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哲学系

2024-05-31

南京大学哲学系(精选8篇)

南京大学哲学系 篇1

南京大学哲学系迎接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考核

实施方案

根据南京大学党委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考核的总体部署,按照《南京大学迎接省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考核实施方案》(南委发[2006]43号)的要求,在深刻把握相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我系已于2006年9月着手准备“迎考”工作。现根据学校党委要求,结合我系实际情况,就我系迎接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考核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系迎接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考核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坚持以考核促建设,进一步提高我系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推动党组织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在全系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圆满完成我系“十一五”规划,全面推进我系的各项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实施步骤

我系“迎考”工作按照学校的总体部署,计划从2006年10月开始到2006年12月底结束,大致分为五个阶段有序进行。

(一)前期准备阶段(2006年9月中下旬)

学校关于“迎考”工作的有关文件下发后,及时召开系党委扩大

会议,组织各支部书记认真学习学校关于“迎考”工作的《实施方案》,传达“迎考”工作各相关文件精神;成立哲学系党组织建设工作考核领导暨工作小组,召开小组会议讨论、布置工作;在工作小组的领导下,系党委就“迎考”工作展开调研,并迎接学校党委组织部的调研;系党委与行政密切配合,深入沟通,集思广益,通过认真的研究,酝酿出台我系“迎考”工作的实施方案。

(二)宣传发动阶段(2006年10月上旬)

在系“迎考”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下,明确工作分工,下发我系“迎考”工作实施方案和考核指标任务分解表,在全系党员中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三)开展自查阶段(2006年10月中旬—12月上旬)

1.各支部在2006年10月开展对照自查工作。各支部在认真学习“迎考”工作各项通知以及考核具体标准的基础上,对照《考核指标任务分解表》中的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逐项检查,各支部自我评估并向党委提交自查报告。

2.系党委在2006年11月组织检查各支部落实“迎考”有关材料准备情况,督促各支部对自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更正,完成各类材料的分类、整理、补充,建立文档资料盒等工作,迎接学校组织部的预考核。

3.系“迎考”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力量,在2006年12月上旬汇总各支部“迎考”工作成果,完成我系党建工作的自评报告,认真做好各类党建工作材料的归档工作,准备好各类考核汇报材料。

(四)接受考核阶段(2006年12月中下旬)

系党委、各党支部全面完成各项工作,在学校党委的统一安排下接受考核。

(五)总结整改阶段(2006年12月下旬)

1.根据学校“迎考”工作领导小组的反馈意见,全面总结考核工作,提出整改措施并书面报告学校党委。

2.各党支部进行考核工作总结,提出整改措施并报系党委。上述时间安排,可根据学校的总体要求作微调。

三、组织结构

我系成立迎接学校党委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考核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杨 明

副组长:徐小跃 张传平

成 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杜国平杨 明 吴雨芳 张传平张建军 胡大平

徐小跃

领导小组下设工作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张传平

副组长:吴雨芳 景雅玲

成 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 恒 王克喜 吴雨芳 沈晓珊 张传平范 贇

景雅玲 阚金玲

成员由系党委、系办、系学生工作办公室、系团委、各党支部的相关人员组成。综合工作由张传平负责,组织工作由吴雨芳负责,秘书工作由阚金玲、范贇负责,宣传工作由范贇负责。

四、工作重心及难点

开展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考核工作,是中共江苏省教育工委在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创新高校党组织建设机制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是促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途径。我们认为,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应当说,要顺利完成“迎考”工作,要真正做到以考促建,我们还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和后续工作。当前,我们的工作重点和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做好各类党建工作的归档工作,认真对照考核标准开展自查和补缺的工作,是此次“迎考”工作的重点。这次考核是对我系近几年来党建工作的一次全面深入的检查,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对照各项考评标准,我们发现目前我系的党建方面的归档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迫切需要抓紧时间做好拾遗补缺工作。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切实把这项工作做好。

第二,科学安排时间,合理分配人力、物力、精力,将“迎考”工作与我系的日常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两不误、两促进。“迎考”工作意义大、责任重,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精力,而我系师生日常教学、科研、管理任务也较为繁重,如何妥善解决两者的矛盾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现实难题。系党委和各支部都要从大局出发,从实际出发,按照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科学有序地展开工作,在全系营造迎接党建工作考核的良好氛围。

第三,强调“以考促建,重在建设”的指导思想。我们经过分析认识到,此次“迎考”工作的核心目标还在于“以考促建,重在建设”。

应充分利用迎接考核的契机,通过考核来带动我系党建工作上水平、上台阶,更好地发挥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因此,我们将在本学期继续努力,落实我系包括党的建设在内的各项规章制度。这项工作将是长期的,需要全体党员和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

南京大学哲学系 篇2

一、非哲学专业大学生哲学通识教育理念探析

黑格尔曾说, 一个有文化的民族没有哲学就如同一座神庙里没有神像一样, 哲学是理智之光, 给人们前行的路指引方向。一个文化人是需要些哲学知识来武装自己的, 尤其作为一个当代的大学生, 接受哲学通识教育能为自己的成长之路打下坚实的人文基础。

哲学通识教育要求打破以往对哲学的独断式理解, 长久以来, 非哲学专业大学生所接受的哲学教育局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 而往往把其视为哲学的全部, 这样便忽略了其他哲学形态以及哲学理论。其实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精髓的哲学具有非常丰富的理论体系, 除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有西方哲学、印度哲学以及宗教哲学等多种哲学体系。大学生在坚持唯物主义原则的同时也要对唯心主义思想家的思想有所了解。

哲学不但是对世界的总体认识———世界观———还有对人的认识方法、认识过程以及认识限度的总体性分析, 哲学不是冷若冰霜的概念编织活动, 更是关注人关注人生的实际学问。冯友兰先生曾说过, 哲学就是对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以往人们一谈到哲学往往把哲学理解为高高在上的不切实际的毫无实用价值的学问, 甚至认为其对人生也毫无帮助, 这都是源于长久以来人们对哲学的误解导致, 而非哲学专业大学生们也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这样的思想, 因而哲学通识教育要改变以往的哲学教育理念, 哲学教育不是一种灌输式的企图以一种思维定式来约束人们思想的教育, 而是将哲学本身所具有博大精深的理念全面展现出来, 供学习者反思与批判。

二、非哲学专业大学生哲学通识教育方法探析

在我们长久以来针对非哲学专业大学生展开的哲学教育以公共课的模式进行, 内容往往局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

拓宽教学思路, 打破以往教学过程条条框框的束缚。不要将哲学通识教育限定一本或几本指定教材来进行, 教材本身的体例性以及专业性非常强, 未必适合非哲学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要学会从哲学原典中抽取学生感兴趣的哲学理论来讲解, 原典即为原著与经典, 哲学思想在原典中才有深刻体现, 在具体教学过程要将教材与原典结合起来讲解。哲学不是智慧本身而是对智慧的爱, 所以不要把哲学当成单纯的知识来传授, 那样会把哲学教育教条化, 会显得生硬与枯燥, 学生接受起来更为困难, 给学生带来厌学情绪。

适当举办哲学论坛, 让更多的非专业学生参与进来。论坛可以课上举行, 也可课下举行。举办论坛的好处可以不必拘泥于课堂教学模式, 而在论坛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把内心的思维火花撞击出来。论坛主题也不必拘泥于传统的哲学论题, 要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哲学。课堂上学习基本理论而论坛里可应用这些理论解释与解决学生切身的现实问题, 这样哲学教育便与现实很好地结合起来, 不会像很多人误解的那样哲学总在“天上”而不在“人间”。

引导学生对哲学经典的理论兴趣, 提高学生阅读经典的能力。课堂讲授与论坛的开展往往都是为了激发学生对理论的兴趣, 从而使学生从自发的学习状态到自觉的学习状态转换。不能只泛泛讲些哲学理论便完成教育任务, 还要将学生引导到独立阅读哲学经典的层面。这个教学层面很少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学生往往完成正常教学要求便放弃对哲学的继续学习, 从一定程度上看, 如果到此便完结我们哲学通识教育, 那证明我们的教育并未成功。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志趣的学生引导他们阅读相关哲学经典著作, 比如针对理工类学生可引导其阅读关于经验性及科学性强的哲学经典, 针对文史类管理类等学科同学可引导其阅读人文性强的哲学经典。在阅读过程中讲究方法也非常重要, 不要走马观花式的阅读, 要和自己的切身经历以及对社会对人生的体验结合起来阅读, 另外应进行读书笔记的梳理。在教育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对于教育工作者与学生来说都将有益处。

三、非哲学专业大学生哲学通识教育目标探析

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行哲学通识教育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批判精神, 不唯书, 不唯上, 在对现实进行肯定性的理解的同时还要进行否定性的理解。这一点对非哲学专业大学生非常重要, 这种批判思维不是培养学生对一切都进行任意批判, 而是要学生不局限于已有的思维模式, 对现实进行深入的批判性反思。大学生往往接受的是现成的体系化的知识形式, 这种知识本身是否真正符合学生成长和成材, 是否真正对人生起到有价值的指导作用, 另外以何种眼光来看待当前社会的发展以及发展前景, 自己在社会中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地位等等很多方面都需要哲学批判性思维来指导。

培养学生的哲学品格。这意味着不要使人永远停留在现实的实用主义立场来看待人生和社会发展, 要从形而上的高度来反观现实反观人自身的发展, 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志向, 把目光放在远大的未来, 社会是有广大发展空间并大有可为的。在有限的生命周期内要使自己的生命质量提高和完善, 要有对人生理想持之以恒的追求, 另外, 需要建立起坚定的信仰和有所归依的精神家园。这样就需要依据于哲学自身所具有的反思性、批判性、求索性的品格来支撑学生培养, 实现人生目标。

要把哲学的理论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哲学通识教育的目标不是单纯的培养学生具有哲学理论素养, 更重要的是通过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推进哲学的应用性。这绝不是说要把哲学降至一种实用主义层面, 其实哲学本身永远不会脱离它所处的时代, 哲学就是思想所把握的它的时代。非哲学专业大学生在掌握必要的哲学知识地同时应注重自我内在素养的提升, 主动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这意味着人不但要创造物质财富更要创造精神财富, 这针对当前大学生的教育是有很大的价值和意义的。

从总体上说, 非哲学专业大学生哲学通识教育要“激发理论兴趣、拓宽理论视野、撞击理论思维, 其目的与结果都是要提升理论境界。哲学是理论化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它决定人们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价值理想、审美情趣和终极关怀, 也就是从根本上决定人们想什么和不想什么、怎么想和不怎么想、做什么和不做什么、怎么做和不怎么做。这意味着, 哲学是每个人的‘终生大事’。”[2]作为通识教育形式, 哲学通识教育仍然要不断探索新形式和新内容, 并且和时代本身发展相关联。

参考文献

[1]孙正聿, 关于哲学教育改革的几个问题[J].哲学研究, 2000, (6) :68

南京大学哲学系 篇3

【关键词】大学哲学 哲学名著 阅读 作用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97-01

哲学是一门十分古老的学科,在很远的时代,哲学家也被称之为思想家,说明了哲学和思想之间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就大学哲学教育来讲,其学习的学生人数较少,因此在教育活动的展开上可以更加灵活和多样。哲学名著是哲学发展历史中得出的结晶,汇集了无数人智慧的心血。所以,在哲学教育中,必须加强对哲学名著的阅读,以此深入了解哲学思想。

一、哲学名著阅读对大学哲学教育的作用

(一)哲学思维方式的养成

思维方式是哲学所注重的一个方面,列宁曾经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这样的描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由一整块钢铁直接锻造而成的,其不能去掉任何一个基本前提,也不得漏掉任何一个部分,如此就会导致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再完整。”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述,即表明了哲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由此,通过阅读哲学名著,可以对哲学思想的系统性深入辨析,以此让大学生理解到哲学思想当中的内涵。在贝克莱的唯心主义哲学观中,其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其对存在的界定和贝克莱对存在的界定具有较大差别,贝克莱对存在的定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对客体的定义较为类似。由此不难看出,哲学上对于某些事物的定义存在较大差别,若是不多多阅读哲学名著,是无法深入了解其中奥妙的。

(二)透彻哲学思想的内涵精髓

学习哲学,就必要理解哲学思想的内涵精髓,若只是浅尝皮毛,则对于学生学习哲学并没有太大帮助。因此,对于大学哲学教师而言,想要让学生深入了解哲学思想的内涵精髓,就要对学生加强引导,展开哲学名著的阅读,通过哲学名著对哲学思想的内涵精髓形成全面认识和了解。比如,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曾经对亚里士多德所以提出的“概念形式”进行的高度赞扬,称其具有最高的思辨思想。这之中的原因就是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中对概念体系第一次作了非常详细的论述,对哲学内涵作出了分析,使哲学逐渐产生了学科理论的基本形态。恩格斯也曾说过:“一个民族若是想要达到科学的顶峰,就不能脱离理论思维。”这里所提到的理论思维是正确认识时代文明的思想武器。在大学哲学教育中,就需要对这些哲学内涵予以明确,并且通过对相关哲学名著进行阅读,才能让学生逐步理解哲学思想的内涵精髓。

二、大学哲学教育中哲学名著阅读的实现途径

要在大学哲学教育中将哲学名著阅读的落到实处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对于哲学教师说来,其本身对哲学充满了热爱与了解,因此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哲学名著,跟随先贤的哲学理念,一起畅游在哲学世界里。但是对于大学生而言,其本身并无哲学根据,对于哲学的了解仅限于这两个表面,对其中内里实质认识严重不足。在通过一段时间的哲学教育之后,学生就会表现出两极分化,即部分学生喜欢哲学,愿意深入哲学名著进行阅读,部分学生不喜欢哲学,对相关教学活动存在一定抵触情绪。基于此,如何对哲学教学进行巧妙创新,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哲学名著的阅读当中,是哲学教师值得重点关注的。

首先,关于哲学的电影比较多,既有关于哲学家的纪录片,也有对哲学思想进行探讨的电影。所以,在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之前,可以先向学生们播放和所要阅读的哲学名著有关的影片,以此激发其学生的阅读兴趣。

其次,在学生阅读哲学名著时,教师需要和学生形成互动,并鼓励学生写阅读笔记,对书中所涉及到哲学思想以及自身对哲学观念的理解,都可以记录下来。然后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阅读笔记交换,教师及时了解学生阅读哲学名著的情况,学生也可以通过阅读比较了解教师对哲学名著的把握,以此实现思维的碰撞,促进学生更好的阅读哲学名著。

最后,哲学名著的阅读需要有明确的目标,不能演变成为漫无目的的读书。所以,在进行哲学名著阅读之前,教师可以设置一定的阅读目标或是阅读任务,以此推动哲学名著阅读更加深入的推行下去。比如,为了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可以阅读黑格尔的《小逻辑》,为了了解哲学体系结构,可以阅读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阅读这些哲学名著对于促进大学哲学教学作用显著。

大学哲学教育至关重要,哲学名著阅读对于促进哲学教育能够提供助推动力。所以,对于大学哲学教师而言,必须认识到阅读哲学名著的作用,通过针对性的方法强化哲学名著阅读,以此不断提升哲学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南京大学哲学系 篇4

林惠祥奖学金评选办法(初稿)

为做好林惠祥奖学金评选工作,根据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系《林惠祥奖学金章程》,制订以下办法。

一、组织机构:林惠祥奖学金评审小组。

组长:分管教学系领导

成员:系主任

校友代表

研究生班主任

本科生辅导员、班主任

系行政秘书

二、奖励对象: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人类学系及历史系考古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

三、奖励名额和金额:每年奖励学生10名,每名奖励金额为人民币3000元。具体名额分配为人类学系6名,考古专业4名。其后视情况变化,可适当调整名额分配。

四、评选条件

(一)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品格端正;

(二)学习勤奋刻苦,成绩优良;

(三)具有奉献精神和感恩之心,热心公益。

五、具体评选办法

(一)学院发布奖学金评选通知,符合条件的学生自主报名,并提交《厦门大学校级奖学金本科生申请表》及相关证明材料,具体规定及要求同厦门大学其他校庆奖学金;

(二)评审小组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评审,确定获奖名单并在学院范围内公示;

(三)每年校庆期间组织颁奖仪式,邀请部分校友和林惠祥教授家属参加,共同向获奖同学颁发证书和奖学金。

六、本办法由林惠祥奖学金评审小组负责解释,自2010年开始实施。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东南大学数学系 篇5

2011年第2期(总第8期)

东南大学数学系办公室 主编

2011年4月15日

本 期 目 录

△曹进德教授研究团队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我系召开全系大会布臵新学期工作 △我系喜获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我系教师积极申报各类基金项目

△我系和日本北海道大学理学院签署研究生双学位培养备忘录 △2011年数学物理学位分委会第一次会议在我系召开 △我系参加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并作汇报交流 △数学系积极投入人才培养卓越化国际化工作 △4位海内外学者应邀来我系作学术报告 △我系教师卢剑权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4名青年才俊将加盟数学系

△校党委组织部领导来我系调研党建工作

△我系教师参加“舞动校园 魅力东大”女教职工排舞大赛 △我系女教师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 △简讯

曹进德教授研究团队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月26日,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南京隆重举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志军为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颁奖,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学勇出席并讲话。奖励大会上,省政府授予“复杂网络的动态分析与控制”等199个项目2010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19项。我校特聘教授曹进德主持完成的项目成果“复杂网络的动态分析与控制”(完成者:曹进德,卢剑权,虞文武,孙永辉,杨永清)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也是东南大学此次获得的唯一一项一等奖。

此次获奖,既是曹进德教授及其研究团队的光荣,也离不开学校领导和各职能部门长期以来对数学系科研工作的大力支持。数学系经研究决定给予曹进德教授及该项目研究团队成员4000元特殊贡献奖励,对其所作贡献表示嘉奖,同时号召全系教师向他们学习,为数学系学科发展共同做出新的贡献。

(王峰)

我系召开全系大会布置新学期工作

3月2号中午,我系在九龙湖校区报告厅召开全系教职工大会,会议由李涛书记主持。各位副主任就一年来分管的工作向大家作了总结汇报,并对新学期的相关主要任务做了布臵安排。刘继军主任最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学工作,政策导向四个方面就过去一年来数学系取得的各项成绩向全系教师做了汇报,对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也作了实事求是的分析。同时对于全系教职工一年来对系行政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刘主任还特别强调了青年教师的成长问题,希望大家利用有关政策,保持教学和科研的协调发展。他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奋发进取,在新的一年为数学系新的辉煌共同努力。

(王峰)

基金的申报,两位候选人报学校最后审定批准。

分委会会议结束后,全体委员还就数学系,物理系的发展情况、发展战略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数学物理两个理科系应该共同努力,为学校创建一流高水平的大学作出自己的贡献。

(谢静琪)

我系参加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并作汇报交流

3月31日,2011年东南大学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在九龙湖校区召开,我系李涛书记、刘继军主任、林金官、陈文彦副主任参加了会议。在此次会议上,结合本系的人才培养实际,刘继军主任代表数学系作了汇报发言。

刘继军主任代表数学系向大家汇报了对数学教育在学校卓越化国际化中的思考,以及数学系的一些做法。他的汇报分四个部分:1)师资队伍的水平决定高水平人才培养的成败,高水平人才培养对师资队伍提出的新要求,需要在教学理念、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体系方面实现“三个更新”;2)用科学研究引领高水平的人才培养,通过观念变革和具体的实施方案来提高教学工作水平,促进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3)通过教学六环节的组织和实施来保障高水平的人才培养;4)几点思考及建议。刘继军主任具体提出了一些做法。例如,针对卓越化的要求,制定符合高水平人才培养的数学专业课程体系和面上数学课程体系;针对国际化的要求,在保障教学秩序的前提下,以各种方式选送现有老师赴海外进修;处理好数学系学科建设和面上课程教学的关系,保证面上课程教学的高水平;在学校的支持下引进面上研究生助教制度,提高学生课堂作业批改量;引进高水平海外教师来数学系教授核心数学课程。

(陈文彦)

数学系积极投入人才培养卓越化国际化工作

2月17日,我系在四牌楼校区召开专业建设委员会扩大会议,研究讨论在学校卓越化国际化办学的新形势下,数学系如何更新理念,在面上数学课程教学和本系人才培养中开展研究型教学,双语教学的工作。在当前

from surface hardening of steel to laser thermo-therapy”。这些报告涉及偏微分方程、统计分析、几何以及优化控制等学科领域,对开阔青年师的学术视野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学校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我系学术讲座活动持续稳步地开展,获得了全系师生的广泛好评,也对我系老师学术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刘国华)

大学数学系硕士研究生;2008.3—2011.3,the university of Wollongong ,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Applied Statistics。

数学系热忱欢迎各位青年才俊的加入,同时欢迎有志于和东南大学数学系共同发展的青年学子报名应聘。

(曹海燕)

校党委组织部领导来我系调研党建工作

3月16日上午,校党委组织部副部长顾芳和组织员陆玲、许燕、李庭红四位老师来我系召开座谈会调研党建工作。系党委书记李涛、副书记宋晓燕、系党委秘书严昌强及教师和学生党支部书记代表参加了座谈会。李涛书记主持座谈会并对组织部领导来我系调研表示热烈欢迎。宋晓燕副书记系统报告了我系党建工作的基本情况、特色活动与经验以及进一步做好我系党建各方面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及对策建议。参加座谈的教师和学生党支部书记代表也分别结合各自情况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顾芳副部长等与大家交换了意见,并对我系党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李涛)

我系教师参加“舞动校园 魅力东大”女教职工

排舞大赛

3月9日,学校在四牌楼校区体育场举行了“舞动校园 魅力东大”女教职工排舞大赛,我系20名女教师代表参加了比赛,共同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为在此次比赛中充分展现数学系女教师的风采,我系在系行政的大力支持下,从今年年初就开始筹备比赛,组织老师们排舞。经过老师们辛苦的排练和精心的准备,我系女教师以一支活泼轻快的“超级曼波”获得了二等奖。

(宋晓燕)

我系女教师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

动的申报材料。材料包括“至善践行”大学城资源配臵与均衡发展的实践活动,“恰同学少年”党史知识竞赛,“先锋的引领”中共优秀党员事迹演讲比赛等一系列活动。

今年3月,评比结果出炉,我系2008级党支部“至善践行 同学少年”创先争优系列党日活动喜获校最佳党日活动一等奖。

(袁煜昶)

数学系第三届体育嘉年华顺利举办

3月27日下午,我系在梅园体育场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体育嘉年华活动。数学系党委副书记宋晓燕老师、团委书记袁煜昶老师、辅导员张涌老师悉数到场。宋晓燕书记发表讲话,鼓励大家在学习之余用运动丰富生活,并宣布第三届体育嘉年华开幕。

本届体育嘉年华活动包括欣赏校空手道等社团表演,团体趣味竞技,和游园会三部分。团体趣味竞技,以班级为单位,举行了扔抢垒球比赛,“十人十一足”比赛等多个项目,通过比赛,既很好地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同时也提高了团队协作意识。游园会上,三国杀、斗地主等传统棋牌类项目,让同学们在繁忙的功课之余,尽情享受了智慧火花碰撞的快乐。

挥洒青春的活力与激情,享受运动的快乐与美好,在紧张的游戏和欢乐的气氛中,数学系第三届体育嘉年华活动圆满落下帷幕。

(袁煜昶)

3·15维权视频的制作与宣传

3月中旬,为提高大学生的维权意识,增强防盗防骗的能力,数学系学生会承办了校学生权益中心关于3·15维权的视频宣传拍摄工作,并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东南大学数学系(范文) 篇6

简 报

2010年第6期刊(总第6期)

东南大学数学系办公室 主编

2010年12月15日

本 期 目 录

△应用数学省重点学科通过省教育厅中期检查 △学校领导来我系调研工作

△数学系领导参加省纪念华罗庚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 △江苏省数学学会召开第十次代表大会

△JSIAM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在淮安召开 △我系教师参加2010年江苏省计算数学学术年会 △我系教师参加日本举办的工业数学研讨班

△系学术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985三期经费使用计划 △数学物理学位委员会会议在我系召开

△我系两名青年教师获数学天元基金资助

△博士生刘小洋获2010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 △高等数学集体备课受到青年教师欢迎 △数学系完成本科期中教学检查 △数学系召开本科生师生座谈会

△日本新日铁公司高级研究员Junichi Nakagawa访问我系 △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程晋教授来我校作学术报告 △7名海内外专家来我系作学术报告

△我系与南京联迪恒星公司签订合作协议 △数学系新网站正式开通 △我系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调整 △学生活动六则

应用数学省重点学科通过省教育厅中期检查

根据省教育厅11月19日通知,我校应用数学省重点学科通过了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中期检查。我校应用数学学科自2006年被批准为省重点学科以来,数学系以重点学科的建设为依托,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上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现有博士生导师8人,校特聘教授1人,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1人,江苏省333人才工程培养对象2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各1人。一名青年教师是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

四年来,本学科一篇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四篇硕士学位论文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同时以本学科方向的研究生为第一作者,近五年来发表SCI论文60余篇。招收硕士生226人,博士生61人,授予硕士学位222人,博士学位47人。在科学研究工作上,主持3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际合作项目,5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新教师项目,4项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科研经费725万元,发表SCI论文463篇。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两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

数学系对此次检查高度重视。组织各个方向的带头人填写汇报材料,并反复讨论,形成最终的上报文件。在未来的学科建设上,数学学科将更加努力工作,争取在未来的检查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刘继军)

学校领导来我系调研指导工作

11月26日下午,易红校长、郑家茂副校长和教务处熊宏齐处长到数学系调研。数学系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博导、教授、系主任助理、教研室主任、青年教师代表等参加了座谈交流。系主任刘继军教授就数学学科十二五规划、数学985工程建设思路、创先争优工作开展情况、数学系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等作了专题汇报。与会代表也分别就人才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汇报了相关情况。易红校长听取汇报后,对数学系近年来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并就数学系的教学工作、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和期望。郑家茂副校长也指出,希望数学系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学术水平,促进基础教学和数学学科的发展。

(刘继军)

数学系领导参加省纪念华罗庚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

2010年11月12日是华罗庚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江苏省委于2010年11月7日在南京隆重举行座谈会,追思华罗庚同志为我国科学事业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学习他热爱祖国,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伟大精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梁保华出席座谈会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王国生主持座谈会。我系刘继军、林金官、薛星美三位老师受省科协的邀请,参加了座谈会。

省委常委、秘书长李云峰出席座谈会。副省长、民盟省委主委曹卫星,省政协副主席张九汉,金坛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方国强,华罗庚同志的亲属代表华光在座谈会上发言,从不同角度缅怀华罗庚同志的光辉一生和重要贡献,表示要学习他的优秀品格和崇高精神,开拓创新,奋发进取,以改革发展的新成就告慰华罗庚同志。省各民主党派负责人,省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华罗庚同志的家乡常州市和金坛市负责同志,以及群众代表约12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华罗庚同志曾担任第一至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副主席,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民主同盟卓越领导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一生为我们留下200篇学术论文,10部学术专著,其中8部为国外翻译出版,有些已列入20世纪数学经典著作之列。他关于完整三角和的研究成果,更是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华氏定理”。他的光辉名字,早已载入世界著名科学家的史册。(薛星美)

江苏省数学学会召开第十次代表大会

江苏省数学学会第十次代表大会于2010年10月29日至10月31日在扬州召开,我系八名教师参加了会议。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江苏省数学学会理事会,我系陈建龙教授、林金官教授和徐君祥教授当选为新一届江苏省数学学会理事会理事,陈建龙教授当选为新一届江苏省数学学会理事会副理事长。(薛星美)

JSIAM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在淮安召开

由江苏省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JSIAM)主办、淮阴师范学院、淮阴工学院联合承办的江苏省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第五次会员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于10月16日上午在淮阴师范学院开幕,来自全省40多所高校及有关单位的140多名代表出席会议。

开幕式上,省科协副主度阮仁良教授代表省科协对大会成功召开表示祝贺,他充分肯定了学会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并希望进一步发挥学会优势,促进应用数

学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为江苏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名誉理事长李大潜院士、省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名誉理事长王元明教授在开幕式上对学会成立以来的发展作了回顾,对学会取得的成绩进行了肯定。江苏省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理事长宋增民教授作了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总结,秘书长刘继军教授做了第四届学会的财务工作报告和会员章程修改的说明。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五届理事会,我系刘继军教授被选为新一届理事会理事长,薛星美教授当选为秘书长。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名誉理事长李大潜院士参加会议并应邀作大会学术报告。(王峰)

我系教师参加2010年江苏省计算数学学术年会并作报告

11月5日—11月7日,刘继军主任带领我系6位教师(吴宏伟、杜睿、曹海燕、李铁香、隆金玲、朱平)以及6位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参加了由苏州大学主办的2010年江苏省计算数学学术年会。此次参会的目的是加强与我省兄弟院校信息与计算数学工作者的交流与合作,了解学科前沿发展动态,互相交流最新研究成果,开阔青年教师的学术视野。刘继军主任应邀作了题为“生物医学成像若干计算问题”的大会报告,我系青年教师李铁香、隆金玲、曹海燕以及三位研究生分别作了分组报告。(杜睿)

我系教师参加日本举办的工业数学Workshop 10月24-29日,刘继军主任与王峰老师应日本东京大学数理科学科山本昌宏教授邀请,参加在东京大学举办的“Forum Math for Industry”and Study Group Workshop。

该Workshop 由日本文部科学省Global COE 计划“Development of Dynamic Mathematics with High Functionality”资助,旨在促进全球数学家、工程师与工业界的沟通与协作。刘继军教授参加了由新日铁公司Nakagawa组织的关于反问题的小组讨论。王峰参加了Takeda制药公司提出的关于化学晶体可溶性的数据分类问题的小组讨论,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建模新的方法,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这是日本第一次举办此类学术会议,我系在2007年也和JSIAM联合举行过类似的会议。(王峰)

学术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985三期经费使用计划

10月12日,我系召开学术委员会议,研究985三期经费使用计划。985

工程是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专门项目,对数学学科未来几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在会议上,学术委员会主任刘继军教授介绍了学校关于985三期经费使用的有关规定,要求大家对系里提出的经费初步使用方案发表意见,以便数学系最后修改后上报学校审批。刘主任特别强调,985三期的一个重要导向是鼓励国际学术交流和人才队伍建设,希望大家积极利用此项目在未来几年内推动数学系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

学术委员会经过研究,同意把邀请东京大学教授M.Yamamoto为我校客座教授的安排上报学校审批。

(刘继军)

数学物理学位委员会会议在我系召开

10月13日,我校数学物理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我系召开,审查数学系和物理系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的有关事宜。来自数学系和物理系的12位学位委员会委员参加了会议。经仔细审查,学位委员会认定所有申请者符合我校申报博士学位的标准,同意报校学位委员会审批。同时会议还讨论了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申请,优博基金申请,和新增研究生导师的有关申请。会议同意物理系新增5位博士生导师,6位硕士生导师,数学系新增卢剑权、李慧玲、刘淑君、王冠军4位硕士生导师,报学校最后审定批准。(谢静琪)

两名青年教师获数学天元基金资助

我系两名青年教师杜睿和卢剑权获得今年数学天元基金资助。至此,我系今年一共获得11项国家自然科学金,(6项青年基金项目,3个面上项目和两个天元基金项目)。另外我系今年还获得2项国家博士后基金和4项省自然科学基金。

(刘国华)

博士生刘小洋获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

近日,从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获悉,2010“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获奖名单出炉,来自43所研究生培养单位的695名在读博士研究生获得

2010“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我系博士生刘小洋获得该奖项(成果名称: 右端不连续激活函数神经网络的动力学研究;指导教师:曹进德)。根据《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设置办法》,获奖者将获得相应的专项科研经费资助。

今年4月底,为加快提高我国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育部曾下发《关于设立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并开展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公布了《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设置办法》,决定设立“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对学业成绩优异、科研创新潜力较大的优秀在读博士研究生进行资助。2010年的评选试点工作以“985”高校为主进行,本次公布的即是此次试点的首次评选结果。按照《通知》精神,“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每年评选一次,评选人数为当年全国博士研究生招收总数的5%左右,一次性资助获奖博士研究生3-5万元/人;学位授予单位根据分配名额自行组织,结果报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公布;“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经费主要用于资助博士生参加高水平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参与创新性科学研究、撰写高质量学位论文等。

高等数学集体备课受到青年教师欢迎

近年来,数学系引进了很多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他们大多具有较强的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是数学系未来发展的希望。为帮助新上岗的教师和其他青年教师尽快熟悉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和基本环节,帮助他们过好教学关,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保证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适应国家的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对教学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适应新时期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思路,本学期共组织高等数学的任课教师进行了六次集体备课。

每次备课选定一个内容,由一位青年教师按照正常上课的模式主讲一节课,再用一节课左右的时间进行讨论,大家对主讲教师的讲课进行点评、交流,提出许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本学期先后由隆金玲、吴云建、朱平、陈和、吴昊和李铁香六位教师就“极限的性质”、“函数连续性”、“积分的定义”、“微分中值定理”、“泰勒公式”与“导数的概念与性质”等六个主题进行了讲授,教师共有144人次参加了集体备课活动。青年教师的教学态度都很认真,都为此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新老教师在一起进行的教学研讨也很活跃,大家互帮互助,共同提高,气氛融洽和谐。

高等数学集体备课活动对于活跃教学研讨氛围、帮助青年教师在教学上尽快成长,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得到大多数任课教师的支持,受到广大青年教师的欢迎。(黄骏)

数学系完成本科期中教学检查

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本学期期中教学检查于第七至第十周进行。本次期中教学检查重点围绕课程教学过程中六个基本环节的质量要求,组织了系领导、督导组专家听课,召开了学生教师座谈会,发放了数学课程期中教学调查表,组织了本系教师填写教学调查问卷。从各个方面检查了教师教学情况、学生学习情况以及校、系各项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我系有关人员积极按照学校的要求深入课堂听课,有力地推动了教学质量的提高。(陈文彦)

数学系召开本科生师生座谈会

2010年10月23日和24日中午,数学系分别召开本科生四个年级学生代表的座谈会,了解本系本科教学工作状况。林金官副主任,宋晓燕副书记,辅导员袁煜昶老师、张涌老师和教学秘书张勤老师参加了会议。

与会的同学们对数学系专业课程设置、教材的选用、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考核方法以及学生缺课的原因及如何避免等问题,畅所欲言。对于我系老师的教学态度,同学们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同时,同学们也就专业教学中的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提出了意见,并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建议。最后,林金官副主任对参会同学表示感谢。他明确表示,在今后修订教学计划和制定相关条例时,会考虑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宋晓燕)

日本新日铁公司高级研究员Junichi Nakagawa访问我系

11月22日,日本新日铁公司数学科学和技术研究部首席科学家Junichi Nakagawa应邀来我系商谈合作事宜并达成合作意向。近年来,该研究部围绕工业炼钢中出现的许多全新的数学问题开展了从数学模型,到理论分析和数值实验的一系列的研究。该研究部还和日本东京大学,上海复旦大学等多所著名高校开展了一系列有效的合作研究。

下午,Junichi Nakagawa先生在九龙湖数学系第一报告厅为师生们做了题为《Cultivating an Interface through Collaborative Research between Engineers in Industry and Mathematicians in Academia》的报告。该报告介绍了他有关的最新研究情况和设想,通过对高炉炼钢、地下污染物扩散等几个具体实例的分析,充分体现了应用数学在现代工业中的作用。Junichi Nakagawa先生在报告中多次强调这样的观点:数学家、工程师的研究与现代工业紧密结合,必将大大缩短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所需要的时间。他的报告给在座的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大家对于应用数学的作用有了更为全面和直观的理解。(刘继军)

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程晋教授来我校作学术报告

11月23日下午,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程晋教授应邀来我校作了题为“应用数学中的反问题研究:建模与计算”的学术报告。

程晋教授长期从事数学物理反问题和工业数学的研究,在国际学术界具有重要的影响。现任Inverse Problems等国际杂志的编委,同时兼任法国Metz大学、日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客座教授,英国物理学会会士。是国际反问题学会执行理事,中国工业应用与数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计算数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程晋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和成果,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反问题的数学方法和理论在工业数学中的应用,并以具体以工业炼钢过程中的炉壁损伤检测问题为例,介绍了数学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此次报告受到了研究生的热烈欢迎,来自我校不同学科专业的近700名研究生聆听了此次报告。

此次报告是学校研究生院和我系联合组织的研究生学科进展数学讲座之一。该系列讲座的目的是通过高水平的学术讲座,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提高我校不同专业、不同方向的研究生的数学素养。(刘继军)

7名海内外专家来我系作学术报告

10-11月份,我系先后邀请Xiao-qing Jin 教授(University of Macau),Hongmei Zhu教授(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York University),苏育才教授(中国科技大学博导、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姜翠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博导),Claus Michael Ringel(德国Bielefeld大学教授),Junichi Nakagawa(日本新日铁公司数学科学和技术研究部),陈芳跃教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理学院)等7位海内外专家来系做学术报告,内容涉及代数学、概率统计、神经网络、数学在工业上的应用等研究方向。这些学术报告对推动我系的学术交流,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刘国华)

我系与南京联迪恒星公司签订合作协议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科学发展的道路,促进高水平的数学创新人才培养有机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推动数学学科的建设为东南大学创建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的战略目标做出贡献,我校与联迪恒星(南京)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本着平等自愿、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就战略合作相关事宜,经友好协商达成合作交流协议。该协议包括在联迪恒星(南京)信息系统有限公司设立”数学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和 “东南大学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在东南大学设立“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设立“数据挖掘应用分析的系统开发” 横向课题。

11月22日,东南大学与联迪恒星(南京)信息系统有限公司合作协议签字暨培养(训)基地揭牌仪式在我系举行。副校长郑家茂教授、教务处处长熊宏齐教授、数学系主任刘继军教授及课题组成员、江苏省商务厅副厅长赵进先生、联迪恒星(南京)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沈荣明先生及部分中层领导参加签字及揭牌仪式。仪式由林金官教授主持,副校长郑家茂教授和省商务厅副厅长赵进先生分别在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他们希望双方在数学高水平人才的培养、服务外包人才培训等方面加强合作,并预祝合作取得圆满成功。最后,副校长郑家茂教授和省商务厅副厅长赵进先生共同为“联迪恒星(南京)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暨东南大学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东南大学暨联迪恒星(南京)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数学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揭牌。(林金官)

数学系新网站正式开通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数学系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经过较长时间的设计和调试,11月24日,东南大学数学系新网站正式开通。该网站格式清新,按照“本系概况”、“师资队伍”、“新闻公告”、“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招生信息”、“学生工作”、“党建工作”和“合作交流”划分为十大模块,功能划分更为合理。同时,新网站整合了品牌特色专业、数学系简报等全新内容,对于数学系的对外宣传工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网站的各项工作已经正常开展,同时也欢迎大家对网站的建设和管理提出意见。(王峰)

我系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调整

根据学校党委的决定,江建中同志不再担任数学系党委书记一职。江建中同志自2005年任数学系党委书记以来,团结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顾全大局,辛勤工作,为数学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数学系感谢江建中同志近年来的辛勤工作,并祝愿他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取得更大的成绩。

(刘继军)

学生活动六则

数学系第八届田径运动会成功举行

10月24日下午,数学系第八届田径运动会在梅园体育场召开。数学系党委书记江建中宣传运动会开幕,1点45分,随着发令枪响,第一个项目──女子10×100接力拉开了帷幕,随后男子10×100接力、1500米赛跑也火热展开。运动场上风起云涌,运动场下加油声、呼喊声震天。最后进行的是班级拔河比赛,每个参赛同学都鼓足了劲,每场比赛都引来了阵阵喝彩。历时三个小时的运动会成功结束,最终10级2班摘得桂冠。无论成败,每个人都是赢家。

其后,在11月17,18日的学校第52届运动会上,数学系选手奋勇拼搏,最终获得了乙组团体总分第四名的好成绩!

(袁煜昶)

东南大学校史知识竞赛数学系获一等奖

10月31日晚,东南大学校史知识竞赛决赛在焦廷标馆拉开帷幕,数学系等八个院系参加。

决赛分为必答题、抢答题、快速判断题与风险题等环节。我系选手在完成前两环节的比赛时,成绩一度落后。但在后面的环节中,过关斩将一路追击,待风险题环节结束,数学系与电子学院总分并列第一名。主持人临时决定增加一道抢答题作为加赛环节,最终,我系选手抢答成功,以总分430分位列第一,夺得了本届校史知识竞赛的第一名的好成绩!

(袁煜昶)

数学系人才培训系列圆满成功

为了提高学生干部的综合为素质,更好的为周围同学服务,数学系团委开展了人才培训系列活动,数学系各年级党支部委员、学生会干部、班长团支书都参与其中。培训分多场按系列展开,既有室内研讨,又有室外拓展;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互动。让大家发散思维、通力合作,发掘了自己的潜能,同时也成为紧张学习生活的一种放松、一种调剂。形式多样的培训,让学生干部能有所思、有所悟,正确定位自己学生干部的身份,展示数学人的风采。

(袁煜昶)

我系与土木工程学院联合举办东南大学首届三国杀大赛

11月5日晚6点半,由校团委主办,数学系研究生会以及土木工程学院俱联会共同承办的东南大学首届“三国杀”大赛在万众期待下准时拉开帷幕。本次大赛共吸引了本科生、研究生400余人参赛。比赛场地设在本科生7号教学楼,共有10个赛场。比赛每桌各安排一名裁判与计分员,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参赛选手们个个全身贯注,聚精会神的比赛,却又不失幽默的彼此聊天交谈,正体现了本次“三国杀”大赛的宗旨“认识、交流、沟通、竞技”。初赛过后,随后的6日、7日进行了复赛与决赛。至此“三国杀”大赛圆满落幕,同学们意犹未尽,纷纷表示期待明年的比赛早点到来。本次东南大学“三国杀”大赛,提供给研究生以及本科生同学一个互相认识、互相交流、互相沟通的机会,以及一个同场竞技的平台。在轻松欢乐又紧张刺激的游戏氛围中,丰富了同学们课余文化活动,锻炼同学们口才能力,逻辑能力,思辨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同学们在同场竞技比赛的同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进彼此交流,共同构建一个丰富多彩的和谐校园文化生活!

(袁煜昶)

数学系首届 “恰同学少年”党史知识竞赛

11月25日晚,数学系首届“恰同学少年”党史知识竞赛在图书馆数学系第二报告厅揭开了帷幕,数学系党委副书记宋晓燕,团委书记袁煜昶以及张涌老师也应邀出席。

各个年级的入党积极分子以支部为单位,共组成了8支代表队参与角逐。中场休息环节,四名代表分别介绍了身边的先进党员事迹,同学们深深为之感染,他们热情的脸庞、坚毅的眼神,体现了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决心。

最终,070092支部凭借稳健的发挥勇拔头筹。通过这次竞赛,同学们对党的历史和章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大家的入党热情,而这正是本次比赛的宗旨所在。

(袁煜昶)

东南大学第三届赢在东南·人生路线体验赛圆满成功

由共青团东南大学委员会主办,东南大学数学系团委承办的第三届“赢在

东南”造梦空间·人生路线体验赛,于2010年11月8日正式拉开帷幕,参赛人员达600人之多。经过一个多月的角逐,12月3日晚于图书馆润良报告厅成功举办决赛,由数学系研究生组成的X-RAY团队最终夺得冠军,东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刘波老师,校团委书记周勇,校学工部副部长李涛以及数学系主任刘继军、党委副书记宋晓燕出席了决赛。

“赢在东南”造梦空间·人生路线体验赛,以体验人生,实现梦想为宗旨,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贯穿智力人生、财富人生、情感人生三条路线的体验,活动涵盖了书面笔试,校内比拼,市区财富营销,现场视频展示等多种形式,充满挑战,充满激情。活动的成功举办既丰富了我校学生的大学生活,又促进了同学们发掘自身潜力,发挥团队配合、相互协作的价值,从而实现梦想获取成功。

(袁煜昶)

联系电话:025-52090590

email:maths@seu.edu.cn 报:校领导、有关职能部门 送:兄弟院校,校内各单位 印数:100份

新风行电影网

评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 篇7

一、关于“中国哲学”的由来

2004年, 在中国大陆发生了“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讨论。在中国历史上原来没有“哲学”, 这的确如此。许多西方哲学家也不认为中国有“哲学”。“‘哲学’ (philosophy) 一词是日本学者西周 (1829-1897) 借用汉语‘哲’、‘学’两字指称源于希腊罗马的哲学学说, 中国学者黄遵宪 (1848-1905) 将这个名称介绍到中国, 为中国学术界所接受。”但中国有没有相当于西方那样的“哲学”仍然是个问题。

在19世纪末以后, 西方哲学输入中国。中国的学者参照西方哲学从中国古代的经典及其注疏中梳理出“中国哲学”, 开始对个别人物和问题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中国哲学的基本框架。由此可以说:所谓的“中国哲学”, 其实是以西方哲学作为参照系“框”出来的。基于“中国哲学”的这一由来, “中国哲学史”也就必然是适应着这一框架而建立的, 或者说, “中国哲学史”的内容源于自身, 而结构却是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着西方哲学的体系。这种依葫芦画瓢的做法, 难免会导致一些问题, 这个问题在下面再进一步讨论。

二、本书存在的缺点

这样一本《中国哲学史》, 在其内容和思想观念上至少有“三缺” (或者叫“一缺”, 这个问题下面再仔细讨论) :一缺“线”, 二缺“腰”, 三缺“尾巴”。也许用语不太准确, 但下面可就这几个问题一一的讨论。

1、“线”的缺失

缺“线”, 翻开这本书可以看到, 全书从先秦到近代洋洋洒洒几十万字畅书“中国哲学史”。全书在每一节却都是在介绍一个个独立的人物, 这样看来, 与其叫“中国哲学史”, 不如叫“中国哲学家列传”。每一时期, 不同学派之间有什么样的争论、分歧, 又有什么样的共同点;同一学派同一时期不同代表人物之间的理论有何差异;各学派是如何传承、变化、发展、消亡的。大概这才是“中国哲学史”所要解决的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吧!因为这才是连接着各朝代的哲学思想、哲学家们的“线”, 没有这条“线”, 那就等于是建筑物里没有“钢筋”的连接。

“哲学史是哲学发展的历史。它并不等于哲学。”单纯的介绍一个个哲学家的思想, 那就等于是把“哲学史”当成是“哲学”来讲。书中对一个个思想家的介绍, 说什么“孔子是中国最早的比较系统的先念论的鼓吹者。”庄子“陷入了怀疑论、不可知论和相对主义。”纯粹以西方哲学的“观念”来套用于中国的哲学家们的思想, 而不是着力去还原他们思想的本来“面目”。把“哲学史”写成了作者的“哲学研究成果”。又如, 墨家思想曾活跃一时, 秦以后却消失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 这是研究“哲学”不必定要解决的问题, 但却是研究“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必须解决的问题。

因为本书没有理清中国哲学发展史的这条“线”, 就把一本“中国哲学史”写得更像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简介”。显然, 这样的“史”不能称其为严格意义上的史。

2、“腰”的缺失

有四件“大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哲学史的发展 (当然, 也影响着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 :其一就是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大变革, 它造就了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其二就是印度佛学的传入改变了中国哲学思想的格局, 形成了儒、道、佛三分天下却又逐渐“一统”、共同发展的局面——这就是本文要谈的“腰”。

的确, 书中在魏晋南北朝以及隋唐时期这两部分都谈到了佛学思想。但这里所说的不是是否“谈到”的问题, 而是应该如何来对待“佛学传入”、如何评价、理解“佛学传入”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冯友兰先生在他的《中国哲学简史》里就谈到:中国人只有两次感到恐慌, 一次是佛学的传入, 一次是近代西方文化的“进入”。因为中国人一向认为“我是天朝上国, 文明之邦”, 其它各族无非是未开化的“蛮夷”。而西方文化和佛学的传入使中国人意识到在我们之外也还有“文明”的存在。

我们在过去已经把佛学“中国化”了, 那今天如何与西方文化融合, 这应当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因此, 如何向古人“取经”以解决现实问题, 恐怕应当是研究“中国哲学史”的一项重任吧。如前所述, 本书并不缺少对佛学、对“中国化”了的佛学——禅宗的介绍, 但却缺少另外一些东西:当时国人对待佛学是什么样的态度, 采取了什么行动, 国人的观念是如何转变的等等。大概这才是这一部分需要写作的重点。

3、“近代不明朗, 现当代不见了”

本文所说的缺“尾巴”, 指的就是该书不仅没有把近代部分中国哲学的状况交代清楚, 还把“现代”部分给抹掉了。

所谓“近代不明朗”, 是觉得这本书的近代部分只有“变法派——龚自珍、魏源等”、“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等”“造反派——洪秀全”、“革命派——章炳麟、孙中山等”, 都是一些“在野的流派” (打个比方) , 社会的主流学术派去哪了?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啦?那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才有的事!甚至到那时候也不并完全。另外还有其他一些有影响力的“主流派”如王国维等, 似乎他的哲学思想还不如所谓的“国父”孙中山。整个近代部分就是在论证“反对有理”, 有错, 那也是“新生儿”的一些必经阶段。

再来说说被本书的著者们吃掉的现当代部分。前文提到了“有四件‘大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哲学史的发展”, 后两件, 一件就是汤一介先生所说的促使中国哲学建立的西方哲学思想的传入, 并且还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内的哲学思想。第四件就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在“教材”所说的中国近代哲学之后, 自30年代初起, “中国哲学家在吸收和借鉴西方哲学的基础上, 利用中国传统思想资源, 构建了若干的现代型的‘中国哲学’”。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熊十力、张东荪、冯友兰、金岳霖等人。

1949之后,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 中国哲学依然在不断发展, 因此不能说就没有必要写了。还是那句话, “中国哲学史”是“史”。是“史”就是要忠实的“记录”, 以最大的努力追求还原历史的“本真”。而在1979改革开放之后, 中国哲学史又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些历史如果不讲清楚, 甚至不讲, 那这本教材就改名叫“中国哲学断代史”算了!

也许对于写“史”的人来说, 离我们越近的越难写。但为了学术研究, 为了高等院校的教学, 排除内心的和外在的困扰, 努力写出一本尽可能接近“本真”的“史”是十分必要的。迫切的希望能够看到一部完整的“中国哲学史”。

摘要:北京大学的这本中国哲学史全书从介绍各个学者的思想入手, 难免有一些不足之处。它没有交代中国哲学的构建问题, 同时还缺少一些关键部分相应的论述。尤其是省略掉了现当代部分, 很不应该。因为每一时期必然有其相应的重要性, 而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做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中国哲,缺陷,评述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3]陈来, 等.中国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哲学思维与大学生创新项目 篇8

摘要:各类大学生创新项目的广泛开展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专业知识的拓展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的塑造奠定了实践基础。本文结合创新项目的选题、执行与完成到创新实践项目的持续性发展阐述了哲学思维模式下的实践意义,依据正确的思维方法和研究逻辑开展的创新活动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广泛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哲学实践;大学生创新;思维;方法论;批判

创新能力,是最重要的竞争能力,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急需改进的薄弱环节。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逐渐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其创新实践的能力。2008年,西安理工大学成为第二批入选此计划的高校,从而为创新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发展契机。

良好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协作精神成为培养理工科学生尤为重要的目标,近几年,在国家的支持下,我校高等教育教学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认知实践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观念、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是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的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和能力的需要。对于工科,尤其是对机械学科,实践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注重实践、强调动手能力、加强实验和工程训练环节、认识创新设计的过程与规律、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整合,有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而言,时间和空间是前提(课内学时的削减,校内外工程实践基地建设),环境与条件是必备(配套的符合技术发展要求的实践条件),要求、内容和方法是关键,评价与激励是指挥。

在外部客观环境的激励下,指导教师的指导方法、学生的研究方法等是创新项目有序开展的关键。学校希望创新,但单纯的希望是不可能完成理论创新抑或技术创新。严格地说,创新的想法是创造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多年的创新项目指导与实践过程显示:哲学思维是创新性思维的土壤;哲学方法论是创新性实践实现的基础;哲学批判精神是创新性实践的发展之源。

一、哲学思维与创新项目的选题

科技创新注重创新思维,所谓的创新思维具有逻辑性与非逻辑性,也具有批判性、辩证性的特点,辩证思维是根本,普遍联系是依据。以近几年我们开展的创新项目为例,自2002年至2007年,笔者一直从事大型射电望远镜创新型设计中索驱动并联机构的力学建模与实验研究,2008年参与索驱动并联机构加工机床的设计。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陕西民间老艺人操作皮影人,以对索研究的专业敏感性发现,可以将悬索机构应用于皮影人操控的自动化表演。2010年笔者第一次带领本科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项目的选题,题目拟定为《用于皮影的悬索驱动机构设计》,2011年该项目申请到两项实用新型专利,并在第八届西安高新“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一等奖;2011年笔者第二次带领本科生参加大学生创新项目的选题,题目拟定为《音乐皮影人机械结构与控制系统设计》;2012年该项目申请了一项发明专利,并获得第二十一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2012年带领学生申报的《基于音乐特征识别的索驱动皮影人表演系统的开发》获得第九届西安高新“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2015年笔者带领学生申报两项创新项目“索驱动系统的畸变相似性理论与实验研究”与“双皮影人机械结构设计与自动化实现”。

从理性思维角度去思考皮影人和索驱动机构,这是两个领域的概念,一个属于艺术范畴,一个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如果仅仅依靠专业角度的理论去思考,不会将两者联系起来,但如果从非逻辑思维去考量,从艺术角度去欣赏,会发现两者又有着一定的联系:轻质、操作方便。虽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皮影人自动操作实现领域成绩突出,但他们在皮影人的自动操作方面仍然拘泥于传统的机械手,而我校提出的方案在结构和经济性方面略胜一筹,只是目前还缺少足够的技术实现。在创新性层面上,我校的皮影人自动化方案更具新颖性,其得益于笔者的哲学性思维,哲学的实践性意义不逊于它本身的逻辑思辨。

二、哲学方法与创新项目的实施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让人更像人。古代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人“怎样做人”“哲学应该是能够实践的”,这位伟大的哲学家提倡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值得当今教师去思考和学习。笔者担任本科生专业教学以及研究生专业教学工作,然而却自学生阶段就始终困惑:为什么学而无用论在当今社会如此盛行。因为大学的知识是死的,脱离实践环节,让学生体会不到知识以应用实践为目的,一旦知识陷入理论解释理论的怪圈将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苏格拉底说“美德即知识”,在他看来,凡是人们能够辨别和认识到的好的事情,人就一定会去做。善是出于知识,而恶是出于无知。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应当认识到要想让学生从枯燥的读书中发现知识的美,必须吸引学生参与实践,首先在本科生中广泛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同时重点关注学生的德行教育。

2010年以来,笔者所指导的创新项目中学生有十多个,刚进入创新项目实践环节时,他们面对项目开展不知所措。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和锻炼,同学之间懂得合作,表现内向地也逐渐开朗起来,在知识面前,学生表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也没有出现参与者间争抢竞赛荣誉的情况,而他们更多地关注项目本身,一个小小的创新项目实践团体的组织让笔者看到一个知识全面的学生一定是德行兼备的,教师在学生知识的获取上占有绝对的主导作用,正确的引导的确可以发掘出学生的美德。

当学生能够发自内心地去求知,项目的实施就可以进入下一个重要阶段:讨论。教师在整个项目的开展中起到引领的作用,把握大的设计方向,由学生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比如在索驱动并联机构的设计上,本科生对理论模型构建、对优化无所适从,教师就从简单的系统入手,深入浅出地解释模型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概念;学生在音乐辨识方面遇到很大的技术问题无从下手,通过让学生联想音乐喷泉的应用来理解皮影人音乐辨识的意义,将普遍联系的哲学方法论应用到创新项目的实践中,收效显著。学生通过讨论提高了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了自学能力,通过教师的启发性指导提高了个人的哲学性思维能力。比如皮影人项目第一次提出突出索驱动特色,第二次提出突出音乐辨识和动作专家库的智能控制特色,第三次项目从双皮影人角度提出创新性,题目的拟定也是从实践中凝练出新特色。

三、哲学批判与科技创新

索驱动机构与皮影人操作的紧密联系是对二者进行批判性思维。索驱动机构是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的,定性思维认为这类机构无法和皮影人相结合;另外索驱动机构在控制方法上相对比较复杂,对于皮影人自动操控存在理论局限。但如果换一种思维,皮影人并不需要严格的反馈控制以及精确控制,皮影人的手动杆控制可以用柔性索取代,这在工程领域已经得到印证,通过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规律性分析,索驱动机构也可以代替手动杆对皮影人进行粗略控制,实现皮影人自动化。

哲学的批判性来源于实践活动本身。实践活动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与革命性的活动。以实践为基础所构建的实践哲学成为了一种批判现实、变革世界的积极力量。通过第一次创新项目的开展,笔者发现索驱动机构可以在皮影人上使用,再次体会到:科学上大胆假设的重要性和小心求证的必要性。第二次创新项目的开展,笔者发现音乐辨识在皮影人自动操控技术层面上的可行性意义,从而更进一步接近古老艺术——皮影人的实现,但这两次创新活动并不完美,只能实现单一皮影人的操作,为此,大胆提出第三次创新项目实践主题——双皮影人自动操控系统开发。如果在技术上能够实现,本项目无疑是索驱动机构在崭新领域的技术实现,是哲学、艺术与科学结合的成功案例,印证了哲学对当今理工科大学的意义,它是大学的头脑,是理工科老师进行教学科研的智慧之源。

上一篇:客服中心应急处理预案下一篇:学校XX学年第一学期休学式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