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复习课的教学反思(通用13篇)
数学复习课的教学反思 篇1
又到了一学期的末尾,马上又要进入紧张的复习阶段。复习课一般都是那种没意思、无新意的内容,学生也对此也不太感兴趣,但是复习作用微乎其微。怎样才能让复习课的课堂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我打算从以下几点进行尝试。
第一、要保持课堂“活而不乱”。
平时教学中我要求一年级学生做到:在课堂上想好了再举手,发言时要有序、完整,即使有不同的意见也要等到别人说完了再说,不在课堂上说与课堂无关的话题等等。经过近一年的培养,我真切地感受到一年级小学生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尊重,学会了组织简单语言、注意力也集中了,学习的目的也明确了。这样的课堂是一个形式上有秩序而内容上充实又突显个性、追求思维发展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课堂。
第二、要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在复习有关几何图形知识时,力求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在“操作”中明方法,在“悟”中见真知。虽然是复习课,也要给学生新的感觉、新的收获,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操作,学生的思维“活”起来了,认识也会随之提高。
第三、要让学生感受到课堂因“我”而精彩。
在课堂上,要努力,引导学生去生活中寻找盛会中的数学、研究身边的数学,发现数学的美;体验数学的真实性和趣味性。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是精彩的,感受到数学课堂因他们每一个人的存在而更加精彩。
另外,数学课堂在时间的安排上要做到合理、课堂中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数学复习课的教学反思 篇2
策略1:基于知识点的落实和强化 (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形成)
每节数学课, 都有相应的知识点需要讲解;每次作业, 都有相应的知识点需要巩固.在一节有限时间里的课堂教学, 尽可能有效落实知识点, 帮助学生串联知识, 融化知识, 吸收知识, 注重形成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例1 在复习函数零点概念的时候, 先设计几个小问题:
问题1 (1) 方程x2-6x+9=0的实根是___.
(2) 函数f (x) =x2-6x+9 的零点是___.
(3) 函数f (x) =x2-6x+9与轴交点的横坐标是___.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几个小问题, 可以强化对概念的复习和理解, 然后引出函数零点概念:对于函数y=f (x) , 把使f (x) =0的实数x叫做函数y=f (x) 的零点.
方程f (x) =0有实根函数y=f (x) 有零点函数f (x) 的图像与x轴有交点.
问题的形式将抽象的概念变得更加具体, 使学生更易于接受和有效理解, 同时也给出了一个求函数零点的方法:对于一些简单问题可以直接求相应函数的零点.
问题2 (1) 已知函数f (x) =ln x+2x-6, 试判断函数的零点所在的一个区间是 ( ) .
(A) (1, 2) (B) (2, 3)
(C) (3, 4) (D) (4, 5)
(2) 对于 (1) 还有其他零点吗?还有其他方法可以确定函数零点所在的区间吗?
学生纷纷指出第2小题可以转化为两个基本初等函数y=ln x与y=6-2x的图像的交点有几个.此教学环节目的在于复习函数零点、方程的根与函数图像的关系, 即函数图像有交点.
设计意图第1问是教材中的例题, 旨在复习零点存在性定理, 同时给出了另一种无法直接求零点时可以大致判定零点范围的方法;第2问, 笔者认为从思维的发展角度来讲, 完全符合学生的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 在注重知识与技能的本质以及相互联系的同时, 又将转化化归的数学思想悄无声息地渗透其中.
策略2:基于难易程度的循序渐进 (关注思维进度的发展)
难的题目不一定好, 好的题目不一定难.一节高效思维的课堂教学, 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思维进度发展.笔者认为, 变式教学可以梯度式增加思维量, 以思维进度的发展, 不断地刺激学生的思维, 在碰撞中迸发出解题的思路, 提高解题能力.同时, 还可以在思考中打通知识结构之间的联系, 提炼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举一而反三.
例2 函数f (x) =lg x-cos x的零点有 ( )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变式1若函数为f (x) =lg|x|-cos x, 则有___个零点.
变式2若函数为f (x) =|lg x|-cos x, 则有___个零点.
变式3 (提升能力1) (2011年课标全国卷, 文12) 已知函数y=f (x) 的周期为2, 当x∈[-1, 1]时f (x) =x2, 那么函数y=f (x) 的图像与函数y=|lg x|的图像的交点共有 ( ) .
(A) 10个 (B) 9个
(C) 8个 (D) 1个
变式4 (提升能力2) (2010年课标全国卷, 文12) 已知函数
若a, b, c互不相等, f (a) =f (b) =f (c) , 则abc的取值范围是___.
学生探究:对于变式4, 要求学生自己出问题求取值范围.
如:a+b+c的取值范围是___;
再如:“方程f (x) =m有3 个不同的解”, 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
设计意图例题变式目的, 在于强化巩固函数F (x) =f (x) -g (x) 有零点与函数y1=f (x) , y2=g (x) 的图像有交点的相互转化关系, 通过几个循序渐进的变式问题, 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体验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转化化归思想在解题中的作用, 使学生体会“合二为一”与“一分为二”的解题方法在函数零点问题中的应用.复习课例题教学不是单纯的解题活动或解题过程, 需要概括提炼出规律性的东西, 同时让学生明白很多复杂、综合问题也是由基础问题构成的;之后通过配套练习追踪, 侧重对问题的理解和强化, 使知识点得到落实, 解题方法得到巩固, 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策略3:基于学生解题思维的题型和题量 (强调过程与方法的定位)
教学例题的设置, 应主要以学生的能力为基础, 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如果解题过分强调学科本位, 很容易导致内容难、繁、偏、旧等, 容易倾向于知识的灌输, 这无疑会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基于学生的思维能力, 必须对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与方法有一个明确的定位.通过审题、知识迁移和举一反三,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诱发学生思维的多向性.
由于F (x) =f (x) -g (x) 有零点与函数y1=f (x) , y2=g (x) 的图像有交点, 相互转化求零点类的问题已经清楚, 但是方程的图像与x轴有交点还需要进一步巩固, 零点的应用需要体现, 故对下面例3和变式进行一系列的串联, 从零点问题转化为方程问题, 然后强调参数的分离和二次函数的分类讨论, 最终发散为恒成立问题.
例3 函数f (x) =1/3x3-2x2+3x在x∈R上有___个零点.
变式1 函数f (x) =1/3x3-2x2+3x-1在x∈R上有___个零点.
变式2 (增加参数) 函数f (x) =1/3x3-2x2+3x-a在x∈R上有3个零点, 求a的取值范围.
变式3 (限定范围) 函数f (x) =1/3x3-2x2+3x-a在[2, 4]上有3 个零点, 求a的取值范围.
变式4 (改变参数位置) 函数f (x) =133x-ax2+3x在[2, 4]上有实数解, 求a的取值范围.
方法2 转化为关于x的方程1/3x2-ax+3=0在[2, 4]上有实数解.
变式5 (对方法2的加深) 方程4x-a·2x+9=0在区间[2, 4]有实数解, 求a的取值范围.
变式6 若不等式1/3x3-ax2+3x≥0在[2, 4]上恒成立, 求a的取值范围.
设计意图系统的知识更易于学生掌握, 相互联系的知识更易于学生理解, 例题3本身又一次回到课本定义, 通过直接求相应方程的根诠释了函数零点的定义.变式1直接复习了三次函数的图像, 使得函数零点“数”“形”双色俱全;变式2引入了参数, 实现了零点的应用, 处理了一类含参难点问题;变式3进一步加强了数形结合;变式4目标在于巩固参数分离和分类讨论, 让学生体会参数分离可以避免复杂的分类讨论, 但是分类讨论的方法也需要掌握;变式5 是对变式4的拓展, 本质并未改变;变式6是对整道例题的发散, 使得函数与不等式得以连接.学生经历了问题的探究过程, 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启迪了数学思维、提升了解题能力.
复习课内容多、难度大, 课堂时间有限, 变式教学在关注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同时, 大大扩充了课堂容量和学生的思维空间, 对知识点的疑问、探索、展现、释疑、理解和巩固, 实施有效教学, 由点到线, 再到面, 逐步呈现在学生面前, 使学生疑有所释, 问有所答, 理有所解, 学有所成.但是知识容量和课堂互动往往是矛盾的,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时, 需要在知识的传递与思维的导入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 在知识的理解与能力的提升之间寻找最佳联系点, 使教学环节有机整合, 层层递进, 提升复习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A版) :数学必修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2]张永华.从易错题的教学反思高三数学概念复习的有效性[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 2009, (22) :36.
[3]王弟成, 唐海平.学案教学更应注重课堂教学设计[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上旬) , 2014, (1-2) :20-23.
高三数学复习课的设想和反思 篇3
关键词:高三数学;复习课;学生自主性;反思;综合能力
高三数学复习课是高三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课型,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回顾旧知识,而且可以通过对以往所学零碎知识点进行查缺补漏、梳理规整,形成一个前后相连的知识网络体系,通过对复习内容进行例题讲解、变式巩固、归纳小结,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各学校一般采用三轮复习法,作为高三数学教学的一线老师,如何根据学情实际,确定每一轮复习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关键,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要注重回归课本,从源头上理清知识结构
课本是整个第一轮复习的核心,根据高考考纲要求和本校学生特点,结合课本典型例题习题的讲解,对基础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分类、化归、整理、升华,进而构建完善的知识网络,形成基本的通规通法,是第一轮复习的重中之重。首先,应该引导学生细读通读教材,把所有知识点弄懂弄熟,特别要让学生知晓知识的产生根源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因为只有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点,查漏补缺,形成健全知识网络,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知识的堆砌、穿插和运用才能牢固自如。其次,课堂讲解时,教师应该准确把握教材和考纲要求,按资料所编排的顺序进行系统复习,要有针对性地讲解资料上梳理的知识点,精选教材典型例题习题作为基础练习。虽然高考不查课本原题,但对每年高考分析不难发现,许多题目都能在课本上找到原型,不过是进行加工改造罢了。再次,对于教辅材料的运用也要避免盲目性,不要指望所有的题目都攻下,要将主要时间用在巩固基础对付中档的题目上,千万不要急于搞综合性强、难度较大的题目,以免学生的自信心受挫。总之,通过教材解决基础,通过资料解决知识的整合,这是夯实基础知识的有效途径。
二、要注重专题讲解,提高学生综合解题能力
二轮复习的重点是讲解专题,应每两周一套或两套综合试题检测,同时必须做到每检必收,每收必批,每批必纠,每次检测后教师要仔细认真分析找出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然后专题形式重点评讲,确保学生在以后的考试中不失分。要注意对练习题进行归类,注重采取同规同法的讲解策略,帮助学生揭示解题规律,总结解题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认知规律看,都是由模仿、重复,再到思考、创新的过程,只有先分类学会才能再学会综合。针对较难的题目,可根据情况处理部分或不处理,因为高考是针对大众的考试,一般不会考偏题怪题,我们的大多数学生对较难题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不能在这样的难题上花费太多的时间,也没有必要,对个别优秀的学生,可以特殊处理,如答案抛给学生,由学生自己先看,看不懂的再给他提示一下。另外,应该特别注重落实学生解题的规范性,因为到了二轮复习阶段,学生手头的资料琳琅满目,但很多题目无规范详细的解题过程,这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资料对学生的解题会产生不良影响,这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三、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悟性
复习课不能由教师包讲,而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主动积极地探索中,提高综合素质,展现个人智慧,实现创新突破。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任务是点拨、启发、诱导、调控,而这些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特别到了第三轮复习,学生的基础知识框架已经构建起来,通过专题复习后的综合解题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这个时候教师不宜占用太多的时间,对于学生在复习学案和做题中暴露的问题,应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解决。教师可采用让学生说题的方式:说题目的知识点与联系;说题目的结构;说自己的思路;说解题后的检查;说解法的变化;说题目的引申和推广。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问题教师决不暗示;凡是学生能自主探究的问题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合作交流的问题教师决不包办;凡是学生能说题作答的问题教师决不抢答。这样,教师把练习的时间还给学生、把活动的时间还给学生、把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在主动观察、归纳、概括、探究、交流和参与中,不断提高综合解题能力。
总之,高三复习质量的好坏直接关乎最后的高考成绩。第一轮的重点是突破基础知识,第二轮的重点是训练专题方法,第三轮的重点是提高综合能力。通过每一轮不同侧重点的训练让学生把知识点掌握得更加牢固。
参考文献:
[1]蒋明华.如何上好新课改要求下的高三数学复习课[J].新课程学习:中,2012(1).
[2]张芳.新课程下对高三复习课的一些思考:从一个课例看高三数学复习[J].数学教学通讯,2008(4).
《圆》复习课的教学反思 篇4
今天,对圆这一部分进行了一下复习,我觉得效果不太好:
(1)由于时间紧张,没有给学生系统的将知识串一下,只是就题讲题,只是给学生了几条鱼,而没有给他们渔;
(2)在检查学生做题情况这一块,自我感觉还不错,学生基本能讲的出来,但不是很系统;
(3)学生思路有了,但证明过程书写不够规范,课上又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订正,很迷惑;
反思:
(1)切记:不能为了赶课程而让学生获得的知识成为“夹生饭”应让学生自己先整理一下知识点,上课教师再补充一下,使学生能系统的掌握知识;
(2)备课要充分,虽然检查学生做题,让学生讲解很浪费时间,但我觉得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学习,能更主动些,所以要坚持!
(3)上课一定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不能因为自己的`私事,或学生的一些小事而影响自己的情绪,从而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
语文复习课的课后教学反思 篇5
通过相互交流介绍,我让学生明白,经过课外阅读能够了解到好多平时不知道的知识,如果只看语文书,而不看课外书,那我们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阅读课外书,同样是学习语文,就如我们语文书开头的“习惯篇”中所讲的那样——多种渠道学语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衡量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是否科学,是否合理的标准:
1、是否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有没有反思过去的文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在教学中是否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五年级数学教学随笔(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
3、是否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4、是否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即正确处理基础性与创造性的关系;
5、是否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即要遵循发展性原理,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识字、写字、学汉语拼音、理解字、词、句、段的意思,和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进行综合性学习。我认为阅读教学应注意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活动中,掌握语文工具的知识和学会运用这种工具的能力,并重点培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运用能力,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性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因此我觉得现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注意语文教学反思以下几点:
阅读课教学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阅读课教学,是学生被动、单一接受的学习过程,是教师向学生灌输和填充的教学过程,把学生当做一个个可以装许多知识的瓶子,通过反复操练即可掌握技巧的人,而完全忽视和抹煞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无法形成健康的个性,更不要说形成末来社会所必需的各种能力。
阅读教学应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例如我在教《索溪峪的“野”》这一课时,尝试采取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把全班学生分成十个小组,每个小组四个成员组成:一个成绩较好的学生,两个成绩一般的学生和一个成绩较差的学生,桌椅也跟着进行调整。在小组讨论中我提出了各小组要解决的四个问题:(1、“野”在中指什么意思?2、是从几方面来写这种“野”的?3、是怎样写出这种“野”的?4、把你觉得写得好的内容多读一读,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大家踊跃加入到小组的合作学习中,积极地进行讨论,各抒已见,合作解决问题。我也加入到他们的讨论中,并适当的点拔,引导他们所讨论的问题。当学生讨论结束后,我让各小组派代表来向老师汇报自学的情况,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已的意见和看法。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适时进行指点、帮助。在讨论汇报中,有的还提出了学习中不明白的问题,也有的对问题的不同看法进行激烈的争论,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及学会团体协作的能力。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沉闷,被动的了。而乐于去学,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因此我觉得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运用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来达到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阅读教学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语文论文库主渠道,但我们也要充分运用课外的学习资源,适时适量地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跨出校门,走向社会,靠近自然,让他们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增长才干,学会做人。例如:我在教《宇宙生命之谜》这一课时,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及要求,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设备,组织学生上网去查阅有关天文知识,让学生通过上网了解自己感兴趣内容,和解决课文中的.疑惑。再让学生在班上把上网后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汇报,各小组互相交流讨论。学生不但掌握了课文的内容,同时也大大激发对天文知识的浓厚兴趣,课外我还让学生组织一个天文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再上网或到图书室借阅课外书及观测天体,进一步让学生去认识、探索宇宙的奥秘。
注意阅读教学中人文内涵的渗透
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的价值在于使学生在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方面受到熏陶感染。因此在教学中注意人文性的渗透。如在教孟郊写的《游子吟》这一课,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后,我让学生谈谈学了这首诗后的感受?并说说你们的母亲又是如何?你将来想怎样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学生畅所欲言,纷纷说出各自母亲是如何对自已无微不致的关怀,将来要如何去报答母爱。我听了后,感到很高兴,及时地加以肯定和表扬,并对学生提出期望,希望同学长大以后能够真正懂得去孝敬父母。在教学中让学生懂得父母养育我们的艰辛,懂得了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如《落花生》这课是一篇人文内涵十分丰富的课文,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讨论做人的道理。在学习中领会了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要像花生一样做有用的人,对社会有用有贡献的人。在教学中渗透了人文内涵,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
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学法指导
1、互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组织互动学习的方式,改变过去班级授课中“传递——接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受”式的师生单向交流的局面,我建立了以学习小组为主要形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个性。
2、交还自主权,提供学生创新的时空
在教学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学习为本,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自我发现、自我探索的时空,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3、转换角色,挖掘学生创新的潜质
(1)转换师生之间的角色
这种方法往往是教师创设某种疑问,让学生帮助解决的方法。这样做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生在“帮助”老师弄清疑问的过程中,更增添了探索的欲望和信心。
(2)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角色转换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某个学生的学习方法很好,教师就可以让他当小老师去教其他的同学学习;如果谁的课文朗读得好,就可以请他范读;如果谁理解得深刻,就请他来表演。这样在学习中角色不断地转换,能够唤起学生积极上进的心理,调动学生内在的动因,不断探索知识,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挖掘创新的潜质。
(3)学生与学习内容中的角色转换
语文教材中的作品往往凝聚着作家的灵感、激情和思想,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及多元化的角色,为学生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教学中可以分角色朗读、分角色表演的方法,让他们与这些角色同喜同悲,这样,学生内在的情感与文中的角色形成共鸣,文中角色的思想在学生的再创造中得到延伸,学生学习语文的时空得到了拓展,学生创新的潜质也可以发挥了。
欧姆定律复习课的教学反思 篇6
整理:罗伟
为了落实教委和教办关于精品课建设思想精神,同时也为了提高我们科组成员的教学业务水平,我们初二物理组积极配合上级组织了《欧姆定律》的复习精品课。主讲者是曾两次获得中山市初中物理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的青年教师石海威老师。其中得到教委教研室朱小青老师的理论指导和我们备课组的三个高级教师谢锦新副校长、赵黎红办公室主任、张育文教学处主任的大力支持和参与,我们的精品课得以较好的完成。
精品课的建设在开学初我们就进行了认真的策划,进行了周密的分工,赵主任主动承担上课的任务。课时进度的问题,把上课时间安排到了期末。赵主任工作繁忙,时间仓促,上课效果不理想,我们一致讨论由石海威老师再上一次。因为期末很多班级已复习完毕,只有初二(5)班进度略慢,所以在二(5)班上这一节精品录像课。有关这节课的成败具体如下,如有不当,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在教学理念上石老师为了体现“注重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等初中物理课程基本理念,又要体现有效课堂教学。采用“导学稿”,同时转变了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教学目标上,石老师围绕《欧姆定律》一章在中考中热点问题和近几年的考查的题型,特制定目标:
1、会设计欧姆定律的实验电路图和表格,能用准确的语言归纳规律的内容;
2、根据串并联电路特点结合欧姆定律分析电表示数的变化;
3、会测小灯泡的电阻及分析实验中存在的故障问题。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对整章基础知识利用导学稿以填空的形式进行梳理,让学生回忆,同时时间的把握上要注意复习节奏。课前让学生对欧姆定律的内容有一个总体的理解,形成一个知识网络。然后在课堂上进行重点难点的点拨的一些具体的训练,在训练中提高。石老师充分利用课件制作方面有独到之处的优势,进行层层剖析和诱导,效果良好。
当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语言的精炼之处还需要长期认真的磨炼,题型的选择 还不够精到,板书的设计不够合理,有一些灵机一动的不合理的课堂教学行为,而学生突发问题处理有一定欠缺。
本章复习内容和难度都需要二课时,我们因课时紧张只安排了一课时,在学生的练习方面会显得薄弱,教师讲解会显得仓促。所有的不足我们在今后不只是精品课堂教学中认真解决,在每一节常规教学中都会认真突破,不断进步。可以说精品课引领年轻教师成长,也给年长教师更深刻的思考和体验。
港口中学初二物理备课组
初中数学单元复习课的有效教学 篇7
进行复习教学时, 我采用了我们学校的“自主式开放型导学模式”。基本程序是:复习—交流—反馈。但复习课不同于新授课, 复习时, 要重复已学的内容, 部分学生会觉得单调、枯燥无味, 针对这种情况, 我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知识点, 促使学生主动进行复习。如一次函数复习课中设计的问题:
(1) 如果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经过点 (1, 2) , 那么这个函数的关系式是; (2) 如果一次函数y=kx+ (k-1) 的图象经过原点, 那么k=; (3) 一次函数y=4x-3的图象经过点 (, 0) , (0, ) ; (4) 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 (1, 3) , 并且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则这个函数的关系式可以是。利用这几个小题进行知识梳理,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解题技能。
二、例题、习题层次化
平时所学的知识点多, 并且学生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 因此在复习时, 可以通过练习题的精选, 帮助学生把分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 体现知识的系统性、联系性、完整性和层次性。
如二次函数的复习时, 设计如下例题:
已知二次函数y=-x2+2x+8, 求: (1) 抛物线的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对称轴; (2) 抛物线与两坐标轴的交点; (3) x为何值时, y有最大 (小) 值; (4) 画出函数的图象, 说出图象是怎么由y=-x2平移得到的; (5) 根据图象回答, x为何值时, y<0, y>0, y=0; (6) 根据图象回答, x为何值时,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y随x增大而减小; (7) 求出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通过精选典型例题对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揭示解题规律, 总结解题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反馈练习合理化
复习课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要保证习题的高质量, 习题的选取要具基础性、实用性、层次性, 针对不同的学生要有选择地布置不同的习题, 在练习时要注意控制难题, 把练习的重点放在重要和关键的知识点上。对复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还要做到精讲多练、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简到繁, 合理安排讲练时间。通过反馈练习使学生注意根据学过的知识去发现和挖掘书本上没有的和老师没有讲到的问题。如理解一个概念的多种内涵, 对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对具有共性的问题总结解题规律, 发现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等, 由此探索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和一题多用之法。
总之, 我认为在进行复习课教学时, 首先要“依标靠本, 注重基础”, 把握好教学目标和要求, 要做到“因班制宜”, 以学定教, 所定复习目标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其次, 要重视和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要把握好认知水平, 善于提出适合学生的且有一定思维价值、有探索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教学中要加大学生的且参与度等各种途径, 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
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体会 篇8
关键词: 小学数学;复习课;方法
为了实现有效教学,全面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复习课教学应该是每一位教师必须理解、掌握的一种课型。就小学阶段数学学科复习课而言,依据教学进度一般可分为单元复习课、期末复习课、毕业复习课等几类。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复习课,教师都要教给学生获取新的信息,旧知识以新的形式呈现,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去探索学习、去分析思考解决问题。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怎样上好复习课呢?笔者以人教版课标教材小学数学为例,想从教学方法探讨研究,即:“点——理——建——练——)评”五字教学策略,与同行交流。
一、抓住一个“点”字
“点”就是知识要点。由于小学数学是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各个单元都有其相应的知识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很容易遗忘,所以必须对旧知进行回顾和再现。复习时应抓住知识点优化复习内容,并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复习的兴趣,让学生产生新鲜感,从而以一种积极的心态主动参与复习,避免以往复习课那种沉闷的气氛及面面俱到“炒冷饭”般的复习方式。像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编排时,就把“数与代数”领域分为“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式与方程、常见的量、比和比例、数学思考”等六个知识模块,而在每个知识模块中又包括许多知识要点。如“比和比例”这个知识模块中,它包括有“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比例的基本性质,正比例与反比例的意义,比例尺”等知识要点。复习时,教师要有意思的引导学生抓住这些知识要点进行回忆,组织学生充分地讨论或口述,将过去所学过的旧知识不断提取而再现,有利于学生系统的整理知识。
二、注意一个“理”字
“理”就是对知识的整理。即:对过去所学的分散、零碎的知识要点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使之“竖成线”、“横成片”,达到所复习的知识要点条理清晰,知识结构脉络分明。所以复习课教学教师要帮助学生根据回忆的知识要点,从“点——线——片”上整理。如复习“比和比例”的知识内容,横向整理:比——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比与分数、除法的联系,使之成片;纵向整理:比——比例——正比例――反比例——比例尺,使之成线,这样复习整理就能促进学生将已学过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有利于构建知识网络。
三、重视一个“建”字
“建”就是知识网络的构建。由于小学数学知识逻辑性强,纵横联系紧密,所以说每一个知识要点都不是孤立静止的,是纵横联系发展的。而复习课教学的中心环节就应是知识网络的构建,构建知识网络一般可采用画表格或绘图等方法。利用复习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构建知识网络,都是把所学的知识纳入原有知识的网络体系中去,所以构建知识网络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具体分析构建的知识网络的每个知识要点,特别是对学生复习中的疑难点要进一步分析,抓其联系与区别,帮助学生解决重点、难点和疑点,从而使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达到查漏补缺,温故而知新。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又进一步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以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有利于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突出一个“练”字
“练”就是对习题进行演练。即:对构建网络的知识要点要及时的巩固练习,使之能运用所复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通过练习、反馈,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所以,复习课教学应该充分体现“有讲有练,精讲多练,边讲边练,以练为主”的原则。习题设计要选择有针对性、典型性、启发性和系统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演练,突出抓基础练,抓重点练,抓综合练,抓发展练,抓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做到举一反三,使学生通过练习不断受到启发,并在练习中进一步形成知识结构。设计基础题,夯实基础知识;设计对比题、判断题、改错题,帮助学生对知识的沟通与辨析;设计综合、发展题,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总之,习题的设计在内容上要“全”,在形式上要“精”,在方法上要“活”,在时间上要“足”。教师要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地演练的机会,为学生的评价提供丰富的资源,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五、关注一个“评”字
“评”就是对学生演练的成果进行评价。评价是对一堂复习课效果的检查与反馈,也是对教学目标落实情况的验收。它包括复习中的基础知识的准确性与正确性的理解,也包括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评价能给予学生一种成功的体验或紧迫感,从而强化或激勵学生好好学习,并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调控,改进学习方法。
综上所述,数学复习课教学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根据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以及不同的学习方式,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弥补以往学习知识的不足,依据反馈的信息,及时引导矫正,将知识点连接起来——求同,把知识点分化开来——求异;更多关注每个学生潜能的培养,习惯和态度的形成,情感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力求保持整体学习在小学阶段的共同进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孔企平、胡松林,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数的运算》复习课的教学反思 篇9
一、有针对的整理知识,为复习课作好充分的准备。
1、课前让学生收集和整理数的运算的意义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意义。学过哪些运算?举例说明每一种运算的定律是什么?整数、分数、小数的运算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2、整理出各种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减法的性质、除法的性质。增添两种性质:减法性质,商不变性质。
二、课堂上注意有序的为学生梳理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
1、引导学生把上面整理出的知识,在小组交流中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并以此作出正确的归类。
2、加强数学运算和代数的联系,如把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减法的性质、除法的性质用字母来表示,并能够推广到实际中去。
三、注意培养学生对不同的知识点的比较
在比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能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总结:
数学复习课的教学反思 篇10
2、让学生学会比较学习。
在复习第4单元“步入近代“时,让学生比较英国和法国革命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3、让学生学会横向联系。
在学习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等史实时,让学生回想一下同一时期中国处在什么时代,发生了哪些重要历史事件。
4、与实事相联系。
复习“蒸汽时代”、“电气时代”时,联系现在是什么时代,有哪些科技成果等。
如何做好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 篇11
【关键词】小学数学 高段 复习课 教学思维
复习课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所学的知识往往能起到巩固提升的作用,但是复习课经常会被上成简单旧知的再现和重复加上海量的题目进行机械的训练,枯燥乏味,收效甚微。其实复习课跟新课不同,跟练习课也有一定的区别。复习课比较注重知识的系统整理,落实几个基本要点,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当然,也得比较灵活多变,提高复习效率。下面笔者结合近年小学数学的教学,谈一谈小学中高段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思维.
一、复习课要培养学生归纳解题方法的习惯
巧妙的解题的方法是通往数学王国的钥匙,在复习课时,老师要帮助学生揭示解题规律,总结解题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四年级下册有一题用6,4,2,3四个数通过怎样运算得到24点的,学生每人都想出了几种,比如6×4×(3-2)=24,4×2×(6-3)=24,6×2+3×4=24等等,后来我这样引导:如果用乘法计算的话,哪些数相乘可以得到24?然后学生就开始罗列,比如1×24,212,3×8,4×6,然后我接着引导,如何把这四个数选择其中一个,两个或3个,通过四则运算变成乘积是24的两个因数呢?然后学生朝这个方向又想到好几个乘法的方法,然后老师接着引导,刚才是通过相乘得到24,还可以通过哪些运算得到呢?学生就很容易想到加法、减法、除法等,每一种运算拓展开来,就能得到更多的方法。老师的点拨通过点和面的结合,帮学生揭示了解题的规律,归纳了解题的方法,也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二、复习课要促成知识的系统化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课堂复习应该是一个梳理知识的过程,必须清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将“点”串成“线”,进而将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在复习课教学中,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对概念作纵向、横向的归类、整理,找出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对学生的概念进行穿线结网,促进学生概念结果的系统化。例如:在复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单元,先让学生罗列已经学过的四边形,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各部分的名称,然后再把这些四边形按范围画成关系图,把平行、垂直和画高等穿插进去,进而将这些知识点系统化、结构化,以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
三、复习课要联系生活,综合应用
数学源自生活,应用回归于生活,数学价值在于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复习过程应注意取材,选择那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有意义的的素材,精心设计练习,让学生在对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拓展思路,放开视野,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例如这样一道题目:儿童节期间,25名老师带领105名学生去动物园游玩,动物园有三种收费标准:儿童每人5元;成人每人10元;30人以上团体买票可以每人8元。请你设计一个购票方案,让门票花费最低。这一道题目比较贴近学生生活,有较高的开放性和综合性,不只是简单的分开买或团体买,而是需要混合购买,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复习课应关注学生差异
复习课必须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以及各层次学生的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因此复习课必须考虑到后20%潜能生的学力情况,也得兼顾前10%特长发展生的需求,复习题的选择应该体现层次性,从易到难、从简到繁,要有一个难易的梯度,控制一定的题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同时,设计一些多条件的,或答案不唯一的,或可以有不同解决问题策略的开放题,让学生自己选择条件搭配问题或自提问题,有利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展开发散思维,也有利于学生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例如:三年级复习有余数的除法时,出示这样一道题目:桌子上放了不到30张的卡片,平均放到三个盒子里,还多了一张,问桌子上有几张卡片?学生解题时,会发现答案不只一个,如果每个盒子放一张,还多了一张,那就4÷3=1……1,如果每个盒子放两张还多一张的话,那就7÷3=2……1,对潜能生要求做对一种答案就可以,对中等生则要求找出三种以上,而对特长发展生,则要求全部找出来。
总之,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课不是对已学数学知识内容的简单重复,它是对学生学过的知识内容进行更高层次的再学习,它更多地是一个加深理解知识,扩大知识联系,进一步提高知识掌握水平,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和技能的过程。小学数学复习课要突出自主性,体现灵活性,注重针对性,训练综合性。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
[2]华应龙著.《我就是数学》
数学复习课的教学反思 篇12
一、结合梯形面积公式, 让学生全面理解与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作为教师, 我们大家都清楚, 确定毕业班的复习目标, 需考虑课本考纲要求、社会和学生等三个方面, 课本是教学的主要资源, 是指挥棒.复习时, 必须明确教材要求学生懂得什么知识, 学会什么技能,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融会贯通.所以, 我在进行毕业班数学面积复习课教学时, 全面地分析梳理面积内容在整个小学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并查阅《教师用书》等资料, 进行教材分析.明白了毕业班学生是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多边形面积以后进入复习的.于是, 在复习中, 就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提问策略.
1. 巧设提问, 激发兴趣, 举一反三
解决矛盾的过程就是打开学生思维之门钥匙, 巧设矛盾, 激发学生思考积极性与解决矛盾的创造性的过程.因此, 设置矛盾, 揭示矛盾, 是提高复习质量的关键.一上课, 我就先提出问题:同学们,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多边形面积公式, 我相信大家都记熟了.但能不能走捷径, 只记忆一个公式就可以解决所有多边形面积的计算问题呢?大家已经学会用正方形的面积单位去量多边形的图形, 并形成了经验, 但可不可以另辟蹊径, 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呢?
我先分别出示:
(1) 三角形面积公式:
(2) 正方形面积公式S=a×a.
(3) 长方形面积公式S=a×b.
(4)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S=ah.
(5) 梯形面积公式:
然后, 我边提问, 便让学生回答:除三角形外, 其余四种多边形有几个边?为什么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要除以2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为什么可以不除以2呢?其后, 我又边提问, 便让学生回答:三角形和梯形相比, 三角形是否少了一个边, 是否如梯形少了一个上底?如果我们令梯形的上底为零, 即b=0, 那么梯形面积公式是否就变成三角形面积公式?如果我们再令梯形的上底等于下底, 高等于宽, 即b=a, h=b, 那么通过多边形面积的内在联系与转化是否就变成长方形面积公式?我们进一步令长方形面积公式中的长等于宽, 即a=b, 大家看这五种多边形面积的内在联系与转化是否就清晰起来了?懂得了多边形面积的内在联系与转化, 我们是否只需要只记住一个多边形面积的公式, 依靠其内在联系与转化就够了!然后, 我又进一步讲, 这才是我们的面积学习, 以内在联系与转化为桥梁的最基础、最基本的第一步.学生们都惊讶了!原来面积学习还这么轻松!其后, 我用例证, 通过剥茧法, 层层剥离, 使学生进一步找到了解决面积问题的许多方法, 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就大大提高了.
2. 以梳理知识与解决问题作为师生沟通的桥梁, 促进学生能力的系统迁移与提高
数学知识结构严谨, 系统性强, 相互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要素, 相近的问题和师生之间明确顺畅的交流情境, 以及长期潜移默化的相互理解的思维方式, 为系统梳理新旧知识提供了有力保证, 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在复习中知识的系统迁移.如:在复习完《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后, 由于学生已广泛掌握了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不仅学会了用割补法解决平行四边形面积及不规则多边形计算的策略, 还可以通过观察分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解决问题.
在梳理知识时, 我特别注意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 渗透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为迁移类推做好充分的铺路搭桥等准备工作.为进一步解决圆、扇形面积及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等沟通找出内在联系, 并与帮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铺桥与修路之间的联系做好充分的准备.使不同程度的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都获得了很大提高.
二、循序渐进, 初步突破了小学面积问题计算的思考途径与计算方法上的困难
1. 小学毕业班数学课复习, 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系统思考问题的培训
对学生理解问题中的不正确、不全面之处, 通过提问, 归谬延伸等, 让学生自己反思自己的错误所在, 自觉进行反思纠正, 学会全面、正确地抽象概括小学毕业班数学应掌握的内容与思维方法, 进而发现知识规律.如:在复习中, 针对圆、扇形面积及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我先让学生观察这些图形的面的构成与多少, 意图让学生从多种直观形象的不同思考中, 抽象概括出它们的本质特征.启发学生思考:“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理解的?如果怎么样思考就怎么样, 会发生什么情况?你认为哪种解决办法更好?”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 鼓励学生思考创新, 发展数学思维.
现代心理学认为, 儿童认识的发展要经历动作、感知———表象———概念这样一个过程.基于这样的认识, 在复习中, 我加强操作性学习过程训练, 丰富学生感性认识, 形成鲜明表象, 在老师指导下, 通过抽象、概括, 形成概念, 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从直观感知中, 教会学生认识事物的特征.如:在关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三棱柱的复习前, 我先让学生自由玩一玩桌上我提供的各种物体, 并微笑着问:“在玩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这样进行复习教学, 使学生在看似轻松的动手中思考, 在思考中进一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需要掌握的图形, 更体会了“面在体上”这一抽象的几何概念.使他们的动手和思维能力都得到发展和提高,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拓展思维.
为了让学生验证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正确性, 我让学生拿出平行四边形的纸板图形剪开, 拼成长方形.学生发现两者的形态虽然发生生了变化, 但是其面积是相等的.由此再推出并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使原来推导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得到证实.为进一步学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三棱柱表面积的计算打好基础.
2.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比如, 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三棱柱等表面积计算时, 我用学生对话的方式来进行线索梳理:
学生A:我会计算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面积, 计算公式是……
学生B:我会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学生C:不规则图形面积怎样算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三棱柱等表面积如何计算?
如果说学生A提供的仅仅是对旧知识简单回忆的线索, 那么, 学生B提供的就是探索知识生成演变、建立知识之间联系的桥梁, 亦即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与圆的面积公式, 由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学生C则提供了求不规则图形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三棱柱等图形表面积的思路:用规则的图形来逼近不规则的图形和分解复杂图形为简单图形的计算办法.通过复习, 学生体会平面坐标系的本质是位置数量化, 建立起数与形之间的联系, 并为学生初中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打好基础.
3. 为学生提供探索空间, 促进学生探索能力与合作交流水平的提高
小学毕业班数学面积的复习与总复习要为学生的探索和交流提供足够的空间.以线索的启发性, 活动的探索性, 习题的挑战性, 思考题的前瞻性等为目标, 给学生探索空间, 真正转变学生的复习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知识梳理、课堂活动、练习、问题与思考、综合实践与应用等内容, 使用学生感兴趣的图片、卡通、游戏、表格等方式达到图文结合、数形结合, 使学生在学中乐、在乐中学, 培养思维能力的发展.比如:关于圆的面积复习, 我说:关于圆的面积, 请大家先想一想, 如何推出圆的面积公式?你打算怎样研究圆面积的求解方法?本课转化不是难点, 关键是大家如何把圆转化成直线的图形.在帮助绝大多数学生开拓思路, 解决关键难点上开展探究活动.结合学生发言, 我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如:“曲线无法变成直线, 转化后的图形会不准确.”我利用课件直观演示, 渗透极限思想.我帮学生分析:
学生方法1:把圆的四边去掉变成正方形 (用一个圆折出了一个内接正方形) , 但我们不知道这4个小面怎样求?
我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加以引导:剩下的部分的确不太好求, 但大家能想到圆和我们熟悉的正方形最接近, 想通过正方形解决圆的面积, 非常了不起.大家可以继续研究, 看看有没有比正方形更接近圆面积的图形呢?我进一步利用课件演示:
紧接着, 我又分析:
学生方法2:可以在圆上画方块, 如果不足一个方块可以用其他地方的方块来补, 但我们会发现不知道哪个方块补在哪里最合适?
我牢牢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加以引导:这个学生的研究方法非常独特, 尝试用直线图形代替曲边图形, 而且想到了求图形面积必不可少的面积单位, 其实你们的想法都特别接近历史上的数学大师的想法, 这样的思想在你们今后的大学学习中一定会用到!大家可以继续研究, 看看能否让每一小部分都更接近面积单位呢?我利用课件演示:
话锋一转, 我就直逼学生方法3:
学生方法3:将圆等分成若干份, 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 圆周长的一半是平行四边形下面的底, 即πr, 上面的底就是圆周长的另一半.圆周长的一半乘半径 (r) , 不就是圆面积的公式:πr2.
到此时, 同学们恍然大悟, 奥, 原来圆的面积公式是这么来的!然后, 我又提出学生关注的问题:
1.转化前后的图形有什么关系?
2.怎样推导出公式的?
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策略与艺术 篇13
复习课是小学课堂教学重要课型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复习课既不同于新授课,更不同于练习课。复习课不是旧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而是把平时特别重要的、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等办法串起来,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一、复习课的作用:
1、查漏补缺、夯实双基。
2、促使知识的系统化,整体把握知识结构。
3、温故知新,对旧知拓展延伸。
4、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课的类型:
复习课的课型主要有:专题复习课、单元习题课、期末总复习课、概念强化复习课、方法归纳习题课、知识结构整理习题等。
三、复习课应把握的几个原则:
1、针对性原则,2、自主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发展性原则。
四、复习课的教学策略:
首先落实复习课应把握的几个原则: 针对性原则、自主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其次,小学数学可以从知识结构来划分,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这四类知识在复习时都要梳理知识,理清知识点;总结质疑,抓住重难点;激活认知结构、系统整理、实施精加工;综合应用。
五、复习课的教学艺术:
1、注重数学“双基”的理解、掌握,更关注过程与方法。
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还要能揭示和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后者对发展能力更为重要。因此,可设计一些反映知识形成过程的试题,以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关注。
2、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价值在于应用。因此复习过程应注意选择利用“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生活中的素材,精心设计试题,让学生在对现实问题的探究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拓展思路,扩大视野,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3、关注试题形式的多样性、层次性、开放性和挑战性。
复习题的选择力求层次性,从易到难、从简到繁,阶梯排列。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定出不同的标准。但在课堂教学中常会出现一些问题:
1、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
2、讲解为主,学生被动。
3、知识梳理耗时过多,讲多练少。
4、以学生记忆为主,深化拓展不足。
5、搞面面俱到和题海战术等等。结果使得学生学习乏味,教师疲惫不堪,而且也达不到复习课的目的要求。
4、复习课要重视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在小学数学中,可以把数学思想和方法看成一个整体——数学思想方法。小学数学中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有:集合思想、符号化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对应思想、化归思想统计思想、分类思想等。
【数学复习课的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数学复习课的教学策略10-12
数学复习课的选题策略05-12
数学复习课的点滴体会10-12
小学数学复习课的建议08-17
高三理科数学复习备考教学反思09-26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学反思01-15
数学二上《过年总复习》教学反思10-14
压强复习课的教学反思12-27
小学数学《图形与位置和复习》优秀教学反思07-06