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设计方案

2024-09-16

化学教学设计方案(通用9篇)

化学教学设计方案 篇1

化学教学设计方案

知识目标:

1.掌握卤族元素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2.了解卤化银的性质、用途及碘与人体健康等知识

3.掌握卤离子的检验及其干扰离子的排除

能力目标:

1.通过对卤素与氯气性质的比较,初步形成元素族的概念。

2.了解卤素性质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半径的增大而递变的规律。

3.提高对同族元素性质进行类比和递变的推理、判断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认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重点和难点:

卤素单质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卤素单质化学性质的规律性及特殊性。教学方法:

1.卤素的物理性质运用比较的方法

2.注意化学性质和原子结构相互联系。

学习方法:

阅读,质疑,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引入

前几天我们学习了碱金属,通过对钠的重点学习,利用由个别到一般的科学方法认识了碱金属性质的递变。今天我们再次利用这种学习方法,来学习卤素的性质。板书

第二节 卤族元素

讲解

这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ⅶa族。包括氟(f)、氯(cl)、溴(br)、碘(i)、砹(at)。简称卤素。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密切相关,那我们先来画出他们各自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副板书

讲解

砹是一种放射性元素,我们就不予考虑了,观察f cl br i这四种元素的结构,谁发现了他们之间的特点?

板书:一 原子结构的特点

卤素原子结构的相同点是原子的最外层都有7个电子。

卤素原子结构的不同点是核电荷数不同,电子层数不同,(相应的它们的半径也是依次增大的)原子半径不同。

讲述

卤族元素是典型的非金属,它们获取一个电子以达到稳定的电子结构,所以化学性质很活泼。单质可有人工制的。卤族元素的单质都是双原子分子,它们的物理性质的改变都是很有规律的。同学们主要掌握它们的颜色,状态,以及熔沸点的变化趋势,下面我们简单的学习和记忆这些内容。

板书

二 物理性质

f2 cl2 br2 i2

状态 气 气 液 固 气体 液体 固体

颜色 淡黄 黄绿 红棕 紫黑 逐渐加深

溶性 反应 1:2 较小 较小 逐渐升高

毒性 极毒 剧毒 有毒 低毒

挥发性强 易升华

讲述

卤素熔沸点的递变规律告诉我们组成结构相似的物质,随分子量的增大 熔沸点升高。

液态的非金属单质只有溴,由于它易挥发,而且有毒,所以溴单质需加水封存。3 从图中看出溴和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但它们都比较容易溶解在汽油,苯,ccl4 等有机溶剂中。

副板书

br

i在不同溶剂中形成溶液的颜色变化

学习了卤素的物理性质之后 接下来我们学习这些单质的化学性质。

(1)形成无氧酸。

h?

h?

h?

2hi

(2)板书 三 化学性质 相似性和递变性 一定条件下均可与氢气反应生成相应卤化氢,卤化氢均能溶于水,(g)+f?(g)= 2hf(g)暗处即可化和并发生爆炸 稳定 弱酸(g)+cl?(g)=(点燃或光照)2hcl(g)剧烈 稳定 强酸(g)+br?(g)=(500摄氏度加热)2hbr(g)较稳定 强酸(g)+i?(g)=(持续加热)2hi(g)(可逆反应).不稳定 强酸(g)=(加热)h?(g)+i?(g)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氢卤酸和次卤酸(f除外)h?

2f?(g)+2h2o(l)=4hf(aq)+o?(g)

(3)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x?(g)+h2o(l)=hx(aq)+hxo(aq)x=表示cl br i

讲述

实验可以证明氯可以把溴和碘从溴化物和碘化物中置换出来,溴可把碘从碘化物中置换出来,用方程式表示为:

cl2 + 2br- = 2cl- + br2 氧化性:cl2 > br2 还原性: br- > cl-

cl2 + 2i- = 2cl- + i2 氧化性:cl2 > i2 还原性: i- > cl-

br2 + 2i- = 2br- + i2 氧化性:br2 > i2 还原性: i- > br-

讲述

之所以卤素元素有这些相似性是由于它们最外层电子层上有相同的电子数,而他们不同的核电荷数和原子半径又决定了他们之间的差异性。

板书

2.相异性

(1)与氢气化合能力 由强到弱 卤化氢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hcl>hf.cl-<br-<i-

蓝的特性。板书

3.(2)卤化氢的稳定性hf>hcl>hbr>hi, 卤化氢的酸性hi>hbr>(3)单质氧化性f2> cl2> br2> i2 阴离子还原性f-<(4)氟是氧化性最强的元素只能呈-1价。讲述 碘除了具有卤素的一般性质外,还有一种化学特性,就是碘于淀粉变碘与淀粉变蓝

提问:为什么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还有什么物质可以使之变蓝? 讲述

卤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可以与很多单质和化合物发生反应,所以含卤化合物的种类非常多,今天我们简单介绍几种日常生活和人体健康有关的卤化银和含碘化合物。板书

四.含碘化合物

1.卤化银

讲述

agf是白色物质agcl agbr agi都是沉淀,且都有感光性,也就是见光容易分解。今天我们要重点学习利用卤化银颜色的差别来检验卤离子的存在,大家一定要牢记下面这几个方程式。

板书

氯离子:得白色沉淀 ag+(aq)+ cl-(aq)——→agcl(s)

溴离子:得淡黄色沉淀 ag+(aq)+ br-(aq)——→agbr(s)

碘离子:得黄色沉淀 ag+(aq)+ i-(aq)——→agi(s)

检验卤离子的方法:

(1)使硝酸银与卤化物反应,再加入稀硝酸,根据颜色判断。

同,加入少量有

2.上课之前交。(2)利用卤离子的不同还原性和卤素单质在不同容剂中溶解度的不机溶剂可以检验。碘与人体健康及预防碘缺乏病作为课后作业,写一篇小文章,下次

化学教学设计方案 篇2

作业作为常规教学的重要环节,既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又是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完整的作业过程包括作业布置、作业批改和作用讲评。如何进行初中化学作用的布置、批改和讲评,如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作业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十分重要。

新课程理念下,多元化的作业除了要落实和巩固知识目标外,更需要落实: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科学素养目标等,最终达到学会学习的目标。这些目标的落实和实现,光凭借课堂教学的精心设计是不够的,还需要课外进一步落实。课外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的补充,有它独特的功能。通过作业,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二、化学作业设计的原则

1. 因材施教的原则。

即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可以分成不同内容、不同标准、不同模式和不同分量的作业,也可以把同样内容、同样标准、同样模式、同样分量的作业分成有一定难度梯度的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不同层次的作业。

2. 培养兴趣的人文化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有兴趣,才能爱学、学好化学。

3. 学以致用的原则。

让学生所学习的知识能在实际生活中得以应用,这样才可让学生觉得学习化学有用,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化学作业设计的基本要求

1. 作业应体现分层性。

我们应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对于学习能力强、态度认真、知识掌握较快的学生可减少单纯知识型的作业,布置一些应用型或探究型的作业。对于学习态度不够认真、知识掌握不够牢固的学生,则布置一些基础型、知识型的作业,以达到巩固复习的目的。

2. 作业设计的形式应体现多样性。

教师在选题目时应精选一些以科学、技术和社会为背景资料的题目,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化学的应用性,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要学好化学一定要关注生活。或选择具有较大开放度的开放性题目,培养学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提出合理的方案。在内容多样化的同时,数量和表达方式也要多样化。

(1)“自选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能力强弱,以及对教材重、难点的把握,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内容可多可少,可自行设计也可广泛参考。

(2)“质疑袋”、“我的疑问”。让学生把自己的疑问通过作业传递给老师。任何方面的疑问都可以提,可以是关于课堂、当前所学单元的疑问,也可以是本学科的其他内容。

(3)“与老师对话”。鼓励学生大胆地与老师对话,说出自己最想对老师说的话。与老师的对话中,学生似乎有所顾忌,询问的大多只是关于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根据以上情况,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和训练。

3. 作业的内容应体现趣味性。

作业设计应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联系实际并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

4. 作业的内容应体现复习性。

在学新内容时,为了巩固旧知识,布置作业时选择数量少且比较好的前几章的练习题,让学生每天花一定的时间练习,逐渐积累。或者每隔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温习纠错本上曾经做错的题目。这样不仅学习了新知识,而且巩固了旧知识,一举两得。

四、化学作业设计的内容

1. 阅读作业。

教材提供了较多的“阅读材料”和选学内容,这些内容不仅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的内容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2. 口头表达作业。

主要是识记内容的复述。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某一概念、原理、实验现象。学生在完成这种作业时,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语言组织,能培养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实践作业。

以教材上的“研究性学习课题”为主,例如,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收集有关空气污染、温室效应的资料等。

4. 家庭小实验。

家庭小实验密切了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开展家庭小实验有助于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联系起来,扩充学校教育资源,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勇于创新的能力。

五、化学作业的检查与评价

1. 书面作业采用多种批阅方式。

(1)随堂批阅;(2)精批细改;(3)当面批阅;(4)自我批阅;(5)分组批阅;(6)集体批阅。

以上几种书面作业的批阅方式,教师可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使用。这些批阅方式的改革能够大大提高作业的批阅效率,起到作业应有的作用。

2. 口头作业可当堂做出评价,表现好的给予表扬,基础差的给予提示,并以鼓励为主。

3. 阅读作业可与实践作业相结合,在课堂上提问,学生可各抒己见,并把学生的成果汇总,如有可能可在校刊上发表。也可采用辩论赛的形式,如辩论“化工厂的功与过”、“塑料的利与弊”。

4. 探究作业可根据具体情况在班里或学校里举办小型展览,让学生来评价,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在作业的批改环节中要尽量使学生得到及时和明确的反馈,反馈越及时,学习效果越好。不仅要评价结论,而且要注重对作业过程的评价。

六、化学作业的评语书写

1. 书写作业评语应遵循针对性原则、情感性原则、适度性原则。

2. 书写作业评语的形式:(1)提醒式评语;(2)启发式评语;(3)指导式评语;(4)鼓励式评语;(5)表扬式评语。

在学生作业中写评语,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是对化学新课程改革的一种实践。它能够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便于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高中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 篇3

关键词:科学性;安全性;可行性;简约性;经济性;绿色化学

一、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一)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在设计实验前一定要有足够充分的理论依据,每一个装置、每一个步骤都要有足够的理论支持,使我们的实验设计具有科学性。

2.安全性:实验设计要避免危险性实验,设计时要考虑到实验的安全系数,避免使用危险性较大的装置和有毒的药品。如不可避免涉及到有毒药品时,要提前考虑到保护人身安全的方案。

3.可行性:设计实验时,要从现有设备、药品的基础上着手设计,保证实验的可行性。

4.简约性:实验方案应遵循简约的原则,装置尽量简单。同时,实验中使用的药品要尽量使用经济实用的药品。在使用过程中要提前做好精确的药量计算,保证药品不浪费。同时也保证实验效果。

5.经济性:设计实验时,要充分考虑器材、药品的价格,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选用经济实惠的药品和器材。

(二)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内容

化学实验设计前一定要充分了解与实验相关的基本内容,提高设计实验的准确性及设计效率。实验方案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实验名称,保证别人看到名称能够大概了解实验内容。

2.实验现象,即实验过程中要验证的内容,也就是我们的实验目的。

3.在实验过程中涉及到的基本原理,包括反应原理、装置原理等。

4.实验中运用到的具体器材、药品等。

5.实验过程中,实验装置的具体安排,药品的添加以及其他具体的操作步骤。

6.对实验中容易出现错误或安全隐患的地方加以标注警示。

7.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现象出现时间以及实验的最终结果。

8.实验完成后对实验的总结反思。

(三)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注意事项

1.药品和仪器是需要补充还是在限定范围内选择。若药品和仪器只部分给出,则应作出必要的补充,若限制范围,则应进行筛选和淘汰。

2.条件有无特殊要求。如采用最简单或最合理的实验步骤,这些要求对我们考虑反应原理、选择药品和装置、确定操作步骤都作了限定,必须高度重视。

3.实验过程中的隐蔽性操作。如某些必要的干燥、除杂、冷凝等,这些都是实验中必不可少的,但容易被忽略。

4.仪器、药品的描述。有些题目要求指出药品的名称,一定要指出试剂的全称,如:硫酸铜粉末、澄清石灰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浓硫酸、饱和NaHCO3溶液、NaOH溶液等。此外也应该注意某些仪器的规格。

5.会画简单的实验装置图。考纲要求能够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有时要求绘制实物图,有时则按要求画出简笔画。

6.其他注意事项。如冷凝回流的问题;冷却问题;防止倒吸问题;具有特殊作用的实验改进装置,如为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能顺利流出,用橡皮管连通装置;为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可在发生装置中的漏斗末端套一支小试管等。

二、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化学实验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就是方案的自我评价。我们要从实验的实际操作情况入手,评价实验的严密性、科学性、环保性、安全性等几个方面。

(一)全面分析实验设计的可行性

实验设计的可行性是实验能否正常开展的前提也是对实验设计评价的开始。对于实验的可行性评价,应注重从以下几点着手。

1.实验设计是否有足够的理论支持,是否遵循实验要求,能否有效得到实验结果。

2.实验设计的操作过程是否安全可控,是否合理。

3.实验步骤是否简洁方便,是否可以用最少的步骤得到明显的实验效果。

4.实验设计是否涉及安全问题,如有涉及,有没有合理有效的防范措施。

(二)从“绿色化学”视角对实验方案做出评价

“绿色化学”要求设计安全的、对环境友好的合成路线,降低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据此,对化学实验过程或方案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1.反应原料是否易得、安全、无毒。

2.反应速率是否较快。

3.原料利用率以及合成物质的产率是否较高。

4.合成过程中是否造成环境污染。

(三)化学实验的评价要符合高考理综考试的要求

理综实验试题的设计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把问题编制在特定的材料之中,如何提高得分率是每个考生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在做好实验知识复习准备之后,还需要有针对性地做一些练习题,练习要以学科内综合为主,适度进行跨学科综合训练,有利于我们形成解题新思路、新角度、新视点和新方法。具体要做到以下。

1.认真读题审题,读懂材料在说什么,从中提取有效信息;读清设问在问什么,搞清设问的特殊指向性,即从什么角度,运用什么知识,切忌没读清题意就盲目作答,那只会离题太远,影响得分。

2.联系教材,回扣教材,针对问题,反馈教材、发散思维,找准切入知识的角度,一般会涉及多个角度,把这些知识点罗列出来,然后,联系材料概括作答。

3.精心组织答案,一目了然,答案要序号化、步骤化、要点化,并且字迹要整洁,语言要流畅,这些都是影响得分的因素,都值得注意和参考。

理综中对实验的要求是必须紧紧抓住课本,突出重点和主干,又不放过任何一处细小的知识点,还要掌握每一个实验知识点,每一节与其他章节的联系,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网络,提升自己宏观驾驭实验的能力。

三、结语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我们每一名化学教师都应做好实验设计以保证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自己设计实验。实验方案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从教学内容出发,充分分析教学涉及到的知识点,保证实验的切题性,并选用最能体现教学内容的实验原理。

2.确定好实验原理后,选用经济实惠的药品和能够使实验效果最明显的显示出来的实验装置。

3.实验设计好后,要反复验证实验的有效性,现象是否能够呈现,原理运用是否正确,进一步完善实验。要针对实验中的装置、药品与实验中涉及到的实验原理反复验证,保证实验能够顺利进行。对实验中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要反复思考。

参考文献:

1.张芳贤,《新课标下中学化学课堂教学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2008.1

2.仇传银,《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评价》,《科技创新导报》,2007.1

实验中学化学教学评价方案 篇4

一、设计思路

1、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确定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强调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鼓励探究与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注重考察体现新课程课堂教学特征的基本要素

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很多,确定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既要着眼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又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体现新课程理念中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以利于在评价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诊断和正确的导向。

3、注重评教与评学相结合

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实现具体发展目标的过程。“评教”,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这样才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评学”,建立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以具体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评价要以评学为重点,以此来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

4、体现科学性评价原则

课堂教学具有丰富的内涵,学生、教师、教学条件的实施状况等诸方面对课堂教学的影想不可低估。确定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既要体现课堂教学的一般特征,又要为课堂教学留有可变通的余地。提倡创新,鼓励个性化教学。

5、体现可操作性

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要符合当前课堂教学的实际,评价标准是期待实现的目标,但又必须是目前条件下能够达到的,以利于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评价要点必须是可观察、可感受、可测量的,便于评价者进行判断;评价办法要注重质性评价和综合判断,力求简单、易于操作。

二、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本方案中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共设置6个主评价项目(见表1)。

“评价项目”,从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要素出发,设置项目。

“评价要点”,列出了对各个项目进行评价的主要内容。

“对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采用描述性语言对评价要点中具有典型性的特征进行列举和描述。

“评课等级和评语”,是评价者依据评价标准,评定等级,再写出评语。

“评价等级”,是根据特征描述,对课与评价要点是否符合所作的判断。

授课人姓名:班级:课题名称:

评价项目

评价要求

评价等级

教学目标

符合课程标准,围绕教材,利用开发课程资源,结合学生实际,叙写具体明确可达成的可测、可评的课堂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

为教学目标达成,设计教学方案,使之适合于学生经验,兴趣、认知和其他能力发展的现状与需求,师生共同创设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讨论、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利用信息技术教育和课程资源,实施有效的教学行为。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

行为

语言、文字、声像、动作等呈现行为;讨论、质疑、探究等对话交流行为;阅读、练习、答疑等指导行为。

辅助教学行为

创设课堂教学环境和气氛,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开展有效的师生、生生参与,积极互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

课堂管理行为

课堂规则,行为管理,课堂管理模式,课堂进度与时间的调控,课堂突发现象的处置。

学生反馈

师生参与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学生学到什么,学会什么,会学什么,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张扬和提升。

教学特色

在教学过程的某个环节或全过程中,创设教学环境,组织教学,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引进新课、复习课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质疑、解惑、巩固双基、启迪思维、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编拟和精选习题等方面独具创新的教学艺术特色。

教学效果

大多数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及其达到目标的程度。

学生、家长评价

通过参与、体验和感受以及期待达到的目标对课堂教学评价。

教师自评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回顾,反思和总结,肯定成线,找出差距,明确努力方向,实事求是自我评价。

评价人:

对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

1、教学目标

⑴符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的程度。

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相适应,关注学生的差异。

⑵可操作的程度: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知识点落实到位。

2、学习条件

⑶学习环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⑷学习资源的处理: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处理科学,学习活动所需要的相关材料充足,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化学实验利用与授课过程有机结合。

3、学习指导与教学调控

⑸学习指导的范围和有效程度:为大多数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根据学习方式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及时采用积极、多样的评价方式,教师的语言准确,有激励性和启发性

⑹教学过程调控的有效程度:能够根据反馈信息对教学进程、难度进行适当调整,合理处理临时出现的各种情况

4、学生活动

⑺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对问题情景关注,参与活动积极主动

⑻学生参与活动的广度: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人数较多,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方式多样,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时间适度

⑼学生参与活动的深度: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或能发表个人见解,能按要求正确操作,能够倾听、协作、分享

5、课堂气氛

⑽课堂气氛的宽松度:学生的人格受到尊重,学生的讨论和回答问题得到鼓励,学生的质疑问难得到鼓励,学习进程张弛有度

⑾课堂气氛的融洽度:课堂气氛活跃、有序,师生、生生交流平等、积极

6、教学效果

⑿目标的达成度:基本实现教学目标,多数学生能完成学习任务,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⒀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有些学生能灵活解决教学任务中的问题。

⒁师生的精神状态:教师情绪饱满、热情,学生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愉悦,学生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三、评价表的操作使用说明

制定本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的目的,是为任课教师、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学研究人员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提供基本依据。本评价方案主要适用于对日常教学的形成性评价,评价对象是一节课。

1、等级评定办法

本评价方案采用模糊评价的方法,评价等级共分为A、B、C、D四级,为了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突出表现,等级评定办法由基本等级评定办法和学科特色表现升级办法两个部分组成。

一人评课可以根据听课实况,按等级评定办法给出恰当的等级;多人评课,则采用多数定等法,即以多数评价者确定的等级为结果,或者通过集体讨论和评议确定等级。

⑴基本等级评定办法。

A等:符合评价指标项程度达到80%以上;B等:符合程度70~80%;C等:符合程度60~70%;D等:60%指标符合程度不高,此项为不合格评价。

⑵学科特色表现升级办法。

充分体现化学实验教学,实验处理对课堂教学知识点的落实起到了充分的作用,学生实验操作规范,效果明显,教师指导得当,分析具有说服力。

2、使用程序

⑴评课前,评课人认真阅读评价方案,熟悉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

⑵评课前,评课人一般要对被评教师的教案进行分析,并根据需要拟订检测试卷或调查问卷。

⑶评课人在评课过程中,根据评价要点作好听课记录。

⑷被评教师根据评价指标自我评价,并就教学条件、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方面作简要说明。

应用化学专业求职方案设计 篇5

贵公司领导:

你好!

我是来应聘贵公司质检一职的。质检员是检查产品质量的,我相信一个好的质检员能给公司带来更多的利益,减少不必要的质量问题。

我大学毕业于孝感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专业是化学(应用化学方向),我们这个专业的专业课程是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而对于质检员一职,这四门课程是必不可少的,而我有信心我的专业知识是深厚的,有能力胜任这一职位。我在这四门课程尤其是对分析化学兴趣最浓,我认为分析化学是其他所有的基础,如若没有好的分析能力,在其他方面是不能做出好的成绩的。而且我这四门课程中分析化学是学的最好的,因此我相信我有能力而且能够做的很好,将会成为一名好的质检员。

可能公司都需要有经验的质检员,但每一个有经验的质检员都是从无做起的,因此我相信只要给我机会我能够成为一名好的质检员,在工作中我会向有经验的老员工学习,学习他们的经验,学习他们的方法来提高自己的能力,是自己成为一名对公司有用的质检员,为公司争取更多的利益。

面试设计

1.你为什么要来我们公司?

首先是我对贵公司的喜爱啊,当然贵公司招聘的职位正 与我所学的专业接近,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一职位一直是我所想从事的工作,所以我认为我能在贵公司能有个好的发展,而且能为贵公司赢得更多的利益。

2.你是怎样看待质检员一职的?

我认为质检员对一个化工类的公司是非常重要的,如若没有质检员的质量检查保障,那么公司的产品的质量就会大大折扣。在我看来,质检员 对进厂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的检验,合格后才能生产。本厂生产的饲料中间产品和成品都要进行检验,合格后才能投入市场。

3.喜欢这份工作的哪一点?成为一名质检员一直以来就是我的梦想,因为这份工作能够保障产品的质量问题,这是一份有助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工作,它能够让人们更好的生活。当然这份工作的薪资也是我应聘这份工作的一个原因。

4.谈谈你的优缺点。

我的优点是做事认真负责,能够做到持之以恒。这和我大

学担任学习委员一职有关。学习委员是一个繁琐的职位,不仅要带领同学们学习,还要解决同学们的一些日常小事,因此之久练就了我的持之以恒的毅力,能够做到不抛弃不放弃,我相信这些可以在共工作中给予我很大的帮助。为人优点固执,我的缺点是优点固执,认定的事就一定要做完,旁人的劝解在很多时候起不到作用,我坚信在以后的工作磨砺中我能够改掉这一缺点,是自己更好的融入公司这一个大家庭中。

面试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服装:

在选择如何着装时,先要考虑所应聘公司的性质及应聘的职位。一般着职业套装(套裙)。

2、面试礼仪:

提前5—10分钟到达面试地点效果最佳,迟到是最忌讳的。通常面试前总有一段时间要等候,如果应试人数较多,而你又是被安排在较后,那么你等待的时间就较长。等候使人心情烦躁,无端生些猜测,打乱早已准备好的步骤。遇到此种情况,你便可以把书或杂志拿来出来看。看书可以让人安静镇定。如果主考官迟到了,你手上有书或杂志,正好可以全神贯注地看,显出丝毫没注意的样子。如果主考官有意考察你,让你久等,你正好可以借着看书,表示你有足够的耐心,这样就避免了和主考官的正面冲

突。和主考官发生哪怕是细微的不愉快的冲突,求职者是决不可能被录用的。轮到自己面试时,应在面试室外轻轻敲门,得到许可后方可进入。可主动与主考官打招呼,点头微笑或握手并问候, 礼貌的问候,有力的握手和自信是至关重要的。与主考官交谈时,不应始终注视对方的眼睛,目光要适当地移开,可以选择在对方的眉毛鼻子嘴巴等部位稍做停留,但不能漫不经心地四处张望。当主考官示意面试结束时,应微笑起立,感谢用人单位给予你面试的机会,礼貌退出房间。

3、面试语言:

化学教学设计方案 篇6

一、课题背景

以2001年9月,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新课程教育为新的契机,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应运而生的新型课程,其设置既反映了世界课程改革的整体走势,又体现了我国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该课程与以往学科课程相比具有明显的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它要求面向学生的世界和社会现实,注意体现地方课程的独特性和丰富性。但教育部下发给各实验区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仅仅给出目标、内容、评价的一些大的要求和原则,缺乏大量可供借鉴的案例,给操作上带来重大困难;另一方面,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具有极强的地方性,使得它在内容上不可能统一,无法形成统一的教材和教参,这给教师一下子无所适从。鉴于此,提出了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研究这一课题。结合综合实践活动及课改的深入,我们发现课程实施的问题正逐渐凸现出来,教师日益感受到一种困惑:即在教材与新课标之间有着一片模糊的、不确定性的领地。新教材是新课标理念的载体,广阔的领地等着教师去挖掘、去耕耘。“生活中的化学教学的研究”正是对我们在实施新课程中如何更好地实践新教材的一种新的思考与尝试,力求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封闭的阻碍学生发展的“纯知识的教学”模式,顺应学生的学习规律,多角度、多方位、多形式、多需求设计教学,拓展知识的内涵,让教学更富人情味,让学习洋溢生命气息,使学生在学习中释放自我潜能,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二、概念界定

生活中的化学是指贴近生活,紧挨我们生活的化学世界。

生活中的化学教学是指让学生用化学视角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的有关化学问题,扩大学生视眼,拓展知识的内涵,挖掘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理解各个化学知识点,带着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和研究,理解化学概念,扩大化学的感染力。

三、研究目标

(一)课题研究总体目标:

1、提高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和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2、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组织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二)课题研究工作目标:

1、形成促进贴近生活的课堂教学的基本范式。

2、形成促进贴近生活的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模式。

3、形成促进贴近生活的作业设计的案例收集。

4、形成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的形成。

四、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教育行动研究,辅以调查研究、比较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文献资料法。

五、研究的基本内容

充分挖掘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源,对资源进行重新组合与调整,沟通学生生活世界和书本世界的桥梁,为学科课程提供广泛的感性背景,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全日制九年级义务教育的化学课本为载体,为课本知识的运用提供实践的平台,注重学生的主动实践、独立思考、积极探究与合理表现,释放自我潜能,获得个性的和谐发展,让学生做到学而用之。生活中的化学教学的研究从三个方面展开:

1、设计贴近生活的课堂教学

生活中到处有化学,要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挖掘出化学知识的影子,把它加工成化学问题情境,将它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入到课堂教学中。

2、布置贴近生活的作业题

设计要求是能让作业题体现趣味、强调学生亲身体验、学生自主发展、突出思维开放、学科有效整合等特点。

3、展开贴近生活的研究性学习

根据课程需要,教师或学生选择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或者与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展开有化学学科特色的课外活动。

研究过程中要注意课内落实与课外延伸相结合,放飞学生自我潜能;给学生提供“组合”式教学,关注学生自我需求;让学生参与教学设计,享受学习喜悦;注重多元评价,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六、研究步骤

本实验研究为3年连续性实验,分三个阶段进行。

1、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

2005年6月——2006年2月:课题的申报、开题,组织课题实施,设计并收集案例,重点是改革学校育人的主渠道——课堂教学,制定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目标体系,探究贴近生活的课堂教学的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不断反思教学与研究。

2、第二阶段:课题研究阶段

2006年3月——2008年1月:设计并收集案例,重点是——课堂教学,同时研究贴近生活的作业题和研究性学习,不断反思教学与研究。在总结第一阶段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完善实验方案,建立完备的评价体系。

3、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

2008年2月——2008年6月:设计并完美教学案例,对实验进行全面总结、展示实验成果。撰写研究论文,总结课题成果。

七、成果形式

1、教师队伍同心同德,博采众长,不断促进专业发展,一支具有主体性和创新意识的研究型教师队伍初步形成。

2、学生各方面协同发展,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强,在比赛、评比中获奖。

3、形成实验研究报告,编撰实验成果集,教师论文获奖,对外有教学观摩课、研究课等。

八、实验措施

1、成立课题组,明确职责,定期向专家、学校汇报实施进展情况,及时取得专家的指导和帮助。

2、依据制度,加强管理。依据学校教科研管理制度,加强实验过程管理,确保实验课题稳步推进,良性开展。

3、广泛交流,加强研究。加强合作交流,积极参加学校教科研沙龙活动,加强实验变量及相关变量的研究,以个案研究促进实验进程。

4、深入总结,加强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科学的态度调整研究方法及措施,对课题研究加强有效评估、调控。

九、组织机构

高中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 篇7

(一)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在设计实验前一定要有足够充分的理论依据, 每一个装置、每一个步骤都要有足够的理论支持, 使我们的实验设计具有科学性。

2.安全性:实验设计要避免危险性实验, 设计时要考虑到实验的安全系数, 避免使用危险性较大的装置和有毒的药品。如不可避免涉及到有毒药品时, 要提前考虑到保护人身安全的方案。

3.可行性:设计实验时, 要从现有设备、药品的基础上着手设计, 保证实验的可行性。

4.简约性:实验方案应遵循简约的原则, 装置尽量简单。同时, 实验中使用的药品要尽量使用经济实用的药品。在使用过程中要提前做好精确的药量计算, 保证药品不浪费。同时也保证实验效果。

5.经济性:设计实验时, 要充分考虑器材、药品的价格, 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前提下, 尽量选用经济实惠的药品和器材。

(二)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内容

化学实验设计前一定要充分了解与实验相关的基本内容, 提高设计实验的准确性及设计效率。实验方案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实验名称, 保证别人看到名称能够大概了解实验内容。

2.实验现象, 即实验过程中要验证的内容, 也就是我们的实验目的。

3.在实验过程中涉及到的基本原理, 包括反应原理、装置原理等。

4.实验中运用到的具体器材、药品等。

5.实验过程中, 实验装置的具体安排, 药品的添加以及其他具体的操作步骤。

6.对实验中容易出现错误或安全隐患的地方加以标注警示。

7.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现象出现时间以及实验的最终结果。

8.实验完成后对实验的总结反思。

(三)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注意事项

1.药品和仪器是需要补充还是在限定范围内选择。若药品和仪器只部分给出, 则应作出必要的补充, 若限制范围, 则应进行筛选和淘汰。

2.条件有无特殊要求。如采用最简单或最合理的实验步骤, 这些要求对我们考虑反应原理、选择药品和装置、确定操作步骤都作了限定, 必须高度重视。

3.实验过程中的隐蔽性操作。如某些必要的干燥、除杂、冷凝等, 这些都是实验中必不可少的, 但容易被忽略。

4.仪器、药品的描述。有些题目要求指出药品的名称, 一定要指出试剂的全称, 如:硫酸铜粉末、澄清石灰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浓硫酸、饱和Na HCO3溶液、Na OH溶液等。此外也应该注意某些仪器的规格。

5.会画简单的实验装置图。考纲要求能够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有时要求绘制实物图, 有时则按要求画出简笔画。

6.其他注意事项。如冷凝回流的问题;冷却问题;防止倒吸问题;具有特殊作用的实验改进装置, 如为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能顺利流出, 用橡皮管连通装置;为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可在发生装置中的漏斗末端套一支小试管等。

二、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化学实验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就是方案的自我评价。我们要从实验的实际操作情况入手, 评价实验的严密性、科学性、环保性、安全性等几个方面。

(一) 全面分析实验设计的可行性

实验设计的可行性是实验能否正常开展的前提也是对实验设计评价的开始。对于实验的可行性评价, 应注重从以下几点着手。

1.实验设计是否有足够的理论支持, 是否遵循实验要求, 能否有效得到实验结果。

2.实验设计的操作过程是否安全可控, 是否合理。

3.实验步骤是否简洁方便, 是否可以用最少的步骤得到明显的实验效果。

4.实验设计是否涉及安全问题, 如有涉及, 有没有合理有效的防范措施。

(二) 从“绿色化学”视角对实验方案做出评价

“绿色化学”要求设计安全的、对环境友好的合成路线, 降低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据此, 对化学实验过程或方案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1.反应原料是否易得、安全、无毒。

2.反应速率是否较快。

3.原料利用率以及合成物质的产率是否较高。

4.合成过程中是否造成环境污染。

(三) 化学实验的评价要符合高考理综考试的要求

理综实验试题的设计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 都把问题编制在特定的材料之中, 如何提高得分率是每个考生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在做好实验知识复习准备之后, 还需要有针对性地做一些练习题, 练习要以学科内综合为主, 适度进行跨学科综合训练, 有利于我们形成解题新思路、新角度、新视点和新方法。具体要做到以下。

1.认真读题审题, 读懂材料在说什么, 从中提取有效信息;读清设问在问什么, 搞清设问的特殊指向性, 即从什么角度, 运用什么知识, 切忌没读清题意就盲目作答, 那只会离题太远, 影响得分。

2.联系教材, 回扣教材, 针对问题, 反馈教材、发散思维, 找准切入知识的角度, 一般会涉及多个角度, 把这些知识点罗列出来, 然后, 联系材料概括作答。

3.精心组织答案, 一目了然, 答案要序号化、步骤化、要点化, 并且字迹要整洁, 语言要流畅, 这些都是影响得分的因素, 都值得注意和参考。

理综中对实验的要求是必须紧紧抓住课本, 突出重点和主干, 又不放过任何一处细小的知识点, 还要掌握每一个实验知识点, 每一节与其他章节的联系, 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网络, 提升自己宏观驾驭实验的能力。

三、结语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是化学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我们每一名化学教师都应做好实验设计以保证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同时, 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自己设计实验。实验方案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从教学内容出发, 充分分析教学涉及到的知识点, 保证实验的切题性, 并选用最能体现教学内容的实验原理。

2.确定好实验原理后, 选用经济实惠的药品和能够使实验效果最明显的显示出来的实验装置。

3.实验设计好后, 要反复验证实验的有效性, 现象是否能够呈现, 原理运用是否正确, 进一步完善实验。要针对实验中的装置、药品与实验中涉及到的实验原理反复验证, 保证实验能够顺利进行。对实验中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 要反复思考。

摘要: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已经成为高考化学的热点题目, 该类实验题目不仅符合新课改的精神, 还能综合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

关键词:科学性,安全性,可行性,简约性,经济性,绿色化学

参考文献

[1] .张芳贤, 《新课标下中学化学课堂教学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 2008.1

化学教学设计方案 篇8

关键词:新高考;高一化学;教学策略

文章编号:1005-6629(2015)11-0027-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2014年11月,浙江省教育厅确定了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和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实施办法,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高中化学教学如何积极应对这一重大变革?

1 新高考方案中化学学科的变化

1.1考试方法的调整

方案中化学是“7选3”中的一门。“7”指的是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门学科,学生分别在每年的4月或10月参加学业水平考试,最多有两次考试机会,选择成绩较高的一次计算成绩。其中学生还必须从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各选考科目在学考“必考题”基础上增加“加试题”,“必考题”为必修内容,分数为7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加试题”考试内容为高中课程的必修和选修内容,分数为30分时间为30分钟。选考学科分数按照等级赋分计入高考成绩。具体操作为:当次高中学考合格成绩以上的分数按比例分为21个等级,起点等级赋分为40分最高等级赋分为满分100分共分21个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

1.2学习内容的调整

2015、2016年高考内容:理科综合考试内容为《化学1》、《化学2》、《化学反应原理》(删除专题3第4单元沉淀的溶解平衡)、9个综合实验。自选模块为《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

新高考方案下课程内容的设置分为水平1和水平2。水平1要求(即学考要求)如下:

《化学1》、《化学2》、《化学反应原理》三个必修课程模块中的“基本要求”部分。其中以下内容由“基本要求”调整为“发展要求”:

(1)《化学1》专题3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

(2)《化学1》专题4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3)《化学2》专题2第三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中的“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4)《化学2》专题3第三单元“人工合成有机物”;

(5)《化学反应原理》专题1、专题2中的部分原“基本要求”内容;

(6)删除三个必修模块《实验手册》中的综合实验,仅要求常用仪器的使用和基本实验操作。

水平2要求(即选考要求)如下:

(1)《化学1》、《化学2》、《化学反应原理》三个必修课程模块中的“发展要求”部分;

(2)《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选修模块的相关内容;

(3)适当考虑其他化学学科类选修课程的内容。

说明:

(1)《实验化学》模块作为新学业水平考试附加题考查要求,删去三个必修模块《实验手册》中的综合实验;

(2)《实验化学》模块中所有“拓展实验”以及专题二“物质的性质探究”、专题五“电化学问题研究”不作要求。

2 高考选考化学的专业情况及学生选报化学情况

浙江省考试院公布的2017年高校选考科目的相关细则中显示,不限选考科目的专业(类)占54%,限定选考科目的占46%。其中在限定选考科目的专业(类)中,要求选考化学的占总数的64%,考生选考化学即可报考(包括高校设限选考科目为化学或没有设限选考科目)的专业(类)达到83.5%,在所有学科中排名第二,仅次于物理。

本学期,我校对高一学生进行了物理、化学、历史、地理、技术五门学考选考科目模拟选报,结果如下(参加选报的总人数为742):

从表中可以看出,选报化学的学生很多,占总人数的64.74%,领先于其他学科。

我们又对选择化学的动机进行了调查,下面是调查问卷:

问卷调查表

××中学2017届高考选考化学意向表

(1)选择化学的理由:

A.喜欢化学,高考想要选择化学专业(如化学、化学工程、化学教育等)

B.需要化学,高考想要选择与化学相关的专业(如医学、生物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地质学等)

C.不是很喜欢,但是学习比较轻松,高考时可以提供比较高的分数(高考填报志愿时选择与化学不相关的专业)

D.不是很喜欢,只是为了将来报考专业可选择的余地大一点

(2)不选化学的理由:

A.不喜欢化学

B.觉得很难,学起来困难

C.想报考的专业与化学无关

调查结果如下:

数据显示,在选择化学作为选考科目的学生中,真正喜欢化学,将来想要从事化学工作的学生占的比例还偏少,还有不少的学生选择化学仅仅是为了高考中获得较好的成绩或者选择专业余地大一点。

作为化学教师的我们,当然是希望多一些学生选择化学作为选考科目,也是为了我们的化学事业后继有人。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让学生觉得化学有用,化学有趣,化学好学呢?这需要我们改变观念,改善课堂,改进评价方式。

3 化学教学如何应对新高考

3.1全盘考虑,整体规划

科学安排、周密计划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针对新高考,我们一定要全面研究、细致分析、广泛交流、早做准备,依据学校的整体教学安排,制定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还要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例如:据笔者大致了解,省内大部分重点高中,化学第一次学考安排在高二上学期(10月份),这就要求我们在高一一年之内把化学必修部分全部上完。课时紧,任务重。教研组应整体规划,什么时候上完必修内容,什么时候开始学考复习,什么开始选考的教学,必修内容上到什么难度,选考学习先从什么内容开始等等都应预先整体规划,而不是走一步算一步,或者沿用老经验。笔者认为:不管生源如何,高一化学必修的难度需要真正降低,让学生从化学学习中体会到成功,从而喜欢化学。试想,化学每次都考60多分何谈学习化学的兴趣?难度降下来,课堂轻松很多,我们可以在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科技等方面大做文章,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化学的用处,化学的强大。

3.2研读“标准”,把握三“度”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以下称“学科指导意见”)是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根据我省的教学实际情况,以及国内外高中化学教学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按照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结合对《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及教科书的研究制定的。是浙江省普通高中化学学科教学、学业评价及学业水平考试的基本依据。《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以下称“学考标准”)对学考和选考的考试范围、内容及要求作了明确的要求。

认真研读三大“标准”,把握“三度”——广度、难度、深度,知道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才能在教学和复习中减少盲目性,避免做无用功,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例如:“学科指导意见”中关于乙醛的“基本要求”是“知道乙醛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发展要求”对乙醛没有说明。“说明”指出“增加乙醛的相关内容,是为了增强有机物相互转化关系的系统性”。“学考标准”中对乙醛的具体考试要求是“乙醛的分子组成,乙醛的性质(加氢还原、催化氧化),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现象”。教学中教师完全要有底气真正减少教学内容,降低教学难度,学生只需掌握乙醛的加氢还原和催化氧化这两个知识点,了解“醇;一醛一酸”的转化关系,并且知道银镜反应和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现象即可,学生无需再理解和背诵难懂的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3增加实验,提高兴趣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学好化学的重要环节。化学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高一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的。化学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这种“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例如:化学2专题2“化学电源”部分的“活动与探究”中介绍了氢氧燃料电池的制作方法。很多教师认为氢氧燃料难讲解,实验准备麻烦,直接在黑板上讲解化学实验来得更简单,学生学习的效果可能更好。殊不知,学生对这个实验很是期盼,他们对氢氧燃料电池也存在很多的疑问。燃料电池是燃烧反应吗?氢气和氧气不点燃也能反应?这个装置真的能实现氢气和氧气在常温下反应,并且释放出电能吗?其实这个实验准备时间并不长,而且实验时间短,现象明显,既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同时对学生的习惯性思维有很大冲击,使他们认识到氢气(也可以是其他的可燃性气体)和氧气的反应不—定要通过点燃才能反应。燃料电池是原电池的一种,可以提高化学反应的速率(就像锌铜原电池中锌腐蚀的速率加快一样)。原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燃料电池同样把可燃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而不像燃烧过程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本实验极大地拓宽了学生对能量间转换的认识。

4 合作教研,及时巩固

合作教研可以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对于发扬教师团队的合作精神、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研究知识背后的内容、提高教师备课能力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备课组合作教研—直在提倡,但真正落到实处的很少。原因有很多,比如很难做到备课组教师都认真对待集体备课,合作教研;备课组内教师水平差距很大,不能做到每堂课的水准相当;备课组教师风格各异,很难做到共性和个性的完美结合等等。这里笔者所讲的合作教研主要是课后一课一练的编写。我们的做法是:(1)提前一周将编写一课一练的任务分配给备课组成员。(2)集体研读考纲,要求按考纲条目编写练习。编写的方法是:先列考纲条目,再找对应习题,防止题目超出要求或者条目下没有对应的巩固习题。(3)编写后的习题专人负责检查核对,习题是否超纲。(4)学生完成后,由命题人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做好答案,并对错误集中的题目给予详细解析。

学习“金字塔”模型指出,若及时实践练习,学过的知识在24小时后的平均保留记忆率可达到75%。因此在课堂中进行实时小测验,可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尽快调整和改进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成绩。例如:在完成了化学2专题3第一部分的教学后,可利用课堂5~8分钟时间进行一个小测验,题目简单、基础,与学考要求相吻合,不超学考要求。

课堂小测验

一、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最简式

二、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注意条件、箭头、结构简式)

1.甲烷光照氯代

2.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3.乙烯与氢气反应

4.乙烯与氯化氢反应

5.乙炔与氯化氢1:1反应

6.苯的硝化

化学教学设计方案 篇9

陈仓区周原二中 强宏彬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编写的新化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我校作为一所农村普通初中,在实施化学新课程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和困难。特别是对于新课程提倡的探究性实验,在学生学学习和老师教的过程中,困惑最大。针对此现状,我校化学组成立了《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现状的要求

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个体的感悟和知识建构的过程,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可是,教学过程中严重的划一性和同步性的缺陷,久而久之,会泯灭学生的个性发展,扼杀学生的创造天赋。统一的模式,统一的教学目标,得出同样的结论,已经不适合当今多元化个性、创新的社会现实。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已势在必行。2.课程改革的要求

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个性的体验感悟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发展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并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以达到提高化学教学的教育质量,这也正是我们课题研究的重要目的。基于上述背景,我们提出:要进行有效的实验教学,要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本,拓展学生的问题空间,增强实验内容的开放性;鼓励学生用科学探究的方式进行实验,提高实验过程的探究性;要放手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主研究,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自主性。(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由于我校属于农村中学,受办学条件和教学设备的限制,课程改革虽以开展

多年,但尚未有组织地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同时根据近几年我市的中考走向,实验探究题占分比例比较重,而我校学生在实验探究题丢分却较为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运用新教材,发挥化学学科的优势,开展探究性教学,总结出一些有效的探究实验指导策略,从而达到学生发展的同时发展教师、发展学校。

二、课题的设计(一)概念的界定

实验教学:本课题探讨的是实验探究,是以“实验”为中心的教学,它包括了教师的课堂实验、学生的分组实验、学生的课外小实验。探究性学习:就是要把以往以结论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到重视结论的形成过程,结论是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探究过程中自己得到的。探究性学习的环节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基于以上认识,将本课题研究的内涵定位在:以现有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小实验为依据,运用教学论原理,将信息论与教育科研理论有机结合应用到化学实验教学中,启发引导学生掌握实验思想、知识、方法,树立科学的实验态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在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中,运用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学生的特长优势,通过师生沟通、对话、交往,以达到共同探究的目的。(三)研究内容与措施 内容

1.对实验探究中“猜想与假设”能力策略的研究。2.对发展学生探究能力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和探索。3.对有效开展课堂实验探究教学课的研究。

4.对实施新课程改革中“多媒体手段”与化学实验有机整合的研究。

措施

1.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如图书、报刊、网络等进行理论学习,提升教师科研水平。

2.将课堂变成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让个性在课堂中飞扬,让能力在课堂中彰显。

3.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实验环境和条件,开展学生实验操作、设计等比赛活动,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四)研究的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并让学生在自由自在、丰富多彩而又充满挑战性的活动中得到发展。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乐于研究,善于思考,团结协作的精神,勇于创新的优秀品质。

3.通过实验探究,让教师的“教”让位于学生的“学”,让课堂变得更有生机、更和谐。

4.通过实验探究,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形成一些有效的实验探究教学策略。(五)研究对象:九年级全体学生。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

采用行动研究法和实验研究法为主,辅以文献法、调查法、总结法等相结合的综合方法。

本课题研究期限为一年,2012年5月准备,2012年9月开题,2013年6月结题。

1.准备阶段:组织实验教师学习有关专题理论知识,收集相关资料,提出研究课题,论证课题的可行性;进行科研立项;确定课题组成员及人员分工;研究制订课题实施方案。2.实施阶段:

(1)2012年9月~2013年2月:继续进行理论学习,并撰写开题报告,研讨“猜

想与假设”能力的研究策略,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观摩、研讨、交流活动,展示一部分优秀教学设计、课件、研究心得体会,做好阶段总结。

(2)2013年3月~2013年5月:在继续学习、实践的基础上,研讨发展学生探究能力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和探索,并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观摩、研讨、交流活动,展示一部分优秀教学设计、课件、研究心得体会、及时对学生进行调查,做好阶段总结。

(3)2013年5月~2013年6月:撰写出相关的研究论文;初步撰写课题研究报告,进行各类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统计、分析。3.结题阶段:

整理课题材料,修改并完成课题研究报告,进行成果汇编和展示。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通过学习、实践认识到:将课堂变成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让个性在课堂中飞扬,让能力在课堂中彰显,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发展教师、发展学校。

(一)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浓厚兴趣、积极性。课堂上将教师演示实验由学生代替完成,利用学校现有的条件,完成学生“活动与探究”实验,开阔了视野、锻炼了思维、培养了创新精神,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增加了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让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为了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二)悄然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当教师们面对了多年的教科书突然之间变的陌生时,当面对新教材中五颜六色精美的图片时,当看着所谓的“活动与探究”教学课题时。教师曾经茫然过:这样的化学该怎样上?探究性实验该怎样教?在不断的摸索和实践中,化学实验课堂中学生的“学”代替了教师的“教”,学生的“主动探究”代替了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的“交流讨论”代替了教师的“总结结论”„„师生双方相

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分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五、问题与思考

回顾一年来的实践,收获大,成果丰,但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第一,由于初中化学学习只有初三一年的时间,并要面临中考,学生时间紧,任务多。第二,探究性实验的创设过程和实施过程,需要老师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第三,探究性实验由于其开放性、灵活性的特点,开展时花费的时间多。虽然考虑了适当增加家庭小实验等课外探究实验,但学生们还是感觉到想做探究却苦于时间紧的无奈。同时,在两年的研究过程中,我们研究的初三学生每年都在更新,虽然这在客观上为对比性研究提供了许多第一手的材料,但同时也制约了本课题研究的深度。

六、结束语

上一篇:中学三年毕业留言下一篇:沪教七年级下册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