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提纲改(精选6篇)
论文提纲改 篇1
An Exploring of the Initiation Theme in Harry Potter Series
Thesis Statement: This paper completely analyzes the whole frame of initiation theme of Harry Potter Series.Introduction
Chapter OneHarry Potter and Initiation Story
A.The Definition of Initiation Story
B.The Feature of Initiation Story
C.Defining the Initiation Theme of Harry Potter Series
Chapter TwoThe Growth Process of Protagonist
A.The Ethic Growth: Foundation of Life
B.The Emotion Growth: Cornerstone of Life
C.The Ability Growth: Fighting against Life
Chapter ThreeThe Diversification of Initiation Theme
A.The Reality of World
B.The Power of Love
C.The Cruelty of Life
Conclusion
论文提纲改 篇2
看起来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已经达成了中国经济增长即将减速的共识, 并可能不再为此耿耿于怀。《意见》稿发布三天后, 中央领导暗示为避免环境进一步退化将容忍较慢的经济增长, 而国务院表示, 将用更多朝向市场为主体的改革代替短期刺激促进经济长期发展。
金融体制正在进行的改革被认为是市场化的一种方式。金融一直是中国管制最为严重的地方。金融压制的方式包括使用了大银行策略, 扶植大企业与某些特殊产业的政策—这些领域由行政而非市场决定, 并且让资本账户保持着“只进不出”的方式。
按照以往的经验, 如果新一届政府真的要开始改革的话, 那么在10月份就会拿出一个比较清晰的改革方案。发改委的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稿则多少让人们坚定了改革终究会来的某种信心。如果在2020年后中国将失去人口红利, 那么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则会被寄望于改革红利上。
但是这个意见稿很有可能又一次被乐观地夸大了实际意义。很简单的一个道理便是它没有特别多的新意, 还在老调重弹。
比如利率市场化已经提及过数次。银行间早已经接受了金融脱媒的严重程度—钱已经开始逐渐跑到银行以外的金融市场去了。得益于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得以成为另一个平台, 将需要贷款的人和有资金的人联系在一起。这个平台上出借资金的收益通常超过10%。
但即便市场已经发生了世易时移的变化, 利率自由化实际上还开展得不紧不慢。“逐步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幅度, 建立健全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和“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也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
城镇化被认为是十八大提及的最为重大的改革之一。但实际上, 在《意见》全文里也没有关于城镇化实施的细则。现在的局面有一点尴尬的是, 城镇化需要地方政府担负更多的使命—也就是出更多的钱, 但在463号文件中, 地方政府又不被允许继续拿土地向银行融资。众所周知的是, 地方政府可没什么其他更好的融资方式了。
因此在这个文件中, 最为旗帜鲜明的就是将逐步扩大房产税的实施范围。这被认为得以解放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一直以来, 地方政府除了土地出让金外就没有特别好的收入来源, 大部分的收入都将上缴中央, 由中央再来划拨分给地方。
如果有了房产税, 地方政府则可以有一个源源不断的收入来源。但是房产税依然没有更多的细则。实际上在2011年的时候住建部就提过在2012年实现全国联网, 便于收房产税, 但直到现在还没有实现全国联网这件事。
房产税的改革将促进其他税收政策的改革。不过它其实实现起来困难重重。单是实行全国统一的税收还是地方政府各自制定标准都没有达成过统一的意见—前者会让人觉得完全不考虑位置公平这件事, 后者则又会造成地方政府之间的互相竞争与博弈。
发改委会改什么 篇3
5月24日,中国发展改革委员会公布了此前已经由国务院批复的《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全文。在意见中,发改委表示2013年将进行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推进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等领域的改革,积极推动民生保障、城镇化和统筹城乡相关改革。
看起来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已经达成了中国经济增长即将减速的共识,并可能不再为此耿耿于怀。《意见》稿发布三天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暗示为避免环境进一步退化将容忍较慢的经济增长,而总理李克强领导的国务院表示,将用更多朝向市场为主体的改革代替短期刺激促进经济长期发展。
金融体制正在进行的改革被认为是市场化的一种方式。金融一直是中国管制最为严重的地方。金融压制的方式包括使用了大银行策略,扶植大企业与某些特殊产业的政策——这些领域由行政而非市场决定,并且让资本账户保持着“只进不出”的方式。
按照以往的经验,如果新一届政府真的要开始改革的话,那么在10月份就会拿出一个比较清晰的改革方案。发改委的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稿则多少让人们坚定了改革终究会来的某种信心。如果在2020年后中国将失去人口红利,那么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则会被寄望于改革红利上。
但是这个意见稿很有可能又一次被乐观地夸大了实际意义。很简单的一个道理便是它没有特别多的新意,还在老调重弹。
比如利率市场化已经提及过数次。银行间早已经接受了金融脱媒的严重程度——钱已经开始逐渐跑到银行以外的金融市场去了。得益于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得以成为另一个平台,将需要贷款的人和有资金的人联系在一起。这个平台上出借资金的收益通常超过10%。
但即便市场已经发生了世易时移的变化,利率自由化实际上还开展得不紧不慢。“逐步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建立健全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和“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也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
城镇化被认为是十八大提及的最为重大的改革之一。但实际上,在《意见》全文里也没有关于城镇化实施的细则。现在的局面有一点尴尬的是,城镇化需要地方政府担负更多的使命——也就是出更多的钱,但在463号文件中,地方政府又不被允许继续拿土地向银行融资。众所周知的是,地方政府可没什么其他更好的融资方式了。
因此在这个文件中,最为旗帜鲜明点明的就是将逐步扩大房产税的实施范围。这被认为得以解放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一直以来,地方政府除了土地出让金外就没有特别好的收入来源,大部分的收入都将上缴中央,由中央再来划拨分给地方。
如果有了房产税地方政府则可以有一个源源不断的收入来源。但是房产税依然没有更多的细则。实际上在2011年的时候住建部就提过在2012年实现全国联网,便于收房产税,但直到现在还没有实现全国联网这件事。
房产税的改革将促进其他税收政策的改革。不过它其实实现起来困难重重。单是实行全国统一的税收还是地方政府各自制定标准都没有达成过统一的意见——前者会让人觉得完全不考虑位置公平这件事,后者则又会造成地方政府之间的互相竞争与博弈。
2013年民主生活会发言提纲改 篇4
直属分公司党支部:
2013年,在公司党委和直属分公司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本人能够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深入落实公司“项目建设 成本控制年”的指导思想,严格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廉洁风险三级防控管理规定,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下面就本人这一年的工作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希望各位领导、同志们给予中肯的批评和指正:
一、工作方面:
1、竣工任务:2013年,主要围绕公司重点经济工作路线图中的竣工任务开展工作,项目支撑为中房·祥和名邸项目,带领工程科制定了详细的进度计划,按照节点完成了装饰装修工程、门窗安装、电梯安装、消防安装,地下室施工等内容,通过严格管理,在工程安全、质量、造价控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3月份,祥和名邸项目获得襄阳市结构优质工程隆中杯奖和安全文明施工现场隆中杯奖;6月份,获得湖北省结构优质工程楚天杯奖和安全文明施工现场隆中杯奖;6月,在全市建筑市场专项整治和清理工作大检查中,中房·祥和名邸项目获得建委官网通报表扬;11月15日,祥和名邸项目迎接了全市工程咨询服务行业协会的现场观摩学习,深受好评;11月17日,祥和名邸项目被襄阳市建委推荐迎接了省住建厅的建筑节能专项检查,评价较好。同时,将公司成本控制的精神实质落实到了实处:整个祥和名邸项目施工过程中只产生了四五份签证,有效控制了项目建安成本
2、加强内部学习培训,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在祥和名邸项目建设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组织工程科对专业技术知识及《项目管理标准化手册》、《工程质量防控手册》进行了培训并闭卷考试验证效果。对公司新出台的工作流程及规章制度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培训。
3、政企合作项目:根据公司安排,于8月份接手了襄州区伙牌还建房项目的跟进工作,目前,规划方案的调整、初步合作意向达成都在稳步推进中。
二、党风廉政建设方面:
在工作中,能够遵守党的纪律,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市委“二十一条实施意见”,坚决遏制“四风”等问题。在项目开发建设中,能够严格执行公司廉洁风险三级防控管理规定,遵守岗位职责及各项工作流程,做到自律自省,对合作单位不卡、不拿、不要;严格按照《招投标法》及公司工程管理制度的规定,在纪检监察人事处的监督下,完成了祥和名邸项目的景观、配套、太阳能采购安装以及中房·襄王府项目的设计招标工作。
三、个人不足:
在祥和名邸后期的地下室施工时,进度较为缓慢,影响了计划总工期。
四、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
1、加强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和政治素养。组织工程科全体人员继续学习相关规范、标准,提升质量、造价、工期的管理意识及工作能力。
2、在祥和名邸项目的收尾和后续项目开发工作中,要时时牢记路线图的时间节点,做好景观、配套施工的统筹安排,合理交叉作业,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将工程进度控制作为工作重点,竭尽全力实现竣工任务。同时,注重工程细部处理,做好项目建设的成本控制,为公司开发的项目争杯创优及降低开发成本迈好每一步。
汇报人:
论文提纲改 篇5
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政治立场、理想信念、是非观念等方面。我始终保持坚强政治定力,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对党绝对忠诚。特别是县纪委监察委作为政治机关,在平时工作中始终与市纪委、县委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服从市纪委和县委的坚强领导,遇事多想政治要求,办事多想政治规矩,处事多想政治影响,成事多想政治效果。牢树“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强化“四个服从”,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锤炼坚强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通过认真剖析,在认识高度上还有一定差距:自认为在革命老区工作,长期受红色教育,满足于组织交办的任务,节假日几乎没有休息,以高度的行动自觉来报答组织的培养、回应群众的期盼,没有更多的想为什么这样做,没有像革命先烈那样更多的从理想信念来支撑。
(二)政治立场、理想信念、是非观念等方面。我始终保持坚强政治定力,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对党绝对忠诚。特别是县纪委监察委作为政治机关,在平时工作中始终与市纪委、县委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服从市纪委和县委的坚强领导,遇事多想政治要求,办事多想政治规矩,处事多想政治影响,成事多想政治效果。牢树“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强化“四个服从”,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锤炼坚强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通过认真剖析,在认识高度上还有一定差距:自认为在革命老区工作,长期受红色教育,满足于组织交办的任务,节假日几乎没有休息,以高度的行动自觉来报答组织的培养、回应群众的期盼,没有更多的想为什么这样做,没有像革命先烈那样更多的从理想信念来。
二、吸取教训,提升思想认识通过认真剖析刘国庆等违纪违法案件,发人深省、令人警醒。这些被查处的干部,受党教育多年,也曾有过理想、有过奋斗、有过追求,但随着他们自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差,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发生扭曲,最终陷入了违纪违法的深渊,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巨大损失,给党的形象造成严重破坏。通过他们的违纪违法案例,我们能够从中得到以下警示:
(一)思想滑坡必然会信念动摇。分析四人的典型案例,思想上一步步滑坡是最终导致走上不归路的重要原因,其根源是放松了思想改造,丧失了政治信仰,忘记了党的宗旨。特别是随着职位升高、权力增大,他们本该补足精神之“钙”,坚定理想信念,严防腐败侵蚀,但他们放弃党性修养,背弃为民宗旨,最终蜕化变质、迷失了人生方向。
(二)底线失守必然会滑向深渊。从四人的违法违纪案件来看,他们都是从小节失守开始,放松思想警惕,不注意小事、小节,对吃点、喝点、玩点不以为然,对公款吃喝游玩、节日送礼习以为常,乱交朋友圈,被哥长哥短的自我满足感冲昏头脑,在“温水煮青蛙”中麻木不仁,逐步被糖衣炮弹侵蚀。
(三)用权不公必然会为民所弃。权力观跑偏,当官不为民,不是利用手中的权力为民请命、为民谋利,全然忘记了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利益观跑偏,当官为追逐名利,利用手中的权力大搞形象工程、大肆敛财;地位观跑偏,当官为炫耀攀比,在领导岗位上尤其是重要领导岗位上与别人比地位、比财富、比排场、比阔气,毫无领导干部的底线和原则,最终被人民群众所唾弃,人生被永远钉在耻辱柱上。
二、作风和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讲忠诚守纪律方面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以党员干部的身份和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增强纪律和规矩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和省委保持高度一致,与市委在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行,能够做到对党忠诚、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不搞阴奉阳违;严格执行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做到顶得住歪理,抗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侵蚀;从严管好下属、配偶、子女、亲友和身边工作人员,能按原则按规定办事,能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作坚决的斗争,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履行“两个责任”,本人未出现过违法违纪现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政治理论学习不到位。近几年来,忙于事务工作,对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工作与学习发生冲突时,往往把学习往后推,有急用先学,用时再学的情况;二是对廉政形势的分析研判不到位。对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的大趋势不敏锐,对有些问题的严重性、危害性认识不足;三是对廉政监督的认知把握不到位。没有体会到人人都是监督主体的内涵,仍然片面的认为党风廉政建设是纪检监察部门一家的事,没有尽到应有的监督职责。
(二)权力运行方面在日常工作中,我能够按照民主集中制要求,切实增强全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着眼全局、着眼领导班子全面工作考虑问题,认真执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工作制度,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对自己职权范围内的工作,敢于负责。对上级做出的重大决策及工作部署没有提出过任何不同意见,严格按照有关要求抓好落实,从不打折扣;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遵循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严格做到按程序办事、按规则办事、按集体意志办事,同时做到事先请示,事中汇报,事后总结报告,关键时刻及时决策,意见不一反复商榷,自觉做到了目标上合心、工作上合拍、措施上合力。反思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在维护集体领导方面,有时更多关心土地环保、农业农村以及国资管理等业务工作,从整体和全局高度思考问题不够;二是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不强,一定程度上有应付、交差的思想。对于需党委会讨论的个别议题,事前没有充分了解与议题相关的政策规定和背景知识,调研论证也不够充分,只是依据材料、凭经验和主观判断提出一些意见,导致有时没有抓住重点和关键问题,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民主讨论、建言献策的作用。
(三)制度机制方面在工作和生活中,我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办事规程、行为准则,切实做到真正懂规矩、带头用规矩、自觉守规矩,摆正自己的角色和位置,把握自己的身份和职责,工作到位而不越位错位,分清职责,逐级负责,尽职尽责。特别是在纪律问题上,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真正把讲规矩当作一种责任,从不逾越章法,蔑视制度,甚至目无法纪,为所欲为;工作中,我注重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纪律观念,自觉置身于规矩之下,严格按党性原则办事,按政策法规办事,按制度程序办事,以制度管人管事;始终保持头脑清醒,自觉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同组织保持一致,做到听招呼、讲规矩、守制度,令行禁止,政令畅通,不搞歪曲和变通,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站位全局,克服本位主义、个人主义,坚持小道理服从大道理,个人利益服从大局利益,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明辨是非,坚持原则,同各种错误思想和错误行为旗帜鲜明地作斗争,做党的理论的忠实实践者,方针路线的坚决执行者,政策原则的坚定维护者,确保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反思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遵守纪律规矩存在偏差。虽然平时能够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但有的存在明哲保身的现象,虽然不主动散布不当言论,但面对有违政治纪律的现象时不抵制、不反对,任其蔓延;二是八项规定贯彻落实不够严格。开展调研往往是听汇报、搞座谈,对于问卷调研、蹲点调研等运用较少,情况吃不透,问题找不准。
(四)作风建设方面在工作中,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原则,实事求是、雷厉风行、敢于担当,坚决拥护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六条禁令的相关要求,力戒“四风”问题。在思想上努力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工作和生活中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自公车改革实施以来,每天上下班乘坐公交车或搭乘同事顺风车,同时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活动,尽量少打扰基层,少打扰企业;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并压缩会议规模;没有出席过剪彩、奠基等活动,也没有以个人名义出版过书籍;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在群众反映强烈的“车轮上的铺张”、“人情消费”、“职务消费”、“三公”经费支出过大以及违规占用住房和办公用房、家属子女从业等方面,本人没有违规现象和问题。但深刻检查,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工作作风不够扎实,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偏面认为自己年龄大了,也不追求政治进步了,自甘平庸,缺乏争创一流、敢为人先精神;对急难险重的工作拈轻怕重、患得患失;有时不同程度存在怕出事、怕问责的思想,敢闯敢干、善打善拼的朝气不足,工作作风还不够硬。
三、主要原因分析
(一)理想信念动摇。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一个人只有在思想上解决了信仰问题,才会为之奋斗终生。信念上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严重的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精神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会前学习的典型案件中,这些问题的出现根本上在于当事人理想信念淡化,忘记了自己的初心,主观上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长期忽视党性锻炼和世界观改造,思想上缺少了健康情趣和高尚情操的滋养,客观上受多元社会文化思潮、社会经济利益调整带来的冲击等多种因素影响,以致于思想迷茫,精神空虚,道德弱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严重扭曲,理想信念逐步动摇和丧失,对党的事业奋斗终生的责任感逐渐弱化,最终“私利”取代了“主义”,从而消极颓废、丧失斗志。(二)宗旨意识不牢。党员干部的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权力任何时候都应该服务于人民群众,党员干部必须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在基层工作多年,长期的基层工作经历使我对群众有朴素感情,对群众所想所盼有深切体会,为人民造福的志向也很高。但是随着工作时间越来越长,特别是职务的升迁、岗位的变化,“朋友圈”越来越广,对群众的感情慢慢淡薄了;为自己和分管工作考虑的越来越多,设身处地为群众实际困难着想的越来越少;“接地气”的事情越来越少,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做得不够,以至于对群众的疾苦、需求了解的越来越少,与群众的距离越拉越大。出现这样的问题,根子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化了,没有随着职务升迁一如既往地强化宗旨意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权力对谁负责、权力为谁而用”的问题。
(三)担当意识不强。总书记指出,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一名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对照总书记要求,反思今年以来全国通报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当事人个人主观世界改造不够。反观自己,在正风肃纪带领下属上,有时缺乏敢于负责的精神和勇于担当的锐气,思想上求稳怕乱,工作上不是进中求稳,而是稳中求进,归根结底还是缺少责任担当。
(四)思想认识不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上的局限必然导致行动上的滞后。对于中央关于加强党建工作和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自己认为业务实、党建虚,在谋划工作、布置任务、督促检查等方面,只注重抓业务,不注重抓党务;有时对全面从严治党的大方向能够接受,但一涉及实际问题,就会定力不足、有畏难情绪,特别是触及小群体或个体利益时,往往有保留、打折扣;有时甚至认为从严治党的度不好把握,在从严治党上“推推动动”、瞻前顾后,对从严治党认识不足。
(五)自我要求不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化,缺乏自我反省的意识和能力,对下属同志和周围人员不断迎合自己、服务自己慢慢适应,淡化了自己的政治身份和政治责任,认为工作是次要的,个人生活和处好关系才是主要的,工作上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标准上只求不违规、不求作表率,不知不觉中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
四、明确方向,抓好整改落实
(一)坚持外病内治,拧紧思想总开关。思想有多远,行动就有多远。必须在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上下功夫,从根本上消除各类问题滋生的土壤。一是加强理论学习。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和党章党规党纪为核心,坚持经常性开展中心组学习,参加好党委学习,通过系统学、反复学,自觉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二是增强使命担当。始终对党忠诚,坚决落实好党中央、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敢于担当、善于担当、体现担当,真正做到对产业区经济发展、对基层群众负责,以实干实绩回报组织的培养。三是增强奉献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和政绩观,正确处理个人与组织、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知恩图报、知足常乐,珍惜现有岗位,多比贡献、少比享乐,多比成绩、少比待遇。四是牢记管党治党责任。坚决克服“只重业务而不抓党建,只看发展指标而不抓从严治党”的错误做法,充分认识从严治党的重要性,牢固树立“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渎职”的理念,增强主动意识、主业意识、主责意识,真正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来认识主体责任、担当责任,做到工作职责到哪里,全面从严治党的职责就延伸到哪里。
(二)坚持从我做起,当好勤廉表率。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发挥表率作用,时时处处传递正能量。一是加强自我修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牢记“祸患常积于忽微”的道理,把握住方向,管得住小节,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减少不必要的交际应酬,杜绝不良嗜好,抵制不正之风,养成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工作上。二是始终敬畏权力。对权力要有敬畏心,时刻警惕权力的滥用,自觉做到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时刻保持清醒头脑,随时纠正行使权力中的不廉不公,不摸高压线,不碰警戒线,把手中的权力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约束,真正用在推动集聚区科学发展上,用在为群众办实事上。三是自觉遵规守纪。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坚决执行中央方针政策,严格落实省委和市委、管委会决策部署;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自觉遵守廉政准则,严以律己、清正廉洁,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为全区党员干部树好标杆。
(三)坚持“严”字当头,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切实把管党治党当作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把责任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一是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位,在思想上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严格落实“两个责任”。进一步强化“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的主业意识,及时了解掌握党风廉政建设情况,把责任传导给分管处室、相关部门负责人,并逐级向一线延伸;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既做抓业务的能手,又做抓党建的好手,切实履行好分管范围内的从严治党责任。三是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厉行节约,完善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的相关制度办法,精简文件、减少陪同、简化接待,不断提升办文办事质效。
(四)坚持机制创新,强化监督制约。一是完善风险防控机制。积极排查分管业务内廉政风险,健全完善制度,强化风险防控,科学地规范和使用权力,把廉政风险防控落实到工作各个环节。二是完善作风纪律监督机制。管好下属,时刻警示,紧盯“四风”问题新动向,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紧盯问题苗头,坚持抓早抓小,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打招呼、早做提醒,坚决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
(一)充分做好会前准备工作
1.精心组织学习。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组织全体党员领导干部系统深入学习党章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和十届省纪委二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任正晓同志在全省坚持标本兼治推进以案促改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和市委书记余学友同志在全市坚持标本兼治推进以案促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对刘国庆、张金泉、赵兴华3人及我市筛选的市管干部和科级及以下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进行学习。通过学习深刻认识严明党的纪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奠定基础。
2.深刻对照反思。要结合发生在我市的刘国庆、张金泉、赵兴华等违纪违法典型案件,深入开展对照检查,认真查找单位和个人在作风和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讲忠诚守纪律方面,重点查找党性原则不强、政治站位不高、党内监督认识不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不力和履行“一岗双责”不到位等问题;二是权力运行方面,重点查找不按民主集中制办事,运行程序不规范和自由裁量权过大,违反“五不直接分管”规定等问题;三是制度机制方面,重点查找规章制度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执行制度不坚决、风险防控不认真等问题;四是作风建设方面,重点查找抵制“四风”不坚决、作风漂浮、弄虚作假、工作标准不高等问题。
3.深入开展谈心谈话。主要负责同志同班子每个成员必谈,班子成员相互之间必谈。重点谈自身和对方在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具体表现,谈改进提高的意见建议,谈透问题、沟通思想。
4.认真撰写发言提纲。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要紧扣民主生活会主题,结合对照反恩和谈心谈话情况,查找梳理在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根源、认清问题实质,提出整改的具体措施。在此基础上,领导班子撰写对照检查材料,班子成员撰写发言提纲。对照检查材料和发言提纲要开门见山、直奔主题,重点突出、内容实在,剖析深刻、触及灵魂,防止写成工作总结或述职报告。
(二)精心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专题民主生活会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主持,拟安排五项议程:
1、局党组书记、局长介绍专题民主生活会有关准备工作,就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提出要求。
2、局党组书记、局长代表局党组进行对照检查。
3、党组成员分别对照检查发言;每位党组成员发言结束后,其他党组成员分别对其开展批评。
(1)自我批评要敢于解剖自己:主要负责同志要代表班子作对照检查,带头开展自我批评。要聚焦以案促改,对照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联系思想、工作、生活和作风实际,联系个人成长进步经历,深入查摆问题,深刻剖析根源,制定整改措施,明确努力方向。自我批评要襟怀坦白、见人见事,不能遮遮掩掩、泛泛而谈。
(2)相互批评要坦诚相见:主要负责同志和班子成员都要本着对组织、对同志、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直截了当开展批评,指出具体问题、提出改进建议。相互批评要有的放矢、切中要害,用事例说话,防止不痛不痒、蜻蜓点水,不搞无原则纷争。对批评要正确对待、虚心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4、市纪委、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对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进行评价。5、局党组书记、局长代表局党组对专题民主生活会进行总结。四、有关要求(一)落实主体责任。局党组成员要高度重视此次专题民主生活会,积极做好会前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民主生活会能够高质量、高标准的开展。局党组书记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精心组织,严格要求,带头开展学习,带头对照反思,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带头抓好整改,确保取得实效。(二)抓好问题整改。民主生活会后,局党组和各位党组成员都要针对民主生活会上查找出来的问题,逐项进行研究,有针对性的提出整改措施,列出整改清单,明确整改责任,建立整改台账,解决一个销号一个。整改清单兑现情况要及时上报上级党组织,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接受党员群众监督。
论文提纲改 篇6
2016-06-27 光明日报 【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供给侧改革系列调研报告】
人才培养是应用型大学的最基本的职能,是应用型大学的“生产端”主要供给。调研发现,目前应用型大学在专业结构、质量结构、素质结构方面存在诸多供给侧结构性问题,致使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效率不高,同质化现象严重——
应用型大学供给侧改革,改什么怎么改
从供给侧推进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现实问题而提出的重大改革举措,是党在领导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的重要理论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无疑为应用型大学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与经济改革相似,高等教育同样存在需求侧改革和供给侧改革两大任务。应用型大学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特别是为各行各业提供一线人才和技术服务,属于社会供给侧的重要部分。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发展,国家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服务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智力供给和支持任务也空前繁重;对社会、城市和民众凝练及传播新的发展理念、新的精神动力和新的文化风尚的要求也不断高涨。所有这些都为应用型大学的改革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1.应用型大学存在的供给侧结构性问题
调研发现,目前不少应用型大学办学定位模糊,对自身的办学使命认识不清,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都存在着结构性问题,这正是造成应用型大学供需不匹配的主要原因。
人才培养的低效和同质化
人才培养是应用型大学的最基本的职能,是应用型大学的“生产端”主要供给。目前,应用型大学在专业结构、质量结构、素质结构方面存在供给侧结构性问题,致使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效率不高,同质化现象严重。
在人才培养专业结构方面,应用型大学设置的部分专业与行业产业发展实际相脱节,人才输出同质化倾向严重;且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不能适应行业产业发展新需求。在人才供给质量结构方面,应用型大学现有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综合能力,无法达到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开发能力、技术应用能力以及技术管理能力等多方面能力兼备的高要求,无法满足产业转型发展对人才供给的高质量要求。在人才综合素质结构方面,适应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应用型人才不仅要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操守。但据调查,2014届大学毕业生中毕业半年内离职率高达33%,离职人群中98%系主动离职,其主要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薪资福利、工作压力等所致,这反映出当代大学生自我中心意识较重,缺乏“吃苦耐劳”的传统精神和现代企业所需的“工匠”精神,更缺少为社会发展作贡献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短视和功利化
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应用型大学的重要职能,但目前应用型大学在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上存在短视和功利化现象,制约了应用型大学的社会供给能力提升。
一是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定位不够明确。部分应用型大学没有明确自身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供给定位,找不准服务地方的切入点;没有明确所在特定区域的服务定位,找不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二是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不够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偏低。2015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居世界首位和第二位,但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远低于发达国家40%的水平。应用型大学每年有相当多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但其科技成果转化率同样处于低水平。2015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与GDP之比)为2.10%,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居发展中国家前列。但是,目前应用型大学对科研成果的评价仍然侧重于所谓的学术水平,对技术成果转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关注不够,导致科学研究缺乏对技术成果市场转化的可行性分析与预测,大量科技成果“沉睡”在实验室里,造成巨大浪费。
大学文化建设的失衡和封闭化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重要软实力。目前,应用型大学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技能轻立德、重技术轻人文等现象,大学文化建设往往被弱化,对社会的创新思想和文化精神供给有限,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力偏弱。
目前,不少应用型大学对自身文化建设的使命缺乏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重视不够,在教育内容上,重视专业性,忽视通识性;重视知识传授,忽视批判精神和创新创造;重视科学教育,忽视人文素养的培育。忽视应用型人才成长所必须具备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工匠精神,不重视同地方文化的融合,没有积极发掘和弘扬地方文化的内在精髓和现代价值,进而发挥自身在服务区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文化传承、创新和引领作用。2.应用型大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
调研表明,不少应用型大学办学定位模糊,存在着供需错位的结构性问题。应用型大学必须顺应改革大势,重新聚焦大学使命,立足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抓住机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真正彰显有特色、地方性等应用型大学应有的特质,实现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
应用型大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通过推进结构调整,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应用型大学的供给侧改革,同样必须抓住改革的关键环节。社会的需求是应用型大学发展的根本且永恒的驱动力,当前应用型大学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恰恰是与地方社会需求脱节。应用型大学要在真正了解地方需求的基础上,通过结构调整推进供给结构优化,为大学生提供丰富、多元、可选择的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和教育服务模式,提高供给端的质量、效率和创新性,使其更贴近大学生的一般性需求,努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实现社会对人才的多样性需求,增强应用型大学的人才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应用型大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驱动力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从生产端入手。从国际经验看,一个国家发展从根本上要靠供给侧推动。每一次的科技和产业革命,都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提升,创造出难以想象的供给能力。总书记强调,推进供给侧改革,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应用型大学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样必须依靠创新来驱动。应用型大学肩负创新的重要使命,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技术优势,在进行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并进一步创新技术转移的机制和渠道,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从而推进自身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应用型大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
应用型大学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立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针对自身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存在的供给侧结构性问题,以行业企业岗位标准为人才培养标准的主要内容,以推动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增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基本导向,以文化传承创新和引领地方发展为价值依归,全面提升大学自身的供给能力。
以强化内涵建设为抓手,提高应用型大学的人才供给质量
应用型大学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核心的目标就是通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满足地方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这就要求应用型大学以强化内涵建设为抓手,从专业结构优化、教学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等方面进行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要通过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吻合度。紧密围绕区域战略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主动对接产业行业需求,重新规划专业布局,建立一个有效合理的动态专业结构调整机制,对现有专业进行优化改造,重点培育和建设优势专业,以带动其他专业建设。压缩和淘汰就业率低、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脱节的“劣势”专业,优化重组和配置校内外教学资源要素。近年来,地处长三角腹地的江苏理工学院紧紧围绕地方“智能制造”战略产业发展,通过优化改造“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15个老专业、停招“教育学”等5个专业、新设置“功能材料”等10个专业,使学校的专业结构更符合地方产业发展需求。
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行业产业转型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满意度。以行业技术标准和职业岗位标准为依据,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人才培养专业能力体系,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专业教学资源,转变以知识体系传授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嵌入专业技能和企业课程模块,使人才培养模式从重理论学习向重实际应用转变。江苏理工学院主动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接轨,与行业或企业共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中天钢铁学院等12个行业学院及企业定制班,全面提升了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这些实践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做出了初步探索。
要推进课程改革和课程内涵要素建设,全面提升人才综合素质。以产业技术和职业技能要求为导向,依托政产学研深度合作平台,整合校企资源共建课程资源,利用“互联网+课程”线上线下形式,通过信息技术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以国际化职业岗位标准开发课程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国内外现代优质教学资源,优化重构课程体系结构。模块化整合专业课程内容,形成以应用技术为主、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内涵,注重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融合,达成人才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在这方面,江苏理工学院也进行了大力度的改革,开设了140多门人文素养公共选修课程,优化了课程结构与内涵建设,强化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要完善供给人才质量评价体系,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度。全面对接行业产业岗位技术技能标准的新变化、新要求,以供给人才对行业产业的吻合度、满足度和忠诚度来检验应用型高校供给人才质量的高低,特别关注高校毕业生所学专业与所从事行业产业的一致程度、对就业岗位的胜任程度、对就业职场行业规范的认可程度,降低盲目的短期离职率。这些应成为考核应用型高校的供给人才质量的重要内容,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支撑。
以强化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为导向,提升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是应用型大学的重要特征,应用型大学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在区域发展规划、决策咨询、技术支持等方面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彰显应用型大学的地方性特色,提高自身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要明确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定位,以服务地方需求为主线确定应用型大学的科研发展目标,加快由学术性研究为主导向应用科技转化为主导转变。以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开展以产业技术创新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创新活动,努力成为区域和行业的科技服务基地、技术创新基地。通过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等协同创新方式加强产业技术技能开发和积累,促进先进技术创新和转移,实现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主动对接地方支柱产业和产业集群开展科学研究,成为支撑地方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转移的重要平台。
要构筑政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机制,通过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加强产业技术研发,促进新技术转化和应用,推动产业先进技术转移和创新。坚持走“本土化、特色化”应用型科研之路,积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咨询服务和决策建议。以产业需求及技术发展为导向,研究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着力构建产业技术创新平台。通过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关键技术提供支撑。这些年,江苏理工学院以服务地方重大发展需求为导向,对接国家与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地方优势产业与支柱产业,为服务地方“十大产业链建设”、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走出了一条服务地方的新路子。
要构建完善的技术转移和社会服务体系,以产教融合为重心,进行应用型技术创新,解决行业、企业的实际技术问题。建立应用型大学与所在区域创新资源要素共享平台,构建高校和区域经济社会联动发展格局。围绕“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重大战略,推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与高校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深度融合,对接地方产业发展战略。建设一批产业发展咨询机构、技术研发中心,使应用型大学成为适应技术加速进步的加油站、支撑传统产业变革的转换站、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池。以提升文化软实力为依归,促进地方的文明进步
大学文化是大学自身的宝贵财富和独特品格,是大学办学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大学供给侧不可或缺的要素。应用型大学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提升校地文化软实力,增强大学文化的内生和外延能力,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要凝练弘扬大学精神,提升应用型大学文化软实力。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应用型大学大多起步较晚,办学历史较短,部分是刚从专科院校升格或者是其他类型院校转型而来,文化积淀不够厚重。应用型大学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加强大学精神凝练,凝聚共识,以文化人,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进而把文化的要素和规范融入现代大学管理制度之中,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提升应用型大学的文化软实力。
要融合地方特色文化,弘扬地方文化的当代价值。加强大学文化与区域地方文化的融合,从地方文化中吸取有益的养分,融合地方文化特质、文化载体和文化市场,促进大学文化的传承创新。对地方文化进行系统整理、理性挖掘、深刻解读和传承弘扬,使之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