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网络学习的心得体会

2024-07-19

教师网络学习的心得体会(通用8篇)

教师网络学习的心得体会 篇1

教师网络学习心得体会

时光如流水,我在这个网络平台学习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作为一名老师我很开心也很荣幸能参与此次远程学习。在这段时间的远程研修培训中,让感慨颇多,收益匪浅。

网络学习的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习者的自觉。在培训学习的过程中,我坚持认真聆听了各位专家们的精彩阐释和真知灼见,查看了平台上上传有关的文本,点击浏览了辅导老师的点评和其他老师们所发表的观点,教学设计,按时完成作业、发表评论等,这些已成为了我的习惯,充实了我的生活。通过培训让我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渺小与孤陋寡闻,意识到了自己如同井底之蛙,意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和更加明确了今后所要努力的方向,同时也激发了我对教育事业更加真实的爱恋和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层的理解。本次的培训,收获很多,体会深刻,现简单做如下总结:

一、转变旧思想,提升新观念。通过培训,使我明确了现代教育的本质,明确了课改对于教师提出了什么样的素质要求。我通过深入学习,从而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增强自身学习的紧迫性,危机感和责任感,树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从中不断改变自己教学观念。

二、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在课改的课堂教学中,我不断探索适合学生愉悦学习的好的教学模式,改进自己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重视课内与课外的衔接,引导学生进行积累,养成积累习惯,激发兴趣,唤醒情感体验。尤其在阅读教学中,学习好的经验,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提高阅读能力。

三、注重反思。善于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不断总结反思,因为有反思才有进步,才能使整个教育事业充满生机和活力。

四、终身学习。今后还要不断学习,增加知识储备,增补学养,才有底气去迎接新的挑战。要不断的给自己充电,时时的关注新事物的发展,要想办法不断为自己充电,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希望以后能够再次有机会参加这样的网络学习培训活动。

教师网络学习的心得体会 篇2

(一) 企业网络组织理论

企业网络理论是当代西方微观经济学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逐渐形成并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新领域, 作为企业网络理论核心范畴的“网络 ( (net-work) 概念, 西方经济学家至今尚未赋予其一个统一而明确的定义。但根据众多的西方经济学文献在运用这一概念时所赋予它的基本含义, 大致可将其归纳为狭义和广义两类观点。持广义观点的学者将“网络”泛指为那些与企业活动有关的一切相互关系以及由所有信息单元所组成的n维向量空间, 它构成了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另一类学者则将“网络”概念界定于企业和市场相互作用与相互替代而形成的企业契约关系或制度安排。

许多学者在研究企业发展时, 提出企业间网络关系对于组织学习有着积极的影响, 并对网络组织的特性进行了阐述。南开大学李维安认为, 对企业网络组织的活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第一, 网络组织是一个由节点与节点之间的立体联结方式与信息沟通方式构成的具有网络结构的整体系统, 它围绕目标来运行, 并实现信息共享与无障沟通。第二, 网络组织是一个超节点组织, 不一定是独立的法人实体。节点是构成网络组织的基本单位, 它可以是个人、团队、部门、组织、地区、产业、国家、甚至全球组织网络。第三, 网络组织具有自相似、自组织、自学习与动态演进等特征。

从企业网络组织理论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发:

1.虽然企业网络组织不是建立的互联网上的一种虚拟组织, 但由于它建构的包容性、广域性和立体性, 其实际内涵和外延已远远超出于基于互联网的网络学习社区。将企业网络组织理论研究的部分成果借鉴到基于互联网的学习的研究是可行的。

2.企业网络理论中二个基本要素——节点与联结, 启示着我们在组织教师基于互联网学习时, 一方面要关注作为节点的学习者、资源、指导者, 还要关注启动参与学习的各种“联结”。

3.在网络学习过程中要强调节点间的互动。

(二) 基于互联网学习的新观点

关联主义的学习观是2005年, 加拿大学者西蒙斯在《Connectivism: ALearning Theory for the Digital Age》一文中提出的, 他将Connectivism体系定位为“数字数代的学习理论’, 认为学习是一种将不同专业节点或信息源联结起来的过程;提出持续学习比知识更重要, 为促进持续学习, 需要培养与保持各种联结。而看出不同领域、理念与概念之间联系的能力至关重要;“流通” (精确的、最新的知识) 是所有关联主义学习活动的目的。

联通主义的学习观是王佑镁、祝智庭2006年3月, 在《中国电化教育》上的一篇《从联结主义到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新取向》中提出的, 他们将Connectivism翻译为联通主义。“联通主义”由于它依托于网络信息时代这样一个大背景, 探讨当今社会环境下的人的学习方式转变, 即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人应该如何去学习?去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联通主义继承了认知科学的新联结主义的某些特性——把学习看作一个网络形成过程。联通主义提出了一种理念:即一种从“关系”中学习的理念, 它是让我们关注各个网络节点, 聚焦各个信息“通道”, 充分激发我们思想潜能的一种学习观。联通主义关注外部信息源的联结, 以形成和创建有意义的网络。

1.在网络时代, 节点与节点的联通就是一种学习, 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眼前的已陈列着的知识 (节点) , 而是要培养寻找节点之间的那些“联通” (或称为关联、联结) 。

2.“联通”能使节点与节点组合, 并形成新的节点 (知识) 。“联通”也能培养学习者掌握更繁杂的“联通”, 从而增强其持续学习的能力。

3.学习不是机械地“联通”, 而是活性节点 (人) 与节点的联通, 是多个节点联通并形成回路的有意义的网络。

4.“联通”本身不是学习, 只是提供了一种信息流动的通道, 而且这个通道本身具有很强的信息指引能力。网络学习中, 要有意识地制造这种“联通”, 对学习者具有正效应。

(三) 企业网络组织理论和网络学习新观点给教师网络学习的启示

企业网络组织理论是从宏观上对网络组织、活动的研究, 强调的是节点与节点联结的外部条件, 这种联结在企业网络建立的发展中起决定性的推动作用。企业网络组织中的联结有技术联结、亲友联结、信息传递联结、项目合作联结、加工联结、人员流动联结和资本联结等多种。没有了这种联结, 企业就是孤立的, 在当今社会中不可能生存, 更谈不上组织学习和提升。

基于网络学习的关联主义和联通主义理论, 是从微观角度论述人的学习, 是学习理论的新观点, 它要阐述的是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过程。正如联结主义的学习观强调刺激——反应、新联结主义强调心智内化一样, 关联主义和联通主义理论强调的是知识节点间的关联或联通后的加工。节点——联通的学习不是知识的识记, 也不是新旧知识的融合, 它是多种知识, 多个个体联通后的创造。因此, 可以认为关联主义或联通主义的学习理论不是仅仅指个体的学习, 也可以是一种群体学习。

教师基于网络的学习, 也有宏观与微观之分。宏观的教师网络学习是指教师作为一个组织通过上网的培训学习, 这种学习需要学习资源、指导者、管理者、学习者、学习规范等多方面的联结才能实现。微观的教师网络学习是指教师作为个体的在线学习, 是教师个体的接受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 这种学习需要将网络中的节点与节点联通。

为了区分宏观的教师网络学习和微观的教师网络学习, 我们把宏观的网络学习称为“联结”, 微观的网络学习称为“联通”。“联结”是一种需要外在的推动力, 它使网络中节点与节点产生联系, 从而达到节点间的沟通。“联通”是一种个体学习的过程, 推动“联通”的主要是个体的内驱力, 是个体的需要所致。教师网络学习既需要有外力的“联结”, 也需要个体积极参与的“联通”。“联结”的目的是为了“联通”, 但“联通”缺少“联结”会影响学习的效率。

二、促进教师网络学习的几种“联结”

(一) 课程型

以课程作为“联结”来吸引教师参加网络学习, 是较早使用的一种组织方法。这种方法源于院校培训模式或学历培训模式, 是在传统远程教育中函授教育、电大教育的发展。

1.学历课程

利用网络开展学历培训, 参加者根据自己的需要选相关专业报名, 专科或本科的学习一般先参加办学高校的入学测试, 硕士学位的学习要参加全国入学统考。测试或考试合格后由高校发给录取通知书, 学员凭通知书报到、交费和注册。注册后的学员被视为该高校的正式学员, 并获得进入高校网络学院的学号, 学员凭学号可以进入高校网络学习平台。

2.非学历课程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成立之际, “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作为联盟中的一员随之诞生了, 这个网站的主要任务是承担中小学教师非学历教育。当前, 越来越多的从事中小学教师非学历教育的网站加入了承担中小学教师培训任务的行列中, 非学历教育的网络课程资源被中小学教师培训广泛采用。

利用网络课程进行学历和非学历学习, 是将真实世界中的组班变化为在虚拟世界中的一个虚拟社区。在这个社区里, 学员根据课程指导进行节点 (人) 与节点 (课程) 的相互联通, 或人与人的联通进行学习。

这种学习的组织者要根据教育发展的要求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开发出大量的与时俱进的网络课程, 才能满足不同类别、不同学科、不同层次教师的需要。但在操作过程中, 课程数量和质量不可能充分满足教师的要求, 所以一些培训组织者仍以规定课程的方式让教师在网上学习课程, 导致网络学习走样。

(二) 项目型

以项目为“联结”来吸引教师参加学习的做法与课程型不同, 其吸引力和操作性明显强于课程型。因为以课程的“联结”, 大部分教师囿于专业水平, 无法正确地对课程抉择, 教师的学习是迫于某种外部压力, 如制度等。而项目型“联结”, 教师比较明确为什么要参加这种学习, 这一学习对我完成任务 (或项目) 会有什么帮助。

所谓以项目型“联结”, 就是在一定阶段中, 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一定的目标要求, 让教师通过的努力, 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目标。如2006年, 教师部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 并委托一些教师教育专业网络开展国家级班主任培训。2008年万名中小学班主任国家级远程培训项目由“中国教师研修网”承担, 整个培训过程, 由于采用项目型组织的方式, 平台访问量达到800多万人次, 日均访问量16万多人次, 在线峰值达到1.6万多人, 参训者总体满意度为96.6%。

(三) 课题型

课题型的“联结”, 就是通过教育科研课题立项的形式, 把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联合起来, 围绕课题提出的假设进行边学习边研究。以课题为“联结”的网络学习与单纯的课题研究不同, 它担负着研究和组织教师网络学习的双重任务。首先, 课题的提出要切合教育发展需要, 符合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吸引教师积极参与学习和研究。其次, 课题的参与面要广, 要让不同层次的教师都有参与研究和学习的可能。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将课题分为若干个子课题, 每个子课题再设立多个目标, 供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教师选择。再次是课题必须带有行动研究, 可让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开展学习研究活动。课题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挂钩, 不但可以提高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 而且还有利于课题成果的应用和推广。最后, 以课题为“联结”的方式, 要密切与网络结合, 有专门的网络平台支持教师网络学习。要结合课题研究的需要, 开发和提供足够的网络资源。要有专门的课题研究指导团队, 对教师的研究和学习进行引领。

1.课题研究的目标: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推动教师教育现代化, 实现教师研究、进修体制和模式的创新, 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 加强区域教师队伍建设, 从而提高区域内小学课堂教学质量。

2.课题设立课题网站:中国教师研修网, 该网是为参加本课题的实验区建立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网络支撑平台。课题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作用, 将网上网下两研修轨道、虚拟和真实的两种研修活动密切结合, 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共享, 对缩小教师之间、学校之间、区域内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差异, 对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有重要意义。

3.课题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立足中小学, 面向区域内广大中小学教师, 依托区域内有关教育机构 (包括教师培训机构、教研室、电教馆、师范院校等) 创建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 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4.课题关注信息技术环境下区域性教师学习型组织的构建和教师研修体制和模式的改革创新;关注不同学科、不同学段教师专业水平与其课堂教学质量有效的提高;关注校本研修和校际结合的研修;关注切实满足教师需要的教育技术服务支撑体系的完善;关注网络研修效果的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关注教学与教师教育资源 (特别是网上资源) 的设计、开发、共享;关注教师教育技术全员培训的实施和落实;关注学科教学设计、教师反思的实效性及反思形式的多样化和多元化等来自实践的具体问题。

5.课题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实验区, 实验区可根据指南选择若干个子课题;也可根据本课题联系本地实际自行设计子课题向总课题组申请报批, 批准后可以纳入课题研究。

6.课题设立10个子课题, 分别由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以及上海市、重庆市、黑龙江省等相关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培训院校的专家组成课题指导团队。

(四) 工作型

工作型“联结” (也可称问题型“联结”) 是根据中小学学科分类和教师工作的特点, 组织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和开发网络资源的网络学习。由于中小学学科分类明确, 教师教学工作主要与学科有关, 不同学科的教师关注点和兴奋点都不同, 所以按学科分类开展教师网络学习比较科学。以工作为“联结”方式的教师网络学习, 是顺应教师的职业而形成的。目前已有的各类教育资源网, 都是利用教师工作的需要, 吸引教师利用资源和开发资源。

工作型“联结”的网络学习, 一般由组织者提供教师学习资源平台。这个平台的主干框架以学科分类, 具体栏目主要包括学科资源、教案、课件、试卷和教师教育随笔、论文、感言等等, 有些地方还设有可供教师交流网络平台。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中的问题进行网络学习时, 随时可上传或下载各类资料, 一些地方还为教师上传高质量的资源记分, 作为教师的继续教育学分。

摘要:组织教师网络学习就是一种让教师与网络联结起来, 这种联结能使学习者与网络资源、管理者、其他学习者形成关联, 从而实现在线的联通学习。借鉴于企业网络组织理论, 教师网络学习就是需要一种外在的启动力———联结, 而联通主义的学习观却道出了教师个体进行网络学习的节点与节点的联通过程。教师网络学习既受到外在的联结推动, 也必须积极地去网上寻找节点实现联通。分析当前国内教师网络学习的几种组织形式, 现阶段网络学习的联结主要有“课程型”“项目型”“课题型”“工作型”四种。

关键词:网络学习,教师,节点,联结,网络理论,学习理论

参考文献

[1]牛飞亮.西方企业网络理论的产生及其范式创新[J], 企业导报, 1999.2, 43.

[2]李维安等.网络组织:组织发展新趋势[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 163.

[3]唐方成, 马骏, 席酉民.和谐管理的耦合机制及其复杂性的涌现[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4.11, 69.

美国中学教师的网络学习团体 篇3

美国中学的学生,很多来自较大的移民社区,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很好,而且他们外语水平较差,阅读和计算能力不足,甚至有些还有比较严重的行为问题。面对这些学生,美国中学教师承担着巨大的压力,新老师更是如此。

他们不但要保证正常教学,为学生做出榜样,而且还要随时准备应付一些教育突发事件,因而新教师经常发现他们置身于困难的环境。他们在师范教育中所学到的知识还不足以应付目前的教育现实。在实际的教学中他们又缺乏来自各方面的支持。面对众多学习困难的学生和糟糕的学校环境,他们很容易对教育事业丧失信心。这种挫败感,使很多新教师离开了教师这个行业。

据统计,最近几年,美国中学有1/3的新教师在从事了三年教育事业之后选择离开,有一半的新教师在工作五年后选择辞职。这么高的教师流动率无疑大大降低了学校教学质量,造成了师资力量的短缺,并且破坏了学校教育系统的一致性、内聚性与连贯性。最终受害的只会是学生,特别是那些处于学习关键期的学生。

随着这些问题的日益暴露,美国教育界开始关注这个问题。美国教育界在对新教师的培养上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科技资源与人力资源协同一致将会极大提高新教师的职业素质。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美国教育界开始通力合作,共同商量解决这个问题。其中,全美教学与美国未来委员会(National Commission on teaching and America’sFuture,NCTAF)在这个问题上做出了积极的努力。“NCTAF发现对新教师在其从事教育的早期阶段实施交流与指导将会帮助新教师取得成功,并且使他们乐于从事教育事业”。因而他们开始构建由有经验的教师与教育专家对新教师进行指导和交流的平台,试图解决新教师孤立的困境。但在实际操作中,这种交流与指导的实施效力却显得十分有限。很多地方没有处理好这个问题,限制了指导人员(有经验的教师与教育专家)同新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且,新教师发现很难抽出足够的时间与指导人员进行交流。同样,大多数指导人员也发现他们在对新教师的指导中承担着很大的负担与压力。此外,基于学校建立起来的交流活动是独立的,不能为新教师提供外部资源使用权,例如不能提供大学教学人员等。众所周知,新教师要想实现教学方法的有效转变,来自大学的支持必不可少,但是那些小学校、乡村学校以及城镇学校往往都没有能力为新教师提供这些条件,最终难以解决教师孤立的困境。

摆脱新教师困境的尝试——教师网络学习团体

鉴于目前的交流与指导程序的局限性,全美教学与美国未来委员会开始构建教师网络学习团体,它的核心就是运用信息技术来建立起一个由新教师、有经验的教师以及教育专家组成的网络学习团体。这个网络学习团体将会有利于资源的共享以及跨区域的合作。为新教师和有经验的教师和教育专家的交流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通过它,有经验的教师与教育专家可以将他们的教学经验与理论知识大量传授给新教师,为新教师走向成功提供了一条捷径。

全美教学与美国未来委员会开始推广教师网络学习团体是在以下四个城市:波特兰、普韦布洛、索可洛、西雅图。之所以选择这四个城市,是因为它们具备很多有利于建立教师网络学习团体的条件。例如,教师与政府官员处于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政府承诺不断为学校的改进提供支持;学校的领导和骨干教师热衷于支持新教师;网络技术相当发达。

教师网络学习团体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

2004年夏秋之间,实施教师网络学习团体的四个城市联合举行了几次会议。会议都召集了教育部门的负责人、教育专家、有经验的教师、大学教学人员、学校校长以及新教师。会议的议题主要是总结四个城市在实施教师网络学习团体过程中的利弊得失,并考虑通过怎样的网络技术来提高交流与指导的效果。此外,在会议中,新教师还把自己在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拿出来同与会人员进行交流。通过这一系列的会议,与会成员肯定了实施教师网络学习团体的四个城市已取得的良好效果,同时也总结了暴露出来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网络学习团体需要新教师的大量参与,但新教师在工作期间,学校为其提供参与的时间过少。这使得他们不能充分利用网络同有经验的教师和教育专家进行深入交流。另外,虽然网络技术为新教师同有经验的教师和教育专家进行交流提供了机会,但是这种交流还大多局限于校内,跨校之间的交流还很少。

第二,很多学校建立了教师网络学习团体后,就减少了对新教师面对面的指导与交流。这实际上形成了一个误区。信息技术为新教师提供了更多的在线资源。这种在网络上跨区域的交流,使得新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同富有经验的教师和教育专家进行在线交流,但不能因为这一点,学校就忽略了对新教师面对面的指导与交流。学校对新教师面对面的指导与交流往往能够给予新教师在情感方面的支持,这是网络交流所不能替代的。

第三,因为新教师需要得到不断提高,所以新教师一定要处于一种持续的发展与积累状态。通过调查,大多数学校对新教师参与教师网络学习团体的第一年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在以后的时间却有所忽略。但是在随后的2~5年往往是强化的重要时期,如果新教师得不到强化,他们习得的能力将会不断衰退。所以,对新教师参与教师网络学习团体的支持计划应该设计为几个发展阶段。在新教师参与教师网络学习团体的第一年,就是要通过网络交流提高他们参与班级管理的能力;在第二年、第三年,则要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在随后的第四年、第五年则要将他们的教学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通过利用在线资源进行学习与交流可以为新教师前几年的发展提供大量的经验。

第四,教师网络学习团体的任务就是要使得新教师能够在他们的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大学教学人员不但教学经验丰富,而且理论水平相当高。因此,新教师要想得到真正的提高,并在学校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来自于大学教学人员的指导必不可少。教师网络学习团体所建立起来的协作关系就是要使得不同地区的高等教育机构能够通力合作,进而使得新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以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但从实际的实施过程中来看,大学教学人员通过教师网络学习团体对新教师的指导还有不足。

教师网络学习的心得体会 篇4

通过这段时间的网上培训,聆听了专家和名师的讲座,看到了自己与他人的差距,明确了自己在教学上的奋斗目标,同时,进一步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

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不断充实自己,扫除自己在物理知识方面的盲区,尤其要扎实专业语言的准确性。教师除了要熟悉书本上知识外,还应结合生活实际,把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俗话说:“打铁先要自身硬”,只有教师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进一步去谈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结合学生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培训中,专家和老师们的讲座提出了许多非常好的做法,有很多是经验之谈,但经过我在实际中的实践反思,我发现有些方法不一定就实用于我所教学的班级,因而,我觉得作为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摸索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方法,借鉴并变通使用别人成功的做法,要常反思,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服务。

三、营造学习物理的氛围,使物理学习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共同爱好。平时我们教学中存在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部分学生不喜欢学

物理,是因为没有学习氛围。我就在思考,没有氛围,那我们就应该去营造氛围,就应该从自身做起。

一线教师网络学习心得体会 篇5

第一、网络学习使我的思想有所转变,观念有所更新。

学习的伊始,我抱着混的思想开始了学习。可是,当我真正的听起了专家的讲座时,这种思想就被抛之脑后了,专家清晰的讲解,严密的逻辑,深深的吸引着我,也使我原来头脑中一些关于教学中模糊的思想开始越来越清晰了,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顿时茅塞顿开。一些教育思想也发生了变化,现在更加的明白了,在教学中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的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梯子、扶手。否则我们就会像过去一样:涛声依旧;穿新鞋,走老路。如果我们不学习,无法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我们将会被淘汰,更重要的是我们教出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不会学习的人,我们也就成了社会和历史的罪人了。这次网络学习就像一场及时雨,浇醒了我们陈旧的思想,指明了教学的方向。只有方向明确了,我们才会走的更远,更好。

第二、网络学习使我立足课堂,在实践中提升自我。

课堂是教师实现自身价值的主战场,通过学习我深刻的明白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就是我们教师自身价值的体现。我会把我的全部的爱全身心的融入到学生身上;在教学上,我会把自己学的理论知识努力的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努力避免“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认真体会新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争取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

第三、网络学习使我提升了自身素质,提高了课堂效果。

通过认真的学习,我真正的明白了:如何备课;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综合性学习如何上;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在上每一节课的时候,我都会精心的准备,认真的考虑好每一个环节,尽可能的用新的理论作为教学设计的支撑点。在组织教学活动之中,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

第四、网络学习使我提升了教学理念。

通过培训使我的思想有了一个新的转变,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很高的教育教学技能,良好的思想品质。在培训之后,我觉得自身在业务知识的储备及专业技能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不断的努力提高。虽然从事教育工作已经有十几个春秋,教育教学经验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教学技能也是非常薄弱。面对当今的形式,时代要求我们不断进步,吸取营养,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能够有突飞猛进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在这次学习中我在教学理念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通过培训使我重新认识了教育教学,作为一线教师,我知道了怎样的课才算是一堂好课,不仅包括师生互动,学生主体等,但我觉得关键还有对教材的把握,通过培训,使我明白了,我要用教材教学生,而不是教教材,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另外要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就是听、说、读、写的能力,也就是说在课堂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勇于张口,使课堂气氛活跃而有秩序,让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真正喜欢听课。

第五、网络学习使我教学行为有所转变。

对于每位教师都要面临的备课和上课任务,在这次培训中我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日常工作中面对庞大的班级学生数,面对堆积如山的要批改的作业,再加上那么些个后进生,教师已经忙得不可开交,谈何每天细心备课,认真钻研教材,尤其是像我这样缺乏经验的教师,日常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内心来说实在让人堪忧。空谈理论不切实际,屏弃理论也不合逻辑。我们应理论结合实际,在日常工作中根据自身工作量在学期初为自己制定好工作目标,如细致备课,进行课堂教学研究等。简而言之,就是有选择性地进行教学研究,保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做到充分利用。可谓:量不在多,贵在精。我想这样一种教学行为的转变,才能真正意义上运用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才能让学生获得更为有效的教学。

教师网络学习心得 篇6

网络学习为我们提供了新的人生起点,迎来了新的教育方式.让我们随时随地不受地区、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能够快捷、方便地接受更多的新的知识,寻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在网络学习中我与同行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在互动中我学到了一些粗浅的网络知识,从不知怎样建立博客、怎样进入博客到怎样发表文章等。老师们的答疑解惑让我在学习上信心百倍,更使我的学习进步很快,教育教学工作有了动力和努力的方向。是网络学习让我体味到了人生从来未有过的快乐与欣喜。

网络就象一个强大的磁场,深深地吸引着我,影响着我。使我把它融入我教学工作之中。利用网络教学有助于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真正对教育教学起到全方位的变革作用。

首先,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情景,它淡化了课堂与“真实世界”之间的距离,扩展了教师的学习空间,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教师与真实世界的接触与联系。语文课堂上,课前我们可以到网络上搜索资料(包括文本、图片等),课上再把搜集到的大量资料与伙伴交流共享。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教师可以积极主动去探求知识,保持最旺盛的求知欲望,对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分析为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搭建平台,有利于建构新型的教学模式。

其次,网络学习有利于教师共同探究问题,网上交流等活动,使业余生活趣味化,其核心是要发挥教师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网络的学习能够给予教师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

参加网络学习,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绝不是为了一时的兴趣,更不是为了完成任务或是赶时髦、装门面。而是要通过知识的积淀,充实自己、完善自己。铺设一条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人生之路。

教师网络学习心得5

首先,我很享受网络培训带给我的幸福。在日复一日的细琐工作中,还有机会坐下来聆听他人的教诲,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还能彼此间真诚交流学习心得,共同分享教学资源,进而重新审视自己从事的教学行为,这就是工作的幸福。

其次多交流才能常进步。肖伯纳说,“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朋友之间相互交流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但我觉得我们很可能不单单因为交流有了两种思想,我们非常有可能在交流的过程中产生多种思想。在研修中把自己的心得,研修日志记录下来,让别人读,他人有了自己的收获;我给别人评论,回复或者参与班级研讨和在线研讨,每一次交流都是学习和进步,交流让我们收获更多的思想,也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

第三、重实践和反思。我总以为做一个优秀的一线教师只要上好课,教好学生就可以了。现在我才明白,没有深厚的积淀,何来“腹有诗书气自华”。人应该是活到老学到老。每一期每一模块的学习要反复地听,并记录要点,结合我校现在开展的“小组互助式”高效课堂的研究课题,不断进行实践和反思。

通过学习让我知道:一个真正的语文老师能很好地把握教材,能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能以启发性的语言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能以充满激情的声音去引领学生踏上热爱母语的快乐旅程。一个真正的语文老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学到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借助语文这个百科之母去打开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把自身的潜能发挥出来,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让学生做一个有文化有品位的人。

总之在研修中知识得到提升,思想得到升华,头脑得到充实的同时,情感也时时受到关爱暖流的滋润。感谢这次心灵交流的沙龙——远程研修!

教师网络学习心得6 随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对教师专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敬业爱生的思想,而且要具备相应的本体知识、教育科研知识以及广博的文化知识,要具备一定的教育能力、教学能力、反思能力以及教育科研能力。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品位,使自己成长为一名适应现代教育的优秀教师。

通过培训学习和与学员们进行研讨交流,收获很大,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作为一线教师的我深深感到学习的重要性,在培训中,每一个老师都流露出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这种心态将深深地影响着我、激励着我对今后工作的态度。下面就以我的培训实践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在培训中,我认真地聆听并阅读了专家的讲座以及案例分析。我将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同时还要树立高尚的师德,倡导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教不好的孩子”的理念。以高尚的师德支撑自己的教育人生,用真诚的心去关爱每一位学生,用全部的爱去点燃这 “红烛” 的事业。

通过这次的培训,使我深刻意识到:自己的知识、能力还有一定差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工作,继续运用网络资源,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积极实践新课改,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价值,为教育事业发挥自己的作用。在培训过程中,不光学到了许多关于心里健康的知识,更大的收获是懂得今后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心理发展特点。通过和其他学员交流,我不断思量着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继续向优秀的教师学习,来更好地适应现在的教学工作。

通过培训学习,我进一步了解了“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新型的教学模式的内涵。这些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为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自觉地把新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改变课堂的面貌,使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宗旨。

课堂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主阵地,今后我会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将自己的爱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通过这次网络培训,使我深刻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业务知识和能力还非常欠缺,教学理念也比较陈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立足实际,继续运用网络资源,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积极实践新课改,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价值,使自己在培训中不断成长,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

教师网络学习心得7

网络研修培训的形式灵活、方便。本次培训采用远程网络形式开展,教师主要通过自学方式进行。说实话,网络学习、教学在现代教育模式中至关重要。当今社会,网络技术发展迅猛,它对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各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一名现代教育工作者,既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及方法,无疑,网络是未来社会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作为农村教师,近年国家加大了投入,各校基本普及了远程网络教育设施,但还有部分农村不会灵活运用,此次培训研修主要通过网络进行,实际也是对培训教师的一次鞭策,更是促进教师提供教育教学水平的手段。通过远程培训第一、二期的开展,我和多数老师一样,使用计算机、网络的水平有了更大的提高,更主要的是它有力地推动了自身课堂教学能力及水平的提升,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通过自学的方式培训,避免了集中面授培训的许多弊端,如时间可以自主支配,内容可以自主选择,还减轻了学校及个人的经济负担,对于我们常年繁忙,身居教学一线的教师来说,更具有实际意义。

研修培训的内容切合实际。全校培训既有专家讲座,又有经典教育文章,既有最新的课堂教学资源,又有论坛交流、研讨。内容丰富又切合一线教师实际。记得在第一阶段培训中,我对每位专家的讲座都认真聆听,深入思考。此次第二阶段培训,我更是受益匪浅。通过选择名师工作室,我认识并了解了许多教育名师,此次,我选择的是瑞昌四中的“诤友教师成长工作室”,我结识了以徐臻老师为首的瑞昌四中思品学科专家团队。在“诤友教师成长工作室”中,我如沐春风,徐臻老师之前我就有所耳闻,他是江西省首届学科带头人,本人还有幸聆听过他的讲座他的教学理念新颖,教学功底扎实,教学业绩突出,在很多地方开展过讲座。通过十多天的学习,我的思想又一次受到洗礼,我学到了更多的专业知识,提升了教学水平,更主要的是教学理念进一步更新。培训中,值得回味的还有就是在网上与专家、名师及同行进行互动交流、研讨。在交流中可以与教师分享教学中的乐趣,探讨工作中的困惑,大家集思广益,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从中我们既得到启发,也收获喜悦与快乐。

作用的布置与要求既明确具体,又不拘束,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加入网络学习论坛,有利于自己更好的进行教学交流,共同探讨,互相提高;通过上传经典学习文章或作品,既有利于自己汲取精神营养,又能给他人提高学习和借鉴;撰写研修心得体会有利于自己不断总结,不断改进,促进专业能力的提高。

短短的第二期十二天培训专业即将结束,但我的学习不会因此而结束,“活到老,学到老。”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还回不断努力,加强学习,我要向书本学习,向网络学习,向专家、名师学习,向同事、同行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奋斗不止,我要将所学的理念、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不断推动个人素质的提高和学校工作的发展。

教师网络学习心得8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工作都发生了变化。经过了近几次的网络教研培训,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教师在发生着变化,教师已不再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教师更需要更高层次的教育教学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的。在网络环境下,教师自主参与其中,就自觉地融入了团体之中。与团体同呼吸,共进步。既完善自我,又相互帮助。网络教研为教师学习制定了共同的内容和活动,更为重要的是,它为教师提供好展示自己的多种舞台。在学习内容和实践层次上满足不同教师的需要。

在学校圈子论坛上它聚集了大量教育教学的可视个案。教师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各个教学事件进行完整的描述、解释、总结、理解、反思,这些具体的教学个案,有利于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根据个案的类通性,作出创造性的教学决策。所学的东西不断用于教学实践中,实践中的困惑与思考又不断地交流升华,教师可以迅速建立起自己对教育教学的信心,提高自我监控能力。我们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型教研组的创建,改变了教师的学习和工作观念,加强了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集体创造力,最终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创建活动使学校得益,教师得益,这也恰恰体现出学习型组织所倡导的“双赢”理念。

我校在网站上相继开通互动性栏目——校园论坛,精化博文等栏目,可以让我们广大教师网络中抒发自己在教学中的各种心得体会及交流教学经验了。我也经常上网浏览这些内容,觉得对自己受益匪浅。以前上网一向给人的印象就是聊天、游戏,偶尔是在需要时上网查找些资料,拼凑点东西。而现在通过学校网络教研的学习后,我发现好的教育论坛却不是这样,它是一个现代化的、跨跃时空、地域界限、多层面教育工作者共同参与的网络交流互动平台。在那里可以和本校仍至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教研员、教育专家学习、交流、探讨。在那里可以遇到好多的名师、专家,可谓人才济济。在那里可以和这些名师、校长、专家们“亲密接触”,也常能获得最新的教育教学改革信息和成果。在感受着这些名师、专家们的精彩的同时,我也会被一些不知名的一线教师们的真实、鲜活的反思案例所感动,课程改革的酸甜苦辣在那里都可以品尝到。应该说在网络中学习,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实践,是在体验着别人的实践,感受着别人的内心思考。这些素材对我来说是一笔宝贵的学习财富,这样与一线优秀教师的交流、互动也是我做教研员以来所梦寐以求的。我意识到,这种网络资源是应该好好利用的。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一次在浏览这些内容的时候,看到了学校老师写的对于《美丽的小路》这节课的教学心得,里面详细的介绍了讲课的内容,教学难点等,恰巧我也正在准备教授这篇课文,这位老师所说的教学难点我在考虑如何给学生讲解清楚的内容,这位老师的文章给了我很好的思路,我马上按照她提出的方法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就是对我的教学的最大帮助,从此以后我更加详细的阅读各位教师在这个栏目里面发表的各种文章,以求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在这个过程中,我充分的体会到网络对于教学的促进的巨大优势,网络开阔了我的眼界,我也从各位优秀教师的教学心得中不断吸取经验,并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充实自己,对自己的教学提供起了很大的帮助。

但在网络学习中,我也发现了自己包括身边的一些老教师出现了许多困难和疑惑,甚至有了畏难情绪,从我自己的学习经历看,如果能做到以下几点,这些困难也就会迎韧而解的。

一、首先我们要转变观念,用实际行动去感知网络教研的意义及作用。

网络教研他是一种高科技的教学工具,而不是教学方法。我们可以利用它和专家及同行进行交流,避免面对面交流的拘束,通过和同行交流,接受专家的指导,不断增长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二、要勤上网,勤动手,勤动脑,拓宽视野

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教研把自己心中的苦闷及教学的困惑和大家交流,让大家为你解忧,帮助你。

三、要不断的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在本组内自发开展网络教研活动

通过进行计算机知识培训,使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由浅入深,调动教师自发提高,本组教师互相交流讲课思路,逐步使本组教师迈入网络教研并使用网络教研这一工具

网络教研是一件非常好的促进交流,提高教学的途径,我们广大教师应该更加充分的利用这个平台和环境,共同提高,为自己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及教学质量。

教师网络学习心得9

通过学习,我觉得教师应该给学生正确的、成功的爱,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一句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耳熟能详的教育名言,但为什么有时我们的工作结果却常常背离了我们的初衷,没有朝着我们预期的方向发展呢?这往往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正确的爱的方法。

教师的爱不应是盲目的、随意的,它应该建立在我们对每一个学生全面、深入、客观的了解的基础之上。当我们接手了一个新的班级,要尽快着手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爱好、脾气秉性、兴趣特长、家庭情况、学习状况、学习特点等,熟记于心,这将为我们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创造前提,为我们选准教育的最佳突破口创造条件。

了解学生的途径很多,如自我介绍、写写心里话、个别谈话等,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心去交流,只有当你真正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她们才会真正对你敞开心扉,你才能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摸清他们的脉搏,知道拨动哪一根琴弦才能引起师生间情感的共鸣。

我们要想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就先要学会尊重学生,因为尊重是相互的。不要认为我们施教于他们,便高高在上、颐指气使,并觉得他们理所当然就要听我们的。要清醒地意识到:在人格上,我们与学生是完全平等的,他们同我们一样渴望得到尊重与呵护。我们应该在学生的心灵上从小为他们拨撒下理解、尊重与信任的种子。

以尊重为前提的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倾听他们的呼声、给予他们适度的宽容与谅解、体谅理解他们的难处与苦衷、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不说任何伤害他们自尊的话语等等这些都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自尊,不要在那上面留下难以愈合的伤痕。我们应该明白:一个有自尊的学生是燃不起奋进的雄心的。

爱护和尊重好孩子很容易,难就难在,我们要尊重全部的孩子,尤其是那些学困生和我们眼中那些所谓的问题学生。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是有差异的,差异来源于遗传与环境的共同作用,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个五彩缤纷的经验世界。差异是对我们工作的挑战,同时也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我们在班级工作中最易犯的毛病,大多与忽视这种差异有关,其实我们不可能打造出一个模式的学生。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从学生的差异出发,因势利导,采取有针对性的做法,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不断发展,引导他们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尊重差异就是对学生潜能的尊重,我们不应用静止的眼光去看待有这样那样问题的学生,而应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看到自身的价值,鼓起他们自信的风帆,让每个学生都可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教师不要吝惜对学生的表扬与赞美,其实它是促使学生进步的助燃剂。在学生遇到困难与挫折时给予帮助和鼓励,在他们获得成功或获取点滴进步时给予由衷的赞美,让他们时刻感受到你对他热情的期待,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激励作用。

教育心理学上有一个颇值得玩味的名词叫“皮克马利翁效应”,他的意思是说:老师预言某些学生将会出现特殊的好的行为时,这些学生真的展露出老师所预言的才华;反之,老师如果预言学生是难雕的朽木,学生的表现必将腐朽不堪。由此可见教师的期待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当学生犯错时,教师一个期待的眼神,说一句:“我相信你是无心的,你一定会改正的。”这胜似多少说教!当学生在困难前退缩时,班主任一个期待的微笑:“去吧,我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学生也许就会战胜自己。当学生悲观失意时,一个期待的抚摸:“站起来吧!失败乃成功之母”也许,学生就会成为最后的成功者。班主任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时时关心学生,多给学生一些情感上的理解,多给学生情感上的期待。当你信其可行,他便可行;当你信其不可行,他将万劫不复,难道我们真的希望我们的学生毫无所成吗?我们何不多给学生一些肯定呢? 帮助学生就如同给病人看病,最重要的是找到病根,班主任在工作中就要弄清学生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对症下药,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不要只看到表面,不关心内里,使得类似的问题总是不能得到解决。

教师网络学习的心得体会 篇7

一、数据来源

农远工程实施初期,研究论文多用项目全称“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中后期则有较多研究者用简称“农远工程”,因国家对农村工作的重视,在其后的时间里,在农村开展的远程教育又有多种形式,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业网院组织的农村远程教育等在称谓上会有冲突。本研究从CNKI数据库提供的文献以“农村中小学远程教师”“农远工程教师”为主题进行检索,查阅了自2003年至2013 年的文献库,其中以“农村中小学远程教师”为主题的文献有246 篇,以“农远工程教师”为主题的文献有337 篇,通过与本研究的匹配分析,本研究选取79 篇文献作为文献研究的对象。

二、数据分析

( 一) 论文发表篇数

经过对2003 年至2013 年历年农远工程教师学习的发文数据进行统计,并结合“农远工程发文数”进行分析,作为参照对比数据“农远工程历年发文数”采用了王静2011年发表的《关于农远工程研究的回顾与思考》数据( 只统计到2008 年) 。

总体而言,教师学习在农远工程的研究里并没有引起太大关注。农远教师学习的研究文献较少。相对而言,2007 - 2011 年的研究较为丰富,但与农远研究的“资源建设”“教学应用”“三种模式”文献相比仍较少。

( 二) 研究者身份和学科背景

对农远工程的研究者身份进行分析,研究者主要是承担项目任务的管理者、执行者和实施者,其中又以电教馆和各省级师范院校的信息传播学院或教育技术专家和学者占了大部分。从研究人员构成可知农远教师的培训学习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信息技术操作和课件制作技术层面。教育科学引领的教师学习研究也占一定比例。

三、农远工程教师学习研究分期

根据对发文内容的分析,农远工程教师学习可以分为研究初探期、深入发展期和研究式微转化期等三个时期,三个时期的研究整体趋势可以概括为从整体把握到关注细节,从项目技能培训到资源应用学习,从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到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趋势。研究视角有文化学、人力资源等,在研究方法上,有较多研究者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参与式观察法等实证研究方法,还有一些个案研究。

( 一) 2003 - 2006 年为研究初探期

该时期研究仍处在硬件建设期,农远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在一些地区同步发展,农村教师主要是基于设备操作以及信息技术应用的学习。2004 年最早刊发了2 篇关于项目教师培训的研究文章,一些项目培训的实施者在从培训实践中注意到在培训实施过程中的一些不完备之处,从农村教师培训体系、培训机制和培训模式上开展研究。培训内容着重在设备和软件操作以及现代教育媒体在教学的应用上。2005 年,马光仲运用问卷、访谈、调查和课堂观察的方法,着眼于教师学习提出建立资源支撑体系,把信息技术培训和教师学习进行整合思考。多数研究者主要关注的是培训体系、培训机制等。

( 二) 2007 - 2011 年为深化发展期

2007 年,农远工程项目硬件投资建设已基本完成,农远工程的研究进入项目应用发展阶段,研究农远工程的论文逐年增多,2008 年达到峰值,研究进入相对繁荣期。按照教育部门规划,对业已完成的农远工程项目校的教师开展了大规模培训,涉及培训实施的高师院校机构及具体项目培训的学者较多,在培训过程中凸显的问题在研究界获得较为深入的探讨,培训体系、机制、策略、绩效和评价等成为研究的高频词,具体而言又有分别对三种培训模式和三个层级培训体系的分析研究。农村中小学项目校的教师学习作为农远工程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的研究逐年增多,至2009 年达最高值,研究内容也从只关注农村中小学的教师信息技能培训到教师的学习和发展,研究向纵深处发展,发文跟第一阶段相比较为丰富,但跟农远工程其他研究论文相比仍很少。

1. 学习模式多元化逐级深入。本阶段论文研究的教师学习模式仍基于省市( 县) 校三级培训的集中面授学习为主,或省级培训者集中学习或市( 县) 级骨干教师集中学习,校本学习的学习模式研究有所增加。一些研究者在学习模式上建议把集中培训和校本学习、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还有的研究者利用项目资源探索UD( 大学和项目校) 模式,UD模式又有分别借助于项目模式一、项目模式二或项目模式三的远程教育环境下的教师学习。浙江构建了“三位一体”( 机构培训、校本培训和网络培训) 的教师学习模式实施教师素质提升( 伍丹、蒋燕、熊才平2007) 。一些参与到农远工程的一线教师研究了组建“城乡协作校”或“校本学习”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模式。在“校本学习”模式基础上,张国强( 2010) 进一步研究“送教下乡”“顶岗实习”实践中以“训教结合”模式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学习效益。汪颖( 2011)从文化学的视角研究农远工程项目学校教师合作文化对教师学习的促进。有研究者对浙江省建立的为深化农远工程中小学教师发展搭建的网络交流平台 “特级教师网络工作室”项目和“学科协作组”项目进行了研究,学习模式研究呈现多元化趋势。

2. 学习资源开发应用多样化逐渐丰富。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学习资源仍以项目硬件的使用培训为主,但也出现了软件及潜件使用的相关学习以及教育科学的研究。学习内容从设备及软件应用到资源应用不断开拓。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学习仍占重要位置,教育科学引领的学习也逐年增加。研究者关注到项目学习资源的应用,努力挖掘项目资源在农村中小学教师学习和专业化发展方面起到的价值和意义。

提倡开发一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的资源用于个别化学习和专业研修,在“Intel未来教育”“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学习资源基础上,各研究培训机构也研发了一些新的学习资源,如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开发的对应三种模式的“技术构成与资源环境”“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系列,浙江省开发的用于教师学习的“走进新课程”“名师风采”“新课标学科资源”系列,辽宁省开发的“媒体技术与应用”“教学设计与方法”系列。这些资源的应用有力地促进了项目教师学习的可持续发展。一些学科教师、民族教师的学习研究也因为新资源的开发应用受到关注。

3. 学习环境的建构多形式逐步发展。学习环境是支持学习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适当的学习环境能促进教师深层次学习,支持教师的知识体系的建构。农远教师的学习环境受到一些研究者的关注。汪颖在2009 年发文探讨了教师的生态环境下的学习,探讨外部环境与教师学习系统的相互联动,通过增强教师自身内部与外部环境两因素达到优化教师学习的目的。2011 年,汪颖以改进生态及组群协作关系,研究重构教师合作的学习环境。

焦道利介绍了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而开发的课程管理系统Moodle平台,探讨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环境,为提高教师学习效益提供优化学习环境工具。

( 三) 2012 - 2013 年研究式微转化期

本阶段,农远工程项目建设与大规模教师培训基本完成。农远工程的发文数也随之回落,农远工程教师学习的研究论文在两年里只有3 篇,内容主要是对教师培训和学习内容及模式的进一步阐发和深化。

2008 年,教育部颁发了《2008 年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 此后,教育部又做出了《2009 - 2012 年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总体部署,国家决定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此项计划在全国逐步推广。马俊就“国培计划”如何与“农远工程”结合起来有效促进农村教师的学习模式进行研究。“国培计划”的8 个子项目中就有3 大项是基于农远项目的建设而实施的,可以视为农远工程项目的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师学习替代了狭义的农村教师远程网络学习培训,面向广大农村教师开展的现代远程教育成为教师专业生活的主要体现,基于远程网络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学习的研究方兴未艾就是明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 2020年) 》指出: “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使农村和边远地区师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这既充分肯定了农远工程的意义,又为我们指明了促进工程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四、研究存在不足和展望

( 一) 农远工程中农村中小学教师学习研究的不足

1. 由于农远工程主要依靠国家投入,而且这种大规模的投入主要集中在工程建设和地方教育部门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如项目应用等,教师学习只是作为项目应用的其中一项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且主要针对硬件操作和软件应用。研究者们主要关注了对教师与项目相适应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而对农远项目在教师教育层面的学习研究不足,对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应用研究关注度不够。基于技术层面的农村教师学习应当回归到教育层面。

2. 对教师借助于农远工程建设的远程网络学习平台等的学习环境的研究不足,远距离教育的特点和优势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特别在基于远程网络学习的团体学习和个别化学习没有得到深入的研究。

3. 培训不是学习,只是知识建构中一环,短期的一次或几次集中学习并不能使大量新知识和技能真正内化为教师知识。研究者对农远工程教师学习的培训研究较丰富,用教师培训替代了教师学习,对于教师的基于知识的意义建构的学习研究不多,较少运用新的学习科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开展研究,对农村教师作为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过程没有给予足够关注。

( 二) 农村中小学教师学习的未来研究趋向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网络化学习工具和技术变得更加强大,有可能为教师学习提供了更加有效、更令人深刻的学习环境和平台,学习课程等资源经由因特网或光盘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布,为教师的学习打开了新的路径。网络化学习工作和技术应用愈来愈普及,更有效的新的学习平台及新软件的研发使得课件制作技术变得易于掌握,农村中小学教师学习不再以硬件信息和软件技术应用为主要学习内容,教学技能也不只是仅仅定义为软件使用和制作课件等技术,教师教育科学的发展,利用远程网络教育平台教师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向名家学习、与专家同行交流探讨以及个人研修等立足于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开发新技能方向上。特别是近年来3G通信技术应用、移动终端学习、MOOCs( 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 在线学习等将有可能给教师学习带来一场巨大变革。

教师网络学习的心得体会 篇8

关键词:大学英语 网络自主学习 教师角色 定位 自主学习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对传统教师角色的最好概括,即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单纯的授受关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英语学习要求的改变,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师生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多样,知识更新的速度也是日新月异,学生的个性化教育也日趋呈现趋势,所以教师应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主要采用多媒体设备,以校园局域网及因特网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种改革一改传统的“教师主宰课堂,满堂灌的”的教学模式,赋予了教师角色新的内涵。在我院开展的以网络为媒介,开展英语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以下简称为自主学习)实践的两年中,笔者认为教师角色至少完成以下的转变:

▲▲一、自主学习的监督者

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闻道在先” ﹑“术业有专攻”。而在自主学习中,面对丰富的网络资源,对于习惯接受传统教育的学生而言,经常会显得无所适从。所以,教师就先要广泛地收集和筛选各种分散的学习资源,然后把这些资源和信息加以分析和处理,通过多媒体和网络的形式有选择性地提供给学生。

▲▲二、自主学习的导师

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地听教师讲,接受的是灌输式的教育。而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单纯的教师传授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教育。教师在完成信息资源筛选和整合的前提下,要正确引导学生如何去学,实现引导者的作用。正如叶圣陶曾经说过“教师之谓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在以网络为平台的英语自主教学中,主要要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因此,教师的“导”要包含多种含义:1.引导: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目标,寻求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2. 指导: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3.诱导: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氛围,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4辅导: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因材施教。教导:面对网络的形形色色,教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获取知识的同时,抵制各种诱惑和不良影响。

▲▲三、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传统教学中,教材是主要的教学资源,教师的职责在于熟悉教学材料,然后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教学过程则是师生双方积极互动,协调发展的过程。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学习材料,教师的作用也不再局限于复制知识,而是如何组织学生去学,其中包括:1.每次课前提出学习目标和要求以及相关问题,启发和鼓励学生思考;2.发现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3.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作业提交情况,确定全班的教学进度和提交答案的准确率;4. 组织多种方式学习,如分组讨论,角色表演,竞赛等方式,有效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四、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

传统教学中,教师要能掌控课堂教学,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而在自主学习中,教师除了引导和组织学生如何去学,更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经常与学生进行探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让学生体味外语学习的乐趣。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采用定期面授和约课的形式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态,从而教师和学生之间很容易形成合作的交往关系。集体答疑,个别辅导,电子邮件等方式,都可以在一种轻松的合作环境中短时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五、教学改革效果的评价者

以网络为媒介的自主学习模式中,教师可以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根据不同的需求帮助和引导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及时反馈学生的问题。同时,教师要在改革中不断反思和评价总结,找出不足之处,及时整改。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途径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重点评价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解决问题的过程和努力程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现代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于广大英语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教师要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在实践中探索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找准自己的角色,才能不断适应现代大学英语教学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余梅冰. 浅谈英语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角色定位, 武汉船舶技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0(2)

[2]周晓武.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定位探究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 2010(2)郭隽萍 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谈教师角色的定位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9(1)

[3]程静辉 .网络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角色的定位与转换职业时空, 2008(9)

[4]蔡基刚,武世兴.引进多媒体网络技术,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外语界2003(6):

[5]王一普.新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听说课授课教师角色定位及角色转换. 外语界2005(4)

上一篇:教育心理学考研重点下一篇:小欢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