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诊疗管理制度

2024-06-03

消化内镜诊疗管理制度(共7篇)

消化内镜诊疗管理制度 篇1

消化内镜诊疗管理制度

1.内镜室的基本设置

(1)人员配置

①医师

a.内镜室必须有专职医师负责日常工作,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内镜室的各项工作,并参加常规诊疗工作。专职医师须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担任。

b.内镜医师必须有坚实的临床基础,应在工作3年以上的住院医师中择优选拔,培训时间不少于3个月。从事治疗性内镜工作的医师,培训时间应适当延长。

c.内镜医师必须既有操作技能,又有丰富的临床及理论知识。在有条件的地区,可采取考核上岗制度。

②护士

a.内镜室应设有经过培训的专业护士,其护龄至少在3年以上。每个检查台应设置1名护士(按同一时间内开展的台数计算)。3台以上的内镜室可设立护理组或配备护士长。

b.内镜室护士应经过专门技术培训,不短于2个月,可采取考核上岗制度。

③技术员

对工作量较大的内镜室,尤其是有X线设备的内镜室应配备技术员,技术员应有(或相当于)中专以上学历,经培训后上岗。

(2)检查室

①每一检查室面积不小于20m2,室内主要放置内镜检查设备与清洗消毒设施。

②检查台数与内镜台数应与实际检查人数相适应,检查台过少必然会导致内镜消毒不严的后果。

③不允许将不同类型的内镜(如胃镜与气管镜)安排在同一检查室内进行。

④胃镜和肠镜检查原则上应分室进行。检查人数不多的单位可分不同时间段进行检查,但严格禁止在同一清洗槽内进行胃镜与肠镜的清洗与消毒。

⑤检查室应配有空调、相应的水电设施、稳压电源装置、吸引装置、供氧装置、抢救药品及设备。

(3)基本器械

①内镜数量 内镜室的内镜数量应与本院内镜检查人数相一致。根据国家卫生部有关内镜消毒的规定,每例内镜检查后,内镜清洗及消毒时间不得少于20min。医院应根据检查人数配置相应的内镜与检查台数,以保证内镜消毒质量。

②内镜的使用与报废制度 各内镜室应建立内镜档案卡,记录内镜购置时间、使用频度、检查人数及维修情况。对不能维修使用的内镜实行报废制度,性能不良的内镜不得用于临床检查。

③器械购置 对各类辅助器械与治疗器械,购置时须严格检查“三证”,未经医疗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器械不得使用。

④其他器械 活检钳等器械应每例患者一把,消毒后可重复使用。有条件者可采用一次性活检钳,但一次性器械不得反复使用。

(4)其他辅助设施

各内镜室应配备足量的检查用品。包括:

①内镜检查用品 每一内镜检查台必须配有足够数量的弯盘、牙垫、治疗巾、敷料缸、纱布、各类镊子、过滤纸片、标本瓶、消毒手套、消毒用桶等。

②辅助器械 除内镜器械外,尚须有:吸引器、玻片、标本固定瓶、喷洒管、硬化剂注射针、生理盐水、各种规格的空针、超声清洗机等。

③ 消毒液2%戊二醛、75%乙醇或离子水,必须使用经卫生部批准的内镜消毒液。

④ 急救药品与用品 可集中于1台急救药品车内,便于流动抢救,包括氧气、吸氧面罩、简易球囊呼吸器、复苏药物以及局部止血用药(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凝血酶等)。对重危患者进行检查应有监护设备。

2.内镜室的建立与审批

(1)按国家卫生部规定,二、三级医院可成立内镜室。一级医院原则上不单独成立内镜室。

(2)医院成立内镜室,应先向所在地区卫生局申请备案(已成立的内镜室应补办申请手续),并提交下列材料:

①内镜用房平面图;

②内镜及相关器械清单;

③内镜室医师、护士(技术员)学历证书、技术档案、从事内镜的经历与培训情况;

④开展工作的项目与预计每周最大的工作量;

⑤内镜清洗、消毒设备与性能。

(3)所在地区卫生局组织核实各医院的申请报告,符合条件的,发给内镜检查许可证。

(4)医院增设相同或不同类型的内镜室,均应向卫生主管部门报批;撤销内镜室时,应向审批单位备案。

3.内镜检查申请制度

(1)内镜检查必须严格执行申请、预约制度。申请医师必须认真填写内镜检查申请单及告知书。

(2)内镜检查前,必须对患者进行体检及规定的化验检查(如血清学肝炎指标),检测的有效期为6个月。

4.内镜检查后注意事项

(1)静脉麻醉者应留观至清醒为止,患者检查后不得驾车。

(2)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检查结果,交代医疗上注意事项。

(3)术者应亲自过问病理检查结果,以便修正初步诊断,必要时可进行复查,或建议行其他检查,直至明确诊断为止。提倡首检负责制。

(4)治疗性内镜应书写规范的内镜治疗报告,开好术后医嘱。

5.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无论是诊断内镜,还是治疗内镜,内镜操作均有发生并发症的可能,一旦发生,须积极处理,并真实保存原始记录与资料,保证后续鉴定工作顺利进行。

(1)并发症的预防

①下列人群,应作为预防并发症的重点:年龄≥65岁;危重患者;

伴有糖尿病、高血压或心、肝、肾疾病患者;凝血机制障碍者;疑难、复杂、有风险的内镜治疗。

②分级医疗负责制,即难度大的手术由上级医师担任;尚不能完全胜任的术者,必须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操作,并应建立术前讨论制度。

(2)并发症的处理

①术后24h内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早期诊断、早期处理。

②应严格按医疗要求,处理各类并发症。

③对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手术或其他必要的治疗。

④对已发生的并发症,应寻找原因,认真讨论,总结经验,防止类似并发症的发生。

⑤所有并发症均应分类登记,上报备案。

6.内镜室的管理制度

(1)内镜室应实施院长领导下的科主任负责制,医护人员必须在有关规章制度下,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

(2)内镜室应设负责医师(或主任)及护士长(或护理小组负责人),共同管理好内镜室的日常工作。

(3)内镜室工作应严格按《规范》的要求及标准进行工作,制定出符合各医院实际情况的内镜室管理制度,使各项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4)内镜室负责医师的职责

①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完成内镜室日常诊断与治疗工作;

②与护士(或组长)共同组织实施有关内镜室的管理规定与制度;

③做好对下级医生和进修医生的带教工作;

④负责内镜检查与治疗的质量控制,严格执行预约、消毒制度;

⑤制定各类人员培训计划及业务学习制度,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5)内镜室护士的职责

①做好术前局部麻醉与器械准备工作;

②配合医师完成各种内镜检查与治疗工作,检查治疗过程中,应随时观

察患者病情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并协助医师处理;

③负责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工作;

④收发内镜申请报告及检查报告;

⑤交待有关的医疗建议,解答患者的询问。

(6)内镜室技术员的职责

①负责内镜室全部器械的管理与档案记录,保证器械安全使用;

②内镜及附件的报废与添置应上报科主任;

③负责内镜室计算机设备的维护与维修;

④负责内镜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7)内镜室工作应保持整齐、清洁;工作期间,严禁家属及无关人员入室观看;医护人员在工作时间,应集中精力,做好本职工作,不做、不讲与工作无关的事和话。

(8)内镜室应有例会,布置、总结工作。

(9)内镜室应保管好各类资料,如内镜检查、治疗申请单,治疗内镜术前同意书,内镜报告,内镜图像,消毒检测报告,器械维护记录等。

(10)内镜室应制定仪器维修制度,及时报废陈旧器械,不断补充新器械,以保证日常工作正常进行。

消化内镜诊疗管理制度 篇2

1 临床资料

本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开展无痛胃镜、无痛肠镜、无痛超声内镜及内镜下治疗 800例, 其中含内镜下手术治疗200例, 年龄5~85岁, 患者均能在麻醉状态下完成内镜检查及治疗。常见并发症有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呛咳、氧饱和度下降等, 未出现呼吸抑制、心跳骤停等严重并发症。

2 护理体会

2.1 术前护理

2.1.1 术前评估

常规询问病史及药物过敏史, 对于年龄偏大 (>60岁) , 或体格偏胖, 有高血压及心脏病史者, 应将血压及心电图作为术前必查项目;有呕血、便血及近日未进饮食者还应完成血常规及电解质检查, 以便麻醉医师审查能否在麻醉状态下进行诊疗;询问当日有无禁食、用药史;协助做好各项检查, 门诊患者要求带陪伴1人。

2.1.2 心理护理

检查前向患者简单介绍消化内镜检查的操作步骤及内镜下治疗的目的, 并告之无痛内镜诊疗术是在内镜诊疗的同时, 由专业麻醉师静脉注射芬太尼+丙泊酚的全身静脉麻醉, 使患者处于浅睡眠状态以完成检查和治疗, 对诊疗过程无任何痛苦记忆, 安全、舒适、成功率较高, 能解除患者紧张情绪, 取得患者的配合, 以顺利完成检查和治疗。

2.1.3 风险告之

由于丙泊酚是一种起效迅速、短效的全身麻醉药, 对呼吸、循环有一定的影响, 极个别患者有可能出现窒息、呼吸抑制、心脑血管意外、加重或诱发原有基础疾病等。因此检查前有告之义务, 让患者及家属认识到麻醉也有一定的风险, 并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若为内镜下治疗, 还应向患者及家属简单介绍内镜下治疗的过程及可能出现的风险, 如出血、消化道黏膜损伤等,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1.4 用物准备

除常规内镜检查准备外, 另备多功能心电监护仪、氧气、输液物品、丙泊酚、芬太尼、气管插管及抢救物品、药品、氩气刀、高频电刀、内镜附件等。

2.2 术中观察及护理

2.2.1 体位准备

患者取左侧卧位, 两腿向前微曲, 松开裤带及衣领, 头部稍后仰, 取下活动义齿, 放置牙垫并加以固定, 同时予以吸氧, 监测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及心率。

2.2.2 麻醉及诊治护理

建立静脉通道, 缓慢静脉推注芬太尼0.05 mg协同麻醉, 1 min内注完, 再次监测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及心率无异常后, 即缓慢静脉推注丙泊酚 (40~60 mg/min) , 边推药边观察, 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呼之不应时, 即可开始进镜检查及内镜下治疗。由于芬太尼及丙泊酚对呼吸、循环有一定的影响, 操作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情况, 如心率、血压、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等, 同时做好各种应急抢救措施, 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抢救。根据不同手术备齐各种内镜附件及所需仪器, 熟练配合内镜医生完成诊疗工作, 需做活检者, 应将取下的病灶组织, 放入10%甲醛溶液中固定, 贴上标签并注明患者姓名、活检部位及块数, 及时送检。

2.3 术中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2.3.1 注射部位疼痛

丙泊酚为等渗性水溶乳剂, 对血管刺激较大, 注射过程中患者常感到注射部位疼痛, 可选择前臂及肘窝处比较粗的静脉穿刺, 也可由麻醉医师通过合用利多卡因的方法来减轻疼痛。

2.3.2 血压变化

丙泊酚对循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麻醉后动脉血压稍有下降, 因此对于有消化道出血血压偏低的患者, 术前用药纠正低血压尤其重要。术中一旦血压下降程度超过基础血压的20%不再继续诊疗。

2.3.3 血氧饱和度变化

芬太尼及丙泊酚注射后可能会发生通气抑制, 术中应加强对患者面色、呼吸、血氧饱和度的观察, 若血氧饱和度<90%, 患者嘴唇发绀, 可将患者下颌托起, 加大氧气吸入, 必要时辅以人工通气等, 待患者血氧饱和度达到90%以上, 面色恢复正常后, 才可继续进行诊疗。

2.4 术后护理及健康宣教

①诊疗结束后, 拭净患者面部黏液, 观察面色及生命体征, 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呼之能应时, 自患者口中取出牙垫, 拔下诊疗用的各种仪器, 送复苏室继续观察10~30 min, 待患者完全清醒且对答切题, 无明显头痛、头晕及四肢乏力等症状, 方可由陪伴陪同离开, 离开前做好术后健康宣教。②无痛消化内镜诊疗术后, 患者常感头晕、四肢乏力、步态欠稳、嗜睡等, 是麻醉药物效果未消退的缘故, 一二小时后上述症状消失。③内镜检查者术后2 h方可进食进水, 取活检者检查当日进食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禁辛辣刺激性食物, 且进食不可过饱。内镜下治疗者至少禁食3 d, 以免食物刺激创口, 影响创面的结痂愈合, 并住院观察有无腹痛腹胀及出血情况, 所需营养及水分由静脉补充, 并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无痛消化内镜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内镜诊疗技术, 正逐渐为临床医师及受检者所认同[3]。受检者是在麻醉状态下接受诊疗, 对内镜检查及治疗过程无记忆, 可避免普通内镜检查所带来的各种痛苦体验, 减轻精神创伤。同时减少了机体的各种应激反应, 降低了危险性, 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具有安全、舒适、无痛苦的优点[4]。但在诊疗过程中也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从而尽量减少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余义芬.无痛消化内镜诊疗术的护理体会.现代医药卫生, 2008, 24 (10) :1554.

[2]曲静波, 马玉娟, 寇健明, 等.无痛胃肠镜诊疗的护理体会.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 (7) :63-64.

[3]郑义, 彭贵勇.无痛肠镜检查在39例高血压及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贵州医药, 2006, 30 (8) :719.

消化内镜诊疗管理制度 篇3

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行为,促进内镜诊疗适宜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内镜诊疗技术,是指医院及其医务人员通过人体正常腔道或人工建立的通道,使用内镜器械在直视下或辅助设备支持下,对局部病灶进行观察、组织取材、止血、切除、引流、修补或重建通道等,以明确诊断、治愈疾病、缓解症状、改善功能等为目的的诊断、治疗措施。

第三条 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

第四条 本规定适用于各级临床医生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第五条 医院开展内镜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第六条 医务科负责医院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 分级管理

第七条 按照《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试行)》,根据风险性和难易程度不同,内镜诊疗技术分四级管理。

三、四级内镜诊疗技术按照第二类医疗技术由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进行管理。

第八条 医务科负责制订本院三级内镜诊疗技术管理参考目录,并组织实施。

第九条 医务科按照《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和相关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要求,对临床科室开展相关内镜诊疗技术的相关人员实施准入管理。

第十条 医医务科应当建立健全内镜诊疗技术分级管理工作制度,指定专人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第三章 临床应用管理

第十一条 临床科室开展内镜诊疗技术,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与开展相关专业内镜诊疗技术相适应的诊疗科目;

(二)具有与开展相关专业内镜诊疗技术相适应的辅助科室、设备和设施;

(三)具有相关专业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执业医师;

(四)具有经过相关专业内镜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的、与开展内镜诊疗技术相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五)具有内镜消毒灭菌设施和医院感染管理系统,并严格执行内镜清洗消毒技术相关操作规范和标准;

(六)经过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审核取得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资质;

(七)符合相关专业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规定的其他要求;

(八)具有与医疗机构级别相适应的制度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

(九)符合省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第十二条 新设置与开展相关专业内镜诊疗技术相适应诊疗科目的科室,拟开展四级内镜诊疗技术的,在符合相关专业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相关的人员、科室、设备、设施等条件的基础上,向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由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临床应用能力评估通过后,可以试运行1年;试运行期满后3个月内,由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复核,复核通过后,方可继续开展相关诊疗工作。复核未通过,不允许开展相关诊疗工作,且2年内不得再次向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提出试运行申请。

第十三条 医院与开展内镜诊疗技术相关的主要专业技术人员或者关键设备、设施及其他辅助条件发生变化,应当停止相应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并向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报告。同时向准予其开展相应内镜诊疗技术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申请重新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继续开展。

第十四条 临床科室应当严格遵守相关专业疾病诊疗规范、内镜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

第十五条 开展内镜诊疗技术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本院在职医师决定,术者由符合管理规范要求的医师担任。

第十六条 开展内镜诊疗技术前,应当向患者或其法定监护人、代理人告知手术目的、手术风险、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第十七条 开展内镜诊疗技术前,应当确定手术方案和预防并发症的措施。术后制订合理的治疗与管理方案。

第十八条 开展内镜诊疗技术的临床科室应当建立内镜诊疗器材使用登记制度,器材使用应当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第十九条 医务科应当加强内镜诊疗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内镜诊疗后随访制度,并按照规定进行随访、记录。

第二十条 鼓励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管理与控制。

第四章 培训考核

第二十一条 拟从事内镜诊疗工作的医师应当接受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第二十二条 医务科负责组织对拟开展三级内镜诊疗技术的医师到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培训基地进行培训。

第二十三条 培训医师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培训内容,接受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对培训医师的理论知识掌握水平、实践能力操作水平的定期测试、评估。培训期满未能达到临床应用能 力要求的,延长培训时间。

第二十四条 培训期满的医师应当按照规定参加考核,考核合格的方可申请从事内镜诊疗工作。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五 医务科应当加强对本院内医疗机构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六条 医务科应当建立医疗机构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安全评估制度,对于存在安全风险的临床科室,应当立即责令其停止开展,并上报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第二十七条 临床科室在申请相应级别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过程中弄虚作假的,医务科不得接受开展相应级别内镜诊疗技术的申请。

第二十八条 临床科室不得擅自开展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废除或者禁止开展的内镜诊疗技术,以及应当经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批准方能开展的内镜诊疗技术。对于擅自开展的临床科室,医务科应当立即责令其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本规定由张掖市中医医院负责解释。第三十条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消化内镜诊疗管理制度 篇4

1 建立专业化的清洗消毒间,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从业人员培训

中小型医院由于分科不细,消化内镜的使用及管理专业程度不高,加上经济成本及人力资源等制约因素,管理上存在清洗消毒过程不规范,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清洗消毒质量难以控制等问题。为此医院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大管理力度。做好内镜诊疗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1 根据由卫生部正式颁布的《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内镜清洗消毒应当与内镜诊疗工作分开进行,分设单独的清洗消毒室和内镜诊疗室。因此应建立专业化的.清洗消毒室,灭菌内镜诊疗区域按手术室环境卫生学标准 ,配备与其医院规模和接诊病人数相适应的内镜。配置专业化洗消设备,包括专用流动水清洗消毒槽(四槽或五槽)、负压吸引器、超声清洗器、高压水枪、干燥设备、计时器、通风换气设备等。采用符合《消毒管理办法》的消毒剂,灭菌器械,50毫升注射器、各种刷子、纱布、面棒等消耗品。并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制定和完善内镜管理和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加以落实。

1.2 培养专业清洗消毒人员,选择责任心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一定消毒与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人员从事此项工作。并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清洗消毒知识和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培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内窥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程。

1.3 做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内镜诊疗工作应做好规划,和病人做好交流沟通,根据科室条件安排诊疗,避免设备超负荷运作。做好内镜清洗消毒登记工作,内容包括:病人姓名,使用内镜编号,清洗时间,消毒日期及操作者等。定期对消毒后内镜进行生物监测并做好记录。对消毒剂也要每日监测浓度,清洗纱布和酶洗液一次性使用,毛刷一用一消毒,禁止使用非流动水清洗内镜。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按照规范,对本院各使用内镜科室对内镜使用和清洗消毒质量进行监督管理。

1.4 加强环境及辅助器材的消毒工作,每日工作结束后对环境进行清扫定期消毒,存储柜每周消毒一次,吸引器瓶,清洗消毒槽每日清洗并用含有效氯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种。总之内镜清洗消毒工作应严格按规定程序分步进行,严把质量关,做好质量控制,消洗消毒灭菌质量才得以保证。以消除或减少内镜检查治疗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性。如考虑到成本和人力资源等不足,也可建立统一规范的洗消中心,便于加强管理,节约成本。

2 根据不同使用目的,采用切实有效的消毒灭菌法

临床上根据消毒目的的不同,采用的内窥镜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灭菌内镜,为经外科切口进入正常无菌组织的内镜,如:腹腔镜、关节镜、膀胱镜、宫腔镜等,要求使用前达到灭菌状态,并严格按照无菌物品进行管理。第二类为消毒内镜,是经自然孔道进入人体并与粘膜接触的内镜,消化内镜属于后者,要求使用前达到高水平消毒状态。但其附件,如:活检钳、圈套器、高频电刀等,由于要破坏粘膜层,则要求达到灭菌状态。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程序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步骤进行。

2.1 预处理

内镜使用完毕后应立即用湿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反复送气与送水不少于10s,取下内镜并装好防水盖后,置合适容器内送清洗消毒室。

2.2 水洗

在专用清洗槽内,用流动水彻底冲洗,用纱布反复擦洗镜身,用清洁刷刷洗各孔道及管腔,刷洗时必须见刷头,用吸引器反复抽吸活检孔道,使用全管道灌流器清水冲洗管道及管腔。同时清洁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

2.3 酶洗

用配置好的多酶洗液清洗内镜镜身及管道30 s以上,操作部用多酶洗液擦拭。擦干后的附件、各类按钮和阀门用多酶洗液浸泡,附件则需用超声清洗器清洗5~10分钟。

2.4 清洗

用高压水枪或注射器彻底冲洗镜身及各管腔,以去除管道内的多酶洗液及松脱的污物,并吹干。

2.5 消毒

选择高效广谱和对内镜无损伤的消毒剂浸泡内镜全身,并根据不同使用目的,选择相应浸泡时间,浸泡时,消毒液应浸满管腔,且不能有气泡,严格掌握浸泡时间;附件需要达到灭菌状态,首选方法是压力蒸汽灭菌,也可用环氧乙烷、2%碱性戊二醛浸泡10小时灭菌等方法。

2.6 清洗

消毒内镜和灭菌内镜分别用流动水和无菌水冲洗干净,再用无菌纱布擦干镜身,气泵吹干内镜管腔,75%乙醇溶液擦拭镜身及冲洗管道。晾干后存放于储柜内备用。内镜室应每天做好终末消毒,捏经消毒柜应保持清洁干燥防霉。

3 正确选择消毒剂是确保消毒效果的关键

内镜消毒剂要求选择杀菌广谱、有效浓度低、性能稳定、易溶于水、对人体无害和对内镜无损伤的消毒剂。目前常用的消毒剂有以下几种。

3.1 2%戊二醛溶液:戊二醛溶液为淡黄色油状液体,具有醛味,溶于水或乙醇。属高效消毒剂,可杀灭各种细菌繁殖体于芽孢,及真菌与病毒,腐蚀性小。是目前内镜科室普遍采用的消毒剂。常用的戊二醛制剂为2%碱性戊二醛,但其稳定性差,在室温只能贮存2周左右。根据使用目的不同,各种内镜消毒浸泡时间分别如下:胃镜,肠镜浸泡时间不少于10分钟,支气管镜浸泡不少于20分钟,结核杆菌及其他分枝杆菌等特殊感染者使用的内镜浸泡不少于45分钟,灭菌内镜必须浸泡10小时,每日开诊前浸泡不少于20分钟,结束后不少于30分钟[1]。

3.2 强氧化离子水

强化离子水是将普通自来水经物理方法处理生成的一种含有20ppm次氯酸钠、PH<2.7、氧化还原电位(orp)>1100mV,具有氧化还原电位的水。它对细菌、真菌及病毒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在短时间内还原成普通水,对环境无污染,是一种新型环保消毒剂。该消毒剂对大肠埃希菌等细菌繁殖体作用20s,杀灭率可达99.99%。对细菌芽孢作用1min,杀灭率可达97%;作用15 min,杀灭率可达99.4%; 作用30 min, 杀灭率可达100.0%[2]。由于该消毒剂具有还原性、稳定性能较差,因此在使用前,必须查看制水日期,保证在有效期内使用,可用PH试纸测定,保证其PH<2.7。有条件的医院应尽可能做到现配现用。浸泡消毒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4 加强对操作人员的管理,做好自我防护

消化内镜操作者应认识到被污染的器械感染的危险性,这种感染是在内镜操作中不知不觉发生的。在接触污染的内镜器械及患者分泌物、血液和粪便时应戴橡胶手套,在进行接触特殊感染患者的血液或分泌物的操作时应戴面具、眼罩和穿长工作服。清洗消毒内镜需穿着防水服。每次内镜前后都应洗手。对HBV易感的内镜操作人员应注射乙肝疫苗。

我国的医院通常均处于内镜少、患者多的状况,使用频繁,污染较严重,消毒不彻底,这在部分小型医院问题尤为突出,某些医院胃镜HbsAg污染为6%左右[5]。国外已有报道,HIV和HBV均可通过内镜检查传播,亦有在胃镜和支气管镜少分离刀HIV,所以加强对内镜的消毒与管理是必须的,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日常监督与每月检测相结合,强调清洁与清洗,消毒与灭菌、干燥与保存、检测与监督等诸环节的重要性,保证了各内镜使用科室对内镜进行有效地消毒程序,减少患者及工作人员的交叉感染。目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流行问题突出,诊疗前人群中乙肝病毒携带状况,经血液或体液传播疾病的筛查不严,给做好内镜医院感染管理造成极大压力,也是内镜消毒与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医院领导、职能部门、从业人员一定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崇高的职业道德,提高认识加强行为规范,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制度建设和强有力色监督检测措施,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赖世平.内镜消毒与管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3):1304~1305.

[2]邓小虹,彭国克,李凤玲.强氧化离子水杀菌性能试验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8(3):38.

2013年消化内镜发展状况 篇5

作者: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 李兆坤

近年来,消化内镜领域进入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各种新技术、新理念层出不穷,对消化疾病的诊治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传统内镜适应证继续拓展,新技术不断涌现,内镜理念日趋更新。诊断内镜“多样化”、治疗内镜“扩大化”已成为消化内镜的发展趋势。

一、消化道早期癌的微创治疗

近年来,对消化道早期癌的内镜诊疗逐渐受到重视,以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为代表的内镜下切除技术应运而生,对消化道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的治疗产生了深远影响。EMR技术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内镜下大块黏膜活检术,强调一次切除大块黏膜的概念。EMR分为非吸引切除法和吸引切除法。非吸引切除法包括单纯电凝圈环切法、双孔道电凝圈环切法和预切开-电凝圈环切法。吸引切除法包括透明帽法和套扎器法。ESD强调在内镜直视下逐步分离黏膜层与固有肌层之间的组织,最终将病变黏膜完整切除。完整切除要求内镜下切除后的病变是一个整体,而非分片切除,力争达到R0切除,手术切缘要求距离标记病变的边缘大于5mm。确保所切标本在病理学水平达到水平切缘和垂直切缘均阴性是减少肿瘤术后复发的关键。

以食管早期癌为例,大样本报道表明ESD治疗食管早期鳞癌可达到近乎100%的整块切除率和80%以上的根治率(表1)。一项来自日本多中心的回顾性研究比较ESD和EMR治疗早期鳞癌的有效性,发现ESD整块切除率更高(100.0%比53.3%;P<0.05)、局部复发率更低(0.9%比9.8%;P<0.05)。美国梅奥医学中心的研究者比较742例早期食管癌患者的内镜治疗和手术切除的长期生存质量,发现两者的平均无癌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6个月比59个月,P=0.41)。

内镜治疗虽为微创,但创伤也不可避免。仍以食管ESD为例,穿孔、出血以及术后狭窄仍有一定发生率(表1),这就要求内镜医师循序渐进、胆大心细,尽量减少并发症,同时也证明规范化培训的重要性。另外,最近日本大阪医学中心发表了一项迄今关于食管早期癌内镜下切除最大样本量(n=402)的研究,结果表明,累及上皮层/固有层、黏膜肌层、黏膜下层上1/3(SM1)和黏膜下层中1/3(SM2)的食管癌经内镜下切除后5年累计转移率分别为0.4%、8.7%、7.7%和36.2%,肿瘤侵犯深度是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因此,对EMR和ESD的适应证应严格按照指南进行,术前应结合内镜超声(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等检查明确分期,综合考虑手术风险和患者长期收益。

二、胆胰疾病的微创诊治

1968年Mecune等首次在Annals of Surgery报道了“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1973年Kawai等率先报道采用推式刀进行括约肌切开,1974年Classen和Demling应用拉式弓形刀成功进行乳头切开,这一系列成果标志着治疗性ERCP技术的诞生。经过不断发展,ERCP已成为融诊断和治疗于一体的完整的学科体系。近30年来,相关新器械和新技术不断出现,以ERCP为代表的内镜技术为胆胰疾病的微创治疗奠定了基础,在胆总管结石、慢性胰腺炎、胰腺假性囊肿等疾病的治疗中替代了大部分手术治疗,极大地提高了治疗成功率,降低了并发症率。目前,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已成为胆总管结石的主要治疗手段,内镜下十二指肠鼻胆引流(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已成为胆道梗阻减黄的主要技术,内镜下胆管支架引流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biliary drainage,ERBD)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良、恶性胆管狭窄的内镜治疗。

以慢性胰腺炎为例,经过多年的探索,内镜为主的微创系列治疗已经取代了大部分外科手术,成为慢性胰腺炎的一线治疗。长海医院报道了1995年~2012年收治的2180例慢性胰腺炎患者,有1440例患者(66.06%)接受内镜治疗,490例(22.48%)接受体外震波碎石治疗,468例患者(21.47%)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内镜和外科手术治疗的比例由2000年之前的0.73:1上升到2012年的17.6:1。内镜治疗组和外科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25%和3.42%。虽然来自荷兰的一项小样本随机对照研究显示外科手术治疗慢性胰腺炎的长期预后优于内镜治疗,但考虑到治疗创伤性和患者生活质量,内镜治疗仍具有明显的优势。我国2012年版《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指出,慢性胰腺炎的治疗应是内科、外科、内镜、麻醉以及营养等多学科的综合治疗,鉴于内镜介入治疗具有微创和可重复性等优点,可作为一线治疗。

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作为胆胰疾病的高发地区,ERCP技术的推广亟待加强。自1973年陈敏章教授实施第一例ERCP以来,ERCP在大陆地区的发展已近40年。2007年,中华消化内镜学会组织的全国ERCP调查表明,虽然我国的ERCP技术有明显的发展,但还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调查显示,我国大陆地区共有470家开展ERCP技术,估算2006年我国大陆地区ERCP总量为63787例(接受ERCP检查率为4.87例/10万人),而同期欧美国家为70~100例/10万人。就ERCP指征而言,58.9%为胆总管结石,7.6%为胆管恶性狭窄,6.1%为慢性胰腺炎,3.8%为胰腺癌。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与ERCP技术的开展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除ERCP外,EUS也发展为胆胰疾病诊疗的重要技术。该技术肇始于1980年代,是超声技术与内镜技术的有机融合,使内镜医师的视野超越肉眼限制、拓展到表层组织以下。尤其是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术(EUS-FNA)等技术可以获取细胞学或组织学标本,对病灶的良恶性鉴别以及肿瘤分期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EUS在内镜治疗中的作用也日益提高,EUS引导下引流术、EUS引导下腹腔神经节阻滞注射、EUS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EUS引导下顺行胆胰管手术等一大批技术蓬勃发展。

三、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长期以来,胃肠道的管壁是内镜医生不可逾越的“红线”,穿孔一般意味着并发症。而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则反其道而行之,是一种经人体空腔脏器的自然开口进入体内、穿越管壁进行诊疗的全新理念的手术。NOTES技术可追溯到早期的结肠镜下阑尾切除术(1976年)、经皮胃镜下胃造瘘术(1980年)等,它们是应用经自然管壁行内镜手术的初步尝试,正是这些技术的积累逐步启发了学者越过胃肠管壁进行手术操作。1994年,Wilk首次提出NOTES的概念,但直到2004年Kalloo等成功对猪进行内镜下经胃途径腹腔探查和肝活检手术才证实了其可行性。同年,Rao等首次尝试了在人体上施行经胃阑尾切除术。2005年,美国自然腔道内镜手术评估与研究协会(natural orifice surgery consortium for assessment and research,NOSCAR)发布了关于NOTES的第一份白皮书,介绍了NOTES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等一系列问题。全球目前已完成杂合NOTES或纯NOTES下胆囊切除术4000余例,我国近年来也陆续有NOTES肝囊肿开窗术、阑尾切除术、腹腔内活检术等报道。NOTES技术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其发展方向还有争议,专用器械、感染预防等还需进一步研究。但NOTES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小肠的内镜诊疗

曾几何时,小肠是内镜检查无法涉足的“禁区”,很多小肠疾病只能依靠剖腹探查或术中内镜等创伤巨大的方法得以诊断。小肠镜与胶囊内镜的问世与应用,将小肠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升到一个全新高度。

1981年,以色列国防部工程师Iddan基于导弹遥控摄像装置的专业背景,萌生了研制无线内镜的设想。之后,他与英国医生Swain成立技术团队,在1999年推出胶囊内镜原型,2001年投入临床使用。这一产品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反响,迅速成为小肠疾病的一线诊断工具。一项共纳入22840例胶囊内镜检查的系统评价表明,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率为59.4%,全小肠检查率为83.5%,滞留率为2.1%。受小肠胶囊内镜的启发,食管胶囊内镜、结肠胶囊内镜随后也相继问世。胶囊内镜技术开启了消化内镜的无线时代,孕育着极大的发展潜力。目前,通过磁控技术实现主动控制的胶囊内镜已完成前期研发,拥有治疗功能的胶囊机器人也许会在不久的将来问世。

2002年,日本医生山本博德与富士公司共同研制出双气囊小肠镜(double-balloon endoscopy,DBE)。DBE运用外套管气囊与内镜头端气囊的交替膨胀与收缩来固定小肠管壁,同时通过外套管和内镜的交替插入和将充气气囊的外套管的收拉等操作,将小肠远侧肠段牵拉到近侧,如此反复进镜,不仅能够观察全部小肠,还能在检查过程中进行活检、止血、息肉切除、注射等治疗。对DBE问世十年来的系统评价表明,DBE对小肠疾病的诊断率达68.1%,联合经口经肛方式的全小肠检查率为44.0%。在DBE之后,单气囊小肠镜、螺旋式小肠镜也相继问世。小肠镜这一创造性的发明不仅改变了小肠疾病的诊疗,还对术后胆胰解剖改变或输入袢较长的患者行ERCP带来了便利。日前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等多中心的研究者报道了对这一特殊人群行ERCP的经验总结。该研究表明,近2/3的术后长输入袢患者可完成ERCP,如能到达胆肠/胰肠吻合口或乳头,采用单/双气囊和螺旋套管小肠镜行ERCP的成功率达88%。因此这部分患者如需ERCP,可首先尝试小肠镜辅助ERCP,并非必须行外科手术或经皮引流。

五、消化系疾病的内镜筛查

多数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均有从早期癌到浸润性癌的演变过程,这就为内镜筛查和早期治疗奠定了基础。过去的30年里,内镜筛查、内镜监测等概念逐渐普及,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的检出、治疗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在这一点上,欧美和日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例如,结直肠癌是欧美国家高发的肿瘤,为提高其早期诊疗,各国相继采纳粪隐血试验、乙状结肠镜、全结肠镜等筛查手段。近年来,多项大样本、长时间随访的研究均证明了结肠镜对结直肠癌的筛查价值。2012年NEJM发表了一项对结肠镜息肉切除术影响直肠癌死亡率的相关研究。研究纳入1980~1990年美国全国息肉研究项目所有接受结肠镜检的息肉(腺瘤型或非腺瘤型)患者,利用全国死亡参数作为对照,随访23年,结果表明接受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的患者与其相比标准死亡率比值为0.47(95% CI:0.26~0.80),提示死亡率下降53%。美国癌症统计报告显示,2002~2005年,美国结肠癌发病率每年下降4.0%,2005年至2009年每年下降2.4%。一项德国的病例对照研究也表明筛选、监测或诊断性结肠镜检查可降低结直肠癌风险达10年之久。我国是消化系肿瘤高发地区,建立筛查和监测策略、提高全社会参与意识刻不容缓。

在2013年美国胃肠病周(DDW)上,由Endochoice公司开发的FUSE结肠镜保留了与原有标准结肠镜相同的技术特征,同时还允许内镜医师对结肠进行330o广角的观察,而传统结肠镜只能够提供170o角的前向视野,新结肠镜使用方式与现有的结肠镜大致相似。传统结肠镜检查有高达31%的结肠腺瘤病变被漏诊了,主要原因是近端结肠皱襞和弯曲部分显示不清所致。

六、全国消化内镜医师执业情况普查

2013年在卫生部医政司的支持下,由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和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联合开展的全国消化内镜医师执业情况普查试点项目在上海启动。此次消化内镜医师执业情况普查是我国首次对消化科医师开展内镜诊疗执业情况进行调查,目的是全面了解我国消化内镜医师人员现状和执业情况,促进消化内镜行业的规范发展,更好的开展卫生部四级消化内镜手术培训基地评审工作,建立消化内镜医师国家级数据库,为推动内镜专科医师的规范化培训、资格认证和准入工作做好准备。此次普查内容包括3个方面:医师的基本信息、医师的执业信息和执业中遇到的问题。普查将采取网络直报的方式,由消化内镜医师登录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官方网站填报个人信息。整个普查工作历时一年,普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试点阶段,完成对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四川省、江西省、吉林省和福建省7个试点地区的普查工作。第二阶段为全面普查阶段,2014年完成全国的普查工作。

七、世界胃肠病大会(Gastro 2013 APDW/WCOG)

消化内镜诊疗管理制度 篇6

关键词:临床路径,无痛性消化内镜诊疗,护理效果

临床路径 (CP) 上世纪50年代起源于国外的工业质量管理体系, 在80年代逐渐渗透到医学健康护理领域, 形成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近年来, 临床护理相继在多数国家推广应用, 在患者疾病临床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护理促进作用, 极大程度提高了治疗效率与效果, 实现了医疗资源的科学合理运用。无痛性消化内镜诊疗技术是在无痛苦的前提下对消化道疾病患者进行内镜诊疗, 是一种现代化诊疗手段, 它的主要缺陷是麻醉药物的应用容易导致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呼吸循环系统易受到抑制, 内镜操作不当往往会造成消化道出血及穿孔, 消化道存留物返流和误吸会导致窒息等不良后果。临床护理路径在无痛性消化内镜诊疗中具有应用的必要性[1,2]。该研究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期间接收进行无痛性消化内镜诊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主要通过观察分析临床路径在无痛性消化内镜诊疗中的护理效果, 评估其护理特点和可行性, 研究其应用价值, 希望可为无痛性消化内镜诊疗临床护理提供几点借鉴经验,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接收进行无痛性消化内镜 (主要是胃镜、小肠镜结肠镜) 诊疗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研究对象。100例患者胃镜诊疗47例、小肠镜诊疗28例、结肠镜诊疗25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两个护理小组, 分别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0例患者男性29例, 女性21例, 年龄在35~71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58.65±7.43) 岁, 平均身高 (169.45±8.40) cm, 平均体重 (66.24±10.28) kg;观察组患者男性31例, 女性19例, 年龄在32~72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59.02±7.50) 岁, 平均身高 (169.65±8.42) cm, 平均体重 (66.34±10.08) kg。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病情分布状况基本均等,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和病情病程等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无痛性消化内镜诊疗护理结果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 观察组5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措施加强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措施:引导患者进行住院治疗登记, 认真阅读无痛性消化内镜诊疗申请表, 医生护士对患者病史、用药史和用药过敏史等进行全面考察;监测患者基本生命体征, 做好各种内镜诊疗前的准备, 向患者介绍内镜诊疗的基本操作流程, 一切就绪后实施麻醉, 开始进行无痛性消化内镜诊疗。内镜诊疗过程中保持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 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并给予救治措施[3]。

临床路径:临床路径护理方式具体分三个阶段实施。 (1) 无痛性消化内镜诊疗前:根据医院医疗卫生条件和住院环境, 向患者讲解诊疗期间的注意事项, 详细询问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规律与兴趣爱好等基本生活信息,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保证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有效的沟通交流[4]。医护人员需要重点了解患者消化道疾病方面的病史和用药过敏史, 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消化道疾病知识讲解, 促进患者更加了解自己的疾病, 帮助患者分析病因。在实施无痛性消化内镜诊疗前严格做好患者生命体征观察, 对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进行精确观测, 保证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的畅通性, 可用X射线片检查排出患者肺气肿、肺炎和支气管炎等疾病的存在, 保持心电图检查, 对心脏具体情况做持续性了解, 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现象。在患者进行无痛性消化内镜诊疗前, 心理护理措施是一项极为必要的护理干预项目, 患者本身就有消化系统病痛, 再加上首次接受消化内镜检查, 很容易产生紧张、焦虑与恐惧的不良情绪, 咋检查前医护人员要将消化内镜诊疗的必要性和具体诊疗过程向患者讲明, 让患者更加了解诊疗过程, 保证患者对诊疗的支持配合。首先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诊疗环境, 医护人员言行举止温和适度, 热心询问患者的护理需求, 医护人员通过察言观色积极了解患者心理情绪状况, 针对性采取心理护理措施, 可以向患者介绍本院消化内镜检查的诸多成功案例, 帮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乐观积极心态, 及时取得与患者家属的沟通, 多给予患者同情安慰和心理上的鼓励。在患者基本生理状况和心理状况稳定下来以后进行麻醉处理, 开始无痛性消化内镜诊疗[5]; (2) 无痛性消化内镜诊疗过程中:氧气源、吸引器、心电监测仪和消化内镜检测仪 (胃镜、小肠镜、结肠镜) 齐备, 麻醉作用起效之后插入消化内镜, 检查过程中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及脉搏血氧饱和度, 为保证操作顺利进行, 在镇静剂使用前、使用中及使用后, 需对患者心肺功能指标进行持续监测及评估, 诊疗过程中观察患者呼吸骤停、心跳骤停、消化道出血、消化道穿孔、胃内容物返流、误吸、窒息等麻醉意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对不良反应采取及时救治措施; (3) 无痛性消化内镜诊疗结束后:一般情况下, 在无痛性消化内镜诊疗手术结束后患者还不能立即恢复清醒状态, 醒后会有头痛头晕、困倦、身体平衡性差和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情况。在内镜诊疗刚结束时应对患者做短时间内的状况观察, 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和脉搏氧饱和度等基本指标, 对患者神志状况做详细了解, 在患者生理特征与心理特征均恢复到正常状态时停止观察[6,7];另外, 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补充与出院教育, 在消化内镜诊疗手术后数天内不可进行各种激烈的运动, 饮食方面注意清淡营养, 切忌摄入酒精与各类辛辣食品, 可定期返院进行复查。

1.3 护理效果评判标准

患者无痛性消化内镜诊疗前后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主要考察患者内镜诊疗前后收缩压与心率的变化情况) 、诊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患者诊疗护理满意度 (满意度调查问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四个选项) 。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数据以 (±s) 形式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消化内镜诊疗前后的血压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对照组患者消化内镜诊疗后的血压心率明显高于诊疗前 (P<0.05) ,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诊疗前后生命体征状况详见表1, 不良反应发生状况与护理满意度详见表2。

注: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注: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该次无痛性消化内镜诊疗临床对照实践中, 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路径护理措施进行妥善护理,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诊疗前后血压心率变化幅度与对照组相比较小, 生命体征相对稳定;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患者诊疗护理满意度为4.00%和98.00%, 对照组患者则分别为16.00%和86.00%, 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临床路径的根本服务宗旨是为患者提供高效率、高品质、成本低廉的医疗服务, 无痛性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的不断开展为消化道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更为科学有效的方式, 在诊疗全过程中加紧临床路径护理措施具有极大的促进疗效, 保障患者治疗质量的作用[8]。该次临床护理过程中, 护理路径从无痛性消化内镜诊疗前、诊疗中与诊疗后三个基本时间段出发, 分别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涉及到对患者的生理护理、心理护理、健康知识教育以及生活习惯引导等诸多方面, 实现了对患者的全方位综合护理, 相较于以往的临床护理路径发挥了更大的护理作用。护理路径在无痛性消化内镜诊疗中的应用仍需进一步探索, 此过程必须坚持以患者为本的根本原则。

该次研究结果表明, 在无痛性消化内镜诊疗过程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 可以有效保障内镜诊疗手术的顺利进行, 降低内镜诊疗不良反应发生率, 提高患者诊疗护理满意度, 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汪茜雅, 钮美娥, 谢安慰, 等.消化内镜诊疗过程中护理路径应用的研究现状[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4, 31 (6) :34-36.

[2]张筑华, 李红灵, 雷玉萍, 等.临床路径在无痛性消化内镜诊疗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 2010, 25 (17) :1619-1620.

[3]张筑华, 李红灵, 雷玉萍, 等.临床路径在无痛消化内镜诊疗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 2010 (17) :1619-1620.

[4]刘存平, 林春花.临床路径在无痛性消化内镜诊疗中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 2013, 19 (25) :121.

[5]李红灵.消化内镜无痛性诊疗技术的发展及现状[C].贵阳: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2011.

[6]刘翠玲, 雷国萍.无痛性消化内镜诊疗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全科护理, 2012, 10 (30) :2798-2799.

[7]雷玉萍, 李华, 兰梅.无痛性消化内镜诊疗的整体护理[C].贵阳: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2011.

消化内镜诊疗管理制度 篇7

【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模式在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的应用。方法:在胃肠镜检查中存在的护理风险,运用PDCA循环模式针对问题进行质量控制,制定相关措施。结果:在实施PDCA循环模式后,我科室对于岗位管理、护理安全、隔离消毒、仪器器械等评分均有所提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内镜护理中实施PDCA循环模式,能有效控制护理风险,保证了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安全和隐私,是降低护理风险管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PDCA循环模式消化内镜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5)01-0238-01

PDCA循环模式又称戴明环,是由美国的质量管理专家哈特提出的,而后由戴明进行宣传和普及,因此被称为戴明环。是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处理)四个单词的首字母组成,按照此顺序进行全面地质量管理,并且循环进行的科学程序。消化内镜技术在迅猛发展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护理风险也在不断增加[1]。为此,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消化内镜的护理风险控制中实施PDCA循环模式,评估其对于护理风险控制的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消化内镜科室的岗位管理、护理安全、隔离消毒、仪器器械以及急救药品等管理为研究对象,在实施PDCA循环模式的前后1年进行风险管理的质量的对照分析。科室共设有6间胃肠镜检查室,2间胃肠镜微创手术室,1间ERCP检查室,每天平均检查量为180±20人次。科室护士15人,洗消工人8人,护士中男5人、女10人。年龄24~38岁,平均年龄31±5.3岁。主任护师1人,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3人,护师5人,护士4人。在研究过程中人员结构无变化。

1.2 方法

1.2.1 计划P

首先对我科室的管理组织体系进行风险护理评估。在岗位管理、护理安全、隔离消毒、仪器器械以及急救药品人员培训等方面所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我科室存在以下问题:①在对部分患者检查前没有按照要求准备。②患者的预约区域以及等候区域不规范。③患者在检查前的三方核查内容过于简单。④检查间的物品准备不足,存放位置不规范。⑤患者跌倒、坠床的风险较高。⑥护理人员缺乏无菌观念,操作不够规范。⑦洗消工人洗消流程不规范。⑧消化内镜仪器以及手术器械等分类不规范。

根据问题制定相关计划和方案:①强化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技能,制定培训与考核计划,例如进行护士职业道德教育、护理风险教育、消化内镜科室感染控制、内镜护理操作规范以及清洗消毒灭菌流程和操作规范等。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护理过程中的控制标准和考核标准,将制度作为核心内容。③规范科室布局,打造人性化管理氛围。

1.2.2 执行D

根据计划目标,制定如下执行手段:①人员培训管理。由护士长组织对全科室护士每周进行理论与实操培训,在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要求人人参与,增强个人责任感与集体荣誉感。②环境管理。将我科室现有区域按照分区内容严格管理,加强绿色通道的分流处理,合理规避交叉感染的风险。各区域内物品、药品以及设备严格按照规范放置,为患者的隐私以及安全作保障。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的风险。③完善医疗风险防范机制。落实制度和规范流程,加强执行力度,规范专业化技术操作,使各个环节保证分工合作、责任明确。④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要求所有医护人员严格按照控制医院感染的制度法规执行,制定科室内各级人员的职责、量化积分考核标准和奖惩措施等。⑤无菌物品管理。建立专用库房,并实行专人管理,制定物品存放以及消毒杀菌管理细则,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2]。

1.2.3 检查C

由主任护师以及护士长组成评价体系。每个月末检查1次,护士长进行质量监管,每周不定期进行专项考评,逐层监控,相互补充。在实操学习后及时进行考核,每月组织1次综合测评,对各级人员进行规范性考核,监督其规范程度,考核内容以我科室制定的相关护理质量评估体系为标准,对其进行综合考核,做好记录并留档保存。

1.2.4 处理A

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组织开展护理质量报告会,对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找出护理风险存在的隐患,提出整改措施,修改完善下一循环中的计划。

1.3 评判标准

将我科室在实施PDCA循环模式的前后做对比分析,对岗位管理、护理安全、隔离消毒、仪器器械、理论考试以及实操考试等方面,根据《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的相关要求进行评分比较。分值越高,管理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对PDCA循环管理前后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各项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PDCA循环管理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分,)

讨论

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的防范意识,能够提升整体的管理水平。在实施PDCA循环模式后,我科室对于岗位管理、护理安全、隔离消毒、仪器器械等评分均有所提升,所有护理人员在理论考试以及实操考试的水平有所提高。在循环推进的过程中,管理者不断的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解决对策,能够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以及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在消化内镜护理中实施PDCA循环模式,能有效控制护理风险,保证了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安全和隐私,是降低护理风险管理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中国税制分析论文下一篇:睡美人最怕什么脑筋急转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