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配备措施

2024-08-11

资源配备措施(共4篇)

资源配备措施 篇1

四、资源配备计划

拟投入的主要物质计划

1、主要材料供应计划及供应方案

本工程使用的所有材料,须经质量监督站备案、业主及监理认可的生产厂家中进行择优采购,杜绝使用来路不明的原材料。材料部提前定购各种施工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保证材料供应及时、充足。

工程主要材料根据总体施工进度计划编制一次性备料计划及施工材料使用计划,并根据实际工程进展及时调整,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每月按材料的购置计划备齐资金,以确保物资供应。特殊材料项目部将提前一个月购买存放于工地,以满足工地施工需要。

材料进场实行检验制度:原材料取样送检,构配件进行外观检查并查验出场合格证,未经检验或经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得在工程中使用。项目总工和质量员、材料员对此负责。

2、施工供供电计划

本工程用电包括施工、生活用电,进场后,与供电部门联系,报装两台变压器,供施工和生活使用。施工用电缆全部采用架空或埋地架设。其它地段施工用电配备流动式发电机供电,以备停电时使用及部分流动性施工时临时电源。全线照明由原路路灯照明。

3、资金使用计划

3.1 验工计价

在每月底 25 日,将工程完成数量进行盘点,对工程质量进行总结,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

3.2 资金运用

为保证资金的正常周转,做到专款专用。在每月月底根据工程的进展情况,及时指定资金需求计划,合理调配资金。在资金运用方面遵守的原则是,首先满足工程关键工序的资金使用,其次根据生产计划,找出对下道工序起到制约作用的项目,进行合理调配,使整个施工过程中,资金都能够得到有效利用。

3.3 资金使用计划及保证措施

1)充分有效地运用每月工程款,按资金需求计划进行调拨。

2)灵活进行资金调配和平衡,保证人、机、料管理费的正常支出和生产的正常运行,绝不能因资金的短缺而影响生产。

3)每月按时进行验工计量,保证每月工程款按期到帐。

4)加强生产管理和资金管理,充分有效地运用资金,保证资金有效利用率达 100%。5)在临近节日期间,提前做好资金的储备工作。节日期间的材料购买计划、劳动力工资需求等引起的资金准备要在节前半个月做好计划,准备足够的现金,以便在节日前购置储备材料和足额支付民工费及节日期间的劳动力工资发放。

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我们将投入充足的、性能良好的机械设备进入工地施工。为保证施工过程中不因设备故障而停工,我们组织施工设备进场时充分考虑了备用的数量,备且设备数量和主要施工设备(见附表一)。施工机械的配置以满足施工生产高峰需要为前提,另配备足量备用设备。

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正确地进行操作,是保证项目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贯彻“人机固定”原则,实行定机、定人、定岗责任的“三定”制度。操作人必须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出现安全质量事故。按照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生产上适用、性能可靠、使用上安全、操作方便和维修方便等原则,贯彻执行机械化、半机械化与改良工具相结合的方针,使其具有工程的知用笥,具有保证工程质量的可靠笥,具有使用操作的方便性和安全性。劳动力安排计划

根据进度计划的安排,合理组织劳动力进场,确保施工高峰期有足够的劳动力投入本工程施工。根据本标段工程特点,各工区的劳动力由项目部统一调配使用,做到“交叉立体”作业。

资源配备计划

一、施工机械设备配置

施工机械、设备用量根据工程进度、施工需要安排进场。

二、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制度

1.首先应根据施工平面图确定机械设备的安放位置,并搭设好防护棚,安放处必须场地整洁,视线良好,便于操作。

2.公司的机械设备,由设备归口单位进行使用、维护和保养管理。保养,修理按《常用施工机械保养,修理规定》执行。

3.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主要设备要认真执行“三定”。即:定人、定机、定岗位的责任制。公用的机械设备要设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

4.机械设备的操作要严格执行持证操作制度,未取得操作之前,不准独立操作,严格禁止非操作人员操作机械设备,违者将追究责任。

5.使用前先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看有无松动,各部件连接是否适宜,钢丝绳有无断丝,滑轮轴有无磨损。

6.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的持证人员,坚持持证上岗。操作工应精力集中,随时注意工作场所的人、物动态。严禁在工作中和他人嘻笑交谈或擅自离开,严禁酒后操作,夜间工作应有足够的照明。

7.经常注意机械设运运转情况,如发生故障不能继续运转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然后进行检查,检修时,还须在开关箱上加锁。

8.机械设备保养必须坚持三级保养。即:每班保养、一级保养,主要以整洁、检查、润滑坚固为中心。由机操人员负责,机操工参加,可在现场进行,在有条件的地方应在保养厂或车间进行;三级保养以消除隐患为中心,应在保养厂或车间进行。所有机械设备必须严格执行每班保养,一、二级保养应按间隔周期强制执行,三级保养按计划执行。

9.加强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建立健全机械员负责制,做好定人、定机、定岗位的三定工作,执行持证上岗的规定,落实交接班制度,并要求操作、保修和机械管理人员认真填写机械履历书和保养制度。

10.机械设备应按间隔周期进行各级保养,确保其技术状况完好,如发现漏保、失修或带病运转等情况,应停止其使用并限期改正。

11.本工程所有使用机械、设备已完全落实,由公司机械管理部门直接提供。具体机械、设备投入情况详见明细表。

三、人力资源安排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重要性,需配备特别强干的施工队伍,我公司将组织力量汇集一套技术精、能力强、熟悉肯干、文明守纪的精兵强将进场施工。

工程开工前,我公司将组织全体施工参建人员,由技术负责人和安全负 责人进行技术质量交底和安全文明教育,使每一名施工人员对工程的各项要求清楚理会,并按要求规范地实施到现场施工中,同时召开施工现场动员大会。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部署,各工种人数及作业时间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确定,要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每一流水段工作量,使流水作业均衡、有序进行。

四、劳动力组织的原则

按照劳动局和建设局有关文件的规定和公司项目法施工的要求,承包劳务的来源主要是本公司下设的劳务分公司,即我公司整体编制的专业队伍。本工程所有项目人力由本公司的劳务分公司提供。

五、劳动力的管理 劳动力输送到项目经理部后,其管理使用由项目经理部统一调配,项目 经理部应根据工程进度状况定时做出劳务需要和劳务使用状况报告。进退劳务人员应提前向本公司的劳务分公司提供信息。劳务的使用和进退合同由我公司有关部门配合进行。

资源配备措施 篇2

在卫生监督机构的绩效考核指标中, 其中有涉及到对公共场所、集中式供水单位、二次供水单位、健康相关产品单位、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和职业病诊断机构、医疗机构放射工作场所、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医疗机构医疗服务、采供血机构、学校卫生10类监督对象监督覆盖率的考核指标。本文从完成以上10个条线监督覆盖率100%的角度, 来讨论卫生监督人力资源的科学配备以及科学监管的重要性等问题。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2012年上海卫生监督年报》、《2012年上海卫生监督状况评估报告》等内部资料。

1.2 监督覆盖率计算方法

年度的监督检查覆盖率是根据本年度已完成监督检查至少1次的监管对象户数与本辖区实际监管对象户数相除后乘以100%得到的数字。例如, 本年度实际监管医疗机构4 000户, 辖区内实有医疗机构5 000户, 则本年度医疗机构的监督覆盖率为4 000/5 000×100%=80%。在监督覆盖率的计算过程中, 分子和分母的数量使用的都是“户”的概念, 也就是说对同一家机构年内反复多次监管, 也只能算为1户。

2 结果

2.1 完成全覆盖的监管对象数量测算

原卫生部提出对公共场所、集中式供水单位等10类监督对象完成100%的监督覆盖率。在实际的卫生监督检查中, 监督检查合格率是不可能达到100%的, 总是会有监督结果不合格的现象出现, 因此, 对于监督检查不合格的单位和个人还要进行追踪复查, 直至整改合格为止。如果按照监督检查结果中有15%的不合格的概率, 需要追踪复查一次来计算, 要做到100%覆盖, 监督检查的工作量实际上要在全覆盖监督检查的管理对象数字基础上, 至少增加15%。可见, 监督检查工作量还是不小的。

2.2 监督员工作时间的测算

本论文所指的1次现场监督检查包括至少2名卫生监督对管理相对人持续一定时间的, 依据卫生监督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现场检查的活动, 要求一次监督检查至少完成一张现场监督检查笔录。就一线执法类监督员工作而言, 除了对管理对象的日常监督检查之外, 还要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不良记分、行政处罚等。对于一般的行政处罚案件, 监督员需要完成调查取证、制作笔录、处罚文书、送达处罚决定书等, 平均需要监督员投入大约3~5个工作日;对于一些特殊的大案要案, 还要经历反复调查取证、谈话、听证等甚至于行政复议或司法诉讼等程序, 监督员需要投入的工作时间更加多。按照每2个监督员一年至少要完成处罚案件16个计算 (根据本市卫生监督绩效考核相关标准要求) , 每年在案件处理上需要投入至少80个工作日左右。一线执法类的监督员所承担的工作不仅是一线日常执法, 还要承担该监管条线的面上管理、政策调研以及科研和相关论文的撰写等。其实, 一个一线执法类监督员一年的实际开展现场执法的工作日最多是150个工作日左右。

2.3 完成全覆盖监督检查所需一线执法类监督员理论数量的测算

如表1所示, 在做到以上10个监管条线100%的覆盖率[1]的前提下, 以上海公共场所为例, 每2个监督员每个工作日监管2户次 (考虑到公共场所监督检查项目相对少, 每次监督检查花费时间也较少的原因) , 实际的一线监督执法工作日150个工作日, 监管对象是60 595户, 理论上需要一线执法类监督员:2人×60 595户/ (150 d×2户/d) =403.96人, 外加15%的不合格复查情况, 则需要理论上一线监督员:2人×60 096户×1.15/ (150 d×2户/d) =464.56人。

以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为例, 每2个监督员每个工作日监管1户 (考虑到医疗机构监督检查项目较多, 其他8类监督对象也按照每个工作日可完成监督检查1户的工作计算) , 每年一线监督执法工作日150个工作日, 监管对象是5 442户, 理论上需要一线执法类监督员人数:2人×5 442户/ (150 d×1户/d) =72.56人;外加15%的不合格复查情况, 则需要理论上一线监督员人数:2人×5 442户×1.15/ (150 d×1户/d) =83.44人。

2.4 完成全覆盖监督检查的管理对象户数与年度实际监督户次数的对比

结合表2, 以2012年为例, 如果要完成对本市以上10个条线100%监督覆盖的话, 需要监督的户数为80 948户。而实际上监督的户次数为100 017次, 对无证对象的监管户次数为12 920次, 合计为112 937户次 (“户次”的概念包含对一家管理对象统计期间内的多次监管) 。但就年度10个监管条线的112 937监督户次的数据而言, 其超过了实际80 948户管理对象数的23%, 而当年实际的监督覆盖率还没达到80%。以医疗机构为例, 其管理对象为5 442家, 实际监管户次数为10 705次, 同样其监督覆盖率也远未达到90%。

3 讨论与分析

3.1 卫生监督人力资源还有待增加

结合表1, 按照以上10个条线的卫生监督管理对象的数量, 如果要完成100%的监督覆盖率, 同时还需要对15%不合格对象复查的话, 理论需要的一线执法类监督员的数量为784.29人。而实际上一家监督机构的监督员可分为卫生监督管理岗位、卫生行政许可岗位、卫生监督一线执法岗位等, 基本上一线执法类监督员占一家机构监督员总数的30%~40%左右, 就上海卫生监督员1 100余人的总量而言, 一线执法类监督员基本上330~440人左右, 和理论上需要的一线执法类监督员784.29人的数量相比, 还是差距挺大的。而且就全国范围而言, 监督人员数量也是不够的[2]。

当然, 以上数据的计算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按照工作时间的粗略推测。而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还要综合考虑一些因素, 如通过监管力量的整合和优化、监管手段的创新等以及监督员工作潜力的挖掘等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等, 有利于缓解监督人员不足的压力。但是如果一味地要求达到监督覆盖率的需求, 而不适当增加监督员人力配备。会容易导致监督员疲于日常检查奔波, 缺乏对整个卫生监督面上的管理和规划的情况产生, 也不利于卫生监督工作的整体推进。

3.2 科学监管提高效率尤为迫切

结合表2, 我们可以看出2012年上海实际的监管户次为112 937次, 而监督覆盖率还未达到80%。缘何在高监督户次的背后是低监督覆盖率?也就是说在实际的监管工作中, 我们充分利用了有限的人力资源, 开展了高强度的监管工作, 实际完成的工作量远远超过了本文所计算的理论工作量。但我们仍没有完成绩效考核中关于监督覆盖率的指标。

究其原因, 除了监管覆盖率指标要求过高之外, 我们的监管工作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单次监管的效率不高, 需要重复监管。对于一些规模较大而且监管条线多的机构, 如医疗机构, 其包括不同的监管条线, 如医务人员、机构设置、二三类技术、母婴保健、医疗废物管理、禁烟等, 而且规模相对较大, 一次监管不能对机构内所有管理条线做到全覆盖监督检查, 导致1年内需要开展多次监管才能做到对一家机构内所有条线的全覆盖。二是监管缺乏科学规划, 随意性较大, 没有合理安排监管的频率和布点等, 造成重复监管和监管缺位。三是监管手段单一, 采用人海战术, 没有有效利用科技力量对监管工作带来的新促动。

4 建议和对策

4.1 增加监督员编制, 合理分配监督力量

增加监督员编制, 并要结合管理对象的数量、规模大小合理配备监督员人力。以公共场所为例, 公共场所的数量占整个卫生监督管理对象的70%左右, 其公共场所规模大小差异较大, 检查内容相对单一。相对而言, 虽然医疗机构数量只有5 000余家, 但是医疗机构监管的条线多、范围广, 而且医学发展日新月异, 直接和人民群众健康相关, 医患矛盾也比较突出。但由于目前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相对滞后, 导致监管难度大, 社会矛盾集中。所以在监管力量的配备上, 不仅要考虑到管理相对人的数量, 还要兼顾监管对象的专业特点等因素。

4.2 科学规划, 提高监管的效果

科学规划年度监管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监管计划既要结合既往监管的结果, 还要充分考虑监管对象的地域、规模大小、风险因素等, 合理确定监管的频率和管理对象分布, 对于在1年内不能完成覆盖的, 也要在2年的时间内有计划地完成全覆盖的监督检查。要避免监管的随意性, 不要总是一有问题就搞“突击”监管、“大检查”等。要完善和创新监管, 重规则、重机制, 建立科学的抽查机制、责任追溯制度, 防止监管的缺位失位或选择性监管。特别是对公共场所的监管, 公共场所数量大, 规模差异也大, 有五星级的酒店也有小型理发店, 对于不同的监管对象, 监管的内容差异也非常大, 社会风险程度也不尽相同[3], 监管的频率和重点也不尽相同。我们要科学安排监管资源, 最大限度提高监督资源的社会效益。

4.3 优化监管模式, 提高单次监管的有效性

对于监管内容多、规模大的监管对象, 要合理安排监管资源, 提高单次监管的效率。例如医疗机构, 可采用各条线之间的联合执法方式, 一支综合监管队伍进医院, 根据医疗机构的诊疗范围和开展的诊疗技术, 每年或每2年选派监督员集中一段时间 (1~3 d) 对医疗机构开展全方位的监督检查。之后除了需要临时处理举报投诉或医疗事故之外, 监督员平时不再到医疗机构开展监督检查。这样, 既提高了单次监管的效率, 节约了监督力量, 也可以减少医疗机构被动接受监督检查的次数, 更有利于医务人员安心一线临床工作。

4.4 利用信息化工具, 实现远程在线实时监控

卫生监督的日常监督检查过程中, 有大量的时间是花费在监督检查来往的路途中以及对监管对象海量数据的筛查。借助世博效应, 上海卫生监督在部分游泳池、宾馆、二次供水开展了在线监测, 通过网路终端及时了解监测数据。随着卫生监督在线监测平台的推广使用, 既可以省去监督员来回监督途中的时间, 完成更多的监督内容;还可以通过设置警告数据及时提醒监督人员及时发现异常数据, 提高监督检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孙肖潇, 孙梅, 陈刚, 等.三年建设前后不同级别卫生监督机构监督检查能力的比较分析[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09, 16 (5) :412.

[2]陈刚, 崔欣, 孙梅, 等.全国卫生监督机构人员现状研究课题概况与结果简介[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13, 18 (5) :406.

资源配备措施 篇3

关键词 路径整合 资源配备 校园足球

一、前言

2009年4月,国家体育总局联合教育部启动校园足球活动。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发展,校园足球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开展校园足球学校多达6000余所,吸引近百万名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绿茵草地去主动参与校园足球。2014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再次强调大力开展校园足球建设,并将其上升到一个与国家发展战略同等的位置。201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其中专门针对校园足球发展与青少年人才培养的诸多改革建议。基于上述背景下,校园足球建设已经面临良好的发展环境,成为一个热点研究话题。

二、路径整合及多元资源配备角度校园足球建设现状

自启动校园足球开始,我国已经针对性的做出一些探索。在2009年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中已经将整小学、初中、高中以及大学四个教育阶段纳入到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范畴中。当然,校园足球的开展需要漫长的发展周期,属于一项长期建设工程。具体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前期阶段(2009-2011年),任务是将小学与初中作为校园足球开展的重点,举办学校级别的足球联赛,当中小学足球联赛相对成熟之后,逐渐与高中以及大学形成对接;第二阶段为中期阶段(2011-2013年),该阶段是在已经取得校园足球开展成效的基础之上,使其走向科学化的发展途径,科学推进;第三阶段为后期阶段(2013-2018年),任务是逐渐扩大规模,实现校园足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1]。国家体育总局已经为校园足球提供专项经费,便于其更好更快的发展,为校园足球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路径整合以及多元资源配备角度探索校园足球建设,基于国际足球视角做出的探索。英国在2001年为解决校园足球开展以及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的弊端,推出宪章标准计划,根本目的则是增强大众参与足球运动的积极性,协调学校与社区青少年的足球训练,提高足球人口数量。在该标准实施期间,英国推动多元治理改革以及多元资源配置,包括资金来源、志愿者人力资源以及社区足球俱乐部等多元主体,发挥各主体的价值,推动校园足球建设目标的实现。英国等发达国家采取的校园足球建设成功经营值得我国借鉴,现阶段我国已经形成特有的建设体系及格局,建设策略的规范化有助于推动校园足球发展。

三、路径整合及多元资源配备角度校园足球建设策略

在校园足球建设环境下,站在路径整合以及多元资源配备视角对校园足球建设策略进行探析。需要以政府财力主导建设校园足球品牌为核心,寻求合作构建多元网络格局,最终聯合社区体育实现多元路径的整合,进而满足校园足球建设要求。

(一)政府财力主导建设校园足球品牌

政府财政支撑是校园足球发展的基础,在已有的研究体系当中运用“非对称网络治理”一词形容了英国群众体育的发展状况,认为群众体育的发展过度依赖于财政支撑[2]。当然,校园足球发展同样依靠政府财力做出主导支撑,分析原因是由于校园足球的发展无法市场化运作,政府财力提供十分重要。同时,现阶段随着校园体育建设面的拓展,着力将校园足球打造成足球品牌,成为我国足球人才培养的基地,强化品牌价值,则可以吸引企业投资以及赞助商的赞助,进而在政府财力主导下实现多元化投资渠道建设,以便于为校园足球品牌建设提供保障。

(二)合作体系建立形成多元网络格局

站在合作体系建立的前提下才能够形成多元网络发展格局,基于国外的校园足球建设经验,英国采取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分层体制,有助于体育项目分层执行。校园体育的开展,涉及到的单一主体较多,只有形成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组织联合,才能真正展现出资源价值与优势,有效打破传统体系的隔阂并消除壁垒,形成一个有效的网络新格局。对于现阶段我国校园足球存在的问题分析,主要依靠国家体育总局与教育部的推动,无法站在系统工程的角度去实践与探索。只有充分运用资源优势,才能够实现未雨绸缪、逐步打造多元网络体系格局,使得我国校园足球能够真正走向一个多元化、多方资源配置的稳定性网络体系中。

(三)联合社区体育实现多元路径整合

社区体育作为校园足球多元化路径整合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所展现出的价值显著。青少年作为足球运动发展的核心,是推动足球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站在文化的整个发展周期来看,校园足球的发展实质上是足球文化从“少年”到“老年”的一个重要起点,社区足球的辅助则是足球文化得以延续与发展的关键[3]。校园足球、社区足球以及职业足球形成了一个足球运动发展链条,社区足球是衔接两者的关键性因素,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社区足球在体育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越发重要。联合社区体育与校园足球之间的关联性,建立一个多元化的校园足球发展体系,有效推动校园足球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斌.英国校园足球启示:网络路径整合及多元资源配置[J].山东体育科技.2014,01:105-108.

[2] 刘志云,王慧琳,任万勇.增长模式:从“校园足球”开展看“全国学校足球运动联盟”建设态势[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4,04:277-280.

资源配备措施 篇4

宁夏将为农村义务教育教学点配备数字教育资源

作者:

来源:《云南教育·视界(综合)》2013年第06期

新华网消息 记者日前从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了解到,宁夏将于年内为全区所有农村义务教育教学点和初级小学配备数字教育资源,以逐步满足农村边远地区适龄儿童接受良好教育的需要。

据了解,“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是教育部今年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工作,其目的是解决边远地区、贫困地区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缩小城乡教育差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宁夏此次配备数字教育资源的教学点是指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中确需保留的教学点。

根据相关规划,对于教学点,宁夏将主要配备地面卫星数字教育资源接收和播放设备,实现每个教学点至少能够利用数字资源开好一门此前无法开好的国家规定课程。此外,宁夏还将对教学点和初级小学的教师实施自治区级项目培训,每校培训1名教师,并启动优质教育资源送教下乡活动,以移动硬盘等形式免费为教学点和初小提供不少于500G容量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

上一篇:小学辍学劝返制度下一篇:上海某公司“621”物体打击事故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