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流失管理层

2024-09-28

国有资产流失管理层(精选12篇)

国有资产流失管理层 篇1

摘要: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 对于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提高高校办学质量和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当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剖析, 并提出了科学管理, 健全对高校国有资产的约束机制和提高使用效率的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国有资产,高校,管理

高校国有资产是整个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我国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目标的实施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 政府对教育投资的力度也逐年加大, 高校的国有资产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很大改善。管好、用好高校的国有资产, 对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浪费, 增强办学能力, 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如何健全对高校国有资产的约束机制, 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 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一、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现状

(一) 没有健全的管理机构和完善的管理制度, 缺乏完整的管理体系

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原则是统一核算、归类分口管理。目前不少高校大多采用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 即多个部门分头管理:仪器设备一般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房产部门管理房屋、家具, 图书馆管理图书杂志, 财务部门负责资产价值核算;校办企业资产一般由企业自行管理;专利、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归高校科研机构管理。从表面上看, 这些部门都在管理, 实际上却没有一个部门对国有资产统筹负责。这种管理体制必然造成国有资产管理的混乱, 使学校不能以统一标准全面衡量和整合国有资产资源。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 以致部门之间分工不明确, 缺乏沟通与协调。部分高校因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验收、处置责任不清, 长期以来未对国有资产进行清查、盘点, 最终导致家底不清、帐实不符、帐外资产多、资产随意处置、浪费, 为国有资产的流失开了方便之门。

(二) 资产的建设和配置缺乏计划和论证

计划和论证是资产管理的工作之首, 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必须加强资产建设和配置的计划和论证。在国有资产多头管理的高校, 各管理部门站在各自的立场, 带着或多或少的部门功利色彩, 对资产的建设和配置提出计划上报学校, 最终由学校决定投资决策, 缺乏统筹规划和系统论证, 或因其管理不到位而使计划和论证工作流于形式。

(三) 忽视无形资产的管理和利用

高校人才云集, 高新技术集中, 无形资产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是学校持续办学的重要资源, 但长期以来, 高校普遍存在的“重有形, 轻无形”观念, 使许多高校缺乏对无形资产的认识, 因而高校在大量创造无形资产的同时, 而又普遍忽视了它的客观存在, 忽视了无形资产的管理, 购入的无形资产在验收、使用、报废等一系列环节上很难管理。对无形资产管理意识的淡薄, 大部分高校没有建立起系统的无形资产管理规章制度,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对无形资产的管理没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忽视对无形资产的开发、利用, 同时, 一些高校管理者缺乏市场观念和价值观念, 对科研成果的时效性以及科研成果转化的急迫性认识不够, 不重视无形资产的及时利用, 从而造成了大量的无形资产流失和浪费。

(四) 校办产业经营不规范, 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许多校办产业长期占用学校固定资产, 未能及时履行必要的财产划转手续, 学校也未对外投资, 产权不清, 经营性资产与非经营性资产核算不清, 国有资产流失严重。校办产业初期依靠政府优惠的税收政策、学校自身的科研优势及资金支持, 规模发展扩大后, 一些问题也就显现出来。有些经营者认为现在资产是企业自己创造的, 与学校关系不大, 从而在经营过程中, 随意减少承包款额, 拒交学校应得利润;学校对企业承担无限责任, 有的校办企业搞赤字经营, 靠学校担保的贷款发工资及应付各种开支, 当债权人通过法律讨还欠款时都是将学校告上法庭, 法院则直接将欠款在学校的帐户中划走了事, 这样一些不合理的亏损、支出、费用最终转嫁到学校身上使学校国有资产蒙受损失。

(五) 综合利用率低, 缺少资产使用效益的评估体系

受政府办学体制的影响, 很多高校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至今仍局限于资产账面管理, 对资产使用效益缺乏必要的评估。部分高校对教学、科研所占用的资产使用没有进行完全成本核算, 加之管理人员基本素质不高, 理论基础薄弱, 没有制定具体的资产成本核算及计提折旧的实施办法, 同时没有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对闲置资产漠不关心, 使国家花钱购置的教学、科研设备形同部门的私有财产, 甚至局限于个别人来使用, 造成高投资、低效益的现象。因此, 如何把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系统化、理论化, 做到物尽其用, 优化资源配置, 发挥资产的最大使用效益, 是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大发展时期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构建科学的高校资产管理体系

(一) 理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加强国有资产制度建设

各高校应从实际出发, 建立高效统一的资产管理机构, 按照“统一口径, 归口管理, 分级负责, 责任到人”的总原则实行。在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统一领导下, 按照分级管理的模式开展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国资机构在管理实践中, 不断积累资产管理的经验, 改进管理工作, 提高资产管理的水平, 从体制上改变高校国有资产多头管理的混乱局面。高校应根据国家的政策法规制定学校国有资产管理规章制度, 使国有资产管理目标、任务、责任明确, 管理有章可循, 规范有序、科学高效, 需要健全完善的制度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的登记、验收、领发、使用及损坏赔偿的管理制度, 固定资产报废、报损、有偿转让和变卖的资产处置的管理规定, 无形资产管理制度, 闲置资产调剂管理规定等。高校还应结合学校自身特点, 建立一个能确保国有资产合理有效、节约使用的管理体系, 在明晰产权关系的基础上, 坚持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原则, 实现国家统一所有, 分级监管, 还应根据国家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条例法规制定相应实施细则, 对国有资产的购置、使用、调拨、处置要有比较详尽的、可操作性的制度规范,

(二) 明确责任, 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

统一思想认识, 转变观念。各高校应将国有资产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工作目标, 领导要亲自抓, 树立资产效益的意识, 强化国有资产管理, 建立国有资产即自己的资产, 真正健全与落实每一物都有人管理, 有人负责, 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建立资产保值增值机制, 为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 必须从制度上明确资产使用者的责、权、利关系, 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 应当把部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纳入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 建立健全管理机构, 配备合理管理人才, 在资产管理人员组成上不仅要有行政管理人员, 还应有财务审计、工程技术等人员, 各二级单位还要确定兼职的资产管理人员, 建立一支有专业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国有资产管理队伍, 把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日常工作纳入正常高效轨道。

(三) 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

探索可行的绩效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 以规范和约束使用单位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使用, 从而提高资产使用率, 并保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学校应当建立国有资产监督与责任体系, 各院系、研究所、职能机构乃至课题组确定资产管理使用负责人, 应同代表学校行使国有资产管理权的资产管理处签订资产使用及管理责任书。责任书中, 应明确规定设备完好率、设备利用率等综合性考核指标及使用单位的责任和义务, 如对使用资产进行安全保护, 维修保养, 并在其发生闲置、报废、丢失、损坏等情况时, 及时报告资产管理处进行分析处理等。根据年末资产清查及绩效评价考核结果, 给予资产收益率和利用率高, 资产闲置率低的, 本年度内无资产遗失损毁现象, 资产清查时组织有序、认真负责, 资产日常管理工作表现突出的单位给予精神和一定比例的物质奖励, 而对于考核结果不合格、无故损毁学校资产或因保管不善被抢被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一定比例的处罚。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 提高资产的管理水平, 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

(四) 对高校国有资产实施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建立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平台, 将学校资产的相关信息在科学分类基础上纳入管理系统, 利用校园网实现网络化管理。采用网络版的国有资产管理系统, 对资产进行从购置到报废整个周期的全程动态管理, 实时记录国有资产的增减、调配等变化情况, 及时掌握国有资产的采购、使用、处置以及结存等具体情况。学校领导可从管理系统全面了解学校资产状况, 以确定投资方向或调整资产分布结构, 各使用部门可在各自权限内直接访问管理系统, 实现网上资产数据的申报、增加、调动、查询、核对、修改、处置等申请手续, 实时记录资产变动, 实现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各使用单位间及时对账、汇总功能。充分利用现有仪器设备, 避免资产重复购置, 实现资产的合理流动、资源共享。为学校领导决策提供参考资料, 使国有资产管理具有更深的管理层次、更全的管理方法, 产生更大的效益。这是高校进行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标志。

(五) 发挥审计监督在国有资产管理中的作用

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的审计监督, 保护高校资产的安全完整, 维护高校的合法权益, 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促进教学、科研、产业的健康发展, 是高校内部审计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高校的经济活动日趋频繁, 在创办“三产”、出租联营、股份合作等环节中, 难免会发生资产转移行为。这就要求高校对出资的国有资产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评估。分清来源, 理顺产权关系, 明确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责、权、利。学校提供给产业作经营场所的房屋、土地等大都是无偿拨给的, 因此, 要按规定程序对其价值进行评估, 加强对经营性资产的监管, 对投资、入股、合资、联营的企业, 要切实行使股东、董事和监事的权利, 依法定期检查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活动。审计机构要认真履行职责, 代表高校行使监督管理权、投资和收益权、资产处置权, 充分保障高校国有资产的合理利用, 以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总之,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随着科技的发展, 管理模式也必须不断改善, 不断地追求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 只有对高校资产进行更深层次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只有不断地探索新规律、创造新方法, 充分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 才能确保国有资产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更好地长期为高校发展服务, 提高高校资产管理水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使国有资产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韩云珍.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J].理工高教研究, 2006, (1) .

[2]曹元坤.从制度结构看创设式制度变迁与移植式制度变迁[J].理论经济学, 1997, (5) :85.

[3]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 2006-06-07.

国有资产流失管理层 篇2

从宏观上来看,影响着国民经济的“供血”功能,动摇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从微观上来看,将影响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使国有企业的发展严重缺乏后劲。

因此,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已成为当务之急。

探索新的思路,堵塞各种漏洞,防范国有资产流失势在必行。

关键词:国有资产;国有资产流失;对策

一、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及表现形式

(一)企业实行股份制等改造中的国有资本流失。

主要表现在:股份制企业设立时,对国有资产本不评估、低评估或低价折股,以无偿或低价的形式设置内部职工股:分配股利时,国家股与其它股同股不同利,国家股分得的股利总是低于个人股或法人股分得的股利;对国家股不送股、不配股,或者虽然配股,但由于国有股持有者因缺乏资金无力认购时,把国家股的配股额度以远远低于市场溢价水平,转让给非关于单位和个人:大量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并没有折价入股,但仍被无偿占用。

(二)国有资产产权关系不明确,在产权交易行为不规范造成的国有资本流失。

主要表现在:一些中小企业在拍卖、兼并、破产过程中,低价将国有资产卖给外商、个人或集体企业;在处理闲置资产时,不按国家规定进行评估,擅自将资产按低于市场价格处理给个人或其它单位;土地出让过程中,过多采用协议出让方式,地价过低,造成大量的土地收益流失。

在企业改制中,国有资产流失一些企业在实行股份制操作中的不规范,造成了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其现象为:将国有资产低估或不进行评估就低价入股;将公有资产按比例送给个人;在红利分配时,国家股、集体股、个人股同股不同利;以搞股份制名义,按股分红,利率高于国家规定等。

(三)监督不力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

政府监督不到位,社会公众监督缺乏力度,企业监督流于形式,执法体制改革滞后。

(四)无形资产、土地不入账时至今日,很多企业的无形资产尚未估计入账,企业的权益无从体现,商标、专利权、专利等无形资产流失于账外。

自然资源未纳入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土地未被列入固定资产,频频被蚕食侵占,招商引资不作价,流失严重。

(五)国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经营不善或管理弱化造成国有资本流失。

主要表现在:由于投资失误、盲目购置、重复引进、维护保养不善、技术标准提高和关停并转等原因,造成技术设备大量闲置和提前报废;库存原材料与积压商品的削价、盘亏、毁损损失严重;专项资金超支挂帐数额连年增长;对部分收入和资产不入帐,形成帐外资产;在境外用国有资产以个人名义注册公司或实体。

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

1 建立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制,理顺国有资产管理体系。

一是建立科学的、可量度的国有资产经营责任指标体系,由企业的产品成本、产品质量、产品销售收入和实现利税等主要内容组成。

二是建立一个国有资产经营责任目标的确定方法体系,运用具体指标实行逐步考核的方法。

三是建立一个确定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制指标体系的规范化工作程序,在认真进行清产核算、摸清家底的基础上、确定目标,并由企业主管部门与企业签订国有资产经营目标责任状,并报同级计委、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四是建立一个严格、合理的国有资产目标考核及奖惩方法体系。

以所列国有资产经营目标的诸项主要内容为依据,到期由上述诸部门共同组成考核组,对责任人进行严格、科学的考核。

2 强化资产管理部门的.监督、审核、查处机制。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企业负有指导、督查责任。

明确国资管理部门和企业领导的责任,对失职、渎职者要严格依法追究其民事、行政、刑事责任。

加强审计力度,对企业的不法行为进行曝光、披露,通过“审计风暴”进行严厉的打击,依靠社会公众实行舆论监督。

其次,强化国企的内部监督,如国企监事会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应健全且有效运转,不能让内部监督流于形式。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监督改制企业的清产核资,加强对资产评估机构的管理,严格审查评估机构资格,核查评估结果,保证评估质量。

对改制企业中发生的国有资产流失案件,要协同有关部门进行查处,坚决杜绝企业改制中人为因素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

3 建立与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

首先,应建立产权管理的法律责任制度。

当前,要加速制定维护国有资产权益的有关法规,通过建立法规责任制度,明确企业的责任,规范企业的行为。

其次,通过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进行监督。

再次,强化企业民主监督机制,充分发挥职代会作用,职代会要把资产保值与增值列入重要的议事内容,并通过选举参加监事会与资产管理委员会的代表,参与企业重大决策与监督活动,逐步创造条件实行民主选举厂长,以便强化对其经营活动的民主监督,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4 建立企业内部产权制度,明晰产权关系。

对国有资产进行登记、记录、实行国有资产增加、减少的报批制度。

如果企业内部单位实行独立核算,应对其占用的国有资产进行登记,按其占有国有资产的数量收取占用费,同时,审查国有资产的保值增情况。

5 建立有关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财务指标考核体系。

企业要将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的自查结果及时报送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定。

重点抽查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根据年度考核与任期考核结果,兑现奖惩。

对经营完成国有资产增值考核指标的,予以奖励,没有完成资产增值考核指标则予以处罚,并终止、取消其终身经营国有资产的资格;对以弄虚作假或其他不正当手段,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者,必须坚决追究经营者的责任,除令其赔偿外,给予行政处分或追究刑事责任。

国有资产流失既有显而易见的原因,也有深层次的原因,但笔者认为国家权益缺位才是国有资产流失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国有资产出资人监管不到位,受托管理人管理不到位是造成流失的最关键因素。

如果国家权益能够得到及时的保护,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就可以得到较为迅速和妥善的解决。

因此,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应从根本上探讨如何解决国家权益缺位的问题,而这项工作对于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和管理人来说任重道远。

可喜的是,国家已经意识到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国有资产流失管理层 篇3

【关键词】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监管;改革

一、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基本概念

国有资产流失是指国有资产的出资者、管理者、经营者,因主观故意或过失,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国有资产流失主要分为五个方面:一是国企改制过程中,有些企业的转让卖出没有经过法定程序,暗箱操作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二是改革过程当中有些企业逐步把一些优质的国有资产分离到副业中去,主业的管理人员在副业参股甚至控股。这不仅是资产流失问题,更是一个腐败问题;三是有些效益很好的国有企业的领导利用亲朋好友成立民营企业,将大量产出高效益的业务转包给民营企业,自己从中获利;四是国企内部分配不公,损失浪费严重;五是非经济类国有资产,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财政补贴流失问题。

国有企业资产流失一直以来是国企改革的一个重点。十八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新一轮以混合所有制为方向的国企改革的序幕。每个改革者都明白,这场国家鼓励积极探索的改革,有一个底线不能突破,那就是国有企业资产流失。我国当前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现象十分突出,不仅对国民经济基础和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危害,而且成为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消极因素。

二、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原因

1.国企治理结构的不完善

我国国有企业中国家控股比重过大,给公司治理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目前我国无论是原有国有企业的改制还是创立新的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其国有资产占据各类公司资产的绝大多数。因此,国有企业资产流失存在着很大的隐患。如何避免国有企业资产流失,一直备受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基本政策已明确。相关学者也积极强调国企治理的公开透明性。

2.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

自我国2009年开始施行的《企业国有资产法》后,国有企业资产流失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我国在这一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旧还不健全。一方面,在民营企业寻求进入市场并得到充分发展的市场机会时,现行的法律法规没有相应的诉讼,或是寻求救应的赔偿机制。另一方面,产权相关法规的不完善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国有企业资产流失。产权不清晰是在存量上,而增量上是清晰的。民营企业进入国有企业,在进入时就要界定清楚产权,进入之后占比多少,按创造收益来分红。没有改制的国有企业或正在改制的国有企业,吸引民营资本进入,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在法律不健全情况下,或涉及国有资产流失。

3.监管制度的不健全

由于我国相应监管缺失等因素,各地频繁出现了国有资产流失的案例。通过在股份制改革、拍卖和产权交易中恶意低估国有资产价值或采取假破产、假合资等方式,一些国有资产流入了个人的口袋,成为了私有财产等。国资委作为国有企业的重要监督机构,在国有企业资产流失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 然而,由于各地形势不同,涉及到的问题也各不相同,如面临垄断行业企业时就涉及到结构重组产权流动、民营参股比例等一系列问题。再如华北地区山东、山西以资源为主,其煤炭、钢铁企业较多,相对来说改革方案不是很放得开,有很多问题解决不了,还需要等待总方案出台之后才会有进一步的动作。这些对监管就形成了一定阻力。

4.国企管理者价值观的偏离

国有企业在规模与政策的影响下,具有一定的优势,往往导致其管理者沉溺于国有带来的好处,而忘记自己的责任,从而使大量资产无故流失。以轰动一时的马钢裕远案件为例,正是由于马钢股份的相关管理人员对各种反常情况选择了视而不见,让内控制度形同虚设,纵容裕远物流的行为,才使得国有资产遭受了重大损失。公开信息显示,2013年以来,已有涉及中石油、中国出版集团、华润集团等在内的数十名国企高管“落马”,由此牵出的国资流失触目惊心。2008年至2013年,河北钢铁集团国有资产流失额在4.2亿至5.6亿元。

三、防止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对策

1.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

随着新一轮国企改革正在各地区加速试点推进,业界期盼的深化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及配套实施细则也正孕育成型。国资改革只要“火候”掌控得当,不仅能从根本上增强国企的发展后劲,还可以激发整体国民经济的活力。

国资改革切不能在急风骤雨式的推进中,成为个别实权人士的“摇钱树”,成为国外资本大鳄和民间暴发户用来倒腾的“份子钱”。顺应经济形势的要求把国资改革推进,达到国企做大做强做精的目标,同时又切断滋生腐败的各种利益链条,这就需要各级管理层自上而下出台有效措施根治资产流失痼疾。一方面,坚持国资改革只与从事实体经济的单位与个人打交道,做到改革中、改革后要确保国企从事实体经济的原则不动摇,尤其是在签订股份转让、变更协议时要明确受让方必须从事实体项目,一旦违反政府可以无偿收回转让股份,受让方支付的所有费用归为国有,协议自动终止。另一方面,坚持国资改革中企业经营只能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进行转型升级,不可在改革后让企业从事损害环境和人们健康的新项目,导致新增“三高”企业死灰复燃。

2.充分发挥制度的引导作用

为了从制度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就开始培育和发展产权交易市场,经历30年的发展,产权市场已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并购重组重要的市场平台。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此有很清晰的认识,会上通过的决定不仅指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且突破了原来的界限,在强调公有财产不可侵犯的同时,后面又加了一句“私有财产同样不可侵犯”。显然在混合所有制成为了市场经济改革的方向后,如何从法律角度保障各参与方的产权权益、明确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法律地位成了当务之急。必要时,国有产权和非国有产权神圣不可侵犯可以写进宪法。

3.加强监督管理的力度

国企分类和监管办法不需要统一标准,也不可能有统一标准,只要贴合地方实际、有利于国企发展和国资保值增值,就是好的分类和监管办法。国有企业的性质各不相同,公益性和自然垄断国企监管的思路要有区别。另外,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必须坚持程序的公开性和合法性,完善市场定价机制,尊重市场定价权,鼓励国有企业成为上市公司。

国资委等政府部门作为利益主体,应当成为规则的制定者和监管者,而非直接参与者,着力解决法规制度建设滞后问题,确保监管工作不留盲区、不留死角。除此之外,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也需要让人民群众参与监督。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可设立国企改革举报电话、信箱、网站等,积极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关于国企改革中失职、渎职、腐败等行为的举报。对于群众举报的国有资产流失线索,要积极查处并向社会公开通报;对于侵吞国有资产的人及行为,要坚决查处、严厉惩治。保持国有企业反腐败的高压态势,加强对关口岗位的监督力度,可有效规避国资流失的风险。

4.完善管理人的权利设置

在推进以混合所有制为基本方向的国企改革中,必须坚持公开透明,分类稳步推进,避免少数人在瓜分国有资产的盛宴中一夜暴富。要吸取上一轮国企改革中的经验教训,确保阳光公开操作,主动接受社会和职工监督。既要防止国资流失,又要防止“为什么只给他不给我”,还要防止“为什么我贵他便宜”。可设立由第三方专业人员及职工代表等组成的国企改制评估委员会作为“裁判员”,观察、监督国企改革的全过程。同时,赋予委员会“一票否决”的权利,从源头遏制国资流失。

四、结论

国有企业资产流失,是个携带着记忆伤痛的话题。新一轮混合所有制改革伊始,各种忧虑就开始涌现:民众和学者担心国有资产重蹈流失的覆辙;国企改革者忧虑自己被戴上私分国有资产罪;而民企负责人同样担心自己的资产被国有化。但新一轮改革还在深入进行中。通过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成果,此次国企改革将很大程度上解决国有企业资产流失问题。

参考文献:

[1]张薇.浅析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原因及防范对策[J].时代金融,2013(12)

国有资产流失管理层 篇4

1 我国中小型茶叶企业的经营情况

中小型茶叶企业主要指劳动力、劳动手段以及劳动对象集中程度比较低, 生产规模较小, 参与茶叶生产经营和产品贸易或是利用茶叶参与服务活动的独立性经营核算单位。我国的中小型茶叶企业的数量较多, 此类企业和其他中小型企业的一般性特点保持一致, 同时也有着自身的特点。[3]

一是生产劳动密集性特点, 中小型茶叶企业由于自身具备的技术装备程度较低, 产品成本中的劳动消耗比重较大。二是投资少见效快, 茶叶企业的劳动力较为密集, 能源消耗以及原材比较少, 对生态农业的发展可以产生促进作用, 实现对农业产品附加值的增加, 实现我国出口的进一步扩大, 有助于我国的外汇收入增加。三是较强的适应性, 中小型茶叶企业机构的结构较为精简, 可以产生比较快速的决策, 经营性质比较灵活, 企业可以结合市场的需要对自身的产品结构进行及时调整, 对经营策略的更加合理实行有效调整。[4]

但近几年来, 随着我国茶叶市场的萎靡, 中小型茶叶企业陆续出现了资产流失造成的经营不善的局面。很多茶叶企业尤其是小型茶叶企业由于资金链的断裂、产品积压和资金周转不灵等情况, 甚至出现了倒闭现象。湖南省以单一红茶为主的各种小型茶叶企业, 由于红茶的品质和味道不如云南等地区的大叶种植, 出现了农药残留等问题, 造成茶叶出口量的急速下降, 引发茶叶种植面积的不断萎缩, 茶叶产量出现不断下降。从相关统计中得知, 1999 年湖南茶园面积为7.4 万hm2, 产量为5.6 万t, 同1990 年比较两个方面的减小程度在23.1%和23.8%;且出口份额严重下降。在茶园面积不断萎缩、产量锐减、出口量急剧下滑的情况下, 不少乡镇企业生产的茶叶出现了内销无路的情况。在这些情况下, 乡村级别的茶厂将茶园划归与当地农民, 让其自己经营。由于缺乏栽培、加工和管理的不统一和不规范现象, 进一步加剧了茶园的荒废和败落。

2 我国中小型茶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缺陷

2.1 缺少茶叶知名品牌, 茶叶品质不高

当前, 我国的茶叶无性系良种种植面积仅为茶园总面积的20%, 由于群体品种萌发的不统一, 造成了茶园的管理采摘标准的不一致性, 且各个企业的加工标准无法实现统一, 进而出现了不一致的茶外形和内质;此外, 部分茶叶的加工企业在原料收购和质量等级检验环节中肆意降低标准, 严重缺乏科学量化手段。少数企业在制作中还会出现偷工减料和以次充好的情况, 造成了茶叶品质极速下滑, 造成了茶叶品质出现混乱现象, 为造假和仿假者提供了一定的机会。1998年10 月我国质量监督局联合茶叶质检部门, 针对北京和上海等地的七十多家茶叶销售企业实行了相关检测, 最终得出的检测结果为:我国茶叶的合格率仅为25.6%, 在销售中出现了各种不良的价格竞争, 对竞争双方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在笔者的调查结果中证实, 几家花茶企业一直认为价格的无序竞争是造成花茶价格低廉、企业利润低的主要原因, 并且在绿茶以及名优茶等内外销售市场中有着相同的问题。[5]

2.2 设备陈旧老化, 产品缺乏多样性

我国当前的茶叶生产中采用拣茶、匀堆机拼茶等技术和自动化设备的企业很少, 多数企业在生产中使用的设备仍旧为上世纪七十年代使用的陈旧设备, 设备存在严重的老化, 制作出的茶叶产品存在异位, 甚至不符合茶叶所具备的卫生标准。此外, 在茶树的栽培、采摘、贮藏以及运输等过程中, 相应的陈旧老化设备都会对茶叶的品质产生不良影响。据相关数据统计, 我国有着将近67000 家茶叶初制加工企业, 平均茶厂的加工量不到10 吨, 且生产的产品缺乏多样性, 其产品严重缺乏市场竞争力。

2.3 茶叶销售受阻, 销售网络管理不完善

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后, 我国的茶叶统购统销被放开, 茶叶企业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寻找客户。通常的做法是设立销售网点, 但是由于不少企业受到体制的制约, 即便设置了自身的销售网点, 但是由于权、责、利等的不明确, 导致营销人员缺乏积极性, 茶叶的销售受到了重重阻碍;此外, 还因为厂家的监督力度不够, 管理不严格, 导致个别销售点成为了假货进入市场的渠道, 严重毁坏了企业的形象, 破坏了产品的信誉。[6]

3 改善我国茶叶经营管理的具体策略

依据相关条件, 我国的茶叶产业经营发展主要对以下四个方面存在依赖, 一是茶园经营的规模化, 二是农民在参与中的组织化, 三是企业操作的规范化, 四是整个规章制度的合理化。

3.1 实现茶园经营的规模化

对于我国当前的茶园经营模式, 其规模优势的发展和家庭制的田间作业之间并不会存在较大的冲突。手工操作有着密集型、技术水平低下和生产资本匮乏等多方面的问题, 规模化经营属于有效的投入方式之一。以产业化经营为视角, 茶园的经营规模不再单纯属于对土地的集中化使用, 更多的是对市场组织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实现生产、加工、经营等的相互统一。针对当前的区域种植和生产特点, 若能够在管理中实现采摘、耕种、喷灌的机械化生产, 将会实现明显的规模经济, 进一步促进产业技术的升级。

3.2 调动农户组织化参与的积极性

我国农业长期处于效益低的状态, 无法实现对社会平均利益的获得。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为:一方面针对农业的劳动生产力较为低下, 农产品的总量以及质量的提升十分困难;此外, 农村的劳动力转移十分困难, 大部分劳动力都滞留在土地和农业生产环节, 造成了极为严重的资源浪费, 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的目的主要是, 利用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有机结合, 促进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协调和发展, 保证商品化生产、专业化和现代化目标;在生产、加工以及销售等一体化进程中, 有利于生产和加工等的资金和技术引进, 有效促进农产品的增值和增收, 提升经济效益, 在贸工农一体化中, 促进各个产业的结合, 对剩余劳动力进行转移, 扩大非农业产业规模, 开辟增收和增产的道路。[7]

对此, 要将千万个和小规模生产的农业以家庭经营为基础, 实现良好的组织, 提升农民和工商企业之间的抗衡能力, 并且提升其和政府对话的地位。依据国外经验, 提升农户组织化的措施为:以合作为目的, 在两者之间建立中介组织, 该组织需要具备非盈利和公共性特点, 参与选举的成员主要为农民和企业负责人, 或是在农户自愿组织的情况下成立协调和合作生产社等。农户具备的基本职责为:协调农户和企业之间的相互利益, 代表农户参与龙头企业的管理和监督;对农企双方的意见和要求进行相互反映。

3.3 建立龙头企业实现规范化运作

在产业化经营中, 农户和龙头企业双方都要将生产基地作为依托, 落实农产品基地的建设工作, 生产更好的适应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这样对农户和企业双方都十分有利, 并且可以保证双方都对农业资源实现利用, 保证两者的利益共享, 双方同样需要担负相同的责任。并且龙头企业在实行产业化经营中, 要建立更为有效的责任机制, 为农户的合理性获利提供保障, 维持产业化经营, 并实现其稳固和发展。

龙头企业要以中小企业为基础, 建立互惠互利共同致富和长远发展的利益目标, 对各个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进行考虑。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通过制定相应的机制, 保证利益的分配具有规范化和制度化特征。在制定利益分配制度中要针对利益分配和相应的付出等, 按照项目完整、准确、明确等目标实现各个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和利益等的清晰。在制定中要树立民主观念, 保证在充分协调和商议中认真听取农户和中小企业的意见;各个利益主体都要树立合约的履行意识, 严格按照合同办事, 制定相关的处罚条例, 避免出现各种违约行为。

3.4 打造茶叶知名品牌

中小茶企业可以针对该地区具有的种植优势, 强力打造产业品牌优势。针对优势产品制定严格的生产工艺和流程, 采取各种营销手段树立茶叶品牌, 为中小茶叶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保证茶叶种植、采摘、加工、包装等的标准化, 实现在出口贸易和国外品牌竞争中获得竞争实力。不同地区的中小茶企业可以相互实行联合, 共同协作, 在市场上占据稳固的销售地位。

4 小结

文章对当前我国的中小茶企业的经营现状进行分析, 阐述造成中小茶企业资产流失以及经营不善的主要原因。随后给出积极的改善对策。希望可以对中小茶企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摘要:对我国中小茶企业的资产流失原因和经营现状进行分析, 指出该类型企业中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进而在全新的经济形势下提出中小型茶企业需要在经营管理上进行实现扬长避短, 结合市场需求, 在基地建设、开发产品、企业联合、品牌创建、人才培养、市场竞争和宣传等方面需要作出的相应管理措施, 实现对企业资产的有效掌控, 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茶叶企业,经营管理,产品开发,资产流失

参考文献

[1]孟涛.安化黑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对策[J].福建茶叶, 2014, 36 (2) :44-45.

[2]田洪武.当前茶企业生产经营的问题与对策[J].福建茶叶, 2015, 37 (4) :47-49.

[3]汤鸣绍.中国茶叶贸易发展对策的思考[J].福建茶叶, 2015, 37 (1) :37-40.

[4]王海斌, 洪斌毅, 陈荣山, 等.世界茶叶产销状况及我国茶叶现状[J].福建茶叶, 2014, 36 (4) :5-6.

[5]彭虹.SPS措施对福建茶叶出口日本的影响及对策[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17 (6) :73-78.

[6]申美娟.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30:103-104.

[7]孙秀新, 耿丽敏, 纪志晴.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商贸, 2011, 11:75-76.

公车改革中如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篇5

(四)公车改革中如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公车改革后,除保留少数执法执勤等特殊专业用车以及组建公务用车租赁公司外,大量闲置车辆如何妥善处置,是一个重大而敏感的事情。在“车改”试点初期,个别单位曾经发生过由领导班子自己定价、内部转让的现象。结果一辆七八成新的轿车,以很低的价格转让给原来乘坐此车的领导。由此引起群众强烈不满,纷纷向上级纪委举报。

为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少数人以权谋私,各地普遍采取了两条措施:一是规定公车的评估定价,必须请有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来做,不允许由领导班子讨论定价。二是一律进行公开竞价拍卖,不允许搞内部协议转让、暗箱操作。

公开竞价转让有两种方式,一是向全社会拍卖,二是在党政机关内拍卖,但不允许在本单位内部进行。因为本单位范围太小,竞价不够充分;而且彼此熟悉,抹不开面子。试问如果领导举牌5万元,还有谁敢向领导叫板,继续叫价5.1万元?而在机关内公开拍卖则不同,由于参加的单位和人数众多(许多人几乎全家出动,甚至邀请亲朋好友前来参谋、助阵),彼此不一定认识,加上并非上下级隶属关系,举牌竞价时便少了许多顾忌。当然,向社会公开拍卖效果最好,值得提倡。其好处是透明度高,竞争充分,容易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好评,并使拍卖活动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如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向社会公开拍卖317辆公车,成交金额3337万元,成交价比起拍价提高了91%。但公务用车作为机关内部用车,主要功能是保障公务需要,公车改革也要考虑到这一因素。因此,有的地方考虑到公务员收入不高,马上购买新车经济压力比较大,而竞拍旧车时又难于与私营企业主、个体户竞争(笔者参加过多场公车拍卖会,的确有些老板对某类公车情有独钟,如原来财政局长、税务局长、工商局长乘坐的公车,竞价都非常激烈,有时旧车的成交价甚至超过新车的价格)。为了保证“车改”后不影响工作,尽量使公车拍卖后仍然在机关内运转使用,因而采取向全体机关工作人员竞价拍卖的方式,我认为也是可以的。这种做法既坚持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又兼顾了效率优先的原则。从实践效果来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是好的。

有人担心,拍卖公车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他们批评说,明明20万元买来的公车,才用了几年,就以十万八万的价格转让给私人,这难道不是国有资产流失吗?其实,他们不懂得,汽车是一种消耗性物资,非但不能保值增值(极少数古董老爷车除外),而且过了一定年限,只能淘汰报废,成为一堆废铁。而通过“车改”拍卖公车,不仅可以为国家一次性回收一大笔资金,并且今后每年还可以节省一笔养车和购买新车的费用。究竟哪种做法,才真正对保护国有资产有利呢?

国有资产流失之“殇” 篇6

《重案内幕》出版,有幸捧读书稿些许时日。作为一本纪实性的报告文学,作者运用大量翔实的资料、平铺的手法,为我们再现了身居要职却要“闻金起舞”的各色人等:梦想当上“最高法院院长”,却只是聪明一时的人物王杨,他“忽悠”了正局级国有公司领导干部“下水”,“忽悠”了女性为其“死别”,甚至“忽悠”了自己,利用自身精通法律的能力,规避法律满足私利;具有多年经营经验的老厂长许炳富,利用企业被兼并之机侵吞公款,一头栽倒在“金钱”面前;无独有偶,原北京证章厂厂长赵长春,“联络”律师、企业职工靠贪污公款共同“发家致富”;更有甚者,“豪赌镇长”张健白天坐镇一方大做“乡镇建设新构想”文章,夜晚“暗度陈仓”,用贪污和诈骗而来的千万元资金把自己变成“赌博狂人”;还有难得一见的女性搭档和谐者黄爱华、刘健红“沆瀣一气”,“小金库”成为自家提款机,隐匿伪造合同成为“家常便饭”……大量国有资产如滔滔洪水一般流失,恶意蚕食国有资产的官员、高管摇身一变成为身家亿万的财富新贵。纵使他们赚得个盆满钵满又如何?他们为一己私利,置国家公共利益于不顾,贪婪自私地侵蚀着原本属于国家的资产。应该在事业上蒸蒸日上、在家庭中阖家欢乐的官员、高管们最终因无法抑制自己的贪欲,进而被自己的贪欲所左右,走上了一条通往牢狱的漫漫不归路。

“权极一时”的人们上演着与国有资产“相容相生”的人间悲喜剧,殊不知,我们的检察官们,总能慧眼识浊!即使犯罪分子或巧设账目,或百般抵赖,甚至贿赂、威胁办案人员,但是,面对一起起背景复杂、手段隐蔽、犯罪人精心设计的案件,承办的检察官们在案情复杂、线索少、查证难的情况下,仍然坚持用自己的理性、严谨和敏锐,积极主动地查找案件线索,及时发现各类猖獗的犯罪案件,公正查处贪腐行为,最终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使案件真相大白,为挽回国有资产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检察官的心中,始终秉持这样一个信念:时刻捍卫法律尊严,不懈追求公平正义。为此,他们用辛勤的汗水默默地谱写着一曲又一曲秉公办案、执法为民的检察之歌。例如,作家海剑笔下的人物永光凭借着对检察事业的坚持和执著最终成功,但刚到不惑之年的他,也因专注于各类案情最终拖坏了自己的身体;而刚刚新婚的晓峰则因为案情的重大,不得不舍小家为大家,暂离自己的娇妻,将全部精力投身于检察事业。

当文字经历了神经元的传导一次次构成阅读者的景象浏览器,直觉让我惊异于作家海剑的词文达意之精准;而通过神经介质的咬合与咀嚼,真正第一次体察到主体思维者的彻痛与忧思。国有资产缘何流失?怎样流失的?十九条渠道如数家珍,缘由切中要害。我们仿佛看到忧心忡忡的作者,用手中的一支笔“庖丁解牛”,意即直逼邪恶之源,告诫那些贪腐之徒,只有体现为追求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才是人间正道。不然,“觊觎国资这块蛋糕的罪犯,再高明的犯罪也会被发现,最终难逃法律的制裁。”

作家海剑是深刻的。正如《中国作家》杂志副主编萧立军所言,“当一个国家在巨变中迅猛发展时,莺歌燕舞的社会不是乌托邦式的幻想,但是需要认识并逐步清除不和谐的因素。这正是海剑报告文学作品值得一读的地方。”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有资产流失“黑洞”不断显现。海剑的作品并没有仅仅以披露这些重大案件而告完结,而是用犀利的笔继续对其进行毫不留情的解剖。在书的前半部分,海剑对一个又一个手握权力者通过暗箱操作,把国有资产一步步变成私有财产,最终跌入腐败深渊的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不仅揭露了国有资产流失犯罪日益严重的现实,对预防官员贪腐行为起到了重要的警示作用;也建设性地提出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犯罪的多种对策,以期能有效加以遏制,并推动国有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在书的后半部分,海剑则用大量笔墨谈及境外国有资产的问题。当今谈国资“静静流淌”范围,少有人放眼国际间的国资范畴。笔者清晰地看到这一点,并指出,境外审计,亦是减少国有资产流失的最有效途径。

国有资产流失是个沉重的话题,《重案内幕》的出炉,让世人看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力发展的今天,如何破解国有资产流失的不可逆转性。一件件“雷同”的国资流失案中,违法者侵占巨额国有资产的犯罪行为背后,都有像模像样的合法性外衣做掩护……在一串串触目惊心的数字面前,我们看到“一把手”权力过大、官商勾结、随意担保、改制不规范、企业管理混乱、内部监督不力的症结……事当防微杜渐,不可长耳。“真的希望每個案子都能振聋发聩,每个案子都能发人深省”,这是作家海剑在后记中写下的一段话,自然亦是他写作此书的一大期望。同时笔者警醒我们,在预防官员贪污腐化,保障国有资产安全上,除了更加完善的制度、不断健全的法律,在“捍卫国有资产的队伍中有一支铁军,那就是我们办案一线的检察官们。他们的核心职责是一致的,彻查职务犯罪,维护国资安全”。

身为检察官,顿觉自豪感油然而生。吾辈需无愧肩头那份神圣的职责,以刚正清廉时刻维护法律的尊严!

国有资产在流失吗 篇7

大量文献从所有者和经营者构成的委托代理关系中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分析国有资产流失。“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是委托人—代理人关系,存在信息不对称情况。所有者要根据经营者的表现决定对经营者的奖惩以及如何管理,需掌握有关经营者的足够信息。但对于企业运营状况,经营者的行为并不能完全为所有者观察、监督。信息不对称使得所有者不能及时按照经营者所做的贡献来对经营者进行对等的激励,成为经营者不合作并实施违规行为的动机。”(韩喜平、丁天舒,2007)他们认为,违规概率与委托人监督管理成本成正相关,与委托人收益和代理人总收益成负相关;监管概率与代理人总收益成正相关,与委托人监管成本成负相关。违规总收益和监督管理收益越多,委托人监督管理成本越小,则代理人违规的概率越小;而监督管理成本越大,代理人违规的概率就越大。徐传谌(2007)综合分析了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其中国有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缺陷中细分了委托代理关系问题所产生的国有资产的流失,认为国有企业内部治理存在多重委托代理主体造成初始委托人虚置、代理环节成本增多、对最终代理人的监督努力消减甚至灭失,国有资产保值无从实现。另外,国有企业内部治理中间代理链条过长(由初始的政治关系,通过中间的行政关系,最后传递到经济关系),由于中国现行的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以及每个链中人具有的委托—代理双重角色,国有资产委托—代理关系的有效性很难得到保证。最后,他也认为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存在问题,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韩朝华(1995)以南昌市化工原料厂与美国PPG公司在白炭黑生产项目上的合资为案例,研究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的代理问题,揭示了国有资产流失的体制根源和政策原因。从实际的案例中推出国有经济体系中存在严重的代理问题,导致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和劣胜优败得逆选择后果。

从以上的文献可以看出,委托代理角度解释了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除此之外,其他文献还存在其他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分析。袁志刚(1995)讨论了国有资产流失的几个途径,主要有转轨时期资本市场不完备,对国有资产的原来价值和新增价值的评估缺乏客观标准,会出现利用资产评估的主观色彩实施对国有资产的侵吞。

二、博弈模型

本文中模型的参与者是代表不同的出资方,是不同所有者之间的博弈,假设不存在委托代理问题,所有的资方代表能够完全代表出资人管理的意图。本文所讨论的国有企业是产权改革后的吸收了非国有股份,但是国有股仍占绝对比重的公司。在现实中这样的公司绝多数属于央企行列,在这样的企业里,国有股方拥有绝对控制权,非国有股方不仅没有控制权而且因存在不同经济个体的占有而带来可能的集体行动的困境。这里假设非国有股方的集体行动没有困难,因为现实中的董事会是一个小集体,那么非国有股方也是一个团体,根据奥尔森的逻辑,这样的团体一般不会存在集体行动的困难。那么从以上可抽象出两个博弈中的行动人———国有股方和非国有股方。并且我们给出利润分配和成本是严格按照出资份额来确定的。

按照以上的说明,国有股方享受着公司盈利的大份额,而非国有股方只占较小份额,正如在第一部分所说,在这个国有企业中国有股和非国有股方是用契约相互约束的,但是现实中契约式不完全的。因为一个不确定世界里要在签约前准确预测所有可能的状态是不可能的,所以在不完全的区域内双方没有责任以及义务,这样这个范围就是双方的公共区域,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正是这个性质让奥尔森有小集体剥削大集体的论断,而在抽象出的两个参与者之间不是集体的问题,而是智猪博弈的问题。当然我们假设博弈是完全信息静态的博弈。股份公司中,股东承担着监督经理的职能,但股东中有大股东和小股东之分,他们从监督中得到的收益并不一样。监督经理需要搜集信息,花费时间。在监督成本相同的情况下,大股东从监督中得到的好处显然多于小股东。这里,大股东类似“大猪”,小股东类似“小猪”。(张维迎)

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下,我们只需要参与人、行动和支付来描述一个博弈。这里博弈的参与人是国有股方(G)和非国有股方(NG),在这个博弈中参与人的行动都只有两种可供选择,即A={行动,等待}。设企业的利润率m∈(0, 1),国有股比例t∈(1/2, 1),非国有股比例即为(1-t),企业的固定成本g>0,行动成本x>0,并且g>x。参与人的支付即可求出,令国有股方的利润份额Gm=(g+t) (m+1) t,非国有股方的利润份额NGm=(g+x) (m+1) (1-t)用战略式表述如下:

根据纳什均衡的定义,在上述博弈模型中存在两个纳什均衡 (1) (行动,等待)和(等待,行动)。定义F (m)=NGm-g (1-t),则F (g)是以利润率m为自变量的函数,且F′(m)>0,是对m增函数。

代入可得F (m′)>0则m>m′时[NGm-g (1-t)]>0

同理可得使[NGm-g (1-t)-x]为零的利润率点m′′=

且m>m′′时,[Gm-gt]>0

由上可知

三、均衡结论分析

在以上分析的纳什均衡点上,NG行动对G的最优选择是等待,并且G等待对NG的最优选择是行动;同样,NG等待对G的最优选择是行动,并且G行动对NG的最优选择是等待。所以在完全信息纯策略下博弈的结点必然在(NGa, Gw)和(NGw, Ga)。在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过程中,对外部非国有股份的引入是能使非国有股东预期未来的收益,并且我们假定在非国有股亏损的情况下,非国有股东能够完全无影响的退出。 (2) 假设可观察的利润率为m,在此基础上我们对现实中国有企业的利润率范围进行分析:

m′

0

m>m′′时,以上分析的两个均衡点都有可能发生,在这种情况下,两方有可能利用外部因素来影响博弈的均衡结果。例如,国有股方存在运用行政力量的可能迫使非国有股方做出有利于自身的决策;非国有股方利用交往的关系,重复博弈来维护自身的利益。结果是不确定的,但是国有资产会保值增值。

四、结论

至此,我们从另一个视角看到了对国有资产流失的分析。当m∈(m′,m′′)时,国有资产相对非国有资产减值,这表明国有企业的市场化加快;m∈(0, m′)时,国有资产出现流失,非国有资产保持增值;m>m′′时,国有资产处于保值增值状态。另外,本文对假设条件要求的比较严格,不符合现实的要求难免对结果有非正常的影响;该博弈模型是在完全信息下讨论的,而现实中博弈双方可能存在不对称的信息,这也是本文没有考虑之处;重复博弈是企业持续经营下的必然,本文没有分析重复博弈对均衡的影响,也是其不足之处。

摘要:在市场化的进程中国有资产出现流失的现象已屡见不鲜, 大量的文献以委托代理关系的视角对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作出了解释;从另一角度看, 国有企业不同所有者之间的博弈中存在搭便车的可能, 从而使国有企业利润率为正的情况下也存在流失的可能, 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认为, 在不完全契约的模糊责任范围内, 即使国有企业在盈利的情况下也可能存在国有资产的流失。

关键词: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流失,利润率

参考文献

[1]韩喜平, 丁天舒.国有资产流失的博弈分析[J].税务与经济, 2007, (5) .

[2]徐传谌, 孟繁颖.国有资产流失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 2007, (1) .

[3]韩朝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的代理问题——一个国有资产流失案例的启示[J].经济研究, 1995, (5) .

[4]袁志刚.关于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若干思考[J].经济研究, 1995, (4) .

[5]高德步, 吕致文.国有企业退出市场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2) .

[6]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7.

国有资产流失的防治 篇8

1 国有资产流失的概念和形式

国有资产流失就是指运用各种手段将国有产权、国有资产权益以及由此而产生出来的国有收益转化成非国有产权非国有资产权益和非国有收益, 或者以国有资产毁损、消失的形式形成的流失。对于国有资产流失, 要以发展的眼光来对待, 以市场的眼光来看待。

在我国, 国有资产流失的表现形式是复杂多样的, 具体说来, 国有资产的流失主要有如下几种渠道:

1.1 经营管理中的国有资产流失。

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国有资产流失占流失总量的70~80%, 在承包租赁、分立经营中, 不少承包者无限度地拼设备, 以国有企业元气大伤为代价进行谋利。国有资产运营效率低下, 使资产大量闲置, 资本价值得不到实现。企业决策失误、亏损严重, 资金大量流失。

1.2 评估、折股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

国有资产在转让中, 评估机构对入股的国有资产做出不公正、不合理的估价, 故意将国有资产低估, 使转让或出售的国有资产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国有企业利用产权变动之机低价转让、出售国有产权。将国有资产转为企业资产, 折合为企业法人股或者无偿分送内部职工股, 趁企业改革转制之机有意少计国家资本金, 低估或低价出售国有土地使用权和房产等, 利用产权重组之机损害国有资产。

1.3 股份制改造中的国有资产流失。

国企负责人在股份制改造中, 以合法的个人持股分红对国有资产进行侵蚀, 造成增值部分的国有资产流失到个人持股手中。国有企业在股份制改造、兼并、合并等经济活动中, 缺乏对无形资产 (商业秘密、商业信誉、特许经营权、土地使用权等) 有效评估和折价作股, 致使大量能带来巨大效益的无形资产不能入股。国有股运营中企业利用分红和送配股之机, 导致国有股比例下降, 从而侵害国有股权益。限制国有股流通上市, 造成国有股长期凝固不动, 失去保值增值机会, 使国有股权益受损等, 造成国有资产权益的间接流失。

1.4 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流失。

重复建设、盲目引进, 大量投资没有获得应有收益。在机电、轻纺和部分原材料加工领域:如彩电现有生产能力闲置50%;棉纺设施闲置1/3;全国生产铝型材料厂家230多家, 又从国外引进挤压机150多台, 设备利用率只有20%。许多建设项目的生产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或投资回报率过低, 固定资产存量的增长率远远低于投资的增长率。一些国有企业管理者进口设备及原料价格, 压低出口产品价格或将已淘汰的二手设备、粗制滥造的设备, 甚至已出口的国产设备改装后再销往我国等方式, 使国家蒙受巨大损失。

国有资产流失数量巨大, 触目惊心, 形形色色, 花样翻新, 举不胜举。上述所列现象只是千变万化流失现象的主要形式, 而不是所有形式, 目的在于使我们对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

2 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

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既有主观上的原因, 也有客观上的原因, 笔者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2.1 根本原因

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有许多原因, 其根本原因是国有资产产权主体缺位、管理体制不健全, 没有建立起对国有资产起约束和监督作用并促使国有资产有效运营的机制。国有资产中国家的所有者职能和社会的经济管理职能是合一的, 是按行业和行政区划来确定其经营管理机构的, 这使得国有资产的国家所有实际上是部门和地方所有, 从而使国有资产实际上处于无人负责的状态, 出现国有资产在改制等产权变动中严重流失的现象。我国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属于全民所有, 由于全体人民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所以就有国家来统一行使国有资产的经营。但是现在, 国有企业在运营的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依然在国家手里, 企业获得的只是所有权不完整的“企业法人财产权”。在这样情况下, 产权制度设计的缺陷导致了国有资产所有者和实际的经营者的权利义务配置的严重失衡。可以说, 国有资产的产权制度不清晰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根本原因。

2.2 操作层次的原因

具体有这几种情况: (1) 行政干预、行业垄断影响评估的客观公正性;比如国有企业利用产权变动之机低价转让、出售国有产权。 (2) 国有土地使用权等资产作价入股随意性强;国有企业改制时涉及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应当作价入股, 但出于资产利润率的考虑, 在具体工作中, 各地区对这一问题的处理带有一定的随意性, 折不折成股全从企业自身的利益等因素考虑。 (3) 保护无形资产的观念淡薄和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长期以来人们只重视有形资产的管理, 忽略了无形资产的价值造成国有无形资产大量流失。企业在创办过程中往往忽视对无形资产的计算, 或者是在产权转让过程中少计、漏计。与此同时, 外国抢注商标也造成我国名牌商标企业的巨大损失。如:日本注册了“同仁堂”商标、美国注册了“青岛啤酒”、韩国抢注了“竹叶青”酒等等, 使中国这些名牌企业在国外不能再用原有的商标, 再创声誉将付出极其漫长的时间代价与不可估量的经济代价。

3 国有资产流失的治理对策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很多。那么针对我国当前国有资产流失的表现形式以及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 对于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治理应采取如下对策:

3.1 明晰产权, 加强产权管理。

如前文所述, 国有资产产权制度的不清晰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根本性原因, 要防治国有资产流失目前应做以下工作:一是对国有企业进行全面的清产核资, 资金核实, 摸清家底。二是开展产权界定, 做好产权登记工作, 明确企业出资人和出资额, 建立企业资本金制度。三是对企业进行公司化改造, 企业应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建立董事会制度, 目的是确立企业法人财产权, 保障企业行使经营自主权, 使企业成为真正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四是明确厂长的责任权利, 发挥其重要作用, 在企业所有者 (股东) 、董事会 (监事会) 、以厂长为首的高级管理层之间形成一种科学合理的委托、代理和授权、制约机制, 保证企业行为体现所有者意志。

3.2 建立科学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

以前, 我国形成了国有资产的多头管理, 即中央、地方条块分割的管理方式, 造成了各部门、地区间的矛盾, 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因此, 建立一个有效的国有资产运营体制是遏制国有资产流失的关键措施。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新的管理体制的构建要按照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督的原则, 逐步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和机制。”为了改革、创新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2003年3月通过设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决定。按照这一要求, 应尽快建立起新型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有企业”二个层次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 取代“三层次模式”。将原来的“授权投资机构”更改为国资委派出机构, 由国资委任命的公务员来领导;国有企业由国资委对其进行公司化的改制, 而国资委代表国家行使所有者权利, 对改制的国有企业实现股权管理。这避免了因“三层次模式”引发的“多级法人制”现象, 解决了“所有者虚置”问题。在国资委建立、出资人到位以后, 切实明确出资人与经营者的责权利关系。国资委以国有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股权管理, 但不应直接对企业的投资和经营活动进行干预。“二层次”模式可使政府部门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相分离, 国有资产所有权和企业法人财产权相分离, 形成科学的监管体系, 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供体制保障。

3.3 规范产权交易活动, 维护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

产权交易活动的目的是使国有资产流动起来, 盘活国有资产, 减少资产流失, 提高资产利用率。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企业重组、租赁、兼并、拍卖、破产等产权流动将越来越多, 因此, 发展产权交易市场、规范产权产易活动已是当务之急。一是在产权交易市场已经组建的基础上, 强化计算机等先进管理手段, 沟通全国各地信息, 使全国各地的产权交易市场形成体系。二是规范产权交易活动, 及早统一制定和出台全国统一制定的有关产权交易市场的法规依据法规认真清理和整顿产权交易中的各种不规范行为, 明确产权交易主体, 认真履行产权交易的各项程序, 严格资产评估等项工作, 切实管好用好产权转让的收入。

3.4 强化监督机制。

3.4.1 以国资委牵头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力度。

各级国资委应认真做好国有企业的统计分析加强清产核资及后续管理工作, 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防止出现新的不良资产。同时要完善监事会制度, 加强国有资产监管。

3.4.2 公正评估国有资产, 通过完善评估法规规范评估程序

和严格执法, 公开拍卖国有资产, 防止国有资产转让中的暗箱操作, 形成国有资产转让中买者和卖者之间的公开公平竞争局面。

3.4.3 加强审计监督。

加强审计监督, 确保国有资产的完整及保值增值。审计监督的主要内容:第一, 对企业的资产、负债及股本的原始性进行审计, 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第二, 加强对企业改制重组和股权变动的审计, 防止利用企业改制重组和股权变动之际转移国有资产;第三, 对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的准确性进行审计, 确保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第四, 对企业的保值增值情况及无形资产进行审计, 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 防止土地、商标、专利和专有技术等流失;第五, 对企业所有者权益和利益分配进行审计, 维护所有者的各方利益不受侵犯。

3.4.4 加强司法部门的监督作用。

纪检监察部门督促有关部门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 并通过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对国有资产使用进行有效的监督, 从源头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通过检察院对经济犯罪的打击, 客观上可以起到保护国有资产的作用。

总之,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 转型过程的体制性缺陷使资本运营领域中的资产流失和腐败现象成为多发、高发之势。我们只有对国有资产流失的社会危害性有着充分的认识并采取有力的法律措施加以制止, 才能有效地保护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地发展, 从而维护改革开放的良好局面。

摘要:国有资产在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然而目前我国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十分严重, , 不仅数量巨大, 而且影响恶劣。现在如何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监督,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 已成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中心任务。本文针对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国有资产管理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国有资产流失,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顾耕耘等.国有经济法论.北京大学出版, 2006.

[2]韩喜平, 丁天舒.国有资产流失形式及法律对策.北方论丛, 2006, 6.

[3]唐冰.浅谈如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6, 9 (4) .

[4]臧东娥.试论国有资产流失的法律对策.科技成果纵横, 2006, 5.

国有资产流失的四大财务问题 篇9

一、企业债权与国有资产流失

市场经济的有效运作依赖于销售, 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必然导致赊销的存在, 企业债权的流失是国有资产流失的一大重要特征, 企业债权———应收账款的管理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希望企业在期待市场经济秩序规范化的同时, 采取相应的策略, 加强债权管理,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我们认为明晰产权关系、建立资信评估、规范管理制度是科学管理企业债权的三维结构体系。“明晰产权关系”, 管理者对企业债权像对自己私人财产一样关注时, 应收账款就会从根本上得到根治;“建立资信评估体系”, 让商家之间互相了解, 使企业交易建立在诚信、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 应收账款损失将会极大程度地降低;“规范管理制度”, 建立一套完整的从审批程序、信用分析到合同监管的运作机制是实现企业债权的制度保障。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长期以来, 国有企业原始产权在国家、集体、个人之间模糊不清, 国有产权主体虚置, 致使企业内部缺乏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 导致大量的国有资产被侵蚀和转移。产权是一种财产权, 应收账款也是企业拥有的一项财产权力。没有明晰的产权制度, 企业经济活动必然受制于非经济因素, 企业难以充满活力, 难以合理配置资源, 就不会有人去关心企业的财产。只有明晰的产权, 市场经济的主体才能真正形成, 企业才能成为既有内在动力, 又有约束机制的经济实体, 建立产权清晰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债权实现的根本保证。

由于市场经济存在的前提条件在现实中得不到满足与实现, 出现市场失灵、信用雷区。企业债权管理需要来自于社会的外力对市场予以监督、干预、维护, 资信评估作为来自社会的外力, 可以为企业资本运行打开通道、保驾护航, 是监督市场运行、提高资金运作效率的重要手段。资信评估是对被评估对象的资金、信誉, 从质和量方面进行检验和计量, 并科学、客观地做出全面评价的过程。为做到全面、客观、科学评价企业资信状况, 实践中采用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资信评估指标体系是评级制度的灵魂, 直接关系到资信评估工作的严肃性、权威性和科学性。资信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有针对性、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企业信誉评级的主要内容, 包括企业素质、资金信用、经营管理、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五个方面。利用评级指标体系评价企业资信等级, 企业可据此作为确定其信用额度的重要依据。当然, 更为重要的是信用评级只有形成一种制度, 成为企业市场准入的一个必备条件, 资信评级才会更具权威性和约束力。

企业管理制度先行。加强债权管理, 制度是关键。首先, 业务部门、财务部门、销售部门要实施科学的组织分工, 以形成必要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其次, 加强应收账款信用政策的分析, 赊销产生的边际利润大于机会成本、坏账损失与管理成本之和时, 才能执行该项信用政策, 这是一项重要的财务原则。最后, 强化法律在信用制度建设中的功能和作用, 通过法律的强制性来建立诚信为本的社会秩序。实践中, 将财务与法律有效融合, 为保证企业债权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并且加强销售合同的监管是保证企业债权实现的关键一环。

二、成本管理与国有资产流失

成本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支出, 成本水平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现金流量与盈利状况。现实中, 虚列成本项目、高价买进原材料等现象导致企业利润率只有1%-3%, 与5年期国债收益率基本持平, 有的甚至更低, 这同样也是一种国有资产流失。成本不实、成本过高的现象形成了国有资产流失的第二大特征。

全球范围内工业企业的产品成本构成中, 原材料及零部件等采购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30%-90%, 平均在60%以上, 我国各种物质的采购成本则占企业销售成本的70%, 据经贸委1999年发布的数据, 如果我国大中型企业每年将采购成本降低2%-3%, 即可增加效益500多亿元人民币, 相当于1997年国有企业实现利润的总和。因此, 采购管理是成本管理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把采购成本降低作为采购部门的考核指标, 并同报酬直接挂钩, 加大监督力度, 防范企业蛀虫;同时, 在产品设计、制造、销售过程中严格控制各种不合理开支, 转变国有企业成本管理传统的 (只注重控制产品的生产成本) 、模式单一的 (只注重成本的事后核算内容) 、“专业”的 (注重成本管理只由专职人员进行) 成本管理观念, 对成本实行全员的、全方位的、动态的管理。

现代企业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是经济效益最大化, 经济效益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函数。不但成本 (投入) 是变量, 而且销售收入 (产出) 也是一个变量。收入上升的幅度大于成本上升的幅度, 即边际效益大于零, 企业经济效益上升, 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者应树立的成本效益观念, 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原则。

三、资本流动与国有资产流失

资本的本性在于增值, 增值的前提是流动, 如果国有资产不流动, 资产处于凝固状态, 企业便失去了活力, 失去了生命。把国有资产的流动以及形态的改变认为是国有资产流失, 是国有资产流失的第三大重要特征。

“抓大放小”是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一项重大举措。中央明确要求要放开搞活中小企业。在“放小”的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对一部分企业采取改组、联合、兼并、合作、租赁、承包经营乃至出售等形式, 以便盘活资产, 使其保值增值。只要资产流动是在等价交换原则下的合法、公正的行为, 不存在行贿受贿和幕后交易, 对国家而言这只是资产流动与形态的转换, 不等于流失。如出售中小企业, 国有资产只是由实物形态变成了货币或证券形态, 否则让机器设备闲置锈蚀, 进而变成一堆废铁, 或让企业长期停工或亏损, 这才是真正的国有资产贬值和流失。卖掉一部分国有企业的产权, 将收回的资金投向收益更多、效益更高的方面, 这是市场经济下的一种合理的经济行为。而不是流失。在这个过程中, 改变的只是国有资产的存在形态而不是规模。这对优化资产结构是有益处的。把财富看成是单纯的实物形态的化身, 是一种自然经济实物占有观的表现, 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正如王忠明博士所讲“以所谓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来影响、甚至干扰国有企业改革, 我认为这是最大的国有资产流失”。

四、国际金融市场波动与国有资产流失

随着我国汇率政策改革的不断深入, 与国际金融市场逐渐接轨, 人民币汇率变得更富有弹性, 汇率风险的影响逐步显现。因此在国有资产管理中, 加强在汇率市场化条件下的汇率风险管理, 积极规避汇率风险, 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汇率风险导致的损失很可能侵蚀利润甚至造成亏损, 因此, 一定要将对汇率风险的认识提高到经营战略的高度来加以重视, 并建立内部汇率风险管理制度, 在外汇资金流动的各个环节加强汇率风险管理, 加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认识, 使汇率风险最小化。

汇率变动后, 立即对进口商品的价格发生影响。首先是进口原材料价格变动, 进而以进口原料加工的商品或与进口商品相类似的国内商品价格也发生变动。汇率变动后, 出口商品的国内价格也发生变动。如果本币汇率下降, 则外币购买力提高, 国外进口商就会增加对本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在出口商品供应数量不能相应增长的情况下, 必然影响出口商品的生产部门。外币升值时, 将使进口商品变得更贵, 从而使以进口原材料为主的出口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成本上升, 削弱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而对以国内原材料为主的出口商品生产者较为有利。外币贬值时, 将使进口商品变得便宜, 从而使以进口原材料为主的出口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成本下降, 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也增强, 而同时以国内原材料为主的出口商品生产者则得不到由于汇率变动而带来的好处。

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篇10

一、国有资产概述

国有资产, 顾名思义, 就是属于国家所有的一切财产和财产权利的总称。国家属于历史范畴, 因而国有资产也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形成和发展。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国有资产”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的理解。

1. 广义国有资产。

广义的国有资产是指国有财产, 指国家的各种形式及其收益、拨款、接收馈赠、凭借国家权利取得或者依据法律认定的各种类型的财产或财产的权利。包括:国家以各种形式形成的对企业投资及其收益等经营性资产;国家向行政事业单位拨款形成的非经营性资产;国家依法拥有的土地、森林、河流、矿藏等资源性资产。

2. 狭义国有资产。

狭义国有资产就是经营性国有资产, 指国家作为出资者在企业中依法拥有的资本及其权益。经营性资产包括: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非经营性资产通过各种形式如获取利润转作经营资产;国有资源中投入生产经营过程的部分。

二、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

1. 缺乏科学论证, 决策失误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首先, 对投资决策或经营决策不进行充分调查和科学论证, 盲目扩张和引进, 追求短期效益。其次, “区域经济”作祟、利益驱动, 重复建设, 最终导致决策失误, 亏损严重。例如, 某企业总资产37亿元。南方房地产热时, 盲目投资了12亿元在珠海、深圳、惠州等地买了大片土地, 建了大量房屋, 如今在惠州建成的5栋29层大厦连一平方米都没有卖出去。在海南、广东等地像这样的烂尾楼随处可见。

2. 企业破产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逐步完善的过程中, 价值规律发挥重要作用。市场机制运行的价值规律是机遇与风险并存, 其结果当然符合优胜劣汰这一自然规律。在这种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下, 企业破产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 也正是由于商品经济客观发展趋势的冲击, 破产才应运而生。据有关统计, 从1988年试行《破产法》以来, 全国共审结破产案件2000多件, 其中绝大部分企业占有大量国有资产。由于我国在经济转轨时期缺乏法律制度保障和监督机制的制约, 以此为突破口, 企业利用破产作为逃避债务、核销银行贷款、转移国有资产的手段, 以此来摆脱困境, 致使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增加了政府负担, 侵占了职工权益, 损害了债权人利益。

3. 企业改制程序不规范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企业改制过程中, 国有资产流失的责任是多方面的, 既有企业领导的责任、中介机构的责任, 也有政府有关部门的责任。由于我国国有企业改制的制度尚不健全, 有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改制目标, 将改制的主动权转移给了企业, 使得企业改制的随意性很大;还有国有资产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对改制企业清产核资把关不严格, 对企业上报的不良资产、坏账未经严格审核就盲目核销, 对账外资产或资金不认真清查, 使其游离于改制企业账外, 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一般情况下, 国有企业改制后原国有企业的领导人成为改制企业的大股东, 受利益驱使他们利用国企改制的大好时机, 以隐匿资产或将资产高值低估、虚增债务、篡改利润等非法手段, 使国有资产缩水打折, 达到使用少量资金获取大比例国有资产的目的, 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部分资产评估机构为了追求经济效益, 与改制企业恶意串通, 不是按照真实情况而是根据企业的需求出具审计评估报告, 使评估价值远远低于实际价值。

4. 企业经营管理混乱, 内控制度不健全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由于企业不按照严格的组织程序办事, 没有章法, 经营管理混乱, 对项目的开发不进行充分调查和科学论证, 致使决策失误, 粗放式的生产技术管理, 造成生产技术效率低下, 从而导致企业整体效益下降, 甚至亏损, 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另外, 有些企业财务人员无视国家法律, 违反财务制度, 私自在企业领导人的授意下做假账, 私设小金库, 使国有资产处于失控状态, 造成国家税收的减少, 为个人或少数人侵吞占有国有资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国有资产流失的危害

国有资产流失的危害是非常严重和可怕的。因违规操作导致的贫富差距, 不仅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影响社会的稳定, 而且还会加剧政府负担、引发腐败。

1. 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加大了社会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平, 引发社会问题。

一方面, 少数人利用控制国有企业资产运营和国有资产转让的权力, 使国有资产流入自己的腰包, 积累起个人原始资本, 建立私人企业, 反过来雇佣工人进一步获得利润, 个人财富不断增长和膨胀。另一方面, 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企业陷入亏损或破产的边缘, 职工被迫下岗失业, 收入水平下降。一边是财富在少数人手中的积累, 一边是贫困在普通工人身上的加剧, 造成社会贫富差距不合理, 影响社会的稳定。

2. 国有资产流失加剧了政府负担。

国有企业破产、改制都存在职工安置问题。对职工的买断补偿、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等费用的支付, 破产、改制企业一般情况下是无力支付或隐瞒资产不愿支付的。为了维护社会稳定, 保障职工的切身利益, 这部分资金就由当地政府埋单, 增加了政府负担。

3. 国有资产大量流失造成国有资产的私有化。

虽然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途径, 实行股份制不等于私有化, 但是, 如果在实现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出现大量国有资产的流失, 其趋势必然是大量国有资产变为私有资产, 导致国有资产的私有化。

4. 国有资产流失还会引发腐败。

国有资产一般不会流失到普通老百姓手中, 而是主要流失到当权者手中。掌握着国有资产转让审批权和经营权的当权者, 掌握着国家机器的人, 才有机会操控国有资产的转让机会、转让价格, 控制国有企业的成本和收益, 也才有机会把国有资产或国有资产的收益转化为自己的财富。这是在公有制的运营中形成的腐败, 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四、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

1. 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

一是建立产权管理法律责任制度, 制定维护国有资产权益的有关法规, 通过建立法规责任制度, 明确企业的责任、规范企业的行为。二是通过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进行监督, 严格国有资产处置的审批制度, 同时政府还要加强对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管。三是强化企业民主监督机制, 充分发挥职代会的作用。职代会要把资产保值与增值列入重要的议事内容, 并通过选举参加监事会与资产管理委员会的代表, 参与企业重大决策与监督活动, 强化对其经营活动的民主监督, 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四是加强审计的监督作用。审计机关应加强对国有企业特别是改制企业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加大对国有企业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对审计发现的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国有企业改革中出现的违法违规的问题, 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 及时移送, 密切配合, 形成查处和打击的整体合力, 坚决杜绝人为因素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 发挥审计机关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和国有资产保全中的监督作用。

2. 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

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 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制定可量化的、可操作的企业监督约束机制。国资管理部门根据企业经营管理情况, 评出优劣, 对企业损失巨大并构成犯罪的, 要追究刑事责任。对改制过程中不照章办事、内外勾结、暗箱操作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 应当明确国资管理部门、企业领导和中介机构的责任, 依法追究失职、渎职者的民事、刑事责任。

3. 建立完善的国企改制制度, 保障企业改制的公正、公开。

一是公正评估国有资产, 通过完善资产评估法规, 规范资产评估程序和制度, 严格执法, 加强对资产评估的监管, 做到资产评估的公正科学化, 保证国有资产评估价值合理准确。资产评估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制度保障。二是公开转让国有资产, 通过建立国有资产公开拍卖制度, 使国有资产出售信息公开透明, 避免国有资产转让中的暗箱操作, 可以形成国有资产转让中买者和卖者之间的公开公平竞争局面。在买者和卖者的竞争中发现国有资产的市场价格, 即便公开拍卖中国有资产的市场价格与评估价值不一致, 也基本属于价格围绕价值的波动, 在公开竞争拍卖过程中, 会减少乃至消除国有资产低于正常价格出售和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现象。

4. 加强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

要组织经常性的政治思想教育、廉洁自律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 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执法水平, 强化企业领导人的遵纪守法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同时要加大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 提高他们看家理财的本领。会计人员是国有资产的直接管理者, 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负有重要责任。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 使他们熟悉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政策法规, 不断更新知识, 从而提高看家理财的本领以及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认识。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完整而不受侵犯。

5.《物权法》对国家财产、集体财产、私人财产施以平等的

透析国有资产流失的“隐形黑洞” 篇11

会计缺陷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所呈现的特点

国有资产的流失方式众多,包括贿赂、挪用、盗窃私分、侵占国有资产、滥用经营权、股份制企业产权混乱等。与这些流失方式相比,会计缺陷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最显著的特点为合法性和隐蔽性。

合法性

会计制度的制定过程,由于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如果稍有偏差出现漏洞,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影响重大。会计制度不完善,企业在实际操作中,按照会计制度规定的程序操作,结果却是会计账目与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不符。很多企业就会利用这些漏洞,尽管实际上已经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的事实,但却无法用法律来惩罚这些企业,因其完全是按照法律程序进行账务处理,并无违法操作,与贿赂、挪用、盗窃私分、侵占国有资产、滥用经营权、股份制企业产权混乱等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完全不同。由于会计缺陷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具有合法性,就会引起社会上大范围的效仿,后果非常严重。

隐蔽性

按照财政部规定,企业需要在资产负债表日,向政府或公众公开其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利润分配表以及现金流量表等。企业没有义务将其日常的账务向社会公布,而会计缺陷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往往存在于企业的日常账务中,这就使利用会计手段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即使审计部门深入到企业内部审核其日常账务,但由于企业日常经营的复杂性,日常账务也非常繁杂,很难发现其中不恰当的会计处理而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

国有资产流失在会计报表中的直观反映

会计报表是企业经营状况的集中反映,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情况也在会计报表中有直观的体现。会计报表与实际企业的经营情况出现偏差是会计缺陷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最终表象。

虚增资产

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状况主要体现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比较企业两个年度的资产负债表可以明确地反映企业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状况。因此资产负债表的账面反映,成了判断国有资产流失的最直接依据。根据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国有资产主要指会计恒等式中的所有者权益,虚增资产,显然所有者权益也会被不真实地夸大。账面价值比实际价值小,国有资产在无形中流失。虚增资产是国有资产流失的直接会计表现。

虚增利润

企业利润的增加,实质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虚增利润也就是账面上的国有资产高于企业实际拥有的国有资产。一般企业会采取多计收入,少计费用的方式虚增利润。尤其是待摊费用的处理,将大笔的当期费用以待摊费用的形式挂账,形成当期利润不真实地提高,实际上这部分待摊费用作为资产挂在资产负债表上,是不能被企业所利用的。在企业的经营中,虚增利润时常与利润转移相伴随,虽然在账面上企业表现为盈余,但企业实际控制的国有资产已经减值。

虚减利润

这是目前潜在危害最大的流失方式。随着企业股份制改革的深入,国有资产的界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全资国有企业的资产,还有很大部分的国有资产以参股的形式存在于股份制企业中,包括国家投入资本金的原有金额,而且包括因各种原因形成的企业净资产增值额中国家应享份额。国有资产的流失既是原有投入资金的削减,也是蚕食净资产增值额,即虚减利润。其中第二种表现方式更为隐蔽。在国有入股的国有企业中,常常出现虚减利润的现象,即使企业当年实际上盈利丰厚,国家也不能获取其应得收益。

新会计准则仍将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表现

旧会计准则遗留下的漏洞

关联方的界定。根据关联方的定义,“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以及两方或两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构成关联方。”现实中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A国有企业持有B国有企业51%表决权资本,同时持有C非国有企业50%表决权资本,而C企业的另50%表决权属于另一非国有企业D。按照关联方定义,A企业与D企业是关联方,B企业与C企业并不构成关联方。在操作中,A企业可以利用B企业与C企业非关联方的形式与D企业进行实质的关联交易,即A企业可以通过B企业与C企业这座桥梁,把国有资产转移到D企业。

短期借款利息的处理。《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短期借款利息在利息支付给银行时,将利息费用计入财务费用。根据会计准则,只有当短期借款按时归还时,利息费用才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反映。也就是说,若企业不能按时归还银行利息,那么利息费用就不用在账面反映,相应地造成了财务费用虚减。短期借款利息入账时差的存在,成为操纵利润的又一手段。

新会计准则带来的新漏洞

新增会计计量属性。新会计准则在原有计量属性的基础上,特别增加并强调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具体准则中都有运用。根据规定,“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由于新会计准则缺乏对“公允性”作明确的界定,而“公平交易”与“自愿”行为在市场交易中也难界定,于是“公允价值”会因评估方式不同而不同。在发达的市场条件下,公允价值比较容易确认,但是在市场不充分的情况下,如何确认“公允价值”则是一个难题。因此,对“公允价值”在市场非充分条件下计量时,由于过多涉及评估者的主观因素,会成为国有资产流失的潜在渠道。

有关无形资产的新规定

无形资产研究开发费用区别处理

新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价值的计量进行了修改,保持原准则“研究费用费用化处理”不变,增加了“进入开发程序后,对开发过程中的费用如果符合相关条件,就可以资本化”,根据新会计准则,使得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计量更加合理。于是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划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成为确定研究开发费用费用化和资本化的分界点,也决定了无形资产是否合理估价的重要标志。但无形资产研发业务复杂,新会计准则在对无形资产的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区分上缺乏操作性,明确划分研究和开发两个阶段存在一定的难度。在操作中,若把原本归属于研究阶段的费用资本化,无疑会虚增无形资产的价值;反之,则低估无形资产的价值。不真实地反映国有资产的价值是会侵害国家利益的。这种会计处理方式由于在会计制度上的“合情合理”,即使存在侵害国有资产的事实,也不能用法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无形资产摊销方式的改变

新会计准则提出了按照反映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方式摊销其价值的方法,指出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改变了原准则一律“分期平均摊销”的做法。此外,新会计准则提出了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的有限使用寿命内摊销,没有强调按照法律规定年限摊销。根据新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的摊销方式与摊销年限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给予了企业会计处理很大的灵活性。因无形资产不同于固定资产,没有明确的使用年限,摊销年限在实际操作中没有一定的标准可依,导致无形资产账面价值浮动性大。同样存在着不真实反映国有资产价值的问题。

有关债务重组的新规定

新会计准则中的债务重组准则改变了“一刀切”的规定,将原先因债权人让步而导致债务人豁免或者少偿还的负债计入资本公积的做法,改为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对于实物抵债业务,引进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基础。于是一些无力清偿债务的公司,一旦获得债务全部或者部分豁免,其收益将计入营业外收入,直接在当期利润表中反映。国有企业很可能会在公司出现亏损的情况下,或者出于维持公司业绩的需要,通过债务重组来改变企业的当期损益。例如,某国有企业债务重组的方案为以实际价值为350万元的资产偿还300万元的债务。在资产评估中,利用我国资产评估的不健全,资产的“公允价值”确定为200万元,则在该次债务重组中,国有企业实质上损失了50万元,但账面表现却为盈利150万元。150万国有资产在赢利的光环下,黯然流失。

政策建议

公开会计制度制定过程

会计信息用来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其制定过程需要多方参与。我国在会计制度制定过程的“计划、搜集资料、起草和征求意见”四个阶段中不如一些西方国家那么公开化,对于立项原因、下一步的计划和安排等事项缺乏公开的解释。因此,也就不能充分利用全社会相关人员的经验与智慧。而会计制度不完善,部分原因来自于制定者个人认识水平的有限,不能囊括现在或将来所有的经济活动与事项。而我国确实存在一些资深的会计人员,他们因多年从事国有企业的会计工作,对于如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有很多合理的建议。因此,在会计制度制定过程中,非常有必要倾听这部分人的声音,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对我国的国有资产进行监管。

强化会计制度执行机制

为适应经济活动的日益多样性,会计制度增加了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权的扩大有利于企业更真实、恰当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及资产运营情况。但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不仅需要完善的会计制度作为前提,还需要高效率的执行机制作为保障。如果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滥用会计政策选择权,将导致会计信息不能反映国有资产的真实情况,从而不能对国有资产进行有效监管。因此,国有企业内部实行会计委派制,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与以往会计完全从属于企业、会计人员的利益与企业挂钩所不同,委派制后的会计独立于企业,这样会计更能根据国有企业真实的情况出具会计信息,进而对国有资产进行有效监管。

落实会计监管体系

会计制度的完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依靠严格的会计监管体制加以协助。这就要求国有企业内部会计监管、社会监管和政府监管三者的有机结合。但从目前这三者监管的实际情况看,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并不能对国有资产监管起到较好的作用。因此,相关部门致力于会计制度改革的同时,不能忽视会计监管体制的完善。就国有企业内部会计监管而言,不仅要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还要建立适合国有企业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制度,以确保国有资金的有效运行和安全完整。就社会监管而言,应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作用,并结合新闻媒体,共同发挥监督作用。就政府监管而言,要明确不同监管部门的职责,尤其要协调国有资产增值部门与会计审计部门在工作上的一致性。

总之,一套合理的制度体系必须达到两个统一,即执行者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与合法行为的统一。在国家与企业间以会计制度为舞台的这场博弈中,国家作为制度的制定者,应发挥会计制度的监视器作用,保证企业的利益最大化行为与合法行为的统一。同时,在经济发展的动态历程中,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存在不同的国有资产流失方式,就需要会计制度根据国有资产的流失状况作出相应的改革发展。如何不断完善会计制度以保障我国国有经济不受侵害,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是一项随着时代发展的长期任务。

试论防止企业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篇12

一、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

这些年来, 到底有多少国有资产流失、规模多大, 并没有一个权威的、系统的计算, 说法也不一, 一种说法是每年流失500亿 (主要是上世纪80) 或1000亿元 (90年代之后)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胡鞍钢教授曾经做过一些估算, 在他相关的研究中, 对我国上个世纪90年代后半期的几项腐败经济损失进行了初步的估算。其中一项估算是典型的国有资产流失, 就是“各类税收流失型腐败损失”, 其中主要包括:关税、增值税、营业税的大量流失, 土地、能源、矿产、水资源税收的大量流失等, 合计每年损失量在5000亿~6000亿元, 约占当年GDP的6.6%~8.6%。而且, 胡教授的估算只是一种类型的国有资产流失, 其他的主要类型比如国企转制中的流失还未计算在内。

二、企业改制中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

国有资产的类型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 每种国有资产在不同的改革时期、不同的改革主题以及不同的状态下, 又存在多种不同的流失机会, 因此, 即使是定性地分析, 也是很复杂的。国有资产可以划分为资源型资产和企业型资产两种类型。资源型资产包括土地、矿产、能源、水等实物资源以及股票、证券、债券等货币型资产或金融资产。企业型资产是指以企业组织形式拥有的国有资源。当然, 这两类资产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根据这两种国有资源分类, 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就可以简单地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各种资源型资产在开发权许可、转让以及各种项目安排环节发生的流失问题;二是在国有企业转制环节, 包括各种合资、私营化, 发生的有形资产或无形资产的流失;三是在国有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中, 在原材料采购、产品营销等环节中, 发生的资产流失。

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有关部门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存在漏洞。

为了规范改制企业的操作, 遏制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 国资委早在2003年就专门颁发了《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 制定了公开信息、评估资产、定价转让、改制方案提交职代会审定等“游戏规则”, 应该说只要认真按章程办事就不会产生不规范问题的。但是,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一些监管部门责任心不强、疏忽大意、监管不到位、行政部作为, 致使一些规章制度形同虚设。甚至有极少数的政府官员与企业收购者沆瀣一起, 进行内幕交易, 共同侵吞国有资产。

(二) 管理层收购、内部人收购行为隐藏着弊端。

管理层收购又称为MBO, 20世纪90年代末, 许多企业都选择MBO的形式进行改制, 它也成为当前不少地方处置国有资产的一个常见现象, 而这在国外是普遍反对的做法。一些地方政府对国企进行“甩包袱”式的改制, 在实施中有依靠原企业管理者来组织清产核资、资产评估等工作。当事人从个人利益考虑, 故意作亏企业、自买自卖, 采取种种巧取豪夺的手法侵吞国有资产。

(三) 委托代理问题。

凡是国有企业都需要委托一部分人来开发或经营, 这部分人被称为代理人。代理人必然存在或大或小的损害委托人利益的行为, 这被称为行为的外部性或道德损害。只要有委托—代理关系, 这种问题在各个国家都存在。

三、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

毋庸置疑, 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对的, 也是势在必行的。至于新一轮国企改制中可能出现的国有资产流失, 很可能集中体现在转制这个特定的环节上。基本的手法就是行政权力的介入或干预, 内外勾结, 人为低估国有企业的资产市场价值, 市场价值和交易价值之间的差额部分将完全被买卖双方所瓜分。

那么, 如何防止企业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的流失呢?

(一) 加强法制建设, 强化司法系统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中的作用。

我们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企业改制工作的法律法规和制度, 做到严格执法和严格审批制度, 层层把关, 对凡是不规范又不符合程序的改制方案, 主管部门一律不予审批;对由于严重违规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要依法严惩, 决不姑息, 确保国有资产及权益不受侵犯。因此, 明确司法系统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中的责任是非常必要的, 而且司法救济是保护国资的最后一道防线

(二) 规范MBO行为, 严格操作规程。

针对管理层收购当中产生的突出问题, 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规范M B O行为,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国家设立了五条“禁令”。第一, 要进行离任审计, 对业绩下降负有重要责任的管理层不得参与购买企业的股权;第二, 严禁自买自卖;第三, 要进场交易, 公开竞价, 管理层购买产权要同股同价;第四, 经营者不得向包括本企业在内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借款, 也不能用收购企业的资产作抵押向银行贷款, 要收购这个中小企业的资产必须拿去真金白银, 必须用管理层自己的风险去收购, 而不能向银行转移风险;第五, 不得将安置职工的费用从价款中事先抵扣。

(三) 加强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审计, 加

大对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 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督约束机制。在国有资产的经营中, 缺乏监督与约束的权力必然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随着国企改制工作的规范, 今后, 国有资产流失的机会可能将比较多地发生在国企的日常经营活动之中。因此, 在构建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同时, 必须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督约束机制。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和审计部门密切合作, 将可以更有效地预防这类流失。而要提高审计部门的作用, 加强审计部门的独立性、能力建设都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陈业宏《.利用外资中国有资产流失及法律防范措施》[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3, 450-470。

[2]、薛耀文, 张广瑜.对资本外逃与国有资产流失的关系分析[J].生产力研究, 2004, (3) 。

[3]、毕征才.国有资产流失现状及对策[J].铁道工程学报, 2002, (9) 。

上一篇:承认与执行下一篇:引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