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监督管理规定

2024-09-27

消防监督管理规定(通用8篇)

消防监督管理规定 篇1

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加强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落实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施工质量和安全责任,规范消防监督管理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含室内装修、用途变更)等建设工程的消防监督管理。

本规定不适用住宅室内装修、村民自建住宅、救灾和其他临时性建筑的建设活动。

第三条

建设、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应当遵守消防法规、国家消防技术标准,对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施工质量和安全负责。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实施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备案、抽查。

第四条

除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外,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承担辖区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备案抽查工作。具体分工由省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确定,并报公安部消防局备案。

跨行政区域的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备案抽查工作,由其共同的上一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指定管辖。

第五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实施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应当遵循公正、严格、文明、高效的原则。

第六条

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施工必须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新颁布的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实施之前,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已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审核合格或者备案的,分别按原审核意见或者备案时的标准执行。

第七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建设工程进行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备案抽查,应当由二名以上执法人员实施。

第二章

消防设计、施工的质量责任

第八条

建设单位不得要求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有关单位和人员违反消防法规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降低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施工质量,并承担下列消防设计、施工的质量责任:

(一)依法申请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依法办理消防设计和竣工验收备案手续并接受抽查;建设工程内设置的公众聚集场所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或者经检查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不得投入使用、营业;

(二)实行工程监理的建设工程,应当将消防施工质量一并委托监理;

(三)选用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等级的消防设计、施工单位;

(四)选用合格的消防产品和满足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及室内装修装饰材料;

(五)依法应当经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的建设工程,未经审核或者审核不合格的,不得组织施工;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第九条

设计单位应当承担下列消防设计的质量责任:

(一)根据消防法规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进行消防设计,编制符合要求的消防设计文件,不得违反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要求进行设计;

(二)在设计中选用的消防产品和有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室内装修装饰材料,应当注明规格、性能等技术指标,其质量要求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三)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对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实施情况签字确认。

第十条

施工单位应当承担下列消防施工的质量和安全责任:

(一)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和经消防设计审核合格或者备案的消防设计文件组织施工,不得擅自改变消防设计进行施工,降低消防施工质量;

(二)查验消防产品和有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及室内装修装饰材料的质量,使用合格产品,保证消防施工质量;

(三)建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责任制度,确定消防安全负责人。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消防教育培训,落实动火、用电、易燃可燃材料等消防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在建工程竣工验收前消防通道、消防水源、消防设施和器材、消防安全标志等完好有效。

第十一条

工程监理单位应当承担下列消防施工的质量监理责任:

(一)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和经消防设计审核合格或者备案的消防设计文件实施工程监理;

(二)在消防产品和有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室内装修装饰材料施工、安装前,核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不得同意使用或者安装不合格的消防产品和防火性能不符合要求的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室内装修装饰材料;

(三)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对建设工程消防施工质量签字确认。

第十二条

为建设工程消防设计、竣工验收提供图纸审查、安全评估、检测等消防技术服务的机构和人员,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资质、资格,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执业标准提供消防技术服务,并对出具的审查、评估、检验、检测意见负责。

第三章

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

第十三条

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单位应当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设计审核,并在建设工程竣工后向出具消防设计审核意见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验收:

(一)建筑总面积大于二万平方米的体育场馆、会堂,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

(二)建筑总面积大于一万五千平方米的民用机场航站楼、客运车站候车室、客运码头候船厅;

(三)建筑总面积大于一万平方米的宾馆、饭店、商场、市场;

(四)建筑总面积大于二千五百平方米的影剧院,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营业性室内健身、休闲场馆,医院的门诊楼,大学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寺庙、教堂;

(五)建筑总面积大于一千平方米的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儿童游乐厅等室内儿童活动场所,养老院、福利院,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中小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学校的集体宿舍,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员工集体宿舍;

(六)建筑总面积大于五百平方米的歌舞厅、录像厅、放映厅、卡拉OK厅、夜总会、游艺厅、桑拿浴室、网吧、酒吧,具有娱乐功能的餐馆、茶馆、咖啡厅。

第十四条

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特殊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设计审核,并在建设工程竣工后向出具消防设计审核意见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验收:

(一)设有本规定第十三条所列的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

(二)国家机关办公楼、电力调度楼、电信楼、邮政楼、防灾指挥调度楼、广播电视楼、档案楼;

(三)本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以外的单体建筑面积大于四万平方米或者建筑高度超过五十米的其他公共建筑;

(四)城市轨道交通、隧道工程,大型发电、变配电工程;

(五)生产、储存、装卸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充装站、供应站、调压站。

第十五条

建设单位申请消防设计审核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一)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申报表;

(二)建设单位的工商营业执照等合法身份证明文件;

(三)新建、扩建工程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明文件;

(四)设计单位资质证明文件;

(五)消防设计文件。

第十六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建设单位除提供本规定第十五条所列材料外,应当同时提供特殊消防设计的技术方案及说明,或者设计采用的国际标准、境外消防技术标准的中文文本,以及其他有关消防设计的应用实例、产品说明等技术资料:

(一)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没有规定的;

(二)消防设计文件拟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可能影响建设工程消防安全,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

(三)拟采用国际标准或者境外消防技术标准的。

第十七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自受理消防设计审核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出具书面审核意见。但是依照本规定需要组织专家评审的,专家评审时间不计算在审核时间内。

第十八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依照消防法规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要求对申报的消防设计文件进行审核。对符合下列条件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出具消防设计审核合格意见;对不符合条件的,应当出具消防设计审核不合格意见,并说明理由:

(一)新建、扩建工程已经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二)设计单位具备相应的资质条件;

(三)消防设计文件的编制符合公安部规定的消防设计文件申报要求;

(四)建筑的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耐火等级、建筑构造、安全疏散、消防给水、消防电源及配电、消防设施等的设计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要求;

(五)选用的消防产品和有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材料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和有关管理规定。

第十九条

对具有本规定第十六条情形之一的建设工程,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在受理消防设计审核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请材料报送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组织专家评审。

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三十日内会同同级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召开专家评审会,对建设单位提交的消防技术方案进行评审。参加评审的专家应当具有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称,总数不应少于七人,并应当出具专家评审意见。评审专家有不同意见的,应当注明。

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在专家评审会后五日内将专家评审意见书面通知报送申请材料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同时报公安部消防局备案。

对三分之二以上评审专家同意的消防技术方案,受理消防设计审核申请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出具消防设计审核合格意见。

第二十条

建设、设计、施工单位不得擅自修改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审核合格的建设工程消防设计。确需修改的,建设单位应当向出具消防设计审核意见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重新申请消防设计审核。

第二十一条

建设单位申请消防验收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一)建设工程消防验收申报表;

(二)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三)消防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四)有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室内装修装饰材料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证明文件、出厂合格证;

(五)消防设施、电气防火技术检测合格证明文件;

(六)施工、工程监理、检测单位的合法身份证明和资质等级证明文件;

(七)其他依法需要提供的材料。

第二十二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自受理消防验收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组织消防验收,并出具消防验收意见。

第二十三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申报消防验收的建设工程,应当依照建设工程消防验收评定标准对已经消防设计审核合格的内容组织消防验收。

对综合评定结论为合格的建设工程,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出具消防验收合格意见;对综合评定结论为不合格的,应当出具消防验收不合格意见,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四条

对通过消防设计审核的高层建筑、地下工程,以及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建设工程,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重点进行监督检查,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工程建设消防安全和质量责任。

第四章

消防设计和竣工验收的备案抽查

第二十五条

对本规定第十三条、第十四条规定以外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在取得施工许可、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七日内,通过省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网站的消防设计和竣工验收备案受理系统进行消防设计、竣工验收备案,或者报送纸质备案表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录入消防设计和竣工验收备案受理系统。

第二十六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收到消防设计、竣工验收备案后,应当出具备案凭证,并通过消防设计和竣工验收备案受理系统中预设的抽查程序,随机确定抽查对象;被抽查到的建设单位应当在收到备案凭证之日起五日内按照备案项目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提供本规定第十五条或者第二十一条规定的材料。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在收到消防设计、竣工验收备案材料之日起三十日内,依照消防法规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要求完成图纸检查,或者按照建设工程消防验收评定标准完成工程检查,制作检查记录。检查结果应当在消防设计和竣工验收备案受理系统中公告。

第二十七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发现消防设计不合格的,应当在五日内书面通知建设单位改正;已经开始施工的,同时责令停止施工。

建设单位收到通知后,应当停止施工,对消防设计组织修改后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复查。经复查,对消防设计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要求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出具书面复查意见,告知建设单位恢复施工。

第二十八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实施竣工验收抽查时,发现有违反消防法规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要求或者降低消防施工质量的,应当在五日内书面通知建设单位改正。

建设单位收到通知后,应当停止使用,组织整改后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复查。经复查符合要求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出具书面复查意见,告知建设单位恢复使用。

第二十九条

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竣工验收未依法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依法处罚,责令建设单位在五日内备案,并纳入抽查范围;对逾期不备案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在备案期限届满之日起五日内通知建设单位,责令其停止施工、使用。

第五章 执法监督

第三十条

上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下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第三十一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办理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实行主责承办、技术复核、审验分离和集体会审等制度。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实施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的主责承办人、技术复核人和行政审批人应当依照职责对消防执法质量负责。

第三十二条

省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在互联网上设立消防设计和竣工验收备案受理系统,结合辖区内建设工程数量和消防设计、施工质量情况,统一确定消防设计与竣工验收备案预设程序和抽查比例,并对备案、抽查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对设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的抽查比例不应低于百分之五十。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和人员应当依照本规定对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和竣工验收实施备案抽查,不得擅自确定抽查对象。

第三十三条

办理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备案抽查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工作人员是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近亲属,或者与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办理公正的,应当回避。

第三十四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接到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关建设工程违反消防法律法规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举报,应当在三日内组织人员核查,核查处理情况应当及时告知举报人。

第三十五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实施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时,不得对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消防产品设定法律法规规定以外的地区性准入条件。

第三十六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指定或者变相指定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施工、工程监理单位和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不得指定消防产品和建筑材料的品牌、销售单位。不得参与或者干预建设工程消防设施施工、消防产品和建筑材料采购的招投标活动。

第三十七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实施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备案、抽查,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第三十八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实施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的依据、范围、条件、程序、期限及其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应当在互联网网站、受理场所、办公场所公示。

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备案抽查的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以外,应当予以公开,公众有权查阅。

第三十九条

消防设计审核合格意见、消防验收合格意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出具许可意见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或者其上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可以依法撤销许可意见:

(一)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作出的;

(二)建设单位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的;

(三)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超出法定职责和权限作出的;

(四)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违反法定程序作出的;

(五)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作出的。

依照前款规定撤销消防设计审核合格意见、消防验收合格意见,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不予撤销。

第四十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中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向本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五十八条、第五十九条、第六十五条二款、第六十六条、第六十九条规定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建设、设计、施工、工程监理单位、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违反有关消防法规、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造成危害后果的,除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或者追究刑事责任外,还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第四十二条

建设单位在申请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时,提供虚假材料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许可并处警告。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规定并及时纠正,未造成危害后果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予处罚。

第四十四条

依法应当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进行消防设计审核的建设工程未经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擅自投入使用的,分别处罚,合并执行。

第四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

(一)已经通过消防设计审核,擅自改变消防设计,降低消防安全标准的;

(二)建设工程未依法进行备案,且不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要求的;

(三)经责令限期备案逾期不备案的;

(四)工程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串通,弄虚作假,降低消防施工质量的。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函告同级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一)建设工程被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责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的;

(二)建设工程经消防设计、竣工验收抽查不合格的;

(三)其他需要函告的。

第四十七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有下列行为之一,尚未构成犯罪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处分:

(一)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建设工程出具消防设计审核合格意见、消防验收合格意见的;

(二)对符合法定条件的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消防验收的申请,不予受理、审核、验收或者拖延时间办理的;

(三)指定或者变相指定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的;

(四)指定或者变相指定消防产品品牌、销售单位或者技术服务机构、消防设施施工单位的;

(五)利用职务接受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财物的。

第七章

第四十八条

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要求,是指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中必须严格执行的规定。

第四十九条

本规定中的“三日”、“五日”、“七日”、“二十日”、“三十日”均指工作日。

第五十条

执行本规定所需的法律文书式样由公安部统一制定。

第五十一条

本规定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1996年10月16日发布的《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30号)同时废止。

消防监督管理规定 篇2

一、消防安全管理现状研究

(一) 社会宣传消防安全的教育工作不到位

总体而言, 我国国民整体的消防安全意识还在不断提高, 但总体上, 我国社会宣传消防安全的水平还处于较低阶段, 难以满足当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要求, 增加了出现消防安全问题的风险。例如, 当前我国高层建筑所占比例不断增多, 但是社区、物业等在开展高层建筑消防知识宣传中, 只将工作内容停留在张贴标语、发宣传单等方面。在这种情况下, 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难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也有学者认为, 由于当前我国群众始终没有接受到系统的案例式、情景式消防安全管理问题教育, 导致群众对消防安全问题的认识始终处于较低水平。例如在2015年, 郑州市某高层建筑发生火灾, 即使在消防人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的情况下, 依然出现了13人死亡的事故, 后经调查发现, 居民大量的在楼道内堆积杂物导致有毒烟雾聚集, 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这就是社会宣传消防安全教育工作不到位的典型事故。

(二) 对消防安全管理的工作不到位

对消防安全管理的工作不到位也是当前各地区在消防安全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虽然在当前形式下, 《消防法》与各省的《消防管理条例》等明确规定了社会单位是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主体, 但在实际上, 很多单位在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中, 更多的重视经济效益, 不愿意或者较少的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进行投入, 甚至认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一种负担, 导致公安机关消防结构在消防安全管理中处于尴尬的位置。此外, 一些单位、建筑等长期忽视了对消防设备的管理, 存在大量老旧的消防安全设备, 一旦出现火灾, 就有可能造成严重的损失。

二、消防监管模式创新策略分析

在消防安全监管模式创新过程中, 相关人员需要在正视消防安全管理现状的基础上, 结合多种先进的策略与方法, 对消防安全监管模式进行优化与改进, 确保其能更具针对性的解决当前消防安全管理中的问题, 保证管理质量。

(一) 优化消防安全教育的宣传方式

考虑到各地区在消防安全宣传中存在的问题, 因此在当前工作中, 优化消防安全教育的宣传方式, 就成为相关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

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 消防安全教育的宣传方式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 很多新的方式方法得到了推广。对相关人员而言, 在优化消防安全教育宣传方式中,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正确利用传统媒介。在传统媒介中, 广播、报纸、新闻等的作用十分明显, 因此在宣传工作的第一步, 就是要利用传统媒介宣传消防安全知识。例如在社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中, 就可以借助社区公示板、社区广播等, 定期播放与消防安全知识相关的内容, 以加深社区居民对消防安全工作的认识。2.合理利用新兴媒介。在新形势下, 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微博、微信等“微技术”在信息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可以借助这些技术宣传消防安全知识。例如可以将固定范围内的社区居民联系在一起, 构建一个巨大的社区微博讨论组, 并定期向该讨论组中投放有关消防安全的信息资料, 这样居民一旦上网, 就能获取相关资料;在某地区出现重大火灾灾情时, 也能通过转发链接的方式向居民传递一手的消防讯息, 并要求居民提高警惕, 杜绝火灾发生。3.重视与居民的交流。在消防安全教育中, 充分调动全体居民的参与积极性必不可少。因此, 可以构建本社区、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平台, 当居民发现某位置存在消防安全风险时, 就能在第一时间与管理单位取得联系, 有效的实现消防宣传的全民参与, 构建良好的全民互动氛围。

(二) 优化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优化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是提高消防工作质量的关键点, 因此应该得到相关人员的重视。本文认为, 在优化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 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 构建社会消防安全监察团队模式

为进一步强化社会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需要由政府构建一支高素质的消防安全监察队伍, 用来负责本地区的消防安全管理。目前该方法已经在上海等地区进行了试验, 取得了良好成绩。从该地区的应用过程来看, 消防安全管理监察团队的成员来自各行各业, 由政府进行统一的培训与管理, 所有成员在经过培训后立即分散到各个街道、社区, 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同时, 该队伍的工作与当地消防单位是联动的, 成员在发现消防隐患问题的同时, 不仅会及时的解决问题, 还会与消防单位取得联系, 保证消防单位对这些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在发现问题后能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2. 构建多元化的消防监督管理模式

为进一步提高社会消防管理水平, 一味的将消防管理工作推给消防部门是不正确的, 而是要构建多元化的消防监督管理模式, 实现对本地区消防安全问题的控制。在该模式中消防部门主要负责作出相关的决策部署;而派出所作为公安系统的基层部门, 应切实做好辖区内的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保险公司也应负责部分消防安全监督工作。同时还需要调动广大群众的力量, 通过发动人民群众, 打赢消防监管的硬仗。

三、结语

主要研究了消防安全管理现状与消防监管模式创新的相关问题, 并对其创新思路进行研究。总体而言, 我国消防管理的形势较为严峻, 相关人员在工作中需要不断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 进一步优化消防安全监管策略, 以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杨雷.我国消防安全现状及监督管理模式的创新[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 (20) :291.

[2]谢玉印.简析消防安全管理现状与消防监督管理的创新模式[J].消防界 (电子版) , 2016, (01) :47-48.

消防监督管理有关问题探讨 篇3

【关键词】公安消防;监督;执法;对策

1.消防监督体制的必要性

消防监督是消防工作中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它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任务十分困难而繁重。开展消防监督工作,必须具备敏锐的反应能力和强烈的忧患意识。一旦发现有潜在隐患存在,必须积极预警,从根源上杜绝危险的发生。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达到了监督预防的目的。所谓忧患意识,简言之就是危机意识。作为消防监督人员,要时刻本着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各个区域角落,尤其是电、火密集的地区(人口密集区或工厂生产区、无人监管的宽广区域等),定期进行全面排查,消除隐患,保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努力创建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

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奋战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第一线的消防工作人员,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职责也更加明确化,消防监督体制的创新迫在眉睫。消防监督体制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发挥其强大的作用。消防监督体制的创新,不仅是消防工作质量突破和提高的基础,也是消防工作发展和完善的前提条件。

2.多举措推动消防监督体制

消防人员可以通过各方面的监督预警学习,掌握基本的监督技能。然后,从中选拔一批知识面丰富、法律法规娴熟的人才,组成消防监督预警小组,全权独立行动,掌控负责辖区内重大危险源等方面的数据及部署情况。再从调集一些计算机能力较强的人员,并邀请计算机专业方面的人才,共同组成计算机网络信息构架小组,将当地的危险源等情况进行详细统计后,采用GIS地理信息系统编程。这样,在控制室里,采用摇杆就可以观察到周边的防火情况。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国家公共安全服务,实现消防监督体制的创新。

消防监督体制的创新,一方面可以将各方面的数据信息显示于计算机上,以方便消防人员全面掌控各个地区的防火情况。另一方面也节省了大量的人力,降低了防火监督的成本。以往防火监督工作需要很多人员四处巡逻检查,现在由于GIS摇杆的出现和信息网络平台的构建,只需1~2名工作人员坐观控制室,就可以全面了解防火情况,及时传递消防监督的相关信息,使防火监督工作更为便捷和完善。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防火监督的质量,促进了消防工作的顺利开展。

3.健全责任体系,提高消防监督效能

近几年消防工作发展迅速,随处可见消防设施和消防提示,消防监督工作有了很大的突破。行业管理模式的改进,使消防监督工作基本上从公安消防部门“大包大揽”、“唱独角戏”的境况中摆脱出来,逐步走上综合治理、依法监督、科学管理的轨道。消防工作涉及到各个单位、各个部门,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的财产安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新能源的开发,各种管理体制的实施,都会对消防监督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只有不断创新消防监督体制,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消防应该从组织体系网络化、监督程序规范化、检查内容科学化等3个方面进行创新与发展,提高防火监督效能。

(1)组织体系网络化,必须保证纵向管理与横向管理的协调统一,严格落实法人代表责任制。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企事业单位的行政负责人,法人代表都应该是消防安全的责任人。通过签定防火责任书面协议,落实防火监督职责。同时,要建立健全各级防火安全体系,统一部署,统一协调,进一步完善防火监督机构,实行消防安全分级管理,保证消防安全目标的落实。通过检查、指导、督促“三部曲”,达到防火监督的目的。

(2)监督程序规范化,要求消防监督职能部门针对各自的消防区域,运用科学的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管理,避免盲目行事,创造有利于防火监督的工作氛围。消防监督程序包括生产对象、工艺流程、人员素质、能源运用方式及行政机构的运行机制等各个方面,消防工作者要针对不同的情况,科学地制定相应的程序,以推动防火监督规范化的进程。

(3)检查内容科学化,要求消防工作者对各个防火体系科学地进行严格检查。查漏是防火监督的关键所在,要仔细检查各个防火关键“要塞”,及时发现隐患,排除隐患。只有保证检查内容的科学性,才能及时发现隐患,提出合理的整改意见,有效地防止火灾的发生。

4.进一步加强消防监督工作的措施和对策

4.1分行业分系统制定相关规章

针对实际防火工作中遇到的上述问题,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将社会单位分为宾馆饭店、商场市场、娱乐场所、仓储物流、易燃易爆、医院、学校、社区、小场所等9类场所,进一步规范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因此,笔者建议依据各行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修订各自的行业管理规章,突出抓好火源管理、电源管理、易燃可燃物管理等直接致灾因素或行为,并且制定可量化的目标和具体内容以及各级各岗位未履职的处罚,使其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让社会单位自身消防安全管理做到有法可依。

4.2检查巡查的内容应侧重于防止火灾发生

检查巡查内容应重点包括:(一)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二)电、气焊等明火作业情况;(三)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安全操作规程执行情况;(四)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实情况;(五)重点工种和岗位人员消防知识掌握情况;(六)消防设施完好有效情况。

4.3检查巡查队伍组成

巡查由各岗位负责人组织实施,检查人员由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由安保部门、工程部门、业务部门、后勤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巡查检查人员依据行业管理规章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真正将消防工作纳入社会单位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当中。

4.4以科学的手段评判各类直接致灾因素

应引进中介组织进行电气检测,并且应按场所类别要求不同的检测频次,如公众聚集场所每年检查一次,大功率电气接入或临时电气接入应局部检测等。另外,应推广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技术,提高防控电气火灾的能力,达到防患于未然。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的评判应按照检查巡查的内容定量考核。

4.5以消防监督引导社会单位规范自身管理

在保持消防监督干部相对稳定的同时应分行业分系统加强对社会单位的监管,对火灾隐患的检查应突出违章操作、用火用电、电气防火等直接致灾因素和通过直接致灾因素所反映的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情况,处罚应包括两部分:一是消防安全管理达不到规定量化目标的;二是现场发现存在严重直接致灾因素的。即处罚不能简单地针对某一个火灾隐患的处罚,尤其是某一种消防设施未保证完整好用的处罚应取消,以此来引导形成“单位全面负责”的消防工作格局。

4.6大力开展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尽管发生火灾的直接原因多种各样,但归纳起来不外乎违章操作、生活用火不慎、吸烟、玩火及电气火灾等几个方面,而这些都与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和素质有直接关系。因此,大力开展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消防宣传体系,做到消防宣传常态化、常识化、全员化、规范化,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结束语

消防监督体系的创新,推动了我国消防事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网络体系的积极参与及GIS地理信息系统的搭建,不仅弥补了以往消防监督的缺陷,而且强化了人们的防火意识。面对消防监督工作的新挑战,只有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提高防火监督的效能,“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才能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建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贺红梅,刘振华.我国农村消防工作的思考[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85-187.

消防监督管理规定 篇4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公安派出所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落实公安派出所的消防监督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黑龙江省消防条例》、公安部《消防监督检查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省行政管辖区域内的公安派出所(含边防派出所)。森工、农垦、铁路、民航、航运公安机关管辖的专业派出所参照执行本规定。

第三条 公安派出所在当地政府和主管公安机关领导下实施消防监督工作,业务上接受主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监督和指导。

第二章消防监督工作职责

第四条

公安派出所负责辖区内居民住宅区的管理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情况的监督、检查,和上级公安机关授权管理的单位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公安派出所管辖单位的范围由县(区)级公安机关根据本地具体情况确定。

第五条

公安派出所的消防监督工作实行所长负责制和民警责任制,明确一名所领导分管消防监督工作。警长和责任(社)区民警结合日常工作,具体负责管辖区内的消防监督工作。公安派出所应当将消防监督工作纳入日常工作内容和责任(社)区民警的职责范围,并列入工作计划和考评范围。

第六条 公安派出所应当履行下列消防监督职责:

(一)掌握辖区监管单位消防安全工作的基本情况,每半年向当地政府、主管公安机关和消防机构报告一次情况,提出消防工作建议;

(二)督促和指导辖区监督管理单位开展消防工作,建立消防安全组织,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各项消防安全责任制;

(三)组织开展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对群众义务消防组织进行培训并组织演练,指导乡镇民办消防队执勤训练和火灾扑救工作;

(四)组织开展对辖区监管单位的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依法进行消防监督检查,督促整改火灾隐患;

(五)按照本规定第五章的规定负责辖区内火灾事故的调查和报告工作;

(六)受理群众举报,依法查处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行为;

(七)督促辖区内符合《黑龙江省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界定标准》的单位,向主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报。

第三章消防监督基础建设

第七条

公安派出所分管消防监督工作的领导及民警应参加上级公安机关组织的消防业务培训,经消防监督岗位资格考试合格,取得消防监督执法证件。

第八条 公安派出所须建立下列消防监督业务档案:

(一)监管单位消防安全基本情况档案;

(二)消防监督检查档案;

(三)消防行政处罚档案(含火灾事故调查处理档案)。

公安派出所民警应当熟悉管辖单位的消防安全情况,并建立《单位消防安全基本情况登记表》(见附件1)。

第九条 公安派出所应当建立健全下列消防监督管理制度:

(一)公安派出所所长消防工作职责;

(二)警长和责任(社)区民警消防监督职责;

(三)消防监督检查和宣传教育制度;

(四)消防行政审批制度;

(五)火灾统计报告制度。

具体内容由县(区)公安机关统一制定。

公安派出所应当及时、准确地上报有关消防监督检查、消防行政执法、火灾统计、消防安全专项治理等工作情况和报表。

第十条

公安派出所应当定期组织消防业务学习,实行警务公开,公开消防监督执法的制度、程序、工作时限、当事人的权利,公布消防行政许可事项的办事条件和办理结果,加强廉政建设。

第四章消防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

公安派出所对监管单位的消防监督检查每半年不应少于一次。重大节日、重大活动和火灾多发季节等特殊时期应当组织专项检查。

民警应当加强对辖区内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的消防安全教育和检查,督促其监护人落实消防安全措施,保证安全。

第十二条 民警实施消防监督检查时,应当着制式警服,出示消防监督执法证件。第十三条

民警在实施消防监督检查时,发现违反消防法律、法规行为,应当当场填发《消防监督检查意见书》(见附件2),责令当事人当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限期改正期限届满后5个工作日内应当及时进行复查,并填发《消防监督检查意见书》。

检查发现构成重大火灾隐患的,公安派出所应当立即书面报告主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行为,公安派出所除按本规定责令改正外,还应当依法予以消防行政处罚。

第十四条 消防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监管单位建筑工程施工、使用前,是否依法办理了消防审核、验收合格的手续;公众聚集场所使用或者开业前,是否依法办理消防安全检查合格的手续;

(二)监管单位消防安全合格的建筑,其建筑结构、功能、消防设施的使用或改变情况;

(三)监管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情况,灭火、疏散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情况,重点部位的消防安全状况,防火检查、巡查和火灾隐患整改情况;

(四)居(村)民防火公约的制定、落实情况,大风天、重点防火期防火宣传和防火措施落实情况;

(五)居(村)民柴草垛堆放情况,消防水源和消防车通道情况,乡镇民办消防队日常训练和执勤战备情况。

第十五条 公安派出所在消防监督检查时,应当同时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

第五章火灾事故调查

第十六条

公安派出所负责管辖范围的单位和居(村)民区发生的无人员伤亡的、直接财产损失10000元以下的、无损害赔偿关系的、非涉外的且当事人不要求出具火灾调查法律文书的火灾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公安派出所按照治安案卷的办理要求依法调查处理火灾事故,不出具火灾原因、火灾事故责任、火灾损失法律文书。

对公安派出所办理的火灾行政处罚案件不服的,由主管公安机关受理复议。

第十七条

公安派出所应当受理火灾报案,并及时赶赴火灾现场,做好现场保护和必要的调查询问工作。发现不应当管辖的,应当及时通知有管辖权的单位调查处理,并移交有关案件材料。管辖发生争议的,由共同的主管公安机关指定管辖。

第十八条公安派出所应当与当地消防队建立工作联动机制,确保火灾发生后及时赶赴火场。

公安派出所应当协助主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做好辖区其他火灾事故的现场保护和调查处理工作。

第十九条

公安派出所应当对管辖的火灾进行统计,逐起填报《火灾报表》,每月3日前(含节假日)将上月报表上报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第六章消防行政处罚

第二十条

公安派出所在管辖范围内实施消防监督检查、火灾事故调查以及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的消防行政处罚时,履行公安派出所内部审批程序,出具的法律文书加盖公安派出所印鉴。第二十一条

公安派出所在消防监督检查、火灾事故调查工作中实施第二十条规定以外的其他消防行政处罚时,其消防行政处罚内部审批权限如下:

(一)对个人罚款500元以下、对单位罚款5000元以下的,由公安派出所所长审批,加盖主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印鉴后执行;

(二)对个人罚款500元以上、对单位罚款5000元以上,没收非法物品的,由公安派出所报主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人审批;

(三)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停止施工、停止使用处罚的,由主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人审核后报上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或者主管公安机关审批。责令停产停业,对经济和社会生活影响较大的,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报当地人民政府依法决定,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执行;

(四)行政拘留处罚,由主管公安机关负责人审批。

公安派出所按照前款第(二)项、第(三)项出具的法律文书加盖主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印鉴;按照前款第(四)项出具的法律文书加盖主管公安机关印鉴。

第二十二条

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且处罚种类和数额符合当场处罚条件的前提下,可以由公安派出所民警2人当场作出消防行政处罚决定。

第二十三条

公安派出所实施具体消防行政行为时,使用公安部、省公安厅统一制式的法律文书。其消防行政处罚案卷按照治安案件的办理要求执行。

第二十四条

公安派出所办理消防行政处罚案件应当严格执行行政处罚法和公安部《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罚款收缴、罚缴分离的规定。

第二十五条 当事人对公安派出所作出的具体消防行政行为不服,申请复议的,由主管公安机关受理行政复议。

第七章监督考评和奖惩

第二十六条公安派出所和责任(社)区民警消防监督工作的考评,列入公安派出所等级评定和公安派出所社区民警等级评定一并进行。

第二十七条公安派出所和民警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经考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成绩显著的,应当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八条 公安派出所民警在消防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因工作失职发生火灾的,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九条 本规定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过去省公安厅有关规定与本规定有抵触的,按本规定执行。

消防监督执法内部规定 篇5

一、行政执法职责范围规定

1、执法队负责查处违法工程、违法建筑和其他违法行为,查办群众投诉、举报、来信来访案件,内部执法监督,执法过错追究,执法质量考核检查。

2、法制科负责查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消防违法案件。

3、指导科负责查处消防监督检查中的消防违法行为、消防产品质量监督和验收不合格擅自投入使用的消防违法案件。

4、验收不合格的工程移交法制科跟踪监督。

5、大队负责辖区内消防违法行为的查处。

二、行政许可权限、职责规定

1、所有行政许可项目必须进政务窗口,市区统一进市政务中心,市区大队不受理行政许可项目。

2、消防安全检查按照属地管辖原则和支队监督权限规定实施。

3、所有行政许可“谁主管,谁签字,谁负责”,实行终身负责制。

4、窗口即时审批项目属大队管辖的,由大队长审签,支队管辖的,由支队签发领导审签,窗口盖章出窗。

5、其他行政许可项目可按程序出窗。

三、办理时效规定

1、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时效规定:自受理申请之日起自受理之日起20日内应当出具书面审核意见(即进、出窗各1天,承办人15天,科、处、支队领导各1天)。但是依法需要组织专家评审的,专家评审时间不计算在审核时间内。

2、建筑工程消防验收办理时效规定:自受理申请之日起自受理之日起20日内应当出具书面审核意见(即进、出窗各1天,承办人14天,科长2天,处、支队领导各1天)。但是依法需要组织专家评审的,专家评审时间不计算在审核时间内。

3、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时效规定:13天(即进、出窗各1天,承办人8天,科、处、支队领导各1天)。

4.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竣工验收消防备案时效规定:备案即时完成。备案后,对被确定为抽查对象的建设工程的抽查,自收到设计、竣工验收备案材料之日起30天完成(即进、出窗各1天,承办人25天,科、处、支队领导各1天。)

5.大型群众性活动举办前消防安全检查时效规定:3天。

四、窗口管理规定

1、明确窗口人员,法制科参谋、指导科参谋、值班处领导坐窗办公。

2、工程审核、验收项目、消防安全检查的资料均在窗口办结后再送回支队归档。

3、窗口公务程序图

五、警务公开制度

1、消防监督警务范围

(1)对城市公共消火栓、消防通讯、取水码头、消防通道等公共设施进行检查。

(2)对属于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新建、扩建、改建(含建筑内部装修、用途变更)的大型人员密集场所和其他特殊建设工程的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实施消防设计审核、施工安装监督检查和竣工验收。

(3)对申请使用或开业的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

场、客运车站候车室、客运码头候船厅、民用机场航站楼、体育场馆、会堂等公众聚集场所,影剧院、录像厅、礼堂等演出、放映场所,舞厅、卡拉OK厅、夜总会等歌舞娱乐场所,酒吧、咖啡厅和具有娱乐功能的餐馆、茶馆等餐饮场所,洗浴馆、保龄球馆、旱冰场、健身房等营业性健身、休闲场所等进行消防安全检查。

(4)对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场所进行消防安全检查。(5)对消防产品在使用领域实施监督检查。

(6)对消防设计和竣工验收消防备案的单位进行抽查。(7)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非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实施监督抽查。

(8)调查火灾原因,统计火灾损失,依法对火灾事故做出处理。

(9)对举报、投诉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行为实施监督检查。

(10)对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实施处罚。

2、办事程序

(1)申请人向政务服务中心接待窗口递交申请,经窗口工作人员审验,确认申报资料齐全的,予以受理,填发《受理凭证》,并告知答复期限;申报资料不全的,当场一次性指出所缺资料,并填发《不予受理凭证》。

(2)申请人根据申报项目提供所需资料(3)办理期限

①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 从受理之日起,自受理之日起20日内应当出具书面审核意见。

但是依法需要组织专家评审的,专家评审时间不计算在审核时间内。

②建筑工程消防验收

从受理之日起,自受理之日起20日内应当出具书面审核意见。

但是依法需要组织专家评审的,专家评审时间不计算在审核时间内。

③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 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进行检查,自检查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投入使用或者营业的决定,并送达申请人。

④大型群众性活动举办前消防安全检查

自接到本机公安机关治安部门通知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进行检查,并将检查记录移交本机公安机关治安部门。

⑤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备案

备案即时完成,对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备案抽查材料审核在30日内完成。

⑥建设工程消防验收备案

备案即时完成,对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消防备案抽查材料审核在30日内完成。

六、集体议案制度

1、支队议案组织。支队成立集体议案委员会,由支队主官任主任,分管支队领导、防火处处长任副主任,承办人、法制科长、指导科长、法制审核人员及相关技术人员为成员。集体议案主持人由副主任担任。

2、集体议案范围。凡重大火灾隐患立案销案、整改方案论证、重特大火灾和疑难火灾原因的认定和处理、重大行政处罚、建筑工程疑难问题、采取强制措施等应实行集体议案。

3、集体议案程序。(1)议案的申请。承办人在议案2天前将需要集体议案的问题提出申请,报议案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批准。(2)召开议案应有超过半数以上的成员参加,议案会议允许发表意见,会议应充分讨论,作好记录,并形成会议纪要,有到会三分之二以上的委员通过方能形成决议。(3)议案变更,应由议案变更申请人提出变更申请,并说明理由,须由集体议案委员会到会三分之二以上的委员通过。

4、集体议案决议的执行。议案形成以后,承办单位应严格依法按程序执行,如需采取“三停”等行政强制措施,必须由支队主要领导组织有关人员参加。议案委员会副主任及其他成员必须参加。执行完毕后,承办单位应向议案委员会及时反馈信息。

七、印章管理制度

1、公安消防支队印章由秘书科保管,发文和填发法律文书(行政审批文书除外)必须由支队签发领导签字,方可盖章。

2、“2号章”为窗口专用,由窗口负责人保管,由支队签发领导签字后,方可盖章。

3、建筑工程审核、验收章由窗口负责人保管,用于窗口即时审批项目,由处领导或大队长审签,方可盖章。

4、严禁未经审批,擅自盖章。

八、信访处理制度

1、内勤办负责社会面的群众来信、来访、举报、投诉案件的受理,设立投诉电话:8863173。

2、热情接待来访人员,不推诿,不刁难,不扯皮,说话和气,态度和蔼。

3、对来访者提出的各类问题和合理化建议要详细记录,认真分类按级办理。

4、对群众来信,要认真登记,加附文件处理单,交相关领导阅示,按领导批示办理,不得擅自作主处理或扣压信件,防止丢失、损毁。

5、对群众的来信、来访、举报、投诉的案件,按时依法处理,并及时通知群众。

九、消防监督技术装备使用管理制度

1、明确装备的登记、移交程序和要求,使用或借用装备必须登记。

2、明确专人管理、维护和保养,装备的使用人员应熟悉装备和系统的性能、技术指标及有关标准,遵守操作规程。

3、所有设备和系统的技术资料、图纸、说明书、技术改造设计图、维修和计量检定记录应存档备查。

十、工作例会制度

1、处务会每月召开一次,科务会每周召开一次,通常安排在周一上午召开,由单位主官组织实施,全体人员参加,内勤及科室有关人员做好会议记录。

2、处务会、科务会主要总结上周工作完成情况,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研究部署本周工作。

3、汇报和总结工作要实事求是,不准弄虚作假。

4、及时向领导提供消防工作的决策意见,加强信息反馈。

5、对支队部署的紧急和重要工作及时召开会议传达、贯彻和落实。

十一、文书处理制度

(1)拟定公文必须执行公文格式、行文关系及起草公文的有关规定。

(2)认真审核公文,按程序审阅签发。

(3)上报和下发的公文要存档,个人不得保存机密文件,严防遗失、泄密。

(4)没有保存价值的公文,经过鉴定后,登记造册,报主管部门批准后监督销毁。

(5)文件及有用价值的资料应逐年存档,所有存档文件,必须分类编目装订成册,交由档案室负责保管。

十二、请示报告制度

1、对于本部门或个人无权决定的重大事情在处理前应请示报告;对上级部署的专项性工作、督办工作和日常工作等应按规定报告。

2、日常消防监督工作大队每周向支队报告一次,支队每月向总队报告一次;专项及上级督办的工作应按规定的时限上报;重大事情应在发生、发展、终结和处理过程中随时报告。

3、请示报告分口头和书面两种形式。一般应以书面报告为主,情况紧急,来不及书面报告的重要事项,可先口头汇报,然后按照要求进行书面报告。

4、请示报告要认真准备,口头报告应拟好报告提纲;书面报告应严格执行文书格式。

5、请示报告要认真听取领导指示,口头请示要做好记录;书面请示报告应按领导批示落实,并及时反馈信息。

十三、法制审核制度

1、公安消防机构依法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实施行政处罚和采取强制措施以及制定规范性文件必须经法制审核。

2、法制审核必须做到及时准确,重点审核事实的真实性、依据的正确性、程序的合法性、处罚的适当性以及法律文书的规范性等。

3、法制审核由专兼职法制人员负责。

4、法制审核人员对审核的法律文件或规范性文件等应提出明确的审核意见。

5、未经法制审核的法律文书或规范性文件,单位负责人不得签发。

消防监督检查规定 篇6

(二)对单位履行法定消防安全职责情况的监督抽查;

(三)对举报投诉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的核查;

(四)对大型群众性活动举办前的消防安全检查;

(五)根据需要进行的其他消防监督检查。

第七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根据本地区火灾规律、特点等消防安全需要组织监督抽查;在火灾多发季节,重大节日、重大活动前或者期间,应当组织监督抽查。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作为监督抽查的重点,非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必须在监督抽查的单位数量中占有一定比例。对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每年至少监督检查一次。

第八条 公众聚集场所在投入使用、营业前,建设单位或者使用单位应当向场所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安全检查,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消防安全检查申报表;

(二)营业执照复印件或者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出具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三)依法取得的建设工程消防验收或者进行竣工验收消防备案的法律文件复印件;

(四)消防安全制度、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场所平面布置图;

(五)员工岗前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和自动消防系统操作人员取得的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证书复印件;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依照《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不需要进行竣工验收消防备案的公众聚集场所申请消防安全检查的,还应当提交场所室内装修消防设计施工图、消防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以及装修材料防火性能符合消防技术标准的证明文件、出厂合格证。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消防安全检查的申请,应当按照行政许可有关规定受理。

第九条 对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应当检查下列内容:

(一)建筑物或者场所是否依法通过消防验收合格或者进行竣工验收消防备案抽查合格;依法进行竣工验收消防备案但没有进行备案抽查的建筑物或者场所是否符合消防技术标准;

(二)消防安全制度、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是否制定;

(三)自动消防系统操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员工是否经过岗前消防安全培训;

(四)消防设施、器材是否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并完好有效;

(五)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

(六)室内装修材料是否符合消防技术标准;

(七)外墙门窗上是否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

第十条 对单位履行法定消防安全职责情况的监督抽查,应当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检查下列内容:

(一)建筑物或者场所是否依法通过消防验收或者进行竣工验收消防备案,公众聚集场所是否通过投入使用、营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

(二)建筑物或者场所的使用情况是否与消防验收或者进行竣工验收消防备案时确定的使用性质相符;

(三)消防安全制度、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是否制定;

(四)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定期组织维修保养,是否完好有效;

(五)电器线路、燃气管路是否定期维护保养、检测;

(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防火分区是否改变,防火间距是否被占用;

(七)是否组织防火检查、消防演练和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自动消防系统操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八)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是否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

(九)生产、储存、经营其他物品的场所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的,是否符合消防技术标准;

(十)其他依法需要检查的内容。

对人员密集场所还应当抽查室内装修材料是否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外墙门窗上是否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

第十一条 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履行法定消防安全职责情况的监督抽查,除检查本规定第十条规定的内容外,还应当检查下列内容:

(一)是否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

(二)是否开展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

(三)是否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演练;

(四)是否建立消防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

对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还应当检查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中承担灭火和组织疏散任务的人员是否确定。

第十二条 在大型群众性活动举办前对活动现场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应当重点检查下列内容:

(一)室内活动使用的建筑物(场所)是否依法通过消防验收或者进行竣工验收消防备案,公众聚集场所是否通过使用、营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

(二)临时搭建的建筑物是否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三)是否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演练;

(四)是否明确消防安全责任分工并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员;

(五)活动现场消防设施、器材是否配备齐全并完好有效;

(六)活动现场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

(七)活动现场的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是否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并完好有效。

第十三条 对大型的人员密集场所和其他特殊建设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消防监督检查,应当重点检查施工单位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的情况:

(一)是否明确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是否制定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制度、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二)在建工程内是否设置人员住宿、可燃材料及易燃易爆危险品储存等场所;

(三)是否设置临时消防给水系统、临时消防应急照明,是否配备消防器材,并确保完好有效;

(四)是否设有消防车通道并畅通;

(五)是否组织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和消防演练;

消防监督管理规定 篇7

1 监督管理工作迅速发展

加强监督任务非常繁重, 根据有关资料调研, 北京、上海、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人均监督面积达2×105~5×105m2, 个别地区甚至达到1×107m2左右, 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奥运工程、地铁工程为代表的技术难度大, 设计施工复杂的大型公共建筑和基础设施工程大量投入建设、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广泛应用在利于推动产业进步, 满足更多需求的同时对监督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面对这种形势, 各地质量监督管理机构积极改革监督模式, 大力提升监督管理效能促进监督管理工作不断进步。特别是2000年以后, 随着《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房屋建设管理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 政府质量监督逐渐由核验制度过度到备案阶段, 各地也都基本建立了以日常抽查和监督巡查相结合, 行为监督和实体监督相结合的新的模式。质量监督逐步回归其政府监督的本质属性, 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督的责任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明确, 监督机制更加合理, 监督执法也更加有力, 在工程建设快速增长, 技术难度日益加大的情况下, 依然确保了我国工程质量总体水平稳中有升, 重大质量事故得到了有效遏制。

2 加强监督人员的考核与管理

工程质量监督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都很强的工作, 加强监督机构和人员的管理确保监督人员的思想素质, 业务水平、法制观念非常重要。一是要结合实施参照公务员管理在招新人员时坚持凡进必考, 杜绝进人上的不正之风, 确保人员基本素质。二是继续贯彻落实《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人员考核管理办法》严格监督机构和人员的资格认定, 加强对监督人员的考核和培训, 提高其业务素质。三是健全激励机制, 探索建立工程质量监督工程师制度, 根据不同的等级监督人员待遇实行差别化管理, 同时加强对监督人员失职渎职行为的问责力度。切实落实监督责任制另外重点在规范管理上下功夫。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统一部署, 2008年以后我省开展监督机构监督范围认定, 监督机构和人员基本信息分类整理录入及审核发证工作, 目前已完成了省内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考核及监督人员资格证书审核的准备工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应对工程质量监督方式改革的新挑战。特别是面对停止征收工程质量监督费重大改变后面对经费紧张给正常工作带来的诸多不便, 认真做到队伍稳定工作不受影响。

3 强化监督手段确保工程质量

为了更进一步加强落实质量责任制, 规范质量行为, 保证地基基础及主体结构安全可靠满足使用功能, 还得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以强化监督手段, 保证工程质量。

一是开展一年一度的工程质量大检查, 进一步摸清工程参建各方贯彻执行法律、法规的情况, 摸清建筑实体工程质量的现状, 找出与兄弟省市的差距, 召开本地区有关单位参加的会议, 通报检查情况, 对好的工程进行表彰, 对差的工程提出批评, 对存在普遍性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改进, 对严重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 通过对本地区质量状况的分析、宣传、表彰、整改等对整体工程质量做出正确的评价, 讲清形势, 引起相关单位的重视, 对提高工程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对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施工现场、人员和设备加强管理, 限期整改, 大力开展安全百日生产无事故活动, 争取将人员伤亡事故降到最低点。

二是改进监督机制, 提高监督效能, 根据建设部制定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监督管理规定》明确质量监督机构性质和地位, 规范监督程序, 推动监督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积极推动全方位、全过程、差别化的质量安全监管机制的形式。改进监督模式, 强化监督巡查, 努力促进行为监督和实体监督的有效结合。2002年开始对主体结构进行抽测, 对室内环境质量进行检测, 扩大检测范围保证了结构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 对群众反映敏感, 影响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水暖, 电器管道、燃气管道的严密性进行了实验性检测, 真正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 使用功能良好的放心工程。

三是强化竣工工程的监督验收, 提高总体质量水平。单位工程的竣工验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 若有放松必然影响工程竣工备案, 也影响工程按时交付使用, 当前在竣工验收中存在二次装修的工程较多, 验收时遗留的装饰项目比较多, 严重影响安装工程的正常进行, 像这样的工程就是验收通过也达不到其真实可靠, 所以对这样的工程一定要严格把关, 强调装饰装修工程不留尾巴, 待工程全部完工后一次性进行交工验收。为更有效真实地的反映整体工程的质量水平, 我们改变以往按比例抽查验收改为分户验收制度和监督与验收分离制度, 确保工程的总体质量水平。

4 创新监督模式, 加强执法水平

根据工程质量监督作为政府执法监督的本质属性, 以及当前工程建设量大幅增加的形式下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是受政府委托授权的执法单位, 要以“执政为民”为宗旨, 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出发点提高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工程质量监督应逐步过渡到以执法检查为主的新阶段, 即除竣工验收仍需要进行现场同步监督外对地基基础, 主体结构等验收不必进行同步监督, 而是把监督重心放在不定时不定人的巡回监督抽查上。通过巡回监督对工程参建各方质量行为进行抽查, 对工程地基基础, 主体结构以及工程主要使用功能等实体质量进行抽查, 发现问题即进行处罚, 既增加了监督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又方便实施差别化监管, 大大提高了监督效率。积极引导企业提高操作水平, 提高管理水平也是监督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对群众的来信来访、投诉举报要认真妥善处理, 渐渐落实, 本着“群众事情无小事”的精神肩负起我国全面消除事故隐患的历史重任。工程质量百年大计, 安全生产人命关天, 防灾应急刻不容缓。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 通过全国建设者的共同努力, 我们一定能履行好职责, 扎实做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各项工作, 为工程建设把好安全关, 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GB50411—2007[S].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GB50210—2001[S].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3]GBT50362—2005[S].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

浅谈消防执法监督的现状管理 篇8

关键词:消防 执法 监督 管理 责任

中图分类号:D035.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1(c)-0204-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消防工作也开始向社会化和法制化的轨道上迈进,消防监督执法机构,在这项社会任务中。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他们承担着保证社会主义安定和谐的大任。在消防执法的过程中,消防警官承担和实施着国家所赋予的消防管理权力,同时对消防执法的效果,也承担相应的责任。消防执法监督是消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严肃的公正性和权威性,要想在消防工作中积极地发挥出消防监督的职能的作用,就必须要能够建立起一支严格、文明、公正、高效的消防执法监督的队伍。在消防执法的工作中,以规范化的管理,建设和完善各级公安消防机构所归属的职能保障消防执法监督能够运用科学的管理、发展消防执法l监督这支队伍。在规范消防执法监督的行为,促进执法监督在公正廉明的基础上,如何提升消防执法监督的水平,为消防执法监督的管理,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消防环境,这些都消防执法监督机构所要面对的现实,也是当前需要急切解决的问题。

1 目前我国消防执法监督的现状

1.1 消防执法监督人员少,任务繁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着新《消防法》的出台,对下消防执法监督检查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就对消防执法监督的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我国目前消防监督执法人员配置得比较少,工作任务比较多,而且防火监督人才的成长相对缓慢,这与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以及急待解决的保障社会消防安全需求出现了极度的不相适应的现象。消防执法监督人员的职责工作,包括了建筑工程的审核和竣工验收、日常监督检查,开业前检查、社会培训教育、行政处罚、火灾调查、宙传等多项社会职能,可以说消防执法监督机构的每一名监督人员都是身兼数职,工作繁重的程度可以想像。这些有限的消防执法监督的职能人员,在面对日益增加的需要执行消防监督的社会单位,对于日常工作中的隐患监督、督促以及整改的要求,还有各种的火灾调查,感觉到很难去协调,每天所感受的工作责任和工作压力很大,工作量已经超出了极限,这些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工作质量下降,以及在工作中出现失控漏管的现象。

1.2 消防执法监督人员配置的不合理和不稳定

消防执法监督管理,需要专业的监督管理人员。特别是基层单位,从事专职的消防执法监督的人员较少,具备防火监督专业对口的人才更少。从管理的角度来说,弱化了这项工作的管理职能,就削减了消防执法人员的管理水平。另外,由于监督执法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很多人员在这个岗位上,只工作一年就会出现人员调动的情况,造成很多新来的人员,对于新岗位的业务不熟悉,需要从零起步,重新学起,从而使骨干力量培养和保留难度进一步加大。由于消防执法监督岗位的频繁交流,造成了人才流失严重,工作经验积累不足,消防专业人才和专业知识无可持续发展,更使基层单位执法工作整体水平不稳定,执法质量参差不齐。消防执法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很多人员还没有熟悉本岗位的工作情况,就被调转到其他的岗位上,因为调动过于频繁,消防执法监督队伍充斥的经常是一些新人,造成整体的人员专业素质不高。这些不合理和不稳定的因素,是当今消防执法监督队伍建设需要重视和协调的地方。

1.3 消防执法监督设备信息化发展落后

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很多社会资源都需要以信息化的形式存在,在社会上进行应用,只有不断地通过努力跟得上信息化的步伐,才会与时俱进,跟着时代共同发展。消防执法监督队伍,需要以科学的眼光看待并满足时代的发展,需要配备先进的信息化设备,以现代的高科技的信息化设备来装备自己,努力在礼会中打造全新的消防执法监督的队伍。而目前消防执法监督队伍的装备,相对于现代化的发展比较落后,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步伐还比较缓慢。

2 消防执法监管理的措施

2.1 不怕艰难。建立起为社会服务的理念

树立正确的消防执法监督的理念,建立起服务型的监督管理机构,教育消防执法监督的人员争当为社会服务的模范,改变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条件的影响下,形成的被动的监督模式,要能够主动服务社会,忠诚人民、竭诚全力地为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进一步對消防执法监督队伍。提出明确的要求。消防执法监督机构,作为面向社会的窗口,担负着整个社会消防监督的重任,更应该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要能解放思想、科学发展,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在执法监督工作中,须于不怕艰苦,敢于迎难而上。

2.2 合理配置人员,在岗位上稳定思想

消防执法监督机构,应能建立起一个长期的管理体制,应能够培养一批业务水平高,在消防监督工作中实践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有责任心的执法监督的人员。在岗位上不断地稳定执法监督人员的思想,督促他们坚守自己的岗位,在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才干。对于人事管理部¨的频繁调动,也要适当地予以减少,不能因为人才流失过多,而出现不合理的配置方式,让一些不符合消防执法监督专业的人充斥进队伍。

2.3 执法监督设备管理要加大投入

在消防执法监督的过程中,随着科学的发展,设备管理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要想工作高效,只有不断地将信息化的设备配备到位,工作的进程才会得到稳步的发展。

面对越来越先进的信息化设备,消防执法监督工作越来越深入,越来越细致,越来越需要检查精密的检查仪器的融合。这就需要投资一些经费,来购置先进的仪器。这就需要上级部门的关注,针对消防执法监督设备缺乏的问题,进行专项投资研究,以专款专用的形式,来充实消防执法监督队伍的业务装备建设。

3 结论

上一篇:形容笑的成语下一篇:考研英语备忘录应用文--备忘录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