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的成功之路——重庆市战略机遇期“军民结合”的调查报告

2024-08-30

技术创新的成功之路——重庆市战略机遇期“军民结合”的调查报告(精选4篇)

技术创新的成功之路——重庆市战略机遇期“军民结合”的调查报告 篇1

技术创新的成功之路——重庆市战略机遇期“军民结合”的调查报告

光明日报编者按:如何因地制宜地探索自主创新的节约型发展道路?重庆市牢牢把握中央部署“军转民”和“军民结合”的战略机遇,近年来始终以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为核心,“军民结合促创新”。他们的经验,特别值得财力相对有限又急需通过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省市借鉴。

重庆市级财政收入近几年持续大幅增长,2004年一举突破300亿元,是直辖之初的3倍多。如此强劲的增长,出乎很多人的预料。财政收入的增长源于经济活力明显提高,尤其是工业经济的强劲增长。而作为“三线”建设的主要基地、全国最大的军工城市、计划经济时期的老工业基地,重庆工业脱胎换骨,最主要的动力源来自于“军民结合”。

“溢出效应”打造支柱产业

20世纪70年代,中央按照“寓军于民、军民结合、大力协作、自主创新”的方针部署“军转民”。重庆迅速作出反应,将重点军工企业军民结合的决策,作为本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重组的风向标,探索形成了以“产业牵引、平台支撑、开放驱动、民为军用、政府促进”为主要特点的军民结合创新途径。

长安公司是特大型军工骨干企业,曾生产出我国第一辆军用吉普车。1979年军转民时,长安集团针对国内汽车工业“缺重少轻”的局面,决定强势进军微型汽车和发动机开发生产。与长安一样享有盛名并同属军工企业的中国嘉陵集团和建设工业集团,则选择摩托车作为军转民的突破口。

在此基础上,重庆结合在机械制造、仪器仪表、电子产品、金属材料加工等方面的雄厚产业基础,把做大做强汽车、摩托车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任务,提出了建设“西部汽车城”和“中国摩托车之都”的发展目标,实施了加快建设北部新区“十里汽车城”的规划。围绕汽车摩托车产业的开发,以民营企业为主的地方企业,主动承接军工的“溢出”和“扩散”。通过政策引导和高强度投入的示范带动,培育和发展了宗申、隆鑫、力帆等一批承接军口三大“溢出”效应的著名民营摩托车企业,形成了由建设、嘉陵两大军民结合企业和隆鑫、宗申、力帆三大民营企业共同支撑的重庆摩托车“2+3”格局,以及2000多家相关配套企业的庞大的汽车摩托车产业集群。2004年中国摩托车行业产销排行榜上,隆鑫、嘉陵、建设、力帆、宗申等5大企业均位居前10名,总产销量占到全国市场的35%,世界市场的15%。2004年,长安汽车产销量列全国微车第一、发动机第二、汽车行业第三、轿车行业第四,其中微车产量占全国1/3,利润占全行业85%,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微车之王”。为其配套的上下游产业的年工业增加值,也达到了250亿元。汽车摩托车产业逐步发展成为占据重庆工业“半壁河山”的支柱产业。

优化配置科技资源 走节约型创新之路

第三军医大学每年来自重庆市的科研经费,比来自本系统的还多70%。不仅如此,包括第三军医大学在内,军工单位还经常被邀请参与地方科技政策的制定。

重庆市科委主任周旭认为,“不分彼此”的科技政策,是基于重庆实际的必然选择。军工系统有全市1/3的科技人员,全市1/3的工业总产值在军民结合企业,1/3的工业总产值在军民结合相关企业。而重庆又是一个大城市带大农村,财力较为紧张的新直辖市。需要探索一条效率更高的科技创新道路。“要在投资受限的情况下实现跨越式发展,就要通过军民结合盘活一切资源。”周旭说。

重庆如何将军工企业“视同己出”,从两件“小事”中可以看出来。2002年6月,全市召开企业新产品开发工作会,决定对新产品开发给予财政补贴、市级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专项资金。在分享2100万元财政补贴的55家企业中,一半以上为军民结合企业。为推动军民结合技改项目的实施,“十五”期间重庆市对三线企业的退税累计达到了12亿元。

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为你服务,为我所用。开明的政策结出了丰硕的成果:2000-2004年间,重庆军工系统共获得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50余项,其中国家级成果30余项,成果转化率达20%。直辖以来全市认定的高新技术产品中,近1/3在军民结合相关企业。“军民结合促创新”,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重庆工业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2004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上升到20%,接近直辖之初的7倍。重庆由此走上了“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联合攻关、整体创新,区域协作、对外开放。更高层次的“军民结合促创新”,快速提升了重庆整体的科技创新能力。全市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在全国的排位从2000年的第20位跃升为2004年的第11位,在西部排名第2位。借助军工的先进设备和配套能力,重庆医科大学的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医疗设备超声聚焦刀,还有“严重创伤救治与损伤组织修复”、“预防煤矿瓦斯动力灾害”、“家蚕主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组与分子改良”3个项目被列入国家“973”计划。全市每100万元R&D经费支出产生的专利和论文数之和居全国第一位,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在全国列第二位,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居第四位。

军民结合的成功,也催生了以军民结合为特色的中国重庆高新技术交易会和“国际军民两用技术博览会”。高交会及军博会不仅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军民两用技术交易平台,还吸引了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德国、日本、加拿大等国政府组团参展。

技术创新的成功之路——重庆市战略机遇期“军民结合”的调查报告 篇2

2009年, 重庆市科技战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关心支持下, 以贯彻国务院3号文件和市政府70号文件为契机, 坚持科研与产业互动、管理与服务并重, 着力引导科技资源“下乡入园进企”, 着力引导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 切实服务“五个重庆”建设, 科技事业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势头。

一是科技投入高速增长。预计全市R&D经费支出达到79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3%。新安排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282项, 市级财政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支出3.03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28.6%和34.3%。企业投入技术创新、技术改造等资金达到160亿元、增长29%, 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2%。高校和科研院所投入科技经费近28亿元, 增长20%。

二是创新绩效稳步提升。全年专利授权量7501件, 同比增长55.6%。登记科技成果494项, 增长12.1%。全市获得国家级科技奖项13项, 评出拟奖市级科技奖项153项。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7家、高新技术产品501个。通过国家和市级审定的动植物新品种17个、中药材新品种4个。预计综合科技进步水平保持全国第12位。

三是成果转化务实推进。市政府成立科技成果转化 (产业化) 领导小组, 童小平副市长亲自担任组长。全市确定重大科技成果应用示范工程20个, 启动实施5个。落实财政资金6580万元, 促成一批重大成果转化。全市重点新产品产值2203亿元, 同比增长35%。新产品产值率32%, 提高3个百分点。预计科技进步贡献率45%, 提高1个百分点。

过去一年, 我们主要做了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 加强与科技部等中央部委对接争取国家科技资源, 充分发挥国务院3号文件政策效应

对接国家科技计划和产业振兴规划, 促进国家项目和经费在渝落地。重庆市科委组织科研单位成功申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834项、计划拨款8.37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35.6%和8.7%。其中, 新参与“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和“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国家重大科技专项3个, 新增拨款3.8亿元、增长36%;“肿瘤干细胞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理研究”获得国家“973”计划支持, 计划拔款2700万元;新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86项、经费1.42亿元, 分别增长27.5%和40%;成功申报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181项、经费1.08亿元, 实现“双翻番”, 分别增长178.5%和172.4%。同时, 科技部还对我市组建的天使基金支持2000万元。此外, 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经济信息委等部门成功争取一批国家科技项目和资金。

对接国家科技创新和成果产业化支持方向, 促进科技平台和示范基地在渝布局。全市新增“救灾应急装备”和“海上风力发电”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汽车NVH及安全控制”和“瓦斯灾害应急信息技术”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重庆市超临界精细化工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大足县生产力中心成为国家级生产力中心, 涪陵金渠科技孵化园成为国家级孵化器, 重庆生产力促进中心成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中心。重庆市被列为国家新能源汽车“十城千辆”示范城市、半导体照明“十城万盏”首批试点城市、国家生产力体系建设重点省市。国家首个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基地、化工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移动通信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高性能齿轮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落户重庆。

(二) 利用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调整市级科技计划投入方向, 着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实施重大科技专项, 培育壮大重点产业。集成国家和市级资金4.6亿元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46项, 新启动“信息制造业”、“半导体照明”、“交通基础设施”、“森林工程科技支撑”、“高效蚕业”、“农村清洁能源”市级重大科技专项6个, 切实加快“风力发电”等17个市级重大科技专项实施进度, 攻克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生物医药等产业关键核心技术150余项。其中, 轨道交通“屏蔽门/安全门系统”、“可挠式道岔”2项技术和血液净化

“血液灌流设备”、“血液透析设备”2项标准填补国内空白, E225、D400等超细电子级玻璃纤维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全球首台磁共振导航的超声治疗设备和国内首款气电混动客车、首台全新模式的万吨级氢氰酸反应器、首家药物安全评价中心、首套荣昌猪BAC文库在渝诞生。2MW和850KW风电机组实现批量生产, TD-SCDMA移动通信终端产品产业化项目新增生产线1条。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轨道交通和医疗器械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崭露头角。

加强科技示范推广, 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全市调配4000万元资金重点投向“一辆车”、“一盏灯”、“一口气”三大科技示范工程, 在出租车、公务车、公交车领域投入一批混合动力汽车示范运行, 在公路隧道、医院手术照明等领域建立LED灯具应用示范点35个、节电900万度左右, 在江北、渝北和巴南等区县建成集中型沼气试点工程7个、初期受益农户2109户。同时, 在工业板块, 智能变速器传感器技术促成四联集团与“世界500强”霍尼韦尔合作, “甩帐表”软件示范应用使企业库存资金占用下降30%、管理成本下降10%, 船舶数字化设计平台使生产设计周期缩短25%。在农业板块, “万薯7号”万州示范片亩产鲜薯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00公斤, “Q优12号”水稻两季平均亩产突破1200公斤, “渝荣1号猪配套系”出栏优质肉猪21万头。在民生板块, 移动储能式高频X射线诊断机、全自动尿液分析仪等产品实现出口, 新型手术动力装置等产品在新桥医院等86家医院成功应用, 拥有远程会诊、远程挂号、远程教学等功能的“广义数字化医院”系统使奉节、酉阳等18个区县人民医院与西南医院成功联网, 燃煤电厂烟气治理新技术新工艺在华能玉环、九龙电力等27家企业得到推广。

建设科技产业基地,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围绕加快全市“6+1”重点产业发展, 按照“一园一孵化器”发展方向, 依托特色工业园区建成综合性、专业性孵化器23个。推动中冶赛迪、重科院、市畜科院等科研院所在江津、大渡口等区县兴办成果转化基地和分支机构6个。大足五金科技城、荣昌畜牧科技城、忠县柑橘科技城, 渝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江北奶业科技示范园、酉阳渝东南农业科技园、九龙坡都市农业科技园“三城四园”, 以及“丰都肉牛”、“石柱辣椒”、“永川中华梨村”、“开县蔬菜”等科技示范基地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亮点。

(三) 围绕促进产学研用合作加强三大科技平台建设, 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扩大规模和完善功能, 发挥科技平台创新服务作用。研究开发平台新增市级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个、工程研究中心18个、企业技术中心37个;建成市级示范开放平台9个。全年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221项, 发表论文2681篇, 申请发明专利223项, 转化科研成果801项。资源共享平台新发展会员单位5家, 入网仪器累计达到1532台套, 服务企业2213家, 测试样品105万件, 开机时数91万小时, 支持科研项目6407项;开通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 集成重庆大学、“两车”专利中心等6个单位的馆藏资源和数字文献, 涵盖数据库140个, 文献记录达2.6亿条。成果转化平台新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10个和中试、孵化基地15个;全市29家生产力促进中心提供咨询服务3957次、技术服务880次、产品检测63017次、信息服务201万条, 服务总收入2.09亿元。

启动技术创新工程, 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全年安排由企业牵头实施的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10项, 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创新, 并为迪马股份、圣华曦药业等63家企业鉴定研发项目307项、税前抵扣研发费用4.5亿元。加大重点新产品计划实施力度, 306家企业的472项产品列入市级重点新产品计划, 华邦制药公司、徐港电子公司、力帆乘用车公司等企业开发的25项产品入选首批优秀重点新产品, 获得政府奖励10万元以上。实施企业科技特派员“百人行动”计划, 在交通大学、理工大学、市农科院、市医工院等25家高校和科研院所遴选100个科技特派员团队入驻紫光化工、远达环保、太极集团等企业100家。海装风电、四联集团、轨道交通公司等企业牵头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1个。认真组织开展国家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 新增长安公司等国家创新型企业4家、渝安公司等创新型试点企业6家。西南铝业、金山公司、亚德科技等企业被评为首批市级“十强”高新技术企业。

推进学科和人才建设, 发挥高校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全年组织高校实施国家科技计划项目554项, 同比增长31.3%, 占我市实施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总数的66.4%。其中, 第三军医大学、重庆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邮电大学、西南大学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5个。高校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701项, 同比增长12.2%, 占市级科技计划项目总数54.7%;实施与企业合作的产学研项目69项, 提供科研成果163项, 参与市级重大成果转化项目比例达到80%。涂铭旌院士加盟重庆文理学院;王正国院士成为军队首位获“吴阶平医学奖”的专家。全市新增国家“杰青”3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名、新世纪优秀人才15名和长江学者创新团队2个;新增“千人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5名、巴渝科技创新人才正式人选10名和后备人选10名。

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投入, 发挥科研院所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安排院所专项经费6000万元, 提升市属开发类院所、公益类院所创新能力。重科院组建新材料、信息与自动化技术等研究中心4个, 承担国家项目6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49项。市农科院组建“生物质能源”和“杂粮”2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并全面启动“城郊环保农业”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3项。市中药研究院启动重庆中药博物馆规划建设工作, 在研国家项目达到18项。市质检院筹建的国家压缩天然气 (CNG) 气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市人口计生院启动出生缺陷与生殖健康市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市电子所与瑞士SGS公司合作组建“重庆电子信息产品ROHS”检测实验室并投入使用。钢研所进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行列。

(四) 建立“投、保、贷”一体化融资体系促进科技金融结合, 切实破解科技投入瓶颈制约

创新政府投入方式, 放大公共财政资金效应。利用市政府10亿元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吸引国内外的社会资本和优秀创投机构聚集重庆, 成功组建7只总规模35亿元的创投基金, 在原有存量基础上全市风险投资基金规模达到近50亿元。同时, 重庆市成为获得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支持组建创投基金的首批城市之一。全年创投基金投资项目4个、金额2.37亿元, 其中促成硕人海泰新能源公司将自主研发的炼铁炉鼓风除湿技术在重庆钢铁厂推广, 降低焦比2~3.5%, 提高产能1.5~2%。重庆科技风险投资公司与重庆财鑫工贸公司投资组建重庆科杰实业有限公司, 加强乘用车发动机用塑料进气歧管研发及产业化, 先期投资的“莱美药业”在创业板成功上市。

扩大科技保险试点, 分担企业科技创新风险。重庆市科委与市保监局、科技保险承保机构、科技保险中介服务机构紧密合作, 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参加科技保险保额达到131亿元, 获得理赔资金4060万元;协调保险企业向12家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出口企业支付保费620多万美元。

加强金融机构合作, 拓宽科技项目贷款渠道。重庆市科委与市银监局、重庆银行、国开行重庆分行等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与重庆银行开辟“授信绿色通道”, 与农发行重庆分行共同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会同市银监局牵头建立涉及13个科技项目领域、共310人的信贷评审科技专家资源库, 在重庆银行成立“科技创新金融服务中心”, 金融机构发放科技项目贷款超过3.5亿元。

(五) 立足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扩大科技开放, 扎实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坚持“内外联动”, 加强国际科技合作。首次举办“国际知名研发机构重庆行动”, 签订国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议2项、国际科技产业合作协议27项。全年举办各类学术会议137次, 其中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20次。实施国家重大科技合作项目3项、政府间合作项目5项, 获得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经费3265万元, 促成重庆市企业与英国牛津大学、瑞士SGS公司等知名机构达成以科技为纽带的全面合作关系。新增市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重庆市与加拿大滑铁卢市、日本北九州市、挪威南特伦德拉格郡和威尔士议会政府签署科技合作备忘录。重庆驻日本福岗技术经济事务所挂牌运行。

坚持“上下联动”, 加强与中央大院大所合作。市政府与中科院签署《深化市院合作共同推进重庆城乡统筹发展合作协议书》。重庆市组织中科院30余名专家来渝调研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五大支柱产业以及三峡生态环境保护、农业发展的科技需求, 形成《重庆市产业科技需求调研报告》。组织建设摩托车公司等20家企业赴京与中科院北京分院力学研究所等13家院所开展技术对接活动, 达成合作协议47项、金额2.1亿元。

坚持“左右联动”, 加强区域科技合作。成功举办“宁波—重庆科技合作洽谈暨成果推介会”, 组团参加深圳高新技术交易会、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成都西部博览会、昆明大院名校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会和合肥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 促成长安汽车公司、神州龙芯公司等59家企业与外地科研院所、高校及企业达成科技合作协议103项、金额10.2亿元。全年签订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合同共2546项, 总成交额45.62亿元。

(六) 围绕助推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大科技”工作格局, 切实凝聚自主创新合力

积极整合科技发展力量, 构建联动创新机制。市政府出台《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 明确“10+23”项科技发展重点任务, 集成八部门和20多个重点单位的力量推进科技创新。出台《关于创建保护知识产权模范城市的意见》, 举办第九个世界知识产权日纪念活动,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同时, 首次承办十一届全国科协年会并获得巨大成功。重庆市科委和市委宣传部、市科协联合举办2009年重庆“科技活动周”, 参与活动的科技工作者和志愿者近5万名、基层群众近100万名。重庆科技馆建成开馆;新增市级科普基地17个。开展创新方法 (TRIZ理论) 培训8次, 科技部刘燕华副部长亲自赴渝开班授课。

深入实施“双十百千”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行动, 引导科技资源服务基层。向区县和企业选派首席科学家10名、市级科技特派员122名、区县级科技特派员1788名。依托农村科技特派员推广新技术1045项、引进新品种752个, 建成示范基地53个, 培育科技孵化园6个, 扶持科技型企业119家。新增专家大院89个, 其中市级专家大院22个, 培育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69家, 受益农民近9万人。新增黔江区、开县等富民强县试点县5个, 20个试点区县引进推广技术成果52项、搭建创新服务平台46个, 示范带动农户45.3万户、增加就业岗位3.5万个;试点区县依靠科技进步, 特色产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 农民人均增收350元。

积极引导区县对接全市科技工作部署, 提升科技进步水平。各区县本级应研资金达到6.97亿元, 同比增长48.3%, 其中长寿等8个区县增幅超过50%。主城九区和六个区域性中心城市落实创新基金配套资金, 不少区县对市级科技平台、科技计划项目实行1:1资金配套。37个区县出台加大科技投入和奖励的政策。33个区县成立专利工作机构。34个区县与高校、25个区县与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 联合实施重大工程和技术攻关项目成效明显。如秀山与重庆大学建立联合实验室, 攻克锰矿浸取除杂关键技术, 浸取率提高7个百分点, 仅此一项使武陵锰业公司年增收1500万元;巫山与广东茶叶研究所共建茶叶科技示范基地, 茶叶产量提高30%。全市区县科技呈现竞相发展态势, 专利申请量突破1万件, 九龙坡区、渝中区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例超过50%;沙坪坝区成为全国首批20个创新型试点城市 (区) 之一。全市科技进步监测评价结果显示, 江北、沙坪坝、南岸列区前三甲, 璧山、忠县、铜梁列县前三甲。

着力完善地方性科技法规体系, 营造自主创新环境。市人大颁布实施《重庆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 在国内科技界引起强烈反响。其中, 《条例》建立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社会参与创新、科技人员考核评聘、科研诚信等制度, 出台的财政科技经费稳定投入、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产品扶持、鼓励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支持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 把全国地方性科技立法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同时, 重庆市科委会同市财政局、市银监局等部门制修订《重庆市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贴息管理办法》、《重庆市科技保险补贴资金管理办法》、《重庆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管理办法》等一批规章制度, 全市科技管理更加规范科学。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 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审视, 着眼建设“一中心一基地”的黄金定位, 面对金融危机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 科技工作中还存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市和区县、部门之间的科技资源整合不够、合力不足, “大科技”工作格局还没有真正形成。二是对外合作开放较多停留在交流互访层面、实质性合作不多, 科技开放水平不够高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三是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缺乏、中试基地较少、中介服务缺失, 科技成果转化不够快的局面还没有彻底扭转。四是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 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匮乏, 科技人才不能满足科技发展需要的矛盾还没有完全消除。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 继续认真地加以解决。

回顾过去的一年, 全市科技战线团结拼搏, 锐意进取, 在工作中创造了一些有益经验。特别是要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以思路创新带动工作创新、制度创新, 在创新实践中拓展科技事业的发展空间;二是坚持把科技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 在创新和转化中提高科技工作显示度;三是坚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在整合资源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四是坚持发挥城市科技的辐射带动作用, 在互促互动中推进城乡科技统筹发展。五是坚持走开放创新之路, 在交流合作中集聚科技资源和创新要素。科学合理地运用这些经验, 全市科技事业必将沿着科学发展轨道阔步前进!

二、2010年科技工作基本思路和主要目标

2010年, 是重庆市实施“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 也是谋划“十二五”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科技工作, 必须紧紧围绕落实“314”总体部署、建设“五个重庆”的大局, 从加快建设“一中心一基地”、强化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支撑出发, 认真分析宏观环境的新变化, 深入研究科技发展的新趋势, 准确把握科技战线的新使命, 科学确定工作思路和目标。

当前, 我们已进入一个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温家宝总理指出, 要在最有基础、最有条件的领域突破核心和关键技术,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让科技引领我国可持续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强调, 要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 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市委、市政府领导在全市经济工作会上提出, 要加强自主创新, 争取突破一批关键技术, 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为我们加快科技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 也要求我们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科技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努力使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1月4日, 科技部万钢部长听取了重庆市科技工作汇报后明确表示, 将继续支持重庆“一辆车”、“一盏灯”和“一口气”示范推广工作, 科技部将出台贯彻国务院3号文件、推动重庆加快建设统筹城乡科技改革与创新综合试验区的具体意见。这有利于我们加速对接国家部署、争取更多国家科技资源落户重庆, 也要求我们把建设统筹城乡科技改革与创新综合试验区摆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 努力探索一条具有特色、富有成效的改革路子, 进一步提升科技管理“巧实力”和科技创新绩效, 及早为全国统筹城乡科技改革与创新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综合各方面的情况, 今年的科技工作要努力做到“三个结合”:一是把加强科技创新与“调结构”结合起来, 既在科学发展轨道上推进科技事业发展, 又依靠科技进步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势头;二是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起来, 既在掌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和系统配套环节上取得重大进展, 又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三是把增强科技发展后劲与建设统筹城乡科技改革与创新综合试验区结合起来, 既在保证科技事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上夯实基础, 又打破制约城乡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制度障碍。

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 今年全市科技工作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市委三届五次、六次全委会和全市经济工作会、全国科技工作会精神,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建设统筹城乡科技改革与创新综合试验区为主线,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着力加强产业技术攻关, 着力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着力促进科技金融结合, 着力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切实加快“一中心一基地”建设步伐, 努力推动全市加速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

今年科技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力争R&D经费支出增长30%, 突破100亿元大关。争取各级政府加大科技经费的支持力度, 争取社会资金加大对科技事业的投入, 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0个以上。解决产业关键核心技术120项以上, 推广重点科技成果150项以上。专利授权量增长25%以上。技术市场交易额达到80亿元。综合科技进步水平保持在全国第12位。

三、重庆市2010年科技工作的重点任务

(一) 以研发产业技术为关键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 引领产业发展方向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安排1.5亿元实施科技攻关项目, 支持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和应用示范。在新能源汽车领域, 重点支持新型锂离子电池、自动变速器、智能充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和实施纯电动汽车研发计划, 加快技术商品化进程。在电子信息领域, 重点支持智能传感网、实时智能监控系统、应急指挥系统等开发和应用。在现代农业领域, 重点支持良种创新、新型动物疫苗研制、丘陵山地节水灌溉系统等开发和推广示范。在生物医药领域, 重点支持新药合成和制剂技术、小型数字化医疗器械等开发及推广。全年争取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100项以上, 获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100项以上, 开发高新技术产品100个以上、重点新产品500个以上。对接国家技术创新工程, 争取开展国家技术创新工程重庆市试点工作;策划并申报国家“863”、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重点项目100项以上。

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和前沿技术研究。提高自然科学基金计划投入强度和项目立项率, 鼓励以高校为主的科研力量瞄准科学技术发展前沿, 加大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技创新力度, 在人口与健康、农业、资源环境、能源、信息、材料、综合交叉七大领域23个方向实施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重点项目, 创造更多原始创新成果。围绕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领域促进重点学科发展, 积极在电子信息、智能电网、化工等领域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启动战略高新技术研究计划, 支持科研机构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 开展新能源、新材料、宽带移动通信等领域的前瞻性技术研究, 超前布局技术制高点, 争取制定一批技术标准, 掌握产业发展主动权。

(二) 以转化科研成果为核心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 支撑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科技示范工程。整合国家和地方项目资金3亿元, 推进23个市级重大科技专项、46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实施, 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启动重大科技专项3~5个, 支持已有工作基础、对重点产业振兴和扩大内需具有带动作用的电子玻纤、轨道装备、风电装备等科研成果产业化。扎实推进六大科技示范工程, 推广混合动力汽车500辆以上, 大规模应用LED灯具5万盏以上, 建成集中型沼气示范点15个以上, 推广低成本计算机10万台套以上, 应用小型数字化医疗设备的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达到10个以上, 地表水源热泵系统生产能力达到900台套、推广应用100万平方米以上。

大力实施科研成果转化专项行动。实施节能减排“科技接力”行动, 推广示范项目100项以上, 建成示范园区2个、示范企业30家。加快发展医疗器械产业, 新培育和引进企业10家以上, 开发新产品20个以上。重构提升中药产业, 建设GAP种植基地10个, 攻克中药提取、临床研究等新技术40项以上, 开发新品种20个以上。提档提速原料药产业, 开发新产品、新工艺30项以上, 建成原料药研究中心和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实施数字企业及制造服务工程, 支持基于龙头企业的产业链云制造、制造企业服务化发展。推动轻合金新材料在3C制造中应用和保税物流系统集成平台建设及示范。加快发展绿色再制造技术, 在汽车摩托车、机床、工程机械、电子电器四大领域培育年产值上亿元的重点企业8~10家, 逐步建成全国绿色再制造基地。加快物联网 (传感网) 技术在工业监控、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建筑等领域示范应用。启动农业成果转化专项计划, 在林下经济、农产品加工等领域转化推广“食用菌”、“柑桔皮渣”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推动建设一批农村新型节能住宅, 以及村镇生活垃圾污染控制及资源化利用示范样板工程。

加强科技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启动市级高新区建设, 支持有优势、有特色、符合条件的科技园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 支持重庆高新区创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依托北部新区、西永微电子园、大学科技园等重点园区吸纳和转化科研成果,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国家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基地和化工新材料、移动通信、高性能齿轮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 争取国家物联网、电子级玻璃纤维、功能材料、工业设计及创意产业等基地落户重庆。以继续推进“三城四园”建设为重点, 支持资源特色鲜明、产业要素集中的区县发展以先进适用技术推广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 加快建设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加快培育和壮大高新技术企业。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支持重点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围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以及牵头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争取企业研发经费达到销售收入2.5%以上。安排专项经费继续支持实施企业科技特派员“百人计划”行动, 向企业派驻科技特派员。争取国家创新基金1亿元以上, 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200家以上。开展市级创新型企业试点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工作, 在全市科技型企业中培育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20家以上, 在软件、创意设计和医药领域的服务外包企业中认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10家以上。继续评选优秀新产品, 奖励开发新产品的企业30家以上。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0家以上。

(三) 以建设平台、人才和联盟为支撑提高自主创新硬实力, 增强科技发展后劲

加强科技平台建设。围绕电动汽车、新材料、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 依托大企业 (集团) 、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个以上, 培育国家级研发平台5个以上。投入1000万元, 启动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试点1~2个。启动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评估工作, 支持市级示范开放平台10个。从今年起, 在科研机构中探索开展自主创新能力评比, 每年认定一批优秀科研机构。进一步完善为科技创新服务的网络环境, 着力提高大型科学仪器、科学文献利用率, 提升资源共享平台服务功能。建设中国西部科技成果协作网站, 支持科研院所建立技术评估与转移服务中心, 支持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等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壮大, 鼓励区县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引导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科技成果中试基地。发挥后勤工程学院全军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的作用, 加快军民融合技术转化。

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科技人才“双千计划”, 统筹用好2000万元专项经费, 推进“百名杰出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巴渝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 面向市内重点支持科技领军人才和学术技术带头人30名以上, 面向境外积极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15名以上。在实施“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计划的同时, 以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科技项目和自然科学基金为载体, 培养中青年科技人才1000名以上、科技创新团队100个以上。支持各类小发明、小创造, 发掘一批科技创新“苗子”。进一步加强科技顾问团工作, 充分发挥顾问团专家决策咨询智囊作用。

加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认真贯彻科技部等六部门《关于促进产学研结合构建和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实施意见》, 理顺联盟运行机制, 建立联盟共同投入创新的机制。将联盟建设纳入科技计划支持范围, 对联盟实施产学研合作的重大科技项目和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给予配套支持。推动联盟建立信息共享协同平台, 组织开展区域性、专业性技术对接活动10次以上。推进联盟与区县“点对点”试点和科技金融“链对链”试点, 促进技术优势与产业特色、创新链条与创投链条的有机结合。

(四) 以完善投融资体系为目的加深科技金融结合度, 强化科技发展保障

推动科技创业风险投资发展。进一步放大科技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的杠杆效应, 充分发挥引导基金公司、风险投资企业和创业投资协会的作用, 封闭已组建的创投基金3只, 引导社会资金和管理人才新建创投基金10只并封闭3只。引导创投基金投资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实现创投基金股权投资5亿元以上、天使基金股权投资3000万元以上。启动社会资金对市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增资扩股工作。探索与区县或工业园区联合组建创投企业。

完善科技金融产品体系。三年内从市应研资金中安排5000万元专项组建科技担保公司, 有针对性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支持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开发推广更多适应重庆市特点的科技金融服务产品。深入推进科技保险试点城市建设, 将科技保险试点覆盖面由高新技术企业扩大到科技型中小企业和转制科研院所, 由工业领域扩大到农业领域。

提高科技金融服务水平。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和创投协会服务功能, 安排财政专项资金1500万元, 对科研院所、企业的科技贷款、科技保险、科技担保给予贴息和保费、担保费补贴, 完善银行贷款和科技项目联动机制。举办“资本走进万州”等系列项目对接会和“科技金融高峰论坛”。建立“创投、银行、担保”共享网络平台, “创投备选企业库”企业达到500家。培育辅导上市后备企业10家。

(五) 以引导科技资源服务基层为重点增强指导区县实效性, 助推城乡统筹发展

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深入实施“双十百千”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行动, 进一步完善政策与激励机制。从今年起, 每年确定科技特派员重点区县10个。重庆市科委以项目代补贴方式, 每年支持重点区县科技特派员项目30万元以上, 推动区县按1:1配套设立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 落实对科技特派员的支持政策和工作待遇。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购买科技特派员保险, 支持建设服务平台等工作。每年选择10个区县, 择优支持具有科技含量的科技特派员项目, 探索建立支持科技特派员创业的长效机制。

加大区县科技平台建设支持力度。以建设农业专家大院为重点, 推动区县建设各类科技平台。重庆市科委每年设立1000万元专项经费, 采取新建专家大院后补助和已建专家大院项目支持两种方式, 支持区县建设市级专家大院。今年争取新增市级专家大院20个以上。同时, 安排一部分经费支持区县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平台, 争取新增孵化器20家以上、生产力促进中心20家以上。

健全区县科技工作指导机制。进一步加强分类指导, 建立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10个、培养乡土人才和新型劳动者1万人以上, 建设市级可持续发展区县5个。实施现代农业技术创新行动和特色农业科技示范行动, 帮助区县应用农业创新成果, 指导区县创建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或园区10个以上、区县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或园区20个左右。开展国家创新基金与市区 (县) 联合打造产业集群试点工作。深入推进“星火12396”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继续鼓励区县申报富民强县试点县, 支持区县立足自身基础创造性地加强科技工作。继续加强区县科技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发布区县科技进步监测报告, 推动区县科技形成你追我赶的发展局面。

(六) 以保持发展动力和活力为方向增强制度创新针对性, 深化科技改革开放

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进一步优化科技计划层次, 减少交叉重叠, 推行由自然科学基金、战略高新技术研究、科技支撑、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科技平台与基地建设、科技创新促进六类基本计划和重大专项计划组成的“6+1”科技计划体系, 引导科技资源向产业、企业集聚。创新科技计划支持方式, 立项支持的市级科技计划项目, 除实行过程定额资助外, 探索验收补助、捆绑资助、绩效奖励、见单补贴等多种资助方式。改进科技计划项目管理, 对财政科技资助经费30万元以上的科技项目, 在全面推行科技项目预算评审评估制和结题财务验收制的基础上, 建立信用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系统, 信用评价结果计入信用档案并作为申报和安排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的重要依据。探索一般项目、面上项目委托管理机制。

深化科研院所改革。投入资金6000万元以上加快全市科研院所“二次创业”步伐。进一步整合资源、转换机制, 推动中汽院、中冶赛迪、煤科院、化研院、医工院等开发类科研院所做强做大, 加快成为产业技术创新骨干力量;稳定支持农科院、林科院、畜科院、质检院、人口计生院等公益类院所加快发展, 推进中药院建设园林式科研院所, 提高公共技术供给和服务能力。鼓励和支持科研院所重点围绕配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上下游技术, 联合企业、高校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和成果二次开发, 提高成果集成性和工程化水平。

深化科技开放合作。加强国际合作, 建设重庆国际科技合作人才库、项目库和技术需求库, 策划并争取实施重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5项以上, 支持“世界500强”来渝设立研发机构, 鼓励国外大企业与本地企业、科研机构共建研发机构5个以上, 新增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个以上, 积极引进国际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跟踪落实2009年“重庆行动”签约项目, 启动2011年“重庆行动”筹办工作。加强与中科院合作, 争取与中科院签订第三期全面科技合作协议, 力争在渝建立中科院三峡生态与环境研究院和中科院龙芯重庆产业园, 组织企业赴中科院引进先进技术成果50项以上。深化与清华、北大、北航和十大军工集团等重点高校、中央企业合作, 争取建立清华大学重庆科技产业园和北大方正重庆产业园, 加快建设重庆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园, 争取汽车锂电池等重点项目落户重庆。加强与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省际间科技合作, 组织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申报和实施跨区域的国家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共建研发中心和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 进一步加快技术成果转移转化。

(七) 以推动持续发展为基点加大科技政策执行力, 不断优化自主创新环境

推动科技政策法规落地见效。以贯彻《重庆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为重点, 部门联动开展《条例》配套实施办法的研究起草工作。加大对企业研发费用税前扣除等科技政策的宣传贯彻力度, 细化相关政策办理流程、条件以及所需材料等, 增强政策可操作性, 真正使各项科技政策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保障, 切实在全市范围内形成鼓励创新、参与创新、投身创新的浓厚氛围。

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深化“重庆制造走向海外知识产权护航行动”和“促进招商引资知识产权服务行动”, 开展重大经济活动专利特别审查评议, 健全知识产权维权保护机制,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工作。实施重点产业集群专利引领、重点园区专利促进、优势企业专利提升“三个工程”, 解决一批专利难题, 突围一批专利瓶颈, 化解一批专利纠纷。依托各类园区培育和认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0家、知识产权试点企业80家, 培育“科技促进标准上档提速示范企业”8家。加快有利于产业配套的小发明、小专利推广应用, 完善技术创新服务链。

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建立科普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定期联系机制, 组织召开科普工作联席会议1~2次。争取在全国先行开展“公民科技素质基本标准”测试试点工作。强化科普基地管理, 加强科普基地考核评估工作, 认定市级科普基地10家以上, 使市级科普基地达到30家以上。组织开展首次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奖的申报、评选、表彰和奖励工作。策划并办好2010年“科技活动周”。

抓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坚持以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 以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 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对重庆科技发展的新定位新要求和全市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 充分体现创新驱动发展、绿色发展、改善民生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根本要求, 提出未来五年全市科技发展目标, 谋划好新阶段的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开展一系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论证工作, 加快编制我市《科学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

(八) 以坚持统筹兼顾为方法推动科技管理科学化, 加快工作职能转变

加强科技工作统筹协调。推动建立市级部门之间、市和区县之间的科技工作会商机制和沟通协调机制, 促进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的统筹协调, 推进市和区县科技资源的统筹配置, 加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体制创新的统筹部署, 加快构建目标统一、分工协作的“大科技”工作格局。

进一步转变工作职能。加强顶层设计和宏观管理, 把工作重点放在发展规划、政策引导、环境营造和公共服务等工作上。坚持依法行政, 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 提高行政效率, 推进科技管理的法制化进程。加强战略研究和技术预测工作, 持续推进创新方法研究和应用, 积极推广技术路线图等方法, 提升管理科学化水平。

推进科技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按照市委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意见, 启动实施“科技干部素质提升工程”, 安排科技管理干部培训专项100万元, 采取集中培训、市外考察、联合办班、上挂下派、境外培训等多种方式, 加强对全市科技管理干部的培训教育。积极争取科技部支持举办专题培训班。继续实施互派交流挂职锻炼工作, 在区县科委、院所、企业、高校选派50名科技管理干部进行挂职锻炼, 努力打造一支适应工作需要、高素质的科技管理干部队伍, 进一步强化科技事业发展的组织保证。

夯实科技管理基础。进一步完善科技计划项目库、专家库, 建设科技计划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平台, 促进信息共享共用。完善科技统计指标体系, 加强统计数据的分析和应用。认真组织开展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工作。推进科技评估机构、评估队伍及能力和科研诚信制度建设。加强科技系统党的建设, 深化科技系统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强化科技经费监管, 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益。

今年, 在做好八项重点工作的同时, 还要着力办好三个重要会议。一是第九届重庆高交会暨第五届国际军博会;二是科技部与市政府的第三次部市会商工作会;三是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大会。这三个会议规格高、规模大、影响较深远, 要精心谋划、抓紧筹备, 确保会议质量, 助推全市科技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航天科工军民融合战略报告 篇3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这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客观要求,是新时期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工)是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和中国航天事业的骨干力量,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国有特大型高科技企业。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加速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航天科工决定大力实施“军民融合、创新驱动、人才强企、质量制胜”四大战略,努力实现“打造国际一流航天防务公司”的战略目标。

制定并发布军民融合战略报告,旨在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任务;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推动军、民用资源的统筹利用,推动军、民用产业的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协调发展。

一、发展实践的简要回顾

在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进程中,航天科工始终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全面履行“科技强军,航天报国”的企业使命,为我国国防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航天科工围绕以航天防务为核心的军用产业发展,建立了完整的科研生产和经营管理体系,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资源和技术成果,出色地完成了国防武器装备建设的各项任务。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军用产业的资源优势,积极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航天科工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部分军品任务不足的单位更是依靠军民结合技术、大力发展民用产业,拓展了业务领域,保持了队伍的稳定。实践证明,坚定不移地贯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发展理念是航天科工履行企业使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二)推动军民协调发展的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航天科工始终把自主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基点,坚持市场牵引,技术推动,不断完善适应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建立了军民结合、资源共享的产品研发格局。通过不断加大创新平台建设和创新团队建设的投入,大力推进自主开发、技术引进和产学研联合,促使企业产品向高科技、高附加值和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显著增强了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十多年来,航天科工科技创新工作硕果累累,先后荣获多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发明奖、科技创新特别奖等奖项和荣誉称号,充分展示了航天科工不断增强的科技创新能力。

(三)适应军民协调发展的产业基础不断夯实

随着国家和企业自身投入的不断加大,航天科工科研生产基础条件跃上了新的台阶,建立了多个以军民两用技术、产品开发及产业化发展为背景的高科技产业园区和产业化发展基地,一大批有发展潜力和产业化前景的军用技术成果已经成功转化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急需的产品。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努力,航天科工的军、民用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武器装备研制捷报频传,民用产业发展成效显著,航天防务、信息技术、装备制造三大业务板块逐渐壮大,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从2007年起,民用产业的营业收入超过了军用产业,并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军民两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逐步形成。

(四)支撑军民协调发展的人才队伍逐渐壮大

航天科工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注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三支队伍的统筹协调发展,在稳步推进军用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大力培育和开发满足民用产业快速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通过自主培养、引进外部高层次人才等方式,民用产业高层次人才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一批军民产业复合型人才已经担负起了推动航天科工军民结合产业发展的历史重任。

(五)保障军民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日益健全

“十五”以来,航天科工在全面完成改革脱困任务的基础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进战略性结构调整,不断完善促进军民结合快速发展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经营管理方式由传统的粗放型向科学的集约型转变,在建立健全制度、推动能力共享、加快成果转化、加速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软实力”。遵循“产权清晰、政企分开、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原则,航天科工积极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造,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经营管理,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并日趋完善。

二、实施军民融合战略的重要意义

(一)实施军民融合战略是航天科工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取得初步成效,后金融危机时代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将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矛盾和问题。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建设经济、有效的国防是新时期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任务。航天科工根据党中央做出的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的战略部署,深刻领会精神实质,积极谋划未来发展蓝图,大力实施军民融合战略,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具体体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益实践,同时也是航天科工从自身实际出发,审时度势,适应形势变化要求,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实施军民融合战略是提升航天科工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武器装备发展的有效途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国防科技工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武器装备采购制度改革,提高武器装备建设质量和采购效益、进一步增强国防实力,成为国防建设的迫切要求。航天科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就是要履行“科技强军、航天报国”的企业使命,积极适应武器装备采购制度改革的要求,适应军品市场不断开放、竞争不断加剧的新形势,在满足军队多种使命任务需求的同时,通过推进自主创新提高武器装备的性能和质量,通过军民融合产业化发展和加强成本控制促进装备性价比的提升,更好地服务于国防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三)实施军民融合战略是航天科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树立“大防务、大安全、大融合、大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在大力服务国防建设的同时,积极融入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为经济发展服务是航天科工的重要任务。大力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就是要在巩固和发展航天防务、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三大业务板块的进程中,进一步发挥航天科工整体优势,适应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要求,加速推进航天科工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推进自主创新,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服务。

(四)实施军民融合战略是增强航天科工核心竞争力,打造国际一流航天防务公司的重要方略

十年磨一剑,航天科工在过去的征程中,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取得了辉煌的成绩。面对新形势,立足新起点,航天科工正在朝着崭新的发展目标迈进,要求我们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清醒认识和不断缩短与国际一流航天防务公司的差距,努力解决制约又好又快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必须充分发挥航天高科技优势,大力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军民结合产业化发展,加快“打造国际一流航天防务公司”的步伐。

三、军民融合战略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和建立适应武器装备跨越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的军民融合发展模式。以建立健全军民兼容的体制机制、构建军民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打造适应军民协调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完善军民结合产业化发展平台为着力点,进一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增强军、民用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扩大航天科工的国内、国际影响力,走出一条具有航天科工特色的军民融合发展之路。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将航天科工初步建设成为体制机制基本健全、内部运转规范高效、核心能力优势突出、主业资源优化集中、人才队伍结构合理、经济效益稳步提升、风险防范基础稳固、战略地位不断加强、适应军民融合发展需要、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航天防务公司。

到2020年,全面建成军民一体、互动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产业发展体系、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和国际化经营管理体系,实现军民资源融合共享,军民两业协调发展,实现打造国际一流航天防务公司目标。

四、实施军民融合战略的主要任务

(一)建立健全军民兼容的体制机制

建立健全满足航天科工军、民用产业快速发展需要的组织体系,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的军民融合发展新途径、新模式,以航天科工为主导、院等二级单位为主体、厂所等三级单位为支撑,推进军、民用产业领域科技成果、人才、资金、信息等生产要素的交流融合,走出一条具有航天科工特色的军民融合发展道路,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大力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适应军民融合发展要求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组织结构,完善责权利相统一的运行机制,建立促进航天科工军民融合发展的监督管理与评价机制。全面提高科学决策与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率和快速反应能力,增强防范和抗御风险的能力。

(二)构建军民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

按照军民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道路。统筹军民用科技资源,以现有研发体系为基础,以满足军、民用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遵循科学技术发展客观规律的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加快军民科技发展的有机融合,着力提高航天科工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

大力推进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认定的技术开发中心、企业军民结合产业研发中心以及其他研发能力、机构等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加快推进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搭建军民共用的科技创新平台。

着力推进国家重大科技工程、科技专项的实施,在牵引和带动基础与关键技术发展的同时,同步论证开发技术同源的民用产品。推动军、民用产业相关技术的双向转移,建立技术发展相互借鉴、科技成果相互转化、军民两业互动发展的运行机制。

(三)打造适应军民协调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

着力打造满足航天科工军民产业融合发展需要的结构合理、梯次有序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注重军民复合型人才队伍培养,加强人力资源的整体开发。建立制度完善,科学合理,机会均等,公平公正的军、民用产业人才培养与选拔机制,加速培养与造就满足军民协调发展需要的经营管理、市场开拓等人才,为军、民用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保障。

完善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军、民用产业各自发展特点要求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保证人才资源满足军、民两业发展的需要,实现人才资源对航天科工军民融合发展的有力支撑。

(四)完善军民结合产业化发展平台

围绕航天防务、信息技术、装备制造三大业务板块,以加速推进军、民用产业的融合发展为目标,全面推进航天科工内部资源的专业化整合。努力把军品的通用生产制造能力寓于民用产业发展当中,提高民品制造水平,提高军品生产效率,实现信息化条件下通用生产制造能力的军民一体化,形成军民两业发展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加快推进一批具有航天高科技特色、符合区域经济布局和适应聚集发展需要的军民结合产业化基地和高科技产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军民结合的产业化发展平台。以军用技术的进步不断推动民用产业的技术升级,以民用产业的发展促进武器装备市场竞争能力的提升。

五、实施军民融合战略的主要举措

(一)加强组织领导,创新体制机制

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进一步提高对走军民融合发展道路的认识,加强对军民融合发展有关工作的组织领导,实行一把手负责制。适应军民融合快速发展的要求,以建立和完善适应军民融合发展需要的科学、合理、高效、协调的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目标,稳步实施航天科工改革与调整总体方案,完善有利于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导向。通过内部整合和收并购,吸纳外部资源,统筹军民能力配置,推动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按照国家有关政策,逐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大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力度;强化全员业绩考核,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健全规章制度体系,提升科学化、规范化的基础管理能力。

(二)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能力建设

结合国家关于指导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方针政策,从航天科工层面加强顶层设计,系统策划军民融合发展的总体方向和发展思路,明确政策指引,完善发展规划,合理设定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做好分工布局,落实政策措施。坚持科学统筹军民用科研、生产、试验能力条件建设,加速推进科研生产的信息化。在推进军、民用产业能力建设的同时,注重发挥军用科研设施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民用科研设施服务于国防建设的作用,加快推进能力的兼容和兼顾;提高通用制造能力的柔性化水平,既满足民用产业的发展,又保障军品通用制造的需要,努力建设军民共用且适应军、民两业发展的科研生产能力。实现信息化条件下能力资源的共享、共用,进一步提高投入产出效益,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坚持以人为本,推动自主创新

重点培养在经营管理、资本运作等方面具有较高造诣的职业化、专业化、国际化的职业经理人才队伍;努力打造一支能将先进技术转化为市场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不断造就一大批重点工种、重点工艺、重点专业的技能领军人才。逐步建立和健全以市场为导向、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相结合、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完善职位晋升、荣誉激励、培训激励等多层次的激励机制。推进全员终身教育培训体系的建立,不断提高各类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全面落实创新型企业建设要求,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完善军民两业尤其是民用产业、军民结合产业投入与回报再投入机制,深入推进军民用技术成果的相互转化与应用。增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将知识产权工作入项目、入管理、入品牌、入标准,提升航天科工的技术实力。

(四)加强市场营销,深化战略合作

根据军用、民用产业市场的不同特点,整合相关营销资源,逐步构建航天科工一体化的市场营销体系,提高军民一体化服务保障能力。应对军用产业市场进一步开放的要求,在充分挖掘航天科工内部配套潜力的同时,加强供应商管理体系建设,完善资源共享与利益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外部协作配套能力,整体推进市场开拓进程,提高航天科工市场开拓能力。遵循互利共赢的原则,充分利用航天科工与地方政府、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科研和金融机构、大学院校的良好关系,加强市场化运作,充分利用各项政策,积极开展强强联合,深化战略合作,形成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推动产业发展融入到地方经济发展之中,推动产业发展的国际化拓展。

(五)履行社会责任,提升品牌价值

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依法治企,以制理事,规范经营。进一步加强与中央和各地方政府的沟通和协调,争取优惠政策支持,为航天科工军民融合发展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充分发挥央企的“顶梁柱”作用,以发展成果回馈社会。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加强航天科工品牌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品牌使用,全方位加强品牌保护,多平台开展品牌宣传,塑造航天科工品牌形象,提升航天科工品牌价值。不断提高航天科工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

技术创新的成功之路——重庆市战略机遇期“军民结合”的调查报告 篇4

昔日的泉州曾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 宋元时期更是与亚历山大港齐名。至明清时期由于种种原因日渐式微。今天的泉州努力发挥自身优势, 大胆实践, 走出了一条有泉州特色的发展之路, 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经济总量连续多年居福建省首位, 成为福建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强市。

2 泉州发展优势

2.1 区位优势

泉州地处福建东南沿海, 属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是人口、产业高度聚集区的中心地带。泉州惠安崇武与台湾台中相距仅96海里, 晋江围头至金门县只有5.6海里, 从泉州后渚港至高雄港直航距离仅165海里, 一天可达彼岸[1];泉州东与台湾省隔海相望, 南接厦门、漳州, 西连龙岩、三明, 北邻莆田, 处于闽东南与闽西南的结合部, 可承接南北, 拓展东西。因此, 泉州完全能够在闽东南、闽西南和闽、粤、赣、台区域乃至东南沿海经济区协作和发展中, 发挥应有的作用。

2.2 人文优势

泉州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素有“海滨邹鲁”、“世界宗教博物馆”等美誉。全市拥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5处, 其中国家级12处, 省级37处。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保存下来了许多珍贵的海交文物和遗址。这为泉州发展旅游业奠定了基础。

2.3 政策优势

泉州是中国最早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城市之一 (1980年) 。改革开放以来, 泉州先后被国家列为闽南厦漳泉沿海经济开放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和全国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城市。2002年, 泉州被增列为对台通航港口, 享有台胞落地签证权[2]。

2.4 侨乡优势

泉州是中国著名的侨乡。目前, 分布世界各地的泉州籍华侨、华人有600多万人, 占福建省华侨总数的76%;台湾汉族同胞中44.8%约900多万人祖籍泉州。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和泉台同根同源的密切关系, 决定了泉州在对台交流及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上大有可为, 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2.5 基础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泉州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2007年泉州经济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 288.6亿元, 总量连续9年居全省首位, 占全省的1/4左右。泉州市与其他设区市的经济总量情况比较如下:

资料来源:2007年福建省各城市统计年鉴

其中, 晋江、惠安、石狮、南安、安溪5县 (市) 进入第七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 (市) , 所有县 (市) 均保持全省经济实力十强或经济发展十佳。如今, 泉州已进入工业化的中级阶段, 涌现出许多规模大、竞争力强、效益好的企业, 创出一批名牌产品。泉州全市已基本实现小康, 正在向宽裕型小康迈进。

资料来源:施永康.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的必然选择[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102页.

3 3—5年内的机遇

3.1 海峡两岸直接三通基本实现, 两岸较深合作交流, 泉州首当其冲

2008年11月, 两岸实现大三通。两岸合作, 泉州是福建的桥头堡。泉州和肖厝直航后泉台交流将迎来新的历史性机遇。直航将给泉州的纺织服装、鞋帽、石材等传统产业和石化、旅游、电子等新兴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目前, 泉州正致力于承接台湾的产业转移。直航后, 台湾的光电、信息、物流等新兴产业, 将加快转移或辐射到泉州。

3.2 北京奥运会以及后奥运时代的到来, 促进泉州全方位的发展

奥运会上出现了许多“泉州元素”。泉州人蔡国强的烟火视觉设计、提线木偶、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壮观景象都在开幕式中留下了身影;很多泉州的企业也在这次盛会中把握住了商机, 提升自己的品牌:奥运颁奖礼仪服饰之升旗手服装来自“柒牌”;“水立方”等重要奥运场馆所用石材大都选自南安及晋江的石材企业;奥运村等重要奥运场所的卫生间淋浴室的水暖卫浴基本上是南安的;至少有十家泉州本土鞋服企业成为北京奥运国外国内代表团队的独家赞助商……[3]

北京奥运会展示了泉州的历史文化, 提升了泉州的知名度。随着后奥运时代的到来, 泉州应抓住奥运东风, 继续推广泉州, 发展旅游业。对于泉州商业, 奥运会为泉州的众多企业提供很好的展示舞台, 在奥运之后, 仍将为企业带来很多商机。

3.3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为加快泉州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平台

2004年, 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政府审时度势, 适时地提出了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 这是福建区域定位的现实选择。在未来的中国经济布局中, 环海峡经济区将是和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一样重要的经济区, 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极。

泉州位于福建省正在致力建设的海峡西岸经济繁荣带的中间枢纽部位。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宏伟战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央及省政府会加大对泉州的支持。泉州应抓住这一时机, 不断加快推进大泉州发展战略, 以实现建成全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 乃至海峡西岸经济繁荣带中部枢纽城市的目标。

3.4 第六届全国农运会的成功举办, 为泉州多方位发展带来机遇

第六届全国农民运动会于2008年10月26日至2008年11月1日在泉州成功举办。本次农运会是农运会创办以来规模最大、参赛人数最多的一届, 既提供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的机遇;又提供带动旅游业的发展机遇;还提供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工贸港口城市建设的机遇;更是提供了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机遇。

3.5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剧为泉州主动参与国际经济分工与合作提供了新机遇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剧, 全球投资转型带来新机遇。国际产业关系深化, 产业投资重点和行业投资重点出现双向转移。产业投资重点转移是指新一轮外商投资重心将从成品生产向生产资料转移, 海外石化、冶金公司纷纷在中国东南沿海择地而居。行业投资重点转移是指随着全球化从制造业扩张走向市场扩张, 中国将不仅成为制造业基地还成为最大市场, 外商投资将不仅仅着重于制造业, 生产服务业将成为新热点。这对有沿海区位优势以及石化、服装产业基础优势的泉州来说是一个新机遇[4]。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新阶段, 也为泉州市主动参与国际经济分工与合作提供了新机遇。

4 战略对策

4.1 利用自身区位优势以及基础条件, 抓住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机遇, 建设东海新城区, 实施大泉州发展战略

4.1.1 定位:

建设泉州湾滨海城市, 首先要对泉州湾城市群的区域角色定位, 即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中枢城市与重要的制造业基地。福州是福建省的政治行政中心, 厦门是福建省乃至全国的对外经济窗口城市, 泉州则是福建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 属于福建省“三个通道”战略的第一层面;从海峡经济圈的大区域范围内看, 泉州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中枢城市, 是大陆与台湾全方位交流合作的桥头堡;从我国东南沿海的更大区域来看, 泉州地位的提升使福州、厦门、泉州为主要核心的城市群的框架更加清晰, 形成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区域竞争与协作的格局[5]。

4.1.2 整合发展:

“半小时城市群”是泉州湾城市群的基本发展战略[6]。以泉州市区为中心, 晋江、石狮、南安、惠安等县市城区皆在泉州市区半小时可达的通勤范围内。构筑融通统一的大市场, 实现高质量的信息和知识交流。

4.1.3 重新进行城市布局, 建设东海新城区

建设新区有利于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适应了大泉州发展的格局, 促进泉州湾滨海城市的建设。泉州建设东海新城区, 应借鉴大连在经营城市方面的成功经验, 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对土地区域空间进行明确定位, 明确新区是整个大泉州的中央商务区;二是解决资金问题, 吸引企业进驻, 对新区开展营销工程;三是通过中央商务区的突破, 加大宣传力度, 提升泉州的城市形象;四是将泉州行政中心以及相应配套行业搬到新区,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4.2 利用与台湾的区位优势以及侨乡优势, 抓住两岸实现三通的机遇, 加强与台湾的经济文化交流

泉州在对台合作交流上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侨乡优势, 再加上“三通”为泉台交流将迎来新的历史性机遇。泉州在两岸经贸合作上, 应利用自由港某些政策, 构建海峡西岸自由贸易区。强化对台港澳的招商引资和产业合作, 加大以电子制造业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力度, 加强与台湾大企业和重点产业协会的联系和项目跟踪落实, 办好现有台商投资区, 加快海峡两岸合作实验区建设步伐。

4.3 利用经济全球化以及全球投资转型的机遇, 调整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优势主导产业

在经济全球化以及发达国家金融危机的背景下, 中国不仅成为制造业基地还成为最大市场, 外商纷纷投资沿海城市。泉州拥有沿海区位优势, 交通便利, 并且石化、鞋服产业拥有较好的基础。泉州应抓住机遇, 努力建设和完善泉港石化基地, 形成具规模的石化产业群;引进先进管理与科学技术, 提高泉州服装产业的整体质量, 扶植一些具规模的企业, 树立企业品牌。

4.4 利用人文优势, 抓住奥运机遇以及农运会机遇, 将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相结合, 加大宣传力度, 提升泉州知名度, 重塑泉州城市形象

泉州是历史文化名称, 多元文化宝库, 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北京奥运会以及全国农运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泉州的知名度, 推动了泉州旅游业的发展。泉州的旅游业应与文化产业相结合, 打造泉州特色的旅游产业, 让泉州提线木偶、南音、高甲戏等传统优秀文化发扬光大。

泉州的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无论是资源的种类还是产品的组合, 都胜于省内的福州、厦门, 甚至不亚于一些国内的旅游热点城市。但我们要看到, 泉州的城市形象与厦门、大连等城市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 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为此, 我们应重视泉州城市形象塑造, 树立城市品牌。对于重塑城市形象, 泉州应从以下几分面着手:

4.4.1 对泉州城市形象进行整体定位

基于泉州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 泉州市城市形象的总体定位应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福建省商务旅游区。

4.4.2 组织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基础设施建设

这一点泉州可以学习厦门和大连的经验。厦门和大连城市环境优美, 城市建设布局合理, 市民素质较高, 城市知名度高。泉州应加大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基础设施建设, 追求城市协调美观, 吸引人才, 提升泉州城市形象。

4.4.3 加强管理, 提高市民素质

以争创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卫生文明城市为契机,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增强市民的主人翁责任感。让广大市民懂得, 良好城市形象, 与每一个市民息息相关, 营造共同的社区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 从而有力地促城市形象的优化与扩张[7]。

4.4.4 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城市形象传播, 提升知名度

城市形象传播对一城市的塑造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大连和厦门的成功经验对泉州的城市形象传播具有借鉴意义。大连通过广告、电视风光片、国际会议、节庆活动、体育比赛,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形式, 向国内外广泛传播大连的城市形象,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厦门利用每年一次的厦门马拉松比赛也成功地提升了厦门的知名度和城市形象。

泉州长期以来忽视城市形象的塑造和宜传, 使泉州在全国的知名度不高, 对人才以及资金的吸引力不及大连和厦门。这就要求泉州抓住北京奥运会以及第十六届全国农运会的宣传机遇, 办好每年一度的泉州旅游节, 向国内外广泛传播泉州的城市形象, 打造泉州城市品牌, 持续不断地扩大与增强知名度和美誉度。

5 结语

新时期, 泉州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泉州在未来的几年里应应根据自身优势, 找准位置, 制定具有泉州特色的发展战略, 与时俱进, 开拓进取, 为实现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中部枢纽城市的目标而不断奋斗。

参考文献

[1]施永康.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的必然选择:泉州的“着力点”与“基础点”[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2]施永康.大泉州发展战略探讨[J].瞭望新闻周刊, 2000, (13) .

[3]蔡绍坤, 杜连财.奥运后的泉州机遇[Z].http://www.qzwb.com.2008-09-04.

[4]洪南福.区域空间整合, 构建滨海中心城市[J].城市规划, 2007, (2) .

[5]李永春, 黄世清.环泉州湾中心城市定位与经济空间的整合发展[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2004, (7) .

[6]何力峰.泉州“半小时城市群”发展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9.

上一篇:部编版二上7妈妈睡了下一篇:2016驾校可行性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