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

2024-09-24

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精选9篇)

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 篇1

中学初中部工作量折算方法和标准

(计划从2011年上学期执行)

一、折算方法:

某教师工作量=该教师每周上课节数×上课系数+该教师每周备课数×备课系数+该教师每周批改作业次数×作业批改系数

二、折算标准:

1、各项系数:

上课系数:1备课系数:1/3作业批改系数:1/32、各学科每周要求作业数及折算标准:

思品(五六年级品社):作业2次,按1.5次折算。

语文:阅读作业2次,小作文1次,全期作文6篇(五六年级8篇),按5次折算。数学:作业5次,按5次折算。

英语:

7、8年级作业3次,按3次折算;9年级作业3次,另加小作文1次,按4次折算;

5、6年级作业1次,按1次折算。

物理:9年级作业3次,按3次折算;8年级作业2次,按2次折算。

化学:作业3次,按3次折算。

科学:作业2次,按2次折算。

生物、地理、历史:作业2次,按1.5次折算。

美术:作业1次,按0.5次折算。

劳动技术、生命与健康、湖南地方文化、校本课程、讲座:两周1次作业,按0.5次折算。体育:将早操、课间操折算成1.5次作业量。

音乐、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五六年级读书写字等无作业要求(读书写字亦无备课要求)。

3、行管人员工作量折算标准:

校长:1个标准工作量。

总务主任、食堂管理员、出纳:1个标准工作量。

仪管员、寝室管理员、电脑多媒体室管理员,打印印刷员:其工作量视情况讨论决定。副校长、处室主任、干事:达到规定的授课节次为1个标准工作量,所教课节因作业批改产生的工作量另加,超过课节部分另加。

规定的授课节次:

副校长:2节;处室主任:4节;其他行政:5-6节

4、各代表队辅导老师训练工作量折算标准:(不在课时津贴总数里浮动)

①排球队 早晚各一次,算2课时上课工作量;②乒乓球、音美特长生代表队:一天一次,算1课时上课工作量。如某天未训练,则月末结算时照实核减。

三、其他说明

1、所有科目都要求一节课一节教案。

2、各科必须按要求设置作业,保证批改质量,次数只能多,不能少,检查时按标准执行。

中学教务处

2010-10-20

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 篇2

一、现行教学工作量不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

教学工作量是教学管理部门以一定的尺度为标准, 对教师已经完成或者应该完成的教学方面的工作任务的量化。高校教学管理部门依据学生数、教学计划等确定教师的基本工作量, 将每学期或每学年的实际工作量与之相比较, 明确教师工作量的超额或不足, 对超工作量者发放超工作量津贴或酬金、对未完成工作量扣发岗位津贴等, 统称为教学工作量制度。高校实施教学工作量制度旨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稳定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

在实际工作中, 这种激励作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挥。但在某些地方高校, 不少教师认为其计算欠科学、合理等, 没有很好地考虑到教师的劳动强度, 挫伤了一部分教师特别是实践教学类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影响了部分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除需要教师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组织好课程教学外, 还需要教师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 让学生在创业实践中历练, 在活动中提升自己的能力。而相关工作量计算上的不足很难吸引教师投入时间与精力。具体而言, 教学工作量计算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将课堂教学时间与授课工作量等同。不少地方高校以标准学时为单位计算教学工作量, 即为一个标准班上课, 完成课程规定的教学任务, 一个课内学时为一个标准学时。在教学计划学时确定的情况下, 教学工作量主要根据学生数所赋予的权重来计算。如果一位老师为一个学生数在标准班规模内的班级上课, 课程计划学时为32, 那么该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就为32学时。教师备课、教法研究、作业批改、课后辅导等教师在课外投入的时间及课程特点等都没有计算教学工作量。这种计算办法很容易给教师这样一种暗示: 可以不批改学生作业、也不用给学生进行课后辅导等。学习完全依靠学生自主进行, 这极大地影响了课程学习目标的达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除了讲课外, 还包括备课、作业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等。事实上, 教师想要讲好一节课, 需要花比讲课时间多几倍的时间来备课。有研究指出, 教学准备与计划学时的比例在2~2.6之间。在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中, 需要教师探索使用头脑风暴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教师肯定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备课。这一教学环节在工作量计算中被忽视, 妨碍了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积极性。

2.实践教学工作量界定模糊。在各实践教学环节工作量的计算上, 各地方高校尽管都制定了自己的计算办法, 明确了教师指导实践教学环节诸如见习、实习、学科竞赛等的工作量, 但在执行过程中往往被打折扣, 以致工作量被模糊计算。以毕业论文 (设计) 为例, 一名教师指导一个学生的毕业论文 (设计) 工作, 其工作量以十几个学时来计算;如果该老师同时指导两三名学生的话, 那么该老师在毕业论文 (设计) 上的指导工作量就相当于一门理论课的教学工作量了。在教学实际中, 不少地方高校的教师指导6~8名学生的毕业论文 (设计) , 其工作量相当于3门左右的理论课程的教学工作量。部分教师对此颇有微词。事实上, 在加上见习、实习、实验准备与辅导、学科竞赛、科技创新活动等的指导工作量后, 实践教学类的工作量快速膨胀, 往往会超出预算。为平衡各教师的利益, 工作量不得不简单地再次进行折算, 实践教学各环节的工作量计算办法变得模糊。这影响了教师指导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

3.教研类活动工作量未被明确。地方高校大多存在这样一个现象:虽然学校提倡与鼓励教师更新教学理念, 改革教学方法, 也组织了多次教学方法专题培训, 但在听课与巡查中不难发现, 大多数教师的课程教学方式没多少变化。笔者曾就此与个别教师进行了私下交流, 了解到教师们并不否认教学方法改革, 也相信改革教学方法会让学生受益, 但教师们不愿付诸行动。理由有三:一是每个老师的教学工作量都不轻, 除课堂教学外, 还要指导学生见习、 实习、学科竞赛等实践创新活动, 繁重的教学任务正在消磨教师的责任感;二是改革教学方法是一种探索, 学校的教改项目立项数量有限, 竞争激励, 获得立项支持并不容易;三是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意味着需要重新进行教学设计, 需要花更多的时间、精力来备课, 教学强度增加了, 但教学工作量没有变化。总的来说, 学校并没有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引导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实施创新创业教育, “新开课”将会成为一种常态, 工作量肯定会增加。有学者以多模式交互教学为例, 指出采用研究性教学的课程, 其教学工作量应为传统教学的1.54倍。倘如没有一定的教学工作量认可, 必然会影响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

二、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的改革受多因素制约

1.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充分。近年来, 在政府力推下, 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在地方高校普遍开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二是加大实验设施设备的投入, 优化实验室管理, 建立开放实验室制度, 吸引学生进实验室开展创新活动;三是加强与实践教学基地的合作, 分批次组织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开展见习、实习活动, 鼓励学生结合生产实际开展毕业论文 (设计) ;四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五是创办科技社团, 吸纳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同学合作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六是指导学生开展创业活动, 并创办大学生创业园, 努力进行创业项目孵化等。地方高校开展的系列创新创业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为提高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营造了良好的校园环境, 但教师似乎游离于活动之外。行走于大学生创业园, 不难发现, 不少学生的创业活动表现为在学校提供的场地开一家商店, 为师生的生活提供便利, 创新创业成果水平不高。缺少了教师的积极参与, 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表现为有创业行动、但缺乏创新。究其原因, 主要是创新创业教育零敲碎打, 局限于课程或某些具体的活动, 与专业教育割裂、形式单一。 地方高校没有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个教育改革方向, 从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整体设计, 仍停留在工程化、项目化思维上。

2.教学工作量管理方式不当。在教学工作量管理方式上, 不少地方高校仍采用学校一级管理模式。即以学校的统一要求来规范所有院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 宏观、微观都由学校教务部门把控, 院系主要是遵照执行相关文件。在学校规模较小、师生数量较少的高校, 这种模式是比较适用的。即使以教学计划的课时数代替教学工作量存在不科学、不合理之处, 教师与相关部门沟通起来也容易, 也不会产生多大的消极影响。当前不少地方高校的学生上万、 教师近千, 办学规模得以扩大, 仍旧沿用这一管理方式显然已不能适应学校发展需要。在这一模式下, 教务部门很容易因工作量加大、无心兼顾等, 忽略因职称差别、课程性质差别、教学质量差别等所产生的工作量的差异。一方面, 师生数量的增加使得教学工作量的数据收集、统计工作强度加大, 仅统计、核算全校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已忙得团团转, 教务人员不一定有时间、精力有深入了解每个细节;另一方面, 随着学科、专业的不断分化, 各专业均呈现出各自不同的教学特点, 教务部门在制定相关计算办法时, 很难兼顾到这种差异性, 以致教学各环节的工作量被粗化, 特别是工作内容的灵活性和主观性较强的教学环节, 如作业批改、实习指导等, 教务部门通常会以“一刀切”的方式计算教学工作量。这直接导致课时量相同而实际付出的劳动时间差距很大等现象的发生, 因为不同的课程、各教学环节所需要的时间往往不同。例如, 讲授新课所花费的备课时间远远大于复习课备课的时间、理论性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完成的作业量明显少于实践性课程的作业量, 教师在这两门课程的教学中批改作业的工作量很明显存在差别。

3.缺乏对相关理论与方法的学习与运用。实施教学工作量制度旨在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教学的热情。教学工作量的制定及其计算办法, 只有恰如其分地反映教师的工作实际, 才能获得教师们的认同, 才能激励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发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实现这一目标, 单凭主观经验肯定不行, 一定需要掌握相关的理论与方法:一是需要充分理解教育教学活动的特点、规律, 掌握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二是需要掌握管理学方面的知识, 以在促进教师个人发展的同时也能保证学校的经济效益; 三是教学工作量的测算是以数学思维为基础、将各种组成工作量的复杂因素数字化后依次计算出其相对重要性的过程, 需要掌握数学、统计学等方面的知识。有研究指出, 影响教师教学工作量的因素主要有教学班学时、教学班人数、课程属性和授课教师职务等4项。当前个别地方高校的教学工作量单纯以课时数的简单累加来计算, 很明显未对教师教学工作量的影响因素欠缺考虑, 对教育教学活动的特点、规律的认识也不充分;也有的地方高校主要是套用别人的做法, 并不了解原理何在, 更谈不上利用相关理论与方法结合自身学校实际来进行测算, 最终导致工作量计算不科学、不准确在所难免。

三、改革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的路径

1.深化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近年来, 在教育部、厅等上级相关部门的指导下, 各高校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 广泛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及专业综合改革等活动, 活动内容逐渐触及专业内涵建设。追溯这些活动的发展脉络, 似乎能感觉到:创新创业教育并不仅仅是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而是通过活动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 为实现这一目标, 不断改善教学基本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方向, 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抓手。因此, 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学校几个部门开展相关活动就能实现的, 而是需要观念转变、制度改革, 需要学校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共同营造。教学过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现实途径。培养有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人才, 必须要优化教学过程, 从课程体系、课程建设、第二课堂等方面着手改革。课程体系上, 以优化学生的结识结构为原则调整课程结构, 压缩计划内课程总量, 增加选修课程、减少必修课程, 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从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作业、实践训练、考核与教材等六个方面加强课程建设, 倡导探究式、问题解决导向、“习明纳”的教学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科技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 打造 “第二课堂”。

2.采用恰当的教学工作量管理方式。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 校级部门一级管理已不能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直接采用院系二级管理的话, 要求院系领导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 能够协调好各方面因素, 能真正根据本院系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工作量。 但地方高校大多为新升本院校, 部分领导多为拔高使用, 部分院系领导的能力和水平并不一定能达到理想的要求。一旦学校缺乏统一规定, 反而容易导致教学管理上的混乱。因此, 可暂时采用一级管理和二级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即学校人事、教务等部门制定针对全校的宏观性的政策和指导性意见, 严格规定各院系在执行教学工作量的计量中应统一遵循的原则, 并配套出供各院系参照执行的各教学环节的计量标准;二级学院依据学校的指导性意见及相关计量标准, 在充分了解本单位每年的课程开设和任课教师情况, 包括每门课程的计划授课时数、授课形式、学生数量、教师对课程的熟悉程度等的基础上, 制定出本单位各教学环节的计算办法。同时, 学校建立一套包括各院系领导、教务管理人员、教师以及学生组成的信息反馈系统, 监督各院系二级管理的成效, 及时了解各方的意见和建议, 并对在实施教学工作量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加以纠正。

3.加强对教育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的学习。教学工作量是指教师用于教学工作的时间量, 反映了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所花费的时间。同一教师讲授不同课程、不同教师讲授同一课程的课堂授课时间一样, 但教学准备的时间肯定不同;见习、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的指导时间也存在很大的弹性, 因此, 有必要围绕教学时间这一概念加强相关政策、理论的学习与研究。一是学习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教学工作量的相关文件精神, 充分认识不同教学环节所需的教学时间并不同。虽然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工作量的相关规定几易其稿, 最终将自主权交给了学校, 但其关于教学环节的界定及其工作量计算办学仍是非常值得参考。在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中也指出, “要分别制订必修课与选修课、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教学环节等不同性质、不同类别课程的工作量管理办法”。二是围绕如何量化教学时间这一主题, 加强管理学、统计学等方面知识的学习, 为科学量化每一教学环节、实现人才资源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作好知识准备。三是围绕如何科学测算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对学者们的相关研究进行学习。

摘要:笔者认为, 地方高校现行的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不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 在探讨影响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改革的原因基础上, 提出改革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的路径。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

参考文献

[1]秦石乔.美国高校教师工作量和业绩数据的分析与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 2015 (3) .

[2]葛虹.多模式交互教学与教学工作量评估---以“数据分析与管理建模”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3 (2) .

[3]薛成龙.“十二五”期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回顾与思考---基于《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报告》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 2016 (2) .

[4]霍天强.高校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 2011 (6) .

[5]江崇廓.以教学为中心, 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 2010 (2) .

计算教师旷工办法 篇3

一、关于上课旷工的计算办法

1、所有教职工必须在国家规定的五天工作日内,按时到岗到位。

2、学校实行签到制度,必须保证学校规定的签到次数,在工作日,一天之内签到次数为零的,视为该天旷工(因有事等原因请假的依据当天请假条按请假对待,出发学习的按当天出满勤对待)。

3、每旷一节正课按旷工一天处理,每旷两节早晚自习按旷工一天处理。

4、根据学校确定的签到次数,达不到签到总次数60%的,每少8次按旷

工一天处理。

二、关于开会的有关规定

1、根据学校规定,学校例会每一位教职工必须参加,一般不允许请假,更

不允许旷会(开会迟到、早退、中间外出按旷会处理)。2、3、4、开会时要认真听会,不允许交头接耳说话,手机一律关掉。不允许带孩子开会,否则按旷会处理。因确实有重要事情请假而不能参加会议的,第二天要及时找领导人补会,并说明原因,否则,按旷会处理。

5、每次旷会教职工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统一补会,补会不参加者,按两次旷会处理。

6、每学期开会请假次数不能超过4次,4次以上全部按旷会处理。

7、所有请假及旷会的教职工除按照学校教师量化管理有关规定执行外,每旷会一次按旷工一天处理。

三、关于后勤工作人员旷工的计算办法

1、后勤人员必须按时签到,必须保证每天4次签到,每星期不得少于16次签到,在工作日内一天签到次数为零的(门岗、电工、油印员除外),当天按旷工处理(因有事等原因请假的依据当天请假条按请假对待,因学校布置的具体工作耽误签到的按当天出满勤对待)。

2、后勤工作人员签到后必须完成学校布置的具体工作任务,签到后不干活的按旷工处理。

3、后勤工作人员有事必须请假,不请假者即使签到,仍然按旷工处理。

4、电工、油印员的签到次数每星期不少于10次,但必须保证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本职工作,如发现不能按时完成本职工作,则按照当天旷工处理。

5、门岗人员签到次数每星期不少于4次,但是门岗必须保证每天24小时有人值班,不值班时,时间可以自由支配,查岗时如果发现无人值班,则按照值班人员旷工处理。

6、担当部分教课任务的后勤人员,其教课的节数每两节课算作后勤一次签到,两者相加,算作总签到次数。

7、后勤人员每少四次签到,按旷工一天处理,根据最后统计总次数,确定是否旷工和旷工天数。

根据以上规定,每星期及时总结旷工、旷会、及考勤情况,并在会议室张贴公布;每月或每学期计算出每一位教师的旷工总天数,最后按照市县教育局文件进行处理。

附关于请假的有关规定

教职工的请假除按照市县教育局文件执行外,特做出如下规定

一、事假:根据教育局规定,每学期事假不得超过三天,每学年事假不得超过五天,在工作日,因事需请假必须写请假条,请事假在一天之内的,有年级主任或后勤主任批准,并自行调课和安排本职工作,请事假在二至三天的,有校长批准、并自行调课(事假三天以上必须报教育局)。请假教职工在请假期间不允许出现误工现象,如有误工则请假人按照旷工处理。

二、病假:在工作日,因病需请假必须写请假条,请病假在两天之内的,有年级主任或后勤主任批准,并自行调课和安排本职工作,请病假三至五天的,有校长批准、并自行调课或安排工作(五天以上的必须报教育局批准),请病假教职工在请假期间不允许出现误工现象,如有误工则请假人按照旷工处理。

三、凡是需要请一周以上两周之内短期病假而不用到教育局办理病假手续的,首先有学校批准,同时必须在请假时上交学校请假期间的代课费(每月500元),否则不予准假(一般情况下有本人负责找代课教师,本人找不到代课教师者,再有学校负责安排代课教师)。

四、凡是需请长期病假的教职工(两周以上),除按照教育局规定执行之外,还必须至少在请假开始时告知学校治疗医院的名称及医院所在地、住院病房号,并至少每一周向学校告知所在的医院名称、病房号,如治疗医院或病房号有变动时,应及时告知学校,学校在预先不通知的情况下有全体领导成员前去看望并核实,如发现弄虚作假者,则按照自动离岗处理。

水利规划编制工作费用计算办法 篇4

(2002年8月30日水利部水规计[2002]371号)

1总则

1.1 为规范水利规划编制工作经费的计取和核定。加强水利规划项目管理,制订本办法。

1.2 本办法编制主要依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现行水利水电勘察设计收费标准。

1.3 本办法适用范围为由中央水利前期工作经费安排的水利规划项目。

1.4 本办法所指水利规划主要包括流域(区域)综合规划和水资源利用、防洪、除涝、供水、灌溉、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水力发电等专业规划。

1.5 本办法所指水利规划编制工作费用分为规划设计费、勘察费、资料购置费、专题研究费及咨询评估费五部分。

2规划编制的基本要求

2.1 规划编制要贯彻国家新时期的治水方针,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通过采取各种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实施水资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全面节约、优化配置、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达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

2.2 规划编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加强调查研究,重视搜集、整理和研究分析有关气象、水文、地形、地质、土壤、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资料;充分利用已有的相关规划和有关科研成果;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要求,提倡公众参与。

2.3 编制规划应研究近期和远期两个水平,并以近期为重点。水平年应尽可能与国家发展计划及长远规划的年份相一致。规划应与国土整治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等相协调。

2.4 规划编制应重视采用现代的规划技术手段,以新思路、新资料、新方法、新技术进行有关分析计算和方案比较。

2.5 本办法所列规划项目的工作内容、深度等均按有关规定和规范执行。

2.6 规划编制最终成果按常规出版装订,规划报告、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专题研究报告及附图提交份数不少于30份。

3规划设计费

3.1 规划设计费指为完成规划设计及地质工作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现场查勘及交通差旅费、报告印刷费等。

规划设计费的计算公式为:

规划设计费=基本定额工日×工日单价×规划类别系数×难度系数×附加系敷

难度系数=各项难度系数之和+1。

附加系数=各项附加系数之和+1

3.2 基本定额工日

规划基本定额工日根据其规划面积按下表确定:

规划面积处于两个数值区间的,采用直线内插法确定基本定额工日。规划面积小于0.2万km2时,可采用外延法确定基本定额工日;规划面积大于10万km2时,基本定额工日另行核定。

3.3 工日单价

工日单价参照规划编制年份前三年部事业单位所属勘察设计企业生产部门技术人员平均产值确定。

3.4 规划类别系统

不同规划的规划类别系统按下表确定:

其它专业规划和专项规划可根据实际工作内容,参照以上规划,由审查单位据实核定规划类别系数。

3.5 难度系数

规划设计各项难度系数按下表取值:

3.6 附加系数

规划设计各项附加系数按下表取值:

各项附加系数之和最小不低于-0.3,最大不高于0.3。勘察费

4.1 水利规划项目的勘察费由为完成规划设计任务而必须进行的测绘、勘探及相应的常规科研试验和生产准备等基础工作所需的费用构成。

4.2 勘察费的计算方法,参照国家计委和建设部2002年联合颁发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中通用工程勘察收费标准,采取实物工作量定额计费方法计算。

4.3 勘察实物工作量由承担单位按照勘察规范、规程的规定和勘察作业实际情况,编制勘察工作大纲,据实核定。

4.4 勘察费总量一般不应超过规划设计费.资料购置费

5.1 资料购置费指为开展规划设计工作所需要购买的气象、水文、地形、地质、土壤、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基础资料以及研究范围内以往规划成果与实施概况、流域治理开发现状与已建主要水利工程没施和相关地区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有关科研成果及有关部门的发展规划等资料所发生的费用。

5.2资料购置费可由承担单位根据规划项目工作内容、已有基础资料情况,提出所需资料购置费用清单据实核定。资料购置费一般控制在规划设计费的15%以内。专题研究费

6.1 专题研究费指为解决规划工作中的某一关键技术难题或某一特殊要求而需要的费用。

6.2 专题研究费由承担单位根据规划项目技术要求和项目实际情况,提出专题研究项目任务书及经费清单据实核定。专题研究费一般控制在规划设计费的20%以内。咨询评估费

7.1 咨询评估费指对不同阶段规划成果的评估验收而需要支出的会议费、专家咨询费、差旅费、交通费、办公费等。

7.2 咨询评估费根据实际情况核定,一般控制在规划设计费的10%以内。8 附则

8.1 本办法由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负责解释。

8.2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水利规划编制工作费用计算办法》

条文说明总则

1.2“现行水利水电勘察设计收费标准”指国家计委和建设部联合颁发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计价格[2002]10号)。

1.3“中央水利前期工作经费安排的水利规划项目”主要是指由水利部前期计划安排的水利规划项目。规划编制的基本要求

2.5“规划项目的工作内容、深度等均按有关规定和规范执行”主要指1997年颁布的《江河流域规划编制规程》及其它相关的编制规程规范。

2.6“规划报告、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专题研究报告及附图提交份数不少于30份”为本办法计算费用所对应的规划最终成果提交文件份数及规格要求。委托单位如有特殊要求,可据实增减费用。规划设计费

3.1“规划设计费”中包含为完成勘察工作而花费的地质工作费用,相当于现行《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通用勘察中的技术工作费。

3.2“规划面积”指规划范围内的面积。一般为流域面积的一部分。在规划中需对部分规划面积简化工作量时,可按其面积的10~30%计入规划面积。规划面积在审批规划项目任务书时核定。

3.3“规划编制年份前三年”指规划任务书编制年份的前三年,对规划项目工日单价进行动态管理。

“部事业单位所属勘察设计企业”指长江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设计院、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东北勘测设计研究院、天津勘测设计研究院、淮河水利委员会规划设计研究院、珠江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设计院六家设计单位。

“生产部门技术人员”指设计企业所有生产部门技术人员,不包括管理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

“工日单价”由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根据部事业单位所属勘察设计企业的生产统计报表测算。

3.5难度系数中“规划设计工作基础”取值具体为:修编规划,难度系数为-0.5~-0.3;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加大规划深度,难度系数为-0.3~-0.2;已有类似规划成果可供参考,难度系数为-0.2~-0.1。

“河网密度”主要指珠江三角洲、太湖流域及淮河里下河地区,难度系数为0.05~0.15;“潮汐影响”主要指强潮河口以及受其影响的河道,难度系数为0.05~0.10。当同时出现两种情况时,其难度系数之和不超过0.2。

“泥沙”主要以河流多年平均含沙量高低来确定难度系数。当多年平均含沙量小于10kg/m3时不计列;“生态环境条件”主要指水质、河道断流、地下水超采等水生态环境问题,当水质标准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时不计列。当同时存在泥沙、水质、河道断流、地下水超采等几种情况时,其难度系数不超过0.25。“水事协调”指在水资源紧缺或防洪问题突出的敏感地区,编制跨地区水利规划时,所涉及不同地区、部门之间的水事矛盾协调工作的困难程度。

3.6附加系数中“工作深度”根据委托方对规划深度的要求和完成规划所需周期要求确定。当规划要求深度较深、规划周期在合理周期范围(一般应为2年左右)的,浮动系数取较大值,反之取较小值。

“技术工作含量”指对在编制规划中需要采用新术、新方法,浮动系数取较大值;对已有规划因特殊要求应用新资料,采用已有方法重编的,取较小值。“工作环境”指对自然地理及气候条件艰苦的高原、高寒地区、路途较远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以及国家规定的六类工资及以上地区,浮动系数可在小于0.2的范围内取值。勘察费

4.4 规划项目中的勘察工作指直接为规划编制所必须的工作量,对安排的勘察实物工作量要严格控制,避免出现超阶段与规划无直接关系的勘察工作。对规划工作周期较短的项目,原则上不安排时间长、工作量大的勘察工作。一般情况

下,勘察费总量不应超过规划设计费。对规划项目必须开展的特殊大规模勘察工作的,应单列或有详细的说明,在审批规划任务书时确定。资料购置费

5.1 在“水资源保护规划”中,污染源调查资料费单独核定,不包含在“资料购置费”中。专题研究费

6.1“专题研究费”指其成果为规划项目所直接利用的专题研究所需要的费用,应根据规划项目的实际需要严格控制,在审批规划任务书时确定。对工作周期短、技术含量一般的规划项目原则上不安排专题研究费,与规划项目无直接关系或重大课题周期长的专题研究,应作为科研项目另行立项。

7咨询评估费

7.1 “咨询评估费”中不包括由规划项目承担方为解决规划编制中某一问题而委托咨询所发生的费用,该部分费用应由规划项目承担方在“规划设计费”中列支。

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 篇5

为科学考核和评价教师的实践教学工作,充分调动广大教师从事实践性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规范实践教学管理,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实践教学工作量的构成与计算范围

实践教学工作量的构成: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实习(训)、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设计)等。

实践教学工作量的计算范围:我院在籍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实践性教学各环节。

二、实践教学工作量的计算依据

以我院本、专科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实践教学内容和课时量为基础,以各系对实践教学实际安排和执行情况汇总表为依据,经教研室、系部和教务处三级审核后,按本办法规定的原则和标准计算实践教学工作量。增加开课学时或增设实践教学课程必须提前两周向教务处申请并备案,经批准后方可计算工作量。

三、实践教学工作量的计算方法

实践教学工作总量=各实践教学环节工作量之和

1、实验教学

工作内容:实验准备、实验指导、管理、实验报告批改、核定成绩等。实验教学工作量=实验学时数×实验类型系数k1×重复系数K2×学生人数

实验类型系数k1:按实验难易程度不同,将实验类型系数k1分为两类:

①各专业上机实验: k1=0.033 ②工科类课程实验: k1=0.040 实验重复系数K2:考虑到设备套数的差异,当设备台套数不能满足一个班同时做实验时,可进行重复实验。实验重复系数K2分别为:

重复次数0次: K2=1.0 重复次数1次: K2=1.5 重复次数2次: K2=2.0 重复次数2次以上:K2=2.5 在编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承担实验或实验指导任务,其工作量由承担实验或指导实验的工作量和实验室管理工作量两部分构成。实验室工作人员在保证实验室干净整洁,保持实验室设备完好率不低于98%且无安全责任事故的前提下,按30学时/学年/实验室的标准计算实验室工作人员管理工作量。对场地面积大、实验(训)设备多的实习(训)车间,按50学时/学年/车间的标准计算实验室工作人员管理工作量。

各门实验课程要求由理论课指导教师和承担实验任务的专职实验教师共同完成,其工作量原则上由参与指导的教师平均分配。若只有1名老师指导则按计算结果的65%计算;若班级人数较少,原则上实验教学工作量按不低于理论课工作量计算。

实验教学工作量由教务处统一核算到系部,系部根据实验记录(或考勤记录)按比例分配给指导教师与实验管理技术人员。各系部必须提前将下一周的实验课及指导教师安排以书面形式报教务处实践教学科,以便核查。

2、指导课程设计(理工科专业适用)

工作内容:准备、辅导、管理、批改设计报告、核定成绩等。

计算公式:教学工作量=计划周数×0.6×学生人数

3、指导学年论文(经管、文法及艺术类专业适用)工作内容包括拟题、制定计划、过程指导、评阅批改论文、核定成绩等。每名教师指导本科学生人数一般不超过20人,超过部分按50%计算工作量。

计算公式:教学工作量=2×指导学生人数

4、指导集中性实习(训)

工作内容:准备、实习(训)指导、管理、批改实习(训)报告、核定成绩等。

计算公式:教学工作量=计划周数×0.7×学生人数

5、指导毕业论文(设计)

工作内容包括毕业论文(设计)的安排、选题、开题、指导、审阅、答辩、评阅、核定成绩等。每名教师指导本科学生人数不应超过12人,指导本科学生人数超过12人的,超过部分按60%计算。

计算公式:

(1)经管、文法及艺术类

本科:教学工作量=8×指导学生人数 专科:教学工作量=6×指导学生人数(2)理工科类

本科:教学工作量=9×指导学生人数 专科:教学工作量=7×指导学生人数

四、本办法自2009年9月份起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 篇6

人体形态学是医学类各专业的基础学科, 需死记硬背的知识点多, 而需理解、推理的知识点少, 学起来比较枯燥[1]。观察形态大体标本不但形象、具体, 印象深刻、便于记忆, 而且能验证、巩固人体形态学理论知识, 掌握该学科学习方法[2]。此外, 还能培养医学生所需的胆大、心细, 动作轻、稳、准的职业素质。所以足量、优质的形态大体标本是培养高素质医护人员的条件之一。

近年来, 随着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 新开设专业和招生数的增多, 形态大体标本的需求数和实验教学过程中标本正常损耗量不断增加。同时由于形态大体标本来源少, 价格昂贵 (一具全身神经塑化标本市场价格要20多万) , 许多学校只能采用价格相对低廉的教学模型来替代, 但标本与模型毕竟有差异, 有些标本的作用是教学模型替代不了的[3]。如何解决因形态大体标本严重不足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 成为许多医学高职院校共同面临的难题。

一年前, 我院也面临同样的难题。一方面, 形态大体标本严重缺少;另一方面, 学院遗体接收站存放着较多的尸体。究其原因主要为:标本制作耗时, 技术要求高, 且制作过程中将接触有害气体。如果不另计工作量并给予一定奖励, 很难调动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标本制作工作开展难度大。我院基础医学实验中心经过广泛调研并通过多次论证, 制定了以下形态大体标本制作的工作量计算与考核办法。

(1) 需制作标本及数量的确定。每学年各专业所有人体形态学课程教学结束后, 形态实验室提交本轮教学中损耗标本名称及数量的统计表, 该表包括标本名称、数量、损耗原因、损耗程度、现有余量、备注。人体形态教研室于开课前3个月提出下一轮人体形态学实验教学中所需标本名称及数量。基础医学实验中心组织人体形态教研室、形态实验室人员综合分析以上资料后, 结合每学年标本制作量能满足实验教学需求并略有积累 (每年增加1~2件陈列标本) 的总原则, 确定本学年需要制作标本的名称、数量、质量要求及完成时间, 再将任务分配给每位制作人员。

(2) 制作标本所需工作时的确定。形态实验室提出需要制作各个标本的工作时, 实验中心组织评审组对各个标本工作时的合理性进行核定, 确定基本工作量, 填写形态实验标本教学需求表 (该表包括标本名称、数量、质量要求、制作需时、核定工作量、备注) 。工作量确定依据为: (1) 购买该标本市场价格的30%~40%, 并折算成工作时。 (2) 标本制作的难易程度及耗时。评审组由人体形态学教师、资深实验教师、基础部领导、实验中心主任及院外形态学专家组成。

(3) 标本质量的鉴定。形态实验室根据标本制作的完成情况, 提出标本质量鉴定时间, 一般每学年进行一次, 在开课前进行。实验中心组织考核组根据每一标本的教学要求对标本质量进行鉴定, 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 并填写形态实验标本质量考核表 (该表包括标本名称、数量、质量达标情况、考核等级、考核工作量、备注) 。制作精良的, 可以作为陈列标本的为优秀, 拿基本工作量和奖励工作量 (奖励工作量为基本工作量的30%) ;符合教学要求的为合格, 拿基本工作量;不符合教学要求的为不合格, 拿基本工作量的30%。考核组由人体形态学教师、资深实验教师、基础部领导、实验中心主任及院外形态学专家组成。

(4) 制作过程的管理。应加强标本制作过程的管理, 对标本制作所需材料实行统一领取和计划, 尽量减少材料的浪费。缺乏制作经验的新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需在资深实验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以确保成功率, 减少损耗, 节约成本。制作时间由形态实验室根据工作进度, 确定具体的制作时间和完成时间, 由实验中心负责督促检查。

(5) 所需人力资源、经费的保障。标本制作以实验技术人员为主、教师为辅。所需经费先从形态实验课经费中扣除, 超出部分由专项资金解决。

以上办法经过一年的尝试, 取得理想的效果。既解决了学院形态教学标本数量不足的问题, 又提高了实验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实验教学质量, 同时也给学院节约了教学经费, 调动了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由于以上办法实施时间较短, 还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 仍需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

摘要:针对医学高职院校迅速发展过程中形态大体标本严重不足的问题, 制定自制标本的工作量计算与考核办法, 以调动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节约教学经费,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关键词:医学高职院校,形态标本,工作量

参考文献

[1]于频, 刘正津.解剖学技术[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

[2]王红, 邱大学.加强解剖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教学效果[J].中国临床解剖杂志, 2007, 25 (3) :96.

教师教学常规工作考核办法 篇7

为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努力实施素质教育,加强教师管理科学化,依据《教职工考核方案》,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在总结过去我校教师考核办法的基础上,制定本办法:

1、考核内容:包括教师工作量,备课编写教案,作业批改情况,计划总结,教学反思和论文,辅导学困生情况,听评课,上课质量,教研活动等方面。

2、考核原则:体现多劳多得,兼顾公平效率;考核导向要有利于教学常规管理,有利于教师业务成长;考核依据要侧重于考查教学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教学常规材料的完成情况等。

3、组织领导:成立教学常规考核领导小组,由校长组织实施,教务处具体组织,量化赋分。

4、考核办法:教师教学常规每学期综合考核一次,并按期公示。

5、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评优、评先、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

6、教学常规考核共100分,分十部份。

第一部分:教师工作量(20分)

周任课情况(10分)+听课情况(10分)=20分

1、周工作量最高得10分,周工作量每少一节减0.5分。若跨科或跨年段,可加0.5分,但总分不能高于10分。

2、其他老师请假时,由教务处安排代课的,每节加0.5分,最高可加2分。(教师代课,教务处要有备案。)

3、每学期要听课20节,每节课0.5分。没有进入课堂听课的,视为虚假听课,不得分。听课时要认真记录,及时评价,记录简略或不评价的每节减0.2分。

第二部分:备课、教案编写情况(15分)

1、熟悉课标、教材,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环节完整。

2、教案格式,符合学校统一要求。

3、教学过程、步骤设计清晰,各环节衔接紧密,板书设计符合教

学所需,作业设计具体、有针对性。考评办法:

1、学期教学计划占1分。

2、学期备课占1分。

3、表头栏目完整1分。有板书设计1分。

5、教案编写情况符合上述3条得9分(每项3分)。第三部分:批改作业情况(10分)

1、作业批改及时、有批改日期,有鼓励性评语等。

2、对作业中出现的典型错误,指导学生认真分析、及时订正。

3、对学困生作业能认真批改等。

4、学生作业整齐干净,书写工整,不乱勾乱画。考评办法:

1、以上要求,每项2分,满分10分。

2、未按规定督促学生提交作业备检的本项不得分。

3、作业分类布置且认真批改的可加2分。第四部分:授课情况(20分)

1、带教案上课,正确阐述教学内容,完成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

2、语言规范、板书工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无投诉。

3、课堂纪律良好,无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遵守作息时间,不迟到、不拖课、不早退。

5、严格按课程表上课,不私自调课。考评办法:

1、平时教导处根据巡课、听课、召开学生会议了解情况评分,每月考核一次,每次2分,学期满分8分。

2、违反上述要求的每次减1分。

3、每学期最后一个月,每位教师上一节汇报课,教导处组织评价赋分,满分100分,折合12%计入授课考核总分。第五部分:期中、期末考试(10分)

期中、期末考试由有学校统一组织,教师负责出卷命题质量分析等工作。期中考试满分2分,出卷0.5分,出卷0.5分,监考0.5分,质量分析0.5分,参与印卷的可得2分。期末考试满分2分,监考1分,评卷0.5分,质量分析0.5分。

第六部分:教研与学习情况(10分)

1、每月完成一份教学反思,每份0.5分,共2分。

2、业务学习和政治学习内容符合要求,业务学习以课标为主,政治学习主要以十八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育法律法规为主。每月各完成4页,各记0.5分。学习考核满分4分。

3、积极参加学校和各教研组开展的学习研讨及竞赛活动活动,如听评课活动、按时上交各类活动资料。该项考核满分4分。不参加教学研讨活动的不得分。参加竞赛活动获奖的,按等次赋分(一、二、三等分别以0.4、0.2、0.1分)直接计入考核总分中。

4、承担学校安排的公开课、观摩课、研讨课每次加0.5分。不承担的不得分。承担区域联盟片内的公开课、观摩课、研讨课每次加1分(直接加在平时考核总分中)第七部分:辅导学困情况(5分)

1、承认差别,但不歧视后进生,不偏爱优生。

2、认真对待,及时辅导,做好记载。

3、形式多样、针对性强,但不违规辅导。

4、辅导差生有计划,有总结。考评办法:

(1)有三类学生名单(优绩生、中等生、学困生)得1分。(2)学期初有辅导差生计划得1分,学期末有辅导差生总结得1分。(3)有辅导差生记录得1分,有学困生辅导案例得1分。

第八分:期末上交资料情况(6分)

1、学期末能及时按要求、实事求是的撰写学科教学总结,并按时上交,得1分。

2、学期末要撰写高质量的论文2篇,一篇为教学论文,一篇为德育

论文,论文要原创,观点明确,论证有理,是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或真实感悟。此项考核2分。

3、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上交一篇教学案例。1分。

4、学期末全部上交教辅资料(教材、教参、练习册、其他教辅资料),得2分。缺少的酌情扣分。部分学科可不用上交,但要注意保管好,不能丢失。考评办法:

(1)主要考评各项工作完成情况,根据实际情况额外分。(2)教研组长最高可加4分(每月加1分)。

(二)部门负责人

体育艺术部门负责人,每组织一次活动,根据活动规模和完成情况加0—2分。

(三)论文获奖情况

教师教学工作量管理办法(讨论稿 篇8

(2013年 月 日 校长办公会研究通过)

为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强化教学责任意识,进一步规范教师教学工作量管理,按照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教师教学工作量核算暂行办法》。具体内容如下:

一、总则

第一条 教师教学工作量是教师教学工作考核、职称评审、聘任和获得劳动报酬的基本依据。教学工作量核算遵循“公平合理、多劳多得”原则,以教学工作量计量的认定,核算课时费的发放。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所有承担我校教学工作任务的专任和兼课教师。

二、教学工作量内容

第三条 教师教学工作量是指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计划安排,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工作量。根据课程分类,教学工作量以理论课教学、理论+实践课(教学做一体)教学和实践课教学三大类认定课型。

第四条 理论课教学工作量包括备课、课件制作、讲课、批改作业、辅导、考试、考查、补考、日志填写、学生考勤等教学环节产生的工作量。

第五条 理论+实践课(教学做一体)教学工作量,除包括理论课教学的相关内容之外,还包括实践课教学环节的各项准备与实践操作工作量。

第六条 实践教学工作量包括指导校内外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及答辩等产生的工作量。

三、教学工作量核定

第七条 教学工作量以“标准课时”为核算单位进行计算。教师在一个标准班(60人以下)讲课一个课时(45分钟)所完成的工作量为1个标准工作量,称为1个课时。

第八条 专职教师每周定额教学工作量为10课时;“双肩挑”教师按学校的规定不作定额课时要求。

第九条 各教学工作量按相应标准折算为标准课时,按学期进行核定。

四、教学工作量计算

第十条 教学工作量=授课课时数×人数系数×课型系数×其它系数。

第十一条 人数系数

每个标准班(60人以下)讲授1学时计1课时;61-120人时,讲授1学时计1.3课时;120人以上的,讲授1学时计1.5课时;

第十二条 课型系数

按理论课、理论+实践课(教学做一体)和实践课三大类确定课型系数。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的课程,各院(部)按专业教学需要确定相应课程类别,报教务处审核并确定课型。

理论课的课型系数为1.0,理论+实践课(教学做一体)的课型系数为1.15,纯实践课的课型系数为0.8;

第十三条 其它系数

1.随理论课进行的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综合作业等,按1.1系数计算工作量;

2.因课程需要开展的实验实训教学项目,学期初由各院(部)申报,经教务处审批立项后,按1.2系数计算课时量;

3.同时承担两门课程教学的,总课时乘系数1.1,承担三门课程的(最多承担三门),总课时系数1.15。以上为平行班的,该平行班的课时按1.0系数计算。(课程代码相同的课程为同一门课程)

第十四条 实验实训、实习等指导教师课时的核算

1.指导校外(市区以外)停课实习的专职指导教师,按每30人(不足30人以30人计)配一名指导教师安排;每名实习指导教师每天按3课时计算,每周按5个工作日计算。

2.指导学生顶岗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按每15-20人配一名指导教师,每周计2课时;15人以内按每周1.5课时计算。

五、教学工作量统计及课时费发放

第十五条 每学期排课工作结束后,各院(部)根据课表对本院(部)教师的教学任务进行核算,并把核算结果报教务处校核。教务处相关科室核算后,经领导审批,交人事处备案,计入个人教学工作档案。第十六条 教学工作量填报和核算中出现的差错情况纳入教学工作考核,对蓄意虚报的个人或部门,视情节轻重按教学事故规定处理。第十七条 各教学部门按月统计教师实际教学工作量,报教务处审核后送交人事处,由人事处统一造表,报校领导审批后交财务处发放。

六、附则

第十八条 专职教师、代课教师的每周课时(折算后)最大工作量 3 不应大于22课时,“双肩挑”教师规定:中层干部4节、部门行政干事6节、院部干事8节,超出部分不再计发课时费(经审定批准的除外)。第十九条 挂职锻炼的专任教师,其课时量按每周6个课时计入档案,不计发课时费。

第二十条 各院(部)要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按照均衡原则安排教学任务,避免因教学任务安排不均造成教师教学工作量不满;各院(部)安排教学任务时必须按规定安排一定比例的兼职教师授课。第二十一条 教师因公务活动与教学时间发生冲突时,按规定办理调课手续;教师因私调课的,课时量按一半课时计算工作量。第二十二条 专职教师如不服从院(部)安排的教学任务,按相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三条 其它情况产生的教学工作量,由安排教学的单位报教务处审核,经主管教学校长审批后执行。

计算机网络故障的处理办法及维护 篇9

计算机发展至今大约有六十余年历史, 在近些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也在不断更新。计算机网络具体就是指使用通信装置与线路把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单独的计算机进行有效的连接, 借助计算机的网络软件来完成信息数据的传输, 同时实现资源共享。一般来说, 计算机网络有四个主要组成部分, 分别是:服务器、外围网络设备、网络通讯协议以及工作站。

1.1 计算机网络的服务器

Server (服务器) 具有极高性能, 是一台快速运算的计算机, 能够对资源进行管理, 给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按照其作用的不一样, 分为不同的服务器, 分别有文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以及应用程序服务器等等。目前计算机网络较为常见的服务器有FTP服务器以及WEB服务器等等。

1.2 计算机网络的工作站

Workstation (工作站) 这被叫做客户机, 主要是负责连入网络, 并且由服务器进行管理, 是一种提供服务的计算机。

1.3 计算机外围网络设备

这种设备主要是负责让工作站和服务器进行有效的连接, 充当介质的作用。比如无线上网卡、路由器、交换机等等。这些设备将服务器与工作站进行了客观的连接。

1.4 网络通信协议

就是计算机网络在实现资源共享以及数据信息交换时所需要遵循的相应规则与标准。简单点说就是各个计算机之间进行会话时使用的共同语言。计算机之间在实施数据交换的时候, 需要遵守一样的网络通信协议。虽然当下有许多的网络通信协议, 但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还是TCP/IP协议, 也是目前internet所普遍使用的网络协议。

2 计算机网络的故障识别

2.1 计算机网络的物理故障

这主要就是指的因为硬件设备的问题, 从而引起的计算机网络故障, 这种情况较为常见, 通常情况下是网络设备或者线路接口松动等情况造成的, 这种人为因素所造成的计算机网络问题, 往往表现为网络连接断断续续, 或者网络直接断开, 主要内容有如下几点: (1) 线路出现故障。线路出现故障在计算机网络物理故障中是最为常见的, 大约能够占到故障发生率的55%—65%之间。这其中就包括有线路受损, 线路老化以及线路被干扰等等情况。 (2) 接口出现故障。接口一旦出现问题, 那么只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接口出现了物理损坏, 另外一种则是接口松动。 (3) 网卡出现故障。目前大多网卡都是内置的, 经由主机实现通信, 网卡故障主要就是因为卡槽故障以及网卡本身出现了问题, 另一方面还可能由于网卡松动, 从而导致了计算机网络故障。

2.2 计算机网络的逻辑故障

逻辑故障又被叫做软件故障, 主要是由于软件安装不当和设备搭配不合理所引起的, 软件故障较为复杂, 一般说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1) 主机的逻辑故障。这当中主要就包含有网络驱动、服务器安装以及网络通信协议等, 这类故障对于用户来说也非常常见。 (2) 端口逻辑故障。端口以及进程故障往往就是指的因为系统指令不正确或者遭受病毒从而导致的系统不能够正常运转的情况, 比如:服务器端口异常关闭, WEB不能访问。 (3) 路由器的软件故障。这当中主要包含有路由器配置错误、处理器使用率太高、端口参数出错、内存不够等等情况。

3 处理计算机故障的主要措施以及维护方法

3.1 网络连接断开。

对于这种故障可以使用经验分析法, 对其硬件故障进行判断, 然后按照七层网络结构模型分析法的思路, 确定故障发生在物理层, 最后使用相关工具对接口、网卡、交换机进行检查, 确定其是否正常。

3.2 本地连接受阻。

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 也可以利用经验分析法, 判断该问题为逻辑故障, 然后对其IP参数设置进行查看。

3.3 网络正常但浏览器崩溃。

这类故障属于逻辑故障, 有可能是中了病毒或者浏览器本身问题。针对此问题可以通过小红伞、卡巴斯基等等一些杀毒软件对其进行检查, 或者重新安装浏览器。

3.4 计算机的日常维护。

计算机的日常维护主要分为硬件与软件两个方面。 (1) 硬件维护:首先对计算机的硬件的各个设备进行检查, 查看其是否运转正常, 对于一些使用年限较久的硬件, 查看其是否出现老化情况, 一旦出现老化情况, 需要及时更换。另一方面要经常对主机内部进行清洁, 有时灰尘堆积过多会影响计算机的散热, 使得其性能下降。 (2) 软件方面:首先要注意软件是否有插件缺失, 其次要对其运行状态进行定期测试, 查看相关软件是不是安装正确, 并且计算机软件升级较快, 要时刻关注其软件是不是需要升级, 软件和计算机配置是否相符合。最后要定期查杀病毒和木马, 借此来保证软件正常运行。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我们不难看出计算机故障主要存在逻辑故障以及物理故障这两方面的问题, 本文就计算机当中一些主要故障类型进行了阐述, 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计算机故障处理以及维护建议, 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我们迎来了信息化时代, 当下我国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 计算机网络被广泛的运用到各行各业之中。对此, 计算机网络故障的处理和维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要想保证计算机网络的稳定运行, 就必须要做好计算机的日常维护。本文就计算机网络故障的处理办法及维护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故障,网络,维护

参考文献

[1]刘瑞.计算机网络故障的处理办法及维护[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 (32) :119-119

上一篇:月亮作文200字下一篇:四年级作文快乐中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