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班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2024-05-13

五年级班校本课程教学计划(精选12篇)

五年级班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篇1

校本文明礼仪教学计划

山南小学

校本文明礼仪教学计划

五年级

文明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所以我们作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讲文明、用礼仪,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要继承和发扬这一美德,就要从小做起,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少年。为了把这一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好,制定本学期校本工作计划如下:

一、教材分析及内容

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加强道德实践应注意礼仪,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

通过多种渠道、多个层次、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方式来训练,在一日生活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或通过专门的教育帮助帮助学生理解《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内容,掌握文明礼貌用语、礼仪示范动作,使每一位学生都认识行为规范、文明礼仪的内容和教育意义。并能自觉遵守行为规范和文明礼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学情分析 现在,大部分学生家长忙于自己的工作需要,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关心不够,养成了孩子自由散漫的生活作风和学习习惯,致使学生的学习水平、生活习惯等方面差异很大。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我发现一部分学生对本校校本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对感恩教育、文明礼仪等的内容有了一定的学习积累,大多数学生对文明礼仪表现出较浓郁的兴趣。我们生在中国,长在中国,理应把校本文化致使精髓灌输课堂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校本文化,让学生做个堂堂正正、真正的中国人。

三、教学目标

1.学“规范”用“规范”,使“规范”深入人心,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力求学生“知”与“行”的统一。

2.通过学习使学生不但掌握文明礼仪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遵循文明礼仪的要求,来指导、约束自己日常生活学习、行为和习惯。

3.教育学生认识社会公德的重要性,立志做文明人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继承并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4.开展一系列的文明礼仪体验型的教育活动,调动学生参与文明礼仪活动的积极性,利用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5.通过评选“文明小使者”、“文明小少年”活动,在班内学生中树立榜样,发挥带头作用,带动全班学生自觉遵守文明礼仪行为规范,争做模范班级。

6.树立对待校本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校本文化的能力。感悟继承校本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

四、教学重、难点

1.感悟文明礼仪文化。2.感恩教育。

五、教学措施

1.创建文明礼仪良好环境氛围。

根据每日工作重点布置有关墙饰、展牌、宣传标语或警示语;在语言角设放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图片,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的语言行为。

2.将规范训练落实到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中。

在常规教育教学工作中,坚持把培养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和行为标准放在首位,关注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以及日常生活方式与习惯。以平时仪表、语言为切入点,通过强化训练,把《文明礼仪行为规范》的教育落实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让他们从中受到影响,得到锻炼,养成习惯,进而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

3.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主题活动

根据每月主题,每周有计划的组织一节专门的文明礼仪活动,丰富教育教学形式,使学生在多彩的活动中受到文明礼仪规范教育。并通过比一比、看一看、议一议、想一想、做一做等小环节的设计,使学生的文明利息行为在不知不觉中趋于规范化。

4.开展文明礼仪评比竞赛活动。

每月开展“文明小天使”和“文明小少年”评比活动,通过学生主体的相互监督和自我教育,保证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和提高。

5.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做好不定期的家访工作,了解学生在家中的礼仪习惯,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共同促进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

6.与学科教育相结合,密切联系其他任课教师,共同做好本班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

7.倡导文明的社会礼仪。结合社会公德教育,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等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礼仪理念。

8.进入车站、公园、社区等地,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制止不文明现象。

9.针对当前公共生活领域中的突出问题,大力宣传文明购物、文明就餐、文明乘车、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礼仪,着重纠正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破坏绿化、损坏公物等不文明行为,引导学生做一个懂礼仪规矩、讲文明语言、守公共秩序的好学生,努力形成共同崇尚文明礼仪的社会氛围,营造和谐的生活环境。

10.加强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拓展学科知识,改善知识结构。11.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让我们师生共行动,学习礼仪知识,促进礼仪习惯养成,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着力塑造创新、诚信、包容、开放、文明的现代公民的良好形象,树立讲文明懂礼仪的社会风尚!

五年级班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篇2

绘本有时也叫“图画书”, 绘本虽以图为主, 但是绘本的图不是文字的附庸, 它是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图画紧密搭配而构成的儿童文学作品, 每张图都有丰富的内涵, 图与图之间呈现独特的叙事关系, 表达绘本的整体意境, 蕴涵着丰富的知识、情感、人生哲理。好的绘本不仅仅在讲述一个故事, 并能帮助提升学生的观察力, 丰富他们的想象力, 升华他们的精神境界。

在开学伊始, 我也曾经使用过无声绘本, 但是一年级孩子识字的程度参差不齐, 因此, 图文结合、简单易懂的有声绘本是最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读物, 是课外阅读的首选。

本课是自编教材一年级第12课《我的故事在哪儿》, 本节课主要让孩子们在鼠标熟练操作的基础上, 正确使用单击、双击、指向、拖动、右击操作, 找到故事书、打开故事书、阅读故事书, 并能解决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电脑操作问题, 例如“声音太大或太小”、“窗口太小或偏了”、“看完后想看另外一个怎么办”、“如果不想关闭怎么办”等问题, 以便能用更加熟练的电脑操作, 更好的阅读故事。

[案例描述]

“今天我们要开始自己阅读故事书了, 不过啊, 想看到这几本书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噢!孔老师把这三个绘本故事藏在了你们电脑的三个不同的位置。”

上课伊始, 我就给孩子们抛出了这样的话题, 一下子吸引住了学生, 大家都安静下来好奇地盯着屏幕, 感觉很新鲜。于是我接着说:“老师先透露一下三本书, 分别是《妈妈的甜蜜小麻烦》、《独自去旅行》、《你还爱我吗?》”配合着精彩的预告片, 同学们的兴趣都被调动起来, “你最想看哪一本呢?”我紧接着问, “我想看《妈妈的甜蜜小麻烦》”、“我想看《独自去旅行》”、“我特别想看《你还爱我吗?》”, 学生的回答也异常响亮。于是我趁热打铁, 抛出新的话题:“那就需要你们运用熟练的鼠标操作, 去把他们找出来读一读, 有没有信心找到?”“有!”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看着孩子们兴致勃勃、跃跃欲试的样子, 我紧接着提出了具体要求:“如果想得到小红旗的奖励, 还要听清老师下面的要求:找到你想看的这本书你就可以开始阅读了, 每个故事第一个读完并能说出故事内容的小朋友, 可以奖励两首小红旗!”

于是孩子们就纷纷用前面学习的灵活的鼠标操作开始在电脑里寻找自己喜欢的那本绘本书。看着他们认真的模样, 熟练正确地使用鼠标单击、双击、拖动、指向、右击这些操作去寻找故事书, 我的心里真开心。

欣赏完三个有声绘本故事后, 学生开始进行独立思考和小范围的小组讨论, 讨论结束, 学生都踊跃回答。

[案例反思]

从这个案例中我得到了这样几点体会:

一、关于信息技术与博客在本课程中的一些说明

(1) 在阅读课伊始, 需要对在机房上课提出相应的要求, 并加以训练形成上课的规矩, 不能急于求成, 否则没有良好的上机习惯, 开放式阅读课程实施起来难度很大。

(2) 对学生使用计算机能力进行摸底, 对于阅读课程需要使用到的计算机操作知识和能力以及理论知识需要在阅读课程中穿插教授, 否则会影响阅读课程的开发进度。

(3) 关于博客的使用设想: (1) 在学生基本掌握拼音后, 教授孩子注册个人博客, 并学会博客使用的基本操作。 (2) 每次课上共同阅读的书籍, 课后老师上传到博客, 孩子们可以继续进行讨论。 (3)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 可以在博客上上传一些自己阅读的书籍或文章片段, 推荐给大家, 共享读书的喜悦。 (4) 各学科老师也可以注册自己的博客, 在博客上给孩子们推荐相关学科的优秀书籍。 (5) 老师可以定期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话题讨论, 比如针对孩子们的心理需求和想法, 发布一些心理故事、心灵鸡汤、关爱故事等, 开展讨论, 引导学生积极向上, 鼓励有困惑的孩子在博客上与老师私聊, 了解孩子们的困扰, 与班主任及家长共同对孩子进行引导。

二、关于促进网络阅读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想法

(1) 创设阅读环境, 营造良好氛围。环境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无穷的, 它能不知不觉改变学生、塑造学生, 对他们的思想、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 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可以从教室的布置上下些工夫。比如, 在墙上张贴些优秀绘本的宣传画册、在班级读书角放些绘本读物、定期向学生们推荐些优秀图书等。这样, 既能让班级充满“书香”、“墨味”, 又可以营造出一个充满人文气息、文体底蕴的班级环境。另外, 还可以开放阅读的空间, 把阅读的地点转移到校园里, 比如小树林、草地上、花坛边, 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席地而坐, 营造一种放松愉悦的阅读氛围, 拉近书与他们之间的距离。同时, 阅读电子屏也是个很好的阅读新方式。

(2) 为了鼓励学生认真阅读绘本,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可以经常了解学生阅读书籍的情况, 定期在班内组织讲故事比赛、朗读故事比赛、表演故事比赛等活动。这样, 既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 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此外, 还可以通过组织评选“阅读之星”的方法, 调动孩子们的读书积极性, 为学生指明努力方向, 有效地激励学生持续的阅读热情。

五年级班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篇3

(2010—2011年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开展学生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形式是多样的,指导学生自行设计编写手抄报是其中之一。手抄报的版面设计同报刊、杂志、黑板报的版式设计基本相同。它是在一块固定的平面上进行。一张好的校园手抄报,不仅内容充实、版式美观,而且会给读者以生动活泼、富有新意的艺术感染力,它还可以促进学生各种知识和能力的“整合”,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结合”,语文学习与其他课程的“沟通”。通过指导学生直接参与编辑、撰写、制作等的全过程,结合各种主题,以各种各而样的形式来表达,或祝愿或庆祝或歌功,锻炼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陶冶情操。

在手抄报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审美意识,还能发展思维和情感,在意志、思想品德、个性等方面都得到有效的发挥和锻炼。个性化的设计训练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创作激情。通过手抄报设计的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高尚人格。

二、活动目标:

1、激发学生出手抄报的兴趣,促进他们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2、学生初步掌握出手抄报的基本知识,了解出手抄报的程序,具备出手抄报的初步技能。

3、培养学生的编排能力、写作能力、绘画和鉴赏能力。4、培养学生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

5、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三、活动地点:五(3)教室

四、活动时间:每周二下午第三节课

五、指导教师:夏立新

六、活动具体安排: 九月份:

1.制定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2.出好第一期以“欢庆教师节,喜迎国庆节”为主题的手抄报。十月份:

1.展评第一期手抄报。

2.制作第二期以“书香浸润童心”为主题的手抄报。十一月份:

1.展评第二期手抄报。

2.制作第三期以“我读书,我快乐”为主题的手抄报。十二月份:

1.展评第三期手抄报。

2.制作第四期以“喜迎元旦”为主题的手抄报。元 月:

1.展评四期手抄报。

《师恩难忘》手抄报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并掌握两种版面布局格式;

2、掌握版面设计的基本步骤;

3、理解版面设计的两个设计重点。

教学重点:

掌握版面设计的基本步骤,理解版面设计两个重点。

教学难点:

了解并掌握两种布局格式。

教具:

铅笔、水彩笔、钢笔、直尺、纸张、有关制作的书籍、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回顾已学内容,利用学生的自豪感,激发学习兴趣。

2、评价优秀手抄报的各部分版面的风格及特点。

3、利用学生对报纸版面的选择、评价,增加学习兴趣;

展示四幅手抄报图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鉴赏能力。引导学生概括出版面设计的设计重点。

A、由评价版面图样、色彩的优劣,引出重点一:装饰美化

B、由评价版面分割、规划优劣,引出重点二:布局编排

教师小结:

我们所看到的黑板报或墙报、手抄报,除了文字稿件质量要好以外,版面的编排设计好坏也直接影响它的宣传效果。(板书:版面设计)

二、新授版面设计知识,承前启后;

1、解释版面设计包含内容:以课件演示为主,通过一幅作品进行分解。版面设计就是利用报头、文稿、各级标题、栏图、题图、插图、尾花、花边等内容进行布局编排、装饰美化的过程。

2、版面设计的一般步骤:

(1)第一步:根据文稿主次进行版面分割布局。

首先,同学们讨论一下,根据你们的经验,进行版面设计要按照怎样的步骤进行?(学生讨论,讨论结果教师板书)

一份手抄报的文稿内容有主要和次要之分,主要文稿占的块面较大,次要的文稿占的块面较小,我们在进行版面设计时,首先要针对文稿的主次进行大块面的分割布局,这样才能达到界面编排合理、块面活泼统一的效果。

A。讲解第一步的两种布局方式:

a.对称式布局

b.均横式布局

在版面设计的整体布局方面,我们经常运用的有两种布局,下面请同学们看两幅事例,观察一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学生观察总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观察结果的概括能力)

a.请看第一幅作品,从布局上看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出左右对称的布局方式,以及这种布局的设计特点。

b.生观察并自行给第二种布局格式起名字。

B。利用两张优秀小报范例,辨别两种布局方式,加深理解。

设计报头、栏图、题图及标题字体。

在第一个步骤的基础上,运用前几节课所掌握的报头、题图、栏图及标题字体几方面内容,在版面上进行合理的安排。

三、学生作业。

划线,固定版式。下面是布局参考图例:

(1)横排为主,竖排相间。(2)竖排为主,横

排相间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确定主题,选择内容。教学过程:

教师帮助学生搜集资料。要求:与教师节这个主题有关的,老师,辛苦了

是谁--

把无知的我们领进宽敞的教室,教给我们丰富的知识?

是您!老师!

您用辛勤的汗水,哺育了春日刚破土的嫩苗。

是谁--

把调皮的我们

教育成能体贴帮助别人的人?

是您!老师!

您的关怀就好似和煦的春风

温暖了我们的心灵。

是谁--

把幼小的我们

培育成成熟懂事的少年?

是您!老师!

您的保护让我们健康成长。

在金秋时节结下硕果。

您辛苦了!老师!

在酷暑严寒中辛勤工作的人们。

您辛苦了!老师!

把青春无么奉献的人们。

我们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

--您辛苦了,老师!

在人生的旅途上,是您为我点燃希望的光芒,给我插上理想的翅膀,翱翔在知识的海洋上。感谢您,老师!

在您关注的目光之下,给予了我无尽的信心和勇气!您是我永远的老师!衷心祝您健康幸福!

在教师节到来之际,祝我亲爱的老师,身体健康!永远快乐!

在笔和纸的摩擦间,你度过了你神圣地一生。祝福你,老师!

再也听不到你的教诲,对我来说,真是遗憾。对于你为我付出的辛劳,我无以为报,我说一声“老师,你好!” 悦耳的铃声,妖艳的鲜花 都受时间的限制 只有我的祝福永恒 永远永远祝福您给我智慧之泉的老师愿我的祝福像清茶滋润您干涸的喉咙,像蜡烛照亮您的办公室,像鲜花送给你一片清香!

愿温馨喜悦与幸福……如同吐露芬芳的花朵洋溢在您欢乐的时光我们最爱的老师。愿老师的船永远平安!

有一种爱无与伦比,有一种情无法忘记,那就是老师的爱和情。

有人说,老师您已经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其实,您的座标只在我们心里。还有谁比您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有了你,我的一生才精彩!谢谢你!我的老师!由苍白而绚丽,由肤浅而深邃,生命因你而升华。

用语言播种,用彩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这就是我们敬爱的老师崇高的劳动。

拥有年轻,梦想即成真;拥有幸福,频频出佳绩;拥有财富,桃李满天下。

因为有了你,世界才会如此美丽,因为有了你,我的生命才会如此多彩!

医生治愈人类肉体的伤痕,您,孕育了人灵魂!

一直以为自己很坚强,可每次回想在校的日子,想起您细雨润物般的教导,总能让我泪湿眼眸。一直以为自己很坚强,可每次回想在校的日子,想起您的教导,细雨润物般的,总能让我泪湿眼眸。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分用心,滴滴汗水,桃李芳天下!

一天为师,终生为父。以前,现在,将来你永远是我的老师。

一生平凡,一世艰辛,默默把知识奉献,您是文明的使者,您是辛勤的园丁,衷心感谢您,祝您健康快乐!

一生何求?桃李遍天下。短信传情,师恩永在我心。

一切过去了的都会变成亲切的怀念,我怀念着您带我们走过的分分秒秒!老师,祝福您: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

一路上有您的教导,才不会迷失方向;一路上有您的关注,才更加的自信勇敢...老师,谢谢您!

一粒种子怎能发芽,一棵小苗缘何挺拔,因为有您--老师的消耗做为代价!一刻关怀永在心,长成栋梁报答您。

一个个日子升起又降落,一届届学生走来又走过,不变的是您深沉的爱和灿烂的笑容。祝福您,亲爱的老师!

一个迸射火花的身躯,肩挑着一个传诵至今的壮举,明天因你而美丽!

一旦天下无智,唯有您来破天机--因为您是人类灵魂工程师。

也许有一天,老师在您再也站不起来的时候,我们都站起来了,在您的微笑中我们站成了一排排苍翠的大树…… 也许,您不是最优秀的,但在我心中您是最棒的!节日快乐,老师!

阳光普照,园丁心坎春意暖;雨露滋润,桃李蓓蕾红。祝您教师节快乐。

延续了你的工作后,才明白当日的你。明了这一切后,我会做得更好,只因为你是我的老师。

牙医对病人说不要害怕,喝一杯酒镇静镇静。酒后,医生问你现在感觉如何。看谁还敢拔我的牙!老师轻松一下!

学生眼中的您:婚前比婚后亲;课下比课上活;校长比学生熟;假期比开学忙。

在所有的主任中,班主任的职位最低,但是在所有的主任中,班主任对社会贡献最大。老师,我们永远感激您!

祝您的花园里鲜花灿烂,果园里硕果累累,愿您堆满灿烂的笑容,丰收累累的满足。爱您的每个人都想看到您笑!

在着美好的节日里,我要用老师教我写的字,用老师教我的美好词句,为老师写一首最美的小诗……

昨日我以你为荣,明日你以我为豪,我将踏着你的足迹,为教育事业奉献终生。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桃李芬芳,其乐亦融融。祝福您,节日愉快!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生誊抄文稿、画插图,学生自由创作手抄报 教学过程:

一、学生誊抄文稿、画插图。

教师提出要求:

誊抄文稿时,字迹要工整,插图要与文稿相辅相成,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最后,看看我们的版面上还缺少什么?

二、画尾花、花边、总体调整。

当所有的设计工作基本完成时,就要看看有没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添加润色,修修补补,让你的作品更加优秀。

好的版面设计应该是篇目层次分明,文、图块面活泼多变、而又有统一感,色彩协调、醒目。

三、学生作业。

(一)给学生提供创作主题;

(二)给学生提供创作建议;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展评手抄报 教学过程:

一、作业讲评

分小组进行讲评,对在制作手法、制作创新等方面突出的作品进行师生探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所学知识结合经验,谈谈收获。

二、手抄报中主要存在问题:

1.漫无边际,没有天地。在编排过程中,必须画出一定的边缘部分,既有天地,又胡左右。天大地小会出现重心下移,天小地大又会感觉头重脚轻,左右不均,除给读者不舒服感觉外,还不利于装订保存。一般四缘部分为2—3厘米为宜。

2.主次不分。在规划版面时要注意分清主次。重点文章、主要标题,一定要安排在上方头版显著位置上。

三、提出希望,课后多加练习,踊跃参赛。《一路书香》手抄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学习手抄报的有关知识、绘制方法;同时通过收集相关资料了解读书的好处,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教材分析:重点是掌握版面设计的基本步骤,理解版面设计两个重点。

难点:了解并掌握两种布局格式。

三、教学准备:教具: 学生例作 剪报、手抄报材料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出示精美的手抄报,生欣赏,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二、制作过程 1.明确制作步骤。

(1)观察范例。

(2)讲明制作步骤。定主题、收集材料、处理材料、设计版面、分工制作,认真校对。

2.确定主题。引导学生根据课外阅读的话题确定主题。3.收集处理资料。

(1)收集材料。用3—5天时间,通过各种途径寻找材料。

(2)小组汇报交流。小组确定的主题是什么?为什么确定这个主题?获取哪些有关资料以及通过哪些途径获取资料?(如看新闻、读报刊,上网查询等)

(3)组织讨论。评议各小组所选的材料,处理材料,完善材料。4.动手制作。

(1)出示范例,明确手抄报规格及要求。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手抄报内容的安排,手抄报的大小、规格、色彩、排版、纸质、整洁度等要求。

师演示:(排版布局训练,一条直线可以将一个空白划分为什么样的板块?同理,训练“十”字、“井”字,并延伸到多种类的练习,然后是每块的内容安排,文章、插图,内容之间的分割,线与花边等的设计。)

通过讨论,学生明确手抄报内容的安排,手抄报的大小、规格、色彩、排版、纸张、整洁度等要求。

(2)小组合作设计初稿,教师点拨指导。

(3)小组成员根据各自特长,分工制作。在制作过程中,组与组之间可以互相观摩,师巡视指导。制作完毕后,认真校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确定主题,选择内容。教学过程:

教师帮助学生搜集资料。要求:与教师节这个主题有关的,王亚南苦读成才

王亚南睡三脚床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年轻时自认为已无书不读,便大书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后经一老翁指点,遂改成:“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郭沫若曾写过一副读书联:“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意思是说,读书要靠平时下功夫,不能一心血来潮就加班加点搞突出。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决不能时而勤奋时而懈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华罗庚把读书过程归结为“由厚到薄”、“由薄到厚”两个阶段。当你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后,读书就由厚变薄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如果在读书过程中,你对各章节又作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解,补充参考资料,那么,书又会愈读愈厚。因此,读书就是由厚到薄,又由薄到厚的双向过程

侯宝林抄书

相声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使他的艺术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有名的语言专家。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就决定把书抄回来。适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十八天都跑到图书馆里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

张广厚吃书

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这篇论文共20多页,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经常的反复翻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妻子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是吃书。

高尔基救书

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凿壁偷光 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

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

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

匡衡读完这些书,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想继续看多一些书的愿望更加迫切了。

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报酬。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

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巴金的读书方法

著名作家巴金的读书方法十分奇特,因为他是在没有书本的情况下进行的。读书而无书的确算得天下一奇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巴金说:“我第二次住院治疗,每天午睡不到一小时,就下床坐在小沙发上,等候护士同志两点钟来量体温。我坐着,一动也不动,但并没有打瞌睡。我的脑子不肯休息。它在回忆我过去读过的一些书,一些作品,好像它想在我的记忆力完全衰退之前,保留下一点美好的东西。”

原来他的读书法就是静坐在那里回忆曾经读过的书。这样有许多好处:(1)不受条件限制,可以充分利用时间。巴金列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列宁格勒长期被德军包围的时候,有一位少女在日记中写着“某某型,《安娜·卡列尼娜》”一类的句子。当时没有电,也没有蜡烛,整个城市实行灯火管制,她不能读书,而是在黑暗中静坐回忆书中的情节。托尔斯泰的小说帮助她度过了那些恐怖的黑夜。另一个例子是他自己在十年内乱中的亲身经历。他说:“‘文革’期间要是造反派允许我写日记,允许我照自己的意思写日记,我的日记中一定写满了书名。人们会奇怪:我的书房给贴了封条,加上锁,封闭了十年,我从哪里找到那些书来阅读?他们忘了人的脑子里有一个大仓库,里面储存着别人拿不走的东西。”这两个事例说明,在一切不具备正常读书条件的情况下都可以“读书”。

(2)温故而知新。通过回忆,将过去读过的书拿出来一点点地咀嚼,就象牛反刍一样,能进一步消化吸收。每回忆一次都会有新的理解,新的认识,新的收获。(3)能够不断地从已读过的书中吸取精神力量。巴金说:“我现在跟疾病作斗争,也从各种各样的作品中得到鼓励„„即使在病中我没有精神阅读新的作品,过去精神财富的积累也够我这有限余生消耗的。一直到死,人都需要光和热。”

顾炎武自督读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家喻户晓的名言,是由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顾炎武最先提出的。

顾炎武自幼勤学。他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11岁那年,他的祖父蠡源公要求他读完《资治通鉴》,并告诫说:“现在有的人图省事,只浏览一下《纲目》之类的书便以为万事皆了了,我认为这是不足取的。”这番话使顾炎武领悟到,读书做学问是件老老实实的事,必须认真忠实地对待它。顾炎武勤奋治学,他采取了“自督读书”的措施:首先,他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读完后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他读完《资治通鉴》后,一部书就变成了两部书;再次,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写下心得体会。他的一部分读书笔记,后来汇成了著名的《日知录》一书;最后,他在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温习前半年读过的书籍,边默诵,边请人朗读,发现差异,立刻查对。他规定每天这样温课200页,温习不完,决不休息。

毛主席怎样读书? 特殊爱好

几十年来,毛主席一直很忙,可他总是挤出时间,哪怕是分分秒秒,也要用来看书学习。他的中南海故居,简直是书天书地,卧室的书架上,办公桌、饭桌、茶几上,到处都是书,床上除一个人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了。

为了读书,毛主席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在游泳下水之前活动身体的几分钟里,有时还要看上几句名人的诗词。游泳上来后,顾不上休息,就又捧起了书本。连上厕所的几分钟时间,他也从不白白地浪费掉。一部重刻宋代淳熙本《昭明文选》和其他一些书刊,就是利用这时间,今天看一点,明天看一点,断断续续看完的。

毛主席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常常一带向箱子书。途中列车震荡颠簸,他全然不顾,总是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按着书页,阅读不辍。到了外地,同在北京一样,床上、办公桌上、茶几上、饭桌上都摆放着书,一有空闲就看起来。

毛主席晚年虽重病在身,仍不废阅读。他重读了解放前出版的从延安带到北京的一套精装《鲁迅全集》及其他许多书刊。

有一次,毛主席发烧到39度多,医生不准他看书。他难过地说,我一辈子爱读书,现在你们不让我看书,叫我躺在这里,整天就是吃饭、睡觉,你们知道我是多么地难受啊!工作人员不得已,只好把拿走的书又放在他身边,他这才高兴地笑了。

认真地学,反复地读

毛主席从来反对那种只图书、毛主席从来反对那种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他在读韩昌黎诗文全集时,除少数篇章外,都一篇篇仔细琢磨,认真钻研,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哪一方面也不放过。通过反复诵读和吟咏,韩集的大部分诗文他都能流利地背诵。《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小说,他从小学的时候就看过,到了六十年代又重新看过。他看过的《红楼梦》的不同版本差不多有十种以上。一部《昭明文选》,他上学时讯,五真正十代读,六十年代读,到了七十年代还读过好几次。他批注的版本,现存的就有三种。

一些马列、哲学方面的书籍,他反复读的遍数就更多了。《联共党史》及李达的《社会学大纲》,他各读了十遍。《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列宁选集》等等,他都反复研读过。许多章节和段落还作了批注和勾划。

不动笔墨不看书

几十年来,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

一。写读书的好处

读书的好处有很多.我给你介绍以下几点: 1.可以使我们增长见识,不出门,便可知天下事.2.可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3.可以使我们变的有修养.4.可以使我们找到好工作.5.可以使我们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立于不败之地.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生誊抄文稿、画插图,学生自由创作手抄报 教学过程:

二、学生誊抄文稿、画插图。

教师提出要求:

誊抄文稿时,字迹要工整,插图要与文稿相辅相成,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最后,看看我们的版面上还缺少什么?

二、画尾花、花边、总体调整。

当所有的设计工作基本完成时,就要看看有没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添加润色,修修补补,让你的作品更加优秀。

好的版面设计应该是篇目层次分明,文、图块面活泼多变、而又有统一感,色彩协调、醒目。

三、学生作业。

(一)给学生提供创作主题;

(二)给学生提供创作建议;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展评手抄报 教学过程:

一、交流

1.全班交流完成后的手抄报,讨论、明确评价标准。要求内容丰富、主题突出、版式美观、色彩丰富和谐、图文布局有序、标题醒目合理。2.组内汇报。根据评价标准,找出本组小报的优点和不足。

3.评奖。学生以组为单位,举手表决认为好的小报,发给“最佳小报奖”(如最佳创意、最佳选材等),其余发给“合作努力奖”。4.总结:请学生谈谈自己在活动中有哪些收获。

二、成果展示

五年级校本教学计划 篇4

孙 奄 小 学

武平

五年级校本教学计划

一、校本课程概述.为了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有效实施我校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推动学生主动、有个性地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根据学校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计划如下。

二、学情分析:

升入五年级刚组建的这个班,学生的情况不一样,只有五个同学是继续参加这个班的,其他同学都是新报名参加的。这就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做到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正确,熟练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本学期使学生了解各种不同的偏旁或同一偏旁在字形不同位置所占的空间大小及笔画的变化。三.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汉字的结构特点,特别是各种不同的偏旁或同一偏旁在字形不同位置所占的空间大小及笔画的变化;

2、写字时做到字迹工整、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审美能力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4、培养学生认真写字和爱惜写字用具的习惯;

5、继续培养学生端正的写字姿势。

四、有效推进课程的措施:

1、在教学中,适当向学生讲述一些有关汉字起源与发展的知识,介绍一些古代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引导学生欣赏书法作品,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2、采用书法比赛、作品展览等方式鼓励学生好好写字,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写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起他们的写字兴趣;

3、在教学中要做到训练有度,在教学内容上注意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使学生体验到书写的乐趣,树立信心;

4、要做到课堂指导和课后练习相结合,培养和发展他们的书法兴趣和特长,提高写字水平。

5、对学生使用的练字纸张做统一的要求。

6、加强练字时的个别指导。

7、充分利用大屏幕及时展示学生的作品。(帮差树优)

8、及时更换展板上的优秀作品。

2012 五年级班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以和谐发展、内涵发展为理念,发挥少先队组织的独特作用。打造学校特色、班级特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时代精神、基础学力、健身意识和健康情趣的人,并结合本班的实际特点,抓好学生的各方面教育工作。

二、班级概况 :

本班由21名女生,31名男生组成共52名学生。大部分学生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思想比较上进,能够做到尊敬师长,学习自觉主动。但也有部分同学在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方面还比较差,回答问题等方面不够踊跃,应继续加强练习,培养其自信心。多数同学能够明辨是非,但有个别同学任性,出现错误认识不到或不愿改正。

三、工作重点:

加强行为规范的系列教育活动,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等多种活动模式,使班级能蒸蒸日上,努力成为学校的行为规范特色班

1、结合校内常规检查,本学期重点抓学生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秩序’。每日派班长和劳动委员,组长利用早晨到校时间,对每一位学生的进行学习用品,作业,和地面检查,查出没有准备好的给予教育,并想办法使他下次不再忘记;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重视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将习惯的培养作为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抓手,以“好习惯伴我成长”为主线,开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开展“星级班级”争创活动:重视班集体建设,重视人生观教育,结合学雷锋活动月劳动节儿童节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四、各月具体工作安排:

二月份:

1、根据学校的教育目标,制定计划;

2、进行常规教育;

3、迎新 黑板报

三月份:

1、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

2、学习雷锋活动

3、举行朗读比赛。

4、学习雷锋主题的黑板报

四月份:

1、组织春游;

2、开展学习革命先烈事迹读书活动;故事会。

3、进行常规教育,中国传统节日教育。

五月份:

1、举行钢笔字比赛。

2、感恩教育 母亲节 给母亲一封信

六月份:

1、庆六一(才艺展示)

2、快乐中队毕业班大联欢

校本课程教学:找回失落的目标 篇6

一、理解和把握课程的总体目标

一门较为成熟的校本课程, 必须具有明确的课程目标、稳定的教学内容、合理的实施途径、科学的评价方式。而明确的课程目标是其中的核心, 因为它是课程价值的集中体现, 也是教学内容组织、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成效评价的主要依据。所以, 要判断一堂校本课的有效性, 首要的标准, 就是看教学活动能否体现课程的价值追求, 落实课程的总体目标。现实教学中, 相当多的老师关注和思考的, 主要是眼前的这部分教学内容怎么教, 而很少去考虑为什么要教、为什么要放在这里教。

以校本课程《李公朴》之《怎样读书》为例。本课的学习内容节选自李公朴先生1938年写的《我们在抗战中怎样教育自己》之第五部分《教育自己的方法怎样》:

我们读书, 第一步要求精而不要求多, ……。第二步是读书的一般方法, 我们必须注意下列4点:

怎样选择书:……

从哪里看起:……

怎样记忆:……

此外, 读书要聚精会神。……

教学的主要过程简述如下。

1. 导入:

(1) 谈话:你喜欢读书吗?你读过 (或正在读) 哪些书?读书的过程你有哪些感悟?

(2) 你能说说自己知道的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吗?

(3) “民主斗士”李公朴告诉人们该怎样读书呢?

2. 学文:

(1) 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以下问题:

(1) 李公朴认为在抗战的特殊时期, 大多数人读书时要注意哪两点?

(2) 作者向人民群众介绍了哪些读书的一般方法?

(3) 文中告诉我们用哪五种方法来使自己“聚精会神”?

(2) 读后交流

(3) 讨论:

(1) 你读书有没有做到聚精会神?你如何克服?

(2) 在其他三种方法中, 你比较喜欢哪种读书方法?能结合正在读的书介绍一下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吗?

(4) 品味文章语句:从文中选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大声读给同桌听。

3. 拓展:

(1) 学习了作者的读书方法, 你能来谈谈自己了解到的其他的读书方法吗?

(2) 补充历代名人对读书的独特观点, 指导学生学会读书, 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4. 总结: (略)

脱离了校本课程《李公朴》这个背景、单从拓展性阅读的角度来看, 这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了李公朴介绍的读书方法, 并结合自身读书实践进行体验和反思, 从而获得科学读书方法的指导, 提高了对学习方法的认识, 进一步激发了读书的兴趣。但是, 似乎有一个问题需要我们回答:为什么校本课程《李公朴》要选择这样一篇谈读书方法的文章?这门课程的目标究竟是什么?

就拿校本课程《李公朴》来说, 学校选择这门课程是因为该校位于公朴故里, 凭借独特的教育资源, 有着多年的民主教育积淀。新课程实施以来, 学校把传统教育活动上升到课程的高度, 集中力量开发了校本课程《李公朴》, 旨在通过该课程的实施, 引导全体学生了解公朴生平、理解公朴精神、感受公朴魅力、激励自我成长。因此,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 面对特定的教学内容, 教师必须始终紧扣这个核心目标来设计和组织教学, 在这个整体目标之下思考和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就本课教学而言, 除了通过对教材文本的解读, 理解和掌握李公朴先生介绍的读书方法之外, 更应当引导学生结合国难时期的时代背景, 体会李公朴希望通过教育和学习使民族强盛的迫切心情, 感受其“爱国者”的形象;结合李公朴的学术成就与文化造诣, 体会其治学之严谨、科学、有恒, 感受其“大学者”的形象;结合李公朴面向普通民众写作的目标以及朴素通俗的行文风格, 感受其“教育家”的形象。这些, 都是该课程整体目标在本课中的具体体现, 必须得到关注和有效落实。

二、思考和确定课堂教学的具体目标

以校本课程《孝文化》之《妈妈, 我爱你》为例。

本课的学习材料为本校往届学生的作文, 主要描述小作者完成老师布置的向妈妈说“我爱你”这一特殊作业的经历和内心体验。文章情真意切, 贴近学生实际生活, 易于引起学生共鸣。

教学中老师通过反映母爱的故事导入, 然后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了解小作者完成特殊作业经历的三个阶段:想说又不敢说——鼓起勇气但没说成——豁出去大声说出来;体会这一过程中妈妈和“我”各自真实细腻的内心感受, 体验心灵的感动;最后欣赏古今中外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该为父母做些什么。

单从这一课来看, 教学围绕感受父母之爱、明确孝行的意义来组织, 结构合理、形式多样、活动充分、体验深入, 教学效果较好。但也有一个问题值得思考:《孝文化》以校本课程的形态出现, 与孝敬父母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不同, 呈现出结构化、系统化的特点。每周至少一节该内容的校本课, 肯定不能在“感受父母之爱、明确孝行的意义”这一目标上作同水平反复。那么, 这节课的目标定位上重点应是什么?如何体现与其他课时目标的联系和区别, 共同构成较为科学合理的目标系统呢?

《孝文化》的课程内容很丰富, 单就感恩父母、孝敬父母的主题系列而言, 感受父母之爱、明确孝行内涵、激发行孝热情、实践孝敬行动是基本的课程目标。在“孝敬父母”这一内容板块中, 教材安排了5个学习材料, 分别是《妈妈的爱》 (学生作文, 讲述母亲从小到大关爱自己的事例) 、《204声咳嗽》 (讲述作者夜里听到父亲的咳嗽辗转难眠的经历) 、《汉文帝侍母》 (讲述古代帝王长期亲手侍奉母亲的故事) 、《芦衣顺母》 (主要讲述孩子在重组家庭中, 面对缺乏爱心的继母依然孝顺的故事) 、以及本案例教学内容《妈妈, 我爱你》 (讲述小作者完成老师布置的向妈妈说“我爱你”这一特殊作业的经历和内心体验) 。作为承担该课程实施任务的教师, 必须认真思考:这5个学习材料共同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中各自的重点是什么?从而在整体把握课程目标的基础上, 有针对性地设置本课的教学目标。只要意识到这个问题, 老师们都应该不难得到合理的答案。稍作分析就可以看到, 这5个学习材料都是围绕“孝行”展开, 指导学生怎样孝敬父母, 而侧重点各有不同。

经过这样的分析, 就不难把握本课的重点目标, 就是要引导学生理解沟通在孝行中的意义, 提升与父母主动沟通的意愿, 了解和掌握与父母沟通的基本渠道和方法。只有每节课的具体目标得到明确和落实, 课程的整体目标才不至于落空或架空。

三、紧扣具体目标设计去组织教学

还是以《妈妈, 我爱你》这一课为例。

教学过程中, 教师组织学生解读文本, 了解小作者完成“特殊作业”经历的过程, 感受人物的内心体验, 这一环节的教学是深入而有效的。但如何引导学生将认识转化为与父母沟通的意愿和行动上, 则显得收效甚微。原因是学习活动与教学目标打了“擦边球”。学文活动之后安排的欣赏关于母亲和母爱的名言、介绍古今中外名人们孝敬父母的故事、欣赏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讨论该为父母做些什么等等活动, 都与课程的整体目标相关, 但都与本课的具体目标游离, 因而都不能有效促成体验的持续深化、认识到行动的提升转化。所以, 教师在设计和组织具体教学活动时, 应进一步强化目标意识, 认真分析活动与目标之间的关系, 根据目标取舍抉择, 那怕有时“忍痛割爱”。

比如, 本课教学中, 围绕“爱父母要学会沟通、表达敬爱之情”这一核心, 承接着学文活动中的认识体验, 至少可以考虑安排这样一些教学活动。

1.观看“中国时代之声演讲团”邹越《让世界充满爱》大型演讲活动的视频中关于“爱父母”的片段, 感受千人共喊“妈妈, 我爱你”时那催人泪下、震撼心灵的巨大力量。

2.拓展阅读《不要在父母离开后感到遗憾》, 体会作者虽然深爱自己的父母、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亲口表达, 在父母离去后留给自己那痛彻心扉的终身遗憾。

——持续深化体验, 激发沟通意愿

交流:平时自己是怎样与父母沟通的?对父母的爱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表达的?表达过程中的问题或障碍主要在哪里?

讨论:向父母表达敬爱之情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式? (可以从“日常交流”、“节日问候”、“意外惊喜”、笔中心意”等角度展开和梳理)

实践:要求学生在一段时间内, 尝试用课上学到的几种方式向自己的父母表达敬爱之意, 并记录自己的做法和内心体验。

——理解沟通方式, 引发沟通实践

这样围绕目标层层深入、充分展开, 引领学生的体验和认识产生质的跃升。

五年级班务计划 篇7

一、基本情况分析:

六年级共有学生41名,其中男生17名,女生24名。我班学生经过几年的共同学习和生活,已经形成了勤奋学习、积极向上、团结友爱、关心集体、尊敬师长的良好道德品质和精神风貌;他们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学习比较刻苦,成绩上升比较明显。但有个别同学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上课听讲不够专心,对一些简单的抄抄写写的作业都能较认真地完成,但要求动脑、动手等思维性较强的题目大部分学生不知所措,应付了事,课外阅读习惯差,知识面狭窄;语言表达能力弱,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特别是独立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差,作文篇幅短,内容空,读起来干瘪无味;这部分同学在本学期要进行争对性的教育。在体育锻炼方面,我班学生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也不肯下功夫,整体学生身体情况较差。在行为习惯方面,我班绝大多数比较遵守纪律,行为习惯较好,但个别学生有待进一步加强教育。

三、工作目标

1、在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上形成特色。通过星级班级评比活动规范学生的形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全面建设勤奋学习、积极向上、团结友爱、关心集体、尊敬师长的良好班风,加强礼仪教育与行为习惯教育,引导学生对己讲仪表,对人讲礼貌,学习讲勤奋,社会讲公德,在家讲孝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气氛,为六年级形成良好的开端,为最终的全面发展夯实基础。

3、抓班干部队伍建设,形成良好的学风和班风,使之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有利保障。

4、进行感恩教育,让感恩成为学生的生活常态。

5、结合少先队大队部开展的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四、教育措施

1、利用好班会、晨会等活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教学工作长抓不懈;

2、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调动同学们积极参于班级活动,并从中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增加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3、通过各项多层次的评优树先活动,发现同学们特别是学困生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的兴趣,树立他们学习的信心,通过学习的进步,带动班级的整体工作;

4、营造向上氛围,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努力营造平等、围结、和谐、进取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责任心,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和成就感。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供显示学生才华的机会,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自理自治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掘创新精神。

5、重视对后进生的教育工作。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基础和特点,进行正确的指导和必要的帮助,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充分的发展。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并通过划分学习小组的形式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6、卫生方面,讲究卫生很重要.俗话说,病从口入.收拾好卫生,既能使身体健康,又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能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7、加强学生小干部队伍建设。学生干部是教师工作的小助手,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让他们当好班级的小主人,班级集体才会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乐园。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亦即“以面带面”。

8、做好学生日常的安全工作。每日必讲安全。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饮食、交通、防火、活动等安全教育。杜绝危险因素,让学生在一个安全的校园中学习成长。

五、工作安排(各月工作重点)

九月份:

第一周:

1、小结假期情况,组织我班学生参加学校开学典礼。

2、制订班级班队活动计划。

3、召开第一次班队会,学习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制订班级班队活动计划。

4、组织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第二周:

1、响应学校号召,开展“课前一支歌活动”

2、抓好班级街队队伍训练。

3、组织学生出好第一期手抄报

4、推荐我班一名学生参加学校大队委候选。

第三周:

1、抓班级街队队伍、班级卫生提出要求

2、参加“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日”(9月20日)系列活动。

3、组织学生观看红军长征的电影。

第四周:

1、配合好学校进行新一届大队委竞选。

2、组织学生参加庆国庆“弘扬长征精神暨感恩的心”主题活动。

十月份:

第一周:国庆放假。

第二周:

1、组织学生参加秋游活动。

2、对我班学生进行课间操训练

3、参加学校中队辅导员培训。

第三周:

1、对我班学生进行广播操的训练。

2、举行广播操比赛。

第四周:

1、抓课间班级上下楼顺序(紧急疏散训练)。

2、家校联系,重点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辅导。

十一月份:

第一周:

1、消防安全周活动宣传(紧急疏散训练)。

2、围绕“消防安全周”出好第三期黑板报。

第二周:

1、参加学校“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

2、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中队主题队观摩会。

第三周:

1、组织学生开展消防演习。

第四周:

1、抓好班级学生卫生习惯。

2、参加学校生存自救活动。

十二月份:

第一周:

1、抓学生课间纪律、安全。

2、观摩主题班会。

4、法制宣传日活动。

第二周:

1、抓学生课间纪律、安全。

2、围绕“禁毒日”或“法制宣传”出好第四期黑板报。

第三周:

1、组织学生为庆祝元旦活动筹备。(课本剧表演)

第四周:

1、法制宣传月活动总结。

2、参加庆祝元旦联欢会。

一月份:

第一周:参加学校感恩系列活动。

第二周:

1、参加生存系列活动成果展示活动。

2、期考复习动员。

一、基本情况:

五年级现有学生48名。该班级学生经过几年的共同学习生活,已经形成了勤奋学习、积极向上、团结友爱、关心集体、尊敬师长的良好道德品德;他们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学习比较刻苦,成绩比较稳定。在体育锻炼方面,该班级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也不肯下功夫,整体学生身体情况较差。

二、工作目标:

1、继续加强思想工作的教育,进一步提高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全面建设勤奋学习、积极向上、团结友爱、关心集体、尊敬师长的良好班风,加强礼仪。教育与训练,引导学生对己讲仪表,对人讲礼貌,学习讲勤奋,社会讲公德,在家

讲孝顺。

3、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在班级管理中落到实处。

三、工作重点:

1、思想工作的教育,进一步提高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形成良好的班风,培养每一位学生对己讲仪表,对人讲礼貌,学习讲勤奋,社会讲公德,在家讲孝敬。

3、加强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不使一名学生掉队,力争全班同学在学习、纪律等方面齐头并进,四、工作方法措施:

1、利用好班会、晨会、夕会、扫墓、庆贺“六一”等活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教学工作长抓不懈;

2、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调动同学们积极参于班级活动,并从中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增加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三年级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篇8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有学生47人,多数学生基础较好,对校本课程学习感兴趣,少数学生的基础差,学习态度不够明确,在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学习习惯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教材分析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学校特色的有效途径,实施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程开发水平。为落实素质教育精神,顺应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根据我市课程改革会议精神,提出我校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为指导,体现时代的要求,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为前提,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向。

三、教学目标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促使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的人才。

四、教学措施

(一)切实抓好实验进程

我校校本课程分为二大版块,学生的参与面广、可开发空间大,课程研发组地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实验的管理与督导,不断推进此项工作的深入实施。

(二)切实组织好学生展示

五年级班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篇9

这个活动小组大多数学生绘画基础差,动手能力弱,理应从基础造型训练开始,但这是一个比较枯燥的过程,又不能在短期内见到成果,往往会让许多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所以,我们“诚善·校本课程”在教材的编排上,充分考虑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自主编写了一本以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为目的的校本教材《创意空间》。在课程设置上,考虑从上手快、易掌握、容易出效果的线描入手,目的在于培养兴趣。

临摹对于初学者是一个重要的手段,从简单的形象入手,如荷花。从单瓣、到一整朵。这些都是短线条,容易一笔画完整,画流畅。然后画线条转折较复杂,长度增加的荷叶,学生在反复的临摹中培养一种画线条的手感。他们会发现,一次一次的逐渐加深难度的临摹,自己笔下的画越来越具有观赏性,以前常用的短节线不见了,线条流畅了,观察能力也在增强。学生从自己的绘画中体验到了一种成就感。

有了前一阶段的基础铺垫,第二阶段就开始默写。学生自由想象荷花、荷叶的位置和形象。这个阶段既可以强化对形的把握,也开始渗透一种构图的意识。学生不再被动的依样画瓢,而是在主动的探索线、形的组合。这个阶段是许多学习美术的学生一直很难突破的关口,当他们发现自己默写的绘画经过一次次修改渐渐丰满、渐渐赏目,通过展示,得到了其他同学和老师们的肯定,那种自豪和满足是无法言表的。有学生曾这样说过“老师,我真没想到自己能画出这么好看的画”。信心此时有爆棚之感,这样的情绪对学习文化学科也是一种极大的促进作用。

第三阶段就开始强化学生的构成意识和想象力的培养,主要方法就是结合我们诚善校本教材《创意空间》,给学生进行表现方法以及美术创作等思路上的引领。前阶段学生们都接触到的是线性的图画,通过多种美术形式的介绍,让学生认识到点、线、面、体等构成要素。因此,这个阶段从单项练习,点的构成、线的构成、面的构成、体的构成和综合构成这样的渐进形式。在构成的同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作出超于常态的绘画。学生们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中打破了以往对点线面体的单一认识,知道了形状、疏密、方向、大小、长短等多种因素的变化。这些基本的图形构成要素的丰富变化带来了视觉上的变化,从而极大的提升了画面的观赏性。在单项练习中还不断渗透节奏、对比、呼应、均衡等美术形式法则,把专业的知识融入到具体的实践中,学生的接受效果明显。由于每堂课练习一张小的构成,容易出画面效果,学生们学习兴趣浓厚,自由想象和发挥的空间也是很大的。这个阶段接近尾声时,每个孩子都能完成一张四开大的综合构成,当他们的作品张贴在展示墙上,“哇塞”“真棒”的赞叹声不绝于耳,这种成功的体会不亚于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通过前三个阶段的学习,部分学生们对美术的兴趣已经相对稳定。所以有针对性的基础造型训练就正式开始了,主要方式是画石膏几何体、人体五官、静物,到石膏头像这样一个比较专业化的过程。一来是为了能提高学生的造型与表现能力,二来是为了学生能在初中的前两年打好美术基础,为将来中考考艺术类高中或职校做准备,以免到初三临时抱佛脚,既难见成效,又影响文化课的复习。

以上教学活动是我们诚善美术社团比较常规的步骤,但有时也会灵活安排的美术课外活动内容。这种活动具有临时性、选择性、不确定性等特点。例如遇到校外的美术比赛,如重庆市中小学课堂内外杯或者科幻绘画比赛等大型的赛事,我们就做专门的针对性辅导,让学生所学在实践中得到体现,取得的成绩对自己是莫大的肯定。而在每年的美术院校毕业展,鼓励学生去现场看,即便不能亲自去,我也会把展品拍回来给学生拓展视野。这类活动虽然不多,但是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参与到社会实践和美术品的观摩中,不仅得到了技巧上的训练,而且还提高了对美术作品的认识和理解,我相信这些会给他们留下一生的印象。

总而言之,“诚善·校本课程”美术社团活动的教学安排充分体现我校学生这个主体的个体特征,在社团活动的层层推进中,逐渐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智力的主要内容,也是新时代对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诚如,李庆云先生在《中小学美术教学法》中总结的,它们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的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为了加强学生的表现应用方面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设计应用方面的能力,为了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所以,对于有美术兴趣和特长的学生,我们诚善美术社团这个阵地,能真正使那些爱好美术的学生的求知欲可以在教学的课外延伸中得到满足,使我们开发“诚善·校本课程”的目的落到了实处,同时也真正体现了“一切教育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个新课改的核心理念。

摘要:本论文探讨的是新课改环境下,以外出务工人员子女为教学对象的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展形式。在大多数学生没有美术基础,缺乏明确的美术活动体验的情况下,如何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热情,并把这种参与的热情渗透到其它学习活动中,是我校美术社团活动教学的一个主要方向。本文主要就具体的教学过程作阐述。

四年级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篇10

一、学情分析:

我们四年级本学期有学生32人。我班学生总的说来集体荣誉感还不是太强,活动能力也不太好,师生关系还算比较融洽吧。班上同学成绩较为平衡,只有几个不合格现象。不少同学在学习上好胜心强,乐于学习,勇于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思维活跃,有较好的学习习惯,有较有成效的学习方法;但也有不少同学厌倦学习,畏惧困难,或是学习方法不当,或是学习习惯较差,积年累月,致使学习基础薄弱。

二、教材分析:

校本课程开发充分体现了课改的指导思想,是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一种教材,体现了课程资源的多样性,是一门全新的课程,需要在实验中不断地学习、求知,根据学校特点,四年级以爱家乡为主要教学内容。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弘扬传统文化和爱乡教育,增强学生自豪感和自信心。不断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2、使学生懂得家乡物产丰富,自然风光好,从而引导学生热爱家乡,树立建设家乡的远大理想。

四、能力培养侧重点: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爱家乡的乐趣。

五、教学措施:

1、根据学生身心的发展特点,结合教学内容,采用灵活、丰富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与体验,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建立多元、互动的评价体系。既要关注学习结果,又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注重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形成学生认同乐于参予的激励评价形式。

3、课前精心准备,认真备课,确实组织好活动,不留于形式。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的兴趣。

六、教学进度:

内 容 周 次 课 时

1、生活中的电视

广告知多少 2------3 2

2、综合实践活动

探访神秘的动物世界 4 1

3、我们过节

怎样进行观察 5-----6 2

4、信息

环境保护 7-----8 2

5、对联教案 9 1

6、认识花卉 11------12 2

7、认识小动物 13------14 2

8、饮料种类的调查 15-------16 2

一年级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篇11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方面还很幼稚,有待加强。教师要充分利用每一节课,向学生介绍我们的介休文化,通过对这些介休风俗的了解,增强对介休文化的热爱,对介休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校本课程教学包括《爱我介休》的文化篇、名人篇、风景篇、风俗篇、特产篇五部分内容。

三、教材分析

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自编教学讲义,教学内容以“了解介休”“爱我介休”为主题,引导一年级的学生学习介休的古文化、认识了解出自介休的名人及事迹、了解介休的名胜古迹及风土人情。

四、教学目标

1、学习介休的古文化、认识了解出自介休的名人及事迹、了解介休的名胜古迹及风土人情。

2、通过学生诵读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3、通过对介休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热爱介休的情怀。

五、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热爱介休的情怀。

2、了解介休的名胜古迹及风土人情。

六、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精心准备,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课件、录音机等引导学生置疑问难,学习新知。

2、改变常规教学模式,变课堂为学堂让学生动脑想想,动口讲讲,动手做做,自主学习,尝试错误,教师只在必要时,给予指导、帮助,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3、充分发挥学习伙伴的作用,让学生互助学习,团结合作,共同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五年级班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篇12

“课程校本化”, 就是学校以促进学生和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为目的, 在课程、教学领域中, 依据国家意志和师生实际开展优质教育的课堂教学, 校本化教学的过程与传统相比往往更加生本、有序和有效。“课程校本化”其实是“生本教学”理念实践的具体体现。在课程校本化建设过程中, 语文学科主要通过激活学生参与、探究的热情, 将教材文本融合于拥有学生知识、生活和情景的再构文本中, 从而得到贴近在场学生的创造性情境学习。

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 大多偏重老师预设下的完美设计, 或偏重某项特定的活动体验, 或偏重固有文本的深度探究, 或偏重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 而更多时候很少审视教学结构的合理性, 由此带来的弊端是使课堂教学评价失去了确定性, 众说纷纭的评课, 不自觉地成了鼓吹课堂成功的支持者, 最后给予的印象结论是———凡上的示范课都是成功的课, 让语文课堂教学的界定没了相对标准的角度。现在看来, 这一现象的确值得我们反思。笔者认为, 在语文学科校本化教学建设中, 教学的优劣更应该成为判定教学行为得失的重要维度。语文校本化教学的有效结构应是, 教学起步阶段能够从照顾文本特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 教学发展阶段能够以生之“趣”促教学之“动”从而创造“有生”情境, 教学高潮阶段能够顺势让学生获得重组、超越或颠覆“前概念”的学习体验;教学尾声阶段能够给学生留下明晰的再学习能力。

下面笔者就以同仁开设的公开课《饮酒》三个片段为案例, 谈谈在语文课程校本化建设中如何更好地做到教学优化的几点思考。

二、案例相关陈述

1. 背景说明。

这是一堂为校内优质课活动评比开设的试讲课。课题是出自八年级下语文教材所选的陶渊明的《饮酒》, 由我组同仁老师执教。执教班级为本校七年级学生, 学生水平在年级中为较好。本次教学性质属于借班试教。该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设置了以下三项目标: (1) 根据诗歌内容想象情境, 根据补充的资料丰富诗歌中留下的空白。 (2) 通过品味诗歌的关键词领会诗人心境。 (3) 初步了解陶渊明这一隐士形象的独特之处。

在上课之前, 教师为学生的“学”准备一份课前预习资料。资料中包括三项重要内容, 包括提供了《饮酒》一诗的原文以及注释;提供了一组能够表现出陶渊明个性特征的诗句;设置了一个前置性学习的问题“请描述一下自己想象中的陶渊明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2. 教学片段陈述与评析。

(片段一)

师:同学们, 我们将要学习一首陶渊明的诗。说到陶渊明, 鲁迅这样说“陶渊明先生是我们中国赫赫有名的大隐”。那么, 隐士, 在你的想象里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请大家根据自己的描述说出来听一听。

生:隐士吧, 一般应该住在深山老林里。

师:你说的是他们居住的地方有这样的一个特点, 对吧。

生:隐士嘛, 说话方式应该很自我, 常人看上去比较脱俗。

师:嗯, 讲的是隐士在气质上有这样的特点。

生:想象中的隐士, 喜欢不问世俗之事, 自力更生, 丰衣足食什么的。

生:非常清高, 喜欢喝点醉酒, 还可能弄点高雅的音乐孤芳自赏, 还有点怪异。

师:这两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全面, 从他们的概括中我们能感受到隐士的所具有的内在之处。

生:隐士的样子嘛, 外出访友都还会戴着草帽。

师:我们的同学很有想象力, 这样的想象真的很形象, 这算是让我们看到了隐士的一个外形。

生:许多的隐士其实为了更好地谋求仕途, 所以, 假的隐士多过真的隐士。

师:没错。我们知道, 陶渊明, 确确实实选择做了一个隐士。陶渊明这个隐士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好, 现在我们通过学习他的一首饮酒诗, 看看是怎样的情况呢?请大家先结合注释阅读这首诗, 理解它的意思。然后根据理解自己去朗读。

……

(评析)

这是课堂的始发阶段, 在“印象隐士”的适中求问中, 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好奇之心, 因为, 对于“印象”, 只要有过了解, 自然就能够说出一二。因此, 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小小提问, 十分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该课的兴趣。

(片段二)

师:很遗憾, 电脑放不了音频文件。听录音就改为诵读了。大家一边听着诵读, 一边再调动想象, 并借着想象去丰富一下诗歌中所写的地方有什么特点?

(2分钟后)

师:谁先来?

生:诗歌所写的这个地方, 诗人出门便可以看到南面有座高山, 有山自然也有水。

师:悠然见“南山”, 或许所居住的房子就面朝南面。

生:也许, 但是下面说到飞鸟相与还, 可以想象清晨有鸟飞来飞去。

师:就是说会鸟鸣不断。

生:可以看到山头那里还有缭绕云雾, 透过清晨的日光。

师:那一定很安静, 宁静。通过想象, 我们可以感受南山之美。可是诗里写道“结庐在人境”, 这又是一个什么人聚集的地方?

生:大概是一个住了很多农民的村庄, 但是来来往往的人很多。

师:那么, 为什么我们感受到是那么美的地方?

生:诗人虽然生活在人多之地, 但是眼里是另一种情景。所以, 这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 可以让一个人得到安静。

师:为什么陶渊明不去深山里, 彻底宁静的地方隐居呢?

生:深山里条件没有那么好, 一个人生活总得跟外界打交道, 不然就可能成为野人。

生:其实, 隐居的意义就在于在内心里得到一种清净, 修炼, 不在乎外在生活。而外在生活恰恰很好地磨炼一种清净的内心。

师:讲得太好了, 心灵的隐居才是隐居真正的内涵。大家再想象一下, 诗人现在在做什么?什么模样?借助提供的学习资料, 大家去想想这个问题。

生:他正在采菊花。就像农夫一般的打扮。

师:还可能做其他的事吗?

生:我在想, 他或许正在地里劳动, “种豆南山下”。

师:没错。会饮酒吗?

生:会的。而且会喝得有些醉。

师:陶渊明为什么要亲自参与耕田劳作?

生:可能他太闲了, 只有劳动打发时间。

生:可能这样做比做官要多很多的自由。

生:也许是劳动可以让人变得自我一些。

师:所以, 能靠自己的劳动吃饭, 起码内心更心安理得, 自由从容。

(相关教学设计)

1. (诗歌所写的是什么地方?) 听录音, 用你的想象丰富它, 诗人在一个怎样的所在?

(1) 南山之美, 课文直接描写“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想象:山峦、云雾、泉水、夕阳、飞鸟。

(2) “人境”, 什么人聚居的地方?喧闹的车马中坐的是谁?

为什么陶渊明不去深山里, 到彻底宁静的地方隐居呢? (心灵的隐居)

2.诗人在做什么?他什么模样?

3. 陶渊明为什么要亲自参与耕田劳作?

(评析)

这是课堂的发展阶段, 对比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 都会发现执教老师精心设置了许多细小问题, 这些问题的精心在于紧扣诗句, 不脱离本文;适合学生表达, 又符合人物本色;问题连环相扣, 又自然衔接。以上的教学实践可以看出, 课堂发展阶段顺利并且深入推进, 学生的表现多有价值之处。

(片段三)

师:刚才通过对“悠然”与“茫然”的区别体会, 我们初步感受到了陶渊明对质朴自由的田园生活的追求, 并且在这追求中力求自由轻松的快乐, 他的醉, 本质含义更是对这样的生活陶醉之情。回到课堂开头的那个问题:陶渊明这个隐士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生:在这首诗中, 陶渊明应该像一个农夫一样过日子。

生:他很大不同就在于住在人群中而不是山林里。

师:陶渊明在生活状态上, 又有什么特点呢?

生:过着很世俗的生活, 并不是喝仙露生存。

生:他的许多行为都很质朴。

……

师:陶渊明诠释的“隐居”并非一种姿态, 而是一种生活;“隐士”并非清高自傲的文人, 而是闲适自在的生活者。他告诉我们隐居无需放弃现有的一切, 并在诗中告诉了我们隐居的秘诀:“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评析)

这是课堂的高潮阶段, 教师的最后一问, 并没有继续深入, 而是非常巧妙地回应开头, 完成了一次整体关照。看似没有必要, 其实非常必要, 回马枪的功用在于让课堂教学内容的主旨得到更为明确的揭示。笔者认为, 这是执教老师高明之所在, 因为, 再精彩的过程, 再精细的策略, 再精巧的环节, 无非就是让我们对某一个单一的重大问题, 有更为清晰的理解。课堂之功就在于此。

三、关于教学案例总结的几点思考

校本化教学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课堂有效教学?或者说什么样的课堂才能真正既符合语文特性又符合教学本质规律?要解决这一问题, 需要大量的个性教学实践总结与反思。然而, 透过上述一则案例与分析, 我们或能对当前如何开展校本化教学在课堂教学优化上多一些新的认识。

1. 积极创设学习情境, 打开课堂之门。

从《饮酒》一诗的教学片段一来看, 教师非常清楚的一点就是, 努力做到能让学生更好更方便地进行一种情境式的学习。在教学始发阶段, 通过学生“学前经验”或“前概念”的诱发, 非常迅速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情趣。当然教师是有备而来的, 她为学生准备的学前资料三项任务布置, 就提前让学生完成了一种已有知识的提炼。这是“学”的良好预备, 也是“教”的最好准备。这种从学生中来的做法, 让我们看到了敲开教学之门的最好秘诀。

值得指出的是, 在这一教学阶段中, 教师并不是简单对学前资料学习的反馈与检测, 而是根据课堂即兴中对教学对象———“陶渊明印象”的描述, 再次创造全新的学习情境, 把课堂预设中要呈现的内容联系起来, 一步步让课堂生态变得丰富与活跃起来。《饮酒》教学创设的提问是得当与有效的, 因为很好地生成一个激发多数学生认知的可接触性话题。

遵循“生本教学”理念的校本化教学, 其实质就是教师首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 抓住学情, 再努力创造不同机会激励学生呈现自己的“前概念”, 从而在学习交流中分享彼此观点, 对不同意见作出比较、选择, 让学生思维感受到刺激, 做出多元反应。因此, 课堂结构的第一阶段, 教师要善于洞察他们的心理, 未卜先知, 巧设桥渡之路, 激励学生热情参与, 做到快速打开教学之门。

2. 教学不在于教, 以促成学习思维状态作为使用教学手段的出发点, 促进教学生成。

从《饮酒》一诗的教学片段二来看, 我们注意到教学活动在此得到了很好的推进。执教老师能够机智地抓住学生经验反馈, 通过发挥自由想象、补充文本内容两大预设的教学问题, 不断掀起学习高潮, 让学生的学习层次性、过程性体现得很充分。从中我们看到, 这样一来, 教学活动便成功地诱导学生保持住了活跃的学习思维。也正因为这一点, 这段教学过程很有活力, 有效知识大量生成。

校本化教学的本质表现就在于学生能在课堂教学中带来真正的生成。由于每个学生背景不同, 经历有异, 他们头脑中的“前概念”必然是多样的、隐蔽的, 可能还是不可思议的。譬如, 教师让学生想象诗人的居住之所在有什么特点, 学生想到的已经大大超越了文本表面的东西, 这种生成为下面的矛盾问题做了很巧妙的铺垫, 也为揭示陶渊明这个人物的内在做足了点染。因此, 优化校本化教学课堂, 不可忽视的是, 保持学生的学习思维状态才是教师运用教学手段的出发点。任何教学手段的丰富与否, 精彩与否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 而激发学习思维涌动, 排除终止学习思维的障碍才是需要值得考虑与实践的。

3. 促成清晰、有效的学习印象与体验更有意义, 优胜教学多项内容的侧重。

从《饮酒》一诗的教学片段三来看, 执教老师驾轻就熟, 以一个环节服务另一个环节, 以一个有效问题过渡到另一个有效问题, 使得《饮酒》一课的教学主旨凸显, 轻松地让学生获得对人物形象的清晰认识。我们注意到, 经过课堂上的反复体验, 学生对于陶渊明“隐居”形象的再认识已经相当明了。事实上, 对于《饮酒》的解读是非常丰富的, 但是, 就学生经验而言, 在一堂课里能够对一个主旨问题得到这样充分的理解已经相当不错。

这样看来, 优化校本化教学课堂需要改变教师以往意识的是, 促成清晰、有效的学习印象与体验更有意义。看似小范畴, 但能让学生获得有效体验, 对于一堂课来说, 也是足够了, 而并非一定要获得语言、背景、技巧、情感、内容等在内的那种“五脏俱全”的印象。事实上, 一方面有教师的胸有成竹, 一方面有学生的多元理解, 彼此在一堂40分钟课堂时间里能充分体验学习探究的乐趣。

摘要:作者主要就如何优化语文校本化课程教学作思考, 这些思考基于语文教学现状引发的各种困惑, 同时以教学案例为分析前提, 提出优化课堂的三点策略。第一, 创设情境学习, 打开课堂之门。第二, 以激发学习思维作为教学手段使用的出发点, 促进教学生成。第三, 促成清晰、有效的学习印象与体验更有意义。

关键词:语文课程校本化,教学优化,情境学习,思维状态,凸显体验

参考文献

[1]刘薇.浙江大学.教学机智新论——兼谈课堂教学的转型.

上一篇:包饺子记事作文550字下一篇:教师助人为乐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