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真理的格言(通用8篇)
与真理的格言 篇1
关于真理的格言
关于真理的格言1
●坚持真理的人是伟大的。——雨果
●真理是时间的女儿。——达·芬奇
●必须有勇气正视无情的真理。——列宁
●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哥白尼
●真理尽管苦涩,然而鲜明。——普托里尼
●尊重人不应该胜于尊重真理。——柏拉图
●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王充
●真理尽管苦涩,然而鲜明。——普托里尼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
●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曹禺
●真理不存在于丑化了的现实里。——乔治·桑
●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通过。——泰戈尔
●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周恩来
●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莱辛
●真理的旅行,是不用入境证的。——约里奥·居里
●要坚持真理———不论在哪里也不要动摇。——赫尔岑
●真理是时间的孩子,不是权威的孩子。——布莱希特
关于真理的格言2
如果真理在少数人中间获得了充分的胜利,而这少数人是优秀的,那就应当予以接受;因为真理的本性并不在于使多数人喜爱。--狄德罗
真理,哪怕是只见到一线,我们也不能让它的光辉变得暗淡,我们要继续战斗。--李四光
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热爱真理的人在没有危险时爱着真理,在危险时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真理是生活,你不应当从你的头脑里去寻找。--罗曼·罗兰
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哥白尼
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曹禺
任何法律都无权阻挠真理的实践。--雪莱
许多伟大的真理开始的时候都被认为是亵渎行为。--萧伯纳
真理是一个必须成熟以后才能摘下来的果实。--伏尔泰
真理就是具备这样的力量:你越是想要攻击它,你的攻击就越是充实了和证明了它。--伽利略
为真理而斗争是人生最大的乐趣。--布鲁诺
不要侮蔑你所不知道的真理,否则你将以生命的危险重重补偿你的过去。--莎士比亚
你们倘若把自己的幸福为了爱真理而牺牲,我没有话说,我很敬重你们。但是为了爱真理而牺牲别人的幸福,那可不行!--罗曼·罗兰
真理是一支火炬,而且是一支极大的火炬,所以当我们怀着生怕被它烧着的恐惧心情企图从它旁边走过去的时候,连眼睛也难睁开。--歌德
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莱辛
真理是在漫长的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黑格尔
对真理没有真诚而热烈的敬意的人,绝对谈不到良心,谈不到崇高的生命,谈不到牺牲,谈不到高尚。--罗曼·罗兰
快乐是在寻找真理,而不在发现真理。--列夫·托尔斯泰
真理的精神和自由的精神才是社会的支柱。--易卜生
看出谬误比发现真理要容易得多;因为谬误是在明处,也是可以克服的;而真理则藏在深处,并且不是任何人都能发现它。--歌德
真理不会由于有人不承认它而蒙受丝毫的损害。--席勒
我们只愿在真理的圣坛之前低头,不愿在一切物质的权威之前拜倒。--郭沫若
真理是我们所拥有的东西中,最有价值的东西。让我们节约吧。--马克·吐温
对真理的错误理解,不会毁灭真理本身。--别林斯基
关于真理的格言3
1、如果我们把每个人的不幸堆成一堆由大家均分,大多数人都会甘愿接受一份,欣然离去。
2、积极者相信只有推动自己才能推动世界,只要推动自己就能推动世界。
3、凡事只要看得淡些,就没有什么可忧虑的了;只要不因愤怒而夸大事态,就没有什么事情值得生气的了。
4、不安于现状,不甘于平庸,就可能在勇于进取的奋斗中奏响人生壮美的乐间。
5、骄傲,是断了引线的风筝,稍纵即逝;自卑,是剪了双翼的飞鸟,难上青天.这两者都是成才的大忌。
6、哪怕置身天国,如果没有一个伴侣相陪而独身漫游于那些伟大而神圣的天宫间,也是并不令人愉快的。
7、没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得不能在某方面给他人帮助。
8、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9、贤者能自反,则无往不善;不贤者不能自反,为人子则多怨,为人父则多暴。
10、真心的对别人产生点兴趣,是推销员最重要的品格。
11、榕树因为扎根于深厚的土壤,生命的绿荫才会越长越茂盛.稗子享受着禾苗一样的待遇,结出的却不是谷穗。
12、不是境况造就人,而是人造就境况。
13、生命力的意义在于拼搏,因为世界本身就是一个竞技常
14、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15、当一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
关于真理的格言4
1、最伟大的真理是最平凡的真理。 列夫·托尔斯泰
2、中国人有一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对于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 毛泽东
3、智慧只能在真理中发现。 歌德
4、一个人的生命是可宝贵的,但是一代的真理更可宝贵,生命牺牲了而真理昭然于天下,这死是值得的。 鲁迅
5、一个人如果能在心中充满对人类的博爱,行为遵循崇高的道德,永远围绕着真理的枢轴而转动,那么他虽在人间也就等于生活在天堂中了。 弗兰西斯·培根
6、因为真理是灿烂的,只要有一个缝隙,就能照亮整个田野。 赫尔岑
7、阴险的友谊虽然允许你得到一些微不足道的小惠,却要剥夺掉你的珍宝-独立思考和对真理纯洁的爱! 别林斯基
8、英雄主义是在于为信仰和真理而牺牲自己。 托尔斯泰
9、有人说,知识就是力量。对我来说,知识就是幸福。有了知识,你就可以区别真理和谬误,可以分清高尚与渺小。当你了解到各个时期人们的思想行为时,你就会对发展到今天的人类产生同情和亲近的感情。 海伦·凯勒
10、有许多时候,最简单的和最无分歧的真理,在它能传播以前须伪装一下;最人道和最神圣的思想,得像小偷一样戴上假面具和面纱偷偷摸摸地从后门运出,因为前门有巡捕和当局的雇佣军们看守着。 茨威格
11、与智慧相伴的是真理,智慧只存在于真理中。 培根
12、遇到有承认自己错误的机会,我是最为愿意抓住的,我认为这样一种回到真理和理性的精神,比具有最正确无误的判断还要光荣。 休谟
13、越是接近真理,便愈加发现真理的迷人。 拉美特利
14、灾难是真理的第一程。 爱默生
15、在科学的世界里,谬误如同泡沫,很快就会消失,真理则是永存的。 寺田寅彦
16、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变可得事物之真理。 陶行知
17、在确信真理之前,要热爱真理。 慕思
18、虚心不是一般所谓谦虚,只是表面上接受人们的意见,也不是与人们无争论无批评,把是非和真理的界线模糊起来,而必须保持自己的政治立场,当自己还未了解他人意见时不盲从。 徐特立
19、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毛泽东
20、许多真理都是以笑话的形式讲出来。 尼采
21、学习数学是为了探索宇宙的奥秘。如所知,星球与地层、热与电、变异与存在的规律,无不涉及数学真理。如果说语言反映和揭示了造物主的心声,那么数学就反映和揭示了造物主的智慧,并且反复地重复着事物如何变异为存在地故事。数学集中并引导我们地精力、自尊和愿望去认识真理,并由此而生活在上帝地大家庭中。正如文学诱导人们地情感与了解一样,数学则启发人们地想象与推理。 Chancellor,W.E.
22、一个不被理解的真理会变成一个错误。 巴劳尔
23、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第斯多惠
24、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真理因为像黄金一样重,总是沉于河底而很难被人发现,相反地,那些牛粪一样轻的谬误倒漂浮在上面到处泛滥。 培根
25、在我们讲的一切中,我只是探求真理,这并不是仅仅为了博得说出真理的荣誉,而是因为真理于人有益。 爱尔维修
26、站在高岸上遥看颠簸于大海中的行船是愉快的,站在堡垒中遥看激战中的战场也是愉快的,但是没有能比攀登于真理的高峰之上,然后俯视来路上的层层迷障、烟雾和曲折更愉快了! 卢克莱修
27、争强与好胜之心在思想的碰撞中可以激活智慧而集思广益,但也是偏见向真理低头的死敌。 王润生
28、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即使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 列宁
29、我认为胜利是可以得到的,并且勇敢地为它奋斗。我的后代将会说:“他不知死的恐惧,比任何人都刚毅;认为为真理而斗争是人类最大的乐趣。” 布鲁诺
30、我愿我能在横过孩子心中的道路上游行,解脱了一切的束缚;……在那儿,理智以它的法律造为纸鸢而飞放,真理也使事实从桎梏中自由了。 泰戈尔
31、我知道我将为自己的学说,为真理而死,但这并不会减少我的勇气。 塞尔维特
32、无论真理在何受到伤害,都应去捍卫它。 爱默生
33、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
34、戏剧出于虚构:歪曲事实以表明真理。 Edwevrd Albee
35、相信谎言的人必将在真理之前毁灭。 赫尔巴特
36、心灵之爱真理,有过于眼睛之爱美丽。 洛克
37、信奉真理的人,必受天佑。 富兰克林
38、我们今日所唾弃的谬误,很久以胶却是真理。 惠蒂尔
39、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美】《独立宣言》
40、信仰是没有国土和语言界限的,凡是拥护真理的人,就是兄弟和朋友。 亨利希·曼
41、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 毛泽东
42、至于我,是向自然学习,是只爱真理的,哪怕只是真理的一个影子,也使我感到欢欣鼓舞,胜过一切给人带来荣华富贵的谬误。我宁愿在光天化日之下凭着我短绌的天资到处碰壁,也不肯在黑暗中凭着谨小慎微使自己得救或者发财。 拉美特利
43、智慧存在于真理之外。
44、智慧就在于说出真理,按照自然行事,倾听自然的话。 赫拉克里特
45、我们对于真理必须经常反复地说,因为错误也有人在反复地宣传,并且不是个别的人而是有大批的人宣传。 歌德
46、我们的精神围绕着真理运转,好像群星围绕着太阳。 雨果
47、书本理论是高尚的。第一代学者吸收了周围的世界进行思考,用自己的心灵重新进行安排,再把它表现出来。进去时是生活,出来时是真理;进去时是瞬息的`行为,出来时是永恒的思想;进去时是活生生的思想。它能站立,能行走,有时稳定,有时高飞,有时给人启示。它飞翔的高度、歌唱的长短都跟产生它们的心灵准确地成正比。 爱默生
48、数学知识有三个不同于其它知识地主要特征:其一是数学知识比其它知识更清晰地使其结果具有真理性;其二是数学知识乃是获得其它正确知识地必经的第一步;其三是数学知识的获得并不依赖于其它知识。 Schubert,H.
49、谁若想在假面具和脂粉的遮掩下把真理介绍给一个人,那么他可能是情愿当真理的媒人,而决不是当真理的爱人。 海涅
50、谁要是把自己标榜为真理和知识领域里的裁判官,他就会被神的笑声所覆灭。 爱因斯坦
51、时间是不可占有的公有财产,随着时间的推移,真理会愈益显露。 培根
52、时间是真理的挚友。 科尔顿
53、实践是思想的真理。 车尔尼雪夫斯基
54、是真金不怕火炼,是真理不怕邪恶。 (蒙古)谚语
55、首先和最后要求于天才的事,就是热爱真理。 歌德
56、谁也不能将阳光装进自己的口袋,谁也不能将真理霸占。 普列汉诺夫
57、说真话不应当是艰难的事情。我所谓真话不是指真理,也不是指正确的话。自己想什麽就讲什麽;自己怎麽想就怎麽说这就是说真话。 巴金
58、塑成一个雕像,把生命赋给这个雕像,这是美丽的;创造一个有智慧的人,把真理灌输给他,这就更美丽。 雨果
59、所有的科学都是错误先真理而生,错误在先比错误在后好。 沃尔波斯
60、听真理的并不弱于讲真理的人。 纪伯伦
关于真理的格言5
1、即使自己变成一撮泥土,只要它是铺在通往真理的大道上,让自己的伙伴们大踏步地冲过去,也是最大的幸福。吴运铎
2、谬误越大,真理取得的胜利就越大。席勒
3、当你看到不可理解的现象,感到迷惑时,真理可能已经披着面纱悄悄地站在你的面前。巴尔扎克
4、把真理用在那些其存在对谁都不重要的,认识它又一无用处,无谓事情上,那就是对真理这个神圣的名词的亵渎。真理,如果毫无用处,就不是一件必须具有的东西。卢梭
5、寻求真理的时候,人也进两步,退一步。痛苦啦、错误啦、对生活的厌倦啦,把他们抛回来,可是寻求真理的热望和固执的毅力会促使他们不断地前进。契诃夫
6、任何一个可信的道理都是真理的一种形象。布莱克
7、劳动和人,人和劳动,这是所有真理的父母亲。苏霍姆林斯基
8、凡事都要踏踏实实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李大钊
9、爱真理,忠实地生活,这是至上的生活态度。没有一点虚伪,没有一点宽恕,对自己忠实,对别人也忠实,你就可以做你自己的行为的裁判官。巴金
10、推崇真理的能力是点燃信仰的火花。苏霍姆林斯基
11、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变可得事物之真理。陶行知
12、一个人只要肯深入到事物表面以下去探索,哪怕他自己也许看得不对,却为旁人扫清了道路,甚至能使他的错误也终于为真理的事业服务。博克
13、寻求真理的只能是独自探索的人,和那些并不真心热爱真理的人毫不相干。帕斯捷尔纳克
14、真理就是具备这样的力量,你越是想要攻击它,你的攻击就愈加充实和证明了它。伽利略
15、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华罗庚
16、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列宁
17、就科学来讲,把前人获得的零星的真理找出来进一步加以发展,就是当之无愧理应受到奖赏的功劳。歌德
18、世界上一成不变的东西,只有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这条真理。斯里兰卡
19、感到自己是人们所需要的和亲近的人这是生活最大的享受,最高的喜悦。这是真理,不要忘记这个真理,它会给你们无限的幸福。高尔基
20、种种痛苦的经验证明,在认识真理的过程中,渊博的学识同公正和正义不是一回事。别林斯基
21、争强与好胜之心在思想的碰撞中可以激活智慧而集思广益,但也是偏见向真理低头的死敌。王润生
22、我要做的只是以我微薄的绵力来为真理和正义服务。爱因斯坦
23、人需要真理,就像瞎子需要明眼的引路人一样。高尔基
24、真理是永远蒙蔽不了的。莎士比亚
25、向真理弯腰的人,一旦挺起胸来,将顶天立地。沈舜福
26、世界上再没有比得到真理更困难的了。厄尔文
27、胜利就在真理之中。爱默生
28、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真理因为像黄金一样重,总是沉于河底而很难被人发现,相反地,那些牛粪一样轻的谬误倒漂浮在上面到处泛滥。培根
29、有人说,知识就是力量。对我来说,知识就是幸福。有了知识,你就可以区别真理和谬误,可以分清高尚与渺小。当你了解到各个时期人们的思想行为时,你就会对发展到今天的人类产生同情和亲近的感情。海伦凯勒
30、热爱科学就是热爱真理,因此,诚实是科学家的主要美德。费尔巴哈
与真理的格言 篇2
《真理报》作为苏共中央的机关报, 与苏共的关系密不可分。《真理报》直接反映了不同时期苏共的方针、政策和新闻思想, 在苏联报业中享有无上的地位。作为苏联共产党的唯一机关报, 《真理报》的社论和其他重要文章不仅在苏联国内, 而且常被许多国家重要报纸转载, 因而有“报纸的报纸”之称。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 戈尔巴乔夫上任之初即提出加速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 试图对苏联社会进行一番深刻的改革。笔者从1985年的《真理报》中选取样本, 对其头版进行分析。希望通过分析, 考察《真理报》与苏共国家政策的关系, 揭示《真理报》在宣传苏共方针、政策方面所起的作用。
笔者从1985年《真理报》每个月的报纸中分别抽样选取5份报纸, 共抽样60份。这60份报纸头版的总发稿数为699篇。笔者把这些稿件分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社论、国际、专栏、图片、漫画和导读等9类。下面是这些稿件的类别分析表。
1985年《真理报》头版稿件分类表 (数量:篇)
从表中可以看出, 《真理报》经济方面报道所占比例最大, 占总发稿量的26.6%。经济报道主要包括工业建设和农业建设两方面内容, 另外还包括少量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交通建设等内容。
政治方面报道在《真理报》上占有重要的比例, 占总发稿量的21.6%。党报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指导思想为主, 因此这方面的报道在报纸上占据重要位置。
社论占据《真理报》头版的重要位置和大量篇幅。社论虽不是每天都有, 但是60份报纸里有49篇社论, 其刊发的频率还是很高的。
国际报道在《真理报》头版的出现频率也非常高。国际报道所占的篇幅不大, 但这些报道关注国际动态, 反映了苏联的外交政策。
《真理报》头版的专栏主要有《全苏竞赛日记》和《迎接苏共27大》两个栏目, 不定期刊出。《全苏竞赛日记》主要介绍各个企业、工厂和集体农庄提前完成五年计划的情况和经验, 属于经济类的专栏。《迎接苏共27大》栏目是为在1986年2月召开的27大做准备, 主要是《真理报》其他版面上相关文章的内容简介, 包括地方党组织的工作、工业和农业生产中的经验和问题, 以及在教育、文化、科技等其他领域内的经验和问题, 起导读作用。
科学、教育、文化、社会方面的报道在《真理报》上所占的比例很小, 科技方面的报道相对较多, 但是基本上是关于发射宇宙飞船和宇宙飞船在太空工作情况方面的报道。
《真理报》头版运用大量的图片, 直观、形象反映苏联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的现实情况。头版的几张漫画都为讽刺美国的政治漫画, 为国际报道增加了生动的色彩。同时, 在《真理报》头版还经常出现导读内容, 对其他国内和国际版面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介绍, 使读者可以快速找到感兴趣的内容, 同时扩大了有限版面的信息量。
《真理报》与苏联的政治生活
1985年是苏联历史上重要的一年。这一年3月, 契尔年科逝世, 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总书记, 成为苏联共产党历史上最年轻的总书记。同年, 戈尔巴乔夫开始了雄心勃勃的改革事业。
《真理报》在3月11日用头版整版报道契尔年科去世、苏共中央召开会议、戈尔巴乔夫当选为新一任总书记的消息, 同时介绍了戈尔巴乔夫的个人生平。从此, 苏联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真理报》作为苏共的机关报, 对于苏共中央和苏共领导的各种活动进行重点报道。这些活动包括:会议 (23篇) , 领导人讲话 (4篇) , 领导人出访 (5篇) , 领导人在国内考察 (3篇) , 领导人接见来访的外国领导人、代表团 (15篇) , 领导人接受记者采访 (2篇) , 领导人去世 (1篇) , 各种通知、决定 (6篇) , 与其他国家签署合作协议的外交活动 (5篇) , 中央机关、领导人发的贺信 (31篇) , 各种纪念活动 (7篇) , 人事任命 (4篇) , 授予各种称号的命令 (16篇) , 救灾、慰问 (1篇) , 其他活动报道 (15篇) 。
《真理报》对苏共中央全体会议、政治局会议, 以及领导人的重要讲话都作了重点报道, 而且经常用大篇幅的版面刊登领导人的讲话内容。如5月9日头版整版报道于5月8日举行的、隆重庆祝卫国战争胜利40周年的纪念大会, 刊登大幅照片, 并且全文刊登戈尔巴乔夫在大会上所作的题为《纪念苏联人民不朽功勋》的讲话。
戈尔巴乔夫上任后不久, 即开始了在国内和国际舞台的政治活动, 《真理报》对戈尔巴乔夫在国内的考察、到国外的访问、接见外国领导人和代表团的访问等活动都进行了报道。如《真理报》5月16日报道戈尔巴乔夫到苏联第二大城市列宁格勒进行工作视察。戈尔巴乔夫到基层视察工作, 直接与当地干部、群众进行谈话、发表讲演, 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85年11月19日, 戈尔巴乔夫在日内瓦与美国总统首次正式会见, 双方进行了谈判。《真理报》从11月19日到11月23日连续5天对戈尔巴乔夫与里根的会晤进行报道。在会晤结束后, 《真理报》在11月23日头版刊登读者来信, 表达苏联人民对世界和平的愿望, 希望通过劳动成果完成和平事业。11月30日头版以集纳的形式报道国外媒体和政要对苏美首脑会晤的积极评价。
1985年是反法西斯胜利40周年, 苏联在这次战争中取得了胜利。对苏联人民来说, 这是一场极为重要的、来之不易的胜利, 因此《真理报》头版在这方面的宣传报道也很多。主要表现在苏共中央向华约组织参加国发去的贺信比较多, 并且重点报道了各种庆祝活动。通过这些报道, 苏共向世界人民显示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起到的关键作用, 同时也展现了苏联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的重要角色。
社论在《真理报》上占有重要位置, 社论内容与苏联政治生活紧密联系, 在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如7月6日和10月15日的社论都强调发展机械制造业的重要性。这两条社论针对6月11日苏共中央召开的全苏科技工作进步讨论会提出的发展战略。在这次会议上提出首先应该争取经济现代化, 制定了《科学技术发展目标规划》, 规定90年代初苏联机器制造业要达到世界水平。因此《真理报》社论对机械制造业的关键作用进行了重点宣传。11月30日的社论中指出在新的一年里要加快发展速度、加快经济发展, 为新的一年开好局。该社论是对苏共中央10月提出的加速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思想的解释和宣传。10月22日的社论指出要在各个领域扩大公开性, 是对戈尔巴乔夫上任后提出公开性政策的有利宣传。
《真理报》与苏联的经济方针
《真理报》头版的经济报道是对苏联经济生活的反映。同时《真理报》的一些专栏也反映了苏联人民在经济方面取得的成绩。
《真理报》经济报道包括:工业生产 (112篇) , 农业生产 (52篇) , 经济和城市发展建设 (11篇) , 交通 (11篇) 。可见, 经济报道以介绍工业、农业生产中的各种经验为主, 而且更重视工业生产方面的报道。
由于1985是苏联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年, 所以经济方面的报道紧紧围绕着五年计划完成情况来展开。戈尔巴乔夫当选后, 召开了几次苏共中央全体会议和政治局会议, 提出了节约能源、加快科技进步等发展方针, 所以在经济方面报道中不断介绍这些方面的经验。在工业生产的报道中, 涉及工厂、企业、矿山、造船厂、水电站等各个工业领域, 介绍如何利用新技术、使用新设备, 提高生产效率、完成五年计划。在农业方面, 涉及农村生产、畜牧业、渔业等领域的内容。在农业生产中, 从春耕、到夏种、到秋收, 以及到冬天准备过冬的饲料和种子, 报纸不断进行报道, 介绍一些集体农庄的经验。
《真理报》头版的专栏《全苏竞赛日记》, 主要是针对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情况设立的专栏。栏目不定期刊登, 主要以报道在工业、农业方面取得成绩为主, 介绍企业、工厂、农庄完成五年计划的情况和经验。
苏联正在为完成第十一个五年计划而努力, 当时苏联政府对全面完成五年计划信心不足 (事实证明苏联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没有全部完成) , 《真理报》通过对一些集体和个人事迹的报道, 宣传先进生产经验。《真理报》还通过颁布苏共中央对完成五年计划、在生产中取得好成绩的集体和个人授予奖章、奖励的命令, 鼓舞全体人民为完成五年计划而努力。同时《真理报》的社论也不断号召大家学习先进人物, 为完成五年计划而努力工作。
《真理报》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真理报》头版通过两个方面反映了苏联外交政策。
一方面是对苏共和国家领导外交活动的报道。这方面的报道主要包括苏联与一些国家的外交活动:苏联领导人、代表团到国外的访问;外国领导人、代表团的来访;苏共中央和国家领导人与外国领导人的互致贺电的活动。苏联与外国领导人的互致贺电活动, 是苏联展现与其他国家友好关系的外交手段。1985年为反法西斯胜利40周年, 苏共中央、苏联领导人向匈牙利、保加利亚、朝鲜、捷克等国领导人致贺电, 庆祝反法西斯胜利40周年。苏联还与印度、柬埔寨、波兰、捷克、朝鲜、叙利亚、老挝等国互致贺电, 通过祝贺友好关系建立周年纪年日、祝贺国家领导人当选的贺信, 表达与这些国家加强友好关系的愿望。
另外一方面是对国际事务的报道, 即国际报道。《真理报》头版关注国际事件, 涉及最多的国家为美国, 共有20篇报道与美国有关。另外还有9幅与美国有关的漫画。这些报道以反对美国霸权主义政策、反对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反对美国政府提出的“星球大战”计划为主。如:1985年3月1日介绍世界各地的反对在地球和太空进行军备竞赛的示威游行;1985年4月18日介绍美国干涉尼加拉瓜内政的情况;1985年5月6日介绍西班牙民众在里根总统正式访问西班牙前写给里根的公开信, 反对美国政府的军备竞赛政策。从这些报道可以看出, 苏联充分利用自己的宣传工具, 大力宣传美国是苏美军备竞赛的罪魁祸首、美国的政策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反对。
在对西方国家的报道中, 《真理报》头版主要报道这些国家的罢工活动和反对政府的示威游行活动。
结论
总体看来, 《真理报》发挥了党的喉舌作用, 通过消息、评论、专栏、图片和漫画等方法积极宣传党的政策、方针。
1985年是戈尔巴乔夫上任后的第一年, 是苏联改革开始的第一年。戈尔巴乔夫上任之后, 召开了一系列会议, 公布了加快发展经济的战略。《真理报》通过对各种会议、领导讲话、领导人的政治活动的报道, 宣传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同时《真理报》运用社论的评论和分析, 解释和宣传国家政策, 起到了教育群众思想的作用。
1985年也是苏联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年。当时苏联的经济发展状况并不乐观, 戈尔巴乔夫上任之后, 希望加强工农业生产, 《真理报》头版的经济报道反映了党和政府在这方面的意图。《真理报》设专栏, 加强对工业、农业五年计划完成工作的宣传, 在鼓励群众的积极性方面发挥了作用。
《真理报》头版的国际新闻宣传苏联的大国形象, 宣传世界人民反对美国霸权主义, 为自己在国际舞台上造势。《真理报》的国际报道反映了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前的外交政策。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任之后, 强调要与世界各国扩大联系, 苏联在对外政策方面有三个主要改变, 一是克服东西方的矛盾, 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二是用和平手段解决地区冲突;三是不论意识形态的差别, 加强与全世界各国密切联系。苏联在外交政策方面的调整在1985年的《真理报》上还没有显现。
真理的思考与思考真理 篇3
一布东其人
布东早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时,就对社会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教师资格考试之后,布东旋即赴美国学习、研究。在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保尔·拉扎菲尔德(Paul Lazarsfeid)的指导下,系统地掌握了经验主义方法,其后重将这一方法移植到欧洲,特别是法国。布东与其老师合著的《社会科学词汇》和《因果关系的经验分析》分别于一九六五年和一九六六年出版。这两本文集不仅使布东叩开了社会学家之门,而且为其学术生涯奠定了基础。作为拉氏的门徒,布东与其导师一样强调经验主义方法在社会现象分析中的重要性。
布东现任巴黎第四大学教授,国家科研中心的社会学分析方法研究所所长,主编由法国社会学家杜尔克姆(Emile Durkheim)创办的《社会学年鉴》,同时兼任法兰西大学出版社“社会学丛书”的主编,尽管布东身兼数职,社会工作极其繁忙,但他恪守深居简出,潜心研究的原则。据说布东拒绝接见任何记者,更不喜欢在电视里哗众取宠,因为在他看来,那样会使自己沉湎于追逐名利、忘乎所以的自我陶醉之中,而将科学的严肃性抛到九霄云外。
一九七三年,布东出版了其成名之作《机会不等》,在封底作者简介上,布东精心地选用了一张叼着大烟斗的相片。布东先生曾十分自豪地告诉笔者,他是烟斗的爱好者。中国有句俗语:“烟出文章,酒出诗。”或许布东就是在吞云吐雾中写下了十三本专著,一百二十多篇文章,七本书的序言及多种百科全书中的二十多个词条。其《结构的概念有什么用?》,《社会学方法》,《社会学危机》,《教育、机会和社会不平等》,《恶果与社会秩序》,《社会逻辑》,《社会学批评辞典》,《紊乱的位置》等主要著作已被陆续翻译成英文、德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日文、中文、葡萄牙文、荷兰文、阿拉伯文、丹麦文、罗马尼亚文等。布东的著作文笔流畅、条理清晰、逻辑严谨,读起来绝无晦涩难懂之感。
二布东与法国社会学
莱默特(CharIes C.Lemert)在《法国社会学》一书中断定:“布东、杜海纳、布厄迪和克罗齐埃是当今法国社会学界占统治地位的人物,……法国社会学深受其影响”。事实上,他们不仅拥有独特的研究领域、大量的著作和独到的理论成就,都对法国和世界社会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影响颇大,而且在法国社会学界都拥有一大批追随者。拥护者们在各自的“老板”领导的研究机构里,以其“老板”的理论为指导,进行社会学研究工作。莱默特把这种现象称为“老板体系”(Pa-tron System)。虽然自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以来,年轻有为的社会学家不断涌现,寡头社会学局面有所缓和,但它仍然是法国社会学特有的现象,并且将继续延续下去。
现为法兰西学院教授的布厄迪是布东的论敌,他极力反对美国经验主义方法,而他所崇赏的是调查研究方法和人种志方法的结合。
杜海纳的风格与布东的迥然不同,他极力反对美国功能主义和唯意志论,主张行动(action)和社会运动,反对历史主义(historisme),赞成历史性(historicite)。
毕业于高等商业学校的克洛齐埃以研究行政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特别是法国官僚组织的恶性循环而闻名于世,其研究成果对法国政治生活具有一定的影响。
如果说布厄迪试图摒弃美国的经验主义方法,那么布东就会嗤之以鼻,如果说杜海纳运用高度个体化的词汇追赶巴黎的时髦,那么布东则使用国际社会学词汇追赶和矫正法国的时髦。不过四人都十分熟悉个人主义分析方法,从研究主题上看,虽然各占一方,但无非是变迁、控制、秩序、平等、结构、行动等问题。不同的是在表达方式上布东讲究形式,又注重深刻的内涵,布厄迪执着,勇于大胆创新,杜海纳的著作字里行间充满着激情和煽动性,而克洛齐埃则用了了数语阐述发人深省的真理。
至于布东能与上述三位并驾齐驱,当然是由其学术成就决定的。在理论上,布东是实证主义的信徒和社会科学哲学的鼓吹者,他极力主张同时摒弃先验的理性主义和后天的经验主义方法。布东早期的研究着重于讨论社会科学词汇,如概念、理论、功能、结构、模式、体系等。布东认为这些概念是社会学文献中的“热点”,应该首先弄清它们的渊源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八十年代初布东与弗朗索瓦·布里科(Fransois Bouricaud)合编的《社会学批评词典》也是以讨论社会学概念为主。作为一个社会学家,布东不作具体的社会调查,而是沉湎于空洞的理论研究,因此被其论敌指责为“纯粹的哲学家”,关于社会学认识论,布东认为它既不是先验的,也非后天形成的,而是负责研究社会学语言结构使命的实证科学。另外,布东强调因果关系的解释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社会学认识方法。
在方法论上,布东步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之后尘,强调个人主义方法①在分析社会现象中的巨大作用。什么是个人主义方法,韦伯写道:“当人们打算解释一种社会现象时,不论该现象如何,都应该试图将它归结为作为其原因的个体行为,另外,还应该认为这些行为是合理的。”布东将韦伯的方法进一步解释为:“为了解释任何一种社会现象,不管是人口学的现象,还是政治学、社会学或其他特殊的社会科学的现象,我们都必须重建与此种社会现象有关的各种个人动机,并把这种现象看作是受这种动机所支配的个人行为的总和的结果。无论所需要解释的是何种现象,如特殊性、统计规律、质量或者数量资料的总体等等,这个命题都是有效的。”个人主义方法是为了弥补整体主义方法之不足而产生的。布东认为整体主义分析方法在解决社会学重大理论问题时,的确作用非凡,但在分析具体的社会现象时,就显得无能为力了,如关于社会运动、社会流动和集体行为的研究等,为此,布东运用个人主义方法在《机会之不等》和《恶果与社会秩序》里对社会阶层和社会流进行了分析研究。
在具体研究方法上,布东极力主张社会学的形式化和数学化,强调数学方法和统计方法在社会科学中的作用,这些思想具体反映在《社会现象的数学分析》、《社会流动的数学结构》、《社会学数学》及《社会学方法》等著作里。
三社会学与《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布东近年来理论研究的成果,它不仅在法国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而且使布东跻身于思想家之列。
“意识形态”一词于十八世纪末由法国哲学家德斯蒂·德·特拉西(Destutt de Tracy,一七五四——一八三六)创造,表示关于思想观念起源的科学,拿破仑为了达到科学地建立社会秩序的野心,赋予了“意识形态”现代的含义。在西方学术史上,论述“意识形态”者不计其数,但十九世纪的经典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帕累托(V.Pareto)和杜尔克姆却极力避免使用“意识形态”一词。在法国,战后数十年内,法国人对意识形态问题讳莫如深,几乎无人问津,这当然是因为他们对把某一种理论捧上天,然后抛到九霄云外的现象记忆犹新的缘故。
什么是意识形态?意识形态起源何处?为什么有些意识形态使人们接受?人们是否需要意识形态?为什么错误的假设和可疑的思想会变成信仰?这就是布东在副标题为《已有思想的起源》一书里要回答的问题。
布东从考察关于意识形态的概念开始。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就是统治阶级的错误的思想。在列宁看来,意识形态就是阶级斗争的宣传者在其斗争中运用的思想理论体系。阿尔杜塞认为意识形态即在一定社会之内存在并具有历史作用的表征(形象、神话、思想或概念等)体系。休谟断定,一事实的判断可以证明,但价值的判断则不能证明,至于意识形态则是用事实的判断和价值的判断构成的。谢尔斯(Ed—ward Shils)认为意识形态即存在于所有人类社会的实证和规范信仰体系的变种。关于意识形态的定义五花八门,真令人眼花缭乱,尽管如此,布东认为完全可以根据传统和真假标准进行分类。哪一种类型的定义更接近于真理呢?布东认为马克思—阿隆—帕森斯的定义更有说服力,因为它们或多或少地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
布东并不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非理性主义的东西,虽然某些意识形态被扭曲、利用,但作为一种理论的意识形态本身并非是非理性的产物,某些意识形态就是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基础之上的,如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和斯宾塞的思想体系就建立在坚实的科学基础之上,正是这种基础赋予其意识形态的可信性。可惜,物极必反,人们并未清楚地认识其有效性的极端局限性,而片面地夸大其作用,故导致对“意识形态”的种种误解。
在布东看来,“意识形态就是一种建立在科学的论断基础之上,具有极端的可信性或无充分根据的可信性的学说”。社会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解释这种极端的可信性是怎样产生的。
为什么某些意识形态会被极端化呢?布东断定社会地位、倾向、交流和认识论等四方面的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社会行为者是有理性的,他们生活在社会之中并扮演其社会角色,而其社会地位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使他们很容易接受某些思想和理论,从而导致了意识形态的蔓延,而且内在化的世界观不可避免地导致人们对复杂的事物作出简单的解释,如法国的“国民阵线”(Front Na-tional)领导勒庞(Le Pen)的政治纲领可视为一种意识形态,他认为法国失业人口太多,是因为外国移民太多,为了降低失业率,必须赶走外国移民。勒庞的这种论调虽然不值得一驳,但其政治纲领在法国得到了某些人的拥护,特别是工人、社会低层人物及大批失业者,因为他们整天面临着失业的威胁,而大批的阿拉伯移民又在法国企业里劳动,因此,他们毫不怀疑地相信了勒庞的简单推理。
社会地位的作用固然重要,它可以解释某些判断的错误,但布东认为它并不能解释为什么“意识形态”与某些科学理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必须考察“倾向”和“交流”的作用,布东把它们所起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称为“暗箱”(boite noire)。通常,当科学团体对某些理论进行考察,并确认该理论是科学的时候,自然为该理论贴上了科学性的标签,也就是说是科学团体的标准决定某种理论是否科学的,而其标准又与职业规范联系在一起,即某种理论与职业规范的一致性愈大,它被认为是真实的可能性愈大,这样,职业性的倾向在确定某种理论的科学性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旦所谓的“科学理论”向外界传播,某些社会团体或社会阶层为了某种利益,将该理论据为己有,并通过大众媒介进行大量的宣传,扩大其影响,这样就促使一些漠不关心的人也信服这种理论,因为科学团体认为它是科学的,故对它的怀疑是没有任何道理的。在这种情况下,一种理论受到支持、拥护并不是因为其有效性,而是因为它可以带来利益。
上述是交流保证了所谓的科学性,布东继而指出一种完美有效的科学理论也可能在交流中传讹。这主要是指模式理论。它表现为一般性规律的理论通常可以广泛运用,而无需任何附加的假设条件,而模式理论的有效性是有限的,因为它们很少阐述所有的假设条件,正是这些隐匿的假设条件决定着有效性的局限性,离开了这些假设,科学理论就会变为荒谬的理论。但在大众传播中往往忽视了这些隐含的假设,而将它无限制地进行推广,真理向前迈一步就成了谬误。
一方面,布东认为某些意识形态的产生和传播或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或与某些科学理论联系在一起,另外一方面,布东断定有些意识形态获得成功与科学理论毫无关系。不过,布东认为不论意识形态是否与科学有关,社会行为者都有足够的理由赞同和相信错误的或值得质疑的思想观念,因为人是充满意识形态的理性动物,在他们的灵魂深处需要一种意识形态。
如果说布东的《意识形态》颇值一读的话,那是因为他并不是简单地肯定或否定某种意识形态,而是从社会学的角度科学地、客观地分析作为一种思想观念的意识形态的渊源及其发展,以期达到理解意识形态的目的。毫无疑问,《意识形态》启迪我们换一个角度考虑意识形态。如果说所有意识形态的创造者都认为其理论是真理的话,那么布东的《意识形态》就是对所谓“真理”的再思考了。
一九八八年二月十日于巴黎
(Raymond Boudon:L’idéologie ou l’origine des idés recuesParis,Fayard,1986,330p.)(文前布东像,丁聪作)
真理励志格言短句 篇4
2、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4、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6、衣莫若新,人莫若故。――晏子春秋
7、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8、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9、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0、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11、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
12、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13、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14、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毛诗序
15、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
16、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孟子
17、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18、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19、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2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21、《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22、丹青不知老将至,1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23、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2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2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26、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27、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28、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29、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30、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3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3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3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管于》
35、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36、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37、学然后知不足。《礼记》
3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39、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与勇敢的真理句子 篇5
1、就算跑最后一名又怎样,至少我又运动精神。而且我一定会跑完全程,只要跑到终点我就成功了!
2、你现在所想的和所做的,将会决定你未来的命运。
3、贫穷的人不学也会俭省,富有的人不泶也会奢侈。
4、强烈的信仰会赢取坚强的人,然后又使他们更坚强。
5、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对于困境与磨难,微笑面对。
6、一个人最好的生活状态,有喜欢的一件事做,有爱的人,也有爱你的人,能养自己的家,晚安心语,父母健康,朋友不多但死党有几个,你好谢谢对不起再见常挂嘴边,看见优秀的`人欣赏,看到落魄的人也不轻视,有自己的小生活和小情趣,怕别人尴尬所以常自嘲帮人解围。不想改变世界,只想活出自己。
7、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8、拼,困难向我们低头;再拼,成功向我们招手。
9、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
10、人的坚强意志是不可战胜的!
11、故事写在纸上总有一个结局,故事写在心里是无人知道的结局。只是并不是所有的疼痛都可以呐喊。
12、我们只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短短几十年,不要太难为自己才好。
13、让自己彻底的痛几天也好,没有经历这种痛是不会学会珍惜的。当然不是自毁,精神放空几天,一切都随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模糊。
14、我以为爱情便是无声的如影相随,朝夕相对。可沉默,终干使你疏离。淡淡的留下一声叹息,我徘徊在守侯你的原地,懂得了爱你就要珍惜。勇敢的对你表白,等待你的微笑在我肩膀洁白的盛开。
15、孤独不是寂寞,是看见别人那么亲密自己仍旧快乐。
16、越是复杂的问题,答案越简单!是复杂制造了问题,是简单还原了真相!简单是一种能力,是一种修炼,更是一种境界!如何让生命简单爆发,进入大道当你感觉压力大的时候,就是你自己太渺小的表现;整个环境的污染,不是大气层的污染,而是整个人类压抑的心情所造成的,要拯救整个环境,唯一的方法就是让人的心灵快乐起来和幸福起来!君领天下,责无旁贷。
17、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攀爬的。
18、三个方法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接受,改变,离开。
19、所有过不去的都会过去,要对时间有耐心。
认识的主体性与客观真理 篇6
认识的主体性与客观真理
认识的主体性与人的自由属性紧密相关,主体性是个体自由力量展开的形式和结果.主体自由的合理性规范的缺失引致认识上的`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真理既和我们的“理由”相联系又具有自身的客观性,认识的主体性必须以理性为根据,以实践为依归.
作 者:梁俐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法政学院,江苏,南京,210009刊 名: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JIAMUSI UNIVERSITY年,卷(期):21(4)分类号:B023关键词:主体性 自由 理性 真理
尼采与后期维特根斯坦论真理 篇7
关键词:真理,语境,语言游戏,确定性,符合论
分析哲学界对尼采的阅读,是从二战后开始的。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尼采也成了分析哲学界的一个热议的对象。在这个语境中,尼采常常与后期维特根斯坦、奎因、戴维森、普特南、塞拉斯等人关联在一起。[1]比如,罗蒂在他的《偶然、反讽与团结》中认为,尼采和后期维特根斯坦在对传统真理观的批判上一脉相承,他们都将真理理解为语言的性质,而不是“真理存在那里”是有待发现的客观实在。他们共同打破了传统语言再现论的神话。[2]但是,在笔者看来,尼采和后期维特根斯坦对真理的论述,不仅仅限于驳斥了传统真理符合论,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实际上都表述了一种语境相关的真理观念。在他们这里,如果真理是可能的,都必定关联着语境条件。当然,两人思想的这种共性,是立足于双方差异性的基础上。透过差异性,我们还是能够看出两人哲学风格以及批判精神的不同。
一挑战形而上学真理观
传统形而上学的真理观,是一种真理符合论。它认为,我们的信念( 陈述、命题、句子等) 是真实的,是因为存在着与之相符合的事实。雪是白的信念是真实的,指向的是外在世界,即雪是白的这个事实。这种形而上学真理观,认为我们的信念和知识,有一个坚固的、永恒的基础,即存在一个绝对理由。尼采和后期维特根斯坦,都挑战了这种形而上学真理观。他们都否定了我们的信念和知识的绝对理由,或者说放弃了我们的信念为真或假的形而上学标准。
尼采早期手稿中有这样一段话: “那么什么是真理? 一群活动的隐喻、转喻和拟人法,也就是一大堆已经被诗意地和修辞地强化、转移和修饰的人类关系,它们在长时间使用后,对一个民族来说俨然已经成为固定的、信条化的和有约束力的。真理是我们已经忘掉其为幻想的幻想,是用旧了的耗尽了感觉力量的隐喻,是磨光了压花现在不再被当作硬币而只被当作金属的硬币。”[3]106很多学者都注意到,尼采的这段话,与他成熟时期的真理思想的一脉相承。在一个社会中,真理是一种责任: 我们要生活在群体中,必须使用通行的隐喻。这是一种约定。真理无关于事物本身。“当我们说树、颜色、雪和花时,我们自以为我们知道有关事物本身的某些事情,而实际上我们所拥有的只是关于事物的隐喻———与原始实体相去十万八千里的隐喻。”[3]104
对形而上学真理观的挑战,在尼采思想成熟时期,表现得更为深入。他转向了从心理方面来剖析人们的真理意志。“人追求‘真理’: 一个不自相矛盾、不欺骗、不变化的真实世界———一个没有苦难的世界; 矛盾,欺骗,变化———苦难的原因……真理意志仅仅是要求一个不变的世界。”[4]319这说明,人们追求真理,源于一种需要,一种追求安全和稳定性的需要。西方思想从柏拉图开始的真理意志,影响深远,一直到现代科学,都是从古老的形而上学信仰中获取火种。“我们关于科学的信仰仍然是以形而上学信仰为基础———我们今天的认知者,无神论者和反形而上学者,也仍然从那千年的、旧的基督教信仰中取火,那也是柏拉图的信仰,信仰上帝就是真理,而真理是神圣的。”[5]401为什么人们笃信真理而不怀疑,对超感性领域的信仰,信仰绝对、“事实”,不正是对生存感性世界的仇恨吗? 在一个生成、流变的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不变的东西。只有那些失去了创造力的、厌倦了生活的人才需要信仰存在物,需要这种稳定性。相反的类型,是要创造一个世界。在这种情况下,真理意志就是他的创造意志,即“‘真理’不是存在在那里、有待发现和揭示的东西,———而是有待于创造的东西”[4]298。上述两种真理意志,一个要求安全和稳定性,一个则要求自我创造。这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尼采给出了与形而上学真理观相反的类型,实际上就是要求打破旧真理的偶像,指向一种自我创造的人生。
尼采上述对形而上学真理观批判,也可以看成是对早期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的挑战。因为早期维特根斯坦仍然坚持一种符合论,即语言是对世界的真实反映。他将语言看成是现实的图像,为了确定这幅图像的真或假,我们必须将之与现实相比较。一个命题的真或假,只能根据现实的图像才能回答。用尼采的话说,这不过是过时的形而上学观念,一种已死的上帝的阴影或残余。
但是,后期维特根斯坦明显拒绝了他的《逻辑哲学论》中的真理符合论。从这个方面,他对真理的讨论,也与尼采遥相呼应。“我们的错误是,在我们应当把这些事实看作‘原始现象’的地方寻找一种解释。”[6]199后期维特根斯坦认为,我们的信念、或表达的句子的真或假,并没有一个绝对理由的支持,即并非与“原始现象”相符合。“‘真或伪’这个表达式的使用为什么容易误导的原因在于它就像说‘这与事实相符或者不相符’一样,成问题的正是‘符合’在这里到底是什么意思。”[7]33 - 34他接着又说:“实际上‘这个命题不真即伪’只表示决定赞同它或反对它必定是可能的,但这并未说出支持这样一种决定所根据的理由是什么。”[7]34因此,符合论是不可能的,相信一个命题,并不必然表示它是真。“如果真理是有理由根据的东西,那么这理由根据就不是真的,然而也不是假的。”[7]34 - 35我们对理由的接受,属于我们的语言游戏。在一种语境条件下,我们可以给出命题真或假的理由,但是这并不是一个本质基础,因为存在着不同的语言游戏。
由此可见,尼采和后期维特根斯坦,挑战的是语言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或语言再现论的神话。他们都拒绝了“世界存在那里”和“真理存在那里”这种旧时代的遗物。在尼采看来,我们对真理的信仰,忘记了它本来就是隐喻,而非事物本身。后期维特根斯坦将传统真理问题理解为语言上的误用,即“我们的理解撞上了语言的界限撞出的肿块”[6]67。他指出,我们的信念,或表达的句子,属于我们的创造,绝不是与事实相符。如果“我们把词语从形而上学的用法重新带回到日常用法”[6]66,那么我们就能够解决这种语言误用的问题。与维特根斯坦不同,尼采并非着力从语言上来解决真理问题。他思考的是对真理的价值重估。他从心理倾向上回答了人们为什么信仰真理的问题,即对真理的信仰,乃是出自于追求稳定性和安全的需要。如果我们不是把这种稳定性和安全看成最高的价值,我们对真理的追求可能就是另一番样子。所以,我们需要打破旧真理的偶像,创造属于我们自身的新真理。
二语境相关的真理
如果真理不再需要形而上学基础的保证,那么真理会是什么样子呢? 在后形而上学的语境中,真理当然仍旧引起人们的关注,并且,关于真理的确证或辩护理由的追溯,仍然没有停止。不过,这种追溯往往是在人的生命本身或生活中展开,即是说它走向了人的领域,与人的社会、文化、历史以及人本身的倾向相关。尼采将真理看成是生命的创造,后期维特根斯坦要求把词带到日常用法上,他们对真理的讨论,都可以放到这个背景中来讨论。
尼采成熟时期的思想中,他的与认识论相关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视角主义”( Perspektivis-mus) ———国内又翻译成“透视主义”、“视域主义”、“视界主义”等。这个思想来源于视觉隐喻。我们观察事物,一般都有角度、位置和方向,从任何一个角度出发,我们都不可能洞察到事物全貌,因为我们的观察都受到了视角的限制。任何观察都是局部的,有限的。如果我们想更全面地观察事物,就需要变换观察角度。不管怎样,从一个视角出发,全面地捕捉事物,这是无法实现的。正如观察事物一样,我们认识世界,同样也没有办法跳出自己的生活和生命本身。“只存在视角的看,只存在视角的‘认识’”[5]365。我们总是身处于自身文化传统、历史环境、社会实践、政治经济制度以及个人倾向之中。所以,认识不可能是“纯粹的”。“一切感官都渗透着价值判断( 有用或有害———从而接受或拒绝) ”[4]274。这种价值判断,“都出自有限的视角: 就是保存个人、团体、种族、国家、教会,信仰和文化”[4]149。
从视角主义上看,“真理”就是一种价值判断。“‘我相信如此这般’这样一个价值评价,乃是‘真理’的实质。在价值评价中表达了保存和生长的条件。”[4]275为了生命保存,我们需要信念,即“相信如此这般”,但是这不是因为某物是真的,才相信,而是必须“把某物当成真的”。所以,形而上学真理观或真理符合论是荒谬的。那么,我们真理信念是如何产生的呢? 根据尼采的看法,这肯定源于力、斗争和抵抗的现实。“因此,最高程度的效能唤起了对于对象的‘真理性’的信念,这就叫现实。力、斗争、抵抗的感觉使人相信,这里有某种被抵抗的东西。”[4]290如果抵抗的力越是能够激起权力感,就越是能够唤起我们对于对象的“真理性”的信念。“真理的标准在于权力感的提高。”[4]290生命总是从这种抵抗的力的刺激中激发权力感的。越是有权力感,越是能够创造有价值的东西。“真理意识是获取权力以按照我们的爱好塑造事物的手段”[4]272。这就是为什么尼采把真理意志看成是权力意志的原因。说到底,我们的真理意志,不是追求真理,而是追求权力,刺激生命权力感,激发生命创造力。
当然,真理判断,并非康德所谓的“先天综合判断”。尼采经常说我们的判断、范畴以及逻辑的“真理性”,不是什么先天必然的东西,而是对于生命来说的“效用”。[4]275真理标准虽然来自于主观因素和条件,但是这不是某种先天必然性,而是对生命来说的实用性。从这里,分析哲学界的丹图( AuthorDanto) 认为,尼采给出了一种实用主义的真理标准。即是说,如果p起作用,p就是真的,如果q不起作用,q就是假的。[8]按照这种理解,尼采与后期维特根斯坦将词语的含义看成是其用法的语用主义思想,肯定有着某种相合之处。
后期维特根斯坦要求把词语带回到日常的用法上,说一个句子的真或假,一方面是由句子的构造规则( 例如德语句子的构造规则) 决定的,另一方面则是由语言游戏中符号的用法决定的。“真”和“假”,这两个词的用法,乃是游戏的组成部分。一个词的含义,就是我们对它的使用。理解了一个词,与这个词的使用,通常并不是一回事。真或假的问题,如果不结合语言游戏,是无法回答的。“人们所说的内容有真有假; 就所用的语言来说,人们是一致的。这不是意见的一致,而是生活形式的一致。”[6]102我们讨论真或假的问题,决定于我们使用的语言,即我们的生活形式。人们可以追问我说的话的真理性,我也能够提供理由根据替自己辩解,但是这最终的理由却超越了真或假的范围。“然而为证据提出理由根据并为之辩解终会有个尽头,但是其尽头并非某些命题直接让我们感到其为真,即不是来自我们方面的一种看,而是我们的行动,因为行动才是语言游戏的根基。”[7]34
维特根斯坦生命最后写的《论确实性》,进一步阐明了上述思想,他的主要目标是反驳摩尔的常识命题。摩尔将“这是我的手”之类的常识命题看作是不可怀疑的,具有确定性的知识,认为它们具有同数学命题一样的认识论地位。他相信通过这些命题,能够成功地驳倒怀疑论,证明外部世界的存在。但是,在维特根斯坦看来,摩尔的“我知道某某东西如此”,推论不出“某某东西是如此”,“我知道”可能只是一个主观的保证,或者说“我想我知道”。“我知道”如果要成为一个认识概念,还要客观地确认我没有弄错。“‘我知道’经常表示这样的意思: 我有正当的理由支持我说的语句。所以,如果另一个人熟悉这种语言游戏,他就会承认我知道。如果另一个人熟悉这种语言游戏,他就必然可以想象人们怎样能够知道这类事物。”[7]4比如,如果某个人的胳膊被割下就永远不会再长出来,如果一个人的头被砍下,他就会死去而永远不会复活。这些普遍性经验命题之所以具有客观确实性,就在于它们能够提供关于这种确实性的根据。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尼采和后期维特根斯坦都将真理问题或我们的真或假的判断,看成是语境相关的。尼采认为,我们的真或假的判断,关联着生命保存和提高的条件。不是某物是真的,而是我们把它当成是真的。我们的真理信念,不是来自于某个形而上学基础,而是来自于力和斗争的现实,只有我们的权力感和创造欲得到激发,我们才有关于对象的“真理性”的信念。所以,真理不是意味着某物是真的,而是属于生命条件的价值判断。在后期维特根斯坦这里,我们的真或假判断,我们的真理信念,也不是以某物是真的为基础的。而是说,某物是真的,这种判断关联着我们共同的生活形式。生活形式,是我们做出真或假判断的语境条件。它是我们“用来分辨真伪的传统背景”、“思想的河床”等。[7]17 - 18这个语境条件或基础,是非真非假的,即尼采所谓的“非真理作为生命条件”[6]18。可以看出,尼采和后期维特根斯坦表述的语境主义的真理观念,都是反基础主义的。在这个方面,学界甚至将他们两人都看成是视角主义者。[9]不过,在我们看来,两者的不同依然存在: 尼采突出的真理带有个人化倾向,而后期维特根斯坦则将真理奠基在我们共同的生活形式上。我们将结合下面的内容深入剖析。
三怀疑与确实性
在挑战传统意义的真理符合论上,尼采和后期维特根斯坦都秉承了一种怀疑的态度,他们的思想都可以看成是反本质主义的,反基础主义的。他们都否定了我们信念的形而上学基础。但是,维特根斯坦将这种怀疑最终导向了一种不怀疑的基础,一种确实性。相反,尼采则将要求打破这种确实性。
尼采的《论道德的谱系》中对真理的价值提出了质疑,因为西方强大的真理意志,包括现代科学对真理的追求,都是以古老的形而上学信仰为基础的,即相信真理,并且真理是神圣的。这种盲信,导致了一种不顾一切地真理意志,甚至认为即使生命不存在,也不能没有真理。正如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指出的苏格拉底代表的理性乐观主义与人的本能对抗一样,西方追求真理的理想,实际上是一种禁欲主义理想,否定生命的理想。“所有这一切都意味着一种虚无的意志,一种反生命的意志,一种对最基本的生命前提的否定。”[6]412它教导为了普遍的知识、自在的善,我们必须排除情感、意志,尤其是要抛弃肉体,它们是我们认识真理的惑乱原因,我们必须打开“灵魂的眼睛”来沉思现实,实现一种无兴趣、无利害关系的静观世界。这种对世界的认识,完全忽视了我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忽视了我们是价值的创造者和意义的赋予者。
另一方面,上述真理价值,实际上是保存生命大多数的价值,即一种畜群价值。对于这种群体道德,尼采当然是批判的。因为它扼杀了个人,“金发野兽”被驯良,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遏制。西方思想的理性主义与神性主义,都是与人的本能对抗的价值。打破旧真理的偶像,就是要对历时久远的价值重新估价,标志着旧真理不再起决定作用了,尽管它的阴影还在。我们应当把创造价值和意义的任务抓到自己手中,这是一种积极的虚无主义,也是我们所能够采取的最为积极和主动的方式。“提出真理,作为一种向无穷的进展,是积极的决定,———而不是对某种似乎本身就坚固确实的东西的觉悟。这是一个属于‘权力意志’的词。”[4]298我们不是要停止探求真理,相反应当把追求真理看成是一种向无穷的进展,把真理看成是权力意志,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真理。
当然,尼采知道,他如果再从传统意义上理解真理,或者将真理看成是一种普遍性学说,这肯定又是一种思想教条。因此,他情愿将真理理解为一种个人化的东西。“‘我的判断就是我的判断,别人对此并非轻易地有权利’———或许一个这样的未来哲学家说他自己。人们必须去掉这样一种坏的趣味: 想与很多人保持一致。”[5]60尼采为了与欧洲长期以来的畜群价值和道德进行斗争,他不再将真理看成是一种普遍性的学说,而是推崇一种个人趣味的真理创造。他对传统真理观的怀疑是彻底的,也是极端的。他用一种彻底批判的方式,放弃了传统。正如哈贝马斯所说,尼采放弃了对理性概念的再作修正,并且告别了启蒙辩证法。即是说,理性作为宗教的替代物,不再发挥历史解放的作用。他立足于理性的他者。[10]尼采的这种立足点,是与他的彻底的怀疑和批判精神是一致的。相反,维特根斯坦对“私人语言”的反对,当然也意味着反对这种个人趣味的真理。他接受的是那些普遍性的经验命题以及我们共同的生活形式。
维特根斯坦的怀疑,来自于他的“无基础”的观念,他认为我们不可能为我们的知识和信念找到一个坚固的、永恒的、客观的最终基础。在我们的语言游戏之外,没有能够为词语( 比如“真”) 提供理由根据的东西,语言本身也无法与人的行动分开,它是人的行动、传统和文化的一部分。因此,我们所有的信仰以及“真”或“假”的判断,都内在于人的领域,它没有形而上学的辩护理由。但是,如果知识和真理是可能的,我们仍然需要追溯它的根据。“———好像给出的理由永远不会有个尽头似的。但是这个尽头并不是一个没有理由的命题,而是一个没有理由的行动方式。”[7]20这种追溯,我们不得不停下来,是因为最终的根据,不再是理由,而是属于我们的行动,我们的生活方式。在这个方面,尼采肯定不赞同维特根斯坦,他个人化的真理肯定不愿意苟同畜群的生活形式。他还认为,如果人类的探索在这里停顿,这肯定是一种懒惰和疲倦。
再者,尽管没有形而上学的绝对基础,维特根斯坦的《论确实性》还是想建立某种确实性。他的所有观点都在表明: “一切怀疑一切的怀疑就不成其为怀疑”[7]72。因为怀疑是一种游戏,其规则和怀疑游戏都以确实性为基础。“如果你想怀疑一切,你就什么也不能怀疑。怀疑这种游戏本身就预先假定了确实性。”[7]21我们说,与尼采相比,后期维特根斯坦才真正地接近实用主义。怀疑和确实性,就是一种语言游戏,我们接受了其规则,因为它很方便,因为它起作用,因为我们没有其他的选择。虽然尼采有时候也将真理理解为一种实用性,真理关联着生命价值判断。但是,在他这里,什么样的价值判断,就关联着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一种普遍意义的真理信念,只是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实用标准,对于“未来哲学家”来说,就是一种“坏趣味”。对于那些自我冒险、自我实验的个人来说,甚至生命是知识的手段。“‘生命是获取知识的途径’,心中有了这一条原则,人就不仅勇敢,而且也活得快乐、笑得开怀! ”[11]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种个人趣味的真理创造,敢于拿生命冒险来探索知识和真理,无论如何不是一种实用性标准。这方面,尼采显然与维特根斯坦不同。不过,尼采的难题是: 如果真理不需要普遍性,那么尼采的思想实际上也存在某种自我指涉的困境,他的这种个人趣味的思想,如何让更多的人接受他呢?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尼采与维特根斯坦在哲学风格和批判精神上是迥然有别的。根据维特根斯坦的研究者的总结,他的生活形式概念包含了这些内涵: 继承下来的共同的文化背景、自然历史的一部分( 同吃喝玩耍一样) 、人类的共同行为以及习俗( 习惯、制度) 各个方面。[12]我们说,如果生活形式等同于习俗、继承下来的文化知识背景的话,那么他的这一概念以及确实性,就具有一种保守的品格。他认为我们用以判定经验命题真假的基础,是由习俗、制度、共同行为以及继承下来的文化知识背景等构成的生活形式。这样一来,现成的生活形式就成了既定的前提,成为认定事物真或假的出发点,成为思考问题的“河床”。但是,这势必导致哲学批判品格的消失,成了一种对现实的非批判的接受。相反,尼采对真理的讨论,关联着生命的保存,也关联着它的发展,他实际上为现实的辩护是有限的,因为他推崇的是个人趣味的真理创造,他的精英主义,都使他的哲学带有很强的批判现实的意味。当然,在这个方面,他也是极端的。
四结语
尼采和后期维特根斯坦都批判了传统意义上的真理符合论,这种符合论,代表了一种语言再现论的神话。他们都想打破这种真理神话或偶像。在这个基础上,他们都重新解释了真理,形成了他们的语境主义的真理观念。如果真理是可能的,它必然是语境相关的。没有无语境的真理。最后,我们可以将他们的这种语境主义真理观念理解为对虚无主义的回应。根据尼采,虚无主义意味着“最高价值的无价值”[4]20。他实际上点出了现代思想对传统宗教和道德的普遍质疑、对共同的价值的不信任。在这种背景下,尼采倡导一种积极的虚无主义,即敢于打破旧真理的偶像,走向人的自我创造,为存在赋义。他的重估一切价值的批判哲学,推崇个人趣味的真理创造和冒险。相反,维特根斯坦的真理思考,可以看成是一种对虚无主义的克服,他最终为我们的知识找到了不可怀疑的基础,生活形式的基础。对这个基础的接受,他不仅肯定了个人经验,而且也肯定了他人的经验,突出了我们总是在经验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的,知识就奠基在我们的文化背景、自然历史、共同行动以及习俗之中。尼采将真理理解为个人的实验和冒险,突出了个人的创造性,而后期维特根斯坦将真理奠基在我们共同的生活形式上,突出了人类知识的继承性、习得性。所以,从哲学风格上看,尼采比后期维特根斯坦更极端、更有批判性,他将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价值之上。他的这种彻底怀疑和不要任何凭靠的个人冒险精神,也为他赢得了很多后现代追随者。
甜瓜与真理 篇8
甜瓜是联盟最全面的攻击手之一。他的投蓝像自动对焦。他能自己进攻,同时也能为他人创造机公。并且进了3分线就全是他的有效射程。而皮尔斯。也是有着相似能力的攻击手。但他却能牺牲掉自己的数据以实现球队的利益最大化。但这并没有使他的球场能力变弱,事实上。这反而增加了他的价值。
在最近六年间,纽约与波士顿的东部对阵已经谈不上恩怨了,因为波士顿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现在情况有所变化,纽约有后发优势,他们似乎在安东尼到来后有了与凯尔特人叫板的本钱。而另一边,皮尔斯历年来的表现已然被证明是波士顿每年夺冠路上的关键因素。但安东尼给纽约所带着的未知因素也非常可怕,他们对于凯尔特人卫冕东部冠军的威胁甚至比热队还要大。
核心竞争力
皮尔斯:无私
早在五年前,皮尔斯就已经将自己变成了联盟中最无私的球员。他已经放弃成为一个数据狂人,只为追求更多的戒指。为了球队的胜利,他没有什么活儿不能干的。突破与三分本是他最拿手的,但为了球队战术更好地运转,他必须做出一些牺牲,而且这些牺牲还有可能影响到他的历史定位。卡位、带伤上阵,盯防对方进攻箭头,而在众星云集的绿军,最后一攻的球权也必须掌握在他的手中。他在更衣室和球场上都是球队第一的化学反应,“PP是我们的粘合剂。”主教练里弗斯说,“大家以他为榜样,他所作出的贡献有目共睹,自然大家也都效仿他了。”
安东尼:急停跳投
安东尼的急停跳投是联盟里最无解的杀招之一,每次接球后只需稍稍调整即可射出相同的弧线,出手快且手型稳定。而且距离篮筐越近,出手越柔和。从出手后标准的手腕压球动作就可以看出,安东尼对自己选择出手不仅自信,且极具目的性。他的最佳攻击点一般在高位侧翼一到两次运球动作后,而且他在两个底线的命中率也同样出色。安东尼的单打能力也非常可怕,只要给他一点点接球空间,他都有办法直突篮下。对于这样一个有身高体重,身体素质极为出色,还非常有篮子的球员,你根本无法阻止他单节拿下个七八分。不过有时候,“甜瓜”也有过度依赖跳投的倾向。尽管目前安东尼位于联盟得分榜第五位,但在前锋的内线得分榜上,他只位列第十。
主要劣势
皮尔斯:持久力
皮尔斯有时候会在场上长时间玩消失,导致他的队友负担加重。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无球进攻并不是他的强项。他能在一次进攻中站在三分线外几尺远的地方完全不动,远远仰望着进攻端。“他有时候只做一下转移球。”一个东部球探指出,“他并不是每晚都出工出力的。”皮尔斯有时候甚至被抱怨他只在“大场面”时才有发挥。面对詹姆斯时,他会主动要求对位盯防。而对戈麦斯之流却没什么兴趣。“他在场上所做的一切,我认为凯尔特人队球员可能会有其他的想法。”那个球探说。
安东尼:防守端
安东尼的防守不积极一直被人所诟病,这令他与科比、詹姆斯、韦德等级别的球员对比中掉队了。乔丹是一个伟大的进攻球员,但他却非常看重自己能否入选防守第一整容。人们对安东尼的质疑却是:他是否具有成为优秀的防守者的渴望?“他真要想防死对手的话,绝对能防住。”西部一位助教说,“他没有理由做不好的。”很多次攻防转换时,安东尼都是晃荡着挪回去的,对手都上篮了他才刚溜达到中圈。因此在某些方面来说,安东尼只是一位“半场球员”,自己球场的那一半似乎与他无关。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对球队的伤害,这也是以前掘金队每每在季后赛中功亏一箦的主要原因。不过安东尼也有自己的优势,他的横向移动很有杀伤力,如果能在防守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他的赛场效率将大幅提高。安东尼在纽约正迎来自己职业生涯的转折点,他的进攻能力没的说,能否青史留名就看防守了。
秘技
皮尔斯:干扰下投篮
当一个球员受到干扰而失去平衡时,往往投篮会失去准心。但皮尔斯却不同。尽管在油漆区进攻或做动作时,皮尔斯看上去经常是在歪歪斜斜、失去重心的情况下才勉强出手,他的动作甚至有些笨拙。而且他在转身或者跳步后,总像快要摔倒在地板上一样。不过皮尔斯的笨拙却是故意装出来的。当一个防守者把对方防得咧咧歪歪时候,他要做出下一步的预判却会变得很困难。而当皮尔斯看上去失去控制的时候,却通常正是他在通过前俯后仰创造出手空间。皮尔斯与韦德是联盟中最会利用与对手身体接触创造得分机会的球员,韦德的动作快如闪电,而皮尔斯的动作却很慢,但他时常利用自己的长臂和假动作迷惑防守者,接着凭借在一顿猛冲后得以顺利出手,皮尔斯的三分球很好,但他却有接近6成的得分来自于禁区。
安东尼:第一步
“甜瓜”的第一步是联盟最霸道的杀招。安东尼几乎没有自己的“武功秘籍”,他的进攻也毫无秘诀可言,他的所有动作都极为标准,但他突破时的第一步独特之处在于,他左脚右脚一样快。这就导致你逼他从左侧突破时,根本就是在给自己下套。安东尼喜欢在球场边角里利用他的试探步迷惑对手,然后形成突破。大多数球员都习惯在他们的强手侧方向通过速度优势持球突破。但在弱手侧反方向时往往会因为运球过高而导致攻击效率打折。但安东尼的左右手脚却一样好使,这就令防守者很难办了。“甜瓜”的绝招是先来一个快速面筐的肩部假动作,然后用第一步跨过防守者,之后从防守者左侧贴身绕过。防守者有时候为了避免正面防守“甜瓜”而退缩,放他走边线。尽管他称不上是“肌肉型”,但依然是联盟最强壮的小前锋之一,这使他在低位很难被防住。安东尼在球场上总是给人一种错觉他不认真工作,也可以轻松打爆你。这令防守者的自尊心非常受挫:“他的得分看上去像在玩游戏一样,”一个西部助教说,“他并不快,但却能完爆掉最强防守者。”
无形资产
皮尔斯:意志力
在两只球队相持不下时,比拼战斗力已经上升到意志力的层面,这种时候没有球员能与皮尔斯相匹敌。他是天生的大场面球员,而且壮志决绝,极具煽动性,在鼓动队友方面联盟中只有几个人能做到他这样。这个鼓动分子不但用语言激励队友,并且在比赛中总能第一个站出来打破僵局、然后高挥着双臂大声嘶吼着持续地激励着他的队友跟上来。这些部来自于他对胜利的执着和渴望。他在2008年总决赛第一场中的“威利斯里德时刻”推动了队友整个系列赛的激情。“他给了我们活力和能量。”加内特说。他的“打不死”的精神也令他得到了无数的荣誉。皮尔斯在波士顿的13年坚守令他成为了目前联盟最忠诚的三位球员(科比15年,邓肯14年)之一。上至加内特,下至发展联盟的十天短工合同球员,无论谁来到凯尔特人都知道他们来到的是皮尔斯的球队,PP得到了所有后来者的尊重。
安东尼:沉默的羔羊
安东尼也有八年的“高球龄”了,但他在鼓舞球队士气方面的确有问题。他可以用个人能力令防守者相当泄气,但他在激励全队方面一直是一个沉默者。在暂停时,安东尼很少说话,他只是掐着腰站在教练的旁边静静听着,然后不声不响地跑向底线。而激励球队的事情都交给如JR·史密斯等爱出风头的球员了。他总是想让自己看上去更理智也更绅士一些,但问题是:你是球队的老大,该你做的事情为何要交给小弟呢?
运动力
对于皮尔斯:
不管你是否喜欢他,你必须严肃对待和他的比赛。他能在很多位置干掉你,无论是靠身体接触或者长距离投射。保罗是真正理解比赛的人,这也是他总能在场上做出具有威胁’性进攻的原因。他能依靠头脑击败任何人,而很少有球员能做到光靠头脑击败他。他知道对手最擅长什么,但你却无法判断他的下次出手方式。在圈顶,他能施展假动作、运球,后撒步,所有的招数他都能使出来。而且越是到比赛的关键时刻,他在中距离投射的威胁就越大,命中率也越高。如果你让他打出信心,那你就死定了。
对于安东尼:
“卡梅隆是一个伟大的对手,只要他上了场,他就会直接向你发起进攻。他是一个纯种得分机器,会让你加倍努力盯防。在进攻端,没有什么他不能做到的。他的第一步真的很快,而他的跳投又十拿九稳。他现在在东部了,我们经常能对上他。这是个巨大的挑战,作为球员,你每晚都希望有挑战。而他绝对是属于那种会把真功夫亮到你面前的球员。”76人队的伊戈达拉的话已经表明了一切,
总结:
如果看得分能力,你很容易得出“甜瓜”更好一些的结论。但抛开两人相差7年的年龄差,皮尔斯很大程度上依旧可以在得分能力上与安东尼相抗衡。要知道,现在在波士顿,皮尔斯需要跟许多的“准名人堂”队友分享球权;两人都在防守上受到过质疑,但皮尔斯在高手对决中有过成功的防守,这使得他得到了一些加分。由于具有无私的球风,如果MVP评选是基于“无形资产”的话,那皮尔斯每年都能领跑该奖项。他独特的领导能力所带来的队友的尊重远胜于对手的弹跳力或者投射精度。不过,现在安东尼对于总冠军更饥渴,他拥有更年轻的腿脚和不停歇的跳投,能持续每晚地给予对手更多的威胁。安东尼加入尼克斯的15场比赛已经为纽约开启了激动人心新纪元,
【与真理的格言】推荐阅读:
真理志向格言10-10
悟出生活真理的哲理人生格言05-17
真理的思考与思考真理09-21
相对真理与绝对权力08-27
坚持真理的作文:我是真理,我怕谁11-02
论真理的英语散文07-02
坚持真理的名人语录07-28
秋韵,生命的真理作文10-08
追求客观真理的作文10-25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