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室管理及质量控制(共8篇)
内镜室管理及质量控制 篇1
1 10k V高压室电气安装与施工质量影响因素
1.1 土建工程以及配套工程中出现的施工问题
为了能够达到10KV高压室能够顺利的运作,相关人员在施工时应当事先将孔洞的位置留出,在此情况下,才能保证电气设备在安装中能够正常运作,提高电气安装的整体水平。然而,在实际情况下对配电房进行安装时,电气人员应当和土建相关人员没有进行较好的交流,两者没有对图纸进行仔细的查看,这样就会致使在安装过程时电气工程和土建工程之间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让施工品质也受到影响。
1.2 电气安装过程中交叉作用影响因素
安装人员在对高压室进行安装的前期阶段,设计人员应当和安装人员事先做好详细的交流,根据施工的整体流程以及相关的步骤做好认真的交底工作,从而对电气安装的整体品质进行合理保障。在对电气进行安装时,由于交叉作用很多,倘若没有事先和设计人员以及安装人员做到有效的对接工作,这样就会致使施工品质没有得到一定的保证,进而出现材料浪费的现象,降低了施工的整体品质,致使质量问题的发生。
1.3 电气装置自身存在质量问题
由于市场经济飞速的进步,同样也给市场经营注意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为了能够谋取最大的利益,用品质较差的材料制作出廉价的装置应用在电气工程里面,从而出现一系列的情况发生。
1.4 施工人员的素质问题
一名合格的安装人员应当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并且还应当有较高的素质。与此同时,还应当要有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作风,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具有良好的品质修养等多方面。只有做到以上内容,才能够用规范的行为放在首要位置,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节约成本,提高电气安装的整体质量,从而发挥出更大的作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安装人员通常都会出现素质低的现象,操作不正确等都会对电气安装品质产生一定的影响。
2 10k V高压室电气安装施工技术的要求
2.1 土建施工具体要求
施工人员在对预留预埋的土建进行施工时,应当对基础型钢的相关区域进行合理的设置,依据相关制度应当对高压开关柜、尺寸的具体位置等进行严格的检查,倘若出现不合格的配件应当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对施工的整体流程做到严格遵守;保证预埋件的地方没有错误,高低压中的开关应当合理或者是配件是否具备一定的牢固性。
2.2 母线支架与桥架施工具体要求
施工人员在对母线支架和桥架进行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按照相关的标准对母线支架进行接地步骤的实施,从而减少桥架出现不对称、起翘的现象发生,确保防晃支架具有一定的牢固性。
2.3 电缆敷设具体要求
电缆敷设的整体要求是敷设的电缆要趋向于整体排列,避免交叉情况的出现,固定敷设的电缆并进行线路标号的标注,若没有电路编号,要将电缆型号、规格及起点、终点清晰的标明,确保牢固,并做好标号的防腐处理。按照设计要求敷设管道内的电缆,钢管内不得单独穿入交流单芯电缆。按照设计要求直埋电缆,经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分层压实回填土。设置与实际线路相符的路径标志,确保电缆头终端有与系统相一致的明显的相色标志。
3 10k V高压室电气安装施工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
3.1 施工前期的质量控制影响
在施工前期需要派专业人员采购质量符合要求的电气装置,并签订合同进行验收,确保材料质量合格。相关人员要根据合同中的质量条款的要求,研究施工图纸,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并及时更正,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加强人员施工技术培训,加大贯彻力度,并根据施工的具体难易程度,进行施工方案的制定,最终确保施工质量。
3.2 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3.2.1 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
电气安装的具体施工过程涉及到的施工环节主要有基础型钢安装、高低压开关柜的安装、高低压桥架安装、风管(母线安装等环节)、接地网安装等,在每一个施工环节都应该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电气安装的施工质量符合相关要求。具体的安装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一是施工人员要对电气安装工程的相关规范以及电气工程施工的质量验收相关标准有所掌握,在此基础上指导电气安装施工工作;二是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积极采取相关预防措施,全面检查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部位,加强质量问题的防控;三是对电气设备的安装进度进行质量控制,对设备安装中存在的冲突问题进行综合考量,确保施工工序合理,如在安装配电室电气设备时,安装顺序依次为整体吸音龙骨、墙面吸音板材、高低压设备、二次线、封闭母线、风管、桥架、顶板吸音板材等;四是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确保配电室风管、设备、母线等的平面图设计符合质量标准。
3.2.2 实施质量三检质量
班组自检主要针对施工过程中可以自行解决的质量问题,若出现的额问题超出了施工班组的能力,要向上一级请示,进行处理;质监部门抽检要遵循工序交接报验监督程序,将发现的质量问题解决之后再移交下一工序;竣工之后的全面质检需要公司主管质量负责人、运行维护单位联合进行,共同评定竣工阶段的质量工作,及时处理总体出现的质量问题,确保工程质量。
3.3 竣工移交的质量控制
竣工移交主要质量控制从以下两方面可以看出:一方面是在移交过程中应当对安装完成以后的电气进行检查,检验是否达到符合的标准;在进行竣工移交中应当对相关信息、包括设计的图纸、施工的具体方式等进行仔细检查。
4 结论
总而言之,我们应当满足人们用电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的进步。通过不断的实践总结经验,制定出合理的方案来对10KV高压室运作水平的管理体系以及品质进行有效的控制,从安装情况、施工环节以及品质控制等多方面对其进行改善,应当从自信做起对电气工程做到全面的管理,从而确保我国电气在安装时的品质能够达到一定的要求,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为我国的经济繁荣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念学.浅谈10kV高压室的电气安装施工及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2).
内镜室管理制度 篇2
1、内镜室应实施在院长领导下的科主任负责制,医护人员都必须在有关规章制度下,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
2、内镜室应设负责医师(或主任)及护士长(或护理小组负责人),共同管理好内镜室的日常工作。
3、内镜室工作应严格按“诊疗护理常规”及卫生部、上海市卫生局颁布的有关质控标准进行工作,制定出符合各医院实际情况的内镜室管理制度,使各项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4、内镜室负责医生的职责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完成内镜室日常的诊断与治疗工作。
2)与护士(或护理小组负责人)一起,组织实施有关内镜室的管理规定与制度。3)对下级医生和进修医师的带教工作。
4)负责内镜检查与治疗的质量控制;严格执行内镜检查的预约登记和消毒制度。5)制定各类人员培训计划及业务学习制度,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6)交待有关的医疗建议,解答患者询问。
7)检查及治疗后做好随访工作,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诊断水平。
5、内镜室护士的职责
1)协助做好内镜检查操作前患者与器械准备工作。
2)配合医生完成各种内镜检查与治疗工作,检查治疗过程中,应随时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并协助医师处理病人。
3)负责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工作。
4)收发内镜申请报告、检查报告及有关资料的登记和归档工作。
5)内镜室环境应保持整齐、清洁;工作期间,严禁家属及无关人员入室观看;医护人员在工作时间应集中精力作好本职工作,不做、不讲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6)全部检查结束后将各种物品归位,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各平面,清洗弯盘、活检钳,并打包消毒。
医技科室管理制度——内镜室的工作制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内镜室应每周安排一次例会,布置、总结工作。
7、内镜室应保持好各类资料,如:病人的申请单、内镜报告、内镜图像;消毒检测报告、器械维护记录、检查人数、疾病分类等,并输入电脑予以保存。门诊病人签字的知情同意书应与申请单一起保存;病房病人签字的知情同意书应保存于病案中,将复印件留存于胃镜室。
8、内镜室应制定设备、仪器维修制度,每月月底例行检查内镜室所有登记设备;列出需报废、更换、购置的清单;及时报废陈旧器械,不断补充新器械,以保证日常工作正常进行。
9、内镜检查的申请制度
1)内镜检查必须严格执行申请、预约制度(急诊除外)。申请单必须写明病史、体检(必须测量血压)与相关辅助检查结果、申请检查的目的与要求,及病人有关的资料,并按《上海市内窥镜消毒管理实用手册》要求送相关化验。
2)内镜室在接受申请时,必须按“诊疗常规”要求审查有否该项目检查的禁忌症,从源头上杜绝发生事故的隐患。
10、内镜检查的“告知”制度
1)必须告知病人为什么要做内镜检查,在诊断上能解决什么问题以及它的局限性。2)告知病人内镜检查及治疗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及医生会采取得措施。3)支气管镜检查必须由本人(或委托人)签写“内镜检查同意书”。
4)胃镜检查的高危人群、肠镜检查者、喉镜检查者以及合并其他脏器病变的患者进行内镜检查时,必须由本人(或受委托人)签写“内镜检查告知书”。
下列为内镜手术的高危人群,应作为预防并发症的重点: 年龄≥65岁 重症病人
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肝、肾疾病患者
医技科室管理制度——内镜室的工作制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凝血机制障碍者 疑难、复杂的内镜手术 有神经精神疾病者
11、检查前的准备
1)内镜检查必须作局部或静脉麻醉,麻醉前应询问有否药物过敏史,静脉麻醉必须由麻醉医师进行,且必须在配备监护和抢救治疗设备的情况下进行。
2)术者在检查前核对检查者的姓名,了解检查目的,阅读有关化验及其它影像资料,必要时可再次询问病情。
3)每一检查台必须配备一名护士,检查前确保各种设备、器械性能良好。
内镜检查前病人的准备
病人进行内镜检查前必须由临床医师进行诊察并完成相关的化验检查(如血清学肝炎指标的检查:如乙肝三抗、ALT等),对疑有结核的病人进行支气管镜、喉镜检查时,应作痰抗酸杆菌检查,血液学病原菌检测的有效期为六个月,超过此期限,应重行检测。
凡开放性结核、传染性肝炎、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患者及病原携带者应使用专用内镜进行检查,无条件使用专用内窥镜的,可安排专门时间段内进行,检查结束后,须对内窥镜及其附件按有关规定进行特殊的消毒灭菌处理。
12、检查过程中的质控要点
1)插入内镜后,必须先环扫整个检查区域,对每个解剖位置应确认无疑,不要遗漏检查部位。
2)对病变区域应进行重点检查,注意粘膜隆起性和凹陷性的病变,及黏膜色泽的改变,并对可疑病变处做活组织检查(四块)。
3)检查时护士应在旁协助操作,并配合操作医师观察病人情况的变化。
医技科室管理制度——内镜室的工作制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治疗性内镜质控要求
通过内镜作止血、息肉摘除或安放支架等手术称为治疗性内镜,又称内镜下介入治疗
1)内镜治疗前讨论制度
除急诊内镜外,内镜下的介入治疗均需按外科手术的要求,由科主任(或负责人)组织操作前讨论。
操作前讨论资料准备:病史、目的与要求、有关化验检查或影像检查的资料,必要时准备有关的文献资料。
讨论的主要内容为:治疗的适应症及禁忌症、介入治疗方式、风险及疗效估计、操作人员的组成等。对重大、疑难操作,操作小组须制定操作方案。
2)治疗内镜术前告知制度
操作前操作者应对病人进行查视,且必须由主治医师以上的人员向病人或家属告知手术讨论情况。
告知书主要内容为:内镜治疗的必要性、治疗的方案、主要操作者,可能产生的并发症以及医务人员为防止发生并发症所采取的措施等。
医务人员对病人及家属所提出的问题与疑虑应耐心解释,直至完全同意并在告知书上签字后方可进行内镜介入治疗。
3)内镜治疗前准备
按操作的要求备血,查血型并检查有关出、凝血机制(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等)。检查治疗器械、设备是否俱全,性能是否良好。新开展的项目如须批报,应按有关规定批报后方可开展。
4)内镜治疗中质量控制
操作者与助手(1~2名)应按分工与职责,互相配合,各尽其职。
应严格按医疗常规进行操作,术中如发生“意外”情况,应迅速请相关科室会诊,协助处理。治疗结束后,检查治疗效果以及有否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并做好记录。护士应在旁协助手术者操作,并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对高危人群,须做心电图、脉搏、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监护。
医技科室管理制度——内镜室的工作制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内镜治疗后的要求 书写规范的内镜报告。
按内镜治疗要求开好内镜治疗后医嘱。
内镜治疗后严密观察是否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住院者由床位医生观察,非住院者应告知病人家属进行观察。
作病理检查者,须见到病理报告后再出院。
14、操作结束后注意事项
1)搀扶病人下检查台,并送至休息室,防止发生摔床事件;静脉麻醉者应留观至清醒为止,并由家属陪伴离院。
2)向病人或家属说明检查结果,交代医疗上注意事项。
3)术者应亲自过问病理检查结果,以便修正最初的诊断,必要时可进行复查,或建议做其它检查以明确诊断。提倡首检负责制。
15、并发症的处理
无论是诊断性内镜,还是治疗性内镜,内镜操作均有发生并发症的可能,一旦发生,须积极处理,尽可能使病人的损害减少到最小的程度,并真实保存原始记录与资料,保证后续鉴定工作顺利进行。
1)并发症的严重度:是否构成医疗事故,视有否违反医疗常规、操作规范等。构成医疗事故者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51号《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条的标准、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部长令第32号《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规定分级,另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部长令第30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任四类。
2)并发症的预防
下列为内镜手术的高危人群,应作为预防并发症的重点: 年龄≥65岁;
医技科室管理制度——内镜室的工作制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症病人;
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肝、肾疾病患者; 有凝血机制障碍者; 疑难、复杂的内镜手术。有神经精神疾病者
3)并发症的治疗
术后24小时内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尽早对各类并发症作出诊断、及时处理。应严格按“诊疗护理常规”要求,处理各类并发症。需外科手术的,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4)并发症的原因分析
对已发生的各类并发症,应寻找其原因,认真讨论,总结经验,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各类并发症应按要求进行分类登记,上报备案。
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制度 篇3
一、诊疗区、洗涤消毒区、清洁区,清洗消毒室应当保证通风良好,不同部位内镜的诊疗应分室进行,医护人员需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二、灭菌内镜的诊疗应当在达到手术标准的区域内进行,并按照手术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
三、病人进行内镜诊疗前应进行HbsAg、抗-HCV、梅毒螺旋体、抗-HIV等项筛查,并有记录。特殊感染者应专用或安排在每日的最后时段诊疗。
四、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及灭菌
1.凡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者经外科切口进入人体无菌腔室的内镜及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等,必须灭菌。凡穿破粘膜的内镜附件,如活检钳、高频电刀等,必须灭菌。凡进入人体消化道、呼吸道等与粘膜接触的内镜,如喉镜、气管镜、支气管镜、胃镜、肠镜、乙状结肠镜、直肠镜等,应达到高水平消毒。
2.内镜及附件的数量应当与医院规模和接诊病人数相适应,以保证消毒、灭菌效果。
3.基本清洗消毒设备,专用流动水清洗消毒槽(四槽或五槽)及必备的清洗工具,禁止使用非流动水。
4.内镜用后立即用湿纱布除去外表面污物,按要求送清洗消毒室进行水洗、酶洗、清洗、消毒并按要求计时、登记。5.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内镜时,必须穿工作服、防渗漏围裙、口罩、帽子、手套等。
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的内镜,使用前必须用无菌水彻底冲洗,去除残留消毒剂后,再用无菌纱布擦干。
六、内镜附件必须一用一消毒、灭菌。首选方法是压力蒸汽灭菌,也可用环氧乙烷、2%碱性戊二醛浸泡10小时灭菌,灭菌后的内镜及附件应当按无菌的物品要求进行储存。
七、每日诊疗工作结束,用75%的乙醇对消毒后的内镜各管道进行冲洗、干燥,储存于专用洁净柜或镜房内。镜体应悬挂,弯角固定钮应置于自由位,储柜每周清洗消毒一次。
八、按要求对吸引瓶、吸引管、清洁槽、酶洗槽,冲洗槽进行清洗消毒。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毒剂或者2000mg/L过氧乙酸擦拭。消毒槽在更换消毒剂时必须彻底刷洗。
九、每日定时检测消毒剂的浓度并记录,保证消毒效果。做好清洗消毒等各项登记工作。
内镜室管理及质量控制 篇4
1、质量管理 1.1、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在项目开工前,项目部依据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及公司的质量管理手册的要求,建立了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实行项目经理领导下的主管工程技术、质量管理负责制,各级管理人员质量职责、岗位责任明确。明确项目的质量目标,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1.2、认真执行技术交底制度:在各分部、分项施工前,各专业技术负责人按要求对施工班组进行书面技术交底,交底内容明确了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同事还加强了对施工作业人员的现场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增强了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掌握正确的操作工艺。1.3、严格把好材料质量关:原材料是工程构成的主体,原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此对原材料和半成品必须按照质量标准进行订货、采购、运输、保管。并按规定对进场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结构构件、结构材料进行外形检验、物理化学检验、和力学性能试验,对检验出的不合格材料立即清理出场。1.4、强化工序控制:严格按照规定做好各项检验。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并积极协助施工班组解决好出现的质量问题,确保合格工序顺利转入下到工序。加强对项目施工中的关键工序、特殊工序的监督、检查和旁站工作,坚持做好三检制度。由于对工序施工进行了严格的质量管理和控制,确保了施工质量的一次合格率,减少了返工时间,确保项目高质量、高标准的按期完成。1.5、工程资料的管理方面:在隐蔽、分部、分项验收前组织各班组进行自检互检,合格后通知项目部进行验收,并及时做好工程验收记录。项目部组织各专业技术负责人根据想吃测量的有效数据,配合资料人员认真填写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验收记录数据填写准确,能真实地反映工程的实际施工质量。1.6、加强成品保护:对安装好的成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从项目开工时,既制定了成品保护的有效措施,包括设施这准备和人员的管理,同事还对作业人员进行成品保护意识教育。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交叉施工作业面较大,给成品保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项目部通过区域包干和负责的管理方式,有效的杜绝了人为损坏的现象发生,为业主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2、文明施工管理: 2.1、:按标准化工地的要求进行管理,建立了职工文明公约、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宿舍卫生制度、值日班制度、工地防火制度、食堂卫生管理制度等。现场各种临时设施周边设置稳固、安全可靠、整洁美观。施工现场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的标语悬挂整齐,字体、颜色一致。现场施工机具、施工材料的对方安中医的布置要求进行设置,做到整齐划一。2.2、作业区域的管理:由于与土建的交叉作业多,为保证洁净区域和一般作业区域的施工环境,加强文明施工责任制的落实,项目部按区域划分,明确区域文明施工负责人,有力的保证了现场的施工环境的清洁整齐,同事项目部组成一支专业保洁队伍,负责日常的清扫和保洁管理工作。为保持现场的整洁,要求各施工班组在当天施工完毕后,做到工完、料净、场清。产生的废弃物统一堆放在指定地点。
3、安全管理 3.1、监理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从项目开始,就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安全管理保证体系,并建立健全了项目施工的各级人员安全管理保证体系,有项目安全质量部全面负责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并与所有参与施工班组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施工过程中,要求全体施工作业人员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技术规程,做到安全生产有布置、有检查、有整改。
3.2、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认真宣传和贯彻国家的安全生产的法令法规,坚持把安全工作的重点放在预防上,由于项目的施工工期短,任务重,施工面大,交叉作业多,又先后经历了多雨和酷热,各种安全隐患多等特点。项目部要求个专业技术负责人,在布置生产任务的同时认真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提高作业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他人伤害。3.3、加强施工作业人员的进场教育工作:项目部对每一位参与项目施工的作业人员,再进场施工前对其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培训,要求所有作业人员严格左手安全操作规程,提高自我保护意识。3.4、严格进行早会教育工作:在项目部统一的要求下,加强了对安全工作的领导,每个班组在施工前尽心至少不少于5分钟的安全讲话和交底,做到警钟长鸣。3.5、严格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检查: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加强了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监督力度,坚持每天对施工现场进行巡视、监督和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及时下令整改,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并坚持开展每周安全例会制度,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讲评,同时还利用工地上的黑板报进行事故隐患和事故苗头的通报。并根据安全出发条例进行经经济处罚,使每位职工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杜绝事故的发生。由于重视了对质量、安全的管理,再加上项目部的严格检查督促,所以工地上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确保了工程质量和工期顺利完成。
项目部还可组织各施工班组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对彩钢板安装、洁净风管的制作安装、电气照明的安装、管道的安装等几项内容进行质量攻关,经过多次的PDCA循环,始终将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PDCA循环又叫质量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最早由休哈特于1930年构想,后来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在1950年再度挖掘出来,并加以广泛宣传和运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纠正)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
1、P(plan)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规划的制定。PDCA环(2张)
2、D(Do)执行,根据已知的信息,设计具体的方法、方案和计划布局;再根据设计和布局,进行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3、C(check)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
内镜室管理及质量控制 篇5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对杭州市2012年5月-2015年5月4所三级医院与5所二级医院血液透析室的院内感染控制管理情况进行调查。
1.2 方法
根据《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等进行现场评估[2],评价指标为透析液、基本情况、病案管理等,共计100分。由杭州市感染管理专家与血液透析专家组成调查组,于调查前1个月进行集中培训,讨论并统一此次调查与评估方法,最后以实地检查和查阅资料等相结合方式进行本次调查。为保障此次调查的质量,调查组对考核目标医院的管理人员进行访谈,讨论分析医院院内感染方面的不合理之处。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调查与评估发现,杭州市三级医院总分为(95.1±3.7)分与二级医院(89.9±6.7)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8,P>0.05),各级医院均存在血液透析室辅助用房少和工作流程及环境布置不合理等问题。其中在水质监测方面,三级医院得分为(9.6±0.3)分,高于二级医院(7.1±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P<0.05)。见表1、表2。
3 讨论
目前发生在医院血液透析室的院内感染问题逐渐增多,已引起广泛关注。在血液透析室做透析的大多为肾功能衰竭患者,这一人群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易出现感染状况。据相关研究发现[3],美国2001年大约有27.7%的血液透析中心至少有1例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这种由血液透析引发的感染不但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导致并发症的发生或加速患者死亡。因此,预防院内感染十分关键和紧迫。
经评估发现,杭州市三级医院总分为(95.1±3.7分)与二级医院(89.9±6.7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8,P>0.05),总体情况尚好;但各级医院均存在透析室辅助用房少、工作流程及环境布置不合理等问题。透析用水由普通自来水经过过滤、软化、活性炭吸附及反渗等处理形成,任何环节的消毒处理不完善、不及时都会导致循环水和透析机中存在细菌,此次水质测评中,三级医院得分高于二级医院,说明目前杭州市二级医院在血液透析室院内感染控制管理上存在不足,亟需加强管理,严格各个流程。二级医院规模相对较小,其检测设备相对落后,检测样本有限,部分二级医院透析水检测仍处于送往三级医院进行检测的情况,但由于路途较远,导致检测时间延长,难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透析液发生污染除与透析用水有关外,与盛放配制用液的塑料桶、配制环境的空气污染、透析液吸取过程中空气伴入和透析仪器的定期消毒等都有关。国内多所医院的调查资料均显示反渗水、透析液污染严重,应加强透析液配制管理。此次调查各级医院透析液及透析器均合格。医疗机构必须根据相关管理规范加强监测,完善相关操作规范,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为患者提供更规范、更安全、更经济和更有效的血液透析治疗。
4 建议
4.1 完善管理制度,健全监管体系
完善相关制度,细化每一项操作,提高医务人员的执行能力,由科室主任负责落实。将重点操作环节流程制作成手册,并发放至每位医务人员[4,5,6,7,8]。医院感染管理科需加强对措施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及时指出现存或潜在的危险问题,并要求科室严肃整改。
4.2 加强工作流程规范及环境合理布局
合理配置水处理间、透析区及透析机等设备,改善各级医院环境布局不合理、工作流程不规范及医院透析室辅助用房不足等问题。医院需划分普通患者血液透析区域及患者隔离区,同时设置工作人员与患者专用通道等。合理规划设置更衣室和库房,既方便医务人员工作,又为工作流程规范提供条件[9,10]。调查显示,部分医院尚存洗手水龙头少及无脚踏式或感应式水龙头,甚至部分医院未设置洗手池。需加强医务人员院内感染控制意识,加强操作规范及消毒隔离知识培训。加强医务人员洗手知识培训,定期开展洗手卫生知识讲座及宣传工作,尤其对医院新进人员实施岗前培训及考核。在洗手处悬挂洗手操作指引,指导医务人员正确洗手。医院需成立专门感染管理及质量控制管理小组,加强监督,并不断对洗手设备进行更新及完善,将所有洗手设备换成脚踏式以提高洗手效果。同时配置干手等设备,缩短洗手时间,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11]。
4.3 加强透析用水监测
二级医院大多分布于杭州市周边县等区域,血液透析技术开展相对较晚,对透析用水的监测项目不全,同时未能有效地对残留消毒剂进行检测。建议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面开展透析用水的监督监测。
4.4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流程及消毒隔离制度
目前医院因受其工作场地等限制而取消透析器复用,更改为一次性透析器。为避免交叉感染,医院治疗间透析机不能混用,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隔离制度。集中采购一次性医疗器械,并加强医疗器械复用管理,严密监测医院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正确处理医疗废弃物。医务人员需做好防范措施,以免被血液飞溅或锐器所伤,同时严格执行医院各项操作流程[12]。加强对医院透析室空气及物体等病原学监测,定期对透析器入口液及反渗水等进行细菌学检测,定期更换反渗膜及细菌过滤器。
参考文献
[1]贾翠梅,娄景秋,丁伟芳,等.目标管理对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控制的效果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2):3087-3089.
[2]王波,刘劲松.承德市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监管现状调查[J].河北医学,2013,19(12):1927-1929.
[3]高海娥,王丽萍,肖秀丽,等.环节质量控制在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7):1787-1788,1791.
[4]李艳,杨永杰,郝光,等.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的管理现状及控制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134-135.
[5]张雪棉,王晓青,王淑珍,等.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控制规范化管理的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20):162-163.
[6]刘竹,叶庆临,马林,等.血液透析室院感管理现状及对策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349-351.
[7]甘和平,林建海,何静怡,等.上海市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13,20(1):25-28.
[8]张静,周泉.18所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调查分析[J].安徽医学,2014,35(2):234-235.
[9]汪萍,胡萍.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7):4301-4302.
[10]李松,孙希彩,潘晓静,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2):385-386,392.
[11]贾翠梅,李芳芳,丁伟芳,等.血透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控制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9):108-109.
内镜室护士职责 篇6
1.在科主任领导下进行工作。
2.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不无故离岗。
3.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准确及时的配合医生完成各项工作,及时送检组织标本。
4.与患者沟通,认真做好检查前、中、后的告知工作,检查中随时观察病人生命体征,保证检查顺利进行。
5.认真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各种检查镜每日使用前后按规范浸泡、清洗;紫外线空气消毒及时;室内物品表面及地面每日两次用消毒液擦拭;水池清洁消毒彻底;医疗垃圾按规范分类,操作后严格终未消毒。
感染科护士职责
1.在护士长的领导下进行工作。
2.熟练掌握感染性疾病护理知识,技能和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
3.熟练掌握常用消毒液的配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监督消毒隔离措施,落实到位。
4.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各项护理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正确执行医嘱,准确及时的完成各项护理工作,严格执行查对及交接班制度,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5.负责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登记工作,对就诊患者进行卫生宣教,指导经呼吸道传播的患者戴口罩,并引导患者到指定地点候诊。
6.做好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工作,经常巡视病房,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及时救治。
7.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做好医疗废物管理工作。
8.协助医师进行各种治疗工作,负责采集各种检验标本。
9.在护士长的领导下,参加护理教学和科研,做好病房管理,物资药品请领保管等工作。
预防保健科护士职责
1.在科长领导下开展各项工作。
2.认真履行岗位职责,遵守各项管理制度。
3.做好传染病疫情报告,及监测管理工作。
4.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免疫、接种工作,保证预防接种安全。
5.认真做好消毒隔离工作,操作后严格终未消毒。
6.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好各种登记。
7.参加各类业务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院感科护士职责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协助医师完成全院各科室医院感染病例的查询、收集、整理、汇总及登记。
2.参与各科室、部门有关消毒灭菌、隔离制度、职责、措施的制定,并督促具体落实情况。
3.每年2次对本院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的相关证件进行审核并备案。
4.做好全院有关空气、物体表面、消毒药械、医务人员手、灭菌后物品等采样工作。
5.发现有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参与流行病学的调查工作并协助相关控制方案的实施。
6.及时掌握和推广各种新的消毒、灭菌方法和监测方法。
7.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科主任。
8.了解医院感染防治知识的进展,积极参加科研工作。
五官科门诊护士职责
1.提前进诊室,准备开诊工作。
2.负责诊室内药品、器械、食品等摆放整齐。
3.熟练掌握本科常用器械、药物的方法。
4.热情接待患者,多巡视、勤观察,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5.认真执行技术操作常规,及时递送调好的材料和药品。
6.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做好口腔科物品器械的打包高压消毒。
7.维持就诊秩序。
内镜室规章制度 篇7
一、内镜室基本设施的要求
1、内镜的清洗消毒应当与内镜的诊疗工作分室进行。2、不同部位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分室进行;如胃镜、肠镜的诊疗工作不能分室进行的,也可分时间段进行。
3、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的设备应当分开。
4、灭菌内镜的诊疗应当在达到手术标准的区域内进行,并按手术区域要求进行管理。
5、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内镜时,应当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渗漏围裙、口罩、帽子、手套等。
6、内镜及附件如活检钳等的数量,应与接诊病人数相适应,以保证做到一患一灭菌。
7、基本清洗消毒设备:专用流动水清洗消毒槽4-5槽(水洗槽、酶洗槽、清洗槽、消毒槽加盖、冲洗槽)、负压吸引器、超声清洗器、高压水枪、干燥设备、计时器、通风设施等。
二、内镜室的基本管理要求
1、负责内镜清洗的工作人应严格按照卫生部2004年颁发的《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要求,认真做好内镜的清洗、消毒、储存及管理工作,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从事内镜诊疗和内镜清洗消毒工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熟悉掌握内镜的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3、工作人员在诊疗清洗消毒过程中,要增强防护意识,戴好防护用品,严格按照标准预防原则进行各项操作。
4、建立各类内镜清洗消毒登记本,登记内容齐全:并按要求定期做好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消毒液浓度监测,并做好各项监测记录。
5、院感科负责对全院内镜的清洗消毒质量及储存方法进行监督管理。
6、每日工作结束后,必须按《内镜规范》要求对内镜清洗消毒的设备,物品和环境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待备用。
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灭菌的原则
1、凡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者经外科切口进入人体无菌腔室的内镜及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等必须灭菌。
2、凡穿破粘膜的内镜附件如活检钳、高频电刀等必须灭菌。
3、凡进入人体消化道、呼吸道等与粘膜接触的内镜如喉镜、气管镜、胃肠镜等应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高水平消毒。
4、内镜及附件用后应立即清洗、消毒或者灭菌。清洗消毒、灭菌时间应当使用计时器控制。5、禁止使用非流动水对内镜进行清洗。
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灭菌流程表
水洗
硬式内镜的清洗消毒方法与步骤
一、硬式内镜的清洗步骤、方法及要点包括:
1、使用后立即用流动水彻底清洗,除去血液、粘液等残留物资,并擦干。
2、将擦干后的内镜置于多酶洗液中浸泡刷洗,时间按使用说明。
3、彻底清洗内镜各部件,管腔应当用高压水枪彻底冲洗,可拆卸部分必须拆开清洗,并用超声清洗器清洗5-10分钟。
4、器械的轴节部、弯曲部及管腔内用软毛刷彻底刷洗,刷洗时注意避免划伤镜面。
二、硬式内镜的消毒或者灭菌方法及要点包括:
1、适用于压力蒸汽灭菌的内镜或者内镜部件应当采用压力蒸汽灭菌,注意按内镜说明书要求选择温度和时间。
2、环氧乙烷灭菌方法适用于各种内镜及附件的灭菌。
3、不能采用压力蒸汽灭菌的内镜及附件可使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10小时灭菌。
4、达到消毒要求的硬式内镜如喉镜、阴道镜等,可用煮沸消毒20分钟的方法。
5、用消毒液进行消毒、灭菌时,有轴节的器械应当充分打开轴节,带管腔的器械腔内应充分注入消毒液。
6、采用其它消毒剂、消毒器械必须符合《消毒管理办法》的规定。具体操作方法严格按使用说明。
7、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的硬式内镜,消毒后应当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再用无菌纱布擦干。
8、灭菌后的内镜及附件应当按照无菌物品储存要求进行储存。
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一、消毒剂浓度必须每日定时监测并做好记录,保证消毒效果。
二、消毒后的内镜应当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灭菌后的内镜应当每月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
消毒后的内镜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20cfu/件,不能检出致病菌;
灭菌后内镜合格标准为:无菌检测合格。
三、采样方法:检测采样部位为内镜的腔面。用无菌注射器抽取10mi含相应中和剂的缓冲液,从待检内镜活检口注入,用15mi无菌试管从活检口收集,及时送检,2小时内检测。
四、使用酸性氧化电位水全自动消毒机时必须在氧化还原电位(orp)≥1100mv,酸性水ph值≤2.7及酸性氧化电位水中含有25~60mg/l有效氯的条件下进行操作。
内镜室护士工作职责
一、负责指导和监督内镜室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标准预防的原则,正确防护,有效预防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
二、熟悉掌握内镜清洗、消毒、储存的工作程序及要求,熟练掌握内镜清洗消毒设备的操作规程、程序、性能及注意事项,确保内镜安全使用。
三、工作中正确掌握内镜持镜和悬挂法,对内镜和附件要轻拿轻放,避免意外损害。
四、负责使用、维护、管理好清洗、消毒的各种设施及设备,定期检查保养,设备出现故障要及时检修。
五、做好各类内镜的清洗、消毒登记工作,登记内容包括:就诊病人姓名、使用内镜的编号、清洗时间、消毒时间以及操作人员姓名等事项。
六、按《内镜规范》要求每季对消毒后的内镜进行生物学监测:每月对灭菌后的内镜进行生物学监测;消毒剂的浓度必须每日定时监测并做好各项监测记录,保证消毒效果。
七、每日工作结束后,必须对吸引瓶、吸引管、清洗槽、酶洗槽、冲洗槽内镜清洗消毒的设备按《内镜规范》要求,彻底清洗消毒,待备用。每日对室内环境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地面和物品用300-5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拖擦。篇二:内镜室管理制度 内镜室管理制度
内镜室是内镜检查操作的场所,为使内镜检查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避免差错事故,保证病人安全,特定如下制度:
一、内镜检查必须保持环境安静整洁,室内严禁吸烟及高声谈笑。
二、检查前须核对检查申请单,注意有无检查标忌症,对待病人态度应和蔼亲切,关心体贴,做好术前的宣传解释工作,尽量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
三、工作人员在进行检查操作时,必须严肃、认真、细心,以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位病人,检查过程中必须思想高度集中,即要认真检查脏器的病变,又要注意患者的反应,注意保护性医疗制度。
四、检查完毕,应当向患者嘱咐术后注意事项,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检查结果,指导患者支有关临床科室进一步作相应的治疗和处理。
五、内镜检查时除个别危重病人或行动不便的病人,需家属陪护外,其他情况非本室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内镜操作室。
六、做好日常登记预约工作,内镜检查的预约时间,应由内镜室护理人员负责。若病员因故需要更改检查日期(如提前或推迟)者,须事先通知内镜室护理人员,以便作相应调整。
七、所有内镜检查申请单必须交费后方能登记预约,不得赊欠。
八、负责登记预约的护理人员,在患者或家属预约时,必须作好内镜检查的各项术前准备的交待解释工作,以保证内镜检查的顺利进行。
九、逐日登记检查人次,各种内镜的使用次数,按时上报各种统计报表。
十、每次内镜检查结束后,必须整理好各种器械、物品,并作好内镜室的卫生工作,使内镜室始终保持整齐、清洁。
十一、各种检查记录应保管员好,建立档案,经过批准和登记手续后才能借出。篇三:内镜室制度
内镜室仪器保养制度
内镜是一类精密、贵重的光学和电子仪器,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切实执行其保养维护制度,具体做到严、查、细、净、冲、存。l、严:即严格的管理制度。建立仪器的操作规程,建立仪器的使用维修登记档案.并由专人负责:禁止不熟悉仪器性能者使用仪器。
2、查:即术前要对电路各部分及仪器各部件集资细致检查,看电路、导线接触是否良好,电压是否合乎要求,仪器各部件性能足否正常,内镜是否有渗漏现象。使用中要严格按仪器操作规程使用;使用后要依次关掉各电源开关,最后要加盖仪器防奎置。
3、细:即细致。在进行安装、操作、洗涤内镜时须轻拿、轻放、轻取、轻操作:洗涤内镜时要稳当,切勿让内镜碰掩与过度扭曲,以免损坏内镜。
4、净:即洁净。内镜及其附什要严格按到2004版清洗消毒规范要求清洗消毒或灭菌储存。
5、冲:即冲洗。内镜及附什在“净”的基础上,为了防止气水堵塞,耍尽可能多冲洗送气、送水管道。对做完胃潴留、肠道清洁不良、消化道出血、活检患者、内镜检诊时间较长者勿必彻底进行冲洗。对做完一般病人也要尽可能多冲洗,最多3—5个病人要冲洗一次。
6、存:即保存。内镜使用后要规范保存。要求当天使用后,内镜均要在彻底清洁、消毒、干燥、保养(测漏、头端无水酒精擦拭、镜身无水酒精擦拭、按扭上油等)后储存于专用镜柜(悬挂、稳妥),并定时开启紫外线消毒。
内镜室工作制度
1、接诊病人要做到首诊负责制,要密切结合临床,注意患者的轻、重、缓、急;对急、重症患者优先诊疗,确保“急诊绿色通道”。需预约时间的检查应详细交待术前注意事项。
2、认真履行岗位责任制和各类人员职责,做到既有明确的分工,又能充分的协调与配合。
3、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规章(如内镜的操作规程、内镜清洗消毒规程、内镜质控措施、内镜消毒监测及保养维护等);接诊病人时,要查问病史,体查,审查申请单是否符合规范,掌握禁忌症;内镜诊疗时应认真负责、难病要会诊讨论。操作力求轻巧、细致、全面,严防并发症。
4、术后按规范清洗消毒内镜;按规范及时填发报告,对做粘膜活检病理者,术前应亲自过问病理检结果,以便修正最初的诊断,必要时可进行复查,或作其它检查,直至明确诊断为止。
5、归档保管好种检查记录,未经批准的各种医疗检查记录及登记不得借出。内镜室护士每日工作流程 l、着装整齐,持牌上岗,上班要提前相当时间做好检查前的相关准备,如仪器的准备,一次性用品及清洗消毒等准备。
2、按秩序安排患者检查,接患者申请单时,先要询问患者是否做好了术前准备,如胃镜的空腹或肠镜检查的清肠,是否愿用术前药物如胃镜胶等;并做好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等相应准备。
3、协助病人摆好体位,宽衣解带,胃镜时取左侧卧位躺于诊查床上,头部与床成一水平线,头下垫一治疗巾,嘴对弯盘,下肢屈曲,张嘴咬住牙垫,做深呼吸的动作。肠镜时按相应的体位及相关配合。
4、术中协助医师插镜,取活检、息肉摘除及各种内镜治疗;随时注意观察患者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协助医师处理病人。
5、完成一例检查或治疗后按顺序关闭主机→冷光源,分离连接器与注水瓶、吸引管,取下内镜,按“内镜清洗,消毒规范2004”进行清洗、消毒。
6、收集病理标本并及时送检。
7、完成全天检查治疗后按顺序关闭主机→电视显示屏→冷光源→吸引器;分离连接器与注水瓶、吸引管,取下内镜按“内镜清洗、消毒规范”进行终末清洗、消毒。
8、把消毒好的内镜稳妥的悬挂放在储镜柜内,整理用物,关水闸。储镜柜应每周消毒一次。
9、关闭电脑、打印机、显示屏,切断电源、开紫外线消毒内镜室l小时、门窗安全上锁。
10、相应资料的登记归档。
内镜室清洗消毒灭菌制度
1、内镜室内要合理分区:应分为清洁区、检查区、清洗消毒区等;不同部位内镜诊疗应分室进行,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与消毒设备应分开并分室进行。
2、使用合格消毒液与消毒器械,并应按规范使用、检测与登记。
3、严格遵守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与灭菌原则。对穿破粘膜的内镜附件,如活检钳等须灭菌;对进入人体消化道的胃肠镜要高水平消毒。
4、严格按内镜及附什的清洗消毒步骤、方法及要点进行。如当天工作前对要使用的内镜再次消毒:每检诊一位病人要按规范(擦拭、水洗、酶洗、清洗、消毒、冲洗、干燥)程序清洗消毒。当日不再继续使用的内镜行终末消毒。内镜附件如活检钳等在按规范清洗、干燥的基础上行灭菌处理。
5、规范清洗、消毒及使用内镜诊疗相关用品:治疗单、检查床单、枕套、口圈、弯盘、活检钳、内镜注水瓶及用水、注射器及注射用水、清洗纱布、吸引瓶与吸引管、清洗槽、酶洗槽、冲洗槽、内镜贮存柜。
6、工作人员在操作、消毒内镜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内镜的清洗与消毒规程
每次镜检结束后立即用湿纱布擦去外表污物,并反复送气送水(10秒以上),然后取下内镜送清洗消毒室清洗与消毒。
清洗消毒的步骤、方法及要点:
1、水洗:用槽式流水神洗、一次性纱布擦洗镜身、操作部:用清洁毛刷清刷各按钮及活检通道与导光软管的吸引管道;用吸引器及全管道灌流器反复抽吸。内镜附件用后先放入清水中,用小刷刷洗钳瓣内面和关节处,洗后擦干。
2、酶洗:将水洗后且擦干的内镜与附件放入酶洗槽中一人一浸泡(多酶洗液的配置及浸泡时间见说明书),用注射器抽吸100ml酶洗液冲洗送气送水管道:用吸引器吸引酶洗液以酶洗活检钳与吸引管道。
3、清洗:将酶洗后的内镜用水枪或注射器彻底冲洗各管道及镜身外表以去除残留的多酶洗液及污物,然后用50ml注射器冲干各管道水分,以免稀消毒剂。
4、消毒:一般病人用2%碱式戊醛浸泡10分钟以上(泡前内镜要擦干水分、各孔道用注射器注满消毒液、非全浸式内镜操作部必须用清水擦拭后再用75%乙醇消毒)即可;结核杆菌等特殊感染病人使用后的内镜要浸泡45分钟以上。当日不再使用的内镜应延长消毒时问至30分钟。附件的消毒:活检钳等要一用一灭菌(压力蒸汽灭菌或2%戊二醛浸泡10小时以上);弯盘、敷料缸等用压力蒸汽灭菌;非一次性口圈、注水瓶、连接管可用高水平无腐蚀化学消毒剂消毒,消毒后无菌水冲洗干燥备用;注水瓶用水为无菌水,每天更换。灭菌后的物品按无菌物品储存。
5、冲洗与干燥:内镜从消毒槽取出前,清洗消毒人员更换手套,用注射器向各管道注入空气以去除消毒液;然后将内镜放于冲洗槽,反复用流水冲洗与抽吸;再用纱布擦干内镜外表,抽干各管道水分,取下清洗时用的各种专用管道及按扭,换上诊疗用的各种按扭及附件即可用于下一病人。
6、存储:每曰诊疗结束后行终末消毒(2%戊二醛浸泡30分钟),最后用75%的酒精对内镜各管道进行冲洗、干燥,存贮专用洁净柜内(悬挂、稳当);镜柜每周消毒一次。
7、其它:吸引瓶及吸引管清洗后,用500ml/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刷洗干净,干燥备用;清洗槽、酶洗槽充分刷洗后,用500ml/l含氯消毒剂擦拭。每日工作前,必须对当日使用的内镜再次消毒(2%碱式戊醛浸泡20分钟以上)。方可用于病人检查。篇四:内镜室护理工作制度
内镜室护理工作制度 1.内镜室工作人员必须履行岗位职责,严格左手各项工作规范,进入工作区需按规定着装。
2.预约检查时应详细交代检查注意事项。3.检查前应详细阅读申请单,熟悉病史和检查项目,了解病人是否按要求做好准备。传染病患者,应给予最后检查。
谈内镜室护士的工作特点 篇8
1 要充分重视检查治疗前的信息沟通
1.1 积极开展医护合作式健康教育。
消化内镜是一项侵入性操作, 大多数患者对此项技术了解甚少, 普遍认为此项诊疗痛苦大, 对诊疗的安全性也存有疑虑, 存在畏惧心理。因此, 在检查治疗前, 内镜室护士应耐心细致地给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同时主动向经治医师了解患者检查治疗方案, 与医师共同探讨患者心理、家庭、社会情况等, 针对不同患者的特点, 相互反馈信息, 及时进行沟通, 以增强护理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 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减少医务人员工作能力及业务水平之间的差异性, 使患者及家属能从不同方面获得一致的健康帮助, 促使患者主动配合, 以最佳的心态进行诊疗[2]。
1.2 器械准备:
依据诊疗方案, 严格按要求做好医疗设备、器械、各种物品及精神上的准备, 保证内镜医疗设备及附件状态完好, 满足检查治疗的需要。注意了解掌握不同医师的个性、诊疗习惯及操作特点, 包括:手套型号、使用器械的特殊要求, 因人而异地做好各项器械准备工作, 尽量做到尊重并满足医师个性特点, 避免因备品不当而影响诊疗进程或医师情绪的情况发生, 主动为医师提供人文关怀。内镜室人数比较大, 器材也较多。应保持良好的清洁环境。每日应用紫外线照射消毒, 定期做细菌培养[3]。患者所用活检钳口垫之类均为一次性。器械应定期消毒。凡被患者血液污染过的2%或二醛浸泡10 h以上干燥后备用。医护人员工作营穿好工作服、操作符、戴口罩、帽子、带一次性医用手套, 手指有伤口的要做好自我保护, 每次操作后均按规定洗手, 可减少交叉感染。
2 强调搞好检查治疗中的协作配合
2.1 端正思想, 树立全局意识。
在检查治疗中, 首先要在思想上树立医护工作是一个整体的概念, 二者缺一不可, 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处理好医护关系。医护之间要互相尊重, 互相信任。双方都要充分认清自己的工作职责和作用, 一切以诊疗工作和患者为中心, 凡事要协调商量好, 在分工明确的前提下, 互相理解支持, 搞好协作。对易出现的安全隐患和容易疏忽遗漏的细节应相互提醒, 将差错事故消灭在萌芽中。
2.2 注重与患者的交流。
由于内镜的检查分胃镜、肠镜、支气管镜等多项检查, 所以内镜的医师因轮流工作每周操作的内镜也有所改变。内镜室的患者来自社会各方面。他们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都有很大差异, 因此对医护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患者是服务的对象, 因此护士要处理好医患关系。
首先要认真接待每一位就诊患者。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 是他们有一种依赖和安全感。创造良好的医患关系, 向他们讲解检查中航怎样做好配合, 尽量减少病痛。对于复诊的患者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 安排他们熟悉的或者上次出诊的医师为他们复诊。如做不到, 应予以解释, 并安排他们信任的医师。
内镜护士要对患者充满爱心。及时发现需要照顾的患者, 对离休干部、年老幼童, 他们往往需要更高资质的医师为他们诊治, 如条件允许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4]。对于患者提出的不合理要求, 要耐心劝阻, 以维护广大患者利益。对于特殊治疗的患者, 如多发性肠息肉, 应安排在观察室观察, 待稳定后方可离开。对于麻醉下进行检查治疗的患者操作中护士应注意观察患者, 如有异常, 立即停止操作。
2.3 规范医护人员的语言交流。
内镜室护士的工作, 除了做好检查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外, 某些治疗是与医师内镜下同时操作进行的。如镜下取病理, 电灼胃息肉, 镜下取异物等。因此, 内镜护士的工作必须得到医师的支持与认可, 尽可能是护士的工作情绪保持在良好的状态下进行。检查治疗中医护人员态度要严肃认真, 相互之间的语言交流要简练、清晰、明确, 对关键词语或不明确事项护士应重复询问一遍, 以免发生误解。切忌语言答非所问、含糊不清, 不懂装懂。严禁在诊疗过程中说一些与检查治疗无关的话题[5]。否则, 一方面容易分散医师注意力, 影响操作质量;另一方面还会给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极易引发护理纠纷。
2.4 注意医护人员之间的操作配合。
消化内镜检查治疗是一项专门技术, 需要医师与护士共同操作完成, 因此决定了内镜护士必须是具备良好专科理论和娴熟操作技术的专科护士, 同时又要求护士在操作过程中与内镜医师要密切配合, 协作完成内镜检查与治疗。任何一方的业务技术不过硬、医护配合不默契, 都可能影响内镜检查治疗, 引起医师或护士不满意而产生医护矛盾。作为内镜室护士要重视每一次检查和治疗, 熟悉且掌握内镜检查治疗的每一步骤, 每一环节。工作时要精力集中, 严格按操作常规操作, 动作要稳、准, 积极认真, 满足医师对护士角色的期望。只有医护操作熟练, 配合默契, 才能使内镜检查治疗的质量和工作效率得到保障。
3 要认真关注检查治疗后的信息沟通
3.1 加强诊疗后的信息传递。
检查治疗后, 内镜室护士要及时向门诊和病房经治医师汇报患者情况, 向病房护士交代注意事项。加强治疗后患者访视, 了解掌握患者后续情况。以不断改进护理操作技能和工作方法, 保证内镜检查治疗护理工作的良性循环。
3.2 注意交流总结。
检查治疗后, 内镜室护士应注意征求内镜医师意见, 就检查治疗操作情况总结经验, 交流体会, 了解专科医学发展动态, 提高业务技术水平。通过沟通和交流也增进了医护人员的相互了解和感情。
消化内镜检查治疗工作的成功或顺利与否, 不仅取决于内镜医师的技术水平的高低, 还与内镜室护士配合的优劣程度密不可分。内镜室护士在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娴熟操作技能的基础上, 必须掌握有效的医护沟通技巧, 处理好医护之间的关系, 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 通过医护默契的工作配合, 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赢得内镜检查治疗的进步与成功。
关键词:内镜室,护士,工作特点
参考文献
[1]郑东萍, 陈彩芳.内镜护士如何实施ERCP健康教育[J].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2004, 5 (5) :22-24.
[2]周霞, 汪毅, 张燕, 等.帮助患者做好内镜检查的心理准备[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9, 18 (2) :90.
[3]陈进华, 陈村龙, 张亚莉, 等.综合性医院内镜的消毒与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1, 11 (1) :47-48.
[4]胡建萍, 李金容, 王淼芹.内镜室护士职业性危害的因素及防护对策[J].四川医学, 2003, 24 (1) :108.
【内镜室管理及质量控制】推荐阅读:
内镜室管理方法10-18
急诊内镜质量管理07-28
内镜室工作职责06-02
内镜室消毒隔离制度10-24
内镜室护士长职责05-24
儿科内镜室工作总结10-02
内镜室院感培训制度08-22
消化内镜诊疗管理制度06-03
内镜清洗消毒的规范化管理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