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委托管理协议(精选8篇)
国有资产委托管理协议 篇1
国有资产委托管理协议
委托方:邢台高开创投建设有限公司 受托方:邢台经济开发区XX镇人民政府
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范经营性资产的操作,避免闲置资产损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落实资产监管责任,委托方、受托方特签订本协议书:
一、委托管理的资产
本次委托管理的资产为产权已划转委托方,但仍由受托方使用的非经营性房产、经营性房产和闲置房产等,共计9处、建筑面积为2945.066平方米,详细情况见附件“委托管理资产情况登记表”。
二、委托方责任
1、委托方本次委托管理的资产为没有产权纠纷和争议的资产;如权属有争议的则由委托方在争端解决后再行委托。
2、本次委托管理的经营性资产收益由委托方负责收取。
3、委托管理的资产在可以办理房地产权证时,由委托方为主办理房地产权证。
三、受托方责任
1、受托方委托管理的如为非经营性资产的,应保持资产公务职能的物质基础不变。
2、受托管理的为经营性房产和闲置房产的,应及时落实管理责任,开展正常性的资产管理,以避免房产的闲置损失。
3、受托方对托管资产进行日常管理,负责房产的日常维修、安全检查等。
4、受托管理房产在可以办理房地产权证时,协助委托方办理房地产权证。
5、受托方对受托管理的经营性房产和闲置房产,承担资产的保值增值责任。
6、受托方在使用委托方资产时,安全责任主体为受托方。
四、其他事项
1、本次委托为除产权变更和转让外的全权委托。
2、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可签订补充协议,同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五、协议书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本协议书一式三份,委托方、受托方各一份,一份报监管方区国资办备案。
委托方(盖章)受托方(盖章)委托方法人代表(签字)受托方法人代表(签字)
监管方(盖章)
年 月 日
国有资产委托管理协议 篇2
一、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委托代理理论 (Principal-agent Theory) 是由, 美国经济学家伯利和米恩斯在上世纪30年代提出的 (Berle and Means, 1932) , 是为解决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关系问题, 实现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企业所有者保留剩余索取权、企业经营者职业化的理论工具。“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以后, 所有者 (出资者) 与经营者出现了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关系的出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社会化大生产对所有权社会化和管理专业化客观要求的一种必然反应。”委托代理理论有一个核心问题, 那就是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之后产生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情况下, 委托人如何监管代理人。
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开启国有企业改革进程, 通过国有企业转型、转制, 国有企业逐步从生产型企业转变为经营型企业, 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也经历了数次改革。目前, 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是按照“国家所有, 分级管理”的原则确立的, 基本内容就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理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 享有所有者权益, 即“双层出资结构体制模式”。“这一体制表明国有资产国家所有的中央政府统一所有权分解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两级所有, 从法律上赋予各级地方政府国有资产所有权主体地位, 从而在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同时, 享有所有者权益。”这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实际上就是一种三个层级的委托代理关系, 形成一个较长的委托代理链条。第一层委托代理关系是全体人民和政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在这个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中, 国有资产作为公有制经济成分属全民所有, 政府作为国有企业的出资人, 其权力是受全体人民的委托。但是, 全体人民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并不能行使所有者的职能, 每个公民不可能直接参与国有资产的经营和管理, 这无论是在制度上还是在实际操作上都行不通。因此, 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行使者, 经过人民代表大会授权, 成为全民财产的天然代理者。第二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是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将行使国有资产管理的权力委托给具有国有资产管理职能的国资委及国有资产运营公司, 国资委及国有资产运营公司将国有资产投资于企业, 形成国有独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由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具体对企业进行经营和管理。第三个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 是国有企业作为国有资产的经营者参与市场活动,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在企业内部建立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层组成的具体委托代理关系链条, 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这种委托代理关系在实际的国有资产管理和国有企业经营中, 体现为政府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拥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这种多层级委托代理关系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国有资产的存在、运营和管理问题, 实现了国有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二、国有资产管理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委托代理关系本身就容易出现逆向选择或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寻租风险等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这种多层级的委托代理关系, 使得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 委托代理链冗长、代理成本高
现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的委托代理关系表现为间接性、多层性、复杂性, 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 国有产权代表与各级产权代理间存在着权利和行为的界定问题, 这使得协调产权所有者与代理者目标不一致的代理成本较高。同时, 冗长的委托代理链条, 导致信息传递缓慢, 加大了委托人对代理人的监督难度, 必然导致“委托风险”和“代理风险”的产生。各地方或部门不可避免地按照各自利益规划和使用国有资产, 产生重复建设、重复生产、条块分割和地区封锁等弊端, 生产要素得不到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 存在大量国有资产被闲置浪费、国有资产的不合理利用、国有资产被私人的严重侵占等问题。“人民作为国有资产的最终所有者, 不可能对众多的国有企业直接行使监督权, 只有借助多层代理关系间接加以管理, 但是这种所谓的监督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二) 国有资产的产权不够明晰
根据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国资委作为国有资产的出资人代表, 对企业中的国有资产依法行使所有者的资产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三项权力, 不行使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政府其他部门、机构不履行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但是在实际运作中, 由于国有资产管理中管事权与管财权不明确、不完善使得国有资产经营与企业生产经营无法完全分离。国资委在“管资产、管人、管事”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行政干预和行政审批式的管理, “越位”现象仍然存在。同时, 其权力没有受到有效的制约, 容易发生干预出资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的现象。在这样的条件下, 国资委不能充分行使出资人的权力和职责, 无法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彻底分离, 导致政企不分, 许多监管不能落实到位。再有,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受所有者权益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实际上是将“分级管理”改为“分级行使所有权”, 也就是说, 在法律上没有明确地方政府是同级国有资产的所有者, 但在国有资产管理的实际工作中, 地方政府却在国有企业改制、股权转让等环节中获得了国有资产的实际所有权和处置权。“这实际上就是在法律上模糊了国有资产的国家所有权和地方所有权之间的界限, 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地方的积极性, 但从长远来看, 这种‘模糊产权’, 导致了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的许多矛盾。”
(三) 国有资产监管效率低下
目前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确立了国资委为国有资产监管的明确法定主体, 但由于多层级的委托代理削弱了国资委的监督职能, 导致我国国有资产监督效率并不高, 良性运转的国有资产监督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政府在企业经营层次上已经基本退出, 但资本管理层次上完全没有退出。当前实行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理论上是政府授权国资委行使出资人职能, 现实中国资委虽作为政府一个特设机构, 但它与政府之间不是经济契约关系, 而是行政授权关系。政府常常将其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所有者的职能混为一谈, 在利用所有者身份对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的同时, 又往往利用行政手段, 对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直接加以干预。同时,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委托人和代理人具有信息的非对称性, 要监督代理人的行为, 初始委托人必须付出监督成本, 但委托代理链初始端的委托人不是剩余索取权的直接拥有者, 他们不能直接从国有资产的监督中收益, 缺乏监督动力, 加之大量条块分割现象和市场不规范行为使我国产品、产权和证券等价格信号被扭曲加剧了信息不对称, 从而加剧了两权分离条件下的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矛盾, 进而导致国有资产监督乏力。
(四) 国有企业腐败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有资产经营的基本形式, 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是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 是我国国民经济安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障。然而, 我国国有企业“统一所有、分级管理”的权力体制看, 国有企业的权力关系表现为多层级的委托-代理, 即人民→人大→政府→国资委→国有集团公司→国有企业→企业管理者, 这样一个委托代理框架, 实际上就是层层委托-代理的权力关系, 中间每个层次的主体都既是委托人, 又是代理人, 过长的“委托-代理”链条使权力监督不能有效传导至最终端的代理人, 极容易造成权力腐败, 进而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所谓国有资产流失, 就是在国有资产的产权变更过程中, 由于不规范的管理、改制、转让等行为导致国有资产价值量的绝对减少。例如, 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 一些国有资产管理者的贪污、侵吞、挥霍、转售国有资产的行为。”这些都是由于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特别是高层管理者权力腐败的结果, 造成这种举报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国有资产管理委托代理链条的冗长与复杂。
三、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对策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20年的市场经济建设,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断发展, 国有企业已经基本形成现代公司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 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水平也基本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但是, 如何在多层委托代理关系下改革和创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解决多层委托代理形成的各种问题, 依然是今后优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
(一) 优化代理链、强化对委托-代理的监管
在当前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 委托代理链条还不能随意缩短。因此, 就要从委托人和代理人两个层面上对国有资产产权转让行为进行精细化管理和有效监督, 也就是要实现从委托代理的初始环节到末端的多级监管体系。在国有资产监管实际运行过程中, 要有效地规范政府行为, 防止权力与市场经营活动的结合, 必须实行有效的民主监督和制约。只有对政府职能、权力的运用进行有效的民主监督, 建立和健全一套完备、有效的民主监督制约机制, 约束国有资产的“代理人”高效地监管国有资产, 进一步改善国有资产监管效率低下、权力滥用等不良行为。要建立国有资产保值的责任制度, 实行国有资产经营管理重大决策失误问责制度, 追究所在代理链条中相关代理人的连带责任, 进一步强化国资委的监督管理责任。同时, 还要强调包括中介机构和债权人等相关利益者在内的社会监督。实现社会监督的有效方式就是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的信息公开机制, 对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状况、保值增值状况、重大管理决策程序和内容、国有企业财务状况、所有权状况和公司治理状况等及时向社会公开、定期披露, 通过建立有效的信息公开机制, 提高国有资产监督的效率。
(二) 建立完善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及配套制度
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是深化国有资产监督的一项核心内容, 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 是要实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与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分开, 需要政府、企业及其他相关方面的配套改革同时进行。国有资产投入企业, 代表全体人民的国家就成为企业的出资人, 但国家不可能直接行使国有资产所有权, 必须将其通过一系列的委托代理链条委托给某一特定主体代表国家行使国有资产出资人的权利。具体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包括出资人代表制度、投资制度、经营预算制度、产权交易制度、监管制度、收益分配制度等诸多方面, 是一个相互关联的配套制度体系。通过制度安排, 明确出资人的资产管理责任, 明确资产经营者的财务责任, 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和分配行为, 明确奖励、处罚等考核办法, 把内部约束制度与外部监督制度有机结合起来, 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三) 建立系统化的代理人业绩考核体系
对国有资产的收益进行有效的管理, 是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一项重大要求。国有资产委托人作为出资主体对所出资的经营主体也就是代理人进行业绩考核, 可以有效落实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 既有利于实现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目标, 又有利于防止国有企业腐败和国有资产流失。通过建立系统化的代理人业绩考核指标体系, 定期对代理人履行委托人赋予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职能情况进行考核, 可以促进国有资本所有者与经营者形成稳定而有效的制约关系。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应从企业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运营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等方面对代理人业绩进行考核, 并且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特点的企业建立不同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设计要尽力做到引导国有资产经营者的行为、促进委托代理关系的协调, 能够通过指标体系的运行起到激励的作用, 并通过一定的信息反馈促进业绩考核体系的调整与完善。”
(四) 强化对代理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在国有资产管理的委托代理链中, 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不是利益的共同体, 而且信息不对称, 委托人无法强迫代理人依照“强制合同”实现委托人期望, 而应该是选择满足代理人参与约束和激励兼容的“激励相容”合同才能实现自身的最大化期望效用。因此, 强化委托人对代理人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也是降低监督成本的有效途径。激励机制的设计要注重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的结合, 避免代理人经营行为的短期化和消费行为的铺张浪费, 促使经营者从企业长期发展的角度制定生产经营的决策, 使代理人的目标和委托人的目标得以有机的结合和统一。同时注重激励机制中负激励的作用和功能, 不仅要有奖励制度, 还要设计相应的惩罚制度。“约束机制可以是显性的规章制度, 要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作用, 完善相关制度, 增强制度的约束力。同时约束机制也可以是隐性的道德观念、市场竞争机制等, 要规范市场秩序, 为国有企业家提供一个成长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2].郑国洪.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问题研究[M].中国检察出版社, 2010.
[3].张庆媛.我国国企改革过程中委托代理机制问题研究[J].内蒙古统计, 2009 (2) .
[4].陈少晖, 廖添土.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变迁与改革模式[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
[5].刘守芬, 申柳华.国有资产流失犯罪态势分析[J].犯罪研究, 2006 (6) .
[6].胡燕, 杨有红.国有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以经济增加值 (EVA) 为导向[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
国有资产委托管理协议 篇3
2016年3月下旬,郑州市纪委召开部分国有企业工作座谈会。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有限公司工会主席白建平在发言时,针对委托外方管理国企中落实“两个责任”存在的困惑,提出了请上级纪委调研指导的建议,引起了市国资委纪委、市纪委领导的重视,明确指出“落实‘两个责任’不可懈怠,监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公司党委的主体责任”。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托管方的党建工作,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为委托外方管理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探索了一条新路子。
一、党工团基层组织为公司党建工作添光彩
2010年1月19日,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有限公司由党总支升格为党委,下设4个党支部。除业主方1个支部外,另外3个党支部均在委托管理方。鉴于委托外方管理的特殊模式和新建企业党员人数少的历史原因,在支部划分上考虑较多的是党员人数的相对均衡。
在支部班子配备上,侧重点是热爱党务工作、行政事务较少的人员上。支部书记具有新企业鲜明的特征——年轻化。4个书记3个是20多岁,公司团干更是年龄不超过28岁,团支部书记则是二十三四岁。运行6年来,基层党团组织在公司党建工作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取得了不可磨灭的成绩。在党组织发展上,从30余名党员发展到今天的75人,人数翻了一番。
在思想政治上,贯彻落实公司党委年度工作要求,尤其是近两年,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使广大党团员自觉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规矩,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在党建工作上,整体位次由郑州市国资系统的第三序列上升到第二序列,2015年不断受到国资委领导的表扬。其中论文《探索国有企业开展党建工作新路子》被河南省思想政治研究会评为“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
在开展活动方面,2015年实现历史性突破,演讲比赛个人项目和庆祝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大合唱比赛集体项目分别获得国资系统奖励。
近年来,公司党委3次被市国资委评为先进党委,6位职工被评为市级以上先进个人、荣获五一劳动奖章等。公司工会被省总工会评为“六好基层工会”“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
二、党团组织一度在托管方失去阵地
在为取得成绩感到欣慰和自豪的同时,回顾六年来党团组织在托管方走过的路程,可谓风雨兼程,党团组织一度在托管方失去阵地:党委困惑,职能部门无奈,支部一班人无力。怎么会出现这样一种局面呢?这要从公司领导干部在管理方的变动说起。2006年6月,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委托香港会展管理公司管理,由其负责场馆的展会租赁和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营。在外方总经理的领导下,中方3名公司副职兼任管理方副总经理,时任公司党总支书记、委员均在3人之中。管理方下设10个职能部门,根据3名副职领导分工划分党小组,此时的党组织架构与其他国企没有什么差别。到了2010年,随着中方3位副总相继离任,管理方将副总更名为总监,完全由管理方聘任,在管理方出现了高层领导不再有中方领导的真空期。也就是说,在公司升格为党委后,公司领导结束了在管理方任职的同时,也失去了党在外方管理团队的领导。从2016年起在管理方设置的党务主管、党务专干(中层副职)岗位,随着人员工作的变动也出现空缺。党委工作在托管方被棚架,党支部工作被旁落。
接下来的处境是党团基层组织失去了话语权。而产生削弱党(含行政)组织对管理方领导的原因有二。从大的背景看,《管理协议》约定管理方具有“完全管理权”和“绝对管理权”是先决条件;从合作关系看,“中方领导不得在管理方兼职”“中方不得干扰、干涉管理方的工作”成为管理方独断专行、排除异己的一种借口。致使公司党委成员几个月的时间返回到业主公司工作。而在管理方工作的3个支部书记,1个是主管,1个是部门副经理,只有1个是部门经理(后晋升到总监),基本上没有话语权,也没有参与决策权。
三、提出重建托管方党团组织的构想
落实“两个责任”,监督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安全运行的历史重任刻不容缓,夺回在托管方党的组织领导失去的阵地是党建工作的突破口。我们逐渐清醒地认识到:托管方现代企业制度和展会专业技能确实值得我们借鉴,但不能因此而无视甚至抛弃我们党组织和党员队伍自身的独特优势。坚持走中国特色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之路,党组织与公司管理结构依法履行职权,具有目标上的同一性和功能上的互补性。由此我们提出党团组织建立在管理方组织架构中的设想。
第一,党支部的设置。占领领导高地,4个总监作为4个支部书记的候选人。在总监分管部门的前提下划分支部范围,同时考虑各支部党员人数的均衡性。总监分管部门的经理(党员)作为支部委员的候选人,如部门经理非党员可从部门副经理(党员)中筛选。支部书记进入总监决策层,支部委员在部门具有话语权。
第二,党务专干的设置。2015年3月公司成立党委办公室,任命原党务专干为党委办公室主任(中层正职),由于管理方两位党务专干空缺,致使公司党委与管理方3个支部工作对接出现断层,大量具体、日常的党务工作压在了中方党办主任的身上。鉴于此,我们提出在管理方恢复党务专干的设想,并通过全员优秀论文评选的方式,经与管理方总经理协商同意,聘副经理级专干1名,主管级专干1名,分别负责管理方党务组织和宣传工作。
第三,纪委委员的设置。2015年3月公司成立纪委,任命纪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空缺,纪委工作同样在管理方无组织力量。此次提出纪委工作延伸到管理方的设想,纪委委员分别由支部委员(部门经理)兼任,纪委干部由1名扩充到5名,纪委宣传、教育、监督工作有保障。
第四,团总支及团支部的设置。在此次公司换届选举中我们发现,管理方10个部门,其中5个部门经理为非中共党员,均为30多岁的年轻人,有几个还是公司文体娱乐活动的骨干。基于此,我们提出团总支书记、团支部书记由部门副经理以上担任的设想,既符合团干年龄可适当放宽的规定,也能在团组织中起到核心人物的作用。团总支委员、团支部委员要老、中、青相结合,增设团总支副书记,体现承上启下传帮带,要求热爱团的工作、文体有专长,力求解决上届团总支、团支部存在团干与管理干部脱节的问题,原班子缺乏核心人物的问题和无经验、无专长导致班子成员有志气没力气的问题。
四、实现党委对管理方党团组织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
在落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实施方案》的推进中,党委书记李乔松要求 “充分征求多个层面人员的意见,稳步有序地做好准备工作”。历时两个多月,工会负责实施。第一,党委书记专程赴上海向管理方高层、工会主席向会展中心总经理通报换届选举设想,获得外方顶层支持。第二,分别征求党支部书记、团总支、团支部书记等候选人的意见,在繁忙的行政事务中确保这些人有挑大梁的意愿。第三,分别征求管理方总监、部分党务干部、团干的意见。听取对党团支部所属部门的划分,以及支部委员、纪委委员、团总支委员、团支部委员等候选人的意见,充分了解部门关系协调,人员个性特征。第四,提交党委会研究,形成集体决策。第五,召开全体党员大会,全面通报政策依据、支部划分、人员设置等公司党委的思路,力求实现党委的决策转化为党员干部的具体行动。
按照进度,2015年4月27日,公司分别召开四个党支部第二次党员大会,选举总监为支部书记,部门经理为支部委员,并增补委员,新的一届党支部班子、纪委产生。5月16日至17日,公司分别召开3个团支部和团总支第三次团员大会,选举安保部经理(职工人数最多)为团总支书记,部门副经理以上为团支部书记,第三届团总支(支部)委员会产生。至此,公司基层党团支部换届选举、纪委委员增补工作划上了句号。
6年后在管理方重建党团组织工作,公司基层党的组织、团的组织得到了重新定位,迎来了党建工作的新天地。其意义至少有四点:第一,落实“两个责任”是压力,郑州市纪委座谈会是推力,广大党员支持是动力。第二,没有中央、郑州市国资委政策文件依据就没有公司加强和改进管理方党团组织建设的条件,没有“支部建在连队”就找不到在托管方建立支部的方向。第三,阵地不怕失去,怕的是失去夺回阵地的信心,虽然6年后公司党委成员不在管理方任职,但托管方除总经理外,其他管理架构的负责人均进入公司党务干部序列。第四,实现党支部书记、团总支书记、团支部书记高配置。再次实现党团组织负责人在管理团队的全覆盖,发挥党组织在职工群众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在企业中的政治引领作用。
事实证明,在委托管理国有企业的党组织建设方面,工会主席大有可为。借助工会组织在托管方的特殊优势,工会主席只要发挥自己政策和实践的聪明才智,就会走出一条具有托管特色的国有企业工会之路。我们相信,通过本次公司党委对托管方党团组织的加强和改进,党委在政治上更加成熟,工会做好党委的助手也更加自信,支部一班人将更有力量,支部书记将会发挥政治核心、领头羊的作用,党委的主体责任、纪委的监督责任一定会得到更好的落实。
资产委托管理协议书 篇4
甲方(委托方):________________ 乙方(受托方):________________
经友好协商,甲、乙双方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委托乙方对其在__________证券__________营业部开设的账户(资金账号:______________;户名:______________,下称委托账户。)内的资产总计人民币_______万元(大写______________万元)进行资产管理。
二、乙方在委托账户内做合法证券买卖,如发生亏损10%,甲方提醒并同时清仓终止该协议。有效期间,除非实际亏损到达或超过10%,甲方不得中途抽资。
三、甲方保证委托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及合法性,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委托期内,除非亏损接近10%,否则甲方不能干涉乙方的操作。委托期内一旦出现亏损,甲方有权进行止损操作,并在亏损超过9%时强制平仓。
五、甲、乙双方同意此笔委托期限为____年,由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至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止。
六、收益率10%以上全部收益甲乙按照8:2分成,收益率20%以上全部收益甲乙按照7:3分成。
七.此协议自双方签字起生效。本协议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资产委托管理协议书(保本型) 篇5
甲方(委托方):
乙方(受委托方):
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就甲方委托乙方进行资产管理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委托资金、委托期限
1、乙方同意在本协议规定之各项条件下,接受甲方委托为其提供资产管理服务。甲方本次委托乙方管理的资金(股票市值加现金)共计人民币元(大写)。
2、甲方应在年月日之前将委托资产全额汇入乙方指定的证券营业部甲方开立的资金账号内。
3、本次资产管理的委托期限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二、资产管理方式
1、甲方以其名义在双方认可的证券营业部开立证券账户,并将其委托资金全额打入。
2、甲方资金账户内的各项投资收入和变现资金只能在该账户内运作,不得擅自提款挪作他用。
3、乙方本着应有的谨慎和勤勉,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运行资产管理服务,并以委托资产的安全及稳定收益为资产管理目标。
4、乙方在甲方资金账户内进行操作,标的应是中国境内合法的证券交易所公开挂牌交易的人民币普通股(A股)、基金、权证及其他金融衍生品等。
三、盈利分成及亏损承担
1、遵循利益共享、互惠互利原则。
2、盈利时乙方占盈利部分的%,亏损时乙方承担全部亏损。
四、甲方的权利和义务甲方在本协议中有以下权利和义务:
1、依法委托乙方管理其委托资产。
2、随时获取自己资金账户内资产总值,标的物等信息。
3、对乙方的投资操作可要求乙方给予解释其行为。
4、甲方应保证其账户内的资金来源的合法性。
5、甲方如因重大事项的原因需要抽出资金(视为违约)时,应至少提前七到十天通知乙方。由乙方妥善变现甲方资金账户内的各种标的物以便于甲方用钱时的便利。
五、乙方的权利和义务乙方在本协议中有以下权利和义务:
1、在本协议约定的期限内,乙方具有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付诸实际投资行为的权利。
2、甲乙双方约定个月为一个结算期。在委托协议满其账户内的盈利部分按照约定的比例付给乙方,作为这个协议期内乙方应得的劳动报酬。
3、若在得提取任何形式的报酬。
4、若在双方约定的最后一个结算日,也即本协议的最后一天收市后,乙方所进行的操作仍然不能使甲方的账户持平或盈利,则乙方应按约定的比例承担甲方账户的亏损。
六、协议终止、变更、续签在本协议约定期限未满时,若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同意终止或者续签协议前,甲乙双方按照约定的比例进行盈利分配或承担亏损。
七、违约现象及违约赔偿
A、违约现象
1、甲方私自抽出资金或私自改变交易密码或将证券账户转至其他营业部。
2、在结算日甲方不安约定比例将账号内的盈利分给乙方。
3、甲方在其账户内未得到乙方的同意,私自买进卖出股票或其他标的物。
4、乙方在本协议期未满时,明确表示不再为甲方操作且造成甲方亏损。
5、乙方在本协议期满后,未按约定比例承担亏损。
B、违约赔偿
1、若甲方出现七A1、2、3中任何一种违约现象时:如账户内盈利,则甲方应将盈利部分及甲方总资产的5%支付给乙方,作为甲方违约赔偿金;如账户持平或亏损,则仅提取甲方总资产的5%支付给乙方,作为甲方违约赔偿金。甲方需在乙方指定的期限内现金支付给乙方或汇入乙方指定的银行账户。
2、若乙方出现七A4、5中任何一种违约现象时:如账户持平或盈利,则乙方不得提取任何形式的报酬;如账户亏损,则乙方应承担全部亏损,作为乙方的违约赔偿金。乙方需在甲方指定的期限内现金支付给乙方或汇入甲方指定的银行账户。
八、协议效力
1、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订之日起即告生效。
2、本协议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签章):乙方(签章):
身份证号码:身份证号码:
电话:电话:
资产评估委托协议书(修改版) 篇6
甲方:深圳勤诚达地产有限公司
乙方:深圳市世鹏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乙方接受甲方委托进行资产评估,就有关的委托事项约定如下:
1值。
2、评估基准日:2011年月日
3、提交评估报告的时间:
一、甲方的责任与义务
责任:
协助提供资产评估有关情况和资料,由被拆迁户提供真实的资料,如因资料不实造成的评估结果失实,由资料提供方负责。
义务:
1.甲方指派专人对评估资产进行全面资产清查,整理文件资料,填写各类资产清查明细表,按时提供乙方;
2.配合好乙方现场勘察工作,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3.按本协议书规定,及时付清评估费用。
二、乙方的责任和义务
责任:
1.根据甲方提供的资料,依据双方合同约定及国家、行业规范独立、公正、科学合理地进行评估;
2.在本委托协议书中约定时间内,按评估内容向甲方提交资产评估结果报告书。
义务:
1.在评估工作中要认真负责,依据双方合同约定及国家、行业规范独立、客观、公正地执业,并有权拒绝甲方的不合法要求;
2.对评估业务中知悉的甲方商业秘密严加保密,如有泄密情况,必须赔偿甲方因此而造成的所有损失。
三、违约处理
属于正常原因致使评估时间延长,双方协商解决,非正常原因致使评估
工作无法进行时,违约方应承担对方的经济损失。
四、本协议经双方签章生效,未尽事宜,协商解决。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代表人:(签字)代表人:(签字)
国有资产委托管理协议 篇7
关键词: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委托代理,理财目标,农民股东利益保护
理财目标是公司财务决策活动的理论指南, 不同的理财目标反映企业不同的价值取向。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公司 (以下简称集体资产公司) 是随着我国城乡统筹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形式, 是在保持集体资产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对传统集体经济组织形态的创新, 它承担着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保护农民股东利益的功能。集体资产公司理财目标的选择直接决定着公司的财务活动是否会以实现股东尤其是农民个人股东利益保护为基本指南。
理财目标的选择受公司股权结构以及相应委托代理关系类型的影响。“股东财富最大化”理财目标由于其明确和可操作性被普遍认可, 但也有学者认为在大股东控制成为普遍现象、大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的情况下应该以“股东现金流权财富最大化”作为理财目标。[1]股东财富最大化、股东现金流权财富最大化是在公司股权呈现充分分散或高度集中两种不同的状态时, 因委托代理关系不同而对理财目标做出的理性选择。集体资产公司保持了集体资产集体所有不变的前提, 独特的股权结构和特殊的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制度背景, 使集体资产公司的委托代理关系呈现出多重叠加、委托代理链延伸等异于一般公司的复杂特性, 这种情况下, 传统的理财目标已不能充分体现该类理财的终极目的—即为谁创造财富的问题。为此, 本文在厘清集体资产公司复杂委托代理关系的基础上, 尝试从新的视角审视其理财目标与农民股东的利益保护问题。
一、文献回顾
股权充分分散或股权高度集中是现代企业股权结构的主要特征, 股权结构影响着公司委托代理的类型, 而委托代理类型则进一步影响公司理财目标的选择。Berle和Means (1932) 认为所有权的广泛分散和非股东的管理者掌权是现代公司的两大特征, 即现代大公司中存在严重的“管理者控制”现象。[2]Jensen和Meckling (1976) 指出, 公司管理者的利益并不总是与股东利益相一致, 这种利益的分化往往会使管理者以股东利益为代价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3]因此, 传统的委托代理理论以公司股权高度分散为背景, 探讨在公司管理者与股东之间存在代理冲突、公司股东之间不存在差异情况下的治理问题。按照企业契约理论, 在典型的Berle和Means范式的企业中, 股东因承担企业自然的边际风险而享有剩余索取权, 因拥有企业的所有权而享有剩余控制权, 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对应要求使“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一理财目标是必然的选择。随着公司所有权集中度的提高、大股东的出现, 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代理冲突有所缓解。大股东有较强的对公司管理者实施监督的动机, 从而有利于降低代理成本。但在股权比较集中的情况下, 公司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会成为公司新的代理问题。Shleifer和Vishny (1997) 认为在股权结构比较集中的环境中, 特别是在金字塔结构和交叉持股结构模式普遍存在的情况下, 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是公司的主要代理问题。控股股东为了其私利常常侵占企业资源, 损害其他股东的利益, 最终减少了公司价值。[4]Claessens等 (2002) 认为控股股东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是损害公司价值的重要因素。[5]基于此, 刘志远、李海英 (2010) 认为大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导致股东集团内部出现分化, 传统的股东财富最大化理财目标面临挑战。以企业契约理论为基础, 选择“股东现金流权财富最大化”作为理财目标更有利于体现全体股东的利益。[1]
在我国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委托代理研究方面, 陈剑波 (2006) 提出了土地集体所有家庭经营制度的治理结构问题, 认为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的条件下, 土地集体所有是既有的现实选择, 但也使集体所有治理结构中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 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成为农村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7]董国礼等 (2009) 认为不同土地流转模式下的产权代理可以分为私人代理、国家代理和市场代理三种类型, 相应的委托代理关系为单层委托代理、双层委托代理和循环委托代理。[8]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综合课题组 (2010) 在对成都统筹改革实验区进行调查的基础上, 注意到由数千农户、数万人口通过多层“委托代理”关系组建而成, 财产权利与行政权力叠合到一起的集体资产公司中, 如何处理公司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 如何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将会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问题。[9]综上所述, 已有文献对集体资产公司委托代理的研究尚未形成一个基本与规范的理论分析框架, 而将委托代理、理财目标与股东利益保护结合起来的研究则更为缺乏。
二、基于土地权利的独特股权结构
与一般意义上的公司不同的是, 集体资产公司是在原集体经济组织的基础上, 把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入股而成立的公司。从近年的实践来看, 折股量化的集体资产通常是集体经营性资产, 公益性集体资产通常不进行折股量化, 而是全部直接列为集体资产公司的资本公积和公益金。[7]并且“土地私有化不仅不能保护农民的利益, 而且也不能提高农业效率。”[11]因此, 为维持集体所有的性质, 集体土地所有权与公益性资产一样不宜进入集体资产公司, 而仍然应该由原集体资产所有权代表 (实践中一般是村民委员会, 即村委会) 进行管理。如图1所示。
对于进入集体资产公司并折股量化的集体经营性资产, 由集体拥有的部分 (当然也可由村委会直接以集体资产出资取得股份) 形成公司的集体股。折股量化后由村民个人拥有的股份 (除此以外村民也可以自身财产如现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投入取得股份) 形成公司的个人股。显然, 主要基于土地权利而形成的集体股与个人股构成了集体资产公司的基本股份。由于个人股股权的分散均衡, 集体股往往成为公司的大股东。
三、集体资产公司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Jensen和Meckling认为所谓委托代理是指委托人委托其他人 (即代理人) 根据委托人利益从事某些活动, 并相应授予代理人某些决策权的契约关系。[3]由于集体资产公司独特的股东结构和特殊的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制度背景, 其委托代理关系相对一般公司而言更为复杂。
1.简单集体资产公司委托代理关系的多重叠加
简单集体资产公司指的是由单独一个集体经济组织组建的公司, 公司实际上是某一行政范围上的村集体。此时的委托代理关系是发生在公司内的封闭型关系模型, 如图2所示。
第一重委托代理关系存在于集体股股东与其代理人之间。集体股的终极所有人是全体村民, 但全体村民所有实际上导致了委托主体虚拟、所有权主体缺位的现象。这时代理集体股行使股权的是能代表全体村民集体的机构或在这一机构中工作的人, 即现实中的村民委员会 (以下简称村委会) 或在村委会任职的干部。显然, 在这一层基于土地集体所有而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中, 作为集体股代理人的村委会履行着管理所有村集体财产 (包括土地) 的职能。因此, 当没有足够的制度约束时, 会导致在村民股东和村集体组织的博弈中, 村民股东处于非常明显的弱势地位, [13]出现代理人利用代理权为个人或团体寻租, 进而损害委托人即全体村民利益的行为。
第二重委托代理关系源于股东集团内部分化而导致的控制股东与农民个人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与一般公司股权充分分散或高度集中不同, 虽然村委会只是集体资产公司集体股股权的代理人, 但是公司事实上的控制股东呈现出明显的强势特征。这是因为现实中村委会有着复杂的功能:作为政府代理人, 承担着大量政府委托的行政工作;作为集体财产法定代理人, 履行包括土地资源在内的所有村庄集体财产的管理职责;同时还作为公共事务管理者协调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三位一体的角色在政府行政、村务管理、农民财产保护等方面存在巨大的矛盾冲突。这种矛盾实际上大大强化了村委会对集体资产公司的控制能力, 并使村委会实际上是在完整地行使着集体所有者的权利。[7]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制度背景表明农民个人股股东应该拥有集体股所有权, 但全体村民集体所有的结果只能是组织成员共有, 责权关系不明晰, 权利虚化。在成员共有基础上对集体经营性资产折股形成的个人股权呈现出分散均衡的特点, 在公司中没有相应的实质控制权, 属于集体资产公司股东中的弱势群体。由于监督管理者成本过高, 农民个人股股东不得不委托公司大股东—集体股股东对经营管理者进行监督, 但由于村委会已替代集体股股东成为公司实质上的控制股东, 因而表现为农民个人股东与控制股东村委会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显然, 集体资产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为控制股东获取自身私利寻机侵害农民个人股东利益成为可能。问题是当利益受到伤害时, 农民个人股股东可能会面临既无法“用手投票”也无法“用脚投票”来保护自身利益的尴尬状况。[15]不愿关注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 这为管理者实际控制公司提供了便利。此时, 公司控制股东即村委会若能有效履行监督管理者的职能, 直接对管理者行为施加影响, 就会大大降低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委托代理成本。但由于缺乏职业经营管理者, 实际上更是因为集体资产公司管理层很少从所有权控制中分离出来, 实践中大多数公司的管理者还是由村委会来担任。这也就是说, 在农村集体资产经营公司中, 村委会已经突破了陈剑波所说的三位一体角色, 同时集政府代理人、公共事务管理人、公司实际控制股东、公司管理者四重身份于一身。四重身份的叠加尤其是行政权力与财产权利的叠加使村委会在公司中的实际控制权虽源于集体股所有权却远远大于所有权。结果导致村委会不但不会以控制股东身份履行监督经营管理者 (实际上是自己监督自己) 的职能, 而且还可能利用控制权优势寻机侵占农民个人股东利益, 并在享受全部利益的同时只承担与所有权成比例的部分成本。
2.复杂集体资产公司委托代理链的延伸
复杂集体资产公司通常是在若干个简单公司的基础上突破简单公司范围限制组建而成的规模更大的公司, 其委托代理关系在简单公司委托代理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拉长延伸形成更为复杂的开放型委托代理系统, 如成都市锦江区农锦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简称农锦公司) 。农锦公司是在土地确权的基础上先组建11个村级新型集体经济组织 (经过工商局注册的有限责任公司) , 然后再由11个村级新型集体经济组织作为股东共同成立农锦公司, 并委托农锦公司统一经营管理所有集体土地。农锦公司再次将集体建设用地的整理整治开发经营权委托给成都市兴锦现代农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简称区农投公司) 。 (4) 在如此复杂的组织中, 其委托代理关系已突破简单公司封闭式的委托代理模式, 出现了委托代理链的延伸与拉长, 如图3所示。
复杂集体资产公司委托代理关系模型的表现形式发生变化, 结构关系更为复杂。在图3所示的委托代理链中, 农锦公司的股东公司是11个简单集体资产公司——村级有限责任公司, 其委托代理关系如图2所示, 在此不再赘述。在简单集体资产公司委托代理关系基础上延伸出的第一层委托代理关系存在于村级股东公司与作为股东公司所有集体土地代理者的农锦公司之间。延伸出的第二层委托代理关系是农锦公司作为股东再次将集体土地的经营管理权委托给区农投公司。区农投公司取得的土地出让收益在扣除整治成本后, 返还给农锦公司, 再由农锦公司分配给村级公司, 最后再由村级公司分配给农民个人股股东。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由于委托代理链条延伸, 最初委托人 (股东公司的股东即全体村民) 距最终管理者遥远, 信息严重不对称, 使其在客观上很难直接有效地观察和把握最终获得经营权的公司的内部运行状况。更为重要的是, 由于集体资产公司集体股委托主体虚拟、最初委托人并不明确, 进而导致各代理链条上的委托人和代理人也不十分明确, 具有多重、叠加与延伸特性的代理链条难以形成有效的传导机制, 无论是传统的监督还是激励机制, 最终都无法实现对股东利益尤其是处于委托代理链上游、属于集体资产公司中弱势群体的农民个人股东利益的保护。
尤其需要关注的是, 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由于风险与收益的“不对等契约”也会产生债务代理冲突问题, 即股东为满足自身利益而可能采用不同方式侵害债权人利益。与通常意义上的债务代理冲突相反, 复杂集体资产公司中债权人因可能侵害股东利益而产生新的代理冲突。由于农锦公司所需资金由区农投公司全额投资, 农锦公司以集体建设用地收益作为还款保障, 并承担区农投公司的融资成本及支付一定的投资回报, 区农投公司此时实际担任的是农锦公司债权人的角色。但农锦公司聘任区农投公司 (区管政府性投资公司) 董事长兼总经理来担任农锦总经理, 公司的其他经营管理人员沿用区农投公司的职员。不难看出, 在农锦公司这样的集体资产公司中, 债权人和集体资产的最终管理者已经合二为一, 政府通过政府性投资公司主导着集体土地的流转。这种以债权人利益保护为核心的制度设计, 反而使股东成为身兼双重身份的债权人侵害的对象, 造成了股东与债权人代理冲突的异化。
四、“全体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理财目标与股东利益保护
1.集体资产公司理财目标应体现的价值取向
现代企业制度主要通过契约设计促使剩余风险的承担与剩余控制权尽可能对应, 以降低企业代理成本。但集体资产公司委托代理关系的多重与叠加、委托代理链条的延伸及传导机制的无效、股东和债权人与管理者在不同情况下身份的重合, 使得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在实际承担公司剩余风险的同时并未能获得相应的剩余控制权。同时, 不发达的农村金融资本市场和较弱的投资者法律保护不但没能通过法律等制度设计来保护股东尤其是个人股股东的利益, 反而进一步加剧了集体资产公司的委托代理问题。另外,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正处于从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统筹发展的转轨过程中, 有着特殊的制度背景。政府主导土地流转色彩明显,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的制定与变更引导集体经济的发展方向从而引导公司理财的价值取向。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得理财目标的选择很可能不再是公司自身选择的结果, 而是受委托代理类型、各种制度约束和政府干预的影响。因此, 作为体现公司价值取向的理财目标便承载了一项重要功能, 即如何在理财导向层面体现对股东利益尤其是农民个人股东利益的保护, 并通过理财目标引导各级决策者对公司全体股东利益保护与协调的关注。
在集体资产公司这类特殊公司中, 以股权充分分散或以股权高度集中为基础的“股东财富最大化”或“股东现金流权财富最大化”的理财目标并不适用。因为股东财富最大化是建立在全体股东与管理者之间存在委托代理冲突的前提下, 从简单集体资产公司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来看, 公司控制股东与管理者身份的重合使股东集团出现了分化, 并改变了传统上股东与管理者之间委托代理的本义, 进而演化为控制股东利用控制权寻机侵占个人股股东利益的问题。那么此时以“股东现金流权财富最大化”作为理财目标是否恰当呢?实际上由于其股权结构、制度背景等的特殊性, 公司控制股东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并不会像一般的股权高度集中的公司一样出现偏离, 最大化股东的现金流权, 并不能解决集体资产公司中身兼数重身份的村委会利用实际控制权为个人或团体寻租的行为。复杂集体资产公司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则表明, 当债权人和集体资产的最终管理者身份重合时, 全体股东有可能成为身兼双重身份的债权人侵害与掠夺。因此, 在股东保护利益的同时注意协调平衡股东集团内部的利益冲突, 是确定选择该类公司理财目标的基础。
2.集体资产公司理财目标的最佳选择:“全体股东利益最大化”
这一理财目标可以涵盖三层涵义:第一, 强调对全体股东利益的保护。在统筹城乡改革发展过程中, 集体资产公司通常是按行政管辖范围组建成的公司, 其收益主要来自于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收益, 但同时土地出让收入也是当前我国地方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 即政府实际上会参与公司集体土地流转收益的分配。如前述的区农投公司实际上是在代表政府分配农锦公司集体土地流转的收益。全体股东利益最大化这一理财目标, 实际上是从价值导向层面强调集体土地流转中应寻求农民、集体和政府之间收益的平衡, 最终实现农民股东利益的保护;第二, 强调对各股东集团利益的协调与平衡。集体资产公司中, 股东分化为不同的利益集团。相对于以村委会为代表的控制股东而言, 农民个人股东为代表的中小股东是明显的弱势群体, 其利益因公司委托代理关系的多重与叠加、延伸与变异而最有可能受到损害, 同时个人股股东中的显名股东也可能在发生利益冲突时损害隐名股东的利益。因此, 在各股东集团之间多种委托代理冲突严重的情况下, 其利益协调与平衡显得尤为重要。“全体股东利益最大化”在关注股东利益保护的同时, 更以“全体股东”涵盖各类股东集团, 强调所有股东利益的协调与保护, 以降低各类委托代理成本, 提升公司的价值创造能力, 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第三, 以全体股东利益涵盖农民股东对财富和土地权利的要求。与一般公司不同, 集体资产公司中的股东不但期望实现自身财富的增加, 更希望公司能保障其在土地上拥有的相应权利, 因为这种权利是在社会保障机制缺乏情况下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全体股东利益最大化在追求股东财富增加的同时, 兼顾了农民股东在土地权利上的特殊要求。
当然, 为保证“全体股东利益最大化”理财目标的实现, 相应的制度创新与安排必不可少:
(1) 村委会行政、社会管理职能和经济管理职能实现分离。职能分离后的村委会承担政府授权的行政管理职能和公共事务管理职能, 同时村委会也可作为集体资产所有权代表, 对集体资产的经营管理行使监督权。由集体资产公司作为集体股代理人, 承担集体资产的经营管理职能。这一制度设计可以防止村委会利用多重身份叠加形成的实际控制权为个人或团体寻租, 进而损害委托人即农民个人股东利益的行为。
(2) 在股东权利配置上, 有倾向性地向农民个人股股东配置权利, 真正改变集体股独大的股权结构格局。强化农民个人股股东集体土地流转的主导运营权, 使个人股东拥有相应的实质控制权, 保证个人股东中隐名股东的利益, 形成农民个人股东对控制股东的有效制衡机制, 以提升各级委托人及委托代理链的有效性。
(3) 建立合理的集体资产公司股权退出机制。目前集体资产公司通常采用股东持有股份在限定范围内有条件转让的做法。这种做法虽然没能通过市场的流动性来弥补农民个人股东控制权的缺失, 但却是当前体制下对农民股东利益保护的现实选择。因为在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 土地作为农民最重要的财产决定了当股份转让没有限制时, 外来资本的入侵很可能使农民面临另一种既失去股权、又失去土地的更为严重的情况。此时, 如何从制度设计与创新层面保护农民个人股东利益的退出权就成为集体资产经管理公司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4) 在管理者的选聘上, 避免控制股东与管理者或债权人与管理者身份的重合, 真正运用市场竞争机制选聘管理者, 以保证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同时满足管理者控制权收益的激励, 对管理者实行薪金、福利和发展空间等多元化激励方式和有效的监督机制, 以降低代理成本。
(5) 完善集体资产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保护农民个人股股东的知情权, 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加剧的代理问题。
五、结论
通过研究发现, 简单集体资产经营公司封闭型的委托代理关系中, 村委会同时集政府代理人、公共事务管理人、公司实际控制股东 (集体股代理人) 、公司管理者四重身份于一身。四重身份的叠加尤其是行政权力与财产权利的叠加使村委会在公司中的实际控制权虽源于集体股所有权却远远大于所有权。结果导致村委会可能会以农民个人股东利益为代价去追求自身的控制权收益。而复杂集体资产公司开放型的委托代理关系中, 委托代理链条的延伸与传导机制的无效、债权人和集体资产最终管理者身份的重合, 则使全体股东成为身兼双重身份的债权人侵害与掠夺的对象。
在这种情况下, 作为体现公司价值取向的理财目标实际上承载着一项重要功能:即如何在理财导向层面引导各级决策者对集体资产公司全体股东利益保护与协调的关注。“全体股东利益最大化”由于能涵盖对全体股东利益的保护、各股东集团利益的协调平衡及农民股东在土地权利上的特殊要求而成为集体资产公司理财目标的最佳选择。这一理财目标的实现需要借助于相应的制度安排与创新。
参考文献
[1][6]刘志远, 李海英.理财目标、股东权利配置与投资者保护[J].会计研究, 2010, (07) .
[2]Berle Adolf, Gardiner Means.The ModernCorporation and Property[M].New York:MacMillam, 1932.
[3][12]Michael C.Jensen, William H.Meckling.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Ownership Structure[J].Th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76, (03) .
[4]Andrel Shleifer, Robert W.Vishny.A Survey ofCorporate Governance[J].The Journal of Finance, 1997, (07) .
[5]Stun Claessens, Simeon Djankov, Joseph P.H.Fan, and Larry H.P.Lang.Disentangling the Incentive andEntrenchment Effects of Large Shareholdings[J].The Journalof Finance, 2002, (12) .
[7][10][14]陈剑波.农地制度:所有权问题还是委托—代理问题[J].经济研究, 2006, (07) .
[8]董国礼, 李里, 任纪萍.产权代理分析下的土地流转模式及经济绩效[J].社会学研究, 2009, (01) .
[9]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综合课题组.还权赋能:奠定长期发展的可靠基础——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改革实践的调查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11]贺雪峰.地权的逻辑——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向何处去[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0.
[13]张庆君.关于农村金融创新中土地抵押贷款模式的思考[J].农村经济, 2010, (11) .
国有资产委托管理协议 篇8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所在评估机构曾出现过这样一起评估纠纷,评估机构接受当地法院委托对一宗土地进行评估,评估目的是因为一起民事案件,为法院拍卖该宗土地提供价值依据。评估机构接受委托后,法院提供了包括土地使用证在内的该宗土地的相关資料,评估机构也进行了现场勘查。由于该宗土地系法院强制执行,受客观条件限制评估机构未能与土地使用权人进行接触。评估机构根据评估程序估算了该宗土地的价值,出具了评估报告。法院委托拍卖机构对该宗土地进行了拍卖。拍卖过后,该宗土地的原占有人以未经过产权人同意对其資产进行评估为由将评估机构上告到主管部门。
由此产生一个问题,在评估机构从事資产评估业务中,如果出现评估对象权属方和评估业务委托方不一致的情况,评估机构如何开展评估业务。
二、评估业务有关当事方
评估机构从事评估业务所涉及的有关当事方基本为评估方、委托方、資产占有方和评估报告使用方。
评估方为评估机构、注册資产评估师及其工作人员;委托方是委托评估方进行資产评估的机构或个人;评估方与委托方是评估业务中关键的当事双方,在委托方与评估方签订了评估业务约定书后,資产评估业务方可按程序执行,评估业务约定书是评估业务得以执行的重要行为依据。
评估对象的資产占有方一般情况下是评估对象的权属方,这里的权属方,可能是机构,也可能是个人。评估对象的資产占有方与评估对象的权属方基本上是重合的,但也有特殊情况,使得评估对象的資产占有方与评估对象的权属方发生分离。如法院根据法律规定对有关資产进行查封,依据法定程序对该项資产进行处置。此时该项資产的实际占用方和其权属方发生分离。
评估报告使用方的外延非常宽泛,有确指的使用方,也有潜在的使用方。
三、评估委托风险分析
对于评估业务各方关系相对简单的业务而言,评估的委托方与评估对象的权属方及评估資产的占用方往往是重合的。在这种情况下注册資产评估师所面对的评估业务当事方相对简化,评估业务所涉及的委托风险较小,但注册資产评估师仍需对评估資产的权属进行关注,评估基本准则第二十四条规定,注册資产评估师执行資产评估业务,应当关注评估对象的法律权属,并在评估报告中对评估对象法律权属及其证明資料来源予以必要说明。注册資产评估师不得对评估对象的法律权属提供保证。
评估准则要求注册資产评估师在接受委托时,对评估資产的权属性把握两点,关注与不保证。
在当前注册資产评估师中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根据评估基本准则,注册資产评估师不须对评估对象的权属提供保证,仅对评估结论的合理性承担责任,即資产评估师只需对评估对象在评估基准日特定目的下的价值承担责任。在这种观点下,注册資产评估师往往淡化对评估对象权属的关注。如果注册資产评估师淡化对评估对象权属的关注,会存在评估风险,评估风险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评估程序的法律风险,一方面是评估结论的质量风险。
四、评估委托合规性
从评估程序而言,涉及到当前資产评估业务委托的合规性探讨。在《資产评估准则-业务约定书》中对签约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了细致全面的表述。在该准则中对评估方的資格有明确规定,评估机构应当具有与所承接评估业务相适应的评估資格,但未对评估业务的另一方即委托方的資格做出明确规定。
由于评估委托方的不确定性与广泛性,使得在评估准则中无法对评估委托方的資格进行相关约定。但由于评估业务的特殊性,注册資产评估师应当正确把握评估业务委托方与评估对象权属方的关系,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注册資产评估师如何把握评估业务委托方与评估对象权属方的关系,是应当引起注册資产评估师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在当前相关评估规定中,没有对评估业务委托方与评估对象权属方关系的明确表述,这就引申出本文案例所带给注册資产评估师的思考,即在评估对象权属方不知情的情况下,注册資产评估师是否可以接受委托进行資产评估业务。
很显然在评估对象权属方和评估业务委托方分离的情形下,注册資产评估师如果知晓评估对象权属方对评估业务并不知情,评估师接受该项评估业务是存在风险的。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核心内容,即在上述情形下,评估业务的风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注册資产评估师如何评判风险并做出正确的选择。
该项评估业务的评估风险首先来自于该项评估业务委托的合规性,虽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但原则上评估师对评估对象进行评估是应得到评估对象权属方认可的。如果评估业务未得到评估对象权属方的认可,在评估程序上注册資产评估师将无法取得資产占有方的承诺函,在这种情况下,注册資产评估师接受委托进行评估业务就存在很大的法律隐患,会给注册資产评估师带来风险。
回到本文探讨的评估案例,在是否接受委托出具评估报告时,评估机构内部进行了充分的探讨。最终的意见是接受委托,出具评估报告,其理由如下:
该项业务是由法院进行委托,法院提供了判决书、查封证明,该项資产的权属方虽然在名义上是产权人,但資产的实际占有方实际是法院,法院在依法履行公务。
在这里出现评估对象权属方与评估对象資产实际占有方的分离。评估机构最终接受委托出具了评估报告,注册資产评估师在資产评估报告重大事项说明中对该事项进行了充分的披露。主管部门对该项评估业务进行了充分的了解后,做出了正确的处理意见。
五、小结
通过该案例得出以下总结:
1.注册資产评估师在从事資产评估业务中,对委托方的資格应当进行必要的审查,以确定其是否具有委托資格,即对评估业务的行为依据进行必要的审查。对不能明确提供行为依据的委托方应审慎对待,对委托方不要求注册資产评估师在评估报告中注明评估目的的评估业务应谨慎承接。
2.在评估行为依据充分、评估目的明确的情况下,注册資产评估师应对评估对象的权属进行充分的关注,对不能提供权属证明的评估业务应谨慎处理,避免给有不良动机的人以可乘之机。
3.注册資产评估师在对评估对象权属进行充分关注后,如果資产评估委托方与评估对象权属方发生分离,注册資产评估师在承接业务时应取得資产评估委托方和评估对象权属方的有关承诺。
以上是注册資产评估师在承接评估业务时应把握的一般性原则。但是当遇到資产评估委托方和评估对象权属方发生分离,注册資产评估师又无法与评估对象权属方沟通的情况下,注册資产评估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不能得到评估对象权属方相关承诺的评估业务,评估机构应尽量回避。
(2)如果是公检法等部门根据法定程序处置有关資产时委托评估机构进行评估,评估机构应尽量与评估对象权属方取得沟通,如因客观条件限制,不能履行有关评估程序,评估机构应要求公检法等部门提供对该项資产处置的有效依据。如果公检法等部门可以提供对评估对象占有及处置的有效依据,评估机构可谨慎接受委托。
(3)评估机构接受上述评估业务,出具資产评估报告时,应在评估报告重大事项说明中对该事项作出清楚、充分的披露。
【国有资产委托管理协议】推荐阅读:
委托资产管理协议05-11
资产委托经营管理协议11-17
《企业国有资产法》与国有资产运营管理12-02
资产评估委托协议书12-04
国有资产管理问题07-31
水利国有资产管理08-28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09-09
国有资产管理核算09-10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05-25
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