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报告

2024-09-18

技术报告(精选12篇)

技术报告 篇1

应欧洲建筑节能协会邀请,由常务副主任欧阳东带队,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节能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电气节能专委会”)一行8人于201 3年6月下旬对北欧进行建筑节能及智能化技术考察,参观了丹麦SHL事务所、瑞典SWECO集团及相关的节能项目案例。

1 丹麦SHL事务所

代表团的第一站是丹麦SHL事务所,该所是北欧屡获殊荣的最知名事务所之一,致力于创新和可持续设计,在哥本哈根、伦敦、奥斯陆、中国上海设有办事处,其在重要文化建筑如艺术博物馆,教育综合体和图书馆方面拥有杰出的业绩。

事务所哥本哈根主管Oliver Grundahl先生简单介绍了该所的情况、丹麦建筑规范中节能等级划分和节能技术措施。丹麦政府对节能十分重视,在2008年发布的建筑规范就把建筑节能划分为3个等级,其中1级为最高等级。丹麦属于温带海洋气候,夏季基本不用空调,而冬季采暖尤为重要,所以标准对采暖能耗特别重视,如不允许消耗能源取暖,充分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并要求201 5年实现所有新建建筑达到1级标准。这些要求为建筑理念带来的变化,给考察团每位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Oliver Grundahl先生亲自带领大家参观该事务所最为人熟知的项目:人称“黑钻石”的皇家图书馆、现代银行(Nykredit)总部及现代银行新办公楼“水晶云彩”,下面结合这3个项目来谈谈考察团成员的心得体会。

1.1 皇家图书馆“黑钻石”(The Royal Danish Library)

该建筑是在一标志性老建筑(见图1)上于1 999年扩建而成,总建筑面积2.8万m2,其中老建筑改造0.7万m2,新建筑扩建2.1万m2,新老两种建筑风格结合得非常自然巧妙,室内融为一体,室外古典与现代对比强烈,既有历史感,又表现了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项目获得了2001年现代银行建筑奖、2003年美国建筑家协会DuPont Benedictus奖等。

该建筑是哥本哈根标志性建筑,新建部分外表为黑色花岗岩,被称为“黑钻石”。该图书馆是公共开放图书馆,包括咖啡厅、书店、展览馆、餐厅、科学和文学研究院、屋顶庭院以及一个600座的音乐厅等,地上7层,并有1层地下室。巨大的玻璃中庭形成的公共空间能够看到室外海滨全貌(见图2),并使得阅览室也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中庭采用自然通风,阅览室采用混合通风。阅览室位于中心位置可以防止噪声干扰。

1.2 现代银行总部

该节能建筑(见图3)于2001年建成,总建筑面积约2.4万m2,是一座10层的玻璃幕墙建筑,同样有巨大的中庭,中庭采光(见图4)可以到达每个楼层。从3层到6层,在中庭不同位置悬挂3个别具特色的透明会议室(见图5),中庭内的观光电梯、楼梯、阳台、人行桥、会议室和办公室等均为玻璃体,整个建筑像是一个透明的玻璃容器。

水在此建筑中不仅是美学元素,还起到了制冷的作用。在中庭首层,利用附近的哥本哈根海水,建造了一个高度为一层半的水体雕塑,此雕塑兼具制冷系统的功能。尽管采用了玻璃幕墙,但利用海水制冷及双层幕墙通风,以及屋顶开窗提供进一步的通风,整体上热负荷还是有所减少的。

1.3 现代银行新办公楼“水晶云彩”(The Crystal and the Cloud)

与现代银行总部相邻的现代银行新办公楼被命名为“水晶云彩”(The Crystal and the Cloud),位于哥本哈根海滨,是绿色建筑和可持续设计的典范。项目建筑面积6 850m2,高34m,包含400个工位,是一座无柱钢结构建筑,全玻璃幕墙,外形像水晶(见图6),楼前面积为4 500m2的广场上建造的巨大喷泉有550m长,共2 000个喷嘴,安装在青铜色的铝合金格栅下。建筑的多面玻璃幕墙不仅能反射日光和周边景物,而且双层的玻璃幕墙形成一个完整的阳光屏,使建筑适应阳光的变化。另外,外层玻璃采用一种丝印设计,不仅能减少阳光的进入,还能使建筑附近的港口区域环境景观变得生动活泼。广场上巨大的喷泉水池能够反射太阳和云彩的移动,因此被称为“水晶云彩”。该建筑于2011年完工,在绿色方面有下列特点:

1)能源方面

项目采用了整体的环境优先策略,尽管办公室完全透明,还是实现了低能耗(70kWh/m2),比哥本哈根法规规定的能耗标准降低了25%。屋面敷设了太阳能电池板(见图7),每年可发电8万kWh。另外,三层内表面玻璃能够高效隔热,U值仅为0.7W/(m2·K),建筑基本做到了无热能损耗。

2)水

整个楼宇收集雨水用于冲厕,海水用于制冷。

3)通风

采用夜间制冷策略,自然风通过双层幕墙引入,在中庭天窗排出,保持最舒适的室内温度。

4)环境

建筑物轻盈地立在三个支点上,其他部分悬空,在首层形成了动态公共空间,创造良好的城市空间环境。

5)日光

外玻璃表面上的丝印设计能减少太阳光的直射进入,同时,形成的太阳屏能在工位上产生变化的自然光环境。

6)噪声控制

建筑的隔绝外表面能有效阻止室外道路汽车噪声干扰。该建筑采用了一系列节能技术,遵循了可持续设计的新标准。一般情况下,玻璃幕墙建筑的保温性能要低于传统的砖墙,但此建筑有四层玻璃,在保证了轻盈透明的同时,没有增加能耗,屋顶的太阳能电池还能产生绿色能源。通风系统采用自然和机械相结合的方式,用能只有传统通风系统的40%。智能照明系统能根据自然光的利用情况自动调整人工照明,保持恒定照度。利用邻近的海水制冷也取得较好效果。

另外,在此建筑的室内,只需很小花费就可十分容易地改变空间功能。整个楼宇被分隔成3x3m的单元,每个单元都包含所有必需的技术装备,无论以后空间怎样变化,都能节省大量时间和金钱。为了适应这些变化,家具都带有轮子,这也是用户十分满意的地方。

2 瑞典SWECO集团

代表团第二站来到了瑞典SWECO集团,该集团是欧洲最大的工程咨询公司之一,在1 1个国家雇员总数达7700人。SWECO公司所提供的服务涵盖了非常广的专业领域、从可行性研究、分析和战略规划到工程、设计和项目管理的整个范围。SWECO公司丁先生接待了代表团一行,并介绍了瑞典的节能设计情况。

瑞典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自1990年以来,经济增长总量增长了约48%,而温室气体排放减少了9%。2010年,瑞典斯德哥尔摩被当选为首个欧洲绿色首都。SWECO总规划师Ulf Ranhagen教授提出的“共生城市”(symbiocity)概念,与清华大学吴良镛院士提出的人居环境理念相当,但他们执行得非常到位,引领整体性、可持续性城市发展,探索各种城市功能的协同效能,建筑和城市功能与能源、废物处理、供水与卫生、交通和运输、景观等各自为政,达到整体优化。比较成功的案例是对哈马碧湖城历时10年进行设计和施工,做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

哈马碧湖城新型建筑小区,原址是重工业用地,区域内有许多污染物留存,是瑞典推进可持续发展中具有试点性质的示范小区。重点展示在系统化的规划设计和成熟技术集成方面的理论与实践。该小区在系统化的规划设计上,按照“共生城市”理念,从环保、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交通等方面综合统筹设计,由斯德哥尔摩市政府分管水务和垃圾处理的管理部门联合开发了一套生态循环系统,通过对当地住宅、办公室及其他设施能源、水、污水及废弃物的有机循环和管理,实现了预期的比原标准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减少50%的目标,在“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环保”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我们注意到在节能方面有许多可借鉴之处。在能源供应上,小区内1 000多户住宅单元100%利用当地的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能等,并已达到自给自足。其中2MW风力发电站能够满足小区所有住户的家庭用电、热泵及小区电瓶车的用电;此外约1 20m2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系统(年发电量约1、2万kWh),可满足5户住宅单元的年需电量。利用地源热泵技术可满足小区85%的供热需求,另外的15%则通过1 400m2的太阳能板来提供。在能源消耗上,严格规定每户的能源消耗(包括家庭用电、暖通空调)不能超过1 05kWh/m2·年。在满足使用需要和保障舒适度的同时,体现了节约能源的原则。该小区制定了更为严格的能耗指标,即到2005年不能超过60kWh/m2·年;2015年达到50kWh/m2·年。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能效,如制定“质量宪章(Quality Charter)”,要求从楼面设计、建材选择以及户内电器的配套上都力求实现能源效率高、日常能耗少。又如,普遍采用断桥式喷塑铝合金门窗,高效暖气片、可调式通风系统、节能灯具、空心砖墙及复合墙体技术:部分楼宇安装有可将热量回收的通风系统、加厚的复合外墙外保温墙板等。在能源生产与消耗、用水、垃圾,交通等设备安装方面运用电子卡技术实行全过程的管理、控制和运行监视.形成的数据库不仅为小区管理提供了依据,更可贵的是为小区每个住户提供了动态信息服务,可以随时查询和比较每月所用水、电、暖的状况;此外,通过小区开展的环境教育计划,使居住其中的居民有了更加环保的生活方式。

丁先生还带领代表团参观了新改造的”瑞典SWECO总部办公楼“,项目采用了中庭大空间(见图8),色彩非常鲜艳,布局非常人性化。该项目采用的不是最新的技术,也不是超前的技术,而是较好地采用了当前的先进节能技术,如采用VAV通风空调系统、室外空气制冷、天花挡板制冷、数字可寻址(DALI)照明控制系统、充分利用自然光、太阳能光伏发电、生物燃料可再生能源等,预测SWECO总部电力消耗每年小于40kWh/m2。

总之,通过这次节能技术考察,我们感受到北欧在绿色节能建筑和节能环保意识方面,能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采用适宜的节能技术,有的放矢,而不仅仅是所有节能新技术的罗列和集成,其注重可持续发展,理念创新,尊重自然的理念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技术报告 篇2

报告内容:

阐述TCP/IP协议的体系结构(分层及每层的具体内容);

阐述网络互联的方式及所在的TCP/IP层;

阐述IP协议中的IP地址的概念及分类;

局域网的工作原理;

WWW服务的工作过程(HTML,SERVER,CLIENT,HTTP)。

报告要求:

结构合理、层次清晰、书写规范;字数不少于2500,请不要在网络上大量拷贝,谢谢。

网络技术课程实验报告要求

报告内容:

实验1:网页浏览、电子邮件、文件下载

实验2:网页设计

实验3:WWW服务器配置

实验4:DNS服务器配置

实验5:网络管理软件的使用

报告要求:

实验时间地点、实验环境(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实验过程、实验结果。

技术报告 篇3

关键词:海洋柔性管道 端部接头 防弯器 浮筒 设计技术 分析技术 制造方案

Abstract:Offshore flexible pip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quipments for transporting oil and gas in ocean production.This report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and achievements from the units in 2013,which focuses on the technical research of global design of flexible risers including the cross section design,end fitting design, bend stiffener design and buoyancy module design.According to the design basis,design schedule and methodology,we hold the technology about conceptual design,material design and basic design.Focusing on the typical application of Lazy-S configuration under 1500 meters depth in the South China Sea,we finished the global design of flexible risers,and gave the design scheme,results and relative drawings.The technical research of cross section analysis and end-fitting analysis is also presented.Basing on the failure modes of every parts in different load cases,we proposed the relative design criteria,and then we developed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finite elements models. The stress under extreme environments is quantified and the fatigue life is estimated,and thus the design of flexible pipes and design technology are verified.Focusing on the goal pipe,we gave the analysis with the technology above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sign meets the criteria which means the design of flexible riser is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The technology research of offshore fle xible pipe manufacturing for marine has been focusing on internal carcass layer equipment and pressure armors equipment and tensile armors equip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Finally,we carried out the research of manufacture process program and the production line integration,consequently,gave the manufacture plan of auxiliaries.The structural style of the end fitting has been researched,and the formation of drawings and manufacturing plans has finished.The manufacture plan research of auxiliaries of flexible pipes is presented, including bend stiffeners and buoyancy modules.Based on the structure,we gave the requirements of relative manufacturing equipments.Finally,we carried out the research of manufacture process program and the production line integration,consequently,gave the manufacture plan of auxiliaries.The research plan of this program in this year was finished successfully and the design and analysis technology of flexible pipes and auxiliaries are mastered.

Key Words:Flexible riser;End fitting;Bend stiffener;Buoyancy module;Design;Analysis;Manufacture plan

锦谷16号选育技术报告 篇4

1 选育经过

2003年,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以抗阿特拉津谷子新品系“815” (该品系2006年通过国家鉴定, 定名为冀谷24) 为母本, 以大穗型高产材料ch8为父本, 配置杂交组合。2004年杂交后代中选择出真杂交植株F1-26, 经过2005~2006年单株南繁北育4个世代定向选择, 2006秋, 得到F5代抗阿特拉津、抗倒大穗优异材料F5-526。

2007年春, 锦州农业科学院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引进育种中间材料F5-526, 经过2007~2009年三年连续对变异进行定向选择, 得到抗阿特拉津、高产高抗谷子新品系“锦1366”。2010年参加产比试验, 平均亩产426.8kg, 较对照锦谷14号增产15.6%。

2 调查内容和方法

2.1 物候期

播种期:播种的日期, 以月/日表示 (下同) 。

出苗期:50%以上出苗的日期。

抽穗期:50%以上的穗抽出旗叶叶鞘的日期。

成熟期:80%以上的籽粒变硬、呈现本品种特征的日期。

生育期:出苗到成熟的天数。

2.2 植物学与生物学特征

穗型:筒型、纺锤型、棒型。

粒色:白、淡黄、深黄、黄褐、红、灰色。

抗倒伏性:分0~4级。

0级:不倒伏;

1级:植株倾斜小于15o;

2级:植株倾斜在15o–45o;

3级:植株倾斜超过45o;

4级:倒伏于地。于抽穗后到成熟前观察。

抗病性:无、轻、中、重 (记载病害名称, 发生时间) 。

2.3 产量性状

室内考种取样10株。

基本苗:在分蘖开始前调查, 取1-2行 (或1m) 调查其苗数, 折算成亩保苗数。

株高:植株基部至穗顶端的长度, 以cm表示。

主穗长:穗基部到穗顶端的长度, 以cm表示。

主茎节数:取10株调查其节数, 折算成单株节数。

穗粒重:10株粒重÷10株穗数。

千粒重:1000粒种子重量, 重复2次, 误差不超过5%, 以g表示。

小区产量及亩产:以kg表示。

3 结果与评价

3.1 主要经济性状

该成果主要是利用不同地区亲缘关系较远的两个亲本杂交, 同时考虑到其它农艺性状的遗传特点, 使双亲的优良性状达到互补和加强, 产生理想的组合后代即1366株系。该株系优良性状突出而稳定, 不仅产量高而且商品性好。高产、优质是育种最终实现的目标, 而多抗是条件, 在后代的选择过程中重点选择抗病性和抗灾害能力的植株, 同时重视谷子各种性状的互补。

3.2 技术经济指标

1) 叶片大小适中, 有利于通风透光和密植, 抗病能力强。

2) 植株较高。平均株高153.2cm, 但节间短, 抗倒伏能力强。根系发达, 耐旱, 不早衰。籽粒成熟度好, 完整粒率较高, 成穗率为90.4%。

3) 稳定性好。通过试验, 年度间、地区间产量差异不大该品种2010年参加产比试验, 两年间自然气候反差极为明显, 不同试验点条件差异较大, 但是该品种两年平均亩产426.8kg, 较对照冀谷19号增产15.6%。说明该品种在地区间、年度间, 是一个适应性强, 产量稳定的优良品种。

3.3 栽培技术要点

1) 选地倒茬。谷子对茬口选择特别敏感, 连作和重迎茬则病虫害严重。以豆类和油类茬最好, 玉米、高粱、马铃薯次之, 但小麦茬种谷子必须注意镇压才有利于保苗。合理轮作以调节养分, 恢复地力, 减少病虫、杂草危害。轮作年限一般以3年为好。以中等或中等以上肥力的平地或岗坡地种植。

2) 精细整地。谷子籽粒小, 对土壤条件要求高, 及时、精细整地, 镇压保墒既可以调节土壤结构, 蓄水保墒, 又可以消灭病虫和杂草的危害, 防止缺苗、断条, 甚至毁种。

3) 科学施肥。结合起垄滤底粪, 每公顷可施优质农肥30000~45000kg, 过磷酸钙375~450kg, 口肥可施磷酸二胺150kg, 也可用优质农肥做口肥, 在把节后孕穗期可追尿素150~225kg。

4) 种子准备。播前晒种以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 用清水浸种5次, 或用盐水、清水选, 或药剂拌种以防治谷子白发病和黑穗病, 确保苗全、苗壮。

5) 及时播种。结合土壤、气候条件, 适宜播种期为5月中旬, 适宜行距40~50cm。每亩播种量0.5kg, 要严格掌握播种量, 并保证均匀播种。合理密植, 留苗密度在3.0万~3.5万株/亩左右为宜。

6) 田间管理。苗期镇压保墒, 以利于蹲苗。及时间苗、定苗和铲趟, 以提高地温、防止倒伏和杂草危害。

7) 病虫害防治。除做好播前浸种减少谷瘟病、白发病、黑穗病发病的机率以及播种时撒施毒谷或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外, 6月下旬至7月上旬及时防治玉米螟和钻心虫的危害, 8月上、中旬预防谷锈病的发生。

8) 灌水。结合当地条件和生产实际, 在谷子拔节至孕穗期和灌浆期浇好水, 预防“胎里旱”和“卡脖旱”对提高谷子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9) 适时收获。当穗中下部籽粒颖壳变成灰白色时籽粒变硬, 成熟“断青”, 说明全穗充分成熟即开始收获, 过早或过晚都将影响谷子产量和品质。

3.4 开发应用情况与前景

2010-2011年在全省示范、试种, 累计种植面积达0.5万余亩, 平均产量382.5kg/亩, 较对照锦谷14号增产16.2%。该品种推广后谷子产量提高了, 促进了我省农业生产的发展, 农民的收入增加了, 社会效益也会显著提高。

4 结论

锦谷16号高产, 抗病, 抗倒伏能力强, 稳定性好, 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在辽宁西部、东部、南部均可种植。品质好, 适口性好, 深受农民的欢迎, 有一定的推广前景。

摘要:锦谷16号是2007年春, 锦州农业科学院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引进育种中间材料F5-526, 经过2007-2009年三年连续对变异进行定向选择而成。该品种高产, 抗病, 抗倒伏能力强, 稳定性好, 适口性强, 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技术实习报告 篇5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广播节目的多样性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场直播便是这诸多要求之一。它使听众仿佛置身于节目之中,深受听众喜爱。那么如何作好现场效果及时并准确进行高质量的回传则是非常重要的技术环节。这一次的实习我从中受益匪浅,使我对录音专业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一名合格的录音工作者不仅仅是具有技术层面上的素养,更包括对其综合素质的考验,需要注意很多方面: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沟通能力、判断能力等等。明确了当前的学习目的我应该学什么、怎么学。下面便谈谈我的一次音乐晚会实习经历。

二、现场扩声和信号拾取的前期准备工作

1、灯光设备

设备调光台、回光灯(4盏2组)、AC灯(1盏2组)、p灯(32盏4组)、LED灯(7盏灯光线)。 灯光的电源电压是380v的强力电,进入调光台要转化成220V的电压。回光灯之间并联关系,每组AC灯之间额定电压下串联,每盏分27.5V电压P灯之间并联关系,LED灯之间并联关系。灯光的安装明确各灯的连接关系额定功率、额定电压、摆放位置高度、角度、距离、对光、调焦。连接过程中应避免等光线于与信号线交叉以免对信号产生影响。

2、音响设备的选择和调试

电脑、话筒、无线话筒接收器、调音台、均衡器、扬声器、压限器、效果器、分频器、功放、音响、信号线、音响线、电源线。 音响系统的选择和布局应根据扩声场地和扩声的内容选择和布局。此次选择的音响是8个线阵列2个超低音响,4个舞台监听。各种线路的连接摆放应有次序避免电源线和信号线的交叉否则会带来电流噪声,立体的舞台信号线应在电源线的下方以避免电源线带来电流噪声。

此次晚会主扩声使用的扬声器、均衡器、压限器均是DBX牌,皇冠3600超低功放、皇冠2400主扩声功放(皇冠2400功放共有两组分别两路信号)其中返送信号由百连达8024型均衡发送到皇冠2400功放;雅马哈SPX990混响通过辅助通道输入。此场晚会编组5、6作为主扩声和超低频扩声的信号输出;由调音台编组5、6的输出信号最先到达DBX均衡器后经过DBX266压限器压限后进入分频器分两路信号,一路输出皇冠3600超低扬声器、另一路输出给皇冠2400作主扩声(主扩声扬声器和超低扬声器垂直悬挂于舞台两侧、另一组主扩声扬声器落地呈梯形分放与舞台两边偏中间位置)。

信号的拾取是通过现场主持人的传声器及现场效果传声器来得到,另外再配属卡座、MD机、VCD机等附属设备;现场声效则是通过现场调音台、效果器、均衡器等现场扩声设备来实现。具体过程如图所示。为了保证信号质量,对各类传声器的选择了森海塞尔的900系列手持传声器和同系列的无线传声器。

3、现场拾音传声器的布置

这次活动节目形式很多,有独唱、男女四重唱、乐器合奏、小提琴协奏、歌伴舞等。我们使用的是64路独立输入、3段均衡网路、3通路立体声输出的大型数字调音台,这样的调音台造型流畅,功能齐全,使用方便。采用多传声器布点录音。乐器合奏以小弧度在舞台上分布,需要在每个乐器的前面放置传声器,以达到满意的声部平衡。

在录制通俗歌曲演唱时,混响效果可以大一些。混响运用得当,对演唱者的音色起到很好的润色效果,它能使声音的主音和泛音得到加强和延续,令音色浑厚、饱满。通俗歌曲多使用气声演唱,口型离传声器近,如果都是直达声进入,声音会发干,加适量的混响可以调整干涩的声音。相反,美声歌曲演唱,混响效果就要小一些。因为美声演员经过发音训练,对自身音色调整较好,泛音较好,音质水平很好,所以混响效果可以较小。小提琴协奏的演出形式中,小提琴演员有队形的变换,虽然采用的是6支无线传声器但是,佩戴时要注意传声器的位置,尽可能将传声器距离乐器近,又不影响演员的活动,避免演员的衣服摩擦而带来的噪音,减少背景噪声,控制反馈啸叫声,以获得最佳录音效果和现场扩声效果。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实验报告 篇6

关键词:等离子体种子处理;发展概况;试验;结果

中图分类号:S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102-1

1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发展概况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是借鉴航天育种中宇宙等离子体射线对种子影响的物理原理而得名。使用该技术可激发种子的潜能、提高种子的健壮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明显提高,可使作物增产10-30%。为了加快同江市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大力推进先进实用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同江市乐业农机分站于2010年2月份引进了一台大连博事等离子体有限公司生产的等离子种子处理机,在同江市首次试验使用。

2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的优点

作为一项新技术,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在很多方面能够有效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从而提高其经济效益。

能够增强种子的发芽势和出芽率。特别对芽势弱、发芽率低的作物品种,陈种子以及对发芽率要求高的作物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能够促进种子在发芽后出苗整齐,苗期提早;能够提高种子在萌发期、生长期的生命力,增强植株的耐旱、抗低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处理后种子一般不粉种、不缓苗,抗灾性较强;能够有效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实践证明,处理后作物根系繁育增多,叶片肥厚、叶色浓绿,苗高、茎粗、长势均有增加。处理后水稻的根系发达,分蘖提前且数量增加。处理后大豆根瘤菌的活性增加,植株生长发育加快;通过处理后作物抵御病虫害的能力明显增强;可促进作物提前成熟、提前上市,增加经济效益。处理后作物的果实成熟期提前3d以上,商品价值有所增加;能够改善果实的品质,提高产品的商品价值。实践证明,处理后的水稻成熟度好,加工成大米后品质增加。瓜果果实外形美观度增加,香瓜含糖量增加,口感好,进技校效益有所增加;等离子体技术对农作物具有明顯的增产增收作用。

等离子体机种子处理技术既是一项科技含量高、增产等作用明显的高新技术,又是一项容易推广普及的实用技术,对农业增产增收的作用相当明显,特别是投入产出比高于当前推广应用的农业技术,得到了广大农业工作者的认可,深受广大农民的青睐,市场前景是较为广阔。

3 试验基本情况

3.1 种子处理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试验地块,大豆种植集中地,三村镇农民王洪林家承包地,地块肥力中等,连续近10年重迎茬种植大豆。2010年5月18日种子经真空处理机连续处理两遍。

3.2 播种要求

播种采用大型农机旋耕整地,小四轮施肥播种镇压一次完成的方法进行。播种日期在5月30日。

3.3 试验方法

实验分两组进行:第一组采用真空种子处理机处理的种子,第二组对照为采用大连瑞泽35%多福克大豆种衣剂拌种,药种比例为1:70;

3.4 化肥用量

公顷施肥量350kg,氮磷钾比例为1:2:1.5,另加40kg含量3%的甲拌磷颗粒剂,两个地块同等量施肥。

4 田间管理整

个大豆生长期中耕3遍,每公顷叶面喷施1次广西北海喷施宝公司生产的瓶装“农都乐”250毫升两瓶。除草剂采用大豆出苗后叶面药剂除草,药剂为:精喹禾灵+氟磺胺草醚+广灭灵,分2次喷施,全部消灭田间杂草,未进行人工除草。

5 试验成果

5.1 产量和效益情况进行全程观测统计

5.2 苗期长势

6月份下旬,对试验地实地检查发现,采用等离子真空处理的大豆幼苗比对照明显发苗快,根须长叶色嫩绿,叶片大。7月15日大豆苗长势旺盛,豆苗已达1尺多高,试验大豆比对照大豆株高高10公分左右,两种对照差距明显。

5.3 收获情况

大豆长势好,秸秆粗壮、豆荚长粒多。收获时间在9月29日,试验地块和对照田同时采用联合收割机进行机械收获。

6 效益分析

6.1 增产增收

使用等离子体技术处理地块平均公顷增加产量190kg(增产8%),按同江市粮食基础收购价格政策每公斤3.8元计算,每公顷可以增加收入722.00元,按同江市种植大豆播种面积6万hm2计算,可增加产量近1140万kg左右,增加收入4332万元。

6.2 节约成本

实施等离子体处理种子不在使用种衣剂拌种,每公顷节约成本30.00元,全市6万hm2大豆可节约投入180万元。

6.3 使用安全

种衣剂含有毒物质,保管或操作不当会造成人员和动物中毒。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不仅可以使玉米、大豆、水稻三大主栽作物增加产量,同时在蔬菜、瓜果方面试验效果也非常明显。从实验结果上看,此项技术的特点:一是作物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表现为作物根系发达、苗齐苗壮;二是耐旱、耐低温、抗病虫害能力强;三是具有早熟和增产趋势,推广前景广阔。

国家重点推广节能技术报告(四) 篇7

一、所属行业

钢铁行业。

二、技术名称

钢铁行业烧结余热发电技术。

三、适用范围

钢铁行业。

四、技术内容

1.技术原理

钢铁行业烧结、热风炉、炼钢、加热炉等设备产生的废烟气, 通过高效低温余热锅炉产生蒸汽, 带动汽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

2.关键技术

通过分级利用余热, 使得余热锅炉能最大限度的利用200~400℃的低温余热。

3.工艺流程

烟气收集→余热锅炉→汽轮发电机。

五、主要技术指标

1.与该节能技术相关生产环节的能耗现状

200~400℃的低温余热废气, 基本没有得到利用。

2.主要技术指标

可利用烟气温度为200~400℃。

六、技术应用情况

目前钢铁冶金行业才开始推广应用。

七、典型用户及投资效益

典型用户马钢。

某钢铁投资1.7亿元人民币, 安装了低温余热锅炉及汽轮发电机组, 年发电量达1.4亿kW·h, 年取得经济效益7000万元人民币, 投资回收期2.5年。

八、推广前景和节能潜力

钢铁企业的烧结、冶炼、加热等设备产生大量的低温废气, 基本没有得到合理利用, 所以其推广前景广阔, 节能潜力巨大。

“十一五”期间该技术在行业推广到的比例为10%~20%, 需要总投资为5亿元人民币, 年可发 (节) 电12亿kW·h。

九、推广措施及建议

在钢铁生产过程中, 都会产生大量低温烟气, 若将其低温余热充分合理利用, 将会产生很大的节能效益。建议政府应积极支持、鼓励, 制定特殊政策, 激励企业利用低温余热的积极性, 节约大量一次能源, 创造更多社会效益。

转炉煤气高效回收利用技术

一、所属行业

钢铁行业。

二、技术名称

转炉煤气高效回收利用技术。

三、适用范围

大中小型转炉炼钢企业。

四、技术内容

1.技术原理

采用电除尘净化转炉运转时的热烟气, 并回收煤气, 收集的除尘灰, 进行热压块后又回到转炉中, 作为转炉的冷却剂。转炉煤气干法烟气除尘处理、煤气回收及可以部分或全部补偿转炉炼钢过程中的能耗。

主要特点是:采用LT干法电除尘净化和除尘灰热压块技术, 不消耗水资源, 同时降低了除尘风机的电力消耗, 除尘灰经热压块后返回转炉用于炼钢, 利用流程短且污染物排放少。结合干法烟气除尘处理将转炉除尘灰回收压块或制成化渣剂 (冷固球团) 回用于转炉生产, 可提高转炉的产量1%~2%, 转炉炼钢指标得到显著改善, 煤气及外排烟气粉尘小于10mg/m3。

2.关键技术

(1) 蒸发冷却器系统。主要技术之一是蒸发冷却器, 通过雾状喷水直接冷却烟气, 并根据烟气含热量精确调节喷水量, 所喷的水完全变成蒸汽。

(2) 圆筒型电除尘器系统。

(3) ID-Fan子午加速轴流风机。

(4) 切换站和煤气冷却器。

(5) 放散烟囱。

(6) 控制系统。

3.工艺流程见图1所示。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 烟气含尘量可以达到≤10mg/m3。

(2) 煤气含尘浓度低, 一般在10mg/m3以下。

(3) 吨钢耗电量为6.2kW·h。

六、技术应用情况

1994年, 我国宝钢二炼钢最先引进LT法回收技术。此后, 山东莱芜钢铁公司、包钢二炼钢等转炉先后也采用了该技术。

七、典型用户及投资效益

包钢薄板坯连铸连轧厂, 将现有2×210t转炉改造为干法除尘系统。干法除尘运行后, 水耗降低了60%, 吨钢电耗降低了9kW·h, 平均吨钢多回收煤气多20m3左右, 转炉煤气回收处于稳定状态, 煤气的热值保证在7534J左右, 每期的回收量均在18000m3以上, 最大可达到28000m3, 煤气中CO的含量最大可达到85%, 回收煤气的含尘量只有0.2mg/m3, 远低于标准的10mg/m3。经2006年10月的统计, 二炼钢的工序能耗达到每吨-8kgce, 已实现负能炼钢, 全年综合经济效益1389.72万元。

八、推广前景和节能潜力

我国现有大型转炉企业19家, 中型转炉企业42家, 预计2010年将有一半企业应用该技术。节能潜力可达500万t标煤。

蓄热式燃烧技术

一、所属行业

钢铁行业。

二、技术名称

蓄热式燃烧技术。

三、适用范围

钢铁行业炉窑改造。

四、技术内容

1.技术原理

蓄热式燃烧技术是一种全新的燃烧技术, 它把回收烟气余热与高效燃烧及NOX减排等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2.关键技术

(1) 蓄热式烧嘴。

(2) 燃烧器。

(3) 辐射器。

3.工艺流程

蓄热式燃烧系统由蓄热式烧嘴, 换向装置, 管路网络, 调解阀门, 强制排烟装置组成。空气预热温度可高达1000℃以上。

五、主要技术指标

1.与该节能技术相关生产环节的能耗现状

现有炉窑预热温度约600°, 吨钢煤耗为205kg标煤。

2.主要技术指标

利用该节能技术, 吨钢煤耗可降为120kg标煤, 节能效果大于30%。

六、技术应用情况

目前钢铁冶金行业开始推广应用。

七、典型用户及投资效益

(1) 东北特钢集团北满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 2007年拟建8台蓄热式燃烧炉, 2008年续建12台燃烧炉, 全部完成技术改造。总投资4354万元。投资回收期为1.5年, 可年创效益3059万元。

(2) 贵阳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 拟在三个轧钢分厂和锻钢分厂改建蓄热式燃烧炉。总投资3200万元。投资回收期为1.5年, 可年创效益2233万元。

八、推广前景和节能潜力

我国钢铁企业高温蓄热式燃烧技术研发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 现已在130台套设备上成功应用, 节能环保性能优越, 经济效益显著。

九、推广措施及建议

在钢铁行业推广高温蓄热式燃烧技术。其目的激励企业利用该技术实现节能环保, 节约能源, 创造更多社会效益。

国家重点推广节能技术报告(六) 篇8

一、所属行业

钢铁行业。

二、技术名称

能源管理中心技术。

三、适用范围

钢铁联合大型企业。

四、技术内容

1. 技术原理

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分布控制技术,实现能源系统的实时监视、控制、调整,具有故障分析诊断、能源平衡预测、系统运行优化、高速数据采集处理及归档等功能,提高能源管理水平;及时发现能源系统故障,加快故障处理速度,使能源系统更安全;使能源系统的运行监视、操作控制、数据查询、信息管理实现图形化,直观化和定量化。

在钢铁生产全过程中对各类能源介质进行全面监视,分析并及时调度处理,及时进行能源使用情况分析、能源平衡预测,系统运行优化、专家系统运行、高速采集数据和反馈,实现能源系统的集中管理控制,基本实现对企业外购能源、企业内部的能源转换、余热余能的回收和利用等整个能源供给系统实施全方位管理,以求实现能源合理配置、优化使用,确保生产,降低消耗,提高能效。节能、提高能效和管理控制水平技术。

2. 关键技术

将各个单元的不同能源系统相互联系起来,进行统一调整的部门,对各种能源介质的发生与使用进行全面的监视,适时的进行能源介质切、投的处理,以保证能源介质的系统安全与经济使用。并对某一单元出现异常或事故时,在最短的时间将可能造成对钢铁生产的影响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做到:能源的潮流监视、能源的经济分配、运行方式的合理化、事故时刻的紧急处理。运用EMS强大的功能和手段对各能源介质实现有效在线调控,充分利用钢厂二次能源,确保系统经济合理运行,节能和环保效益贡献突出。

3. 工艺流程

能源中心有遥测、遥控仪表、自动控制装置以及大量电缆及桥架等,能源供应系统及所有用能设备必须配备有效准确的一次和二次检测装置,需要大量功能齐全的信号传输设施及计算机处理和集中控制中心。这样可使分布于全厂范围的全部变电所(室)、排水泵站和给排水设施、煤气加压站、煤气混合站及能源分配设施等通过计算机网络联结在一起,实现能源系统的分散控制、集中管理、优化分配。能源管理系统(EMS)是基于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对全厂范围内能源系统进行监控和调整的大型在线管理系统,它体现在企业全程的能源监控设施的一整套硬件中,更关键的是体现一种能源的系统管理模式。

五、主要技术指标

能源中心作为钢铁企业的动力心脏,对能源设施和能源系统实行集中监控和管理,所有管辖范围内的变电所、加压站、混合装置、水泵站、管网等均远程由能源中心的调度监控;传统各个单元分立的能源管理、运行方式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实时趋势预测、实时控制调整等方式,以期达到全厂能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定员和节约能源,并尽可能减少污染排放,有效地保护和改善环境。

对各种能源介质的发生与使用进行全面的监视,适时的进行能源介质切、投的处理,以保证能源介质的系统安全与经济使用。运用EMS强大的功能和手段对各能源介质实现有效在线调控,充分利用钢厂二次能源,确保系统经济合理运行。

六、技术应用情况

始于20世纪80年代,鞍钢、武钢等企业就对能源中心技术感兴趣,并开始研究,但由于种种原因发展比较缓慢。目前随着能源中心技术的成熟与发展、特别是宝钢在能源集中管理上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一套思路,在能源中心的建设和扩容改造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宝钢能源中心EMS系统经由宝钢自己组织力量自行负责开发和应用软件编制,使整个系统达到90年代末期水平。实现了能源主系统的集中监控和管理。现场的所有设备全部实现无人值班,其控制、监测和管理均在能源中心控制室进行。它从根本上解决了因宝钢生产规模扩大、能源系统成倍扩大之后,定员不但不增加,而且还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一定程度减少所带来的问题。成功实现了基于软件对现场设备的直接监控和基于数模的管理优化与操作指导等,保证了能源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平衡与优化运行。

七、典型用户及投资效益

宝钢股份公司的能源中心,整个系统约3万点信号,使分布于宝钢股份宝钢分公司(原宝钢股份公司)全厂范围的全部变电所(室)、排水泵站和给排水设施、煤气加压站、煤气混合站及能源分配设施等通过计算机网络联结在一起,实现能源系统的分散控制、集中管理、优化分配。投资额约1.1亿元。每年节能约8.8万t标煤。每年约折合人民币5000万元。投资回收期3年。

八、推广前景和节能潜力

目前鞍钢、本钢、太钢等大型现代化钢铁企业都在规划完善能源中心建设。我国除上海宝钢建有功能比较完备的能源中心以外,鞍钢、武钢、本钢、上钢一厂、梅山、酒钢等企业也开发建设了具有一定功能初级能源管理中心,建设规模及水平各有不同,在保障钢铁生产及提高动力系统的运行效率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比钢铁厂内传统的动力设施、动力调度系统增加了监测和调控手段,有了很大进步,但离真正意义上的能源中心技术还有差距。

在未来5至8年,选择10家条件成熟的大中型企业建设能源中心,预计需投资10亿至12亿元,一个年产800万t钢的大型钢铁企业,年耗能源总时约650万t标煤,年节能1%即为6.5万吨标煤,直接经济价值约5000万元。

九、推广措施及建议

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对能源的依赖度很高, 其生产过程中对燃料、电力、氧气、氮气、蒸汽和水等能源介质的需求很大。可采用宝钢能源中心成套技术服务方式。目前由宝钢宝信软件和宝钢股份联合向南钢联(已投入运行)和马钢(正在建设中)进行推广。

大型铝电解系列不停电 (全电流) 技术及成套装置

一、所属行业

有色金属行业。

二、技术名称

大型铝电解系列不停电 (全电流) 技术及成套装置。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的电解铝企业,小容量单台设备也适合电解铜企业。

四、技术内容

1. 技术原理

通过对铝电解槽大电流动态转换过程分析与研究,采用大电流分流及大电流通、断技术控制电解槽大电流转移动态过程,从而完成电解槽在全电流状态下,电流回路的切换,实现不停电大修。

2. 关键技术

超大电流转移动态过程监测与控制技术;大电流分流及切换装置;强磁场环境下电磁平衡调整焊接钢棒技术。

3. 工艺流程

(1)把具有大电流分流和通、断功能的装置接入电解槽的短路口两端,接通该装置电路,在该装置的分流保护下,打开或闭合短路块,然后断开该装置,从而实现电解槽的不停电大修,停、开槽。

(2)把电解槽的数十根阴极钢棒划分为五到六个区,通过电磁平衡,使其中一个区内的磁场强度最小,实现钢棒带电焊接。

五、主要技术指标

1.与该节能技术相关生产环节的能耗现状

铝电解槽传统停电大修的技术, 每年造成国内电解铝厂多耗电8亿kW·h,折合标准煤32万t(按年产950万t电解铝测算)。

2.主要技术指标

降低吨铝直流电耗40kW·h以上(推广后,全国年增加电解铝产量10多万吨)。

六、技术鉴定及应用情况

国家发改委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计划。

2006年11月通过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技术鉴定,鉴定结果为世界领先水平。

截止2006年12月底,该技术与装置已成功用于工业生产停、开电解槽120多台次、不停电(全电流)焊接电解槽10余次。

七、典型用户及投资效益

河南中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5万t, 320kA电解铝系列,在已有电解铝应用,不需对系列进行任何改造。不仅不改变原有企业管理模式,而且可大大简化操作过程,提高安全性。

节能技改投资额500~800万元,建设期三个月,每年节电1000万kW·h以上,年节能增产直接经济效益2000万元以上,投资回收期为三个月。

八、推广前景和节能潜力

该技术节能效果好,能有效提高设备寿命,解决了电解铝行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而电解铝行业的迅速发展,对该项技术的推广需求十分紧迫。目前,国内外已有近十家企业拟采用此技术的意向。应用该技术,对一个年产25万t的铝电合一企业而言,每年可节电1000万kW·h,增加铝产量3000t,直接经济效益达3000万元。

“十一五”期间, 需要总投入约为5亿元,可取得总节能量8~15亿kW·h,节约重油5~15万t。

九、推广措施及建议

英国智能建筑技术考察报告 篇9

英国建筑环境中心是一个具有80年历史的协会组织。考察期间,该协会主席Peter Murray先生在伦敦市中心沙盘前向考察团的成员们详细介绍了伦敦的市政设施、绿色建筑、建筑智能化、节能环保及奥运场馆等方面的情况和一些新的节能理念,使大家受益匪浅。此外,在Peter Murray先生的陪同下,考察团还参观了环境中心的建筑技术展示。展示中包括建筑节能技术方面的20多个系统,从太阳能、地热、雨水利用到门、窗及窗帘等智能化控制技术,十分形象。

据Peter Murray先生介绍,英国建筑环境中心还负责“新伦敦奖”的评选。“新伦敦奖”评选的宗旨主要是两个方面具优:一是建筑的质量,二是对伦敦环境的贡献,引导建筑设计对可持续发展、对环境的重视。

近年来,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标准促使建筑满足环境要求,如:英国政府要求2016实现所有新建建筑的零排放,即CO2零排放;要求所有其他建筑在2019年实现零排放;到2050年英国的CO2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下降80%以上等等。这些要求的实现使建筑理念上也发生了变化,给考察团每个团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我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受。下面列举一二与大家分享。

1 关于城市公共交通

英国伦敦采用收取拥堵费的方式来解决主城区的交通拥堵问题,尽量减少城市中心的车流量;同时加大公共交通的运行投入,在增加地面公共大巴数量的基础上,加大了地铁的建设力度,现正在新建一条横穿伦敦东西的主干地铁线路。此外,在伦敦推出了自行车出行计划,“Barclays Cycle Hire”巴克莱自行车租赁计划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该计划从2010年7月30日发起,到2011年5月就已拥有了10万会员,自行车的使用次数已达到400万次。和法国巴黎的自行车租赁计划允许运行公司做广告不同,这项被伦敦市长称为“皇冠上的珠宝”的计划由于伦敦市长无街道上广告发布权,而使得运营商只能通过在全市的400多个自行车租赁终点站和交接站设置一些易于识别的标识来实现这一计划。到2012春,这些自行车租赁站点已经扩展到Hamlets塔,从奥林匹克公园一直到Canary Wharf码头。

另外在伦敦东部郊区修建了一条从北格林威治半岛连接皇家码头的空中缆车(Cable Car),可以为两地行人和骑自行车的人服务。该项工程除了可作为具有国际意义的城市地标外,还可以作为一种低排放的公共交通运输工具,利用其拥有的34个缆车车厢,每小时可以运送2 500人,运行一次只需要5min。该项工程可以作为一种经济再生的催化剂,可以带动缆车两端区域新的规划和设计。此外,制定了机动车进入伦敦中心区需要交纳汽车拥堵费制度,开始实施此规定时,城中心区的汽车减少了50%。

2 关于公共建筑

在公共建筑设计和建设的新理念中,人们已从过去那种把一家大公司中所有的部门集中在一个高度集约化的空间里的方式,向更满足公司愿望的更具“生活方式”功能的建筑物发展,这些功能包括健身馆、托儿所、餐饮等;另一个发展方向就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那些和云计算解决方案紧密相关的企业,对空间的要求正在减少;而最关键的一个发展趋势就是推动更具有可持续发展功能的建筑,使企业可以留住员工,并节约企业的运营成本。

五个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要求:

(1)紧邻公共交通(地铁、双层公交车);

(2)CO2零排放;

(3)采用自然通风;

(4)提供带电动车充电装置的停车位;

(5)提供自行车停车位。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紧邻伦敦塔桥的伦敦新地标建筑—最高建筑The Shard(碎片大厦)。该大厦高约321m,共72层,4~28层为办公层,伴有自然通风的冬季花园、配套香格里拉酒店。该建筑的人员的出行全部通过公共交通来解决(地铁和公交线路的交汇站),地下不设置机动车停车场。

3 奥运会主体育中心

奥运中心设置在伦敦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通过此项活动提升基础设施、提升经济和提升环境。坐落在伦敦东部的奥林匹克公园,占地6.47km2,拥有自行车馆、奥林匹克主体育场、水上运动中心和篮球馆。伦敦市对选择这个区域建设奥林匹克公园的官方5大理由是:可以使得更多的伦敦市民参与到奥运会中来;保证伦敦市民获得更多的工作岗位;建立伦敦东部的心脏;提供一届可持续发展的赛事;展示伦敦的多样、创新和热情。

伦敦奥运会主会场在设计之初,首先就考虑了CO2的减排、动力站的集中布置及发展公共交通等事宜,例如:双层公交车、地铁、自行车等;还考虑垃圾的处理,电和供暖的节能问题。同时,在设计初期,还考虑到了赛后奥运场馆的运营问题,确定了“自负盈亏”的原则。场馆的建设和设计坚持“临时”的理念,主体育场坐落在一个由两条河流包围的钻石形岛上,通过桥梁和公园的主区域联通。该体育场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可拆卸的连接结构,这样既可以保证本体育场满足奥运会开闭幕式的要求,也可以保证赛后把主体育场(伦敦碗)从8万座的超大型体育场改造成可以满足日常经济运行和管理的2.5万座的小型体育场,使得该体育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体育场的顶棚采用白色的轻型钢管,而上部观众席看台(需要拆卸的部分)则通过黑色的条钢来支撑。此外,奥运期间比赛的游泳馆规模,也将从1.5万座改为0.5万座的小型游泳馆;比赛用的篮球馆是临时建筑,赛后拆除;奥运场中心将改为奥运公园。据说,伦敦方面有意向可以把拆取的这部分结构和看台提供给2020年奥运会的主办国。

4英国建筑的节能标准

英国(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建筑节能标准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建筑物中或建筑物周边及那些可能受到建筑物影响的人的健康、安全、福利和便利;节约能源;防止浪费、过度使用和不正当使用或污染水资源。

建筑标准包含:结构;消防安全;选址;防止噪声;通风;卫生、热水和水的有效利用;排水和废物处理;燃烧装置和燃料存贮系统;坠落、碰撞和冲击的防止;燃料和电力的节约;建筑物的进出和使用;玻璃和冲击、开启、清洁相关的安全性;电力安全。

住宅的节能标准:从2010年10月1日起开始执行的标准有:《L1A新建住宅的燃料和电力的节约标准》、《L1B已建住宅的燃料和电力的节约标准》。

标准要求通过以下的方式为住宅的节能提供合理的规划:

(1)限制热量的获取和损失:通过热元素和房屋结构的相关部件;通过加热、制冷和热水的管道、容器等。

(2)为建筑物提供的节能方法要保证:这些方法是高效节能的,并且是可以有效地进行控制的。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使用环境进行必要的检验和调整,以保证能源的合理使用。

所有的新建建筑必须满足以下5个条件:

(1)满足TER指标(Meeting the TER,TER:Target emission rate减排目标率)

(2)不合理建筑结构和系统设施的限制(Limiting trade-off)

(3)阳光获取的限制(Limiting solar gain)

(4)建造过程中的性能保证(As-built performance)

(5)开工报告(Informantion)

环境监测报告审核技术要求 篇10

1 监测报告审核的重要性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眼目, 其目的就是为了准确、及时地给政策规划、污染防治、环境管理提供第一手资料。对及时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和生态资源受污染状况, 预测未来环境发展的趋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监测报告中提供的监测数据是环境统计、排污费征收、排污申报核定、排污许可环境执法、目标考核和环境影响评价的合法依据。所以加强环境监测报告质量审核是确保环境监测数据权威性、严肃性和公正性的技术手段, 能促进环境监测发展, 提高为环境管理服务的水平。

2 监测报告审核的技术要求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是我们开展环境监测工作的依据。作为报告审核者必须熟练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 增强法律意识, 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保证环境监测报告以及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完整性[1]。

2.1 代表性

代表性是指在有代表性的时间、地点、按技术规范要求采集有效样品。在实际工作中, 污染物的分布都不是均匀的, 要使监测数据真实的反映环境质量现状或污染物排放状况, 审核时就应重点把握采样人员是否按照优化布设的点位进行规范采样, 并查看相关的采样记录, 确保监测数据的代表性。

2.2 准确性

准确性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的符合程度。审核时应重点检查样品分析过程中是否运用标准样品作质控样、是否用标准样品做加标回收率测定;并查看标准样品分析值是否在真值允许范围或加标回收率是否在规定范围;并确定加标量是否超过样品值的3倍 (一般为0.5~2倍为宜[2]) 加标后的总浓度是否超过分析方法的测定上限值;从而判断其样品分析值的准确性程度。

2.3 精密性

精密性是监测结果的固有属性, 表现为测定值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审核时应重点检查样品分析时是否有足够比例的平行双样, 其参数值是否在允许范围, 从而判断其样品分析值的可靠性。

2.4 可比性

可比性是用不同的分析方法测定同一水样中同种污染物时, 所得到的结果应基本一致。如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离子应与离子色谱法测定的结果基本一致。另一方面, 对于同一河流同一点位相同项目的监测, 没有特殊情况的话, 历年的同期数据也应具有可比性。所以审核时通过不同分析方法的测定比较和查看历年同期数据可以帮助判断样品分析数据的真实性。

2.5 完整性

完整性要求就是从现场踏勘、布点、制定监测方案、采样、样品保存、运输、分析、原始记录填报、数据处理到报告的编制和审核必须规范完成, 全过程把关, 才能取得系统、连续的有效样品和监测结果。所以审核时必须注意其完整性和连续性, 否则将导致监测数据失真, 造成的后果甚至比没有数据更可怕。

3 监测报告审核的规范要求

3.1 监测分析人员资质和监测机构资质的合法性

根据实验室计量认证的规定, 采样人员和分析人员必须经资质考核 (包括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际样品分析三部分) 合格后持证上岗[3]。

首先从人员素质上保证监测质量, 也就是说监测人员只有取得 (某项目) 合格证, 才能报出该项目监测数据, 因此, 审核监测报告时, 应注意审核参与监测活动的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资质是否现行有效, 因环境监测任务重监测机构人员编制不足, 而临时招聘工作人员时, 对无证人员, 必须在有证人员的指导下完成监测工作, 其监测结果由有证人员签字后负责, 不得独立进行监测分析工作。

其次, 监测机构资质是否通过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是为社会出具合法数据的必要条件, 只有通过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资质认可的监测机构, 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实验室内部管理程序文件, 在资质的时效性内开展的监测工作、出具的监测报告才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审核时应严格控制不合法的监测报告出笼并流入社会, 或在社会上乱用, 对监测机构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为达到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可比性, 必须执行计量法, 即所用计量分析仪器必须定期送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 只有经检定合格并在检定有效期内的仪器设备, 其测试数据方为有效, 以确保监测报告的合法性。

3.2 监测项目与合同的一致性

委托监测合同书是委托方和被委托方权利和义务的具体体现。审核时应注意报告中所体现的监测内容是否按照客户委托监测合同内容进行, 是否按照监测方案规定的采样点位、频次、项目、采样方法等要求完成对样品的采集, 同时检查现场监测采样记录、样品交接记录、日期以及采样人员、送样人员和室负责人是否签章。是否附有被监测企业的产污、排污情况, 污染物治理设施和处理能力, 监测时生产负荷、处理设施的运行情况和污染物排放的烟囱高度等详细记录。只有满足合同要求的监测报告才能符合审核要求。

3.3 原始记录的完整性

(1) 原始记录是出具监测报告的原始凭证, 是监测者根据相关的技术规范, 按照标准分析获得的样品实测值, 是样品原始状态的真实反映。因此, 审核报告时应认真检查样品编号 (唯一性标识) 是否与原始记录编号一致, 如原始记录是通过仪器测量需要是打印的, 应将打印记录附在原始记录表中;是否注明测试的地点和监测人员的签名等。

(2) 原始记录中分析方法是否与合同要求的分析方法一致, 如合同中无说明, 分析方法是否符合国家或行业发布的项目最新分析标准。实际工作中可查询以下几个地方: (1) 中国环境标准网; (2) 环保部门在相应网站发布的公告; (3) 国家标准化网站; (4) 技术学会协会性息网站; (5) 国家标准委发布的修改废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目录等。

(3) 原始记录中方法检出限应与所用标准分析方法匹配, 数据填写应规范;如当测定结果在检出限以上时, 按实际测得结果报出, 当低于方法检出限时, 按所使用方法的检出限值报出, 并加注标志“L”。有关的计算公式、参数、指标、项目和计量单位等应符合规定要求;内容填报齐全, 文字说明清晰, 质量保证措施完整 (包括空白、标准样品、加标回收、平行样) ;样品分析人员、校核人员等有关人员的签章齐全;日期填写正确。

(4) 分析原始记录的监测结果表述中有效数字是否按照有关规则保留, 计算数字位数, 一般来说, 监测结果的保留位数应与方法最低检出限位数相同, 各级审核者不得任意修改其数据, 只能判断其准确性。需要更改时, 只能由分析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签名更改。

(5) 分析原始记录中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截距和斜率, 是否符合标准方法中规定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 相关系数 (r) 应大于或等于0.999[4], 截距一般应小于0.005。同时应检查空白值、精密度、准确度等是否都在允许范围之内。各项指标是否采用国家规定的计量单位。

3.4 数据的合理性

数据的合理性是指相同点位相同天次的监测中, 不同项目的监测数据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根据这种逻辑关系, 可以帮助审核人员分析判断其数据的可靠性。比如同一点位同一天次的水质样品中, 化学需氧量大于高锰酸盐指数, 大于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含量小于总氮含量;硝酸盐氮含量小于总氮含量;六价铬小于总铬;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中燃油地区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含量偏高;燃煤地区环境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偏高等。根据这些逻辑关系进行审核, 可以判断其数据的可靠性, 不能出现反规律数据, 比如历年未检出的项目突然检出 (突发性污染事故监测除外) , 同一河流同一项目的监测中, 上游无污染源的监测值反而比有污染水汇入的下游监测值高等。审核时必须把握住关口, 对数据合理性进行认真分析, 对于可疑数据要追根溯源, 分析原因, 同时规范监测人员的操作步骤, 提高监测数据的质量。

3.5 监测报告结论的正确性和评价表述的科学性

监测报告的结论是整个监测过程价值的集中体现, 是根据监测数据和委托单位提供的信息, 必要时给出适用的评价标准, 得出的正确结论。审核时应检查评价使用标准是否正确, 评价表述是否准确、客观、公正, 用语是否规范, 不能有“可能”、“大概”、“基本上符合”等含糊语言出现, 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和误用, 确保监测报告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4 结论

总之, 监测报告的审核是一项十分繁琐细致的工作, 涉及监测的全过程, 审核后发出的监测报告体现着整个监测工作的水平, 影响着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 作为技术负责人 (或授权签字人) 更应提高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正确地执行技术规范和标准, 把好最后一道质量关, 实事求是, 客观、公正, 排除一切外围干扰因素, 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认真对待每一个监测数据[4]。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提高监测工作的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国家环保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4版) [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24-26, 80.

[2]武凤霞, 唐韧峰, 王建虹, 等.浅谈授权签字人对环境监测报告的审核[J].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1, 34 (6G) :262-267.

[3]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ISO/IEC 17025.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6.

技术报告 篇11

目前,我们每年出版40多万种图书,现在必须要思考,我们有哪些东西可以作为重要的知识和信息能传播、传承下去。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出版社怎么发展,怎么更好地为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服务。在这里我提两方面的建议,与大家交流。

一、体现出版功能

传递信息、传播知识、传承文明是出版的基础功能。首先,要找准定位。我们的出版应该围绕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服务,形成自己的专业出版特色。如人民出版社、科学出版社、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人民文学出版社等,这些审读报告做得好的老社,是因为他们找准了定位,在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产品,如今他们的重印图书达到60%。有了这部分根基,然后又创新产品,进行更好的发展。大家要好好总结各自的经验,找准符合自己本社发展实际的定位。其次,要与时俱进。新兴媒体的发展已成为大趋势,在媒体融合上,我们要把出版业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出版的功能进一步强化,使出版能跟上这一轮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使出版的社会地位有一个质的升华。出版业要有更大的发展必须要充分借助数字化,借助新技术。

二、审读报告的定位

新形势下出版社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新的挑战。对于审读报告我们也要有新的认识。第一,要确保导向。我们要明确审读报告是干什么的,要体现出版功能,要有魂。审读报告要看书稿内容是否传播了为国家经济、政治、科学、文化发展有用的知识、信息,这是审读报告的魂。第二,要创新。这是审读报告的核心内容。出版是传播知识的,知识是需要不断创新的。审读报告要反映书稿有无内容创新、形式创新。第三,质量控制。有了创新点还不够,还要看书稿是否符合出版质量水准,这是体现出版专业水准的基础性工作,达不到标准不行。第四,要有学术评价。审读报告不仅仅要有政治评价,还要有学术评价。究竟稿子的重点在哪里,哪几个创新的知识点做得最好等等都要体现出来。第五,要有政治法律评价。内容违不违背国家法律,是否违背民族、宗教习俗,在法律上能不能站得住脚,这些都要在审读报告里讲清楚。第六,要有文化评价。古人说过,言而无文,传之不远。所以,文章既要漂亮也要有内容。第七,要有编校标准。基本的常识问题、错别字问题必须解决。

在数字化的条件下,各种规范、各种实用软件越来越多,越来越好,为我们坚持导向、创新评价、学术评价、质量控制、政治法律评价、文化评价、编校评价等方面提供了条件,因此我们应把审读报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更有用。撰写审读报告不是走过场,不是应付检查,而是将它作为我们提升出版质量,体现出版功能,促进出版更好地繁荣、更好地走向世界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

(作者系中国版协常务副理事长,本文根据作者在“2014年度全国优秀审读报告评选活动”颁奖仪式暨“规范审读报告 提高编辑质量”研讨会上的讲话录音编辑整理)

技术报告 篇12

咨询、订购联系方式:

银行转帐:

户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际检验检疫标准与技术法规研究中心

账号:7111110182600145189

开户银行:中信银行北京朝阳支行

联系人:张蓉张菊

电话: (8610) 84603952/3869 传真: (8610) 84603815

上一篇:聚焦爬虫下一篇:化学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