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摄影复习题

2024-05-21

创意摄影复习题(精选7篇)

创意摄影复习题 篇1

一、 大赛宗旨:

举办摄影大赛,增强校园内的艺术气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旅院“旅游风采节”增添异彩。为学校摄影爱好者搭建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给有此方面特长的学生一个施展的空间,也给我们带来一场视觉盛宴,让我们心灵的窗户多多关注生活、关注世态,抓住美妙的瞬间、感动的刹那,将之定格为永恒的画面。同时也可以让对摄影比较陌生的同学得到一个了解、学习的机会,大家相互交流、切磋,最终在拍摄技巧上得到共同提高。

二、 大赛主题:

本次摄影赛以“世间百态_活笔记”为主题,不限内容,不限体裁(可为纪实类、自然类、体育类):或是一次新闻事件的记录,或是一幅人物的肖像,或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照,或是生活中平凡的一瞬,这一切的一切都记录着生活,记录着历史,为我们留下形象的记忆……透过镜头,让我们一起来分享生活的美好,赞叹山川的壮丽,感悟自然的魅力,感受青春的萌动,将灵动的一刻,永远珍藏在青春纪念册上!

三、 大赛详情:本次大赛分为海报宣传及作品征集、初审选定及作品展示、复赛及颁奖、作品展览四部分。其中初入围者以本以留下的联系方式通知。。

1、前期工作:海报宣传,以扩大摄影大赛的活动影响,为更多院系的同学所了解。

2、根据征集到的作品再具体拟定大赛主题。

3、设点宣传:展示所收集的优秀相片,并加以编号,在展点处放留言薄以便观众点评,并留下参与同学的联系方式以便大赛期间评出观众奖,以此达到吸引观众互动。

4、复赛时间地点:旅游学院多功能厅

四、 参赛对象:海南大学全体学生

五、 参赛细则:

1. 作品要求内容健康向上,题材风格不限,不分彩色、黑白,使用任何胶卷和相纸几数码相机均可。

2. 参赛者投稿数量要求每人不得超过5张(含5张),规格要求5英寸,请勿装裱。

3. 请在参赛作品背面注明作者姓名、联系电话、所在专业班级,字迹务必工整、清晰。

4. 使用数码相机的同学可在 将参赛作品以jpeg格式上传至旅游学院外文网站,使参赛作品为更多同学所了解。

5. 本影赛不收参赛费,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备份。

6. 主办单位拥有对所以参赛作品的发表权。

六、 交稿日期及地点:

学生饭堂摆点处、各公寓楼管处、旅游学院学生会办公室

七、 评选:

由相关专业人士评定

流程:先筛选一些入围作品,之后再进行复选,以确定奖励等级。

复选方式:由作者上台对其作品进行演说,或以mv形式进行解说,台下评委打分、点评。评出一、二、三等奖。

八、 奖励方式:奖品加证书(具体奖品待定)

一等奖(1名)

二等奖(2名)

三等奖(3名)

佳作奖(6名)

九、 活动后期:所有优秀作品将在旅游学院宣传栏、学校宣传栏以及旅游学院外文网站展出。

创意摄影复习题 篇2

《新闻学大辞典》对新闻摄影的定义是:“新闻摄影是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 采用摄影科学的手段选择正在发生或发现的典型事实进行有说明的照片报道。”颜志刚在《对新闻摄影定义的探讨》中也说:“利用摄影术、用画面的形式, 在新闻现场对新闻进行形象的传真、纪实 (或对新闻进行形象纪实) , 这就是新闻摄影的特性, 也就是新闻摄影的定义。”相比较其他对新闻摄影的定义, 这两种新闻摄影定义则更突出了“选择”和“形象”两个词汇。如何能够更形象地选择拍摄新闻, 让照片更有视觉冲击力, 让受众更易懂, 成为每一个新闻摄影记者的首要任务。

为了维护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与客观公正性, 在进行新闻摄影拍摄时, 新闻摄影者必须充分尊重被摄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摄影记者不能出于主观愿望去打断或改变被摄事物的发展进程, 而只能作为一个目击者, 在客观事物的进行和发展过程中进行客观、公正的目击式记录。

其实, 新闻摄影的生产一直以典型的“我在场”而个性凸显地自我存在着, 总有一个主体在场、在看、在聚焦。因此, 摄影者在将新闻事件的形象元素摄入到相机中的同时也将自己的主观思想囊括其中。其次, 因为新闻照片是截取整个新闻事件的片段瞬间, 而对整个新闻事件进行截取的这一主观动作本就是摄影者在做, 所以新闻照片当中势必会包含有摄影者的思想。再者, 一幅好的新闻摄影作品应该同时具有较强的艺术性, 应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 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新闻摄影报道虽是以真实的现实作为基础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新闻摄影作品不能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处理。好的新闻摄影作品正是因为合理地运用了艺术夸张的手法, 才得以加强和突出新闻照片的真实性。

如果一个新闻摄影记者仅仅以“新闻摄影术” (死板地以新闻摄影的定义为指标进行新闻摄影拍摄) 为拍摄准则, 是完全不行的, 因为这种制作新闻照片的手段现在看来已经完全不能满足于快速发展的社会这个大环境下受众的品位。因此, 在照片中加入一些不改变新闻本身的创意, 能够帮助、启发、引导读者去领悟照片深层次的形和意, 发挥新闻照片形有意而意无穷的魅力。

对于新闻摄影来说, 如果摄影者只是一个摄影机器, 即使他拍出来的照片无可指责, 这种新闻图片也没有任何的形象价值, 也不会引起读者的共鸣。新闻照片本身是具有新闻价值和形象价值的, 摄影者必须具有到纷繁的生活当中寻找既有新闻价值又有形象价值的能力。新闻摄影是有创意的, 不是物品的简单堆砌, 它虽然被赋予记录真实的职责,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照片都必须循规蹈矩地按部就班。一幅完美的新闻照片, 就是一篇能够挖掘到拍摄对象内心世界的思想论文。而这个挖掘的工具就是“新闻摄影者的创意思想”。因此我们需要新闻摄影者的创意。

但是, 创意并非创新, 我们需要的不是大刀阔斧地对新闻摄影进行改革, 而是完美地深入到每一个新闻事件的精彩片段当中, 跨越其中的“缺口” (新闻摄影报道的切入点) 并加以想象而得到对每一个新闻事件的完整再现, 让读者在阅读主题的同时理解到一个完整的意思。这样一来, 以决定性时刻为书写特色的新闻摄影就在碎片的基础上建构了一次震颤。并且因为是片段, 新闻摄影不受完整故事性的限制, 随意撷取其中“精彩”段落的做法被视为完全合乎反映真实的要求。所以, 对这个片段加以想象并进行创新成为一种必要的过程。罗兰·巴特称之为影像衍生义, 即由观者认知体系中语意符号系统对影像赋予符号性意义, 也就是借助“观者”之手“赋予”影像一个意义。李晓洁在《新闻摄影的智慧及其命名》中也说:“愈是‘刺目点’明显的新闻摄影, 就愈是有这样的由气息笼罩全局的机制, 一种本雅明笔下的‘灵韵’统筹影像空间从而干预整体意义生产的状况。”新闻摄影正需要这种“灵韵”, 使它能从整个真实而又朦胧的新闻事件中挑出可以独挑大梁笼罩全局的“刺目点”。

当然, 要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 它是新闻摄影工作者追求的一种境界。一张好的新闻摄影作品应该是思想性、新闻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思想性寓于新闻性之中, 新闻性体现思想性, 艺术性有助于增强思想性和新闻性。如何才能运用自己的创意“灵韵”寻找到“刺目点”, 将这3个方面自然而和谐地融会在画面中成为新闻摄影者需要跨越的思维鸿沟。

摄影家侯登科先生有一句既实在又“解馋”的话——照片不要拍得太聪明, 而应该拍出智慧。新闻摄影在记录客观世界时不是随心所欲的, 不能够太夸张。虽然创意思想可以运用, 但是同其他造型艺术相比, 它又受到新闻规律的制约, 必须遵循真人、真事、真场景的真实性原则, 进行现场直观可视的实地拍摄, 来不得半点虚假。创意只能运用在表现形式上, 以作为新闻摄影在表现手法上的补充, 从而获得新闻内容与表现形式更加完美统一的新闻照片。

何谓创意摄影?“在认知的基础上, 在深谙生活的前提下, 对主观理念创造性的形象创造, 这些可视的形象不仅有怪异的形式, 而且有新领队显示的感悟, 前所未有的世间无有, 人们称其为创意摄影。”那么, 新闻摄影的创意方法有哪些呢?笔者认为有以下3种方法:1.打破常规, 叛逆传统。跳出传统这个围城, 拓宽眼界, 不受“新闻摄影术”的约束。2.抓住灵感, 拓宽思维。灵感是一闪而过的机遇, 抓住这样一个瞬间就获得了成功的一半, 然而成功的另一半在于摄影者后期对照片的见解和认知。3.跳出“庐山”, 创造新生。避开以往的旧思路, 用求新的手法进行创作。想法独特新颖的照片更具有容易抓住读者眼球的视觉冲击力。

新闻摄影记者怎样才能提升自己的新闻摄影创意能力呢?

首先, 摄影记者应该培养自己的新闻嗅觉和敏感, 创新新闻摄影思维方式, 从宏观上把握事物的新闻价值, 对事物的发生、发展要有足够的了解和深刻的思考, 要刻苦地学习摄影技术技巧, 长期地深入生活。只有这样, 摄影记者才能拥有细致的观察力和过硬的捕捉瞬间形象的能力。

其次, 提高记者的认知能力是最重要的, 而记者的认知能力又多由记者的经验所决定, 所以如何提高新闻摄影记者的经验值才是最根本的。经验是必不可少的知识储备, 它是“深谙生活的前提”, 也是获取新闻摄影创意最有效的方法。经验是从每一次的新闻摄影当中积累的直觉, 它可以在无形当中指导摄影者的行动, 使摄影者在极短的时间内把握现场动态, 有效地对现场形象进行记录;亦可以练就摄影者敏锐的观察能力, 对现场进行大致的估计和预测, 提前准备。

摄影记者对生活现象由表及里、由低到高、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 就是所谓的实践经验。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的:“认识的过程, 第一步, 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 属于感觉的阶段。第二步, 是对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的阶段。”因此, 摄影记者深入生活的时间越长, 对现实生活观察得越细致, 掌握的感性知识越丰富, 就越有助于使自己的认识逐渐地深化、系统、全面。

其实, 不管是“历经经验之后的撷取”, 还是瞬间形成的“金点子”, 都需要摄影者成熟的思考。新闻摄影并不是用相机摄取影像的过程, 而是摄影师用某种思维方式认识感知事物的过程。经验的直觉是摄影者获取新闻形象价值的外壳, 而成熟的思考才是新闻事件内在灵魂的抓手。而对于瞬间的“金点子”来说, 摄影者必须具备成熟的思维方式才能够成功地抓取到典型性瞬间。

总之, 新闻摄影者应该提升自己两方面的能力:经验的积累能力和经常思考的能力。但是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的学习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需要耐心, 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地磨炼自己。

参考文献

[1].李晓洁:《新闻摄影的智慧及其命名》, 《新闻大学》, 2008 (1) 。

[2].彭湘蓉:《论新闻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舆论导向职责》, 《新闻知识》, 2005 (11) 。

[3].郑之:《浅谈静物摄影创作》, 《中国摄影家》, 2009 (2) 。

摄影进阶训练营 创意摄影 篇3

位置变化 就是要“糊”

既然改变不了拍摄对象,那就调整自己的位置。

从高低不同的位置拍摄,即便是使用一般的“狗头”,也能够获得不同凡响的效果。这里所说的高低,指的是超低或者高空俯瞰拍摄。超低镜头的运用最多见于很多专业的体育摄影师,他们为了获取最有震撼力和动态的图像,往往会利用外界工具和相机本身的翻转屏来探底拍摄,比如本期的特约摄影师Ryan Edy就是深谙这方面的技巧;而从高空往下排,除了乘坐飞机拍摄以外,也可以利用固定三脚架加上长长的快门线和自拍功能达到这个匪夷所思的效果,很多局部放大的图片都是使用鱼眼镜头或者广角拍摄的。

另外一个位置变化的技巧其实很容易掌握,只要实时地转动手中的相机便可实现。我们一般正常拍摄的时候都是努力握紧相机,端正镜头聚焦,生怕一个轻微的抖动就会“糊”了。殊不知,在正常对焦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围绕着聚焦点转动手中的相机,会获得具有艺术韵味的抽象作品,而且尤其是当拍摄绚烂光源或者夜间点光源时,这种绝不雷同的效果会让作品大放异彩。当然如果想要获得更加“线”性的拉伸效果,水平移动也未尝不可。这个方法的诀窍便是—放慢快门以便获得足够的时间去捕获光线。

曝光变化 塑造科幻效果

其实大可不必羡慕那些网上流传的美图,我们也可以。

曝光一直是拍摄技巧中最举足轻重的因素之一,一般的照片都会要求有“正确”的曝光,严格控制过曝或者曝光不足,但是其实我们故意严重过曝一下,会获得一种“迷之科幻”的效果。在高光的地方会有一片白色,也就是说那部分的图像信息基本上已经流失,但是白茫茫的一片却能够营造出因为光线太强而让人很难睁大眼睛看清楚的效果,往往和我们在艳阳高照下去户外看东西的效果一样。

这种技术并没有百分之百的正确拍摄方法,或许摄影师只是想要勾勒出主题的轮廓,而隐去其他多余的细节呢?我们时常看到的那些浓眉大眼、皮肤白皙、曲线玲珑的完美照片,其实都是使用了高光处理,就是要这种感觉,给人一种朦胧美。将这种技巧应用到极致的便是多重曝光,也就是说在同一幅底片上拍摄多张照片,为照片加上时间轴。滑板少年从台阶上一跃而起的动作被逐个记录并叠加在一起,使得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运动的轨迹和动作的变化。

焦距变化 使劲“拉曝”它

风驰电掣的感觉也可以瞬间定格。

如果对自己的稳定感没有什么信心或者手抖得厉害,可以先尝试一下在拍摄时调整焦距,也就是俗称的“拉曝”,利用相机拍摄时转动变焦镜头的变焦环进行曝光,让画面出现独特的光绘线条,按下快门的同时调整焦距,从而得到拉爆的效果。它的局限性在于只能使用变焦镜头及最好将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比如没有变焦环的DC、手机、定焦镜头和不能设定快门的相机都不能拉。

拉爆技巧的拍摄效果有点像是跳跃时空的特技效果。拍摄时对焦在主体上,快门1/30-1/60秒,光圈按相机测光确定,在按下快门按钮的同时,转动镜头变焦(从长焦-短焦或从短焦-长焦均可)。拍摄时可采用最大焦距向最小焦距调整的方式,同时建议使用ISO800的感光度。因拍摄中需要使用较慢的快门速度,大概在 2-1/4秒左右,可以根据拍摄环境作相应的调整,搭配三脚架以稳定机身,这样才不会让清晰的对焦点也晃得一塌糊涂。这样拍摄主题会在整个图片中更加地动感和鲜明。

器材变化 红外线摄影

另一个世界的颜色,其实原本就存在。

这或许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是实际上已经被应用到很多领域。红外线摄影情况比较复杂,看上去像黑白照片但是又不尽相同。由于相机透过滤镜只让红外线通过,导致在照片上形成了人肉眼看不到的景象。我们看得见的光波波长为400-700nm,而红外线的波长正是700nm–1mm。严格来说,一般所见的红外照片都是半红外线摄影720nm–750nm,因为纯的红外摄影只有黑白,没有其它颜色。因为红外线波长已经超越了我们人类所能见的光谱范围,所以为了保持影像跟我们所见到的一样,一般的相机都会内置滤镜自动阻隔了“危险”的红外线。

想要尝试红外线摄影,只有两种办法:加上外置滤镜和内部改装相机。第一种办法是最简单、最便宜的办法,只需要购买一个720nm红外线滤镜装在镜头前面即可,但是问题也随之出现,因为滤镜阻隔了所有肉眼能见的光线,所以拍摄者是看不见任何东西的,也不能对焦。每一次拍摄前都需要先摘下来滤镜,构好图对好焦,然后装回滤镜拍摄。另一方面,由于相机本身阻隔红外线的内置Hot mirror还在,所以两个滤镜的直接效果便是只有少量的红外线能够进入相机,所要求的曝光时间也会比较长,一般都需要15-20秒以上,而且必须搭配三脚架,这样的特点就限制了拍摄的对象只能局限于静物和风景等。

一劳永逸的第二种办法比较麻烦,而且还需要一定的相机知识,才能拆下下来内部的那个块滤镜,换上相同厚度的红外线滤镜,成本也比较高。一旦改装了就不能再继续拍摄正常的照片了,相机也会变成一个单一功能的红外线拍摄相机,但这种办法并不会阻隔观景器的取景,所以不用盲拍,可以按照正常拍摄照片时的办法直接拍摄红外线作品,也算是专业人士的首选。

创意摄影复习题 篇4

“光影瞬间”

主题创意摄影大赛

一、活动名称:

“光影瞬间”主题创意摄影大赛

二、活动意义:

这本是一个张扬个性的时代,但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中,我们的思想、个性在一点点的消磨掉,整天过着庸庸碌碌的生活,无暇来观察和体验生活的细节,那么有多少美妙的时光被我们忽略,多少精彩瞬间被我们忘记,就让我们拿起相机把这些美好的东西定格在照片里,慢慢地去挖掘它的潜在意义。或许有人会认为这很简单只要拿着相机随便‘咔嚓’几下就可以了,但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摄影吗,现在像这种所谓的摄影作品随处可见,而这些东西又有多少价值呢,所以我们要拒绝这些只有在拍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思想、创意,才能不落俗套,形成自己的风格。正如一位大师所说‘创意是摄影的灵魂’。而这也正体了我们一直提倡的创新精神。

三、活动主题:

1.光迹涂鸦

2.浮游少女

3.借位摄影

4.LOMO风格

5.极简主义摄影

四、活动对象:沈阳大学科技工程学院全体在校学生

活动时间:2012年9月10——30日

活动地点:沈阳大学科技工程学院

五、主办单位:校团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各学院宣传部

六、活动流程:

1.宣传部制作海报并张贴在宣传板上

2.通知各学院宣传部部长,由院宣传部将本次活动下达到每个班级

3.各学院将选送的作品按时上交到校团委宣传部

4.在照片征集结束后,将由影传学院专业老师评委进行评定,决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

5.奖项评定后由宣传部制作宣传展板,在食堂及白宫门口展出。

七、作品要求与须知:

1.作品应当紧扣主题,拍摄形式不限。参赛者根据要求,精心构思拍摄的题材和角度,突破传统,锐意创新,作品要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2.拍摄并编写文字说明,图片真实、形象,主题突出,文字简练.3.作品、拍摄手法、摄影器材(可以是专业相机、普通相机、手机等)及胶片不限,黑白、彩色均可,单幅、组照均可。

4.参赛作品尺寸不得低于6寸,不设上限。(照片后面须注明作品名称、作者姓名、班级、学号)

5.参赛作品在尽量保留原画面的基础上可做适当的处理。

八、奖项设置:

一等奖: 1名

二等奖:3名

三等奖:5名

有创意的摄影器材宣传广告词 篇5

2. 沿途美景,怎少得了摄美途!

3. 沿途之美,尽享美摄。

4. 一路有我,精彩由你!

5. 一路有我,为你留下美的足迹。

6. 因为有你,人生的旅途变得真实而美好。

7. 用摄美途,留住一路美景。

8. 用摄美途才能拍摄出美妙的旅途。

9. 只有摄了,美妙的旅途才有意义。

10. 走到哪儿拍到哪儿,摄录人生美好旅途。

11. 让心的旅途,用摄影记录。

12. 让一切美好的瞬间,在镜头永恒。

13. 人生精彩,永久记忆。

14. 人生就像摄影,而我则享受摄美(影)的旅途。

新闻摄影复习整理分析 篇6

一. 填空选择

1.“数字化信息”的6个特点:超文本性、互动性、非线性、多媒体、融合、客户订制与个人化。

2.肖像权的主要内容:包括再现权和使用权。

3.新闻摄影的基本特性:新闻性(时效性)、真实性、典型性、现场感。

4.新闻摄影主题:具有新闻性、真实性、直接性、纪实性、倾向性等特点和要求。

5.图片说明的作用:1.传达照片中抽象的无法用影像语言表达的信息。2.揭示图片的意义。3.标明作者及他所属的机构。6.图片的版面设计原则:平衡、对比、重点、比例、统一。7.照相机的基本结构:机身、感光成像介质、镜头、光圈、快门、取景器、聚焦系统、测光系统、数据存储系统。

8.135型照相机的特点:135底片,35mm相机,新闻摄影的“常规武器”。

优点:1)体积小,分量轻,便于携带;2)使用135底片,36mm*24mm;3)可以更换镜头;4)有效口径大,感光力强;5)多采用焦平面快门,速度高。6)取景时的图象和拍摄效果一致 缺点:闪光同步速度的限制;拍摄高速动体时,若快门速度过高,容易使影象变形。

120型照相机的特点:120底片,画幅可调整;60 mm*60mm、60mm*45mm、60mm*90mm画报记者和摄影者使用;

优点:1)成像画幅大,放大质量高2)可以更换镜头; 缺点:体积大、重、携带不方便

9.以焦距分类的镜头:广角镜头20~40mm、鱼眼镜头6~15mm、标准镜头50mm、中焦距镜头60~135mm、长焦距镜头180~200mm。10.中灰镜:又叫中灰密度镜,简称灰片、减光镜。它的作用仅仅是减弱光线的前度,即对各种色光一致性吸收过滤。中灰镜不改变景物的亮度、反差、色彩。使用中灰镜的主要目的是在强光下实现光圈、快门的有效控制。

11.光的属性:强弱、方向、色彩。(光强、波长、偏振)

12.光的作用:1.塑造基本的形态、空间和色彩感觉。2.塑造主体,传递信息。3.营造意境,升华主题。

13.光的类型:按性质分为直射光(硬光)、散射光(柔光)、反射光。按光的造型功能分为:顺光、前侧光、正侧光、侧逆光、逆光、顶光、底光。

14.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饱和度。15.色光三原色:红、绿、蓝。

16.色彩基调:暖色调(红橙黄)、冷色调(绿青蓝紫)、中间色调。17.数字相机常见测光模式:评价测光(又称矩阵测光、分区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点测光、局部测光。

18.曝光模式:手动曝光(M)、光圈优先(AV)、快门优先(TV)、程序自动(P)、易用模式。19.EV值即曝光指数,是表示曝光量的数值。公式EV=AV+TV,EV相差一个数,即代表曝光量相差一级。

20.拍摄角度:水平角度:正面、前侧面、侧面、后侧面、背面。垂直角度:仰视、平视、俯视。

21.透视规律:线性透视规律、空气透视规律。

22.新闻摄影的社会功能:传播形象新闻(基本的、第一位);指导社会生活(引导社会舆论、进行舆论监督、推动两个文明建设);审美教育功能(鲜明的时代感)。

23.新闻摄影报道失实的原因:不懂得新闻摄影的基本原则,将新闻与宣传混为一谈,将新闻摄影与艺术创作混为一谈;工作作风不踏实,凭想当然主观臆断;政治问题; 道德品质有问题;恶作剧。24.荷赛成立的时间和类别:1955年成立。类别: 突发新闻、一般新闻、新闻人物、体育动作、体育专题、当代热点、日常生活、肖像、艺术、自然共10类。

25.普利策新闻奖设立的类别:普利策优异公众服务奖、普利策普通新闻报道奖、普利策国内报道奖、普利策国际报道奖、普利策调查性报道奖、普利策释义性新闻奖、普利策专业性新闻奖、普利策社论写作奖、普利策漫画创作奖(1922年开始)、普利策现场新闻摄影奖(1942年开始,968年分为现场新闻和特写)、普利策特写摄影奖(1942年开始,1968分为现场新闻和特写)、普利策评论奖、普利策批评奖、普利策特稿写作奖。26.世界新闻摄影的繁荣时期: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 我国新闻摄影的繁荣时期:20世纪90年代后

二. 名词解释

1.新闻摄影:1999年,中国新闻摄影协会在组织编写的《新闻摄影学概论》指出:新闻摄影,是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瞬间形象摄取并辅以文字说明予以报道的传播形式。News photography:

是报道某些事件和与这些事件有关的个人或知名人物。

Press photography:报刊摄影,或定期刊物所需要的那种照片摄制,可分为三个有时相互交叉的基本类型:突发或爆炸性新闻摄影、特写摄影和摄影报道。

Photojournalism:范围很广,包括新闻、战争、特写和纪实摄影。2.新闻道德:是从事新闻信息传播活动的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

3.形象采访:新闻摄影采访是形象采访,通过形象积累和形象观察发现线索,用形象思维进行判断、推理、抓取最富于特点的典型瞬间形象报道新闻。包括采访前选择的采访路线、形象积累与形象观察。

4.现场抓拍:在新闻现场观察新闻主体的规律和特点,选择适当的角度,在适当的时机按动快门。

5.摆拍:就是摄影师根据自己的设想,创设一定的环境,设计一定的情节,让被拍摄者表演,最后由摄影师拍摄完成的过程。6.专题摄影:它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拍摄,用多幅图片与文字结合,通过媒体进行传播的摄影形式。

7.色温:是度量和计算光线中色彩成分的方法。指绝对黑体从绝对零度(-273。C)开始加温后所呈现的颜色;当加热到一定的温度,黑体发出的光所含的光谱成分,就称为这一温度下的色温。8.白平衡:在摄影工作中,色温校准的工作是通过找到精准的白色来进行的,所以摄录像领域中调整色温也称调“白平衡”。9.感光度:是感光材料对光线敏感程度的标定,也称为ISO,即国际标准。感光度数值越大,感光材料对光的敏感程度越高,在拍摄时需要的曝光量就越少。

10.景深:当镜头清晰的聚焦于某一景物时,景物在感光材料上形成清晰的影像,景物之前和之后一定距离内的其他景物也能在感光材料上结为较为清晰的影像。可以清晰结像的前后景物间的距离就是景深。

11.超焦距:又称“超焦点距离”,它是指镜头聚焦到无穷远时,从镜头至景深近界限的距离。

12.三点布光:又称区域照明,一般用于较小范围的场景照明。如果场景很大,可以把它拆分成若干个较小的区域进行布光,一般三盏灯即可,分别为主光、辅助光与背景光。

13.互易律:光圈开大或缩小几级,快门速度便相应地加快或放慢相同的级数,调整后的曝光组合与原组合获得的曝光量相等,这一规律,称为互易律。14.曝光补偿:选择程序自动、光圈优先、快门优先等模式时,在相机自动测量、设定的曝光参数上人工增加或减少曝光量称为曝光补偿。

15.自动包围曝光:也叫做“阶梯式曝光”、“多级曝光”。运用这种曝光模式时,相机在设定一个标准曝光参数后,依据这个参数再增加或减少曝光量进行拍摄,这样获得的照片曝光都不同,一般可获得“正常、过曝、欠曝”三种曝光结果。

16.摄影构图:借助在取景时诸如相机的距离、主体的大小、拍摄的角度、透视与空间的表现等方面的处理,对摄入画面的景物进行合理的安排;客观选择、主观创意;是减法的艺术。

17.黄金分割构图:把整体分为两部分,较大部分与整体的比值等于较小部分与较大部分的比值,其比值约为0.618 18.三分法构图:三分法构图是指把画面横分三分,每一分中心都可放置主体形态,这种构图适宜多形态平行焦点的主体。19.井字构图:三分法,有时也称作井字构图法。拍摄时将画面分割为一个井字,这样就可以得到4个交叉点,然后再将需要表现的重点放置在4个交叉点中的一个,一般右上的交叉点最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

三. 简答题

1.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的区别(1)情感处理不同

新闻摄影要求客观性,艺术摄影则直抒情怀;(2)时间规定不同

新闻摄影强调时间,时间性影响新闻价值和历史价值;(3)题材制约不同

新闻受题材客观性的制约较为明显,艺术则广泛;(4)形象选择不同

新闻必须靠情节和细节,艺术则可真可无;(5)拍摄方法不同

新闻摄影应尽可能抓拍,艺术摄影方法则五花八门; 6)真实性不同

新闻摄影必须真实,艺术则可塑造、写意等。2.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的形式区分(1)价值不同

新闻摄影:突出新闻性,即时传播,注重实效性,信息量相对较小,具有文献性。

纪实摄影:突出社会影响力,长期挖掘,引起广泛社会关注和影响,信息量更大,具有文献性。(2)范围不同 新闻摄影:受众需要

纪实摄影:尚未引起受众注意或超出受众视线之外(3)存在时间不同 新闻摄影:信息快餐 纪实摄影:经久价值(4)操作流程不同 新闻摄影:多人协作 纪实摄影:个人自主(5)载体不同

新闻摄影:大众传播媒体 纪实摄影:图书、画册、展览等(6)画面构成不同 新闻摄影:注重外在形式 纪实摄影:注重内涵、朴实(7)逻辑结构不同 新闻摄影:时空关系 纪实摄影:无固定模式 3.专题新闻摄影报道特点

用多幅图片和文字相结合,全面深刻的介绍、表现和介绍新闻事件和新闻事物的各种新闻摄影体裁,其基本特征有:(1)整组图片围绕同一个主题展开;

通过组织和编排一个事物的全面完整的信息,讲述一个故事,单幅图片难以做到;

(2)图片的选择和编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各单幅图片的有机结合,形成一种整体的、集合的优势,其意义远大于单幅图片的机械相加;

(3)专题新闻摄影报道具有比任何单幅图片更丰富的内涵,能提供更丰富的内容,信息量更丰富;

(4)专题新闻摄影报道有独特的生命力,体现了图文的完美结合。4.如何深化新闻摄影报道的主题

(1)采用特定性新闻照片形式,揭示为什么和怎么样。(2)采用专题新闻摄影报道的形式,从纵、横两方面拓展主题,力求全面、深刻;

(3)小题材展示大主题,以小见大。

(4)新闻摄影思维的整体性原则应成为当代摄影记者的方式之一。

5.新闻摄影如何把握新闻性

(1)重视重大题材的新闻摄影报道: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战争、国际关系、社会热点、科技。(两会、总统大选、美伊战争、经济发展)

(2)多拍独家新闻:

第一个看到和拍到的:总统遇刺

唯一的目击者;

独特的新闻发现能力:新闻嗅觉、新闻视觉

(3)敢于攻克难度大的题材:拍摄的艰难程度、拍摄的技术难度;

灾难性新闻: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瘟疫;

战争新闻:战地记者,随军记者;(卡帕、水均益、王波)

难以见到的:人类登上月球

(4)重视报道的时效性:快;突发性新闻;电视的现场直播 6.事件性新闻拍摄

新闻报道的事件大体可分为两种:预知事件和突发事件。(1)在预知事件的采访拍摄中: 一是要思维方式的多元化和全方位;

二是要跨出记录阶段,走向见证阶段;

三是要多拍出乎意料的情节;

四是要提倡抓取趣味性瞬间。(2)在突发事件的采访拍摄中: 一是要重视对突发事件的连贯报道;

二是要不只着眼于突发事件本身瞬间的抓取,还应重视对因突发事件引起的种种反应的抓拍。

7.现场抓拍的具体方法与特点 具体方法:(1)简洁:摄影记者要努力净化画面中的各种视觉要素,使其各得其所。

(2)神秘:神秘是对读者视觉的一种挑战。摄影师应该懂得现代视觉构成,照片的构图也许会很复杂,但这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用视觉语言讲故事:摄影师不需要附加很多视觉语言所不能表达的意义,要通过画面中人物的表情、人物之间表现出来的关系、画面中蕴涵的情节来传递信息。

(4)情感:照片的拍摄要以人为本,抓拍的时候要以人物的情绪为中心进行形象的捕捉。特点:

(1)抓拍的瞬间形象自然、真切、现场感强.(2)不干涉对象抓拍的瞬间形象信息含量大;(3)抓拍是新闻事件和新闻规律自身的要求;(4)提倡抓拍,有助于新闻摄影记者自身素质的提高。8.新闻摄影失实的表现、原因和预防

表现:出现在新闻媒体上的失实新闻照片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导演摆布、伪造新闻、盗用图片、张冠李戴、篡改文字说明、干预新闻现场、后期造假等。原因:

(1)工作不踏实,采访不深入,想当然地赋予照片意义和解释。(2)图像编辑软件操作越来越简单,媒介缺乏编辑流程技术监控。

(3)新闻摄影采编人员职业素养不高、职业道德失守、自律不严,缺乏对造假行为的有力惩处。预防:

(1)避免“摆拍”。

(2)永远询问新闻来源的动机。(3)永远询问自己的动机。

(4)新闻摄影的标题和文字说明写作要以事实为依据,尽可能全面,不得凭空臆造。(5)慎用数码技术修改照片。9.新闻摄影选题的挖掘(1)短线操作注重新闻性

① 新闻要讲时效,报道要有由头 ② 把握新闻实质

③ 摄影记者要做历史的见证而不是验证 ④ 站在全球化背景下展开报道 ⑤ 竞争独家新闻(2)长线操作要做好计划

① 选题的形成 ② 风格的形成 ③ 资料收集 ④ 撰写拍摄计划书

10.新闻摄影采访的步骤

(1)寻找选题或者从图片编辑那里获得任务(2)采访之前的准备(3)现场采访(4)编辑照片

11.专题摄影拍摄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问题:

(1)题材的单调(2)切入点的问题(3)寻找合适的专题结构方式(4)时空变化(5)文字说明

(6)景别:影像结构过于单一 对策:

(1)切入准确、主题明晰。

(2)对专题的研究要深入,摄影师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3)多样统一:摄影师力图从多个角度反映一个问题,使用多种景别,是整个专题看起来更加丰富。(4)图文结合,注重文字的作用。12.新闻照片的版面地位和作用 地位:

(1)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办报指导思想(2)新闻摄影是新闻战线上一个独立的兵种

(3)幅大量多的图片刊用原则

作用:作题图、作插图、美化版面、作封面或导读图片。13.影响景深的因素(1)光圈系数:

对固定焦距和拍摄距离,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2)镜头焦距:

对固定光圈和拍摄距离,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3)拍摄距离:

对固定光圈和焦距,拍摄距离越远,景深越大;距离越近,景深越小。

14.摄影景别

(1)前景:具有提示时间、地点、环境的作用,还能够强化画面的空间感和透视感,是加强、突出画面内容的重要手段。前景能增加画面的形式感,也能起到均衡画面的作用。(2)背景:对丰富主体的内涵起着重要的作用。运用背景应遵循3个原则:

① 抓特征:要善于抓取一些富有地方特色、时代特征的景物作背景,明确地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气氛,以加深受众对照片主题的理解。

② 力求简洁:摄影是减法,要千方百计从画面中减去不必要的景物,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将妨碍主体表现的背景景物去除,使画面尽可能简洁。

③ 有影调、色彩对比:要力求使背景与主体形成影调上的对比,在彩色摄影中要有色调对比,使主体具有立体感、空间感和清晰的轮廓线条。

(3)前景的作用:衬托主体,让读者、观众的视线投向主体;通过前景与主体间的对比,显出景物的立体空间感和景物的深远,增强画面的纵深感。用来说明主题;用来平衡画面,起均衡作用;用来交代环境、季节、天气、增加图片的信息量。选择前景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前景不应喧宾夺主,不应位于中心地位,不用活动物体做前景,色调不能太鲜艳;(4)背景的作用:说明主题,提供背景信息;交代环境和拍摄地点的特点;增强画面的现场气氛;衬托和突出主体; 选择前景时应注意哪些问题:避免背景的杂乱;注意避免喧宾夺主

15.摄影手法

(1)追随拍摄:即相机以较低的快门速度与被摄主体同步运动拍摄。这种方法利用的是相对静止的原理,形成的效果是主体相对清晰,但背景虚化。其拍摄要点是保持与被摄主体的同步运动速度,过快、过慢都难以形成好的追随效果。(2)爆炸变焦:即运用较低的快门速度,在变焦的瞬间启动快门,形成向画面中心汇集的虚线条,这样会产生向画面里汇聚进入的动感效果。

16.摄影构图中的基本方法原则 方法:

三角形构图(A字形构图)

对称式构图(上下对称、左右对称)黄金分割构图

三分法构图:简单/突出主体 井字构图(九宫格构图):稳健活泼 S形构图:优美/柔和 对角线构图:运动趋势 框架式构图:嵌套构图 原则:

构图必须为内容服务,构图的标准是:(1)鲜明地揭示主题;(2)突出地表现主体形象;(3)构图要富于表现力;(4)要继承又要创新。摄影构图的形式法则:(1)多样统一与照应;(2)均衡与对照;(3)节奏与韵律;(4)简化原则。17.摄影留白的作用

(1)明显的突出和表现主体;

(2)获得运动物体在运动方向上和运动趋势上的平衡;(3)结构和联系取入镜中的物体;

(4)留给观众丰富的想象空间。18.会议新闻摄影拍摄要求 会议全景的拍摄要求:

(1)主题鲜明,全景照片包括会场横幅的会议标题,拍全;(2)画面充实,全景照片包括主席台领导和所有参会人员,拍实;(3)画面稳定,全景照片要横平竖直,给人以平衡感;横以会标为准,竖以主席台两侧竖柱或背面大屏为准;(4)画面清晰,运用大景深或超焦距表现整体画面;(5)曝光正常,合理运用光线,正常曝光。局部中景(小组交流)的拍摄要求:

(1)主题鲜明:表现局部与会人员的精神风貌或小组活动的交互等;

(2)主体突出:运用对比和构图,使主体突出;

(3)画面活泼:多用抓拍表现局部与会人员的表情、动作等,使画面具有吸引力

(4)景深恰当:根据主题和主体决定是否虚化背景(5)曝光正常。

关键活动和事件的拍摄要求(1)主题鲜明;(2)主体突出;(3)抓拍到位;(4)景别合理;(5)景深恰当;(6)曝光正常。19.摄影中光线的作用

(1)塑造基本的形态、空间和色彩感觉 摄影者依靠光线感知被摄景物的色彩、形状、结构和质感,并形成造型认知。光照和景物相应的影子塑造了空间感、立体感和体量感。(2)塑造主体,传递消息

摄影师运用光线表现主题,塑造形式美感,通过光的运用赋予被摄主体传情达意的功能。(3)营造意境,升华主题

光的强弱、方向和色彩千变万化,由此带给摄影师画面不同的意境和氛围呈现。光及光感是营造氛围和传达感情的重要元素。

20.摄影景别(1)远景:

以大场面表现为主,拍摄范围广阔深远;强调整体的布局和气氛的渲染,大手笔;(2)全景:

拍摄物体的整体全貌,并适当带有环境的画面; 全景比远景有更明显的主体和明确的指向性;

注意被摄物体的完整性和所处环境的特点,注意环境气势对主体的烘托与陪衬;(3)中景:

介于全景与近景之间,以人物为主的中景,取人物的半身或大半身,擅长表现人物之间的关系,偏重于动作姿势和人物的情感交流;(4)近景:

突出表现被摄对象的主要部分,人物以胸部以上为主; 对人物的神态或景物的局部做细腻刻画,适合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必要时以手势加以辅助,注重内心情感与脸部表情的表现。(5)特写:

以靠近拍摄物体的局部为主,如丰富的面部表情或传神的眼睛;

摄影类图形创意分析 篇7

关键词:摄影;图形创意;分析

摄影的创意就本质而言就是摄影语言的创意与求新,广告摄影作为摄影的一个分支,既有摄影语言的普遍规律,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论文将摄影语言及表现类别分为三种。一是基础摄影语汇,也称摄影的本体语汇。即具明显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语言特点的特有语言,如利用景深的控制、广角与望远对透视的控制、广角的变形夸张、快门对运动影像的变异、多次曝光等。这些纯粹的摄影语言都属于基础摄影语汇;二是设计摄影语汇。所谓设计摄影语汇,是因其主要借鉴了设计艺术的构成与图形创意等表现语言,比如平面构成学说在摄影中的运用;三是拓展摄影语汇,或称后现代语汇。这是广告摄影较显著的区别于其他摄影门类的一种语言,他摆脱了对纯粹形式的探究,而更深入到摄影的本质与对心理影响的互动层面,摄影的语汇发展到这一阶段,广告摄影真正开始进入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时代。

一、现代图形创意

现代的图形创意是指以图形为造型元素的说明性图画形象,经过一定的形势构成和规律性的变化,赋予图形本身更加深刻的内涵和更为广泛的视觉心理层面的创造性。它具有符号性、传播性、独创性和记忆性。现代的广告艺术设计具有视觉的传达性、审美性、艺术性、娱乐性和地域性等特征。现代的平面广告设计定位、策划、设计的创新等问题都力求避免平俗化和程序化,更注重以新颖独到的方式感染观众。在信息化日益发达的今天,好的广告设计归根到底源于好的图形创意,准确、生动、形象的图形语言具有很强的渲染力,得到更多的人认可和接受。

二、摄影中创意语言的应用

“没有创意,就没有摄影”,美国著名摄影家阿诺德一纽曼曾经这样说,现代数字技术的发展,极大的扩展了广告摄影的功能与视觉创意的范围,不只是在画面上简单的再现各种视觉形象,而是着力于画面的质感,视觉美感,视。觉创意与意境的追求。

广告摄影的内容与形式永远是广告摄影视觉创意不可缺少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们相互依存,没有内容,广告摄影视觉创意的作品便没有灵魂;没有形式,广告摄影视觉创意作品就没有赖以生存的躯体。为了更好的传递视觉创意的信息,吸引人们的关注并产生感情上的愉悦感,激发其兴趣和欲望,广告摄影视觉创意应注重形式美的追求,以极富形式魅力的视觉美感表达创意主题。

广告创意摄影作品越完整,多义性的可能就越小。广告创意摄影,则努力打破画面的完整性。这种在表现上的广泛性、不确定性就是产生多义性的心理基础。正是这种广告创意摄影在作品的容量与表现力方面,才为其内涵提供了无限扩展的可能。

传统摄影把写实作为艺术的本质特征,以客观现实作为表现对象,以真实和具体的视觉形象塑造出具有美学价值的艺术作品。广告摄影师则认为摄影不应局限在纪实的表层范围内,摄影应跨越自身的局限,从客观世界进入主观世界,探索和寻求新的语言形式,他们拍摄的对象不仅是客观现实,而是追求一种心理和精神的表现。客观外界的事物,只不过是摄影师表达个人内心情感的载体。广告创意摄影潜在的美学特征,只有在人们的理解和参与过程中,才能获得艺术生命力。

三、广告设计中图形创意的作用分析

1.打造更好的视觉效果。好的图形设计是通过最简单、清晰的方法表达出来的。在这个充满视觉冲击的时代,人们对新颖的、视觉冲击鲜明的图片更加地喜爱和关注。在图片创意设计的时候,要尽可能地用简洁准确的图形设计来表达创作思路,并能够体现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和产品的信息。在广告设计中,要突出图形本身与产品的联系,以及图形在推广中所产生的效应,因而,优秀的广告设计中的图形在注重文字语言和视觉形象有机结合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强烈的视觉感染力,这也是文字广告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2.独特的表现力和优越性。随着消费需求的个性化发展,人们已经对传统的视觉感知麻木,在追求新鲜的好奇心驱使下,更加关注与众不同、表现独特的广告,独特的视角、新颖的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都是营造视觉新鲜感的方式,同时,图形本身就具有直观生动性,在设计人员的加工处理下更加突出其趣味性和幽默感,这也迎合了大众的心理需求,从而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让消费者了解到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和产品信息。除此之外,图形还具有国际性的特点,它突破了语言文字所带来的地域障碍,能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从而达到更有深度、更为广阔的传播目的。

3.准确传达信息。广告设计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大众能够对其内容和所传达的产品信息有一个准确清晰的认识。相比较而言,图片所传达的信息更为准确直观,让人一目了然,并且能够轻松接受,代替了人们对文字的研究和理解。由此可见,图像传达的信息一目了然,准确直观,更直观地宣传产品,在传达广告的主题中占有直接有力的优势,有助于人们最直接地接受和理解广告的意图从而达到销售的目的。

四、结语

设计学是基于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体系,它依靠美的形式法则,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对广告摄影的创作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创意的源泉。也正是设计学的融入,使摄影不再仅仅是摄影技术的奴隶,它为广告摄影创作和发展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我们应该认识到,广告摄影作为一门年轻的艺术门类,其自身的理论基础尚显薄弱,函需向其他艺术门类汲取养分,摄影语言的完善也需要不断借鉴其他艺术门类的成就,丰富自身的表现语言,这也是本论文的观点和重点探讨的主要内容。广告摄影在语言上吸纳现代及后现代语汇己成为必然。

广告摄影语汇的逐步丰富和成熟成熟,必然会吸引大量的各个门类的艺术家介入摄影的创作,只有那时,广告摄影必将会再次取得创新上的飞跃。

本人坚持认为,摄影不是摄影家的专利,摄影应该为画家、文学家、哲学家、法学家、经济学家、科学家、建筑师、设计师、工程师等等,暨一切“思想者”们提供展示思想和创意的舞台,各种新观念、新技术的产生、发展和完善也必将为摄影暨广告摄影的发展铺就崭新的高速公路,后现代语汇成熟发展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参考文献:

[1]季素彩幽默美学 1997.

[2]谢孟颐幽默广告的视觉语言研究 2004.

[3]陳培爱中外广告史 2001.

[4]何洁平面广告设计 2004.

[5]余雁平面广告创意设计 2005.

上一篇:心愿六年级优秀作文550字下一篇: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