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风险管理制度

2024-10-02

跌倒风险管理制度(精选8篇)

跌倒风险管理制度 篇1

题 目:患者跌倒风险管理制度 文件号: 生效日期:2015年8月1日 版本号:1.2 修改日期:2015年7月1日 页 码:

—————————————————————————————

本制度是对医院全体员工在日常工作中为防止患者跌倒所制定的工作程序和要求,本制度中的跌倒包含坠床的含义。

一、多部门协作,共同防范跌倒风险,相关人员职责

(一)全体员工:协助保持环境安全、防止跌倒的发生,对跌倒患者进行正确处理和汇报。

(二)护理人员:准确及时评估患者跌倒的风险等级,并落实相应的措施。

(三)医疗人员:对高风险患者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四)保洁员:保持地面干燥,拖地或地面潮湿时放置警示标识,通道无障碍物。

(五)药学部人员:对易跌倒药物进行界定和警示。

(六)医疗设备部人员:定期检修床单位、轮椅、平车等。

二、跌倒评估人群

(一)门诊患者 1.高风险跌倒人群

(1)年龄≤8岁或≥65岁的患者。(2)既往有跌倒病史患者。

(3)视力减退、听力下降、反应迟钝的患者;步态不稳,肢体功能障碍者;睡眠障碍及意识障碍者。

(4)24小时内使用药物如镇静安眠、降压利尿剂、麻醉止痛剂、泻剂、散瞳剂、降糖药中任何一种药物影响患者的平衡功能的患者。

2.高风险跌倒病种

(1)神经系统疾病(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梗塞、脑出血)(2)心源性疾病(如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高血压、体位性低血压)(3)癫痫、帕金森病(4)高热(5)贫血(6)糖尿病(7)梅尼尔综合征

3.高风险门诊科室及区域

急诊科、神经内外科、心脏内外科、肾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骨科、泌尿外科、眼科、产科、小儿内外科、疼痛科、康复医学科、理疗科、血液透析室、无痛内镜部、注射输液室、换药室、门诊手术室、心电图室、脑电图室、采血处、电梯、厕所、进出口处

4.高风险情景

突然改变体位时,入厕后起身时,下床时,转运途中,从轮椅或推车上转移时。

(二)所有住院患者:成人(>14岁),儿童(≤14岁)。

三、评估时机

(一)门诊患者:门诊患者就诊时,使用《门诊患者跌倒评估表》进行评估。

(二)住院患者

1.首次评估:患者入科后接诊护士当班内完成,分别使用成人版《住院患者跌倒评估、护理记录单》、儿科版《住院患儿跌倒评估、护理记录单》 进行评估,成人评分≥45分、儿童评分≥5分为高危跌倒患者。

2.再次评估:高危患者每周至少评估一次。当患者出现下列情况时需在1小时内完成再评估:病情变化(如手术后,意识、活动、自理能力等改变),使用镇静、止痛、安眠、利尿、降压、降糖等药物时。每次评估后要在评估栏内记录评估分数,填写日期、时间并签名。

四、预防措施

(一)提供安全环境

1.保持病房和公共区域光线明亮。3.有潜在危险的障碍物要移开。2.地面清洁、干净无积水。

4.洗漱间、浴室、厕所等易跌倒场所,应装有安全设施并有明显警示标识。

5.所有带轮子的床、椅、桌、车都要有锁定装置,使用前应检查锁定装置功能是否正常。

(二)加强高危险人群的重点防范

1.高危险人群左上臂佩戴防跌倒警示标识。

2.有跌倒风险的患者应尽可能安排在靠近护士站的病室。

3.躁动严重的患者应留陪人,并对陪人进行预防跌倒的培训与教育,加强巡视,必要时使用保护性约束带工具。

4.对因用药或病情导致头晕、目眩的患者、夜间上厕所次数多的患者或身体虚弱无家属陪伴的患者应增加巡视次数。

5.使用床挡,每班床边交接。

(三)加强患者及家属宣教

1.指导穿着合适尺码的衣裤,穿防滑鞋,切勿赤脚,慎穿拖鞋。2.告知将生活必需品置于易取之处,多余物品收纳于柜内。3.指导正确使用平车、轮椅、陪人椅、助行器、便盆座椅。4.指导呼叫铃的使用,提供患者呼叫及寻求协助的方法。

5.行动不便,虚弱无法自我照顾,视力下降的病人,请家属在旁陪伴,协助活动。,若暂时离开病房时需告知责任护士,晚夜间陪护床紧靠病床

6.指导起床下地活动时遵守“三部曲”,即平躺30秒,坐起30秒,站立30秒,再行走,避免突然改变体位。

7.告知在服用某种特殊药物(降压药,安眠药等)或行走时出现头晕、眼花、下肢无力时,立即原地坐(蹲)下或靠墙,呼叫他人帮助。

五、跌倒管理与监管

(一)科室每月检查跌倒评估及预防措施落实情况。

(二)医院质控组每月检查环境安全和维护情况

(三)医院医疗安全办公室每月统计患者跌倒发生数、跌倒伤害数、跌倒事件上报数,每季度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六、患者发生跌倒时的处理措施

(一)立即就地处置,通知医务人员,倾听患者主诉,检查患者神志、生命体征及四肢活动度,有

无骨折、内脏破裂等

(二)应急处理,根据伤情妥善安置患者,伤情严重的立即给予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积极配、合医生协助抢救、检查。

(三)根据需要采取合适的治疗和护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四)详细记录患者的跌倒经过、受伤部位等,严格交接班。

(五)报告护士长、科主任,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和《跌倒患者申报表》。

(六)对患者进行跌倒高风险评估,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宣教指导,提高患者的自我防范意识。响正常生活者。

跌倒风险管理制度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A组2008年1月到2009年12月我院内科系统共计收治70岁以上患者435例, 未进行跌倒坠床风险管理;B组2011年1月到2012年12月在我院内科系统实施跌倒坠床风险筛查550例, 存在跌倒坠床高风险152例, 观察分析两组跌倒坠床发生率, 护理服务满意度。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 方法

2.1 对风险病人实施风险评估

对70岁以上及14岁以下、孕妇、意识障碍者、行动不便及卧床、危重患者、低蛋白水肿者进行高危筛查, 对高危患者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对跌倒坠床高度风险患者给予“警示牌”, 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 组织实施;加强健康宣教及患者、家属的安全教育意识;严格交接班, 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

2.2 制定相关制度进行风险控制

科室护士长与护理部签订护理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 向护理部承诺安全管理的各项目标。

科室设立质量控制小组。护士长根据护理人员的职称、学历、层级、工作能力等, 选择4-5名护士成立科室质量控制小组, 每周确定质控重点进行质量控制, 及时发现问题, 进行原因分析, 限期整改, 从而规避风险。

护理部每日安排一名护士长值班24小时, 主要处理应急情况及督导护理质量, 使夜间及节假日突发事件可以得到及时处理, 从而保障安全。

2.3 提高护理人员风险识别能力

护理部每季度组织护士长召开护理风险教育会, 每年四期“警钟常鸣”, 主要学习院内、院外典型的临床案例, 分析原因, 规避方法, 及时新增并完善应急预案。

2.4 加强护士继续教育, 提升专科服务能力。

2.4.1 牢固基础理论, 强化专科知识

每月护士长安排科室护理查房及疑难病例讨论, 同时学习本专科疾病知识以及常见病的护理。加强跌倒坠床高危人群的安全评估及筛查, 进行对跌倒坠床的早期干预及护理措施重点讲解。

2.4.2 周三科室安排安全讲评

每周三护士长组织安全问题讲评, 科室护士发言指出科室出现的安全问题, 潜在的安全隐患, 并讨论解决方案。每周二定为安全检查日, 对全病区安全风险进行评估, 包括跌倒坠床进行筛查评估, 检查护理措施落实情况, 及时整改。

2.4.3 加强实习生带教

严格按照实习生带教要求执行带教工作, 遵守放手不放眼的原则, 将风险教育列入实习带教内容, 并作为出科考核项目之一。

2.5 评价方法

评价实施前 (2008年01月至2009年12月) 与实施后 (2011年01月至2012年12月) 的护理综合质量与护理服务满意度。

2.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 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3 效果

3.1 护理综合质量提高

注:两组综合质量比较, χ2=10.01, P<0.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2 降低了风险事件发生率

注:两组发生率比较, χ2=17.91, P<0.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患者满意度提高

注:两组满意度比较, χ2=16.12, P<0.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讨论

护理风险是在医院内, 护理人员实施护理操作过程中, 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

可能导致患者或 (和) 护理人员本身发生护理目的之外的不良事件。通过跌倒坠床评估及监督管理, 提高了护理人员对跌倒坠床风险的识别和应对能力, 使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发现护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及薄弱环节, 也提高了低年资护士防范和化解护理风险的意识和能力。护理安全措施在临床中的应用, 促进了护理质量全面提升, 使护理管理工作达到持续、渐进的良好状态, 护士主动参与科室及患者安全管理, 使患者安全措施全面落实, 风险干预措施更加全面完善, 确保了护理安全。护理跌倒坠床风险管理较一般风险更具有其特殊性, 关系到人的疾病预后甚至生命危险, 提高护士的跌倒坠床风险意识并将风险管理落实到位, 有助于护理工作的重点更突出, 使流程更优化。对患者的疾病预后、并发症的控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从而显著的提高患者以及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 通过对护士的培训, 树立护理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管理意识, 提高护士跌倒坠床风险识别、风险控制、规避风险的能力, 是预防护理纠纷, 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的重要策略。

摘要:目的 探讨我院跌倒坠床风险管理在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A组2008年1月到2009年12月我院内科系统共计收治70岁以上患者435例, 未进行跌倒坠床风险管理;B组2011年1月到2012年12月在我院内科系统实施跌倒坠床风险筛查450例, 存在跌倒坠床高风险152例, 观察分析两组跌倒坠床发生率, 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A组总发生跌倒坠床较B组明显增加, 满意度B组较A组明显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跌倒坠床风险管理在内科系统护理管理中能有效预防和减少风险该类事件的发生, 有利于病房管理, 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护理,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管理

参考文献

[1]庄新萍, 陆琪, 曹彩英。安全文化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 2011, 11 (1) :63-64.

[2]王琳, 丁虹。科室护理安全管理的方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 2011, 7 (7) :484-485.

[3]周颖.消化内科护士风险因素与防范措施。航空航天医药, 2010, 21 (7) :1226-1227.

[4]姜玉荣, 李彬.护理风险管理在胸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河北医药, 2009, 31 (23) :3325-3326.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管理 篇3

【关键词】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管理;安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588-02

跌倒与坠床是医院护理中的一种安全隐患,在老年住院患者中发生率较高。由于老年患者本身的体质特征,加上疾病因素,容易发生此类事件,由此受到损伤,容易造成脑部损伤、骨折、软组织挫伤等后果,进而阻碍老年患者的康复,并增加其身心痛苦。本文分析了我院6例发生跌倒坠床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病例,探讨针对老年患者跌倒坠床风险管理的相应护理对策,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0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坠床者6例,年龄≥65岁。患者分布科室:职业病(尘肺)一科3例,职业病(中毒)二科1例,职业病(尘肺)三科2例;原因:如厕时跌倒2例,走动时跌倒1例,准备下床时坠床2例,夜间翻身坠床1例。

1.2原因分析

1.2.1生理原因。老年患者年龄偏大,其身体机能、平衡能力及对外界事物的反应能力均有所下降,常伴有骨质疏松、关节僵化或疼痛、高血压等症,同时睡眠质量不佳,容易因在床上辗转反侧而致跌倒或坠床。

1.2.2疾病因素。入院老年患者常患有神经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直立性低血压,老年性痴呆以及白内障、青光眼等眼科病症等,这些疾病均可增加患者跌倒或坠床的风险。

1.2.3环境原因。病室缺少辅助设施,病室及走道地面湿滑,照明不足,患者所需物品摆放不合理、不方便,病室与卫生间的距离较远,床铺稳定性差,缺少床挡。

1.2.4用药因素。老年患者因治疗的需要,服用麻醉镇痛药物、肌肉松弛药物、强心药物、血管扩张药物、降压药物等,均可能引起头晕、精神疲倦,进而导致跌倒、坠床。

2 防范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风险管理

2.1积极评估老年住院患者的潜在危险

对我院收治的65岁及以上患者在入院或转科后24小时内,依据《跌倒坠床危险评估表》进行评估,评估计分标准为0或1,评估项目主要包括:在家或住院有跌倒坠床史,意识状态(清醒或深昏迷0分;有其它意识障碍1分),行动能力(稳定自主或完全无法移动0分;无法稳定行走1分),睡眠形态(正常0分;睡眠形态紊乱1分),使用易导致嗜睡之药物,有体位性低血压,Hb<110g/L或有头晕症状,身体虚弱,使用利尿或缓泻剂,排尿或排便需他人协助。当评估总分≥1分时,说明病人有跌倒或坠床的高危险性,需要做好护理记录并落实护理防范措施。针对患者跌倒坠床的危险要做到定期评估,并于每周重新评估一次。

2.2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护理措施

2.2.1具体措施:1)床头挂预防跌倒警示标志;2)使用床栏(夜晚/全天),病床刹车固定好;3)向患者及家属进行防跌倒知识宣教、加强陪护;4)向患者讲解易致跌倒危险因素及注意事项;5)教导正确使用拐杖、轮椅;6)将用物放于患者方便取用的位置;7)保持走道及病床单位整洁,防止物品堆积;8)指导患者使用呼叫器;9)必要时提供尿壶和便器;10)协助患者上下床及协助行走;11)环境安全;12)必要时使用手腕带或其它保护具。

2.2.2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由护士长定期组织学习和考核,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严格交接班制度,加强病房巡视,针对患者的不同危险等级,每隔30分钟~1小时巡视一次,尤其要注意夜间巡视以及对病情危重、年老体弱、意识不清、病情恶化的老年患者进行巡视;对所有患者实行床头交接班,并详细填写巡视单,由护士长签字后保管。

2.2.3制定易致跌倒及坠床药品目录:由药剂科依据药品性质制定药品目录,其中包含可能因影响意识而致患者跌倒或坠床的药品,如镇静、镇痛、催眠药,利尿药,降压、降糖药,抗心律失常药等。护理人员要根据老年患者使用药品的情况,进行高危风险评估及管理。

3结果

对我院收治的老年患者采用《跌倒坠床危险评估表》并对高危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后,3个月内发生跌倒坠床的患者数量为0,患者得到有效护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身体康复。

4讨论

针对老年住院患者进行跌倒坠床风险管理非常必要。首先,要及时、准确地评估风险因素,老年患者在生理、疾病、环境、用药、护理状况等影响下,发生跌倒坠床事件时往往是出于多重原因。在患者入院时进行有效的评估,并做好评估记录和观察,有利于及时防范风险,降低事件发生率。其次,为老年患者构建安全的住院环境,实施防范跌倒坠床的护理干预措施,应多部门协同合作,提升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及时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宣教,落实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加强巡视和交接班制度,全方面进行安全管理。由分析可知,对老年住院患者实施跌倒坠床风险管理,有利于减少此类事件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提高患者的安全管理质量,促进身体康复。

参考文献

[1]白利颖,王贵芝,李湘萍.老年患者对跌倒危险因素认知情况的调查与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12,11(44)11

[2]汝惠萍.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因素分析与护理措施.上海护理,2010,8(3):36-38

跌倒(坠床)防范制度 篇4

庄河市第四人民医院

跌倒(坠床)报告制度与防范措施

1、加强护理人员教育和培训,增强对高危患者评估及预防策略的意识。

2、建立患者跌倒(坠床)预防及处理流程。

3、加强患者和家属的教育,包括跌倒危险、最大伤害及安全活动注意事项方面的教育。指导高危患者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

4、入院指导明确,让患者熟悉床单位和病房的设置,知道如何得到援助。

5、通过示范确定患者及家属能正确使用呼叫系统。

6、指导家属将床周围的用品整理好,保持走道畅通无障碍。

7、提供光线良好的活动环境。夜晚巡视高危患者时,不要让病房太暗,打开夜灯或卫生间的灯。

8、将常用物品置放于病人视野内且易于拿取的范围内。便器应倒空并置于适当位置。

9、责任护士或夜班护士对高危情况(有跌倒史、意识障碍、65岁以上老年人、服用镇静剂、降压药等)的患者进行评估,在床头卡上挂防跌倒、坠床标志。

10、将评估情况告知家属,留陪护监管,做好相关指导。在患者床头挂“小心跌倒”等标记及其它防范措施。

11、注意环境安全,走廊和洗手间设防滑标记。

12、教会患者轮椅、助行器的使用方式,使用轮椅时或上下床注意脚轮的固定,患者下床应搀扶。

患者跌倒、坠床、压疮管理 篇5

3.8.1 1.压疮的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工作流程 2.压疮诊疗和护理规范 3.压疮培训记录表 3.8.2 1.压疮的护理规范和措施 2.各种表格

患者坠床与跌倒防范制度

1、医务人员应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全面评估住院患者,一旦属高危患者,应制定防范计划与措施,并做好交接班。

2、对患者及家属做好安全宣教,让患者或家属了解患者正服用一些会导致跌倒的药物及发生跌倒的危险性,指导呼叫铃的使用并放置适当位置,使用尿壶或提供适当的助行器并放置适当位置,指导患者避免姿势快速转换,高龄或行走不便的患者如下床行走,须有人陪同。

3、为防止患者坠床,对视觉、意识障碍、麻醉未清醒、活动不便、特殊用药、特殊操作期间须制动的患者及儿科患者,提供床栏或约束带,使用情况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4、病区走道标记明显,地面洁净无障碍。易跌倒场所(如浴室、厕所等)应装有安全设施并有明显警示标示。

5、定期检修床单位,除治疗及转运状态下,保证床始终处于最低水平:床的轮子随时保持上锁状态。

6、搬运患者时,需防止平车滑动,就位后拉好护栏。

7、在转运患者时须有工作人员陪同,轮椅不要前倾,必要时使用躯体固定带。进电梯时,工作人员应以后退方式将轮椅转入电梯。平车转运患者须有床栏保护,进电梯方式同轮椅。推轮椅或平车送患者上下坡时,工作人员应站在坡度的低位。

患者坠床与跌倒报告与伤情认定制度

1、医务人员应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认真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坠床与跌倒危险因素,对存在高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制定防范措施,并做好交接班。

2、发现患者坠床与跌倒后,就地处理,先检查患者神志、四肢、躯体、活动度、测血压,如患者神志清,四肢、躯体活动度好,即刻扶起患者,再检查患者是否有外伤,通知医生,请相关科室进一步检查与诊治,并继续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变化。

3、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伤情认定,根据伤情分级进行相关处置。

4、坠床与跌倒伤情分级: 零级:无任何损伤。

一级:擦伤、皮肤小裂伤或裂破,仅需稍微处理。

二级:扭伤、大而深的划破伤、撕裂伤,需缝合、绷带、冰敷等医疗处置。

三级:骨折、意识改变、身心改变,需要医疗处置或会诊。

5、当事人要立即向护士长汇报,按规定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24小时内报护理部。

6、护士长要组织科室工作人员认真讨论,提高认识,不断改进工作。

7、发生患者坠床与跌倒的科室或个人,有意隐瞒不报,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8、护理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监管,定期分析,制定防范措施,并不断完善护理管理制度。

压疮登记报告制度

1.发现皮肤压力伤,无论是院内还是院外带来的,均要及时上报登记。24 小时内通知护理部,由质控员到科室核查。

2.填写皮肤压力伤观察表。

2.1 在“压伤来源”一栏中,科外发生的要填清科室,院外发生要注明。

2.2 在“转归”栏中,要填写出院、转科或死亡,如果转科要填写科名;在“预后栏”中,要填写清楚皮肤状况。

2.3 根据皮肤压力伤危险性评分表及分期,按要求填写。3.积极采取措施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并及时准确记录。4.当患者转科时,请将观察表或记录交由所转科室继续填写。5.当患者出院或死亡后,将此表及时交回护理部。6.如隐瞒不报,一经发现与科室绩效奖挂钩。

7.对可能发生皮肤压力伤的高危患者实行评估,并给予预防措施。

压疮诊疗及护理规范

一、定义:

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损害,如溃烂和坏死。引起压疮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是压力,故目前倾向于将压疮改称为“压力性溃疡或压力性伤口”。

二、好发部位:

压疮多发生于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隆突处,并与卧位有密切的关系。

仰卧位时:好发于枕骨粗隆、肩胛部、肘部、骶尾部及足跟处,尤其好发于骶尾部。

侧卧位时:好发于耳廓、肩峰、肋骨、髋骨、股骨粗隆、膝关节的内外侧及内外踝处。

俯卧位时:好发于面颊、耳廓、肩峰、女性乳房、肋缘突出部、男性生殖器、髂前上棘、膝部和足趾等处。

坐位时:好发于坐骨结节、肩胛骨、足跟等处。

三、诊断:

1.瘀血红润期:瘀血红润期又称为Ⅰ期压疮。受压部位出现暂时性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皮肤表现为红、肿、热、麻木或有触痛,解除压力30min后,皮肤颜色不能恢复正常。2.炎性浸润期:炎性浸润期又称Ⅱ期压疮。如红肿部位继续受压,血液循环得不到改善,静脉回流受阻,局部静脉淤血,表现为局部红肿向外浸润、扩大、变硬;皮肤颜色转紫红色,压之不退色;表皮常有水泡形成,具有疼痛感。

3.溃疡期:溃疡期又称Ⅲ期压疮。根据组织坏死程度又可分为浅度溃疡期和坏死溃疡期(深度溃疡期)。

浅度溃疡期:表皮水泡破溃,可显露出潮湿红润的创面,有黄色渗出液流出;感染后表面有脓液覆盖,致使浅层组织坏死,溃疡形成,疼痛加剧。

坏死溃疡期: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感染向周围严重者可引起脓毒血症或败血症,危及患者生命。

四、治疗原则:局部治疗为主,辅以全身治疗。

1.全身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增加营养和全身抗感染治疗等。2.局部治疗:

(1)瘀血红润期:去除危险因素,避免压疮加重。可采用湿热敷、局部按摩等方法,但按摩力量要轻柔,防止造成新的皮肤损害。对瘀血时间过长难以恢复的患者可以应用凡士林油纱布保护创面。水胶体敷料可作为治疗保护创面,但必须在皮肤充分清洁前提下使用,因为容易造成过于潮湿的环境,导致新的皮肤损害。(2)炎性浸润期:保护皮肤,预防感染,防止感染是本期的关键治疗。a.减少摩擦,防止水泡破裂,促进水泡自行吸收;大水泡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后,消毒局部皮肤,再用无菌敷料包扎。b.创面无感染时,可以单纯应用凡士林油纱布覆盖伤口;在伤口没有过多潮湿或渗出时也可应用水胶体敷料,但须加强观察创面渗出和感染,一旦有过多渗出或感染,应立即停用,防止渗出过多引起的创面加深或感染扩散。

c.创面有感染时,可应用混合有磺胺嘧啶银软膏的凡士林油纱布覆盖创面。应用磺胺嘧啶银时创面会有蛋白样渗出(看似脓性渗出,但没有气味),这时药物和创面作用的结果,是正常反应。

(3)浅度溃疡期:清洁创面,促进愈合。

a.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创面后使用凡士林纱布、金霉素软膏、鞣酸软膏等促进创面愈合、预防感染。

b.在无感染情况下,伤口没有过多潮湿或渗出时可应用水胶体敷料,但须加强观察创面渗出和感染,一旦有过多渗出或感染,应立即停用,防止渗出过多引起的创面加深或感染扩散。C.创面有感染时,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后,应用局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并使用磺胺嘧啶银霜外用。创面应用磺胺嘧啶银时会有蛋白样渗出(看似脓性渗出,但没有气味),这时药物和创面作用的结果,是正常反应。

(4)坏死溃疡期:去除坏死组织,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可用生理盐水或1:2000洗必泰溶液清洗疮面,再用磺胺嘧啶银霜等治疗。对于溃疡较深、引流不畅者,应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再进行换药处理。感染的创面应采集分泌物作细菌及药物敏感试验,根据结果选用药物。一些中药制剂(长皮膏)也可应用于压疮的治疗。对大面积深达骨骼的压疮,应配合医生清除坏死组织,植皮修补缺损组织,以缩短压疮病程,减轻患者痛苦。特别注意不主张应用无抗菌作用溶解坏死组织药物,防止感染加深创面或感染扩散。

五、护理规范:

1、营养指导:良好的营养是创面愈合的重要条件,应给予平衡饮食,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对于营养不良以及长期卧床或病重者,应给予充足的营养,可补充瘦肉类等高蛋白食物;西红柿、茄子、红枣等高维生素膳食;不能进食者在营养师的指导下给予鼻饲,或采用支持疗法。

2、保持正确的体位:增加翻身次数,避免局部过度受压。因疾病所采取的被迫体位,应每半小时至2小时改变体位一次,减轻皮肤受压时间。

3、避免局部皮肤刺激:内衣柔软、透气,保持清洁干燥;床单整洁平整、无皱折、无碎屑;对大小便失禁者、呕吐或出汗多者应及时擦洗干净、更换衣服和床单;使用尿片者,必须保持尿片清洁、干燥,及时更换。

4、规范操作:使用便器时,应选择无破损便器,不要强塞硬拉,必要时在便器边缘垫上软纸或布垫,以防擦伤皮肤;翻身时,动作轻柔,避免擦伤皮肤。正确实施按摩(压疮的预防详见《护理常规》中护理操作规程《褥疮的预防、护理》章节)。

5、遵医嘱实施抗感染治疗,预防败血症。

6、加强心理护理疏导,鼓励患者树立信心,勤翻身。

7、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压疮各期的进展规律、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护理的要点,使之能重视和参与压疮早期的各项护理,积极配合治疗。

压疮的护理规范:

1、营养指导:良好的营养是创面愈合的重要条件,应给予平衡饮食,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对于营养不良以及长期卧床或病重者,应给予充足的营养,可补充瘦肉类等高蛋白食物;西红柿、茄子、红枣等高维生素膳食;不能进食者在营养师的指导下给予鼻饲,或采用支持疗法。

2、保持正确的体位:增加翻身次数,避免局部过度受压。因疾病所采取的被迫体位,应每半小时至2小时改变体位一次,减轻皮肤受压时间。

3、避免局部皮肤刺激:内衣柔软、透气,保持清洁干燥;床单整洁平整、无皱折、无碎屑;对大小便失禁者、呕吐或出汗多者应及时擦洗干净、更换衣服和床单;使用尿片者,必须保持尿片清洁、干燥,及时更换。

4、规范操作:使用便器时,应选择无破损便器,不要强塞硬拉,必要时在便器边缘垫上软纸或布垫,以防擦伤皮肤;翻身时,动作轻柔,避免擦伤皮肤。正确实施按摩(压疮的预防详见《护理常规》中护理操作规程《褥疮的预防、护理》章节)。

5、遵医嘱实施抗感染治疗,预防败血症。

6、加强心理护理疏导,鼓励患者树立信心,勤翻身。

跌倒的预防与安全管理 篇6

广东省人民医院 卢少萍

一、概述

老人跌倒在全球各地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议题。身体上及认知上的退化使老年跌倒的风险越来越高。WHO 指出,六十五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每年跌倒的次数约上升 28% 至 35%,而七十岁及以上老年人则上升约 32% 至 42%,80 岁的更是达到了 50%。文献显示,我国住院老人跌倒的发生率 1 ~ 5%,而在社区达 50% 以上。

(一)跌倒的定义

跌倒是指出现突然发生的、不自主的、非故意的体位改变而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上。包括两类,即从一个平面至另一个平面的跌落和同一平面的跌倒。

(二)跌倒的后果

1.伤害:有 5% ~ 10% 可能会出现骨折或者头部外伤等。

2.卧床、不动:由于跌倒可能会因为害怕再次跌倒而减少活动;或者护理人员因为害怕病人再次跌倒而给予病人约束导致病人卧床时间长,功能下降,变成卧床不动的状态。

3.住院。4.死亡。

(ppt6)图片显示的是发生跌倒导致伤害的图片,跌倒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他们的活动。在 国外,2009 年美国 220 万老年人因跌倒在急诊室接受治疗,超过 581,000 病人住院治疗,100 张床位的养老院每年上报 100 ~ 200 例跌倒; 在我们国家,文献显示跌倒是我国伤害死亡的第四位原因,而在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则为首位,每年有 2000 万老年人至少发生 2500 万次跌倒,直接医疗费用超过 50 亿人民币以上,社会代价约为 160 ~ 180 亿人民币。(ppt8)图表显示的是我们国家和国外关于跌倒的相关方面的区别。

(三)跌倒的原因

跌倒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个人因素、疾病因素、环境因素和药物因素四个方面。

二、老年人与跌倒的相关因素

(一)生理因素 1.肌肉逐渐萎缩; 2.骨质的变化; 3.泌尿系统的改变:特别是老年男性会出现前列腺增生,会有尿频的症状,从而增加了老年人跌倒的几率;

4.步态和平衡功能;

5.视觉、听觉、触觉、前庭及本体感觉,传入中枢神系统的信息直接影响机体的平衡功能。

(二)病理因素

1.精神状态缺失、丧失意识如昏厥或癫痫发作、抑郁严重; 2.神经系统疾病:认知障碍; 3.骨关节疾病、骨质疏松、足部疾病; 4.眼部疾病;

5.贫血、虚弱、脱水、低氧血症、电解质紊乱等。

(三)药物因素

研究发现,是否服药、药物的剂量,以及复方药都可能引起跌倒。很多药物可以影响人的神智、精神、视觉、步态、平衡等方面而引起跌倒。可能引起跌倒的药物包括

1.精神类药物 : 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催眠药、抗惊厥药、安定药; 2.心血管药物:抗高血压药、利尿剂、血管扩张药;

3.其他:降糖药、非甾体类抗炎药、镇痛剂、多巴胺类药物、抗帕金森病药。

(四)环境因素

主要是室内照明不足、床和家具高度不合适、日常用品摆放不当、卫生间无扶拦把手、光滑的室内装潢和地面、步行途中过多的障碍物、不合适的鞋子和助行器,以及独居等,均是老年人容易跌倒的危险因素。

三、预防跌倒的策略

(一)跌倒的评估

跌倒的评估是预防跌倒至关重要的第一步。1.评估的内容

(ppt16)图片显示的是评估的内容。包括步态的评估、平衡的评估、肌力的评估、药物的评估、认知的评估、视力的评估以及自理能力的评估。自理能力的评估又包括约束、心理、足部、失禁和环境的评估。

2.评估的方法 跌倒评估目前用的最广泛的主要是以下三种量表,一个是 STRATIFY 量表,第二个是 Morse 跌倒危险量表,第三个是 Hendrich II 量表。

3.全面的评估

(1)内在因素:包括既往史,年龄,性别,用药,医疗状况,行动和步态,平衡状态,认知能力,心理状态,视力和营养以及足部状况;

(2)外在因素:鞋和衣服,行走辅助工具,环境因素如灯光、地面、路况等;(3)暴露风险:日常活动和锻炼。3.跌倒高危人群的评估

(1)询问病史:了解病人是否存在跌倒的风险,如年龄 >65 岁、听力下降、记忆和认知障碍、夜间视力下降、精力减退或疲劳、精神错乱、外周感觉减退、头晕或眩晕、白内障或青光眼、体位性低血压、尿失禁或频尿 / 急、步态不稳、平衡障碍、中风或帕金森氏病等。

(2)回顾病人的用药史: 麻醉药、镇静催眠药、抗焦虑忧郁药、降压与利尿药、扩血管药、维生素及钙剂等,可影响患者的神志、精神、视觉、步态、平衡、血压等,易引起患者跌倒;三环类抗抑郁药和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精神运动性阻滞剂均可引起老年人意识混乱,也被认为是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危险因素。用药种类越多,发生跌倒的危险性越大。

(3)环境安全的评估:评估卫生保健设施风险因素,能威胁到病人的安全的因素如房间的光线、呼叫器放置位置、床铺过高、座椅过低、走廊有台阶及障碍物等。

(4)功能评估:包括基本日常生活活动,如吃饭、穿衣、洗澡等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

(二)告知

告知患者及照顾者病人跌倒的问题所在、跌倒的危害性以及可防可控的措施,可在病房内张贴防跌倒的措施或者发放资料,并有必要和病人或其家属签署告知同意书。

(三)物 品配备

1.生活用品和呼叫铃:伸手可及; 2.床栏:功能完好;

3.尿壶:置于与病床同一高度; 4.便盆 / 坐厕架 / 厕所:呼叫协助;

5.任何需要下床完成的需要或活动:使用呼叫铃; 6.使用辅助工具:如轮椅、拐杖、坐厕椅等。

(四)人力配备和合理的安排

根据病人的认知、遵医行为适当的安排床位。完全不配合或者是精神有异常的病人需要专人看护,征求病人和家属的意见安排活动的时间。

(五)心理疏导

了解病人的呼叫能否得到及时的解决,了解护士的态度,关注病人的心理动态,对存在问题进行改进并告知护士。

(六)合理用药

尽量减少复方用药 , 及时停药;督促使用步行辅助工具 , 以防跌倒;建议对患者进行药物和跌倒之间关系的健康教育 , 有助于正确用药;睡前床旁放置便器;意识障碍的老年人床前要设床档;患骨关节炎老年人可采取止痛和物理治疗。

(七)骨质疏松的管理

跌倒所致损伤中危害最大的是髋部骨折。适当补充维生素 D、钙剂、晒太阳等,研究发现 , 高危人群中每天摄入钙剂 1000 mg、维生素 D 800 IU 可以减少跌倒的发生。建议绝经期女性必要时应进行激素替代治疗 , 以降低跌倒后的损伤。

(八)视力损害患者的管理

居室照明应充足;尽量不使用浅色家具 , 尤其是玻璃或是镜面玻璃家具;看电视,阅读时间不可过长,避免用眼过度疲劳;外出活动最好在白天进行,指导老年人正确使用助行器;每半年至一年接受一次视听力检查。

(九)直立性低血压的预防

1.起床时的三个半分钟:醒来躺在床上半分钟;慢慢起来在床沿坐半分钟;两条腿下垂床沿等半分钟,然后再站起来走动;

2.老年人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马上就近坐下或搀扶其上床休息,在由卧位转为走位,坐位转为立位时,速度要缓慢。改变体位后先休息 1 ~ 2 分钟;

3.帮助老年人有效控制血压,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十)环境安全

室内家具的高度和摆放位置应合理,移走家中对行走造成障碍的物体,家居环境改造应坚持无障碍观念,保持地面平坦、干燥,厕所铺防滑垫,走道应安装把手,合适的行走辅助工具。室内光线应充足 , 夜间过道、卫生间和厨房以及床头等处安排“局部照明” , 引入智能开关。老年人应穿适合自己脚型、防滑的鞋具和合适的衣服,病房使用矮床,病人放在离护士站近的地方。

(十一)健康宣教 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骨关节和肌肉疾病和视力听力减退的跌倒高危人群 , 应加强健康教育 , 让其了解跌倒的危险因素、后果以及预防措施;建立防跌倒知情同意,提高宣教有效性及病人的依从性。

(十二)关注特 殊高风险人群

预防跌倒中关注特殊的高风险人群非常重要。特殊高风险人群主要包括: 1.双下肢乏力、轮椅、生活部分自理患者; 2.AD :认知障碍,健忘;

3.PK :行走困难,四肢震颤,有幻觉 ;

4.病情特殊状态:如虚弱、发热、疲倦、进食少、脱水等。

四、跌倒后的临床评估

(一)评估的目标 1.了解跌倒的原因; 2.找出可以改变的危险因子; 3.最近一次的跌倒是否导致功能障碍。

(二)评估的方法

1.首先是要区分跌倒是昏倒或非昏倒?在跌倒之前或之后是否有暂时性的意识丧失 ? 2.跌倒的时候是否伴随有症状,如头晕、晕眩、心悸、胸痛、呼吸困难、突发性神经学症状、大小便失禁等。

有文献报道约 10% 的跌倒是因为急性疾病所致,因急性病症导致的感觉障碍或者是肌无力,常见的原因包括有感染、无痛性心肌梗塞、心衰病情加重、代谢性的疾病比如低血糖、高血糖等。

(三)评 估跌倒的相关状况

1.发生跌倒前是否已被评为跌倒高危人群;

2.平时有无陪伴,发生跌倒时有无陪伴,有无使用辅助用具,跌倒时有无使用辅助用具;

3.跌倒的地方: 户外或室内?位置 ? 跌倒的地方可提供搜寻环境的危险因子; 4.跌倒前正做什么:首先尝试探询跌倒的机制为何?是滑倒、拌倒或是无力等; 5.跌倒的时间、跌倒在地上所停留的时间、及跌倒后是否可以自己站起来; 6.跌倒是否造成伤害(1)生理上:如瘀青、骨折、外伤等,也可以协助了解跌倒的原因(2)心理上:如害怕再次跌倒而避免从事某些日常活动

(3)应询问过去的肢体功能,以了解近期的功能或活动力是否有改变,如老人有使用辅助用具,也应了解现时所用的辅助用具是否适宜?

7.跌倒者的体格检查(1)体位性低血压;

(2)生命体征:温度、脉搏、呼吸;(3)视力:视力及视野;

(4)智能评估:如:简易智能评估(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5)神经系统检查:是否有瞻妄(Delirium)、痴呆症(Dementia)、忧郁症(Depression),并给与肌肉骨骼系统检查,评估其关节活动性、关节变形或足部等异常状态;

(6)平衡评估。

五、案例分析

(一)案例 1

男、88 岁、有陪护、扶助能行走。疾病诊断:①右侧额颞部硬膜下血肿;②枕部头皮血肿;③颅底骨折伴脑脊液左耳漏;④顶枕部头皮挫裂伤;⑤双侧顶叶迟发性血肿;⑥高血压病 II 级 高危组;⑦双侧基底节区脑梗塞。

跌倒经过: 患者因在家“跌倒后头痛、出血 9 天”入院。予防跌倒宣教并签订防跌倒知情同意书,住院期间一天中午家属欲请假带病人外出,医生评估病人后未同意。家属独自离开不久,陪护安置病人在床上,上好床栏,私自外出打电话,约 10 分钟后护士听到响声赶到,发现患者跌倒在房间门口,患者头部着地,伴左耳道流血约 10ml,当时患者神志清,呼之能应,报告值班医生,予卧床休息,吸氧,测血压 212/104mmHg,HR95 次 / 分,SPO 2 95%,医嘱给予降压、止血、甘露醇脱水降颅压等对症处理。头颅 CT 检查:左侧额顶颞枕部硬膜下大面积新发出血,并蛛网膜下腔出血,左侧颞枕叶出血,并大脑镰下疝,海马沟回疝,送 ICU 监护。

分析点评: 1.本个案有跌倒史;

2.欲请假外出,对患者情绪关注不足; 3.护、患、陪沟通不足;

4.发生在中午,说明护士人力问题,巡视不够; 5.教育培训不足,护、患、陪意识不强; 6.系统设施不足,病人独自离床无预警系统。

(二)案例 2

女、86 岁、无陪护、能行走。疾病诊断:不安腿综合征

跌倒经过: 因不安腿综合征由 X 科转入,入院评估有跌倒风险,已对病人、家属和陪人做好防跌倒等安全宣教,反复叮嘱病人起床活动时要注意安全,必须有人陪伴,陪人外出时要起床去洗手间一定要按呼叫铃,病人当时表示明白。卧床时予上床拦,在床头挂“防跌倒”警示标记,留有陪人协助生活护理。X 日 6 : 00 护士查房时病人、陪人安睡,6 : 15 护士听到病房有响声,马上奔过去,发现病人跌倒在洗手间(上洗手间时无人陪伴),神智清,头后枕部着地,有一 3cm 线形伤口。即把病人扶到床上并通知医生,安慰病人,按压止血,测 BP155/73mmhg,HR84 次 / 分外科医生会诊后予清创缝合,CT 无颅内出血、无骨折。

分析点评:

1.无陪护,警惕性不够,过程监控不够; 2.护、患沟通不足;

3.发生在早晨 6 点多,护士人力问题; 4.疾病因素:双腿酸软无力;

5.教育培训因素:护士对病人 / 陪人的安全宣教做得不够详细和到位,病人 / 家人对安全防范意识不足,病人性格固执,高估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

(三)案例 3

女、79 岁、有陪护、能行走,二级护理。疾病诊断:肠功能紊乱,老年性痴呆,冠心病,焦虑症,骨质疏松症,高血压病。

跌倒经过: 因“反复腹痛”入院,神志清,四肢活动自如,生活完全自理,二级护理,老年痴呆病史(长期口服安里申)、焦虑症(长期口服阿普唑仑)、骨质疏松症、高血压等病史,入院时及住院其间给予安全宣教,反复叮嘱患者要注意安全,已挂“防跌倒”指示牌,主管医生一起多次建议患者及其家属留陪人均拒绝。X 日晚上 21 : 45 查房时发现患者忘记吃睡前药,协助患者口服睡前的阿普唑仑,劝告患者使用便盘,便盆放床边,减少跌倒的危险,患者拒绝使用,诉改变环境难以排便,因此叮嘱其如睡觉途中要上厕所,应起来后坐一会儿才站起来,站稳了才去上厕所,而且把床栏上起后才离开房间。23 : 40 再次查房查看患者,患者安静入睡。0 : 55 在护士站听到患者在房间呼叫,马上入内查看患者,见患者跌倒在厕所门口,当时神智清,主诉左髋部疼痛剧烈,不能活动,测血 154/70mmhg,脉搏 86 次 / 分,即通知值班医生,检查患者全身情况无发现其他外伤或出血点,双上肢及右下肢活动好,协助搬运患者上床,卧床后予双鼻导管 2L/min 吸氧,做好心理安抚及询问当时情况,患者自诉当时在厕所小便后发现裤子尿湿了,站在厕所门口更换裤子时不慎滑倒在地,右髋关节为着力点。1 : 1:20 通知其家属患者情况,做好解释工作。2 : 00 送患者 X 光检查,X 光示左侧股骨颈粗隆间骨折。

分析点评:

1.无陪护,警惕性不够,过程监控不够; 2.护、患沟通不足;

3.护士人力问题,发生在早晨 6 点多; 4.疾病因素:老年痴呆病史,睡前服安眠药;

5.教育培训因素:护士对病人 / 陪人的安全宣教做得不够详细和到位,病人 / 家人对安全防范意识不足,病人性格固执。

(四)跌倒的特征分析 1.年龄;

2.遵医行为依从性差;

3.过高地估计自己能力,老人自尊心太强不愿麻烦他人; 4.护士人力不足(中午和夜间); 5.病人在病情逐步好转过程中; 6.对跌倒认识不全面或者重视不够; 7.护士过度依赖陪护或家属。

晚间跌倒发生时间多在凌晨 1 点到清晨 7 点,与老年人习惯在此段时间起床饮水、如厕、活动较多有关。说明晚间是患者跌倒的高发时段,提示值班护士应增加巡视、多关注患者,及时提供帮助。

(五)跌倒后的处理

1.病情观察,协助医生进行全身检查,确定有无损伤,确定损伤的类型和程度; 2.针对损伤的程度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3.安慰、疏导老人对跌倒产生的恐惧感,鼓励老人早期活动,防止“卧床休息综合症征”的发生;

4.持续质量改进。

六、预防跌倒安全管理 建立跌倒事件的专项管理制度,如预防跌倒的安全管理制度等;对跌倒的风险进行评估及筛查,对筛查出来的结果和患者的跌倒风险因素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加强护患的培训和环境因素的管理,发生跌倒之后及时上报和监测评价。如(ppt54-56)图片显示的分别是预防跌倒的宣传栏、预防跌倒的安全管理制度和预防跌倒的护理指引。

(一)预防跌倒的个性化管理

预防跌倒需要一个个性化的管理,对跌倒风险高的患者纳入跌倒防范管理的范畴,列入交班事项;对平衡和移动受限的病人进行监督、专职人员指导,进行平衡功能锻炼,步态训练。

(二)对护患双方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培训

1.护士培训:重点应在引起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护理因素、疾病因素、个人因素认识及风险管理方面全面加强指导。护士是防范跌倒最重要的环节,加强护士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责任感,使她们充分认识到引起患者跌倒的实质性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加倍防范措施。

2.患者 / 家属 / 陪护培训:患者 / 家属 / 陪护在预防跌倒起积极作用,加强他们的教育培训,纠正他们认为跌倒防不胜防的错误观念使他们对跌倒有充分的认识和基本护理知识和技能主动配合医疗护理工作,对防范策略的开展有很重要的意义。

(ppt59、60)图片显示的是防跌倒具体实施。

(三)环境因素的管理

环境设施不完善与老年人自身因素共同作用增加了跌倒发生的危险。而环境因素是较容易通过各种改善、维护等措施而得到控制的部分,因此,重视环境和设施维护,对减少跌倒的发生很有必要。

跌倒的评估是一项连续性的工作,贯穿于患者住院的始终,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随时评估患者的危险因素,及时采取防范措施。管理者需更新管理理念,打破常规思维模式,改变以往发生跌倒时总是考虑患者、陪护、护士个人的过失而治标不治本的管理理念,从系统方面分析根本原因,寻找改善的契机,通过建立并实施患者预防跌倒安全管理模式,加强环节监控管理,保证各项预防措施落实到位,能有效地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率。

七、总结

跌倒风险管理制度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中山市某三级甲等中医院康复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开放床位150张,每年收治中风病人逾3000例。为了促进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及跌到风险控制,我们于2014年成立专项检查评估小组,运用追踪方法学原理和步骤,调查分析康复护理执行情况,分析影响护理措施和护理质量的因素,制定改进措施。恢复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0例,其中男34例,女6例,年龄60~90岁,平均69.48±4.37岁;病程14~42天,平均27.80±6.92天;住院时间7~30天,平均16.44±6.79天。

1.2 纳入标准

具备基本听、说能力,Barthel指数≥70分;意识清晰,无精神病史,身体其他疾患对跌倒风险无明显影响;自愿参加研究。

1.3 方法

1.3.1 成立追踪检查小组

由病区护士长担任组长,病区副护士长、护理二线共同组成检查小组,组织学习追踪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原则,以“患者”角度实施追踪检查改善认知护理措施及防范跌到风险的情况。

1.3.2 个体追踪步骤

选择脑卒中恢复期老年患者,按照康复护理原则以及追踪方法学的要求,追踪检查以下项目内容:①责任人明确情况。责任护士有无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及跌倒风险评估,跟踪评价病人跌倒防范措施实施效果,了解病人的依从性,当病人发生病情变化时有无再次进行评价;②认知康复护理。有无针对患者认知功能,如定向、知觉、视运动组织、思维运作、注意等某方面的损害,指导患者进行认知训练,训练的护理操作质量评价;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有无根据患者认知能力的不同,制定个体化康复护理;④情志护理:有无应用语言疏导法、移情易志法、五行相胜法等进行心理护理;⑤其他护理措施:有无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脑卒中的基础知识、康复知识、合理用药、饮食指导、生活作息、预防并发症等健康知识教育。有无注意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病房环境等。追踪者访问患者入院-治疗全过程-出院-家庭康复随访整个过程的感受及建议,并评价护理服务流程。

1.3.2 每月召开追踪检查小组会议

每月召开追踪检查小组会议,讨论、分析追踪方法学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和修正。

1.3.3 系统追踪

追踪检查护理质量小组收集个体追踪的信息,评价各个护理单元的表现,特别是相关护理单元环节的交接与沟通协调,发现交接环节中的潜在漏洞,包括:各项制度执行、流程实施;病区是否建立了相关护理流程和护理指引;是否建立对改善认知功能护理措施、跌倒风险评估进行培训和考核制度;与医生在医嘱执行方面的沟通与合作等内容,并进一步讨论、分析需要改进的措施。

1.3.4 制定并实施改进方案

追踪检查小组根据个案追踪和系统追踪的结果,进行讨论、分析,提出各项改进方案并加以落实。

1.4 观察指标

根据计划的进度及目标,安排追踪检查小组进行专项督查,调查我科实施追踪检查前(2014年7~9月)和实施追踪检查后(2015年10~12月)脑卒中患者认知改善情况和跌到风险评估情况。采用自身对照,分别于患者首次入院时及距首次入院3~4个月复诊时评价M oCA得分及跌倒风险。

1.4.1 认知评估

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中文版。MoCA用于筛选轻度认知功能异常,包括视空间/执行功能、命名、注意力、语言、抽象能力、延迟回忆、定向力7个维度,总分30分,得分≥25分为正常。中文版MoCA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和重测信度,Cronbach’sα=0.818,各项目得分与总分相关系数为0.5~0.9[2]。

1.4.2 跌倒风险测试

采用Faster counting while walking测试方法[4],测试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步行试验:受试者以自我选择速度步行10m,同时从50倒数,记录倒数数值,并用计时器记录时间;第二部分静坐试验:患者坐在椅子上,从50倒数,倒数时间等于其步行试验时间,记录倒数数值。计数评分=步行结束倒数值-坐时倒数值。计数评分>0为高危风险组,计数评分≤0为低危风险组。

1.5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自身前后对照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f)和率值或构成比(P)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Pearson x2检验,四格表资料改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均由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2.1 认知功能比较

40例患者在实施追踪检查的康复护理前MoCA得分为17.33±2.12,在实施后得分为21.11±2.76,患者3个月后复诊时的MoCA得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跌倒低风险患者例数比较

40例患者在实施追踪检查的康复护理前跌倒低风险患者为27例,实施后15例,跌倒低风险患者百分比从入院时的37.50%提高到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护理满意度比较

在实施追踪检查的康复护理前对护理完全满意患者有34例,实施后有40例,对护理满意度也从实施前的85%提高到实施后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现有研究显示,卒中人群的跌倒风险高于非卒中成年人。通过以双任务执行功能为理论基础的跌倒风险测试,将计数评分>0的患者分为跌倒高危风险组,计数评分≤0为跌倒低危风险组。国外研究显示,此测试对于老年十年跌倒风险评估具有良好的预测力[4]。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证实了跌倒高危风险组患者在部分认知维度有缺陷、认知功能受损,认知功能对恢复期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跌倒风险具有预测作用(OR=0.608,P<0.01),随着认知评分的降低,跌倒风险将不断升高[2]。因此为识别跌倒高风险患者,并进一步探索改善认知护理干预措施降低跌到风险提供了理论依据。我们通过运用追踪方法学原理和方法,比较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前和实施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跌倒风险,实施后均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追踪方法学有利于护理人员对各项流程、标准的落实执行,同时通过上级护理人员与一线的现场互动、交流,查看患者护理效果,及时评价护理质量情况,保证了护理措施的规范、完整实施。因为追踪方法学的优势在于:重在过程管理,通过访查病人就医过程,完成查证工作制度的执行及护理措施的规范落实;强调现场查看,观察护理人员对制度、规范的执行情况,各项操作质量与标准的差距,可发现现存问题及可能存在的风险。追踪检查小组通过组织相关人员讨论、分析、整改,再追踪检查,分析护理流程或系统中可能导致失误的危险因素,使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得到巩固和提高,也促进了各项临床护理措施的规范执行,从而保证了护理质量,达到了各项护理措施的治疗目的。

以病人的角度来评价护理质量是最为直接和真实的有效方法[5],而追踪方法学正是最能够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评价方法。我们的研究显示,追踪方法学实施后较实施前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从实施前的85%提高到实施后的100%(P<0.05)。究其原因,一方面,追踪方法学通过对护理质量的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各项护理措施的质量,从而保证治疗、护理措施的效果,对于病情改善、恢复有实质上的帮助。通过追踪检查改善认知功能的护理措施,保证了各项护理措施的规范执行,使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有了显著提高,从而降低了跌到风险。国内也有田杏音等[6]的研究表明,运用追踪方法学于神经外科卧床患者便秘管理中,实施后较实施前患者便秘发生率降低了32%。体现了追踪方法学对于护理措施的实行质量和执行效果的重要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追踪过程强调“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关注患者与家属的感受,体现了护理工作中的人本精神和个体化理念,使得患者心理取得较大满足感,能够直接影响患者情志、提高满意度。

国内目前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多偏重于管理具体操作,忽略了体现整体护理的项目,也忽略了患者的多种心理生理需求[7]。追踪方法学更加注重系统流程的改进以及细节标准的管理,检查方法多元化,同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从个体患者到整个就医流程、再至制度规范的建立完善,都能够切实发现问题并予解决。我们运用追踪方法学将传统质量控制环节的分散项目检查进行整合串联,从规章制度、培训、执行、检查、分析反馈、整改、再评价等多方面发现问题并持续改进,更具针对性的完成了护理人员针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护理操作的各项培训,完善了患者出院后宣教、随访、康复治疗依从性等执行的规章制度,满足了医、护、患各方面的需求,改造了整个护理流程[8]。因此,运用追踪方法学能够建立护理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保证护理质量和患者利益。

通过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认知康复护理执行过程中引入追踪方法学,收到了良好效果。追踪方法学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康复护理效果,从而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认知功能,降低跌到风险,也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追踪方法学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跌倒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追踪检查小组,运用个体追踪和系统追踪的方法,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改善认知及跌倒风险控制护理全过程进行追踪检查,制定并实施持续改进方案并比较前后患者认知状况、跌倒风险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追踪方法学实施下的康复护理后,患者认知MoCA评分、跌倒风险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结论:追踪方法学实施下的康复护理能够有效促进中风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及跌倒风险控制,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追踪方法学,中风,跌倒,护理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郑华光,鞠奕,沈东超,等.老年人意外伤害的首要病因-跌倒的评价和预防[J].中国卒中杂志,2013,8(12):1003-1008.

[2]董丽娟,郭小妹,陈新兰.认知功能对恢复期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跌倒风险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4,21(11):46-49.

[3]张幸国,刘庭芳,杨泉森,等.追踪方法学在医院评价及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27(9):691-694.

[4]Beauchet O,Dubost V,Allali G,et al.Faster Counting While Walking'As a Predictor of Falls in Older Adults[J].Age Ageing,2007,36(4):418-423.

[5]尹洁,杨晓红,徐建萍,等.追踪方法学在危重病人护理质量检查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4):403-405.

[6]田杏音,张积慧,杨富英,等.追踪方法学在神经外科卧床病人便秘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10):3674-3676.

[7]陈赟,郭欣,田梅梅,等.医院护理质量关键指标筛选及评价的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3):329-332.

用保险制度扶起跌倒老人 篇8

人们很快就将这一保险,与近年来屡屡发生的老人跌倒、路人不敢扶等新闻事件联系在一起。自2007年南京彭宇案之后集中爆发的一系列老人“讹人”事件,有深层的社会原因,包括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长期的医疗保障欠账、公众对司法的不信任,等等。问题不能指望通过老人意外保险解决,更无须将保险的经济救济与公民救人的善心对立起来。金钱不能打捞社会的良知,但一个更有保障的社会能杜绝很多的“恶”。

“讹人”固然有违道德,也应受法律惩罚,但从社会治理的角度看,如果能通过保险分摊个体医疗风险,避免老无所依的窘境,就可能避免很多的“恶”。

这次北京推出老年人意外保险,虽是按商业保险模式运作,但有明显的普惠公益性质,政府也做了兜底保障。事实证明,保险制度能有效降低整个社会的紧张气氛。比如前些年,许多汽车都不上保险,发生事故后,双方车主常常用打架来“协商”赔付,而保险普及之后,再遇事故,大家都会心平气和地等待交警处理、保险公司“买单”。如果,老人意外伤害保险普及,各方或许都会少了不少后顾之忧,而老人跌伤后,也不用担心给家庭造成负担,“讹人”的新闻自然会大大减少。

上一篇:《侧耳倾听》观后感心得体会下一篇:五年级珍珠鸟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