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中考数学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2024-10-05

学生中考数学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通用12篇)

学生中考数学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篇1

数学中考过程中学生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民主中学:郭义凡

中考临近,针对大多数初三学生在复习阶段和考试过程中所出现的解题错误和一些通病,在此做一简单的归纳整理,并给出一些具有成效的针对性建议。相信如果各位老师在中考复习阶段,时刻提醒和精心引导学生仔细对照这些常见错误,加以反思整改,中考成绩一定能获得一定程度的提高。

一、书写不端正

因为中考试题的答案是写在答题卡上,采取电脑阅卷。学生在答题时出现的问题很多,比如选择题答案涂抹不规范、书写潦草、不对号答题、答案抄错、答题空格不够用、书写格式不规范、不规范的涂改等等。这些错误都很可能造成阅卷时的失误而丢掉该得的分数,而造成的损失当然要由考生自己承担。

应对措施:(1)每次诊断性考试用规范的中考答题卡训练;(2)答题时要有全局观,先把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在大脑中过一遍,估计需要多少空格,从而去控制字体的大小,布局答题过程的格局,保证在规定范围内把答案写完。这样还可避免写了又涂,涂了又写,造成卷面很不整洁。(3)平时测验严格扣分尺度;(4)每次试卷评讲时做到给学生讲解:每道试题应如何规范作答;(5)严格要求解答题的逻辑性,严密性,注意承上启下,叙述有根有据。

二、概念模糊

这一错误的后果相当严重,主要是因为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定理没有正确理解。例如考生错误地认为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其反例是等腰梯形);锐角三角值的比有时会发生错乱;很多学生误认为梯形的下底一定大于上底;对函数的增减性的正确叙述不清楚;坡比(坡度)、坡角的概念含混;负指数幂、幂的运算法则混乱,函数的定义(函数值的唯一性)理解不透彻等等。

应对措施:概念复习要逐字逐句的读,要学会咬文嚼字,会钻字眼,告戒学生来不得半点马虎。同时结合平时训练加强学生基本概念和定理的复习和运用。

三、审题不清

很多学生由于做过类似题目,所以审题时容易想当然,根本没有仔细阅读题目条件。有些学生由于紧张或为了提高解题速度,审题非常主观,从而陷入思维定式。此外有些学生还经常漏看题目条件或看错条件,从而造成无谓的解题困难。特别强调让学生注意试题中有针对学生审题不清这一错误而故意设计陷阱。

应对措施:在平时的例题讲解和试卷评讲中注意引导学生读题审题,如何挖掘题意中隐含的条件、相等关系和不等关系,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四、分类讨论不完整

这是考生最大的弱点,也是考试的重要考点。例如圆的多解性:相切分外切和内切;三角形的高要讨论其在形内或在形外;不确定的点的多种可能性。

应对措施: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方法是学生必须有作图的意识。即解题时先考虑作图,根据所作图形的可能性来讨论就不会出错了。

/ 3

五、计算不仔细

这是学生最常见的错误,而且这类错误最为可惜。常见的错误有:答案不化简、去括号时没有变号、因式分解不彻底,看到直角三角的两条边为3和4,就臆断第三边为5等。

应对措施:这类错误的杜绝除了平时训练严格要求学生和时刻敲警钟以外,还可以在平时考试中严格扣分,起到警醒作用。

六、解题格式不规范

这是学生考试失分的重点原因。主要体现在化简求值、解分式方程等规定题目的格式不符合要求;解应用题时设得不完整、词不达意或漏写未知量单位;应用题的方程是分式方程时对所求出的解不写检验;对几何证明题时条件不够和跳步骤等。

应对措施:平时严格要求,在讲解例题和试卷评讲时多提醒,如果现象普遍的,应注意规范答题过程的板书。

七、答非所问或不答

有很多试题都有这样的套路:要求学生回答是否有满足条件的情况?如果有求出相应的变量,如果没有则说明理由。学生往往直接求出了满足条件的解,而最终却没有回答是否能满足条件。其次,在统计题等小题比较多的简答题中,学生漏做试题的情况也屡有发生。

应对措施:凡是遇到这类问题一概要求学生先作答,再解题。

八、简单问题复杂化

考试题目有些问题很简单很纯粹,但是由于考生分析题目的不客观,最后用了“很高的技巧”和“很大量的计算”才解决,这样既花费了大量时间,还容易出错。

应对措施:有些学生会因为:认为中考题不会有那么简单幼稚的问题,自信心不足,基础不扎实等原因,往往会对一些基础题做过多的复杂的考虑。所以我们要向学生讲明中考试题的难易比例和在试卷中的分布情况;注意平时加强自信心的培养;夯实基础。

九、复杂问题简单化

有些题目从表面上看很简单,但其实要具体情况分类来讨论,而学生由于轻视题目的难度,而没有深入解答。

应对措施:这类问题在中考题目中不会太普遍,我想最好的办法是平时加强训练和讲解,对这类问题做一个专题讲解。同时要提醒学生这是中考,不是所有问题都简单,该深入思考的一定要做到,多个心眼。

十、试题规则不清

压轴题一般都至少有3个小题,小题之间的关系应当是相对独立的。但是有些学生会因为解题时过度投入而将题目主干与小题条件相混淆,结果违背了试题的要求而解错答案。

应对措施:平时加强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一般规律是一个大题有多个小问的,各个问题之间是有联系的,一般前一个问题的结论可作为后一个问题条件使用。但是如果前一个问题中附加了主题干中没有的条件,其结论就不能做下一个问题的条件,除非是有特别说明,比如说“要求在问题(1)的基础上解决问题(2)”。学生这类错误的杜绝主要加强平时的训练和强调(只有主题干中的条件才对每个小题都有用)

十一、考试时间不够

/ 3

一套中考数学试卷要控制在120分钟内完成,这对我们数学老师来说都有一定难度,何况学生是在那紧张而又严肃的中考考场中。许多学生考后反映,中考数学考试时间根本不够,有些有把握的题都没有完成,更不用说中高难度的题。

应对措施:(1)加强平时训练。每次诊断性考试,老师都以中考试题的题量和难易程度来制作试卷,严格控制在120分钟内交卷,不延时;(2)平时多注意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和运算技巧的培养,这样可以节约一些时间;(3)要求同学们合理安排时间,对前面的基础题要“速战速决”,对后面的解答题在力求规范的同时,加快答题速度。

平时的数学试题训练中,要把所用时间也当作平时训练的一个因素,只有练的多了,在中考中就不会因为时间而犯愁了。要树立勇夺高分的意识,既要做到“一身霸气,不言放弃,弄清题意,规范仔细”,又要努力避免“难题久攻不下,容易题无暇顾及”的被动局面,有三句话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先做会的,求全对,多多益善;(2)稳做中档题,一分也别浪费;(3)舍弃全不会(10%)好比“丢车保帅”,“弃子争先”,可谓高级战术;“舍得,舍得,舍是为了得!”。态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强大是制胜法宝,精细是核心技术。考试策略:先易后难夺高分!

2015年4月9日

/ 3

学生中考数学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篇2

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1) 如图1, 直线l和l的异侧两点A、B, 在直线l上求作一点P, 使PA+PB最小.

(2) 如图2, 直线l和l的同侧两点A、B, 在直线l上求作一点P, 使PA+PB最小. (3) 如图3, 点P是∠MON内的一点, 分别在OM, ON上作点A, B, 使△PAB的周长最小. (4) 如图4, 点P, Q为∠MON内的两点, 分别在OM, ON上作点A, B, 使四边形PAQB的周长最小.

2.垂线段最短

如图5, (1) 点A是∠MON外的一点, 在射线OM上作点P, 使PA与点P到射线ON的距离之和最小. (2) 点A是∠MON内的一点, 在射线OM上作点P, 使PA与点P到射线ON的距离之和最小.

二、应对策略

(一) 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决

如图6, 在矩形OABC中, 已知A、C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 (4, 0) 、C (0, 2) , D为OA的中点, 设点P是∠AOC平分线上的一个动点 (不与点O重合) .

(1) 试证明:无论点P运动到何处, PC总与PD相等.

(2) 当点P运动到与点B的距离最小时, 试确定过O、P、D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3) 设点E是 (2) 中所确定抛物线的顶点, 当点P运动到何处时, △PDE的周长最小?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和△PDE的周长.

(4) 设点N是矩形OABC的对称中心是否存在点P, 使∠CPN=90°?若存在, 请直接写出点的坐标.

解: (1) △OCP≌△ODP. (2) 过点B作∠AOC的平分线的垂线于点P, 点P即为所求。过点P作PM⊥BC于点M, 则PM=1/2BF=1, 所以点P的纵坐标为3, 又因为点P在∠AOC的平分线上, 则P (3, 3) 因为抛物线过原点, 故设y=ax2+bx又抛物线经过点P (3, 3) , D (2, 0) , 所以, 解得a=1, b=-2, 则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 (3) 点D关于∠AOC的平分线的对称点是点C, 连接CE交OF于点P, 则△PDE的周长最小.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的顶点E (1, -1) , C (0, 2) , 设直线CE的解析式为y=kx+b, 则:, 解得k=-3, b=2, 直线CE的解析式为y=-3x+2点P的坐标满足解得x=1/2, y=1/2, 所以P (1/2, 1/2) , △PDE的周长=CE+DE=. (4) 存在这样的点P, 使∠CPN=90°, 坐标是 (1/2, 12) 或 (2, 2) .

(二) 利用“垂线段最短型”解决

如图7, 在△ABC中, AB=2, ∠BAC=30°, 若在AC、AB上各取一点M、N, 使BM+MN的值最小, 则这个最小值为____.

解:作AB关于AC的对称线段AB′, 过点B′作B′N⊥AB, 垂足为N, 交AC于点M, 则B′N=MB′+MN=MB+MN, B′N的长就是MB+MN的最小值, 则∠B′AN=2∠BAC=60°, AB′=AB=2, ∠ANB′=90°, ∠B′=30°.所以AN=1在直角△AB′N中, 根据勾股定理B′N=.

参考文献

学生中考数学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篇3

关键词:高中阶段;数学教育;问题;应对措施

当前的高中教育,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在数学教育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还要形成一定的数学思想意识,为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高中阶段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面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当前高中教师和领导对新课程的认识还不徹底,仍然把高考作为学生学、教师教的最终目标,这也使教师在教学时,仍然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自己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课堂出现死气沉沉的情况,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不高。同时,数学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不符,很难达到培养学生素质的目的。

2.学生自身因素

一些高中生的数学基础比较差,在教师教时,很难跟上教学的步伐,这就使得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还有一部分学生学习只是为了高考,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得不到开发和调动。

二、应对高中阶段数学教育问题的措施

1.教师要转变观念,加强教学

教师要努力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数学教学中来,通过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提高他们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师还要对教材进行分析和研究,设置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关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数学,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对数学的兴趣,从而实现高效率的数学教学。

2.完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兴趣

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不仅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还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作为教师就应该积极地调整教学模式,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等方式进行教学,提高数学教学的生动性,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愿意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使数学教学的效果得到大幅度提升。

数学教学在高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要及时发现数学教育中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的应对,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促进数学教学实现高效。

参考文献:

潘洪建,李志厚,周福盛.高中选修课实施现状与对策的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8(03).

学生中考数学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篇4

当前,作文教学成为了许多语文教师的难点,更是莘莘学子最头疼的难题。针对此现状,就作文教学的误区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概括,也想了一些应对措施,看能不能改观这种现状。

中学生作文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点:

从学生方面看

1、心理上。对于作文,学生普遍怀有程度不同的畏惧心理。“作文作文,听到就头疼”,怕写作文,又不得不写作文,背上了不轻的思想包袱。

2、内容上。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空洞的多、实际的少,半僵化的多、富有灵气的少,随大流的多、畅述个人观点的少,动辄编故事、说假话,这类作文约占一半以上;另一种是,能说真话、抒真情,但往往是苦闷、孤寂、失落、迷惘情感的渲泄,表现出一种青少年不应有的空虚消极心态,这类作文约占六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左右。

3、结构上。多数学生硬套范文,死守模式,记叙文总是那么几大块,平铺直叙,不少人甚至写成了“流水账”;议论文脱不了惯常的三段论,比较机械、缺少变化。

4、语言上。大多数作文八股调、学生腔,青少年说成人的话,不自然,不活泼,缺少朝气和活力。普通中学许多学生的语言不过关,错别字不少,病句较多,词汇贫乏,文气不贯通;即使是重点中学,也有不少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不理想。近几年又出现了一个新问题:部分学生观念上的迅速更新跟语言表达能力的滞后产生了矛盾,语言跟不上内容表达的需要。有些学生囫囵吞枣地搬用新名词、新术语和港台流行歌曲中的某些词句,欧化的句式和朦胧的词语时有出现,搞得不伦不类,十分别扭。

从教师方面看。

1、心理上。相当一部分教师视作文批改为一大包袱,费力多,见效慢,但又不能不改,无可奈何,精神负担沉重。

2、命题上。多数教师想出什么题就出什么题,计划性差,盲目性大;而所出的题目,多数不受学生欢迎。

3、指导上。教师在学生作文前极少作具体指导。讲评时的指导也多半是老一套,挑几篇好文章读一读,小结几句,就此了事;概念化地传授写作知识的较多,针对学生作文弱点作具体剖析的较少,有的教师甚至一学期不搞一次讲评,只给学生作文打个分,算作批改。就这种现状,以下五种建议将有利于提高作文能力。

(一)作文教学应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如果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那么可以肯定地说在写作上也难以取得很好的成绩。所以,激发中学生写作兴趣是丢掉“学生腔”的一个有效措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用需要激活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需要是兴趣的激活因子,人们对客观事物的需要与否是能否产生兴趣的动力。如果学生家中遭受灾难,无力支付学费,班主任告诉他写份申请,可以减免学费,那么这份申请的写作就是一种“需要”,他感到非写不可,他一定能写好,绝不会离题。因此,教师每次作文命题是不是学生的“需要”,也就成了激活学生写作兴趣的“牛鼻子”了。准确把握学生心理,选好话题,把题目真正出到学生的心坎里,就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学生写作兴趣。

2.用成功提高兴趣。比如经常举办征文比赛、成立文学社、编辑出版墙报、黑板报、校园文学刊物,课堂上可以尝试即兴演讲,影视欣赏后写影评等方式,把优秀作文结集,把优秀稿件推荐给报刊杂志发表等等。因材施教,给不同水平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成功目标,只

要达到自己的写作目标,就认为是成功之作,就给予肯定或表扬。让每位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就会刺激他们的兴奋神经,学生心情舒畅了,潜能就容易发挥,兴趣就更容易形成、巩固和发展。

3.用知识发展兴趣。知识是力量的源泉,也是写作的动力,对于需要综合知识的写作活动来讲,中学生在教材中所获得的知识,很难满足写作的需要,大量的知识需要到第二课堂去获得。如果没有大量新鲜知识不断为大脑“充电”,写作的热情就不会持久,写作兴趣也不可能巩固和发展。可以提倡中学生多看一些信息量大,知识性强,有趣味的电视节目和课外书籍。也可以在班级开展“新闻三十分”活动,让学生交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搜集到的最新信息、见闻、读书心得等写作素材,以达到“知识共享”的目的,这样就会有利于保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旺盛的写作热情和浓厚的写作兴趣,并使他们的作文写作得到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二)经常面向社会,强化实际应用

中学作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培养作家和小文人,所以应该使中学生从纯作文中解脱出来,联系现实生活,多搞应用写作,以适应现代社会多方面的需要。中考、高考的作文命题也应尽快朝这个方向转移,使作文反映生活,有益社会,而不是仅仅为了应考。这在近两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中已有所体现,但所占比重较小,还需加快改革步伐。

(三)、狠抓语言训练,切实打好基础

不能眼睛朝天,把作文要求提得太高,而应面向多数学生的实际,先从基础抓起。错别字多,词汇贫乏,句子不通,就根本谈不上写文章。初中要巩固并逐步扩大识字量,努力消灭错别字,同时积累和丰富词汇,并弄清句子最基本的结构,使之规范化。高中要在巩固上述成果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分析理解能力,逐步做到使多数学生的作文内容实在、感情真切、条理清楚。除生源很好的少数学校外,一般说来,在语文表达基本功尚未练好之前,不宜提出什么“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可以制订若干个训练阶段,一个阶段侧重抓好一种基本功,使之环环相扣,逐步提高。前一阶段任务没有完成,不要急于进入下一个阶段。

(四)、不断改进教学,提倡灵活多样

对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首先要理解他们,尊重他们,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保护其写作的积极性。在教导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的前提下,要放手让他们讲心里想讲的话,写自己愿写的事,同时辅之以适当的技巧指导。教师要大力发扬教学民主,提倡师生相互切磋,允许作文形式不拘一格,鼓励学生形成个人风格。在教学实践中,以下几点要引起注意:第一,要妥善对待两类学生。课内的重点一定要面向大多数学生,少数“尖子”的训练则通过办文学社等多种形式,放在课外进行。第二,要加强指导的针对性。作文讲评应举中等水平的文章来解剖,通过讨论,寻求提高大面积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第三,要冷静对待别人的经验。对任何经验都要作具体分析,因为任何一种经验的产生都有它特定的条件;一定要从本地区、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据实而思之,择善而从之,决不能生搬硬套别的模式。在教学实践中闯出自己的路子,才是一名脚踏实地的教师应取的态度。第四,要科学总结自身的经验。经过若干年的教学,每位教师都或多或少有自己的体会,其中有些是很可贵的;但显示教学成果的周期较长,所以决不要把零星的感想等同于经验,更不能急于事功,把仅在自己班上的某段时期内行之有效的做法轻易宣布为“××法”。真正值得推广的成功经验,必须以正确的教育理论作指导,并经多次实践检验,证明其有效。总之,应取科学的态度。

(五)、重视对外交流,引进新鲜经验

在认真总结、推广国内先进的作文教学经验的同时,要适当引进国外作文教学的好做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日本、美国、俄罗斯、新加坡和世界其他各国以及港台地区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经验,我们都应有所了解,否则,坐井观天,缺少比较,难以有大的发展。建议中央教科所能组织专人撰稿,分批介绍各国的作文教学情况,以供借鉴。

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对人的研究,更缺乏对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的深入探讨,在各种总结中,往往报喜多、报忧少,以致使涉及到大面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许多问题得不到及时而切实的解决,其中就有作文教学领域中的问题。我始终认为,一个能正视并经常反思自身弱点的民族,才是真正有希望的、拥有光明前途的民族;同样,一个能正视并致力于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教师,才是有良心的合格的教师。我们再不能漠视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弊端了!作为一名身在教学第一线的普通教师,我愿与全国的同行一道,扫荡由于“左”的长期干扰而形成的做假人、写空文的恶劣风气,从基础抓起,从做人教起,为切实提高中学作文教学质量而努力工作。

写作是一种思维和情感十分活跃的创造性劳动,既需要通过观察去获取材料,通过想象去丰富材料,又需要通过构思,运用一定的表达技巧去结构和安排材料。但无论观察、想象、构思还是表达,都离不开思维。因此,要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将思维训练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按照思维发展的规律,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到创造思维循序渐进地训练。

酒店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篇5

培训是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最有价值的双赢投资。培训是酒店和个人双重受益的行为,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加酒店产出的效益和价值,而且能够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增强对酒店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有效的培训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从而增强酒店的市场竞争力。

一、酒店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表面轻实际,使培训流于形式

许多管理者对培训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缺乏深刻的理解,仅将培训作为普通的日常工作,做做表面文章。结果是培训内容脱离实际,体现时代特征的新知识、新方法、新观念、新技术不能及时反映或补充到培训工作中。而且培训往往以酒店为中心,未能与员工的个人发展结合,忽视了员工的个人发展需求,使培训主体处于被动状态。尽管资金、时间、人力投人不少,但受训者对培训内容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培训对促进管理、服务质量及人员素质提高的作用不明显,培训的整体效果并不理想。酒店培训需求的变化,要求解决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的创新问题。

(二)重业务培训,轻酒店文化建设

重业务技能提高,轻素质培训,不利于员工发挥个人潜能。培训应是酒店确立经营思想和服务理念,创建酒店文化的大好机会,但培训组织者往往将其变成了酒店规章制度的学习,使员工对酒店缺乏心理上的归属感,直接影响了酒店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进而影响到酒店的对外形象和整体竞争力。面对新世纪的机遇与挑战,酒店业应在加强专业性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基本素质、综合能力方面的培训,将培养知识型、创新型、国际型和复合型人才,作为实用型、经验型人才的补充。酒店文化培训应成为未来培训工作的重要内容。

(三)随意性较大,未形成严格的培训制度和计划

酒店培训很多是突发性地进行,而不是比较系统性、前瞻性的。由于不能很好把握培训需求,因此无法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现代酒店业的发展不仅要求酒店有一套完备的培 训制度和计划,而且要为每个人建立培训档案,制定系统的培训规划。持续培训能使员工的能力不断得到开发,为员工的全面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四)不重视培训结果与培训考核

培训考核未能与员工奖惩挂钩,培训中缺乏学习压力,因而学习效果差。忽视培训后的质量效果跟踪与信息反馈,从而无法真正掌握培训效果和制定下一阶段的培训计划。培训的反馈和效用机制不仅没有正常进行,甚至还缺乏必要的沟通。这样员工会认为,通过参加培训而获得使客人满意的优质服务的技能对他个人并不那么重要,其上级对他的评价才是最重要的。于是,培训中的努力学习和日后的优质服务的艰苦工作简化为使上级满意的简单行为,形成了影响培训质量和优质服务的“短路现象”。

总之,酒店培训仍是传统培训,已不适应员工对培训的差异性需求,严重影响着培训工作的开展,制约了酒店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发展,不利于形成招好人、用好人、培养人的 人才激励机制。

二、解决的途径和方法(一)提高认识,树立培训新理念

培训对保持高效能、高品质的管理,提高竞争力和员工整体素质至关重要。培训工作不是一种短期行为,而是一项具有长期性、战略性的任务。作为管理者要提高对培训工作的认识,视培训为一种管理,将培训与管理统一起来,从而真正重视培训工作,并使之制度化、计划化。

根据酒店业发展的新态势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培训应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高层次和急需人才培养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并制定出不同发展阶段的培训目标。其关键是要转变观念,要树立培训就是管理,培训就是效益,培训就是财富,人才培养是酒店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等现代化的培训理念,把人才建设作为酒店重要的经营发展战略充分认识到培训战略化、自主化、现代化、定制化、终身化、社会化的发展趋势。把培训作为一种投资而非成本,培训不仅要解决目前的实际问题,还要着眼于长远发展;培训不仅促进酒店发展,也要促进员工进步。

(二)加强创新,切实提高培训质童

酒店业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化,员工学习需求的差异,要求培训工作必须改革创新。创新是培训发展的生命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培训创新包括理念、方法、内容、管理创 新等。一是培训方法从单一转向多样化,从讲授为主转向多种培训方法相结合。二是培训内容从注重业务培训转向与个人发展相结合,从传授业务知识、提高技能转向与情商开发、潜能开发、拓展训练、职业生涯设计等相结合。三是培训与管理相结合,把培训作为考核、评优、晋升的依据;培训部要加强与酒店管理部门的协调和沟通,紧密合作,共同推动酒店 培训工作的开展。

创新需要提高培训的专业化水平,需要质量作保证。建立培训质量控制体系是提高培训质量的关键,该体系包括培训前、培训中和培训后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要抓好培训需求分析、制定可行的培训方案、选聘优秀的培训师、检查与评估以及应用几个关键环节。

(三)培训与酒店文化建设紧密结合

培训是酒店文化建设的一部分,若两者脱节,员工的价值取向就会与酒店的经营理念和发展战略不一致,与人力资源管理不相融合,酒店文化具有的融合、凝聚、动力功能等,就不能为培训提供潜在的思想和动力支持。只有将培训纳人酒店文化建设,实行人本管理,尊重人、理解人、关怀人、成就人,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员工的创造潜 能,才能培养员工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和对酒店的忠诚,将自己的理想与酒店发展的目标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培训才能产生最好的效益。

酒店文化建设应突出员工的意识和观念在酒店生存和发展中的作用,重视员工的主体地位,协调人际关系,实现最佳组合,形成酒店的最大整体合力。酒店文化能够改变培训的单调性,保证培训工作的连续性、广泛性和有效性。加强酒店文化建设是对培训工作的促进,能够增强酒店与员工之间的信任理解、情感交流、思想沟通、行动配合,推动酒店和员工自身的发展,保持与发展员工的创造性。在对员工进行业务技能培训的同时,加强对员工酒店文化的培训,建立统一的酒店文化氛围,使员工产生对酒店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他们的价值观、工作目标趋向一致,进而形成稳定的团队精神,才是改进酒店服务质量的根本途径。

(四)充分认识员工学习的特点

在培训中强调的是一种成人之间的学习环境,而非教师对员工的被动灌输。成人在理性思考以及自身专业度上都已达到一定的水准,所以单一的授课方式并非最好的方法。随着培训需求的多样化、专业化,酒店和员工对培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即要有针对性地安排课程和师资,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因此,充分考虑员工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的差异,因材施教,发挥员工个人特点,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1.学习自主性较强。员工的价值观、职业成就不仅与酒店发展密切相关,并且与个人利益直接相联。因此,员工学习目的明确,有较强的学习自主性。

2.理解能力较强。员工往往可以用已有的经验去理解知识,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联想、比较、分析、综合、推理和概括,认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并能联系实际思考问题,触类旁通 地掌握知识。

3.学习运用性强。员工对工作程序和环境比较熟悉,在学习中能有意识地缩短与运用的差距,尽快将所学知识与工作实践联系起来,自觉运用于实践中,进行创造性劳动,解决 实际问题。

(五)科学地进行培训评估

评估就是对培训效果的界定,评估可分为反映评估、学习评估、行为评估和产出评估等。评估内容主要分为对培训课程本身的评估和对培训效果的评估。评估时应正确认识其重要性,客观地、多层面地进行。新开发课程应着重于对培训需求,课程设计,应用效果方面;新教师的课程应着重于教学方法,质量等综合能力方面;新的培训方式应着重于课程组织,教材,课程设计,应用效果方面;外请培训公司进行的培训应着重于课程设计,成本核算,应用效果方面等。

(六)采用新的学习方式,改进传统培训方法

时代的发展需要更便捷的培训和学习方式,它所提供的,不只是培训方式的变化,更是一种培训观念的更新。它提供了一种个性化的、全新的学习方式,可以快速有效地使酒店 成为学习型组织,使员工成为知识型个体。

在培训中要改变传统的培训方法,实现培训方法现代化,即在培训过程充分利用管理、教育、心理、生理、领导科学等领域的最新成果,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注意理论知 识应用导向性的训练,注重员工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引导员工参与教学。在培训中大量运用高科技手段,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远程教育等方式,打破培训时 空限制,提高培训整体效果。

(七)引入激励机制,巩固培训效果

在培训后及时有效地强化员工在工作中的进步,使之变成个人的习惯性的行为方式,是巩固培训效果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应抓住员工的关键需求,将培训与升迁等激励机制结合起来,有效调动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另外,培训工作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整个队伍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酒店通过招聘录用、考核评估、报酬分配及开发 培训的有机组合,可以实现酒店人力资源的系统化管理。具体地说,就是要建立有效的培训与用人、薪酬相结合的机制,制订相配套的政策措施,完善培训、考核、聘用、晋升、待遇一体化的用人制度,形成培训的激励机制,使培训形成良性循环。因此,科学地设计培训体系,建立并完善培训与用人相结合的机制,是酒店人力资源开发的当务之急,也是难点所在。

学生中考数学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篇6

电力行业作为国家支柱性行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显著影响。电力行业的每次变革,都直接关系着国民经济各个方面的发展与变化。从建国之初到上世纪80年代,国家电力由政府全权负责,这样的电力发展模式效率低,成效不明显,使得我国电力行业在这一时期发展缓慢,严重不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对电力行业的需求。

纵观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电力行业一共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1980年-1984年间,在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政府首次放开了对电力行业的统一管理,打破了政府为电力投资单一主体的局面,在部分地区实现了以企业为主体的电力投资,电价全国统一的模式也被打破。1985年-1996年为第二阶段,政府进一步拓展了融资渠道,提出了政企分开,省为实体,集资办电的新思路,主要运用于发电企业。1996年至今为第三阶段,主要于 2002年在下发了《电力行业改革方案》,确定了厂网分离、主辅分离、输配分离、竞价上网的四个步骤。确立了电力改革朝市场化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实现方法。

2.国家电力行业改革现状分析

我国电力行业改革主要分两大领域进行,即电力行业发电领域、输配电领域。三个领域改革现状分别如下:

1.发电领域改革现状

2002年3月1日国务院发布《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开始在电力市场化引入竞争机制,厂网分开实行,电力体制改革正式拉开帷幕。

电力行业发电领域在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五大发电集团主导的局面,其中包括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五集团公司在资源、业务、技术、销售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竞争,推动发电领域市场化发展。由于五大集团公司市场化程度深,在物价等因素的驱动下,曾多次出现亏损。但在巨量的电力需求的刺激下,发电领域集团公司仍在向上发展。

2.输配电领域改革现状

自《电力体制改革方案》颁布后,电力行业将发电领域从输配电领域中分出,同时输配电领域由电网公司进行管理。输配电领域改革初期,曾成立了六大电网公司。分别为:东北电网、华北电网、华中电网、华东电网、西北电网和南方电网有限公司。此后,自2011年5月起,国家电网分别加设了西北分部、华中分部、华东分部、东北分部、华北分部。从2012年7月开始,五大分部陆续注册成为独立法人,而原五大电网公司旗下资产陆续划归到五大分部中。至此,成立不到10年,区域电网公司集体退出历史舞台。

3.国家电力行业改革至今仍存在的问题

3.1电力行业改革内部结构存在问题分析

电力行业改革已基本实现了 厂网分离。电力发电领域在重组的整个过程,形成了数量众多的发电集团公司,整体市场化程度已经相对较高。但因为其它领域改革滞后,又引发了一些问题。例如cpi上涨的背景下,由于输配电电价等因素价格垄断,最终电价的比较高,致使发电电价只被批准小幅上涨,导致发电企业亏损。

针对主辅分离的现状,辅业部分完成了从主业中的分离,形成了中国电建与中国能建两大集团辅业公司,寡头垄断趋势明显。辅业作为对我国基本电力设施建设、勘察设计、装修等工作有非常大的作用,也间接影响了最终电价的形成。

针对输配分离现状,输配分离几乎没有实质性的措施,也没有迹象表明将在短时间内开展。由国家电网主导的输配电领域,控制了众多核心要素,处于垄断地位。其中问题最明显的应当是对输配电电价确定的绝对控制,使得电价高于其实际价值。这样虽带来了巨额的利润,使得尤其是国家电网公司旱涝保收,但同时带来的广大消费者共同承担巨大的额外价格。

至于竞价上网,是厂网分离的必然,为最终电价的充分合理打开了第一扇门。竞价上网一方面强化了发电企业的竞争,但也强化了输配电企业即电网公司的垄断。如何充分发挥竞价上网所带来的益处,抑制其带来的电网垄断,是非常棘手的问题,需要更进一步的电力改革支持。

3.2电价定价存在问题分析

电价定价问题首先体现在发电电价定价方法不一致上。厂网分离以后,发电企业大体出现了两种类型,一是由社会集资办厂,自主经营的电厂,在相互竞争中确定发电电价,按照批准的电价销售给电网公司。另一类发电企业则是由各省电力投资局主持兴办的电厂,或省电力局管理的电厂,在电网体系内进行定价,不再独立核算,且一般价格比较高。这一类非市场化的发电电价定价,不利于资源配置和价格的合理。

电价定价问题同时体现为输配电电价不区分,也是整个电价定价过程中问题最显著的地方。输配电企业均主要由国网公司垄断经营,致使输配电价无法得到区分。致使我国电价体现为两部制电价,即发电电价与输配电电价。但科学的电价应该把输配电电价应当分开,这样电价价格既无重叠,又可以在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核算。两部制电价的弊端就致使消费者对电价构成模糊,监管者对电价监管信息缺乏,丧失有效的监管作用。输配电价不区分,即使发电环节电价十分合理,竞价上网充分实现,也不能对最终电价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为较高的输配电价存在,致使最终的销售电价变化不大,且垄断成分大于市场化成分。

4.针对国家电网改革存在问题的建议措施

4.1针对电力行业改革内部结构存在问题的建议措施

电力行业内部结构改革的最佳措施还是继续推进《电力行业改革方案》中确定的厂网分离、主辅分离、输配分离、竞价上网四个步骤。尤其是实现输配分离及主辅分离。在2013年两会之后,有声音称国网公司将一分为五,实现输配分离的组织拆分,但很快被澄清不符合事实。这部分体现了电力系统各方相关者对继续实施电力改革的诉求。要实现输配分离,只能从源头理清输电业务和配电业务,在自下而上的组建组织结构,最后尝试权力的交接。

同时主辅分离也不能流于形式,在现有主辅分离改革形成的组织结构基础上,对中国电建和中国能建尝试新的拆分再重组,控制这两个集团公司各自的权利。同时,将属于辅业的业务尤其是勘察设计等业务彻底的从主业中理出来,回归辅业,回归自主经营。主辅分离可借鉴厂网分离的经验,真正实现市场化,为电力行业提供更高效,更廉价的服务职能。

4.2针对电价定价存在问题的建议措施

电价要进一步按照其科学的组成部分来分别定价,对于发电电价,尽量取消电网体系内的定价,采用市场化的定价方式。对于输配电电价部分的问题,如果能实现输配分离,则可以按不同领域分别用市场化的手段定价。如果不能,则希望通过电网公司内部划分,自行理清输电电价和配电电价。同时透明化输配电领域技术指标,增加定价机制知晓度。在电价各部分市场化程度较高后,推广竞价模式,不仅运用于发电电价产生上,也运用于输电、配电电价产生上,使各电价达到市场均衡。

学生中考数学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篇7

一、存在的问题

第一, 部分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对科技发展在当今数学教学中的影响认识不足, 缺乏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另外, 农村初中数学教师, 由于信息技术能力欠缺, 而不愿尝试改革的现象相当普遍, 往往由于技术问题, 这些教师在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实践中难以迈出更大的步伐.

第二, 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 操作不熟练, 影响了他们利用计算机进行有效教学的程度和范围.目前, 虽然大多数教师已经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 并会使用一些信息处理软件, 如Word、Excel、Internet等, 但与信息技术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

第三, 教师对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认识不到位, 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不高, 形式化的现象严重.一些教师认为只要用了多媒体, 将课本内容制作成幻灯片, 上课时再逐一播放就是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这样的多媒体教学只不过是把黑板变成电子白板而已, 信息技术的使用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有的教师片面追求技术的先进性或形式的多样化, 使用的课件主次不分, 喧宾夺主, 课堂变成了信息技术的展示或信息资源的机械呈现.不但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冲淡了他们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 减弱了对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根本没有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第四, 在课件的制作和使用上存在诸多问题, 导致超量、超限、超时的“信息轰炸”, 主要表现在: (1) 课件制作粗糙, 影响实际教学效果; (2) 课件不是自己亲自制作的, 而是网上下载得来的, 不经修改, 不符合所任教的学生实际, 也不明白制作的原理, 只会生搬硬套, 对课堂上出现的突发性的技术问题无法处理; (3) 课件制作的画面背景复杂, 使用大量的动画和音响, 却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课件; (4) 制作课件时, 过分追求大容量、高密度, 忽略了学生思考的过程; (5) 课件展示的内容图文并茂、生动活泼, 但方法陈旧.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停留在简单的组合上; (6) 编写和制作课件没有进行细节设计, 只注重课件的外在表现和计算机操作, 缺乏对知识内容的挖掘, 缺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课堂教学被课件材料牵着鼻子走, 教学中师生的互动性被削弱了, 体现不出信息技术的优势.

二、应对措施

1. 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培训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 关键在教师, 离开了教师的积极参与, 整合将无从谈起.现代信息技术能否有效地融合到学科课程中, 不仅教师要能熟练使用计算机, 而且需教师更新观念.为此, 农村初中学校需要对教师实施四个层面的培训: (1) 现代信息环境下先进的教育理论培训; (2) 信息技术能力培训; (3) 教学设计方法培训; (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培训.如, 组织教师集中观摩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研究课或课堂实录的实践活动;安排骨干教师外出参加市级、区级举办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培训活动;请专家到校进行技术培训等.

2. 找准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整合的切合点, 提高教学设计水平

数学的认知过程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 再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虽然, 信息技术有助于学生自主构建数学概念.但是, 如果过分追求形象、直观、具体、生动的效果, 忽视了学生的数学认知规律, 将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所以如何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关键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上.要做好教学设计, 需要教师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平时注意收集和自己的学科相关的信息资源, 既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 又要把握初中数学教育的目的和本质, 明确数学教学的要求, 尽量找出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最佳契合点, 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 从而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

学生中考数学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篇8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应对措施

本人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深深的体会到随着教学指导思想的推行,大大提升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的学习负担不仅得到了减轻,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得到了不断地提升。在取得显著教学成绩的同时,我们不得不冷静的思考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因此,为了找到目前影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在文中就根据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存在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展开论述,并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析

(一)数学知识点学习的系统性不强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只有有效把握学科学习的脉络,才能更加有效的展开学科学习。但是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都有一定的盲目性,很多学生都不能建立有效的数学学习知识体系,因此,就很难从整体上对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行有效把握,自然难以找到数学学习的规律。就不能建立有效的知识体系,导致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难以灵活的运用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生的数学学习两极分化严重

数学学习与其它学科的学习有明显区别,例如在一些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只要学生投入时间和精力,都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是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却非如此。学生一旦把握了数学学习的规律,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游刃有余,一旦难以把握数学学习的规律,那么学生即使在学习的过程中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难以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针对数学学习的这一特点,教师应该将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齐头并进的方法运用于实际的教学中去,使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都能够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出现了学生数学成绩两级分化的情况,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课堂教学方法单一

受数学学科性质的影响,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注重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那么就会出现单纯的使用讲授法的现象。而在目前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讲授法独霸课堂的情况。教师的教学是为了讲解数学知识点及重难点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一味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而忽视了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只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四)课堂教学环境不活跃

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是进行高强度的脑力劳动的过程,因此,学生的思维越活跃越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环境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活跃的课堂教学环境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进行思维活动。而在实际的调查研究中发现,较之于其它学科教学而言,数学课堂教学的环境不够活跃,使得整个课堂教学气氛比较沉闷,对学生进行有效思维带来了不良影响。

二、解决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引导学生建立有效的数学知识体系

对学生进行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非常重要,随着现代教学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建立有效的数学知识体系。那么,该如何引导学生建立有效的数学知识体系呢?1.加强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教学,学生有效的掌握基础知识是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2.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在学生建立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与帮助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教师有丰富的数学学习经验与构建知识体系的经验,因此,教师的有效指导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构架知识体现的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只有学生通过思考与归纳总结构建的知识体系,才最适合学生自身的数学学习,因此,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要提高构建数学知识体系的意识与能力。

(二)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两极分化现象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不仅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了不良影响,还对整个班级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也带来了不良影响。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缩小学生数学成绩之间的差异,教师应该积极的将分层教学法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每一个学生的数学学习引起高度重视,尤其要对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困难的学生的数学学习引起高度重视,使学生逐步克服数学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实现学生数学成绩的不断转优,实现学生数学学习的齐头并进。

(三)实现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課堂教学之中。高中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会影响一些知识点的表达,学生在理解知识点的过程中会遇到更多的障碍,如果教师能够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那么,知识点通过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教师想要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首先要能够有效把握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这样在实际的教学中才能运用自如,尤其要把握新课改过程中提出的新的教学方法。

(四)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环境

较之于其它学科的学习而言,数学课堂教学更应该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环境。数学学科较之于其它学科而言,显得比较枯燥,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能够降低数学课堂教学的枯燥感,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还能够使学生更好的进行思维活动,使学生的大脑变得更加活跃。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拉近了既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又有助于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总之,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要努力的掌握能够营造良好课堂教学环境的方法,并切实的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好的环境。

学生中考数学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篇9

1、我队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重视和实现安全生产,必须有强烈的安全意识。随着社会的进步,“安全发展”成为社会共识,通过近年来的宣传和教育,我队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有所提高,但与我队的发展水平和管理要求仍有相当大差距,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相对淡薄,安全生产并不能得到普遍和高度的重视。

提高我队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是加强安全知识教育。要在队安委会、安全员例会、二级单位综合例会等会议上就安全政策法规、管理知识、标准规范等开展针对性的学习和贯彻。按要求做好各级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二是搞好安全文化建设。结合我队文化建设,通过经常性的、宣传、教育、竞赛等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引导全队从业人员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逐步形成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共同遵守、带有本我单位特点的安全价值观,实现法律和单位监管要求之上的安全自我约束。

开展系统而针对性安全教育和安全文化建设,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

2、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有待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必要的 规范标准急需建立。

从系统性原则看,我队现有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还不够完整、严密,更谈不上标准化和规范化。由于就规章制度、操作规程针对相关人员缺乏有效培训和学习,故在实际管理和生产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标准是对要求的细化和落实,是具体的要求、具体的指标。1

有了标准,就可以规范人的行为、设备设施的状态、环境条件及管理的细节。我队目前缺乏操作性和实用性较强安全相关的标准。

我队安全工作的重点,一是勘察施工安全,二是消防安全,三是用车安全,对这几方面安全管理作进一步细化和规范并做到标准化,是下一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

安全生产,建章立制在先,通过全员参与,建立健全符合单位实际的制度、规程和标准,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培训,实践中有效运行,及时反馈运行中的问题并修订,形成良性循环。

3、安全检查不够系统和严密,检查质量不高,检查未能做到标准化。

我队安全检查工作抓得较紧,领导重视,多次带队检查,安全管理人员常态化安全检查。但检查多依靠个人的经验和能力,检查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就检查情况发出的指令往往不够坚决,整改措施、要求不够具体和量化,整体效果也就不甚理想。

安全检查前应先对检查对象加以剖析,列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制成安全检查表,根据检查表逐项核对,查找不足,这样就能将个人的行为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减少到最小。

无论是设计安全检查表还是制定标准,一项基础工作就是找出不安全因素,要发动全队职工针对各单位、各专业、各岗位开展查找危险有害因素活动,在此基础上制定安全检查表,同时,查找危险有害因素活动的过程,也是全员安全知识学习、安全意识提高的过程。

安全检查人员安全知识(特别是安全技术)的欠缺,是影响安全检查质量的重要原因。下一步将针对我队所涉及的钻探、建筑施工、临时用电、消防等安全技术加强学习。

4、安全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的安全管理工作,多是被动执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令或根据以往做法简单复制,管理工作缺乏主动性,更谈不上创新,管理水平处于原地踏步状态。

近年来,很多单位都在积极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近期省局也在布置该项工作,对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成为今后几年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国家安监局今年出台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导文件,也可作为为我队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南。

学生中考数学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篇10

一、中学生心理问题主要有六个方面

1.迷茫、困惑导致失落。我总是静不下心来学习,我爱好网络小说,我也想努力,但是我耐性极差,老师我该怎么办?这反映了部分学生的迷茫、困惑源于其自制力差。有的学生今天想学体育,明天想学文科,后天改成艺术&&结果一事无成,学习上又急功近利,投入一点点努力,就急于想得到回报,因此很多中学生感到失落。

2.不良情绪、情感挫折导致暴力。90后一代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多数顺从孩子,被宠爱惯了的孩子,遇到一点点挫折就灰心丧气。他们在集体生活中,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不控制自己的情绪,处理问题只凭一时冲动,不计后果。事实证明,不良情绪会影响学生的精神状态,常使他们为了一点小事,引发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甚至导致命案。

3.学习压力与考试焦虑导致烦躁。焦虑也是学生中常见的情绪障碍,学校和家长过多地看重分数,媒体过多地渲染,都给中学生身心带来巨大的压力。

考试焦虑表现为考试紧张,考前休息不好,考试时出现情绪紧张、心慌意乱、记忆卡壳等现象,学生无法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严重的考试焦虑不仅对学习具有极大的危害,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会造成潜在的威胁。

4.自我中心导致不良人际关系和冲突。90后一代中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性格叛逆,使家庭教育失败的例子增多。部分中学生缺乏必要的交往技能,表现出与人不和,与他人格格不入。

有的学生因学习压力、情绪不良而导致同学之间关系紧张,有些学生受暴力影视和社会不良思想的影响,靠暴力解决与同学的矛盾,甚至纠集社会上黑恶势力到校园打架。云南孟连县某中学8名初三女学生,对一名初二女生小艳施暴,她们将小艳拖进厕所,拳打脚踢,把地上的脏卫生纸塞进小艳的嘴里,场面惨不忍睹,手段十分残忍。

5.粗俗习惯与颓废心态。90后部分学生真假、善恶、美丑、是非观念扭曲,他们认为的社会风尚,即把浅浮当深刻,把庸俗当高尚,把落后当进步,把异类当新潮。如有的中学生整天无所事事,上课睡觉,课后抽烟、喝酒,和社会上的痞子混在一起,暴露出自暴自弃、消极、颓废的心理。

6.学业失败,孤独诱发早恋、迷恋网络。有的学生因学业失败,无心学习,与异性交往过密而不可自拔,出现早恋的情况。早恋生容易因争风吃醋引发校园暴力现象。网上流传的上海熊姐打人视频中,一名被称为熊姐的女生不断地抽打另一名女生的脸,还扯头发、拳击肚子、脚踹小腹。助跑十多米,飞腿踢向女生背部,将其踹倒在地,据知情人说被打女孩抢了熊姐的男朋友。也有很多中学生因对学习丧失兴趣,从而沉迷于网络世界不能自拔。

二、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1.加强价值观和理想教育。中学历史课是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主要阵地,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当学生确立了这种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认识之后,他们在矛盾面前,就会头脑冷静,泰然处之,并且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矛盾、战胜矛盾、解决矛盾,就不会出现心理障碍。

在中学教学中,教师要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一个具有远大理想的人,是不会被暂时的困难和挫折所折服的,会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战胜一切困难和压力。

2.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学校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从众行为中形成健康的心理。如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体育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特长,培养积极的情趣。在活泼、上进的气氛中,学生能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乐于与人相处。合理的竞争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上进心,有助于学生正确对待挫折,主动调节情绪。

3.开展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应开设心理健康课,丰富学生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对学生进行专题教育。如学习方法与心理卫生适应与人际交往考试焦虑及防治矫正不良个性怎样认识自我等。对于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心理咨询活动向学生提供信息、解释问题症结,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心理问题。

4.努力提高教师素质。教师要具有爱心和热情,有广博的专业知识,有健康的心理。教师要懂教育学、心理学,了解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规律,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情感,拉近师生距离,减少因教育失当而引起的学生的心理疾病。

学生中考数学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篇11

【关键词】高职;特殊心理;问题;应对措施

[ 中图分类号 ]G 44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673-5838-(2009)12-0043-02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迅速发展,高职学生日益增多。据调查显示,高职学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特殊心理问题。如何有针对性有区别地进行教育疏导,实现对高职院校特殊心理学生的正确引导,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一个重点问题。

一、高职学生特殊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由于成绩差产生的特殊心理问题

高职特殊心理学生一部分是由学习成绩差所引起的。他们在来高职学校之前已经提不起对学习的兴趣,也没有在学业上获得过成就感。他们都有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认为自己早就被老师、同学、家长和社会看不起,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他们对同学和老师存有戒心,更不愿意与成绩好的同学交往。导致遇到问题不与人交流,容易走极端的个性。

2.由于高考失利产生的应激特殊心理问题

高职学生中有一部分的学生认为自己是高考发挥失常才读高职的,他们往往沮丧、焦虑,一方面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一方面又想再次证明自己。往往在入学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处于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如果不注意引导,很容易引发特殊心理问题。

3.由于家庭问题产生的特殊心理问题

高职学生中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是贫困生,这些学生存在基本生活困难。进入高职学校后要缴纳一定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他们的心理负担。容易产生特殊心理问题。另外,高职学生中有部分是家庭不和、父母离异、单亲家庭或孤儿,这些学生往往心灵上存在某些缺陷。这些学生没有得到来自家庭的良好教育,容易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言行偏激等特殊心理问题。

4.由于不适应集体生活产生的特殊心理问题

现在高职学生一般都已经是90后的一代人,他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较优越,没有与同龄人生活的经历。进入高职学校以后,一般都是几个人共住一间宿舍,朝夕相处。在这种情况下较容易产生矛盾和摩擦。久而久之容易造成学生的特殊心理问题,影响个人的成长。

5.由于青春期产生的特殊心理问题

高职学生大多已经成年,但心理上还很不成熟。他们想承担责任,但由于人生经历有限,对社会的认识还不够,极易因为恋爱、人际交往、社会交往产生特殊心理问题。

6.由于健康原因产生的特殊心理问题

还有极少数生理残缺的学生、患有心理疾患和精神病的学生。生理残缺的学生有着强烈的自卑感和自尊心。患有心理疾患的学生,如果在校期间遭受了一些刺激,容易做出有异于常人的举动。这是需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的特殊群体。

二、高职学生特殊心理的应对措施

1.由于成绩差产生特殊心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教师要加强与这些学生的交流,用更多的耐心和信心对待他们。让他们明白大学是一个崭新的起点,一切都有可能被改变。同时,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了解自己的潜力,发挥自身的特长。要适时找出典型事例激励他们,让他们体会到他们也同样可以在某一方面做得出色,鼓励他们自信、自强、自尊,走向社会,走向成功。

同时,更要注意发现这些身上的“闪光点”。一旦他们思想上有了转变,工作中有了成绩,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2.由于高考失利产生的应激特殊心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对于这部分同学,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要注意呵护他们的自尊心,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可以利用班会的机会告诉他们:高职学校也有优秀的学生,他们毕业之后获得了很高的成就。对于专业学习,要鼓励他们,大学进来大家都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要有学习的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其次,引导学生正确地、全面地认识自己,通过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我,从中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3.由于家庭问题产生的特殊心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要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正确看待自己的家庭情况,正视困难,并相信自己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在毕业之后改变自己家庭的现状。贫困并不是自己犯的错,而是上天给与的催人更加奋进的礼物。

对于家庭不和、父母离异、单亲家庭等家庭的学生,要用亲情以及积极的教育方式感化学生。对性情孤僻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心,帮助他们从失落的阴影中解脱出来。只有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健康地成长。

4.由于不适应集体生活产生的特殊心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应多开展主题班会、心理讲座、班级活动和宿舍活动等,争取利用几次活动的机会让同学们加强沟通、互相了解。在活动中设置一些小游戏、小心理测试和小故事,让同学们学会互相关心、互相谦让、互相包容,在活动中消除隔阂、破除矛盾。若是矛盾特别激化,可以在他们同意的情况下开诚布公的聊天,用一种平和的方式解决。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更多关注这些不适应集体生活的同学的反应,关注他们特殊的心理问题,让他们回到正常人际交往的轨道上来。

5.由于青春期产生的特殊心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在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要做到尊重他们的看法,理解他们的做法,引导他们的想法。对于他们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感情观要明确指出,利用看励志电影、书籍的机会引导他们,指导他们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对于感情问题,不能太加以干涉,又不能放手不管,而是做好異性交往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工作,树立榜样,尽量将他们的思想引导到促进学习和个人发展的轨道上来。

6.由于健康原因产生的特殊心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由于健康原因产生的特殊心理问题的学生是需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的特殊群体。首先,对于生理残缺的学生,应做到一视同仁,让他们树立信心。并号召同学热情给予关心、帮助,并掌握好尺度。另外,若是患有心理疾患和精神病学生,一旦发现症状,需要立即通知其家长,安排其进行治疗,如果可以,应尽量办理休学手续。

高职学生存在的特殊心理问题还有很多,有的是单一原因产生的,有的是几种原因交织产生的较复杂的特殊心理问题。只有掌握相应的应对措施,才能在发现问题时较好地解决。

【参考文献】

[1]贾存廷.“问题学生"形成的原因及对策[J].教育革新,2008(8).

[2]肖晓哲.高校特殊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初探[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5) .

[3]陈叶娣,钟小燕.高职特殊学生心理状况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 .文教资料,2009(6) .

学生中考数学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篇12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落后的课程设计及评价

现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相关教材、配套辅助设计的教辅等内容与较多年前的课程内容相比有了一定的优势, 但总体来说, 其内容形式较为单一并且枯燥乏味。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设计的内容中主要强调学生要对大纲的内容系统性地掌握, 但是并没有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相结合。同时, 在数学的各分支学科或者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流和衔接方面均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不能很好地把握数学的应用过程。

(二) 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课改明确指出, 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但是,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 高考成为人们心中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质量的唯一标准, 对于升学率的高度重视使得应试思维成了整个高中教学环节中的主导, 这些因素是形成教师机械教学和学生被动学习的主要因素。同时, 教师和学生仅仅将高中教材和各种考试试卷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研究, 长期以往, 学生只会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 严重影响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 学生应用意识不足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课程的教学要求中提出不仅要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应用意识。这就是说要在整个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视应用意识的培养。但现代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 更多的是强调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和试卷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这就使学生形成了一种数学仅仅是用在考试中的错觉, 他们感受不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所以很难对数学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认真学习。

(四) 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单一

当前形势下, 高中数学教学还是运用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 大部分数学教师过于注重讲解知识点和学生的习题练习, 教师仅仅是充当了课堂教学的领导者, 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沉浸在题海练习中, 学生的学习变得比较被动, 从而影响了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中数学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 系统了解数学, 建立良好的数学学习观念

数学作为一门较为古老的基础学科, 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推移过程, 它是整个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所以, 教师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将与数学有关的各种文化背景和知识讲给学生, 使他们从根本上理解和掌握数学教学内容。对高中学生来说, 他们对于数学文化内容的理解不深, 仅仅停留在数学考试方面, 所以很难对数学教学产生较为强烈的热情。所以, 教师要动用一切资源和优势, 使学生确切明白数学在现实社会中的实际意义, 认识到通过数学所能解决的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 从而使他们建立良好的数学观念, 对数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学习。

(二) 提高教师水平, 培养综合素质

新课改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要求得比较高, 因此, 教师应当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而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是教师教学水平得以提高的保障。我们可以通过强化教师培训, 促进教师交流, 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 学校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各种培训机会, 用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各个学校之间越来越重视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学科间的交流和互动。这不仅有利于教师对最新学科动态的了解和掌握, 也有助于教师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 注重学生应用意识, 提高综合能力

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不再是单一的教学内容的传授, 它更多地强调的是一种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它不仅仅要求学生对于数学教学中的理论知识进行掌握也要求学生注重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在高中教学过程中更多地是将实际问题和实际场景引入到整个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去, 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实际问题转换为数学问题进行进一步转化和解决, 从而在根本上提升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四) 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数学课程教学中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和深入, 对数学课程内容的教学产生了深远的意义。所以, 在整个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内容结合起来, 使学生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从根本上认识到数学学习的本质和意义, 并在信息技术的使用中将以往无法模拟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模拟。数学教师在保证笔算训练的前提下, 尽可能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各种数学教育技术平台, 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 在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鼓励计算机技术的使用, 就我国的具体国情而言, 在有条件的地区尽量实行计算机教学, 对无条件的地区, 应做到使学生有一定的了解。

(五) 转变评价方式

在现代高中数学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用多种评价方式来改变单一的评价模式。将传统所使用的单一、呆板的评价模式转变为多元、灵活的评价模式。将只重视对学生智力的评价转变到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评价的目的不在于选拨什么样的被评价者, 它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这种方式来促进被评价者的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在整个评价中既关心他们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又要关心他们在整个数学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比如, 将评价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和结果的进行中, 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将教师、学生及学生之间的评价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从而进行不断改进。总之, 使用良好的评价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能力, 从根本上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发展。

总之, 新课改直接影响了高中数学教学, 在新课改背景下, 高中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从而使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最终取得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 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已成为数学教师的必然选择。在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中, 数学教师已经开始逐步接受数学新课程的理念与教学方式, 但在全面落实的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与困惑。基于此, 本文主要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存在的问题,措施

参考文献

[1]顾桂斌, 严东来.观念刷新: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支点[J].中学数学, 2002 (11) .

[2]薛有才.基于高中数学课改的大学数学课程体系改革[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11 (1) .

[3]任兰芳.高中数学课程改革方向的探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0 (1) .

[4]黄凯.浅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J].现代阅读, 2012 (4) .

[5]丁建林.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读与写, 2012 (2) .

上一篇:财预2015-47号-一般债券预算管理办法下一篇:选调生在基层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