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论文提纲

2024-05-11

会计论文提纲(精选6篇)

会计论文提纲 篇1

会计出纳人员面试提纲

公司名称:沧州意达花纸印刷材料有限公司

招聘职位:会计出纳员(女士优先)

薪金待遇:2000—3000/月公司为员工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提供节假日福利 公司地址: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城东开发区

岗位职责:

1.做好现金的日常管理及收付工作;

2.填制并审核会计凭证,整理会计资料;

3.根据公司领导的需要,编制各种资金流动报表;

任职要求:

1.会计相关专业,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2.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3.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者优先;

4.认真细致,爱岗敬业,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

5.能够熟练应用办公及财务软件者优先;

6.善于沟通交流和总结经验;

某某同学,你好,欢迎来到我们的招聘现场,为了使我们有一个良好的开端,那么首先先做一个自我介绍吧!

1.通过简历我们了解到你之前就做过财务工作是吗?

2.那为什么辞职来到我们企业呢?

3.你的竞争优势是什么?

4.谈谈你过去做的比较成功的一件事情;

5.你的理想工作地点是哪儿?

6.刚刚你提到的那件很成功的事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7.那么能够详细的介绍一下当时事情发生的背景吗?

8.你当时的思考方式是怎样的?

9.你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10.那你是怎么做的呢?

11.那么你觉得这件事情对你工作最大的帮助是什么?

12.你经常对工作做些改进或向领导提建议吗?

13.公司的领导知道你所做的改进吗?

14.事后,领导对你有过什么表示呢?是加薪还是嘉奖或是其他?

15.这件事你表现非常突出,得到领导的肯定,但同时你发现同事们越来越孤立你,你是

怎么看待这一现象的?

16.那你打算如何缓和这一现象呢?

17.你认为这件事对你的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18.那你日后曾把这件事当做你的光环向他人炫耀过吗?

19.我认为以你当时的经验可以选择一家更好的公司发展,你为什么没有跳槽呢?

20.假如现在有一家更好的公司要聘用你,你会怎么选择?

21.如果你中了500万,那你还会选择工作吗?

好的,谢谢你的回答,我想我们有了一次非常愉悦的交流!这次我们招聘的职位是会计出纳人员,那么我们对于其工作内容来探讨一下:

1.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都有哪些特点?书写有什么要求?

2.现金的限额一般是多少?

3.企业怎样保管支票?有什么要求吗?

4.你的期望薪金是多少?

5.最后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好的,谢谢你的问题和建议!三天后我们会给你通知的。请你耐心等待!

姓名:宫媛媛(64)班级:12级保险接本学号:20122201011025

会计学论文提纲 篇2

绪论: 依法诚信纳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息息相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宏伟奋斗目标。税收是保证国家机器运转的经济基础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社会主义税收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税收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着小康社会的实现进程。依法诚信纳税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依法诚信纳税从法律和道德两个方面来规范、约束税务机关以及纳税人的涉税行为,是 依法治国 和 以德治国 在税收工作中的集中反映,是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 在经济生活中的生动体现。我国的税收种类大致有:增值税 、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外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投资方向调节税、房产税....而企业所得税占国家税收的很大比例,在此仅探讨企业所得税的征收。

第二章:本论

我国有关企业所得税征收的基本现状

企业所得税概述

计税依据概述

计算应纳税额根据的标准

税率概述

记税方法

(1)查账征收方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

(2)核定征收方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

税收筹划概述

合理避税的方法

内容摘要:

我国有关企业所得税征收的基本现状:

我国实施了分税制改革。新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为33%。这个税率对我国大中型企业和效益好的企业是比较合适的,但对规模较小的企业来说,税收负担水平与原实际税负相比有所上升。为了照顾小型企业的实际困难,也参照世界上一些国家对小企业采用较低税率征税的优惠照顾办法,税法规定,对年应税所得额在3万元以下(含3万元)的企业,按18%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税所得额超过3万元至10万元(含10万元)的企业,按27%的税率征税, 另外,对设在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在至20XX年期间,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正确理解税收筹划,做到合理避税。

企业所得税概述

内容:企业所得税是对各类内资企业和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现行的企业所得税是1993年12月13日由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从1994年1月1日起实行的。

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为来源于中国境内的从事物质生产、交通运输、商品流通、劳务服务和其他营利事业取得的所得,以及取得的股息、利息、租金、转让资产收益、特许权使用费和营业外收益等所得。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为中国境内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各类内资企业或组织。具体包括国有、集体、私营、股份制、联营企业和其他组织。

计税依据概述

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为应纳税所得额,即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内的收入总额减除准予扣除的成本、费用、税金和损失等项目后的余额。

计算应纳税额根据的标准

会计电算化论文提纲 篇3

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管理问题摘要:

随着电算化会计系统的运用使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企业的内部控制也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文章以电算化会计系统下的内部控制及制度建设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以对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促进会计电算化工作、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发挥一点作用。关键词:电算化;内部控制

一、电算化会计系统下内部控制特点电算化会计系统下内部控制特点电算化会计系统下内部控制特点电算化会计系统下内部控制特点 1.数据处理的集中性使内部控制程序化。2.电算化会计系统运行的复杂性使内部控制的范围扩大。

3.内部会计控制的重点发生了变化。4.计算机的使用增加了控制舞弊、犯罪的难度。

二、电算化会计系统下内部控制面临的问题电算化会计系统下内部控制面临的问题 1.身份识别与权限控制的问题。2.电算化的实施使得会计资料数字化,提高了内部控制的难度。3.内部控制程序化使会计信息在处理过程中连续出现错误的风险加大。4.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使内部控制的难度加大。5.管理制度不健全引起的管理风险。

三、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管理的内容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管理的内容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管理的内容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管理的内容 1.系统研发控制。2.管理控制。3.日常控制。

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功能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功能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功能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功能 1.预防性控制功能。2.检测性控制功能。3.纠正性控制功能。

四、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审计制度管理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审计制度管理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审计制度管理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审计制度管理 1.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审计,电算化会计账务处理是否正确,是否遵循《会计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审核费用签字是否符合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凭证附件是否规范完整。2.审查机内数据与书面资料、实物资产的一致性,是否账表相符、账实相符、账账相符;对不符合要求、错误的账表要及时纠正和调整。账实核对是保证医院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根本途径。3.监督数据保存方式的安全性、合法性,防止非法删除、修改历史数据等现象发生。4.对系统运行各环节进行审查,如:输入、输出、存档等,防止重复、遗漏和错误操作;针对薄弱环节进行有效控制,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5.提高内审人员素质,培养复合型电算化人才。

会计毕业论文提纲格式 篇4

开题报告是研究生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指为阐述、审核和确定毕业论文题目而做的专题书面报告,它是研究生实施毕业论文课题研究的前瞻性计划和依据,是监督和保证论文质量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训练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学术作品撰写能力的有效的实践活动。

会计毕业论文提纲模板一

会计理论研究工作中,当研究人员根据研究目标,按照一定的研究程序完成研究任务后,所形成的研究成果必须要以一定形式反映出来,论文就是最基本的一种表现形式。

论文写作并不是一件可以随意而为之的事,它不仅要遵循一定的基本程序,也要具备一些共同的主体学术要素,同时在其表达上更加应当遵循相应的学术规范。

只有这样,所完成的论文才具备相应的文献价值并产生相应的学术效益与学术影响。

本文拟围绕这一主题作简要描述与讨论。

一、会计专业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会计专业论文是学术论文的一种 什么是学术论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国家标准局发布的《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13-87)》中指出:“学术论文是指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的知识和科学记录;

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简而言之,学术论文就是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一般意义上的学术论文,应当具有四方面的特点:

1.学术性。

它指研究与探讨的内容具有专门性和系统性,是以科学领域里某一专业性问题作为研究对象。

从内容上看,学术论文的专业性较强;从语言表达上看,学术论文很多是采用专业术语、专业性图表和专门符号表达内容的,它的读者主要是专业上的同行。

因此,为了把学术问题表达得简洁、准确和规范,文中即会涉及较多的专业用语。

2.科学性。

它指研究与探讨的内容要准确、思维要严密、推理要合乎逻辑。

要求作者在立论上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不得带有个人好恶与偏见,不得主观臆造,在相关基础上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

因此,在论据上,应当尽可能多地占有资料,以最充分的、确凿有力的论据作为立论的依据;在论证时,必须经过周密的思考,并进行严谨地论证。

3.创新性。

它要求作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提出新的观点和看法。

创新性是科学研究的生命,学术论文的科学价值就表现在其具有创新性上。

创新性表现是填补空白的新发现、新发明和新理论,是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完善和创新,是在众说纷纭中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是推翻了前人的某种定论,是对已有资料作出创造性综合等。

有时在论文中,所体现出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体系和新因素等,也可视为一种创新。

4.理论性。

它指论文中体现出作者思维的理论性、论文结论的理论性和论文表达的论证性。

学术论文与一般议论文不同,它必须有自己的理论论证,不能只是材料与文献的简单罗列,应当是在对大量的事实、材料和文献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上,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学术论文按内容的学科性质,可分为自然科学论文和社会科学论文。

会计专业论文是社会科学研究论文的一种,它是系统地阐述、讨论或研究、探讨某个会计专业问题的文章。

会计专业论文按撰写要求可分为学术论文和一般论文;按用途可分为会计科研成果论文、会计业绩考核论文和会计专业学位论文等。

(二)会计专业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1. 会计专业论文写作的内容要求。

所撰写的会计专业论文,在内容上应当力求做到:

(1)准确性,即论文的内容从实际出发,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性质、发展过程和规律。

写作中要充分运用逻辑思维:要准确地运用各种概念,概念的定义(或内含定义)和外延要准确,不得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判断要明确,对客观事物的分析要揭示其性质和规律,明确肯定或否定、真或假、正确与错误、广度和深度,或不同程度等之间的界限;推理要科学,根据已知的判断(前提)引出新的判断(结论)是科学的,论证清楚,认识正确。

(2)鲜明性,即论文能以简明的语言,表明作者明确的观点。

(3)生动性,即论文的内容要采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事实来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和趋势。

(4)合规性,即论文既要在内容上符合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和制度,也要在形式上符合国家有关部门论文学术的规范要求。

(5)理论性,即论文的观点和论证要符合科学原理。

(6)创新性,即论文要具有一定的新内容,如新建议、新措施、新方法、新公式、新模型、新资料、新证明、新概念、新设想、新理论和新体系等。

(7)层次性,即论文的层次结构要合理,同一层次的篇幅基本均衡。

(8)精细性,即论文中要避免出现常识性错误,如立论不当、资料不实、分析绝对化、概念不准确、判断不科学、推理不合理、结构不严、内容前后矛盾不协调、字句含糊和标点符号不准确等。

(9)完整性,即论文的学术要素齐全与规范。

2. 会计专业论文写作的法律要求。

应当做到:

(1)要有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意识。

即对论文中引用和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时,应当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要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中所确定的著录规范要求,列出注释与参考文献的详细信息。

(2)要有保护自己知识产权的意识,对凡是属于自己独创性论文中所形成的观点、材料和数据等形式的成果,发现他人的论著借鉴运用,但未用规范方式加注与列作参考文献时,应当保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所赋予的权利追究使用者相应法律责任的权利。

(3)应当透彻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有关侵权行为的界限,如根据该法第五条规定的精神,在论文中使用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官方正式译文、时事新闻、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等,不属于剽窃和抄袭他人作品的行为。

二、会计专业论文的基本撰写程序

(一)选定论题 1. 正确选定论题意义重大,它关系到能否完成研究任务。

如果论题过大,到时可能会因多种因素影响而难以完成;如果论题过小,不能达到研究的水平。

选定论题的前提是选择研究主题,它是确定研究对象,选择所要解决的问题。

狭义地说,是指选定写文章或者著作的题目。

广义地说,是选择科研领域,确定科研方向。

2. 需要注意与选定论题有关概念内涵上的区别。

(1)课题。

它是指某一学科重大的科研项目,它的研究范围比论题大得多,如“面对经济全球化环境的中国会计规范体系建设问题”。

(2)论题。

它指在研究过程中所确定的论述范围或研究方向,也就是解决前面说的“写什么”的问题,属于内容要素,如“关于会计委派制的问题”。

(3)标题(题目),它是准确概括文章内容的一句话或一个词组,它是根据内容来确定的,属于形式要素,它可以在文章写成后加上去,也可据内容改换,具有较大的弹性。

有的文章标题可以明显地揭示出论题,如“会计委派制利大于弊”。

有些文章从标题上是看不出论题的内容,如“浅谈会计委派制”、“会计委派制的若干分析”。

在选定论题时有一个思路问题,就是把小题做大?还把大题做小?20世纪80年代初期,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个演讲中曾经强调,研究生论文写作时尽量把小题做大。

他曾经举例说,汉语中的一个字都可以做成一篇论文。

3. 选定论题时需要思考以下六个因素。

(1)我应该研究什么问题?这要与个人的专业方向相结合,有大问题、中问题与小问题之分。

各个专业领域里的问题非常多,只要处处留心就有值得研究的问题。

(2)我喜欢研究什么问题?这要与个人兴趣结合起来,既有长期性跟踪的专业性问题,也有临时性需要研究的热点问题,还有完成任务性的命题式问题,如课题研究。

(3)我能够研究什么问题?这要与自身的研究能力结合起来,在确定目标时要量力而行,把长期研究、中期研究和短期研究进行组合。

(4)了解别人已经研究了什么问题?这就要提倡广泛搜集资料并追究根底,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5)了解别人从什么角度研究此问题?它的研究视角是什么。

因为从同一个研究问题的不同研究视角出发,会有不同的研究结论,这里要注重切入点选择与学科交叉性的研究。

(6)了解别人是怎样研究这个问题的?同样问题的研究,由于研究方法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研究结论,因此要注重研究方法与研究技术的掌握。

4. 选定论题阶段应当注意的主要问题。

(1)要掌握选题原则,即要有创新精神,又要从实际出发;(2)要明确选题范围,可包括会计实务工作、会计管理体制、会计基础理论研究和会计教育等方面的内容;(3)要优化选题方法,既可在命题中选(如根据相关的《论文选题指南》选定),也可自行选定。

在选定论文题目时,要避免一般化、表面化、雷同化、陈旧化、宽泛化和琐细化。

(二)搜集资料 按照确定的选题和内容,通过各种方法搜集大量的资料,能为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了丰富的资料,才能研究客观事物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揭示其影响因素、发展趋势和规律,并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

通过各种方法搜集大量的资料,能为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

科学研究需要占有的大量资料,不仅是数量要求,而且要有质量的标准。

只有搜集的资料是真实的,才能为研究成果也具有真实性提供可靠的依据。

搜集资料的要求:

1.搜集的资料要全面,要有针对性;

2.搜集的资料要真实,要有客观性;

3.搜集资料的方法要广泛,可采用资料法、观察法、调查法和实验法等。

(三)拟定提纲

1. 拟定提纲的作用很关键。

现实中,有不少会计专业研究人员都有这样的感受:当某种思想在头脑中奔涌,感觉已经酝酿成熟,满怀激情地拿起笔想写出来,但是一旦动笔,思想却在笔头上凝固起来,写不出来或写不下去;或者是在一项科研任务行将结束时,脑子里装着许多材料,观点已经形成且有价值,想写但就是无从下手。

凡此种种,并非由于“懒”,而是由于感到“难”。

由于遇到了难题,多少影响了写作论文的信心。

拟定论文写作提纲就是解决“开头难”的一个重要步骤。

拟定提纲就是确定论文的总体布局,先设计后施工,开始对客观事物进行研究。

有了论文提纲,才能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加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才能安排论文的结构,形成全面的观点;才能排列问题的顺序,使观点鲜明。

撰写论文如果没有提纲,下笔千言,实际上可能离题万里,是为大忌。

2. 拟定提纲可分为两个步骤。

首先,是拟定粗纲(一层结构),即以中心论点(主题或主题思想)为纲展开的各种论点(观点),作为大的部分,并按顺序确定大的标题。

会计论文提纲 篇5

第1章 资产

第一节 货币资金

一、库存现金

(一)现金管理制度

1.现金的适用范围

2.现金的限额

3.现金收支的规定

(二)现金的账务处理

(三)现金的清查

二、银行存款

(一)银行存款的账务处理

(二)银行存款的核对

三、其他货币资金

(一)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

(二)其他货币资金的账务处理

1.银行汇票存款

2.银行本票存款

3.信用卡存款

4.信用证保证金存款

5.存出投资款

6.外埠存款

第二节 应收及预付款项

一、应收票据

(一)应收票据概述

(二)应收票据的账务处理

1.取得应收票据和收回到期票款

2.应收票据的转让

二、应收账款

(一)应收账款的含义

(二)应收账款的账务处理

三、预付账款

四、其他应收款

(一)其它应收款的内容

(二)其他应收款的账务处理

五、应收账款减值

(一)应收账款减值损失的确认

1.直接转销法

2.备抵法

/ 16

(二)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

第三节 交易性金融资产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内容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应设置的会计科目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取得

(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持有

(四)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出售

第四节 存货

一、存货概述

(一)存货的内容

(二)存货成本的确认

1.存货的采购成本

2.存货的加工成本

3.存货的其他成本

(三)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1.个别计价法

2.先进先出法

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4.移动加权平均法

二、原材料

(一)采用实际成本核算

1.购入材料

2.发出材料

(二)采用计划成本核算

1.购入材料

2.发出材料

三、包装物

(一)包装物的内容

(二)包装物的账务处理

1.生产领用包装物

2.随同商品出售包装物

四、低值易耗品

(一)低值易耗品的内容

(二)低值易耗品的账务处理

五、委托加工物资

(一)委托加工物资的内容和成本

(二)委托加工物资的账务处理

1.发出物资

2.支付加工费、运杂费等

3.加工完成验收入库

六、库存商品 / 16

(一)库存商品的内容

(二)库存商品的账务处理

1.验收入库商品

2.发出商品

七、存货清查

(一)存货盘盈的账务处理

(二)存货盘亏及毁损的账务处理

八、存货减值

(一)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和转回

(二)存货跌价准备的账务处理

第五节 持有至到期投资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内容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务处理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取得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持有

1.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债券利息收入

2.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减值

(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出售 第六节 长期股权投资

一、长期股权投资概述

(一)长期股权投资的概念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

1.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范围

2.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范围

二、采用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

(一)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认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

(三)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

(四)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理

三、采取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

(一)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

(二)持有长期股权投资期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或发生净亏损和其他综合收益

(三)持有长期股权投资期间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

(四)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四、长期股权投资减值

(一)长期股权投资减值金额的确认

(二)长期股权投资减值的账务处理

第七节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内容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取得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持有

/ 16

(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出售

第八节 固定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

一、固定资产

(一)固定资产的概念

(二)固定资产的特征

(三)固定资产的分类

1.按经济用途分类

2.综合分类

(四)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

1.固定资产的取得

2.固定资产的折旧

3.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4.固定资产的处置

5.固定资产的减值

6.固定资产的清查

二、投资性房地产

(一)投资性房地产概述

1.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

2.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

(二)投资性房地产的账务处理

1.投资性房地产的取得

2.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3.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

第九节 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一、无形资产

(一)无形资产概述

1.无形资产的概念和特征

2.无形资产的内容

(二)无形资产的账务处理

1.无形资产的取得

2.无形资产的摊销

3.无形资产的处置

4.无形资产的减值

二、其他资产 / 16

第2章 负债

第一节 短期借款 第二节 应付及预收款项

一、应付账款

(一)应付账款概述

(二)应付账款发生与偿还

(三)应付账款转销

二、应付票据

(一)应付票据概述

(二)应付票据的账务处理

(三)应付票据转销

三、应付利息

四、预收账款

第三节 应付职工薪酬

一、职工薪酬的内容

(一)短期薪酬

(二)离职后福利

(三)辞退福利

(四)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二、应付职工薪酬的科目设置

三、短期薪酬的核算

(一)货币性职工薪酬

1.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2.职工福利费

3.国家规定计提标准的职工薪酬

4.短期带薪缺勤

(二)非货币性职工薪酬

四、设定提存计划的核算

第四节 应交税费

一、应交税费概述

二、应交增值税

(一)增值税概述

1.增值税概念

2.增值税纳税人

3.增值税纳税人分类

4.增值税计算方法

/ 16

5.增值税税率

(二)一般纳税人的账务处理

1.增值税核算应设置的会计科目

2.取得资产、接受应税劳务或应税行为

3.销售货物、提供应税劳务、发生应税行为

4.交纳增值税

5.月末转出多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

(三)小规模纳税人的账务处理

三、应交消费税

(一)消费税概述

(二)应交消费税的账务处理

1.销售应税消费品

2.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

3.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

4.进口应税消费品

四、其他应交税费

(一)应交资源税

(二)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三)应交教育费附加

(四)应交土地增值税

(五)应交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

(六)应交个人所得税

第五节 应付股利及其他应付款

一、应付股利

二、其他应付款

第六节 长期借款

一、长期借款概述

二、长期借款的账务处理

(一)长期借款的取得与使用

(二)长期借款利息的确认

(三)长期借款的归还

第七节 应付债券及长期应付款

一、应付债券

(一)应付债券概述

(二)应付债券的账务处理

1.发行债券

2.债券利息的确认

3.债券还本付息

二、长期应付款

/ 16

(一)应付融资租赁款

(二)具有融资性质的延期付款

第3章 所有者权益

第一节 实收资本

一、实收资本概述

二、实收资本的账务处理

(一)接受现金资产投资

1.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企业接受现金资产投资

2.股份有限公司接受现金资产投资

(二)接受非现金资产投资

1.接受投入固定资产

2.接受投入材料物资

3.接受投入无形资产

(三)实收资本(或)股本的增减变动

1.实收资本(或股本)的增加

2.实收资本(或股本)的减少

第二节 资本公积

一、资本公积概述

(一)资本公积的来源

(二)资本公积与实收资本(或股本)、留存收益的区别

1.资本公积与实收资本(或股本)的区别

2.资本公积与留存收益的区别

二、资本公积的账务处理

(一)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1.资本溢价

2.股本溢价

(二)其他资本公积

(三)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第三节 留存收益

一、留存收益概述

二、留存收益的账务处理

(一)利润分配

(二)盈余公积

/ 16

第4章 收入

第一节 销售商品收入

一、销售商品收入的确定

(一)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二)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

(三)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四)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五)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一般销售商品业务收入的处理

三、已经发出但不符合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的商品的处理

四、商业折扣、现金折扣和销售折让的处理

(一)商业折扣

(二)现金折扣

(三)销售折让

五、销售退回的处理

六、采用预收款方式销售商品的处理

七、采用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代销商品的处理

八、销售材料等存货的处理

第二节 提供劳务收入

一、在同一会计期间内开始并完成的劳务

(一)一次就能完成的劳务

(二)持续一段时间但在同一会计期间内开始并完成的劳务

二、劳务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不同的会计期间

(一)提供劳务交易结果能够可靠估计

1.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2.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3.交易的完工进度能够可靠地确认

4.交易中已发生和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提供劳务交易结果不能可靠估计

第三节 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一、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一)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二)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账务处理

/ 16

第5章 费用

第一节 营业成本

一、主营业务成本

二、其他业务成本

第二节 税金及附加 第三节 期间费用

一、期间费用的概述

二、期间费用的账务处理

(一)销售费用

(二)管理费用

(三)财务费用

第6章 利润

第一节 营业外收支

一、营业外收入

(一)营业外收入核算的内容

(一)营业外收入的账务处理

1.确认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

2.确认政府补助利得

3.确认盘盈利得、捐赠利得

4.期末结转“营业外收入”科目

二、营业外支出

(一)营业外支出核算的内容

(二)营业外支出的账务处理

1.确认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

2.确认盘亏、罚款支出

3.期末结转“营业外支出”科目

第二节 所得税费用

一、应交所得税的计算

二、所得税费用的账务处理

/ 16

第三节 本年利润

一、结转本年利润的方法

(一)表结法

(二)账结法

二、结转本年利润的会计处理

第7章 财务报告

第一节 财务报告概述

一、财务报告及其目标

二、财务报表的组成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一、资产负债表概述

(一)资产

(二)负债

(三)所有者权益

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

三、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一)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填列方法

1.根据总账科目余额填列

2.根据明细账科目余额计算填列

3.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账科目余额分析计算填列

4.根据有关科目余额减去其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5.综合运用上述填列方法分析填列

(二)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填列说明

1.资产项目的填列说明

2.负债项目的填列说明

3.所有者权益项目的填列说明

第三节 利润表

一、利润表概述

二、利润表的结构

三、利润表的编制

(一)利润表项目的填列方法

(二)利润表项目的填列说明

/ 16

第四节 现金流量表

一、现金流量表概述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二、现金流量表的结构

三、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一)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二)现金流量表主要项目说明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4.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

第五节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一、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概述

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结构

三、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

(一)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项目的填列方法

(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主要项目说明

1.“上年年末余额”项目

2.“会计政策变更”“签字差错更正”项目

3.“本年增减变动金额”项目

第六节 附注

一、附注概述

二、附注的主要内容

(一)企业的基本情况

(二)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三)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四)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五)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

(六)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2.应收款项

3.存货

4.长期股权投资

5.投资性房地产

6.固定资产

7.无形资产

8.职工薪酬

9.应交税费

/ 16

10.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 11.应付债券 12.长期应付款 13.营业收入

14.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15.投资收益 16.资产减值损失 17.营业外收入 18.营业外支出 19.所得税费用 20.其他综合收益 21.政府补助 22.借款费用 23.其他内容

第8章 产品成本核算

第一节 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

一、成本核算的要求

二、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三、成本与费用的关系

第二节 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

一、成本核算对象

(一)成本核算对象的概念

(二)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

二、成本项目

(一)成本项目的概念

(二)成本项目的设置

1.直接材料

2.燃料及动力

3.直接人工

4.制造费用

第三节 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一、成本核算的科目设置

(一)“成产成本”科目

(二)“制造费用”科目

二、材料、燃料、动力的归集和分配

(一)材料、燃料、动力的归集和分配

(二)材料、燃料、动力的账务处理

/ 16

三、职工薪酬的归集和分配

(一)职工薪酬的归集和分配

(二)职工薪酬的账务处理

四、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一)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

(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及账务处理

1.直接分配法

2.交互分配法

3.计划成本分配法

4.顺序分配法

5.代数分配法

五、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一)制造费用的归集

(二)制造费用的分配

(三)制造费用的账务处理

六、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

(一)废品损失的核算

1.不可修复废品损失

2.可修复废品损失

(二)停工损失的核算

第四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一、在产品数量的核算

二、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费用的分配

(一)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二)在产品按固定成本法

(三)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计价法

(四)约当产量比例法

(五)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六)定额比例法

三、联产品和副产品的成本分配

(一)联产品成本的分配

(二)副产品成本的分配

四、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

第9章 产品成本计算与分析

第一节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

一、生产特点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

二、成品成本计算的主要方法

/ 16

第二节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

一、品种法特点

二、品种法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三、品种法下产品成本核算的应用

(一)单一品种生产下的品种法

(二)多品种生产下的品种法

第三节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

一、分批法特点

二、分批法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三、简化的分批法

第四节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

一、分步法特点

二、分步法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一)逐步结转分步法

1.逐步结转分步法的定义

2.逐步接转分步法的适用范围

3.逐步结转分步法的优缺点

4.逐步接转分步法的分类

(二)平行结转分步法

第五节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综合运用 第六节 产品成本分析

一、产品生产成本表的编制

(一)按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生产成本表的编制

(二)按产品种类反映的产品生产成本表的编制

二、产品总成本分析

(一)按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生产成本表的分析

1.对比分析法

2.构成比率分析法

3.相关指标比率分析法

(二)按产品种类反映的产品生产成本表的分析

三、产品单位成本分析

(一)直接材料成本的分析

(二)直接人工成本的分析

(三)制造费用的分析

/ 16 第10章 事业单位会计基础

第一节 事业单位会计概述

一、非企业会计体系概述

二、事业单位会计的特点

三、事业单位会计科目

第二节 资产和负债

一、资产

(一)货币资金

1.库存现金

2.银行存款

3.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二)短期投资

(三)应收及预付款项

1.财政应返还额度

2.应收票据

3.应收账款

4.预付账款

5.其它应收款

(四)存货

(五)长期投资

1.长期投资的取得

2.长期投资持有期间的收益

3.长期投资的设置

(六)固定资产

1.固定资产的取得

2.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3.固定资产的处置

(七)在建工程

1.建筑工程

2.设备安装工程

(八)无形资产

1.无形资产的取得

2.计提无形资产摊销

3.无形资产的处置

二、负债

(一)短期借款

(二)应缴款项

1.应缴税款

2.应缴国库券

3.应缴财政专户款

(三)应付职工薪酬 / 16

(四)应付及预收款项

1.应付票据

2.应付账款

3.预收账款

4.其他应付款

(五)长期借款

(六)长期应付款

第三节 净资产

一、财政补助结转结余

(一)财政补助结转

(二)财政补助结余

二、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

(一)非财政补助结转

(二)非财政补助结余

1.事业结余

2.经营结余

3.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三、事业基金

四、非流动资产基金

五、专用基金

第四节 收入与支出

一、收入

(一)财政补助收入

(二)事业收入

(三)上级补助收入

(四)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五)经营收入

(六)其他收入

二、支出

(一)事业支出

(二)上缴上级支出

(三)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四)经营支出

(五)其他支出

第五节 财务报告

一、财务报告的概念和构成二、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三、收入支出表的编制

会计论文提纲 篇6

第1章 总论

第一节 法律基础

一、法和法律

(一)法和法律的概念

1.法的概念 2.法律的概念

(二)法的本质与特征

1.法的本质 2.法的特征

二、法律关系

(一)法律关系的概念

(二)法律关系的要素

1.法律关系的主体

(1)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2)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3)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

2.法律关系的内容 3.法律关系的客体

(1)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2)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

三、法律事实

/ 60

(一)法律事件

(二)法律行为

1.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

2.积极行为(作为)与消极行为(不作为)3.意思表示行为与非表示行为 4.单方行为与多方行为 5.要式行为与非要式行为 6.自主行为与代理行为

四、法的形式和分类

(一)法的形式

1.我国法的主要形式

(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

(4)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5)特别行政区的法(6)规章(7)国际条例

2.适用法的效力原则

(1)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2)同一机关制定的,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新法优于旧法(3)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及经济特区法规的适用问题(4)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的裁决问题

/ 60

(二)法的分类

1.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2.根本法和普通法 3.实体法和程序法 4.一般法和特别法 5.国际法和国内法 6.公法和私法

五、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

(一)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的概念

(二)我国现行的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

(1)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法律部门(2)民商法法律部门(3)行政法法律部门(4)经济法法律部门(5)社会法法律部门(6)刑法法律部门

(7)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法律部门

第二节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一、经济纠纷的概念与解决途径

(一)经济纠纷的概念

(二)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二、仲裁

/ 60

(一)仲裁的概念和特征

1.仲裁的概念

2.仲裁的特征

(二)仲裁的适用范围

(三)仲裁的基本原则

(四)仲裁机构)

(五)仲裁协议

1.仲裁协议的概念

2.仲裁协议的内容

3.仲裁协议的效力

(六)仲裁裁决

1.仲裁管辖

2.仲裁庭组成 3.仲裁员回避情形

4.仲裁形式

5.当事人和解

6.仲裁庭的调解 7.仲裁裁决

三、民事诉讼

(一)民事诉讼的适用范围

(二)审判制度

1.合议制度 2.回避制度 / 60

3.公开审判制度 4.两审终审制度

(三)诉讼管辖

1.级别管辖 2.地域管辖

(1)一般地域管辖(2)特殊地域管辖(3)专属管辖(4)协议管辖

(5)共同管辖和选择管辖

(四)诉讼时效

1.诉讼时效的概念 2.诉讼时效的作用 3.诉讼时效期间的具体规定 4.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

(五)判决和执行

1.判决 2.执行

四、行政复议

(一)行政复议范围

1.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事项(11项)2.行政复议的排除事项(2项)

(二)行政复议申请和受理

/ 60

(三)行政复议参加人和行政复议机关

1.行政复议参加人 2.行政复议机关

(四)行政复议决定

五、行政诉讼

(一)行政诉讼的适用范围

1.法院应受理的行政诉讼(12项)2.法院不予受理的行政诉讼(4项)

(二)诉讼管辖

1.级别管辖 2.地域管辖

(三)起诉和受理

(四)审判和判决

1.审理 2.判决

第三节 法律责任

一、法律责任的概念

二、法律责任的种类

(一)民事责任(10种)

(二)行政责任

子主题 1 1.行政处罚(7类)

/ 60

2.行政处分(6类)

(三)刑事责任

1.主刑

(1)管制(2)拘役(3)有期徒刑(4)无期徒刑(死刑)

2.附加刑

(1)罚金(2)剥夺政治权利(3)没收财产(4)驱逐出境

第2章 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第一节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一、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

(一)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的概念与特征

1.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的概念 2.劳动关系的特征(3个)

(二)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

(一)劳动合同订立的概念和原则

/ 60

(二)劳动合同订立的主体

1.劳动合同订立主体的资格要求

(1)劳动者有劳动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2)用人单位有用人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2.劳动合同订立主体的义务

(1)用人单位的义务和责任(2)劳动者的义务

(三)劳动关系建立的时间

(四)劳动合同订立的形式

1.书面形式 2.口头形式

(五)劳动合同的效力

1.劳动合同的生效 2.无效劳动合同

3.无效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

三、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

(一)劳动合同必备条款(9款)

(二)劳动合同约定条款

1.试用期 2.服务期

3.保守商业秘密和竞业限制

四、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一)劳动合同的履行

/ 60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 2.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

(二)劳动合同的变更

五、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一)劳动合同的解除

1.劳动合同解除的概念 2.协商解除 3.法定解除

(二)劳动合同的终止

1.劳动合同终止的概念 2.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

(三)对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的限制性规定(6项)

(四)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的经济补偿

1.经济补偿的概念

2.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 3.经济补偿的支付

(五)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的法律后果和双方义务

六、集体合同与劳务派遣

(一)集体合同

1.集体合同的概念 2.集体合同的订立 3.集体合同纠纷和法律救济

(二)劳务派遣

/ 60

1.劳务派遣的概念 2.劳务派遣的特征 3.劳务派遣的适用范围

4.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与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七、劳动争议的解决

(一)劳动争议及解决方法

1.劳动争议的概念

2.劳动争议的适用范围(6项)3.劳动争议的解决原则和方法

(1)劳动争议解决的基本原则(2)劳动争议解决的基本方法

(二)劳动调节

1.劳动争议调解组织 2.调解员 3.劳动调解程序

(三)劳动仲裁

1.劳动仲裁参加人

(1)当事人(2)当事人代表(3)第三人(4)代理人

2.劳动仲裁机构

3.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管辖(4项规定)

/ 60

4.申请和受理

(1)仲裁时效(2)仲裁申请(3)仲裁受理

5.开庭和裁决

(1)基本制度(2)开庭程序(3)裁决

(4)不服仲裁裁决提起诉讼的期限和条件

6.执行

(四)劳动诉讼

1.劳动诉讼申请范围 2.劳动诉讼程序

第二节 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一、社会保险的种类与基本原则

(一)社会保险的种类

(二)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

二、基本养老保险

(一)基本养老保险的含义

(二)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

(三)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组成和来源

(四)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缴纳与计算

/ 60

1.单位缴费 2.个人缴费

(五)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享受条件与待遇

1.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享受条件 2.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三、基本医疗保险

(一)基本医疗保险的含义

(二)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

(三)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缴纳

(四)职工基本医疗费用的结算

(五)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不支付的医疗费用

(六)医疗期

1.医疗期期间 2.医疗期的计算方法 3.医疗期内的待遇

四、工伤保险

(一)工伤保险的含义

(二)工伤保险费的缴纳和工伤保险基金

1.工伤保险费的缴纳 2.工伤保险基金

(三)工伤认定与劳动能力鉴定

1.工伤认定(1)工伤认定情形(7项)

/ 60

(2)视同工伤情形(3项)(3)不认定为工伤情形(4项)

2.劳动能力鉴定

(四)工伤保险待遇

1.工伤医疗待遇 2.辅助器具装配非 3.伤残待遇 4.工亡待遇

(五)工伤保险待遇承担途径

(六)特别规定

五、失业保险

(一)失业保险的缴纳

(二)失业保险待遇

1.失业保险待遇的享受条件 2.失业保险金的领取期限 3.失业保险金的发放标准 4.失业保险待遇

(三)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及其它失业保险待遇的情形

六、生育保险

(一)生育保险的缴纳

(二)生育保险待遇

1.生育医疗费用 2.生育津贴

/ 60

七、社会保险征缴

(一)社会保险登记

1.用人单位的社会保险登记 2.个人的社会保险登记

(二)社会保险费缴纳

1.用人单位缴纳义务

2.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的权利义务

八、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运营

第3章 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第一节 支付结算概述

一、支付结算的概况

(一)支付结算的概念

(二)支付体系的概括

二、办理支付结算使用的主要支付工具

三、办理支付结算的原则

四、办理支付结算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银行结算账户管理

一、银行结算账户的概念和种类

二、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变更和撤销

(一)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

(二)银行结算账户的变更

/ 60

(三)银行结算账户的撤销

三、各类具体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和使用

(一)基本存款账户

1.基本存款账户的概念

2.开户证明文件

3.基本存款账户的使用

(二)一般存款账户

1.一般存款账户的概念

2.开户证明文件

3.一般存款账户的使用

(三)专用存款账户

1.专用存款账户的概念

2.适用范围

3.开户证明文件

4.专用存款账户的使用

(四)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

(五)临时存款账户

1.临时存款账户的概念

2.适用范围

3.临时存款账户的使用

(六)个人银行结算账户

1.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概念 2.开户方式 / 60

3.开户证明文件

4.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使用

(七)异地银行结算账户

1.异地银行结算账户的概念 2.适用范围 3.开户证明文件

四、银行结算账户的管理

(一)银行结算账户的实名制管理

(二)银行结算账户变更事项的管理

(三)存款人预留银行签章的管理

(四)银行结算账户的对账管理

第三节 银行卡

一、银行卡的概念及分类

(一)银行卡的概念

(二)银行卡的分类

(1)是否具有透支功能

1.信用卡

贷记卡 准贷记卡

2.借记卡

转账卡(含储蓄卡)专用卡

/ 60

储值卡

(2)币种不同

人民币卡 外币卡

(3)发行对象不同

单位卡(商务卡)个人卡

(4)信息载体不同

磁条卡 芯片(IC)卡

二、银行卡账户和交易

(一)银行卡申领、注销和丧失

(二)银行卡交易的基本规定

三、银行卡计息与收费

(一)银行卡计息

(二)银行卡收费

四、银行卡清算市场

五、银行卡收单

(一)银行卡收单业务概念

(二)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规定

1.特约商户管理 2.业务与风险管理

(三)银行卡POS收单业务交易及结算流程

/ 60

(四)结算收费

第四节 预付卡

一、预付卡的概念和分类

(一)预付卡的概念

(二)预付卡的分类

二、预付卡的相关规定

(一)预付卡的限额

(二)预付卡的期限

(三)预付卡的办理

(四)预付卡的充值

(五)预付卡的使用

(六)预付卡的赎回

(七)预付卡的发卡机构第五节 结算方式

一、汇兑

(一)汇兑的概念和种类

1.汇兑的概念

2.汇兑的种类

(二)办理汇兑的程序

1.签发汇兑凭证 2.银行受理 / 60

3.汇入处理

(三)汇兑的撤销和退汇

1.汇兑的撤销 2.汇兑的退汇

二、托收承付

(一)托收承付的概念

(二)托收承付结算的起点

(三)托收承付的适用范围

(四)办理托收承付的程序

(1)签发托收承付

(2)托收

(3)承付

(4)逾期付款

(5)拒绝付款(6)重办托收

三、委托收款

(一)委托收款的概念

(二)委托收款的适用范围

(三)办理委托收款的程序

1.签发托收凭证

2.委托 3.付款

四、国内信用证 / 60

(一)国内信用证的概念

(二)国内信用证的适用范围

(三)国内办理信用证的基本程序

1.开证

2.通知

3.议付 4.付款

第六节 网上支付

一、网上银行

(一)网上银行的概念

(二)网上银行的分类

(三)网上银行的主要功能

1.企业网上银行子系统

(1)账户信息查询

(2)支付指令

(3)B2B网上支付

(4)批量支付

2.个人网上银行子系统

(1)账户信息查询

(2)人民币转账业务

(3)银证转账业务(4)外汇买卖业务

/ 60

(5)账户管理业务(6)B2C网上支付

二、第三方支付

(一)第三方支付的业务定义

(二)第三方支付方式的种类

1.线上支付方式 2.线下支付方式

(三)第三方支付的行业分类及主流品牌

1.行业分类

金融型支付企业 互联网支付企业

2.主流品牌

第七节 票据的一般规定

一、票据的概念

(一)票据的含义和种类

1.票据的含义 2.票据的种类

广义 狭义

(二)票据当事人

1.基本当事人(1)出票人

/ 60

(2)收款人

(3)付款人

2.非基本当事人

(1)承兑人

(2)背书人与被背书人

(3)保证人

(三)票据的特征和功能

1.票据的特征

(1)完全有价证券

(2)文义证券

(3)无因证券

(4)金钱债权凭证

(5)要式证券

(6)流通证券

2.票据的功能

(1)支付功能

(2)汇兑功能

(3)信用功能

(4)结算功能(5)融资功能

二、票据的权利与责任

(一)票据权利的概念

(二)票据权利的分类 / 60

1.付款请求权 2.票据追索权

(三)票据权利的取得

1.基本规定

2.取得票据享有票据权利的情形

(四)票据权利的行使与保全

(五)票据权利丧失补救

1.挂失止付

2.公示催告

3.普通诉讼

(六)票据权利时效

(七)票据责任

1.提示付款

2.付款人付款

3.拒绝付款

4.获得付款

5.相关银行的责任 6.票据责任解除

三、票据行为

(一)出票

1.出票的概念

2.出票的基本要求 3.出票的记载事项 / 60

(1)必须记载事项

(2)相对记载事项

(3)任意记载事项

4.出票的效力

(二)背书

1.背书的概念

2.背书的种类

3.背书记载事项

4.背书连续及其效力

5.不得进行的背书 6.背书效力

(三)承兑

1.承兑的概念

2.承兑的程序

(1)提示承兑

(2)受理承兑

(3)记载承兑(4)承兑效力

(四)保证

1.保证的概念

2.保证的记载事项

3.保证责任的承担 4.保证效力 / 60

四、票据追索

(一)票据追索适用的情形

1.到期后追索

2.到期前追索

(二)被追索人的确定

(三)追索的内容

1.持票人行使追索权

2.被追索人行使再追索权

(四)追索权的行使

1.获得有关证明

2.行使追索

(五)追索的效力

第八节 汇票、银行本票和支票

一、银行汇票

(一)银行汇票的概念

(二)银行汇票的适用范围

(三)银行汇票的出票

1.申请

2.签发并交付

(四)填写实际结算金额

(五)银行汇票背书

(六)银行汇票提示付款 / 60

(七)银行汇票退票和丧失

二、商业汇票

(一)商业汇票的概念

(二)商业汇票的种类

按承兑人的不同分

商业承兑汇票 银行承兑汇票

(三)商业汇票的适用范围

(四)商业汇票的出票

1.出票人的确定 2.出票的记载事项

(五)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

(六)商业汇票的承兑

(七)商业汇票的付款

1.提示付款

2.办理付款或拒绝付款

(1)商业承兑汇票的付款(2)银行承兑汇票的付款

(八)商业汇票的贴现、转贴现、再贴现

1.贴现的概念 2.贴现的基本规定

(1)贴现条件(2)贴现利息的计算

/ 60

(3)贴现的收款

三、银行本票

(一)本票的概念

(二)本票的适用范围

(三)银行本票的出票

1.申请 2.受理 3.交付

(四)银行本票的付款

(五)银行本票的退款和丧失

四、支票

(一)支票的概念、种类和适用范围

1.支票的概念 2.支票的当事人 3.支票的种类 4.适用范围

(二)支票的出票

1.开立支票存款账户 2.出票

(三)支票付款

1.提示付款 2.付款

五、票据的防伪

/ 60

(一)2010版票据特征

1.票据号码 2.支票 3.汇票 4.本票 5.其他特征

(二)票据防卫措施

1.纸张 2.水印 3.纤维丝 4.油墨 5.微缩文字 6.变形曲线 7.凸版印刷 8.安全线

(三)鉴别票据真伪的简单方法 一看二摸三鉴别

第九节 结算纪律与法律责任

一、结算纪律

1.单位和个人办理支付结算“四不准” 2.银行办理支付结算“八不准”

二、法律责任

/ 60

(一)签发空头支票、印章与预留印鉴不符支票,未构成犯罪的行为

(二)无理拒付,占用他人资金的行为

(三)违反账户规定的行为

(四)票据欺诈等行为的法律责任

第4章 增值税、消费税法律制度

第一节 增值税法律制度

一、增值税纳税人

(一)纳税人

(二)扣缴义务人

二、纳税人的分类

(一)小规模纳税人

(二)一般纳税人

三、增值税征税范围

1.销售货物

2.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3.进口货物

4.视同销售货物行为

5.混合销售

6.兼营

7.征税范围的特殊规定(9项)

四、增值税税率和征收率

(一)税率

/ 60

1.基本税率

2.低税率(一般纳税人9项)3.零税率

(二)征收率

五、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的进项税额

(一)一般纳税人应按税额的计算

1.销售额的确定

(1)销售额的概念和内容

(2)含税销售额的换算

(3)视同销售货物销售额的确定

(4)混合销售的销售额的确定

(5)兼营销售额的确定

(6)特殊销售方式下销售额的确定

(7)包装物押金

(8)销售退回或折让

(9)外币销售额的折算

2.进项税额的确定

(1)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7项)

(2)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8项)

(3)一般纳税人按照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的,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4)一般纳税人兼营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而无法划分不得抵扣(5)两种情况,应当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30 / 60 也不得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

(6)扣减进项税额的规定(3类)(7)转增进项税额的规定(8)进项税额抵扣期限的规定(9)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

(二)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

(三)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的计算

六、增值税税收优惠

1.《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的免税项目(7项)2.起征点 4.其它减免税规定

七、增值税征收管理

(一)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二)纳税地点

(三)纳税期限

八、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

(一)专用发票的联次及用途

(1)发票联(2)抵扣联(3)记账联

(二)专用发票的领购

领购

不得领购情形(3类)

/ 60

(三)专用发票的使用管理

1.专用发票开票限额 2.专用发票开具范围 3.专用发票开具要求(4条)

第二节 营业税改增值税

一、纳税人

(一)纳税人

(二)纳税人分类及认定标准

(三)扣缴义务人

(四)纳税人会计核算

二、征税范围

(1)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2)在境内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

(3)不属于在境内销售服务或者无形资产的情形(4种)(4)不属于视同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的情形(5)不征收增值税项目

三、税目

(一)销售服务

1.交通运输服务 2.邮政服务 3.电信服务 4.建筑服务

/ 60

5.金融服务 6.现代服务(8项)7.生活服务(6项)

(二)销售无形资产

(三)销售不动产

四、税率和征收率

(一)税率

(二)征收率

五、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一般性规定

(二)一般计税方法

1.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销售额*税率-当期进项税额

2.销售额的确认

(1)销售额(2)混合销售(3)兼营(3项)

(4)有关行业销售额的特殊规定(9项)(5)销售额的其它相关规定

3.进项税额的确认

(1)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4项)(2)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8项)

(3)适用一般计税方法的纳税人,兼营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而

/ 60 无法划分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4)(5)(6)(7)(8)(9)(10)

(三)简易计税方法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征收率

六、税收优惠

(一)营改增试点过渡政策的免税规定

1.下列项目免征增值税(40项)2.增值税即征即退 3.扣减增值税规定 4.其他规定

(二)境内单位和个人销售的服务和无形资产,适用增值税零税率的情形

(1)国际运输服务(2)航天运输服务

(3)向境外单位提供的完全在境外消费的下列服务(10项)(4)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服务

(三)境内单位和个人销售服务和无形资产适用免征增值税的情形(1)8项服务

/ 60

(2)未出口货物提供的邮政服务、收派服务、保险服务

(3)向境外单位提供的完全在境外消费的下列服务和无形资产(8项)(4)以无运输工具承运方是提供的国际运输服务

(5)为境外单位之间的货币资金融通及其它金融业务提供的直接收费金融服务,且该服务与境内的货物、无形资产和不动产无关

(6)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服务

(四)起征点的规定

(五)小微企业减免规定

(六)减免税的其他规定

七、征收管理

(一)纳税义务、扣缴义务发生时间

(二)纳税地点

(三)纳税期限

(四)征收管理

第三节 消费税法律制度

一、消费税纳税人

二、消费税征税范围

(一)生产应税消费品

(二)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

(三)进口应税消费品

(四)商业零售金银首饰

(五)批发销售卷烟

/ 60

三、消费税税目

1.烟

卷烟

雪茄烟

烟丝

2.酒

白酒

黄酒

啤酒

其它酒

3.高档化妆品

4.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 5.鞭炮、焰火

6.成品油

7.摩托车

8.小汽车

9.高尔夫球及球具

10.高档手表

11.游艇

12.木制一次性筷子

13.实木地板

14.电池 15.涂料

/ 60

四、消费税税率

五、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销售额的确定

1.从价计征销售额的确定 2.从量计征销售数量的确定

(1)销售数量的规定(2)从量定额的换算标准

3.复合计征销售额和销售数量的确定 4.特殊情形下销售额和销售数量的确定

(二)应纳税额的计算

1.生产销售应纳消费税的计算

(1)实行从价定率计征消费税的计算公式(2)实行从量定额计征消费税的计算公式

(3)实行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复合方法计征消费税的计算公司

2.自产自用应纳消费税的计算

(1)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征消费税的计算公式(2)实行复合计税办法计征消费税的计算公式

3.委托加工应纳消费税的计算

(1)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征消费税的计算公式(2)实行复合计税办法计征消费税的计算公式

4.进口环节应纳消费税的计算

(1)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征消费税的计算公式(2)实行复合计税办法计征消费税的计算公式

/ 60

(三)已纳消费税的扣除

1.外购应税消费品已纳税款的扣除(9类)2.委托加工收回的应税消费品已纳税款的扣除

六、消费税征收管理

(一)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1.销售应税消费品,按不同销售结算方式确定(4种)2.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为移送使用的当天 3.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为纳税人提货当天 4.纳税人进口应税消费品,为报关进口的当天

(二)纳税地点(7种情形)

(三)纳税期限

第5章 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

一、企业所得税纳税人

(一)居民企业

(二)非居民企业

二、企业所得税征税对象

(一)居民企业的征税对象(9项)

(二)非居民企业的征税对象

(三)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所得的确定(6项)

三、企业所得税税率

四、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 60

(一)收入总额

1.销售货物收入(4种处理方式)2.提供劳务收入 3.转让财产收入

4.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5.利息收入 6.租金收入 7.特许使用费收入 8.接受捐赠收入 9.其他收入 10.特殊收入的确认

(二)不征税收入

(三)税前扣除项目

1.成本 2.费用 3.税金 4.损失 5.其他支出

(四)扣除标准

1.工资、薪金支出

2.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 3.社会保险费 4.借款费用

/ 60

5.利息费用 6.汇兑损失 7.公益性捐赠 8.业务招待费 9.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 10.环境保护专项资金 11.保险费 12.租赁费 13.劳动保护费 14.有关资产的费用 15.总机构分摊的费用 16.资产损失 17.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18.其他项目

(五)不得扣除项目(9项)

(六)亏损弥补

(七)非居民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五、资产的税务处理

(一)固定资产

1.不允许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2.确定固定资产计税基础的方法 3.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规定

(二)生产性生物资产

/ 60

1.确定生产性生物资产计税基础的方法 2.生产性生物资产计提折旧的规定

(三)无形资产

1.不得计算摊销费用扣除的无形资产 2.确定无形资产计税基础的方法

3.无形资产摊销的规定

(四)长期待摊费用

(五)投资资产

(六)存货

(七)资产损失

六、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七、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

(一)免税收入

(二)减、免税所得

(三)民族自治地方的减免税

(四)加计扣除

(五)应纳税所得额抵扣

(六)加速折旧

(七)减计收入

(八)应纳税额抵免

八、源泉扣缴

(一)扣缴义务人

(二)扣缴方法

/ 60

(三)扣缴管理

九、特别纳税调整

(一)特别纳税调整的范围

1.关联方 2.独立交易原则 3.合理方法

(二)关联方之间关联业务的税务处理

(三)核定应纳税所得额

(四)补征税款和加收利息

(五)纳税调整的时效

十、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

(一)纳税地点

1.居民企业的纳税地点 2.非居民企业的纳税地点

(二)纳税期限

(三)纳税申报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一、个人所得税纳税人

(一)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

1.住所标准 2.居住时间标准

(二)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的纳税义务

/ 60

1.居民纳税人的纳税义务 2.非居民纳税人的纳税义务

(三)扣缴义务人

二、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

(一)征税对象

(二)所得来源的确定

三、个人所得税税目

(一)工资、薪金所得

1.关于工资、薪金所得的一般规定 2.关于工资、薪金所得的特殊规定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四)劳务报酬

(五)稿酬所得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1.个人投资者收购企业股权后,将企业原有盈余积累转增股本 2.个人从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

(八)财产租赁所得

(九)财产转让所得

1.个人转让股权或股份

2.个人因终止投资等行为收回的款项 3.个人以非货币性资产投资

/ 60

4.纳税人收回转让的股权 5.个人转让限售股票取得的所得 6.个人购置债券 7.个人出售虚拟货币

(十)偶然所得

(十一)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四、个人所得税税率

(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税率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税率

(三)稿酬所得适用税率

(四)劳务报酬所得税适用税率

(五)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税率

五、个人所得税计税依据

(一)计税依据

1.收入的形式 2.费用扣除的方法

(二)个人所得税的具体扣除标准

1.工资、薪金所得项目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项目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项目

4.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项目

(三)其他费用扣除规定

/ 60

(四)每次收入的确定

六、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应纳税额的计算

1.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4.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5.稿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8.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9.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0.偶然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1.其他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二)应纳税额计算的特殊规定

七、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

(一)免税项目

(二)减税项目

(三)暂免征税项目

八、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

(一)纳税申报

1.代扣代缴方式 2.自行纳税申报

/ 60

(二)纳税期限

1.代扣代缴期限 2.自行申报纳税期限

3.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个人所得税的纳税期限

(三)纳税地点

第6章 其他税收法律制度 第一节 关税法律制度

一、关税纳税人

1.贸易性商品的纳税人

2.物品的纳税人

二、关税课税对象和税目

(一)课税对象

(二)关税项目

三、关税税率

(一)税率的种类

1.普通税率

2.最惠国税率

3.协定税率

4.特惠税率

5.关税配额税率

6.暂定税率

(二)税率的确定

/ 60

四、关税计税依据

(一)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

1.一般贸易项下进口的货物的完税价格 2.特殊贸易下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

(二)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

(三)进出口货物完税价格的审定

五、关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从价税计算方法

(二)从量税计算方法

(三)复合税计算方法

(四)滑准税计算方法

六、关税税收优惠

1.法定性减免税 2.酌情减免税

七、关税征收管理

第二节 房产税法律制度

一、房产税纳税人

二、房产税征税范围

三、房产税税率

四、房产税计税依据

(一)从价计征的房产税的计税依据

(二)从租计征的房产税的计税依据

/ 60

五、房产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从价计征的房产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二)从租计征的房产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六、房产税税收优惠

七、房产税征收管理

(一)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二)纳税地点

(三)缴税期限

第三节 契税法律制度

一、契税纳税人

二、契税征税范围

三、契税税率

四、契税计税依据

五、契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六、契税税收优惠

七、契税征收管理

(一)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二)纳税地点

(三)纳税期限

第四节 土地增值税法律制度

一、土地增值税纳税人

/ 60

二、土地增值税征税范围

(一)征税范围的一般规定

(二)征税范围的特殊规定

三、土地增值税税率

四、土地增值税计税依据

(一)应税收入的确定

(二)扣除项目及其金额

五、土地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1.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2.应纳税额的计算步骤

六、土地增值税税收优惠

七、土地增值税征收管理

(一)纳税申报

(二)纳税清算

1.土地增值税的清算单位 2.土地增值税的清算条件 3.清算后再转让房地产的处理 4.土地增值税的核定征收

(三)纳税地点

第五节 城镇土地使用税法律制度

一、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人

二、城镇土地使用税征税范围

/ 60

三、城镇土地使用税税率

四、城镇土地使用税计税依据

五、城镇土地使用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六、城镇土地使用税税收优惠

(一)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7项)

(二)税收优惠的特殊规定

七、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管理

(一)纳税义务 发生时间

(二)纳税地点

(三)纳税期限

第六节 车船税法律制度

一、车船税纳税人

二、车船税征收范围

三、车船税税目

四、车船税税率

五、车船税计税依据

六、车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七、车船税税收优惠

(一)免征车船税(8项)

(二)车船税其它税收优惠

八、车船税征收管理

(一)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上一篇:张阳评语下一篇:公安民警高级培训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