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孔新技术考察报告

2024-07-18

射孔新技术考察报告(精选9篇)

射孔新技术考察报告 篇1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考察报告

为推进物联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增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11月4日,传感网产业处赴杭州、上海考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情况。主要考察了平台的发展规划、运行管理、政策依据、信息收集等方面。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浙江省集成电路设计公共技术平台

基本情况:

浙江省集成电路设计公共技术平台由杭州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有限公司、杭州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联合共建,是国内第一家采用市场化方式运作的公共技术平台,目前已建成人才培训平台、IC设计专业孵化器、综合服务平台和技术支撑、服务平台四大部分。该平台为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提供低成本的设计技术资源,降低初创型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入市门槛和发展中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设计成本,开发一批具有发展前景和竞争力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技术和产品,进一步增强企业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经验:

1.依托高校资源进行平台支撑和发展

浙江平台目前的运行,主要以浙大、杭电为支撑者,充分利用高校现有的实验室、教师、学生、设备等各类资源为

企业提供服务。这种做法一是平台运行成本较低,利于平台发展;二是将高校和企业紧密结合在一起,有利于高校的研发成果进行技术转让和转化,产学研充分结合。结合无锡的实际情况,新区发展公共平台,在高校资源缺乏的情况下,应该走另一条路,即在进行设备政府购买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区内研发机构和重点企业的现有资源,实现对平台运行的人员支撑和设备支撑。

2.建设师资培训中心

浙江平台的人才培训平台,最大的特色是除了帮助企业培训员工之外,还进行师资力量的培训,针对集成电路产业师资力量缺乏的情况,对外输送专业师资力量,为后续的专业从业人员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结合无锡目前高校资源缺乏、从业人员缺乏的实际情况,浙江的做法值得借鉴。

问题:

通过交流座谈,了解到浙江平台目前存在的问题,还是运行模式的问题,还是后续资金来源的问题。在当前的情况下,平台服务对象主要是是众多的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对自身资金的使用还是非常谨慎的,因此浙江平台除了EDA平台和测试平台,基本都是提供给用户免费使用,因为采用市场化经营模式,导致浙江平台后续资金来源有问题,目前只能维持平台的基本运作,无法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壮大。浙江平台负责人自身也提出,因为要惠及业内全部企业,平台还

是应该采用政府主导的模式,做成事业编制,在目前的情况下,更有利于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发展。

二、上海公共服务平台

基本情况:

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以2003年7月上海发改委第一批“科教兴市”项目之一“一网两库”为起点,于2004年7月正式开通试运行,内容含盖科学数据共享、科技文献服务、仪器设施共用、专业技术服务等十个系统。上海市政府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把“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平台”建设列为市里的重大项目,先期投资2000万,平台建设总投资

1.8亿。目前平台已集中了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科院、上海石化、宝山钢铁集团公司等300余家大学、研究所、企业的5800余台(套)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和稀有仪器,几乎囊括了上海所有学科、门类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

经验:

2.事业单位编制,平台发展获得有利支持

平台管理单位属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全部在编人员约40人。平台管理机构相当于上海市科委的委派单位,资金来源于上海市财政拨款,同时还可以将平台的系统建设、市场推广等以项目的形式申请到上海市科委的相关经费,保障了了平台的有效运行和发展。

2.通过科技文献服务积累初始用户

平台整合进6700种中文期刊、13000多种外文期刊、各种中英文会议收录论文、电子图书、标准文献等大量信息资源,并提供免费的检索和下载使用。通过科技文献服务,平台在启动初期,迅速的积累了大量的用户,扩大了平台知名度,为平台后续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用户资源。

3.组建呼叫中心和专家团队进行有效服务

平台于2006年5月开通了自己的呼叫中心,并充分利用上海市各类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汇聚了来自各类高层次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700余名,组建了专家咨询系统。通过上述两项措施,平台能通过网络、电话等多种途径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研发及创新咨询服务,有利的支持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4.以点带面的管理方式

2004年,上海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上海市促进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规定》,将所有通过政府采购的30万元以上的设备统一纳入平台进直接行管理,并实行大型仪器共享服务奖励。上海以从设备着手的方式来建设平台,先抓点、抓设备,后抓面,抓机构企业。通过以点带面、设备直接管理的方式,能够对平台内的设备使用、运行情况实现真实有效的掌握,保障了设备共享平台的有效利用,有效盘活了资源存量。

5.大型仪器新购/联合评议

对于利用财政资金购置的5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平台管理单位负责依据研发平台共享信息系统提供数据,组织专家对仪器购置的必要性进行评议。近3年来,对涉及上海市13个主管部门预算中的仪器申购预算进行了评议并进行了预算核减。通过评议的方式,上海平台相当于获得了一定的仪器购买审批的权利,有效调控了资源增量。

问题:

通过交流座谈,了解到不包括呼叫中心人员等编外员工,上海平台在编人员有40人,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人员冗杂。同时,平台管理机构个部门设置上还一定程度上存在有职能重叠、区分模糊等问题,管理机制和关系还有待理顺。

射孔新技术考察报告 篇2

1 丹麦SHL事务所

代表团的第一站是丹麦SHL事务所,该所是北欧屡获殊荣的最知名事务所之一,致力于创新和可持续设计,在哥本哈根、伦敦、奥斯陆、中国上海设有办事处,其在重要文化建筑如艺术博物馆,教育综合体和图书馆方面拥有杰出的业绩。

事务所哥本哈根主管Oliver Grundahl先生简单介绍了该所的情况、丹麦建筑规范中节能等级划分和节能技术措施。丹麦政府对节能十分重视,在2008年发布的建筑规范就把建筑节能划分为3个等级,其中1级为最高等级。丹麦属于温带海洋气候,夏季基本不用空调,而冬季采暖尤为重要,所以标准对采暖能耗特别重视,如不允许消耗能源取暖,充分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并要求201 5年实现所有新建建筑达到1级标准。这些要求为建筑理念带来的变化,给考察团每位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Oliver Grundahl先生亲自带领大家参观该事务所最为人熟知的项目:人称“黑钻石”的皇家图书馆、现代银行(Nykredit)总部及现代银行新办公楼“水晶云彩”,下面结合这3个项目来谈谈考察团成员的心得体会。

1.1 皇家图书馆“黑钻石”(The Royal Danish Library)

该建筑是在一标志性老建筑(见图1)上于1 999年扩建而成,总建筑面积2.8万m2,其中老建筑改造0.7万m2,新建筑扩建2.1万m2,新老两种建筑风格结合得非常自然巧妙,室内融为一体,室外古典与现代对比强烈,既有历史感,又表现了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项目获得了2001年现代银行建筑奖、2003年美国建筑家协会DuPont Benedictus奖等。

该建筑是哥本哈根标志性建筑,新建部分外表为黑色花岗岩,被称为“黑钻石”。该图书馆是公共开放图书馆,包括咖啡厅、书店、展览馆、餐厅、科学和文学研究院、屋顶庭院以及一个600座的音乐厅等,地上7层,并有1层地下室。巨大的玻璃中庭形成的公共空间能够看到室外海滨全貌(见图2),并使得阅览室也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中庭采用自然通风,阅览室采用混合通风。阅览室位于中心位置可以防止噪声干扰。

1.2 现代银行总部

该节能建筑(见图3)于2001年建成,总建筑面积约2.4万m2,是一座10层的玻璃幕墙建筑,同样有巨大的中庭,中庭采光(见图4)可以到达每个楼层。从3层到6层,在中庭不同位置悬挂3个别具特色的透明会议室(见图5),中庭内的观光电梯、楼梯、阳台、人行桥、会议室和办公室等均为玻璃体,整个建筑像是一个透明的玻璃容器。

水在此建筑中不仅是美学元素,还起到了制冷的作用。在中庭首层,利用附近的哥本哈根海水,建造了一个高度为一层半的水体雕塑,此雕塑兼具制冷系统的功能。尽管采用了玻璃幕墙,但利用海水制冷及双层幕墙通风,以及屋顶开窗提供进一步的通风,整体上热负荷还是有所减少的。

1.3 现代银行新办公楼“水晶云彩”(The Crystal and the Cloud)

与现代银行总部相邻的现代银行新办公楼被命名为“水晶云彩”(The Crystal and the Cloud),位于哥本哈根海滨,是绿色建筑和可持续设计的典范。项目建筑面积6 850m2,高34m,包含400个工位,是一座无柱钢结构建筑,全玻璃幕墙,外形像水晶(见图6),楼前面积为4 500m2的广场上建造的巨大喷泉有550m长,共2 000个喷嘴,安装在青铜色的铝合金格栅下。建筑的多面玻璃幕墙不仅能反射日光和周边景物,而且双层的玻璃幕墙形成一个完整的阳光屏,使建筑适应阳光的变化。另外,外层玻璃采用一种丝印设计,不仅能减少阳光的进入,还能使建筑附近的港口区域环境景观变得生动活泼。广场上巨大的喷泉水池能够反射太阳和云彩的移动,因此被称为“水晶云彩”。该建筑于2011年完工,在绿色方面有下列特点:

1)能源方面

项目采用了整体的环境优先策略,尽管办公室完全透明,还是实现了低能耗(70kWh/m2),比哥本哈根法规规定的能耗标准降低了25%。屋面敷设了太阳能电池板(见图7),每年可发电8万kWh。另外,三层内表面玻璃能够高效隔热,U值仅为0.7W/(m2·K),建筑基本做到了无热能损耗。

2)水

整个楼宇收集雨水用于冲厕,海水用于制冷。

3)通风

采用夜间制冷策略,自然风通过双层幕墙引入,在中庭天窗排出,保持最舒适的室内温度。

4)环境

建筑物轻盈地立在三个支点上,其他部分悬空,在首层形成了动态公共空间,创造良好的城市空间环境。

5)日光

外玻璃表面上的丝印设计能减少太阳光的直射进入,同时,形成的太阳屏能在工位上产生变化的自然光环境。

6)噪声控制

建筑的隔绝外表面能有效阻止室外道路汽车噪声干扰。该建筑采用了一系列节能技术,遵循了可持续设计的新标准。一般情况下,玻璃幕墙建筑的保温性能要低于传统的砖墙,但此建筑有四层玻璃,在保证了轻盈透明的同时,没有增加能耗,屋顶的太阳能电池还能产生绿色能源。通风系统采用自然和机械相结合的方式,用能只有传统通风系统的40%。智能照明系统能根据自然光的利用情况自动调整人工照明,保持恒定照度。利用邻近的海水制冷也取得较好效果。

另外,在此建筑的室内,只需很小花费就可十分容易地改变空间功能。整个楼宇被分隔成3x3m的单元,每个单元都包含所有必需的技术装备,无论以后空间怎样变化,都能节省大量时间和金钱。为了适应这些变化,家具都带有轮子,这也是用户十分满意的地方。

2 瑞典SWECO集团

代表团第二站来到了瑞典SWECO集团,该集团是欧洲最大的工程咨询公司之一,在1 1个国家雇员总数达7700人。SWECO公司所提供的服务涵盖了非常广的专业领域、从可行性研究、分析和战略规划到工程、设计和项目管理的整个范围。SWECO公司丁先生接待了代表团一行,并介绍了瑞典的节能设计情况。

瑞典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自1990年以来,经济增长总量增长了约48%,而温室气体排放减少了9%。2010年,瑞典斯德哥尔摩被当选为首个欧洲绿色首都。SWECO总规划师Ulf Ranhagen教授提出的“共生城市”(symbiocity)概念,与清华大学吴良镛院士提出的人居环境理念相当,但他们执行得非常到位,引领整体性、可持续性城市发展,探索各种城市功能的协同效能,建筑和城市功能与能源、废物处理、供水与卫生、交通和运输、景观等各自为政,达到整体优化。比较成功的案例是对哈马碧湖城历时10年进行设计和施工,做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

哈马碧湖城新型建筑小区,原址是重工业用地,区域内有许多污染物留存,是瑞典推进可持续发展中具有试点性质的示范小区。重点展示在系统化的规划设计和成熟技术集成方面的理论与实践。该小区在系统化的规划设计上,按照“共生城市”理念,从环保、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交通等方面综合统筹设计,由斯德哥尔摩市政府分管水务和垃圾处理的管理部门联合开发了一套生态循环系统,通过对当地住宅、办公室及其他设施能源、水、污水及废弃物的有机循环和管理,实现了预期的比原标准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减少50%的目标,在“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环保”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我们注意到在节能方面有许多可借鉴之处。在能源供应上,小区内1 000多户住宅单元100%利用当地的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能等,并已达到自给自足。其中2MW风力发电站能够满足小区所有住户的家庭用电、热泵及小区电瓶车的用电;此外约1 20m2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系统(年发电量约1、2万kWh),可满足5户住宅单元的年需电量。利用地源热泵技术可满足小区85%的供热需求,另外的15%则通过1 400m2的太阳能板来提供。在能源消耗上,严格规定每户的能源消耗(包括家庭用电、暖通空调)不能超过1 05kWh/m2·年。在满足使用需要和保障舒适度的同时,体现了节约能源的原则。该小区制定了更为严格的能耗指标,即到2005年不能超过60kWh/m2·年;2015年达到50kWh/m2·年。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能效,如制定“质量宪章(Quality Charter)”,要求从楼面设计、建材选择以及户内电器的配套上都力求实现能源效率高、日常能耗少。又如,普遍采用断桥式喷塑铝合金门窗,高效暖气片、可调式通风系统、节能灯具、空心砖墙及复合墙体技术:部分楼宇安装有可将热量回收的通风系统、加厚的复合外墙外保温墙板等。在能源生产与消耗、用水、垃圾,交通等设备安装方面运用电子卡技术实行全过程的管理、控制和运行监视.形成的数据库不仅为小区管理提供了依据,更可贵的是为小区每个住户提供了动态信息服务,可以随时查询和比较每月所用水、电、暖的状况;此外,通过小区开展的环境教育计划,使居住其中的居民有了更加环保的生活方式。

丁先生还带领代表团参观了新改造的”瑞典SWECO总部办公楼“,项目采用了中庭大空间(见图8),色彩非常鲜艳,布局非常人性化。该项目采用的不是最新的技术,也不是超前的技术,而是较好地采用了当前的先进节能技术,如采用VAV通风空调系统、室外空气制冷、天花挡板制冷、数字可寻址(DALI)照明控制系统、充分利用自然光、太阳能光伏发电、生物燃料可再生能源等,预测SWECO总部电力消耗每年小于40kWh/m2。

美国夏威夷组织培养技术考察报告 篇3

关键词 组织培养 ;技术应用 ;夏威夷

中图分类号 S-3

Abstract This paper reports the tissue culture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in Hawaii of US, as well as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 of the application of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Key words tissue culture ;application ;Hawaii

为了解美国夏威夷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科研现状,深入探讨高效组织培养的关键技术方法,学习国外组培技术的商业化运行模式和技术的应用转化,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周建南副所长带队一行3人于2015年8月4日至8日赴美国夏威夷进行了为期5 d的考察。考察组分别参观和访问了夏威夷大学、夏威夷农业研究中心、加利福尼亚与夏威夷叶用植物种植公司以及夏威夷本地2位农户苗圃,听取了上述相关单位负责人对热带经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研发等介绍,实地考察了组织培养苗圃和组培苗商业化生产工厂,并与当地农户进行了座谈,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1 美国夏威夷自然环境条件

夏威夷群岛位于太平洋中部,北纬19.5°,西经155.5°附近,由132个岛屿组成。陆地面积1.67万km2,其中只有8个比较大的岛可供人居住,由于都是火山岛,夏威夷群岛各个岛屿都是地势起伏的纵横山地、丘陵,平原很少。夏威夷属于热带海岛型气候,终年有季风调节,终年温度为26-31 ℃,雨水充足,植被丰富。夏威夷州的经济主要以旅游业和农业为主,产甘蔗、菠萝、咖啡、香蕉等热带经济作物。

2 美国夏威夷组织培养技术应用研究现状

由于美国夏威夷地处热带地区,物种资源十分丰富,相对于美国本土是天然的繁殖育种基地,因此在夏威夷岛上分布着多个国有和企业开办的育种育苗基地。根据这些育苗基地对种苗的品种和数量的不同需求,夏威夷州大约有30家从事组织培养技术的公司和科研单位,本次考察组主要参观了美国夏威夷州政府直属的2家科研机构,即美国夏威夷大学马诺分校热带农业与土壤科学学院和夏威夷农业研究中心。

2.1 夏威夷大学马诺分校热带农业与土壤科学学院

美国夏威夷大学马诺分校热带农业与土壤科学学院成立于1907年,主要从事热带作物的生物学研究,在热带作物遗传育种、细胞生物学等研究领域具有较强科研实力,其中Dr.Kheng博士及其实验室是专门从事植物组织培养相关工作的科研团队,成功研发了40多种经济作物的组织培养技术,并取得了良好的商业开发利用。目前,该实验室采用比较先进的组织培养技术有2方面:

①花序组织培养技术。花序组织是棕榈植物进行组织培养最佳的外植体材料之一,它方便采集、外层佛焰苞包裹不易污染、组织幼嫩易于分化和脱分化,以花序作为实验材料,不经过愈伤组织培养而直接建立由花序到胚的培养途径,生产可用于增殖和进一步诱导的油棕体细胞胚。确定母树后,采集其花序进行培养,筛选外植体材料的种类、发育阶段以及适宜部位进行培养,采用固体培养基添加植物外源激素,筛选最佳的配比和培养条件,最终获得胚。夏威夷大学运用该技术成功地培养椰子的花序,获得了椰子的胚。培养时间由常规培养1年的时间缩短到了6个月。

②悬浮培养技术。通过振荡或转动装置使细胞始终处于分散悬浮于培养液内的培养方法,它首先通过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或者初生胚状体,采用液体培养基悬浮的方法对其进行增殖培养,筛选培养液的营养配比和植物外源激素的浓度梯度,可以在短时间内增殖获得大量的胚。采用悬浮培养技术相对常规培养技术具有时间短、增值效率高、节省培养空间,节约人力物力等优势。

2.2 夏威夷农业研究中心

夏威夷农业研究中心肇始于1895年成立的夏威夷甘蔗种植者协会(HSPA),主要是提升夏威夷的甘蔗产业,1996年改为现名,现在已成为国际公认的研究中心,是一个非营利机构。目前,该研究中心研究的作物除了甘蔗外还涉及林业、咖啡、可可、牧草、蔬菜、热带果树及许多其它作物。在园林作物领域开展的研究包括农学与植物营养、植物生理学、育种、基因工程和组培,该中心通过成立各种科研应急团队为夏威夷农业产业提供服务,也帮助其它当地、国家及国际机构,满足他们在科研、咨询和培训等方面的需求。同时,该中心还利用夏威夷有利的气象条件为美国大陆的种子公司进行冬季繁殖、育种及测试。

2008年该中心的试验站、实验室和行政办公室从位于Aiea地区的Robert L. Cushing楼搬迁到了Kunia地区。现代化实验室的先进仪器和设备供中心的农学专家、杂草专家、病理专家、分子生物技术专家、园艺学专家、植物育种专家、甘蔗技术专家、化学专家和自然环境保护专家使用;大楼内有一个技术资料图书馆可供科研人员使用;所有的单位记录、通信联系、栽培合同、财务记录、人事和工资记录、生产记录等可追朔到1850年,这些及不同完整度的许多种植园的记录都捐赠给了夏威夷大学的马诺图书馆,作为HSPA种植园档案。

该中心设有一个2 000 m2的组织培养技术研发中心,研发甘蔗、菠萝、咖啡、木瓜等经济作物的组织培养技术并取得了成功。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开发半浸透式液体培养技术,突破了咖啡高效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是以法国研发的RITA 系统为培养方法,通过水泵抽取营养液对培养物自动化培养,实现了效率高、成本低的全自动化培养模式。该方法克服了传统培养过程中1-2月需要不断更换培养基进行继代的繁琐方式,可实现持续供给植物营养,获得的质量也有明显的提高。中心还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建立了高效的番木瓜转基因体系,获得了抗病基因番木瓜植株。

3 美国夏威夷组培技术的商业化运行模式和技术转化应用情况

组培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植物快速繁殖技术具有很高的商业开发价值,特别是对于一些特殊的种质资源和优异的良种,组培技术的应用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通过考察了解到,在夏威夷组织培养技术的研发是与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采用一种多方协作共赢的全新商业运行模式,在品种资源拥有者、组织培养研发机构和种苗企业之间协作开发植物组织培养优良品种。根据市场的需求,育种者提供优良的品种,科研机构开发组培技术,种植公司种植产品并出售获利,然后按照三方的预先协议以一定的比例分享利润。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将整条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的优势发挥到最大,也就是说育种者多渠道培育新品种,组培技术机构技术开发高效,种苗种植企业迅速获利,合作三方不必再考虑产业链条其他部分的问题,实现组培良种的高效快捷商业开发。考察组在当地农民Sam的农场,了解到其对猪笼草非常有兴趣,收集了全世界100多种猪笼草品种,并通过自己杂交获得了20多种新品种,由于当地的需求量非常小,新品种没有市场。Sam将新品种提供给夏威夷大学专家进行组培研发,并通过夏威夷大学与某海外企业联系,获得了300万株的订单,由于品种新颖,市场的预期需求量很大,前景良好。这样三方通过协议迅速实现了组培良种的市场化,三方实现了共赢。

4 体会

夏威夷大学及夏威夷农业研究中心的研究面向产业,为产业的发展升级提供周到的服务。考察组在交流中明显感觉到,科研为产业服务的意识非常浓厚,育种专家如何培育更好的品种,如何通过快繁技术,解决生产急需的种植材料问题,如何提高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思路非常开阔,这个过程中非常注重企业的参与,为企业的需求服务。

夏威夷科研人员的合作精神令人向往。在他们做的报告和交流中,他们引以为傲的是最后列举的合作团队,不仅有同单位的其它领域的专家参加,还列举了其它科研机构参与研究的科研人员。重视多领域多团队的合作。在交流中有曾参与过相关项目的专家,或是不同领域的专家参加,他们提供了该领域更专业的解释,知识没有断链,体现一种合作密切的态度,对专业的尊重。

赴日本钢桥面铺装技术考察报告 篇4

为了解日本钢箱梁桥面铺装的最新技术以及国外发展动态,为我省辽河大桥的铺装设计研究做准备,2008年12月17日至12月23日,辽宁省交通厅一行7人对日本钢桥面铺装技术进行了调研考察,并先后与北海道开发技术中心、寒地土木研究所以及日本大成技术公司的相关管理和设计人员针对钢桥面铺装技术进行了交流,现将此次调研的情况汇总报告如下:

一、美原大桥

1、概况

美原大桥位于北海道札幌市附近337号国道,气候与辽宁省相似。该桥为单索面斜拉桥,主跨340米,边跨154米,主桥长648米,断面为单箱钢箱梁,横隔板间距3.5米,引桥长318.5米,断面为双箱钢箱梁,横隔板间距3.0米。

2、铺装结构

该桥的桥面铺装原设计为4cm浇注式沥青混凝土下层+4cm沥青混凝土表层SMA结构,但是在施工期间,日本的车辆荷载规范进行了调整,后轴的轴重标准由20吨提高到25吨,导致原设计的横隔板间距过大。由于当时该桥钢箱梁已

经加工完成,加密横隔板间距或提高焊接等级、增加钢板厚度等方案已经无法实施,因此只能对铺装结构进行调整,通过对下层铺装进行加强,与钢桥面板形成复合桥面板。

这一思路考虑了两个方案,一是采用钢纤维混凝土,二是采用高韧性水泥混凝土(ECC)结构,由于北海道地区多雪,融雪剂容易造成钢纤维的腐蚀,因而最后确定将铺装下层结构改为ECC结构,以对钢箱梁进行补强。

3、材料

ECC混凝土是将尼纶纤维加入混凝土中,并添加早强剂、减水剂等材料形成混合料,其中纤维的直径为0.04mm,长度12mm,添加量为体积比2%。

钢桥面板与ECC之间设树脂粘结剂,ECC与沥青混凝土之间设桥面防水层,然后铺设高粘度沥青SMA混合料。设想的SMA结构是下部为密实结构,不透水,上部为空隙结构,起到排水作用。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未能实现,从现场看,沥青铺装基本上是密实结构,不透水。

为了加强ECC与钢桥面板的连接,采用粘结剂在钢桥面板上设置防滑垫,采用高分子合成材料制成,纵向设置间距50cm,横向30cm。通过室内疲劳等相关试验,该措施可以适应荷载以及疲劳的相关要求。

4、室内试验

针对ECC混凝土,进行的室内试验主要包括:冻融试验、接缝试验、施工工艺、附着强度等。针对整体桥面板进行了剪断试验、抗剥离试验、加载后抗剥离试验、定点荷载疲劳试验以及实桥荷载试验等。

5、使用情况

(1)铺装损坏情况

美原大桥在开通后,大桩号侧引桥左幅左轮迹处桥面相继产生一些破坏,主要表现为唧浆,泛白以及开裂等,通过调查发现铺装内积水,下层的ECC有压碎现象,通过室内加载试验,在有水的环境下,由于水压力的影响,ECC结构的疲劳寿命明显低于干燥状态下的寿命。针对这种情况,维修时采用将8cm铺装层铣刨掉,然后对钢板进行除锈,重新做防水层,再施工浇注式沥青混凝土和SMA表层,并增加排水通道,目前使用状况良好。

(2)钢箱梁损坏情况

钢箱梁的损坏主要是由于原设计的12cm厚度太薄导致梁肋以及横隔板焊接处的疲劳纵向开裂。目前最新的补修方案是采用在梁底喷射ECC补强混凝土,并在梁肋内部填充轻

质膨胀性添加剂对箱梁进行补强,该方案也准备进行足尺荷载试验以对补强效果进行验证。

二、横滨海湾大桥

横滨海湾大桥于1989年开通(上层高速公路部分),全长860米,当时号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斜拉桥,地点位于神奈川县横滨市,连接横滨市的中区与鹤见区,当时建设该桥的目的是缓解横滨市内拥挤的交通。

2004年,下层部分的国道357号开通,成为双层结构,上层为“首都高速公路”(东京都区与周边的高速公路网),下层为国道。

横滨海湾大桥原设计的铺装结构是4cm的浇注式沥青混凝土下层+3.5cm改性沥青混凝土,后来考虑钢板刚度较薄(钢板厚12cm)以及疲劳破坏的因素,将铺装结构调整为7.5cm的钢纤维混凝土(SFRC),其与钢桥面板之间设树脂粘结层,用量为1.0kg/m,并设置两排剪力键(30cm×30cm)加强连接,采用的钢纤维为3cm长,直径0.5mm,掺量为110kg/m,混凝土集料的最大粒径为15mm,水泥用量约为350kg/m,桥面抗滑采用拉毛的方法进行施工。

目前钢纤维混凝土铺装用于钢桥面在日本名古屋地区使用较为普遍,而横滨大桥的使用规模最大,其它地区则应3

32用较少。由于横滨大桥是在下层,钢纤维混凝土桥面直接接受雨雪的机会较少,并且该地区气温较高,冬季冻融因素影响不大,因此使用钢纤维混凝土有一定条件,但是在北方寒冷地区如果施工该项技术对于环境气温的影响还是要有所考虑。

三、明石海峡大桥

明石海峡大桥是日本神户市和淡路岛之间的明石海峡上建成的一座特大跨径悬索桥,采用钢桁架。该桥全长3910m,主跨长1990m,桥面铺装结构为3.5cm浇注式沥青混凝土+3.0cm改性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在海峡大桥的展览馆展示了该桥桥面铺装的实物模型,比较特殊的地方是在浇注式施工完成之后,其顶面撒布了一层大碎石,可以加强两层之间的粘结。

四、结论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认为日本的钢桥面铺装总体上还是以浇注式沥青混凝土作底层,然后上面做SMA或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的结构为主,同时针对以往设计较薄的钢箱梁顶板以及车辆轴载调整之后,相应出台对策的过程中采用了ECC高韧性混凝土以及钢纤维混凝土作为铺装结构,但是这两种结构并未大规模推行,而ECC在使用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一些问

射孔新技术考察报告 篇5

七零一研究所氧业中心*

方明德

一、概况:

本次出国考察任务取得较好成绩是由干(1)出国前进行了三个多月的技术准备与对外联络准备,国外被访问单位对我方要求比较明确;(2)出国小组六位同志(除译员外)都是国内从事医用高压氧舱工程技术干部和管理干部,对国内的产品状况及安全管理状况十分清楚,都带着问题出国;(3)出访两国期间,得到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所属的美国洛杉贸易公司及劳动部压力容器监察局的大力协助与支持,美国高压氧医学会、日本川崎重工珠式会让这两个主接待单位亦为我们出访做了大量细致的计划安排工作。

我们访问的单位如下:

1.美国潜水与高压氧医学会。

2.美国sechrist高压氧舱制造公司。

3.美国海军研究中心,潜水医学部。

4.美国马星兰大学医疗中心高压氧舱部。

5.美国伯明翰nidek医疗器械公司。

6.日本川崎工程公司高压氧舱部。

7.日本京都大学高压氧医学部。

8.日本中村铁工所。

9.横滨职业病医院高工氧医学部。

出国小组六人的对外身份如下;

l.沈

仪(任团长)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处长,高工。

2.方明德cssc武汉舰船设计研究所氧舱部总设计师,高工。

3.丁万年cssc武汉舰船设计研究所氧舱部主任。

4.金其昌cssc武汉舰船设计研究所上海杨园氧舱厂厂长

5.张建荣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压力容器监察局工程师

6.陈传胜cssc舰船研究院科技信息中心副译审员

二、美、日两国对医用高压氧舱的技术与安全管理

美国的基本情况:

美国有3000多所大的医院,在用医用氧舱300多台,其中单人氧般占80%以上,约250台,美国主要的单人舱生产厂是sechrist公司,多人舱生产厂是perry公司和环境技术电子有限公司。

(1)氧舱舱体结构及配套压力容器,遵守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规范,即

asme

pvho-l,及

v美国的氧舱生产企业政府不颁发生产许可证,但是氧舱舱体及压力容器由美机械工程师协会检验认可后咖盖asmf印章。考察组在参观马星兰急救中心及海军医学研究所时,都看到了asme发的合格证书有的封在塑料袋内挂在容器上。

(2)氧舱的防火安全,遵守国家消防协会nppa的医疗设备标准nfpa99。

(3)医用压缩空气和压缩气体及其相应的支持系统按美国压缩气体协会cga出版物提供的最低安全标准执行。

(4)美国潜水与高气压医学会uhms出版的《高气压医疗设备守则》(单人舱和多人舱分别出版),作为医疗组织联合鉴定委员会进行产品检验的依据,该守则,还叙述了医院管理人员及高压氧医生的责任及培训要求等。

(5)美国联邦政府在食品和药物管理办法(u.s.fda)中,对医疗器械的卫生、防毒和使用有一系列要求,医用高压氧的制造应该遵守。

(6)医用氧舱的操舱人员及医生培训由美国潜水一高气压医学会组织,美国氧舱操作人员多数是海军(潜水)退役人员。

射孔新技术考察报告 篇6

1、基本情况

2、考察重点与收获

目前,德国农机产品质量认证已经形成了以完善的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为基础,政府负责授权与监督,认证机构具体操作的是以企业的产品及其质量管理体系为实施对象的高效、成熟的运行体系。此次考察,重点围绕农机产品质量认证中的认证依据、政府作用、价值取向、认证主体、运行机制、操作技术等方面进行,取得了较大的收获。

1)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是质量认证工作有效运行的前提

在德国,有的农机产品要实行强制认证,有的是自愿认证。认证如何进行,相关各方权利义务怎样,政府如何管理等都有明确的要求,这些要求以保证产品的安全、环保为目的,涉及各相关环节,具有整体上的系统性、统一性和操作上的一致性。

考察发现,每种农机产品的质量认证与管理,都能找到相应的法律文件或行业规范性文件。法律文件规范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道路交通安全、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内容涉及农机制造企业、销售及售后产品安全质量问题的处理方式,以及政府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进行监控的规定等。德国农机质量认证的技术性文件主要有三大类,即国家标准、欧盟标准和iso标准,其中以欧洲标准化委员会制订的涉及农机安全的欧盟标准作为安全认证的技术依据,其带有法规性质。德国与欧盟其他国家在法律和标准规定上是一致的,这对促进认证工作的有效开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2)严格的授权和有效的政府监管是质量认证工作有序运行的保证

在农机方面,德国联邦道路交通局(kba)负责拖拉机产品质量认证机构的授权与监管;德国联邦生物物理局(bba)负责植保机械产品质量认证机构的授权与监管;德国联邦农业部负责拖拉机、植保机械以外的其它农机产品质量认证机构的授权与监管;德国联邦经济部(bmwl)负责农机企业质量体系认证机构的授权与监管。一个认证机构可以接受来自政府不同部门的授权,认证机构只有被授权后才能对外开展第三方认证工作。如,德国农业协会(dlg)农机检测站是德国惟一被授权的承担农机产品安全检测与认证的机构;德国技术监督协会(tuv)是被授权的目前德国也是欧盟规模最大的承担农机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机构。政府授权部门还负责协调被授权认证机构之间的关系,并代表德国认证组织向国内外发布被授权的农机产品认证机构和试验室名录。德国各级政府都有专门的机构或部门对认证机构和认证行为进行监管。

3)重视安全,关注环保,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

德国农机产品质量认证率高,企业主动申请,消费者关注认证标志,政府支持认证事业发展,使各相关方面确信,认证是必需的、值得的。在德国及欧盟,除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中对产品质量涉及安全、环保要求的内容有着系统、细致的规定外,法律中还明确规定了产品强制安全检测和认

证范围。对实施强制性安全检测与认证范围内的产品和项目,又根据其产品危害程度,将其中的一部分项目规定为必须由授权的第三方检测与认证机构来承担,另外的项目则可由企业自己承揽,企业缺乏检测能力时可委托检测机构进行。

此次考察发现,出于对安全与环保方面的考虑,欧盟在法律中特别对拖拉机、植保机械、割草机规定了必须实施第三方强制性安全检测与认证。如拖拉机强制性检测项目包括驾驶室、座椅的安全性检测及动力输出轴、制动、灯光、噪声等赴德国“农机产品质量认证技术与管理”考察报告共47项指标。在德国,除拖拉机、植保机械外,农林业用电锯、电梯及割草机、动力输出防护罩等也属于强制性认证范围。另外,在德国道路交通法中还详细规定了农林机械上路行驶的安全技术要求及监控程序。

4)装备精良、技术先进、工作严谨、服务优质使检测与认证机构保持权威性

位于莱比锡市的德国技术监督协会(tüv)成立于1870年,是一个与各洲技术监督协会共同组成的集团化组织,目前已成为欧洲极具实力的跨国性认证集团公司,其分支机构遍布德国,在亚洲、太平洋地区也设有代办处(我国的北京、广州、无锡等地均有),现有工作人员9200人。主要从事建筑、能源、医疗与健康、机械制造、信息技术、日常生活用

品等领域认证,从事质量、环境与安全三个方面的体系认证工作,农机企业质量体系认证是其任务之一。另外,该协会还依据国家或欧盟的法律规定和相应的标准进行车辆检测。

我们了解到,产品检测与认证机构特别注重服务,如对经过dlg检测的产品提出改进建议,企业采纳后产品质量得到改善,深受企业欢迎。

5)德国质量认证已成为企业自觉自愿的行为

在德国,政府只有授权、调控监管的职能,而不干预具体的认证工作,企业在指定的产品范围内自主选择认证机构,认证机构所承担的测试与认证业务完全根据社会所需和企业要求进行。

售额预计达2亿欧元。目前公司正在把市场由德国、北欧转向亚洲,特别是中国市场,现在我国内蒙、新疆等地已有该公司产品销售。

认证机构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注重内部建设,不断提高承检能力、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dlg、tüv因为科学、公正受到社会认可,在为社会提供检测与认证服务中权威引导了消费,给产品的生产企业带来了效益,同时也为自己带来了效益。在德国类似tüv这样的体系认证机构共有40-50家,而目前德国已获证的12000个企业中有相当比例是在tüv认证的,tüv每年业务收入约9.38亿欧元,其中德国国内业务占80%。

德国的检测与认证机构均为私人设立,属营利组织,其收入主要来源于产品质量检测和质量体系审核,收费价格通过市场调剂,由于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市场经济体制,认证收费价格浮动不大,一般在10%左右。

6)协会组织、专家队伍推动质量认证水平不断提高

另外,专家队伍在质量认证实施的许多环节被调用,在认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dlg农机检测站若遇有暂无标准的检测,则由dlg组织相关各方专业人员经充分讨论确定检测依据;dlg执行“红标”把关的检测委员会也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专业研究人员和其他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组成的机构(目前有11个);德国法律规定的安全认证产品目录,也是由政府组织有关各方专家参与研讨共同确定的。

3几点建议

1)政府要加大对农机产品质量认证工作的支持力度

加快农机产品质量认证发展步伐,是提高我国农机产品质量,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水平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的农机产品质量认证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生产者、消费者的认证意识不强,认证运行机制尚不健全,还无法完全靠市场运作,需要政府加以扶持和推动,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必要的支持。在产品自愿性认证上,通过认证的产品,应纳人到农机产品补贴目录范围中,调动农民购买经质量认证的产品,以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

2)将拖拉机、铡草机、微型泵等产品纳入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

拖拉机作为我国主要农用运输工具和动力机械,在各环节存在着很多质量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财产和人身安全。现在,我部正在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将拖拉机列入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范围。从我国的实际看,是十分紧迫的。

3)农机实验室建设宜精、不宜多

考察中了解到,在德国获得认证的企业,大多数产品都是通过少数知名度很高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的,如dlg农机检测中心,由于该中心具有较先进的检验设备和良好的服务,深得企业的信赖。因此,我国在推动农机产品质量认证工作的同时,应在基础较好的农机实验室中,挑选5-10个检验机构加大投入力度,重点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农机产品实验室,提高检测能力和水平。

4)积极促进中德农机产品质量认证检验工作合作与交流

德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农机产品大量采用工业方面的先进技术,包括农机产品检验设备,如产品检验机电一体化技术等,应加强与德国在农机产品检测技术方面的交流,使我国的农机产品检验技术跟踪目前国际前沿的技术。可以

派员到德国学习先进检验技术,也可邀请德国比较先进的检验机构人员,如dlg农机检测站的专家来华讲学,交流检测技术及先进的管理理念。

(信息来源:摘自2005年第7期《山东农机》)

注:赴德国“农机产品质量认证技术与管理”考察团成员

贺祖年

陈邦勋

王家忠

祁福长

张汉夫

聂宇燕

向天成吴文科

胡传干

胡兵文

连续油管传输射孔技术应用 篇7

1 射孔方案选择

磨030-H9井是磨溪构造上的一口水平井, 采用了先期裸眼完井, 在水平段下入三个裸眼封隔器, 以期实现对水平段的分段酸化处理。磨030-H9井的井下管串结示意图见图1。

磨030-H9井在用钻杆送裸眼封隔器到设计位置座封时, 将一个1.4m的撬杠落入井内, 投了三个球, 均无法到球座, 因此无法座封悬挂器及封隔器。这样在酸化施工时, 不能通过投球的方式依次打开各级滑套实现分段酸化, 只能通过浮鞋注酸, 对整个裸眼段实施笼统酸化。

由于油管与管外环空只有浮鞋提供的从油管到管外环空的单向流通通道, 在酸化后, 从管外环空到油管就没有流通通道, 无法实现酸化后的排液工作。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在第一个投球滑套的上方2910~2915间对油管进行穿孔, 便于在酸化后进行排液。

目前的技术条件是用51mm射孔枪对油管进行穿孔。输送射孔枪有三种方式, 一是电缆传输;二是普通油管传输;三是连续油管传输。

磨030-H9井2908.19处的井斜角已达到了87.94°, 而电缆传输射孔的最大井斜不能超过60°, 采用电缆传输射孔显然是不可行的。

若采用普通有接箍油管进行传输射孔, 一是能在内径为69.86mm的88.9mm油管内作业的小油管只能是48.3mm以下的油管, 这样的油管在四川油气田极少用, 不易组织到井, 或组织的周期会很长。同时, 由于普通有接箍油管起下的时间长, 会导致酸液在地层滞留的时间过长, 严重降低酸化施工的效果。再有, 射穿油管后, 井口与地层沟通了, 井口极有可能带压, 这样必须用不压井作业机才能在带压的情况下起出普通有接箍油管。

采用连续油管传输射孔, 具有起下速度快, 可实现带压作业等许多优点, 在国外应用比较普遍, 但是在四川油气田还没有成功应用的先例。

综上所述, 虽然采用连续油管传输射孔存在一定的风险, 但在磨030-H9井的具体条件下, 连续油管传输射孔方案应当是合理的选择。

2 连续油管传输射孔的安全措施

由于所用连续油管管径小 (31.75mm) , 管壁薄 (2.41mm) , 因而抗拉强度低, 取1.25的安全系数后, 连续油管的安全拉力只有10024kg。连续油管每米重量为1.75kg, 在井内没有阻卡的正常情况下, 连续油管的自重可达到5844.5kg, 剩余安全拉力只有4179.5kg。因此进行连续油管传输射孔时, 重点应考虑连续油管射孔管串在井内防阻卡上。

为了防止井下落物引起的卡钻, 采用与射孔枪外径相同的通井规通井到第一个投球滑套的位置, 尽可能将井下落物推到第一个投球滑套以下。因通井规的长度、外径及刚度与射孔枪的枪体类似, 通井也是一次下模拟射孔枪的过程, 只要通井能到预定的2915m的深度, 就可下射孔枪进行射孔。

通径规及射孔枪的壁厚相对连续油管要厚很多, 应按刚性工具考虑。通井规或射孔枪在弯曲井眼内的情况如图2所示。

从图2可知, 如果射孔枪的长度太长, 射孔枪在弯曲的井眼内就会发生弯曲, 会增加额外的摩擦力。

射孔枪在弯曲井眼内中不发生弯曲的最大长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

L为射孔枪在井内不发生弯曲的最大长度, m;

R为水平井造斜段的最小弯曲半径, m;d为射孔枪的外径, m;

rc为射孔枪与井内油管间的间隙, m。

射孔枪的外径为0.051m, 油管内径为0.06986m, 则rc为0.00934m。根据该井的井眼轨迹数据, 该井造斜段的最小弯曲半径为96.54m, 则根据公式计算出射孔枪的最大长度为3.82m。

因此, 只要通井规长度不超过3.82m, 且能顺利下到2915m, 射孔枪的长度不大于3.82m, 就能实现连续油管射孔。

3 施工情况

3.1 通井

通井管串的结构如下:焊接接头32mm×5cm+双公变扣接头38mm×8cm+丢手 (液压安全接头) 43mm×43cm+变扣接头43mm×8cm+通井规51mm×2.5m。工具总长为3.14m, 通井规长度未超过3.82m。

用外径51mm, 长度为2.5m的通井规通井到2936m, 即投球滑套的位置, 由连续油管深度计数器存在误差, 实际投球滑套的位置为2930m。反复三次, 位置没有变化。

3.2 射孔

射孔管串结结构如下:32mm连续油管+32mm焊接接头×5cm+配合接头38mm×8cm+丢手 (液压安全接头) 43mm×43cm+配合接头43mm×4.12cm+液压式启爆器43mm×32cm+射孔枪46mm (壁厚5.51mm) ×3.16m。工具总长为4.12m, 但射孔枪长度未超过3.82m。

下外径为46mm, 长度的射孔枪到2934.5m遇阻, 上提射孔枪到2920m, 用700型压裂车从连续油管内蹩压15MPa, 成功引爆射孔枪。射孔后, 井口压力由0升到5MPa, 随后观察油管出口开始排出液体, 大约20分钟后, 出口开始出混气液。说明油管穿孔成功。

4 施工效果评价

(1) 针对磨030-H9井的实际情况, 选择了合理的连续油管传输射孔方案。 (2) 为了防止井下落物引起的卡钻, 采用通井模拟方法, 并计算了射孔枪的最大长度, 为连续油管传输射孔的施工安全提供了保障。 (3) 本次连续油管传输射孔施工获得一次性成功。连续油管传输射孔从入井到成功引爆只占用了108min, 加上准备时间47min, 总共只有155min。 (4) 大大降低了残酸在地层的滞留时间, 减小了残酸引起地层污染的可能性。 (5) 射穿油管后, 在井口带压的情况下, 仍然保证了井控安全。

参考文献

[1]贺会群.连续油管技术与装备发展综术[J].石油机械, 2006, 34 (1) .

[2]钟守炎, 等.挠性油管及其在油气工业中的应用[J].石油钻探技术, 1998, 26 (4) .

[3]周崇志, 等.连续油管受力分析方法在水平井作业中的应用[J].天然气工业, 2002, 22 (4) .

北京局部“数码运动”考察报告 篇8

今日汇丰在北京做传统摄影器材生意颇有建树,今年一月初新辟出一层经营数码影像器材,及使用富士Frontier370数码冲扩机对社会服务。除去北京的大型综合零售企业之外,今日汇丰应是我们所知道的最早开办数码产品经销及作相关服务的传统摄影器材商店之一。今日汇丰此举据悉始于2000年此时,当时富士摄影器材公司力推的Frontier系列小型数码冲扩设备使得更多摄影爱好者及职业摄影师兴奋不已,人们可以使用反转片、负片、黑白片、照片非常方便地得到高清晰度的照片,以至于如北京的今日捷成等先期引进这种设备的企业不得不加班运行。这种美好景象不仅使今日汇丰看到了同样的商机,也让他们认识到这种设备会给日益普及的数码影像设备的拥有者在影像输出方面带来的便利。

秋天,今日汇丰的老板梁飞跃访问日本,目的是了解日本数码影像的市场状况。令其惊讶的是,日本传统相机和数码相机的销售趋势在座标图上已形成了一个明显的交叉图形,即传统相机的销售量下降,而数码相机则急骤上升,虽然我国多数摄影消费者对于数码相机一直持观望的态度,而发达国家的数码相机产品已经开始在百姓中普及了。这一趋势不可逆转,但真正要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开起一家主营数码相机的商店却并非易事,一是数码相机的价格相对较高,二是这类产品的换代周期较短,有鉴于此,今日汇丰大做普及的文章,顾客来了有问有答,依仗着店里的数码彩扩机,又可以即拍即看(照片),同时又开办数码相机的知识讲座,力图把生意进一步作活,单就数码相机而言,这家刚开了三个月的商店每月已有几十万元的销售成绩,据梁飞跃先生言,短期内超过百万应有可能。

今日汇丰第一期数码相机讲座如期于2001年的3月16日举行,听众是数位来自中国军事科学院的军官,虽多系文字工作人员,但图像仍是他们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如何方便、快捷将图片用于实际工作,数码影像会为他们工作效率的提高提供哪些帮助,在讲座之后,其中的三位谈了他们的收获。

刘敬东上校:数码相机是一种新型的摄影器材,来听一听讲座确有必要。数码相机的运用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应该是一个飞跃,平常我们记录一次活动要拍摄数百张照片,要使用十几个胶卷,拍完后要冲洗、整理,而现在数码相机在这方面则要方便了许多。通过办公室里的电脑,处理、使用、保存这种数码影像就会更加容易。2000年我在制作干部名册时就已经尝试将照片扫描后与名册一起打印的办法,效果很好。如果现在直接使用数码相机进行拍摄,我想就会更省事了。过去我们在进行摄影采访时常会因为现场或拍摄的原因留下很多遗憾,而现在若使用数码相机就可以迅速对不需要的影像或有缺陷的影像进行删除,以对其重新拍摄,这在记录具有文献价值事件时尤其必要。

我们这个部门已经有了数码相机,但现在仍不太常用,主要是对数码相机的了解还不够充分,所以希望对这一方面的知识有更多的了解,这是我来听讲座的主要原因。

郑朝军大校:我们军事百科研究部对图片需要量比较大,经常是数以万计,对于数码相机我了解得不是太多,甚至到现在我还没有实际使用过,但数字影像的运用是一个大趋势,所以我们也必须对这一方面有所了解,而且一定要掌握它,如果数码相机能够解决我们目前的实际问题。我们将尽早投入使用。我们机关其他部门也都关心数码相机的有关情况。

何炳富摄影师:传统的东西我毕竟已接触几十年了,因为有了一定的基础,我觉得数码相机掌握起来并不困难,无非是弄懂那些按钮的功能嘛。对于我们这些年龄较大的同志来讲,这种通俗、直观且直接的学习非常好。这样会加深我对数码相机的认识,我想我会很快地能够掌握这种新的照相机,因为我相信数码影像会很快地在许多领域替代传统影像记录方式,不学习这些新的知识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不要觉得数码影像很神秘,今天我就去掉了神秘感。

数据分析

1、负片为74%,占绝大多数。这是顺理成章的,人们到彩扩店来首先想到的是把底片变成照片,对一般用户来讲,照相就是为了得到一张照片。

2、正片为16%。富士370对摄影师最具诱惑力的地方是它可以将正片直接做成照片,很多摄影师不拍正片或是身挎两台相机一正一负,就是因为正片无法放成照片,影响参赛参展,现在摄影师不必再为此担心了。

3、数码相机存储卡为4%,这说明目前数码相机的拥有量还十分有限,但这也不是一个可以忽视的数字,拿着数码相机到扩印店直接来做照片,这恐怕是未来的一个趋势。

4、数码文件也是4%,这其中包括软盘、光盘、MO、Zip等各种计算机用的移动存储设备,就民用而言,近年人们都是通过打印机输出图形、图片,而打印机总是在追求照片质量,现在可以把图形、图片直接输出为照片,仅这一点也能看到数码彩扩的光明前景。

5、拿着照片到彩扩店出照片,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现在可以做到了,这为没有电脑设备或还没有掌握电脑技术的人们提供了帮助。2%数量虽少,但也是相当一部分顾客的需要。

质量管理与技术赴港考察总结报告 篇9

一、概述

国防科工委质量与可靠性研究中心受国防科工委综合计划部技术基础局的委托,组织了质量管理与技术考察团于1997年5月30日至6月9日赴香港进行访问和考察。

代表团一行6人,对香港理工大学及质量与可靠性中心、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香港品质保证局、香港电脑产品亚太有限公司等单位进行了访问,座谈、交流了双方在质量与可靠性管理与技术研究等方面的做法和体会,收集到很有价值的信息。

本次访问为双方今后在质量与可靠性管理与技术研究领域以及质量体系认证领域开展技术合作与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圆满地完成了预计的考察任务。

二、访问香港质量与可靠性中心

1.质量与可靠性中心简介

质量与可靠性中心是由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大学及当地工业界联合创意,于1990年成立。当时主要为了配合和支持政府倡导的质量运动,向社会提供质量方面的培训和咨询。

质量与可靠性中心是一个把学术界与工商界紧密联系起来的桥梁,已成为支援香港政府开展质量活动的主要团体之一,得到工业署辖下的品质事务部的全力支持。中心总部设在香港理工大学的商业及科技中心内,由商业及科技中心的职员兼担其日常工作,成为商业及科技中心内的一个专业组织。

负责质量与可靠性中心日常工作的职员只有4名,主要负责联络、组织等工作,工作效率很高,其决策机构是委员会。

质量与可靠性中心自成立以来,已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由于其开展活动的依据来自工商企业的要求,因此中心很受社会欢迎,取得较高的社会效益。

2.质量与可靠性中心的主要任务

质量与可靠性中心根据社会的需求及工业部门的需要,及时组织各类形式的活动,如专题研讨会、短期或长期的专业培训课程、考察团、聚会、比赛,以及提供研究与咨询服务等。主要任务和目标是:

·帮助人们认识到在工程设计与生产中就考虑质量、可靠性、维修性所带来的潜在好处。

·宣传质量与可靠性工程的原理及实践中带来的利益,帮助工业企业改进其产品和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激发人们对质量与可靠性管理与技术、或全面质量管理的认识和热情。

·根据香港工业界的需求制定有关计划,如研讨会、短期培训课程、培训计划、研究方向等。

·为下列项目提供便利和机会:

—质量保证和有关的质量管理工具研究。

—质量保证意识教育与培训计划。

—质量管理经验交流与探讨研究。

—理工大学先进计量设备的使用。

—用现代质量与可靠性技术验证专业软件的方法。

3。质量与可靠性中心协会

质量与可靠性中心下设一个质量与可靠性中心协会,以便于进一步开展社会服务工作。

学术界、工商界人士,主要指中心的创办者、赞助者或热心支持者,成为会员后,可以定期收到中心的消息和资料,在参加中心的活动和使用中心的设备方面可取得优先权以及特惠价格。这些活动包括:

·使用精密加工设备、培训与咨询保障设施。

·免费或优惠价格参加中心举办的研讨会。

·优惠价格参加中心组织的质量管理培训课程。

·优惠价格参加中心组织的大型会议。

·优先或优惠价格参加中心举办的其他活动,如午餐座谈会、考察访问团等。

三、访问香港生产力促进局

1.生产力促进局成立简况

为了推广和促进香港的生产力,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依法于1967年成立。服务范围多元化,其宗旨是促进生产力,提高香港工商界效率。

生产力促进局自成立至今,其角色与职能已发生了变化。最初生产力促进局主要提供培训与顾问服务,后来逐渐演变为致力于科技转移及为工业界提供综合扶助服务,包括提供工业科技、产品设计与开发、可行性研究、生产管理、人事招聘、市场研究、电脑资料处理及环境管理等一系列顾问服务。生产力促进局及其附属机构共聘请了600多名经严格训练、技术娴熟的顾问及职员,每年为4000余名客户提供多元化服务,举办约600个培训课程,培训题材遍及各类技术、电脑培训、行政管理技巧等。此外,促进局还经常举办展览会与考察团,并提供技术资料服务。

2.生产力促进局的主要任务与目标

生产力的概念:有效地运用意念和资源,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生产力为一个国家、国家的工业和人民缔造所需的条件,带来更高的生活水准和生活素质。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的使命是通过专业服务,使香港的产品制造及服务业有效地运用资源和提高附加值,从而达到卓越的生产力。最终目标在于加强香港的效率和竞争力,促进香港经济繁荣,从而提高香港人民的生活水平。

香港经济正处在转型时期,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担当重要的扶助角色。劳工密集型的制造业正逐步晋升为高增值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为辅助香港经济更加蓬勃增长,生产力促进局一方面要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强调创造价值及善用资源。所提供的服务遍及产品开发与过程、工程与工业设计、品质改进、技术管理、环境管理、工业自动化、科技应用咨询、人力资源发展等范畴。生产力促进局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

①为商业界提供广泛的培训、咨询、技术与实验室服务,以促进商业发展。

②为工业界寻求开拓创新机会。

③为政府提供影响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分析及建议,进行技术经济研究。

④承担有关生产力的工作,咨询及协助在香港或海外从事以提高生产力为目标的研究发展计划或技术推广等活动。

3.生产力促进局的资源与结构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共聘用600多位资深的专业顾问及职员,他们来自于制造业及商业领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生产力促进局已成为香港重要的工业支援机构,它的主要实力和资源体现在四个方面:

①质量及系统方面的服务。着重于管理、人力及系统发展,以及推广服务业的生产力。

②培训及信息方面的服务。着重于培训、咨询,以及组织成衣业服务。

③设计及信息技术方面的服务。着重于协助厂商在设计及开发产品时有效地运用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以及提供计算机辅助设计及信息技术服务。

④材料及生产技术的服务。着重于改善生产技术及程序,提供技术援助。这方面的服务也包括环境管理及控制污染的顾问服务,以及其他服务如机械工程、塑料加工、精密铸造、电镀、化工处理、模具技术等。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与多个香港及国际性组织(如亚洲生产力组织及联合国发展计划)保持密切的合作联系,这些组织提供满足工业界需求的培训活动、技术资料及专家服务。通过这些联系,生产力促进局积极扶助香港工业及引进技术的任务,巩固香港工业的实力和竞争力,协助厂商迈向高价市场。

四、访问香港品质保证局

1品质保证局简介

香港品质保证局是一个非牟利的认证机构,由政府资助于1989年成立,1993年以后无政府资助。

品质保证局的主要任务是根据iso 9000国际标准,提供独立的第三方认证服务

。其认证计划的性质为:

·一个自愿参与的计划。

·适用于制造或加工企业、承包商、贸易/服务公司或公用事业机构。

·只提供审核及认证工作。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香港品质保证局绝不会在推行质量管理体系方面提供咨询服务。

·向符合iso 9000要求的机构颁发证书。

品质保证局的决策机构是管理委员会,委员会每3个月召开一次会议,对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品质保证局职员共70人,其中约35人是审核员,并且建筑行业的人士占较高比例。目前已颁发了800多张iso 9000质量体系认证证书,其中百分之五十的证书是建筑行业的。

品质保证局的35名审核员均是专职审核员,无兼职审核员。对审核员的专业要求较高,必须有某一方面的专业经验。

2.品质保证局的业务范围

品质保证局的主要业务有:

·受理供方委托,按iso 9000国际标准,对其质量体系进行认证审核。

·开展国际业务,与海外认证机构合作,提供有关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认证监督或质量保证能力评价服务等。

3.品质保证局的资源及结构

香港品质保证局拥有一支专业的审核队伍,大部分审核员为国际注册审核员及主任审核员,均在某一行业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及经验。

香港目前有15家认证机构,包括世界各个国家在港设立的认证机构。已颁发的证书大约有1500至1800张,其中约有一半是由香港品质保证局颁发的。品质保证局重视员工素质,讲求信誉,保证质量,正在向争创名牌认证机构的目标努力。

五、访问香港电脑产品亚太有限公司

电脑产品亚太有限公司不断突破自我,自1991年获取iso 9001认证证书后,产品质量稳定,客户不断增多,经济效益显著增加。总结其经验,归于全体员工坚持全面质量管理,坚持不断改革创新。现将电脑产品亚太有限公司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两个最典型做法予以介绍,以便借鉴和学习。

1.倡导“3c”精神

为了有效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电脑产品亚太有限公司于1988年提出在全公司内贯彻“3c”精神。所谓“3c”即charge(充电)、challenge(挑战)、change(改革)。意思是全体员工要不断充实知识、勇于接受挑战、敢于进行改革。发挥“一次做妥,次次做妥”的优良精神,使公司提供产品和服务达到完善的境界。

提出“3c”的口号容易,关键是怎样落实在行动上。该公司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针对第一个c,公司鼓励员工参观一些先进的企业,把握学习现代管理的机会,并邀请厂外专家介绍先进经验,以彻底改变员工过去的旧观念,树立新的质量观。同时增设培训经理一职,统筹负责公司的培训活动,以巩固企业文化。从而使员工不断充实知识。

针对第二个c,公司鼓励员工提出各种改进意见,打破旧框框,知难而进。传统上,该公司产品设计在欧美完成后,香港只负责生产事宜。以前员工只是照本子办事,只有偶然发生严重的生产困难时才会建议改进产品的设计。在challenge(挑战)的口号号召下,员工们逐渐放下思想包袱,敢于向更高的产品质量水平挑战。不但不断改进生产方法,而且主动要求参与产品的设计改进,要求新开发的产品容易生产、成品率高、售后故障率低,以及提倡并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以加强与各兄弟公司合作设计产品,缩短开发周期。经过这一努力,不仅产品的成品率和售后故障率比从前大大改善,而且更重要的是员工们增加了自信,敢于面对挑战和探索新方法。

针对第三个c,公司倡导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适应“不断改进”的工作方式。公司组织成立“跨部门工作小组”,针对减少库存、降低成本、改善营业及生产计划编排、缩短生产周期等问题进行改善工程。倡导“3c”精神是电脑产品亚太有限公司贯彻全面质量管理的精华所在,是其在1991年夺取香港品质保证局颁发的第1张iso 9001认证证书的奠基石。

2推行“5s”做法

“5s”即“五常”——常整理、常整顿、常清洁、常清扫、常自律,称为五常法。五常法是该公司在1988年参观日本工厂时初次接触并引进本公司的。当时公司就成立五常法执行委员会,由生产、质量、行政、市场推广、材料及财务等部门的代表组成,借此改善公司的日常管理。公司推行五常法活动的目标是在公司内培养“自动、自觉”的风气。五常法活动包括提供培训课程、创作标语、找出卫生欠佳的地点及举办一系列的清洁比赛。

·常整理。把场地中不必要的物品移走,这很必要,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错误和损失,提高效率。

·常整顿。将物品分门别类存放得井井有条,妥善周全、标记明确。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常清洁。员工须同时履行个人及群体清洁任务,以降低厂房设施发生故障的机会。

·常规范。公司为员工制订合理的规章制度,员工自觉覆行。

·常自律。各级员工必须自觉推行以上四点,经常检查自己的各项职责或工具,有助于推动员工投入工作,增加归属感。

五常法令公司的生产力不断提高。由于生产流程改善,产量增加,加上公司更有效地运用物料、机器、时间和人力资源,致使生产成本降低。在改进的过程中,员工较热心找出造成浪费及不必要的措施,避免重蹈覆辙,工业安全及员工健康因此得以改善;过去六年,工人及其他职工的意外率分别降低了83%及75%。中山的工厂推行五常法后,亦大大增强了客户对公司的信心和拥戴。事实证明五常法适用于制造业的各个层面。五常法的成功,大大提升了公司上下的工作热诚,员工的满足感与日俱增。

六、参观香港理工大学工业中心

1香港理工大学简介

香港理工大学是香港一所以实用为主,学生人数最多,与工商界联系最紧密的一所大学。其毕业生被企业界誉为实用价值最高。

香港理工大学成立已有25年的历史,廿五年来,已培育了十五万多名毕业生,服务香港及世界各地。学校目前共有二万一千多名学生,设有六个学院,下设二十六个学系,共开办一百三十多个专业,提供专业文凭、本科、硕士及博士生课程。

香港理工大学的师资雄厚,共有聘自香港及世界各地的教员千余人,员工总数共三千多人。

2香港理工大学工业中心简介

香港理工大学工业中心于1977年成立,主要目的为理工科学生提供工业培训,使学生在毕业前有实践的基础。

工业中心积极与工业界紧密合作,提供咨询、研究和制造服务,争取各界资助,以提供新科技的培训,92年以来,工业中心共获捐助一亿多港币的设备,并成功设立了多个专业培训中心如蔡司精密测量中心、激光加工中心等。

近三年,工业中心先后与英国的华威大学及澳洲的西悉尼大学合办管理人员综合培训计划及职业健康安全硕士课程,深受社会重视和欢迎。

最近一次社会调查充分肯定了工业中心在香港理工大学培养优秀毕业生中所做的贡献,被访的雇主都高度评价了理工大学毕业生的实干能力。实践表明工业中心的模式是高等教育中培训工科学生的极佳方式。

七、主要收获与建议

此次香港访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与香港质量与可靠性中心、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香港品质保证局等单位的接触,交流情况,增进了解,探索共同关心的问题和今后合作的可能性。以及通过考察参观香港典型企业——电脑产品亚太有限公司质量管理情况,了解香港先进企业质量管理的现状,以及政府对企业质量管理的方式和工作内容以便为我所用。

代表团顺利地完成了上述考察任务,主要收获有:

1.了解了香港质量与可靠性中心、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香港品质保证局等机构的工作性质、规模和业务范围等,同时对方也对我方质量与可靠性研究中心的特点、主要任务、工作方式等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为今后建立长久的联系创造了条件。

2.香港质量与可靠性中心主要从事质量与可靠性研究培训工作。这次访问,我们了解到香港质量与可靠性中心具有很高的工作效率,而且该中心与香港理工大学的商业及科技中心紧密结合,充分体现了质量管理与经营管理相结合的特点,真正实现了“向质量要效益”,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

此外,香港理工大学制造工程系是质量与可靠性中心的重要的专家资源来源,我们与质量与可靠性中心的负责人及制造工程系的全体教职员工围绕质量与可靠性教育与培训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和座谈,增进了双方的了解,为今后进一步开展技术合作奠定了基础。

3.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与我方质量与可靠性研究中心在某些方面有共同之处,如向工商企业界提供培训、咨询、特别是质量体系建设及认证方面的咨询。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的工作使代表团深受启发。自成立之日起,该促进局在香港地区的工商业进程中充满着活力,充当着工业发展催化剂的作用。针对香港企业的需求,从先进的管理方式方法到先进的工程技术进行全方位的开发、研制,或引进吸收消化,待成熟后,将推广到香港的工商业,最终在企业落地生根,并开花结果。可以形象地说: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是最新管理方式和先进工程技术示范和推广的官方机构。他成功的4p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首先是重视对人(people)这一资源的挖掘。人是蕴含着无穷潜力的宝贵资源,任何新生事物的推进,人是首要的动力。因而该促进局非常重视有关各层次人的培训和教育。其二是新产品(products)的开发。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不断地率先为香港企业界开发出更新换代的新产品,使香港的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三是生产和管理过程(process),要生产出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管理和生产过程的科学化规范化是至关重要的。促进局面向过程,对iso 9000系列标准进行认真培训,咨询,并辅助品质保证局进行认证。最后是与企业的伙伴关系(partnership)。促进局非常重视与企业的伙伴关系,他们的管理、技术,至产品的创新性成果在企业中实现其价值,反过来受益的企业又支持促进局的新一轮的创新活动,形成良性循环。通过交流,我们发现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拥有强大的硬件设施,这些设施在香港地区得到了系统的、有效的使用。这方面我们差距很大。尽管科工委质量与可靠性研究中心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有几分类似,但实际上,内地还没有一个与之相当的官方机构,更没有他们4p综合功能。我们内地应向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学习,建立或健全这样的机构。

4.香港品质保证局相当于我国的新时代质量体系认证中心。此次访问,我们为香港品质保证局与内地质量体系认证机构建立联系牵线搭桥,品质保证局应邀同意在今年下半年适当时候访问我中心,洽谈在质量体系建设与认证方面内地与香港开展合作的事宜。

5.从香港典型企业——电脑产品亚太有限公司的全面质量管理实践中获得这样的启迪:①公司质量管理部门不是象内地企业,质量部门人员分布在生产全过程进行质量检验把关,在该公司,质量部门仅负责公司质量方针政策的制订,并监督审核这些方针政策的实施。兼顾出厂最终产品和原材料采购的质量控制。②在该公司,生产者和质量监控者是一体的。在内地生产和质检部门的矛盾在该公司是不存在的,生产者是质量的主人,这不仅提高了生产率,同时也自觉的保证了质量。多年来我们常谈起西方发达国家这种质量和生产的统一模式,但至今内地企业没有有效的引进,在对该公司的考察中,我们也体会到内地未能顺利引进的原因。这就是员工的质量觉悟和企业质量文化建设。③提高企业全员的质量觉悟,加强企业质量文化建设是员工变成质量主人的关键,为此培训教育要先行。该公司对员工的各种培训教育在香港地区是有表率作用。车间、办公室内一幅幅反映质量文化建设生动逼真、幽默的图画为增强每个员工的质量意识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当然完备的质量标准化体系是该公司质量工作的基础。④质量工程技术的应用成果引人注目。不仅计量图而且各种难以使用的计数图以及各种分析用图都得到了具体的应用。这和内地许多有名无实的企业形成了巨大的反差。⑤最高管理者是否真正具有较强的质量意识是一个企业成功的关键。“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从上而下,再从下而上的过程。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最重要的动力是源自企业的高层。假若企业的高层没有搞好质量的决心,又岂能向中层及基层推行。企业的高层如能带动各阶层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关注,则企业基层自然会乐于提出各种意见、提议及方法,反过来推动公司的改进。电脑产品亚太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卢伟国先生是一个十分出色的质量管理专家,他非常重视在公司内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从而其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持续满足顾客的要求,公司的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因此,切实有效地提高高层管理者的质量意识应永远是质量管理教育与培训的目标之一。

建议我国在质量管理教育与培训中,更加重视对高层管理者的培训。

6.参观香港理工大学的工业中心,感到理工大学工业中心对大学毕业生来说确是一个难得的实习工厂,这种办学模式值得我国学习。建议我国有关方面借鉴这一做法,可以多所学校联合拥有一个工业中心,以使我国高等院校培养的工科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上一篇:清明出游小学二年级作文500字下一篇:最平凡却又不最不平凡的遇见高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