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的有关规定

2024-08-15

使用的有关规定(通用8篇)

使用的有关规定 篇1

党委有关印章使用规定

规章制度

加入时间:2006-11-9 14:32:49 admin 点击:3518

为加强公章管理,严格文书制度,对“中共华东师范大学委员会”、“中共华东师范大学委员会办公室”公章及书记公务签名章的使用作如下规定:

一、“中共华东师范大学委员会”印章的使用范围:

1. 以学校党委名义印发的各类文件、通知、报告、公函等常规公文;

2. 以学校党委名义出具的聘书、奖状、请柬、介绍信等常规证书、证明等;

3. 各类申报材料、出国审批表等重要文件;

4. 其他特殊用印。

二、“中共华东师范大学委员会办公室”印章的使用范围:

1. 以党委办公室名义印发的各类文件、通知、报告、公函、通告、布告等常规公文;

2. 以党委办公室名义出具的证明、签报、出差单据等。

三、党委书记公务签名章的使用范围:

各类申报材料、出国审批表等重要文件。

四、党委有关印章的保管

1. 党委、党办印章由党办机要秘书专人保管。

2. 保管人不得委托他人代为盖章,不得随身携带印章出办公室,不得将印章交他人带走使用,也不得在空白纸上盖印,让他人带走使用。

3. 印章保管人也是印章的管理人和使用人。印章的管理人应坚持原则。严格执行印章管理制度。印章管理人对用印有监督权,对不合手续或不合法的用印以及不正当的用印,有权予以拒绝。

上一条:过期保密文档的处理办法

下一条:华东师范大学党政会议议事规则(试行)

第五条:生活用印的一般程序

1.用印人申请→申请人所在单位批准→主管部门批准→用印。

2.生活用印由用印申请人所在单位、主管部门对用印内容负责。

第六条:学院各部门、各单位印章的使用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使用的有关规定 篇2

2.已被我刊录用稿件在办理汇款时, 请在汇款单附言栏上注明您处邮政编码、文稿号 (NO.******) 及联系电话, 同时请将《重要文稿作者备忘录》挂号寄回, 以便编辑能和您及时取得联系。

3.本文稿一经采用, 其专有使用权即归《职业与健康》编辑部和中华预防医学会所有。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 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 本刊已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EPS中文电子期刊服务、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和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相关数据库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 请在来稿时向本刊声明, 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05-01.

[2]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2-5-12.

使用的有关规定 篇3

竞业限制条款是限制劳动者在劳动关系消灭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参与或者从事与原用人单位同业竞争的活动,以保护原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的合同条款。职工在本单位任职期间和离职后的一段时间内参与或从事与本单位相同或者相类似的业务竞争,不论为谁的利益,都在禁止之列。竞业限制条款严重影响了劳动者拥有的劳动自由权,其意义,应在于寻找公民劳动权、从业自由权和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公平竞争市场规则之间的平衡点。因此,对竞业限制采取谨慎认可的态度,对其合法性设定较为严格的条件,应该是可取的。

然而,在实际的立法活动与司法实践当中,我们却看到,不同的地方对于“平衡点”的寻找,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下面,我就以江苏省,上海市两地的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竞业限制所作出的解释进行阐述。

一、用人单位未按约定支付经济补偿金。是否成为法定解除事由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的解释(四)》中规定:“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和经济补偿,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因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三个月未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者请求解除竞业限制约定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上海市则这样规定:“用人单位与负有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义务的劳动者在竞业限制协议中对经济补偿金的标准、支付形式有约定的,从其约定。因用人单位原因不按协议约定支付经济补偿金,经劳动者要求仍不支付的,劳动者可以解除竞业限制。”由此可见,最高人民法院是将未按约定支付经济补偿金作为了法定解除事由,而上海市仅仅将其认定为违约责任。

从合同法的意义上说,竞业限制条款属于协商条款,是双方的意思表示,应当遵循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合同法》第52条明确规定了合同无效的五个条件,而“未按照约定支付违约金”显然不在其中,它仅仅属于合同履行而非合同订立的瑕疵。我们应将合同条款的有效性与合同的具体履行区分开,只要雇佣双方的竞业限制约定是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意符合一般合同的生效要件即为生效。

“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规定的是劳动者的违约责任,那么用人单位不按约定支付经济补偿金,也只能将其归入违约行列,不能构成对竞业限制条款效力的否定性因素,否则,会混同合同效力与合同履行的概念。无论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同时履行,还是用人单位或劳动者享有后履行义务,用人单位履行的都是经济补偿的义务。当用人单位没有履行这一义务时,其作为违约方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也就是支付补偿金,如果要加重这种义务,也应当是惩罚性赔偿或者支付违约金,而不是直接赋予劳动者免除自己义务,主张合同无效的权利。直接由劳动者来选择合同是否有效,不仅有违法理,也从根本上违反了设置竞业限制义务是为了保护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初衷,使得竞业限制条款形同虚设,无法保护用人单位的利益,更何谈寻找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平衡点”。立法赋予劳动者选择合同失效的权利,加之劳动者是否履行竞业限制的义务的难以监督,某种程度上使之成为单务合同,实际意义上说,是完全放弃了对于劳动者的诚信要求。

二、“在合同中约定经济补偿金”能否成为生效要件

《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对处于竞业限制期内的离职劳动者应当按月给予经济补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的解释(四)》中规定:“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但未约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百分之三十按月支付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些学者据此认为,约定经济补偿金应为竞业限制合同的生效要件。“约定补偿金是竞业限制条款具备法律效力的条件之一,这是英法劳动法判例的共同结论。企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是企业对劳动者承担在特定时间和地点内非竞争义务的一种对价,而这一对价必然是金钱性的。”

而我认为,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竞业限制合同中未约定补偿金,应属合同的瑕疵。这种限制了劳动者劳动自由权但却未规定企业补偿义务的合同,即如上述说法“缺乏对价性”。但这也只是属于合同显失公平,或者劳动者基于对于法律知识的欠缺,即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同样,当此种未规定经济补偿金的竞业限制合同并未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利益的时,当然不能随意认定其为无效合同。劳动者完全可以依照《合同法》第54条的规定,或者要求撤销,或者要求变更。即可以主张用人单位支付补偿金,或者主张撤销该合同。若劳动者实际履行后,请求变更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应予支持,但不应担直接判定合同无效。实践中竞业限合同存在蜕化为单方要求、格式合同,甚至规章制度的情况,也有用人单位出于保护商业秘密需要,将竞业限制,泛滥为禁止一切竞争;将竞业限制设置为没有地域范围的“合意”;甚至如刚才所言,只规定了竞业限制要求,而没有约定经济补偿金的,但这些情况并不导致合同从未生效,而是可以根据合同法第五十四条,进行变更或撤销。

使用的有关规定 篇4

就业协议书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目前我校毕业生使用的就业协议书是由国家教育部、黑龙江省教育厅统一制定的、规范的、专门用于应届毕业生就业的书面协议。根据国家毕业生就业政策,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各方都应该遵守协议、履行协议。就业协议书是编制毕业生就业方案和签发报到证的重要依据。

一、协议书的制定、填写

1、协议书样式经教育部审核,由黑龙江省教育厅统一制定。

2、协议书一式四份,每名毕业生有唯一一套协议书和协议书编号。在协议书右上角盖东北林业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印章以示真伪。

3、填写协议书应使用蓝黑、黑色钢笔或黑色碳素笔。

4、填写协议书各项必须真实。

5、填写协议书后应到各院签署意见并盖章。

6、一般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约后再到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盖章审核。

二、签订就业协议书的流程

1、毕业生应掌握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岗位需求、待遇及用人要求等情况。

2、毕业生应向用人单位如实介绍自己的情况,表明自己的就业意见。

3、在遵守主体合法、平等协商的原则下,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达成意向后自愿签订就业协议书。

4、如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档案及户口等人事关系,则用人单位需在协议书相应栏目上加盖上级主管部门公章,一般为单位所在地的省级人才服务局或市县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如用人单位有直接调配权,则不需要。

5、如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档案及户口等人事关系,则用人单位需在协议书的“组织关系接收单位”、“档案转寄详细地址”和“户口迁移详细地址”栏目中,填写详细准确的信息,学校依据这三项内容为毕业生办理相关手续。

6、毕业生、用人单位双方尽可能将违约责任、劳动报酬、试用期和服务期等内容体现在协议书的“其他约定事项”栏目中。

7、协议书签订后,其中两份一周内交给学院毕业班辅导员。截止日期一般不超过毕业当年6月10日。

三、解除就业协议的程序

1、用人单位开据解除协议书证明。

2、填写毕业生违约申请表并由辅导员、院主管领导审核签字。

3、持解除协议证明、已签订的就业协议书(4份)、违约申请表到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办理解除协议手续。

4、经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审核,5个工作日后办理新的协议书。

四、协议书丢失后重新申请的规定

学校为确保学校及用人单位权益,毕业生只有一套协议书。学校一般不补发协议书,协议书确实丢失需要补发的毕业生,需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由毕业班辅导员及院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审核签字后,报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5个工作日后予以补发。

五、报考全日制研究生、公务员、事业单位对协议书的影响

报考全日制研究生及其它学历入学考试、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约时,应将报考的有关事项告知用人单位,经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在协议书的“其他约定事项”栏目中填写“本人已参加或准备参加何种考试,若被录取本协议书自动失效”字样。通过考试被录取后,用人单位及学校均不按违约对待,同时毕业生应及时告知用人单位。如签约时未注明,毕业生需办理解除就业协议书手续。

六、特殊地区的协议书辅助批件功能及其办理

一些省或市(如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山东省、广州市、深圳市、厦门市、杭州市、南京市等)的用人单位在接收应届毕业生时,需要所在省、市出具审批件才能纳入就业方案。审批件处理程序如下:

1、用人单位同意接收毕业生,并负责办理审批手续。

2、用人单位向所在地区提出审批申请,并办理相关手续。

3、通过审批,审批件随协议书报送学校,学校将其列入当年就业方案。

4、未通过审批,请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协商。如毕业生仍然同意到其单位工作,用人单位应和其签订其它合法的用工合同并将其报送学校,学校按合同制协议书处理。毕业生不同意到其单位工作,应与用人单位协商,并办理解除协议书手续。

七、就业方案形成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依据6月15日前各院上报的协议书情况确定毕业生就业去向,并制定当年的毕业生就业方案。毕业生就业方案编制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

1、协议书就业: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协议书符合调配毕业生档案户口等人事关系的要求。就业方案按协议书内容编制。

2、合同制就业: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协议书不符合调配毕业生档案户口等人事关系的要求(包括特殊地区批件未到),或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仅签订“劳动合同”。就业方案的编制同第7条“待业”。

3、自主创业:毕业生自行创办国家承认的公司,所有工商税务部门的手续齐全。毕业生需填写“自主创业登记表”。毕业生可依据“签订就业协议书的流程”第4、5项的要求,与自己签订协议书,就业方案的编制同第1条“协议书就业”。否则,就业方案的编制同第7条“待业”。

4、灵活就业:毕业生不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书”,以短期雇佣或“承包”等形式就业。毕业生需填写“灵活就业登记表”,就业方案的编制同第7条“待业”。

5、升学:本科生考取全日制研究生专业、专科生考取全日制本科专业。就业方案按升学信息编制。

6、其它:毕业生参加西部计划、“三支一扶项目”,国家其它项目或毕业生出国等。就业方案的编制同第7条“待业”。

7、待业:待业毕业生就业方案的编制依据毕业生自愿原则可选择以下两种方式:

1)在黑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下设档案户口管理机构托管档案户口等人事关系,并签订相应协议书。就业方案的编制同第1条“协议书就业”。

2)依据毕业生生源地所在省级主管毕业生就业部门的要求编制就业方案。

八、报到证及改派

毕业生就业方案上报黑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审核,审核通过后,黑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为所有毕业生(除升学毕业生)发放报到证。毕业生离校后,依据报到证办理相关手续。

1、毕业生报到证功能

报到证的全称是“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由国家教育部直接印刷,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单独签发,通过毕业生资格审核的毕业生才能持有有效报到证件。用人单位以报到证为依据,接收安排毕业生工作,并接转毕业生的人事档案、户口迁移手续等。报到证每人一份,由其它部门印制或签发的报到证无效。毕业生对报到证要妥善保

管,不论什么原因,凡自行涂改、撕毁的报到证一律作废。

如报到证遗失,毕业生需在报到地省级日报上申明作废30日后,回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办理证明,再持申明作废的报纸及学校证明到黑龙江省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赣水路12-8号)办理补发手续。

2、报到证办理依据

1)协议书合格(即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协议书符合调配毕业生档案户口等人事关

系的要求),则报到证依据协议书办理。

2)未签订协议书或协议书不合格(包括无批件),按回生源所在地办理报到证(依据

该毕业生生源所在省级主管毕业生就业部门的文件要求办理)。

3)升学毕业生,不办理报到证,毕业生依据入学通知书办理相关手续。

3、报到证的报到期限

毕业生在获取报到证后,应在规定的报到期限内到报到证上注明的部门或单位报到。

4、改派、改派程序

毕业之日起三年之内未就业的毕业生,原报到证开回生源地或人事代理机构的可办理改派,需要原报到证、就业单位的接收材料(接收函或签订的有效协议书等);毕业之日起一年之内已就业的毕业生可办理改派,需要原报到证、原就业单位同意解约材料和新就业单位的接收材料;改派手续在黑龙江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办理,地址为哈尔滨市香坊区赣水路12-8号。

九、毕业生报到及其档案、户口的办理

1、毕业生入学时如将户口迁入学校,其毕业时应持有与报到证的报到地相吻合的户口迁移证;如未签入学校,应到其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出示报到证并办理户口迁移证。

2、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将在毕业生离校后2周内将毕业生档案以机密要件的形式邮寄到指定部门或单位。

3、毕业生在获得报到证后,应在规定的报到期限内到报到证上注明的部门或单位报到。

4、毕业生报到时应向报到部门或单位咨询其档案是否已到。毕业生离校1个月后档案仍未到达指定地点,应与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确认档案去向。

东北林业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新闻工作的有关规定 篇5

关于民族、宗教的报道

1、要宣传宗教信仰自由的宪法原则。宣传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必须兼顾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强调宗教在法律范围内活动。

2、要加强对有不信仰宗教自由的宣传。主要注意三点:一是保障信教自由并不妨碍普及科学教育和反对封建迷信的宣传。二是任何强迫不信教的人信教的行为,都是侵犯别人的信仰自由,都是不能容许的。三是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适于共产党员。

3、在涉及敏感问题时,避免伤害少数民族同胞的感情。严禁在新闻和文艺作品中出现损害民族团结的内容。在宣传中,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要予以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猎奇和主观臆断,以偏概全,更不能加以丑化、侮辱、胡编乱造。

4、要防止民族关系宣传中的一边倒现象。既要讲国家和内地对少数民族的扶持和帮助,也要讲民族地区对国家的贡献和对内地的帮助。在报道民族地区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时,既要讲国家的扶持和内地的帮助,也要讲少数民族自身的努力和贡献。在新闻稿件角度的选择上,也要注意一边倒现象。对于少数民族优秀人物,要注意从民族角度报道,同时避免对少数民族消极落后的东西进行展览的报道。

5、要防止对民族特色的宣传狭隘、表面化。要防止宣传少数民族特色时单调狭隘,仅仅是唱歌跳舞、请客喝酒等表面化倾向。反对以猎奇心理,拿某个少数民族落后、愚昧的东西吸引读者,把一个民族非本质、非主流的东西当作本质和主流来宣传,本末倒置,是非混淆。

6、要防止日常宣传力度不够,追风赶浪时有失力度。民族宣传要制定计划,加强协调,做好经常性的宣传报道,避免追风赶浪,误导受众。

7、要严格民族宗教宣传纪律。凡涉及民族宗教方面敏感问题的报道,应当送当地有关主管部门审查。对重大事件的报道,事先应报中央批准。需要公开报道的事件,要严格遵守有关部门的统一部署和宣传口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正面引导,防止负面影响。不宜公开报道的事件,可以通过内参反映。

8、必须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对容易引发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反感的问题,要慎重把握。我国有多个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对他们的风俗多样的婚姻习俗和家庭关系也不要探秘、猎奇、肆意渲染。

9、对国际上的民族纠纷要客观报道,淡化处理,不应渲染。

10、要注意宗教的消极影响,不要助长宗教热。对个别地方搞所谓的“宗教搭台,经济唱戏,借佛(神)发财”的做法,不要宣传。对一些旅游部门在旅游景点兴建庙宇,文化部门为恢复古迹而修建庙堂以及开光活动,报道要特别谨慎,不要轻易报道,更不能过多宣传。

11、宗教宣传应当注意区域性和内外有别,力求报道准确。正常的宗教活动可以对海外报道,但不宜渲染;对内宣传要适度,不宜炒热。不要光把着力点放在宗教上,而要放在保护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上。对于纯粹的宗教活动,如大法会等原则上不报道,更不宜对内宣传。

12、要规范适度使用涉及民族关系的词语和表述。宣传中华文明史要多提“中华民族”的概念,慎用“炎黄子孙”的概念,注意表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不能使用“蒙古大夫”的称谓贬称医术低劣的医生。这不仅伤害蒙古族群众的情感,也对蒙医蒙药的声誉和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对国际恐怖主义事件的报道,严禁使用“穆斯林恐怖分子”、“伊斯兰恐怖分子”等语句。

13、在民族宣传报道中,要避免把话说得很满,绝对化。尤其是为突出现在的成绩,往往夸大原先的落后面。要实事求是,不要把过去说得一无是处。

关于涉外、涉台的报道

1、有关华侨、外籍华人的宣传报道,从总体上应持严肃、审慎的态度,掌握稳妥、严谨的原则,注意对华侨、外籍华人的工作应当坚持“多做少说”、“只做不说”的一贯要求。

2、必须明确“华侨”和“外籍华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要严格区别两者的国籍和政策界限,不得混淆。“华侨”是指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而“外籍华人”是指原是华侨或华侨后裔,后已加入或取得居住国国籍者,已不是我国公民,而是居住国公民,这个国家才是他的祖国。我国法律不承认双重国籍。正确的表述是,中国是外籍华人的“祖籍国”。因此,不要公开宣传和提倡外籍华人“爱国”、“热爱祖国”、“为祖国建设作贡献”等。

3、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的保密法规,严格把握各项有关政策,不得公开引述对华侨、外籍华人工作中的内部方针、政策、规定及提法,不得涉及不宜公开的驻外机构等情况。

4、华侨、外籍华人在我国境内投资兴办企业的宣传报道,应与其他外资企业的报道融合为一体,在宣传报道上不宜将其突出出来。对个别需要公开报道的,必须征得报资者同意,并经市侨务办公室审核。对来自东南亚地区和日本、韩国等地的华侨、外籍华人的投资,包括投资者的姓名和投资规模,严禁对外公开报道。对华侨、外籍华人在我国进行经贸考察活动,报道也要掌握分寸,不要过分渲染。尤其不要片面渲染对中国的好处,而应强调双方互利互惠。

5、对我国引进华侨、外籍华人智力工作的情况,一律不得对外公开报道;特别是对华侨、外籍华人引进西方和所在国严禁出口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必须严格保密,绝对不准对外报道。

6、华侨、外籍华人为支援家乡建设,捐款赠物兴办公益事业,原则上不对外公开报道,个别需要公开报道的,必须征得捐赠者同意,并经市侨务办公室审核,对来自东南亚地区和日本、韩国等地的华侨、外籍华人的捐赠,严禁公开报道。

7、不得公开报道华侨、外籍华人在住在国的政治背景和财力情况。

8、不得公开报道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华侨、外籍华人来华寻根、祭祖、联谊等活动情况,尤其不得披露持另纸签证者入境后的情况。

9、涉及各国领导人和友好党、友好国家的报道要严格遵守纪律。严禁发表或转载对各国领导人进行人身攻击的文章、漫画;不得公开对友好党、友好国家的内部事务乱加议论;严禁公开转载和引用议论友好国家领导人和内部事务的外国著作和报刊材料。

10、地方新闻机构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要有指导、有计划、有控制地进行。选用对方的节目和稿件,要有专人把关审看,注意适度、适量,不要成为宣传西方价值观、西方生活方式、西方物质文明的园地。也要要求对方以对等的方式选用我提供的节目和稿件,并在其所在国刊播,待落实后再与之合作。节目和稿件的内容,要以扩大我在国际上的正面影响为原则。

11、涉及我国际河流的报道。一是对涉及国际河流的有关资料事宜要严格按照水利部和国家保密局联合颁布的《水利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规定》执行。对拟公开出版、宣传的涉我国际河流方面的信息,应按规定自审。对难以确定是否涉密的信息,要送省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及保密部门审定。二是对于国际河流方面的内容应尽量少报道或不报道。如确需宣传报道的,要按主管部门统一口径进行,对国际河流跨流域调水工程名称不要使用“跨流域”、“调水”、“引水”等字眼。三是需向有关部门反映或通报涉我国际河流的内参信息,应通过内部途径进行,并按有关规定做出国家秘密的标志。四是通过互联网站进行涉我国际河流宣传报道,参照以上意见执行。

12、必须严格遵守使用地图的有关规定。一是公开出版展示的地图,国界线必须按照中国地图出版社最新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绘制。特别注意南海诸岛、中印边界线走向、钓鱼岛以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界的正确画法。二是出版和展示的图书、报刊、影视、广告、标牌等,凡涉及到我国国界线画法的内容,必须履行送审程序,经国家测绘局和外交部审核批准后才可以出版或展示。三是在因特网上使用中国地图,以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网页(http://nf-gis.nsdi.gov.cn)上的地图为准。四是引进外国涉及中国国界画法的地图产品,在国内生产加工、销售或展示前,须严格履行送审程序。

13、对外劳务合作的新闻报道要稳妥把握。要从保持社会稳定和经贸合作的大局出发,准确地把握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关系的相关政策和管理规定。主要按以下要求把握:一是要加强对外劳务合作的正面报道;二是避免对劳务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炒作;三是对于把握不准的消息应予核实,必要时应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

14、慎重报道各种灾难和自然灾害赔偿问题。对于在国外中国人遇难、受伤等情况,有些国内媒体炒作遇难或受伤的赔偿问题,表现出一种非正常的心态。这不仅可能给理赔过程造成障碍,而且还可能给读者造成“中国劳工可以用生命和鲜血换来金钱”、“金钱可以凌驾于生命之上”等错误印象,有悖于生命价值观,也有损媒体的自身形象。因此,在报道各种灾难和自然灾害的赔偿问题时,新闻报道应当慎重。特别是对在国外发生的这类事件,不要盲目炒作,以免产生负面影响。

15、不要使用“WTO成员国”这个错误提法。“WTO”是一个由世界上主权国家及单独关税地区组成的国际贸易组织。对其成员,一般称为“WTO成员方”或“WTO成员”,而不能称其为“WTO成员国”。我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都是WTO成员,台湾也将加入WTO,成为其成员,如果将其称为“WTO成员国”,将造成严重的政治错误。因此,新闻宣传中不要使用“WTO成员国”这个错误提法。不得将世界贸易组织称作“经济联合国”。公开报道就是“世界贸易组织”或简称“世贸组织”。

16、与台湾新闻机构和记者合作要严格遵守宣传纪律。未经批准,祖国大陆人员不得受聘担任台湾新闻机构的常驻记者、特约记者和通讯员。未经批准,我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台湾新闻机构的采访,不得向台湾新闻机构提供稿件。

17、涉台重大政治性新闻和敏感问题的报道,必须报经市台办同意后发稿;涉及保密范围的台企投资以及台资企业存在问题的报道,需与市台办商定后再报道;遇把握不准的问题,及时与市台办联系、沟通。

附一:涉台宣传用语的使用要求

1、对1949年10月1日之后的台湾地区政权,应称之为“台湾当局”或“台湾有关方面”、“台湾方面”,不得使用“中华民国”,也一律不使用“中华民国”纪年。

2、不使用“台湾政府”一词。不直接使用台湾当局以所谓“国家”、“中央”、“全国”名义设立的官方机构名称,即台所谓“一府”(“总统府”)、“五院”(“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及其下属机构,如“内政部”、“行政院新闻局”等,可用台湾“有关当局”、台湾当局“主管部门”、“主管机关”代替。如对“台湾行政院”可称其为“台湾行政主管部门”或“台湾行政当局”,对“台湾各部”可称其为“台湾某某主管部门”,如“行政院新闻局”可称其为“台湾新闻主管部门”。特殊情况报道中不得不直接称呼上述机构时,必须加引号,我广播电视媒体口播时则需加“所谓”一词。

3、不直接使用台湾当局以所谓“国家”、“中央”、“全国”名义设立的官方机构中官员的职务名称,可称其为“台湾知名人士”、“台湾政界人士”或“××先生(女士)”。台湾市级及市级以下(包括台北市、高雄市)的机构名称及人员职务,如市长、县长、议长、议员、乡长、镇长、县民政局、市教育局等,在相关新闻报道中,原则上可以直接称呼。

4、对台湾当局及其所属机构的法规性文件与各式官方文书等,应加引号或变通处理。对台湾当局或其所属机构的所谓“白皮书”,可用“小册子”、“文件”一类的用语称之。

5、具有“台独”性质的组织和政治术语应加引号,如“台独”、“台湾独立”、“台湾地位未定”、“台湾住民自决”、“台湾主权独立”等。宣传报道中涉及“台独”政党“台湾团结联盟”时,不得简称为“台联”,可简称为“台联党”。

1、对国民党、民进党、亲民党等党派机构、人员的职务,一般不加引号,但对民进党内相关机构、派系和次级团体组织(“中国事务部”、“正义连线”、“福利国连线”)等,均应加引号。

2、对台湾民间团体,一般不加引号,但对以民间名义出现而实有官方背景的团体,如“中华旅行社”、境外设置的所谓“经济文化代表处(办事处)”等应加引号;对具有反共性质的机构、组织(如“反共爱国同盟”、“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大同盟”)以及冠有“中华民国”字样的名称须回避,或采取变通的方式。对岛内带有“中国”、“中华”字样的民间团体及企事业单位,在报道中可视情加引号直接称呼,如台湾“中国钢铁公司”、“中华电信”等。

3、对以民间身份来访的台官方人士,一律称其民间身份。对来访的台“立法委员”,可称“台湾知名人士”或“××先生(女士)”,不得称“××委员”。

4、对台湾的某些与我们名称相同的大学和文化事业机构,如“清华大学”、“故宫博物院”等,应加引号并在前面加上台湾、台北,如台湾“清华大学”、台北“故宫博物院”。

5、对台湾冠有“国立”字样的学校和机构,报道时均需去掉“国立”二字。如“国立台湾大学”,报道时应称“台湾大学”;“××国小”、“××国中”,应称“××小学”、“××中学”。对台北“国父纪念馆”不直接称谓,可称台北中山纪念馆。

6、不得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称为“大陆法律”。对台湾地区施行的“法律”称之为“台湾地区的有关规定”。如果在新闻报道中必须引用台湾当局颁布的“法律”时,应加“所谓”两字和引号。报道法律问题时如涉及两岸,不得使用“两岸法律”等具有对等含义的词语,可就涉及的有关内容和问题进行具体表述,如“海峡两岸律师事务所”、“两岸婚姻、继承问题”、“两岸投资保护问题”等。

7、有关两岸关系的事务是中国内部的事务,在处理涉台法律事务及有关报道中,一律不得使用国际法上的专门用语。如“护照”、“文书认证”、“司法协助”、“引渡”、“偷渡”等,可采用“旅行证件”、“两岸公证书使用”、“两岸司法(行政)方面的联系与协作”、“遣返”、“私渡”等用语。涉及台湾海峡海域的报道不得出现“海峡中线”一词。

1、在国际活动中介绍我国情况时应称中国或中华人民共和国,不能称“大陆”。报道国际活动时,不能把台湾和其他国家并列,而应称为“中国台湾”;与港澳并列时称为“港澳台地区”或“台港澳地区”。

2、对不属于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国际组织和民间性的国际经贸、文化、体育组织中的台湾团组机构,不能以“台湾”或“台北”称之,而应称其为“中国台北”或“中国台湾”。在我们举办的国际体育比赛场合中,台湾团队可以使用中文名称“中华台北”,但在我新闻报道中仍应称其为“中国台北”。台湾地区在WTO中的名称为“台湾、澎湖、金门、马祖单独关税区”(简称“中国台北”),宣传报道中可简称“中国台北”。

3、对海峡两岸共同举办的各项交流活动,应称“海峡两岸×××活动”。对海峡两岸和港澳共同举办的交流活动,不得出现“中、港、台”之类的称谓,应称“海峡两岸暨香港”,“海峡两岸暨澳门”或“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等;对港、澳、台人士称“两岸三

(四)地”等,我宣传报道中可不持异议。

4、报道台商在祖国大陆的投资企业和刊登这些企业的广告、启事时,不得称“中外合资”、“中台合资”,可称“沪台合资”、“桂台合资”等。对来投资的台商相对于我有关地方时可称“台方”,不能称“外方”;对我有关省、市,不能称“中方”,可称“闽方”、“沪方”等。

5、对某地与台湾举办活动的报道,可用“某地与台湾”(如福建与台湾)或“某地等三省市与台湾”(如上海等三省市与台湾)的提法。

6、不涉及台湾的宣传报道,不得自称中国为“大陆”如不得使用“大陆的改革开放”、“大陆十大金曲排行榜”之类的提法,而应该使用“我国(或中国)的改革开放”、“我国(或中国)十大金曲排行榜”等提法。

7、不得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称为“大陆政府”,也不得在中央政府所属机构前冠以“大陆”,如“大陆国家文物局”;不要把全国统计数字称为“大陆统计数字”。在报道全国重要统计数字时,如未包括台湾统计数字,应在全国统计数字后加括号注明未包括台湾省。

8、在宣传报道中要尽量避免使用“大陆”,如确无法回避,可酌情使用“祖国大陆”的提法。

1、对台宣传报道,一般不用“解放前”或“解放后”,可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新中国成立前(后)”、或“一九四九年前(后)”。

2、台胞经日本、美国等国家往返大陆和台湾,不能称“经第三国回祖国大陆”或“经第三国回台湾”,应称“经其他国家”或“经××国家回祖国大陆(或台湾)”。

3、我宣传报道中不得将台湾民众日常使用的汉语方言闽南话称为“台语”,各类出版物、各类场所不得使用或出现“台语”(如“台语歌星”、“台语金曲”)字样,应称“闽南语歌星”、“闽南语金曲”。

4、对台湾少数民族不称“原住民”,在报道两岸少数民族交流时,可统称为台湾少数民族或称具体的名称(如“阿美人”)。在国家正式文件中仍称为“高山族”。

5、对台湾方面所谓“小三通”一词,我报道中可称“福建沿海与金门、马祖地区直接往来”,不用“小三通”提法。也不用“大三通”的提法。

附二:涉台宣传用于使用要求补充规定

在涉及中国和中国台北加入世贸组织等国家组织的称谓时,不能出现“两岸入世”、“大陆入世”、“台湾入世”、“大陆驻外机构”等用语;在体育报道时,不能出现“两岸代表队”、“两岸奥委会”、“台湾团”、“台北团”等;在罗列城市名称时,不能把“台湾台北市”与“法国巴黎市”、“美国西雅图市”、“巴西圣保罗市”等并列使用;在旅游用语中,不能把台湾以及香港、澳门来内地旅游的同胞称为“来华旅游者”、“国际旅游者”;在涉及国际经贸往来时,不能把台商称为“外商”。

关于突发事件的报道

一、不同性质突发事件报道的要求

1、各种自然灾害,原则上可报道。一般自然灾害,只在有关地方进行报道,对影响不大的,地方也不必报道;重大自然灾害,由中央新闻单位请示国务院后向全国报道。关于震情、汛情、疫情等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预报和预测,一般不作公开报道,需要报道时,仍按以往规定,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或国务院领导批准后进行报道。

2、各种严重事故,按上述原则报道,但不要过分集中,对造成重大事故的原因,在主管部门正式得出结论前,新闻单位不要发表一些猜测之词。

3、恐怖主义行为及重大群众性骚动,均须征求事件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或主管业务部门的意见,并请示国务院领导批准后,由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进行报道,必要时,由新华社统一发布。在报道恐怖主义行为时,对作案手段、作案工具、途径等一般不宜描述,以防诱发犯罪。

对于国外发生的规模较小、危害后果不严重的爆炸、枪击等带有恐怖性质的事件一般不做报道。对国外发生的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爆炸、颠覆列车等重特大恐怖事件的报道,必须及时请示报告。不得多次报道或者过细报道恐怖分子的作案手段。要认真把关,避免出现政治性、倾向性的问题。遇到难以把握的问题,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不得擅自主张。

4、重大政治性事件的报道,要严格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处理方针办事并及时请示国务院领导;一般由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报道,必要时由新华社统一发布。对规模不大,影响较小的非法游行示威、集会、骚乱等事件,一般可不报道,如需公开报道,也只在有关地方报道。

二、突发事件报道时效的要求

突发事件可分阶段发稿。应尽快发出快讯,先对最基本的事实做出客观、简明、准确的报道。然后再视情况的发展发出后续报道。要减少快讯送审层次。只在地方范围报道的,由省级新闻单位报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审定。需在全国范围报道的,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新华分社、人民日报记者站、电台、电视台派记者采访,快讯稿经当地党或政府负责人核阅后即分别报新华社、人民日报、广播影视部,这类快讯是否需要送国务院审定,由这三家中央新闻单位的领导视突发事件的不同性质和情况决定。

三、突发事件对外报道要求

突发事件的对外报道归口由中央外宣办组织协调管理,由新华社统一发稿。未经中央外宣办批准,其他新闻单位不得自行发稿。事件发生地的党政机关和中央有关主管部门可以对突发事件提出报道建议,但不得自行向境外发布消息。引导驻华外国记者对突发事件进行客观的报道,一般不宜准许外国记者进入学校、单位进行现场采访。如发现其报道不属实或确有明显的歪曲,我对外新闻单位应及时组织报道予以澄清,如认为有必要点名批评有关外国新闻单位的歪曲报道时,应事先报中宣部对外宣传局商外交部新闻司研处。

要讲求时效,特别是空难、铁路交通以及直接涉及外国人,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等恶性事故的报道,要在境外媒体之前报道。对应报道而又较为复杂的事件,可分阶段发稿。有的可先对外报道,再对内报道。对境外关注而国内无需报道的消息,可只对外报道。有的可在当地报道,不做全国性报道。

关于政治文明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报道

1、关于政治文明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宣传报道、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必须严格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十六届二中全会精神全面准确地进行。

2、严禁公开报道同党的十六大精神相悖的错误观点,不允许在宣传报道中宣扬“多党制”、“三权分立”、“议会民主”等西方政治制度;不允许在宣传报道中宣扬西方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允许在宣传报道中传播非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宣扬所谓的新闻自由;不允许发表与党的方针政策不一致的错误观点。

3、要严格执行宣传纪律,认真把好关,把好度。对于各地政治文明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做法和经验的报道,要按照中央的精神准确把握,重要稿件要送有关部门审定,拿不准的问题要请示报告,严禁盲目炒作。

关于军事工作的报道

1、军事报道不得擅自报道的内容。对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有关内容,军委、总部的重要会议、重大决策,军委、总部领导的内部讲话,不宜公开的军事法规及有关文件,部队的作战方案(预案)、番号、编制、实力、部署及调动,军事斗争准备的重大活动,新型武器研制生产和装备部队情况,军队体制编制调整,重要军事设施,对外军贸军援情况,军事谈判的方针原则及方案,全军性不宜对外公开的数据,有损于部队形象的重大军民纠纷、军内事故和案件,其他不宜公开报道的事项,以及宣传主管部门明令不得报道的内容,均不得擅自报道。对境内外媒体(含网站)擅自刊载涉及上述内容的报道,一律不得转载。需要公开报道的,经中央军委或总部批准后,授权新华社等新闻单位统一发布。

2、严格管理军事新闻采访活动。新闻出版单位要慎重确定军事新闻报道和出版选题,选派政治和业务素质好、组织纪律性强的记者编辑从事军事新闻采访和编辑,记者采访军事新闻必须经本单位领导批准,并如实开具介绍信或其他证明证件,严禁擅自采访和报道;对被采访单位、被采访人申明属于国家军事秘密的内容,不得公开报道。

3、严格执行军事新闻稿件审查制度。首先要按照有关保密规定进行自审;对是否涉及国家军事秘密界限不清的内容,要送军队有关部门审定。有关军事斗争准备工作,一般不安排地方记者采访。涉及军事斗争准备的各类稿件,发表前必须严格履行审批手续,除领导审批外,还须经相应级别的保密部门审核把关。未经批准,新闻媒体不得自行采写播发此类稿件,军队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投稿或提供信息。互联网络不得在网上随意传播军事新闻,新闻媒体也不得从互联网上下载此类消息。

4、军事内容的报刊均由军队主办,地方单位不得创办军事报刊。凡地方单位所办的军事报刊、省级以下(含省级)报刊所办的军事专刊专版一律停办。与军队相关的地方单位可办与业务有直接关系的科普性、技术性报刊,但不得创办军事报刊。个别综合性大报大刊需办军事专版专栏的,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严禁公开出版反映军事斗争准备的纪实作品。

5、加强和改进军事斗争准备的内参报道。涉及军事斗争准备的兵力调整部署、战场建设、重要演习和新武器的研制试验及其型号性能、装备部队情况等,一般不以新闻内参的形式反映,应通过相应密级的内部材料刊发或按工作渠道报告。确需要通过内参形式反映的,必须经军队大单位领导或有关总部审核批准,并严格把握报送范围。

6、所有新闻媒体、出版单位和新闻网站都不得刊载互联网上涉及我军的信息。对违规张贴泄露军事秘密信息的网站和作者要严肃查处。

7、对专家、学者就有关军事斗争问题接受采访和报道要认真把关。新闻媒体就军事斗争包括国内外相关重大事件采访军队专家、学者,刊播军队专家、学者就此类问题所作的评论以及演讲报告和文章,须经军队有关大单位政治部审核批准。

8、严肃军事新闻宣传纪律。新闻报道是否泄露国家军事秘密,由军队保密部门认定。一旦发生新闻报道泄密问题,新闻单位及其主办、主管部门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停售、停播、封存全部报刊或待播节目,对已经发出去的报刊要尽力收回并就地销毁,防止国家秘密进一步扩散。

对于公安、司法工作的报道

1、公安、司法工作的报道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要方针,充分反映和自觉维护公安、司法队伍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和形象,为公安、司法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2、严格控制有关公安、司法机关的负面报道。要从严控制涉及公安、司法队伍的揭露性、批评性报道,有关报道要听取党委政法部门和公安、司法机关的意见,注意报道对问题的查处情况和整改措施,有关案件要待审结后再报道,不宜公开报道的问题可通过内参反映。重要稿件要送审,拿不准的问题要请示。严禁刊播失实报道,严禁炒作渲染,严防别有用心的人借机散布攻击污蔑我们党、国家和政治制度的错误观点和言论。

3、涉及公安内容的电视新闻应严格把关。在涉及公安内容的影视剧中,应防止那些泄漏公安工作中的国家秘密、暴露公安机关侦察手段、细致展示犯罪分子作案过程、渲染血腥暴力场面的作品出现。制作涉及公安内容的电视新闻、以及用“纪实”手法制作同类题材的专题节目,也需参照上述精神严格把关,以减少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

4、报道法院工作要注意维护司法权威。媒体对案件实体裁判内容公正性的评判要慎重;对审判过程和结果的评论也应客观。在审判过程中,不要对案件进行评论,以免产生负面影响。若裁判结果存在学术上的争论,新闻媒体在报道时不宜以学术观点去评论审判结果,以免把学术上的差异视为裁判公还是不公。

5、“当场击毙犯罪嫌疑人”的说法不妥。依据我国法律,对犯罪嫌疑人须经过专案、侦察、提起公诉、审判等程序,如判死刑还须经过死刑复核程序进行复核。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有关规定,在紧急情况下,对于实施暴力犯罪行为、经警告无效的,人民警察可以使用武器。因此,今后在有关报道中应说明在什么情况下,法律允许人民警察使用武器,使读者充分理解此举的合法性和必要性。对于人民警察根据有关规定使用武器将实施暴力犯罪的行为人击毙的,具体表述时可采用“击毙歹徒”或“击毙某某”的说法。

关于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的报道

1、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切实加强正面引导。

2、对不符合中央政策精神的错误认识和做法,不得公开报道,可通过内参等方式及时反映。要坚决反对各种不讲政治、不负责任的报道和炒作,坚决杜绝一切可能诱发不稳定因素的报道。

3、对各种群体性事件,一律不准报道。对涉及企业破产、职工下岗、收入分配、集资兑付、劳动关系纠纷等敏感问题,一定要慎重把握,听取有关部门意见,从正面进行报道。对可能造成人心不稳的各种传闻、谣言、小道消息、“内幕消息”等,一律不要报道。公开报道不得采用互联网上的信息。

4、对城市建设拆迁中的问题、涉及众多消费者利益的纠纷问题以及其他一些影响面较大、牵涉各方面利益、容易激发社会情绪的问题,公开集中报道容易对社会稳定造成负面影响。对这类问题,各新闻单位在报道时,要注意把握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防止简单化,防止因报道不慎给大局添乱。有些问题可以先通过内参反映,时机成熟后再作公开报道。

5、媒体不要过多报道、渲染“仇富心态”和“富人政治”。要正确引导,树立以富帮贫和自主创业、脱贫致富的正面典型,倡导以富帮贫、经过努力可以由贫变富的社会风气,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评价先富阶层,正确理解在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从而化解已有矛盾,调和可能的冲突,为社会发展与稳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关于地震的报道

1、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对地震预报实行统一发布的制度。新闻媒体刊登或者播发有关地震预报的消息,必须以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布的正式地震预报为准。新闻媒体不得擅自公开报道从其他渠道获得的任何国内地震预报消息。

2、对我国目前地震预报水平和能力的报道必须科学、客观、准确、不得对公众形成误导。特别是对某些个人自称是已成功预报了若干地震的情况,更要慎重,不得擅自报道。新闻媒体刊载发表有关地震预报水平和能力的报道时,要事前将稿件送同级地震部门审核。

3、日常防震减灾的宣传报道,应将重点放在地震科普知识、防震减灾知识及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取得的进展等方面。

4、不得轻率笼统地报道有关地震形势的消息,更不得渲染震情,追求所谓轰动效应,确需相应介绍我国中长期地震形式时,应事先将稿件送同级地震部门审核。

5、地震发生后,新闻报道内容应与地震主管部门的公告内容一致,并不得抢先发布。

6、地震震情灾情的报道要规范。

(1)关于国外发生7.0级以上、国内发生5.0级以上地震时的处理意见。原则上可进行震情灾情新闻报道。对国外的地震震情灾情,可按有关规定自行报道;对国内的震情灾情,应主要报道抗震救灾与安定社会等工作,新闻稿须事先送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或地震主管部门审核,并由主要负责同志审核把关。对国内严重破坏性地震、造成特大损失的严重破坏性地震震情灾情的新闻报道,由中国地震局拟定新闻通稿,送新华社发布。

北京地区发生有感范围较大的5.0级以下的地震、国内重大会议、活动和重要节假日期间或其他特殊敏感时间及敏感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时的新闻报道问题,由中国地震局视情况请示国务院办公厅后确定。

(2)关于国外发生7.0级以下,国内发生5.0级以下地震时的处理意见。如果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或较大财产损失,原则上不作报道。有关省级人民政府提出要求的,当地新闻单位可进行报道,但须事先将新闻稿送省级人民政府地震主管部门审核。

(3)关于国内发生地震的谣传、误传事件时的处理意见。由中国地震局商中宣部提出新闻报道的处理意见。

关于计划生育工作的报道

1、凡涉及计划生育政策变动方面的问题不宜报道。鉴于中央已经明确要求要稳定现行生育政策不变,因此,凡涉及计划生育政策变动方面的问题不宜报道,如确需报道的问题,各新闻单位需与当地计划生育部门联系之后,再酌情决定。

2、不宜公开报道出生婴儿性别比具体数字。有关性别比问题可以编发内参。

3、不宜使用“黑孩子”的提法。对于边远山区的农民或流动性较大的人员,因交通不便未能及时申报出生情况的,各地鼓励其如实申报,并随时准予户籍登记,不存在所谓“黑孩子”的问题。因此,今后不要再用“黑孩子”一词。

4、关于基层工作方法问题。国家计生委已多次下发文件要求在计划生育工作中不许强迫命令,要耐心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对一些容易授人以柄的问题,可编发内参,不宜公开报道。

5、关于批评报道,注意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既要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又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有利于开展工作,避免产生负面效应。

6、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宣传严肃谨慎。慎重报道生育“二胎”和“辅助生育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加强正面宣传引导,避免对敏感、复杂问题形成炒作和误导,造成不利影响。

关于金融工作的报道

1、关于金融机构的处置风险。如处置对象是地方性金融机构,只在当地指定媒体上发布公告,其他地方媒体、全国性媒体一般不予转载;如处置对象是全国性金融机构,只在指定的全国性媒体发布公告,淡化处理;如确需报道,应事先征求人民银行意见,不得自行对被处置机构存在的问题和处置情况进行报道。

2、关于汇率和外汇储备问题。汇率及外汇储备问题,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经常成为国与国竞争、谈判、国际义务的话题和砝码。对此进行宣传报道时,要持谨慎态度。对于我国何时开放资本账户,以及人民币贬值或升值问题,新闻单位要正确引导公众的心理预期,不要盲目转载外国媒体或个别经济学者的预测和推论。

3、关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比例问题。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比例问题,要以人民银行公布的口径为准;对于个别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例问题,要征求其上级机构的意见,同时,要注意把握宣传报道分寸。

4、关于金融体制改革问题。要按照统一部署进行宣传,不宜刮风,不要转载非正式发布的网上信息及海外媒体的报道。对正在研究尚未实施的改革方案一律不予报道。

5、关于金融形势的总体评价和判断。对金融形势的总体评价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全局,要注意正确引导,把握大局。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发表的文章或接受的采访,除经过单位授权的,一般只代表其个人观点,在新闻报道中,应注意体现这一点。

6、确保金融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使用统计数据,要以中国人民银行等管理机关发布的数据为准。涉及具体金融机构的数据,应以该机构总部正式发布或授权发布的数据为准。

7、货币政策报道,要与中国人民银行对外公布和解释的货币政策口径一致。

8、中国人民银行及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一律称:××行××分(支)行,不得使用××省(市、县)××银行字样。

9、对保险业的报道,要认真核实有关情况,严格按照保险监管部门的有关政策进行报道,不要随意炒作;要加强同保险监管机构的沟通,对涉及政策法规、行业、机构、产品等方面的批评报道,要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

关于高考和学生就业工作的报道

1、正确评价高校招生制度的作用,正确引导社会对高校招生若干热点、难点问题的舆论,防止对高考不负责任的恶意炒作和某些带有商业目的的炒作,避免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2、凡国家招生政策有明确规定的,宣传口径应与国家招生政策规定一致,并注意分清政策规定、专家探讨与个人意见的界限。

3、全面、准确地宣传高考改革。对于高考“3+x”科目设置方案、高考内容命题改革、高考形式改革的工作宣传要慎重、稳妥,对网上录取的意义、成绩要充分的肯定。

4、对考试现场情况的报道,应以不影响考生正常答卷为前提。在全部科目的考试未结束前,不得在报刊、网络等媒体公布各科试题及答案。

5、确保高考答卷评阅、录取等工作场所的良好秩序,遵守有关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管理规定,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进入上述场所进行采访活动。

6、不得对高考成绩排队、不得公布高考成绩优异者名单,不应进行围绕考生个人的宣传活动。

7、媒体不得以任何形式对高考试题分析作报道。

8.、报道大学生就业,不要一味渲染就业难气氛。要特别注意正确引导,使大学生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调整自身定位,改变就业观念,接受选择。对就业难问题进行辨证、深度、具体的分析,不要盲目跟风,一味渲染就业难气氛。

关于重大历史题材的报道

1、把握好领袖题材作品的政治导向。启迪心灵,陶冶情操,激励和鼓舞人。

2、要注意写领袖与领袖之间关系的作品,有关领袖生活、家庭、亲属关系的作品切忌追异猎奇把握不准的细节,尽可能抹去或删除。

3、需要注意的倾向性问题。一是粗制滥造、抄袭剽窃,甚至造假;二是政治倾向不健康,热衷于展现领袖私生活、历史上有争议的事件、内幕斗争等细节,厚此薄彼、褒贬不当;三是捕风捉影,随意议论,以讹传讹;四是违背外交、民族、宗教、统战政策;五是泄露党内、军内机密。

4、要认真把关,凡未经权威审读机构把关的此类作品,一律不予选登。

关于新闻宣传中保密的有关规定

1、报纸、广播、电视严禁刊载下列内容:国家事务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事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其他经国家保密工作部门确定应当保守的国家秘密事项。涉及的私人家庭单项调查资料,未经本人同意,不得透露。

2、凡涉及我党对台工作和国共两党秘密接触的档案史料、回忆录、访问记录等,特别是有关组织系统、工作规律、策略手段以及各方人士中的点线和秘密党员的活动、工作方法等方面的材料、报刊、书籍及音像制品一律不得公开发表。未经批准,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因对台工作或专题研究需要而编辑出版的内部资料;对已经见诸报刊、书籍及音像制品中的有关材料,不准再翻印、转载、转发。

3、使用军事禁区摄影、摄像、录音和记述资料的,应当经军区级军事机关审查同意。不得公开报道部队的作战计划、番号、编制、实力、装备、阵地、调动、部署等情况。一般不公开报道军民纠纷事件,以及对军队工作重大的批评和意见。报社聘任的特约撰稿人和通讯员,不发记者证、特约记者证。

关于舆论监督和批评性报道

1、不能擅自利用自己掌握的舆论工具批评同级党委会或与同级党委会进行争论。

2、发表批评报道,要选择典型事例,不要事事指责。

3、点名批评要慎重,要控制数量。

4、要尽可能全面反映各种不同的意见,作全面分析,不宜只反映一种意见。

5、要把消极现象放在一定的条件中分析,不要以偏概全。

6、要多方面提醒人们注意各种社会问题,不要人为地集中在某一点上一哄而起。

7、要依据法律和政策,把握分寸,在法院判定之前,不要给被揭露者肯定罪名。公开揭露的重大问题要公开交待处理结果。

8、凡是不利于我国国际形象、容易引起国际社会误解的东西,如卖淫、吸毒、贩毒等丑陋现象,应内部反映,一般不做公开报道。个别经批准的,应从打击罪犯、严禁蔓延的角度进行正面报道。

关于广告发布

1、不得有下列情形:

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国歌;使用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名义;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用语;妨碍社会安定和危害人身、财产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妨碍社会公共秩序和违背社会良好风尚;含有淫秽、迷信、恐怖、暴力、丑恶的内容;含有民族、种族、宗教、性别歧视的内容;妨碍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情形。

2、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通过广告媒介使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名义、形象、言论进行商业性广告宣传,包括使用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企业、出席企业庆典活动等的照片和讲话,评论企业和企业产品的讲话以及使用企业产品的照片进行商业性宣传。

3、不要以新闻报道形式发布广告,一是明明是广告,却使用企业专版、企业形象、专题报道等非广告标记;二是虽然标明为广告,但使用新闻报道的形式;三是违规变相收取广告费。国家工商总局要求,不得以任何新闻报道形式刊播或变相刊播广告,媒介内部的广告经营部门不得经营或代理本单位的广告业务,记者不得借采访名义承揽广告业务,要坚持新闻报道工作与经营活动分开、新闻从业人员与广告经营人员分开的有关规定。各类大众传播媒介有关人物专访,企业专题等报道中不得含有地址、电话、联系办法等广告宣传内容;报刊在发表有关文章的同时,不得在同一媒体、同一时间发布有关该商品、服务及其生产经营者的广告。不得以普及科学知识、专家咨询等名义,介绍、推荐药品、保健食品以及推荐医生、医疗机构。

4、重视公益广告的制作和发布。①广播、电视媒介每套节目用于发布公益广告的时间应不少于全年发布商业广告时间的3%。平均每天在19:00—21:00时段,每套节目发布公益广告的时间应不少于该时段发布商业广告时间的3%。②报纸、期刊媒介每年刊出公益广告的版面应不少于发布商业广告版面的3%。③发布商业广告的互联网站也要按照商业广告3%的比例发布公益广告。④发布公益广告时应当认真审核内容,凡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和社会道德规范要求的,一律不得发布。⑤企业出资设计、制作、发布的公益广告,可以标注企业名称和商标标识,但不得标注商品(服务)名称以及其他与企业商品(服务)有关的内容。法律、法规、规章对商品(服务)的广告宣传做出的禁止或者限制性规定,应严格遵守。⑥电视公益广告画面上标注企业名称和商标标识,显示时间不得超过5秒,使用标版形式标注企业名称和商标标识的时间不得超过3秒。报纸、期刊、户外公益广告标注企业名称和商标标识的面积不得超过报纸、期刊、户外广告面积的1/5。⑦实行公益广告发布备案和检查制度。各媒介单位每季度要将发布公益广告的情况送当地工商行政管理局备案。

5、不得以军队名义发布医疗广告。禁止新闻媒体以任何形式,以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的名义(包括军队单位、军队个人和冠以与军队相关的任何称谓)发布医疗广告。正在发布的要立即停止,已经签订发布合同的。要立即终止发布合同。

6、不得刊登涉外征婚广告。各媒体不得播放或刊登涉外征婚广告,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也不得张贴和散发此类征婚广告。

7、不得为宗教活动刊登广告。新闻单位不要刊登有关开光、讲经一类宗教活动的商业性广告。

婚假、产假、丧假的有关规定 篇6

一、婚假:

根据《婚姻法》以及《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

(一)婚假:

⒈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 天婚假。⒉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⒊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⒋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⒌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⒍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二)婚假期间工资待遇:在婚假和路程假期间,工资照发。

二、产假: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国务院法制办公室21号发布了《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其中:

⒈我国拟延长产假至14周,就是98天,单位可支付生育流产费用。⒉难产者,增加产假十五天;多胞胎生育者,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十五天。

⒊妊娠三个月内自然流产或子宫外孕者,给予产假三十天;妊娠三个月以上,七个月以下自然流产者,给予产假四十五天。

晚育假、晚育护理假已婚妇女生育第一个子女时,年满二十四周岁的,为晚育。(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四条)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的晚育妇女,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晚育假三十天,其配偶享受晚育护理假三天。

三、产前假:

女职工妊娠七个月以上(照二十八周计算),应给予每天工间休息一小时,不得安排夜班劳动。如工作许可,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请产前假两个半月。(上海市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第十二条)女职工妊娠期间在医疗保健机构约定的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包括妊娠十二周内的初查),应算作劳动时间。(上海市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第十三条)授乳时间哺乳假:

女职工生育后.在其婴儿一周岁内应照顾其在每班劳动时间内授乳两次(包括人工喂养)。每次单胎纯授乳时间为三十分钟,亦可将两次授乳时间合并使用。

多胞胎 生育者,每多生一胎,每次哺乳时间增加三十分钟。婴儿满一周岁后,经区、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确诊为体弱儿的,可适当延长女职工授乳时期,但最多不超过六 个月。

授乳时间及在本单位授乳往返时间,应算作劳动时间。

三、丧假:

使用的有关规定 篇7

2. 已被我刊录用稿件在办理汇款时, 请在汇款单附言栏上注明您处邮政编码、文稿号 (NO.******) 及联系电话, 同时请将《重要文稿作者备忘录》挂号寄回, 以便编辑能和您及时取得联系。

3. 本文稿一经采用, 其专有使用权即归《职业与健康》编辑部和中华预防医学会所有。

4.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 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 本刊已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并被美国化学文摘、波兰《哥白尼索引》、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数据库 (CABI) 、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相关数据库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 请在来稿时向本刊声明, 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参考文献

[1]程景才.炸药毒性与防护[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 1994.

[2] GBZ 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索职业接触限值[S].

[3] 吴艳延, 杨叔乐.某化工厂TNT作业工人职业性健康检查结果分析[J].中国厂矿医学.2007, 20 (3) :208-209.

[4] 罗书全, 张华东、向新志, 等.512名三硝基甲苯作业工人体检结果[J].现代预防医学, 2007, 34 (12) :2281-2282.

[5] 武海明, 李斌, 程先升.二硝基甲苯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00, 13 (3) :135-137.

[6] 马宝珊, 李惠芬.黑索金对作业工人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93, 19 (1) :20-23.

[7] 严川信, 程先升, 张延巍, 等.奥克托金对作业工人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3, 29 (1) :4-7.

使用的有关规定 篇8

关键词:机关公文;印章;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2012年颁布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下简称“《条例》”)中规定:公文中有发文机关署名的,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并与署名机关相符。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和电报可以不加盖印章。这个规定与“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政机关公文的相关规定又有了新的变化。1981年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只是把印章作为公文格式要素之一,使用与否未作硬性规定。1987年《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规定“公文一律加盖印章”,并没有设定例外的情形。1994年《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公文除会议纪要外,应当加盖印章”。2000年《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公文除‘会议纪要和以电报形式发出的以外,应当加盖印章”。而颁布于1996年、与2000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一同被2012版《条例》废止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也曾规定“除会议纪要和印制的有特定版头的普发性公文外,公文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

由上述可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党政机关公文印章的使用经历了从一般要素到强制具备,再到可盖可不盖进行二分的历程。仔细审视2012年《条例》中关于印章使用的规定,显然这个规定是1996版党的机关公文与2000版行政机关公文印章使用的简单叠加。对这个规定,从文本表述的严密性上存在着先后矛盾或者欠当地方。仅就“发文机关署名”这个概念的提出就值得推敲。何谓“署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在书信、文件或文稿中,签上自己的名字”[1],标注“发文机关”,怎么就称之为“署名”呢?这显然是不够准确的。再譬如说《条例》规定机关印章的内容与发文机关署名相符。根据《条例》第九条第一款第十一项规定,“发文机关署名。署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发文机关署名如果是署规范化简称,一方面此规定的文本本身就不够严谨。何谓“规范化简称”,何谓“不规范化简称”,其分水岭是什么,其实这种所谓“规范与否”,往往是约定俗成和历史的传承,并无十分明确的分界线。另一方面,就是退一步讲,如果某机关的署名真正使用“规范化简称”,那么这个简称与印章又如何能够完全“相符”。因为印章内容印制通常要使用全称。而这两个称呼到底规范与否,一般人根本无法查考,所以做出这样的规定从实际使用来说,是个虚无。

如果《条例》中关于印章使用规定具有可行性,那就必然衍生两个推断:一是党政机关公文中有的需要加盖发文机关印章,有的则可以不盖发文机关印章。关于这一点,颁布于《条例》之后的《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中,在格式标注时,也俨然分为“加盖印章的公文”和“不盖印章的公文”两类,似乎按盖章与否将党政机关公文分为两类,已是铁定的事实。二是如果第一个推断成立,那么党政机关公文加盖印章与否的依据,按照《条例》规定主要是三项:即是否具有发文机关署名,是否属于具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是否属于电报。对党政机关公文使用印章与否,做出这样的规定,是不是科学合理、规范可行呢?值得推敲的地方甚多。

1 基于《条例》文本的瑕疵和实践运用:对不盖印章三种情形的评析

从否定角度出发,《条例》中不盖印章的似乎是三种情形:一是公文中没有发文机关署名的。二是公文中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文件。三是电报。对于第三种情况,首先加以分析。这里首先要澄清一个概念认知:历次机关公文管理办法中的所谓“电报”,是指公文的传输方式是电报这种途径,而不是指电报本身就是公文,是以电报形式发出公文。所以这里的电报首先应该是作为一种公文传输载体来看待,其传输内容本身就是公文是无可非议的,而且以电报发出公文的形式肯定也必须按照机关公文的程序和要求来办理。电报在传输党政机关公文时,为什么不加盖印章?一方面,从技术上,电报作为一种将电报信息通过专用交换线路以电信号的方式发送出去的通信方式,它不是传送的纸质公文,而是传送的电波信号,所以无法加盖实体印章。另一方面,作为授受公文电报的双方,双方有明确的形成公务契约关系的信号频段,以此来确定公文的授受关系,二者都要受到国家关于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法规的约束。在通信技术不太发达时期,电报作为处理紧急公文或保密性公文的一种重要载体曾经发挥重要作用。二十世纪后半期,随着通讯科技的发展,利用电报手段来传输党政机关公文基本绝迹。大洋彼岸的美国、周边的泰国等甚至都已经停止了所有电报业务。我国香港也于2004年1月1日宣布终止境内外所有电报服务。据调查,整个上海每天只有二十多人去拍电报,而且传送内容往往是为父母拍生日电报或者情侣互相为对方拍封纪念电报等私人文书。代之兴起的是基于计算机和网络平台的,无论是传输手段、速度还是保密性方面都十分优良的电子公文系统。尤其是电子公文系统中的电子印章,被认定为可靠的“电子签名”,根据相关规定其具有“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因此,在时下《条例》中仍然做出电报不需要加盖印章的规定,不仅是墨守成规,根本来说就是个多余。值得一提的是,《条例》中的附则条款中也曾提出制定电子公文的管理办法,但时至今日仍然没有任何端倪,当然也就无法对党政机关公文电子印章的使用出台规定,不能不说是个缺憾。

现在重点探讨没有发文机关署名的和公文中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文件这两种情况。《条例》中对此两种情况做出这样的规定,仅从《条例》文本内在的规定性来看就是相互矛盾的。2012版《条例》中特别把发文机关署名列为公文主体的要素之一,实际上也就内在地规定了它的不可省略性。1981版、1987版、1994版和2000版等四个版本的行政公文处理办法中,公文主体项中均没有发文机关署名这一要素。2012版《条例》中缘何要加入“发文机关署名”一项,比较合理的解释应该是:写作主体和受体是任何一篇文章互相依存的两大要素,这二者“构成一种信息交际关系场”[2]。党政机关公文属于形式规范、内容谨严的应用文书,任何场合(包括泛行文)明确主送机关(写作受体)、发文机关(写作主体),既是公文规范的必要,更是党政机关勇于承担公文“文职”的表现和对受众(人民群众和国家事业)负责任的态度。所以在《条例》中把“发文机关署名”作为公文主体的要件之一,不可省略,是十分恰当的。所以,既然《条例》中没有规定“不写发文机关署名”的例外情形,又何以有“不写发文机关署名”的公文呢?显然《条例》中规定“没有发文机关署名”的公文不加盖公章,缺乏政策规定的严谨性,或者是受过去规定的惯性影响。也有人认为《条例》规定的15个文种中,命令(令)这个文种没有发文机关署名。这种观点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命令本身在盖章的地方必须加盖签发命令机关负责人的签名章,而且在签发人签名章之前,必须“标注签发人职务”,这本身就属于加盖印章公文。根据我国《宪法》,从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开始,到省、市、县四级的国家行政机关均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行政首长可以代表本级政府发布命令。所以在签发命令的签发人之前标注“职务”并加盖签章,从公文主体的要素构成上讲,这个“职务”和签章就具有“发文机关署名”和“印章”的功能。

至于2012版《条例》中关于“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文件可以不加盖印章”的规定,这个规定的言下之意就是:如果带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专发性文件,譬如主送机关专指的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诸类,肯定必须加盖印章。但因此把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作为不加盖印章公文的依据之一,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从概念内涵上说,普发性文件通常是指其发文范围比较大、发文单位比较宽泛、公文事项覆盖范围比较广的党政机关公文。在主送机关表述上一般采用概括称呼(即统称),但这不能成为其作为党政机关公文不加盖印章的理由。二是《条例》是否允许不带发文机关标志的公文存在。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关系到对发文机关标志的功能认识。2012版《条例》的修订在发文机关标志、公文标题的要素组成和发文机关署名等三个地方重申和强调了“发文机关”的标注。为何把“发文机关”这个要素通过多个形式进行强调,无非有几个方面的作用。首先是公文本身的庄重性和此种做法的历史传承性,长期以来党政机关公文的“红头”,实际上已经上升为社会公众对国家管理的尊重、认同、信任与敬畏的公文文化;其次是在发文阶段对发文主体进行部门上的区分;再次是在办文阶段利于秘书部门能够根据不同发文部门迅速地进行分类处理;最后还有利于立档部门根据部门进行材料归档。所以说这个发文机关标志并非可有可无。一份党政机关的公文,如果缺少了发文机关标志这个要素,从形式上是不庄重的,从功能上是影响文书处理效率的。但如果说有了发文机关标志就可以不加盖印章,是个悖论。充其量其毕竟是机关的“标志”,不是权力的“象征”,更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其功能作用与印章的功能作用不可同日而语。

当然这次对会议纪要要不要盖章没有再作规定,直接理解就是会议纪要既然《条例》已经将之作为党政机关公文的一种,也是要加盖印章的。但仍有不少学者还在纠缠《条例》中没有明确“纪要是否需要加盖印章?实在让人无所适从”[3],显然是没有能够完全理解《条例》文本,或者说仍然受到过去观念的影响。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比较权威的《GB/T 9704-2012〈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应用指南》一书中,也表述为“纪要不加盖印章”,这显然与《条例》的规定背道而驰,缺少斟酌。至于有学者持有的“根据纪要格式的特点,似应不加盖印章”模棱两可的论点[4],笔者也不敢苟同。

2 基于强制属性和司法判定:对印章是党政机关公文或然构件还是应然要件的分析

党政机关公文加盖印章到底是或然构件,还是应然要件,十分有必要对党政机关公文的强制属性做一个梳理。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什么是效力?从词源学的角度说,效力就是约束力。党政机关公文的效力应该对所有的受文对象具有约束力。这种约束力不仅是从文本角度说《条例》本身就是行政法规,而且党政机关公文的形成、传递、处理等相关环节都有相应的法律予以支撑或保障。以命令这个文种为例,并不是所有党政机关都具有发布这种公文的权力。在行政机关序列,只有国家、省、市、县四级人民政府才有权力发布命令。而这种权力是国家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以及各级行政组织法等赋权的结果。正因为法律给予此类公文强制性的保证,才减少了此类公文在实际使用中的随意性,保证了行政行为的强制性和行政公文的严肃性。再比如党政机关公文处理的期限、运送传输、归档等都有行政法、档案法、保密法等一系列法律予以保障,以之来确保党政机关公文本身的强制性。

既然党政机关公文的生成、办理和相关处理事项都有相应的法律条文予以保障,体现出很强的国家意志和强制性质,那么党政机关公文本身如何来体现这种意志和性质,也就是说党政机关公文的效力到底如何彰显,破坏这种效力如何处置,等等。从党政机关公文本体上有两个维度:一是内在效力,二是显在效力。党政机关公文的内在效力,是指公文以“本机关负责人审批签发”为准,不经过签发的公文无效。这种效力主要着眼于党政机关公文的生成管理。而党政机关公文的显在效力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指党政机关公文文本的生效标志,二是指党政机关公文内容对受众的法定约束力。前者到底是什么,毫无疑问是公文的印章。做出这样的判断是基于如下理由:一是从公文印章自身的功能看,印章是国家机关刻制的以文字与图记表明主体同一性的公章或专用章,它们是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符号和标记,公文在加盖公章后始能生效[5]。如果公文不加盖印章,那印章作为公文主体要素的意义就不复存在。二是如果一个公文不需要印章,那么这个公文的真实性会受到普遍质疑,在实际运用和指导工作实践中的公众信任度会大大降低。

我国刑法中设立的伪造、变造国家机关公文罪,在具体的司法实践认定时,长期以来存在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如果伪造的公文不具备完整的公文格式,没有印章,不能使普通人对其产生信任,没有损害公文的公信力,就不构成犯罪。第二种意见认为,只要行为人具有伪造公文的行为,即构成犯罪,伪造是否成功、是否足以进行欺骗并不重要。这里涉及伪造的对象是否必须是格式完整的公文?刑法专家认为,公文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的公文是指以国家机关名义制作的所有公文。而狭义的公文仅指国家公文管理法律规定的法定公文。狭义的公文系指侧重于行政法意义上的合法性,所以需要法定的格式[6]。也就是说,《条例》中所及的党政机关公文,要体现合法性,就必须具备印章这一要素。其实,关于伪造公文的犯罪客体是什么,我国刑法研究专家也是聚讼不定,有所谓的“公共信用或社会信用说”、“信用及管理权说”、“正常活动或管理活动说”、“正常活动及信誉说”、“管理秩序说”和“合理信赖及公务秩序说”等诸类。当下一个比较集中的观点应该引起重视,那就是“文书的证据机能说”。这种观点认为,国家的公文具有将国家机关的意旨进行固化的机能、使普通公众完全信赖公文内容真实性的证据机能和将公文中意思表示在法律上归属于名义人意思的保证机能,实际上也就是充分肯定和突显党政机关公文在司法活动中的证据功能[7]。一般来说,伪造不加盖印章或者说是伪造没有印章的公文,由于缺乏社会公众内心对国家机关印章认同的文化背景,其犯罪行为的可遂性会大大降低;而如果伪造带有印章的机关公文,其犯罪行为会增强复杂性,当然查究的证据链也会更加丰满和充足。所以从预防和制止犯罪这个角度看,党政机关的公文统一要求加盖印章,可以大大增强伪造公文的技术难度,给公安侦查和司法判定提供更全面的证据,从而减少此类犯罪的发生几率。

3 规范与完善:党政机关公文加盖印章应该成为一项铁律

综上所述,加盖机关印章既是公文生效的标志,也是鉴定公文真伪的重要依据。其实在不少文献中一直将印章称为“公文生效标识”,也就是说其应该成为党政机关公文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条例》确定的党政机关公文(也是司法解释中的狭义公文),它不同于党政机关的其他事务文书或者一般性交际文书,它的形式上的严肃性、法律上的强制性、运用中的权威性和防伪上的必要性等诸重特点,都迫切要求党政机关公文必须加盖印章,而不是可有可无处于两可之间。我国台湾2007年修订、以所谓“行政院命令”颁布的“《公文程式条例》”中,将机关公文的印信使用分为三种情况:“一是盖用机关印信,并由机关首长署名、盖职章或盖签字章。二是不盖用机关印信,仅由机关首长署名,盖职章或盖签字章。三是仅盖用机关印信。”三种情况中,无论哪一种情况都必须加盖印章,没有不加盖印章的公文。只有在传送方式上,当“各款之公文,必要时得以电报、电报交换、电传文件、传真或其他电子文件行之”的时候,才“不盖用印信或签署”[8]。这种规定是比较严谨的,对于大陆党政机关公文加盖印章的规定制定与完善有一定借鉴意义。

以上论述对于《条例》中前14种党政机关公文来说,必须加盖印章可能容易被人接受。但对于第15个文种会议纪要,时至今日仍然有不少学者主张不需要加盖印章;有的学者画蛇添足地将会议纪要区分为无须盖章的会议纪要和必须盖章的会议纪要两种。将必须盖章的会议纪要界定为所谓“文件式会议纪要”,无须盖章的会议纪要界定为简报式会议纪要[9]。其实如果把会议纪要视为党政机关公文,而党政机关公文的强制属性就决定这种区分是没有道理的。《条例》规定“会议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其文书功能只是“记载”而已,这说明会议纪要这一文种不具备一般行政公文所具有的行政效能[10]。因此,有学者提出将其排除出《条例》规定的党政机关公文种类,笔者十分赞同。

在而今这样一个越来越重信用、讲证据加之伪造技术也是不断翻新的时代,党政机关印章的有无,直接关系到党政机关的权威、公文内容的信用以及实践运用的效率。基于此,建议和呼吁国家行政立法部门应该对《条例》包括加盖印章在内的、一些专家学者已经提出来的瑕疵进行及时、权威、科学的解释说明甚至于修订。只有这样方能真正实现机关公文驰命八方、惠泽生民的功能。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267.

[2]马正平.高等写作学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97.

[3]唐隽永.新旧机关公文格式比较[J].秘书,2013(1):36~38.

[4]栾照钧.《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缺憾瑕疵探析[J].秘书,2013(5):9~13.

[5]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构成要件[EB/OL].http://www.66law.cn/zuiming/264_goucheng.aspx.

[6]张井宏,陈娜.伪造公文的司法判定[J].人民司法,2009(22):69~71.

[7]熊永明,胡祥福.伪造、变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罪争点新诠[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6(5):36~40.

[8]公文程式条例[EB/OL]. http://www.rootlaw.com.tw/LawArticle.aspx?LawID=A040030000000100-0960321.

[9]杨素华.谈公文可以不加盖机关印章的几种情况[J].档案管理,2007(3):56~59.

上一篇:矿井火灾事故应急预案下一篇:道德建堂(高志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