院比较)处于同级医院较低水平。

17、住院产妇死亡率≤0.02%。

18、活产新生儿死亡率≤0.5%。

19、麻醉死亡率≤0.02%。

20、门诊处方合格率≥95%。

21、门诊病历书写格式合格率≥90%。

22、甲级病案率≥90%(无丙级病案)。

23、陪护率≤5%(不包括爱婴医院产科病房)

24、一人一针一管一灭菌执行率100%

25、住院病人治疗饮食就餐率100%

26、住院病人就餐率≥80%

27、医院感染率≤10%

28、医院感染漏报率≤20%

29、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0.5% 30、病床使用率适宜范围85%-93%

31、平均住院日≤18天

32、病床周转次数≥17次/年

33、万元以上医疗设备、仪器完好率≥95%

34、完成指令性任务100%

35、卫生技术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合格标准为80分)100%

36、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合格标准为90分)100%

37、基础护理合格率(合格标准为90分)100%

38、特护 一级护理合格率(合格标准为80分)90%

39、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合格标准为80分)≥95%(根据护理模式改革的需要,护理文件由各地自定)。

40、开展整体护理病房数≥20%

41、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42、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43、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血)器用后毁形率100%

44、年褥疮发生次数0(特殊情况例外)

45、成分输血使用率70%计算公式: 各种成分血使用量(袋)子

各种成份血使用量(袋)+全血使用量(袋)×100%

46、单病种治愈好转率达卫生部颁发的病种质量控制标准。

47、单位病种病死率低于卫生部颁布的病种质量控制标准。

48、单位病种术后十日死亡率低于卫生部颁布的病种质量标准。

49、法定报告传染漏报率0

50、医疗责任事故发生次数0三级医院分等标准

本标准是三级医院建设和发展的标准,也是其水平和质量的评价依据。

一、科室设置

医院科室设置应与其功能、任务、规模相适应。职能科室的设置应符合精简、高效的原则,适应管理工作的需要。业务科室应在区域性卫生规划的指导和综合性发展的基础上,加强专科建设,实行二级分科,突出专科优势。

(一)临床科室 1.一级专业科室

设有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麻醉科、理疗科、康复科或老年病科、肿瘤科、家庭病床科、介入性放射科。

2.二级专业分科

(1)内科 :分设消化、循环、呼吸、神经、血液、泌尿、内分泌等专业科室。(2)外科:分设腹外、心胸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骨科、烧伤、整形外科等专业科室。

(3)妇产科:分设妇科、产科、计划生育等专业科室。(4)儿科:分设新生儿、儿内、儿外等专业科室。(5)其他:必设ICU病房(室)、CCU病房(室)。

(二)医技科室及其他业务科室

应设药剂科、影像诊断科、检验科、核医学科、营养科、病理科、物理诊断科、内窥镜室、手术室、消毒供应室、病案室、统计室、图书室、预防保健科。

(三)重点专科

1.全院应有2个以上重点专科。2.重点专科条件:

(1)学科带头人具有主任医师职称;(2)专业水平居国内先进行列;(3)专业人才形成梯队;

(4)具有20张以上床位,有开展本专业医疗、教学、科研所需的配套设备(包括设备中心的有关设备)。

二、人员结构

医院应配备与其功能相适应的技术力量,卫生技术人员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结构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1.医师与护士比为1∶2 2.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医师比为1∶3∶5∶7,护师以上占护理人员总数≥30%。

3.临床营养师以上职称人员≥2人。

4.工程技术人员(技师、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1%。5.各一级科室和重点二级科室主任必须是主任医师,一般二级科室主任应为副主任医师。

医学院校附属医院以及承担国家教学、科研任务的医院,按卫生部1979年《关于综合医院编制》规定,适当增加人员比例。

三、管理水平

三级医院必须实行科室管理。各级管理人员应具有与其管理职责相应的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医院院级领导班子要做到:结构要合理、职责要明确、职权要相称、工作要协调、效率较高。院长和副院长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1.全面了解三级医院的业务,具有中级以上卫生技术职称,三年以上三级医院工作和一年以上科室管理经历。

2.上岗前经过管理专业培训,掌握较系统的医院管理原理、原则和重要方法。3.能设计和组织制订医院综合发展规划、项目规划、工作计划,并能组织实施。

4.能了解国内外医院管理动态,充分利用有关信息资源,作为管理构思和决策的参考及依据。

5.具有随担医院管理教学、科研和指导管理学员实习的能力。

6.注意公共关系,能争取地方政府、各界人士、社区群众对医院的理解、关怀和支持。

四、技术水平

三级医院要具有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医、教、研全面发展的基础水平。能接受二级以上医院的转诊,能正确处理复杂疑难病症,有两个以上重点专科水平进入国内或国际先进行列。

(一)临床科室(详见附件)

(二)医技科室(详见附件)

(三)重点专科

1.学科带头人在国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2.能熟练地开展(附件一)所要求的诊疗技术。3.能开展实验室研究。

4.有部(委)、省级以上科研成果(见科研项)。5.有国际间的学术交流。

6.每年在国家级学术刊物发表的论文≥2篇。

(四)预防保健和社会医学服务

医院预防保健和社会医学服务,是现代医院的基本功能之一,是全院性工作,并达到较好水平。

1.指导基层,取得实验。

2.能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并有效果评价。3.能开展心理卫生、遗传咨询等门诊服务。4.开展家庭病床服务。

5.预防保健科能指导社区预防保健并参与院内环境管理和医院感染控制。

五、教学、科研

(一)教学

按照《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工作暂行规定》,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组织,并达到以下要求:

1.能承担医学大专院校的临床教学和实习任务。

2.有研究生(硕士、博士生)教育,有继续教育的制度、计划。3.教学经费使用合理。

4.教学队伍结构合理,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之比为1∶2∶4∶8。5.有备课、评教评学和检查性听课制度。教学资料(电化教学教材、自编统编教材等)、教学设备(仪器设备、图表、标本、模型、实验动物等)以及所提供的教室、示教室、病种、病人数量均能满足临床教学的需要

(二)科研

1.有科技档案、科研档案、科研计划、成果、档案管理。

2.在统计内,国际论文≥1篇;国家级论文≥10篇;参加或国际学术交流≥1次;主持全国性学术讲座≥1次。

3.按评审前三年统计,有国家二级以上科技进步(成果)奖≥1项;部(委)、省三级科技进步(成果)奖≥2项。

4.参加科研课题设计并参与实际研究的中青年人员获奖人数≥30%。

六、医疗设备

1.医疗设备应与其他功能相适应,三级医院应具有其所开展的医疗、教学、科研所必需的基本设备,常规设备必须配套完好,有健全的资源共享和提高效率的中心化利用形式。

2.抢救室,ICU、CCU病房(室)、手术室、消毒供应室、X光室、化验室、病理室、功能检查室、窥镜室及重点专科,要具有保证完成医、教、研任务的基本设备,并达到有关规定的标准。

3.对大型设备应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七、信息管理

医院信息工作必须与医疗、预防、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相适应要做到。1.及时、准确、全面地完成规定的各种卫生统计报表。

2.指导基层开展社区内人口动态和就诊病人的疾病发生动态的分析。3.根据需要参与并指导基层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登记报告监测工作。4.能开展医疗质量和成本效益分析工作。

5.能开展有关医院管理、药物、仪器设备及临床医学(含护理、医技等)的中外文化情报工作。

6.能开展信息资料科学分类、编码和索引编制工作。

7.能充分发挥各类情报和统计资料的效用,做到利用情况有记录、有评价、有改进措施。

8.能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

9.应设立医学图书馆(室),具有足够的中外文医学专业图书和期刊。

八、各项统计指标

1.入院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5% 2.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0% 3.临床诊断符合率≥90% 4.二级转诊病人重点专科确诊率≥95% 5.CT检查阳性率≥60%

(附有病例分析报告)6.大型X光机检查阳性率≥50% 7.核磁共振检查阳性率≥70% 8.临床化学室间质评实验室年均每次VIS<120(三级特等医院VIS<80)9.临床化学室内质控各项CV值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10.细菌质控 参考

11.尸检率≥15(新生儿尸检除外)

12.单病种治愈好转率(在同级医院中)处于较高水平13.危重病人急诊抢救成功率≥80% 14.危重病人病房抢救成功率≥84% 15.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 16.同一病例一周内再住院率(检查时确定病种,同级医院比较)处于较低水平

17.单病种病死率低于同级医院平均值 18.住院产妇死亡率≤0.02% 19.活产新生儿死亡率≤0.5% 20.单病种术后十日死亡率低于规定病种平均水平21.麻醉死亡率≤0.02% 22.门诊处方合格率≥95% 23.门诊病历书写合格率≥90% 24.甲级病案率≥90%(无丙级病案)25.X光摄片甲片率≥40% 26.五处护理表格书写合格率≥95% 27.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8% 28.基础护理合格率≥90% 29.特级、一级护理合格率≥90% 30.常规器械消毒合格率100% 31.开展责任制护理≥20% 32.陪护率≤5% 33.治疗饮食就餐率100% 34.住院病人就餐率≥90% 35.院内感染率≤10% 36.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0.5% 37.医疗事故发生次数0 16 38.医疗事故、严重差错定性处理正确100% 39.昏迷和瘫痪病人褥疮发生数0 40.年意外事故发生次数0

(含火灾、爆炸、建筑物倒塌、患者人身伤害等)41.病床使用率≥85%-≤93% 42.平均住院日≤20天 43.病床周转次数≥17次/年

44.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出普通门诊≥2次/周 45.完成指令生任务100%

(含抢救、援外、支边等)46.万元以上医疗设备、仪器完好率≥95% 47.万元以上医疗设备、仪器使用率≥30小时/周 48.医务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100% 49.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50.一个一针一管执行率100%

三级医院分等判定标准

医院应对其建设、管理、技术水平、工作质量、文明服务、成本效益等定期进行自我评价,并制定改进措施。省(市)医院评审委员会对医院质量水准按标准进行院外评价。根据评审结果将三级医院分为特、甲、乙、丙四个等次。一、三级特等医院

医院对建设成绩卓著。其总体水平居国内领先行列。部分专业能体现国际或当代医学发展水平,完全达到三级甲等医院标准的要求,另外还应达到以下要求:

1.各临床学科综合水平在国内处领先地位,能接受其他三级医院的转诊。2.至少一个以上重点专科跨入国际先进行列并具有一定影响。3.具有与世界卫生组织或国外学术机构合作的学术中心。

4.在同一评审周期内,承担2-3项部级以上科研究项目,至少获一项二级以上国家级科研成果奖。

5.能培训主治医师以上的进修人员,并具备培养博士和博士后的能力。二、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建设成绩显著,科室设置、人员配备、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工作质量和技术设施等,按分等标准综合考核检查达900分及以上。三、三 级乙等医院

医院建设成绩尚好,其科室设置、人员配备、技术水平、工作质量、技术设施等,按分等标准综合考核检查达750-899分。四、三级丙等医院

医院建设有一定成绩,基本标准考核合格,但与本标准要求尚有较大差距。按分等标准综合考核检查在749分及以下。三级丙等医院应有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老三甲医院建设标准 篇2

这一特殊群体是难得的一笔宝贵资源, 它具有不需要培训、成本低、能力优势等显著特点。如果能把他们返聘回来, 使他们“退而不休”, 就可以使这笔高智力资源转化为巨大的财富。然而, 由于种种原因, 这笔宝贵的人力资源目前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如何发挥这些老专家在医院中的作用, 是医院退休管理工作的一项新内容, 也已经成为摆在医院管理者面前的一项新课题。

1 老专家的特长和优势

1.1 思想过硬

老专家一生经历了无数政治风雨的考验, 思想端正, 作风过硬, 医德高尚, 对工作严肃认真, 一丝不苟, 无私奉献, 对患者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如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医院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但也使医院的价值观念遇到了新的挑战。其表现在工作上, 就是有少数医务人员在金钱和物质的诱惑下, 利用职务之便开大处方、滥做检查、收红包、开单提成等, 在社会上产生了恶劣影响, 直接损害了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形象。而医疗是以人为服务对象的特殊专业, 对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素养要求很高, 老专家严于律已的工作作风, 无私奉献的道德风尚, 几十年如一日、一丝不苟的工作习惯则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科室的其他工作人员。

1.2 医术精湛

老专家多是学术上的权威, 业务上的能手, 对工作中产生的各种问题更能看出门道, 认清本质, 抓住要领。医学是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的科学, 不仅需要高深的理论知识, 而且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医学知识, 特别是临床医学有着一定的相对性和概然性, 在一定程度上是经验的积累和传承。老专家行医多年, 医治过患者无数, 并且在治病过程中不断总结, 不断积累经验, 医术日益精湛。尤其在处理疑难杂症、急危重症患者时, 年轻医师由于没有实践经验, 往往感到棘手;而老专家则能凭借自已丰富的临床经验, 对病情作出准确的诊断并拿出合理的诊治方案。这些久经“沙场”的老将, 知识渊博、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知名度高, 因此, 有许多患者都是冲着专家慕名而来。所以, 老专家的实践经验是医院宝贵的资源和财富。

1.3 经验丰富

老专家大部分是本专业的技术领导骨干和学科技术尖子, 在学术上有相当的造诣, 在实践中有丰富经验, 并且有为社会再做贡献的强烈愿望, 治学相当严谨。他们具有多年的知识积累, 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以身作则, 精心带教, 就一定能够培育出一批中青年业务骨干。

1.4 组织管理能力强

老专家在医院工作了一辈子, 对医院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了如指掌, 对医院的未来发展也十分关注, 他们往往都是医院建设初期的创始人, 是科室业务发展的奠基人, 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对医院的发展前景提出建设性意见。

2 老专家没能发挥作用的因素分析

2.1 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

传统思想观念认为:让老专家安度晚年就是要“安闲”, 即让他们工作负担越少, 才越能达到安闲地消度晚年。但实际上, 如果过早地停止他们的工作, 使他们“老无所为”, 不但不能使他们安度晚年, 反而会加重他们的“失落感”和“无用武之地”的痛苦感。

2.2 工作岗位限制

医院的工作岗位有限, 只能安排一部分时间、诊室给他们坐专家门诊, 只能返聘极少部分专家继续回原科室工作。

2.3 部分老专家产生了消极心理

部分老专家在退休后, 由于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 心理上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反应, 如性格改变、孤寂感与衰老感, 进而容易产生“老而无用”的消极情绪, 在实施医疗行为中这种情绪影响了医疗服务质量, 甚至造成了不良后果。

3 发挥老专家作用的途径和方法

3.1 医院领导应该充分肯定老专家在医院过去建设中的作用, 肯定他们在建院伊始表现出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 鼓励他们将这种精神继续发扬光大;肯定他们几十年在医院建设中发挥的业务骨干作用, 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他们过去曾经是医院开拓建设时期的精英, 今天仍然是医院发展不可或缺的有用之才;尊重他们提出的建设性意见, 多创造条件让他们参政议政, 一方面可以提高他们关心医院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也广开了言路,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吸取到对医院发展有益的参考意见和建议。

3.2 鼓励老专家撰写他们的经验和技术, 利用报刊宣传栏和简报等宣传媒介, 大力宣扬他们的事迹。老专家精湛的医技、丰富的临床经验是值得青年医技人员认真去学习和体会的, 而他们高尚的思想品质、良好的医德医风、严谨的治学精神也是一部生动的教材, 也是需要继承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正确舆论的引导下, 大家会渐渐向他们学习, 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不断修正自己的思想, 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

3.3 请老专家指导, 进行业务培训 加强以“三基”为重点的业务训练, 请老专家亲自示范, 组织多层次的竞赛考核, 切实提高青年医护人员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水平。同时也请他们进行急救知识、技术, 危重、疑难病的诊疗要点及不良预后指标等培训, 使全体医护人员熟练掌握急救技术和应急方法。在此基础上也注意进行新技术、新理论、新进展的学习, 使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3.4 发挥老专家经验丰富的优势, 鼓励他们参与教学 让医技精湛、医术高明、经验丰富、人品高尚的老专家举办学术讲座, 为科室业务骨干、实习生和院内外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授课, 为其创造条件, 提供展示舞台。每周带学员上门诊、查房, 写带教日志, 将自己诊治疾病的思路、方法及时记录、整理、总结, 并指导学员运用到实践中去。让学员通过老专家对复杂、疑难、典型病例的讲解、示教、手术, 及时记录、虚心求教、刻苦钻研、细心揣摩, 努力把握真谛, 将老师的宝贵经验真正学到手, 并发扬光大。从而在科室培养出一批责任心强、工作努力、医德高尚的中青年业务骨干。同时建立一支年龄结构层次合理的人才梯队, 避免科室出现人才“断档”现象。

3.4 医院相关部门多组织、开展有趣的娱乐活动 发挥工会、团委和老干科的作用, 积极开展有益于老专家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 让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调动老专家的生活兴趣和工作热情, 让他们拥有自已喜爱的业余生活, 身心愉悦地度过休闲时光, 心胸更加开阔, 从而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

当前社会是一个崇尚和谐的社会, 在这良好的大环境下, 医院应该结合自身实际, 创造一个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增强医院的综合实力, 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医院在履行自身职能, 关注社会人群健康需求的同时, 对工作人员的发展要给予更多的重视, 制定计划, 创造条件, 不断满足工作人员在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实现自身价值、改善社会地位、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的需求, 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增强医院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确保医院服务的高水平、高质量。

医院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 篇3

DB 41/T 691—2011 医院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

201114发布 201214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 41/T 691—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南省公安厅消防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公安厅消防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建刚、范平安、韩建平、郭华杰、邢柯枫、袁利锋、于领。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张万民、赵伟刚、王计生、李帅、牛少伟、刘新兵、李志民、丁玮、康建国、刘正勤、康大生、梅红秀、王金玲、刘志亮、王新凯、孟庆伟。

I

DB 41/T 691—2011 医院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院消防安全管理的术语和定义、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和自我评定。

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行政区域内住院床位在20张以上(含本数)医院的消防安全管理。其他诊所、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等场所参考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907-1986 消防基本术语 第一部分

DB 41/T 627-2010 社会单位消防安全“三会三化”建设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 5907-1986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

发生火灾可能性较大以及发生火灾可能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单位。床位数在50张以上的医疗机构属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3.2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组织疏散逃生能力和消防宣传教育能力。3.3 消防安全责任人

法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非法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3.4 消防安全管理人

单位主管消防工作的负责人。3.5 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

单位从事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包括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和保安、专职

DB 41/T 691—2011 消防队员、志愿消防队员等。4 一般要求

4.1 医院新建、改建、扩建、装修或变更房屋用途时,应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申报消防设计审核或备案,经审核或备案抽查合格后方可施工;工程竣工后,应向公安消防机构申报消防验收或备案,经消防验收或竣工验收备案抽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2 医院应建立消防安全责任体系,明确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医院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医院的消防工作全面负责。职能科室、临床科室、医技科室负责人及病区主任是本部门(科室)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部门(科室)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4.3 属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医院应确定专兼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消防安全管理人由消防安全责任人指定。未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的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由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实施。4.4 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应认真履行国家消防法律法规规定的消防工作职责,并报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

4.5 医院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的特点,建立健全下列消防安全制度:

a)b)c)d)e)f)g)h)i)j)k)消防组织制度; 消防安全例会制度;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防火巡查、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制度; 消防(控制室)值班制度; 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

燃气、电气设备和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制度; 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制度; 其它必要的消防安全制度。

4.6 医院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的特点,建立健全下列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a)b)c)d)e)消防设施操作规程; 变、配电设备操作规程;

电气线路、设备安装操作规程; 电焊、气焊操作规程;

其它有关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4.7 医院应将下列部位确定为消防安全重点部位:

a)容易发生火灾的部位,主要有危险品仓库、理化试验室、中心供氧站、高压氧舱、胶片室、锅炉房、被服仓库等;

b)发生火灾时会严重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部位,主要有门诊楼、急诊楼、医技楼、病房楼、手术室、宿舍楼、档案室、微机中心、病案室、财会室、大宗可燃物资仓库等; c)对消防安全有重大影响的部位,主要有消防控制室、变配电间、消防水泵房等。

DB 41/T 691—2011 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应设置明显的防火标志,标明“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和“防火责任人”,落实相应管理规定,实行严格管理。

4.8 属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医院应建立健全消防档案,并在互联网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信息系统中及时填报本单位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信息。

4.9 属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医院应建立《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专卷》,确定专卷的信息录入维护和保管人员。《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专卷》内容信息应详实、准确,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更新和完善。《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专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单位基本概况,室外消防水源、道路、重点部位三标图,消防安全组织机构配置图,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消防设施、灭火器材情况,志愿消防队人员及其消防装备配备情况,消防安全疏散图示、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以及四个能力建设相关资料。

其他医院应将本单位的基本概况、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填发的各种法律文书及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相关的材料统一保管备查。5 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

5.1 医院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防火检查。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a)b)c)d)e)f)g)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措施及消防安全操作规程落实情况; 消防(控制室)值班、建筑消防设施运行情况;

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和用火、用电、用油、用气管理情况; 防火检查、巡查及火灾隐患整改情况;

员工消防教育培训、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落实情况; 消防安全管理档案记录情况; 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5.2 医院消防安全管理人应每日进行防火巡查,重点部位应加强夜间防火巡查,夜间巡查不应少于两次。巡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a)b)c)d)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 消防设施、器材是否保持正常工作状态,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完整、准确; 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影响使用;门窗是否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

e)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人员在岗情况;

f)医院的易燃制剂、高压氧舱等危险部位有无违反操作规程情况; g)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5.3 医院各部门负责人、工作人员应每周组织开展一次岗位自查。自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a)b)c)d)用火、用电、用油、用气有无违章; 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

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设置及完好情况; 消防设施、灭火器材是否完好;

DB 41/T 691—2011 e)员工消防知识掌握情况; f)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5.4 防火检查、巡查应填写检查记录,检查人员和被检查部门负责人应在检查记录上签名。5.5 医院的消防安全责任人为火灾隐患整改第一责任人,提供人员、场地、资金等资源,由消防安全管理人负责组织人员、落实火灾隐患整改措施。未及时整改火灾隐患的部门或个人,医院应根据相关奖惩措施对责任人进行惩处,并采取措施整改。

5.6 医院对检查、巡查和自查过程中发现的火灾隐患应立即改正,不能立即改正的,发现人应及时向消防安全责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报告,由消防安全管理人或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具体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确定整改部门、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

5.7 火灾隐患整改完毕后,负责整改的部门或人员应逐级上报至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责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对整改情况进行确认。对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或公安派出所责令改正的火灾隐患,应在规定的期限内改正,写出火灾隐患整改复函,并向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或公安派出所申报检查、验收。5.8 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医院,应自行将危险部位停业整改;对因涉及城市规划布局而自身不能解决的重大火灾隐患,应提出解决方案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或当地人民政府报告。6 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

6.1 医院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组织制定适合本单位实际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演练。做好第一、第二灭火应急力量建设,掌握初起火灾扑救的组织指挥程序。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制定的预案应包括下列内容,其他单位参照制订:

a)b)c)d)e)f)组织机构:指挥协调组、灭火行动组、通讯联络组、疏散引导组、安全防护救护组; 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

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 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通讯联络、安全防护救护的程序和措施; 其它需要明确的内容。

6.2 消防演练前,应通知医院工作人员和其他人员积极参与;消防演练时,应在建筑出入口处显著位置设置“正在消防演练”的标志牌,进行公告。

6.3 员工发现火灾应立即呼救并拨打“119”电话报警,起火部位现场员工应在1min内形成第一灭火应急力量,并采取如下措施:

a)火灾报警按钮或电话附近的员工,立即按下按钮或拨电话通知消防控制室或值班人员; b)消防设施、器材附近的员工使用现场消火栓、灭火器等设施器材灭火; c)疏散通道或安全出口附近的员工,引导人员疏散。

6.4 火灾确认后,消防控制室或单位值班人员应立即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在3min内形成第二灭火应急力量,并采取如下措施:

a)消防控制室或单位值班人员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同时,报告单位负责人; b)医院负责人迅速展开指挥,召集各行动小组按程序实施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

DB 41/T 691—2011 c)通讯联络组通知员工赶赴火场,并与公安消防队保持联络,向火场指挥员报告火灾情况,将火场指挥员的指令下达有关员工;

d)灭火行动组根据火灾情况使用本单位的消防设施、器材扑救初起火灾; e)疏散引导组组织引导现场人员疏散;

f)安全救护组负责协助抢救、护送受伤人员;

g)现场警戒组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火场,维持火场秩序。

6.5 医院应按规定设置消防设施,并按下列规定充分发挥消防设施在火灾扑救中的作用:

a)加强消防设施日常维护保养,自动消防设施由专门人员操作,确保完好有效;

b)设有消防控制室的医院,消防控制室应每日24h专人值班,每班不少于2人,值班人员和操作人员应取得消防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c)消防控制室在确认火灾后,应立即将火灾报警联动控制开关转入自动状态(处于自动状态的除外)。7 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

7.1 医院应按规定设置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灯,配备相应的疏散逃生设备。

7.2 医院员工应熟悉和掌握疏散逃生相关知识、技能及安全疏散设施管理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掌握安全疏散设施管理要求,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确保疏散指示标志等设置明显、功能完好;

b)熟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位置和疏散逃生路线; c)掌握火场逃生和火灾扑救中的自我防护技能;

d)掌握引导人员疏散程序,掌握疏散逃生设施的使用方法; e)熟悉单位疏散预案,参加应急疏散演练。

7.3 医院应逐区域、逐楼层明确应急疏散首位引导员和末位巡查员。火灾发生时,疏散首位引导员应通过喊话、广播等方式,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要求通知、引导火场人员正确逃生,末位巡视员应逐部位检查人员疏散情况。

7.4 发生火灾时,应按照以下顺序通知人员疏散:

a)二层及以上的楼房发生火灾,应先通知着火层及其相邻的上下层; b)首层发生火灾,应先通知本层、二层及地下各层; c)地下室发生火灾,应先通知地下各层及首层。7.5 医院应按照下列要求组织开展疏散逃生演练:

a)b)c)d)e)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其他单位至少每年组织一次演练; 组织演练前,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和预案内容教育培训; 演练应设置明显标识,并通知所有人员,防止发生意外; 根据不同对象,应采取防护措施,疏散完毕,及时清点人数;

演练结束后,应及时总结问题,做好记录,针对存在问题修订完善预案内容。消防宣传教育能力

DB 41/T 691—2011 8.1 医院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熟知以下内容:

a)b)c)d)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职责; 本单位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依法应承担的消防安全行政和刑事责任。

8.2 医院应确定专兼职消防宣传教育人员,具备宣传教育能力,具体实施本单位的消防宣传培训工作。8.3 医院应建立消防宣传和教育培训制度,定期组织开展消防教育培训。

8.4 员工上岗、转岗前应经消防安全培训合格;对在岗人员应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8.5 医院工作人员通过消防安全教育应达到以下要求:

a)

b)c)d)e)熟悉消防法律法规;

掌握消防安全职责、制度、操作规程、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掌握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掌握有关消防设施、器材的操作使用方法; 会报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疏散逃生自救。

8.6 医院应根据自身特点在人员密集的部位和疏散通道的显著位置设立“三提示”宣传标牌和宣传专栏,提示公众所在场所火灾危险性,提示公众所在场所安全逃生路线、安全出口的具体位置,遇到火灾等紧急情况如何正确逃生、自救,提示公众所在场所灭火、逃生设备器材具体放置位置和使用方法;其设置应符合DB 41/T 627-2010的要求。

8.7 医院应在主要出入口设置固定的“消防安全告知书”和“消防安全承诺书”。

8.8 医院应悬挂或张贴消防宣传标语,提示场所的火灾危险性,利用展板、专栏、广播、电视、电子显示屏等形式开展消防宣传教育。9 自我评定

9.1 医院应按照本标准至少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自我评定工作,并向社会承诺消防安全,具体由消防安全责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实施。

9.2 依据本标准要求,可采取现场检查、模拟演练、随机提问、查阅档案、组织考核等方法进行评定。9.3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自我评定内容应包括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防火检查、巡查、自查及火灾隐患整改情况,专职或志愿消防队建设情况,各级各类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和应知应会情况,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情况等。

9.3 评定结束后,应形成自我评定书面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组织评定的工作方法、发现问题、评定结论、改进措施等。属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医院应每季度将消防安全自我评定报告分别报送当地卫生部门和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或公安派出所备案。

DB 41/T 691—2011

参考文献

[1] GB 13495 消防安全标志

[2] GB 15630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3]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4] GB 5004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5] 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6] GA 587 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 [7] GA 654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 [8] GA 767-2008 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

老三甲医院建设标准 篇4

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为巩固我院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取得的成效,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水平,推动医院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有效防范医院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三年行动的通知》(闽政文〔2014〕201号)及《福建省人民政府安委会关于印发福建省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闽安委〔2014〕8号)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市县领导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和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现本质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用改革创新的措施办法,推进各医疗卫生单位安全生产科学化管理,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水平,促进安全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目标任务

从2014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巩固标准化建设取得的成果,健全完善医院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体系和工作体系,实施动态管理,提升达标水平。到2016年底,医院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率为100%。

三、标准评定

按照《福建省安全生产标准化级别评定标准》(闽安委办〔2011〕83号)及《福建省医院安全生产标准化级别评定管理办法(试行)》(闽卫医〔2012〕74号)的要求进行评定。

四、实施步骤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4年):制定实施方案,布置我院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的任务要求,进一步巩固其建设成果。

第二阶段(2015年):争取65%的医院安全生产标准化级别考评达标。

第三阶段(2016年):争取100%的医院安全生产标准化级别考评达标。

五、职责分工

“安全标准化提升三年行动”按照属地管理、“谁发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的职责分工,由“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活动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各相关科室联系活动小组领导具体负责指导和推动;医院办公室负责综合协调。

六、工作措施及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把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规定,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有科(处)室和人员负责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的日常工作。要制定工作计划,明确标准化建设提升的工作目标、进度和要求,细化措施,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统筹推进标准化建设,确保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如期完成。

(二)广泛开展宣传。医院要抓好安全生产全员培训与教育,并突出医疗急救等方面的技能培训。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法制宣传,普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增强安全生产法制意识,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素质,增强全员做好提升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掀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开展标准化建设提升工作的热潮。要重视医院安全文化建设,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充分运用各种宣传手段,开展标准化建设提升活动的宣传,为标准化建设提升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标准化建设提升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强化监督检查。积极开展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的自查自纠自评工作,巡检抽查并定期评估,将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与深入开展执法行动相结合、与安全专项整治相结合、与推进落实医院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相结合、与促进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相结合、与加强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相结合、与完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相结合,定期检查、考核,及时掌握提升工作进展情况和保障措施建立实施情况,研究解决提升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保障提升工程的顺利实施。另外,医院要做好新标准的培训工作,使参加级别评定人员熟悉掌握标准要求,严格执行标准,既要防止搞形式、走过场。要健全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对各相关科室负责人组织领导不力,导致医院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升工作不落实,措施不得力,效果不明显的,要责令限期整改。

(四)落实整改措施。医院要立足于治理大隐患、防范大事故,按照新修编标准要求,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未雨绸缪,进一步健全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明确科室和相关人员责任,一发现问题,立马处理。并落实整改资金,对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做到定人、定责、定资金、限期整改到位。要将提升工程的重点放在完善制度和建立长效机制上,紧扣医院特点,重点抓好消防安全,放射科、检验科、医用氧舱、氧气供应室、危险品仓库、配电室、压力容器及电梯等重要部门安全管理;做好特殊管理药品包括毒性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用放射性物质、剧毒试剂等危险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的安全管理;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与暂时贮存,及相关人员职业卫生防护措施管理等。要突出抓好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将标准化建设提升活动与医院评价、评审,创建优质医院和“平安医院”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同部署、同落实、同推进,同检查,不断开拓创新医院安全生产工作机制,构建医院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提高整体水平,保证提升工程目标的实现。

老三甲医院建设标准 篇5

本标准规定了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的术语、定义、建设要求、验收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行政区域内床位50张以上的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开展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2 术语与定义

DB/T1388的术语定义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 医院

以向人提供医疗护理服务为主要目的的医疗机构。2.2 养老院

为老年人养老服务的社会福利事业组织,又称敬老院。2.3 幼儿园

用于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学前教育机构。3 建设要求

3.1 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

3.1.1 对本单位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管理措施、执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等情况,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防火检查;单位内设部门负责人应每周开展一次防火检查。

3.1.2 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及其内设部门组织开展防火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a)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b)消防车通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有无堵塞、锁闭情况;

c)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设置及完好情况; d)有无违章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情况; e)员工本岗位消防知识的掌握情况;

f)消防(控制室)值班情况、消防控制设备运行情况及相关记录;

g)燃油、燃气等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使用是否符合有关国家技术标准要求;

h)防火巡查、火灾隐患的整改以及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i)厨房、灶间烟道每季度清洗情况;

j)消防水源情况,灭火器材配置及完好情况,室内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有无损坏、埋压、遮挡、圈占等影响使用情况; k)医院的易燃制剂、高压氧舱等危险部位有无违反操作规程情况;

l)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3.1.3 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应进行每日防火巡查,夜间防火巡查应不少于两次。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应利用本单位视频监控设备辅助开展防火巡查。3.1.4 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组织开展防火巡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a)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b)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有无堵塞、锁闭情况; c)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等情况;

d)重点部位人员在岗在位情况;

e)消火栓、灭火器、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情况; f)门窗是否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

3.1.5 员工应履行本岗位消防安全职责,遵守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熟悉本岗位火灾危险性,掌握火灾防范措施,每天进行本岗位防火检查,及时发现火灾隐患。

3.1.6 医院病房、养老院宿舍、幼儿园教室、宿舍等重点部位明确专人每日进行本岗位防火检查,包括下列内容: a)有无遗留火种,是否切断电源;

b)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有无堵塞、锁闭情况; c)消火栓、灭火器、逃生器材、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情况。3.1.7 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消防安全责任人对火灾隐患整改负总责,消防安全管理人和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具体负责组织火灾隐患整改工作,消防安全管理人、有关部门、员工应当认真履行火灾隐患整改责任。

3.1.8 发现的火灾隐患应当立即改正;对不能立即改正的,发现人应当向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消防安全管理人报告,按程序整改并做好记录。

3.1.9 火灾隐患确定后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当及时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确定整改措施、期限、部门和责任人,报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审批。

3.1.10 火灾隐患整改部门和责任人应当按照整改方案要求,落实整改措施,并加强整改期间的安全防范,确保消防安全。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措施,为整改火灾隐患提供经费和组织保障。

3.1.11 火灾隐患整改完毕后,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当组织验收,并将验收结果报告消防安全责任人。3.2 扑救初期火灾能力

3.2.1 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熟悉本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和扑救初期火灾的组织指挥程序。

3.2.2 员工发现火灾应当立即呼救并打“119”电话报警,起火部位现场员工应当于1 min内形成第一灭火力量,在第一时间内采取如下措施:

a)消防设施、器材附近的员工利用现场消火栓、灭火器等设施器材灭火;

b)电话或火灾报警按钮附近的员工立即通知消防控制室或单位值班人员;

c)员工负责引导、帮护人员疏散。

3.2.3 火灾确认后,消防控制室或单位值班人员应当立即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于3 min内形成第二灭火力量,及时采取如下措施: a)通讯联络组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要求通知预案涉及的员工赶赴火场,向消防队报警,向火场指挥员报告火灾情况,将火场指挥员的指令下达有关员工;

b)灭火行动组根据火灾情况利用本单位的消防设施、器材控制和扑救初期火灾;

c)疏散引导组按分工组织引导现场人员疏散;

d)房间附近员工负责通知房间内所有人员,确定房间内无人员后,在房间门上作统一记号标注;

e)安全救护组负责协助救护老、幼、病、残等行动不便的人员; f)现场警戒组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火场,维持火场秩序。3.3 组织疏散逃生能力

3.3.1 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和员工应当熟悉本单位疏散逃生路线以及组织人员疏散程序,掌握避难逃生设施使用方法,具备火场自救逃生的基本技能,定期组织疏散演练。养老院、幼儿园应定期组织老人、幼儿参加疏散演练。

3.3.2 发生火灾时,首要任务是将人员安全疏散。所有工作人员应遵循“患者、老人和儿童先撤、工作人员后撤”的原则,“避开火源,就近疏散,统一组织,有条不紊”疏散人员。

3.3.3 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的工作人员要熟悉工作环境,发生火灾时应当通过喊话、广播等方式稳定火场人员情绪,消除恐慌心理,积极组织人员采取正确的逃生方法,向安全出口、疏散楼梯、避难层(间)、楼顶等安全地点疏散逃生,并防止拥堵踩踏。3.3.4 发生火灾时,应当按照以下顺序通知人员疏散:

a)二层及以上的楼房发生火灾,应先通知着火层及其相邻的上下层的每个房间;

b)首层发生火灾,应先通知本层、二层及地下各层的每个房间; c)地下室发生火灾,应先通知地下各层及首层的每个房间; 3.3.5 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组织疏散逃生时对行动不便的人员应当采取人背、担架抬、轮椅搬的方法快而不乱地从各个房间疏散出来。为避免造成疏散通路堵塞乃至挤踏造成的伤亡,还应组织有关人员在人流交叉处、出入口等疏散通道重要环节进行强制疏导。其他工作人员按照分工对每个房间、角落进行搜寻营救被困人员。a)对危重患者实施火场营救时,可把病人和输氧、输液器具一起抬走;

b)对婴儿营救尽量使用婴儿呼吸袋,要轻抱轻放、使用空气呼吸器保护;

c)对营救残障人员(特别是耳聋、失明)时,可采取强制引导; d)对营救传染病患者,要穿防化服、佩戴空气呼吸器,事后要进行卫生处理。

e)营救疏散过程中要做好对患者情绪的安定工作,尤其是心脏病、肺心病、高血压等患者,要避免由于受到惊吓导致病情加剧等现象发生。

3.3.6 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必须掌握每天的人员数量情况,在人员疏散到安全地点后及时清点,对被疏散出的人员进行安抚。

3.3.7 火灾无法控制时,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应及时通知所有参加救援人员撤离。

3.3.8 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单位总平面图,每个楼层设置疏散指示图;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按规定设置指示标志。

3.4 消防宣传教育能力

3.4.1 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应当确定专兼职消防宣传教育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具备宣传教育能力。

3.4.2 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应当悬挂或张贴消防宣传标语,利用展板、专栏、广播、电视、电子显示屏等形式开展消防宣传教育。

3.4.3 员工上岗、转岗前、临时替岗人员,应经过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合格;对在岗人员每半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

3.4.4 幼儿园应利用儿歌、游戏、绘画、参观消防站等形式对幼儿开展消防安全常识教育;养老院服务人员提醒老人安全用火用电。3.4.5 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员工通过消防安全教育应掌握以下内容:

a)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等; b)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c)消防设施、器材的性能、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

d)报火警、扑救初期火灾、应急疏散和自救逃生的知识、技能; e)本单位安全疏散路线,引导人员疏散的程序和方法; f)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内容、操作程序。

3.4.6 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应在显著位置和每个楼层提示火灾危险性,设置“严禁吸烟”等警示性标牌,每个消防设施使用部位和灭火器设置点应设置一个使用方法标牌,消防车通道每50m应设置“消防专用车道严禁占用”提示性标牌,主要出入口应设置“消防安全责任告知书”和“消防安全承诺书”。

3.4.7 消防控制室应当悬挂《消防控制室管理制度》、《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职责》、《火灾接警处警程序》和《消防控制室管理应急程序》。4 验收

老三甲医院建设标准 篇6

《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医院评审标准》 (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简称《JCI医院评审标准》, 是由来自世界各大洲的专业人员组成的专家团制定与修订的, 国际上许多国家借鉴JCI标准来制定和确立医院评审标准方案, 因此对于医院管理十分具有参考意义。

JCI的宗旨目标

JCI的宗旨目标是不断地对医院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 更加注重患者的权利和感受。JCI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标准, 特别关注患者的安全, 其六大安全目标分别是:1.正确识别患者;2.改进医护人员之间有效的沟通;3.改善提高高警示药品的管理及安全性;4.确保对患者手术部位及操作正确;5.减少医疗感染风险;6.减少患者跌倒致伤风险。确保医院的整体协调连贯性, 医院服务是由医疗服务、医护人员和多层次的诊疗等形成的整体。

通过确保医疗可及性和连续性、患者与家属的权利、患者评估、患者治疗、麻醉和外科治疗、药品管理和使用、患者与家属的教育、质量改进与患者安全、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设施管理与安全、人员资格与教育、沟通与信息的管理等13个管理项目来规范医院的管理及运行, 通过医院管理的标准化运行, 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服务模式。

基于JCI标准的电子病历管理系统建设

JCI标准患者治疗 (COP) 章节COP.1中规定:在规章制度和程序指导下对所有患者进行统一规范的诊疗;COP.2规定:对每位患者的诊疗应有整合与协调流程, 并写入病历。通过电子病历系统采集, 存储患者诊疗相关的全部信息, 既包括应用于门诊、病房的临床信息系统的信息, 也包括检查、检验、影像、心电、超声、病理等医技科室的信息数据。上述功能可通过设立门诊医生工作站、住院医生工作站、住院护士工作站来实现。通过电子病历管理系统的建设, 使医疗行为受到有效的检测和监督, 有效减少人为差错的产生, 有效确保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既减轻医疗人员的工作压力, 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电子病历管理系统还应包括临床路径管理系统、合理用药管理系统、抗菌药监控管理系统、病历质量控制系统。

JCI标准中患者评估 (AOP) 章节中AOP.1规定:通过初始评价确定患者的医疗和护理需要并记录在临床记录中。利用临床诊疗指南, 特别是建立标准化治疗模式和治疗程序的临床路径管理系统, 由系统自动与住院医生工作站进行衔接, 自动采集提示入径病种的诊疗活动中的各项行为数据, 提供临床辅助决策, 并且具有路径执行、路径质控、路径统计等, 对各环节的操作流程进行规定和警示, 对医疗过程进行全方位监控, 对入径患者进行差异化分析, 可重点记录并分析变异原因;同时满足了JCI标准中质量改进与患者安全。QPS.2.1章节中规定:用临床实践指南、临床路径或临床规范指导临床治疗。围绕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等方面为临床医生提供多层次、多视角的统计数据服务, 从而有效扩大了临床路径的适用患者, 可持续提高入径人数 (图2) 。

基于JCI标准的PACS、LIS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JCI标准患者评估AOP章节中规定:对患者评估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 应在住院和门诊以及其他科室各环节中进行, 包括实验室和影像诊断检查结果, 以确定患者的诊疗需求。为确保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在多个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有效和及时性, 需要建设医院医学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 应包括CT、MR、DSA影像系统、超声图文信息系统、心电信息系统、病理图文信息系统、内窥镜图文信息等系统的全面整合;同时建立检验科的LIS信息管理系统, 高效及时地与门诊、住院医生工作站进行数据共享。

基于JCI标准的手术麻醉管理系统建设

JCI标准麻醉和外科治疗 (ASC) 章节中ASC.5及ASC.7规定:每例患者的麻醉治疗要有计划和记录;根据评估结果, 对每例患者制定手术治疗计划并做记录。建设手术麻醉管理系统, 可为手术室提供排班管理, 为麻醉医生提供麻醉单的自动采集和医疗事件记录功能, 同时可以实现手术麻醉临床信息数据与电子病历数据交互的功能, 合理设计麻醉医生工作流程和麻醉科室的管理流程, 实现手术患者入出转信息、LIS检验信息、PACS信息系统等的数据共享, 实现患者信息、手术申请、手术安排情况、手术麻醉记录等可查阅, 同时直接获取患者的医嘱信息、检查信息、检验信息、手术申请预约信息等数据, 并对手术过程中使用的抗菌药物进行统计查阅和查询。将手术麻醉的日常工作标准化、流程化和自动化, 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提高了工作效率, 更加有效地关注手术患者的生命安危, 提高了手术医疗安全性。

2.医院临床信息流向图

结语

JCI标准是世界公认的医疗服务标准, 代表了目前医院管理和医院服务的最高标准, 核心宗旨是立足于改进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几乎覆盖当前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HIS信息管理系统、LIS信息管理系统、PACS影像管理系统及手术麻醉管理系统, 通过借鉴JCI标准的国际医院管理的先进经验, 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 建设更加完善的、合理的医院信息化体系, 可逐步推进医院的精细化管理, 促进医院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 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建设中需整体考虑, 注重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目标的实现, 避免信息孤岛的产生, 完善各系统连接、异构整合, 共享资源, 只有这样才能基于JCI标准做好整体规划和设计, 避免重复建设和投入。

上一篇:东边县东边小学领导班子述职报告下一篇:窨井的故事作文2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