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个案跟踪记录表(共10篇)
幼儿个案跟踪记录表 篇1
幼儿个案
姓
名
梁骏乐
年
龄
四岁半
性
别
男
家庭成员
爸爸、妈妈
评估方法
观察记录法
观察目的帮助幼儿改掉乱扔东西的习惯,建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和常规意识。
观察者
罗翊丹
观察主题
喜欢扔东西的乐乐
观察时间
四周解决方案
鼓励和奖励、转移注意力、家园沟通
【观察与记录】
日
期
时间段
观察情况
情况分析
采取措施
2019
9.4
9:15—10:15
(区域活动)
今天,小朋友们正进行着区域活动,突然有个小朋友从教室外面跑进来说:“老师,梁骏乐把玩具扔下去了。”
梁骏乐是这学期刚转过来的新生,对周围的环境充满了好奇,而且和小朋友不熟悉,大家游戏的时候他自己一个人觉得不好玩。
1.重新跟乐乐讲了一遍班级活动的流程以及介绍教室周围的环境,着重强调了在走廊活动的注意事项,尤其不能扔东西下楼。
2.向全班重新介绍了乐乐,加深幼儿对乐乐的了解;集体活动的时候注意引导他与其他幼儿的交往。
3.班主任通过微信向家长反映乐乐的情况,引起家长的注意。
2019.9.9
12:10-12:20
(午检时间)
午饭后散完步回来,孩子们都陆陆续续换拖鞋准备上床了,我正帮孩子午检的时候,有孩子又跑来跟我说乐乐把拖鞋扔下去了。我赶紧走出去,乐乐看到我迅速就举起手上的另一只鞋子抛了出去,完了还很高兴地说:“老师,你看,我可以把鞋子抛这么高。”我把他拉到身边,问他:“上次老师已经告诉你一楼下面有弟弟妹妹,扔东西下去会怎样?”“弟弟妹妹会受伤,会流血”。“那要怎么了?”“要去看医生,要打针。”我继续问到:“那你为什么还要扔下去呢?”“因为我就是想扔东西咯。”
1.通过与乐乐的问答,发现他对老师的教育仅仅是停留在感知阶段。理解认知水平相较于其他同龄幼儿稍有落后。
2.通过与家长沟通交流了解到乐乐转学前所在的幼儿园只是一个早教机构,人数少,氛围放松,老师较少对幼儿的常规意识进行培养。家长觉得乐乐有这种行为发生是因为对环境的不适应。
1.密切关注他的行为,尽量让他留在老师的视线范围。对他的常规严格进行要求。
2.在班上专门进行了一次《高空抛物的危害》的安全教育活动,通过播放视频和照片,让乐乐更加直观深入地知道该行为的危害,加强安全意识。
3.放学前找乐乐谈话,针对当天表现好的行为进行表扬,指出继续需要改正的地方,强调“不能扔东西”的要求。
4.家长在家配合教育,2019
9.16
11:15—11:30
(户外活动结束后)
户外活动回来,其他小朋友都放好水壶进教室换衣服了,而乐乐还站在栏杆上迟迟不进来。突然,趁老师转身的时候他就把手上的水壶给扔了下楼。他看到老师发现后,没有像之前那样还表现得很兴奋,而是赶紧跑回了教室坐好。我把他叫到身边问他怎么又扔东西了。他吞吞吐吐地说:“我不记得了。我下次不扔了。”
乐乐事后的行为表现(从之前的兴奋到现在的害怕以及主动认错)可以看到乐乐的意识是有了转变的,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对他的要求和行为培养需要继续坚持和强化。
1.针对他喜欢扔东西的兴趣,在户外活动的时候让他进行扔沙包的活动。
2.转移他的注意力,给他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比如:午饭后当值日生、帮忙其他小朋友脱衣服、帮忙摆鞋子,尽量让他有事可做。
3.批评与鼓励相结合。对其犯错行为及时指出,并采取惩罚措施,比如停止他喜欢的游戏五分钟;放学前的谈话除了语言肯定,还增加了实物奖励,每天奖励不同的折纸。
4.再次与家长进行面谈,希望家长引起足够的重视。
幼儿个案跟踪记录表 篇2
一.教师的笑笑个案小记
9月23日晴:开学一个月来, 总有个孩子在我身边跟来跟去, 只跟着, 没什么声音, 回头看看她, 她就转身走开了。才一会儿, 她又回到了身边, 这个孩子就是笑笑。今天, 当笑笑再次像小尾巴似的跟着我时, 我转身拉起了她的小手, 问“有什么事情吗?”她笑着摇摇头。“你想跟我说什么?”她还是笑着摇摇头。我伸手摸了摸她的小脸, 她开心地走了。这是个怎样的孩子?她需要什么?我该如何才能走近她?
10月11日小雨:今天笑笑又跟在我身后了, 似乎想说些什么。我放下手里没有制作完的教具, 亲切地问她:“想告诉我什么?”笑笑犹豫了一下, 拿出一张奖状。我双手接过一看是舞蹈艺术班的优秀学员证书, 立即拥抱孩子并兴奋地表扬她“哇, 宝贝, 你真棒!”她高兴极了。“笑笑, 你舞蹈学得这么好, 给老师表演一段吧!”她又犹豫了一下, 最后为我表演了一小段。虽然, 动作略带僵硬, 表情也有些羞涩, 但我始终用欣赏的目光注视着孩子的每一个动作, 每一个表情。
11月25日阴:今天的角色游戏中, 笑笑选择做娃娃家的游戏。可是只有笑笑和琪琪两个人。不知道怎样是好的她们求助于我。我鼓励她们“两个人照样可以玩, 一个当妈妈, 一个当宝宝。”我还特意拉着笑笑的手说:“你学习了那么多的本领, 教教你的宝宝哦!”她想了想问:“教什么呢?”“舞蹈、英语都行啊!”笑笑开心地当起了妈妈, 还教琪琪跳舞。她们玩得很开心, 同时又吸引了很多小朋友参加, 我特意表扬她, 笑笑很高兴。晚上笑笑妈妈给我打来电话, 她十分感谢我能给孩子提供表现的机会, 并告诉我他们现在上艺术班很尊重孩子的想法, 挑孩子感兴趣的报, 安排得也比较宽松。
二.从记录中看师幼互动
(一) 记录1:“总有个孩子在我身边跟来跟去, 只跟着, 没什么声音, 回头看看她, 她就转身走开了……”。这段文字记录让我们看到笑笑这个孩子有些胆小和内向, 不敢主动与同伴交流, 但内心又很想获得老师的注意。她的这些细微举动, 落入了一位敏感老师眼中, 笑笑是个怎样的孩子?她需要什么?我要如何才能走近她?
(二) 记录2:笑笑犹豫了一会儿, 拿出一张奖状。……她又犹豫了一会儿, 最后为我表演了一小段。“能表演给大家看看吗?”笑笑摇摇头……”这段记录让我们其实孩子从心底已经开始接受了老师, 已经乐意和老师分享她的成功喜悦, 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孩子开始打开心门, 这是令人喜悦的一步。但站在集体面前表演, 对她来说, 还需要更大的勇气。
(三) 记录3:“笑笑当起了老师, 教琪琪跳舞。她们玩得很开心, 同时又吸引了很多小朋友参加……”这又是大的一个转变, 因为孩子一开始只能在老师面前表演, 现在能够在那么多小朋友面前表演了, 这是笑笑的第一次, 这更是一个美好的开始, 笑笑开始敢于主动与同伴交往了。
三.在记录中研究教师策略
(一) 教师的观察和倾听:通过观察, 教师发现了笑笑平日的一丝异常, 有些内向, 语言交往都不多, 喜欢就这样静悄悄地粘着老师……。又是倾听, 再发现孩子的一个足以让她骄傲的亮点:舞蹈获奖证书!笑笑的这些细微动作, 都因为老师的关注和观察而被深深印记, 观察和倾听给教师带来了走近幼儿的阶梯。
(二) 教师指导策略的效果:以关爱为铺垫, 以一张证书为契机, 抓住孩子的一点希冀, 走进孩子心里, 这是案例中教师的策略。如:记录1中的思考“这是个怎样的孩子?她需要什么?”, 记录2中的“笑笑, 你舞蹈学得这么好, 给老师表演一段吧!”记录3中的“游戏讲评时, 我特意表扬了娃娃家游戏以及笑笑。”教师用一点体察、一份关心, 一句话和一个动作, 给予一份影响, 改变着笑笑。
(三) 教师的内心感悟:“和孩子在一起, 我收获了童心;和孩子在一起, 我收获了童真;和孩子在一起, 我收获了童趣;和孩子在一起, 我收获了童爱;和孩子在一起, 我收获了太多太多……和孩子在一起, 我快乐、我幸福。”这段记录让我们看到教师内心世界的流露, 那是一种在教育中的收获和享受:情感的收获, 幸福的回味。
一个幼儿教师母亲的个案记录 篇3
1、基本情况:案主为一名3岁半的女孩,父亲工作非常忙,一天中,经常与孩子两头见不到面,母亲是一名非常敬业的幼儿园教师,案主两岁之前是由一名五十多岁的农村大妈独自在家带,一岁九个月后,被母亲全托到一名性格比较急躁,要求严格的退休教师家,直至两岁九个月上幼儿园,现在与父母在一起,但是父母累了一天回家,极少与孩子沟通,业余时间案主常常是独自看电视或者玩玩具。
2、 性格特点:活泼好动,不惧生人,能主动与人沟通并很快信任别人,心理特点上表现出没有安全感,常常吃手、啃手指甲。
3、教师对他的评价:案主性格开朗,胆子大。由于母亲是本园的教师,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再加上许多同事经常到班上逗她玩,虽然我有非常丰富的幼儿教育经验,但是仍感觉到比较难管理。她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常常表现出较强的“自我性”,经常抢别的小朋友的玩具,推挤别人,像个男孩子;在学习知识时,小动作多、注意力非常容易分散、数学能力比较弱、自我约束能力差。
4、母亲的心里话:由于我是一名幼儿教师,把耐心都给了工作中的孩子,面对自己的孩子,一方面表现出希望她比别的孩子强,更严格的要求她;另一方面在教育她的过程中缺乏耐心,经常训斥,使得她在犯错误时虽然能及时讨饶道歉说对不起,但过不多久她多动的毛病又犯了。
二、个案指导设想
1、通过与母亲的特殊关系,加强情感联系。调整母亲对孩子在许多问题上的看法,对自己的孩子多一些耐心、多鼓励和赏识自己的孩子、多沟通从而更深入的了解孩子,培养和孩子之间的情感。
2、以尊重为原则,循序渐进地改变案主的不良习惯,帮助她与小朋友较和谐地相处。
3、教师应给予特殊的关爱,在生活方面给予帮助、在学习方面多鼓励随时督促、对其优点适时表扬使其转变观念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好孩子,逐渐约束自己的行为。
三、观察与教育记录
实录一:
下午接孩子时,班上教师告诉我案主在区域活动时把什么玩具都占为己有。人家要玩,他就打,就咬,吓得其他孩子哇哇大哭,为了和小朋友抢积木打人、咬人,当被伤害的两名小朋友去告诉老师时,她还若无其事的玩抢来的积木。
措施:
针对这种情况,我主动与已经了解了案主五个多月的教师交谈,希望从他那里得到与孩子沟通的更好的方法,我怕自己因为“医不自治”而再次使用好像已经没用了的老办法,果然,他们班的教师给了我三个办法,我一一去试,比较有效果:
1、引导孩子从说“我”到“看我”,增强案主的自我认识能力,给孩子作良好的榜样,让孩子在模仿父母或者喜欢的动画人物的过程中,学会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自我,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
2、父母多抽出时间安排和孩子的周末活动,丰富活动内容,增强案主的自我情感体验,体验与父母在一起倍受重视的感觉。
3、以更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孩子,少批评多表扬。并常常鼓励孩子带一些好吃的东西与班上小朋友一起分享。
实录二:
别人送给案主两个小印章,我下班回家在做饭,案主一人在客厅玩耍,我怕她用印章到处乱印,专程给她找了两张大纸,并叮咛了不许在墙上和别的地方印,可是当我半小时后回到客厅却发现沙发上、墙上等地方已印满了印章上的图案。
分析:
处在三岁左右时期的孩子好奇心理很强,不管对什么东西都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些好看好玩的。动画片里经常出现的一些人物、动物,对他们的吸引力非常强,他们会很认真地听讲故事,有的东西总想弄个明白,所以他们会玩玩弄弄,甚至把图书也撕坏了。再加上通过自己的小操作,就能留下印迹,好奇心和成就感会促使他们乐此不疲的重复着同一动作,而忘了妈妈的叮咛和后果。事实上,孩子所表现出的小破坏,有时并非真的坏行为。我将孩子的这些行为总结出来与同事共同讨论提出了以下几种方法:
措施:
1、体验成功
案主的绘画不是很好,经常乱涂乱画,有时甚至涂得整张都是黑黑的。但是有一次,她却画得非常成功,那是用棉签画小花,班主任及时地表扬了她,还在班级里展示了她的作品,并奖励一颗五角星,她开心极了,从这以后,她画画不再是乱涂乱画了。班主任的一句“很好”、“真棒”、一个微笑、点头都鼓舞了她、激励了她。
2、榜样示范
案主在班上经常横冲直撞,觉得别人妨碍她,就用手把小朋友一把推开,惹得小朋友看到她就急忙躲开。班主任对她说:“如果你走路时慢慢地走,不去撞人家,别人就会愿意和你玩。你看,思思小朋友走路慢慢的,眼睛看好了再走,就不会撞到别人了。如果你和他一样,小朋友就喜欢跟你玩了,对吗?”她使劲地点点头。
我和案主在院子里玩一只小鸡,她迎面对小鸡跑来,吓得小鸡早早就躲到一边。我说:“你看,小鸡也知道你会伤害它,所以就早早跑到一边不想和你做好朋友。你看亮亮哥哥多爱你怕你摔倒遇到不好走的路就紧紧拉住你的手,你是不是很喜欢和他玩呢?……”
3、赏识激励
案主的爸爸有一天照顾其起床,刚好突然要赶一篇材料,在他不停的鼓励下,从没有自己穿过衣服的案主居然从头到脚没让大人插手,把自己的衣服穿得整整齐齐。
案主把自己心爱的小鸡借给楼下的弟弟玩,第二天在楼上看到了想要回小鸡,我就鼓励他自己去要回来,没想到它不仅成功地要回了小鸡,而且够不着电梯按钮的她居然还会跑到楼门外,找到保安帮助她成功的回到了家。我在大肆的表扬她一番之后,对她说:“你要是以后做什么事都像这次这么用心,我们一定会更爱你的。”
四、观察記录小结
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玉,一块未经雕琢没有成型的玉。在他幼小的时候,如果我们能正确的引导、有效的教育,那么她就会闪闪发光。作为家长应该在了解孩子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多和孩子的班主任沟通,从小事入手一步步的帮助孩子改掉不良的习惯。
幼儿园案例分析个案跟踪记录 篇4
一、幼儿基本情况:王雨晴:女,4岁半,幼儿园中班幼儿,该幼儿自出生后一直由其奶奶抚养,一直到入园前不久才由其父母领回家中,该幼儿文静、内向、胆小、性情孤僻、不合群。
二、观察记录观察时间:2004、9行为表现:每天来幼儿园总是哭哭啼啼,拉着妈妈的手不愿放开,到班上后总是一个人静静的坐,不和小朋友一起玩问题的分 析:该幼儿由于幼儿是插班生,因此和其他小朋友不太熟,有时,想加入到他们的游戏行列,但是没有人主动地请她,每一次都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加入游戏,比较被动,所以不能很好地投入游戏。据调查,该幼儿自小到大,一直由奶奶带着呆在家里,极少出去玩,更难与其他幼儿交朋友。教育措施:加强爱心教育通过谈心和故事,启发引导幼儿,使幼儿能模仿故事中的人物勇敢、主动地和小朋友一起玩,在此基础上,教师时刻和她保持亲密的关系,并让其他幼儿感觉到,从而使其他幼儿自内心发出想和该幼儿交朋友的愿望,私下里,教师发动几位能力强的幼儿和该幼儿做好朋友,带好做游戏,经过三周的努力,该幼儿变得活泼多了,也开口说话了,能和别人一起做游戏。观察时间:2004、10行为表现:上课时,小朋友齐声唱着歌,我发现她边唱歌边表演着可当她发现我在注意她时,马上害羞地低下头,我装成没看见,过了一会她又跟着唱了起来,她的声音好听且节奏感强。问题的分析:父母关系不和,母亲经常在外玩,父亲较孤僻,不太爱讲话,只要该幼儿不顺她母亲的意,她妈妈就又打又骂,造成幼儿心理紧张,这就造成了家庭气氛沉闷,缺少轻松、愉快的氛围,幼儿缺乏鼓励,没有自信心。教育措施通过游戏活动等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的愿望,充分发挥该幼儿的语言、音乐才能,增强她的自信心,经过多次活动,该幼儿的脸上出现了笑容,也能主动来幼儿园了,为了稳定幼儿的情绪,我通过家庭将矫治计划、方案告诉家长。使家长明确,并积极支持配合教师进行矫治。和家长取得联系,要求家长配合,协同教育。观察时间:2004、11行为表现:在绘画活动中,只见她一会功夫就换了好几张纸,然后开始四处张望,见没人理会她,开始把椅子弄得“吱吱”响,我走了过去,她赶紧捂住画纸,我摸了摸她的头说:“你为什么不画?”她从嗓眼里发出了蚊子大的声音:“我不会。”说着眼泪都快流出来了。问题的分析:虽然该幼儿对能力较强的方面有了一定的自信,但她碰困难的时候对自己还是缺乏自信,没有足够的信心克服困难教育措施:在日常生活中,请该幼儿多做一些工作,诸如:小组长、检查员、值日生等,多给她一些锻炼的机会。在幼儿唱歌比赛中,该幼儿声情并茂的演唱获得大家的赞赏,从而奠定了她在其他幼儿心目中的地位。观察时间:2005、12行为表现:体育活动前,小朋友照例自告奋勇地表示要帮助拿活动器械,她也举起了小手,并悄悄走上前使自己靠的更前,让老师看到她,我请到她,她很兴奋,去拿了器械,并主动帮助分发器械,活动结束后,她还这招呼伙伴们把器械放到篮子里,带回班上。问题的分析:该幼儿主动帮助班级做事,做事情有始有终,能指导他人把物品放到指定的地方,对自己有了一定的信心,要逐渐巩固其良好行为。教育措施:逐渐巩固良好的行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渐渐减弱强化行为,使幼儿在自然情境中自由和幼儿交往,并教育家长努力克制自己,改变教育方法,从而使幼儿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并乐于和同伴交往。三:矫正结果:经过一个学期的教育、矫正,王雨晴小朋友基本上改变了孤僻的性格。现在这个孩子情绪稳定,乐观积极,能主动来幼儿园,上课积极,乐于和同伴交往,在同伴中也有一定的地位,家长反映,现在我的孩子活泼可爱多了,各方面能力提高很快,为此他们多次感谢老师的关心、教育使孩子健康成长。小班幼儿个案分析 幼儿个案: 这是机关幼儿园小班的新生入园第一个月中,在教师的帮助下,渐渐摆脱“自我中心”的案例,在这里,只截取了一部分幼儿行为表现及教师的指导策略。情况分析:
嘟嘟在班里年龄偏小,入园前曾上过4天托儿所,由于不合群,家人因心疼怕孩子吃亏而未坚持下去。入园以来,嘟嘟对幼儿园的抵触情绪很强,不愿意与老师小朋友在一起,宁愿一个人缩在墙角。拒绝参加一切游戏活动,总以审视的眼光来关注周围的人和事,有时还采取抵触情绪,不愿从“自我中心”中走出来;动手能力弱,且不愿意学。行为观察及措施:
片段一:第一周
事件:入园的前几天,嘟嘟情绪相当低落,虽然没有象其他孩子那样号啕大哭,但却不声不响地缩在墙角,一动也不动,任凭大小便解在裤子上,既不吃饭也不睡觉。
分析:嘟的个性既内向又倔强,教师几次让他回座位,但都遭失败。以后,教师采取“软攻”,先带他到图书角,任由他看书(发现他很喜欢);中午不肯睡,也没有勉强他,而是坐在他的边上给他讲书上好听的故事,渐渐消除他对教师的戒备心理,终于肯回座位坐下。片段二:第二周
事件:通过前一周的接触,嘟嘟与老师之间已建立一点信任感。对集体生活有了一些适应,愿意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去厕所解小便,吃饭时还会说:“嘟嘟要吃这个,不要喝汤了”。虽然始终不愿意自己动手,但还会自言自语“嘟是黄星宝宝”。
分析:每天都是老师喂嘟吃饭,评吃饭能干的“黄星宝宝”总也轮不上,妈妈来接时会问:嘟今天是黄星宝宝吗?嘟有些羡慕别人,所以才会自言自语说自己是黄星宝宝。老师针对嘟的这种心理状态对他说:今天嘟要当“黄星宝宝”了,一半自己吃,一半老师喂。嘟开始自己吃了,吃得满天满地都是饭粒,终于当上了“黄星宝宝”,老师大大表扬了嘟,嘟自己吃饭的积极性也大了很多。片段三:第三周 事件:已经玩过了好几次滑梯了,可嘟都不愿意玩。又玩滑梯了,老师对嘟说:滑梯多好玩呀,你去试试。嘟摇摇头不肯去。第二天又玩滑梯,嘟看见小朋友玩得很开心,也在一边手舞足蹈,却不敢上去。
分析:由于家庭中过份的保护和他内向、胆小的个性,造成了自我保护意识过强,不愿参加自以为害怕的活动。其实,从他的行为外显看,心里还是很想玩的,应该让他尝试一次。老师抓住他的心理特点对他说:上去试试,真的很好玩。顺势把嘟抱上滑梯,嘟快要哭了,但还是滑下来了。还好,感觉并不是那么可怕。在老师的鼓励下,他又试了一次,又成功了,嘟尝到了奇妙的滋味。片段四:第四周
事件:这些天,嘟终于克服了心理障碍,战胜了自己,敢玩滑梯了,和同伴玩得可起劲了,终于融入了集体之中。午睡了,老师到处找嘟,原来嘟在教室帮老师放凳子,老师表扬嘟,他越干越有劲,喜欢听老师的表扬,说明他有上进心和自信心了。
评析:曾让老师担心不已的嘟变化很大,已经能开始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首先,老师采取尊重他的意愿的方式,允许他不入座、不午睡,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活动。这些方法排除了嘟对上幼儿园的抵触情绪,给予他安全感。其次,教师利用各种机会因势利导,采取激励、表扬的方法帮助嘟克服了胆怯心理,树立“我不怕,我能行、我喜欢”的想法,大胆参与集体活动,一步一步摆脱“自我中心”,树立了自信心。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个案观察1“丁鹏,别插队”我站在活动室门口正在组织男孩子们饮水。段阳阳手里拿着水杯也插口道“丁鹏,你这样不听话,会把老师累坏的”然后又向我“王老师,你不累吗?你也喝点水吧!”“谢谢!段阳阳”他的胖脸上马上乐开了花。个案观察2“高子清,你怎么了?”组织孩子们上完厕所回来。我正在弹琴,稳定孩子们的纪律,孩子们听到琴声也安静地开始听琴做韵律活动了,忽见段阳阳站起身走到前排俯身关切的向趴在桌子上的高子清“你不舒服吗?是不是有人欺负你了?告诉我,我去告诉王老师!”我也忙走过去问高子清怎么了。后来高子清身体有点不舒服。我忙带她去医务室作了处理。想多亏了这心细的段阳阳呀1观察3“阿奶,你过马路小心点,再见”段阳阳一边走向活动室一边向送他的姨奶叮嘱“这孩子真会关心人…”旁边的几位家长称赞到观察4早上我正在院子里带孩子们做操,忽然发现段阳阳抹着眼泪。不作操了。“怎么了?段阳阳”我过去问。他不做声。旁边看操的姨奶奶过来拉起他的手走出了队伍。做完操回到教室发现姨奶奶正在抚摸着他的头说着什么。我刚要问个究竟,姨奶奶冲我递了个眼色,拉我到一边说“作操时,他看见张辰喧妈妈亲了一下张辰喧走了,他可能又想起了自己的妈妈。心里难过了”姨奶奶眼圈红了,我的心里也酸酸的。我走过去对段阳阳说“来,让老师妈妈亲亲”亲了一下他的胖脸蛋说“来,当老师妈妈的小助手做值日生给小朋友发勺子去吧!”“好吧!王老师”他红红的眼睛乐成了一条缝。忙开了。观察5孩子们正在安静的操作数字游戏。忽听“嬉…”说笑的声音传开了。放眼望去。又是段阳阳!“段阳阳!”他咧着嘴巴笑嘻嘻地看者我低头开始操作了。但不一会儿他又动这个小朋友。逗哪个小朋友笑了…个案分析:段阳阳是个胖乎乎、个头较高的小男孩。入园以来姨奶奶就告诉我们老师。孩子生下没几个月妈妈就丢下他走了。因为爸爸和奶奶工作忙他一直由姨奶奶带者缺少母爱的段阳阳感情非常细腻。也很脆弱。他很善良。也很有礼貌。懂事的他会在生活中主动关心周围的人。但在集体生活中他的自制力较差。集体活动中做小动作。不能很好的遵守游戏规则。动作操作能力较差。因此对与这个纯真、可爱的小男孩既需要我们做老师的有一颗细腻的母爱之心去鼓励安抚他娇嫩敏感的心。一面又要有老师的理智去发现引导他改正不足。教育措施:1)与经常照顾他的姨奶奶沟通建议在家里作为成人尽量少让他感觉到自己的生活缺憾。不要让孩子娇嫩的心中留下自己从小就没有妈妈。自己很可怜的感觉。因为母亲对他来言是不存在记忆的、更多的信息还是来自于自己周围成人的暗示。更何况家中爱他、关心他的人也很多。有时候可以通过故事等引导他知道虽然妈妈离开了自己。但现在有奶奶、爸爸、姨爷爷姨奶奶、姑姑等许多人也在爱他、关心他所以其实他也很幸福。应该听他们的话。努力做个好孩子。2)在园老师可以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在生活中像一位妈妈一样引导他、关心他。也要保持老师的理智。发现引导他改进不足。促进他各方面健康的发展。如生活中多一点安抚、也不妨对他的进步以亲亲额头、脸蛋予以鼓励。对他的错误也应该认真、严肃指出。3)特别在某些特殊的场合如亲子活动中。老师可适当顾及他的情绪与他多结伴。或充当妈妈角色带他参与游戏。以避免孩子心中的敏感伤心。教育效果经过一段时间段阳阳不再发生因为看到别的小朋友与妈妈亲热而伤心流泪的现象了。有时对个别新入园幼儿流泪找妈妈的样子还会关切的说“好了,咱们都长大了。想妈妈在心里想一会就行了。”集体活动中当管不住自己时为了赢得老师妈妈的喜欢他也会在老师眼神的暗示下控制自己的言行。本学期“礼貌儿歌朗诵会”上虽然有许多妈妈的身影以及与宝宝亲热的场景出现但段阳阳能微笑地认真参加活动。让来的奶奶姨奶倍感欣慰。是的,我也相信。我们的小小男子汉户随着年龄的增长变的更加坚强、勇敢、作为老师。我们也应该更加懂得育人育心。我找不到图片了 幼儿游戏行为:
区域活动时,顾徐恺选择了益智区。很快顾徐恺就发现益智区新添了玩具——两张图片。该玩具要求在大图片中排除干扰,找到小图片中的图案(这些图案隐藏在大图片中。)顾徐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新玩具,投入地寻找了起来。
大约过了两分钟,顾徐恺的眼睛突然一亮,看来他好象找到了。果然,他在大图片的树干上找到了小图片中的哈巴狗,他马上用水彩笔把哈巴狗圈了出来。
又过了两分钟左右,大约过了两分钟,顾徐恺的眼睛突然一亮,看来他好象找到了。果然,他在大图片的树干上找到了小图片中的哈巴狗,他马上用水彩笔把哈巴狗圈了出来。
又过了两分钟左右,顾徐恺在大图片的草丛里又找到了小图片中的玉米,虽然,顾徐恺没有开心地笑出来,但是从他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很有成就感。
此时的顾徐恺并没有因为前面两次的成功而停止寻找,而是马上又开始寻找起第三个图案来。可是这一次他却遇到了困难,这个图案好象会隐身术,无论他怎么努力地找,还是找不到。时间已经过去了五分钟。
顾徐恺抬起头来,正好看到了我:“老师,我找不到了。”从顾徐恺的话语中,我似乎听出了他心中的疑虑:这个图案可能没有。
教师回应策略:
“这个图案是有点难找,刚开始我也找不到,可是我一直找,后来终于找到了。我相信你一定也能找到的,找到了,你就成功了,对吗?”
听了我的话后,顾徐恺迟疑地点了点头,又低下头找了起来。
大约过了三分钟,顾徐恺终于在大图片中的老爷爷身上找到了小图片中的字典。
音乐响起,收玩具的时间到了。顾徐恺恋恋不舍地把图片放回了筐里。
“顾徐恺,没关系的,虽然你还有几个图案没有找到,但是刚才的那个你已经找到了许多,说明你已经成功了,等到下次你还可以继续玩。顾徐恺高兴地点了点头。
教师分析:
在投放玩具之前,我自己也试了几次,确实有点难度,所以我能体会顾徐恺找不到图片时的心情。在顾徐恺找不到时,如果我不在旁边,没有给予鼓励,他很可能会选择放弃。二期课改中我们老师的角色定位就是孩子活动的“支持者”,在每个活动中教师都要仔细地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从中分析他的需要,在孩子碰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的给予帮助和支持,促使孩子顺利的完成活动,增强孩子活动中的自信心。因此通过这样一次活动,让我深深知道作为教师一定要注意观察了解幼儿,准确地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需要和表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以便能从客观实际出发,采取恰当的方式给幼儿适当的帮助,或向幼儿提出有效的建议。皮球的故事 幼儿活动表现:
户外体锻活动时,小朋友们都围在放皮球的框前,认真得在挑选着皮球。顾书清挑得最仔细,皮球换了一个又一个,左挑右捡的,看看这个放下了,摸摸那个又给放下了。一开始我不想去介入,只在旁边看着,观察她怎么挑。可是到后来,看到别的孩子都拿着皮球玩去了,顾书清还在挑的时候,我有点沉不住气了,便走过去对清清说:“清清,老师来帮你挑吧。”说着,我走到框前,想也没想,就从底下翻出一个气最足的皮球,对清清说:“给,玩去吧。”我以为孩子会很高兴,因为老师给他挑得是一个气很足的皮球,可是没有想到,清清慢吞吞地、似乎是不大情愿地从我的手中接过皮球。“这孩子是怎么了?老师帮他挑好皮球,她怎么还不高兴啊? 教师回应策略:
于是我有意识得悄悄跟在清清后面,只见清清走到翁一勰那儿,轻声地对翁一勰说:“我不要有气的皮球的,可是老师偏要给我有气的皮球。”“嗬,她挑了半天,原来是在挑没有气的皮球啊!” 怪不得孩子刚才满脸的不高兴,哈哈,原来我是白做了“好人”了,我自嘲到
教师分析: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有着独特的不同于成人的思维方式和特点,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成人总是在按照我们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为孩子考虑问题,而不是从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当然,这也许并不能代表我们不愿意去尊重孩子的意愿,而是我们还没有真正地了解幼儿,我们总习惯于从自己的思维定势出发去理解孩子的想法,然后让他们接受我们成人的想法。看来要真正地读懂孩子这本书,还需要我们作不懈的努力!
个案分析一个调皮孩子的转变 案例:
高阳是我班一个很调皮的男孩,平时他的表现就很“突出”,一直笑嘻嘻的。如果老师批评他,他就会一脸无所谓的样子,好像批评的不是他,过一会老毛病就又犯了。经常有孩子来告他的状,因此有一些幼儿就不喜欢跟他一起玩。
镜头一:在集体活动时,孩子们都按老师的要求在动手操作,高阳却像疯了似的满教室到处跑,还破坏其他孩子的操作成果,使得那些孩子手足无措。
镜头二:班里一位小朋友带来了一个熊宝宝的玩具,高阳非常想玩,但是由于很多孩子都不愿意和他一起玩,他只好一个人做在旁边。等了一会儿,他有点等不及了,就伸出手一把抢过来,结果把熊宝宝玩具扯坏了。带玩具的小朋友气愤地骂他:“你干什么呀?我不给你玩了。” 镜头三:吃点心的时间到了,小朋友们一个个排好队在做着吃点心之前的准备工作——洗手。只见高阳一个人在旁边,满地打滚,要不是老师即使制止,他还会一直滚。分析:
1.父母对孩子管束没有限度。高阳的父母平时对他比较放任,等到一旦做坏事之后,就把他暴打一顿,慢慢地使孩子内心产生紧张和压抑感,而这种情绪在幼儿园就会有意无意地爆发出来。
2.缺少沟通。高阳的父母由于工作比较忙,很少照顾他,更别说和他交流了。这使得孩子内心比较孤独。家庭是孩子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是他的第一个学校,没有良好的环境,孩子自然会有些反常。
3.好奇心很强。这时期的孩子好奇心理很强,不管对什么东西都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些好玩好看的、动画片里经常出现的一些人、物、动物,对他们的吸引力非常强。他们总想弄个明白,想个究竟,因此他们会玩玩弄弄,甚至把玩具弄坏。事实上,孩子所表现出的恶作剧、小破坏有时并非真的坏行为,但却是一种不利于他人的行为。
对高阳这样的孩子,我们曾多次教育他、批评他,但效果不佳。后来,我们尝试着采用鼓励、激励的方法,孩子的行为明显有所好转。方法:
1.体验成功。高阳在活动时不是很积极,但有一次,他上课听得比较认真,还举手回答了问题,我及时表扬了他,并给他贴上了小红花,他开心极了。这以后,他每次上课都非常认真,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2.赏识激励。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闪光点,高阳也有他好的地方。如他喜欢帮助老师做事情,我就以赏识他的语气对他说:“高阳,你真是个勤劳的孩子。如果以后你一直听老师的话,和小朋友好好相处,上课认真举手,那老师小朋友会更喜欢你。”他点了点头,认真地说:“我会听老师话的,我会的。” 反思:
幼儿个案跟踪记录表 篇5
2013年09月-
在线描活动“美丽的蝴蝶”中,我让幼儿尝试用不同的线条和图形对称的装饰蝴蝶翅膀并感受蝴蝶翅膀对称的美。我先出示一幅有着各种不同点、线、面的“美丽的蝴蝶”范画让幼儿观察蝴蝶的结构,有几部分组成,先画什么再画什么。然后我进行示范,让幼儿了解把纸对折一下找到中心线画蝴蝶的头胸腹翅膀就对称了,并提醒幼儿外轮廓要尽量画得大一点,最后用好看的图案进行装饰。
晨晨对绘画活动非常感兴趣,很快就找到了中心点,画好了蝴蝶的头胸腹,并在胸和腹的两边画上了两对翅膀,但是效果不是很好,翅膀画得太小了,蝴蝶显得有点身大翅膀小。“老师,我的翅膀太小了,不好装饰了。”晨晨拿着画纸低着头走到我跟前。“这蝴蝶翅膀这么小,怎么飞得起来呀?”边上的青青看到了热心地对晨晨说。“那怎么办呢?”我假装不知道问晨晨。“能再给我一张白纸吗?”晨晨羞涩地问我。
我又给了晨晨一张白纸,这次他画了一只大大翅膀的蝴蝶,但两边各留了许多空白处,于是我提醒晨晨在空白处多画上一只蝴蝶,让画面更加充实,不会显得过于干净,还引导他用记号笔画上一些天空白云或者小草小花等场景,让画面更加的美观。
分析:
晨晨的家在昆山,平时由于种种原因缺勤较多。从本次活动中可以看出晨晨通过老师一年多的引导及基本技能的学习,非常喜欢这个活动的,也有绘画的欲望,且在绘画活动中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但由于基础差,手部控制能力较差,不能较好的表现蝴蝶对称的翅膀。
措施:
1.教师给晨晨更换一张新的白纸,并在活动中引导晨晨先不要打开记号笔盖子,在白纸上画上大致轮廓,然后再打开笔盖进行绘画。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 篇6
观察对象:霍星宇 男孩 5岁
观察地点:幼儿园“淘沙堡”
观察日期:2011.5.20
观察目的:幼儿如何自创多种沙子的玩法。
观察过程:
早上做完早操,我带孩子们来到幼儿园的“淘沙堡”。因为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区是新建成的,孩子们一直都没机会来玩一玩。今天天气好,孩子们终于可以来体验一下了。来到淘沙堡,孩子们立刻兴奋地蹲在沙池里这挖挖,那挖挖。霍星宇一开始就是站在一边看着别人挖沙,没出一分钟就嘻笑着蹲下来,抓了满满一把沙子,看着沙子从他的小指缝中流出,边看边轻轻地笑出声来。然后把手张开,看见满满一把沙子只变成了手心里的一小堆。然后又抓了一把。这样重复了十余次后,他开始不满足于只是抓沙子。他开始挖,用两只手向外挖,足足挖了半掌深的一个洞。然后开始往回填。这时,王觊瑞加入了他的行列,可他似乎很不愿意别人来打扰他。抓了一把沙站了起来,看着沙子又一次从指缝中流出,也看见沙子落在了王觊瑞的头上。王觊瑞来告状了,他很不以为意地转过身,发现了“淘沙堡”旁边的戏水池。他又抓了一把沙,这回他没让沙子很快流出手掌心,而是走向了戏水池,将手中的沙子“哗”地扬向了水池中,他听见了沙子落水的声音,像是受到了鼓励,小跑回‘淘沙堡’,快速抓起一把沙子,用力地扬进水中。这个动作他往返了数次。扬沙的动作从快速扬出去到慢慢洒进池子。之后,他突然发现了围栏边上有一个空的矿泉水瓶。于是,他开始用水瓶运沙子。先是在沙池里,一把一把抓沙子往水瓶里装,然后拿着半瓶沙子来到水池边上,往水池里倒。吃间餐的时间到了,我组织全班幼儿回班级。霍星宇看了我一眼,转身从戏水池回到淘沙堡,装作没听见,想再玩一次。直到我叫到他的名字,他才恋恋不舍地站到队伍里。观察分析:
霍星宇在班里是比较好动的男孩子,他很少有静下来的时候。从进入淘沙堡到离开共二十分钟左右,他一直很专注地在玩沙子。在玩的过程中,他从最初的好奇到乐于看到沙子的不断变化,进而不断发现新的玩法。我想能吸引他这么长时间的注意力,大概是由沙子的特性决定的。沙子本身既是固体的,又是流体的,它变化无常又易被掌握,它那无穷尽的形态和用之不尽的玩法,从本质上满足了孩子内心的需求和操作中的创造性。
措施及效果分析:
措施一:在淘沙堡内投入沙滩玩具组合。
效果分析:利用这些铲子、钯子、锹、盆„„玩具,会激发幼儿更多玩沙的灵感。措施二:在安全范围内,允许幼儿将淘沙堡和戏水池结合起来玩。
语言迟缓幼儿的个案研究 篇7
一、捕捉生活片段, 洞悉“小金口”心理
4岁, 本是爱说爱笑的年龄, 可他却金口难开, 不爱说, 也不会说, 只能用简单的只言片语来表达, 他就是本文的研究对象———云宝宝, 一名语言发展迟缓的幼儿。云宝宝说话断断续续, 表达能力相对同龄幼儿来说较差, 会说的词语很少, 也不怎么喜欢说话。通过观察, 这个孩子在言语表达方面确实存在严重的问题, 这便引发了笔者对他的个案观察与分析。
(一)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二) 研究对象的基本表现
根据语言学家研究, 一般幼儿在1岁左右能够说话, 只是语词数量比较少;1岁半以后能将词语结合起来, 出现双词句和多词句, 如“妈妈来”;3岁末出现语法, 能够使用简单句和部分复合句, 并且逐渐完善。相比之下, 目前已经4岁的云宝宝语言发展水平只相当于2到3岁的水平。在和他母亲的交流中, 我们还了解到:云宝宝3岁才学话, 叫爸爸妈妈, 一个字一个字地蹦出来, 也不是很清楚。
观察1:初次见到他的时候, 我问他:“云宝宝, 你知道我是谁吗?”他说:“我是刘老师, 你是云宝宝。”
观察2:活动课上, 要用红色、黄色、绿色、紫色等油画棒进行涂色, 他刚好少了紫色油画棒, 就直接找旁边的小朋友拿画笔, 可那孩子正好在用。这时, 云宝宝就开始“拉警报”了, 从嘴里毫无顾忌地发出“啊啊……啊”怪叫。
观察3:画立交桥, 他的画面特别丰富:一座神气的大桥上, 驾驶着许多汽车, 桥边有一些高楼、山, 还有小朋友正在爬山, 桥底下有一些穿着漂亮衣服的小朋友、车辆, 花草……于是我利用这一契机, 让他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画面时, 他显得特别困难, 盯着自己的画面, 半天才说出“桥”“车”“小朋友”, 然后再也说不出其他什么了。
像这样的例子, 在日常中时常发生, 云宝宝的世界其实是丰富多彩的, 但是因为词汇短缺, 他无法清楚表达, 着急的时候, 就用尖叫来发泄。长期以往, 别人读不懂他, 他就不爱去表达, 渐渐地就不懂如何去交流了。
二、分析成长经历, 找寻“小金口”问题根源
云宝宝的母亲曾带她到医院检查过, 结果表明他的听觉、视觉、发音器官、大脑发育等方面都很正常。这就引起了我的思考:云宝宝身体发展状况正常, 为什么语言水平会如此迟缓呢?有哪些因素会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这与他的生活成长环境有没有关系呢?
(一) “宠”出一个“小金口”
该幼儿为剖腹产, 从而使他触觉学习不足, 而在成长过程中, 由于父母上班忙, 没空照顾他, 就把他送到爷爷奶奶家照顾。老人的教养观念是只要让孩子吃好喝好, 就是把孩子照顾好了, 而且老人特别宠爱孩子, 对他的行为习惯从不约束, 并且经常让孩子呆在家里, 极少和其他孩子接触。孩子的成长中, 缺乏良好的语言交流环境, 时间一长“小金口”就这么“诞生”了。
(二) “玩”出一个“小金口”
这里的“玩”不是普遍意义上的无拘无束的游戏, 而是云宝宝特有的一种在家的独自“玩”。3岁后, 云宝宝虽然回到父母身边, 但成长环境没有很明显的改善。父母忙于工作, 和孩子缺乏交流沟通。孩子在心理上依旧很孤独, 父母没有真正意识到孩子的问题, 只是将孩子的表现视为不听话、爱吵闹, 因此他们就尽量少带云宝宝外出, 让他自己在家玩, 有点通常说的“圈养”成分。因为没有积累丰富的听觉经验, 所以当他想说话的时候, 就没有能输出的语言。
三、家园共同教育, 开启“小金口”
针对该幼儿的情况, 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教育措施对其进行调试, 旨在让“小金口”和同伴们一样, 变得想说、敢说、会说。
(一) 充分调动家长主动性, 改变旧环境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 “小金口”之所以产生, 很大问题来源于家庭, 因此, 我们首要的任务是改变家长的育儿观。
1. 推荐书籍, 丰富家长的早教知识
通过与家长交流, 让家长明白孩子在语言发展方面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 比同龄人迟缓;这些问题和孩子先天的生育方式以及后天的家庭教育有关, 如果通过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会得到较大地改善;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纠正, 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并且建议家长阅读一些关于感统失调和语言发育迟缓的书籍。既让家长知道孩子存在问题, 又让家长了解孩子存在问题的原因, 对改变孩子现状抱有信心, 这样家长才会在老师地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
(二) 引导亲子沟通, 丰富幼儿精神世界
建议家长每天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家长可以每天安排一个时段和幼儿讨论一些幼儿感兴趣的事情, 交谈过程应该是轻松的, 能给他带来快乐体验的。这就要求家长以平等的身份, 在融洽的气氛下和幼儿交谈, 在交谈过程中发展他的语言能力。家长还可以为幼儿准备一些儿歌、童话等文学作品的音频, 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给幼儿提供生动优美的语言, 幼儿可以从中学到大量的词汇、句型和语法规范, 对丰富他的听觉刺激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 亲近大自然, 扩宽幼儿知识面
建议家长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学习语言。大自然是语言发展的源泉, 是丰富幼儿词汇的最佳环境。让幼儿置身大自然当中, 会使幼儿心情愉悦, 精神放松, 为其学习语言创造了轻松和谐的环境。当孩子走到大自然中时, 能真切地看到、听到。与成人的交流能够扩大幼儿的知识面, 丰富幼儿的视听觉表象经验, 让幼儿对语言能够有具体的理解。
(二) 循循善诱, 调动幼儿多种感官提高
1. 创设轻松环境, 丰富词汇量
轻松的语言环境是帮助孩子解除语言障碍的前提。云宝宝刚入园时, 说话断断续续, 有时还被小朋友嘲笑, 因此不愿开口说话。为此, 无论在课堂上还是生活中, 我都尽量做到轻声慢语、亲切平和地与他交谈, 绝不斥责或否定他, 让他始终保持愉快和轻松的心情。这样, 从根本上解除了云宝宝的心理压力, 使他愿意开口与我交谈。接着, 从云宝宝喜欢区角活动时间阅读图书入手, 和他一起阅读图书, 讲书中的故事给他听, 帮助他获得更多的词汇。
2. 提供讲话机会, 给予表达空间
我通过云宝宝喜欢画画为突破口, 尝试在美术活动中以鼓励、赞赏、指导, 使他感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增强自信心, 培养语言表述能力。从该幼儿的绘画中, 可以感觉到他的观察能力很强, 而且内心世界丰富。我便鼓励他在全班同学面前大胆地讲述作品内容, 并及时地表扬使他获得自信, 从而提高他组织语言的能力。除了画画外, 班级的“小广播员播报”也为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开口说话的机会。每次轮到他播报, 我们都提前和他妈妈沟通, 事先帮他熟悉播报的图书内容, 在家练习播报, 然后到幼儿园播报给全班的孩子听。通过这种形式, 进一步提高其语言表达的技能技巧。
3. 从游戏着手, 循序渐进增强训练
先从训练短句开始, 在玩的过程中, 有意结合游戏情景教他说短句。比如, 他不擅长说“我要……我想……”这些句子, 在游戏的过程中我们有意地和他说“我想和你一起玩, 我要和你玩猫捉老鼠”等类似句型, 给幼儿做示范。在游戏中他会用省略语, 我们故意装作不理解, 促使云宝宝不得不说出完整的句子。
四、效果与反思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15629 篇8
观察对象:许智雨
幼儿性别:女 幼儿年龄:5岁
观察过程:
计智雨是一个活泼好动,性格开朗的女孩,平时很喜欢帮老师和小朋友做事情。但是每当老师和小朋友指出她犯的错误时,她总是百般辩解,不肯认错。在一次手工活动中,她做了一会儿,忽然向我报告说,小组长没发给她纸。我询问了值日生和她旁边的幼儿,都说发给她了。这次我没再像往常对校耐心地询问她,而是告诉全班小朋友,做手工的时候,每个人只有一张纸,剪坏了自己负责。有了这样的前提,她就不能再得到纸,而只能在座位上看别人做手工。
个案分析:
计智雨是个各方面发展较好的幼儿,在幼儿群体中有一种惟我独尊的骄傲的感觉,从未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另外,她在家中也有着特殊的地位:家长对她百般呵护,宠爱有加。即使她做错了事,也没有人对她说任何不是。长期以来,她不容任何人指出她所犯的错误,即使指出来,她也不承认。
措施方法:
1、换位思考,移情训练:幼儿年龄小,很难体验到撒谎时别人的心理感受。为了帮助她克服认错的不良行为。我利用她喜欢帮助老师和小朋友做事情的这一优点,创设教育情境。当她发东西时,我特意请一名幼儿说自己没有收到。而她来告状时,我什么都没说。当她第二次发东西时,同样的事情又发生了。到第三次时,计智雨心急如焚地来告诉我:“老师,那洋怎么会这样?明明是她不对,她却始终不承认,还说是别人不对。”我的精心安排在计智雨的身上有了强烈的反应。本来为大家做事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可是却是不到别人的认同,反而被小朋友冤枉,计智雨心理觉得很难过。我抓住她此时的心理感受与她耐心地交流,告诉她:“以前你不也是这样吗?你做错了事,从来都不愿承认,你想想看,别人会难受吗?”她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通过各种方式,让计智雨换位思考,体验到撒谎时别人的心理感觉。这样,她不愿认错的不良行为也渐渐得以改正。
中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分析与反思 篇9
观察背景:小宇是我班一个年纪较小的外地新生,经过一个月的幼儿园生活发现其适应能力还是相对较强的,但是做每件事情之前总喜欢来询问老师下一步该干什么,缺乏一定自主能力。
观察目的:是否熟悉幼儿园生活的每个步骤,并能自主完成每个步骤?
观察策略:记录师生间的对话,针对小宇爱询问的个性特点,采取应答式,在一定情况下也可采取“反问”。
观察记录:
小宇:(来到幼儿园,看到老师)“老师,现在我们去干吗呀?”
师:“现在是晨间游戏时间,你可以和小朋友去游戏,一起去玩。”
小宇:“那玩好游戏又去干吗呢?”
师:“玩好游戏我们就要去做操了,要去锻炼身体呀,还要吃点心。”
小宇听完我说的话后,走向了位子,和小朋友一起去玩游戏了。
(中午吃饭、睡觉时间)
小宇:“老师,我们现在要去干什么?”
师:“我们现在要去洗手吃饭啊。”
小宇:“那吃好饭我们在去干什么啊?”
师:“吃好饭我们散会步,就要去小便睡觉了。”
小宇:“那小好便又要去干吗呢?”
师:“小宇宝贝,那你来告诉老师我们接下来要干吗呀?” 小宇:“是不是应该去午睡房睡觉了啊,对了,我们还应该把衣服、鞋子脱掉,对吗?”
师:“是的,真棒!小宇宝宝真聪明!”
分析与反思: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 篇10
由于幼儿期的幼儿的整体心理水平、交往方式和自我控制的不成熟, 儿童很容易因为玩具和物品而产生矛盾与冲突, 继而产生攻击性行为。教师应如何正确认识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如何找到根源并有效地加以控制和引导, 使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 这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二、个案观察
观察方式:追踪式观察
观察对象:叶子寒 (小班, 5岁)
观察时间:2011年5月12日
行为记录一:中午玩传球游戏。小朋友们坐在小椅子上围成一圈, 期间叶子寒轮到过几次。但毕竟人很多, 轮到的机会不是很多。他等了很久开始不安分了, 跑过去推开滚球的小朋友把球抱在手里, 有小朋友要拿回来, 他就狠狠地瞪着他们, 小拳头在空中挥舞了几下。我制止了他, 问:“怎么了?”他说:“他们一直不把球传给我。”我说:“每个小朋友都有玩的机会, 如果每次都传给你, 那么其他小朋友就不能玩了。”叶子寒噘着嘴说:“哼!臭小朋友。”我说:“怎么可以这么说其他小朋友呢, 我让小朋友传一次球给你好不好?你和小朋友一起好好玩。”叶子寒沉默了一会说:“谁要他们传球给我。”但是我还是征求了其他小朋友的同意, 让小朋友们传球给他, 他迟疑了一会才拿起球说:“我不传给他们 (指那些没传球给他的人) 。”就开心地玩了起来, 后来我看到他还是把球传给了“他们”。
观察时间:2011年5月19日
行为记录二:教学活动之后是自由活动时间, 幼儿可以随便在室内或室外玩。叶子寒走出教室, 拿了个皮球抱在怀里和尹博文坐在一起。过了一会听到尹博文伤心地大哭起来, 我连忙跑了出去。看到叶子寒一脸生气地瞪着尹博文, 尹博文鼻子在流血。我连忙抱起尹博文问:“怎么了?”小朋友们在旁叽叽喳喳地说:“是叶子寒打了尹博文!”我说:“叶子寒, 为什么打尹博文?”叶子寒很委屈地说:“我要和他做好朋友, 他不肯。”尹博文在一旁说:“因为他老打人。”叶子寒愣了一下, 咧开嘴大哭起来。我说:“叶子寒你看你打人了, 其他小朋友都不和你做好朋友了, 你要是不打人, 小朋友们肯定会和你玩的。”叶子寒说:“谁要和他们玩!”
观察时间:2011年5月28日
行为记录三:放学了, 小朋友们陆续都被接走了。叶子寒每次都是最后被接回家的, 每次他都不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等爸爸妈妈来接。而是跑来跑去的, 一会在自然角, 一会在图书区。老师提醒他, 他就坐好, 一会儿又离开了位置, 老师说:“一会妈妈来了就找不到你了。”我望望窗外, 刚好看到他妈妈。他开心地跑了过去, 他妈妈拿了围巾和帽子, 蹲着帮他戴上。他甩掉了帽子说:“不要!”“外面很冷的。”“我不要!”突然叶子寒用力把他妈妈一推, 他妈妈摔了一跤, 但没生气, 而是笑着说:“力气真大。”
三、原因分析
叶子寒在幼儿园是比较“有名”的孩子, 几乎每个老师都认识这个爱捣蛋的小家伙。其实他很可爱, 但是脾气太大, 又找不到好的发泄途径, 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在两个多月的观察中, 我选取了一些案例分析叶子寒个性形成的因素, 以帮助叶子寒形成良好的社会性行为。
1. 自我控制能力差
叶子寒家庭条件一般, 但是是独生子女, 家长都溺爱他。使他养成不分场合、时间和对象, 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完全不顾及他人感受的性格。叶子寒犯错后经常会嘴上说:“我不了。”但转眼就会又犯。
2. 为引起别人的注意
叶子寒生性活泼好动, 喜爱表现自己, 经常用各种方法引起别人的注意。有时上课时老师给小朋友们看图片让小朋友们谈感受, 因为没叫他回答问题, 他就会故意唱反调。他想和小朋友做朋友, 但选择的方法不恰当, 他看到小朋友不理他, 就以打小朋友引起大家的注意。
3. 家庭教育因素
家长的过分溺爱。叶子寒的家庭条件虽然一般, 但家里人对他很是溺爱, 尤其是他妈妈, 他要怎样就怎样, 凡事都顺着他。在家什么好东西都是他一人的, 容不得别人与他争, 也不会与别人分享, 在幼儿园常出现争玩具、抢座位等问题, 不讲道理, 也不会讲道理。
四、教育措施
1.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时, 我们应耐心引导、教育, 切忌在孩子有了过失或攻击性行为时, 便对孩子态度冷漠, 粗暴对待, 这样只会使孩子产生反感甚至对立情绪, 只会加剧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同时, 幼儿也会感受到教师的不良情绪。
2. 让幼儿懂得分享懂得谦让
针对叶子寒以自我为中心、喜欢独占的现象。我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让他和好朋友一玩, 享受起分享的快乐。如玩皮球, 每班的皮球数量有限, 不能一人一个, 所以经常会出现争抢现象。于是我设计了一个游戏, 三个小朋友围成一圈, 一个小朋友拍5下, 然后让下一个小朋友拍, 中间不能断掉。这样三个小朋友分享一个皮球既体验了分享的快乐, 又练习了数数。
3. 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控制能力
根据叶子寒自控能力差的特点, 我让他玩飞行棋。飞行棋具有竞赛性质和固定规则, 有助于提高叶子寒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自觉性。同时, 也采取了一些措施, 如遵守规则就奖一个五角星, 或中午可以看《猫和老鼠》的动画片,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 叶子寒学会了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
总之, 在对待师幼关系上, 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幼儿, 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幼儿, 赞赏每一位幼儿的独特性、兴趣和爱好, 赞赏每一位幼儿所取得的成绩。我们要尊重幼儿, 信任幼儿, 像陶行知那样, 与幼儿交朋友, 把幼儿当做自己的老师。在课堂上我们要创设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环境, 使幼儿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摘要:陶行知创造了丰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幼儿科学教育思想。文章对陶行知幼儿科学教育的意义、内容、方法、师资及对现代的启示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必将有助于推动幼儿科学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改革。尊重幼儿个体差异的观点是当下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思想。
关键词:攻击性行为,家庭原因,自我控制
参考文献
[1]汪乃铭, 钱峰等编.学前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2]翟理红编.学前儿童游戏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3]张文军.孩子为什么又攻击性行为.幼儿教育, 2001 (9) .
[4]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幼儿个案跟踪记录表】推荐阅读:
班幼儿个案记录表06-16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512-15
幼儿个案研究观察记录07-16
中二班幼儿个案记录表09-16
幼儿园大班个案分析记录09-24
幼儿个案记11-11
小班幼儿体弱个案分析10-22
幼儿心理教育个案06-04
幼儿园个案追踪07-01
幼儿特殊行为个案研究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