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书

2024-08-07

生命之书(精选8篇)

生命之书 篇1

重庆市杏林中学初

二、3 胡文欣

上帝对一个准备转世去人间的小天使说:放心的去吧,会有两个天使替我守护你的,他们的名字叫爸爸和妈妈!于是,小天使乘着流星在一阵婴儿的哭声中呱呱落地——那是我人生的华丽开端。

是的,上帝没有骗我,那两个天使尽心尽责的守护我,用浓浓的父爱和母爱包裹着我。不让我受一点伤害。他们把我当成一个易受伤的水晶娃娃,把我关在他们爱的城堡里,细心的呵护着我,于是我只能趴在窗边,眼睁睁的看着一个一个年龄和我相仿的孩子,看他们和蝴蝶追逐,和鲜花作伴,和风儿舞蹈……守护我的两个天使却不知道,我渴望和孩子们一起嬉戏,因为我也是自然的宠儿啊,我要像雏鹰一样翱翔在天空;我要像鱼儿一样漫游在水里;我要像闪电一样划破苍穹。但那爱的城门把我紧紧的关在爱的城堡里,把我阻挡在孩子们的欢乐之外,斩断了我和大自然的联系。我只能看着窗外的雨精灵飞舞,却不知他是否如蚕丝般柔滑,我只能看着窗外的白云浮走,却不知他是否像棉花糖般甜软,我只能看着窗外的的花儿摇摆,却不知他是否真的香气凌人。

我开始逐渐适应这温室花朵般的生活,我渐渐失去了对外面世界的了解,我麻木了。我的内心世界像广袤无垠的沙漠,没有一丝生机,只有无边无际的黑暗,不知睡了多久。在我五岁那年,一本带拼音的连环画出现在我的世界里——那是姑姑送我的礼物。它唤醒了喔沉睡的心,我翻开那本装订精美的连环画,我看见了上面无边无际的春雨,那逐渐成长的嫩绿的草---那是一个美丽的春天。仿佛我那干涸的心出现了一汪汪清泉,还有一丛丛逐渐成长的绿草。啊,那是和画中一模一样的春天呀,我感受到那水中传来的一丝丝清凉,那草的娇嫩,那鱼,那鸟,那虫的欢乐,这就是大自然吗?这就是大自然的感觉吗?我深深的迷恋着这样的感觉,我深深的喜欢上了读书。

精神上长期的干涸,让我几近疯狂向书中索取。我爱那变化无常而又软绵绵的白云;我爱那时而如天蚕般垂下无际,时而又疯狂敲打着大地母亲的双重性格的雨;我爱那如洁白的鹅毛飘飘洒洒的飞落的雪花……

曾几何时,我用想象的翅膀飞到爱神乌拉的金冠上,摘下上面最大的最漂亮的,美丽得让天后都羡慕的紫色宝石;曾几何时,我又飞到格林童话里看到和老鼠结盟的猫咪一而再,再而三的偷吃他们共同储存的猪油时滑稽的表情;曾几何时,我飞到巴黎的夜空看繁星,飞到寒冬的塞外赏雪,飞到三月的日本观赏樱花雨。那是多么的自由和逍遥啊,这一切都是书,全都是书给与我的,它变成了我的天使之翼,帮我摆脱城堡的约束,让我重见美丽的大自然,让我环游辽阔的知识海洋。

书,已经成了我的生命,已经成了我的灵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紧紧的依附在我生命之树的根系上提供营养,让我在人类文明的台阶上站得更高,懂得更多,让我直逼那傲人的金字塔塔尖。

生命的春天,好像来了!

生命之花,已经含苞!生命之书

生命之书 篇2

关键词:亡灵节,骷髅文化,场景色彩,角色造型

2014年是动画影片异常丰富的一年, 这一年我们欣赏了很多精彩纷呈、风格各异的动画影片。在这些影片中, 越来越多的关注民族文化题材, 关注地域特征差异性所带来的文化区别, 让不同民族的文化真正变成世界的文化。以墨西哥文化为背景的《生命之书》就是这样一部充满了浓郁墨西哥文化元素的动画影片。该片在诸多的娱乐动画影片之中很是亮眼, 尤其是奇特的画风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影片瑰丽斑斓、色彩丰富, 故事围绕着墨西哥的鬼节展开, 让我们这些外国人从影片中感受到一种截然不同的充满异域风情的快乐的时尚的绚烂的“亡灵”文化。

一、影片编剧中的民族历史和宗教信仰

《生命之书》的故事从一群不喜欢去博物馆的孩子们被迫来到博物馆参观展览展开, 博物馆管理员郁闷的迎来今天的最后一批游客, 一群调皮捣蛋的小孩, 美丽的管理员小姐接过指引牌, 要给这群小游客看一些特殊的东西。他们来到墨西哥区, 这里瑰丽斑斓, 色彩丰富, 炫目的图腾柱挂在墙上, 充满墨西哥文化特色。她给孩子们展示了一本名为《生命之书》的书, 那上面记录了每个人的经历, 生命之书的保管人是留着云彩胡子的制烛人, 墨西哥的传说中, 人死后有可能去到两个区域, 被生者惦念的人会来到“铭记之地”, 那里有美丽的女神掌管, 繁华欢乐, 不被记挂的人会来到“遗忘之地”, 那里凄凉悲惨, 由男神掌管。故事就从这墨西哥一年一度的亡灵节开始, 随着镜头的推进, 影片进入了另一个色彩斑斓世界, 这是一个关于亡灵神话的世界, 马诺洛、玛利亚和华金是青梅竹马的好朋友, 男主马诺洛出生在斗牛世家, 却热爱着音乐, 梦想做一个音乐家, 但是因为受到家族传统和父亲不停地用血统用爱约束着他, 迫不得已只能去斗牛, 但是马诺洛无时无刻不带着他挚爱的吉他。影片中马诺洛和华金同时喜欢上了玛利亚, 男主角马诺洛要击败情敌华金, 赢得爱人玛利亚的芳心, 影片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很古老、常规的童话故事。以亡灵节为原形, 以爱情为基石讲述了一个神灵与三个青梅竹马之间暗藏赌约的爱情故事。电影充满了哥特式元素, 但又没有阴森恐怖和压抑的感觉, 多了欢乐与浪漫, 让影片充满了快乐与奇趣。影片简单明了的为我们展开对故事剧情的描述, 情节铺垫与开展的方式也做足了充分的准备, 虽然有别于好莱坞动画制作公司对画面处理的流畅度与接受度, 但这种浓郁的墨西哥风情为人们呈现出了崭新的热烈奔放的视觉效果, 突出了墨西哥的异域色彩。

这个故事创作灵感来自墨西哥传统节日“亡灵节”。在墨西哥, 亡灵节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孩子们从小就被告知这项传统节日。在墨西哥小学生的《公民知识》课本上, “亡灵节”被列为墨西哥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孩子们从课本上知道:“11月1日和2日的亡灵节是我们为那些已经不和我们在一起的人举行的节日。这不是一个悲伤的节日, 相反, 是一个充满色彩的节日;人们用食品和其他东西为死者布置祭坛;在公墓里弹奏音乐, 并且写一些‘骷髅’诗互相取笑。这是西班牙殖民时代以前就有的印第安习俗、印第安文化;阿兹特克人就是这样庆祝的。”影片的开篇镜头就基于这个事实, 表现了孩子们去参观博物馆, 跟随一位美丽的讲解员一起了解什么是“生命之书”什么是“亡灵节”, 镜头也由此开展出来, 将一个异常精彩的号称宇宙中心的小镇展现在观众眼前。“亡灵节”犹如中国的“清明节”和“中元节”、天主教的“万圣节”, 都是生者对已逝者纪念的日子, 但墨西哥与其他国家对于“死亡”有很大的不同认识, 我们在清明节是哀思逝者, 节日里充满一股浓浓的忧伤。而在墨西哥, 墨西哥的土著居民印第安阿兹特克人认为, 死亡既是生命的归宿, 也是新生命的开始, 逝者更需要欢乐的气氛, 因此在这个节日里没有哀伤杜绝哀愁, 节日里洋溢着的欢乐气氛, 是告诉生者要勇敢乐观的活着, 在充满爱的回忆里快乐的生活, 才是对逝者最好的怀念, 表现了墨西哥民族乐观豁达的性格和对待死亡的幽默态度。大概只有在墨西哥这个国家, 这个纪念逝去亲人的日子才会变成一场爱和快乐的盛宴。按照民间风俗, 11月1日是墨西哥的“幼灵节”——祭奠死去的孩子, 11月2日是“成灵节”——祭奠死去的成年人, 这两天通称为“亡灵节”。因此, 每年的11月1日-2日, 墨西哥民众就举国欢度“亡灵节”, 节日中人们都要隆重地庆祝, 所以亡灵节宛若一场嘉年华会, 人们带著面具到处游走, 在街上招摇过市, 表示亡灵归来, 并会吃骷髅形状的糖, 面包上还装饰有鬼的形象。在这个节日里, 人们会在墓地通往村庄或者小镇的路上撒上桔黄色万寿花的花瓣, 让亡灵踏着芬芳的小路循着花香归来。夜晚来临时, 人们又会在自家门口点上南瓜灯, 为亡灵上门引路, 这个南瓜灯与“万圣节”的南瓜灯有异曲同工之处;人们会在搭建的私人祭坛上摆着玉米羹、巧克力、面包、南瓜、糖骷髅造型的人物、万寿菊和逝者生前喜爱的食物, 让亡灵享用。“亡灵节”祭坛上的面包与平常食用的面包是不同的, 不同的形状又有不同的含义, 有的做成“人”形, 有的“人”形不带“腿”, 表示“鬼魂”;被叫做“罗斯凯特”的螺旋状面包, 表示生命的轮回;做成千层饼形状、并带有装饰的面包叫“奥哈尔德拉”, 意在欢迎亡灵的归来。在影片中, 也还原了这样一个充满爱和浓郁墨西哥欢乐风情的祭祀场景, 没有哭泣声, 没有阴冷昏暗的光线, 人们用蜡烛把堆满万寿菊的祭祀台层层围住, 烛光闪闪的暖暖的映照在人们的脸上, 那是浓浓的思念和回忆, 生者在这个时候静静的感受着已逝亲人的回归, 感受和他们的亲密接触。在这个祭祀场景里, 我们能感受到墨西哥这个民族对于生死的豁达和敬重, 人们沉浸在爱的回忆里, 满足和愉悦的表情挂满脸上, 并没有太多的伤感, 他们相信逝者永远活在他们的身边活在他们的记忆中, 不会消失, 他们不会停止对逝者的想念, 因为死去的人只要有人想念就不会去往“遗忘之地”, 而是和故去的家人一起快乐的生活在“铭记之地”, 一旦停止想念, 逝者就真的消失了, 消失在“遗忘之地”。

导演若热·R·古铁雷兹曾在采访时提到他的创作初衷时说道, “我不断向人推荐这个故事, 大家都说:‘这个故事很酷, 但你永远不可能拍出来, ’对于其他文化而言, 它可能挺黑暗的, 但事实上, 亡灵节是很积极正面的东西, 讲的是以快乐的方式纪念离开我们的人。”影片将“亡灵节”这个节日气氛渲染到了极致, 不但刻画出了现实世界的人们对这个节日的追捧, 也跨越性的描绘出地下亡灵世界对这个隆重节日的重视, 通过这部影片让全世界的人们都了解到了墨西哥这个欢乐祭祀的奇特民俗, 和他们对死亡的赞美与欢愉, 而并不像其他国家与民族那般的惧怕死亡。影片的主旨很简单却充满了满满的正能量, 人要坚信自己的初心, 就如片中掌管“铭记之地”的女神拉穆埃尔特对男主马诺洛说道, “愿你永远保持着纯洁、勇敢、乐观之心。”

二、民族文化对影片美术风格的影响

《生命之书》是全3D制作动画, 但是却让人耳目一新, 区别于其他3D动画, 它最大特点在于它唯美绚烂的场景表现和纹样繁复却时尚俏皮的角色造型, 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墨西哥“亡灵节”这个有着浓郁特色的民族文化。虽然墨西哥的“亡灵节”与其它西方国家有相似之处, 具有西班牙殖民前的印第安民族与西班牙人的双重渊源, 但是, 本质上还是继承了印第安人传统, 表现出印第安文化特征, 以及他们特有的幽默和理念。墨西哥人普遍认为, 这一文化主要是继承了古代印第安人, 特别是玛雅人或阿兹特加人的观念。而且来源于现在被称作“美索阿美利加文化”最发达的时期。虽然,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也受到殖民时代欧洲文化的影响。但是, 墨西哥人总是愿意把他们所继承的古老的文明、文化作为民族的特性, 来区别于他们和其它的西方国家。这种意识是根深蒂固的, 因此这个节日带有浓厚的印第安民族文化特色。影片中的角色造型有强烈的印第安文化特征, 我们可以看到在影片中的祭祀台上都摆放了可爱鲜活又时尚的骷髅形象的人偶, 在表现逝者时也以骷髅做基本造型, 配以各种绚烂的服饰和装饰。这个骷髅也是墨西哥“亡灵节”中的一种特有文化。在任何一个其它地区或国家, 骷髅都是带给人不舒服的感受, 或恐怖或阴森, 但是在墨西哥文化里, 骷髅是美丽的是时尚的, 它们体态优美, 衣着鲜丽, 佩戴着夸张而造型各异的饰品, 让人一眼看到它们就能被它们的优雅和热情所感染。事实上在墨西哥的报纸上也会在“亡灵节”这一天, 用整版的篇幅刊登总统、内阁部长与知名人士的骷髅漫画, 并配上墓志铭。被画成骷髅的人也引以为荣幸, 并无反感或生气。在首都墨西哥城, 政府有关部门为了展示这种古老的文化, 还特地组织各区文化部门在市中心的宪法广场上搭起各种各样的祭坛, 摆放各种各样的盛装打扮衣着华丽的骷髅人体, 这些骷髅无不欢乐无比, 它们或呲牙微笑, 或打开双颚大笑, 或用牙齿叼着雪茄, 或抱着吉他唱歌, 或头戴大礼帽身穿拖地礼服, 或穿着婚纱与新郎一起, 总之这些原本令人头皮发麻阴森可怕的骷髅, 此时却是优雅又欢乐多多充满了生命力, 亡灵在墨西哥人眼中从来都不是一个惊悸与可怕的世界, 他们如此热爱和点缀打扮骷髅, 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骷髅文化, 表现出他们对民族文化特性的继承和发扬。影片中角色造型还大量使用了印第安文化中的图腾造型, 如玛利亚的父亲有着类似猪鼻孔的红红的大鼻子和下巴以及脸上的图纹, 这个造型特征来源于印第安文化根雕图腾柱中的人物造型, 大大两个的鼻孔和饱满的鼻头, 用这样的造型表明着他的领袖身份以及守护族人的使命, 印第安图腾柱的作用就是守护族人保护领地。头饰是印第安文化中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中图腾纹样也代表不同的意思, 曾经的尤卡坦半岛的玛雅妇女不分老幼都身着宽松的白色绣花裙, 头戴色彩艳丽的鲜花;男人则身穿宽松的白色衣裤, 头戴草帽, 脚穿草编凉鞋, 酋长和战士则头戴独特的头饰——鹰羽冠, 直到今日, 印第安人在重要场合还是戴着这种鹰羽冠, 显得格外庄严、雄壮。战士们戴鹰羽冠是它代表着某些战功, 没有战功的人没有资格戴这种鹰羽冠。冠上的每根羽毛都与自己的确定的战绩相一致, 所以冠上的羽毛越多, 他的功劳就越大, 越受人尊敬。印第安人把羽毛作为勇敢的象征, 荣誉的标志, 还经常插在帽子上, 以向人炫耀。拥有鸟羽象征着勇敢、美貌与财富。影片中的角色造型也遵守了这一特征, 片中的女性角色大多身穿花裙佩戴着鲜花, 如马诺洛的母亲身穿一件漂亮的花裙, 战士角色会在帽子上插着羽毛, 有的一根有的两根有的很多, 马诺洛在“铭记之地”遇见的了不起的卡梅洛·桑切斯就头戴了插有七根羽毛的帽子, 隐喻战功显赫。而“铭记之地”的女神拉穆·埃尔特造型更是采用了卡翠娜骷髅造型设计, 卡翠娜是墨西哥版画家何塞·瓜达卢佩·波萨达于1913年所创造的锡版画角色, 卡翠娜通常有纤细的身段, 高约38厘米, 并穿着华丽的女装, 头戴鲜花帽子, 不过全身都是骷髅。波萨达创造出卡翠娜后, 这个角色并没有受到重视;法国艺术历史学者让·夏洛特在墨西哥革命后不久重新查看了波萨达的作品, 并将它们推广开来。卡翠娜随后便成为墨西哥艺术的代表之一。现在卡翠娜已是墨西哥的重要形象, 尤其是在每年11月1日至2日的亡灵节活动之中。

影片中的场景同样充满了浓烈的民族文化风格, 场景中装饰元素都烙上了印第安文化的象征, 如博物馆里的墨西哥展馆, 墙壁四周挂满了骷髅造型雕塑, 印第安图腾柱, 还摆放了带着宽大草帽的雕像。抽象的线条和设计感极强的图腾, 结合色彩鲜艳交错的图案, 整个画面热情浓烈精彩纷呈, 这样的画面洋溢着民族特色是墨西哥文化的浓缩与象征。片中场景和角色在造型上汲取了印第安文化中的图腾绘画风格, 运用了抽象线条, 几何形状的身体或高大方正, 或矮胖浑圆, 每一个角色都有生动饱满的人物性格。场景中除了利用了大量的古文明符号、图腾、几何图形、抽象线条来表现墨西哥民族风情, 大胆的运用色彩也是该影片另一出彩的地方, 在符号、设计感极强的图案中填充了五彩斑斓的颜色:如马诺洛死后去到的“铭记之地”, 用颜色填充了大量印第安图腾柱及骷髅纹样, 让这些元素变的丰富多彩, 在这里没有死去后的阴暗和冷涩, 有的是绚丽多彩、暖黄温馨、热情和欢乐颜色, 整个场景色调, 以墨西哥热烈奔放自由的民族性格做基调, 描绘了一幅五彩斑斓的场景画面, 使得整个作品像一个绚烂而梦幻的童话世界。

三、影片配乐所散发的浓郁民族风情

墨西哥是一个热爱音乐的民族喜欢弹奏吉他, 他们在葬礼上都会弹着吉他唱着轻快的歌曲, 为逝者送行。为了谱写吉他曲, 影片专门邀请了古斯塔沃·桑多拉拉作为音乐的制作人, 古斯塔沃·桑多拉拉是一位非主流音乐人, 弹着一手美妙的吉他, 他的音乐风格揉合了摇滚、爵士与传统拉丁乐, 以此形成了他独特的充满异域风情的简洁的音乐风格。《生命之歌》总共采用了二十首歌曲, 来渲染烘托动画中的剧情气氛。马诺洛抱着吉他在玛利亚窗外弹唱爱的告白曲, 这首浪漫抒情《I love you to much》不仅打动了玛利亚也打动了观众, 随后玛利亚终于答应和马诺洛约会, 在点满蜡烛的桥的那一边, 马诺洛背靠着大树低咛浅唱着《creep》这首唯美的爱之歌曲, 用歌声吸引着玛利亚缓缓向他走来, 此时此情, 音乐是最好的情绪表达。该片的音乐获得了第72届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动画长片原声带BGM提名。

四、发掘和发扬民族文化中的瑰宝与精神

《生命之书》是一部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惊艳华美之作, 让墨西哥的奇特民族文化被世人所知晓, 可以说, 是这个民族特色孕育了这个动画。墨西哥的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克塔维奥·帕斯说:“死亡其实是生命的回照。如果死得毫无意义, 那么, 其生必定也是如此。”“死亡才显示出生命的最高意义;是生的反面, 也是生的补充。”这不但成为带有墨西哥民族特征的文化现象, 也表现了墨西哥人的价值与哲学观念。墨西哥人是从古代印第安人的哲学中, 继承了这种对生命的看法。信仰在黑暗中给人巨大的精神力量, 这就是信仰的魅力所在。民族的历史往往会对这个民族烙下鲜明的印记, 影片的欢乐气氛正显示了墨西哥民族对亡灵的信仰和与身俱来的乐观开朗的性格。动画片《生命之书》根据这些历史故事民族文化进行了改编, 赋予了“爱”鲜活的生命力。为所有观众展现了一次墨西哥文化的视觉盛宴。

参考文献

[1]新华网《墨西哥的亡灵节》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9/01/content_1057028.htm.

[2]维基百科卡翠娜http://es.wikipedia.org/wiki/La_Catrina.

[3]百度百科玛雅文化http://baike.baidu.com/link?url=XNL9t LMl RAu ex6Fg Y8Bf V2coqvd OF9ln Vctp2YWA1c6Df Cbxm6fz NBCbj OIcgajy Rw N f9-Zz3n DWZlf2s Cmys V3by Ro JQ3DPnmy Bb Y-Muv7.

翻看这本生命之书 篇3

小时候的天空如同清水漂过的蓝衬衫,阳光跋涉千里,在我家的阳台沉沉睡去。我目不转睛地看尘埃在绒黄色的光线中跳着芭蕾。这一米阳光让小家充满橙子味棉花糖的味道。

童年的回忆中。睡前时光是最饱满而深刻的幸福片段。每当月亮爬上云端向我挥挥手时,我就会窝在妈妈的身边。开着壁灯,书本温柔地承接住鹅黄色的灯光。妈妈看杂志,而我也有模有样地看《淘气包马小跳》。那个时候,爸爸很少回家,但我希望爸爸干脆不要回家睡觉,不然我要一个人睡一间黑漆漆的房间。妈妈总笑我傻,赌我长大了就会不愿和她一起睡觉了,我跺跺脚,愤愤不平,然后委屈无比地进入梦乡。

天气有晴也有雨,生活也如此。青春期的叛逆如同洪水猛兽,再真心的规劝都会变成尖酸的耳语。初中的时候我已厌倦了弹琴,妈妈喋喋不休,说自己是很有远见的,哪怕条件艰苦也要送我学特长,然后举出一大堆不知真假的例子。妈妈生气时。弯弯的眉毛会变成折断的竹竿,眼睛可以去当红绿灯。而我用戴着耳机漠视回应,心想,我们就像普吕多姆笔下的两颗星辰:“近在呼吸之间,却不知道我们的视线,其实远隔着亿万光年。”

波涛汹涌过后总会归于平静,狂风暴雨过后总会雨过天晴,妈妈终究不会生气,我也终究还是发了芽抽了条。每当明亮的旋律从我指尖流出,微风荡漾,琴音随风飘荡,妈妈总会静心聆听,陶醉其中,对自己当初作出的狠心决定而满意不已。乐声中的妈妈。虔诚享受,像一杯澄净的白开水,不甜。却给了我最好的。

马蹄穿花而过,岁月弥漫着阵阵艾草的芬芳。如今我的个头早已高过妈妈,走进高中,时间便像海绵里的水,使劲挤也不一定有。陪妈妈的时间越来越少。我发现妈妈脸上被岁月雕刻出深浅不一的皱纹,它们由眼角铺展开来,就犹如湖面上荡开的层层涟漪。

青春羽翼,划破回忆;泪水欢笑,激起涟漪。我一页页翻看我的生命之书,却发现每一抹笑容都有她的支持。每一次落泪都有她的守护。这一路走来,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我用真心串起这条珍珠项链,送给妈妈。

尼采说:“心中充满爱时,刹那是永恒。”你带上这串项链,微笑,这美永恒。

读后…

从嗷嗷待哺到咿呀学语,再到蹒跚走步,我们都缺乏抗御外来伤害的能力,如小草般脆弱。此时,母亲给予我们精心的呵护。但当我们渐渐成长,母爱似乎越来越少,她“狠心地”把我们扔上生活的列车,逼着我们学习、练琴、写字……生气反驳也罢,莽撞抵抗也罢,我们的倔强还是伤害了母亲,也灼伤了自己。其实,她只是害怕有一天自己再也不能遮风挡雨时,孩子会无力抵抗这世上的风吹雨打。

在音乐里去任何地方

寇清菱

我想我应该是喜欢音乐的。事实上。在这世上不应该有人不喜欢它。音乐该是云霄之上的神仙赐予我们的厚礼。有时我觉得。只有透过音乐。我才能感知到我们所向往的所谓的生活欢愉和岁月静好。

我自认为会弹半吊子钢琴,但老实说不算主动,更别说热爱了。或许是实在不熟练的缘故,我总觉得如果我一心想着弹。却反而听不出其中的美了(当然疼痛的手指也在暗中作祟)。所以比起这个,我更愿以观众的角度去倾听。

我喜欢许多歌曲。比方说著名的《花楸树》,每次听到,总要想起那漫天的白花在朦胧的暮光中轻飞曼舞,在黯淡的星光下悄然飘落,仿佛放缓了时光的脚步。我也喜欢《追梦人》,它的曲调有些出人意料的空灵哀婉,而少有豪迈壮丽。它让我想起那些无比灿烂的梦想;让我想起那些执着的人们,追寻着远方地平线上猎猎飞舞的旗帜;让我想到他们的足迹和歌声,慢慢地被时间吞噬,如陈旧的誓言,如褪色的赤红,一点点在风中消散,无影无踪,再也找不到曾经奋斗的痕迹。

然而人类的拙作却是无论如何比不上自然的浑然天成。就拿草原上的音乐来说吧。那些白杨标直挺拔,静静地伫立在无垠的原野上,这时忽来一阵劲风,撩动了翠绿的叶片。那风声便是旋律。悠扬婉转,无拘无束。它时而轻声低吟,时而猝然长啸,像纵情的歌手一般忘我。而树叶飒飒的声响则是伴奏,不知疲倦地如清泉般流淌着,远胜文人墨客喃喃地吟诗。而这美妙的协奏曲中不时插进几声飞鸟的鸣叫,更是增添了一抹亮色,叫人情不自禁地想要融入这场美妙的音乐会。

我常在想。为何我喜欢音乐?我最终感到,原因不仅在于当沉浸在音乐中时我可以摆脱一切束缚与羁绊,我可以去任何我想去的地方,见任何我想见的人,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更在于我能感到生命中最纯真的情感,并让它们不加掩饰地融入心房。(指导老师:江武金)

读后…

我们总有很多情绪无处释放,也有一股脑的想法无处倾诉,可是,没有人有耐心听自己讲完故事,也没有人喜欢听自己抱怨生活。酝酿好的语言,张嘴却呼出一团空气,然后低头笑笑自己。我们只得求助音乐,求它带我们逃离现实的束缚和羁绊。我们藏在音乐的世界里,不用刻意压抑什么,任由它们生,也任由它们灭。流淌的音乐宛若一条安静的河流,我们就像站在岸上的人,看着那些暴躁的情绪、压抑的思想慢慢熄灭,消失。

一粒红尘

莫贤

“得不到与已失去/我像一粒小小的尘埃/漂浮于浩瀚的宇宙/我生在水里/我长在树上/我从来没有这么自由……”合上《一粒红尘》,如同高空飞行的人踏上了那久违的土地,我松了一口气。满脑海浮现的只有寥寥几字——得不到与已失去。

每个人生命中都有一座城,城里住着最原始的那个自己,只有他才知道“我”的本质是什么。于叶昭觉而言,她只是万千世界的一粒小尘埃,她贫穷,但不安于命,她害怕的只是做了所有努力来反抗命运。到头来却只能成为像父母那样碌碌无为的人。她没有如好友邵清羽一样优越无忧的家境,甚至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她年纪轻轻就饱尝了人间冷暖;而后呢,她拼命,她不依,也得不到她所追求的安稳。或许,人生真如风中野草,命运手里攥着镰刀。

nlc202309041822

“我曾认为人生的轨迹是个饱满的圆,可最后我却发现我没能与第一个失去的东西重逢。”面对男友的抛弃和好友邵清羽的背叛。叶昭觉仿佛失去了两臂,从此她所信仰的两件东西——爱情与友情不见了。其实,好友邵清羽家境富裕,似乎生来就握着一副好牌,可上帝呀是公平的,邵清羽一切都有了,唯独没有爱。她与叶昭觉长达十年的友情,唯一的基础源于她能从叶昭觉的身上寻找优越感。人生或许就像一块拼图吧,认识一个人越久越深,这幅图就越完整,但始终无法看透,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谜。我无法说这里面任何人的对与错。毕竟我们都只是一个过客。没有权利评价他们痛过笑过的黄金岁月。

故事一步步发展,很多人喜欢猜结局,悲情点的,会问叶昭觉是不是自杀了,而向往美好终点的,会想象白马王子驾着南瓜马车将她带到仙子的国度。可这些都不是,我们双脚踏着的是土地,每天面对的是波澜起伏的现实与生活。一路走来,不断失去也不断拥有的叶昭觉仍然振奋了起来。没有结局,因为一切都在继续。谁又能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呢?只是不管怎么样,她都拥有很多,有即使生活拮据却依然疼惜她的母亲,有具有同种语言的乔楚……最重要的是,她有不可一世的勇气。

她生在尘埃里,可她挣扎着在尘埃里开出了花朵。我想,如此的她最好,一切的得不到与已失去都是云烟,眼前的拥有就是这世上最珍贵的东西。

我想,我们活着,已然伟大。

读后…

以为的刻骨铭心,不过是云淡风轻;以为的生死纠结,不过是无尽的惆怅。从此,我们把自己扔进绝望和孤独里,颓废也罢,挣扎也罢,最终还是自己把自己从泥潭里救出去。这个世界上最神奇的事情,就是有一天发现身边的支点都倒下的时候,自己也没有倒下。不是没有退路,而是我们生来就不会做逃兵。就像叶昭觉在这个故事里,即便带着伤痕,也会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即便是一粒小小的尘埃,也会自由地漂浮于浩瀚的宇宙。

借别人的眼睛看自己

李瑞

早晨起来。阴霾密布。扒拉一下乱得像鸡窝一样的头发,头昏沉沉的——感冒了。被各种杂物塞得满满当当的小屋有些移不开脚,焦头烂额的作业本、可怜兮兮的试卷铺满了一桌……每天睁开眼睛就一个字——烦!

有人说,生活,外面是一袭华美的袍子,里面却爬满了虱子。虽说这于我有些严重了,但是我自觉日子也正是如此。莫名的疲惫与失意让日子时时瘙痒。却无可抓挠。

正躺在床上怅然叹息间,室友醒了,异常烦躁地一脚踢开被子,一阵抓耳挠腮之后愤怒地吼道:“白天困得要死,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什么办法都试了,啥用都不管,怎么办?怎么办啊?!再这样下去。非得被老班踢出教室不可!我真羡慕你,无论发生了什么,你倒头就能呼呼大睡。真是幸福啊!”

我?幸福?我怔住了。幸福,有无数人给它下定义、作诠释,竟不曾想到简简单单的好睡眠也是幸福?

正在苦笑着,电话铃响了,朋友打来的,一开口便连连叫苦:“这大清早的就被老妈拽起来读书、做题,简直没有一点人身自由了!每天接送上下学,我又不是幼儿园小孩子!整天唠叨不休,耳朵都起了老茧了!……唉。你真幸福啊,有信任你的老妈。宽容无比,有求不应,羡慕死我啦!”

怎么?又是幸福?一直以为遥不可及的“幸福”二字,居然被两个人用到了我的身上。难道我真的幸福吗?

也许是吧。在室友眼里,我不会失眠,可以随时酣然入梦;在朋友眼里,我有民主的父母,生活随心随性,一切任由自己做主。可是,在我的眼里,室友和朋友也很幸福啊。室友有姣好的容颜,有优异的成绩,有热情张扬的个性,有八面来风的人脉关系,这一切都令我羡慕得垂涎三尺。朋友有贴心细致的母亲,每天一放学就能品尝到美味可口的饭菜,大事小事都会有人帮着出主意,生病了也有人问长问短。他们,真的很幸福啊!

但是,这是我眼中所见的,而他们只见到自己的不如意,不幸福。

我们何不换一个角度,用别人的眼睛看看自己呢?

比如我吧,成绩不太优秀,但总在进步之中;住所虽然狭小,但“五脏俱全”,有充足的阳光,有极为便利的水电;父母虽不能来陪读,生病了无人照料。但我有充分的自由,有求必应的朋友,有锻炼自己长大的环境……

真的,我真的很幸福呢!

于丹说,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的太多,看自己心灵太少。诚然,若得知足常乐,不必远到天涯寻觅幸福;幸福其实很简单,就是要懂得借别人的眼睛看看自己。(指导老师:赵克明)

读后…

我们常常艳羡那些在太阳底下的人,他们所向披靡、一往无前,不依赖外物而骄傲挺立着。而我们只能躲在角落里唱一首忧伤的歌,孤独地自我拉扯。有一天,那些坚强而无敌的人脱下武装对我们说:“你们的生活好幸福,可以安静地相爱,快乐地流泪,把只属于自己的小幸福与小忧伤唱成温暖的歌。”这一瞬间,我们才发觉自己的眼睛从未睁开过,就这样在别人的光环下盲目地流浪着,差点丧失感受幸福的能力。

不再潮湿的故事

李美林

你抱着我,眼泪一滴滴地落,打在我的心上,湿了一片。天黑了,喧嚣渐渐散去,显出疲倦的脸色,树木和水泥房也开始静默。他们都睡了,你却执拗着不肯跟今天说再见。

十五年的光景,你还是没学会消化眼泪,悲伤轻轻一推,你就会被打倒在地,但也还好,你习惯小心隐忍,习惯偷偷将悲伤装进口袋,从不对他人大方。除了我。

我从你出生就开始陪伴着你,在没人的时候,你会卸下武装。倒在我的怀里呢喃,源源不断的眼泪就这样。顺着你的眼角,从发梢滑落,再滴进我的眼中。

你喜欢讲故事,我会静静倾听,你放心我从不背叛,也明白我深深懂你。泪水浸湿我的衣服,我会在明天将它悄悄蒸发,不留一片阴影。而你,还是可以在第二天,笑容明媚。

我会陪你挨过漫长黑夜,我会倾听你的酸甜心事,我会处理好你的点点悲伤。我是世界上除你父母外最爱你的人,是陪你度过日子最多的人,我是你的爱人。

最近,你还是会给我讲故事,只是眼泪少了,装悲伤的口袋囊中羞涩。好几次,我看见几粒阳光从你的眼里蹦出,它们掉在我的身上,灼痛了我。我害怕阳光,却为这阳光大肆欢喜。我期望你身上的阴霾散去,让积蓄的悲伤裸露在金色下,直至散灭。

我爱你,但我更爱不再潮湿的你。

后来,你的故事里开始反复出现一个男孩,他合乎你对异性的所有期望。他教你如何采集落花枯叶制作书签,他送你五颜六色的水果糖,他替你拂去额头上的汗珠,他在月亮下对你说出浪漫的话……哗啦啦。一粒粒阳光从你的眼睛、嘴角、耳朵、心口流出,你却没发现我的身体在变得稀薄。

冬日的清晨,你逃离温暖的被窝,穿着睡衣,赤脚踩地,心急地拉开百叶窗,兴奋地向外招手,眉眼间是抑制不住的烟火。你匆忙更换衣服,洗漱完,穿上靴子跑下楼。我从黑暗的角落起身,移到窗前。白茫茫大地,你坐在男孩的自行车后座上,咯咯咯笑着。

你很少再给我讲故事,我并不难过,当你睡着的时候,我在虔诚地为你祈祷。可是。我的女孩,你在雪地里跑得太快,一不小心就会摔倒,而你捧在手心里的那一滴水尽管晶莹剔透,却会因为一个踉跄而四分五裂。

熟悉的夜晚,你躺在我的怀里,没有哭,没有讲故事,沉默如同黑夜。你说你连哭的力气都没有了,而我没有出声。你说你是不是太软弱了。因为总是哭。我摇了摇头,仍旧沉默。你问我会不会一直陪着你,我重重地点了点头。

其实,你不必问我为什么对你这么好。你知道的,我是你的影子爱人,又或者说,我就是你。我希望你开心、快乐,希望你青春年少的岁月里,不再有潮湿的故事。

读后…

总有人,在一段时光里,把另一个人当成自己的神,想取悦他,拼命对他好,受尽委屈也要追寻那模糊朦胧的美感,但不论耗费了多少时光,最终都无疾而终。这蜜糖终究变成了有害身心健康的砒霜。沉默的路灯下,拉长着的影子,最初的繁华微缩成萧瑟。这时,突然有个声音说:“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会永远等着你的。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地方,总会有这么一个人。”苦苦寻它不见,原来它就是自己的影子。它明明就在自己身边,却仿佛透明人,不是我们的无视,而是我们在感情里丢失了自己。

编辑/梁宇清 张婷

生命之书有关的作文高一 篇4

有一天,我在看一本书,书名叫做《神秘的公寓》这本是十分好看我看的如痴如醉,连妈咪叫我做卫生也忘到脑后去了,后来还被妈咪修理了一顿! 哼!我真可怜呀!我帮妈咪做完卫生就上楼去看书了,呀!我的书……书……怎么不见了呢?我像一个没气的皮球,拉耸着脑袋,我不放弃!我像一匹马到处寻找着“食物”,为什么?他怎么会不见呢?前面打扫卫生的时候还在呀,难道他自己长腿跑掉了?不可能!

一天……两天……我一直寻找着它,可是还是一无所获,我再找,有了一点线索,一天……两天……我一点一点的找,我问了:爷爷.奶奶.姑姑.妹妹……总算在爸爸那儿找到了,原来被爸爸放起来了,起死我了,老爸你害我找的好苦,都怪你我才整天无精打采的!老爸这一切都怪你!于是,我有按老爸说的地方一一找了一遍,我先去找了厨房,没有,又在了书房,没有,最后,在书柜上找到了它。我一找到它我就像一头饿了很久的大象,贪婪的读着。

我啊看书到了一个连自己也都无法自拔的地步,我的一生也只想与书为伴,长大我想成为一名作家写出许许多多的图书让孩子们比找的一个无尽的生命之泉还要高兴,因为书籍是全世界13亿人口的全部。

生命之书电影读后感400字 篇5

这部电影的故事很简单,甚至显得老套,无论是导入故事的方式,故事的内容,还是故事叙述者自身的故事。不过它介绍了一种陌生的文化,这一点就很有意思。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对墨西哥这个国家的概念比“没有”好不了多少,这部电影像是为我打开了通向另一种文化的一扇小窗口。

它以墨西哥的亡灵界为主题,但并未在剧情中过多的用叙述来介绍这个节日,而是用角色来演绎。起初我觉得在剧情中针锋相对的女神La Muerte与男神Xibalba搞到最后居然是一对情侣的设定非常俗套,不过差了点资料之后有所改观。

统治“怀念之地”的La Muerte的造型来自卡特里娜骷髅头(一个身着盛装的女性骷髅造型,墨西哥文化尤其是亡灵节的重要代表形象),而Xibalba这个古怪的名字其实是玛雅文中“冥界”的意思,统治无人纪念的亡灵所居住的“遗忘之地”,就好像被西班牙殖民者统治之后,古代印第安文明走向灭亡,现代的墨西哥人不再崇拜玛雅人的神明。

然而对于这个国家来说,古代和现代真的就是不相容的、割裂的么?

这部电影用这么2个看似针锋相对的神明的真正关系来暗示答案,就像“亡灵界”这个节日本身就是传承自玛雅文化的土著节日与天主教的节日相互融合的产物,它依然是具有独特性的,与西班牙这个殖民者不同的。

另外还想说一点,这部电影里的女性角色都塑造的不错,从女主角到女神到男主的妈妈到男主的双胞胎表姐,虽说在动画片里喊几句女权主义的口号都快成了政治正确的标志,不过喊总比不喊好。

男主的歌声挺甜,对牛弹琴的那支歌最动听了。

沙之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博尔赫斯及其作品。

技能目标:领会作品的内容;理解“虚构”对小说表达的重要性; 了解小说“虚构”的艺术。

情感目标:把握小说题旨的多义性;能以积极健康的态度看待“无限”

教学重点:如何理解小说的核心意象“沙之书”。

教学难点:小说中真实与虚构的关系。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博尔赫斯是幻想文学的先驱,是一个“玄想型”的作家。他的作品常在东方异国情调的背景中展开,荒诞离奇且充满幻想,带有浓重的神秘色彩。

二、课文研讨

1、概括一下小说的情节: 一个退休了的图书管理员从一个推销员那里买了一本圣书,叫《沙之书》。一开始他沉迷其中,转而开始害怕和逃避,最终他把书放在图书馆的地下室里了。

2、《沙之书》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请快速浏览课文后回答。

无穷无尽,书的图案没有重复。

很老的书,“书页磨损得很旧”,应该有点历史了。

神秘的书,来自印度孟买的,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给人一种神秘感。

书的页码是无序的。

3、这本《沙之书》现实中并不存在,它并非事实,但给人感觉却好像真的存在一样。它的真实性体现在哪些地方?或者说小说哪些地方让你信以为真?

心理真实:小说开篇来一串几何学概念,用数学的术语给我们讲述了哲学上有关无限的命题,我们相信了无限,那么对他的那无限的“沙之书”也就容易信以为真了。

细节真实:选取一些生活中的场景会使小说看起来更逼真。

书贩(身材很高 外表整洁 透出寒酸 灰色衣服 灰色箱子 稀疏、泛白的金黄色头发苏格兰奥尔卡达群岛人)

书的样式(八开大小 布面精装 书页磨损 印刷粗糙每页两栏 版面分段 排得很挤 还有页码、插画)

书的来历(平原上的村子 用几个卢布和一部《圣经》换来 主人不识字,属于最下层的种姓)

看书藏书(用放大镜检查,排除伪造的可能;把书藏到图书馆里,就连通向地下室的楼梯都写得很仔细,偷偷放在阴暗的搁架上)

人物地名真实:小说中,“我”曾经是个图书管理员,而博尔赫斯本人也曾当过图书管理员。博尔赫斯曾说过,他小说中的人名地名绝大部分是真的。由此可见,博尔赫斯对待虚构的态度:让虚构嵌入现实之中,与现实浑然一体。

4、博尔赫斯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讲,现实就是幻想,幻想就是现实。从这个角度看,这样一部虚构的“无穷无尽”的书在现实中肯定有象征意义。那么它可以象征什么呢?

无限之物:

如无止境的欲望,无穷大的世界,琐碎繁杂的生活、强大的异己力量、神秘的未知世界、不知其数的金钱、无法挽留的时间、变化无常的命运、浩瀚无穷的知识、让人身心俱疲的爱情等等。

(1941年,博尔赫斯就曾经写过一个名为《巴别图书馆》的短篇。在那个短篇里,作者把宇宙想像为“一个数目不明确的,也许是无限数的六面体回廊所构成的图书馆”这同样是一个无限之物。)

5、小说主人公“我”对待《沙之书》的态度变化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这一变化过程说明了什么?请找出有关的词句具体说说。

(好奇—钻研—渺小—敬畏—恐惧---逃避/坚持)

起初好奇,然后设法得到,接着是钻研,但发现对它了解越多,不了解的部分也更多,于是意识到自己的渺小无奈,紧接着迷失于无法自拔的敬畏,随之而来的是恐惧,最终选择逃避、放弃,让沙之书淹没在图书馆的书海之中。

面对好奇之物,有时我们会勇往直前,比如那些探索宇宙的科学家;而有时会望而却步,比如在对待克隆技术是否推广于人这件事上。我们为什么不进行到底呢?害怕这个社会陷入混乱。“我”对《沙之书》态度的转变过程,其实就是我们在面对未知事物时的心理变化过程。只是有时我们会选择坚持下去,有时我们会选择像小说中的“我”一样逃避。

为什么最后“我”要躲避这本书呢?

它的无穷无尽让我害怕。我们已经习惯了“有限”“有序”的概念,突然面对这样一个无限无序之物时,反而会有一种无所适从感,甚至是恐惧。

我们很多人害怕黑暗,因为它的不可知。我们在面对无法把握的事物时,总会莫名其妙地紧张。正因如此,更显出这篇小说的真实性,因为它把人在面对无穷无尽之物时的心灵的真实深度刻画出来了。

7、走近博尔赫斯——迷宫的制造者

在20世纪60年代,拉丁美洲的文学出现了兴盛的局面,涌现出了像胡安、博尔赫斯、马尔克斯等一大批文学大家。这个时期也因此被称为是“拉丁美洲文学大爆炸”时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一位作家——博尔赫斯的作品。

博尔赫斯(1899~1986)阿根廷诗人、小说家兼翻译家,被称为是“影响欧美文学的第一位拉丁美洲作家”。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一个有英国血统的律师家庭。在日内瓦上中学,在剑桥读大学。掌握英、法、德等多国文字。中学时代开始写诗。1919年赴西班牙,与极端主义派及先锋派作家过从甚密,同编文学期刊。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1935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从此奠定了在阿根廷文坛上的地位。1950年至1953年间任阿根廷作家协会主席。1955年任国立图书馆馆长、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哲学文学系教授。1950年获阿根廷国家文学奖,1961年获西班牙的福门托奖,1979年获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奖。

博尔赫斯是一位只写小文章的大作家,他一生都没写过长篇小说,可以说是一个“以小文章而成大气候”的作家。博尔赫斯对自己的评价:“我是一个作家,但更是一个好读者”。读书在博尔赫斯的一生中是具有压倒性优势的活动。博尔赫斯的一生几乎都是以书为伴的。他从小沉浸在父亲巨大的藏书室中,工作后又担任图书管理员、图书馆馆长。1955年被任命为国家图书馆时他的双目几近失明,但博尔赫斯仍以口授的方式继续写作,成就惊人。博尔赫斯最有名的小说有两部,还有一部是《小径分岔的花园》。

他的婚姻生活并不如意。他长期独身,由母亲照料生活,直至68岁才与孀居的阿斯泰特•米连结婚,3年后即离异。母亲辞世后,他终于认定追随他多年的日裔女秘书玛丽亚•儿玉为终身伴侣。他们1986年在日内瓦结婚。同年,一代文学大师在日内瓦逝世。

三、探究与升华

1、小说中还有很多富有深意的内容可以去挖掘,比如: 博尔赫斯为何把书的结局安排在图书馆?

小说中的“我”为何把“沙之书”和《一千零一夜》放在一起? 为什么是“沙之书”而不是“石之书”?“木之书”?“铁之书”? “你的沙制的绳索”有什么含义?„„

2、写一篇读后感。(作业)

参考文章

“沙之书”,是一本既占据有限空间,又能够无限繁衍像恒河中的细沙一般无法计数的魔书。每个人都有这本书,作者就是我们自己,记载着各自的精彩,各自的无奈,各自的困惑。

我们不知道我们什么时间来到这世上,就象《沙之书》,有封面有首页,却不知道从哪一页开始,序是我们的父母写上去的;我们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会离开,就象《沙之书》,知道会有封面会有底页,却不知道从哪一页结束,跋是别人写上去的。至于目录,有信仰的人会说是上帝编的,没信仰的人,消极的会说是命运编的,积极的会说是自己创造的我们是正文的作者,却不认识书中的文字,细看来只是一串串的脚印,有深有浅,有前进,有后退,有徜徉,有徘徊。我们不知道会在哪里短暂停留,也不知道会从哪里重新上路日子重复的流过,故事不重复的发生,没有一页的内容是相同的,随时有不可预知的内容增加。我们刚看清楚现在的样子,而现在已成了刚才成了昨天成了历史。回看前面,我们知道某些事已发生,但我们想不起记载在哪一页,甚至想不起它已发生过;翻看后面,后面还是空白,我们知道有些事将发生,终不知会发生在哪一页。

生命之书 篇7

一、原则:依法用人真远见, 伯乐相马多误区

韩非子早年在荀子门下求学的时候就意识到, 选任官吏对国家而言是极其重要的。作为执法者的官吏, 其强弱直接决定了国家的强弱。正如《韩非子》中所言:“奉法者强, 则国强。”所以, 人、法、官吏三者之间在国家用人方面紧密联系在一起。依法从各类人才中选任官吏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前途, 也关系到百姓的利益、社会的安定。德才兼备的人得到国家的重用, 是一国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韩非子说:“官失能者则国乱, 此亡之本也。”官吏是否为“能者”应以法度作为衡量, 如果没有法度标准, 就会导致不称职的官吏出现, 继而国家就会陷入混乱。特别是丢掉法度而任用无能之辈甚至贪官污吏, 那就为国家的衰亡埋下了祸根。所以, 韩非子一直强调国家用人的一个根本原则即是法律至上。他曾对嬴政直言不讳地说:古今但凡明智的国君从来都是依据法度选任人才, 而不是依据国君的个人好恶;依据法度来评价所选任官吏的功劳, 而不是依据个人判断。

韩非子依法用人的“法治”治国理论与依人用人的“人治”治国理论是根本对立的, 其关键在于完善有关国家用人的法律制度, 并坚决予以执行, 不能依靠春秋时期“伯乐相马”典故中的方式来用人。当然, 韩非子并不完全否认伯乐的作用, 而是认为伯乐也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任何用人事务都不能以权废法、以权乱法、以权压法、以权代法。韩非子提倡依法用人, 并不是要排斥“伯乐相马”, 而是希望让世人走出“伯乐相马”在用人上的几个误区。他认为, “伯乐相马”的最大误区是以一己之意用人[2]16。“伯乐相马”的典故中明显反映出, 将个人意愿作为用人的标准, 很容易有失公允, 对那些没有进入用人者视野中的优秀人才是非常不公平的, 也很容易滋生人事上的腐败。“伯乐相马”的第二个误区是以身世用人。该典故显然寓意了以身世的贵贱尊卑、关系的远近亲属来用人的不恰当内容。韩非子对此说道:古今贤明的君主所选任之人, 有的做过喂牛、放牧、厨子等工作, 有的甚至一直隐居在沼泽山林之中, 但贤主绝不会因他们卑贱的出身而对他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反而会因为他们有真才实干、精通治国理政之法、有富国强民之术而照例委以重任。为了证明这一观点, 韩非子举例说:百里奚曾经是陪嫁的奴隶, 伊尹曾当过乡间客栈的厨子, 但他们后来都得到了君主的赏识和重用, 为国家做出过重要贡献, 被视为圣人, 而其卑贱的出身和经历从来都不是他们成为圣人的包袱。所以, 即便一个人做过卑贱之事, 但只要对他的任用可以让国家振兴, 就不能掩盖他智士能人的光环。此外, “伯乐相马”还存在以言谈用人、以相貌用人的误区, 韩非子对此都一一予以了纠正。

二、选人:内亲外仇皆不避, 不拘一格荐人才

在解释了“伯乐相马”的误区及其与依法用人原则不符之处后, 韩非子提出了自己的用人主张。要用好人必先选好人, 所以韩非子首先思考的是选人、荐才之术。《韩非子·说疑》中有一句“内举不可避亲, 外举不应避仇。”说的是, 举荐人才对内可以不用亲属回避, 对外不应排斥仇敌。现实地说, “内举不可避亲”并不难, 但“外举不应避仇”的确很不容易, 它要求举荐之人秉公推荐, 不将私人恩怨放到选人、用人上来。韩非子当然也知道“外举不应避仇”的不易, 所以特地在《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中举了这方面的事例来证明此事“虽难却可为”。春秋时, 一位名叫解狐的晋国大夫给赵简主推荐的相国就是自家的一个世仇。当他的这位仇人得知是解狐向国君推荐自己担任相国要职时, 以为他们两家之间的恩怨仇恨已经化解了, 于是上任第二日便登门解狐府上拜谢。没想到, 解狐却在大门口对来访的仇人以弓箭相威胁, 并粗口要对方滚回去。这位仇人大惑不解, 解狐直言道:我是为了晋国而推荐你的, 因为凭你的才干能担此重任, 但我们两家的私人恩怨还在, 这是另一回事, 我不会因我们的恩怨而埋没了你这个人才, 否则就是对国君的不忠[3]29。韩非子以此例充分肯定了“私怨不进公门”的“公举”方式, 认为选人只要坚持“公举”, 便能真正做到任人唯贤, 让贤能之人无论是内亲还是外仇都能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才干。

除了不分内亲外仇, 韩非子还提出选人或举荐人才时要眼睛向下看, 即面向基层, 要“不拘一格荐人才”。《韩非子·显学》中有言:“猛将发于卒伍, 宰相起于州部。”强调军事将领要在士兵中挑选, 国家级官吏要从地方官吏中提升, 不能论资排辈, 不能以门第出身作为选人举人的条件。在《韩非子·说疑》中, 例举了大量武王、商汤、舜帝、尧帝等不拘一格选人举人的做法。被举荐之人有世代生活在江湖山林、岩泽窑穴中的草民, 有几度被捕下狱的囚犯, 有割草养牛的牧民, 有烹调屠宰的厨子, 还有最底层的奴隶, 但只要他们有一技之长, 于民于国有利, 都会被举荐和任用。可以说, 韩非子不拘一格的选人观念是对西周之后世禄世卿制的彻底否定, 为战国末期国家人事制度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用人:人无完人不求全, 扬长避短有贤君

人无完人, 即便是选出来或被举荐而来的人才再优秀, 也各有所长、各具所短。韩非子对此也有充分的认识, 在《韩非子·观行》中, 他说:“智有不立, 力有不举, 强有不能, 此天下有信也。”最优秀的人才也不是全才, 所以人才被选荐出来之后, 任用他们时首先就要有意识地用其所长、避其所短。《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中有言:尧帝舜帝时期有一位乐官, 名叫夔, 他脾气暴躁, 得罪了很多人, 但尧帝舜帝都认为此人对音乐颇为精通, 仅此一项长处就足以委任他为主管音乐的乐正。韩非子还在该篇中提到:曾担任赵简主相国的阳虎野心勃勃, 无论是同朝为官的大臣还是赵简主身边的侍从都怀疑他有不臣之心, 所以都排斥他, 还不断向赵简主谏言罢黜他。但赵简主却眼光独到, 认为阳虎是个在治国理政方面堪担大任之才。他对向他谏言的臣子和侍从们说, 阳虎的确有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缺点, 但还是有可用之处, 只要精心驾驭即可。果不其然, 阳虎并没有像其他人所说有不臣之心, 反而悉心辅佐赵简主, 使赵简主统治下的晋国很快强盛起来, 甚至一度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韩非子在扬长避短的用人之策方面至少有三点值得一述。首先, 善用人必善知人之所长、所短, 用人者对选荐出来的人要善于挖掘其真正的长处, 了解和把握其难以改变的短处, 如此才能善用。尧帝舜帝以及赵简主之所以被韩非子认为是善于用人的贤君, 就是因为他们深知所用之人的长处和短处。其次, 善知长短之后就要扬长而避短。韩非子认为, 只有在特定条件、环境下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人的长处;不同的工作需要不同的人才来胜任, 所以用人者就要为不同的人才提供最适合他们的工作, 唯此才能扬长避短。如果任用脾气暴躁的夔为相国、只懂权谋不知乐理的阳虎为乐正, 岂不是扬其短而避其长, 于民于国都会产生不堪设想的严重后果。

此外, 在管理人才方面, 韩非子的思想还有一大特色, 那就是赏功罚过。韩非子的法家思想是以“人性本恶”为思想出发点的。在“人性恶”的基本认知下, 韩非子分析了人的欲求, 强调人不仅会为了生存求赏、求利, 还会为了满足自尊求誉、求名。所以他在《韩非子·八经》中撰文提醒用人者:用人要赏功罚过, 而且在赏功时要授予名誉, 在罚过时要相应加以恶名, 以此强化赏罚的激励效果。关于如何赏罚的问题, 韩非子提出了“奖惩公允”、“赏罚敬信”等原则。具体而言:赏要有依据, 罚要有所得;每一个人在赏罚面前都是平等的;奖赏他人要无遗漏, 惩罚他人不可赦免。奖赏如果有遗漏, 就会打击已立功之人继续立功的积极性;惩罚如果被赦免, 就会怂恿奸邪之人继续为非作歹。如果所用之人确实有功, 即便在用人者看来卑贱疏远, 也一定要对其进行奖赏;如果所用之人确实有过, 即便在用人者看来喜爱亲近, 也一定要对其加以惩处。这就是韩非子所言的“赏不遗匹夫, 刑不避大臣。”在这种人才管理模式下, 人人都会积极发挥自己的才干为国效忠、使国强大, 而秦国后来的强大也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韩非子的用人思想。

摘要:韩非子是战国末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他的被视为“帝王之书”的《韩非子》内容涉及国家管理的方方面面, 其中就有不少篇幅论及了韩非子的用人思想。韩非子用人以法律为原则, 不避内亲外仇, 不苛责求全, 堪称先秦法家之“伯乐”。

关键词:韩非子,用人思想,《韩非子》

参考文献

[1]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M].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

[2]梁启雄.韩子浅解[M].中华书局, 1982.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生命之书 篇8

劳伦斯其人

因为曾被看作“颓废作家”,从1930年代后期到1980年代,中国对劳伦斯的介绍出现了近半个世纪的空白。对劳伦斯的重新肯定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赵少伟发表在1981年的《世界文学》第2期上的论文《戴·赫·劳伦斯的社会批判三部曲》为标志。这篇论文全面肯定了劳伦斯的创作,推翻了以往文学史对他做出的所谓颓废的资产阶级作家的定论。我们发现一个曾被雅俗双方都一言以蔽为“黄”的作家在赵先生笔下呈现出“社会批判”的真实面目;同时赵先生也启发我们“看看这种批判同它的两性关系论点有什么关联”,使我们得以找到整体把握劳氏创作的一个切入点。赵先生多处引用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的这篇文章,恰到好处地淡化了那些曲解劳伦斯作品的非文学不良因素。赵先生广引马恩,以此来观照劳伦斯的创作,对其加以肯定,这是劳伦斯研究上的一种突破。我认为,赵少伟在1981年发表的论文具有绝对的开拓性历史意义。《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劳伦斯的词条就出自赵少伟之手。

公正地说,让劳伦斯受益无穷但也深受其害的,都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对大多数普通读者来说,也是因了这本“黄书”,才知道劳伦斯的。如果说许多人最终读了他的多数作品后承认他是文学大师,那引玉之“砖”则是《查》,人们首先是慕其情色描写而争睹为快的。

事实上,劳伦斯除了这部小说外,还著有另外11部长篇小说,50多部中短篇小说,多部诗集、剧本、游记和大量的文学批评、哲学、心理学和历史学方面的著作和散文随笔。他还翻译出版了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及意大利作家乔万尼·维尔迦的长篇小说等,仅凭这些译文就足以称他为翻译家了。这位矿工的儿子,以自己非凡的文学天赋、敏感的内心体验、勤奋的意志和顽强的生命活力,拖着当年还是不治之症的肺病之躯,在短短20年的写作生涯中,为后人留下了卷帙浩繁的文学经典遗产,这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不少研究家称其为天才和大师,不无道理。

他的四大名著《儿子与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可说部部经典。《儿》被普遍认为是文学史上第一部印证弗洛伊德“恋母情结”学说的“原型”之作。《虹》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屡遭查禁和焚毁,惹出文学和政治风波来,作者本人虽未遭“坑”,却也长时间内遭受监视和搜查,心灵备受煎熬,以至于对他“爱得心头发酸”的祖国终于失望而自我流放,浪迹天涯,病死他乡。F自此,我们甚至无法断定他是因了文学的孽缘才遭此厄运,还是厄运专门来锻造他的文学魂。 这位旷世奇才的作品甚至在1985年上海出版的专著《现代英国小说史》中仍然被指责为“黄色淫秽”并把开禁这本书作为“当前西方社会的道德风尚已经堕落到何种地步”(侯维瑞著《现代英国小说史》,1985上海外语教育版)的标志。

这归根结底是个眼光的问题。偏见往往比无知更可怕。但艺术的眼光往往需要靠一个人较为全面的发展来培养,需要时间。

1984年我完成了国内第一篇研究劳伦斯的硕士论文时,国内还没有劳伦斯作品的译本(只有个别短篇小说的译文,劳伦斯只是被当作一般的现代作家介绍给中国读者),这个领域还被认为是禁地,因为他在非学术领域仍被看作“黄色作家”。1980年代后期劳伦斯作品开始大量出版,便有了三五成群突击抢译劳伦斯作品的壮观场面。1930年代的旧译《查泰莱夫人的情人》重印上市后,黑市竟出现高价抢购的热潮。在这种尴尬的阅读环境中解释劳伦斯的这部最有争议的小说,颇令人生出滑稽感。

如何看待性描写

我把《查泰菜夫人的情人》称之为废墟上生命的童话。

小说伊始,即是一场浩劫之后的一片废墟。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满目疮痍的象征,更是大战后人之精神荒原的写照。

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野林子和林中木屋,里面发生了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生命故事。一个复归自然的男人给一个寻找自然的怨妇注入了崭新的生命;这怨妇亦焕发出女人之本色,唤起了这个近乎遁世的男人身心遥远地带无限的温情,激发出他身上近乎消失的性爱激情。他们在远离工业文明的地方体验着自然纯朴的爱情,双双获得了灵与肉的再生。浪漫而美丽,不乏乌托邦色彩,这简直是一部成人的童话。 劳伦斯生前好友理查德·奥尔丁顿曾长期从事劳伦斯作品的编辑和评论工作,他说过,这本书根本算不上一本性小说,因为它其实是“关于性的说教……是一种‘精神恋爱’。”林语堂早在30年代就指出,劳伦斯的性描写别有一番旨趣:“在于劳伦斯,性交是含蓄一种主义的。”(林语堂《读劳伦斯》,载《人间世》,1934年第19期,P34) 时至今日,普遍的研究认为,劳伦斯对性持一种清教徒的观点:“他之所以常常被称作清教徒,就是因为他认为性是生命和精神再生的钥匙,也因为他认为这是极为严肃的事情。”(克默德《劳伦斯》,1986年三联书店版,P207)1960年伦敦刑事法庭审判这本书时,文化学者霍嘉特就特别说这书“讲道德,甚至有清教之嫌。”此言令检察官困惑不解,转而问询文学家福斯特,福斯特回答说:“我认为那个描述是准确的,尽管人们对此的第一反应是觉得自相矛盾。”看似如此的矛盾,造就了劳伦斯这部小说之性宗教的特质。因此,霍嘉特在他那篇具有历史意义的《查》1961年版序言中称这本书是“洁净、严肃的美文”,“如果这样的书我们都试图当成淫秽书来读,那就说明我们才叫肮脏。我们不是在玷污劳伦斯,而是在玷污我们自己。”

查泰莱爵士因伤失去性能力,本值得同情;但他的内心十分冷酷,对工人蔑视无

情,对夫人康妮感情冷漠。他认定矿工只是工具,非用鞭子驱使不可。康妮只要能为他生个儿子继承他的事业和爵位就行,至于同谁生育,他倒不在乎,但绝对要求孩子的父亲来自上流社会,以不辱查家门楣。正因此,当康妮遇上一身质朴但情趣脱俗的猎场看守麦勒斯时,便自然流露出了女性的软弱与柔情,演绎了一场性爱激情戏剧。麦勒斯与康妮的丈夫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他是一个根植于自然、富有生命活力的“下等人”。他受过教育,但厌恶了他认为腐朽的文明生活,选择了自我流放,自食其力,寄情山水。 令人深思的是劳伦斯对现实的选择:他选择了森林为背景,选择了一个猎场看守而不是选择他情感上最为依恋的矿工来做故事的男主人公。猎场看守游离于社会,为有钱人看护森林和林中的动物供其狩猎,另一方面还要保护林场和动物以防穷人偷猎或砍伐树木。这样的人往往过着孤独的生活。他们是有钱人的下人。是劳动者,但又与广大劳动者不同。在劳伦斯看来,这类脱离了俗尘的阶级利益、一身儒雅同时又充满阳刚气的男人最适合用来附丽他的崇高理想。从根本上说,矿主和矿工虽然是对立的,但他们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双方都受制于金钱、权利和机械,在劳伦斯眼里他们都是没有健康灵魂的人。

解读的关键词

从《恋爱中的女人》开始,劳伦斯的超阶级意识日渐凸显,在今天看来颇具后现代文化意义:劳伦斯从人类文明进程的悲剧角度出发超越了现代经济学理论的认知范畴即资本是靠对劳动力的压榨达到积累。劳伦斯注意到劳动力脱离自然后的异化特质,同时注意到劳动力在资本转化过程中主体性的丧失,对工人来说他们经历的是双重的异化。而采矿这一行业更是对不可再生的人类资源无情掠夺的最典型范例,在剥夺自然方面双方都是参与者。矿工的罢工运动不过是在工资待遇上与资本家的对立,这并没改变其异化的本质。在与自然的异化过程中,劳资双方成了对立的统一。劳伦斯从而超越了剥削一被剥削阶级对立的意识,实际上揭示的是整个文明进程中资本对人/自然的物化,揭示出对立的双方都是被物化的对象这样一个真理。所以尽管劳伦斯对于自己出生并生长于斯的矿工阶级在情感上万分依恋,称矿工是这世界上唯一令他感动的人,甚至称之为那是他的“家”,但他在理智上却选择脱离他们。有产者的冷酷无情与无产者的萎靡无奈都是文明异化的不可救药的产物。(劳伦斯的有关论述详见其散文《还乡》、《诺丁汉矿乡杂记》和《我算哪个阶级》等)

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如日中天之时,劳伦斯凭着其对人/自然的本能关爱,凭着天赐的艺术敏感,触及到了现代文明的种种弊端和疾病症候,其作品在后资本主义时代愈显功力,无怪乎他被称为预言家。他的作品也因此跨越了写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三个阶段而成为文学的常青树,真是难能可贵。劳伦斯文学的魅力愈是到后资本主义时代愈是得到彰显。

劳伦斯试图创造一个文明与自然之间的第三者,这就是麦勒斯。在此劳伦斯超越了自身阶级的局限,用道德和艺术的标准衡量人,用“健康”的标准衡量人的肉体和灵魂,才选择了麦勒斯这样的人作自己小说的英雄。而森林在劳伦斯眼中象征着人与自然本真的生命活力,更象征着超凡脱俗的精神的纯洁。森林中万物的生发繁衍,无不包孕着一个性字。劳伦斯选择了森林,选择了森林里纯粹性的交会来张扬人的本真活力,以此表达对文明残酷性的抗争。 劳伦斯真是用心良苦,也真是书生气十足。他创造的简直是成人的童话!郁达夫在劳伦斯逝世后不久就读了劳伦斯的作品,他指出:劳伦斯是个积极厌世的虚无主义者。此言极是。所谓厌世,自然是面对汹汹人世表现出的超然与逃避;所谓积极。当然是在看破红尘的同时依然顽强地表现出对人类的信心。于是劳伦斯选择了麦勒斯这样孤独隐居但性力强健的男人作他的理念传达者。这样的男人与世界的结合点只有自己最为本真的性了,他只与脱离了一切尘世丑陋的女人之最本真的东西接触,这就是超凡脱俗的性,与鲜花、绿树、鸟禽一起蓬勃自然地在大森林里生发。郁达夫,中国只有郁达夫才能在劳伦斯刚刚逝世不久就做出一个这样透彻的判断。 小说创造的是一种艺术的真实,只有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才能说《查》是一部象征小说:小说中每一样事物都具有象征意义,直至最后整个小说本身成了一个庞然的象征。林语堂谓之“含蓄着主义的性交”,可能指的就是小说的象征性。这部小说表层的自然主义与深层的象征主义之浑然一体,使其最终成为超自然主义的自然象征主义小说,这应该是解读这部小说的关键词。这本书在欧美被禁30余年,在其他国家则长达70余年甚至更多。但它最终还是获得了新生,它唯一要感谢的就是时间,时间可以涤荡一切陈腐、僵化和专制。他的创作终因其对摧残人性的工业文明的抗议、为人性解放的可能性所做出的努力以及帮助当代人从虚伪的道德羁绊中得到解脱的“真诚不懈的渴望”吸引了全世界众多读者。

了解了这一层意思,我们就把握住了这部小说形而上的内涵,而不至于停留在其表面的性描写上画地为牢,无端訾议。中国古语日“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艺术的真实往往是形而上的。从这个意义上去考察这部小说,我们完全有理由称之为“废墟上生命的抒情诗”。

历史和个人背景

1925年,劳伦斯还在美国和墨西哥漫游时,从16岁开始长期困扰折磨他的气管炎和肺炎终于被确诊为肺结核三期,在没有发明出抗生素的年代,这等于宣判了他的死刑。眼看大限将至,自己还在创作上徘徊,劳伦斯肯定心急如焚。 他不甘心自己长时间内写不出力作来。1920年《恋爱中的女人》出版后并未引起轰动;后来的《迷途女》被认为是为钱而写的平平之作;《亚伦之笛》、《袋鼠》和《羽蛇》虽然独具匠心,但一时难为圈内人士认可,评论寥寥,且抨击者多;《林中青年》是与别人的合作,乏善可陈。一系列的中短篇小说和游记等并非他的根本关切;长篇小说的写作,才是他的生命支柱,这来源于他对长篇小说的本能认知。查出肺结核三期后,他在给澳大利亚女作家莫莉·斯金纳的信中说:

我还是想写一部长篇小说:你可以与你所创造和记录下的人物及经验生死交关,它本身就是生命,远胜过人们称之为生命的俗物……”(见2002年剑桥版平装本《劳伦斯书信集》第五卷。P293) 这一年是他创作上的“休耕年”,他开始潜心于理论探索,写出了一系列小说理论方面的随笔。他的理论探索为他的扛鼎之作找到了关键词,这就是要张扬“生命”。其实劳伦斯1912年与弗里达私奔到意大利北部的嘎达湖畔时就已经通过直觉触及到了未来十几年后生命最终结束之时一部惊世骇俗的小说的主题了,其理念在游记《意大利的薄暮》中已经初露端倪,他要做的只是等待和寻觅,寻觅将这理念附丽其

上的人物和故事,从而将这理念戏剧化。这一等就是14年,等到医生宣判了他的死刑。 随后他在1925年和1926年最后回故乡两趟,看到英国中原地区煤矿工人的大罢工,看到生命在英国的萎缩与凋残。他终于失望而去,彻底与阴郁冷漠的英格兰告别。待他再一次回到他生命所系的意大利时,在那里,阴郁的故乡与明丽的意大利两相比较,两相冲撞;在那里,他以羸弱的病体考察了意大利中部古代伊特鲁里亚文明的墓葬和完好如初的彩色壁画。伊特鲁里亚人充满血性的性格,自由浪漫的生活方式,对神灵的虔诚膜拜,对死亡的豁达,与基督教文明下人的物欲横流和人性的异化产生了鲜明的对比。劳伦斯深深地迷上了罗马人之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意大利人真正的祖先伊特鲁里亚人:“苗条,优雅,文静,有着高贵的裸体,油黑的头发和狭长的脚板。”(见2002年剑桥版平装本《劳伦斯书信集》第四卷,P87)意大利的现实和远古都感召着劳伦斯。于是,潜隐心灵深处多年的小说主题终于得到戏剧化,终于附丽于麦勒斯和康妮两个生命的阴阳交流之上。这就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一本生命之书,一首生命的抒情诗。

奢侈研究劳伦斯

上一篇:准确把握群众路线思想实质,落实机关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下一篇:冀教三年级语文 教案 教学设计《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