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从细节入手概要

2024-08-05

德育从细节入手概要(通用14篇)

德育从细节入手概要 篇1

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做起

——考察洛龙区第一实验小学有感

12月10日,一个云高风清的日子,我们大安小学的全体教职工一行深入洛龙区第一实验小学进行了一次全面考察。我们怀着学习借鉴的心态,细致入微地观察着学校的角角落落,洛龙区第一实验小学的一切深深打动了我。

在惊叹洛龙区第一实验小学的硬件设施的无比优越的同时,学校的文化氛围也使我们一行责责称叹。下面我就先说一说学校的文化氛围吧。进入洛龙实验小学的第一眼,你除了会被学校的高大建筑吸引外,你还会被学校的文化长廊所折服。一栏栏特色宣传,是他们智慧的结晶,从这里你能感受到别样的熏陶,受到一次精神的洗礼。

教学楼的前面最令人眼前一亮的是洛龙第一实验小学的校微,它的含义深刻而发人深省,它凝聚了一小全体师生的优良传统。地面上是一副巨大的电脑键盘图,走在上面会令你不自觉地想起自己是在操作电脑,你想这有多么神奇!对学生的启发会多么深远。

随后在教导主任的带领下,我们大安小学的全体教职工考察了学校的每一个方面,先看到的是学生们练字的地方,学校为了培养了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专门在水泥地上篿刻了一百多个常用汉字。让学生临摹,我非常赞同学校的这一主张。因为写字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影响深远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人生是至关重要的。不仅如此,学校还非常重视教师的练字。因为教师的写字,直接影响到学生。洛龙区第一实验小学考虑的可真全面啊!

洛龙区第一实验小学的另一个文化经典是“经典诵读”,这是学校的一个特色。学校对学生的要求是严格的,对教师的要求也是严格的。新入学的一年级,学校就要求他们背诵弟子规。《道德经》是学校重点推荐的一个方面。《论语》告诉人们做人的准则,它在中国经典的地位是可想而知的,而一小将他们做为毕业班的必学课程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要求学生会背,而且要求教师也会背,可见学校的良苦用心!

我是一名数学教师,学校的“数学广角”也深深地吸引了我,里面有数学知识,有学生必须掌握的公式,有基本的定义„„,它简直就是一部数学的百科全书。每一级的学生都可以读它,用它,熟悉它!

走到学校的操场上,校园的墙壁上各种各样的运动图生动逼真,它仿佛在告诉着学生们要锻炼身体为国争光,一切都是那么的美丽,一切都是那么的温馨,让学生会情不自禁地投入到体育锻炼当中去。大课间到了,学生们都自觉地站到自己的位置上去,首先做的是第三套小学生广播体操,学生们整齐划一的动作,让我们不禁赞叹。他们的学生素质太高了,学生在下面做,教师在上面做,简直就是一道风景线„„

最后我们教师一行又参观了教室,我们又一次被洛龙区第一实验小学的浓厚教室文化所吸引了,各班有各班的特色,各班有各班的风格。但都体现了一个共同的特色,那就是一小的特色。每一班的外面墙壁上都张帖有学生们的作品,或绘画,或写字,或习作„„内容

之新,范围之广,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但都不失为学生之中的经典,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教室里面更是设计独特,分年级不同各班的内容各有不同,在低年级的班里有华丽的图画,有拼音图,有数字图,还有数学小知识。高年级呢,也很有特色。做为一名数学教师,我特别注意了一下教室里的“数学广角”“数学知识”。它们的内容和形式各不相同,有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展示,有趣味题的展示,也有学生的解答方法。比如一个班级中有这样的展示:在教室的最前面有加减法关系公式的展示,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还有加法交换律的公式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使学生在教室的时时刻刻都能学习,只要学生一抬头就能看到,无形中强化了学生的学习。我很喜欢这些细节的东西,看来以后我们应该多多向他们学习,勤教学善思考,这样才能进步。

走洛龙区第一实验小学教师的书法作品面前,我们一行教师停留的时间最长,他们那一幅幅作品深深地吸引了我,同样做为一名教师,想想自己的字体,真让自己感到羞愧。

洛龙区第一实验小学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但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他们的学校细节方面感染了我。虽然硬件条件我们无法比拟,但许多细节方面却值得我们学习。他们学校从细节入手,给学生们营造了温馨而舒适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快乐学习,快乐成长,这才是我最佩服的。

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做起。这是我学习归来得到的最大的保贵经验,虽然我们的条件很差,但我们也不应该自暴自弃,以最差的条件去做最成功的事,做最好的教育。没有教具,我们可以自己动手去做;没有图画,我们可以发动学生自己来画;没有„„,只要我们善于动脑,只要我们肯思考,一切都是可以的。

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做起。只要别人做得到的,我们也一样可心做到。只要他们学校能做到的,我们大安小一定也能做到。只有我们注意细节了,只有我们从小事做起,我们一样可以将校园,可以将教室布置的温馨而美丽。洛龙区第一实验小学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一座我们可学习借鉴的丰碑。相信我们大安小学在赵校长的带领下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相信大安小学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德育从细节入手概要 篇2

关键词:细节,班主任,德育水平

宿迁应用职业技术学校多年来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技工人才, 近年来由于生源局限中职学生大多在学习和生活自律上都有一定程度的偏差, 给对未成年人教育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不让一名学生由于我们工作上的失误而离校、‘掉队’”的目标, 以“不抛弃、不放弃”为工作的座右铭,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加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自我评价”的自律能力, 学生“一年成型、两年成人、三年成才”的管理教育模式在此基础上逐步成型。具体措施如下。

1 定期培训, 加强班主任的管理水平

(1) 班主任是基层的德育工作者, 是德育工作具体实施者。学生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 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教职工担任班主任。学生管理部门要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加强对班主任的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 积极帮助班主任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2) 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 要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运用多种方法, 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想, 规范他们的道德行为。班主任要更新教育观念, 采取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要深入学生, 深入班级, 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班主任要通过深入细致的教育引导工作, 及时发现、纠正和解决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 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2 加强师德工作, 让全体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也是全体教师的任务, 因此, 他们的职业德育的养成直接关系着职业德育工作的成败。

(1) 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道德要求融入了以生为本的理念、终身学习的理念, 使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落在实处。

(2) 教师需终身学习, 是学习性社会的基本要求, 即使是相对稳定的职业道德规范, 也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提出新要求, 如电子商务, 同样是讲求诚信的, 同时也有了新要求—严格守时。职校教师要在终身学习的理念指导下, 要把师德和相关职业的道德规范融合在一起, 构建起教师的道德平台, 以次作为起点, 在教育学生中教育自己, 自觉成为职校德育的对象。

(3) 加强师德教育,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学校大力倡导“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管理理念,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每学期组织一至两次班主任交流、培训。同时, 通过开展学生评师德活动、家长评师德活动、社会评师德活动, 学校积极鼓励学生、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对学校师德师风状况进行监督和评议, 力争通过开展师德建设活动, 使学校教师提升师德师风, 成为全社会各行业职业道德建设的表率。

3 分析中专生特点, 找到学生保护的关键点

由于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尚未成熟, 心理年龄和实际年龄相差较大, 遇事易走极端往往一念之差铸成大错。所以, 学校把具体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学生。

首先, 班主任是具体落实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中职的特点决定了班主任的工作要求非常高, 内容非常细致, 要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班主任要真正融入到学生中去, 就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 关心学生的生活, 掌握学生的各科学习情况以及个人的特长、爱好和思想状况。

其次, 责任到人, 考核科学。班主任作为第一责任人工作的繁琐和劳累可想而知, 而且压力巨大。学校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班主任工作考核制度, 有效调动了班主任工作积极性, 杜绝了“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平均主义思想, 在班主任队伍中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工作风气。

第三, 依托团委, 加强学生干部、团干部队伍的建设。学生工作首先要以班级建设为中心, 注重培养学生干部和团干部, 带动全体学生。同时团委灵活多样的“成功教育”活动, 为学生“成型、成人、成才”创造了健康向上的教育环境。逐步在班级中形成一种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良好氛围。

4 要有制度保障, 防范于未然

加强体制建设, 形成齐抓共管新局面。学校在不断探索学生管理的新模式基础上, 强调学生管理工作重心前移, 建立起班级为主体年级 (专业) 为基础, 系、部为平台, 学校为核心;团委、学生会密切配合, 兼职班主任、心理咨询师主动协调, 全方位、多层次关心教育学生的管理体系, 构建学校、家庭、社区协同配合的有机整体。

加强预警机制建设的宣传教育, 最大限度杜绝恶性事故发生。

(1) 完善学校预防犯罪和自护自救预警机制, 明确责任, 杜绝重大、特大刑事案件的发生。学校设立三级预警机制:每班设立三级治安员, 及时向班主任、年级组长或学生科汇报班级中的不安定因素, 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力争把事故苗子处理在萌芽状态;校保卫科安排专人指导处理突发事件。

(2) 完善学校公共卫生防护和食品卫生预警机制, 积极预防传染病的传播, 杜绝集体中毒事件的发生。完善校内预防伤害事故发生预警机制, 杜绝因校舍倒塌、设备非正常运作造成的伤害事故。

(3) 完善校内防火防爆预警机制,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消防火警等演习, 严查火灾隐患, 杜绝重大火灾的发生。

5 学工处定期检查、总结, 落实德育提升工作

为了有效推进素质教育,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学工处在校整体素质教育工作的计划下, 针对中职学生特点, 充分利用广播操点评;午读课系列教育;主题班会等系列活动, 有效地探索出学生德育工作的途径, 陶冶了学生情操, 提高了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在横向上, 德育工作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育为抓手, 反复经常地组织法制、道路交通、自护自救等教育活动, 让学生知道保护的重要性, 学会保护自己, 学会保护他人。相关人员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情况、家庭教育情况, 加强与学生及家长的沟通, 真正使思想工作深入学生心灵, 深入学生家庭。

德育从细节入手 篇3

晨会开始,主持人先总结了上周有关午间用餐的调查情况,对全校同学的用餐纪律、餐具运送等方面的进步进行了表扬,随后着重指出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浪费粮食的现象特别严重,并带领着全校师生观看了事先在饭堂拍摄到的一组照片,介绍了学校每日午餐的制作过程。

照片上显示:清晨4:30,窗外漆黑,食堂却已灯火通明,师傅们正忙着淘米。他们每天要淘米四百多斤,相当于一个三口之家一年的数量。学生的眼球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接着,一张张照片呈现出食堂师傅们忙碌的身影,有的正在仔细地拣菜,有的正在忙着切菜,还有的正在清洗……通过照片,同学们明显感受到了忙碌紧张的氛围,一个个看得入了神。主持人结合照片介绍了昨日用餐的一组数据:西葫芦420斤,虾130斤,鸡丁200斤,胡萝卜100斤,豆腐干50斤;共有一千多位学生和一百多位老师用餐。这时,惊讶写在了学生的脸上。再接下来的照片显示的是热气腾腾的烹饪镜头。师傅们在大得惊人的铁锅边,拿着难得一见的铲子,费力地上下翻铲。教室里安静极了。这时,最令人难忘的一组镜头出现了:首先是一条长龙似的队伍从食堂出发,有的两手各拉一辆车,有的杂技似的两手端三个菜盆,有的提着装得满满的汤桶。其中,把饭菜送上二楼、三楼的镜头最震撼人心。照片上,几位师傅弯着腰背,像挑山工那样,行走在一级级楼梯上。沉重的步伐、涨红的脸颊,透过照片,向学生诉说着这份运送午餐的艰辛和不易。

介绍完照片,主持人没有一一提出有关节约的要求,只是轻轻地问道:“同学们,我们每日的午餐,不知凝聚着多少人的辛勤劳动!我们的每一口饭,浸润着食堂师傅、老师、学校对你们的关爱!难道我们还忍心把我们的午餐随意浪费吗?”

教室里,学生们仍紧盯着照片出神。

面对当今的小学生,城中人信奉“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德育是在人心灵里耕耘的特殊劳动,德育工作者首先要思考的不仅仅是晓之以理,更要从细节入手,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让学生“动之以情”,情到深处,才能形成真认知,作出真行为,形成真品质,最终养成真道德。

(作者单位:浙江江阴市城中实验小学)

德育从细节入手概要 篇4

——读《细节决定成败》心得

《细节决定成败》这本书通过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故事,提示我们精细化管理的时代已经到来。作为医疗行业,大到诊断、治疗,小到打针、换药,每一个细微之处的疏忽,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这样的行业性质要求我们必须从小事做起,注重细节,做好细节,力求每个工作环节都精准到位,特别是在公司开展“两保一稳”工作会战期间,我们更要大力实施精细化管理,避免工作失误,保证医疗安全。

第一,就是要明确自身工作职责。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工作上,我们都有自己所要承担的责任,无人可以例外。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往往只注意和关心一些大的、容易产生较大效益的事,忽略了一些具体的、琐碎的小事,忽略了对细节的关注,这其实就是对自身职责认识不足的一种表现。因此,要想在细节上下足功夫,我们首先要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了解自己工作所涉及到的一切事情,大到组织管理,小到协调沟通,都要清晰明了,力争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为真正把握好每项工作,保证医疗安全提供保障。

第二,就是要善于培养细节意识。注重细节是一种工作态度,工作中不重视细节,不关心细节的人,往往缺乏认真负责的态度,对任何工作只是敷衍了事,缺乏热情。而细节意识的培养关键就在于责任心的培养,一个人如果没有对工 作高度负责的态度,那再怎么去培养细节意识,也是徒劳无功的,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承担责任对于我们成长的意义,敢于承担责任,感受承担责任的快乐,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在责任意识的引领下,培养细节意识,做到凡事考虑细节,注重细节,将小事做细,注重在做事的细节中找到机会,从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

第三,就是要注重养成良好习惯。在接到一项工作任务时,坚持把任务分解成若干条目,从小事做起,从最基础、最简单的环节入手,一项一项来处理,把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到位,研究透彻,注重从细节抓工作,养成从小到大,从分解到整合的工作习惯,从而以每一环节、每一步骤的精准到位,具有实效,促使整个工作任务的高效完成。特别是对于我们从事医疗行业的人员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我们的一点点疏忽都可能给病人的生命健康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必须做到事无巨细,必须养成一个注重细节,善于把握细节的良好习惯,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工作有一个质的变化。

第四,就是要不断提高业务技能。要想在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上都精准到位,就要求我们必须拥有高超的业务技能,这是保证医疗安全的最基础、最先绝的条件,绝没有捷径可言。因此,我们必须把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作为一项重要使命来看待,坚持从书本中学、从实践中学,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提高自身应对问题的能力,从 而实现对每一细节的有效控制,保证病人的生命健康。

德育从细节入手概要 篇5

体谅家长。文中提到的给孩子剪指甲,爷爷奶奶感激不尽,是啊!剪指甲也是每周的必修课,虽说是检查指甲,防止幼儿刮伤,但检查中发现幼儿没剪,我们自然也不会看知任之,帮助剪好,家长的反馈自然也是非常的感谢。为便于幼儿活动,家长送来方便,我们也会请家长直接送在孩子活动的地方,爬了三楼(大班在三楼),再下去活动,既浪费时间、体力,又使幼儿少活动了许久。诸如此类的考虑家长的方便事多了,家长也越来越觉得老师考虑周到,也更信任了。

勤于沟通。孩子年龄小,对于家长来说,孩子一日在园有太多的牵挂,如吃的怎样?睡的如何?是否开心?……那么,我们便会时刻关注幼儿的情况,尤其是早上入园有异常的幼儿,发现有什么异样,及时为其量热度,观察身体状况,并及时的反馈给家长。还有,记得有个漂亮的小姑娘在家受伤,额头上磕坏了,家长送来嘱咐我们给她贴好去除伤疤的药,我们不仅做得很好,同时也提醒家长和孩子要少吃,尽量不吃带酱油类的食物以及其他对伤疤不利的东西,家长感动不已,并表示:自己都没有想到那么多,小孩子非常的臭美,对这个疤耿耿于怀,老师比我们想的更周到,更细致。

及时帮助。家长偶尔会忘记一些东西,有时是早饭啦,老师帮助看着吃,甚至适当提供(这当然是少数);有时是天气渐冷,衣服少穿;家长有事,晚接幼儿等等,这些,老师会及时的帮助家长,有时想的比他们更多,感觉天气冷了自然也就帮助其添加衣服了。

德育从细微之处入手 篇6

“我向国旗庄严宣誓:热爱祖国,追求真理;诚于做人,恒于学问„„”稚嫩而严肃的声音在国旗下回荡。每当这时,所有的老师、学生和家长无不心潮澎湃。自1995年以来,南通中学的初一新生都要举行向国旗宣誓的仪式。2004年,一位负责同志观摩了这个活动后评价:“辉煌的人生从这里起步”

“难忘教育”是南通中学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的一大特色。在南通中学,从初一到高三,每个年级都有“仪式教育”:初一新生向国旗宣誓仪式、初二离队仪式、高一青年志愿者交接仪式、高二成人仪式,以及初

三、高三的毕业仪式。

“这些仪式不流于形式,而是通过科学选题,精心设计,亲身实践,让每一次活动都能打动学生的心灵,让孩子终身受益。”朱全中副校长为我们道出了“难忘教育”的宗旨。

难忘教育就是从细处对学生进行感化、教育,除了仪式教育外,还包括体验教育。据不完全统计,在南通中学的社区服务基地,学校的青年志愿者共服务老人近40位,其中15位老人在志愿者的关爱中度过了人生最后的时光。学生换了一届又一届,但他们对老人的爱心从没间断。1999年,寺街社区一位长期得到他们关爱的老人去世后,周围邻居被南通中学志愿者的行为所感动,但又不知道志愿者的班级和姓名,就自发写了感谢信,贴在校门外,被传为佳话。

以人为本,学会“吃盐”

“常有人夸我们孩子懂礼貌,我听了特别开心。”一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南通中学的孩子走出去就是不一样。”

缪建新给了我们这样的解释“好比吃盐。盐是日常必需的,但不能拿着一盆盐给学生吃,欲速则不达。我们要把盐放入日常的食物中,让他们慢慢消化、吸收。”基于这样的认识,南通中学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德育观,把德育工作分解到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老师好”、“叔叔、阿姨,您好”,走在南通中学的校园里,常常会有迎面而来的学生跟你打招呼。整个校园看不到一个学生染发,穿奇装异服,乱扔垃圾。在占地70多亩的校园里,看不到一家小卖部。朱全中介绍说,为了培养学生勤俭节约、不乱花钱的美德,学校禁止经营小卖部。同时,学校鼓励学生把买零食省下来的钱和利用课余时间卖报、卖花、卖旧书得来的钱攒下来,捐给学校的爱心基金会,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由爱心基金出资10万元在广西捐助的希望小学,已于今年9月开学。

每天早晨,校长带头向老师和学生问好,久而久之,学生遇见老师和同学也会自觉地问声好,养成了懂礼貌的习惯。在学校颁布实施的《南通中学学生文明礼仪规范》34条中,学生的头发、挂件、衣服,甚至鞋跟都有明确规定。学校就是从这些日常的细节抓起,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他们高尚的人格。

积极实践,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在南通中学的诚恒楼,记者见到了这样一幕两个女孩子一人拿着扫帚,一人拿着拖把,正在打扫厕所。原来,这栋楼的厕所都由青年文明岗的学生自己打扫,今天轮到她们两个值日。

“能在青年文明岗为大家服务是一件光荣的事。先要申报,然后通过学校审核才有资格,所以我们很珍惜这样的机会。在学校的食堂、图书馆、车棚,包括公用电话亭都有我们的岗位。我们自己的事情都是自己干!”两个女孩说得热情洋溢,“我们的目标是在不久的将来把学校的厕所建成星级厕所!”

南通中学把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看成是最有效的德育。2001届的毕业生袁青青在南通中学就读时是为老人服务的青年志愿者,考入复旦大学后,她和别人在上海的街头抬残疾人过马路的镜头被记者捕捉,大幅照片刊登在《文汇报》上。

从细节入手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篇7

一.深究文本细节, 巧妙设疑, 追求课堂的有效性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课堂的精彩离不开教师在课前对教学细节的精心预设, 而教学细节的预设又来源于教者对文本的潜心研读。因为文本是由许多细节组成的, 把握细节是解读文本的钥匙;文本又是靠细节支撑的, 解读教材, 其实就是通过对文本诸多细节的析读把握全文。教师对文本的挖掘深浅将决定他在课堂教学中能否自如驾驭, 也决定了他教学中处理教材的思路与方式。充分挖掘文本, 理解作者的创作心境, 达到与文本的零距离, 就可以有效地利用文本这一载体, 使教学落到实处。

我在教学《雷雨》时, 认识到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深入研讨课本中周朴园和鲁侍萍的性格特点, 以及剧本是如何表现他们的性格特征的。所以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大问题:在周朴园鲁侍萍相认的对话中, 周朴园在多次问及侍萍的真实姓名时用词与语气各有变化。试找出并分析这些句子是怎样表现人物的情感及其变化的。在学生顺利找出这四处语句后, 我想还得引导他们深入探究。

在周朴园的第一次发问“你———你贵姓”后, 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周朴园为什么略显迟疑?让学生体会到:他与侍萍三十年前的这场纠葛始终是他的一块心病, 很容易勾起其回忆。在周朴园的第二次发问“你姓什么”后, 我设计的问题是:周朴园为什么要再次询问侍萍姓什么?让学生领悟到人物情感上的第一次波澜。在周朴园的第三次发问“你是谁”后, 我设计的问题是:周朴园这次发问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让学生探讨文本得出里面包含着的显而易见的潜台词:“你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对这件事了解得如此清楚?”在周朴园的第四次发问“哦, 你, 你, 你是———”后, 我是这样设计的:周朴园是怎么认出鲁侍萍的?在第三次追问侍萍的真实身份时, 探讨后学生一致认为:“你, 你, 你是———”这一特定语境下的特定人物语言, 标志着人物内心深处奔腾不已的第三次感情波澜。他不敢正视这一现实, 但又不得不承认这一现实, 又多么希望眼前的这一切不是现实。在此基础上, 学生很容易感知人物内心深处复杂的感情世界被刻画得惟妙惟肖, 入木三分。

教师对文本细节的精雕细琢, 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及内化。特级教师薛法根说:“语言有温度, 字词知冷暖。”学生涵咏在语言文字中, 采撷文本细节, 发现课文中语言文字的意蕴、情味和妙处, 很容易把握住周朴园由怀疑到追探到终于认出鲁侍萍的过程, 揭示出周朴园复杂的情感世界, 从而也把握了文本的重点。

二.优化教学细节, 形成课堂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

好的教学细节有助于师生之间更好地“互动”。一方面, 它有助于师生之间知识共建、情感交流, 有助于师生对文本意义的更深入细致的把握。教师在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 并根据自己从学生那里得到的反馈, 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引领、促进精彩有效的细节生成;学生则在某些教学细节中得到教师的理解、认同, 学会质疑、探索, 并形成新的认知和体验, 得到情感熏陶、品德培养。另一方面, 它有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 能够构建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 这种课堂气氛反过来又促使师生互动更为积极有效, 课堂生成更为精彩。

如《雷雨》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究竟是真是假的讨论。学生各执己见, 争论不下。有同学说:这种情感肯定是假的。理由是周朴园认出鲁侍萍后惊恐不安, 怕鲁侍萍说出真相, 还用五千元的支票想了结此事。如果怀念之情是真的话, 为什么恐慌?有同学说:这种情感是真的, 过了三十年, 搬了几次家, 依然还保留着家中原来的摆设, 还保留着鲁侍萍因生孩子怕风要关窗的习惯, 还清楚地记着衣服袖子上绣有梅花。说明周朴园时时刻刻也没有忘记三十年前的那段感情。特别是人老了, 肯定就更加怀旧了。针对这两种观点, 我及时调整教学行为, 让他们展开辩论, 没有哪一方认输的。大家都从文本中寻求帮助, 寻求答案, 积极参与, 深入思考, 据“理”力争。在双方辩论争执不之时, 我让学生们停下来, 谈了自己的看法:其实, 大家说得都有道理, 但如果能全面地分析就更好了, 周朴园这样一个老爷, 他蹂躏女性, 糟蹋下人, 是不会引以为咎的。但在当年, 他的确曾对温柔美丽的侍萍动过情, 而现在, 他已走向老年, 妻子繁漪又是个桀骜不驯的女人, 他时常感到家庭生活的不如意, 时感孤独和寂寞, 对侍萍的怀念、留恋便成了他后半生自欺欺人、经常咀嚼的一种感情。这既可弥补他孤独的心灵, 又可显示他的高贵多情。这一丝儿怀念之情既是廉价的, 在本质上又是极端自私的, 他爱的其实只是他自己和他的门第。这一细节设计让学生对周朴园的性格又有了细致深入的理解。又进一步认识到:曹禺先生没有把人物概念化、简单化、脸谱化, 而是真实深刻地描画出了人物复杂丰富的性格特征。正因为这样, 把这同其凶恶的行动相对照, 便愈显示出这个人物灵魂卑下、肮脏, 对作品的主题揭示也更有深意。

三.巧妙生成教学细节, 落实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个成熟的教师, 课堂上要有娴熟的驾驭能力和教学机智。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有些细节稍纵即逝, 很容易被忽视, 而一旦逝去便失去一个突破目标、落实重难点的机会。教学细节能够体现一位教师的内在素质, 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一个教师能在看似寻常的细节中有独特的发现, 并有意识地开发和深化它, 足以显示这位教师的文化底蕴和教学修养。所以, 教师要学会让某些教学细节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 使灵动的细节充盈课堂, 用教师的智慧之火去点燃学生的心灵之光。

比如在课堂上巧妙追问, 引起有效对话。学生对阅读中的感受、体验往往浅尝辄止。这时就需要教师“该出口时就出口”, 追问一句, 让学生的感悟“更上一层楼”。在《雷雨》的教学中, 周朴园和鲁侍萍的见面是偶然的, 我问学生:他们的相认过程是怎样的?学生通过周朴园的四次发问很容易知道:鲁侍萍认出了周朴园, 而周朴园并没有认出鲁侍萍。在这个基础上我追问:那侍萍为什么不立刻表白自己的身份?当学生思考片刻后, 我继续追问:她为什么不当面斥责周朴园对自己的迫害和三十年来的悲惨遭遇, 而是以诉说别人故事的口吻来诉说自己的遭遇呢?这几个提问让学生在感知周朴园的情感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理解鲁侍萍的性格特点, 了解剧本通过语言和动作表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四.优化设计课后作业, 在巩固中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优化作业设计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 丰富课余生活, 促进个性发展。我们要从多方位、多角度来设计语文作业, 既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又优化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既重视语文素养的提高, 又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精心设计优化语文作业, 能巩固知识、形成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促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布置课本剧的排演, 《雷雨》中周朴园和鲁侍萍的相认片段。让学生在排演中进一步体会人物性格, 体会作品的语言魅力。

教学需从细节入手 篇8

一、课堂上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应从细处入手

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领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学生的一种崇高权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师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情感基础是爱生,所以,老师应让学生有主动发展的活动观念,主动发展的提问观念,主动发展的创新观念,主动发展的乐学观念,主动发展的个性观念。操作上,作为老师应从细节上进行准备:课堂上应给学生提供主动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创造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课堂上师生之间应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合作。老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应适于学生的主动发展,问题有序有层次,问题难易适度,问题能激发矛盾,具有启发性,问题少而精等。

二、探究教学中各个环节需从细节进行设置

所围绕进行探究的问题应适度,问题应有一定的思维度和研究价值,但难度不能过大,因为我们需要学生创造性运用已学过的多方面知识,经过观察、猜想、尝试、验证等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是让他们被问题吓倒。所以在选择探究的问题时,一是考虑问题本身对学生发展的价值,二是要顾及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探究能力,既要控制难度,也不能将简单的问题交给学生去探究。

要给学生营造有利于探究的教学环境。教学中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学生向老师提问质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心情舒畅,敢于并热衷于发表见解,积极参与教学中提出的问题讨论与争论,进行广泛的交流,从而使探究活动顺利进行。

三、教学策略要从细处入手

从学生学的立场上,首先应使学生感觉不压抑、不疲惫、不厌倦。就个性空间而言,课堂教学策略要人性化,既要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又要给学生人格尊严,不要让学生产生一种受到强制、牵引、拖曳、驱赶的压迫感和奴役感,或者思维活动被边缘化,个性得不到展现的压抑感。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和权力。

四、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要从细处入手。

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科知识的传授,也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即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养成良好学习习惯。首先,通过指导使学生养成多种感官共同参与、边看边思考、边提问的良好读书习惯。其次,让学生学会观察。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观察问题。边观察边思考,在观察中感知,在感知中理解,最后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五、班主任工作要从细处入手,加强班级管理

定期或不定期地在班上进行书面调查,让他们反映教室寝室的纪律、清洁卫生、同学关系等等问题,以及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这样可以及时地加以引导、修正和跟踪管理班级,同时也可给科任教师指出问题以便修正教学。平时,早自习,上午上课,下午上课,晚自习课,以及自习时间多到教室向学生了解班情,观察学生作业情况,向学生了解学生,总之日常管理在于花时间,勤动脑勤动手这样才能保持班级始终处于班主任的有效监管中。

德育从细节入手概要 篇9

二、发挥自然景观资源作用,重在规划。壮山、秀水、沃壤、宝藏是祖国概念中的内涵之一。爱祖国除又应包括对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社会制度有深厚的感情之外,还应包括对自然景观有深厚的感情。而且通过爱自然景观的教育,会对其它方面的教育起到促进作用。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由于自然景观具体形象、充满情趣,可能会起到爱国主义教育的“切入点”的作用。但是,自然景观资源的客观性决定了其作为德育资源发挥作用是有条件的,其分布的“非规律性”,决定了发挥自然景观资源的德育功能与普遍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以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德育规律矛盾的客观性。因此,在发挥自然景观资源的德育功能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发挥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要注重规划,积极创造条件,实现两个转化,一是自然影观资源的客观性向教育性的转化,二是时间空间的`转化。

三、发挥建设成就资源的作用,重在选择。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德育工作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提供了生动的建设成就资源。但是,由于这方面的教育资源处于现实的实践之中,因此它是动态的,可称之为动态德育资源。动态德育资源无疑是人民群众的生产建设成果。但并不是所有的建设成果都有必要或可能纳入德育资源范畴。只有那些具有典型性或为实践证明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才可作为德育资源加以运用。因此,必须按照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遵循教育自身规律,有选择地从建设实践中吸收教育素材,必须唯物辩证地分析探究这些处于实践中的事物,以不断丰富建设成就德育资源。

从兴趣入手,教好文言文 篇10

欧阳旭静

以前教文言文时,我先让学生读,然后逐句翻译,我纠正;特殊句式学生找,我讲;到了讨论本文的思想内容时,学生分析,我总结。结果是:一个累得唇焦口燥呼不得,一个没精打采得合上渴睡的眼。课后,我拿出教案想:知识点是落实了,可是为什么学生不爱听?是形式的问题,还是……?

今天教《邹忌讽齐王纳谏》这课,我拿来教材,再读几遍,又想:如果我是学生,这篇文章什么最吸引我?结果发现,首先是“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个故事本身,其次是其简洁生动的语言。至于字词,因有故事情节的辅助,并未构成多大的障碍。有了这些发现,我着手修改了教案,重新进行了教学设计。

上课前,我布置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归纳整理文中的文言现象,包括: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特殊句式。这项工作似乎比较死,但我以为这是打基础,学生自己整理,印象深刻,虽“死”却“实”。课堂上,因有了前车之鉴,我决定让学生动起来:来一次小小的比赛,看哪组同学自拟的阅读检测题又快又好。学生是最好动不过的了,一听说要比赛,别提有多起劲,只两三分钟功夫,就有同学上黑板出好了题,其他组也不甘示弱。比赛很快结束了,我依据黑板上的题目进行讲评,间或插入一些问题,此时学生们尚处于兴奋状态,反应特别敏捷,对于我的提问也能随声应和,师生配合相当默契。设计这一比赛,一是为了使课堂“活”起来;二是为了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三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好腾出更多的时间细细体味文章的妙处。

众所周知,《邹忌讽齐王纳谏》之所以吸引人,一是因为这个故事本身具有很强的戏剧性。百余字的小故事中,居然起起落落,不止一次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其构思之精巧可见一斑。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些妙处呢?根据本文戏剧性较强的特点,我决定让学生表演。有人说,没有比扮演著名的科学家去学科学,或置身于历史环境中去学习历史更快捷有效的了。同样,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莫过于让他们进入角色。于是,课前我布置了表演的任务,要求两组同学以课文为剧本表演,两组同学以翻译的现代文为剧本表演;要求除旁白外,演员必须熟记台词。课上,我抽两组同学上台表演,其他同学带着两个问题观看:

一、《邹忌讽齐王纳谏》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二、邹忌的这一次进谏为何能成功?开始表演了,两组同学各展才华,小品演得十分精彩。通过对照,不少同学发现了问题,如第二组的“邹忌”在语言表达上,明显不如第一组的变化多,三问几乎都是:“我和徐公哪个美?”(虽然学生聪明地用“帅”“漂亮”来替代“美”以避免重复,但听上去这三问并没有多少区别)所以,当第三问说出时,在座的同学都不由得笑出了声。表演一结束,趁热打铁,就表演讨论了原文的语言特色,然后再因势利导,分析了邹忌的进谏艺术,肯定他有勇有谋和齐王纳谏的精神,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课后,同学们意犹未尽。

从细节入手写出书法味 篇11

关键词:细节;书法;笔画教学

热爱祖国文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出有书法味的汉字,需要从小学抓起,从小学生抓起。注重每一个细节,不松懈!

一、细节一——注重习惯的养成

好习惯终身受益。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写好字的前提。然而说说简单,做起来难。很简单的几个标准对于孩子们来说往往坚持不了几分钟,才刚刚开始写,孩子们坐姿端正,握笔正确,过不了多久,“弓背、弯腰、低头”等现象就出现了。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孩子们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真正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呢?

前不久,县里举办写字优质公开课,我有幸参加听课。上课老师的做法让我深受启发,每次学生写字前念的儿歌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原来,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写字儿歌,如“头正肩平腰挺直,胸离桌子有一拳,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有一寸”,又如“头正肩平背挺直,一拳一尺和一寸”。不用老师提醒,一拿起笔,孩子们就开始念,而且特别整齐、特别精神,一看就是“训练有素”,不是做出来的。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时刻注意用正确的写字姿势,时时提醒,坚持做,持之以恒,才会有这样的习惯。再来看这些儿歌,都包含了写字姿势的要领,每个字都是要点,每次写字前让孩子们念一念,一边念一边做好写字姿势,正确后再开始书写。每念一次,孩子们就自我提醒一次,一遍一遍不断重复,再加上教师的督促和纠正,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正确的写字姿势就养成了。

二、细节二——注重观察

每一个字在田字格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大到间架结构,小到一笔一画,只有仔细观察,认真临摹,规范书写,才能端正、漂亮。田字格有上半格、下半格、左半格、右半格,横中线、下中线,特别是写在横中线和竖中线上的笔画,是整个字的“重心”,书写正了,整个字才不会歪斜,因此一定要重点观察和书写。写字之前先引导孩子们观察字的整体结构,到底是左窄右宽还是左宽右窄,上下齐平还是上小下大或上紧下松等等,接着看清笔画的起笔位置、收笔位置,笔画之间的长短比例、穿插,以及笔画有无变化,哪个地方容易写错等等。为什么我们现在的孩子书写不工整、结构比例不协调、甚至笔画书写错误?就是因为没有观察的习惯,缺乏观察的耐心,更欠缺认真书写的态度。只求速度不求质量,只为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管田字格存在与否,只是简单地把字写在格子当中,草草应付了事,怎么能写出漂亮的字呢?

教师在教学生字的时候,每写一个字,都要强调观察,使每个孩子养成观察的习惯。通过观察字形,感知字形特点,感知字形结构,才能在头脑中对所学的字形进行定位,这样,写起字来才会心中有数,不写偏,不写错。即使以后脱离了田字格,所练习的字也会漂亮,真正做到正确、端正、规范。观察这一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耐心引导,不厌其烦,长期坚持,久而久之,孩子们会把观察作为写字的重要一步,为写好字做好铺垫。

三、细节三——注重笔画教学

每个汉字都是由笔画构成的,漂亮的笔画使得整个字赏心悦目。从写第一个字开始,教师就要告诉学生,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下笔(或重或轻)、行笔(轻一些,线条或直或弯或弧)、收笔(或顿笔或轻提出尖)三个步骤,不能平拖或平画。一年级小朋友学习的第一个笔画是“横”,在汉字的基本笔画中,横画比较能代表各种笔画的运笔过程。道理在于:千万条笔画生于一点,以点成画,积画成字。只要掌握了写横的基本要领,即重下笔—轻行笔—重收笔,其他笔画也离不开这条运笔路线,只是用力部位和形态不同而已。因此,教学笔画从横开始。

一年级学的第一个生字是“一”。刚接触生字,就要对学生严格要求,让孩子们懂得“提笔即练字”“见字如见人”、要“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教学时,教师可以范写,边写边讲解每个笔画的运笔过程,然后让孩子们根据三个步骤严格练习笔画,写的不规范就重新写,直到养成习惯,把横写漂亮,写出书法的味道。接下去的生字“二”和“三”都是由横组成的,有了前面的基础,孩子们就能自觉地在书写时正确运笔,写好笔画,从而写出有书法味的汉字了。一年级刚开始学习写字,每个笔画都要正确练习,让每个孩子都懂得写好笔画的重要性,为今后的汉字书写打好基础。

四、细节四——注重评价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我发现如果让孩子们参与评价,学生的积极性会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刚开始学习写字,孩子们写的一笔一画都需要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及时评价,在大家的评价中肯定自己的努力,也认识自己的不足。通过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增强对学习目标的认同,培养欣赏能力。

教师点评是很常见的评价方式,除此之外,生生互评也可以起到互相欣赏、互相指正、共同提高的作用。对学生的书写进行评价并不是简单的看一看是否写得好看,而是在一开始就要制订评价标准,让每个孩子对照“好字”的标准来评价。比如:是否做到了“正确”?是否做到了“清楚”?是否做到了“端正”?是否有“书法味”?每做到一条就画上一颗五角星。如果四条标准都做到了,还可以根据自己“独创”的标准额外增加一颗星。有了这样的评价机制,孩子们积极性很高,自己独创的标准也颇高,如“大小均匀”“不能满格写”等等。有了评价机制之后,孩子们写字时就能按照标准来要求自己了。

参考文献:

引导学生从细节入手与文本对话 篇12

一、理清文章脉络, 引入情境

文本大多是名篇佳作。很多作品都很重视环境描写。如: 《白杨》中介绍作者透过车窗看到的大戈壁大、荒凉、人迹罕至、气候恶劣等特点与窗外生在戈壁滩上高大挺秀的白杨展开中心。如何通过文本中特定的环境描写细节, 进行作者、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使学生进入情境中, 去感悟文章的意境呢?我认为教学中不能只抓几个重点句、几个关键词讲解, 而应该借助环境描写, 让学生步入情境中, 感知人物的思想。在特定环境中, 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学生的理解会更深刻, 与文本的对话也更顺畅。

二、把握整体, 探究细节

课文中, 有些细节没有充分展现出来, 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教师应在把握好整体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去深入探究细节, 把那些隐藏的细节通过思维与理解、想象与实践, 把细节丰富起来, 体会作者的用意, 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如; 《草船借箭》一文中,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 曹操一定不敢派兵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 天亮了就回去。”诸葛亮为什么能如此谈笑风生、镇定自若?诸葛亮的这一笑又说明了什么?教者设计几个这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究。学生的思想大门也打开了, 那些独特的见解, 那种活跃的氛围真让人欣慰。学生们说:诸葛亮把曹操摸得真透, 真是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诸葛亮真神啊, 不仅知天文地理, 还懂人心呢;他的笑是自信的、大度的, 是胸有成竹, 是神机妙算;他的笑与周瑜的妒忌、狭隘是多么鲜明的对比;难怪民间都敬仰诸葛亮。学生理解了文本中主要人物的特点, 与文本的对话就能入情入境。

三、品读细节, 感受正能量

文章中能让人切实感受到正能量的不是中心思想, 而是细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品读文章细节描写, 不仅有所获, 还有所感。如教《金色的鱼钩》, 文中是这样写老班长的“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 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 嚼了一会儿, 就皱着眉头硬咽下去。”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嚼、草根、鱼骨头、皱着、硬咽”这些词, 有个学生含着泪花说:“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我们要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同学们, 向老班长致敬!敬礼!”学生们一起敬队礼。此情此景, 学生们与文本已是心与心的沟通了。

四、抓住细节, 陶冶学生情操

细节描写是作者细致观察、丰富想象的结果, 又是学生与文本, 与作者对话的关键桥梁。如何抓住细节, 在与文本对话的同时, 陶冶学生情操?首先,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高尚品质。如教《他是我的朋友》, 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阮恒为什么颤抖地举起双手后又放下, 放下后又举起来?为什么在抽血过程中他越哭越厉害?从这个细节中, 引导学生体会阮恒的害怕、矛盾与救人心切, 尽管他认为输血后自己会死掉, 也坚持献了血。当别人问他原因时, 他回答说:“她是我的朋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阮恒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感受真挚的友谊, 树立正确的友情观。其次, 在想象画面中, 提升学生情操。

考研数学 复习从错题入手 篇13

中国大学网考研:先来说客观题部分。客观题就分填空和选择,整个的卷子里边填空是6道题,选择是8道题,这个占了很大的比例,14道题要占到56分,三分之一多的分数,这块历届的丢分比较严重,因为6道填空题是在第一道出的,8道选择题是第二道出的,根据判卷老师的经验,发现有很多的同学在前面的56分可能才得了20多分!如果基本题丢掉30多分,这个时候总分要上去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填空题比较多的是考察基本运算和基本概念,或者说填空题比较多的是计算,同学丢分的主要原因是,运算的准确率比较差,这种填空题出的计算题题本身不难,方法我们一般同学拿到都知道,但是一算就算错了,结果算错了,填空题只要是答案填错了就只能给0分。

从这个意义上讲,填空题对我们同学来讲应该是非常残酷的一个事情。那么,怎么来提高运算准确率呢?这就要求我们同学平时复习的时候,这种计算题,一些基本的运算题不能光看会,就不去算,很多的同学看会在草稿纸上画两下,没有认真地算。平时没有算过一定量的题,考试的时候就容易错,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对一些基本的运算题,不是说每道题都认真地做到底,但每一种类型的计算题里面拿出一定量进行练习,这样才能提高你的准确率。

填空题里面本身有一些特殊的方法和技巧,同学做这种题还是按照常规,有的时候方法不当,本来很简单的题做成了很复杂的题,有些题可以根据几何意义,结果一眼就看出来了,有些题是根据一些特殊的性质,有的同学习惯做填空题还是按照常规的主观题的方法去做,对一些特殊方法和技巧不了解。

选择题一共有八道题,这个丢分也很严重,这个丢分的原因跟填空题有差异,就是选择题考的重点跟填空题不一样,填空题主要考基本运算概念,而选择题很少考计算题,它主要考察基本的概念和理论,就是容易混淆的`概念和理论。

这个地方丢分的原因主要是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我们同学学数学,一个薄弱环节就是这个地方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比较强势的是计算题,喜欢做计算题,相对来说计算题也比较扎实,薄弱环节就是概念和理论,这个本身是我们的薄弱环节。第二个原因,选择题里面确实有些题是有相当难度的,本身有难度,不是说一个卷子里边前面的八道选择题都是很基本的题。第三个原因就是选择题,我们同学做的时候还是缺乏相应的一些方法和技巧,跟刚才填空题一样的还是用常规题的方法去做,同样一个题出成选择题的时候就有很巧妙的方法,由于对这种方法不了解,用常规的方法做,使简单的题变成了复杂的题,丢分原因主要是这几个方面。

要想解决应该从三个方面去解决。第一,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就必须在这下功夫,实际上它的选择题里边要考的东西往往就是我们原来的定义或者性质,或者一个定理这些内容的外延,所以我们复习一个定理一个性质的时候,即要注意它的内涵又要注意相应的外延。比如说原来的条件变一下,这个题还对不对,平时复习的时候就有意识注意这些问题,这样以后考到这些的时候,你已经事先对这个问题做了准备,考试就很容易了,平时在复习的时候要注意基本的概念和理论,本身有些题有难点,但是也不是说选择题有很多有难度的题,一般来说每年的卷子里边八道选择题里面一般有一两道是比较难的,剩下的相对都是比较容易的。

所以不能为了这一两道题我们花了很多的时间,这个不应该作为重点,另外客观题有一些方法和技巧,我们通常做客观题用直接法,这是用得比较多的,但是也有一些选择题用排除法更为简单,我们考研的卷子里边有很多题用排除法一眼就可以看出结果,所以要注意这些技巧,我们在强化班讲课的时候也给同学做了归纳和总结,我想经过我们的讲解和同学们的努力这个地方应该可以做得很好。

从素材入手打造简约科学课堂 篇14

简约的课堂,更要有高效的教学观念和高超的教学手段与之配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了科学课堂的简约,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挖掘有关教学内容的实物、模型、照片、图片、录像、纪录片、地图、地形图、航拍图等。让孩子在实验、观察中有“抓手”,从而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现以《食物链和食物网》为例,具体阐述如何从素材人手,打造简约的科学课堂。

一、巧用素材为“新课导入”添精彩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科学课堂需要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所以要创设有意思的、与本课教学任务有关的情境就显得非常重要。为达到“课伊始,趣欲生”的效果,本课中应用麻雀的图片和消灭四害的运动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1.课件出示麻雀的图片

师:这是一只什么鸟。谁知道?它喜欢吃什么?

生1:它是麻雀,爱吃虫。

生2:它也爱吃稻谷。

师:对呀!麻雀它爱吃虫,也爱吃稻谷

2.出示课件隋境

师:因为麻雀会偷吃粮食,我国农村曾把麻雀作为四害来消灭。在麻雀被大量捕杀一年之后,没有麻雀糟蹋粮食了,粮食反而大量减产。农民伯伯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你知道吗?

生1:知道,让学生说。

生2:不知道,看来稻谷、害虫、麻雀,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关系,3.揭题

师:它们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呢?上完这节课你就明白了。

板书课题:食物链和食物网

我巧用麻雀图片、情境这样简单的素材,打造了简约的科学课堂。从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以现实生活中的典型问题引课,更好地在学生头脑产生风暴后,思维发生冲突迷惘时,抛出问题揭示课题。让孩子尝试着去解释,也可以了解学生的前概念。

二、精选素材为“探究新知”当载体

观察素材是探究科学新知的重要载体,采用简单而又直观的图片也可以得出准确的科学概念,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本课食物网概念教学中我为每一小组的同学准备一张彩色的田野生物图,让学生在图中找出多条食物链,从而轻而易举地构建食物网的概念。

1.介绍田野里的各种生物

师:同学们很喜欢大自然,喜欢和大自然亲近,那么在田野里生活了哪些生物呢?(水草、虾和鱼、白鹭、水稻、田鼠、黄鼠狼、稻螟虫、小鸟、蝗虫、青蛙、蛇、老鹰、猫头鹰)

2.让学生自主寻找食物链

师:田野里有这么多的生物,你能找出几条食物链?能用箭头表示出来吗?

师:为了能够快速找出、明显地看出各条食物链情况,老师还有几点要提醒同学们的。(出示温馨提示)

(1)一条食物链用一种颜色的彩色笔画。

(2)箭头指向捕食者,如果两种生物间已经有箭头了,画第二条食物链就不重复了。

(3)画出所有的食物链后,数数共画出了几条食物链。

(4)小组进行分工,确定谁记录,谁汇报,谁观察。

3.小组汇报交流

展示一个小组画的食物链情况,让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评价。

师:第×小组同学刚才讨论得最热烈,请这组的汇报员进行汇报。

请你来说说你们组共画出了几条生物链,它们分别是什么?请读出来。

小组成员还有补充的吗?其他小组对这小组同学观察记录情况有什么看法呢?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一双敏锐的眼睛,画出了这么多条食物链。真是太棒了!

然后课件出示比较理想的连线情况。

4.建构食物网概念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图,哪些生物在很多条食物链中重复出现?它们都和谁有食物关系?

生:水稻。它被田鼠、稻螟虫、蝗虫、小鸟吃。

生:老鹰。它的食物有蛇、田鼠、白鹭、小鸟。

生:田鼠。它被蛇、猫头鹰、黄鼠狼吃

师:像这样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会吃很多种生物,甚至同一种动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生物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作食物网。

这里精选的素材,只是一张生物图,而让学生花了整整20分钟去研究,达到了简约高效的目的,从而引出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让学生充分利用生物图,先自己观察思考,然后进行计划,接着小组分工合作,最后再全班交流。这样的探究层层递进,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每一位都能独立思考,达到面向全体学生的目的;又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从而对食物网的概念有更直观的理解。

三、提炼素材为“体会关系”找依据

《食物链和实物网》这节课的教学需要让学生体会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如果只单单让学生说说这些生物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就会显得比较抽象,如果借助课件中的网络图,就会具体形象些。

1.师出示一张食物网让生观察。

2.师:在上面的食物链中,如果小鸟被大量扑杀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3.师:小鸟的捕杀会影响直接青蛙、蛇、老鹰、稻螟虫,又间接影响到水稻等其他生物。蛇被大量扑杀了会怎样呢?蝗虫没了,又会怎样呢?在这张食物网中谁可以减少?为什么?(一种生物的生存会影响多种生物的生存)

4.师:你的想法很有创见,请在大声、自信地说一遍。说得多好呀!掌声鼓励!

5.观察思考:依据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你觉得生物和生物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6.归纳: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保护一种生物,就是保护多种生物。

?@样的设计让学生在讨论中感受到,任何一种生物的生存都会影响到其他生物,保护一种生物就是保护很多种生物。让学生意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本节课的教学素材选择得非常简单,教师准备得很轻松,很有效。充分利用图片,自主建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文章中所用的几个词语巧用、精选、提炼,主要就是为了追求简约而不简单的科学课堂。当然,今天的观点还不够成熟,需要我往后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去完善。

上一篇:一年级上册劳技教案下一篇:民族贸易企业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