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小故事20字(通用7篇)
数学小故事20字 篇1
数学小故事20字
一年级
爱动脑筋的帕斯卡 法国大数学家、物理学家帕斯卡,小时候不但喜欢问为什么,还喜欢自己去钻研,找出问题的答案。有一次,帕斯卡在厨房外边玩,听到厨师把盘子弄得丁丁当当地响。这声音引起了帕斯卡的注意。他想,要是敲打发出声音的话,为何刀一离开盘子以后,声音不马上消失呢?他就自己做实验。他发现盘子被敲打以后,声音不断,但是只要用手一按盘子边,声音就立刻停止。帕斯卡高兴地发现,原来声音最要紧的是震动,不是敲打。打击停止了,只要震动不停止,还能发出声音来。
这样,帕斯卡11岁就发现了声学的震动原理,开始了科学的探索。他能够在16岁就发表数学论文,22岁研制出世界第一台机械计算机,24岁完成著名的真空试验,这些都是跟他从小爱动脑筋分不开的。二年级
神奇的数
任选三个数,如7,9,2,组成一个三位数,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用最大的数减去最小的数,结果是()。将所得结果中的三个数字再组成一个最大的三位数和一个最小的三位数,求出它们的差,重复上面的做法。请你想想这个神奇的数是多少呢?
答案:495。
三年级
大家都知道笑话很好笑吧!那你想听一些有关数学的小笑话吗?
考试
考试中某学生拿出骰子,摇出十道选择题答案。快结束时他突然又拿出来摇。
监考老师终于忍无可忍:“你在干什么?”学生答:“我在验算。”
结果 老师:“今天我们来学减法。比方说,你哥哥有5个苹果,你从那儿拿走3个,结果怎样?” 汤姆:“结果嘛,结果他肯定会揍我一顿!”
五年级 大家喜欢吃黄豆吗?黄豆的营养价值可是很高的喔。黄豆中的蛋白质含量大约占36%,如果你吃了250克黄豆,你知道这里面含有多少克的蛋白质吗?
答案:250×36%=90(克)
数学小故事20字 篇2
有一个古老的故事在新疆流传:从前, 有个牧民辛苦放牧一生, 全部财产只有17匹马, 临终前, 他把三个儿子叫到身边留下遗嘱:“孩子们, 我把17匹马留给你们, 老大得二分之一, 老二得三分之一, 老三得九分之一, 把马分完, 但是不许把马宰了再分. ”事后, 三兄弟在一起商量了很久, 始终无法按照老人的意图把马分掉. 他们只好去请教爱动脑筋的老邻居, 老邻居思索之后告诉他们:“我借一匹马给你们, 共有18匹, 这样就好分了. 老大得二分之一是9匹, 老二得三分之一是6匹, 老三得九分之一是2匹, 你们总共分了17匹, 剩下的1匹再还给我. ”
这就是巧妙的“借一还一”思想, 既符合老人的遗嘱, 又让三兄弟都满意.
这种“借一还一”思想在数学上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1 已知4个矿泉水空瓶可以换1瓶矿泉水, 现有15个矿泉水空瓶, 若不找钱, 最多可以喝矿泉水_______瓶.
【分析】正常情况下, 15个空瓶只能换3瓶矿泉水, 喝掉后手里有6个空瓶, 再可以换1瓶矿泉水, 这样总共只能喝到4瓶.
如果先向别人借一个空瓶, 情况就不一样了, 16个瓶子可以换回4瓶矿泉水, 喝完后4个空瓶又能换回1瓶矿泉水, 待喝完后, 再把空瓶还给别人, 这样最多可以喝5瓶矿泉水.
解:5瓶.
2. 这还用得着比吗?
地球的半径R约为6 370 km, 而标准乒乓球的半径r=2 cm. 假如用绳子绕地球赤道一周, 同样用线绕乒乓球最大的圆一周.现在同时将这两根绳子各加长1 m, 比较绳子与地球表面的空隙和线与乒乓球表面的空隙, 哪个大?
这还用得着比吗?肯定是乒乓球的空隙要远远大于赤道表面的空隙, 因为对地球而言, 这增加的1 m太微不足道了!
事实并非如此!
这两个空隙是一样大的!
让数学来见证奇迹吧!
由圆周长公式得:C地球=2πR, C乒乓球=2πr (其中R≈6 370 000 m, r=0.02 m) , 再将周长都加长1 m后, 两个周长分别为:C′地球=2πR+1, C′乒乓球=2πr+1, 此时绳圈的半径分别为:.那么绳子与两球表面之间的空隙分别为:.显然R′-R=r′-r, 即两者的空隙是相等的.
数学大师解题小故事 篇3
弗氏说,会出现两种解法.多数人会在设酒杯和羹匙的容积之后,实际计算一番(其中不少人还会遇到困难).只有少数人会作如下的“思辨”求解:两个杯子最终所盛液体分量相同.设想将每杯中的白酒与红酒分离,则白酒杯中之红酒是来自红酒中之“所失”,而红酒杯中“所失”的分量正好由白酒置换.因此,白酒杯中所含的红酒与红酒杯中所含的白酒,分量相同.
多一点思考,换一个角度,问题就一语道破!大师的“思路”,令人大开眼界.
(二)当代数学大师陈省身,1980年在北京大学的一次讲学中妙语惊人:“人们常说,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但是,这是不妥的!”当时全场爆发一阵笑声,于是陈教授作了精辟的解释:“三角形内角和为180°”不妥,不是说这个事实不对,而是说这种看问题的方法不对,应该说“三角形外角和是360°”.把眼光盯住内角,只能看到三角形,四边形,……,n边形的内角和分别是180°,360°,……,(n-2)·180°——公式里出现了边数n.
如果看外角呢?不论是三角形、四边形或n边形,外角和都是360°!这样就把一切可能的情况用一个十分简单的结论概括出来,用一个与n无关的常量(360°)代替了与n有关的公式,找到了更一般、更明白的规律.
设想一只蚂蚁在多边形的边界上绕圈子,每经过一个顶角,它的前进方向就要改变一次,改变的角度恰好是这个顶点处的外角的度数.爬了一圈,回到原处,角度改变量之和当然恰好是360°.
(三)G·波利亚曾任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主席,“鸡兔同笼”问题最早见于我国古代的《孙子算经》.波利亚认为该题是一个“智力测验的难题”,若干世纪以来一直使“许多聪明的青少年感兴趣”.下面就让数学教育大师向我们讲解“鸡兔同笼”问题.
题目:一户农家的大笼子里关着若干只鸡和兔子,它们共有50个头和140条腿,问其中鸡、兔各几只?
解1(试凑法)一共50只鸡兔,它们不会全是鸡,否则只有100条腿;也不可能全是兔子,否则将有200条腿.会不会正好一半是鸡,另一半是兔子?如果这样,总共的腿数为25×2+25×4,即150条,超过了题目中的140条.可知兔子应少于25只,让我们再试一试(即20只兔子,30只鸡),这时总共的腿数为20×4+30×2=140(条).这里用的是试凑、猜测的办法.
解2(触景生情引发的巧思)在我们持续探求新解法时,有人忽然看见笼子里的家畜作出一种新姿势:每只鸡都用一条腿站着,而每只兔子都仅用后腿(两条)站着.这时,只用了半数的腿,即70条腿,在70这个数目中,显然鸡的头只计算了一次,而兔子的头则计算了两次.从70这个数减去所有的头数50,就应是兔子的头数70-50=20,即兔子20只,于是鸡有30只.
巧思是诱人的,但毕竟不可多得,如果不是“触景生情”,也一定是有心人久经思索所得.
小故事大道理--20个励志故事 篇4
我们旅行到乡间,看到一位老农把喂牛的草料铲到一间小茅屋的屋檐上,不免感到奇怪,于是就问道:
“老公公,你为什么不把喂牛的草放在地上,让它吃?”
老农说:“这种草草质不好,我要是放在地上它就不屑一顾;但是我放到让它勉强可够得着的屋檐上,它会努力去吃,直到把全部草料吃个精光。
【管理心得】:人多半是生活在猜想和期盼中,如果你对自己的未来一览无遗,也许一切都会索然无味。
小故事15、爱人之心
这是发生在英国的一个真实故事。
有位孤独的老人,无儿无女,又体弱多病。他决定搬到养老院去。老人宣布出售他漂亮的住宅。购买者闻讯蜂拥而至。住宅底价8万英镑,但人们很快就将它炒到了10万英镑。价钱还在不断攀升。老人深陷在沙发里,满目忧郁,是的,要不是健康情形不行,他是不会卖掉这栋陪他度过大半生的住宅的。
一个衣着朴素的青年来到老人眼前,弯下腰,低声说:“先生,我也好想买这栋住宅,可我只有1万英镑。可是,如果您把住宅卖给我,我保证会让您依旧生活在这里,和我一起喝茶,读报,散步,天天都快快乐乐的——相信我,我会用整颗心来照顾您!”
老人颔首微笑,把住宅以1万英镑的价钱卖给了他。
【经典小故事】心得:完成梦想,不一定非得要冷酷地厮杀和欺诈,有时,只要你拥有一颗爱人之心就可以了。
小故事16、给予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
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后来都看得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软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
“这是你的房子,他说,“我送给你的礼物。”
他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现在他得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漫不经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积极行动,而是消极应付,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关键时刻不能尽最大努力。等我们惊觉自己的处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把你当成那个木匠吧,想想你的房子,每天你敲进去一颗钉,加上去一块板,或者竖起一面墙,用你的智慧好好建造吧!你的生活是你一生唯一的创造,不能抹平重建,即使只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得优美、高贵,墙上的铭牌上写着:“生活是自己创造的!”
小故事17、提醒自我
有个老太太坐在马路边望着不远处的一堵高墙,总觉得它马上就会倒塌,见有人向媾走过去,她就善意地提醒道:“那堵墙要倒了,远着点走吧。被提醒的人不解地看着她大模大样地顺着墙根走过去了——那堵墙没有倒。老太太很生气:“怎么不听我的话呢?!又有人走来,老太太又予以劝告。三天过去了,许多人在墙边走过去,并没有遇上危险。第四天,老太太感到有些奇怪,又有些失望,不由自主便走到墙根下仔细观看,然而就在此时,墙缍倒了,老太太被掩埋在灰尘砖石中,气绝身亡。
【学习啦】心得:提醒别人时往往很容易,很清醒,但能做到时刻清醒地提醒自己却很难。所以说,许多危险来源于自身,老太太的悲哀便 因此而生。
小故事18、窗
有个太太多年来不断抱怨对面的太太很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看,她晾在外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连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
直到有一天,有个明察秋毫的朋友到她家,才发现不是对面的太太衣服洗不干净。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把这个太太的窗户上的灰渍抹掉,说:“看,这不就干净了吗?”
原来,是自己家的窗户脏了。
小故事19、习惯与自然
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拴得住一头千斤重的大象,这不荒谬吗?可这荒谬的场景在印度和秦国随处可见。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也不挣扎。
驯虎人本来也像驯象人一样成功,他让小虎从小吃素,直到小虎长大。老虎不知肉味,自然不会伤人。驯虎人的致命错误在于他摔了交之后让老虎舔净他流在地上的血,老虎一舔不可收,终于将驯虎人吃了。
小象是被链子绑住,而大象则是被习惯绑住。
虎曾经被习惯绑住,而驯虎人则死于习惯(他已经习惯于他的老虎不吃人)。
心得:习惯几乎可以绑住一切,只是不能绑住偶然。比如那只偶然尝了鲜血的老虎。
小故事20、留个缺口给别人
一位著名企业家在作报告,一位听众问:“你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请问,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企业家没有直接回答,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只是并没有画圆满,留下一个缺口。他反问道:“这是什么?”“零。“圈”/“未完成的事业”/“成功,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
他对这些回答未置可否:“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辉煌的业绩,道理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画个句号,一定要留个缺口,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
中外名人励志小故事20篇 篇5
中外名人励志小故事20篇
1、法国名画家纪雷有一天参加一个宴会,宴会上有个身材矮小的人走到他面前,向他深深一鞠躬,请求他收为徒弟。纪雷朝那人看了一眼,发现他是个缺了两只手臂的残废人,就婉转拒绝他,并说:“我想你画画恐怕不太方便吧?” 可是那个人并不在意,立刻说:“不,我虽然没有手,但是还有两只脚。”说着,便请主人拿来纸和笔,坐在地上,就用脚趾头夹着笔画了起来。他虽然是用脚画画,但是画得很好,足见是下过一番苦功的。在场的客人,包括纪雷在内,都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纪雷很高兴,马上便收他为徒弟。这个矮个子自从拜纪雷为师之后,更加用心学习,没几年的工夫便名扬天下。他就是有名的无臂画家杜兹纳。启示:没有手竟然能成为画家,岂不是很不可思议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排除万难的毅力和恒心,你就能创造奇迹,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只要努力、才会出现奇迹
三个数学小故事 篇6
1.点错的小数点
学习数学不仅解题思路要正确,具体解题过程也不能出错,差之毫厘,往往失之千里.美国芝加哥一个靠养老金生活的老太太,在医院施行一次小手术后回家.两星期后,她接到医院寄来的一张帐单,款数是63440美元.她看到偌大的数字,不禁大惊失色,骇得心脏病猝发,倒地身亡.后来,有人向医院一核对,原来是电脑把小数点的位置放错了,实际上只需要付63.44美元.错一个小数点,竟要了一条人命.正如牛顿所说:"在数学中,最微小的误差也不能忽略.2.二十一世纪从哪年开始?
世纪是计算年代的单位,一百年为一个世纪.第一世纪的起始年和末尾年,分别是公元1年和公元100年.常见的错误是有人把起始年当作是公元零年,这显然不符合逻辑和我们的习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序数的计算是从“1”开始的,而不是从“0”开始的。而正是这个理解上的错误,所以才导致了世纪末尾年为公元99年的错误认识,这也是错把1999年当作是二十世纪末尾年,错把2000年当作是二十一世纪起始年的原因.因为公元计数是序数,所以应该从“1”开始,21世纪的第一年是2001年.3.数学符号的由来
同学们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常常要和一些数学符号打交道,如:+、-、<、>、=、()、[]、{}等。可是你知道它们的由来吗?
(一)运算符号:+、-
德国有一位数学家叫威德曼,他于1489年出版的一本书里首先使用了“+”和“-”,在横线上加一竖成为“+”,用来表示增加的意思,在“+”上去掉一竖成为“-”,用来表示减少的意思。于是,加号和减号就产生了。但是它们被大家公认作为运算符号,是从1514年被荷兰数学家荷伊克正式应用开始的。
(二)关系符号:<、>、=
大于号“>”和小于号“<”是1631年由英国数学家郝瑞奥特首先使用的,距今已有300多年。
等号“=”是16世纪英国数学家雷科德最早开始使用的。他说:“再没有任何记号比等长的两条线表示相等更为恰当。”
<、>、=真正为大家公认并普遍使用已经是18世纪的事了。
数学小故事 篇7
清华优培 五年级数学(下册)
从前有一位老年人,在他临终时,三个儿子围在床前。他对儿子们说:“我有十七匹马,留给你们,三个人分。分马的时候,老大呢,出力最多,得总数的二分之一;老二嘛,得总数的三分之一;老三最小,你呀,就拿总数的九分之一。” 勉强说完这几句,老人就去世了。三兄弟执行遗嘱时,一致认为这些马是父亲生前心爱之物,决不能将其中任何一匹劈成几块瓜分。但是遗嘱又要完全照办,如何是好呢? 正巧,这时他们的老娘舅骑马赶来了,听完事由,眉毛一扬,说:“我来分。” 猜猜看,老娘舅怎样分马? 因为希望每人得到的马都是整数匹,所以根据遗嘱,在分马的时候,马的匹数应该是三个分母的公倍数。分母2、3、9的最小公倍数是18,因而在分马时的马匹总数最好能成为18的倍数。老人留给儿子们的马是17匹,老娘舅把自己带来的一匹马临时借出来凑数,共有18匹马参加分配。准备就绪,老娘舅开始宣读和执行遗嘱: “„„分马的时候,老大呢,出力最多,得总数的二分之一„„”宣读到这里,老娘舅数出9匹马,让老大领过去: 老二嘛,得总数的三分之一„„”读到这里,老娘舅数出6匹马,让老二领过去: “老三最小,你呀,就拿总数的九分之一。”读完最后这一句,老娘舅数出2匹马,让老三领过去: 三位晚辈分到手的马,总和恰好是父亲留下的17匹: 9+6+2=17。分马场地上的18匹马,现在剩下最后一匹,这当然就是老娘舅自己带来临时借用的那匹,依然物归原主。
【数学小故事20字】推荐阅读:
雷锋的小故事20字05-20
趣味数学小故事09-06
小学数学趣味小故事07-21
高考名人故事之数学20分的落榜生05-25
数学故事100字大全08-03
古人勤奋学习故事20字09-23
关于茶的故事20字10-21
数学故事情境论文11-08
数学寓言故事07-03
【数学家故事】华罗庚的故事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