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投融资培训

2024-09-17

中小企业投融资培训(精选8篇)

中小企业投融资培训 篇1

附件1:

中小企业投融资及创业板上市培训班(第一期)

方案

一、时间:2009年7月10日09:00-17:00

二、地点:山东省政协科技大厦多功能厅

(青岛市崂山区仙霞岭路48号,距离会展中心5分钟步程)

三、主办单位: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

青岛市外商投资服务中心

四、参加人员:(约150人)

--山东省(青岛市)及其他省市中小型国有企业及民营企业的领导人、高级管理人员、首席财务官

--山东省(青岛市)及其他省市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发改委、金融办、中小企业局等政府有关部门的官员

--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投资促进机构会员及企业会员负责人--其他企业及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

--“2009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其他相关代表

五、授课人员:

--国际著名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投资银行高级合伙人--国内知名的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所的行业专家

--国内外知名的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国内外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

六、议程内容:

主持人: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领导(待定)

09:00-09:05主持人介绍培训班背景情况及讲师团队

专题一:

09:05-10:40

创业投资(VC)及私募股权(PE)融资实务操作及案例分析

授课嘉宾:果睿投资、开投基金合伙人虞涤新

要点提纲:

1、VC/PE市场在中国的发展(包括历程、现状及远景展望)

2、VC/PE对企业IPO的作用

3、VC/PE选择投资项目的特点及标准

4、企业如何制定商业计划书吸引VC/PE融资

5、VC/PE融资流程及投资退出策略

6、企业如何利用VC/PE融资改善公司治理结构、获取市场和客户

7、投资热点领域(新能源、新消费、新媒体等)的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

10:40-11:00互动交流

专题二:

11:00-12:10

企业股权融资及创业板上市之重点法律问题解析

授课嘉宾: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江华

要点提纲:

1、股权融资的法律流程及重点法律问题提示

(要点:投资人调查,溢价估值及股权回购、对赌条款风险,公司实际控制及规范化治理,投资退出方案等)

2、企业股改上市基本条件及流程、创业板的法律创新

3、企业股改上市常见法律问题及解决对策

4、企业在创业板上市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控制风险

5、企业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治理要求及重点注意事项

(要点:股东行为治理策略;战略投资者引进策略;董事会

治理策略;团队包装等)

6、成功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

12:10-12:30互动交流

12:30-13:30工作午餐

专题三:

13:30-15:00

企业主板及创业板发行上市条件及程序

授课嘉宾:安信证券投资银行部业务总监丁正学

要点提纲:

1、中国资本市场状况概览

2、企业为什么要上市

3、企业在主板发行上市的条件与程序

4、企业在创业板发行上市的条件与程序

5、成功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

15:00-15:20互动交流

专题四:

15:20-16:30

企业融资及创业板上市之重点财务及税收筹划探析

授课嘉宾: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部合伙人吴绍祺

要点提纲:

1、企业创业板上市的要求和程序

2、企业创业板上市的股权架构安排

3、企业融资及创业板上市之重点财务探析

(要点:资产评估增值的折旧问题;不同重组方案(资产/

股权交易)的税务影响;关联交易及转让定价安排;可适

用的税收优惠及其合规性;IPO中关于财务会计的法规要

求;IPO相关财务会计问题;申报会计报表编制;关于盈

利预测;股票期权的安排等)

4、企业融资及创业板上市之税收筹划探析

5、新税法的重大变化及创业板上市企业的应对策略

16:30-16:50互动交流

16:50-17:00主持人总结

备注:因具体行程变化,讲师人选可能在保持相同水平和级别的情况下发生个别调整。有关讲师和课程内容的详细资料请以每期培训班的现场安排为准。

中小企业投融资培训 篇2

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和科技创业环境,提升开发区、孵化器对科技企业的服务功能,利用社会资本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人才、技术和资本的结合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要措施。受宁波市政府邀请,风险中心、火炬中心每年举办一次科技创业融资培训活动,活动从2002年开始,当时以面向宁波地区的科技企业为主,覆盖江浙及国内部分地区,随着几年来培训活动的深入,越来越受到科技企业、创业者、地方政府、风险投资机构和天使投资人的欢迎,在他们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下,特别是近两年各地国家级孵化器和风险投资机构的积极参与下,活动范围及影响力都有了迅速的扩大,为了适应这一发展变化,从今年起将以往使用7年的“中国(宁波)科技创业计划大赛”更名为“中国科技创业计划大赛”。为了帮助更多的孵化器内科技企业参加培训活以及与资本市场的对接,今年共有全国20多家风险投资机构的几十位投资专家赴华南、华中、东北、西北、华东等地对,南宁、昆明、襄樊、芜湖、杨凌、郑州、邯郸、临沂、哈尔滨、吉林等1 0家国家级孵化器,就科技企业发展、商业计划书撰写、国家扶植科技企业的政策措施等科技创业企业最关心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讲解,对不能参加现场培训的创业者还通过网络进行了网上培训。风险投资专家们对科技企业提交的《商业计划书》逐一进行审阅,对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并与创业者们进行面对面的辅导与交流,有针对性的解决科技创业者普遍存在的缺乏创业经验及融资知识、投融资双方信息渠道不通畅等问题。今年共有3152个科技企业及创业者参加了创业融资培训活动,共提交748份商业计划书,它们分别来自国内24个省市以及开发区、孵化器、中科院等系统,其中还有来自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等多个国家的海外留学生项目, 与往年相比参赛项目数量及质量均有较大提升。

为了解决培训活动的时限性, 利用网络优势使培训及投融资服务活动经常化、可持续化, 在前几年工作的基础上, 宁波市政府与风险中心、火炬中心今年共同设立了“中国科技创业投融资服务平台”网站, 丰富并加强了中国科技创业大赛的的培训服务功能、辅导交流功能、融资推荐功能、项目评价及投融资服务等功能, 满足了投融资双方多方面的需求。

中小企业投融资培训 篇3

根据国务院领导批示和金融主管部门领导意见,2010年8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将融资规划师培训列入了国家新职业、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示范性培训项目,并批准、授权银企互联教育机构作为全国融资规划师培训基地,在全国开展融资规划师职业培训( CETTIC证书)。

作为“融资规划师”项目的倡导者、创始人及负责人,银企互联教育机构组织开发了“融资规划师”培训课程体系,编制了专业培训教材。目前,“融资规划师”培训工作已顺利展开,已有多批参训学员获得融资规划师培训证书。

开展融资规划师新职业培训,一方面能够缓解中小企业融资人才不足的难题。开展融资规划师培训,可为接受培训的学员普及中小企业金融产品常识,授解融资规划技巧;使其通过培训成为合格的企业融资顾问,帮助企业前期融资规划、金融产品选择与谈判、设计融资方案等。培训过程中的良性互动也有助于扩大学员的融资视野,丰富知识结构。在未来一段时间,我们将培养出一批掌握金融市场基础理论,通晓各种金融产品,熟悉融资工具应用,依法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专业人才。

中小企业投融资培训 篇4

(1月9-10日)

房地产培训:房企投融资税务规划及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培训

【课程背景】

房地产培训:房企投融资税务规划及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培训,关于年末税收问题,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帷幕已经拉开,为使房地产开发企业办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在税前扣除方面少发生、不发生差错,中房商学院邀专家通过原汁原味的鲜活案例,由浅入深、抽丝剥茧的层层剖析,两天的课程让您全方位接触房地产企业各种模式重组,轻松攻克重组税收筹划!

【课程对象】

房地产企业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财务、税务经理、投资运营部总监、经理、会计主任、财务人员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及税务、会计事务所等人员。

【专家导师】

李老师:中房商学院房地产培训高级顾问,知名税务律师,“律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专家团讲师、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特聘专家,武汉大学税法研究中心特聘讲师、中英财务总监职业资格认证专家讲师、中国税务律师联盟成员,中国税务报资深撰稿人。现为某大型税务师事务所技术总监,实战经验丰富,曾操刀中建地产、金融街控股、中投发展、雅戈尔地产、莱蒙地产、中冶地产、联想集团、海通集团、世茂地产、世纪金源等众多地产公司筹划项目,担任万通、中建、金融街控股、首开地产、等多家大企业集团税务顾问。授课形式活泼生动、深受学员喜爱。

胡老师:中房商学院房地产培训高级顾问,法律硕士、注册税务师、经济师;现供职于某省地方税

务局;中国税网特约专家;中房商学院特约培训师、中国税务咨询师考试指导专家、税务会计师考试指导老师,个人所得税专家库成员,在业界享有“财税百事通”称号。在《财政研究》、《经济研究参考》、《经济学消息报》、《中国税务》、《经济法论丛》、《涉外税务》、《财会通讯》、《财会研究》、《税务与经济》等报刊发表财税论文百余篇,有多篇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有《新纳税申报表填报》、《个人所得税法解读》、《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手册》、《纳税评估模型与案例》等著作。先后在北京、上海、厦门、广州、南京、郑州、成都、济南等40多个城市举办过房地产财税专题讲座与培训。讲授由浅入深、内容准确、分析透彻、操作实用。

【培训内容】

第一部分:地产企业投融资、收购合并、退出清算全程纳税筹划解析(李老师)

一、房地产企业融资模式及税务管理

(一)债权融资

1、债资比设计的税收考量:南京某地产公司案例

2、关联方无息借款、统借统还等等

(二)引入投资者

1、增资扩股:北京某地产公司税务稽查案例

2、割股套现:某地产公司股权转让纳税筹划实例

(三)股权信托融资

1、三种信托模式介绍

2、无锡世贸中心信托融资案例精讲

(四)私募融资:浙江某地产公司私募股权融资案例

(五)境外红筹

1、地产红筹上市概况

2、龙湖地产、建业地产香港红筹上市案例精讲(BVI多层架构、境外信托等)

二、房地产项目退出机制及涉税处理(资产剥离、清算)

1、老板转股:股权定价策略+误区规避+合同模板+税收筹划

案例讲解:平价转让股权案例、1元钱转让股权案例、无偿赠股案例、家族企业传承案例

2、分立:某地产公司分立酒店案例(操作步骤、税收规划)

3、如何利用项目公司亏损:某地产公司吸收合并案例

4、项目公司如何注销清算:某地产公司清算案例

三、房地产企业投资及涉税筹划(公司设立-股东投资)

(一)三种常见拿地方式税收

1、招拍挂拿地(含一二级联动项目规划、财政返还的处理)

2、四种合作开发(联合拿地+项目合作+联合立项)

3、买股权方式拿地(687号文的实务执行和征管动向)

(二)如何设计项目公司的股权架构(五种架构模式比较)

1、如何选择投资主体(自然人PK公司)

2、持股公司注册地选择(拉萨or新疆or前海)

3、如何设计海外架构

4、地产私募股权基金架构税收

(三)住宅+商业(酒店+办公楼项目/城市综合体)的税收规划

四、房地产企业整合管理及税务处理(治理模式设计、股权激励、业务整合、公司架构调整等)

1、财税[2009]59号文实操难点荟萃(22个知识点)

2、如何实现集团公司架构优化:某地产集团架构调整案例

3、合并税收筹划:杭州宋都集团吸收合并杭州宋都地产案例

4、股东僵局解决之道:N种法律解决途径+某公司分立案例

5、重组模式组合运用:宁波银亿借壳上市案例

6、境外股权间接转让之698号:如何寻找合理商业目的

7、股权激励:激励机制设计的税负考量

五、房地产企业股份持有及税务处理(分红和转增资本)

(一)股息红利 不按持股比分红; 代持股分红; 向境外分红;

视同分红;

中期分红;

股权激励分红; 实物分红;

过渡期损益

(二)转增资本:六种转增方式税收揭秘

1、资本公积转增

2、未分配利润转增

3、盈余公积转增

4、净资产折股

5、评估增值转股

6、债转股

(三)债转股应用:某地产公司债转股案例

(四)设立关联公司避税+寻找税收洼地

六、专家现场开放时间,解答学员疑难问题。

第二部分:2013年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关键问题实操技巧(胡老师)

一、开发成本与期间费用扣除中的风险及防范

(一)开发成本的扣除操作与规划

1、成本与费用归集对象的确定原则该如何把握?

2、如何准确归集土地征用费及拆迁补偿费?

3、前期工程费用的归集处理需要注意什么细节?

(二)期间费用的税前扣除与筹划

1、广告费扣除该注意哪些问题,如何规划?

2、业务招待费的内容与范围究竟包括哪些?在大幅度超标的情况下,能不能向业务宣传费转换?

3、会议费税前扣除需要注意哪些细节?税法对税前扣除的条件有什么限制?

4、佣金与手续费税前扣除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5、企业发生的“看门狗”费用该如何作所得税处理?

6、名贵花木等非生产用生物资产应当如何税前扣除?

6、古董、字画等购置费用该如何进行税前扣除?

二、职工薪酬的税前扣除与风险防控操作

(一)工资薪金的税前扣除与风险防控

1、什么是工资薪金?税务与会计之间存在怎样的差异?人员范围有什么限定?

2、工资薪金税前扣除的条件有哪些?如何满足这些条件?

3、工资薪金与劳务报酬有什么区别?如何进行准确的判断?

4、如何实施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的联动筹划,实现企业与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二)职工福利费的税前扣除与风险防控

1、职工福利部门人员的工资薪金究竟如何扣除,做不做工资三项附加费用的计算基数?

2、向离、退休人员发放的补助、补贴可否税前扣除?

3、如何通过动作,将为员工购买的商业保险也能进行税前扣除?

(三)股权激励的税前扣除与筹划操作

1、在会计上,股权激励费用如何核算?

2、企业所得税上,股权激励费用如何进行税前扣除?纳税申报时又该如何进行纳税 调整?

3、在股权激励中,如何才能实现企业与个人利益的双赢? 三、三证统一理念与税前扣除凭证风险处置

(一)三证统一理念与凭证管理及其创新运用

(二)凭证管理与企业纳税风险防控

1、没有有效凭证,会计核算是否有效?

2、税法对合法有效凭证是如何界定的?

3、如何理解合法有效的凭证?

4、是不是只有发票才是合法有效的凭证?

(三)所得税税前扣除中的凭证要求

1、凭证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居于什么样的地位?

2、预缴所得税时费用扣除是否也需要凭证?

3、汇算清缴时未取得发票就一定不能进行税前扣除吗?

【课程说明】

[组织机构]:中房商学院 中房博越

[时间地点]:2014年1月9-11日 成都(详见报到通知)

[培训费用]:3680元/人(含培训费、资料费)食宿代订,费用自理

中小企业投融资培训 篇5

一、恐怖融资与反恐怖融资

(一)恐怖融资概念

恐怖融资就是资助恐怖主义。恐怖融资具体是指任何人以任何手段直接或间接的,非法或故意的,为恐怖主义活动提供和募集资金,其意图是将全部或部分资金用于或者明知全部或部分资金将用于恐怖主义活动。当有关资金还没有被实际用于实施恐怖活动时,不影响资助恐怖活动事实的成立和犯罪性。

试图资助恐怖活动、以共犯身份资助;试图资助恐怖活动、组织或指使他人资助恐怖活动、组织团体资助恐怖活动的,都能被定义为恐怖融资。

(二)资金来源

第一,通过贩毒、走私、军火贸易、人口贩卖等有组织犯罪获取非法收益。第二,利用商业组织从事经营活动、非营利性组织募集资金或接受支持者赞助获取合法收益。

恐怖组织不仅需要隐瞒、掩饰非法收益的来源和性质,而且需要掩盖、混淆有关资金流向的恐怖主义目的,使之成为貌似合法的资金流动,从而最终为恐怖主义所利用,所以恐怖主义和洗钱有着天然联系。凡是缺乏有效反洗钱措施的国家和地区,要么是恐怖主义资金的主要来源国和中转国,要么自身就存在严重的恐怖主义活动。

(三)反恐怖融资与反洗钱关系

反恐怖融资与反洗钱有联系,美国遭到911恐怖袭击之后,国际社会对将反恐怖融资与反洗钱作为一项并列的工作,达成了共识。从实践方面看,对恐怖融资的资金活动监测标准以及监管要求等,反洗钱与反恐怖融资基本上是重叠的,各国和地区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同时也承担反恐怖融资的监管职责。

第一,有效控制洗钱是预防和打击恐怖主义的重要手段;

第二,反洗钱的基本制度和措施,如洗钱行为刑罚化、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识别客户身份、报告可疑交易、保存交易记录等,对于发现和打击恐怖融资活动具有积极作用;

第三,反恐怖融资和反洗钱也有明显的区别。反洗钱措施只能监控犯罪来源的恐怖融资活动,而恐怖融资的很大一部分资金来源于合法的捐赠。传统的反洗钱措施是针对金融机构制定的,但恐怖融资多利用非正规的资金转移体系和非营利组织达到融资目的。国际社会在充分利用控制洗钱机制的基础上,还在制止恐怖融资方面采取了专门的针对性举措。例如:联合国制定《制止向恐怖主义提供资助的国际公约》,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制定针对反恐怖融资的专门建议、我国《刑法修正案

(三)》将恐怖主义犯罪列为洗钱罪的上游犯罪、《反洗钱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对涉嫌恐怖活动资金的监控适用本法;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我国还颁布了《金融机构报告涉嫌恐怖融资的可疑交易管理办法》,通过了《关于加强反恐怖工作有关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对涉恐资产进行冻结。这一系列措施,对于掐断恐怖融组织的资金活动,遏制恐怖主义,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恐怖融资的表现形式

(一)哪些行为我们可以界定为恐怖融资呢?

《金融机构报告涉嫌恐怖融资的可疑交易管理办法》第二条将恐怖融资的表现形式分为四类:第一,恐怖组织、恐怖分子自身的融资行为;第二,其他组织或个人协助恐怖活动的融资行为。以资金或其他形式财产协助恐怖组织、恐怖分子以及恐怖主义、恐怖活动犯罪。金融机构的客户即使不是恐怖组织或恐怖分子,也可能涉及恐怖融资。第三,资助恐怖主义或恐怖活动的融资行为。为恐怖主义和实施恐怖活动犯罪占有、使用以及募集资金或者其他形式财产;第四,资助恐怖组织或恐怖分子的融资行为。为恐怖组织、恐怖分子占有、使用以及募集资金或者其他形式财产。较第三类融资行为更为广泛,即使该项资金或财产没有真正用于恐怖主义和恐怖活动犯罪的实施,但只要是实际接收和使用资金或财产的对方是恐怖组织或恐怖活动,金融机构都应将其确定为恐怖融资行为。

(二)恐怖融资界定遵循的原则是

尽最大努力切断恐怖组织或恐怖分子的一切资金来源,从经济上彻底消除恐怖活动犯罪的生存土壤,从而达到有效遏制恐怖活动的最终目的。

三、涉恐资金需求

(一)《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恐怖融资类型研究报告》认为,恐怖融资需求包括两类:一是实施特定的恐怖活动所需的资金;二是维持组织的基本运作以及宣传恐怖组织的意识形态所需要的费用。恐怖活动所需直接费用还包括恐怖分子成员的培训费用、生活费用及通信费用等。

(二)近年来几次恐怖袭击所花费的直接费用

除直接费用外,恐怖组织还需要有维护恐怖组织基本运作的费用,如招募成员、采购物资、发展组织、恐怖宣传等。这部分资金需求按美国国家遭遇恐怖袭击委员会对基地组织911袭击以前的估计,每年大概花费3000万美元。可见,维持恐怖组织运作的资金需求远大于直接实施恐怖活动所需资金,是金融业反恐怖融资机制重点监控的方向,也符合提前发现,预防暴力恐怖事件发生的处臵原则。

四、涉恐资金的筹资方式

(一)合法渠道

1.通过恐怖组织所有的或控制的慈善机构或合法企业,获得的收益部分或全部被用来作为支持恐怖活动的资金来源。特别是现金密集型企业,如新疆南北疆季节性的大额农产品及干鲜果蔬的收购、珠宝玉石的加工与买卖、牛羊肉及皮革等附属制品的采购与销售。

2.通过利用宗教名义,或冠以宗教课税的形式获取钱财和物品。基地组织经费来源的很大一部分就来源于清真寺的捐款箱。

3.来源于暴力恐怖活动分子个人的积蓄、收入,甚至是发给个人的低保收入。4.享受国家优惠政策,先富起来的少部分具有极端宗教思想的人群将其经营活动过程中的合法收入提供给恐怖组织作为活动经费。

(二)非法渠道

主要指恐怖活动资金来源是通过各种犯罪活动取得,如抢劫、诈骗、偷窃以及毒品犯罪所得。1.恐怖分子通过贩卖毒品筹集资金

2.恐怖组织及其成员打着宗教的幌子,向本民族个体经营商户收取“保护费”

3.恐怖分子私设“讲经堂”,进行非法宗教活动,并要求信教群众捐款,作为恐怖组织活动经费。

(三)境外组织支持涉恐资金入境的渠道

1.由恐怖分子非法越过我国边疆漫长的国境线,直接携带入境,再通过地下美元黑市,兑换成人民币;

2.将资金掺杂在正常跨境贸易中,甚至通过虚构贸易的方式,经合法结算通道进入国内。

五、涉恐黑名单来源

涉嫌恐怖融资监测难点在于没有特别的行为特征和规律。借助行为和交易特征来识别恐怖融资的难度非常大。通过涉恐黑名单开展监测是一项有效的方法。

(一)涉恐黑名单的来源

定义:涉恐黑名单是指有关组织和部门列明的恐怖组织、恐怖分子名单。涉恐黑名单通常来源于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机构、司法机关、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中国人民银行。

2006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转发了联合国安理会1267委员会制裁名单,该名单要素包括名称、称号、职务、出生日期、出生地、高匹配型名字、低匹配型名字、国籍、护照号码、身份证号、地址、列入名单时间、其他信息。

六、涉恐黑名单的监测与报告

金融机构应制定涉恐黑名单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制度,将涉恐黑名单嵌入业务系统,在办理业务时匹配比对名单,实现黑名单及时更新、事前预警、事中监控和事后报告管理功能,对于符合名单信息的客户,应当及时报告。

就名单中包括的范围、涉及名单人员开户的审批流程、管理权限、涉及名单人员身份识别、风险等级管理、涉及名单人员可疑交易分析报告、信息保密工作等作出明确的规范。

(一)具体涉恐黑名单的监测和报告步骤包括四部: 1.将涉恐黑名单嵌入业务系统

金融机构在收到有关部门印发的涉恐黑名单之后,应当立即将名单所列个人信息、实体信息要素嵌入业务系统。当名单更新时,金融机构应当相应更新系统中的名单,完善客户,包括控制客户的自然人,或交易的实际受益人身份识别制度,采取持续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对于恐怖组织或恐怖分子的多个名字,须在名单匹配系统中全部体现。如果主管部门转发联合国安理会涉恐黑名单,金融机构也可查询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反洗钱网页的风险提示与金融制裁栏目,链接到联合国安理会网站,下载有关名单的电子版。

2.办理业务时匹配比对名单

搜查确定客户是否属于涉恐黑名单上的人员。3.及时提交涉恐可疑交易报告

将上两个环节筛查出的人员纳入反洗钱业务系统监控名单,并将其涉及的交易资料及时形成可疑交易报告,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和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报告。

4.采取适当的后续处理措施

金融机构对符合联合国安理会涉恐决议名单的交易,应根据风险为本的原则,建议考虑暂行交易等限制措施,控制风险。

(二)涉恐黑名单监测报告的案例

A国金融机构从联合国安理会获得了恐怖人员和恐怖组织名单,名单中的一个组织在许多国家以同一名称的不同变体进行运作,该组织属于非营利性组织,其宣称的目的是在全世界范围内运作人道主义救济项目,联合国名单列出了该组织分支机构的多个地址,其中几个分支机构位于A国,金融情报中心接到某金融机构提交的关于该非营利组织的可疑交易报告,报告显示了该组织在A国的银行账户以及拥有控股权的三个自然人股东的地址,其中一个人M先生的地址与联合国涉恐名单中所表明的地址相同,其他两个人的地址在另外两个不同的国家,金融情报中心调查后发现,M先生与这些组织及其他四个国际非营利性组织有联系,金融情报中心接收到的报告详细指出从上述慈善机构的各个分支机构发出了多次电汇,汇款的收款人均为M先生。

七、非涉恐黑名单资金监测与报告

(一)根据《金融机构报告涉嫌恐怖融资的可疑交易管理办法》第八条:

(二)在哪些情况下金融机构须提供可疑交易报告?

1.怀疑客户为恐怖组织、恐怖分子以及恐怖活动犯罪募集或者企图募集资金或者其他形式财产的。

2.怀疑客户为恐怖组织、恐怖分子、从事恐怖融资活动的人以及恐怖活动犯罪提供或者企图提供资金或者其他形式财产的。

3.怀疑客户为恐怖组织、恐怖分子保存、管理、运作或者企图保存、管理、运作资金或者其他形式财产的。

4.怀疑客户或者其交易对手是恐怖组织、恐怖分子以及从事恐怖融资活动人员的。

5.怀疑资金或其他形式财产来源于或将来源于恐怖组织、恐怖分子、从事恐怖融资活动人员的。

6.怀疑资金或者其他财产用于或者将用于恐怖融资、恐怖活动犯罪及其他恐怖主义目的,或者怀疑资金或其他形式财产被恐怖组织、恐怖分子、从事恐怖融资活动人员使用的。

7.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合理理由怀疑资金、其他形式财产、交易、客户与恐怖主义、恐怖活动犯罪、恐怖组织、恐怖分子、从事恐怖融资活动人员有关的其他情形。

目前,最常用的涉恐资金转移方式是:通过慈善机构和非营利性组织进行转移,不仅转移迅速,手续简便,还能达到掩饰最终收款人的目的。因此保险业金融机构应特别关注涉及慈善机构、非营利性组织的保险合同。

具体的报告要素、报告格式、填报要求,参照《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

(三)案例

某人为M国公民,在N国有一个活期账户、一个储蓄账户,上述账户开户行注意到其账户从2001年4月底开始不断取出存款,于是决定对其账户进行更进一步关注,该开户行的怀疑很快得到了印证,有个与此人名字非常相似的名字出现在联合国安理会对阿富汗有关个人和实体制裁的综合名单中,该银行立即向N国金融情报中心进行了报告,N国金融情报中心通过从该银行获取的记录,分析了与该客户账户有关的金融活动,发现两个账户皆为此人1990年开立,其资金来源主要是现金存入,2000年3月,此人从他的储蓄账户转了一大笔钱到他的支票账户、活期账户,这些钱用来购买一份趸缴的人寿保险保单以及存款凭证。2001年4月中旬以后,此人从储蓄账户转了多笔大额资金到他的活期银行账户,这些资金被转给了临近国家及一些其他地区的个人、公司。2001年5月和6月,此人将其前期购买的存款凭证卖出,将所得收益转往一些亚洲公司和M国的一家公司,此人还在其人寿保险单到期之前,提取了现金价值,存入其国内一家银行的某账户中。最后一笔交易是在2001年8月30日(美国911事件前不久),最后M国反洗钱部门通报了关于此人以及接收其汇款的公司存在可疑交易的有关信息,其中有许多名字也出现在N国金融情报中心的档案中。

八、涉恐资产的冻结与报告

中国人民银行、公安部、国家安全部 2014年1月联合发布《涉及恐怖活动资产冻结管理办法》(【2014】第1号令),明确了涉恐资产冻结的程序和要求,规定公安部公布恐怖活动组织及恐怖活动人员名单后,金融机构,特定非金融机构对名单所列组织和人员的资产应立即采取冻结措施。

金融机构应当制定冻结涉及恐怖活动资产的内部操作规程和控制措施,对分支机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指定专门机构或人员关注并及时掌握恐怖活动组织、恐怖活动人员名单的变动情况。完善客户身份信息和交易信息管理,加强交易监测。

同时履行资产冻结义务,一旦发现恐怖活动组织、恐怖活动人员拥有或控制的资产,应当立即采取冻结措施,对恐怖活动组织、恐怖活动人员与他人共同拥有的或控制的资产,采取冻结措施,但该资产在采取冻结措施时,无法分割或无法确定份额的,金融机构应当一并采取冻结措施。

冻结措施是指金融机构为防止其持有、管理或控制的有关资产被转移、转换、处臵而采取的必要措施。包括终止金融交易、拒绝资产的提取、转移、转换,停止金融账户的开立、变更、撤销和使用等。

资产的范围包括:银行存款、汇款、邮政汇款、房屋、车辆、船舶、货物、信用证、提单、旅行支票、仓单、银行支票、股票、汇票、保单、债券等其他以电子或者数字形式证明资产所有权、其他权益的法律文件、证书。

对按规定收取的以下款项或受让的资产,金融机构也应当采取冻结措施:1.收取被采取冻结措施的资产产生的孳息以及其他所以;2.受偿债券;3.为不影响正常的证券、期货交易秩序,执行恐怖活动组织及恐怖活动人员名单公布前生效的交易指令。

金融机构采取冻结措施以后,应当立即以书面形式报告资产所在地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和市、县国家安全机关,同时抄报资产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内容包括:资产数额、权属、位臵、交易信息等情况。

金融机构的境外分支机构和附属机构也应当按照驻在国家(地区)法律规定和监管要求,对涉及恐怖活动的资产采取冻结措施,并将相关情况及时报告金融机构总部。金融机构总部收到报告后,还应当及时报告总部所在地公安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同时抄报总部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

金融机构采取冻结措施后,除另有规定外,应当及时告知客户并说明理由和依据。金融机构有合理理由怀疑客户或其交易对手相关资产涉及恐怖活动组织及恐怖活动人员的,应当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报告可疑交易,并依法向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报告。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依法协助、配合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的调查、侦查,提供与恐怖活动组织及恐怖活动人员有关的信息、数据以及相关资产情况。

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与采取冻结措施有关的工作信息应当保密。不得违反规定向任何单位及个人提供和透露,不得在采取冻结措施前通知资产的所有人、控制人或者管理人。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违反规定泄露工作秘密,导致有关资产被非法转移、隐匿,冻结措施错误造成其他财产损失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处分,涉嫌构成犯罪的,已送司法机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九、恐怖资产的解冻及被冻结资产的管理

(一)金融机构不得擅自解除冻结措施,但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立即解除冻结:

1.公安部公布的恐怖活动组织及恐怖活动人员名单有调整,不再需要采取冻结措施的;

2.公安部或国家安全部发现金融机构采取冻结措施有错误并书面通知的;

3.公安机关或国家安全机关依法调查、侦查恐怖活动,对有关资产的处理另有要求并书面通知的;

4.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裁决对有关资产的处理有明确要求的; 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在被冻结资产的使用、管理及处臵方面的明确规定 因基本生活支出以及其他特殊原因需要使用被冻结资产的,资产所有人、控制人、管理人可以向资产所在地县级公安机关提出申请,受理申请的公安机关应当按照程序呈报公安部审核,公安部在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审查处理,审查核准的,应当要求相关金融机构按照特定用途、金额、方式等处理有关资产。金融机构对根据此办法,对采取冻结措施的资产的管理及处臵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的相关规定执行,没有规定的,参照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检察机关的相关规定执行。

资产所有人、控制人、管理人对金融机关采取的冻结措施有异议的,可以向资产所在地县级公安机关提出异议,受理异议的公安机关应当按照程序呈报公安部,公安部在收到异议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审查决定,并书面通知异议人。确属错误冻结的,应当决定解除冻结措施。

境外有关部门以涉及恐怖活动为由,要求境内金融机构冻结相关资产、提供客户身份信息、提供交易信息的,金融机构应当告知对方通过外交途径或司法途径提出请求,不得擅自采取冻结措施,不得擅自提供客户身份信息及交易信息。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执行《涉及恐怖活动资产冻结管理办法》实施监督检查。

中小企业投融资培训 篇6

各市(行署)科技局、知识产权局,各科技园区、科技型中小企业: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关精神,推进全省千户科技型企业行动计划实施,促进知识产权与金融资源的有效融合,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不断提升企业知识产权运营能力,经研究,决定召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培训暨对接会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时间

2015年11月19日(星期四)下午两点,会期半天。

二、会议地点

省科技大厦三楼会议室(哈尔滨市松北区创新三路600号)。

三、参会人员

(一)省科技厅、省财政厅有关处室负责人;

(二)有知识产权融资需求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要负责人及融资专业人员参会。

(三)金融机构及中介机构

在哈金融机构和专利代理机构等机构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各1名。

四、会议内容

(一)省科力担保有限公司做专题培训;

(二) 省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主讲专利分析与预警服务平台应用;

(三) 银企对接。金融机构与企业进一步对接洽谈。

五、其它事项

(一)各市(行署)科技局、知识产权局及各科技园区结合各自实际情况组织辖区内有知识产权融资需求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要负责人及融资专业人员参会。

(二)请哈尔滨市股权投资协会组织5家左右投资机构参加对接活动;

(三)请参会单位于11月17日17:00前,将参会回执发至邮箱:skjttcc@163.com。

(联系人:荆树山;联系电话:17758818087)

省科技厅科研条件与财务处

中小企业投融资培训 篇7

中小企业的大量出现, 与我国市场经济的繁荣有着密不可分的重要联系。市场经济的繁荣, 国家政策的扶植, 造就了我国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趋势。但是, 与国有大型企业相比, 中小企业由于受到自身发展规模的限制, 在很多方面处于劣势。自身经济实力的欠缺, 使得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更加旺盛, 但是与这种需求旺盛相对比的却是我国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所面临的困难要比大型企业更加艰巨。我国的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技术创新、满足多样化需求等现代经济的各个领域都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多年来, 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断增加。

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位置, 它是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增长点, 也是创造就业、解决下岗问题的主力军, 同时它的建立是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重要推动力。2010年, 在我国13416万家工业企业中, 中小企业占到总数的99188%, 中小企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为50%;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为7616%;对社会销售额的贡献为57%;对出口额的贡献为60%;对社会就业的贡献超过75%。与此同时, 我国中小企业也面临着严重的融资难问题:在直接融资方面, 据统计数据显示, 当前仍有近八成中小企业流动资金存在缺口, 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不畅, 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在间接融资方面, 据国家发改委对中小企业发展较好、信用担保机构较多的省份的调查, 中小企业因无法落实担保而被拒贷的比例为2318%, 再加上3213%因不能落实抵押而被拒贷的, 拒贷率达到56%。

2 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难在我国已经是一个既定事实,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政策性原因, 也有中小企业自身的一些缺陷性原因, 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进行分析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着手:

第一, 金融监管政策的加强, 银行贷款困难。银行贷款一直是我国融资租赁方式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 这种方式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也的确是在我国的市场经济繁荣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 随着社会经济多样性的出现, 各种金融犯罪、恶意贷款的现象层出不穷, 这就导致了国家对银行贷款业务的重新审视, 国家开始加强对金融进行监管的力度, 特别是对银行贷款业务的监管。为了保证银行资金的健康流转、市场经济的健康, 银行在进行贷款时开始实行“信贷负责制”, 这种贷款制度其实就是使银行在放贷时更加谨慎。

第二, 中小企业在政策上不被重视。中小企业受到自身发展规模和自身经济实力的限制, 虽然得到一些政策上的支持, 但是在融资方面享受的一直是非国民待遇。所谓银行借贷中享有的非国民待遇主要是指我国现有的国有商业银行, 在贷款政策上明显偏向于经济实力更加雄厚的大企业, 对中小企业进行贷款的机会非常有限。这与我国当前的国家政策的导向紧密相连, 我国当前的经济政策中, 并没有要求国有商业银行有向中小企业进行贷款政策倾斜的相关规定, 而是规定城市商业银行应该为中小企业服务。虽然《中小企业促进法》提倡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但是国家并没有明确的优惠措施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进行资金贷款支持的力度。

第三, 中小企业自身的缺陷加大了融资的困难。之所以称为中小企业, 应该是与国有大型企业这个概念相对的。国家政策没有对中小企业进行政策上的倾斜自然也是出于对一些经济现状和社会现实的考虑, 中小企业的发展规模小, 对资金的后续流转程序通常不如国有大型企业一样更有把握, 所以资金的回转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风险性要更大。另外中小企业的管理制度、企业规范等多方面不健全, 使得财务信息虚假, 这对银行借贷融资来说是一项困难, 很多行业银行不愿意借贷给中小企业资金也是有道理的。中小企业自身规模和管理上的一些缺陷, 也是导致融资借贷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通过对以上的原因进行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 这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局面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既有制度性原因也有自身发展管理缺陷的原因, 要对这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局面有所改善, 就必须针对这些原因来进行思考, 对症下药。

3 融资租赁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研究

3.1 融资租赁内容研究

针对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局面, 企业开始将越来越多的融资方式运用到融资借贷的渠道中。特别是融资租赁方式, 这种融资方式已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所重视, 在我国的融资借贷市场上也有发展的前景。

所谓融资租赁, 与传统的金融借贷方式不同的是, 这种方式的主要特点就是转移与资产所有权相关的全部或者大部分风险和报酬的租赁, 最后的结果可以进行所有权转移也可以不转移。融资租赁经中国银行业监管管理委员会 (中国银监会) 批准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单位和经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主管部门批准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开展的融资租赁业务。

具体而言, 融资租赁的模式就是出租人根据承租人的具体要求, 出租人自己购买出租物, 然后出租给承租人。在租赁期间, 租赁物属于出租人所有, 而承租人则是分期向出租人分期支付租金。双方可以约定出租物的租期, 双方可以就出租物最终的所有权做出约定。融资租赁时当前一种较为新型的金融业务和金融产业, 这种方式降低了双方的交易风险, 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来说是一种可行的运作模式。融资租赁与传统的资金借贷相比, 应该是一种更为

科学的融资手段, 打破了传统的借贷模式和借贷方式, 使融资双方的地位更加合理、科学。融资租赁按照不同的模式也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简单融资租赁。 (2) 杠杆融资租赁。 (3) 委托融资租赁。 (4) 项目融资租赁。

3.2 如何利用融资租赁拓展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融资租赁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产业, 在我国尚没有大规模的发展, 自身的发展程度还并不成熟, 但是这种租赁方式的特性, 有助于我国的中小企业利用这种模式来促进自身的发展。利用融资租赁拓展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第一, 政府加强对融资租赁的政策支持。政策支持始终是我国金融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因为金融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决定了国家不可能完全依靠市场调节来对金融工作进行管理, 政府必须在这个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行政职责和宏观调控的职能。

第二, 加强经济立法对融资租赁的规定。我国已经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律体系, 这说明我国的依法治国政策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 依法治国在我国未来的发展将会更加健全和完善。法律的滞后性始终是不能规避的重要问题,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种滞后性的存在就忽视对新生事物的法律规制。

第三, 促进融资租赁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发展。融资租赁是一类融资方式的总称, 融资租赁本身所包含的内容也很广泛, 不仅包括融资方式的多样, 也包括融资内容的多样。融资租赁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产物, 在未来的发展前景是被看好的, 但是它的发展基础就是真正的给经济生活创造存在价值, 这种模式更适合于中小企业的发展, 所以必须注重对中小企业需求的迎合, 来实现自身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九占.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与对策分析[J].经济师, 2003 (5) .

中小企业投融资培训 篇8

关键词:非公立医疗机构;项目资产支持计划;资产证券化;资产融资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一、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的不足及未来定位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提出,要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办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提出,各地要尽快出台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发展医疗机构的实施细则,细化并落实鼓励社会资本办医的各项政策,支持举办发展一批非公立医疗机构……积极发展医疗服务业,鼓励非公立医疗机构向高水平、规模化的大型医疗集团和康复医疗机构发展。上述政策和文件均对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发展规模、质量、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非公立医疗机构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小诊所,也包含了高水平、规模化的大型医疗集团。

但在实践中,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发展却面临着一些难题,导致非公立医疗机构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数量上,均无法形成与公立医院充分竞争的局面,更加无法满足和适应国家和社会对于更高水平医疗服务的需求。有学者利用卫生统计年鉴数据,分析了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新医改前后时期的运行状况和趋势,得出结论:“民营医院在中国医疗服务提供中的地位呈上升趋势,这主要表现在民营医院数量、卫生技术人员数量、床位数以及诊疗人次、住院人数的增加,尽管其发展速度领先于公立医院,但截至目前仍远未形成与公立医院竞争的市场力量。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上述数量指标上,更体现在质量上。” 目前学术界研究则多从非公立医院的准入、定性、税收、多点执业等问题提出解决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发展瓶颈的方案。 笔者认为上述问题的解决固然非常重要,但还应该加强对于如何拓展非公立医疗机构的融资渠道,加强对其金融支持的研究。

众多周知,新建医疗机构启动资金和后续资金投入大,回收周期长,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发展壮大与资本的初始投入规模以及初始资本投入后的杠杆利用均有着密切联系,如果初始投资规模较大,资金利用率较高,其起步和后续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较足。有学者认为,发展中国家并不缺乏资产,只是由于得不到清楚的界定,尤其是低收入人群大量占用的资产得不到权威的法律表达,所以不能经由灵便的资产转让产生更高的价值,这样的资产就是死资产,无法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活资本。 尽管非公立医疗机构不能利用自己投资所形成的资产进行抵押登记进而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的情形与上述情形存在差异,但却在资产无法利用的实际结果上相一致。在目前法律上对于非公立医疗机构的资产抵押登记还存在一定争议的现实规制环境下 ,创新非公立医疗机构的融资模式,利用金融工具和财产权利的设定,突破传统发展上在融资渠道与融资模式方面的瓶颈,发展直接融资,借用市场上的资金来实现规模和收益率的提升,将会给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发展速度、规模、质量带来正面影响。有研究成果表明,在金融机构加强了对于非公立医疗机构的金融支持后,该地区的非公立医疗机构获得较大程度发展,迅速在医疗规模、质量上均取得长足进步。

二、加强非公立医疗机构与保险资金对接的法律培训

(一)安全性

大型非公立医疗机构已经有着比较充足的现金流,并且已经形成较大规模的经营资产和社会口碑,每年的经营收入和营业利润均能够达到一定的标准,并且一般负债规模与资产之间的比例比实体企业低;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已经进入国内消费逐步启动的年代,并且正在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国民具有更高标准和更多元化的医疗消费需求,不仅综合性的大型非公立医疗机构拥有较大的市场潜力,而且中小型具有专业特色的机构也会在医疗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些都将为保险资金进入医疗领域提供更加充足的趋势性安全保障。

(二)长期性

保险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寿险资金,寿险资金时间周期长,在投资理念上不过分追求高收益,但一定要求安全、稳定、持续的收益。而对大型非公立医疗机构的投资具有一次性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回报率较低的特征,这些特征与PE投资、银行贷款等均存在一定的不匹配性,但这些特征却恰恰与保险资金的运用要求相吻合。

(三)固定收益性

保险资金的运用目的以保障为主,投资收益不是其首要目标,因此,同银行理财、信托理财等其他理财产品相比,投资者的投资回报能够在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上浮一定基准即能够满足资金的收益要求,在风险和收益之间,以选择固定收益为主要价值倾向,对于风险的厌恶程度高。这种固定收益的要求与大型非公立医疗机构的运营特征是相吻合的。如果追求过分高的收益,一方面与医疗机构的价值取向相冲突;另一方面也会给国民的医疗费用开支增加负担。只有满足非公立医疗机构安全发展的基礎上给出的固定收益才是符合我国国民健康事业发展长远利益的资金安排模式。

三、保险资金支持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创新融资模式

目前,信贷资产证券化是资产证券化的主体,资产证券化首先是从信贷资产证券化开始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也是最近20多年来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一种结构性融资。在证券融资方式中,信贷资产证券化开辟了一种既区别于股权融资,又区别于债权融资的新的融资方式。将某种具有未来现金流的资产以证券的方式销售出去,使这些资产的原始所有人因此取得现金,使购买证券的人取得这些资产产生现金的权利,这就是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内核。对于出售者来说,把具有未来现金流的资产卖了,失去了未来获取该资产收益的权利,但也不需要承担持有这些资产可能遭受的损失,更重要的是他现在就可以将未来的收益以现金的方式收归手中。 所谓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未来具有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结构安排转化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流通的证券的过程。 国际清算银行将金融创新分为四类,即风险转移、提高流动性创新、信用创造创新和权益增加创新。资产证券化具有前三种创新的内容:(1)风险转移创新,证券化将发起人的信用风险与融资结构完全隔离,降低了融资风险;(2)提高流动性创新,即通过证券化融资结构,发起人的应收款等流动性较差的沉淀资产被处置,发起人的资产负债表的流动性得到提高;(3)信用创造创新,发起人通过证券化处置沉淀资产,实现融资,创造了新的资产融资的信用内容,资产证券化对传统金融体系的突破,形成了股权融资、债权融资、资产融资的三分天下。 具体而言,资产证券化的优势在于,资产证券化是资产收入导向型融资,依靠原始权益人的部分资产未来收入能力进行融资,通过破产隔离机制将基础资产的偿付能力和原始权益人的资信状况分立,将融资人已经固化在存量资产中的资金进行释放,完成新的融资同时并不形成新的债务。同时,投资者在决定是否购买资产支持证券时,主要依据的是这些基础资产的质量及其未来现金收入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及交易结构的严谨性和有效性,而不是原始权益人本身的资信等级,因而即使是处于发展初期,资信等级较弱的机构也能通过该方式融资。

非公立医疗机构投入资金后会形成存量资产,但基于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根据现有的法律法规,对于这些存量资产的充分使用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表现在私立学校、幼儿园、医院和公办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具有公益属性机构的财产不得抵押;但如果能够在不针对存量资产进行抵押登记的前提下,灵活使用金融手段盘活存量资产,就是对非公立医疗机构金融支持的最大突破。2013年,某保险资产管理与某医疗集团签署投资合同,并在此基础上发行了项目资产支持计划,成功为某医疗集团融资5亿元,时间8年,年化成本为基准利率上浮一定比例,融资成本较低。 该项目资产支持计划就是资产证券化融资原理的具体应用,它成功突破了非公立医疗机构资产抵押登记的瓶颈,具备较强的借鉴意义。

本项目资产支持计划的基本交易模式为:某大型医疗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就其拟证券化的股权收益权出售给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由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发起人发起设立项目资产支持计划,并向投资者某保险公司发售项目资产支持计划份额,由某保险公司以其吸收并管理的保险资金参与认购。本文将对该项目资产支持计划的法律结构以及相关法律问题进行探讨。

(一)项目资产支持计划

项目资产支持计划是经保监会审批后由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发行的,并由保险公司投资购买的,以原始权益人所有的具备良好的能够在未来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能力的基础资产作为支撑,并以基础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作为第一还款来源的非标准化债权产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关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有关事项的通知》等相关法律、法规是项目资产支持计划运行的主要法律依据,尤其是在2012年10月,保监会发布的《关于保险资金投资有关金融产品的通知》中,允许保险资金投资包括项目资产支持計划在内的一系列的证券化金融产品 。为保险资金对接非公立医疗机构融资可行性提供了直接法律依据。

(二)主要法律关系

第一,投资者、受益人与管理人。投资者是指符合监管机构监管标准的,具有相应投资能力和风险识别与承受能力的合格投资者,本项目中是指认购项目资产支持计划份额的合格投资者,为专业的保险机构;受益人是指合法持有投资计划受益权份额并登记在投资计划受益人名册的主体,包括项目资产支持计划成立时的投资者、或者投资者指定的,以及在项目资产支持计划存续期间通过受让、继承或其他合法方式取得受益权份额的合格主体。管理人是通常是指项目资产支持计划的发起人,负责项目资产支持计划的设计、实施与管理,通常由专业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担任。管理人接受投资者认购资产支持计划份额,并在资产支持计划到期时按照事先约定的收益率向投资者(受益人)分配投资收益。

在我国,保监会为了加强保险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专业水准,同时为了加强风险控制,允许各大保险公司设立若干专业机构,并对该专业机构的人员组成、结构设计、公司治理制度、管理制度、决策流程和内控机制等问题做出规范。该专业机构通常被称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在达到相关标准和条件后,向保监会申请领取保险资产管理能力备案表,获得备案后即获得开展相关项目的能力。这些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在项目资产支持计划中被称为计划管理人。

第二,基础资产。该项目资产支持计划的基础资产是原始权益人持有的股权,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原始权益人持股58.04%的不孕与遗传专科医院(以下简称甲医院)的股权,该医院是中国目前较大、技术实力较强的相关领域专业医院,已经形成自身强大的技术实力和良好的社会形象,截至2012年末,甲医院资产总额为4.74亿元,负债总额为2.51亿元,201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2亿元,净利润1.38亿元,就该医院的财务状况来看,能为原始权益人带来良好的投资收益。另一部分资产是原始权益人持股 100%的某整形医院(以下简称乙医院),乙医院在该地区的手外科和整形美容方面具有较高的技术实力和一定的品牌知名度。截至2012年末,乙医院的资产总额为1.32亿元,负债总额为0.14亿元,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1.19亿元,净利润0.25亿元。

第三,原始权益人。原始权益人是指将其持有的基础资产用于资产证券化的主体,主要包括两类:一是项目资产支持计划基础资产的权益人;二是基础资产的继受人。本项目资产支持计划中的原始权益人是某大型医疗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某”医疗集团),某某医疗集团的远期规划是成为中国特殊医疗健康产业的领先投资集团,战略方向主要面向高收入人群和社会富裕人群,提供满足其特殊医疗健康需要的服务,最终形成一个为社会高端人群提供从出生到终老、贯穿一生的健康体检、保健、医疗、养生等一体化服务产业链。截至2012年末,该医疗集团总资产达到33.56亿元左右,净资产约为12.18亿元,2012年全年营业收入约9.57亿元,净利润为1.33亿元。

第四,交易法律关系。某医疗集团将其持有的甲医院58.04%的股权以及持有的乙医院100%的股权所产生的股权转让、股权分红以及股权派息等产生的一切相关收入等权益作为交易标的,通过合同形式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转让给受托人某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并约定按期回购;某医疗集团作为原始权益人基于转让标的股权收益权从某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处获得对价,该对价款用于某医疗集团的医院投资和改扩建等相关用途;某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将上述股权收益权份额划分为等额权益,报保监会审批后发行项目资产支持计划,由投资人购买;合同约定的期限届满,某医疗集团按照合同约定溢价率支付本金和溢价款回购某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持有的股权收益权,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则将出售股权收益权所得价款以投资收益形式分配给投资者。至此,该项目资产支持计划各项法律关系终止。

同时,通常情况下,为保障投资人的资金安全和确保投资收益的实现,降低信用风险,各交易方会在交易环节中设计一种或多种形式的信用增级措施,目的是增加投资的安全性,增强项目资产支持计划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信用增级有外部增级、内部增级或两者混合运用三种,主要方式有保证、质押、抵押等。

在本案例项目资产支持计划存续期间,某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与某医疗集团签订股权质押合同,将某医疗集团持有的甲医院和乙医院的股权质押给某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在某医疗集团履行不能时,某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可行使处置该股权的权利。

第五,托管人和独立监督人。《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试点管理办法》第3条和第4条规定:委托人投资受托人设立的投资计划,应当聘请托管人托管投资计划的财产。受益人应当聘请独立监督人监督投资计划管理运营的情况;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托管人、独立监督人以及参与投资计划的其他当事人应当依法从事相关业务活动,并按照本办法规定,签订书面合同,载明各方的权利、义务。据此规定,为保障项目资产支持计划的运行安全 ,某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聘请与项目资产的相关主体没有利益关系,符合资本市场条件的、具备保险资金托管资格的某国内商业银行等专业机构作为托管人和独立监督人,对项目资产支持计划的资金使用、还款安排等各项内容进行托管和监督。

四、问题及意义

保险资金的项目资产支持计划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非公立医疗机构尤其是公司制的医疗机构的融资瓶颈和制度障碍,使非公立医疗机构能够融入金额大、时间长、利率公允的社会资金,此种资产融资方式既满足了非公立医疗机构自身发展的需要,又能够让作为社会存量资金的保险资金获得满足稳定性、收益性和安全性的资本市场投资渠道,是非公立医疗机构与资本市场的一次有效成功对接,作为财务投资者,保险机构也不会对非公立医疗机构的股权和战略经营产生不良影响。同时,项目资产支持计划份额的发行,具有丰富金融市场的作用,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理财选择。该项目资产支持计划在资金运用模式、法律结构以及使用方向上均属于国内首创,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但笔者认为该项目资产支持计划还存在以下法律问题需要深入讨论。

(一)股权收益权作为交易标的的可行性讨论

在项目资产支持计划中,某医疗集团所持有的甲医院和乙医院的对应股权所产生的股权收益权被转让给某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而在传统的公司法理论中,股权所对应的各项权利一般有着明确规定,例如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法转让出资或者股份的权利、股利分配请求权等等,但没有对股权收益权做出明确性的规定。笔者认为,股权收益权能够以概括性的权利的身份作为交易标的,理由如下:第一,按股权内容不同,可以将股权分为自益权和共益权,这是公司法理论对股权所做出的最基本的分类,也是在公司实践中最常见的股权分类。凡股东以自己的利益为目的而行使的权利是自益权,主要包括发给出资证明或股票的请求权、股权转让过户的请求权、分配股息红利的权利,以及分配公司剩余财产的请求权等。凡股东以自己的利益并兼以公司的利益为目的而行使的权利是共益权。就自益权和共益权的性质而论,前者主要是财产权,后者则主要是公司事务的参与权,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股东所享有的完整股权。 第二,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经常使用的股权收益权实际上就是股东为最大化实现股权上的收益,将股权中的接近物权性质的财产性权利转移给他人的一种权能分离。该权能分离后,股东只具有名義上的地位,股东能实际支配的只是股权上的一些非财产性权利,这使得股东自己对股权的支配形成了事实上的限制,但一旦这种限制自动消除,股权又能恢复到其初始状态。 第三,《公司法》第4条对于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等权利有着概括性规定,其中的资产收益权即是股权收益权的基础形态,股权收益权包含但不限于资产收益,股权收益权既包含股东基于股权所可能具备的分红权利、也包含股东处置该部分股权所可能产生的对价以及公司在面临清算等特殊法律环境下的资产清算权利,股权收益权的转移实际上是对于股东的该部分股权的财产权利的概括性转移。

股权收益权的转让是否意味着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以及相关决策权、表决权是否也进行了转移?笔者认为:《物权法》规定,所有权人对所有物享有占有、收益、使用和处分的权利。《股权收益权转让合同》明确约定转让标的为股权收益权,不包括使用权。尽管某医疗集团已与某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签订《股权质押合同》,将所持公司股权质押给某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并办理有关质押手续。但依据我国《担保法》的有关规定,出质人以依法可以转让的股权进行权利质押的,只在质押期限内限制出质人对股权的处分权,并无禁止出质人行使使用权之规定。因此,某医疗集团依然可以公司股东身份,行使持有股权对应的决策权和表决权,不会导致相关决策权和表决权的转移。

(二)对于资产隔离的要求

企业资产证券化在法律上的核心要件是要实现“真实销售”及“破产隔离”。从理论上说,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关键就在于将作为基础资产的部分资产从发起人的企业中“剥离”出来,以实现和企业整体信用的风险隔离。当发起人出现破产风险时,债权人无权对已转让的资产进行追偿。在实践中,主要依靠真实销售的方式来达到破产隔离的目的。“真实销售”的概念是指在基础资产转让的过程中,由发起人以出售的方式将与基础资产有关的收益和风险全部转移给特殊目的载体(SPV),资产转让后SPV对基础资产拥有完全的所有权,转让人及其债权人不得再对该资产行使控制或收益。 本文中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所设立的项目资产支持计划即充当了SPV的角色。在基础资产的出售过程中,需要评估基础资产出售价格、追索权、内部增级等因素是否会对真实出售的产生实质性影响。通常而言,在法律层面,不能仅以基础资产所有人签订的合同内容认定真实出售,还从其他方面对实质进行分析以确定其为销售而非贷款:发起人应当以公平的市场价格出售给特殊目的机构,且该价格是确定的,而不能是以利率浮动为参考,否则将违背资产证券化真实出售目的,使资产转让性质变为担保贷款;转让行为完成后,资产的权利及利益转移给特殊目的机构,该项资产将作为一项销售从发起人的账目上移出,同时,被移入特殊目的机构的账目内;确认SPV对基础资产所有人有无追索权?如果追索,是否会破坏真实出售,一般情况下,适度的追索不被认为破坏了真实出售,而全部的追索将会使发起人承担已出售资产的全部风险,被认为破坏了真实出售,性质变为担保贷款;还需确认如果原始权益人以基础资产的收入为担保提供内部增级,一旦需要担保人担保,发起人就需要承担风险,就可能破坏真实出售。

但在该项目资产支持计划中,作为交易标的的股权收益权尽管能够独立交易,但却较强的依赖于甲乙医院的实际运营情况以及每一年的可能分红,既没有满足从甲乙医院整体资产中剥离出来的要求,也没有真实出售给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项目资产支持计划,而是与甲乙医院的其他资产混同,如果甲乙医院经营效益不好或者破产,这些风险就会直接影响到保险资产项目支持计划的凭证持有人的收益,甚至血本无归。换句话说,凭证持有人的风险——收益与甲乙医院的整體运作风险联系在一起。而严格的资产证券化条件下,证券化交易的风险与资产原始所有者的风险无权,而只是与证券化的资产本身有关。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未来的实践中通过法律制度的更新与完善予以厘清。

尽管该项目资产支持计划还存在诸多不足,但总体来说,该种资产融资模式有以下特征可以值得借鉴:第一,改变了传统的医疗机构融资途径,从传统的向银行融资到使用保险机构的存量资金,这就为将来的医疗机构融资渠道的拓展起到示范性作用,甚至证券公司、信托机构等其他金融机构都能为医疗机构的建设提供资金来源;第二,从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的转变。银行的资金来源于储户,银行承担的是一个低吸高贷的中间机构的模式,但基于目前的金融环境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变化,从资金持有者手中直接融资的模式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间接融资渠道只是其中的一个模式,开辟包含保险资金在内的其他直接融资渠道将是医疗机构大规模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第三,该种融资模式突破了现有法律环境下对于医疗机构资产的处置争议,将蕴含着资产价值的股权抵押作为增信措施,实现了资产处置的合规性,也满足了资金提供方的投资标准,是一个可以推广借鉴的模式;第四,吸收的资金提供方的财务投资人角色的定位。医疗机构的运营是具备较强专业性的运营,如果投资方不能认同医疗机构运营的长期性和角色定位,甚至要参与医疗机构的具体运营活动,必将导致投资活动的不可持续,甚至会成为医疗机构运营的障碍。保险公司以及其他金融机构是以投资和融资作为主业,不具备实体运营的能力,也没有控制医疗机构的意愿,所以对于医疗机构的长期运营而言,是一个非常具备吸引力的资金来源。

综上所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要求,市场要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医疗资源和金融资源同属于市场资源,那么利用市场机制促使二者成功对接和优化配置,无论是对于推动我国医疗产业的发展还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发展普惠金融都具有重要意义。公立医疗机构也可以顺应这种趋势,积极探索与保险资金运用的模式对接,从而为整体促进全社会的医疗服务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梁小云,徐晓新,张秀兰.非公立医疗机构2007-2011年生存发展趋势分析及建议[J].中国卫生经济,2013,(5).

[2]戈文鲁,易彬彬.我国民营医院发展的现实困境及政策建议,中国卫生政策研究[J].2011,(3).

[3]赫尔南多?德?索托著,王晓东译.资本的秘密[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4]张佳慧.我国非营利性医院投融资体制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9.

[5]夏博辉著.资产托管与托管银行[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6]范健主编.商法(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动一动真有趣教案下一篇:教师学习心得体会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